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会计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16 09:22:59

旅游会计论文

旅游会计论文篇(1)

随着民俗旅游热的兴起,以“传统文化寻根”“文化体验”的民俗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当前,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①为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打造民俗旅游品牌,各种以民俗为主题的节会旅游应运而生,其形象策划设计、宣传推广日益受到重视。作为节会旅游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部分——徽标,不仅具有标志的提示功能,其创意和表现与旅游地本身的民俗性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所代表的是民俗文化的浓缩载体。

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标志,节会旅游标志负载着旅游地的信息,总体表现旅游地精神、文化、性质等。②这种浓缩的信息元素,将所有的设计要素构成力量集中到一点,从而有力地切入信息世界。一般来说节会旅游标志图形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民俗特色性与象征性

从民俗的一般形态而言,它是一个国家或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形态和观点。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风土风物的物质层面。民俗文化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自然条件因素。WWw.133229.CoM“风土人情”具体就是指因山川、物产、气候和风俗习惯等差异而形成的“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特征。第二,风俗习惯的制度层面。因自然地理条件影响,社会生产的不同,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制度的不同,而形成各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习惯。第三,宗教信仰等的精神文化层面。由于各民族的历史遭遇、战争创伤、民族压迫,以及自然灾害的深重苦难,这些都必然会在民俗信仰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如岁时节令、民族的重大喜庆、纪念日,有不少反映出对战争的痛恨,对推翻压迫的信念,对英雄和杰出人物的缅怀、追念和崇敬,对人寿年丰、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各民俗信仰各具特色。

节会旅游的内容和主题非常明确,如傣族的泼水节、赛龙舟、赶庙会等这些都是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节会。因此,在标志图形元素的提炼上,应从节会的主题理念入手,充分分析和调查当地民俗风情的自然地理特征、风俗习惯、文化信仰等,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整理出有代表性的,具有表现价值的图形元素,通过反复比较鉴别最终确定为标志图形的基本元素。比如,2003中国郴州(莽山)生态旅游节会徽(图1)。作为部级原始森林,其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是莽山最具典型性特征。因此,在会徽设计中综合了莽山原始森林最有代表性的山石形态,以及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烙铁头蛇形元素,反映出莽山原始森林的苍劲原始古朴的自然风貌。2005中国郴州生态(温泉)旅游节会徽(图2),温泉的自然属性与世界各地的温泉都差不多,通过对当地人文属性的调查研究,笔者最终采用了当地著名的传说故事《柳毅传书》中的小龙女在温泉边沐浴梳洗的形象,因此具有典型的特征性。2006中国郴州生态(民俗民居)旅游节会徽(图3),以湘南民居特色的马头墙、人字拱、窗花、仙鹤为基本元素组成一幅湘南民居特色的画面,无论是视觉识别,还是地方特色表现都非常强烈。

二、喜庆吉祥

喜庆吉祥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审美精神之一,是人们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所有的民俗文化中,所表达的中心理念就是“吉祥”,这是一个延绵千万年的永恒性主题。古时以祭祀为“吉事”,祭祀之礼为“吉礼”,称善者贤人为“吉人”,帝王卜居之地为“吉土”,好日子为“吉日”“吉月”等。某些动物、植物以及图样被约定俗成地作为美好意义的象征或符号,于是这些纹样便包含了相应的吉祥观念。吉祥观念主要包括:纳福迎祥、驱邪避恶、多子长寿、升官发财及喜庆如意等。中国传统中的吉祥之物繁多,有各种龟、鹤、鹿、象、龙、凤之类的吉祥动物;有松、竹、梅、桂、石榴、合欢、茱萸之类的吉祥植物;还有如意、银锭、寿石、礼器之类的器物。作为具有民俗特性的节会旅游标志图形,应充分体现喜庆吉祥的宗旨。当然,这种气氛的烘托来源于民间图案中的各种吉祥图形,也有赖于对传统图案色彩的借鉴和运用。比如(图2)以小龙女的仙姿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富贵的黄色系列渲染郴州温泉旅游地的神奇浪漫;(图3)所运用的马头墙、人字拱、回纹窗花、仙鹤元素无不体现了湘南民居中的吉祥如意。

三、浓厚的文化沉淀

民俗文化是经过历年历代的沉积而形成的活的历史,如同一幅历史画卷,它给人的感觉是沉甸甸、有分量的。反映在标志图形上应着重体现民俗文化的文脉特性。不同的民俗风情的延续有不尽相同的文脉,记录着这个地域不同时期特有的风貌,刻画各个时代人们在此留下的足迹。民俗文脉在传承文明、延续历史的同时,也体现出民俗形象的精髓,是民俗文化过去和现在的浓缩,是物质实体和历史文化的提炼。此外,民俗文化资源还是民俗旅游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是各地民俗风情之间相互区别的最本质因素。因此,节会旅游标志设计的构思与表现离不开旅游地历史文化的底蕴,离不开多层面文化内涵的衬托。

表现民俗文化的文脉特性可以从民俗艺术的表现形式、装饰风格入手。我国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各个地域的剪纸、木雕、泥塑、年画、服饰等各具特色。这些都是民俗文化凝聚在民间艺术的基因密码,使得民俗标志图形有着丰富的语言形式和内涵,同时,传统的中国画、书法艺术也能增强民俗标志的表现力和历史文化气息。云南江川首届“开渔节”会徽(图4),采用的是民间剪纸的装饰风格,结合红、绿、蓝三种民间色,使整个标志图形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和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欢快热烈的视觉感受。2005中国(抚顺)满族风情国际旅游节会徽(图5),以清朝满族女性服饰的帽子以及传统吉祥图案莲花,鸽子为造型元素,以传统黑、红、黄为基本色,通过剪影的装饰手法,使整个标志图形富有鲜明的满族风情特色,简洁明了,透露出富贵吉祥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2006中国·商丘国际华商文化节会徽(图6),主体元素采用我国战国时期赵国的钱币——铲币,结合中国传统书法——篆刻,将商字和铲币形融为一体,以碑刻的形式展现了商文化的古老、宏大,历史苍劲感迎面扑来。

四、传统与时代感相结合

传统与现代的互动问题是当今设计界探索的课题之一。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会长黑川雅之说:“人们仿佛只活在今天。事实上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的一个完整的时间里,漫长的人类历史把种种记忆和信息注入人类基因,同时也勾画了人类未来的梦想和愿望。”③传统文化的表现必须以现代人的独特感受和理解为前提,节会旅游标志图形也不例外。随着现代经济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各种标志应用更为广泛,客观上削弱了旅游标志的视觉印象。因此,这种特殊的旅游标志设计在强调民俗特色的构思和表现的同时,更应以洗练的表现手法,简洁明快的表现形式,使之具有独特性、识别性、适用性和时代性,使其具有使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并符合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双重要求。

从以上四个层面的含义出发,我们不难看出,从民俗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民俗旅游标志作为标志符号,反映着时代、民族、国家、地域等不同的特征。④节会旅游标志设计要求设计师必须了解各民族的不同民俗文化基因,并在标志设计中加以应用,才能有助于人们对之所理解和接受。在民俗基因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达到民俗旅游形象的广为传播,铭人心田的目的,从而引起广大受众的认可。

注释:

①范智军.我国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初探[j].集团经济研究,2006(16).

旅游会计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F5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4-0043-03

一、相关背景

(一)概念阐释与理论实证的概念界定

实证与阐释二分对立是指社会科学中思潮、传统或范式的不同流派。实证主义的研究框架类似自然学科的研究框架,研究者把人看作外部的研究对象,利用建立的理论和模式对其进行解释,这种解释基于事实与研究者的观察。阐释主义的研究更加依赖被研究者对其自身行为和情况进行的解释,因此阐释性研究者试图进入被研究者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角度来观察世界,通常采用定性的方法和归纳法。

理论实证主要是指通过以定量为主的研究方法对某一理论用假说演绎法进行证实或证伪的逻辑过程。概念阐释方法主要是运用传统的定性方法和归纳法对某一概念进行描述。

(二)近期国内外旅游研究方法进展

现代旅游发源于西方,西方国家比较注重旅游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在研究方法中注重实证研究。相比之下,海外的中国问题研究者时常抱怨国内很多发表的论文结论不知道从何而来。这便是国内对旅游研究方法缺少科学探究的结果。不可否认,与国外的旅游研究相比,中国旅游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均存在差距。谢彦君认为,旅游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所应具有的特殊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成型,理论范式单一,研究方法不够系统。陆林通过对国内旅游地理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内旅游地理研究描述性工作多,低水平重复工作多,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虽然国内的旅游研究综述文献已不少见,但专门对旅游研究方法作细致分析的却不多。

国内学者对近年《旅游学刊》发表的400多篇论文进行整理后,分析出中国旅游研究方法现状:中国旅游研究的主导范式为定性研究,且主要处于传统定性阶段(即通过参考有关论文书籍、野外调查等对研究内容作描述性或概念性分析),具体方法大多运用理性分析,也有一定数量的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通过野外考察获取资料。随着旅游研究的不断成熟,现代定性方法(即降低研究的主观性,将主要以统计数据分析问题的文章和对各种定性资料,如论文、网络资料和报刊资料等进行内容分析)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但所占比例还相当小,资料来源虽有扩展(如网络、报刊资源),但仍不够广泛,观察法、开放式问卷和访谈法应用较少。定量分析方法在这五年内没有明显上升趋势,但研究不断趋于规范化,出现了一些和国际学术研究规范接轨的文章,但也有一些文章缺乏规范性。

总体而言,国内旅游研究方法还是以概念阐释为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的根结在于国内旅游开展较晚。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情况下,依然以概念阐释的传统定性方法为主,缺乏规范性成为必然结果。在国外的旅游研究方法中,尤其是美国学者受经济学实证方法广泛应用的影响,使其在方法论上常以科学的理论框架做依托,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旅游研究方法在国外的进展与其社会学科,尤其是经济学科的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二、理论实证方法的优越性以及在国内外旅游研究的应用比较

