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经验交流、综述与讲座、短篇报道、技术与方法、护理方法、高教研究与高教管理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牡丹江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7550
  • 国内刊号:23-1270/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283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5
  • 综合影响因子:0.30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基础医学论著

eNOS基因多态性与成人过敏性紫癜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90例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与98例正常对照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结果:eNOS基因型构成比在HSP组与正常对照组、HSPN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2,P=0.025),但在HSP和HSPN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585)。eNOS-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具有较高的患HSP和HSPN的危险性。结论:携带eNOS基因G894T多态性增加患HSP/HSPN的危险。
1-3

降糖保肾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内氧化损伤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降糖保肾汤(jiangtangbaoshendecoction,JTBSD)对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大鼠血糖、肾组织内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DM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模型组、JTBSD组、盐酸贝那普利(Benazeprilhydrochloride,BNPH)组。给药12周,取肾脏用比色分析法测定肾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iee,MDA)-的含量。结果:JTBSD能明显降低DM大鼠的血糖水平,能够显著提高肾组织s0D水平和降低肾组织MDA的含量。结论:JTBSD对BM大鼠肾组织具有抗氧化损伤能力的作用。
3-5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临床医学论著

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诊疗策略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诊疗策略。方法:回顾2000-01-2010-12收治124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行一期肠切除吻合90例,行姑息性结肠造瘘10例,男14例行肛门插入型导管减压后行一期手术,术后感染5例,无吻合口漏发生。手术死亡病例2例。结论: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中,对于选择性病人,一期肠切除吻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致结肠减压,灌肠去污是对一期肠切除吻合手术的有效补充。
5-7

倍博特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单一降压药治疗不能达标的高血压患者换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的疗效。方法:入选62例单一降压药未达标的患者,比较单一降压药来达标的患者与接受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单片方法制荆(倍博特)治疗4周以及8周以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结果: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的患者能使只服单一降压药患者血压明显下降。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能显著提高高血压的血压达标率及治疗有效率。观察单一降压药治疗不能达标的高血压患者换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的疗效。方法:入选62例单一降压药未达标的患者,比较单一降压药未达标的患者与接受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单片方法制剂(倍博特)治疗4周以及2.8周以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结果: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的患者能使只服单一降压药患者血压明显下降。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能显著提高高血压的血压达标率及治疗有效率。
7-9

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切除和内固定对比

摘要:目的:过去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效果常常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常进行桡骨头切除,近几年随着内固定材料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采用精细内固定技术治疗,取得很好疗效。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桡骨头粉碎性骨折采用切除桡骨头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方法:本研究中共30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分为两组,组1共16例采用桡骨头切除治疗,组2共14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随访时间分别为2a-8a,平均5年8个月。随访结果根据疼痛、活动、、肌力,X线的表现等进行评估。总体结果采用Broberg和Morrey的功能等级评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MEPI)进行评定。结果:组1的Broberg和Morrey的功能等级评分平均为82.1分,而组2为90.5分(P=0.0033),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MEPI))为组1为86.4分,组2为94.5分(P=0.0032)。结论:粉碎性桡骨头骨折通过切开复位及精细内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的复位及稳定,术后其力量和总体功能结果均优于桡骨头切除。
10-12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囊肿的介入性超声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治疗淋巴囊肿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不同的介入性超声方法治疗盆腔淋巴囊肿,以淋巴囊肿缩小1/2以上或消失,且临床症状缓解为有效标准,评价介入性超声对盆腔淋巴囊肿的治疗价值。结果:37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共48个淋巴囊肿,其中7个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29个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治疗,12个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加硬化治疗,三种介入性超声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分别为71.4%、89.7%、91.7%。结论:介入性超声是治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囊肿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酒精硬化治疗,可作首选。
12-14

