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兽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 63-1014/Q 国内刊号
  • 1000-1050 国际刊号
  • 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兽类学报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兽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资料、问题讨论、实验方法、书刊评介和学术动态

兽类学报 200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云南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亚洲象新活动廊道的开辟和利用325-332

摘要:利用村寨访问、痕迹追踪和3S技术,对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亚洲象种群活动范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尚勇亚洲象的活动区域包括尚勇保护区的大部分区域,保护区西部的上中良、曼粉、河图和南平等村寨的部分集体林以及由河图、南平延伸,途经田房,龙匡和咖啡二队直至老挝境内的狭长廊道,总面积约395km^2。廊道长约17km,呈“S”形,两端宽中间窄,最窄处约0.66km,廊道内天然林面积仅占37.6%,且呈不连续分布。至2006年12月,记录亚洲象经由该廊道的跨境活动共6次,象群不仅利用此廊道在不同栖息地之间来回活动,而且还以廊道内的天然林或橡胶林为庇护所,取食周围的农作物。栖息地减少和破碎化、人类活动和盗猎威胁是导致亚洲象在此区域内活动并最终开辟新活动廊道的原因。在勐养、勐腊和尚勇保护区以及中国老挝之间建立生态走廊带,严厉打击盗猎和科学的栖息地管理是恢复和增大亚洲象生存空间,缓解人象冲突,更好地保护亚洲象的有效措施。

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北虎种群的初步监测333-341

摘要:本文采用被动监测与冬季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吉林珲春部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东北虎的初步监测,分析了保护区内东北虎的活动频次、数量和雌雄成幼比例,并对东北虎的保护提出了管理建议。截至2006年底,保护区内共监测到东北虎的活动93次,其中有1次为幼体。45次有可靠足迹记录的活动情况的判定表明,2002-2006年依次有3-7只次、10-16只次、5-9只次、4-7只次、5-7只次的东北虎在保护区及周边活动,雄性多于雌性;2003-2005年的冬季野外调查表明,可能有7只雄性东北虎在该区域活动,其中有1只为雄性亚成体。由于受监测条件、监测方法和强度等因素的限制,且在所获监测信息中有半数以上没有可靠的足迹数据,因此本研究的监测结果只能部分地反应东北虎在该区域活动的情况。作者建议,在该保护区及毗邻区域,建立跨国界保护机制、加强生态走廊的建设并在保护中考虑到野生东北虎移位的可能性、加强东北虎及猎物的监测研究、建立社边防居民一条龙制度、改善家畜的放牧方式以及积极寻求替代产业。

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的春季生境选择342-352

摘要:2006年5-6月和2007年5-6月,我们在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开展了蒙原羚春季生境选择研究。我们设置样线20条,共记录到蒙原羚64群次、453只次和蒙原羚活动痕迹243处。我们选择了20个与蒙原羚生境选择相关的生境因子,运用信息理论方法和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了蒙原羚出现与否与各生境因子之间的预测模型。运用资源选择函数和资源选择指数,揭示蒙原羚对各生境因子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家畜干扰是影响蒙原羚春季生境选择的首要因子(β=10.898);坡位、水源距离、坡度、隐蔽条件、围栏距离和植被类型对蒙原羚春季生境选择有重要作用(β〉1.000);道路距离、地上生物量、植被高度、植物种类数、植被盖度等因子对蒙原羚春季生境选择影响不显著(β〈1.000)。蒙原羚对牲畜距离〈2000m和〉4000m,中下坡位及平地,水源距离4000-8000m,坡度〈10°,隐蔽条件(可视距离)〈3000m,离围栏距离1000-2000m的针茅和杂草植被类型生境有一定偏好。因此,春季蒙原羚保护的关键是降低放牧强度,应在边境地区控制牲畜数量和人口迁入,在离边境线较远地区进行草场科学管理和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在植被生长状况较差和水源缺乏年份,应适当进行食物和水源人工补给。另外,进行草场封育,加强打草监管并建立合理的围栏管理制度,也是蒙原羚保护的重要环节。

