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兽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 63-1014/Q 国内刊号
  • 1000-1050 国际刊号
  • 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兽类学报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兽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资料、问题讨论、实验方法、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

兽类学报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兽类学报杂志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专栏
哺乳动物的生理应激反应及其生态适应性352-358

摘要:应激反应是哺乳动物的基本生理现象之一。目前,与应激有关的研究主要来自生物医学和神经内分泌学。虽然HansSelye提出了个体对应激的普遍性适应综合症概念,但目前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应激对个体的负效应以及与应激相关的疾病研究。然而,从进化角度似乎很难理解在数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动物应激反应仅简单地进化为影响个体健康并导致个体患病的一种生理过程。本文从进化的角度,综述了应激反应与动物繁殖对策的关系以及个体对环境应激源的应对类型,并阐述了动物应激反应的适应和进化意义。

文化的起源——动物文化的普遍性与人类文化的独特性359-364

摘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该文提供了许多关于动物文化现象的证据,并且提供了动物创新和社会学习能力的观察与实证研究的结果,用以说明文化在动物中存在的可能性。然而,人类文化与动物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主要是两者认知能力的差异:人类特殊的认知模式——文化认知造就了人类复杂的文化体系。

海南坡鹿的起源、进化及保护365-371

摘要:坡鹿是世界濒危物种,三个亚种分布在东南亚大陆,仅海南坡鹿种群分布在中国海南岛。2003年,国际社会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将海南坡鹿引入泰国亚种原分布区,重建已经绝灭野生种群的建议。在此种情况下,明确海南坡鹿的起源、与其它亚种间的系统发生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水平对有效保护坡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线粒体DNAD-loop区490bp基因片段为分子标记,比较分析了海南坡鹿、泰国亚种和缅甸亚种共35个样本的序列差异。我们所测的样本中,总共发现4种单倍型。所有21个海南坡鹿样品共享1种单倍型。利用最大似然法(ML)、最大简约法(MP)、邻接法(NJ)和贝叶斯法(Bayesian)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海南坡鹿种群与泰国亚种的关系较近。但是,二者也发生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海南坡鹿与泰国亚种的遗传距离均值为0.026。我们推测海南坡鹿可能是在更新世冰期(69万年前)通过陆桥由东南亚大陆迁入中国海南岛。我们的结论说明海南坡鹿的遗传多样性很低,并且已独立进化很长时间。因此,我们不支持将海南坡鹿引入泰国亚种的原分布区,重建已经绝灭的野生种群的设想和建议。我们建议将海南坡鹿与泰国亚种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进化显著单元(ESUs)进行管理。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中华白海豚3个MHC基因座位遗传变异的初步分析372-381

摘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是由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组成,是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选择3个MHC基因座位的第二外元,即:MHC-Ⅰ类基因和Ⅱ类基因的DRA和DQB座位,初步调查濒危物种中华白海豚的遗传变异。共鉴定了2个DRA、2个DQB和7个MHC-Ⅰ等位基因。DRA座位遗传变异非常低,而DQB和MHC-Ⅰ座位具有相对较高水平的遗传变异。并且,在DQB和MHC-Ⅰ基因座位的假定的抗原结合位点(Antigen binding sites,ABS),非同义替代明显大于同义替代,提示平衡选择(Balancing selection)维持这两个座位的多态性,而在DRA座位上,并没有检测到平衡选择。系统发生分析表明中华白海豚的MHC等位基因没有聚在一起,而是和其他的物种聚在一起,符合MHC跨种进化(Transspecies evolution)的模式。

中国灵长类专家组2009年年会在湖北神农架保护区召开381-381

摘要:2009年10月14—16日,中国兽类学分会灵长类专家组2009年年会在湖北神农架部级自然保护区胜利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林科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美国大自然协会等二十多家研究所和高校的三十多位灵长类专家、自然保护区领导和科研骨干、以及中国旅游学会、新闻媒体等共计六十多人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和交流我国灵长类保护和研究,依托灵长类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棕色田鼠两个地域野生种群的行为比较382-388

摘要:小型哺乳动物能够通过行为策略的进化适应周围的环境。其中,种内社会组织也可随环境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河南灵宝程村气候干燥、海拔高,而新郑则气候湿润、海拔低。来自河南灵宝程村的棕色田鼠种群和来自新郑的种群是否在社会行为、情绪、以及性二型上有所差别,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旷场实验和熟悉选择试验比较了两个种群的情绪、运动能力以及对熟悉鼠和陌生鼠的选择。统计结果表明,程村种群的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重,而新郑种群的雄性体重比程村种群的重。在旷场实验中,程村种群比新郑种群表现出较多的焦虑样行为。配偶选择实验中,新郑种群不论雌雄都表现出了对陌生异性的喜好。程村种群雄性则更愿意选择熟悉的个体。而且,程村的雌性待在陌生箱攻击陌生鼠的时间远大于熟悉鼠。以上结果表明,两个野生种群在体重、情绪以及对熟悉鼠和陌生鼠选择上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种群间差异。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格花箐滇金丝猴夜宿地的季节性选择389-395