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膝过伸和患者步行功能的康复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通过膝关节控制训练,观察其对脑卒中患者因膝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严重不平衡导致的膝过伸和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初次发病患者50例,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入组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均进行”膝关节0°-15°的强化控制训练”,观察患者站立和运动过程中有无膝过伸和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与步行能力,进行美国加利福尼亚RLA步态观察分析表和rusl-Meyer运动量表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进行效果评定,治疗组25人.有效20例,5例无效;对照组25人,有效14例,11例无效。结论:膝关节控制强化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膝过伸和患者步行功能。
14-16

嗜酸乳杆菌冻干菌粉制备

摘要:目的:对嗜酸乳杆菌冻干菌粉的工艺进行研究,提高菌粉的活菌存活率。方法:通过测定沉淀质量,得到离心的最佳条件。通过测定活菌存活率,得到菌体冷冻干燥的保护剂配方。结果:最佳离心条件为:7000rad/min,10min;最佳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为:蔗糖4%+甘露醇1%+L-cys0.1%+Vc0.1%,存活率达到72.15%。结论:对冻干菌粉的工艺进行优化,提高了活菌存活率,为冻干菌粉的利用打下基础。
16-18

CT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CT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经临床证实的胆囊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块型3例,壁厚型5例,腔内型4例。4例合并胆囊结石与胆囊炎,6例伴肝内侵犯或转移,4例伴腹腔淋巴结肿大,3例肝内外胆管扩张,3例伴腹水。结论:CT能较为准确地对原发性胆囊癌进行诊断和分型,在胆囊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19-21

腹腔镜下经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临床应用优势。方法:治疗组:回顾性分析2010-06-2011-08间96例胆囊结石患者在我院完成腹腔镜下经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09-05-2010-10间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96例患者术后出血2例,无胆管狭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胆囊管残留过长综合症、结肠癌发生。对照组术后出血6例,胆管狭窄3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2例,胆囊管残留过长综合症1例,结肠癌发生率1例。结论:腹腔镜下经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保留胆囊的功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21-23

经鼻与经口气管插管对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对比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经鼻与经口气管插管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的对比观察。方法:31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经鼻气管插管组(14例)、经口气管插管组(17例),分别简称经鼻组和经口组。经鼻组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经口组患者经口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变化、置管时间、鼻窦炎感染情况、口腔护理彻底性、病人耐受度、意外拔管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气变化、鼻窦炎发生例数、置管合作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留管时间、口腔清洁程度、患者舒适度方面,经鼻气管插管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经鼻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的治疗措施,与经口气管插管比较,具有疗效肯定,能延长置管时间,改善口腔护理程度,有效防止口腔感染,使患者感觉舒适,防止意外拔管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23-26

介入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GCV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E)在门静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01-2011-12我科共收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40例。其中27例患者为消化内科经食管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内科对症治疗后再次出血,13例患者急诊行介入断流术。40例患者中A组25例行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后,病情稳定后再次行经股动脉穿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B组15例单纯行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侧支循环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40例患者曲张出血静脉全部得到栓塞,A组25例患者门静脉管径变小,流速减低,流量下降,奇静脉内径变小,血流量下降,血流速度减低;脾功能亢进症状得到缓解。B组15例患者门静脉管径、血流速、血流量无明显改变,奇静脉内径变小,血流量下降,血流速度减低。40例患者胃冠状静脉超选择插管、栓塞成功。胃短静脉超选择栓塞成功95%。术后随访6-18个月,40例患者出血静脉完全栓塞,其中B组有2例患者2个月后再次出血,再次栓塞后无再出血。结论: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GCV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E)在门静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操作简单,创伤小、止血效果肯定,在急诊止血方面更具有优势,尤其在肝功能较差难以耐受外科分流及断流手术的患者止血治疗中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6-30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经验交流