休闲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面对的环境越来越纷繁复杂,这给开展休闲与旅游学术研究或管理实践增添了很大的难度。我们迫切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或管理实践中,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一)旅游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

对于旅游研究方法的探讨,理论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国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关注更多体现在对研究方法进行方法论上的界定,对科学研究与社会研究进行甄别,对研究类型进行考究。其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包括研究过程要素的界定和方法论范畴适用性的探讨。国内学者在理论体系构造中则较为匮乏。

研究项目计划制定以及准备研究提案的过程包括九个要素,分别是选题、查阅资料、设计概念框架、确定研究问题、列出信息需求清单、确定研究策略、获得道德认同、进行研究、报告成果。

在这九个要素中,概念框架的设计与获得道德认同是国内旅游研究学者在进行旅游研究时很容易忽视的问题。概念框架的形成可以说是任何研究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具难度的部分,它同时也是很多研究中最脆弱的一个因素。一个概念框架的设计是贯穿整个研究的最重要线索和研究过程中理论体系的依托。迈尔斯和休伯曼是这样描述概念框架的:“概念框架,它要么以图示的方式,要么以叙述的方式,来解释将要进行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的要素、结构或变数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由作者假设出来的关系。概念框架可以是简单基本的,也可以是精心构建的,可以是论述性的或是评论性的,也可以是描述性的或是因果关系型的。”尤其对于还没有科学体系的旅游学科在研究其相关问题是概念框架的设计就更为重要。

获得道德认同是被当前国内学术界普遍忽视的问题,剽窃、不尊重研究对象个人权利的现象比比皆是。研究道德的普遍原则包括:第一,研究对象不应受到任何伤害;第二,研究对象应是自愿参加研究的;第三,研究对象应该是在被告知基本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参加该研究。这些研究的伦理问题很值得旅游研究人员借鉴。

(二)旅游研究方法的范畴探讨

根据《韦伯斯特百科词典》的解释,方法论有时指“任一专门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更经常地指“研究方法或有关程序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科学与哲学探究中推理原则应用的学科分支”。前者只不过是方法的同义词而已,后者则是指对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尤其是基本推理原则的研究。然而,当“方法论”一词分别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时,其含义又有所不同。在自然科学中,基本指后者,但在社会科学中,则相对更接近前者,同时也含有一定成分的后者。对于旅游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它的方法论:旅游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

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式,目前的旅游研究方法依附于其他成熟学科所使用的方法体系。旅游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及其研究方法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历史学和哲学。跨学科的二分对立研究方法在旅游学研究方法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三)旅游研究适用的实证方法

1.文献综述

学术研究的本质是为了增加人类的知识,通常是以书面形式即文献形式反映出来的。因此,文献综述是研究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献在研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内旅游研究以吴必虎、保继刚等学者最先开始应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并被广泛借鉴。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具有时空性,没有在时间轴上的连续研究就不可能寻找出旅游学科的根本性问题。文献综述为理论实证研究寻找出发点,为求真提供了一条线索。

2.间接数据的来源与分析

现今,旅游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大众行为。这种大众行为加之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与生俱来的时空特性,使新数据的总体容量过大,样本的不稳定性而导致误差偏大,从而使在研究宏观旅游体系时搜集新的数据成为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因此,在一些相关旅游宏观体系问题的研究上间接数据的应用和如何应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以英国与澳大利亚为例,其常用的间接数据类型包括国民休闲情况调查、旅游观光业调查、经济状况调查、人口普查、管理数据以及文档资料。在我国可用于旅游研究的间接数据主要有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政务网中的旅游相关统计资料、国民经济统计分析、人口普查、管理组织的数据、文档资料以及WTTC(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的旅游卫星账户等。

国内的旅游研究采用的数据以间接数据为主要研究基础,但是国内统计尤其是政府统计数据较为严重的失真性往往令旅游研究学者甚为顿足,由单一的政府统计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对其信度会有一定的影响。

3.观察法的实证应用

在休闲与旅游研究中,观察法常常被忽略,但由于其综合了定量和定性方法,可以产生较为全面的数据,使其在研究微观旅游组织或局域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中可以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国外学者对观察法的种类以及其适用场合及观察法程序的十个步骤较为认同的阐述:选择观察景区,选择观察点,选择观察时段,连续观察还是抽样观察,查数频率,确定观察对象,把观察景区分成多个观察区域,记录观察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数据。

观察法是在国内旅游研究中不常见的方法,但其综合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的良好特性,对于旅游研究的实证分析提供了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这种方法应该应用于旅游研究的实证分析过程中。

4.定性研究法的实证应用

传统的定性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参考有关论文书籍、野外调查等对研究内容做描述性或概念性分析,即为概念阐释的方法。并注意定性研究时标准化、精确化等问题,尽量降低研究的主观性,将主要以统计数据分析问题的文章和对各种定性资料(如论文、网络资料和报刊资料等)进行内容分析的文章归为现代定性方法。

目前,国外学者在对旅游进行研究过程中实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现代定性方法,并使用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作为辅助研究工具。用计算机进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国内旅游研究中极为少见。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定性研究还处在传统的定性方法上,以概念性的、阐释的方法为主。

5.定量研究法的实证应用

定量研究法是指根据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情况分为基础统计分析(均数、频数、相关分析、统计检验等)、复杂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

国外学者在对旅游研究过程中,将定量研究法与实证研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常用计算机软件作为辅助工具,较最常见的是SPSS定量数据分析软件。而国内的研究在这方面的实用主要是这几年地理学者对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评价或评定系统,相对来说对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程度,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较为欠缺。

旅游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经验性研究,还需要充分利用旅游统计数据并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经济学实证的方法。旅游研究本身需要旅游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而旅游研究科学化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需要准确的旅游统计数据。

现在的旅游研究、规划、策划,都缺乏科学、有效和充足的数据支撑,由此导致数据统计和经济分析不足,这与我国的旅游统计工作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本身的先天不足紧密相关。尽管如此,定量的统计分析仍是实证分析法的根本,旅游研究应该注重定量研究的方法。

三、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方向:从概念阐释到理论实证

目前旅游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概念阐释和理论实证两种方法,前者主要以传统定性研究为依托,后者主要是现代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贯穿这两种方法的实证分析包括文献综述、间接数据的来源与分析、观察法等。

传统定性的概念阐释方法在认识问题初始可以提供有效的方法论,但这种方法在国内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只会让国内旅游研究在探讨何为旅游等概念过程中陷入僵局。我们应该做的是跳出概念阐释这种方法的束缚,规范旅游学科概念,建立完善的旅游理论体系。提出假设,通过设立指标、数据搜集和计量分析,证实或者证伪旅游中发现的问题。旅游是应用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实证研究方法的引入,研究深入实践,研究依托实践,在对待同一事件、同一素材的时候,在量变没有达到质变的度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才可能使学界透过现象的迷雾,探寻旅游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科学预测,从而对旅游实践有一定的帮助。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旅游活动和旅游学术研究的良好互动,旅游研究也才可以获得应有的尊重,旅游学科才会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A.J.维尔著,聂小荣、丁丽军译.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马聪玲.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J].旅游学刊,2007,(3):6~7.

[3]余书炜.论旅游理论研究的内容框架[J].旅游学刊,1997,(4): 31~36.

[4]张宏梅,陆林.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J].旅游学刊,2004,(3):78~82.

[5]保继刚. 研究规范―――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J].旅游学刊,2005,(3):7.

[6]马克斯・韦伯著,李秋零、田薇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吴必虎,宋治清,邓利华.中国旅游研究14年[J].旅游学刊,2001,(1):17~21.

[8]张立生.近期国外旅游学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4,(3):82~88.

[9]申葆嘉.关于旅游与休闲研究方法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5,(6):11~19.

旅游会计论文篇(3)

关键词:

体验;视角;旅游;课程体系

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是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的核心部分,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完善和合理,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成效的取得、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以及人才的培养质量等。当我国旅游行业蓬勃发展之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需要,在研究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尽快推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笔者在本文从体验视角入手,深入分析研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为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添一片“砖瓦”。

1旅游体验理论

谢彥君在《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一文中指出:旅游体验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行为与旅游景区的设施、服务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结果。所以说旅游体验的产生和旅游需求的产生、旅游计划的制定、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时间的确定、旅游景区的经历以及旅游结束后的交流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旅游体验的本质内涵。在大众化旅游时代,现代旅游并不能仅仅关注旅游者去过哪些地方,其实质应该关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分享旅游过程的心情以及体验旅游的方式。正如有些学者所言:旅游者在旅游过程所得到的并不是旅游景区的资源和设备,而是在旅游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以及体验和感受。

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现状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其目的就是要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人才,使之专业知识扎实,专业素养较高,能够在不同级别的旅游部门“大显身手”,设计独具一格的旅游产品。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五大模块:公共课程模块、专业理论模块、应用理论模块、行业常识模块以及实践模块,在这五大模块中,会和其它专业交叉地进行课程设计,虽然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还存在着以下问题。①核心课程的设计不统一,各高校“各自为政”,没有从市场的需要出发,而是从本校发展的角度出来,设计核心课程;②教材比较混乱,在相同专业模块中,各高校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原来的学科基础上,选择本专业的教材。

3体验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因

传统旅游学科理论中,主要是从旅游活动的各个因素角度进行考虑,所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时,也以此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但是随着旅游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出现,高等院校中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已不出适应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寻求物质享受的结果,而主要是寻求旅游中的经历和感受,以此来缓解工作或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压力。

4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高等院校从体验视角下设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一定要本着为我国旅游事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目的,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旅游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能够灵活处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突发事件高级旅游管理人员。所以在设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要明确以下两点:①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要清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时,不管是哪个模块,都必须理清其思路,明确不同课程模块的功能,课程体系的特点以及需要设置的核心课程等,否则就无法为旅游企业输送合格和优秀的人才。例如在基础理论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中,一定要明确该模块打造高校学生牢固理论功底的重要性,如果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足,则无法进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应该定位其核心课程有基础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以及旅游效应研究学等多个基础课程。②要合理安排课程教学的结构。高校教务处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具体课时安排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室的使用情况等,来合理安排这两个方面的课时量。例如在基础理论模块中,基础旅游学课程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三节。旅游体验运行管理模块中,服务礼仪课程开设后,其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两节。在辅助模块中,旅游服务学原理课程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三节。学生实习阶段的时间应该安排在大三的第二个学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在不同的旅游部门实习,把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不同的岗位中,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和撰写的时间安排在第八个学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锻炼之后,对于旅游管理实践有所认识,能够广泛理解在书本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所以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毕业论文中,对自己在实践中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梳理,从而为走上旅游岗位打下牢固的基础。

5结语

当大众化旅游时代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时,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作为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学校,务必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应该从体验视角下重新考虑学校的教学过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新设计,以适应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小蕾.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5):14.

