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发言稿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03 14:04:03

第一书记发言稿

第一书记发言稿篇(1)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行动,能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是办事处党工委、行政对我的高度信任,是各级领导对我的特殊关爱,同时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我坚决拥护组织决定,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基层一线新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基层发展建设。

一、珍惜机会,虚心学习,努力增长自身才干

我2006年来到办事处财政所工作,已有14个年头,曾驻过村,担任过双泉村第一书记、驻村组长等职务,对东林村的情况和村级组织的工作有一些了解,我会把这次选派到村任职作为上级党组织提供的一次难得锻炼机会,作为自己人生中的一次难得的提高自我,坚持多听、多看、多思考,与群众打成一片,多深入农村党员、群众中去倾听意见、调查研究,多与村干部沟通交流,尽快摸清村里的整体情况,在农村一线的工作实践中的过程中,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得到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让自己的成长与村级组织的发展、变化同步伐、共前进。

二、求真务实,大胆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主要做到“三戒”:一戒“做客”思想,让自己身心都一竿子扎到农村一线,树立与任职行政村同心协力,密切配合的大局意识;二戒“歇气”思想,面对任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绝不气馁,要以百折不挠、事不办成绝不罢休的坚韧精神状态开展工作,树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 三戒“镀金”思想,正确看待这次选派到村任职工作,把帮助村里解决实际问题,尽快甩掉“后进”的帽子,为村里党员群众解决一批实际问题作为最终目的,树立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观念。

尊重和服从组织上的安排,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要求部署,尽快融入新的集体,适应新的角色,把任职村做为自己的第二个家,发挥自己现在工作岗位的优势,多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沟通,争取各级部门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帮助,并紧紧依靠村“两委”班子和全村广大党员群众,不断加强支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增强支村“两委”班子在党员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积极为村里的发展转变出力献策,挖掘村组可利用的优势和资源,扬长避短,推动发展村集体经济;力所能及地为农村弱势群体多做实事、多办好事。力争在任职期间里,所负责的村在党的自身建设、村级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全面开花结果,实现每月都有新进展,年终收到明显成效的既定目标。

三、遵章守纪,严格自律,树立下派干部良好形象

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把到村任职作为党性、党风、人格的一次考验,每一言、每一行都要对上级党组织负责,对任职单位负责,对自己负责,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领导、接受监督、接受管理,做到严格要求不放松,生活节俭不奢侈,廉洁自律不违规,树立机关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让当地农村干部党员群众认可我们的努力,从内心支持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

总之,我将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岗位工作中去,在村级工作岗位上洒下辛勤的汗水,留下进取的身影,刻下奋斗的印迹,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优异的成绩向办事处党工委、行政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下派第一书记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很荣幸地成为县委选派的80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中的一员。今天,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是我人生道路上又一个新的起点。我深知,组织的安排,既饱含着厚爱,也赋予了责任;既意味着信赖,更意味着考验。在此,我谨代表80名即将走马上任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要切实履行好第一书记的职责,完成好县委交给的工作任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如履薄冰。在今后的两年里,我们决心在县委和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紧密团结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认真履行职责,兢兢业业工作,完成好组织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与工作水平。结合工作实践,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对农村政策的学习与研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使党的政策能更好地与村级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发挥政策效应。我们一定虚心向老同志、老党员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尽快进入角色,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水平,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增强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切实做到一切工作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基本衡量尺度。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多办实事。

三、发扬民主,抓好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履行好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职责,驾驭全局带好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使村级班子成员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统一协调、形成合力。注意处理好与村党支部书记的关系,加强同村级班子其他成员间的沟通与协调,紧密联系党员和群众,加强相互间的了解,增进感情,努力形成团结融洽、生动活泼、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创新机制,改进方法,切实抓好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组织好党建主题活动,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激发党员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带领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书记发言稿篇(2)

第一,明确为什么要派第一书记。意义可以讲很多,但总体上主要是“五个需要”。一是党建扶贫的需要。扶贫是全社会的工作,各行各业都负有使命。作为党建这条线,如何助力扶贫,那就是选派第一书记。二是建强村级“两委”班子的需要。贫困村“两委”班子力量薄弱,选派第一书记就是要把这个队伍带好。三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需要。共产党执政靠的是人民群众。推进扶贫攻坚也一样,要靠组织发动群众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选派第一书记,就是希望大家把老百姓引导调动、发动组织起来,投身到扶贫攻坚的实践中去,解决好自己的增收、住居条件的改善、产业的发展等问题。四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需要。当前,农村的社情民意呈多元化态势,农村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作为第一书记,到村上去后就要了解这些情况,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盼,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巩固夯实好我们党执政的主阵地。五是培养干部的需要。

第二,明确第一书记去干什么。第一书记下去主要干什么?总体要干什么?当前要干什么?我个人觉得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强组织。就是建强村级“两委”班子,把你的作用传导给他们,使他们能够带领大家脱贫致富。要完成这个重要任务,对那些有问题的班子该换的要换、该调的要调、该补的要补。二是帮扶贫。大家下去后,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和带领所在的村脱贫致富。三是作桥梁。作为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老百姓知道党和政府的主张、工作要求,使老百姓知道党委政府是如何关心解决民生问题的。四是当“大使”。大家是组织选派的第一书记,要代表党委政府到派驻村去处理问题、落实工作,与老百姓融合在一起。

第三,明确工作业绩怎么认定。下来时间总共两年,工作任务就是扶贫攻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方面不能干了两年后,什么事都没做,天天写报告说干得非常好;另一方面也不能做了很多事情不报告,组织不能及时知道你做得怎么样。怎么来认定第一书记的工作绩效?我镇党委制定了以下考核办法:一是及时制定目标管理、激励保障等系列制度,实行第一书记“五个一”工作制,脱产驻村,“每月1述”,定期汇报工作动态,与村干部同出勤同考核。二是镇党委与第一书记及时签订责任书,安排专人登记考勤,“每月1报”现实表现,跟踪管理到人。第一书记要主动融入,搞好团结,实事求是、接地气。要按照扶贫攻坚目标倒推任务,制定落实年度工作计划,把这项工作转化为村“两委”的决定,尤其是老百姓的意志。三是镇党委按扶贫攻坚的要求,根据不同村的实际情况给第一书记落实几项具体任务,最少三项,上不封顶,但总体持平,由镇和村共同呈报绩效。四是根据完成任务的实际成效,分年度考核,两年汇总。

第一书记发言稿篇(3)

你们好,我叫林菲,2016年9月,带着组织的信任,我来到大窝镇西林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投身于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斗。

