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10 18:43:34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篇(1)

村校幼儿园办园难,首先难在合格农村幼儿教师极度匮乏。在镇乡一级幼儿园兴许还有几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在村校幼儿园,就只有临时聘用的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兼任幼儿教师。培训合格教师无疑是优质村校幼儿园创建的第一要务。优质乡村幼儿教师培训既要重视临时聘用人员和小学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也要关注和解决乡镇中心校和村校领导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专业成长的问题。培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帮助所有与村校幼儿园建设有关的人员,充分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特殊性和专业性。我们的具体做法有四:

(一)理念先行

乡镇中心校校长是提升村校幼儿园质量的重要管理者,村校负责人是村校幼儿园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但是,他们通常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有限,很多人从来没有接受过,也从未参与过学前教育的相关学习培训,对学前教育的了解几乎为零。村校参与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的教师,对学前教育的了解认识也非常有限,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极度欠缺。针对这样的现实问题,我们精心设计“走出去、请进来、参与做”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校长、书记等学校行政领导、中心园园长、骨干教师、村校负责人及幼儿教师等参观学习市内外幼儿教育的名优园、特色园;邀请市内外幼教专家来讲学,在学习的过程中,统一认识,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大家更新观念,转变情感,参与创建。

(二)需求对接

在理念先行的基础上,我们认真设计了合格幼儿教师培训“需求订单”服务。开展具体培训之前,首先通过网络及实地进行调研,向相关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访谈,层层深入地了解培训对象的情况和需求。通过问卷、座谈会,我们了解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化”的理解比较清晰的乡镇幼教老师只占15.6%,他们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如何实践”“去小学化之后教什么”“幼小衔接做什么”等问题困惑较多,渴望专业指导。他们希望的是形式生动、浅显易懂的培训,更具针对性,符合村校园实际情况的培训。

(三)“浸润式”培训

有了“需求订单”的目标定位,我们分层设计、分步实施了“浸润式”培训。培训努力扎根“农村”,立足乡土资源,努力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积极构建思考与实践的平台,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第一阶段,面向全体幼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更新理念,提高认识;第二阶段,依托村校幼儿园建立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游戏化教学等专题的实践基地,根据不同幼儿园的地域特点及教师专业化程度分片研修,让老师亲身参与到园所的资源开发、环境创设中来,由“被动”变“主动”,实现做中学。第三阶段,开展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互换式培训,与市级示范园、乡镇中心幼儿园、村校幼儿园组建培训共同体,开展“同课异构”、“跟班研修”、“幼小互动研修”等大量互换式、体验式培训,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可能成为培训者,相互影响,共同成长。

(四)梦想导航

从“看管孩子”到“智慧办园”,这是教育理念和行动的飞跃,需要通过构建共同的教育梦想,形成乡镇中心校校长、村校负责人、中心幼儿园园长骨干、村校幼教教师的教育合力才能实现。培训中,我们积极融入情感认同与教育良知,让更多的人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掌握科学的的理念和方法。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领导管理由原来被动关注到主动关心的位移;领导能力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到“课程”领导的跃迁;教师教学由“教什么”到“我要教”的转变。有的乡镇校长萌发并开始了“办中国最好乡村幼儿园”的逐梦之旅!有老师正在构筑“许孩子一个真正童年”的美丽梦想。

这样的梦想是创建优质农村幼儿教育的所必需的。有了梦想,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当最基层的幼教人团结起来,我们相信,达成梦想的过程,就是我们羽翼下的每一个孩子享受优质学前教育的过程。

二、跟进:开发优质乡土课程资源

“教什么”“用什么教”是长期困扰村校幼儿园老师的第二大难题。“一师一桌一凳,屋里坐一天”基本上就是村校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的全部。即使很多村校教室配置了多媒体设备,也仅仅是作为播放动画片和音乐的“播放器”在使用。支持幼儿发展与成长的园所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几近空白,课程资源开发无从谈起。教师的教育内容贫乏、低质、随意,孩子的玩耍和游戏乏味、低效、教育价值挖掘严重不足。

其实,村校幼儿园不缺课程资源,大自然在给予村校幼儿园蜿蜒绵长与群山峻岭的同时,也给予了更多可利用的乡土资源。我们在创建过程中初步完成了“定向一开发一利用”三步走。

(一)精准定向。自然运动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定位明确的旅游新区。这里有国家5A旅游景区“黑山谷”、中国最古老的“龙鳞石海”、正在创建运动休闲之城。结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定位,我们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生态、运动”优质村校幼儿园创建理念,力图充分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人文、民间游戏等资源,让“木头、竹子、石头、泥土、沙、树”说话,让万盛的人文、地理、旅游资源在儿童的心里筑巢生根。

(二)扬长避短。人尽其才

1.人的资源的开发。村校幼儿园缺少专业幼教师资,但却不乏优秀的音乐、美术、心理健康等专业的小学教师,特别是有体育特长的男教师。我们尝试挖掘村小教师专业与兴趣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人尽其才。通过问询了解、情感趋同、鼓励鞭策,启发他们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兴趣。

其间,虽然也遇到来自固有经验、学习方式变革的阻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我们看到了效果。在汉苗聚居的关坝田坝村,“姚明、科比”走进校园,孩子们在“小篮球幼儿园”的氛围里练习投掷、奔跑,明白勇敢、坚持和毅力;在海拔1300米的石林茶园村,幼儿园里依然满目春光、红红火火,孩子们播种耕耘,沙池嘻戏、快乐涂鸦。

2.物的资源的开发。大自然资源丰富,慷慨无私。我们建立了“万盛经开区幼儿园本土资源库”,按照自然、旅游、人文、民间游戏等类别进行归纳整理。各村校幼儿园根据自己的资源定位,拟订《村校幼儿园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规划》。中心校校长带领乡镇幼教团队从大山里找来泥巴、木头、竹子;从湖南返空车运回长江沙……

(三)改造“旧”园。变“废”为宝

“旧”园改造,实现“干湿”分区、灵活多变――创建了攀爬区、创意美工区、森林小木屋、投掷区、民间游戏区、戏水区、养殖园、种植园、黑山谷生态旅游区等户外活动区域;创设了表演区、阅读区、农家乐、地面乒乓台、室内运动区等室内活动区域。

变“废”为宝,实现低成本、低结构――废弃的花园变成了种植园;教学楼的墙面增加篮框,画上五颜六色的图形数字成为了孩子们的投掷区;低矮的花园墙面稍加改造成为涂鸦区、泥塑区;沙池里堆放着竹筒、汤勺、盆子、筛子等玩沙工具;山里找来木头、竹筒、鹅卯石,请上一位会木工的家长,即刻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建构材料,再做两个独轮小推车,歪歪扭扭,孩子们合作搬运,乐在其中。

三、深化:供给优质精准教研服务

教研工作的方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村校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目前,教研工作普遍存在“齐步走、欠深入”的问题,教研导向受到干扰,教研方式浮于表面,教研内容欠缺深度,教研效果事倍功半。

在探索“优质乡村幼儿园”创建的路上,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深入”为行动准则,努力加强和改善“教研微循环”。精准确定村校幼儿园教研内容,精准服务村校幼儿园发展,精准提升村校幼儿园教研实效。力争通过教研转型,精准滴灌,把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精准输送到村校幼儿园这个基础教育的“毛细血管末端”。具体做法有三:

(一)组建“四级”课程管理共同体

我们组建了由区教研员,乡镇中心校校长,中心幼儿园园长,村校负责人(兼教师)组成的“四级”课程管理共同体,通过协商、合作,做好村校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立体化管理抓好“一日活动皆课程”常规管理以镇为单位整体设计作息时间、课程设置、课程时间、一日活动、一周计划、主题方案等,在主题活动及其环境中,逐步优化村校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模式。

(二)实施“三人行”互助行动

“三人行”互助行动源于“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关注农村学前教育,每个老师、每个孩子、每个细节对我们都具有教育性。虽然解决问题的过程参与人数并不多,但我们仍然希望探寻一条提高农村幼教师资水平的有效路径。