[2]方磊.岗位群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6,(2):25-27.

旅游会计论文篇(4)

国内外研究进展

以“福利(社会)旅游”、“社会旅游”或者“补贴性旅游”作为关键词,搜索年限为1980~2011年,在中国期刊网搜得相关文献10篇,维普资讯网相关文献2篇,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9篇。在外文文献网Elsevier Science direct中与“social tourism”有关的研究文献共计838篇,其中直接探讨social tourism的文献介绍如下。

1.外文研究文献述评

从所查阅到的国外文献资料中,关于福利(社会)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福利(社会)旅游的概念界定和特定群体的旅游行为对社会政策的影响等方面。

(1)福利(社会)旅游概念的研究

福利(社会)旅游概念的辨析基本上从其对象和强调社会权利两个方面入手。对象的界定可以辨析出福利旅游研究主体,强调社会权利则可以界定研究的意义。

①福利(社会)旅游的对象研究

国外关于其对象的界定从最初的低收入群体逐步扩展到社会弱势群体中,体现在以下方面。最早关于福利(社会)旅游概念的研究是Hunziker.W在1951年社会旅游代表大会上(International Tourists Alliance ScientificeCommission)的Social Tourism: Its Nature andProblems一文,“社会旅游是一种由低收入群体进行的旅游,它是一种特殊的旅行形式,所提供的设施和服务与众不同”[1],清晰地界定了福利(社会)旅游的对象为“低收入群体”及其旅游的特征。该定义对日后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使得低收入群体的旅游活动开始引起旅游业界的重视。学者Milman Ady提出了另一种定义:“社会旅游是指那些在没有社会干预的情况下,自己无法承担费用的群体所进行的一种旅游形式,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个人所加入的协会的帮助便不可能实现的旅行。”

在1971年国际社会(福利)旅游机构(BITS)的会议上,成员一致认为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机构和组织都应该为经济上、身体上、精神上等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旅行困难或受到限制的群体提供旅行费用、旅行信息等支持性的服务,或对其使用的非赢利性的休闲设施给予资金支持的社会政策,从而保障每个公民的休闲观光权利。该机构重点扩大了福利(社会)旅游的服务对象,从经济相对贫困的对象扩展到了包括身体、精神或其他旅行困难的弱势群体。EuropeanCommission(1993)提出福利(社会)旅游是由一些组织、社团或者贸易联盟发起的,用以资助或者帮助相对贫困阶层实现无障碍参与旅游活动的社会行为。

②强调福利(社会)旅游权利的普遍化

国外对福利旅游社会权利的肯定着重关注休闲权、旅游权的社会平等机会。各个国家和社会组织都应该创造条件使所有公民的该权利可以得到经济法律或社会保障。世界旅游组织(WTO)在1978年年会上提出福利(社会)旅游是为了追求社会公平的目标,使不能充分享受休息权的公民都能充分享受到休闲的权利。

1980年9月27日至10月10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世界旅游组织大会上发表的《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全面提出了3点问题:一、旅游权利问题 ;二、旅游环境问题,三、国内旅游地位问题 ,并指出:“发展旅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并为所有的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世界观光大会在1982年提出各国都应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营造相应的社会环境,使社会群体都能充分享受休息、休假及带薪假日的权利。European Economic &Social Committee(2006)提出欧洲福利(社会)旅游由3部分构成:a.由于经济条件、身体上或心理上缺陷、个人或家庭困难、地理条件等因素制约的人们;b.公共或个人机构、公司、贸易联盟或其他组织提供资金或其他方面帮助;c.由b资助或帮助对象a广泛地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以体现社会的公平进步。

综上所述,不管是学者还是旅游组织对“福利(社会)旅游” 定义的界定都集中在了“使得那些因存在经济、生理或心理等问题而不能正常享受旅游活动的群体可以在政府、慈善机构等帮助下无障碍实现其旅游需求,享受旅游乐趣”。

(2)特定群体的福利(社会)旅游行为效果研究

欧洲的社会规范中,国家的福利政策比较完善,各个阶层的人群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社会组织资助或者国家法律保障获得其休闲权,研究这些特定群体的福利(社会)旅游状况更多的是为国家政策服务,以体现其社会平等的宗旨。从所查阅到的文献来看,学者们一般都会以欧洲传统的节假日旅游活动资助来作为其研究的基本点,通过对特定群体的旅游行为分析来解释福利(社会)旅游对其日常生活作用或其自身旅游行为面临的问题。关于特定群体的福利(社会)旅游一般集中在低收入家庭、全职家庭妇女、福利院儿童和疾病患者的旅游行为研究,主要包括:Smith,V and H.Hughes[2](1999)的Disadvantaged Families and Meaning of the Holiday通过对由于经济和环境原因而几乎不参加度假活动的10个全职家庭妇女的家庭调查,对比分析其参加旅游活动前后的生活状态,总结出了度假对于她们明显的意义和度假经历对她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Hazel.Zeal[3](2005)Holidays for Childrenand Families in Need:An Exploration of theResearch and Policy Context of Social Tourism inthe UK一文以英国为例,从政策研究指导的角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节假日,以问卷调查、在线访问等方法,得出假期休闲对孩子生活和家庭稳定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希望此文的结论可以引起各方的重视并将福利(社会)旅游纳入到国家的议事日程中 。Philippa Hunter-gone的The Perceived Effectsof Holidays-taking on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Patients Treated for Cancer(2003)和Youngepeople ,Holidaytaking and Cancer(2004)两篇文章中都是以癌症患者(特选了皮肤癌患者,样本均来自UK)这一特定群体的假期旅行活动为研究对象,试图找出疾病患者的个人假期旅游对其个人健康、社会效果、自我认同和重获自信等4个方面的影响,通过旅行前和旅行后的对比分析出其在旅行活动中的障碍——固有的(对旅行机会的自我认识)、环境上(旅行环境和社会歧视环境)的和群体上的相互影响,提出政府和组织应该关注特殊人群的旅游需要,营造相应的社会环境,旅游社、交通运输部门、住宿业等担负其社会责任,激发那些患者旅行者的旅游热情。Neil.Carr(2005)在Poverty,Debt andConspicuous Consumption:University StudentsTo u r i s m E x p e r i e n c e 中对赫特福德郡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1999~2000年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学生的假期旅行费用来自个人日常打工、父母资助或者银行贷款。研究表明,学生假期旅行开支占了他们收入的很大比例。总的来说,数据显示,尽管学生的经济状况不如人意,学生对旅游的追求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热情 。#p#分页标题#e#

从以上的文献可以看出,国外福利旅游行为研究选取的样本比较广泛,侧重于细化研究对象的不同需求和行为,研究结论的可操作性较强。

(3)福利(社会)旅游的社会政策研究

对社会支持政策的影响研究占据了该领域的半壁江山,一般都以社会文化学、伦理、道德,旅游人类学、福利经济学等角度作为切入点,通过选取一个特定的研究群体,同时这些群体有固定的社会组织资助,来完成福利(社会)旅游的社会支持政策研究。而得出的结论集中在国家层面上的政策支持和慈善或企事业机构的微观支持。

①福利(社会)旅游的资助问题

对这一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资助的来源是来自政府的财政还是社会组织的资金,或者是二者的结合。Minnaert,L.,R.Maitland,and G.miller[7](2007)在Social Tourism andIts Ethical Foundations一文中提出目前关于福利(社会)旅游的研究很少对其有利影响的效度进行验证,而对其效度的评估是对其是否需要政府公共支出的判断依据。Howard L.Hughes的Government Support for Tourism and the UK:Adifferent Perspective(1984)和Holidays and the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9](1991)两篇文章都分别对政府对旅游业补贴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的直接补贴并非是最佳的方式,可以通过多种措置施比如降低低收入人群的旅游假期价格等,来改变目前英国的福利(社会)旅游资助状况。

②福利(社会)旅游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整个旅游业和目的地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近年持续关注的热点,在研究福利旅游的相关内容时,引入社区参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从旅游企业或目的地居民福利状况入手,将福利旅游的实施从全面系统的视角进行论述。Lisheng和Yanming Tsui(2009)的A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Tourism andWelfare:The Case of Macao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分析了澳门的旅游业经济发展对当地居民整体福利状况的影响,他指出应将伴随旅游业迅速增长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的外部效应尽可能减少,并将增加当地社区福利纳入到更加广泛的社会框架中,以保证澳门的可持续发展。Derek Hall and Frances Brown(2008)的The Tourism Industry’s Welfare Responsibilities:An Adequate Response?从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 responsibility)的角度提出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之一为公平性的标准,明确了其内容具体为是否考虑到残疾人、是否保护了妇女儿童的权利、是否存在对少数民族或其他特殊群体的歧视等问题,认为旅游企业应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这对于提升当地和谐度、减少贫困是有益的,也是旅游业对人类福利的贡献之一。Emanuel de Kadt(2002)在Social Planningfor Touris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中提出过去关于发展中国家旅游活动的研究中过多地关注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问题,或多或少地忽视了非经济因素(non-economic)的存在,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应该重视特定的社会政策在旅游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