今天,我来自农村一线最基层的地方,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可谓最艰苦的地方,不过我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一直在告诉自己:我很热爱现在的岗位和工作,奋斗和奉献在平等村这片热土上,我感到踏实而自豪!一直以来,我不敢忘记自己的一份初心,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切切实实做好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我带着一份使命来到平等村,我要与村支两委一起,带领村上贫困的老百姓们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整村在今年彻底实现脱贫摘帽这个总目标。我的初心不忘,使命牢记,一直如此,没有其他别的想法。

作为第一书记,我牢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工作之初我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盯紧靠上的土办法深入群众中,沉下身子将全村七个村民小组跑完一遍又一遍,将群众视为自己最亲的亲人,带着感情进村入户深入到田间地头,细心调查研究,访贫因、挖穷根,同群众、党员、村干部们真正打成一片,通过这样的方式,全面摸排掌握村情民意,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接下来,我与村支两委的同志们一起,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村集体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精准帮扶贫困户入手推进整村工作。具体工作中,针对村上基层党建薄弱,发展缺乏带头人的难题,我与村党支部一起以加强党建工作、激活人心作为推动平等村脱贫摘帽的抓手,通过建好党支部阵地,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农民夜校党建培训为载体,组织和引领支部党员干部共同学习领会党的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鼓励带动全村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综合素质,深度挖掘培养年青人后备干部建强班子队伍,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让党支部带领、党员带头、能人带动成为平等村整个工作的风向标。

第一书记发言稿篇(4)

【作者简介】胡义成,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越绝书》是中国古代独立于官修史书之外的一部江浙地方史书[1],故有论者直以“野史”视之。从南朝阮孝绪《七录》开始,它就被看成春秋时期伍子胥所撰写[2]。后来,《隋书·经籍志》又说其撰者是孔子弟子子贡。但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其中所记,有的是子贡或伍子胥以后的吴越史事,甚至出现了东汉年号及其史事,于是从唐宋开始,逐渐在学术界出现了对其真正作者的寻找。至明代,随着嘉隆万时期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和新思潮的因之兴起,著名学者杨慎另辟蹊径,大胆设想,抛弃旧说,终于破译了书中有关隐语,确定了书中隐语暗示“袁康”“吴平”之称呼,于是便认为,《越绝书》作者是三国东吴袁康和吴平二人。此见获得明清许多相关学者的赞同,连清代《四库全书》馆臣也顺其说。

本文从古典小说百回本《西游记》(以下简称“《西》书”——作者)最终定稿者明代万历时期江苏茅山乾元观全真道士阎希言师徒也用隐语署名且被笔者破译出发[3],之所以回顾杨慎破译的往事,一是鉴于《西》书对其最终定稿人的隐语暗示,与杨慎破译的《越绝书》(以下简称“《越》书”——作者)作者署名情况有所相似,说明笔者破译思路也是史有前例,并非“一个痴人说梦”,而且杨慎的有关经验教训也的确值得笔者牢记参考,力求取其长而补其短;二是由于杨慎极具特色的破译及其被广泛认同之时,正值《西》书创作冲刺、流传定稿之际,它很有可能启发了最终定稿的阎希言师徒也采用被破译公开了的隐语方式署名,从而为笔者破译的可靠性增加历史参照者。

杨慎破译简述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人,系正德进士,是明代正、嘉年间一位很有个性的著名知识分子。在“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思潮风靡之时,他能卓然自立,不傍门户,在诗、文、散曲和文学研究各领域独呈一景,确属难能可贵。在嘉靖皇帝欲给其父加封“皇帝”称号的廷臣抗争中,他是带头抗争的人物,深深激怒了嘉靖。嘉靖于是拿杨慎开刀,谪其戍边云南,永不叙用。由于政治上受挫,他被贬云南永昌一地长达三十余年,嘉靖皇帝还不时无情地追问其被禁情况,使杨长期郁闷,最终逝于戍所。“祸兮福所倚”。幽愤孤寂的长期谪贬岁月,也给他以足够的时间可以投入文学创作和文献研究,使其成果相当广泛而丰硕。对《越》书作者的破译,便是其文献研究的著名成果之一。

他早期的文学创作大体遵崇汉魏,故对汉魏史实较熟,促使他由此切入《越》书。他发现《越》书以隐语署名,也是从汉代特别是东汉隐语被广泛使用及其特征研究破题的。他先是依宋人之发现,了解到东汉魏伯阳在作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中,曾暗示作者姓名,蔡中郎题“黄绢碑”词也如此,其暗示均以隐语形式为之;他还由此发现,汉魏“文人好作隐语”(《杨升庵全集》卷十)。由此,他猜想《越》书署名也可能如此并有了大收获。杨慎如此破译《越绝书》署名难题,其文功可称焉。

此处所提“黄绢碑”事,说的是“蔡中郎题曹娥碑云‘黄绢幼妇,外孙臼’,隐‘绝妙好辞’四字”[4]。在这里,杨慎主要是从中国方块汉字“构字法”及破解它的“离合体”角度识破其隐语的。因为,“黄绢”即“色丝”,而“色丝”二字即可看成“绝”字;“幼妇”就是“少女”,而“少女”二字即可构成“妙”字;“外孙”显然是女儿的儿子即“女之子”,而“女子”二字可合为“好”字;至于“臼”, “”则味辛,“臼”则为受“”而碎者,连其意指“受”“辛”,意指“受”与“辛”共同构成了“辞”字(“辞”字古体由“受”字与“辛”字合一构成)。这样,“绝妙好辞”四字不呼自出。

杨慎依宋人所讲另一例魏伯阳事,则说的是“魏伯阳《参同契·后序》云,‘郐会鄙夫,幽谷巧生。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廖廓,与鬼为邻。百世一下,遨游人间。汤遭厄际,水旱隔屏’,隐‘会稽魏伯阳’五字”[5]。在杨转述宋人的这种解译中,“郐会鄙夫,幽谷巧生”,前四字中“鄙夫”系署名者谦称,“郐会”二字则均发音为kuai,可借“会”字代之;后四字“幽谷巧生”,则暗示“稽”字,因为“稽”字中的“尤”字与“幽”字同音,而在“谷”中“旨”于“巧生”者则“禾”也,于是,人们在这八个字里读出了“会稽”地名。对“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八个字,在“委时去害”中,“害”指“鬼”,“委”字加“鬼”字则显然构成了“魏”字;大概是由于此解与下面的“依托丘山”四字难于呼应,杨慎特别辩解说,“古‘魏’字作‘巍’,故云‘依托丘山’”[6]。关于“百世一下,遨游人间”,其“百世一下”,作为谜语,是指“白”字;其“遨游人间”,指“白”字加“人”字,构成了“伯”字。“汤遭厄际,水旱隔屏”八个字和“循游廖廓,与鬼为邻”八个字最难理解,应合而解之。“汤遭厄际”指“汤”字被拆解开来,一是“水”字旁,二是“易”字;而“水旱隔屏”暗指去其“水”字旁,只留其“易”字;而“循游廖廓,与鬼为邻”,暗示“易”字借用“邻”字偏旁,构成了“阳”字。这样,“会稽魏伯阳”五字跃然浮出。

