兽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兽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 63-1014/Q 国内刊号
  • 1000-1050 国际刊号
  • 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兽类学报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兽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资料、问题讨论、实验方法、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

兽类学报 2019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社群压力对圈养雌性亚洲象动情的影响(英文)111-118

摘要:亚洲象是中国一级濒危保护动物,改善圈养亚洲象的繁殖状况是亚洲象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社群压力对圈养雌性亚洲象应激和动情状况的影响,从而探究圈养雌性亚洲象长期不动情的原因。通过放射性免疫法检测雌性亚洲象尿液中皮质醇、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以及粪便中皮质醇和雌二醇水平,以雌激素水平反映亚洲象的动情状况,以皮质醇水平反映亚洲象的应激状态,以斗争行为和友好行为的发生情况反映圈养群体的社群压力。研究发现:(1)处于优势地位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斗争行为,处于从属地位的个体受到更多的攻击行为;(2)优势个体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处于从属地位个体的皮质醇水平;(3)优势个体的雌二醇和孕酮具有小幅周期性波动,而从属个体的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波动。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圈养亚洲象群体中优势个体对从属个体的行为压迫可能是导致从属个体雌激素水平低,长期不能参与繁殖的原因。

对应分析和去趋势分析在有蹄类取食模式研究中的应用119-125

摘要:本研究以2009年1月和2010年1月小兴安岭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二可河林场内驼鹿冬季食性的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分别以对应分析(CA)、去趋势分析(DCA),并将数据以样本为单位进行标准化后,再进行去趋势分析(DCA_std)3种排序方法,对驼鹿冬季取食模式进行了研究,后通过普鲁克分析,比较了不同排序方法对大型有蹄类取食模式研究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排序法的1轴和2轴均能涵盖绝大多数信息量,CA涵盖79.27%,DCA涵盖66.65%,DCA_std涵盖68.22%;3种方法均能够在1轴上区分针叶树和落叶乔木类食物,在2轴上,3种方法主要能够达到针叶树种与除落叶乔木外的其他植物类别的区分。虽三者均能够展现有蹄类取食模式,但在图形可视化后,仅DCA_std无明显的弓形效应。普鲁克分析结果表明,DCA_std样本位移平方和与CA和DCA均有很大差异,即将数据先进行标准化再进行DCA分析能够有效去除弓形效应。因此,由多度组成的食性数据在进行标准DCA分析前,应对数据进行前期处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同时,以样本为单位的标准化将使排序分析结果生态学意义更明确。

样本量与研究范围变化对MaxEnt模型准确度的影响——以黑白仰鼻猴为例126-133

摘要:MaxEnt模型是过去几年最为流行的物种分布预测模型之一。针对一些濒危物种、入侵种和模拟数据的研究表明,MaxEnt模型均能在小样本的分布数据下得到较准确的预测结果。此外,研究范围的变化也会影响MaxEnt模型的构建。然而,基于动物的实际分布数据来评估MaxEnt模型的研究甚少。我们以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为例,以11个猴群的分布数据为训练数据(样本量从1到10个猴群),在不同研究范围内构建MaxEnt模型,通过其它5个的猴群分布数据验证,分析样本量和研究范围变化对模型准确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样本量和研究范围增大,MaxEnt模型准确度及稳定性都有增加。此外,研究范围变化对模型准确度有一定影响。应用Maxent进行物种分布预测时,训练数据应尽可能涵盖该物种可能出现的全部环境梯度。构建模型所需的背景数据点选择,应与建模使用的物种出现点形成有效对照。

水鹿的群体结构和活动节律分析134-141

摘要:水鹿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四川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的非盐井生境和盐井生境(盐场)对水鹿的群体结构、日活动节律及舔盐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基于设置的108个红外相机,共收集到水鹿在非盐井区域的独立照片620张,盐井区域的独立照片401张。水鹿日活动节律在不同季节具有较大差异:春季日活动高峰出现在17:00~20:00;夏季无明显日活动高峰;秋季日活动高峰出现在17:00~19:00;冬季日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08:00~10:00、17:00~19:00、23:00~02:00。舔盐活动高峰出现在22:00~04:00,雌雄个体舔盐活动节律大致相同(重叠指数Δ=0.738)。水鹿有单独舔盐和集群舔盐两种方式,其中单独舔盐出现频率较高(占总访问频次的57.6%);舔盐的群体一般大小为2~7只,但以2只的群体居多(占总访问频次的21.5%)。在非盐井区域和盐井区域独立照片中水鹿的雌、雄出现比例分别为2.05∶1和2.66∶1,表明雌鹿可能更需要补充盐分。本研究结果为保护区内水鹿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基础的科学依据。