③福利(社会)旅游与社会政策

对福利旅游政策的研究框架建立在资助对象的体验对比上,得出福利旅游对其影响程度的效度,进而提升到社会政策层面,突出福利旅游的最终目的。

David Gilbert and Jnaida Abdllab[13](2004)Holidaytaking and the Sense of Wellbeing中通过对355个holidaytaking group 和249个non-holidaytaking group的问卷调查,发现前一个群体的主观幸福感要远远高于后者(从正面、反面和生活满意度等3个方面),调查结果说明了假期休闲旅游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公众的幸福感。

Scott Mccabe(2009)的Who Need aHoliday?Evaluating Social Tourism中通过对英国的3个慈善组织(FHA、FF、UW)2007年资助的498个低收入家庭假期旅行的访谈和调查,挖掘出低收入家庭需要假期旅行资助的目的,发现他们通过资助完成旅行后可以帮助其增进家庭关系、获取新知识、放松身心、获得新的社会满足感等。因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扶持低收入群体的旅行,从而体现社会进步和平等。

Lynn Minnaert,Robert Maitland and GrahamMiller[15](2009)在Tourism and Social Policy:The Value of Social Tourism中站在福利(社会)旅游价值评判的角度,对1 100个由FHA资助的低收入家庭进行了随机抽查式访谈,从社会资产(扩展的社会网络、相关的行为变化和自信)和家庭资产(家庭关系、家庭稳定性和家庭的社交网络)两个方面评价福利(社会)旅游的效果,发现福利(社会)旅游明显改变了参与者的生活,强调了社会资助政策对低收入群体旅行的显著意义。

Chirs Ryan在其Tourism and Welfare: Ethics,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ed Well-Being一书中分8章介绍了福利(社会)旅游存在的伦理道德上的意义,旅游企业和目的地居民对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以及呼吁社会各方关注长期以来被旅游业所忽视的福利和幸福研究,从而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

Freya Higgins-Desbiolles(2006)的MoreThan An“industry”:The Forgotten Power ofTourism as A Social Force站在新自由时代的时代特征下,从旅游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社会旅游作为被遗忘的人类的承诺、可选择的方式等3个方面系统地分析说明了旅游不仅仅是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工业,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力量,这是一种人类对旅游业认识上的全新视角,强调了一种关于旅游业未来发展的研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国外的福利(社会)旅游研究选择的对象基本上是弱势群体,以案例研究了解其关于旅游活动的需求,分析其在实现旅游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障碍,或者其行为倾向。总之,该领域内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强调通过福利(社会)旅游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或者是可以对旅游业未来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2.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的研究相对于国外的研究而言,在内容和角度上明显区别于国外研究。国内该领域的研究一是集中对旅游权利的论述,强调旅游权利的公平,二是较为零散,尚未系统化。

(1)福利(社会)旅游

目前国内关于此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体系。一些学者的研究主要有:

周娅(2001)的《“假日经济”与中国旅游福利计划》一文从假日旅游带来的假日经济现状入手,认为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实行旅游福利计划的基础性条件(供给丰富,需求旺盛,发展稳定,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和必要条件(交通拥堵,客流集中,安全环保问题),提出了我国旅游福利计划的目的和意义。但该文也仅是笼统地提到了福利(社会)旅游计划的必要性,并未对我国福利旅游计划的框架进行归纳。#p#分页标题#e#

高春姬(2008)的《韩国观光基本法的制订与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详细地介绍了韩国观光基本法的内容,特别是其“福利观光”、“国际合作”等立法理念纳入到“观光基本法”体系中,提出了对我国旅游立法的启示。该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我国旅游立法中存在的缺陷,但没有明确地提出福利(社会)旅游的概念或者理论框架。

李袛辉(2009)的《福利旅游的概念内涵和研究综述》首次明确地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福利旅游的定义,并界定归纳出福利旅游的人为性、制度性和政策性的属性,并纠正了目前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包括福利旅游与商务旅游、福利旅游与企业奖励旅游。这篇文章系统化地介绍了福利旅游的内涵,并且辅助介绍了国外福利旅游政策的先进经验,给了读者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王晓红(2009)的《从经济旅游到社会旅游:基于后现代社会的思考》则从社会旅游的社会属性的角度考虑去深入地探讨旅游的本质内涵和功能属性,通过放大其功能属性来扩展社会福祉、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对旅游本质的认识超出了过去的技术统计层面。并且该文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入手逐步分析旅游的社会本质,研究的视角比较新颖。

王艳辉等(2009)的《浅议我国福利旅游的发展》从国民休闲计划的讨论出发,认为福利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受众明确,参与广泛,提出了我国实施福利旅游对社会经济的意义和目前发展福利旅游存在的问题。该文将企业对优秀员工的旅游奖励也列入到了福利旅游的范畴中。

范业正(2010)的《从生活福利与旅游富民看旅游民生》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两个标准来分析旅游对当地人民生活的意义,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日常生活和福利,而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则是致富的途径。

(2)旅游权利论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权利论的论述较少,近几年才开始出现,少数学者开始直接研究旅游权利这一概念,更多的学者是从休息权、旅游者合法权益和旅游伦理等相关的角度进行研究。

王德刚(2009)和戴斌(2011)从旅游权利的角度出发,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及一切社会机构,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人类旅游权利的实现提供政策保障、创造物质条件,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更应该通过政策、法规等手段,保障其旅游权利和旅游愿望的实现,因为这也是对人权宣言的肯定。夏赞才(2010)主张旅游权利主要包括自由旅行权、带薪休假权和友善接待权,这些观点对于确立旅游权利、促进旅游公平和强化旅游责任具有重要价值,但同时,过度依赖和强调旅游权利也将使旅游权利自身陷入道德困境。张永奇(2005)认为,公民的基本旅游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在旅游领域的具体体现,应该对“公民基本旅游权利”的概念给以初步的揭示和解读,根据中国宪法公民权的相关规定,从“宪法公民权利”中分离出“公民旅游权”。刘红婴(2006)对旅游权进行了法理释义,认为旅游权是人权的一部分,它与相关的亲缘权利构成一个相辅相生的概念群落。

福利(社会)旅游的内涵和特征

根据以上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本文拟界定福利(社会)旅游在广义上是各级政府、慈善组织、社会团体、基金委员会等在旅游费用、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信息等方面为社会弱势群体①提供的资助和支持,为其提供旅游机会使其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并从中体会旅游的乐趣,使得旅游条件和各种设施得到改善,最终为所有的旅游者提供便利,提高整体福利待遇。狭义上,福利(社会)旅游是指针对低收入群体,政府可制定适合他们的福利(社会)旅游政策,给予一定的旅游补贴(来源于国民休闲计划)。

从其内涵中不难总结出福利(社会)旅游的主要特征:(1)旅游机会的平等性,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扶持;(2)旅游机会获取的政策性,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均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资助弱势群体完成旅游活动;(3)旅游活动的资助具有多元性,既可以有国家层面的支持,又可以有社会团体的扶持;(4)福利旅游区别于旅游扶贫计划(PPT)。

国内外研究评价

福利(社会)旅游强调最终的目的是体现社会公平,使得每个公民都可以享有进行旅游活动的权利并且无障碍地体验到旅游活动带来的乐趣。在这一宗旨下,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界定、福利(社会)旅游对社会政策的影响、特殊群体的旅游行为研究上,但存在以下不同点:

1.研究方法

国内关于福利(社会)旅游的研究目前处于理论综述、理论框架和构建的阶段,案例研究比较缺乏;国外的研究早期是建立和丰富理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已经采用了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个案进行实证研究。

2.研究内容

国内的福利(社会)旅游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内容也更多的是宏观层面的,多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等原则性的指导,具有重宏观少实证的特点;国外的研究更主要的是从微观层面来表述福利(社会)旅游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涉及的类型也更多样化。

3.研究趋势

伴随着民生旅游项目的发展,国内的福利(社会)旅游研究着重于旅游权利的研究,从权利论的角度分析福利旅游,研究的范围从理论综述开始扩展到旅游经济、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等领域;国外的研究则开始从权利论走向福利(社会)旅游的效果评估。

值得关注的问题

福利旅游研究刚刚起步,探讨清楚一些基本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基本问题研究的缺失,是造成福利旅游研究长期无法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前文的综述,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1)福利旅游扶助长效机制的构建

福利旅游是一项带有公益性质的扶助计划,其中探讨扶助对象的选择体系,对福利旅游实施效果有重要意义。每个城市的低收入标准不同,如何从国家层面确定受助者选拔的标准是个难题。其次,扶助的提供方可能是政府,可能是慈善组织,若使得该项活动可以长效有序地开展而非昙花一现,就需要法律上与制度上的保障,政策上给予明确的指导,行动上给予有效的监管,探讨补贴的最合理方式,并积极评价受资助者前后的效果,以为扶助机制长效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改革方向。#p#分页标题#e#

(2)福利旅游、奖励旅游、旅游扶贫计划的区别

福利旅游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包括经济上和生理上的;奖励旅游的对象是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旅游扶贫计划是在资源相对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扶持旅游发展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进而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三者在概念上存在着质的区别。

旅游会计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59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2-0073-05

20世纪80年代,伴随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扶贫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所认同,并被列为旅游业“九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1],紧接着国家旅游局提出“试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工作意见”,从此旅游扶贫逐渐成为我国反贫困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2]。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旅游扶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约1/3的贫困人口直接从当地的旅游发展中受益,通过发展旅游已使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约1/10的人实现脱贫[3],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但是,大多数贫困地区所实施的旅游扶贫战略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成效并不明显[4],一些地区出现了旅游扶贫目标被置换、旅游扶贫开发变成了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社区及贫困人口利益被忽视、扶强不扶弱、当地贫困人口被边缘化、旅游项目缺乏社区参与性、旅游漏损严重等问题[5-6]。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时代的到来,原有的政府主导和政策推动的旅游扶贫模式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弊端与问题,特别是机制缺陷对旅游扶贫的制约逐渐凸显。因此,为进一步推进旅游扶贫开发必须对现行的旅游扶贫机制进行调适和完善。基于机制设计理论,完善我国旅游扶贫机制,对激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提高旅游扶贫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机制设计理论与旅游扶贫机制调适思路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内涵与旅游扶贫机制安排