“三人行”互助行动旨在构建“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龙头,辐射引领村校幼儿园共同发展的‘乡村幼教发展共同体’”。我们建立了“三人行”区域推进研训制度,确立了定时、定人、定指导内容的教研方式。教研模式也随着工作开展层层递进:

“2+0”送教:由乡镇中心园的2名骨干教师对村校园进行送教活动,再根据送教活动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研修学习。

“1+1”同课异构:由乡镇中心园的1名骨干教师和村校园的1名幼儿教师分别提供2节“同课异构”教研课,再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研修学习。

“订单式”服务:基于前期的互助学习,由村校园主动提出“研修任务”,乡镇中心幼儿园根据任务设计下一次的行动计划,开展互助研修学习活动。

“个性化”研修:基于前期的互助学习,村校园根据自身实际提出“问题”,并积极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这个阶段由村校园申报下一阶段的“研修计划”。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篇(2)

(一)高中、职专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高中、职专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学科(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和教辅人员)教师。研修以“用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理念、方法、应用案例、工具等模块的学习,推动高中、职专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教师根据学校选择的课程套餐,自主选择具体的研修专题,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高中、职专教师要学以致用,将集中研修所选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通过平台提交应用成果。

(二)初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和美术12个学科教师。以基于新课标的课例研究为主题,聚焦新课标贯彻和混合式课例研究,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基于课标贯彻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贯彻课标的混合式课例协同研究、课例研究常态化及其变式应用等。研修共50学时,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期间的成果,结合日常教学,进行课例设计与研究,并通过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三)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社会)8个学科教师。研修以“用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理念和方法、小学应用案例、小学教师常用工具等模块的学习,推动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教师根据课程套餐A自主选择具体的研修专题,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小学教师将集中研修所选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通过平台提交应用成果。

(四)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幼儿园教师研修内容以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提升为主题,围绕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组织与实施,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及组织要点、生活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和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六个专题的学习,在普及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同时,提高我市幼儿教师实施一日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个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个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成果,结合日常幼儿园一日活动,进行实践研究,并通过研修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二、研修时间

研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

1、集中研修时间:

幼儿园教师:7月7日-7月12日;

高中、职专教师:7月15日-7月20日;

初中教师:7月22日-7月27日;

小学教师:7月30日-8月4日。

2、分散研修时间:暑假结束开学后。

三、研修形式

以学校为单位,集中组织在校研修。研修按照“省课程专家团队—市县学科指导组—研修小组—参训学员”的教学组织模式,依托“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进行。

在省教师教育网上凭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首次参加远程研修的教师以默认账号(身份证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小写>)登录,并及时修改密码。

四、研修考核评价

1、指导教师、研修组长和研修教师达到合格标准,在其信息管理系统个人账户计入相应学分。

2、市项目办将对暑期研修的所有单位进行量化考核,依据平台数据,并结合各单位研修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对于组织到位,研修有序,研修人员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的单位,将给予考核加分,评选省远程研修工作先进单位。凡出现不合格指导教师或学员的单位,将不得被评选为远程研修工作先进单位。

3、所有研修人员按照省远程研修的评优标准,依据平台数据,评选省远程研修先进个人;对于研修态度差,不听从领导和安排,被省市通报批评的研修人员,取消本年度评先选优的资格。

五、研修组织管理

1.本次远程研修实行市、镇(街道)、校(园)三级管理。市教体局成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头的“市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简称“市项目办”),办公室设在教师进修学校,下设各相关职能组,具体负责我市远程研修的组织、管理、宣传等工作,对各研修点的研修过程进行巡视督导。集中研修期间,负责指导教师团队集中办公的组织、管理、服务工作。

2、各镇(街道)教育办和市属学校要成立远程研修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制定切实可行的研修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对研修工作的管理。于7月6日前,将《2015年远程研修实施方案》和《暑期远程研修应急预案》,书面的形式(加盖公章和校长签字)报市项目办。

3.参训学校校长(园长)是此次研修工作第一责任人,集中研修期间,全程在岗。要保障教师上网学习条件,网络应达到规定标准。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课程进度播放视频,督促、引导教师按时收看视频、完成作业和积极参与网上研讨,保证每一位学科教师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

六、其他要求

1、市项目办、各研修学校做好研修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反映教育和教师的良好形象。要安排专人负责研修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研修情况,及时发现研修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暑期研修期间,以研修点为单位,至少报送3篇稿件。

2.各单位研修项目负责人要保持电话畅通,每天登录研修指导QQ群,查看最新研修信息,加强过程监管和指导。请各单位负责人、管理员、指导教师加入学段QQ群(加入时注明:单位+姓名)。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篇(3)

市区注册资本10万以上可办幼儿园

为了鼓励社会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徐州市学前教育管理条例》规定,只要有符合标准的固定场所和配套设施,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保育和教育人员,在城市,注册资本不低于10万元,在农村,注册资本不低于5万元,即可向教育部门申请开办幼儿园。此外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其建设费用享受国家减免政策,有关部门向幼儿园收取的费用按向中小学校收费标准执行。

今后幼儿园更安全

为了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保护学前儿童的人身安全,条例对幼儿园的安全配套设施如校舍、室外活动场所体育器械、值班室、校车等与安全相关的事项作了强制性的规定。此外,条例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卫生保健、安全防护、学龄前儿童交接、食品卫生安全等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保障学龄前儿童安全。为了保障幼儿教师的正当权益,条例.规定,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享有同等的地位和待遇;民办幼儿教师与公办幼儿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研究生课程班

许多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都开设了研究生课程班。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年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开设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二、学制:学习期限为二年,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

三、学习方式:采取集中授课、自学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的形式。集中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寒暑假进行。

四、课程设置:按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规定,该课程班设课程八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学前教育原理、幼儿园课程研究、幼儿园游戏研究、学前儿童健康研究、学前儿童艺术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管理研究。

五、师资力量:课程主要师资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知名教授、副教授主讲。

六、招生对象:幼儿园园长、业务园长、骨干教师、幼教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

天津: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教学质量位于全国前列

从天津市教委获悉,天津市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在规模、结构、质量及效益方面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整体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已位于全国先进行列,社区早期教育等项工作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目前,全市共有托幼园所1617个,城市有329个、农村有1288个。全市在园幼儿共有19.38万人。其中城市有6.13万人,占幼儿在园总数的31.62%;农村有13.26万人,占幼儿在园总数的68.38%。到“十五”末全市3岁至6岁幼儿入园率就已经达到了90.64%。市区园际间教育差距逐渐缩小,社会力量办园规模逐步扩大。学前三年教育得到了普及,基本满足了城区儿童的入园需求。少数民族、农村贫困地区、城市贫困家庭以及流动人口和各类残疾儿童入园问题受到普遍重视。全市有7所民族幼儿园(班),根据规定,对持有低保证家庭的子女进入托幼园所免收保育费,进一步保障了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权。一些国办园对特困家庭的子女和残疾幼儿入园都相应制定了优惠政策。外来人口的幼儿入园人数已达1万余人,占入园总数的5.46%。外来人口子女入园与本市儿童享受着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条件和待遇。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加速推进,农村幼儿入园率比“九五”末增长了13.4%;大力开展示范幼儿园和一级幼儿园建设,全市各区县和各幼儿园在创建过程中共投入2500余万元;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合格率由2000年的59.7%升至现在的89.6%,市区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52%,全市园长大专以上学历达到58%1全市社区早期教育正在全面推进,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自考学前教育专业

现在各地区自考都设有学前教育专业,其中包括专科、本科两个层次,幼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报名参加学习及考试,考试时间各地要求不同,但专业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及考试课程安排大体相同,以北京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在幼儿园及教育部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要求应考者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学前教育的基本素质,能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学历层次与规格

本专业为专科层次。其总体水平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同类专业专科的要求相一致。

凡取得本专业专科所规定的17门课程的合格成绩,学分累计在78学分以上,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证书。

三、考试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语文;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文学;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体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英语;科学、技术、社会;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教育技术。

