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分析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11 22:33:50

岗位分析报告

岗位分析报告篇(1)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5

三、项目建设目标 6

四、项目建设原则 7

1、统一指挥原则 7

2、可靠性原则 7

3、实用性原则 8

4、成熟性原则 8

5、安全性原则 8

第二章 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体系设计 9

一、某市教师工作岗位职能分析 9

1、教师工作职能分析 9

2、教师工作岗位分析 10

二、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体系规划 11

三、某教育体育局教师测评范围与内容界定 11

1、测评范围 12

2、测评内容 12

四、教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设计 14

1、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评模型设计 14

2、教师岗位胜任能力测评分析 16

第三章 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指标体系设计 17

一、教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 17

二、教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 18

1、常规考核测评指标 18

2、学生评价 20

3、同事评价 21

4、自我评价 22

三、某市教师测评层次与测评岗位定位 22

四、测评系统及测评模块定位 25

1、综合矩阵测评与系统定位 25

2、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各个维度测评与子系统定位 25

3、教师专项测评子系统定位 26

第四章 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评要素与专项测评设计 28

一、测评要素与结构设计 28

二、教师岗位核心能力测评模型设计 28

1、政治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测评模型设计 28

2、教师业务与专业核心能力测评模型设计 29

4、持续学习开拓创新能力测评模型设计 29

5、处理校园复杂事件能力测评模型设计 30

三、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专项测评设计 30

1、教师价值观专项测评 30

2、教师职业倾向专项测评 30

3、教师人格特质专项测评 31

4、教师工作冲突解决能力专项测评 32

5、教师个人性格及相关因素判定与人格专项测评 33

(1)教师个人性格因素判定 33

(1)教师人格专项测评 35

6、教师行为风格测评 36

7、教师行为分析测评与方法设计 37

8、教师工作动力专项测评 37

9、教师逻辑推理能力与工作情商专项测评 38

10、教师职业发展能力专项测评 38

四、教学管理岗位领导与组织、计划、控制管理能力专项测评 39

1、领导管理能力专项测评 39

2、组织管理能力专项测评 39

3、计划管理能力专项测评 39

4、控制管理能力专项测评 39

第五章 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评体系平台系统实现 40

一、测评体系平台系统功能设计 40

二、项目测评输出报告设计 42

三、系统实证模型设计 43

1、测评实证方案目的 43

2、测评实证方案设计步骤 43

四、测评输出报告结构设计 48

五、测评输出报告形式 50

第一部分 综合矩阵测评报告 50

第二部分 政治思想品质素质维度测评输出报告 51

第三部分 综合素质维度测评输出报告 51

第四部分 岗位胜任能力维度测评输出报告 51

第五部分 教育可持续发展知识测评维度输出报告 51

第六章 项目可用性评价与结论 52

一、项目推进应用模式设计 52

1、网络在线测评模式 52

2、网络在线定制测评模式 52

3、静态测评模式 52

二、项目建设结论 53

第一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根据教育部基础司的相关要求,学生的培养教育战略逐渐向基础教育加速推进和完善,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必然要承担更多的学生教学任务和课后的辅导工作,使得大多数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对于目前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的培训提高了国家教育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这对某市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职业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进一步加强核心业务能力的提高,完善工作执行力和胜任能力。

从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师人才队伍的发展战略来看,必须尽快加强对全市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提高一线教师教学和岗位胜任能力,在培养现代人才的基础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加速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学工作的全面快速发展,急需对某市教师队伍进行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方面的培养,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对某市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体系和测评系统的建设,这对某市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某市教育厅关于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发展培养的指示和要求,为提高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整体水平,建立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与评价体系,将教师的各项综合素质指标和岗位胜任能力指标进行科学量化与评价,然后根据系统测评与评价后的专家报告,对教师进行具有针对性综合素质(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师专业素质)、专业教学知识(基础教学知识和专业教学知识)与岗位胜任能力(基本岗位胜任能力和专业岗位胜任能力)等方面的专项培训。使得某市的教师队伍成为一支素质更加全面、岗位工作能力更强、核心教学水平更高的教师队伍。这不光符合我国教师队伍战略发展的要求,还有利用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职业生涯任职水平。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根据我国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主导方针和某市教育体育局的教师队伍发展建设的战略目标,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全面、专业核心能力强的高标准的教师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快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满足高效率教学工作目标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从教师的综合素质、政治思想品质、专业教学核心能力、专业教学与管理知识、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岗位胜任能力等方面对某市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与培训,建立和完善科学、量化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研究与系统开发,其目标是针对某市目前各学校教师岗位整体的职能进行定位设计的。根据某市教育体育局各个教学职能和管理部门提出的测评体系建设和系统开发的具体要求,我们会同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高级教授和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某市教育体育局的各个管理机构和学校的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某市教师队伍各个岗位工作职能进行的教师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测评模型进行了创建,课题研究组对某市教师和教辅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测评矩阵、测评纬度和测评组分等模式的设计和建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测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的模型设计,建立了测评专家智能评语库。

三、项目建设目标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体系与测评系统的研究建立是根据我国教师队伍的发展战略刚要而进行的教师队伍的个体和群体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的系统化实现。该体系以测评、评价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以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品质、职业综合素质、岗位胜任能力、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持续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学生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为基本要求,研究和开发适合某市教师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统一、科学合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体系与测评系统平台。

项目的建设目标:建立一个“创新、整合、规范”的“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体系与测评系统平台”。

1)创新:是指在本项目的建设中,要对某市教师岗位测评管理理念、系统实现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理论体系研究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整合:是指在本项目的建设中应在系统平台开发建设、测评数据要素设计、测评过程优化、测评管理服务、测评数据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整合,力求在某市教育体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应用,达到可扩展性和智能化。

3)规范:是指在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严格规范教师目前的任职资格要素,还要建立小学教师岗位(小学初级、小学中级和小学高级岗位)、中学教师岗位(中学初级、中学中级和中学高级岗位)三个不同层次的测评与评价,同时针对各个层次的不同岗位的教师个人与群体岗位任职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矩阵、测评维度和测评要素的规范化设计与建设。

具体来讲就是要以规范和创新教师素质能力测评建设为主导取向,建成标准统一、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的测评建设网络平台;推进教师岗位能力素质测评建设,使信息共享程度显著提高,为某市教育体育局的各级教师岗位能力素质的管理和专项培训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四、项目建设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领导,统一指挥,进行统一规划和系统开发实施。由于系统要求起点高,涉及测评的教师岗位要素内容多,系统的输出要求高,要有切合实际的教师发展培训指数等,在建设过程中应始终贯穿立足全局的思想,使各个系统间能有效整合,互相服务支持。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以教育体育局管理为推进核心,以应用使用效果为检验系统成功与否的标志,所以系统的建设重点在应用,同时进一步完善系统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某市教育体育局在该项目建设中的领导指挥作用。