机制设计理论最初思想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有关社会主义体制的著名论战。经过赫维茨、迈尔森和马斯金等人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的热门领域和核心主题之一,成为近二十年来微观经济学领域发展最快的理论分支之一[7]。机制设计理论假定人们是按照博弈论的方式进行选择,同时能按照社会选择理论和理性选择等范式预设社会目标,而机制设计理论就是探讨如何在自由选择、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下构建有助于实现个人、集体和社会激励相容的最优机制[8]。目前,机制设计理论已经融入主流经济学的核心部分,其被广泛运用于垄断定价、契约理论、最优税收、拍卖理论及委托等领域。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如法规制订、行政管理、最优税制设计、社会制度设计、民主选举等都可归结为机制设计问题[9]。

在通过旅游发展实现减贫甚至脱贫致富的过程中,需遵循科学的旅游扶贫发展机制[10]。早在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署(局)(DFID)就认识到建立合理的机制以推动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受益是旅游扶贫实践中的一大挑战。对于旅游扶贫机制,不少学者也作了较深入的探讨。Meyer D.(2007)提出了通过加强周边贫困社区与住宿业的联系以降低旅游漏损的概念框架[11]。Pillay M和Rogerson C M.(2013)研究了增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以提高旅游扶贫效应的机制[12]。国内旅游扶贫机制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二是旅游扶贫动力机制;三是旅游扶贫长效机制;四是旅游扶贫协同机制。但是从机制设计理论角度来展开对旅游扶贫机制的研究仍是薄弱环节。

(二)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旅游扶贫机制调适思路

机制设计理论在资源配置、激励相容、机制协调和信息公开等方面为我国旅游扶贫机制的调适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启示和研究视角,特别是在如何提高政府部门对旅游扶贫的领导、统筹和协调能力,促进旅游扶贫各利益主体之间信息的有效利用、激励相容的有效实现和旅游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旅游扶贫机制等方面提供了有效指引。

1.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是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基础

旅游扶贫要因地制宜,根据贫困地区所具备的旅游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市场条件等区域环境选择合适的旅游扶贫项目,而不能照搬照抄、雷同开发。一个成功的、能够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的项目,首先该项目要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脱离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盲目开发。旅游扶贫项目选择具有多样性,不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选择旅游扶贫项目,避免出现“旅游飞地”现象。其次旅游扶贫项目也要能满足市场需求、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并能带来较好的效益。旅游发展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因此要遵循市场规律,项目的选择既要依托旅游资源基础,也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还要兼顾周边地区旅游项目(产品)开发,要形成产品差异化互补,避免产品同质化竞争。

旅游扶贫要以人为本,人是旅游扶贫的核心,旅游扶贫的核心目标就是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旅游扶贫包含对贫困人口在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各方面的扶持,只有贫困人口达到了经济、社会、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同时脱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除贫困[13]。发展经济学反贫困问题的研究表明,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仅仅是贫困问题的一个表象,贫困的根源在于贫困人口缺乏相应的基本能力,如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缺乏获取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以及参与发展项目和各种经济活动的机会。作为一种“造血式”的扶贫方式,旅游扶贫必须始终把重点放在贫困人口素质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上,不断推动其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循环,激发其新需求的产生,进而促进其潜能的开发。

2. 实现旅游扶贫各参与主体激励相容是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重要内容

在机制设计时,设计者必须考虑给每个参与者施加一定的激励,以达到激励相容,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在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并执行相应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完善旅游扶贫机制的运作规则,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激发旅游扶贫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促进有关信息自下而上流动,进而提高旅游扶贫机制的运行效率。

3. 规范和协调旅游扶贫各方行为是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内在要求

旅游扶贫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资源的性质,需要对旅游扶贫相关方行为进行必要的规制,以避免“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造成旅游扶贫资源被转移、滥用,降低旅游扶贫的效果。对政府部门而言,要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以减少“寻租”的存在空间,避免腐败的发生。此外,旅游扶贫需要汇集社会各方的资源和智慧,必然涉及多方的共同参与。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需要协调参与各方行为,提高各方行为的协调性、统一性,避免各方行为相互冲突和资源内耗。

二、我国旅游扶贫机制存在的缺陷

(一)旅游扶贫管理机制有待规范

扶贫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通常政府在旅游扶贫市场主导、宏观调控、区域引导、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国旅游扶贫过程中,政府主导太多、权利太大,并且缺乏相应的监督制衡机制,容易导致腐败,并弱化了市场及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因此,政府要从长期居于“主导”的地位转变为“向导(引导)”、“指导(疏导)”、“督导”与“辅导”地位[14]。另外,我国旅游扶贫往往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和多个行业,已经远超出了单个部门的协调能力和权限[15],这带来了管理方面的许多问题,如扶贫政策政出多门、决策管理主体多元、权力配置相互交叉以及旅游扶贫政策主导等,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政府部门政务公开不透明、旅游扶贫缺乏群众监督。

(二)旅游扶贫信息传递机制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实施的是政府主导和政策推动的旅游扶贫模式,导致了我国旅游扶贫信息传递一直沿袭着自上而下的纵向传递方式,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这种纵向的信息传递机制存在诸多弊端,容易导致旅游扶贫脱离实际,贫困人口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传达。此外,由于这种自上而下的纵向信息传递是一个在政府部门之间形成的封闭式的管理机制,缺乏对社会的公开透明和社会监督,容易导致旅游扶贫资金被挪用、私吞和腐败的滋生。

(三)旅游扶贫整合协调机制缺乏

国外PPT旅游扶贫实践经验表明,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需要对社会各界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然而,我国旅游扶贫实践中对社会资源的整合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各地旅游扶贫政策千差万别,财政政策运用得多而其他政策用得少,各类财税、产业、投资和金融等政策难以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旅游扶贫资金的平均分配导致使用分散,旅游扶贫项目选择不切实际、特色不突出等;各种旅游扶贫资源投入缺乏统一协调,各行其是,导致旅游扶贫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社会资本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运用。另外,由于旅游扶贫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行业和参与主体,旅游扶贫开发的有效实施,不仅要调动各开发主体的参与意识和热情,还需对他们进行有机整合协调,建立起保障有力、高效灵活的多元开发主体协同机制。但是我国旅游扶贫实践中普遍存在开发主体之间互动整合协调不够,表现为政出多头、各自为战、各成体系,缺乏有效对接。

(四)旅游扶贫参与机制不完整

旅游扶贫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参与,尤其是政府、贫困人口、旅游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我国旅游扶贫参与机制不完整,突出表现为贫困人口和社会团体的旅游扶贫参与程度不高。首先,贫困人口旅游扶贫参与程度不高。具体表现为,大多数贫困人口被排斥在当地旅游扶贫项目外,旅游扶贫招商与项目选择并非基于社区和贫困人口利益诉求,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并未给予区别对待。在旅游扶贫工作中,贫困人口完全没有话语权,有关旅游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验收等环节缺乏贫困人口参与,无法保证决策的公平、公正和实施过程的公开、透明及旅游扶贫工作的高效。加之在有些地区,旅游扶贫项目被当作政府部门追求政绩的手段,使得旅游扶贫资源偏离了原有轨道,不但会对贫困人口的广泛参与造成排斥,还不利于贫困信息的真实反馈。其次,社会团体旅游扶贫参与程度不高。国外旅游扶贫实践中,社会团体是旅游扶贫的中坚力量之一。由于我国缺乏横向的社会参与机制、相应的法律规范及制度保障,各类社会团体不能广泛参与到旅游扶贫中来,难以有效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导致旅游扶贫势单力薄、资源不足。

(五)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缺乏

能否对旅游扶贫资金、项目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直接关系到旅游扶贫的成效。目前,我国既没有设立相应的旅游扶贫管理机构,更没有专门的旅游扶贫监督和评价机构,同时也缺乏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旅游扶贫项目如何遴选?”、“规划、开发是否科学合理?”、“建设情况如何?”、“带来的扶贫效益有多大?”等这些关键性问题,外界都不得而知。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的缺乏,导致我国旅游扶贫项目立项随意性大,旅游扶贫资金的申报审批把关不严,旅游扶贫资金的划拨、预算控制、财政监督、审计等往往形同虚设,容易造成旅游扶贫资金使用的低效率和浪费。

三、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

我国旅游扶贫机制存在的上述缺陷严重制约了旅游扶贫效应的发挥及其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发挥旅游扶贫在我国反贫困中的作用,需要按照机制设计理论的要求对旅游扶贫机制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调适,以促进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一)规范旅游扶贫管理机制

旅游扶贫管理机制的规范必须建立在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之上,因此要加强旅游扶贫相关法律体系建设,通过法律手段来确保旅游扶贫管理的合法、合规性,做到旅游扶贫管理有法可依,避免出现随意性。在健全法律保障体系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规范旅游扶贫管理。具体包括:首先要明确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责任及角色定位。通过对政府权力及责任的精确定位,并配备相应的针对政府行为、旅游扶贫项目的监督和惩戒机制,减少旅游扶贫管理的随意性。其次要建立旅游扶贫奖惩机制。按照机制设计理论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促使旅游扶贫管理规范化,实现政府行为与旅游扶贫目标的激励相容。最后,要改进贫困地区政府部门考核体系。将考核重点从地区经济发展(GDP)转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上来。

(二)建立多维旅游扶贫信息传递机制

机制设计理论认为,任何机制的运行都需要信息传递,而信息传递是存在成本的,因此有关机制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是越少越好,信息传递效率越高越好,信息成本越低越好。旅游扶贫信息传递机制包括纵向信息传递和横向信息传递两种。针对目前我国旅游扶贫信息传递机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应创新纵向信息传递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横向信息传递机制建设。首先要打破纵向信息传递中的多元决策、多头管理的局面,将分散于旅游、发改、扶贫、财政、民政等部门的旅游扶贫相关职能集中统一。同时,将旅游扶贫管理权限下放,以便各地根据实际自主决定旅游扶贫开发,减少信息纵向传递层级,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其次,要搭建旅游扶贫横向信息传递平台,为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营造参与旅游扶贫的环境,不断提高社会力量在旅游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三)创新旅游扶贫整合协调机制