海南:民办幼儿园门槛降低30人以上就可搭班子

几经修改完善的《海口市民办教育促进和管理办法》已经最后定稿,将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此《办法》将于近期公布,在具体内容上跟此前媒体报道的略有不同。

民办幼儿园办学规模要求降低。原规定曾提出,民办幼儿园的基本办学规模应不低于60人,现在这一条款已修改为“不低于30人”。但《办法》明确规定,申请正式设立的民办学校应当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配置必要的教学仪器、电教设备、图书资料、器械及生活、卫生等设施设备。

办学用地政策有微调。原规定提出,民办学历教育、学前教育办学用地可采取出让、划拨等多种方式提供;对举办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按照公益事业用地的有关规定,给予与公办学校同等优惠。新规定修改为:民办学历教育、学前教育办学用地,由政府按照公益事业用地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

专项风险资金标准改由政府定。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篇(4)

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学前教育大力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大学与幼儿园合作已取得一些成效,我们可尝试通过大学的外部力量更快、更好地推进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发展,园校合作克服教学障碍,丰富教学策略,使自己不断成熟,进而促使他们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典型引领,发挥大学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引导幼儿教师教学发展

幼儿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实践工作,常被称为“教学精英”“教学能手”,当面对课堂教学的困惑时,他们大多数情况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但是有时候却不能克服幼儿教育的难题。而大学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在专业理论的支撑下,可以为幼儿教师提出良好的解决策略。当大学教师走进幼儿园课堂时,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教师带来优秀的教学模式,引领和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教师专业知识颇为丰富,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科学的幼儿教学方法,能推动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发展。例如,大学教师走进幼儿园的课堂,采用听课及评课的方式与幼儿园教师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活动材料的组织、处理是否恰当,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否完美,幼儿教师的基本功是否到位,教学活动效果是否产生等,并且关注幼儿的课堂活动表现。若条件许可,大学教师可以为幼儿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示范,这样的听课、评课,能帮助幼儿教师了解自己的优秀的地方,了解自己哪些环节是欠缺的,有助于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依托项目,在合作中开展教学研究,推动幼儿教师的教学发展

幼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要想成为专家型的教师,需要教师探究幼儿教学活动的性质及规律,研究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将教育教学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来促进自身的教学发展。而我国大学教师长期从事研究工作,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对研究拥有独到的见解,这种研究精神是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少的。所以,大学教师与幼儿教师合作,依托合作项目中开展教学研究,如课题合作、园本研究、国培计划等,帮助幼儿教师重新审视早已习以为常的教学惯例,引导他们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索解决教学实践的某些困难。

案例:

“河南省国培计划(2017)”——幼师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

“河南省国培计划(2017)”——幼师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工作,本项目旨在通过培训,解决乡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乡村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送教下乡培训带动园本研修,加工生成一批本土化培训课程资源。研修项目需要高等师范院校与幼儿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资源共享,长期交流。

(1)送教培训模式:培训分4个阶段递进式进行,每个阶段为期2天,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按年度分阶段实施主题式培训,包括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四个主题,园本研修贯穿其中,将园本问题作为培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加以解决。每次集中培训之后,由专家团队针对本阶段的活动进行总结,共同布置下阶段的培训主题,设置园本研修内容,讲解园本研修的方法及步骤。

(2)送教下乡的内容: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主要内容包括:

①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内容选择、目标设定、活动过程、活动反思;

②课例研讨、改进教学设计;

③听课、评课方式方法;

④引导和支持幼儿教师组织游戏活动、介入与指导幼儿教师的角色游戏、帮助幼儿教师设计与实施规则游戏;

⑤了解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家长参与教育的形式、家长工作的组织形式。

(3)送教下乡的阶段。

①诊断示范阶段:采取大学教师现场教学、报告、研讨等方式,诊断乡村教师教学问题;针对问题,选择契合主题的课例,采取说课、上课、评课等多种方式提供示范教学,专题研讨,提出教师研修任务。大学教师拥有丰富、精深的理论知识,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幼儿教师发现问题,以教学产生的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促进参与研修的教师真正得到提高,解决他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大学教师可邀请河南省优质幼儿园教师为农村幼儿教师上课,着重研析教学基础理论、幼儿园核心知识、实践活动,让农村幼儿园教师在集中研修中探究教学的性质及规律,研究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可以使自身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同时提高。

②研课磨课阶段:磨课环节突出课堂教学问题解决,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研修,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打磨,不断改进教学设计;送培专家团队针对研课磨课的问题,通过示范教学、同课异构、专题研讨等方式进行现场指导,生成合格课、优质课、精品课。

③成果展示阶段:阶段性研修成果展示,采取说课、上课、评课等方式展示教学改进成效,通过微课例、微案例、微故事等展示研修成果,通过专题研讨再次提升。

④总结提升阶段:大学教师对送教下乡培训工作进行系统总结,树立经验、反思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制订园本研修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生成代表性成果,并进行加工,形成本土化培训资源包,支持园本研修和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篇(5)

幼儿教师网络研修在空间上拉近了不同地区幼儿教师之间、幼儿教师与指导团队之间的距离,具有跨空间性。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来自全国各地,日常工作繁多。相较于以往采用的脱产培训形式,网络研修模式将排除幼儿教师们空间移动上的困难。尤其是乡村幼儿教师,他们一般会因为地域限制、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制约而不能参加远距离的集中教师继续教育活动,造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缓慢。因此,网络研修可打破空间限制,有利于促进城市与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时间灵活性

通过网络研修,幼儿教师与指导团队可根据双方需求,灵活地设定周期流活动。高校专家、一线优秀教师与学员都各自有着不同程度的工作量,各方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之余进行网上学习。指导团队跟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和实施建议,提供相应的网上课程资源以及作业要求。由此,幼儿教师可自选时间进行学习,也可以与其他幼儿教师合作完成相应作业。同时,幼儿教师能够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等问题发到交流平台,向高校专家、一线优秀幼儿教师提问,或是与线上的其他学员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活动案例、工作感想等。网络研修中时间的灵活性,可有效地为幼儿教师的研修学习提供帮助。

(三)内容共享性

网络研修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化特点,为幼儿教师提供开放性的网上学习平台。参加学习的幼儿教师通过登录教育论坛、平台等社交网站就能够学习由指导团队提供的多种学习资源,如课程视频、玩教具制作相关资料等。此外,利用互联网的社交功能,幼儿教师可直接与专家及其他幼儿教师进行分享、交流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经验、教育教学与专业发展方面的困惑等。不仅可以获得高校专家的指导,还能够通过与其他不同地区、不同教学能力幼儿教师的交流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四)研修方式科学性

幼儿教师是网络研修的主体,指导团队在研修中发挥主导作用,技术团队为幼儿教师的有效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首先,在研修开始前,指导团队会对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并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出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层面的要求准备相应的视频课程资源,制定研修的执行课表与教学进度引导表等一系列相关的教学资料。在研修进行中,针对幼儿教师的提问,指导团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回答并积极与学员进行主题式研讨。其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对幼儿教师的学习效果具有制度保障。指导团队、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根据研修目的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如诊断测评、培训测评和发展测评等。学员每学习一门课程,在论坛中每次发言,每次提交作业,每次分享学习资源,系统将自动加分。对于学员所提交的材料,指导团队将根据其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在考核评价中,尤其注重学员参与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学员分享的优秀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教学心得等将成为生成性资源,有助于提升学员的学习动力。

二、幼儿教师网络研修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研修动力不足

由于对网络研修的认识存在误区,加之远距离的学习方式,幼儿教师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有些幼儿教师认为网络研修就是一种现实中无人监督的工作任务,出于功利目的,如为了获取荣誉、评职称等而在交流平台上发应付了事的帖子;有些幼儿教师完全不重视网络研修机会,很少参加线上交流;另有些幼儿教师认为网络研修中的学习内容与自己实际的教学情况有些出入,缺乏实践性;也有些幼儿教师因为平常的教学工作太多而没有时间学习视频课程。此外,不同于脱产培训等面授的研修模式,网络研修不能在生活中实际地对幼儿教师的网上研修情况进行督促,在线挂学与找人替学的情况容易出现。幼儿教师缺乏研修的主动性导致幼儿教师网络研修的效果不佳,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幼儿教师研修能力不够