2、可靠性原则

该项目的建设采用定制开发以保证系统的高质量和稳定性,应最大限度集成世界上最稳定和最优秀的技术及组件,采用成熟技术以降低系统的不稳定因素,使系统能进行7×24 小时的不间断工作。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故障处理方案,以保证系统在出现意外故障情况下的快速恢复能力。

3、实用性原则

项目建设充分体现实用性,满足组织部各个测评过程的个性化需要,采用便于使用的多种信息并发模式,实现某市教师各项测评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信息传输、数据共享、测评结果、测评智能分析交流等各种功能,并在实际使用中发挥巨大作用。

4、成熟性原则

“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的成熟性包括:硬件平台技术、操作系统环境、应用平台及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及数据库系统等,尤其是构成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其基础软件、中间件、和构建应该具有很好的技术和应用成熟性,同时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项目建设将完全面向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师提高和发展的培训需要,能够适应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采用统一的、易于维护的管理平台,硬件和软件上应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具有可扩展的能力,以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活性,适应系统动态发展的变化需要。

5、安全性原则

在系统设计中应考虑全面的安全性:硬件设备安全性,数据存取安全性,数据传输安全性等等。加载全面的安全措施,在保证物理安全和网络运行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涉密信息在产生、存储、传递和处理过程中可用、完整、保密和抗抵赖。除了在技术上保障系统安全,在管理上也要对系统的运行维护的安全性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二章 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体系设计

目前,某市教育体育局所辖学校的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专业教学知识与能力高,综合素质、自我发展能力与逆境调节能力发展较弱的现象。影响了某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测评和对测评结果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进一步提高某教育体育局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某市教师工作岗位职能分析

1、教师工作职能分析

某市教育体育局规定的教师的工作标准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热爱教育工作,忠于职守,为人师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履行相应岗位职责的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符合任职资格,并接受学校聘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并承担满工作量。在某市教育体育局领导的指示下,我们对某市教育体育局的所辖学校与单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研分析,形成了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师主要工作职能界定,以便做好测评的定位和测评要素界定工作。具体如下:

(1)某教育体育局所辖各个小校的教学工作、教辅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

(2)某教育体育局所辖各个初中学校的教学工作、教辅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

(3)某教育体育局所辖各个高中学校的教学工作、教辅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

(4)某市各个学校的学生课外活动的引导、教学与管理工作。

2、教师工作岗位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中小学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的实施办法之前,某市教师技术岗位按现行的教师职务制度实施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

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制度,某市义务教育学校中学教师岗位共划分为9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某市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教师岗位暂按6个等级划分。现行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小学一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小学二级、三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三级。小学中评聘了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按现行规定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

根据上述分析,目前某市小学教师任职岗位的设置:小学三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其中,小学高级教师为高级职务,小学一级教师为中级职务,小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三级教师为初级职务。某市中学教师任职岗位的设置:中学三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为高级职务,中学一级教师为中级职务,中学二级教师和中学三级教师为初级职务。

二、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体系规划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设计是根据某市学校教师队伍发展建设战略目标而进行的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的实现。该研究的目标是建设标准统一、科学合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某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网络体系平台。如图1所示:

三、某教育体育局教师测评范围与内容界定

围绕着提高某市教师队伍科学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塑造某市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学生的监管引导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提出: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范围与内容界定。

1、测评范围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能力评价体系的测评范围界定是根据某市教育体育局领导的指示下,根据我国相关的规定和先进经验,对教师的测评范围进行了界定。

测评范围包括:(1)教学岗位测评:包括:小学初级教学岗位、小学中级教学岗位和小学高级教学岗位;中学初级教学岗位、中学中级教学岗位和中学高级教学岗位;(2)教学管理岗位测评:包括:教学辅助岗位、学生管理岗位、教务管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人事管理岗位、党团管理岗位、后勤管理岗位;(3)校长及主任领导岗位。

2、测评内容

在此基础上,课题研究组通过走访、学习国际、国内先进的中小学教师测评管理理论与技术,广泛地征求各个学校管理部门的意见,形成了对某市教育体育局所辖的各个学校的各个教学岗位的测评内容,即:

(1)课堂教学能力;

(2)课后辅导教学能力;

(3)教学技术方法应用;

(3)学生管理方法与能力;

(4)教务管理;

(5)学生沟通能力;

(6)科技信息知识;

(7)身心素质;

(8)政治思想品质;

(9)文化业务素质;

(10)技术业务素质;

(11)工作实绩;

(8)财务管理;

(9)人事管理;

(10)党团工作管理;

(11)行政管理;

(12)宣传教育。

围绕着上述测评定位,我们对评价体系与测评系统对象的范围和深度进行了界定,经过严格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如下教师及教辅管理岗位测评与评价维度,如下所示:

1、综合素质(基本素质测评要素群与专业素质测评要素群)测评与评价;

2、岗位胜任能力(基本胜任能力测评要素群与专业胜任能力测评要素群)测评与评价;

3、专业知识(基本专业知识测评要素群与岗位专业知识测评要素群)测评与评价;

4、团队协作能力测评与评价;

5、政治思想品质测评与评价;

6、身心素质测评与评价;

7、领导、组织能力测评与评价;

8、计划、管理与控制能力测评与评价;

9、职业修养测评与评价;

10、职业发展能力测评与评价;

11、职业素养测评与评价;

12、战略思维能力测评与评价;

13、持续学习能力测评与评价

14、开拓创新能力测评与评价;

15、教学管理能力测评与评价;

16、处理紧急事件能力测评与评价;

17、沉着力测评与评价;

18、身体机能与抗冲击能力测评与评价;

19、培训与教育能力测评与评价;

20、教育管理能力测评与评价;

21、人事管理知识与能力测评与评价;

22、党群工作能力测评与评价;

23、行政管理能力测评与评价。

四、教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设计

1、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评模型设计

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师综合素质的内在特性和外显行为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每个教师的内在素质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每个教师外显的行为同时受到内在素质的制约,形成了以个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交互发展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通过我们对某市教育体育局及所辖部门教师的深入调查分析,提出了由教师综合素质测评维度、教师专业知识测评维度和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维度等三个测评维度为核心的测评矩阵模型。

该模型的内核是由教师的自我激励能力、教学能力、学生引导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人格、实用气质、应对困境能力、挫折承受能力、耐受力、复原力、溯源力、控制力、矛盾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意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洞察力等核心素质构成。

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师综合素质矩阵模型包括基本素质模型、专业素质模型和能力模型,这三个模型测评维度作为某教育体育局教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要素的测评基础和测评相关要素发展架构,形成了综合素质发展矩阵测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2、教师岗位胜任能力测评分析

教师岗位胜任能力是综合测评要素的核心内容,要提高每个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必须努力学习并掌握教师的职业技能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岗位发展能力。具体能力属性分析如下:

(1)坚持服从党的领导的意识,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品质和战略思维与开拓创新能力;