新疆卡拉麦里山保护区鹅喉羚的社群结构353-357

摘要:2005年11月至2007年5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保护区对鹅喉羚的社群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将其集群划分为雌性群、雄性群、亚成体群、独羚、雌雄混合群和不明群6种类型。共统计鹅喉羚564群,总计3186只。春季鹅喉羚以雄性群居多(45.7%);夏秋两季则以雌性群为主(52.9%和70.4%);冬季以混合群居多(60%)。卡方独立性检验表明,四个季节间三种社群类型的百分比组成差异显著(x^2=68.45,P〈0.01),受繁殖周期和季节变化影响。鹅喉羚集群大小范围为1-95只,其中3只群出现最多(20.0%);2-5只的群占54.3%;6-10只的群占23.1%;11-20只的群占9.2%;〉20只的群占2.3%。春夏秋冬四季平均群大小分别为(4.45±4.07;4.94±4.20;6.66±10.12;6.0±5.66),其中春季平均集群大小分别与秋季和冬季差异显著。

植物生长季节不同栖息地高原鼠兔的食物选择358-366

摘要:本文采用胃内容物镜检分析法,对栖息于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杂类草草甸中的高原鼠兔的主要食物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探讨栖息地变化对高原鼠兔食物组成的影响,揭示高原鼠兔对栖息地变化的生存对策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矮嵩草草甸,高原鼠兔主要取食垂穗披碱草、早熟禾、蓝花棘豆和甘肃棘豆;在垂穗披碱草草甸,主要选择垂穗披碱草、甘肃棘豆、蓝花棘豆、矮嵩草和二柱头藨草;在杂类草草甸,喜食植物种类为垂穗披碱草、蓝花棘豆、甘肃棘豆、早熟禾、弱小火绒草、长茎藁本、兰石草和红花岩生忍冬。在整个植物生长季节,高原鼠兔在3种栖息地共取食27种植物,其中垂穗披碱草、甘肃棘豆和蓝花棘豆在不同栖息地中选择指数较高,为高原鼠兔优先选择的食物;在不同栖息地,高原鼠兔取食植物有差别,垂穗披碱草草甸为16种、矮嵩草草甸为22种,杂类草草甸为24种;喜食食物比例也存在着明显差别,在垂穗披碱草草甸,垂穗披碱草比例高达40.5%,在矮嵩草草甸,甘肃棘豆比例也达到23.7%,而在杂类草草甸,选食比例最高的兰石草仅为14.6%,说明在该草甸高原鼠兔食物选择呈现泛化趋势。相似性指数分析结果也表明,杂类草草甸中高原鼠兔主要食物组成与其它两种栖息地有较大的区别。从而说明当栖息地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发生变化后,高原鼠兔可以通过改变其食物组成而适应新的栖息地。

亚洲南部球果蝠Sphaerias blanfordi(Thomas,1891)的亚种分化367-374

摘要:球果蝠Sphaerias blanfordi(Thomas,1891)是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印度支那地区的特有种,甚为罕见而少有报道。曾被认为是单型种,几乎无雄性特征的描述。蔡桂全和张迺治(1980)根据采自西藏东南部墨脱的2只雄性标本订了一亚种—墨脱亚种Sphaerias blanfordi motuoensis,其主要特征是颈下侧有一对灰黄色的圆形毛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先后在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地区采获25号标本(9♂♂,16♀♀),发现球果蝠两性在外形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雄性的颈下侧有一对圆形、灰黄色的刷状毛斑,但雌性均无;对比墨脱标本,认为墨脱亚种的鉴别特征不可靠,亚种不能成立。Lunde(2003)曾报道采自越南北部Mt.Tay Con Linh Ⅱ地区的43号标本,其前臂长和上犬齿外宽明显与印度、缅甸和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地区的标本不同,可能是真正的地理亚种。