体外循环下血清标记物s-100β蛋白与脑损伤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在体外循环下血清标志物S-100β蛋白的浓度变化,探讨其浓度变化与术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术前根据美国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选定以往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病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Ⅱ-Ⅲ级,准备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2例。静脉麻醉诱导全麻插管呼吸机维持通气,保持呼气末CO2分压(PETCO2)35-45mmHg。按6个时点采集颈内静脉血,测定血浆S-100β蛋白血清标记物的浓度。术后随访3周,行临床神经功能检查。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ABC组,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不同位点标记物浓度与手术进行时间、主动脉被阻断时间、CPB时间、入ICU滞留时间、NIHSS评分分析相关性。结果:S-100β蛋白的峰值水平与CPB时间密切相关,CPB时间越长生化指标的浓度升高越明显,且峰浓度持续时间越长。结论:血清S-100β蛋白可作为体外循环后脑损伤的敏感性高的血清标志物。浓度值越高,导致ICU滞留时间越长,术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症状越严重。在体外循环的不同阶段,特异性和敏感性亦有所不同。
30-33

小鼠胃癌组织JAM-1的表达与癌转移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小鼠胃癌组织中JAM-1的表达情况,观察胃癌组织中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特点,探讨胃癌淋巴道的转移机制。方法:利用致癌荆苯并芘诱发小鼠胃癌模型,定期取材,HE染色,观察鉴定;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小鼠胃癌组织中JAM-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苯并芘诱癌率迭74.42%;JAM-1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胃癌的发生、进展而下降,在正常胃组织的腺细胞、胃癌的癌细胞和血管均见JAM-1的表达,且表达的面密度随胃癌的发生、发展而明显降低,JAM-1在早期胃癌组织的淋巴管阳性表达的面密度较正常胃组织显著降低,在进展期胃癌淋巴管表达缺如。结论:JAM-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提示JAM-1可能通过降低细胞间的粘附能力而促进胃癌细胞的淋巴道转移。
33-35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梗冠脉介入术后C反应蛋白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介入的影响,观察C反应蛋白的变化,评价其对远期预后影响。方法:选择42例急性心梗并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梗的基础上加替罗非班400mL,12mL/h。对照组常规应用抗心梗治疗。测量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从而衡量病人心肌损伤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C反应蛋白由9.5±0.7mg/L降低至9.0士0.8mg/L,治疗组C反应蛋白由9.3±0.8mg/L降低至5.4±0.9mg/L,对照组内C反应蛋白降低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后差别显著(P〈0.01)。结论:替罗非班可以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手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减少心肌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35-36

参附注射液与肾上腺素联用对家兔心脏骤停模型抢救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与肾上腺素联用对家兔心脏骤停的抢救及可能作用机制,探讨心脏骤停抢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家兔随机分成五组,夹闭气管复制缺氧型心脏骤停模型,模型组给生理盐水,肾上腺素组(AD组)在心脏骤停后立即给予肾上腺素;参附注射液组(SF组)给予参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联合肾上腺素组(AD+SF组)先给肾上腺素后立即给予参附注射液,自主循环恢复的家兔监护至1h,检测心肌组织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和内皮源性舒张因子(NO)的含量。结果:参附注射液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模型家兔的存活率,能够降低模型心肌中TNF-α、IL-6的分泌,提高NO的含量,降低ET含量,改善内皮功能紊乱的作用,其作用优于AD组和SF组。结论:参附注射液与肾上腺素联用能够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率,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6、ET、提高NO的含量有关。
36-38

肾性贫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4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纠正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yhyperparathyroidism,SHPT)观察肾性贫血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08-06-2010-07在我院血透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经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治疗10周,观察治疗前后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的变化。结果:所有被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经骨化三醇治疗后,iPTH水平从(444.68±263.52)ng/L下降至(304±25.53)ng/L.Hb由(79.91±21.82)g/L上升至(101.45±14.83)g/L,HCT由(25.27±7.37)%上升至(32.63±4.52)%,EPO的用量从(9000±1352)U下降至(6000±1322)U。结论:SHPT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一个重要因素,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HPT有利于肾性贫血的改善。
38-39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合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探讨

摘要: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B超定位下行中心鲁脉导管持续引流,充分引流后进行药物灌注。结果:静脉导管引流结合药物灌注治疗4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均一次成功,有效率为92.86%,KPS评分平均提高20-30分。结论:心静脉导管引流结合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有效、安全、患者痛苦小的治疗方法;引流;值得临床推广。
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