(2)具有履行教师职责,具有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埋头苦干的能力;

(3)具有认真负责教育与管理学生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能力;

(5)具有优秀的课堂教学能力与课后辅导能力;

(6)具有利用先进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方法的能力;

(7)快速适应岗位变化,积极应对工作发展需求的能力;

(8)具有良好的协同作战、团结共事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10)具有自我管理与调控能力;

(11)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12)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与健康的身体机能;

(13)具有快速反应的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能力;

(14)具有自我价值实现和职业生涯发展提升能力;

(15)具有严谨的逻辑推理与空间判断能力;

(16)具有良好的学生管理与控制能力;

(17)具有领导、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18)具有坚定的教学计划与任务执行能力。

第三章 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指标体系设计

作为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业务能力,还要具备很强的从事本职岗位工作所必需的特殊业务能力。通过分析,确定了教师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完成任务的主、客观条件和个人综合素质;还包括了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和从事专业教师岗位工作所必需的综合胜任能力。

一、教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一级指标包括:常规考核、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价、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几个方面。为全面、科学、公正地考核和评价某市教师的教学工作,充分激发、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制一套合理公正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制定的评价体系必须能够较真实的反应某市教师实际情况,并注重教师评价的整体性动态性客观性和激励性。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评价体系中首先设计了常规考核指标,对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的考核。一个教师必须具备老师应有的各项素质才能够胜任教师这份工作,进行基本的教学,并进一步履行育人的神圣使命。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能力评价的一级指标还包括: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价、自我评价及相关评价等一系列评价模式。某市老师的评价不应该局限于常规考核,从学生即教师教学的受众的评价能够对某市老师的教学工作做尽一步的了解,从同事即教师朝夕相处和共同合作的伙伴对受评人的评价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人品,而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就可以从多角度尽一步了解真实情况,而且自评也体现了评价体系的人性化,尊重评价客体。

二、教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二级指标包括:常规考核、学生评价、同事评价、自我评价四个方面。

1、常规考核测评指标

(1)政治思想品德:政治思想品德素质是教师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教师的工作行为的道德意识、工作执行力和工作积极性的源泉。对某市的教师来说,思想道德素质更是需要着重考核的部分,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做好育人工作。某市教师政治思想品德考核指标主要从工作态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参加政治活动等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

(2)文化业务素质:文化业务素质反映了教师的职责的本质,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教师的道德素质是育人的宗旨,文化素质是育人的基础。某市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的发展和评价,应当从社会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科学技术学知识、文史哲领域知识、教育管理及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测评与评价,只有较为全面的学习和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做好育人工作。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的体现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所具备基础的文化知识,只有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水平高,才能做好本质工作,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扎实的工作业绩。

(3)技术业务素质:教师技术业务素质反映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基本素质,对教师的技术业务素质的评价主要从学生教学方法、教学业务理论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学生辅导能力、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水平、课外教学辅导水平等几个方面,属于侧重于形成性评价。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的评价在较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技术业务素质的水平,能否得到学生、学校等方面的认可,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岗位所必须的技术业务素质与工作能力。

(4)工作实绩:对于某市教师的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不仅要从教师的政治思想品质、文化业务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还要对教师的自身实际工作成绩进行评价。该评价来自于日常的工作表现、学生的评价和班级的学习成绩上升指标。一个真正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除了上述的形成性评价之外,还应包括终结性评价的内容,而教师的工作实绩就是终结性评价的主要方面。工作实绩考核是对某市教师教学工作的最直接和客观的反应,通过工作实绩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缺点,以便对教育教学进行更好的反思,提高对教师工作行为和准则的执行力。

(5)身心素质:教师身心素质是教学工作的根本,优秀尽职尽责的教师必定要具备健康的身体,才能充分的发挥活力与干劲。通过调研分析,某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要面临学生、家长、领导等各方面的压力。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身心要素的评价主要从教师的健康程度、心理人格、实用气质、学生工作组织协调能力、思想意志品质、应对困境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评与评价。

2、学生评价

(1)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是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体系中重要的环节,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大多来自于学生的评价为主要参考指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场所,课堂中有所学又是学生的基本目的,而学生与老师接触最频繁的场所也是教室,所以学生评价老师的最基本指标是学生的课堂体验。某市教师课堂教学的测评指标包括:感染力、现代教学技术与方法、板书水平、引导能力、激励能力、影响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对困境能力、启发教育能力等方面的测评指标。

(2)课后辅助教学:课后辅助教学能力是教师文化业务素质与技术业务素质的集中体现,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后辅导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鉴于学生的参差不齐与课堂掌握程度的不同,课后教师的辅助是相当有必要的,而且从一个教师的课后辅助工作是我们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体系完整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教学辅助,大到自己的教学使命和教学目标。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体系中的课后辅助教学能力的测评指标包括:学生感染激励能力、现代教学技术与方法、引导能力、影响力、组织协调能力、启发教育能力等方面的测评指标。

(3)工作态度:态度决定高度,只有具备正确的态度才能做好教学工作,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教学态度,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由学生来反应教师的工作态度会更加客观,学生评价过程中,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引导协调能力、影响力、感染力、与学生沟通能力、现代教学方法应用、教学辅导能力、学生关怀能力、家长沟通能力等测评指标,来确定教师工作态度的测评要素标准。

(4)与同学的关系:教师与同学的关系反应出教师的教育风格以及处理与学生关系的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老师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且更好的树立权威。与同学关系的评价指标包括:与学生沟通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后辅导能力、学生关怀能力、影响力、感染力等测评要素。

3、同事评价

(1)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对于一个教师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而从同事的角度反应出的受评者的思想品德既避免了领导和个人自评时的主观性又给我们提供了多角度的评价,评价指标同一级指标的相同测评要素定位。

(2)教学准备工作:教师备课准备工作需要同事间的合作,所以同事是反应受评者教学备课工作最有说服力的一方,而且教学准备工作是教学展开的基础,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教学准备工作的测评指标包括:工作态度指标要素、教学技术与方法、执行力、应对困境能力等方面测评要素。

(3)评公开课:教师之间相互了解教学方法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听课评课,所以同事对于受评者的教学评价相对来说是最专业且最具有参考价值。教师之间的取长补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互相听课评课,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上课能力。公开课的测评指标包括了课堂教学测评指标要素和学生评价的相关测评要素。

(4)与同事相处:与同事相处与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与同事能否和谐相处是合作过程中所必备的素质,有一个和谐融洽工作环境非常有利于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与同事和谐相处的能力。评价指标包括: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价值观、思想品质、人际交往能力等测评要素指标。

4、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要素指标包括:思想品德、文化业务素质、业务素质、工作实绩、身心素质等方面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指标与常规评价指标相同。因为常规指标的评价主要由领导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不能很好的反应客观实际,而通过教师的自评,领导可以把二者相结合,避免评价过程的片面化。