摘要: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南端的格花箐,对一群(约250只)滇金丝猴的夜宿地选择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整个调查历时13个月,确认研究群的夜宿点54个,共记录夜宿地的利用次数137次,提示研究群在其中一些地点多次夜宿。滇金丝猴夜宿地在平均海拔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夏季猴群夜宿地的平均海拔为3352m,为一年中夜宿地分布最高的时期;春季猴群则多选择在低海拔地区夜宿,平均海拔在一年中最低(3082m)。猴群夜宿地集中分布于3200~3400m的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夜宿地数量和利用频次差异明显。虽然猴群夜宿地主要位于针阔混交林中,但是不同季节猴群夜宿地植被的组成明显不同。猴群明显偏好在位于南坡面和西坡面的地点过夜,在夏季和秋季尚未发现北坡向的夜宿地。研究还表明,不同季节,猴群都会不同程度地在少数几个地点多次过夜,但大多数夜宿地在一年中仅利用一次。滇金丝猴为什么会对某些地点多次利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洞庭湖不同退田还湖类型区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的繁殖特性396-405

摘要:针对洞庭湖区实施的"退田还湖"重大生态环境恢复工程,以原有"围湖"造的垸田和垸外湖滩为对照,对退田还湖区(含双退与单退两种形式)的啮齿动物群落于2003~2006年进行定位观察。采用夹捕法进行采样,于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进行。比较洞庭湖不同退田还湖类型区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指标参数。总体来看,调查期间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的繁殖指数要比上世纪80~90年代报道的要高,这与前几年其种群处于年数量低谷有关,是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种群负反馈机制的体现。不同类型生境间的比较结果显示,单退垸与原有生境没有明显变化,而双退垸内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均有较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双退垸内夏季东方田鼠保持高的繁殖能力和黑线姬鼠的繁殖力锐减。由于双退垸的高程优势,鼠群在夏季汛期不会迁出垸内,仅迁移集中至较高区域,这种水位变化引导的害鼠种群迁移应该是造成繁殖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黑线姬鼠不适应这种迁移以及集中后与东方田鼠的激烈竞争,迁移到高地后的黑线姬鼠几乎停止繁殖,繁殖指数仅为0.03(I♀=0.05),明显低于当期其它生境。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滞留在双退垸内的东方田鼠,繁殖强度却不减,繁殖指数达1.54(I♀=3.36),与春季湖滩种群的相当。说明没有经过长距离迁移的东方田鼠种群,在夏季仍会保持较高的繁殖强度,与夏季被迫远距离迁入农田的东方田鼠种群繁殖力急剧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在初夏如果有适宜的栖息地(如双退垸的高台、原有堤岸等),东方田鼠仍能保持较强繁殖力。本文揭示了双退垸内水位变化引发种群迁移后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繁殖能力的这种迥异表现,具体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千岛湖岛屿小型兽类群落的多样性406-412

摘要:2007年秋季和2008年春季,选取千岛湖地区14个岛屿和2个半岛作为样地,采用夹夜法进行小型兽类群落组成调查。两季度共布夹20400个,捕获小型兽类1141只,隶属2目3科9属13种,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10种和仓鼠科(Cricetidae)1种,食虫目(Insectivora)鼩鼱科(Soricidae)2种。利用以上结果分析其群落多样性,结果显示:14个岛屿小型兽类群落春、秋两季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呈现极显著差异且优势种发生变化;对可能影响岛屿小型兽类群落多样性的岛屿面积、距最近陆地距离、距最近大岛距离和植物丰富度等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只有植物丰富度对小型兽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有显著影响;对16个样地按照物种组成比进行聚类,许源半岛样地与14个岛屿聚为一类,姚家半岛样地单独归为一类,相似性指数比较结果亦显示姚家半岛样地与其它样地的相似性指数偏低。结论:景观破碎化导致千岛湖岛屿小型兽类群落的稳定性下降,物种多样性季节变化强烈;随岛屿面积的增加,小型兽类物种丰富度并非总是增加的,而是出现反复,呈现明显的小岛效应;14个岛屿的物种与许源半岛样地物种构成比接近,推断在水库未形成前属同一生境。