机制设计理论强调在自由选择和自愿交换的分散化决策条件下,通过机制设计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信息传递的效率。针对我国旅游扶贫整合协调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创新旅游扶贫整合协调机制。首先,要整合协调旅游扶贫相关各部门的政策,将旅游扶贫与农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等扶贫形式紧密衔接,使得财税、产业、投资和金融等方面的政策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实现扶贫效应最大化。其次,要整合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类旅游扶贫资源,拓宽旅游扶贫资源来源渠道,实现旅游扶贫资源的有效统筹管理和调配,提高旅游扶贫资源的利用效率。再次,要加强旅游扶贫各部门、各行业、各参与主体间的协调,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在旅游扶贫中的积极性,实现各方利益的激励相容。

(四)完善旅游扶贫参与机制

机制设计理论认为,通过设计一定的激励机制可以使参与各方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同时实现设计者所设定的目标。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需要包含政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如何设计激励机制实现旅游扶贫各利益相关者有效参与,便成为机制设计理论在旅游扶贫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首先要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扶贫参与程度。要切实赋予贫困人口旅游开发的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与收益权,要为贫困人口提供获得旅游参与基本能力的机会,提高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当地旅游发展的比例,促进当地居民从旅游发展中真正获益。其次要提高社会团体旅游扶贫参与程度。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旅游扶贫过程中运行高效迅捷、管理渠道明晰、弥补政府资源不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其与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形成优势互补,逐步建立起政府与社会团体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互为补充的良性互动机制和政府主导、民间主体、运作透明、开放高效的旅游扶贫模式。

(五)健全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

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是旅游扶贫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保障,它能够适时反馈机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及时纠正偏差,以确保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作为一种反馈机制,有助于开发主体加强对旅游扶贫开发过程的控制,特别是通过社会团体、旅游企业、科研机构、社区的信息反馈,可以对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其及时改进工作。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作为一种利益协调机制,可以使旅游扶贫规划实施的严谨性及效果的可评估性得以体现,还能使社区居民、私营部门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得以满足。因此,要将旅游扶贫监督评价作为旅游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建立行政监督评估机构、拓宽监督评价渠道、培育民间监督跟踪力量等措施来健全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具体而言,一要加强对旅游扶贫项目的监督评价。要从旅游扶贫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项目的遴选、项目的审批、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效果等方面强化监督。二是要强化对旅游扶贫资金的监督审计。推行旅游扶贫资金的公示、公告和报贴制度,保证旅游扶贫资金在管理、分配、使用各环节的公开透明。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扶贫绩效考核体系及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将项目遴选、项目规划、项目实施、资金使用、财务管理等环节全部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四、结 论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探讨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主要是为了在旅游扶贫决策、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等实践工作中,设计出可以有效配置旅游扶贫资源、有效利用相关信息和激励兼容所有旅游扶贫参与主体(如政府、旅游企业、贫困人口、社会团体等)的有效机制,解决我国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是对旅游扶贫机制的一般性探讨,是将机制设计理论运用于旅游扶贫实践的积极探索,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舜礼.对旅游扶贫的初步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1997(7):22-24.

[2] 黄国庆.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21-5824.

[3] 冽玮.旅游业使中国贫困地区约一成人口脱贫[OB/EL].http:///cj/cj-gncj/news/2009/08-12/1813931.shtml,2009-08-12.

[4] 李志勇.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战略的双重性与模式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13(2):37-31.

[5] 徐玮.浅析我国现阶段旅游扶贫效益的影响因子[J].商业文化,2011(1):201.

[6] 杨元珍.旅游扶贫要“真”扶贫[J].老区建设,2013(3):44-46.

[7] 赵曦,罗洪群,成卓.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农村扶贫机制改革的路径安排[J].软科学,2009,23(10):69-73.

[8] 严俊.机制设计理论:基于社会互动的一种理解[J].经济学家,2008(4):103-109.

[9] 朱慧.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评介[J].浙江社会科学,2007(6):188-191.

[10] 郑艳.旅游扶贫发展机制研究――以河北坝上地区为例[J].旅游纵览,2013(1):101.

[11] Meyer D.Pro-Poor Tourism:From Leakages to Linkages A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reating Linkages between the Accommodation Sector and Poor Neighbouring Communities [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7,10(6):558-583.

[12] Pillay M,Rogerson C M.Agriculture-Tourism Link-Ages and Pro-Poor Impacts:The Accommodation Sector of Urban Coastal KwaZulu-Natal,South Africa [J].Applied Geography,2013(36):49-58.

[13] 文冠超.基于改良的RHB战略的贵州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荔波县为个例[J].改革与开放,2009(10):80-81.

[14] 陈友华.日本农村旅游开发及其对我国旅游扶贫开发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8):105-108.

[15] 胡明文,王小琴.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探讨――以兴国县天鹅湖社区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43-46.

Mechanism Design Theory Based Mechanism Adjustment

for China's Pro-poor Tourism

Deng Xiaohai, Zeng Liang

旅游会计论文篇(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扩大公共服务”任务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指出要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快以旅游交通、游客服务、旅游安全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有助于加快旅游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步伐。近几年来,在国家推出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并大力提倡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一词在政府部门旅游工作报告提出并在实践中开始使用,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日益增多。截至2014年3月以前,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题名为检索项,输入“旅游公共服务”关键词,检索结果为182篇。除去65篇的报纸报道外,期刊论文99篇,硕士论文12篇、会议论文3篇、博士论文3篇。本文主要对这117篇论文进行讨论分析。

一、概况分析

国内期刊从2008年开始出现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相关文献。笔者对检索的文献按年份进行统计(图1),以此归纳国内旅游公共服务研究整体发展态势。

由图1可以看出,虽然2008年已经有相关成果出现,但直至2010年,研究文章的数量都在低位徘徊,而研究内容也集中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理论基础的探索上。2011年底,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旅游公共服务研究受到更多关注,内容日趋细化。2012年六月,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全面提升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一些著名的旅游城市,如桂林、厦门、北京、上海、杭州、浙江等地已经开始着手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因此,2012年以后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呈现快速增长,尤其是各省市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得到了更多理论的指导。

从文献出版来源分析,99篇期刊论文分布情况比较分散,共来自65种期刊,主要来源期刊如图2所示。硕士和博士论文则来自11所不同的高校,其中上海师范大学有四篇硕士论文,占整个硕博论文的27%。从图2可以得出,虽然期刊论文的来源分散,但《旅游学刊》的相关论文占了四分之一,可见,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相对质量较高,核心期刊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二、文献作者统计分析

从文献作者所属单位来看,93%的学者来自大专院校,是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主力军。6%的行政机构主要是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及有些省市的旅游局。剩下的1%是企业单位,即旅游规划咨询机构等。

旅游公共服务的核心作者群是研究的核心力量,其构建规模及发表文献量,是学科研究成熟度的具体反映。为了确定核心作者群的数量,依据普赖斯(Price)提出的公式进行统计。

M= 0.749*(Nmax)1/2

公式中M为论文篇数,Nmax为所统计的年限中最高产作者的文献数,只有那些发表文献数在M篇以上的人,方能成为核心作者。[1]根据文献计量学的络特卡定律,以第一作者为统计对象,旅游公共服务相关文献的第一作者有73位,Nmax=10,求出M值为2.37篇,实际运用中按大数取整原则取M值数为3,即发表文献在3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群。

而2008年到现在只有李爽和徐菊凤发表了3篇以上的文章,李爽10篇,徐菊凤3篇。目前关于旅游公共服务的两本专著也是这两人的成果,一本是徐菊凤等撰写,2013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另一本是李爽撰写,2013年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构》。

以上分析得出核心作者只有2人,占总人数73人的2.7%,核心作者共发表文献13篇,占文献总数的11%。根据普赖斯定律,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对于本文选取的有效文献,核心作者人数只有两人,远远小于总人数的平方根(8.54),而核心作者的13篇文献也与普赖斯定律中的50%,即58篇相差甚远。从这一点来看,旅游公共服务的核心作者群还没有形成,其学术引导作用的发挥更是无从谈起。

三、研究内容分析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研究。

1、旅游公共服务基本概念、理论研究

对旅游公共服务基本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李爽、黄福才、徐菊凤、刘小军等几位学者。李爽、黄福才等认为,旅游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以满足旅游者共同需求为核心,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明显公共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旅游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既协调又相互补充。旅游公共服务一方面是对既有的、正常的公共服务适应旅游所提出的特殊要求而开展的提升和整合;另一方面是为应对旅游特定的服务对象所特别提供的、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和产品。[2]徐菊凤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公益性和共享性出发,把旅游公共服务界定为:为满足旅游者的普遍需要而由旅游等相关公共部门主导提供的具有公益性、共享性特点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3]

在旅游公共服务的外延上,也有很多不同意见。国家旅游局刘小军司长在《对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将旅游公共服务分为三大部分:即基础性旅游公共服务、市场性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性旅游公共服务。李爽等人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即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客体)分为旅游基础设施类服务、旅游公共信息类服务、旅游行业指导类服务以及旅游公共安全监测类服务等4个子系统。[4]张广瑞认为在旅游交通、信息、安全保障服务的基础上,应增加旅游金融服务设施。而王信章、谷艳艳则认为旅游公共环境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服务之一。[5]

对于旅游公共服务的特征,李爽认为有四方面。即旅游公共服务兼有生产性和消费性的双重属性;旅游公共服务兼具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双重功能;旅游公共服务具有多样性、层次性以及区域性;旅游公共服务具有精神消费的意义和内容。[6]《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则把旅游公共服务浓缩为基础性、公益性两个方面。在内容上也概括为五部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旅游行政服务。