三、某市教师测评层次与测评岗位定位

根据上述分析,目前某市小学教师任职岗位的设置:小学三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其中,小学高级教师为高级职务,小学一级教师为中级职务,小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三级教师为初级职务。某市中学教师任职岗位的设置:中学三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为高级职务,中学一级教师为中级职务,中学二级教师和中学三级教师为初级职务。

课题研究组在进行各项测评指标的研究与设计,针对某市学校系统的教育培训发展目标建立教师的各个层次、各个专业和各个岗位任职素质与胜任能力的测评体系,形成了针对某市学校系统内的测评与评价工作定位。根据某市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和培养方针,该测评体系概括了某市学校管理局所辖各单位机构的,即:

1、小学教师初级、中级和高级测评层次;

2、初中教师初级、中级和高级测评层次;

3、学校教辅管理岗位测评层次;

4、学校管理岗位测评层次。

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四、测评系统及测评模块定位

根据测评层次和测评岗位的定位,测评推进系统平台的定位分为三个层次,即:

1、综合矩阵测评与系统定位

教师综合矩阵测评概况了综合素质、教学与管理知识和岗位胜任能力三个维度的全方位的测评模式,由此形成了贯穿上述三个岗位测评层次的综合测评矩阵系统,包括:

(1)小学教师初级、中级和高级教学岗位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

(2)中学教师初级、中级和高级教学岗位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

(3)学校教学辅助教师初级、中级和高级岗位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

(4)学校管理岗位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

2、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各个维度测评与子系统定位

在上述的综合矩阵测评模式中,每个层次的综合矩阵测评中都包括了五个测评维度子系统,即:

(1)政治思想品质维度测评子系统;

(2)综合素质维度测评子系统;

(3)教学专业知识维度测评子系统;

(4)社会基础知识维度测评子系统;

(5)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知识维度测评子系统。

每个维度测评子系统包括了不同的综合素质与专业岗位测评组分模块,如:(1)教师综合素质测评维度子系统包括了基本素质测评组分模块和专业素质测评组分模块;(2)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维度子系统包括了课堂教学能力、学生引导管理能力、思维发展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处理复杂事件能力等组分测评模块。

每个测评组分模块则由多项测评要素与模型进行构建,形成了完整的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的测评体系架构。

3、教师专项测评子系统定位

根据某市教育体育局各个学校教师岗位素质与能力的发展趋势分析,课题研究组还设计了针对各个学校的不同教学管理岗位、不同任职层次的专项测评子系统,如:

(1) 价值观专项测评子系统

(2) 职业倾向与敏感度专项测评子系统

(3) 人格特质专项测评子系统

(4) 冲突解决能力专项测评子系统

(5) 心理人格专项测评子系统

(6) 行为风格专项测评子系统

(7) 行为分析能力专项测评子系统

(8) 工作动力专项测评子系统

(9) 逻辑推理和空间判断力专项测评子系统

(10)工作情商与逆境商专项测评子系统

(11)实用气质专项测评子系统

(12)应对困境能力专项测评子系统

(13)身体素质专项测评子系统

(14)组织计划能力专项测评子系统

(15)管理控制能力专项测评子系统

(16)职业发展能力专项测评子系统

(17)其它数十个教师专项测评子系统。

第四章 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评要素与专项测评设计

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通过对教师岗位进行分析,明确岗位所需的综合素质、岗位胜任能力,然后从素质的专项测评要素;岗位能力、业务知识三方面考查受测者。

一、测评要素与结构设计

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的研发严格遵循我国教师的组织管理原则,科学构建教师组织管理、个人发展、群体发展和综合评价体系,测评结论评价与教师所在的部门工作和个人的晋职发展密切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根据某市教育体育局的实际情况和进行了充分地分析研究,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系统测评架构定义为一个综合测评矩阵、五个测评维度和各个测评组分与专项要素测评。

首先,综合测评矩阵包括五个测评维度:

(1) 教师政治思想品质测评维度;

(2) 教师综合素质测评维度;

(3) 教师教学专业技术知识测评维度;

(4) 教师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维度;

(5) 教育可持续发展知识测评维度。

二、教师岗位核心能力测评模型设计

1、政治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测评模型设计

教师政治思想品质包括了教师的理论素养、政治立场、价值观念等。教师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政绩观、利益观,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恪守职业道德和提高教师素质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更要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师的职业道德测评模型设计,首先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在职业性质上的共同性、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的相关性和在具体内容上具有法定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根据教师自身职业特点,参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关内容,对教师职业道德测评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是忠于职守,政治坚定; 二是规范教学,注重学生学习效率; 三是服从指挥,团结协作; 四是注重师表,文明礼貌; 五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献身教育事业。

2、教师业务与专业核心能力测评模型设计

教师业务核心能力概况了其掌握教育所概括的职业知识与核心能力,包括: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理学、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后辅导能力、学生关怀能力、教学课件制作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等。

4、持续学习开拓创新能力测评模型设计

教师持续学习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发展基础,教师的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教师提高工作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才能为提高其他各方面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开拓创新能力是岗位胜任能力的发展动力,教师开拓创新能力强不强,关系到工作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具备和提高开拓创新能力是塑造教师核心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5、处理校园复杂事件能力测评模型设计

教师处理校园复杂事件的能力在岗位胜任能力中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很复杂,突发性事件和重大学生紧急事件较多,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都对教师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建设校园和谐环境,减少不和谐因素。善于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种师生、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确保正常的上课秩序。

三、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专项测评设计

1、教师价值观专项测评

价值观是决定教师行为的心理基础,通过其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该专项测评包括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品质、意志品质、职业修养、价值观、自我发展能力、文化业务素质、技术业务素质、学生评价、同事评价等方面进行测评。

2、教师职业倾向专项测评

教师的发展首先依托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倾向。该系统的职业倾向测评根据目前我过教师的发展类型和特点分为六个类别,即:现实型职业倾向、研究型职业倾向、艺术型职业倾向、社会型职业倾向、管理型职业倾向 和常规型职业倾向。通过对教师的职业倾向测评,可以对学校的教学分工和教师在任职岗位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做基础的研究和定位,有利于教师的岗位胜任能力的提高。

3、教师人格特质专项测评

教师的人格特质专项测评依据人格结构层级理论和三维度人格类型理论为主要内容建立的我国教师测评的人格理论与方法。通过对我国教师人格特质资料与要素的系统性分析,确定了教师人格类型的三个基本维度:

(1)根据外倾性维度把教师人格特质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

(2)根据情绪稳定性把教师人格特质分为情绪型和稳定型;

(3)根据心理变化倾向把教师人格特质分为精神失调型和精神整合性。

内外向维度(E):测查教师内向和外向人格特征。高分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激动。低分则反映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向,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神经质维度(N):测查教师情绪稳定性。反映的是正常行为,与病症无关。分数高可能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精神质维度(P):测查教师精神质维度并非指精神病,它在所有热闹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容易发展成行为异常。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怪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