由此出发,杨慎进而针对《越》书写道:“或问《越绝》不著作者姓名,何也?予曰:姓名具在书中,览者第不深考耳。子不观其绝篇之言乎?曰‘以去为姓,得衣乃成,阙名有米,覆之以庚。禹来东征,死葬其乡(疆),不直自斥,托类自明。文属辞定,自于邦贤。以口为姓,承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以此隐语见其姓名也。‘去其衣’乃‘袁’字也,‘米覆庚’乃‘康’ 字也,‘禹葬之乡’则会稽也。是乃‘会稽人袁康也’。其曰‘不直自斥,托类自明’,阙旨昭然,欲后人知也。‘文属辞定,自于邦贤’,盖所共著,非康一人也。‘以口承天’,‘吴’字也。‘屈原同名’,‘平’ 字也。与康共著此书者,乃吴平也。”[7]

在杨慎关于《越》书作者实是三国人袁康、吴平的破译推出后,由于其有理有据,符合中国人习俗,当时学界纷纷赞成。胡应麟表态说,“用修之论,或不诬也”[8];陈垲则转述他人赞语说,“千载隐语,得升庵而后白”[9];焦竑也复述了杨慎此说[10],等等。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四库全书》馆臣在简介《越》书时,仍说其“书末《叙外传记》以庾词(即“隐词”——引者注)隐其姓名”,接着便唱名直呼杨慎而重述了他的破译结论[11]。

今天看,杨慎的破译是能自圆其说并能服人的。这是因为,其一,像对《越》书这种古籍作者之谜的破解,主要应根据内证,因为外证可以是各种各样者,其与内在证据的联系往往不清楚而直接,因而证明力往往较弱。而杨慎的破译,则是牢牢立基于内证,别人较难反驳。其二,杨慎对书内隐语的破译,包括对其隐语性质的准确判断,对其隐语方式利用汉字结构之“离合体”构成新字字义的推断,既有宋人破译《参同契》为前例,又分析有理有据,自圆其说,故少有破绽(当然不是绝对没有)。其中包括,古籍对隐语之“离合体”早有许多揭示,杨慎之破译,完全符合破解“离合体”隐语之大要,未可轻易否定。其三,杨慎对书内隐语的破译,是以对隐语的仔细研究和《周易参同契》采用同样隐语署名方式为参考的,并非孤例。事实上,稍具文学史常识者均知,汉魏六朝民歌就经常利用隐语表情达意,包括采用“离合体”、同音异意字表情达意等,这就使杨慎的破译,更非故意持说怪论。其四,“袁康”“吴平”作为人名,一般也能成立。

杨慎生活在《西》书创作冲刺并将定稿时,杨慎之书在当时也已多次在南京、江浙一带出版[12],广为传播,对其《越》书破译应者颇多,其名气也很大[13]。因此,作为最终定稿人且经常活动于江浙、南京一带的阎希言师徒[14],很可能知道杨慎的破译,于是在《西》书定稿时也借用了《越》书和《周易参同契》署名的隐语方式。事实上,不仅作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如此署名,而且阎希言师徒所在的茅山,其道教先师陶弘景就在所整理茅山宗经典《真诰》中,显示了茅山宗开创者魏存华和许氏父子所传诰语也以隐语署名的事情[15]。依我之见,以这种特殊的隐语署名,可能是茅山地域道教文化的一个传统。阎希言师徒身处茅山而沿袭之,合情合理,并没有不可理喻之处。

有资料显示,杨慎的哥哥杨惕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在为其弟撰杂剧《洞天玄记》写的《前序》中,已经提到《西》之书名,并且说了一些与今本《西》书相同相似的情节[16]。这反映出,在《西》出版前半个世纪,社会上已存似于今本的另一种《西》书,同时也启示我们,很可能杨慎依宋人破译《周易参同契》而破译《越绝书》著者隐语,与似于今本的《西》书的创作流行在同时展开,后者知道对方动态。在此背景下,《西》书署名借用被杨慎破译之法,就很正常。

吸取杨慎破译中的教训

杨慎的破译在具突破性的同时,也具两大弱点。

其一,一般而言,确定古籍以隐语署名的作者,应以内外证据均准确、有力且高度统一为最理想,其中包括无论从内证还是从外证中推出的人名,必须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且有据可考,这种历史人物必须具有撰写或整理著述的可能和条件,且内外证据不能彼此冲突。但杨慎对“袁康”“吴平”的破译,却没有任何外证呼应。查遍三国前后史籍,“袁康”“吴平”是否真实的历史人物,始终是个哑谜,以致不仅当时争议纷纷,莫衷一是,而且数百年后,今日还有论者提出,杨慎破译出之“袁康”“吴平”,并非杨慎所讲的人物姓名,而是一种“政治隐语”,代表祝福三国袁氏政权昌盛、东吴平安之意[17]。看来,杨慎的这种无外证的人物姓名破译,可能是制造了又一种混乱,而不是彻底解决了《越》书作者问题。

其二,在没有任何外证的情况下,杨慎后来遂把“袁康”“吴平”附会于《论衡·按书》所记“临淮袁太伯文术”“会稽吴君高”,因为吴君高作过一书名《越纽》,而《越纽》可能就指《越》书[18]。在这里,杨慎已经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乱了学术方寸。一是他难以回答《论衡·按书》所记袁文术、吴君高为什么一定就是“袁康”和“吴平”。他的这种推理毫无证据,只凭空想。二是他难以回答:何以证明《越纽》就是《越》书?须知,在三字式的书名上,一字之差,差之万里啊!对于杨慎此断,当时的学者王鸣盛等就驳议纷纷,斥其“既称会稽,又籍临淮;既称太伯,又字文术,任意扯,非也”[19]。今天看,王鸣盛等人驳议不错。杨慎之议,纯属无根无据之“扯”。