青藏高原兽类分布格局及动物地理区划375-394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检索,依据Wilson和Reeder(2005)主编的兽类分类系统,共收集青藏高原兽类250种,分别隶属10目30科。将青藏高原各自然地理单元作为基本单元,根据兽类分布特点,采用Ward’s方法对各基本单元进行聚类,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对青藏高原兽类动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为:(1)青藏高原的兽类中,古北界物种主要分布在羌塘及高原北部地区,该地区的古北界物种占高原全部古北界物种的88.6%;东洋界物种主要分布在藏南及横断山地区,该地区东洋界物种占高原全部东洋界物种的97.7%。(2)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当连接距离为0.6219-1.0738时,将青藏高原划分为2个动物地理Ⅰ级区,当连接距离为0.5034-0.6219时,划分为4个动物地理Ⅱ级区,当连接距离为0.2236-0.2684时,划分为7个动物地理Ⅲ级区,当连接距离为0.0930-0.1245时,划分为16个动物地理Ⅳ级区。(3)依据青藏高原兽类地理分布格局特点,结合青藏高原隆升对物种分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了高原兽类分布格局成因。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兽类分布格局的形成与高原的自身演化密切相关。

川西四大山系间高山姬鼠头骨特征的地理分化395-401

摘要:本文以我国特有的小型兽类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为例,探讨了其头骨特征在四川西部岷山、邛崃山、相岭及凉山等隔离山系中的异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山系高山姬鼠头骨在多数形态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出各山系间至少1至多个头骨量度存在显著不同。除此之外,多元判别分析进一步将69.7%的样本正确地判归各来源山系,表明各山系高山姬鼠种群已发生了显著分化。头骨样品地理距离与判断得分距离之间的显著性正相关说明高山姬鼠种群在四川西部不同山系的头骨分化可能与空间距离有密切的联系。本项研究揭示了在根据形态特征进行姬鼠属(Apodemus)内物种阶元的划分时,必须充分考虑性状特征可能存在的地理差异。

视觉信号刺激影响雌性金色中仓鼠的繁殖特征吗?402-408

摘要:以往对化学通讯在啮齿类社群生活中的作用开展了很多研究,而对视觉信号的作用则很少涉及。本文借助一个特殊设计的透明密封玻璃缸,研究怀孕雌性金仓鼠是否对陌生雄鼠的视觉信号刺激产生应激反应。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雌鼠在交配后至分娩、分娩至断乳期的体重变化、产仔数量、幼鼠体重变化、睁眼时间、存活率和性比等均未表现显著性差异,而实验组雌鼠正常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怀孕雌鼠对陌生雄鼠单一视觉刺激信号产生应激反应的假设得到部分支持。我们的结果表明,陌生雄鼠的视觉信号刺激影响了怀孕雌鼠的繁殖,但该影响并未延伸到分娩后和后代的生长发育。

光照和温度对大绒鼠产热特征的影响409-416

摘要:为了解横断山地区大绒鼠对光照和温度两个因子的适应性特征,将大绒鼠分为4组,分别于5±1℃,6L∶18D;5±1℃,18L∶6D;30±1℃,6L∶18D和30±1℃,18L∶6D4个条件下驯化28d。分别测定了对照组(0d)和驯化28d后,每一个体的体重、体温和产热能力;并测定驯化28d后4组大绒鼠个体的肝脏和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低温诱导下大绒鼠体重下降,体温降低,静止代谢率升高,非颤抖性产热能力增加,肝脏和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活性也出现相应提升;在高温下出现与低温时相反的现象;但光照周期对大绒鼠的体重、体温、产热能力及肝脏和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推测由于横断山的低纬度、高海拔特征可能导致大绒鼠在季节适应过程中对温度的敏感程度高于光照。