目前,我国仍有一些幼儿教师不具备自主研修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研修资源的接受能力和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不强。首先,幼儿教师普遍不高的学历以及全日制的工作,造成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机会不多,因此对研修资源的理解、分析、评价以及迁移的能力十分有限,很少能够对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举一反三。其次,师范学校、专科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教学的不足,导致许多幼儿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高。再次,由于工作性质,幼儿教师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幼儿教师电脑操作与网络运用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乡村幼儿教师和年龄较大的幼儿教师。有些幼儿教师不能独立登录网络研修的教育论坛观看视频课程、发帖交流和提交学习作业等,而且缺少帮助,久而久之就自然地放弃了研修活动,未能达到网络研修的教育目标。

(三)线上交流流于形式

线上交流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幼儿教师发言少、提问不明确、发帖动机不对、交流深度不够等。在交流活动中,上线并提问、交流的幼儿教师不多,而且有些幼儿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空洞,不具体,也有些幼儿教师的发帖内容与研修内容的相关性不大,只是为了获得一些考核的分数而已。当然,这不仅与幼儿教师研修积极性普遍不高有关,还和幼儿教师的自身能力具有一定的关系,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乡村幼儿教师群体。例如,在调查中发现,2015年某省参加网络研修学习的乡村幼儿教师中,本科学历的约占23%,专科学历的约占51%,高中学历的约占6%,还有近1%的幼儿教师学历为初中,可见专科毕业的幼儿教师是乡村幼儿教师的主体,本科学历的幼儿教师不多,而且还有小部分是中学学历的幼儿教师。因为自身专业能力有限,幼儿教师往往不能提出更有实践意义的教学与专业发展问题,对于专家的解答也缺乏深入探讨的能力。此外,受媒体理论中“社会临场感”概念的影响,幼儿教师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沟通时所感受到的学习氛围不如面对面互动的逼真效果,导致其自觉学习与学习满意度较低,因此幼儿教师研修的投入程度不高,其社会临场感不强,线上交流的积极性也就不够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与指导团队之间以及幼儿教师之间难以形成深度的交流互动,势必会影响到幼儿教师的学习效果。

三、幼儿教师网络研修的建议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逐渐覆盖了我们的生活。从世界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大环境来看,在“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的专业发展[2]”的理念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发展模式将成为未来的教育常态。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网络研修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激发幼儿教师网络研修的主动性

幼儿教师网络研修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激发幼儿教师参加网络学习的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4],影响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积极性的因素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种,内在的影响因素有便利性、舒适性、一般利益和未来发展目标,外在的影响因素是管理部门、课程和制度的压力。2016年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行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对教师们的培训学分管理,进一步激发教师参训动力,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从我国幼儿教师网络研修的现状来看,首先,各地的教育部门与幼儿园自身应加强对幼儿教师网络研修的重视程度,帮助幼儿教师明确参加网络研修的目的及意义,并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幼儿教师网络研修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考核的结果可与幼儿教师工作成果相挂钩,强化对幼儿教师的督促力度。其次,高校专家、当地教师教育机构等应在研修前开展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调研”工作,基于调研结果的分析,通过预设课程资源,制定执行课表来满足幼儿教师的学习需要。为方便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学习,课程资源可以通过Moodle平台、Moocs(慕课)等形式呈现。同时,根据幼儿教师的学习能力与特点设计合理的研修流程,具体划分出几个学习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加强反馈工作,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并推进幼儿教师的研修活动。对于较为优秀的作业可以推优,从而激发幼儿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在线上交流过程中,学科专家应引导幼儿教师的学习进程,采用合理的方法激发幼儿教师交流的积极性,精心设计幼儿教师聚焦于教学中的真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学科专家应尽量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剖析和解答,使幼儿教师逐渐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技术部门应做好技术层面的各项工作,减少幼儿教师网络研修中的技术性阻碍,为研修双方的交流与活动提供应有的便利。

(二)提高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是幼儿教师参加网络研修的基本条件。2013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3]”。近期制定的《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再次强调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要求。但目前,许多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较低,这与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受教育等因素相关。因此,首先要为条件简陋的幼儿教师提供设备上的保障。其次,专科学校、师范院校等教育机构应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职前教育强度。同时,相关教育部门和幼儿园除了重视幼儿教师在网络研修中的参与程度之外,还要为幼儿教师提供现代信息技术操作的学习机会。针对乡村幼儿教师和年龄比较大的幼儿教师,更要帮助其在电脑、网络等方面的学习。此外,技术团队也应通过相关课程教学帮助提升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保证幼儿教师顺利地参与到网络研修活动中。

(三)与多种研修模式整合并行

单独运用一种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不可避免具有局限性。因此,一种比较新的学习理念、学习方式———混合式学习应运而出。根据特定的学习任务、目标、要求和内容,多种模式整合并行,各相关因素优势结合,彼此互补则可以扬长避短,发挥网络研修的优势,弥补网络研修的不足。目前国内实行较多的是网络研修与校(园)本研修的整合培训模式,例如2015年山西省乡村幼儿园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和2015年云南省乡村幼儿园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对此,教育部制定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肯定了混合式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规范了幼儿教师研修的方式、内容和资源等。幼儿教师的网络研修与园本研修、跟岗学习等研修模式相结合,有利于改善研修效果。园本研修有助于促进幼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增强网络研修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激发幼儿教师的学习动力。通过网络研修,幼儿教师将以网上交流平台为载体收获持续的指导与帮助。通过跟岗学习,幼儿教师能够现场观摩优秀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从中发现自身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另外,互助的研修模式,有助于幼儿教师线上与线下交流,建立情感,相互带动和激励,讨论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应用,应根据当地教师教育的要求以及各方面条件与研修经验而定,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教师所处的不同工作阶段,依据各阶段教师的认知、情感、态度等特点对教师的研修活动进行合理地调整和安排。

(四)提高考核的技术支持水平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网络研修的考核技术尚不完备,不能有效考量学员发帖的内容。对此,相关的技术性部门应充分利用Web2.0技术的优势,加大创新强度,及早开发出有效的网络研修考核技术,体现技术支持由低层次的“资源型”向“社交型”功能的转变,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提高过程性评价的可信度,使幼儿教师在网络研修中最终的学习成绩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所能够达到的水平,从而改善幼儿教师的研修体验,提升幼儿教师的学习绩效质量。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研修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们既应充分利用幼儿教师网络研修所具备的优越条件,又要不断改善其存在的不足,进而通过多方努力有效地促进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向更高效、更理想的方向推进。

作者:张天怡 张玉晴 任晋瑶 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马立,郁晓华,祝智庭.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网络研修[J].教育研究,2011(11).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篇(6)

二、常规管理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园务管理水平,争做“有担当”教师。

本学期,我园通过园委会、全体教师会的召开,进一步完善修订了各类计划规划,同时修订修改了《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教师绩效量化考核办法》、《骨干教师认定管理办法》、《教师教育教学考核奖惩办法》、《教师安全工作考核办法》、《教师评先、评优、晋升考核办法》、《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教师请销假管理办法》等机制政策。在园所文化建设上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以“蹲下来说话,抱起来教育”的办园理念设计园所和班级文化。“并通过教育网、QQ群、家长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型宣传平台来宣传我园的工作开展和校容校貌变化以及教育扶贫政策的宣传落实。每位教师都能激情饱满投入到幼儿教育上,做“有担当”的新时代幼儿教师。