掩饰性维度(L):测查教师朴实、遵从社会习俗及道德规范等特征。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L与其他量表的功能有联系,但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4、教师工作冲突解决能力专项测评

教师所使用的工作冲突行为既是个人偏好,又是所处情境要求的结果,为了帮助受测者判断应对所处情景时对五种模型时,利用冲突模型进行科学的评价个人的工作冲突解决能力。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应用工作冲突解决能力模型及技术能够识别出个人的偏好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冲突处理方式,系统提供详细信息说明个体是如何应用这五种不同的冲突模式:竞争型、合作型、妥协型、回避型、顺应型。帮助教师提高控制能力、矛盾解决能力、协调处理能力和应对困境能力。

(1)竞争型:强硬且不合作。教师个体以他人的代价来追自己的关注。这是一种权力定位的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师使用一切看似恰当的手段以处于优势地位:如争辩能力,头衔或经济制裁。竞争型可能意味着维护自己的权力,捍卫教师认为正确的立场,或仅仅是设法取胜。

(2)合作型:既强硬又合作。与回避型相对。教师合作型涉及一种努力,即试图与他人合作以找到能充分满足双方关注的解决办法。这意味着深入研究问题以识别出两人的潜在关注,并且找到能满足双方关注的办法。两人间的合作可能采取的形式有:探索分歧以相互学习对方的见识,一致解决某个情形,否则,它将引起他们争夺资源或发生冲突;形式还包括尽力找到创造性解决人际问题的方法。

(3)妥协型:教师在强硬性和合作性上均居于中间位置。其目的是找到能部分满足双方的、有利的、双方均能接受的办法。它居于竞争型和顺应型的中间。教师妥协型放弃的多于竞争型,但少于顺应型。同样它处理问题比回避型更直接,但不如合作型探索得深入。妥协型可能意味着折衷,相互妥协或者寻找一个快速、中间的立场。

(4)回避型: 不强硬且不合作。 个体不直接追求自己或他人的关注。教师不着力解决冲突。回避型可能采取的形式有:外交地规避问题,推迟事宜直至更合适的时间或者简单地从具有威胁性的情境中撤出。

(5)顺应型:不强硬但合作。 与竞争型相对。教师在顺应他人时,忽视自己的利害关系,以满足他人的关注。此种模式含有自我牺牲的成分。顺应可能采取的形式有:无私慷慨或慈善义举,在不情愿时仍能服从他人的命令或屈从于他人的观点。

5、教师个人性格及相关因素判定与人格专项测评

系统结合国内外先进的个人性格测试方法,创造性地辅以其它能力测试、职业倾向能力测试等模型,在受测者做完测试后,根据生成的报告对参测者的思维风格、沟通社交、团队协作、心里适应性等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受测者的人格特质和人格的各个方面后,分析其的性格特质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工作岗位匹配,大大提高了教师应用的效率,促进了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

(1)教师个人性格因素判定

教师乐群性格:低分特征:缄默,孤独,冷漠。高分特征:外向,热情,乐群。

教师聪慧性格:低分特征: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高分特征: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学习能力强,思考敏捷正确。

教师稳定性格:低分特征:情绪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高分特征: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

教师恃强性格:低分特征:谦逊,顺从,通融,恭顺。高分特征: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教师兴奋性格:低分特征:严肃,审慎,冷静,寡言。高分特征:轻松兴奋,随遇而安。

教师有恒性格:低分特征: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高分特征:有恒负责,做事尽职。

教师敢为性格:低分特征: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高分特征:冒险敢为,少有顾忌。

教师敏感性格:低分特征:理智的,着重现实,自恃其力。高分特征:敏感,感情用事。

教师怀疑性格:低分特征:依赖随和,易与人相处。高分特征:怀疑,刚愎,固执己见。

教师幻想性格:低分特征: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高分特征:幻想的,狂放不羁。

教师世故性格:低分特征:坦白,直率,天真。高分特征:精明能干,世故。

教师忧虑性格:低分特征:安详,沉着,有自信心。高分特征:忧虑抑郁,烦恼自扰。

教师实验性格:低分特征:保守的,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高分特征:自由的,批评激进,不拘泥于现实。

教师独立性格:低分特征:依赖,随群附众。高分特征:自立自强,当机立断。

教师自律性格:低分特征:矛盾冲突,不顾大体。高分特征:知己知彼,自律谨严。

刑罚执行岗位、狱政管理岗位、狱内侦察岗位、劳动改造管理岗位、医疗防疫岗位、学校人事管理岗位、学校行政管理岗位、科技信息管理岗位、党群工作管理岗位、监区管理岗位、宣传教育岗位

(1)教师人格专项测评

教师测评的层级人格因素是由以上有关的基本因素标准分,经过数量均衡,连同指定常数相加而成。另外,各因素分数的高低并不就等同于心理健康状态的好坏以及成就、创造力、成长能力的水平,它只是表明人格因素对这些方面的影响程度。事实上,除了人格因素,成就大小、创造力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等还受到其它诸多因素影响。

1)适应与焦虑型测评:低分特征: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到心满意足,能做到所期望的及自认为重要的事情。如分数极低,则可能对困难的工作缺乏毅力,有事事知难而退,不肯奋斗努力的倾向。高分特征:不一定有神经症,因为它可能是情境性的,但也可能有一些调节不良的情况,即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不满意。高度的焦虑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身体健康。

2)内向与外向型测评:低分特征:内倾,趋于胆小,自足,在与别人接触中采取克制态度,有利于从事精细工作。这种类型无所谓利弊,主要取决于在哪种情况下采取这种态度。 高分特征:外倾,开朗,善于交际,不受拘束,有利于从事贸易工作。

3)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测评:低分特征:情感丰富而感到困扰不安,它可能是缺乏信心、颓丧的类型,对生活中的细节较为含蓄敏感,性格温和,讲究生活艺术,采取行动前再三思考,顾虑太多。 高分特征:富有事业心,果断,刚毅,有进取精神,精力充沛,行动迅速,但常忽视生活上的细节,只对明显的事物注意,有时会考虑不周,不计后果,贸然行事。

4)怯懦与果断型测评:低分特征:依赖别人,纯洁,个性被动,受人驱使而不能独立,对支持他的人在行动上常适应其需求,为获取别人的欢心会事事迁就。 高分特征:果断,独立,露锋芒,有气魄,有攻击性的倾向,通常会主动地寻找可以施展这种行为的环境或机会,以充分表现自己的独创能力,并从中取得利益。

5)心理健康因素测评:心理健康状况几乎是一切职业及事业成功的基础。心理不健康者,其学习和工作效率都会因之减低。心理健康标准可介于 4-40 之间,均值为 22 分。低于 12分者仅占人数分配的10%,情绪不稳定的程度颇为显著。

