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兽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 63-1014/Q 国内刊号
  • 1000-1050 国际刊号
  • 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兽类学报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兽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资料、问题讨论、实验方法、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

兽类学报 201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兽类学报杂志综述
粪便DNA分析技术在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机遇与挑战235-246

摘要:随着粪便DNA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特别是野生动物的遗传状况评估研究。粪便DNA的获取可以在不干扰,甚至无需观察到动物本身的情况下展开,因此避免了取样活动可能给野生动物带来的干扰或伤害,极大地促进了野生动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虽然粪便DNA分析技术在其建立伊始因DNA质量问题而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但自其建立至今,研究者发展了多种技术来克服这一问题,现已能获得较高质量的粪便DNA,并将基因分型错误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本文将结合我们在粪便DNA分析技术上积累的经验,从粪便样品采集、保存、DNA提取、PCR扩增以及等位基因分型等各个环节对该技术进行详细探讨,以期阐明该技术在野生动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推动其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佛坪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种群动态247-259

摘要:陕西佛坪部级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在内的很多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其中。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林业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这对佛坪保护区当地的农业、工业、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探究“天然林保护工程”对野生川金丝猴的保护产生何种影响,我们于2015年至2016年采用访问调查和实地踏查方法对佛坪保护区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川金丝猴种群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论是种群数量(从少于500只增至671只左右)还是栖息地面积(从147.8km2增至236.5km2)都明显增长;家域范围随着年代的推移向低海拔位置扩大(秋季平均海拔为1680m±304m),越来越靠近人类;川金丝猴在家域范围内,对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活动比例分别达到了40.11%和38.41%。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当地农业开发和经济活动在逐渐转型,减少了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干扰,提升了栖息地保护的质量和生态环境。因此,此项工程的实施在该地区川金丝猴保护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效果,促进了当地金丝猴栖息地的改善,种群数量得以增加扩大,是一个野生动物保护的成功案例。

扩散或不扩散:雄性太行山猕猴繁殖成功比较研究260-266

摘要:典型的猕猴(Macaca multta)社群为多雄多雌型,雌性留群并形成母系单元,雄性个体多在亚成年或成年期离开其出生群,而群内成年雄性多为外部迁入个体。雄性的迁出被认为可降低近亲繁殖或提升繁殖成功。然而,诸多野外数据显示,少数本群出生雄性个体会居留于出生群一年或数年。尽管驱动雄性离群的因素较复杂(如社会关系、近亲回避、繁殖成功),但繁殖成功的差异可能是驱动雄性离群的主导因素。为探讨居留于出生群是否影响雄性的繁殖成功,于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在太行山猕猴部级自然保护区王屋山地区,以一群野生太行山猕猴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损伤取样法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群内出生和迁入成年雄性个体的繁殖成功(以子代数量评估)。研究发现:(1)群内51只子代个体中有36只个体可以匹配到其遗传学父亲;(2)4个迁入雄性繁衍了34个子代,仅1只群内出生雄性ZM繁衍了2只子代,但群内出生的雄性BB未匹配到子代。本研究提示,迁入雄性较本群出生雄性的繁殖成功较高,即迁移有助于繁殖成功的提升。

海南南湾猴岛景区内猕猴与游客接触行为的研究267-276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观赏和投喂野生猿猴是最常见的野生动物旅游形式之一。其中游客与动物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动物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学者研究关注的热点。游客在娱乐的过程中,存在被猿猴威胁甚至咬伤等问题。对人猴接触行为的客观分析,是提高旅游服务管理和保障游客安全的必要措施。本研究记录了2012—2014年海南南湾猴岛景区内游客与猕猴的接触行为,并分析了景区医务室近两年的游客就诊记录,主要探讨:(1)哪些游客会参与人猴接触,及游客的认识误区;(2)哪些猕猴会频繁参与人猴接触;(3)哪些原因会引发人猴接触行为。本文旨在为了解景区内游客与猿猴的互动关系,探讨游客受伤原因及其解决办法,为完善野生动物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卧龙部级自然保护区水鹿夏季生境选择277-285

摘要:2015年7—8月,采用样方法对卧龙部级自然保护区水鹿夏季生境进行了调查。共布设160个样方,其中75个为空白对照样方,85个为利用样方,测量并比较了两类样方中海拔、坡度等15个生境变量,并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及赤池信息标准(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选取出最佳的水鹿夏季生境选择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卧龙水鹿夏季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为隐蔽度、坡度、距人为干扰距离和距水源距离。在夏季,卧龙水鹿通常选择隐蔽度较好、缓坡(〈20°)、距人为干扰距离远(≥1000m)及距离水源近(〈500m)的生境。此外,植被类型对于卧龙水鹿夏季生境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x2=11.499,df=4,P=0.021)。有约92%的利用样方分布于各种类型的森林中,仅有约8%的利用样方分布于海拔3500m左右的杜鹃及高山栎灌丛带。

小鼠小肠四种消化酶活力的胎后发育模式286-294

摘要:为明确晚成型小鼠胎后发育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建立过程和发育模式,探讨其与适应性调节假说的关系,测定了从出生后至27日龄小鼠小肠前、中、后段的乳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和氨基肽酶的酶活力。结果发现单位组织酶活力方面,乳糖酶活力先增后降,小肠前段在9日龄而中后段在12日龄达到最高,至27日龄时仅中段有微弱的酶活力;蔗糖酶活力12日龄始出现,前段和后段自15日龄迅速升高,至18日龄达最高,但随后显著降低,而中段在15日龄后持续升高至21日龄达到最高,此后维持在较高水平;麦芽糖酶出生时已具有活力,但在15日龄前维持较低水平,此后迅速升高,前后段在18日龄,中段在21日龄达到峰值,此后下降;小肠前段的氨基肽酶活力出生后至27日龄持续下降,而后段和中段从出生到断乳前则持续升高,断乳后略有下降。除乳糖酶总酶活力先增后降,在15日龄达峰值外,其余3种酶的总酶活力均持续增加。在小肠不同位置,4种酶活力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且日龄对不同位置酶活力的影响趋势不同。总之,小鼠小肠4种消化酶的酶活力随时间的变化能够与其食物转变的消化需求相匹配,部分地支持适应性调节假说。