三、规范常规教学,寓教于乐,不断提高保教质量,争做“有使命”教师。

我园严格要求教职工以《纲要》、《指南》等文件精神为依据规范保教常规,挖掘和优化课程资源,科学组织幼儿一日活动。

通过在幼儿中开展“我爱我的幼儿园绘画比赛”、、“亲子趣味运动会”、“幼儿韵律操比赛”等,让幼儿在愉快中练习学习、寓教于乐。

为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锻炼幼儿的体格,我园各班每周为幼儿量身制定了各类有针对性的户外游戏活动,通过这些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幼儿智力、体力得到步协调发展;为了提高保育质量,我园充分挖掘、利用每个特殊节假日时间段开展习惯培养等德育教育活动,如开展的“‘教师节’老师辛苦了”、“中秋节主题教育”、“‘国庆节’我为祖国画一幅画”,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幼儿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家长的充分肯定。在园所环境创设、班级环境创设等工作上,以打造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场所,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好基,诠释着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光荣使命。

四、提升常规保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争做“有能力”教师。

为了提高保育质量,各班通过成立“橡皮泥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等兴趣小组以及班级区域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幼儿兴趣爱好,而且进一步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并通过开展“幼儿讲故事比赛”、“小百灵歌唱比赛”、“幼儿自理能力比赛”、“礼貌用语,我会说”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培训了幼儿各种好习惯。

我园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向家长宣传《纲要》、《指南》等学前教育知识,在幼儿卫生保健方面,通过发放“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呼吸道疾病防治”、“水痘的预防”等十余种健康资料宣传,有效提高了幼儿卫生保健;并通过园橱窗家园共育栏,和家长朋友一起分享育儿相关知识,做一个全能型的有能力幼儿教师。

五、加强园本研修,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争做“研究型”教师。

由于我园老师工作经验有限,各类常规教研活动、园本研训、业务培训、教研课题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园分单双周分别进行教研活动、园本研修,每月进行一次幼儿卫生保健培训,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市县级课题研究,撰写课题论文等。这些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记录,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了教育科研水平,做一个研究型的幼儿教师。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篇(7)

从哲学上讲,破后而立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也应该从破与立的辩证角度进行一次革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重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课程的建设依托于正确的课程观、合理的课程结构、多元化的课程活动方式及课程实施途径等。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发展必须打破原有课程建设板块中的部分内容,重新树立新的观点。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中的“破”位

(一)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观

课程建设首先要有正确的课程观为指导,课程观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多以技能培养作为课程目标,这种指导思想直接反映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及教学方式上面。以简笔画、图案、素描、国画、水彩画为教学内容,这是典型的专业美术课程设置,其考核评价必然以技能掌握程度为标准,教师依然以培养专业美术生的观念进行授课,这种课程观违背了学前教育美术的培养目标。

(二)美术课程结构固化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源于早期幼儿师范教育基础,美术课程设置基本以绘画、手工及环境布置作为三大结构。近年来,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的前两年总是感觉工作压力大,对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有较长的适应期,这说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职后岗位衔接不够。多数高校把美术课程教学任务集中在学生绘画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美术文化的熏陶和美术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有:在讲解美术史论时,没有结合幼儿审美心理来进行欣赏教学;侧重专业基础写生训练(静物素描),没有配合幼儿点、线、面构成的技巧与方法;侧重中国水墨和水粉、水彩的色彩训练,没有符合幼儿油画棒画、蜡笔画等绘画形式的涂色、配色原理。

(三)美术课程师资不专的客观表现

1.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认识不足纵观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大都毕业于美术专业,在岗前接受非幼儿美术教育,自身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因此,他们对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认识不足,对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认知也是几近空白。他们步入学前教育美术授课这一特定教师岗位后,由于缺乏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容易导致教学理念的不完善、课程结构的单调、课程内容的局限、评价方式的僵化等现象。2.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不明在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是关系个人的大事。对于任课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师,担任课程主要是学前绘画、手工和环境布置等,因此在科研工作侧重于学前教育美术方面更加合理,这样又容易将自身的专业特长搁置一边,教师担心学前美术方向不符合大学所学专业,职称评定要受到影响。如果过多研究自身专业,对于学前美术又没有深入研究,教学也会大打折扣,故而导致研究方向不明。

(四)美术实训教学受限

作为学前美术课程,学生的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很大,而现实的美术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校内实训场地少。从手工、环境布置课程来看,手工课程的实训环节涉及剪、裁、刻等技法,因此需要有专业的手工实训室。而主题墙面布置需要大型实景课室,缺少实际场景的训练终究是纸上谈兵,难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二是校外实训基地不稳定。校外实习基地是开展学生见习和实习工作的有力保障,学生必须到幼儿园进行全方位的见习方能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从幼儿园的角度考虑,他们是不愿意接收实习生的,认为见习和实习的学生会干扰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管理及活动。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中的“立”点

(一)树立以素养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提倡美术教学活动与其他领域知识的融合,幼儿美育培养重在促进发展,幼儿的美育活动是以培养兴趣、开发思维和审美意识为主,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引导孩子开展创造性的美术活动,用美术熏陶孩子的心灵,通过材料探索一些美术表达方法,在兴趣中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训练手眼脑的协调发展。结合以上分析,幼儿园教师培养不能仅仅注重美术技能训练,而应该把培养重点放在幼儿教师的美术综合素养方面。作为幼师培养机构,学前教育专业必须打破原来注重幼师美术技能的课程观,重新树立以素养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观,以培养幼师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创造、审美感受为主。

(二)树立三大构成的课程主线

课程主线犹如文章的中心思想,对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进入高校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接触美术专业训练,所以在学习美术课程时出现诸多困难,由于缺乏课程主线的引导,加上课时紧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技能讲授,容易忽视方式方法的引导。三大构成作为美术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实践证明,它在美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课程地位,因此同样适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首先,平面构成主要包含点、线、面在二次元的平面上的构成形式法则,平面构成原理适用图案、环境布置等课程内容;其次,色彩构成是学前教育专业装饰画、水彩笔画、蜡笔画等课程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的配色原理,并能够掌握色彩的综合表现能力;最后,立体构成是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的基础,是利用各种材料并以视觉审美为基础,依据构成法则重组新的形体课程,也是通过点、线、面来重构空间立体造型的美术学科,重在研究构成立体形态中各类元素的方式方法。学前教育专业引入立体构成,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到手工及环境创设中。

(三)创立多元化的课程类型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内容广泛,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偏多。面对美术课时的限量、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以及就业岗位意向的现状,综合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出发,创立多元化的课程类型是解决这一难点的有效措施。多元化的课程类型包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大学生社团活动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专业必修课是高校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将最基础的美术课程以必修课形式向全体学生进行普及教育,例如简笔画、美术手工教具制作等。专业选修课是为少数学生量身定制的学习形式,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未来岗位意向进行自主选择,这类课程是对美术课程的再补充。高校大学生社团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课程类型,以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为例,高校美术教师针对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创办相关的社团。例如成立手工协会、美术活动设计兴趣小组等,手工协会就是对手工课程的延伸,通过活动探索更多的手工材料和制作技巧,利用业余时间提升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训练也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已经正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旨在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成的项目小组进行学术上的研究和创业实践训练等。

(四)建立高职院校与幼儿园的互助合作共同体

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以就业导向进行课程体系设计,高校一直提倡邀请校外专家和用人单位来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企合作也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建立高职院校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关系,不仅改善学生实训、实习基本条件,而且促进双方师资的深度交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1.幼儿园为学前教育专业提供实训平台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训基地建设,这也是教育类专业实施见习、实习必修课的基本条件,实训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为此,加强学校和幼儿园合作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途径。高校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见习,主要了解幼儿教师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在校学习的目的。另外,可以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加环境布置的实践。幼儿园经常有主题性的幼儿活动室环境布置,既锻炼了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也让学生熟悉幼儿园的相关工作,这些活动为学生适应社会岗位营造良好的环境。

2.提升双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篇(8)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1A[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1/02-0087-04