毛翼管鼻蝠性二型特征及其在湖北和浙江的分布新纪录142-154

摘要:哺乳动物的性别二态性(Sexual dimorphism)是动物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常表现为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个体,而在蝙蝠中则表现出雌性个体体型大于雄性的偏雌性二型现象,其具体的驱动机制仍未明确。本文对采集于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海南、湖北和浙江的32只毛翼管鼻蝠(Harpiocephalus harpia)进行头骨与翼型在两性特征上的多元统计分析,尝试探讨其性二型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毛翼管鼻蝠雌雄在头骨中与牙齿及咀嚼力相关的区域存在明显分化,而翼型(含翼指标和翼面积)在整体和局部特征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该结果提示雌雄可能存在食性上的分化,更倾向于'资源竞争假说'而非'大母蝠优势假说'。本研究于2017年7~10月分别在湖北(3雄,2雌)和浙江(2雄,5雌)采集12只毛翼管鼻蝠,为二省翼手目分布新纪录,该发现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翼手目分布信息。上述标本保存于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的性二态有利于性别识别155-161

摘要:许多动物的叫声频率呈现性二态现象。蝙蝠夜间活动,主要利用声音信号导航空间、追踪猎物、传递交流信息。本研究选择成体菲菊头蝠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回声定位声波频率性二态是否有利于性别识别。研究发现,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参数具有显著性别差异。播放白噪音、雄性回声定位声波及雌性回声定位声波期间,实验个体的反应叫声数量依次递减。播放白噪音、雌性回声定位声波及雄性回声定位声波后,实验个体的反应叫声数量依次递增。白噪音诱导反应叫声强度高于回声定位声波诱导反应叫声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的频率参数编码发声者性别信息,有利于种群内部的性别识别。本研究暗示,回声定位声波可能在蝙蝠配偶选择中扮演一定作用。

草原鼢鼠土丘与不同根系类型植物的关系162-171

摘要:本研究于2013—2015年的5月(春季)和9月(秋季),在锡林浩特市南部白银库伦牧场的天然草地监测草原鼢鼠(Myospalax aspalax)生境中植被情况及新旧土丘数量,采用偏冗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旧土丘数量与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干重、株丛数和物种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月鼢鼠新土丘数量与轴根型、根蘖型植物呈正相关且具有较大解释量;鼢鼠旧土丘数量与疏丛型植物呈正相关,与轴根型和根蘖型植物呈负相关,且具有较大解释量。9月鼢鼠新土丘数量与疏丛型、密丛型和根蘖型植物呈正相关且解释量较大;鼢鼠旧土丘与疏丛型、密丛型和根蘖型植物呈正相关且解释量较大。这些结果说明草原鼢鼠的挖掘造丘活动与微栖息地选择和食物资源有关,存在季节差异。轴根型和根蘖型植物对鼢鼠的春季活动有重要影响;疏丛型、密丛型和根蘖型植物对鼢鼠的秋季活动有重要影响。

梅花鹿Fibulin 5编码区cDNA的克隆及功能研究172-181

摘要:为研究梅花鹿扣针蛋白5(Fibulin 5, FBLN5)在鹿茸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获得了梅花鹿FBLN 5的cDNA编码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 RNAi)下调了梅花鹿角柄骨膜致敏区(Potentiated pedicle periosteum, PPP)细胞中FBLN5基因表达,并研究了基因表达下调后PPP细胞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1)梅花鹿FBLN5 cDNA编码区长1 347 bp,编码448个氨基酸;(2)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显示,梅花鹿FBLN5蛋白含有一个跨膜区,一段2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vWA_Matrilin、cEGF和EGF_CA等重要的功能结构域;(3)构建了梅花鹿FBLN5基因的RNAi重组质粒并获得了一条能有效下调目的基因效率达88.72%的靶序列pLVTHM-FBLN2,MTT结果显示PPP细胞FBLN5基因表达量下调后,所获细胞条件培养液可显著促HUVEC细胞增殖,推测FBLN5可能参与了鹿茸再生过程中的血管生成及稳态维持等过程。

梅花鹿重组Galectin-1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182-190

摘要: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是最先被报道的哺乳动物半乳糖凝集素,存在于多种组织和细胞内,参与细胞的粘附、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并且与免疫系统的调节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鹿茸是哺乳动物中罕见的能够周期性的脱落和再生的附属器官,作为研究哺乳动物器官再生的新模型受到关注。鹿茸再生是一个基于干细胞的过程,定位于角柄骨膜的干细胞是鹿茸再生的基础,Galectin-1在角柄骨膜细胞(pedicle periosteum cell, PPC)中高度表达,提示其在鹿茸再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尚没有商用的鹿Galectin-1蛋白及其抗体,为进一步研究Galectin-1在鹿茸再生中的生物学功能,需要制备相应的蛋白和抗体,本实验将梅花鹿Galectin-1基因与pET28a连接,并将重组质粒pET28a-Galectin-1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诱导表达。用Ni-NTA 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免疫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细胞免疫荧光检测Galectin-1在角柄骨膜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诱导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Galectin-1在BL21(DE3)中表达,通过Ni纯化获得融合蛋白。ELISA结果显示,抗体效价达到1∶64000,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抗体特异性良好,细胞免疫荧光显示Galectin-1在PPC全细胞中表达。本实验获得了纯化的鹿Galectin-1蛋白和特异性较好的多克隆抗体,为揭示Galectin-1在鹿茸再生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水貂睾丸退化期间TGFB家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量的变化191-201