6)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测评;人格中的某些因素可能对将来的专业成就所具有的影响,它并不代表将来专业成就所达到的水平。其总分可介于10-100 之间,平均分为55,67 以上者其成功的机会更大。

7)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测评:标准分高于7 者属于创造力强者的范围,应有其成就。

8)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测评:本次级因素总分可介于4-40之间,平均值为22 分,不足17 分者仅占人数的10%左右,从事专业或训练成功的可能性较小,25分以上者,则有成功的希望。

6、教师行为风格测评

教师行为风格测评模型技术是针对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师的行为特点和工作发展状态建立的个人风格测评模型。教师的行为特点是内外两个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纬度为环境维度,是一个介于敌对和友好对立两极之间的连续过程;内因维度为行为维度,表述为被动向主动变化的行为反应过程。教师行为风格测评模型根据参测者的支配力测试、影响力测试、稳定性测试和服从性测试来确定教师的行为风格与特征。 7、教师行为分析测评与方法设计

教师测评系统结合应用人类的行为特点是内因和外因两个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维度定义为环境维度,是一个介于敌对和友好对立两极之间的连续轴;内部维度为行为维度,可以表述为从被动向主动变化的行为反应轴。教师综合素质测评根据曲线图上D(dominance,支配力), I(influence影响力), S(steadiness稳定性) 和C(compliance服从性)的高度(高出中心线)来确定他们的性格特点,然后运用下面的内容来更多地了解其行为的组织价值。

教师行为分析测评主要用于考察、诊断参测者在工作生活中基本个性和行为风格特征。其有关内容能够反映管理者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等内在心理个性特征。不同的个性和工作风格适应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参测者的个性特征与自身工作岗位环境的适应性是影响其才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帮助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寻求有效合作的重要内容。

8、教师工作动力专项测评

教师工作动力测评依据动力测评理论考察激发和推动受测者日常工作和活动的内部深层次动力。所考察的动力是影响管理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对管理行为具有强烈的支配和调控作用。测验能够帮助受测者认识到推动自己工作的内在动力、能满足自己内在需求的工作环境、自己最愿意承担的工作任务,以及为适应当前工作环境,自身所需要做的深层调整。

教师工作动力测评运用了动力测评工具来探知参测者工作的内在趋动力,判断受测者内心深处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其中动力测验中成功愿望和影响愿望最为重要。主要包括下面各个项:

影响愿望:在组织行为过程中,力图获得、巩固和利用权力的内在需要,试图以自己的思想、意图影响和控制他人,控制环境和牵引对自己有影响的作用力的愿望。

挫折承受:反映了当面对的任务情景存在困难、挫折时,自身的心理感受。反映了一个人挑战逆境时的决心和动力。

成功愿望:面对任务情景时,朝向高标准,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艰苦努力,希望获得优秀成绩的欲望。

人际交往:在群体工作和活动中,愿意与他人交往,并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反映受测者是否善于利用人际资源,取得他人的信任与支持。

9、教师逻辑推理能力与工作情商专项测评

在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知识维度中结合应用逻辑推理智能分析量表,主要测量受测者逻辑推理以及空间判断力水平,在测试中选择可以弥补每个题目主图中的空缺,通过认定的表达结果判定测评过程中参测者的信息处理、推理思维、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能力,以及发展各项关系利用自己所需信息,有效的适应工作交流环境。

教师工作情商EQ专项测评是较为复杂的测评,是智商的社会对应物,它的衡量标准是一些相当不明确的变量——其中包括教师与同事、朋友、家人之间的关系相处与性情融合发展等。测评要素组分包括:工作情商、自主性、自信心、包容力、人际交往能力、精力充沛度、坚韧执着度等方面的测评。

10、教师职业发展能力专项测评

教师职业发展能力是在自己选定的领域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对该领域有深刻而独到的认知的能力。该专项测评包括对教师的职业敏感度、职业适应性、自我发展能力、影响力、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评。

四、教学管理岗位领导与组织、计划、控制管理能力专项测评

1、领导管理能力专项测评

领导管理能力测评主要针对如何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领导和组织管理能力,测试管理者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并且提升组织的效率。该专项测评包括对领导能力、决策判断能力、激励教育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沟通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包容力、洞察力等方面的测评。

2、组织管理能力专项测评

组织管理能力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的能力。该专项测评包括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团队建设能力、领导能力、影响力、组织结构变革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评。

3、计划管理能力专项测评

计划管理能力专项测评主要用于考察参测者能否根据工作需求和教师管理环境及内外条件的变化,结合自我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利用组织资源所进行的管理能力的释放。测评包括对教师的执行力、目标规划能力、统筹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的测评。

4、控制管理能力专项测评

控制管理能力测评是指在教师组织活动中检查、监督,确定组织活动进展情况,对实际工作与计划工作所出现的偏差加以纠正,从而确保整个计划及组织目标实现的测评。包括对领导能力、控制能力、绩效考核管理能力、影响力、统筹协调能力等方面的测评。

第五章 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评体系平台系统实现

一、测评体系平台系统功能设计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体系平台系统”考虑到某市教育体育局要与下属各个学校单位和部门互连,包括信息共享以及基础数据库等的互连互通。如图4所示:

图4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体系关联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体系平台”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除了完成某市教育体育局测评系统功能建设,还要考虑纵向、横向以及内外联动的关系。

(1)纵向通达。系统要实现与所辖各个学校管理部门进行测评系统的对接,能够方便与各个学校部门保持有效的测评信息的联络和沟通,进而与各级测评系统联动。另一方面,该平台要能够连接所辖各分支机构和中心,在做到上传下达的同时,可以及时搜集各个下属学校部门的测评数据和信息,为领导进行决策提供支持。

(2)横向整合。该系统可以将某市学校管理局与所属各学校部门的测评过程和统计分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横向整合,从测评基础的数据整合,过渡到测评过程管理整合、智能分析、教师个人发展培训应用整合。通过横向整合,可以在及时了解各级教师岗位素质能力的最新发展动态,可以形成综合测评信息数据库,为学校提供详尽的参测人员的学习培训发展数据。如图5所示:

“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是由中间件、基础软件和构件组成。流程整合、数据整合和应用集成是核心的应用中间件;基础软件是指测评管理应用系统产品,这些系统将有助于提高系统应用建设的成熟度,减少重复劳动提供了有效的工作管理平台。

测评平台系统架构是由系统构件、应用中间件和统计分析构件组成数据中心层由综合素质数据库、公共知识数据库、能力数据库、专家数模型库等组成。

二、项目测评输出报告设计

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综合测评报告,报告中首先是对参测者测评要素的权重分布区分度模型输出,然后对测评各个要素的总体成绩评价和各个测评维度、组分和单要素的评价,评价模式分为组图、曲线、达标空间值、各个综合专项成绩以及需要加强后续培训的课程指数,为教师培训教育提供量化的数据。