日本极其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园教师的质量决定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素质。1947年,日本公布了《学校教育法》,将幼儿教育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幼儿园教师成为教育公务员,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高素质人才不断加入到幼儿园教师队伍之中。为了从整体上保障和提高幼教师资的质量。1949年5月31日,日本颁布了《教员许可法》(也称《教育职员许可法》或《教育职员资格证书法》)和《教员许可法施行令》。1954年10月27日又颁布《教育许可法实行规则》,使有关教师培养方面的法令趋于完善。以上法律的颁布与实施,使日本幼儿园教师获取执业资格有了制度性的规定:不论想进入国立、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做幼儿园教师,都必须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之后,日本又对以上法律法规作了多次修订,使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更趋完善。日本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启示。

一、日本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类型

日本现行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主要有两类:普通资格证书和临时资格证书。这两类资格证书在获取的资格条件、使用范围以及有效期限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

在日本,普通资格证书是最主要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拥有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普通资格证书又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专修资格证书、一种资格证书和二种资格证书。此三种教师资格证书在授予对象的学历水平要求、教师任职年限、使用范围以及有效期限等方面都有不同规定。临时资格证书是一种非正式的教师资格证书,它只有在招聘不到持有普通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者时才可选择。不过,临时资格证书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具体内容详见下表。

二、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途径

在日本,幼儿园教师是一个社会地位很高且待遇优厚的职业,许多人都想加入幼儿园教师队伍。为了规范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确保幼教师资质量,日本相关法律规定只有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者才有资格成为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取途径也有明确规定,主要有职前培养(学校教育)和在职进修两种途径。

1 职前培养――严把入口关,保证幼教师资培养质量

职前培养是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最主要途径。在文部科学省认定的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短期大学以及其他培养机构学习规定课程、获得规定学分,可取得幼儿园教师普通资格证书(无专业限制),即专修资格证书、一种资格证书和二种资格证书。培养课程主要包括一般教养科目、学科教育专业科目和教职专门科目。一般教养科目分为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学科教育专业科目和教职专门科目与将要从事的教育职业密切相关。相关法律对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的最低学分也有规定。例如,要获得专修资格证书,必须在文部科学省认定的大学院(即研究生院)学习2年以上,学完规定课程并获得规定学分;要获得一种资格证书,必须在文部科学省认定的大学学习4年,学完规定课程并最少获得124个学分;要获得二种资格证书,必须在文部科学省认定的短期大学学习2年,学完规定课程并最少获得62个学分。

许多年来,日本在校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日本幼儿园教师属于教育公务员,不仅要具备一般的教育教学技能,还需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广博的理论基础,因此录用比率非常小,只有小部分人毕业之后有机会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通过职前培养这种供大于求的、制度化的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一方面为幼儿园教师队伍培育了大批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质量。

2 在职进修――素质晋级关,提高幼教师资质量

日本《地方公务员法》和《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在职进修是幼儿园教师的权利也是义务,主管单位必须为之创造各种条件。在幼儿园工作若干年的幼儿园教师,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在职进修获得一定学分,参加所属都道府县举行的教育职员检定考试,通过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及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审查,而后可获得高一级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

日本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充分尊重教师的工作经验,工龄越长,需要通过进修获取的学分越少。工作3年以上的幼儿园教师,其工龄可以折算成一定学分。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园教师在职进修的热情。在职进修在促进幼儿园教师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幼教师资队伍的素质。

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更新

为了保证师资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从2009年4月1日起,日本正式实施教师资格证书更新制度,即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更新。《教育职员资格证书法》第9条规定,“普通资格证和临时资格证有效期分别为自取得之日起满10年和3年”。也就是说,原来终身有效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需要每隔10年或3年更新一次。幼儿园教师可以在资格证书更新期限将满的2年内更新资格证书,如果期限已到而又未更新资格证书者或未通过更新者,其教师资格证书将失效。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更新培训由文部科学省认定的大学或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承担,更新的前提条件是接受30个小时的培训。具体流程如下。

1 查看现有资格证书的结业期限,以确定资格证书的有效期,并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资格证书更新。

2 本人在文部科学省或被文部科学省认定的大学网页上确认后,选择想要学习的资格证书更新课程。

3 本人向认定的大学发出课程学习申请(申请人须由本人所在学校校长证明其教师身份)。

4 在认定的大学学习资格证书更新课程(学习内容为由文部科学省规定的关于履行教师职务所必需的最新的知识与技能)。

5 修满30个小时以上的课程(12小时以上的教育时事、18小时以上的学科教育及专业教育等),并经过所在大学确认修满后,发放结业证书。

6 本人提交结业证书,由就职学校向所属的教育委员会(资格证书管理者)提出资格证书更新确认。

7 资格证书管理者进行资格证书更新确认,并颁发新的教师资格证书。

日本幼儿园教师为了能够继续从教,必须通

过以上流程更新教师资格证书。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主要有校长、教头(相当于副校长)、主任教师、资深指导教师等“指导教师立场的人员”。不需要更新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更新制度的实施结束了教师资格证书的终身有效制,明显改善了日本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确保了幼儿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

四、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启示

日本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已推行多年。制度建设较为规范和完善,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而促进了日本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自1995年起开始推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通过对日本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分析,我们认为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

1 提高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获取资格

日本相关法律规定,只有文部科学省认定的大学、短期大学或其他培养机构才有资格培养幼儿园教师并颁发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日本幼儿园教师从教的最低学历要求为大专,只有在非常缺乏幼儿园教师的情况下才可录用持有临时教师资格证书的高中毕业生。可见,日本幼儿园教师队伍正逐步实现本科化,向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发展。

我国1995年开始实施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规定,具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者即可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近年来随着我国幼儿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各种办学资质的学校,尤其是一些中等职业学校都竞相设置学前教育专业。不可否认,这些学校在满足社会对幼儿园教师数量需求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毋庸讳言,这些学校大多难以保证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质量。另外,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不只是边远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落后,幼儿园教师队伍中充斥着大量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高、初中毕业生,甚至小学毕业生。

从总体上看,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入职起点相对较低,而且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为此,我们认为,我国要在继续坚持推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前提下,严格规范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应分层次、分地区实施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如在边远地区,国家应加强对具有中等专业学历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允许拥有中等专业学历者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在相对发达地区,应逐步提高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获取的学历起点,如规定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申请者须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

2 细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等级

日本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资格证书的等级划分细致,不同等级的证书与不同学历水平挂钩,且在任职方面有一定差别。持有专修资格证书者和一种资格证书者可担任幼儿园的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持有二种资格证书者只能担任幼儿园教师,持有临时资格证书者只能担任幼儿园助理教师。

在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初级中学教师、高级中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高等学校教师等七类。相关法律只规定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最低起点为中专,并没有对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其他方面作出相应规定。《教师资格条例》第五条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也就是说,教师资格具有向下延伸的功能。例如,获得了初级中学教师资格,不仅可以在初级中学任教,也可以在小学和幼儿园任教。因此,理论上讲,拥有以上七种教师资格,都可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

就上而言,我国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规定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取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方法,即无论何种学历的申请者获得的是同一资格证书,进入托幼机构后从事的是同一种工作,这样的规定难以激发教师通过提升学历获取不同资格证书的积极性。二是资格证书类型单一,无等级差别。这样的规定致使教师在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之后,缺乏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与目标,缺乏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外部动力。三是教师资格证书所具有的向下延伸的功能严重损害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质,某种程度上还是对幼儿园教师的歧视,也导致了幼儿园教师对自身专业资质产生怀疑。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对幼儿园教师资格作更加详细严格的规定,实行有等级差别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以切实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减轻其职业倦怠。

3 建立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更新制度

日本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更新制度也值得我国借鉴。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对教师资格的有效期作出明确规定,只规定了在什么情形下教师资格的被撤销或丧失。1995年开始实施的《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也就是说,在我国,如果教师没有以上违法行为,其教师资格将永远有效。

我们认为,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的终身有效不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也不能满足时展对教师素质的需求。教师资格的终身有效使得幼儿园教师没有了再从业接受考核的压力,无法激起幼儿园教师主动学习的动力,影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建议,取消幼儿园教师资格的终身有效制,建立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定期认证制度,以促进幼儿园教师的继续学习与持续的专业发展,从而推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进步。

参考文献:

[1][5]何京玉,日本幼儿园教师教育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12):44,44

[27李永连日本学前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95-196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篇(9)

接续祖辈的梦

时光回溯到卢乐山出生前十二年,光绪三十一(1905)年夏天,严氏女塾的学生,卢乐山的母亲严智闲,正在天津城西北角的严宅和姐妹们玩沙包,这一年,她未满14岁。令严智闲惊奇的是,继父亲严修两次赴日本教育考察之后,今年家里忽然漂洋过海来了位年轻的东洋女子,住在家里大有不走了的意思。姑姑跑前跑后照料,母亲天天亲自陪同吃饭,就连自己那身为直隶学务处总理且马上就要荣升为学部侍郎的父亲大人也对这位名叫大野铃子的日本女子恭敬有加。很快,严宅的中央位置盖起了一座活动室,用玻璃做的顶部,高大的窗户,宽敞、干净、明亮,墙角边摆着一架风琴,四周挂满了各种动植物的挂图。大野铃子入主其间,登堂当起了教习,主讲幼儿保育、音乐、手工和儿童游戏。姑姑华严淑琳作监督,夫子先生张伯苓和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长兄担任普通课教习。不多久,严智闲便接到父亲的指示,自己和姐姐严智蠲、严智圆以及张祝春、刘清扬、韩升华、韩咏华等女同学悉数被派往其间学习。这座被时人称为“严氏保姆讲习所”的机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幼儿师范性质的教育机构。同年冬,附设的蒙养园也建了起来。自此,三年前严修第一次游历日本时,在日记本中暗暗记下的“甚矣,幼稚园之为益大也”的感叹,终于梦想成真。就这样,中国学前教育史上,永远地刻上了创办人严修及其“严氏保姆讲习所”的名字。

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两年后的光绪三十三(1907)年,卢乐山的祖父,时任直隶首任提学使的卢靖也开办了“卢氏幼稚园”。同在天津城的严、卢这两株幼儿教育幼苗互相护持,不断扩大影响,推动天津的幼儿教育走在了晚清中国的前列。

再之后两年,严修、卢靖这两位中国幼教事业的功臣,结成儿女亲家——卢乐山尚未出世,便与幼儿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祖辈的影响,卢乐山的父母一辈和姐妹中从事幼儿教育的非常多。每每追述这一段岁月,一向低调、谦逊的她也止不住心中的自豪:“外祖父肯跟孩子玩,有时也教我们娃娃游戏”;“我小时候学过的《公鸡打鸣》等歌曲即由大舅父严智崇翻译,民国时期在幼稚园流传很广”;“母亲是严氏女塾和保姆讲习所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在北京蒙养园任教,她属于我国最早的一批学前教育工作者”;“姑姑卢定生去了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学的就是幼稚教育”;“我的两位表姐严仁菊、严仁清,她们俩在北京贝满女中附属幼稚师范学校毕业后都教幼稚园,仁菊在我们卢家的幼稚园教,仁清在严家的幼稚园教”……当问到当初为什么选择幼儿教育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时,卢乐山并不直接回答,总是微笑着把上述话再说一遍。在她看来,自己学习幼儿教育,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就像子承父业,责无旁贷一样。

从燕京走上幼教路

“燕京是我最喜欢的学校。”一提到燕京大学,卢乐山开宗明义先抛出这句话,眼中流露出奇异的兴奋,“她给了我一个终身为之的幼儿教育专业。从燕大第一学年起,我正式跨入幼儿教育行列,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幼教事业。”

在经历了南开女中六年的学习生活之后,1934年,年仅17岁的卢乐山考上了燕京大学。燕京大学在司徒雷登多年的苦心经营下,成为民国时期发展最快、办学最成功的教会大学,此时正值鼎盛时期。当时的幼儿教育师资,基本上还是依靠中学程度的各地幼稚师范学校提供。燕京大学则于1932年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幼儿教育的本科专业。得知燕京有幼教本科专业后,卢乐山立即选择了幼儿教育作为自己的主修。虽说燕京幼教刚刚创建,师资较弱,但教育系阵容强大,人才济济。校长陆志韦先生亲自给本科生上普通心理学,司徒雷登的助理刘廷芳讲授教育心理学,文学院院长兼教育系主任周学章讲教育概论和教育测量学,美国人、教育系创系主任高厚德讲授教育史。

而卢乐山最有兴趣最喜欢的课,要数夏仁德(RandolphC.Sailer)先生讲授的心理卫生课。这门课包含夏仁德在多年的教学中收集的个案研究范例,对卢乐山非常有启发。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夏仁德对每一位学生都要进行个别谈话,共同分析他们的个人作业。在与夏仁德的交流中,卢乐山吐露了自己一向只知道听话、依赖性强、遇事退缩,对自己学习和日后的工作缺乏自信的困惑。夏仁德仔细分析后,认为卢乐山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大人在小孩子面前不会有依赖心理,和幼儿相处可以锻炼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增加自信和勇气。夏仁德的鼓励给了卢乐山动力,极大地坚定了她对从事幼教工作的信心。

大四那年,本该在校内附属幼儿园实习的卢乐山,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她看到校内幼儿园里的孩子大多是大学教师子弟,他们家庭条件好,有教养,懂礼貌,爱清洁,又在幼儿园里受到良好的教育,过着愉快的生活。但校外成府街上有些贫苦人家的孩子,整天在外边闲游、打闹,身上很脏,有了鼻涕用袖子抹,有时见了人还说些脏话,往人身上吐口水。而家长对这些小孩一般不管,看见小孩闯祸了,就“啪啪”打两个耳光,轰开就是了。“我就感觉燕京大学这墙里边和墙外边差距太大了,如果我们不去主动教育的话,这些穷人家孩子是没有机会也上不起学的,甚至连他们的父母也不觉得有这个需要。”想起祖父、外祖父以及老师们平日的教诲,卢乐山暗自下了决心。

于是在老师曾绣香的鼓励下,卢乐山和同学叶秀英在成府街上办了一个短期半日制的幼儿园。为了让这些“野”惯了的孩子乐意接受教育,除了提供一些食物外,卢乐山开始尝试与孩子们建立感情,于是做家访,为孩子们洗澡、换衣服,带孩子们出去玩。成府街上愿意把小孩送来的家庭越来越多,年轻的卢乐山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乐趣。而当初老师曾绣香“应当先到幼儿园去做些实际工作,多接触孩子,然后你才有资本当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的建议,也被卢乐山一遍遍地传递给了她的学生们。

献身新中国幼教事业

1950年,当得知自己怀有身孕的消息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进修的卢乐山和丈夫雷海鹏立即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孩子生在国内,做个完完全全的中国人”。当时卢乐山的姐妹等众多亲戚都已在北美定居,卢乐山不顾劝阻,毅然拖着六个月的身孕,登上了归国的船。刚到北京,她便收到了北师大保育系的聘书。

1952年的院系调整,把刚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卢乐山,推上了北师大学前教育教研组首任主任的重要位置,这一干,就是二十六年。当时,为了充分利用苏联专家坐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师范院校排头兵作用,多培养教师以支援国内各兄弟院校,北师大学前教育教研组的教师一度多达四十余人,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系。作为主任,除了要处理教研组的日常事务,培养年轻教师,卢乐山还要全程陪同苏联专家,将苏联经验中国化,自己还得不断学习。那些年的大年初一,卢乐山都是在学校的自习室度过的。

1956年,《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初稿完成。这是卢乐山领衔组织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全体教师、进修员,京津两地的幼教干部、幼儿园主任及有经验的教师共九十余人,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学习、分组研讨和实地试验,完成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用书。卢乐山亲自撰写了五万字的“总编”部分,第一次明确定义了新中国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任务、手段、内容、保障、幼儿年龄特征等基本内容。这是学习苏联、结合中国实际的具体体现,也是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大合作。虽然后来由于运动备受批判,《指南》始终没有正式出版,但经过大范围的印发及征求意见,其中大部分内容还是被很多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采用了。