2、国家及各省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从全国层面来说,吴必虎认为,强化和提升既关注当地居民又考虑游客需要的旅游功能规划,实现旅游和游憩在目的地城市中的一体化,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设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7]高凌江基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提出从解决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和政府失灵,实现旅游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的角度来完善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8]山东省旅游局的窦群强调在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将旅游公共服务纳入具有法定执行力的城乡规划、土地规划,是实现旅游目的地健康发展的核心技术环节。[9]

省市的旅游公共服务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热点省市和热门风景区。据统计,已有涉及33个省市的文献研究。其中桂林、浙江、广州有三篇以上的研究成果,而张家界、丽江等风景区也有两篇以上的相关研究。广州和北京的研究文献分别从亚运会和“一日游”角度进行了公共服务供给、管理的探索。

3、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关于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最早的研究要数李爽2008年的博士论文《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通过对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设计的分析,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分析的概念模型,详细地探讨了旅游公共服务的政府供给机制、市场供给机制和社会供给机制等三大供给机制,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应用分析。李建中等探讨了第三部门在节事活动中的对旅游公共服务政府供给的弥补作用,从加强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培养社会公民的公益服务意识、发展民间旅游公益组织、拓宽筹资渠道等方面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的第三部门参与供给。[10]叶全良、荣浩分析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存在的路径依赖及其对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挑战,提出通过路径创新来突破制度变迁的路径约束,构建有利于实现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11]

4、旅游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

余斌在硕士论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中就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的职能设计了问卷,提出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中的八个职能:行政组织支持、政策法规与规划、财政金融支持、公共信息服务、旅游人才供给、旅游安全保障、旅游便捷服务、旅游监管保障。阚如良等认为旅游公共服务是政府主导战略的发展方向,需要加大对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12]廉湘在政府职能转变、旅游公共服务的多元生产模式等因素下,重新设计了政府组织结构,便于更好地推动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13]熊元斌等探索了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作为,从供给者、生产者、消费者三个角色转变的得到体现。[14]

5、其他方面

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研究中,有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评价,有研究360度绩效评估在旅游公共服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也有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数学方法进行评价研究。而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视角多集中在近期比较热门的智慧旅游、物联网、数字城市等技术方面。

四、结论和启示

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117篇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旅游公共服务领域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从文献数量来看,还没达到真正的研究高峰期。与旅游研究的其他领域相比,旅游公共服务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其次,从文献作者来看,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真正的学科带动效应还不明显。而且研究者大部分来自高校,来自实践第一线,在旅游公共服务中占主导地位的政府(行政)部门的研究比较欠缺。第三,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的研究目前都比较缺乏;对于政府、非营利组织、相关企业等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和协调配合以及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等,也涉及不多。另外,目前国内一些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许多地方的经验还没有得到系统的总结与传播,这些实践还未有力推动理论的突破,这都有待于研究者帮助其归纳与提升。[15]

【参考文献】

[1] 张建萍,朱亮.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J].旅游论坛,2009(6)883.

[2] 李爽等.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特征与分类框架[J].理论参考,2012(9)36.

[3] 徐菊凤等.旅游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4] 李爽,甘巧林,刘望保.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5)10.

[5] 吴必虎.泛旅游需要更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支持[J].旅游学刊,2012(3)4.

[6] 高凌江.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10).

[7] 窦群.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J].旅游学刊,2012(3)5.

[8][10] 李建中,李爽,甘巧林.节事活动旅游公共服务第三部门供给研究[J].社会科学 2009(10).

[9][11] 叶全良,荣浩.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创新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12(2).

[12] 阚如良,詹丽,梅雪.论政府主导与旅游公共服务[J].管理世界,2012(4).

[13] 廉湘.政府组织结构设计―基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组织设计变量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2(5).

[14] 熊元斌,常文娟.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政府作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1).

旅游会计论文篇(7)

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即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指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如语言、服饰、民间艺术、宗教等)以及社会生活质量(如家庭结构、性别色、社会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到目前其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已经相对成型。国内在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领域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之初基本处于定性描述阶段,近十年来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量化研究。本文在运用专业文献软件分析的基础上,力图展现我国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量化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文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论文专业分析软件NoteExpress和Bibexcel进行文献分析。主要运用文献计量软件对选定的样本论文的作者、关键词、篇名,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和关联分析。样本论文来源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旅游”为篇名,以“社会文化”为主题进行检索,然后对每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审核,确认其为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量化研究的文章,共计85篇。

研究主体及其案例地选择

研究主体。论文所指的研究主体是指从事旅游社会文化影响领域研究的作者。通过对样本论文作者所在区域及机构情况的统计结果看,我国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量化研究机构及其所在区域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北京、陕西、广西、安徽等省份。这些省份的高校资源都比较丰富,且旅游业也较为发达。居于前三位的北京(占14.12%)、陕西(占11.76%))和广西(占9.41%)都是旅游发达省份。这说明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量化研究与旅游经济发展程度有较高的相关性。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性质看,高校是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核心阵地。从其学科背景看,地理学、管理学是主要学科。对样本论文作者信息进行统计可知,本领域的研究主要学者其学科背景以地理学为主,占到35.3%;其次是管理学,占总数的18.8%;此外社会学也占一定比重。

实证研究地域。西部地区是学者们常选择的案例地。旅游业的发展在给这些地域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因此而受到很多旅游学者的关注。根据对样本论文的统计结果,国内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量化研究的地域集中在广西、陕西、安徽、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其中广西(占13.64%)位居榜首,陕西(占9.09%)次之。

主要测量指标及量化分析方法

主要的测量指标。当前大多数学者是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进行相对宏观的研究,也有少数学者就社会文化变迁中的某一特定方面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对85篇样本论文量化分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研究者们使用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十七个方面:建筑、历史遗迹及文物;服饰;语言;工艺品;风俗、节庆;生活方式/习惯;好客秉性;文明礼仪及道德素养;信仰;人际关系;思想观念/意识;生存环境;本地形象和名声;居民自豪感;受教育水平;文化活动、交流;文化资源商品化、庸俗化甚至虚假化。综合来看,国内学者所用指标基本上都是在借鉴Lankford S(1994)、Ap J.和Crompton(1998)的基础上加以调整的。可以说,在旅游影响评估研究领域Lankford S、Ap J.和Crompton的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最大。

主要的分析方法。20世纪初以来,国内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正逐渐由定性研究为主向注重量化研究过渡。近十年来模糊综合评价、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法、方差分析、多层次灰色评价、结构方程模型等定量分析法在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量化研究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但截止到目前,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仍然是研究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的最基本方法。

旅游会计论文篇(8)

2016年4月16日

2016年4月17日

2016年4月17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A020036-电子商务

00890-市场营销(三)

00888-电子商务英语

00041-基础会计学

00889-经济学(二)

00891-国际贸易实务(三)

00892-商务交流(二)

00894-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00896-电子商务概论

00893-市场信息学

00898-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

00900-网页设计与制作

00902-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A020039-会计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20-高等数学(一)

00157-管理会计(一)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55-中级财务会计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56-成本会计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0146-中国税制

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A020040-市场营销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20-高等数学(一)

00179-谈判与推销技巧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77-消费心理学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81-广告学(一)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

00182-公共关系学

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A020041-金融

00073-银行信贷管理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66-货币银行学

04729-大学语文

00072-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00074-中央银行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A020042-工商企业管理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20-高等数学(一)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0107-现代管理学

04729-大学语文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A020044-工商行政管理

00109-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48-财政与金融

00020-高等数学(一)

00112-市场管理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10-企业法人登记管理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08-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

00107-现代管理学

04729-大学语文

00111-商标与广告管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A020045-旅游管理

00190-中国旅游地理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15-英语(二)

00191-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87-旅游经济学

00188-旅游心理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193-饭店管理概论

00189-旅游与饭店会计

00192-旅游市场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95-导游业务

04729-大学语文

A020049-旅游管理(旅游商务管理方向)

00179-谈判与推销技巧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15-英语(二)

00190-中国旅游地理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87-旅游经济学

00188-旅游心理学

00891-国际贸易实务(三)

00193-饭店管理概论

00192-旅游市场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896-电子商务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A020050-旅游管理(导游方向)

00191-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15-英语(二)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1837-旅游资源学

00187-旅游经济学

00188-旅游心理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95-导游业务

00192-旅游市场学

11321-广西导游

11322-广西景点导游词

旅游会计论文篇(9)

1.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1.1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现今,中国高校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非常相似:3年半在高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半年在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实习,成绩合格者即可毕业,有些高校,实习时间加长为8个月或者缩短为4―5个月,这在培养模式上没有质的变化。这可概括为:“3.5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0.5年在旅游企业实习” 培养模式,简称“3.5+0.5”培养模式。

1.2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可从4方面考虑:社会、高校、学生、企业。社会,社会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监督力度不够。高校,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理解不一,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都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学生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不太关注。几乎没有几个考生是在详细了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后而选择这个专业的。企业,企业(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培养模式基本是漠不关心的。

针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可对本科生采用新的培养模式――“分流”培养模式。即对一进高校的本科生进行分流,一部分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经验,使其适应旅游企业的工作(对这部分学生采用的培养模式称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简称实践型培养模式);另一部分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增强研究旅游实践的能力,为旅游理论研究添砖加瓦(对这部分学生采用的培养模式称为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简称理论型培养模式)。

2.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新培养模式的创建

2.1实践型培养模式创建

实践型培养模式主要涉及4方面(社会、高校、企业、学生)的利益(如图一所示),圆圈表示培养模式涉及的利益方,横线上的文字表示利益的一方对另一方影响的内容,箭头表示流向。社会对高校与企业影响是监督,学生对社会是回报,学生需要花精力、时间、金钱向高校、企业学习理论、实践知识,同时,高校、企业应该对学生进行考核;还有,高校与企业间应该有合同,以明确双方的责任。实践型培养模式较复杂,说明如下:

图一:实践型培养模式4方面(社会、高校、企业、学生)利益关系图

第一,实践型培养模式应该主要借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Dewey)、克伯屈(Kilpatrick)等人的教育理论来教学,因为这种教育学的兴起是为了培养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而产生的。这与我国现阶段对旅游人才需求的背景很相似,借鉴杜威等实用主义教育学家的经验,能使实践型培养模式有坚实理论基础。同时,注重弥补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不足――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校的特质,可能能使实践型旅游人才更加完美。