参加测试的同志经过测试后,系统自动输出测评分析报告。测评分析报告根据参测者测试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按照教师综合素质(基本素质与专业素质维度测评要素群)、岗位胜任能力(基本胜任能力与专业岗位胜任能力维度测评要素群)、岗位专业知识(基本知识与专业知识维度测评要素群)以及各个所辖企业的经营管理岗位的相关测评分析报告,形成了如下报告书:(测评输出报告样本见附件)

(1)综合矩阵测评分析报告;

(2)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岗位胜任能力等各维度测评分析报告;

(3)各组分的测评分析报告。

三、系统实证模型设计

在综合考虑论系统设计的严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为了测评实证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尽可能地增强测评系统信度和效度,提升测评实证研究的可信度设计测评实证方案。

1、测评实证方案目的

(1)教师测评应用理论及模型研究;

(2)编制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量表;

(3)把编制出的量表应用于不同的工作阶段,检验测评量表的理论应用意义;

(4)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的高低与其工作发展过程与绩效的相关性。

2、测评实证方案设计步骤

本研究的实证方案设计是按照以下九个步骤进行的,如图6所示:

(1)研究分析最先进的国内外教师测评相关文献

在测评实证研究开始之前,对教师综合素质与逆境适应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的结构进行详尽的理论构思,确保每个要素都具有明确的操作定义。该测评体系理论结构为“一个矩阵、三个维度(综合素质维、教师与公共基础知识维、岗位胜任能力维)”及各子要素之间的镜像映射关系。通过检索、查阅关于教师教育、素质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文献,收集、归纳现有要素体系的测量量表,并结合本研究的理论构思,形成了初步的测评实证研究思路。

(2)进行访谈

在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各要素及其可变柔性权重设置之前,对某市教育体育局及其所属部门和学校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教师现状、现有测评方式及教师招聘期待等的意见。访谈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验证初步的测评实证研究思路,搜集被访谈者的意见,以此来检验测评实证研究思路是否符合现实;另一方面对本研究重要问题的看法,广泛征询被访谈者的意见,包括要素权重确定、效标设置、对测评的重视程度及测评结果预期等方面,以保证测评实证研究的充实完善。

(3)选择测评群体

本系统研究选择的测评群体是某市教育体育局的所属单位,部门设置全面,在职人员数量多。选择部门单位进行测评,能够很好的保证样本数量,达到测评实证的科学严谨的要求。

(4)预试测评

为了及早发现测评体系设计、要素权重设置及最后评价方法的缺点并做修正,以避免系统在大规模的正式运行之后,浪费时间、精力,误导参测者,保证系统测评质量,在测评实证研究中设计了预试测评,并依据预试测评的结果对该测评系统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

(5)要素权重设置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是面向某市教育体育局教师的综合效标参照性测评系统,由于不同岗位人员测评倚重要素及测评结果的参照效标都有所差别。因此,为更好的体现该测评系统科学性、实用性和发展性,该测评系统中每个要素的相应权重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即为可变性权重。针对测评的实际情况,按岗位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百分制。要素权重的计算采用粗糙集理论确定权重的方法。

(6)正式测评

设置完成针对各不同岗位教师测评相应的权重后,进入正式测评阶段。在结合教师的特征、素质能力培养以及前人研究基础上调整好测评系统后,分别选择不同岗位各教师进行跟踪式测评。

(7)测评样本

由于参与测评的人员数量众多,且可能存在参测人员各项作答一致等无效问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抽样方法,对测评群体进行了样本选择。

(8)测评实证分析

根据每个样本参测人员各指标要素得分,结合各要素相应的权重系数,本研究采用灰色粗糙分析方法对参测者进行实证分析,确定每位参测者最终得分灰度,并结合相应效标,确定其灰度逆境空间。

(9)测评结果分析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按照系统共协理论方法,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在系统共协理论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以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维、经营管理知识维和胜任能力维三个维度为基点,以联系、沟通、交流、渗透、比较、结合、串联、交叉、集束等行为方式,实现整体各维度不同要素集束的共协。

通过分别对不同岗位教师的五次测评灰色粗糙实证分析,得出:纵向比较——三个不同岗位人员平均灰度得分都有明显上升趋势;在三个维度中,在综合素质维维持较高水平下,教学与管理知识维、岗位胜任能力维平均灰度得分提升很大。横向比较——就三个不同岗位类别来说,每个测评人员的灰度得分、灰度空间以及综合素质、教学与管理知识和岗位胜任能力各维度得分都有所差别。

四、测评输出报告结构设计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系统的输出报告采用人性化设计模式。测评的结果最终将转化为文字和数字信息,作为教师自测、培养及企业招聘的依据。因此需要用科学直观的方式将测评的结果表示出来。测评结果的表示方法主要有表格表述法、图形表示法和文字评语表示法。

教师综合素质与逆境适应能力测评单体输出包括:

1、测评要素简介(文字描述)

① 测评归类信息:测评归类信息主要包括测评编号、委托单位、测评机构名称、测评日期等。测评报告需要建立一个归类系统,以便于查找、互核、咨询,每份测评报告首先应该有一个类别号和序列共同构成测评编号。注明委托单位和测评日期也是方便查阅的一种有效方式。

② 被测教师信息:被测评教师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特长、爱好等个人资料,既是被测评教师个人特征的反映,也是对测评结果真实性的一个侧面印证资料。可以根据测评的目的进行取舍。

③ 测评项目:测评项目是测评的核心内容之一,一般根据测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测评项目的组合以及先后顺序,要按照测评的真实情况依照顺序严格填写。

2、测评结果及分析

测评结果及分析是测评输出报告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测评要素权重分析(圆饼图+文字描述)、测评成绩分析(圆饼图+文字描述)、测评曲线值评价(曲线图+文字描述)、测评效标分析(雷达图+文字描述)、灰度逆境空间分析(更直观的描述,在实际输出报告中转化为二维图表)、有待提高的方面(柱状图+文字描述)。

3、测评结论

测评结论是测评报告的核心部分,在总评中报告撰写者要综合考虑测评的目的和测评对象在各个测评项目中的表现,评价被测评者的优点、缺点和适合的发展方向。测评者要据此提出中肯而明确的建议。另外,测评系统具有记忆分析功能,即如果测评人员非第一次参加测评,测评后,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输出单体发展趋势分析(折线图+文字描述)。输出报告架构如图8所示。

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群体报告格式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测评设计、测评手段、总体特点、群体测评结果、结果分析、讨论和专家建议八个部分。如图9所示。

群体测评结果及分析包括:单体百分位(即要素、集束、维度、矩阵三个层次得分在群体中的百分位位置,雷达图+文字描述)、群体平均输出(虚拟个体,报告形式同单体输出)、群体发展趋势分析(折线图+文字描述)。

五、测评输出报告形式

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综合测评报告,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

综合矩阵测评报告

报告根据参测者测试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按照教师政治思想品质、综合素质、文化业务素质、技术业务素质、岗位胜任能力、教育可持续发展知识等方面,对每个维度层次下的每个组分项输出测评结论与报告。