摘要:为了探究水貂季节性睾丸退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HE染色技术对不同退化时期的水貂睾丸组织进行了组织学研究,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退化时期的水貂睾丸组织中TGFB家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水貂睾丸退化期间,其直径逐渐缩短到原来的1/2,重量逐渐降低到原来的1/8。HE染色结果发现,4~7月水貂睾丸经历了严重退化,而且曲细精管的管腔逐渐消失,同时曲细精管的直径减小到其最大尺寸的1/3。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TGFB3、INHBA、TGFBR1、ACVR2A、ACVR2B、SMAD2、SMAD4基因相对表达量在水貂睾丸退化期间都呈下降趋势。本研究表明TGFB信号通路可能在水貂睾丸退化期间发挥了重要功能。

兽类学报杂志综述
吸血蝙蝠食性特化及其研究现状202-208

摘要:翼手目动物(蝙蝠)的食性多样性丰富,其食物包括昆虫、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植物果实、花、花粉、花蜜、叶片和血液等。其中,大约70%的蝙蝠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以血液为食的吸血蝙蝠只有3种,它们是哺乳动物中唯一的仅以血液为食的动物类群。因此,吸血蝙蝠是研究动物食性演化的重要模式动物。本文综述了吸血蝙蝠在形态学、生理学、行为学、感觉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吸血蝙蝠食性特化的适应性特征。随着普通吸血蝠高质量基因组的公布,我们将有机会探究食性相关基因在吸血蝙蝠中的功能改变,阐明动物食性转变的分子机理。本文将为吸血蝙蝠和其它动物食性转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兽类学报杂志方法与技术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209-217

摘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地处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的武陵山脉,保护优先级别高,但遗产地自建立以来一直未开展系统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这不利于遗产地的有效管理。为了掌握遗产地兽类和鸟类资源现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科学保护,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我们利用36台红外相机,在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共布设了107个位点,每个位点工作4个月左右。结果表明:共获得野生兽类独立有效照片607张,隶属于4目8科的14种;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排前7位的兽类依次是猕猴(Macaca mulatta)、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猪獾(Arctonyx collaris)、小麂(Muntiacus reevesi)、鼬獾(Melogale moschata)、花面狸(Paguma larvata taivana)、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共获得鸟类独立有效照片907张,隶属于5目10科的37种;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排前7位的鸟类依次是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灰翅鸫(Turdus boulboul)、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腹锦鸡、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猕猴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红腹锦鸡、紫啸鸫和红腿长吻松鼠为日行性动物,猪獾为夜行性动物。红腹锦鸡、紫啸鸫和红腿长吻松鼠在12:00~14:00活动频率下降,原因可能是这几种动物通过降低活动频率来躲避中午的高温和减少能量消耗。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湖北省兽类新纪录—台湾灰麝鼩218-223

摘要:台湾灰麝鼩(Crocidura tanakae Kuroda,1938)属于鼩形目(Soricomorpha)鼩鼱科(Soricidae)麝鼩属,在台湾地区分布较广(Fang et al.,1997),其模式标本产于台湾台中市南投县。其后,Ellerman和Morrison-Scott(1951)等认为其是灰麝鼩(Crocidura attenuata)的亚种或同物异名(Ellermanand Morrison-Scott,1951).

兽类学报杂志资料
西藏吉隆县发现亚洲胡狼(Canis aureus)224-226

摘要:2018年7月7日,西藏生物影像保护(TBIC)组织的'世界之巅'环珠峰地区自然科学考察队的一个拍摄小组(组员董磊、彭建生、熊娟、徐波、余天一),在从中尼边境朗吉措垭口(海拔4 300 m)驾车返回吉隆镇途中,在海拔3 400 m处(北纬28°23’32″,东经85°24’27″)发现一只犬科动物正从山坡往下移动。该动物穿越公路后,停下来观望数秒,迅速转头进入山坡下的灌丛。

兽类学报杂志默认
《兽类学报》投稿须知227-228

摘要:本刊为兽类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刊登兽类学各研究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主要包括生态学、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繁殖与发育、营养和生理学以及哺乳动物的进化等,也发表关于珍惜濒危兽类的饲养、疾病诊断与治疗和害兽的防治、经济兽类的开发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论文。本刊开辟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栏目,另外不定期报道新书评介、会议动态等。本刊兼收中、英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