杨慎的这两大失误,也值得今日以破译《西》书隐语署名方式而确定其最终定稿人的研究记取。看来,笔者在破译《西》书隐语而确定其最终定稿人是阎希言师徒时[20],一定要有外证(旁证)与内证,且外证能确证破译出的人名均系真实的历史人物,有案可考,且具整理著述《西》书的条件,同时外证与内证一定要彼此呼应,切忌两者稍有冲突。现在看,笔者提出的“阎希言师徒最终定稿说”[21],对杨慎经验加以吸取,对其教训尽量加以避免,正好符合上述要求,故不存在“杨慎式的缺漏”。

其一,一方面,它出发于《西》书卷首所署“华阳洞天主人校”,有内证支持。感谢黄永年先生通过仔细的版本考证,发现《西》书分卷标志,用的是宋人邵雍《清夜吟》诗的二十个字。而《西游记》第一回一开场,也大讲邵氏“元会运世”之说。这显示,《西》书最终定稿人和校者是合一的。而“华阳洞天”无疑就是茅山,孙楷弟先生[22]、日本学者太田辰夫先生[23]和国内学者张锦池先生[24]等诸位学者,把《西》书最终定稿人锁定在茅山“华阳洞天主人”,是对的。在找寻“华阳洞天主人”时,笔者注意了他或他们一定要具有整理《西》稿的素养和条件,避免找出不可能整理《西》稿的人。沈承庆先生也从《西》书卷首所署“华阳洞天主人校”出发,通过对《西》书中一首怪诗的破译,找出了明代“青词宰相”李春芳[25],而李从思想上和风格上就根本不可能具备整理《西》稿的条件,他以“华阳洞天主人”自居也无确切证据和理由,故吾不取,得另寻他人。

其二,笔者沿着孙楷弟、太田辰夫和张锦池等诸位学者思路前推,根据《西》书充满内丹学内容的特征,注目茅山全真道历史,依据它出版前后茅山全真道况,发现当时在茅山的全真道士均聚集在乾元观阎希言周围,且阎师徒文化修养较高,有著述,精易理,广交往,具财力;针对当时明王朝扶持茅山正一道士并任为“灵官”而排斥全真道士的具体状况,阎师徒定稿《西》书后以“华阳洞天主人”署名,意在表示对明室压制全真的不满,可以理解。不仅如此,笔者又反复以文本中的内证验这一发现(见下),大量文本内证无一例外地均指向茅山乾元观全真道士阎希言师徒[26]。这进一步映射出,“阎说”的外证很过硬,完全避免了杨慎当年找出“袁康”“吴平”后查无其人的尴尬。

其三,在另一方面,笔者同时根据古籍隐语示名常在书首书尾,故反复细读《西》书第一二回,从邵雍易学及卦象展示、全真道教义、茅山道门隐语特征等方面,发现阎希言对其姓名、道号、修道之山、所在道观以及所属道派、所开派枝等,均以茅山道教特有的隐喻形式有大量暗示,且暗示内涵较确定,含义较清晰,数量确实不少,不容忽视。如其第一回对《黄庭经》的描述,暗示《西》书的诞生地在《黄庭经》故乡茅山。如其第一二回对菩提祖师的描写,以全真道教义暗示着阎希言一系列身份信息;“镇元子故事”则暗示了,《西》书于万历二十年付印时(此时阎已逝),由阎的大弟子舒本住以“陈元之”名义写下了序言,说明了《西》书定稿由来、丹学主旨,再次暗示了阎身份,其中还推出“隐语大师”东方朔的形象,实际便是对自己采用隐语手法的再暗示,等等[27]。这些发现,也是吸取胡鲁教训,对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和道教文学常用隐语形式表情达意的修辞特点的挖掘和尊重,特别是对茅山道门语言特色的挖掘和尊重。在这种破译中,内证外证高度契合,不仅准确,而且有力并充分,证据质量比迄今关于《西》书作者的其他所有见解如“吴承恩作者说”“李春芳说”等等高得多。“吴说”只凭一条模糊的外证,缺乏有力内证,差之远矣。据此,笔者确信,“《西游》姓阎不姓吴”。

其四,“阎说”认为胡适、鲁迅两位大师虽对新文化运动贡献多多,但在“五四”时“消灭道教”思潮的影响下,加之当时道教研究的整体学术水平实在有限,他们确对全真道教义、历史和其力倡的内丹学,特别是对茅山全真道的地域教义特征、历史等等,尤其是对茅山道门语言特点,或存误解而视为“迷信”,或所知不多,或未予深解,故在《西》书最终定稿者确定上,只信《淮安府志》之载而在逻辑上又陷失误,颇为粗疏。其中包括,两位大师对茅山道门喜于采用的隐喻修辞方式,未予深究,甚至根本未予注目,胡大师读了诞生于茅山的《真诰》而一概否定,竟一点也未能捉住它关于茅山道门喜用隐语的修辞特点,其实是对民间道门文字特点不甚了了,难免持论走入误区,其教训值得今日《西》书研究者记取。另一方面,笔者也吸取李安纲先生过分偏激地否定胡鲁的教训[28],对他们在“五四”时期开创的尊重科学之路,予以充分肯定,认为两位大师所指出的尊重科学之路,作为学术“范式”,确给《西》书最终定稿人研究指明了战略方向;他们的相关失误,只是“战役性”的,不能由以否定他们的学术“范式”;在某种意义上,“阎说”也是沿着该学术“范式”所指出的道路前进的结果。

其五,“阎说”认为,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等人面对“吴承恩作者说”统治中国大陆一个甲子,慧眼独具,一直着力于挖掘和研究全真道与《西》创作的关联,成果影响颇大。他们注目“华阳洞天主人”及茅山道门文化,思路正确,是“阎说”的领路者之一。但由于文化差异,太田辰夫等人也只能止于注目“华阳洞天主人”而不能从破译《西》书之隐喻入手,直逼茅山乾元观阎希言师徒。看来,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把握《西》书最终定稿者的奥秘,首先还得靠中国人自己。

显然,对比杨慎对《越》书作者的破译,“阎说”不存在任何无证据而凭空想推理的问题。它的每一个论断,均以文献记载和对文本隐语的准确破译为据。

应当说,“阎说”做到了对杨慎破译前例的取长补短,希望它能经得起严格检查。

注释:

[1]仓修良:《〈越绝书〉是一部地方史》,载《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2][12][13][17]李步嘉:《〈越绝书〉研究》第247、186-18、231-239、272、281-28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3][20][21][26][27]胡义成:《江苏茅山闫希言师徒是今本〈西游记〉的定稿者》,载《柳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再论〈西游记〉最终定稿人是明代茅山全真道士阎希言师徒——对〈西游记〉第一回有关阎希言身份隐喻暗示的部分破译》,收于《西游记文化论丛(第一辑)》,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西游记〉的最终定稿人是明代万历时期茅山全真道士阎希言的文本证据——再破译〈西游记〉第一二回的有关隐喻暗示》,载《东方论坛》2006年第6期;《澳籍华裔学者柳存仁先生近年〈西游记〉研究述评》,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西游记〉研究的新视角:元代丹学》,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从〈鸣鹤余音〉看虞集的〈西游记〉序言和〈西游记〉在元代的大体形成》,载淮海工学院《〈西游记〉研究学术论文集》(内部资料)2006年8月;《元代全真教〈西游记〉形成的文化背景》,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邵雍易学被〈西游记〉用以隐示其最终定稿人姓名——〈西游记〉前两回再解读》,载《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江苏茅山之标志:〈黄庭经〉——对〈西游记〉第一回关于〈黄庭经〉之描写寓义的破解》,载《十偃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西游记〉陈元之序言揭密——论陈元之即阎希言大弟子舒本住的文本证据及其他》,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等等。

[4][5][6](古本)《杨升庵全集》卷四十。

[7](古本)《杨升庵全集》卷十。

[8](古本)《少室山房笔丛·丁部·四部正讹下》。

[9]《〈越绝书〉跋》,转引自李步嘉:《〈越绝书〉研究》第23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0](古本)《焦氏笔乘续集》卷四。

[11](古本)《四库全书总目·史部·载记》之“《越绝书》十五卷”条。

[14]周 晖:《金陵琐事》第212-213页,[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15][日]吉川忠夫等:《〈真诰〉校注》第56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第177、239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8](古本)杨慎《丹铅总录》卷十三。

[19](古本)王鸣盛《蛾术编·说录》。

第一书记发言稿篇(5)

1949年解放前夕,这些文献一分为二,分藏海峡两岸。大陆方面,以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其前身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献馆)、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为主;台湾方面,则以博物院和台北国家图书馆为主。

对上述文献的整理研究,台湾的有关机构可说是开了先河。1970年,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率先将收藏于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即今天的台北国家图书馆)善本部的祁隽藻诗稿手札等,以《祁叔颖尺牍诗稿》之名影印出版,列为沈云龙主编之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6辑第155号。同时在“中国边疆丛书”、“中外史地丛书”里分别出版了祁韵士著的《皇朝藩部要略》(精装两册)和《新疆要略》(32开本,精装一册)。1976年,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复将珍藏于台北中央图书馆的另一批以祁隽藻为主,包括祁宿藻、祁世长、祁师曾昆弟父子四代之专刊手稿19种(包括函牍、诗词稿、日记、传记、奏稿、考略等),汇为一辑,列为明清未刊稿汇编之初辑,精装7册,以《寿阳祁氏遗稿》为书名影印出版。此辑文印行,颇具影响,“即可补刊本之不足,复可藉考当时政事,洵为可宝之秘笈也”(刘兆佑:《寿阳祁氏遗稿叙录》)。

到了1983年,台湾另一家出版机构成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又将已在《寿阳祁氏遗稿》中刊行过的祁隽藻《京口山水考》不分卷稿本一册,单独影印出版。1986年,台湾明文书局印行《清低传记丛刊》,其中搜集了祁韵士、祁隽藻、祁宿藻、祁世长四人的传记史料,且检索便利。1987年,台北学生书局再将祁隽藻《息园日记》不分卷稿本摘出影印精装,列为刘兆佑主编之中国史学丛书三编第22辑之一。上述近20年间祁氏遗稿的刊行,不仅有益于在台学人,且随着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的各大图书馆购藏,对大陆的学者也有嘉惠,从而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可说是祁氏研究的第一个高潮。

祁氏研究的第二个高潮产生于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大陆,其序幕表现在书法和绘画领域。197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将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的祁氏旧藏本宋拓大观帖,全部影印出版。198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南京博物院(其前身为1949年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的收藏品,题名为《明清人物肖像画选》,内收吴隽于清咸丰九年(1859)所作的晚年祁隽藻工笔写真像一幅(局部)。

1990年5月,寿阳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出版了《三代帝王师》一书,收入有关祁氏故事传说68篇,约十余万字。1991年,北京的中国农业出版社首次点校出版了祁隽藻著述中唯一一部叙述农事的专著《马首农言》。1992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复将中国西北地理学的开创者祁韵士的著作《万里行程记》等5种(包括万里行程记、 池行稿、西陲竹枝词、西陲要略、西域释地)整理点校出版。

1999年7月,一批寿阳籍人士及祁氏文化研究者发起成立了山西省祁隽藻研究会,其成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所近代史所的专家,山西大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以及祁氏的后人等。研究会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集资金,以祁隽藻研究丛书的名义,将1991年出版的祁氏《马首农言》原注解及释文进行修订,增加了附录等内容,由原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再版。后来,又陆续印行了《祁隽藻字帖》(包括《程子四箴》、《读书四时乐》、《寿阳建城碑记》、《祁相国真迹刻本》等4种,均采自清末民初的较好刊本)、《祁隽藻墨迹选》、《祁隽藻咏故乡诗》等祁氏研究资料。

1999年10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辑的稗海精粹本。其中《落日残照紫禁城》和《晚清民初政坛百态》两书首次点校、收录了原《近代稗海》丛书未载的、藏于南京图书馆的祁隽藻手稿日记《枢廷载笔》及祁师曾(景颐)的《 谷亭随笔》。

2000年11月,山西省祁隽藻研究会在寿阳举办了第一届祁隽藻学术研讨会,一些有份量的学术论文,如《曾国藩与祁隽藻往事辩疑》、《祁隽藻诗初探》、《祁隽藻与鸦片战争》、《祁隽藻的人才思想》、《祁隽藻的为官之道》、《祁隽藻的书法艺术》、《祁隽藻的对联艺术》、《从与徐继的交往看晚清变局中的祁隽藻》、《祁隽藻与马首农言》等,在次年的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晋阳学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相继全文发表或列入研究索引之中。