第二,考虑到高校与企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可以采用以下培养模式: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到大四上学期结束,每一学年都开设一门最重要的必修课,理论与实践一起“修炼”,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并同时进行,一部分学生在学期的上半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部分学生在此时进企业学习实践知识;在这学期的下半部分时间里,学习理论知识的学生与学习实践知识的学生“对调”,本来学理论的学生去学实践,本来学实践的学生去学理论,一学期结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一次。接下去的第二学期,与第一学期培养方法类似,只是第二学期的考核是对这门最重要的必修课的总体考核。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最好能直接用于实践。学生去企业学习实践知识,最好由经验较丰富的师傅引导,一位师傅最好带3个左右的学生。

除了完成最重要的三门必修课外,实践性人才还应该具备一些实用的理论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当然,了解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对今后的发展有利,所以学校还应该上一些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课程。

还有,实践型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是为旅游企业服务的,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体现在适应旅游企业各方面的工作上,他们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应该偏重于企业管理的知识。学生具体的课程安排见表一。

表一:实践型培养模式课程安排

学期 课程 备注

第一学期 旅游学概论⑴、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英语(一)⑵、政治⑶、计算机(一)⑷、体育(一)⑸ ⑴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材可选用李天元编写的《旅游学》⑵学习英语课程四学期,故有(一)、(二)、(三)、(四)之分⑶学习教育部规定的5门政治课⑷学习计算机课程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⑸学习体育课程四学期,故有(一)、(二)、(三)、(四)之分

第二学期 饭店管理(一)⑹、礼仪学、旅游法规、政治、英语(二)、计算机(二)、体育(二) ⑹带“”的课程是最重要的必修课,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下同

第三学期 饭店管理(二)、会展研究、旅游会计学、英语(三)、政治、体育(三)

第四学期 旅行社管理(一)、旅游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英语(四)、政治⑺、体育(四) ⑺选两门政治课程

第五学期 旅行社管理(二)、旅游选修课(一)⑻、导游基础、旅游英语(一)⑼、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⑻在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心理学这五门课程中任选一门,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⑼旅游英语课程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第六学期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一)、旅游选修课(二)、旅游英语(二)、旅游统计学

第七学期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二)、毕业论文⑽、职业生涯规划 ⑽完成一个实践个案研究,5000字左右

第八学期 无⑾ ⑾不安排课程是为了有时间找工作

注:1.一些扩大知识面的公选课,一般安排在晚上,以方便学生有时间上课,学生可在第三至第七学期选这类课,一般有三个学期的课程。2.应该多鼓励学生考一些资格证书,如饭店领班资格证、导游资格证、会计资格证等。

2.2理论型培养模式创建

理论型培养模式主要涉及3方面(社会、高校、学生)的利益(如图二所示),和实践型培养模式相同,圆圈表示培养模式涉及的利益方,横线上的文字表示利益的一方对另一方影响的内容,箭头表示流向。社会对高校有监督的责任,学生学成后回报社会,学生花精力、时间、金钱在高校学习理论实践知识,高校有传授学生知识、训练其人格的义务。对于理论型培养模式,还有两点补充说明。

图二:理论型培养模式3方面(社会、高校、学生)利益关系图

第一,理论型培养模式不但需要借鉴教育学家赫尔巴特(Herbart)的教育学理论,还要借鉴文化教育学的教育理论。虽然这两派的教育学理论本生就存在冲突,但是融合它们的优点就能使培养模式发挥大作用。这两派教育学理论都有很强的思辨气息,这对旅游学科范式的研究大有裨益。当然,加强对实践研究方法的训练也是必要的,它能弥补理论型学生时间投入不够的缺陷。

第二,理论型培养模式除了注重对学生有研究能力的培养,还应该特别关注学生专业兴趣、毅力等能力的增长。作为一个立志从事理论旅游研究的学生来说,对旅兴趣、毅力等能力的培养,可能比研究能力更重要。旅游学的知识更新很快,一般是5―8年,旅游研究方法是随着旅游研究的观点而变化的,更新速度也较快。而学生对旅游研究的兴趣和毅力一旦产生,却可能保持很长时间。旅游理论研究者没有十年时间的勤修苦练是不太可能出成果的,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很有可能经历观点和知识的变革。而在变革中,只能依靠研究者对旅游研究的兴趣和毅力,才能使学生积极的迎接变革,并在变革中不断成长。

所以理论型培养模式,更接近于传统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是由于学科发展的历史时期不同(传统理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都已经是成熟学科,而旅游学科还处于“青春期”),课程的设置等可能大致与理科课程设置类似。具体的大学课程安排见表二。

表二:理论型培养模式课程安排

学期 课程 备注

第一学期 旅游学概论(一)⑴、高等数学(一)⑵、哲学概论、英语(一)⑶、政治⑷、计算机(一)⑸、体育(一)⑹ ⑴旅游学概论,学习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学习申葆嘉老师1996年发表于《旅游学刊》上的4篇文章――《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一至连载之四)以及由他主编的《旅游学原理》一书的前言与1―4章的内容

⑵高等数学课程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⑶⑷⑸⑹与实践型培养模式相应课程安排的要求相同

第二学期 旅游学概论(二)⑺、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政治、计算机(二)、体育(二) ⑺旅游学概论,第二学期学习谢彦君老师于2004年出版的《基础旅游学》(第二版),以及张凌云老师在2008年―2009年发表于《旅游学刊》的3篇论文:《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与概念综述》、《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和他在《旅游科学》上于2008年6月发表的论文《近年来国际旅游学术期刊和论文选题的特征》

第三学期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英语(三)、政治、体育(三)

第四学期 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线性代数、英语(四)、政治⑻、体育(四) ⑻选择两门政治课程

第五学期 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调研实践(一)⑼ ⑼调研实践课程应该理论结合实践,应该保证学生有时间去实地调查,以便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课程有两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第六学期 旅游企业管理学、考研辅导⑽ ⑽考研辅导课程包括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最好有专业的辅导老师上课,一直持续到大四上学期

第七、八学期 毕业论文⑾、调研实践(二) ⑾有一定水平的论文,2万字左右

注:1.一些扩大知识面的公选课与实践型培养模式的课程安排要求相同。

3.小结

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的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传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后,建立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新培养模式。虽然旅游的发展大体需要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人才,但是社会还可能需要其他方面的人才。在管理学人才中,有一类人研究介于实践与理论之间,他们为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发挥着自己的能量。战略管理之父安索夫(Ansoff)就是代表。安索夫致力于弥补实践和理论讨论的鸿沟,通过提供一种有利于实用技术评估和发展的理论依据,填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1]。所以新培养模式还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

旅游会计论文篇(10)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衍用.对旅游资源应该进行深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7(2):11-12.

[2]伍延基,王计平,曾海洋.无景点旅游的理论解释与实践意义田.旅游科学,2008,22(4):28-31.

[3]宋丁.突破中国旅游市场的门票经济瓶颈[J].旅游学刊,2008,23(5):11-12.

[4]陈耀.坚持旅游规划创新,推进”大旅游”统筹发展[J].旅游学刊,2010,25(3):7-8.

[5]郭文.无景点旅游: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及影响研究[J].旅游论坛,2010,3(5):566-571

[6]谢彦君.在旅游普查实践中用学术的眼光审视目前国标的得失[J].旅游学刊,2005(4):8-9.

[7]谢朝武,黄远水.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参与型组织模式[J].旅游学刊,2002,17(2):30-34.

[8]程遂营.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J].旅游学刊,2006,21(12):9-10.

[9]简玉,峰刘长,生徐钮.无景点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基于长沙与张家界旅游市场的比较分析[J].旅游论坛,2010,3(6):756-762.

[10]方田红,雷可为.关于我国无景点旅游兴起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11):88-90.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川刘松.休闲旅游理论及实证分析[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8:4-21.

[2]李洪涛.我国自助游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22-24.

[3]李永文.旅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11.

[4]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16-126.

[5]伏六明.无景点旅游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82一84.

[6]克莱尔.A.冈恩(美),特格特.瓦尔(土).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M].吴必虎,吴冬青,党宁.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_5:4.

[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13-115,236-237.

[8]王林伶.银川休闲旅游开发与空间构建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0:1_5-16.

[9]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2003-200_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_5:19_5-207.

[10]张景群.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M].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8.

[11]张素娟,樊莉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0,9:17.

[12]丁磊.浅析自助旅游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6,(3):9.

[13]陈秀琼.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涨价的理性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8):14-17.

[14]林炎钊.旅游形象设计: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1995,(3):53-56.

[15]林捷.互助旅游者交往特征和模式研究一一基于社会基本论的视角[D].广州:中山大学,2009:1-7.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行社经营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69.

[2]王云良.网络互助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3-28.

[3]郭小东.基于旅游心理动机视角的无景点旅游现象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010:31-60.

[4]顾金梅.我国导游薪酬制度的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14-18.

[5]钟丽娟.武汉市无景点旅游者行为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0:26-40.

[6]钟丽娟,钟丽姬,涂建华.无景点旅游下导游的应对措施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5):473-474.

[7]袭金红.服务场景中的“其他顾客”.商场现代化,2009(34),27-28.

[8]姜玲玲.大学生自助旅游体验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0.

[9]兰龙耀.邮轮旅游体验分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3),77-78.

[10]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杜,2002,320-378.

[11]李晓琴.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与动态模型的建立.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5),609-611.

[12]李祗辉,白讳,马琪,等.体验经济视角下服务场景对顾客满意影响的实证.科技管理研究,2014,34(6),197-200.

[13]金立印.服务接触中的员工沟通行为与顾客响应一一情绪感染视角下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9(18),28-35.

[14]倏静,张丽华.旅游体验的层次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过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1-43.

上一篇: 工程施工情况汇报材料 下一篇: 节日礼仪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