圈养条件下仔狍的生长与发育413-418

摘要:2003年4月至2004年10月对12只狍东北亚种雌性生产的16只仔狍进行了生长发育观察。记录仔狍出生日期,观察生长过程的毛色变化,定期检查牙齿生长状况,测定体尺和体重,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绘制生长曲线并建立体长与体重的拟合曲线方程。结果表明,圈养条件下仔狍出生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出生时毛色呈暗棕黄色,身体两侧分布不规则的白斑,翌年换毛后白斑消失;出生仔狍的齿式为(0030/4030)×2=20,成年狍的齿式为(0133/4033)×2=34,乳齿6~7月龄开始脱换,8~9月龄完成,脱换的顺序为中央切齿→两侧切齿→隅齿;(上、下颌)后臼齿的第一后臼齿2月龄萌发、3~4月龄生长完成,第二后臼齿6~7月龄萌发,8~9月龄生长完成,第三后臼齿12~13月龄萌发,14~15月龄生长完成;乳齿的前臼齿从12月龄开始脱换,14月龄完成,脱换的顺序是上颌第一前臼齿和下颌第三前臼齿→上、下颌第二前臼齿→上颌第三前臼齿和下颌第一前臼齿;仔狍体尺增长率顺序为体长〉臀高〉肩高〉胸围〉腰围。仔狍体长与体重的拟合曲线方程是Y=63.1084-0.0070x+1.1e^-6x^2-3e^-11x^3,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生长快速期、生长缓慢期和雌雄狍生长差异期3个阶段。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桂林七星公园猕猴的食物组成及季节性变化419-426

摘要:觅食是动物最重要、最常见的行为,动物通过觅食获取其生长发育、繁殖和运动所需要的营养与能量。因此,觅食在动物一天的活动中占据很大比重,表现在不同食物斑块之间的移动、食物的选择利用、觅食的时间分配、对捕食的防御和逃避、获得交配以及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反应等诸多方面(Strier,1999;蒋志刚,2004)。这些方面不仅受食物资源的质量和时空分布的影响,而且,

《兽类学报》第七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安召开426-426

摘要:《兽类学报》第七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2009年10月17—18日在西安西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有26位编委参加。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兽类学报》副主编李保国教授主持会议,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赵新全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兽类学会副理事长魏辅文研究员、西北大学副校长朱恪孝先生等发表了讲话。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的食性427-431

摘要: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分布范围缩小,加之过度狩猎,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郑昌琳,1998)。由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从VU级(易危)调整为EN级(濒危)(IUCN,2008)。一般认为中蒙边境中国一侧的野驴种群是蒙古国境内野驴季节性迁移形成的不稳定种群(Wangand Schaller,1996),而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保护区是蒙古野驴在我国的集中分布区(高行宜和谷景和,1989;葛炎等,2003)。

大足鼠耳蝠的翼型和回声定位声波特征439-442

摘要: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 Thomas,1894)属翼手目(Chiroptera),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鼠耳蝠属(Myotis)。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中国北部也有较少的分布(张荣祖,1997;王应祥,2003)。大足鼠耳蝠喜欢选择潮湿温暖的山洞群居,洞区周围有水田、水库等水域(马杰等,2003)。其形态特征是后足大而长,足上有尖利的爪,尾膜宽大。王晶等(2005)曾报道大足鼠耳蝠的雌性和雄性个体在冬眠期间都储存精子,

昆明动物园笼养倭蜂猴的能量代谢443-446

摘要:食物是动物适应性生存的基础,能量平衡对动物生存、繁殖和进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e—Nab,1988)。动物能量代谢的生理生态特征与其能量利用、分配、行为方式及其系统发育等方面密切相关,反映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模式和生理功能,体现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相适应的关系(宋志刚和王德华,2002;王海等,2006)。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已经对大量哺乳动物的代谢特征进行了研究(MeNab,2008),

东方田鼠肝脏cDNA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克隆序列分析447-450

摘要: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隶属于啮齿目仓鼠科(Cricetidae)田鼠亚科(Microtinae)田鼠属(Microtus),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及南方16个省区,国外见于俄罗斯、蒙古及朝鲜(罗泽殉等,2000)。近年来,我们对东方田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动物化研究,发现在实验动物房条件下饲养的东方田鼠有易发脂肪肝的倾向(周光兴等,2008)。因此,本文构建了东方田鼠肝脏cDNA文库,在此基础上随机挑选部分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并对这些序列进行BLAST分析,目的在于获得东方田鼠基因表达信息,从而为筛选可能参与脂肪肝的基因及全基因克隆提供有力工具,为进一步探讨东方田鼠脂肪肝的发病机理奠定基础。

《兽类学报》投稿须知I0001-I0002

摘要:本刊为兽类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刊登兽类学各研究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主要包括生态学、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繁殖与发育、营养和生理学以及哺乳动物的进化等,也发表关于珍惜濒危兽类的饲养、疾病诊断与治疗和害兽的防治、经济兽类的开发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论文。本刊开辟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栏目,另外不定期报道新书评介、会议动态等。本刊兼收中、英文稿件,欢迎英文投稿。英文稿件建议作者请母语为英语的国外同行帮助修改。

兽类学报第29期总目录I0003-I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