2001年6月,国家文物局所属的文物出版社,将前由上海出版社出版的祁氏旧藏宋拓大观帖列为启功主编的《大观太清楼帖宋拓真本》第6卷,影印再板,与1979年版相比,扩大了发行范围。11月,祁隽藻研究会又在山西晋中市举办了首次《祁隽藻书法艺术展》,将“清楷之首”的祁氏书法作品集中推出,引起世人的关注,媒体纷纷报道。是年12月10日,《山西日报》第7版以整版篇幅刊发了《一代贤相祁隽藻》的专文及文化视点专论《大宅院・大文化・大名人》。进一步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同期,国家文物局文物保发(2001)42号通知,将祁隽藻的书法作品列入1795年至1949年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者行列,更引发了世人对祁氏书法作品的向往,致拍卖会上祁隽藻的一幅对联上升至人民币10万元的价格。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祁氏研究有了质的飞跃。2002年元月始,在晋中地委的支持下,山西省黄河电视台《黄河人家》摄制组和祁隽藻研究会受寿阳县委、政府的委托,开始了拍摄《晚清名相祁隽藻》传记片的进程,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历晋、冀、京、苏、浙、闽、沪等省区,终于完成了这部电视传记片,于7月21日和28日先后在黄河电视台《黄河人家》中播放两集,后又增补了内容,成片约80分钟,由山西春秋音像公司出版发行。是年4月,由山西省政协文史委主办的《文史月刊》刊发了《三代帝师祁隽藻》。4月25日,寿阳县委、县政府与山西省祁隽藻研究会联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清史研究专家成崇德、王道成、蔡美彪、杨天石、姜涛等,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召开了晚清名相祁隽藻的座谈会,与会者和专家的发言,提出了不少祁氏研究的真知灼见,指明了研究的方向与思路。10月26日至27日,名为“古州三贤”的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阳泉市举行。所谓古州三贤,即:昔山西省平定州的贤相祁隽藻、贤吏田嵩年、贤儒张穆,三人既同郡又同朝,且都学识优长,品格超凡。将三人放在一起来研究,也是拓展祁氏研究视野的有益尝试。在与会者提供的论文(著)中,涉及祁氏的有《祁隽藻与张穆交游考略》、《祁韵士与嘉道西北史地研究》、《祁氏家族与地方社会》、《从祁隽藻看祁田情谊暨田季高之品行》、《祁隽藻其人其书》、《寿阳祁氏文化》、《祁隽藻嫡裔事迹述考》等。在山西省诗词学会主编的《难老泉声》2002年的四期中分别刊登了祁韵士、祁隽藻、祁宿藻、祁世长的诗选。

第一书记发言稿篇(6)

二、策划主题

明确并落实优秀荣誉座谈动员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准备工作时间

10月下旬,11月上旬,一周的时间。

四、各项准备工作和资料

(一)会议通知文件

1、由起草撰写会议通知文件,经项目经理同志批准后,作为项目部团支部的正式发文;

2、正式发文包括正文和附件,正文内容是会议的相关内容和事情,附件包括会议的策划书和准备工作策划书;

3、正式发文需要每个团员认真传阅,《会议流程和内容》每个团员和与会者人手一份,给每个团员罗列一份各自不同的准备工作清单;

4、提前一周准备好会议通知文件、会议策划书、准备工作策划书、会议流程和内容、每个团员的准备工作清单。

(二)会议各阶段的准备工作

1、会议第一阶段

(1)同志协助项目经理提前一周准备会议开始发言讲稿,争取有正式的书面讲稿。会议时,经理根据讲稿和现场发挥做现场发言。

(2)提前一周准备好会议开始主讲发言讲稿,要求有正式的书面讲稿。会议时,根据讲稿和现场发挥做主讲发言。

2、会议第二阶段

(1)和其他团支部团委提前一周收集关于去年团支部工作和获取荣誉的一些资料,共同努力撰写正式的书面汇报材料。汇报材料提前两天发给审阅,审阅汇报材料是否符合会议要求。审阅后发给同志,同志准备最后的汇报材料。会议时,同志根据汇报材料和现场发挥做主讲汇报发言。

(2)审阅的汇报材料后,做一份初步的书面的总结分析点评材料草稿。会议时,根据草稿和现场情况对去年团支部的工作和取得荣誉的经验汇进行总结、分析、点评。

3、会议第三阶段

(1)所有团员提前一周准备好对团支部争取年优秀荣誉的工作的建议、见解、感想,要求形成正式的书面材料。书面材料提前两天发给审阅,审阅团员准备的材料是否符合会议的要求。审阅后发回给团员,团员准备最后的材料。会议时,根据团员的准备充分情况优先点名准备充分的团员发言。

4、会议第四阶段

(1)根据团员提交的建议、方案的书面材料,做一份初步的书面的总结、分析、点评草稿。会议时,根据草稿和现场情况对团员和与会人员提得建议、方案进行总结、分析、点评。

(2)要求与会人员在第三阶段做好会议笔记,会议时对的总结、分析、点评进行补充和发言。

(3)根据团员提交的建议、方案的书面材料,和总结分析点评草稿,和个人的思考提前准备一份团支部争取优秀荣誉工作内容草稿。会议时,根据草稿和现场情况做该阶段总结发言。

5、会议第五阶段

(1)根据4阶段的材料,对可能最后却后确定的工作内容,进行初步优先排序,准备一份书面草稿。会议时,根据草稿和会议现场情况主导工作内容的优先排序讨论。

(2)根据前面阶段收集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想法,对可能最后确定的工作内容,每项准备一个书面草稿。会议时,根据草稿和会议现场情况主导制定工作内容执行方案的讨论。

6、会议第六阶段

(1)提前一周协助同志准备好一份动员发言讲稿,争取有正式的书面材料。会议时,同志根据讲稿和现场发挥做动员主讲发言。

(2)提前一周准备好一份动员发言讲稿,要求有正式的书面材料。会议时,根据讲稿和现场情况做动员主讲发言。

(3)每个团员提前一周准备一份书面材料,主要内容是对团支部争取年优秀荣誉工作的一些感想和承诺。要求有正式的书面材料,提前两天发给审阅,审阅材料是否符合会议要求。审阅发回给团员。会议时,团员根据准备的材料和现场情况做发言。

7、会议第七阶段

第一书记发言稿篇(7)

领导文稿的作用体现在4个方面:

领导和指示作用。

宣传和教育作用。

沟通信息的作用。

依据和凭证作用。

(二)领导文稿写作的重要性

第一层面,对领导机关和组织的重要性

实施领导的重要载体。

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

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不能出错的重要环节。

第二层面,对领导个人的重要性

建立不朽伟业的重要方面。

确立和巩固领导地位的重要根基。

个人水平和魅力的重要体现。

第三层面,对文秘写作人员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领导文稿的类型及其特征

领导文稿的类型有多种多样的分法,从总体上分,可分为领导讲话稿和领导其他文稿。领导讲话稿,从内容和作用上可分为9大类,即:

大型综合性工作报告

传达贯彻性讲话

宣传鼓动性讲话

分析指导性讲话

总结评论性讲话

纪念性讲话

主题性演讲

向上级的汇报性发言

合作交流研讨性会议发言

其他领导文稿

第三部分,好的领导讲话稿应该具备的优点及其差的领导讲话稿存在的通病

(一)好的领导讲话稿要体现“10性3气”。

“10性”是:

政治纪律性。

系统完整性。

实践针对性。

战斗鼓动性。

科学知识性。

典型重点性。

坦荡包容性。

城府稳重性。

诙谐幽默性。

鲜明特色性。

“3气”是:

一要大气

二有文气

三接地气

不好的领导讲话稿存在“7个通病”。

照搬照转照套。

框架低矮散乱 。

缺乏新颖观点。

缺乏个性风格。

问题深不下去。

角度顺不过来。

文字枯燥生硬。

第四部分,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过程及其重要环节的把握

一要弄清楚讲话的主旨和目的

二要确定讲话的主题和中心内容。

三要构思一个好的基本框架。

四要制作好讲话稿的标题。

五要收集丰富而典型的素材。

六要把握好文章的重点环节。

其中:关于几个重点篇章、段落的写作

关于导语(也叫引言)的写作。

关于主体内容的写作。

关于结尾的写作。

七要使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进行阐述。

八要认真进行修 改加工。

第五部分,文秘人员应掌握领导文稿写作的一点“秘诀”及其“雕虫小技”。

一曰“写作时自己就是领导”。

二曰大胆实施“拿来主义”。

三曰循环利用,滚动开发。

四曰搞好互换,变换说法。

五曰旧瓶装新酒。。

六曰“有意出点小错”。

第六部分,文秘写作人员的品格修养及其业务素质

一,文秘写作人员的职业定义

一个处于核心部位、受领导器重、具有特殊才能、专门为领导进行文稿服务、发展前途优越、同时具有一定风险的群体。

(一)处于核心部位。

(二)受领导器重。

(三)具有特殊才能。

(四)专门为领导进行文稿服务。

(五)发展前途优越。

(六)同时具有一定风险。

二,当代秘书人员的品格修养

第一,要有很强的组织原则。

第二,要有很好的政治品质。

第三,要有很强的奉献精神。

第四,要有严格的求实作风。

第五,要善于处理涉及个人的敏感问题。

1,找准角色定位,永远躲背后,不要上前台。正确认识秘书写作人员与领导人的关系

从属关系

合作关系

嫡系关系

正确评判领导和秘书写作人员在文稿中的作用(7:3开,领导占70%,秘书只占30%。)

2,有耐心,少抱怨,慢等待。

3,有正气和骨气,迎合而有尊严

4,巧用力,善保护自己。

怎样加强品格修养。

加强学习。

开阔胸怀。

见贤思齐。

三,当代文秘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

要成为“三手”,即成为职业杀手、快、多面手。

1,职业杀手。(1,有强烈的职业爱好。)2,有敏感的职业意识。3,有胜任工作的职业水平。4,有健康的体魄和适应各种环境写作的能力。5,稿子完成后觉得很有成就感。)

2,快。

3,多面手。就是要有会写多种文体文章的本领,涉及党政机关工作的所有公文文体类型,都要求能写。还要会写文学作品,包括诗词、序跋、论文等等。

一类是行政公文写作。

二类是事务文书写作。

三类是会务文书写作。

四类是礼仪文书写作。

五类是宣传文书写作。

六类是传记史志笔记写作。

此外,如果是政法部门的文书写作,还要会诉讼类和公证类文书的写作。如果是公司企业,还要会经贸文书写作。

要处理好知识的学习、占有、储备、结构、使用的关系。

怎样提高业务素质

爱其业。

勤学习。

多实践。

第一书记发言稿篇(8)

生前也想把自己的文稿加以编选出版,因为各种原因却没有完成。李乐光曾经接触过,仰慕他的为人,牺牲以后,李乐光对的手稿认真搜集。为躲避敌人的检查,他决定白天由其岳母把手稿埋在向日葵下,夜深人静时再拿出来进行编辑。由李乐光编写的文稿共有四本,他被捕后,就由赵太太继续保存文稿,其后由赵太太的女儿转交给的女儿李星华,最后再交给周作人保存。周作人送上海出版时,鲁迅写《守常文集》题记,这份文稿只剩一二部分,因白色恐怖,最终没有出版。1939年4月出版的也只是书稿的一半。后半部,即三四卷,则由周作人保存到全国解放。《闲话周作人》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美国作家约翰・吐尔青年时期写一部讽刺小说《笨伯同盟》,曾送过几家出版社,结果都不同意发表。作家精神受到很大打击,从此,郁郁寡欢,于1969年在家中打开煤气自杀。之后,其母亲很不甘心,带着儿子留下的书稿四处联系,均被拒绝。无奈之下,她最后向南方著名作家瓦尔格・帕赛求援,瓦尔格・帕赛看完作品后,非常赏识此小说,同意将《笨伯同盟》发表,可以让更多的读者参与阅读。小说问世后,还获得普利策奖呢。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一生写过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具有代表性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均未完成。短篇小说有《乡村婚事》、《变形记》、《在苦役营》,还有《中国长城的建造》等。可惜生前作品只发表一半。他要求死后把所有作品和书稿“毫无例外地予以焚毁”。他的全集主编马克斯并没有听从作家的遗愿,反而整理出版了卡夫卡的全部著作,还有他的书信和日记。因此,我们才能读到他的全部作品。

萨特已出版著作50部,还有许多手稿流散在世,萨特本人不太重视自己的手稿保存,经常随意的馈赠别人。有一次,一个人打来电话,告诉萨特拥有他的战时笔记本,想卖给他,萨特拒绝说:“我不能介入这样的贪婪之举。”萨特死后,他的这些手稿,不断出版。他的养女埃尔卡伊姆把《奇怪战争的笔记本》、《道德笔记》原稿均交给出版社出版。

第一书记发言稿篇(9)

1985年4月19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全体会议讨论通过《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1997年5月8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二届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都对志书的审稿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第467号令,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条例》对参审人员、审点、审查验收的主体和程序等也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009年5月,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下发《天津市地方志书审查验收办法》,规定未经审查验收的志书,不得公开出版。