改革开放之后,卢乐山和幼儿教育一起,迎来了新的春天。一天下午,翻译家戴乃迭托小姑杨敏如带来一本蒙台梭利的英文小册子,卢乐山看完之后陷入了沉思。在重新审视西方的教育动态之后,卢乐山敏锐地发现,原本一度沉寂的蒙台梭利教育思潮,在美国又有重新兴起的势头。于是她马不停蹄地寻找外文材料,于1985年出版了《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一书,陆续发表了《蒙台梭利教育在美国复兴》《实事求是地对待蒙台梭利教育》等文章,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台湾同行的帮助下,支持弟子梁志燊、李淑英等人在各地幼儿园设立蒙氏班,开展教师培训。如今,蒙氏教育、蒙氏班已经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而作为蒙台梭利教学法在国内系统性传播的第一人,年逾九旬的卢乐山并不故步自封。针对当前幼教形势严峻的挑战,面对蒙氏教育在传播过程中的某些弊端,她殷切希望后行者不要拘泥于对蒙台梭利的固有认识,要用“积极的、发展的、时代的眼光去研究和实践蒙台梭利教育法,博采众长,创造合乎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幼教理论新体系”。

1987年退休之后,卢乐山马不停蹄,她开始研究家庭教育,总结儿童游戏的规律,挖掘整理张雪门幼教思想,依然关心着幼教界的每一个动态。直到数月前,当教育部公开征求《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意见时,95高龄的卢乐山还亲自上教育部网站下载文件,逐字逐句,认真推敲,并郑重委托梁志燊将修改意见送至教育部。

让爱与幼儿教育水融

在整整75年的教育工作中,卢乐山做过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幼儿师范学校、师范大学的教师,也做过家庭教育方面的工作,无论走到哪里,爱便跟到哪里。在北平创办协和幼儿园是卢乐山第一次完全独立办园,虽然只是半日制,但她倾注了全部心力。幼儿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当时作为家长的叶恭绍曾对卢乐山说,她家的小孩黄聪聪很喜欢去幼稚园,因为“卢先生从来不对我们生气,总是高兴的”。在四川省立成都幼稚师范学校任教期间,卢先生在学生的学业上给予她们具体帮助和指导,在生活上也对她们加以关心和照顾,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1948年离开成都的时候,学生们步行将卢乐山送出成都东门外,泪水洒了一路。

“幼儿教育是个特别需要爱的行业,这个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还很娇弱,需要比别的行业,甚至比别的阶段的教师更需要细心、耐心和关爱。”卢乐山谈到对于幼儿园教师的看法时说道,“学生或者学员在思想上,首先要热爱这个专业,爱儿童。张雪门对幼儿教师培训提意见,说幼教老师要有丰富的感情,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有高尚的人格。有了这个心,他(她)就会自动地去钻研。”

卢乐山的家庭在北师大教育系长期保持一项纪录——“没打过孩子”,不光她没打过,丈夫雷海鹏也没打过。卢乐山认为,所谓“棍棒教育”其实不是教育,有些人以为这也是爱,其实是没爱对。爱孩子就是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丰富孩子的经验,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一点也不费劲。“了解孩子,更要尊重孩子,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正确的对孩子的爱。”

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篇(10)

如何解决幼儿师范教育与幼儿园幼儿教学有效衔接,使幼师学生能够更好掌握幼儿专业知识与学习方法,为胜任幼儿园幼儿新课程的教学服务,做好与幼儿园幼儿教学有效衔接是幼师教学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重点问题。当然,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首先是要理解“教育衔接”是什么?从学理上来讲,“教育衔接”是指将学校教育各阶段相连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1.幼儿教学理论层面上

1.1当下幼儿园教育需求与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的分裂

从当下幼儿园实践教学中可以发现,高校幼儿教育课程中存在诸多不如。首先表现为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上。当前,我国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普遍重视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而轻教育基础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注重必修课,然而,对选修课程重视程度不高,幼儿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明显大于教学类课程比例。教育类课程课时过少,在幼儿课程中教育类课程所占课时比例小,不能凸显出师范院校的特性。教育类课程是能够集中体现“师范性”的课程,是幼师院校的特色,也是幼师院校培养师范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主要途径之一。其教学设置中实践类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和教育基础课都很少,这种课程结构安排让教师缺乏自由度与灵活性,学生不能依照自己的兴趣选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及其不利。

1.2目前幼儿教师群体对教学研究缺乏认识

从当下,幼儿园教学群体来看,由于种种现实问题,大多数个体更加注重教学,而对教学深入研究不够。其内在原因可能与当下幼儿教学院校的教学环境有直接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我国幼师院校历来注重理论课程教学、轻实践课程教学,忽视了理论教学的价值。现今人们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除了应具备的组织管理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外,在课程开发、教学研究、教学反思和学习实践指导等方面也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学前教育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幼儿专业实践课程虽然是以学科为中心来设计的,但当前幼儿教育课程设置却而忽视了实践课程建设而偏重于理论课程建设。幼儿园幼儿的现行课程经过不断改革,对健康、心理、体力活动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不断加强。

2.幼儿教学实践层面上

2.1幼师院校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实践实习机会过少

作为一名幼儿专业的教学人员,深感到初到教学工作岗位上的种种困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实习、实践的知识储备过少。从根本上来讲,与幼儿院校的培养有着直接关联。当下,幼师院校对师范学生学习实习、实践关注相对较少,以及对幼儿园幼儿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动态等衔接问题关注不够。高校幼儿专业学生对幼儿学科认识不够深刻,学习多有盲从心理缺乏与老师的沟通。幼儿师范的学生毕业是需要走上幼儿园工作岗位的,一味地灌输大学知识,缺乏观摩幼儿园课堂机会和与幼儿园课堂的联系。对幼儿园幼儿课堂讲授模式不熟悉,缺乏对幼儿园幼儿课堂的真实感受,对幼儿园幼儿课程改革就一无所知,高校没有建立起与幼儿园幼儿教学相联系的结合点,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这样不能及时排除学生的顾虑和对的幼儿教学的疑问,对于幼师学生幼儿知识知识的巩固和教师幼儿教学方式的培养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一些野外实践课几乎不开,致使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书本知识,不能对所学知识学深吃透,很难胜任在幼儿园开展幼儿第二课堂的职责需要。从培养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角度看,与幼儿园幼儿教学脱节缺乏课程内容重组能力,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学的要求。

2.1学前教育教材内容陈旧滞后与幼儿园教学内容脱节

在与幼儿园幼儿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幼儿身心特点、幼儿新时期的特征、教学养成条件及区域幼儿与区域自然幼儿等课程的一些知识在新教材很少安排。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实践课安排偏少,理论课安排较多。学前教育专业所选用教材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联系密切教材。但是伴随学前教育课程调整和幼儿园幼儿课程教改,与之课程调整相配套的教材更新换代却明显滞后。知识更新相对较慢,新知识、新科技、新的教学方法不能及时被补充道幼师教材中来,现有的教材与幼儿园幼儿新课改内容相比,严重落后和脱离时代的步伐,难以满足当前学前教育教学的需要。幼师教学对幼儿园教学的热门内容,如:区域自然幼儿、区域经济幼儿与环境资源保护教学等内容重视不够,有的幼师学校幼儿专业即使开设了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区域幼儿等这些选修课程,也往往因为课时相对较少,缺乏实践教学,只停留在基础知识的讲授上,很难与幼儿园幼儿教改进行有效衔接。

结语

作为培养幼儿园幼儿教学人才的幼师院校,能否培养出适应幼儿园幼儿新课程的要求的毕业生,是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的。鉴于当前多数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于幼儿园新课改的现实,如何加大高校幼儿课改力度,做好幼师与幼儿园幼儿改革的有效衔接是今后学前教育教改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要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大部分都侧重于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却忽视了忽视专业课,同时,专业课时过多和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复过多等衔接问题,以及学前教育教材在幼儿学、教育学等缺乏实际价值的理论课程上涉及过多等问题进行关注。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晋及申请书 下一篇: 班主任工作师德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