氯胺酮对川金丝猴的麻醉效应295-301

摘要:本研究单独使用氯胺酮对24只神农架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进行麻醉,比较其在诱导期、麻醉期及恢复期的持续时间和行为反应差异,探讨氯胺酮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川金丝猴的麻醉效果。结果显示:24例受试动物注射氯胺酮(剂量5.90—15.71mg/kg)后,镇痛、镇静和肌松效果良好,无意外死亡。其中,诱导期表现四肢逐渐无力,流涎,身体逐渐倒下,偶有嘴空嚼;麻醉期表现肌松良好,呼吸通畅,伴有嘴空嚼;恢复期表现以手指和躯干振动,开始恢复意识,嘴空嚼情况增多,尝试坐立和行走,最后恢复正常;诱导期、麻醉期和恢复期持续平均时间分别为(4.00±1.77)min、(21.67±5.03)min和(31.79±6.07)min。本研究首次监测到川金丝猴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嘴空嚼行为(没有进食的情况下嘴上下及左右咀嚼)。数据分析表明,在麻醉过程中雄性个体恢复期时长明显大于雌性,雄性个体在恢复期空嚼行为的次数明显小于雌性;而性别对诱导期、麻醉期,年龄对诱导期、麻醉期和恢复期的时长及行为影响均无明显差异。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雌性中缅树鼩繁殖期尿液的挥发性成分分析302-308

摘要:动物化学通讯包含信号发出者、化学信号、信号接收者三要素。尿液、粪便及特化腺分泌物是哺乳动物的主要气味源,由醇、烷烃、酸、酯、肽、蛋白质等组成,且其化学成分较为复杂(Novotny et al.,1999;Zhao and Wang,2010;Zhang and Zhang,2011)。尿液中化学信号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可以编码多种信息,如编码身体质量(Zhang et al.,2007)、生育状况(Manzo et al.。

中国啮齿类一属、种新纪录——道氏东京鼠309-314

摘要:Musser等(2006)根据在越南东北部谅山省HuuLien自然保护区(北纬21°40′52″,东经106°20′28″)采集的14号标本描述了新属新种:道氏东京鼠(Tonkinomys daovantieni),隶属于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鼠亚科(Murinae),正模标本(AMNH:275618)现保存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目前该属为单型属。由于发现时间较短,迄今为止,该物种的分布区仅限于模式产地。

梵净山管鼻蝠在湖南省的分布新纪录315-317

摘要:管鼻蝠属(Murina)是一类鼻部呈短管状的林栖型食虫性蝙蝠,隶属于翼手目蝙蝠科(Chiroptera:Vespertilionidae),其种类记录已达34种,在我国分布有16种(王晓云等,2016)。2016年3月13日,在对武陵山地区洞栖型蝙蝠的调查过程中,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八面山燕子洞(北纬28°51′56″,东经109°16′15″,海拔1213m)发现并采集到1只处于冬眠状态的雄性管鼻蝠。

兽类学报杂志方法与技术
云南哀牢山部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兽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318-322

摘要:红外相机技术目前已成为调查监测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的一种常规手段,在自然保护区物种资源编目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2014年10月至12月间,我们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在云南哀牢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北部布设了40个相机位点,布设密度为1台/2hm2,对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野生鸟兽进行了初步调查。相机累计工作1961个有效工作日,共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566张,鉴定出隶属4目9科的10种兽类和2目4科的10种鸟类。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前2种兽类和3种鸟类分别为红颊长吻松鼠(Dremomys rufigenis)、野猪(Sus scrofa)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长尾地鸫(Zoothera dixoni)及斑背燕尾(Enicurus maculatus)。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4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级别的物种有2种,列入CITES附录Ⅱ和Ⅲ的物种分别有2种和3种。本次调查仍有多种重要大中型兽类和鸟类未被记录,但是为保护区后续的野生动物红外相机常规监测和保护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

利用红外相机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资源的初步调查323-330

摘要:2016年8月至12月,在贵州茂兰部级自然保护区布设69台红外相机(1台丢失,3台损坏),对区内大中型兽类及林下鸟类资源进行连续监测。共记录到11种兽类和16种鸟类,包括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斑灵狸Prionodon pardicolor、猕猴Macaca mulatt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仙八色鸫Pitta nympha)。其中,相对丰富度最高的兽类为小泡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RAI=15.22)、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RAI=9.58)、帚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RAI=1.46)、鼬獾(Melogale moschata)(RAI=1.04)、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RAI=0.57);相对丰富度最高的鸟类为紫啸鸫(Myiophoneus caeruleus)(RAI=3.79)、白鹇(RAI=3.25)、橙头地鸫(Zoothera citrina)(RAI=0.45)、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RAI=0.45)。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仙八色鸫、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灰翅鸫(Turdus boulboul)、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绿翅金鸠(Chalcophaps indica)、黄嘴栗啄木鸟(Blythipicus pyrrhotis)为保护区新记录。活动节律分析结果显示,白鹇和紫啸鸫为昼行性动物,帚尾豪猪和鼬獾为夜行性动物,结果与传统方法调查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监测茂兰保护区中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资源,为保护区有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