据此,天津市水务局对续修《天津水务志》做出相应的实施办法,要求续志实行自审、复审、终审三审定稿制度。

综上所述,志书的审稿,是国家法律规定的,绝非可有可无,绝不可马虎行事。既然有法可依,就要依法办事,所以审稿是修志必须遵循的法定工作程序。

二、审稿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环节

如果把志书的编纂程序,用时间来划分的话,我认为,搜集资料的时间占1/4,编写志稿的时间占1/4,总纂的时间占1/4,审稿改稿的时间占1/4。实践证明,这种时间上的四分法,基本上符合《天津水务志》编纂工作的实际情况。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天津水务志》是编出来的,也是审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一般来说,修志单位都重视前两个阶段,完成了初稿就认为完成了修志任务,而对审稿改稿重视程度相对来说差一点。如果说,不能不重视,那是怕评审通不过。有的修志单位甚至认为审稿是市局编办室的工作,或者错误地认为是一个过场。其实,审稿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十分必要的事。

其一,编纂人员,包括主编在内,经过搜集资料、编写初稿、总纂合成,已经竭尽全力了,想在这个基础上,单靠自身的能力把志稿质量再提高一步,哪怕是一小步,都是很难的。这时,必须争得外力的援助和指导。审稿,就是最好的外援和指导。只有经过审稿,才能对盲目自满者以当头棒喝,使之更具自知之明;才能对谦卑不知所措者以启发引导,使之豁然开朗而信心倍增。

其二,志书是众手成志,靠的是集体智慧。审稿可集中吸取有关方面专家的知识和智慧,有助于解决志书记述内容庞杂而修志人员知识局限的矛盾,有助于解决交叉重复,缺项漏项的问题,达到整合资源提高志书质量的目的。

其三,志书质量是志书生命所在。正如一项水利工程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监督一样,志书也要经过多次的审稿把关,才能确保质量。“初稿要抢,成稿靠磨”。对待志稿,必须经过多次斟酌修改,才能使之臻于完善,才能达到可流传千古的“信史”标准。

三、审稿中主编要转换角色严把质量

在搜集资料、编写初稿、总纂改稿阶段,主编是策划者、编纂者,也是审稿人。主编面对的是整部志稿和每一位编纂者,在这个对立统一体中,主编处在主导地位。进入初审、复审,包括终审,主编的地位变了,角色也发生转变,由审别人的志稿变成了被别人审,而且审稿的重点也与内部审稿有所不同,层次更高,要求更高。主编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诚恳虚心地听取意见,并且组织和带动编纂人员归纳整理审稿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修改方案,修改好志稿。

这一阶段特别要克服影响审稿的三种不良倾向:一是,审稿走过场,形式主义。由于修志人员对审稿认识不够,又不积极主动去争取领导重视,或者心情浮躁、急于出书,造成自审、复审很容易走了过场。二是,缺乏强有力的审稿班子。审稿人员的责任心和水平决定审稿的质量,审稿一定要请修志专家,懂得水利专业知识和了解水利工作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向精品佳志高峰攀登。三是,编纂者单纯任务观点,不愿在精益求精上下功夫。编修一部志书一般要五年,编纂人员多系借用或聘请,如果带着单纯任务观点,其后果必然是自审不严,修改不力,质量不高。

四、审稿中主编要把住常见的硬伤

所谓硬伤,就是明显的错误,审稿中常见的硬伤,大致有:

第一,资料不实。这是最大的硬伤,资料缺漏、错位、不实,原因多为对资料未经核实,以讹传讹。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资料都去逐一核实,但至少要对占有的资料进行审校,对可疑之处核实后再用。档案中有些总结,为了当时应付检查、验收,夸大工程的作用,类似这样的资料,一定要核实慎用。

第二,交叉重复。一项工程多处记述,侧重不分,重复现象严重;一类事项罗列记述,不分重点,不予筛选,照抄照搬,详略不当,致使志稿内容交叉重复,反复记述。

第三,内容前后抵牾。在一部志书中,同一件事,或同一数据,前后所记不同;文表互异;同一表内,分数相加不等于合计;百分比之和不等于100等等。

第四,书写不合志体。如在志稿中存有一方面、另一方面的语言问题;我区、我市等称谓问题;“做好…工作,确保…安全”等标题不符合志体的问题;还有工作总结照搬,过多的文件内容摘抄,不做加工,有些简称看不懂等问题。

另外,存在口语化的语言;过多的“了”字;错用标点符号;计量单位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等等错误。

五、志稿的修改

梳理消化审稿意见与制定修改方案,是出版一部高质量志书的关键。此项工作从自审后就开始了,自审由修志单位组织审查,审稿人多为志书断限内的知情者、负责人、见证人。所以,自审所提出的意见比较全面、比较具体,其重点往往落在对于史料的质疑和纠误,重要史实的补充,重大线索的提供,兼及行文不当。自审后,主编应从众多的意见中,梳理消化并形成对志稿修改的总体思路,指导并与编纂人员修改自己所负责那部分初稿。这就是从初稿评审意见中得出来的修改所需要把握的重点和着力点,抓住重点和着力点,当然也不放过那些小到具体的硬伤。从效果上看,有无总体修改方案,能否举一反三,是不一样的。

第一书记发言稿篇(10)

1、标题。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单标题。即:事由+文种。就是直接说明竞选的职位,并注明文种。二是双标题。由正、副标题组成。正标题在上,概述演讲的中心内容,副标题在下,用破折号连接,标明事由和文种。

2、称呼。怎样称呼,要视听众而定。一般用泛称,如各位领导、同志们等。称呼语要顶格书写,排列有序。

3、正文。竞聘演讲稿的正文主要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构成。

企业党委书记竞聘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以平常、诚恳的心态接受大家的选择,希望带给大家的是一个更加真诚、理性、执著,更加坚毅、稳重和成熟的我。我竞聘的岗位是:党委副书记竞聘报告,党委书记竞聘报告。我的竞聘演讲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个人竞聘优势

第一,充满激情的年龄优势给我带来了充分的自信。

第二,我没有什么非凡的阅历与令人眩目的资本,但我从基层幼儿教育工作和工团工作的实践中得到了充足的锻炼。

第三,年的机关工作实践中,接受了党组织的培养,在共青团这所大学校里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第四,掌握了共青团工作的理论知识,具备了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能力。

第二部分:公司共青团工作状况分析

公司正在向成长型物业公司迈进,人才资源极为宝贵。目前,公司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四个问题是:

第一:党委副书记竞聘报告,党委副书记竞聘数量锐减。公司整体年龄偏大,多年不招工、到年龄离团等因素的影响。第二:团组织的吸引力不强。第三:团组织活动开展困难,缺乏活力。第四:团组织工作经费缺乏。

面对公司共青团面临的问题和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第三部分:工作思路与措施

一、扩大共青团工作的覆盖面。

二、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

上一篇: 管理学专业论文 下一篇: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