兽类学报杂志方法探讨
反刍动物采食行为遥测笼头在野生海南坡鹿中的初步试用417-421

摘要:测定反刍动物的采食、反刍和静颚行为及其时间分配是研究动物野外营养生态学和资源利用机制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我们根据反刍动物采食、反刍和静颚时颚部的活动特点开发了采食行为遥测笼头,并于2005年7月试用于野生成年雌性海南坡鹿。该采食行为遥测笼头由颚部活动测定部分和无线电信号发射回路组成,使用同一频率发射颚部活动信号和用于遥测动物位置的间歇式无线电信号。颚部活动信号可以接收并录制成模拟声音信号,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后按照其信号频度即可区分采食、反刍和静颚行为。在海南坡鹿的试用中测得围栏外坡鹿个体的采食、反刍和休息时间组成分别为12%、36%和52%,围栏内个体为3%、38%和59%,显示存在被测定动物具有初始适应问题。作者预计将来把GPS装置植入该装置,并结合便携式计算机和GIS平台开发能够实时测定反刍动物采食行为活动和地理位置的遥测系统。

HPLC测定驼鹿和狍雪尿肌酐及嘌呤衍生物422-429

摘要:反刍动物尿液中嘌呤衍生物的含量可以间接反映其营养状态。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是测定反刍动物尿液中嘌呤衍生物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通过优化的液相色谱条件(依利特-C18(20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01mol/LKH2PO4、20%乙腈+80%0.01mol/LKH2PO4;流速1.0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20nm,254nm),测定出野生驼鹿和狍雪尿中肌酐及嘌呤衍生物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尿囊素、肌酐、尿酸、次黄嘌呤、黄嘌呤在0.0010-0.200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标准品回收率均在96%-105%范围内;2006和2007年冬季在黑龙江省胜山和沾河两个林场所采集的所有驼鹿以及近三分之一的狍雪尿样本中,未检测到尿囊素的存在,所有未检测到尿囊素的驼鹿和狍雪尿样本中,黄嘌呤和次黄嘌呤之和占嘌呤衍生物总量的20.7%-55.2%,而所有可检测到尿囊素的尿液样品中,黄嘌呤和次黄嘌呤之和占嘌呤衍生物总量的15.2%-36.1%,尿囊素占嘌呤衍生物总量的40.6%-85.6%,表明所有驼鹿和部分狍个体越冬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限制,且驼鹿和狍的营养代谢存在着种间差异。因此,这种非损伤性的测定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评估冬季鹿类动物营养状况,对其营养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揭示出不同物种之间营养动态的差异性,并为野生有蹄类种群和生境的有效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兽类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甘肃兴隆山养麝场高山麝死亡原因初步分析430-433

摘要:高山麝(Moschus chrysogaster),又名马麝,是我国人工饲养的主要麝种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甘肃兴隆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我国第一家高山麝养殖场。2007年底,饲养种群数量已达283头,但疾病多,死亡率高,严重制约种群的发展。路浩等(2004)报道了有关兴隆山高山麝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查情况。汪承华等(2007)对兴隆山圈养高山麝的常见疾病及其综合防治进行了归纳总结。

对几起疑似野生动物肉食品的分子遗传学分析434-439

摘要:长期以来,非法捕猎是威胁物种多样性及保护的一个国际性难题。由于偷猎对象往往涉及一些国家保护的物种,因此在执法过程中需要对偷猎对象进行准确的物种鉴定,以作为执法的依据。在此类事件的物种鉴定中,一般尽可能地使用形态学特征来完成,如皮张、毛发、骨骼特征、角、蹄等(杨淑慧,2006)。但在以捕食为目的的偷猎事件中,野生动物往往已经过深度加工,难以保证获得完整、充足的形态特征(如皮毛和骨骼等),

通河林区黄鼬背中部与爪部冬季上毛的形态结构440-444

摘要:哺乳动物被毛携带着遗传信息,样本亦容易获取,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取样不伤害动物。故长期以来,被毛的形态结构特征被用于进行物种分类(Oli,1993;张伟,1994;Sachs,1997;崔雨新等,1998;孙中武等,2003)。事实上,就动物自身而言,被毛的意义在于发挥其保温、缓冲和隔离功能,以及这些功能随动物分布地域、所处季节、

《兽类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F0003-F0003

《兽类学报》投稿须知I0001-I0002

兽类学报第28期总目录第1期I0003-I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