第二部分

政治思想品质素质维度测评输出报告

报告将矩阵综合测评内的政治思想品质素质维度要素抽出,再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所测试的政治思想品质素质维度内每个组分项包含的单要素输出测评结论与报告。

第三部分

综合素质维度测评输出报告

综合素合资维度测评报告报告将矩阵综合测评内的综合素质维度要素抽出,再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所测试的综合素质维度内每个组分项包含的单要素输出测评结论与报告。

第四部分

岗位胜任能力维度测评输出报告

报告将矩阵综合测评内的岗位核心胜任能力维度要素抽出,再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所测试的岗位核心胜任能力维度内每个组分项包含的单要素输出评语。

第五部分

教育可持续发展知识测评维度输出报告

报告将矩阵综合测评内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知识维度要素抽出,再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所测试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知识维度内每个组分项包含的单要素输出评语。

第六章 项目可用性评价与结论

一、项目推进应用模式设计

根据某市学校管理局所辖的各地学校机构的测评基础条件,我们设计了几个测评模式供各个学校管理部门实用,包括:(1)网络在线测评;(2)网络在线定制测评;(3)静态群体测评三个测评模式。

1、网络在线测评模式

教师在线测评模式是根据系统测评要素、组分、维度和矩阵的综合数据模型定位后,组织制定的参测人员进行计算机网络在线测评,由于数据试题和模拟动态现场是随机的,所以不会出现相互帮助和交叉做题的现象发生。测评结束后,系统自动弹出测评报告,提供给各个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个体测评分析和群体统计测评分析。

2、网络在线定制测评模式

教师定制测评模式是根据某市各个学校自己教师队伍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测评。各个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测评层次、测评岗位和测评专项针对不同的受测对象进行各个测评矩阵、维度、组分和要素的设定,并依据测评需求,自行定制综合素质、专业岗位管理知识、岗位胜任能力等测评要素及模型,并建立自身人才队伍发展相关要素数据库,进行自定义式的在线定制测评。

3、静态测评模式

静态测评解决某市有些学校由于个别的条件限制,在无网络在线测评的环境下,通过系统定制测评要素模板测评活动,生成试卷并打印进行集体答题测评。通过对参测者填涂的答题卡进行系统阅卷统计分析,得出与在线网络测评的同样测评报告和统计分析报告。

上述三个测评模式,都配备了相应的在线个体和群体测评分析子系统,是对学校各个岗位在线测评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包括:

(1) 教师个体和群体测评综合统计分析;

(2) 教师个体和群体测评成绩排序统计分析;

(3) 教师个体和群体测评平均成绩统计分析等。

以上测评模式可以全部满足某市教育体育局所辖的各个学校和管理机构的各个层次、各个教学岗位和各种测评模式的测评活动,能够完成《某市教师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能力测评体系》的项目建设目标。

岗位分析报告篇(2)

在实习期间,我系统的了解和学习了体育新课标。在课余时间,我阅读教育书籍,学习教育战线中先进人物的事迹,时刻鞭策激励自己。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我的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乐于奉献,努力教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次训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我能够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学生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此外,我还能够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二、深钻教材,认真教学。

体育课教、学、练三者之间的统一。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引导水平的体现。只有教师正确而巧妙的引导,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引爆”作用,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获得教学最佳效果。

传统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程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以行政教学班为主的组织形式、分项教学的组织形式等,还有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既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也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和积极性。用比较坦诚和理性的思想来思考一下,当在教室里久坐的学生来到操场上的时候,他们需求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舒散一下禁锢着的筋骨,放松一下绷紧的大脑。有那位学生想一来到操场就“立正、稍息”,面对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等,学生能喜欢这样的教学法组织形式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在实习期间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经由过程近一个月的教学实习,所教学的班级学生根基理解和把握了跨越式跳高。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前进前辈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教学体例,全力培育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选择的教学体例能激发学生的进修乐趣和促进学生的思维勾当,能注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用的调动了学生进修的自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慢慢养成了当真进修的精采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乐”中练,在操练“乐”,课堂空气布满活力,有用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我在高二年级学生查询拜访中,几乎人人都能做到从激情上、步履上自动介入教学勾当,做到人人介入勾当,人人健康成长。

三、实习体味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磨炼学生的意志,更主要的是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育学生从命组织遵守纪律,老实、机智、积极进去的心理道德。经由过程教学实践,为此,我在教学,“跨越式跳高”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试探的,并受到了精采的下场下面就环绕这个问题谈谈我自己的一些陋劣的观点。

1、用尊贵的精神去塑造学生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传染着学生。作为教师必需增强自身涵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高昂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精采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再加上教师规范的动作手势,行走坐卧、外在仪表和丰硕内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模拟中审阅自己,从而获得周全教育。

2、用正确的体例去指导学生

体育教学中,教师最能影响学生的是简明简要的讲解,正确无误的示范和行之有用的教育,让学生对此内容发生浓密的乐趣。在操练中学生,学生不敢做的动作,由教师示范,学生不会做的动作,教师应手把手教。教师要用自己健康的体魄,精采的专业素质去影响指导学生热爱体育行为。

例如我在跨越式跳高教学时这样放置的,第一个操练,用激励的口号庖代传统的“一二一”口号,在跨越式跳高操练前热身勾当中,我用激励口号鼓舞激励学生,我自傲,我成功、我介入、我孤高、我勇敢,操练跨越式跳高我能行!然后要肄业生自立操练跨越式跳高过竿动作,几回后经由过程体味去考虑。a若何才能保证操练时的平安?b操练跨越式跳高能使身体哪些部位获得磨炼?获得的谜底是:对于平安,年夜部门学生回覆是按跨越式跳高动作体例去做;对于磨炼的益处有的学生回覆可以磨炼下肢的力量,有的学生说可以磨炼自己的胆子,有的学生回覆好玩,有的学生回覆可以磨炼自己的身体,学生回覆几乎包含了操练的意义。教师实时加以指导,经常操练可以使人下肢更有力,关节更矫捷,可以使人勇敢,但操练时注重平安,注重自我呵护。

第二个操练,我设计几组分歧高度的跳高架,让学生自己选择高度操练,并提出问题:当别人跳不外去时你该怎么办?年夜都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生回覆我们要辅佐他,教师马上提出呵护与辅佐的体例,操练中发扬合作精神。不管在哪组上操练,我老是用鼓舞激励性的说话对学生进行鼓舞激励和指导,尤其是对进修上有困然的学生,几回操练后学生逐渐向有难度的跳高架挨近。

3、用师生间精采激情去传染学生

岗位分析报告篇(3)

目前,支行职工21人,领导班子成员3人:行长1人、副行长1人、纪检组长1人。设有“两科一室”,其中:

第一,办公室设置6个岗位。主任岗1人、副主任岗1人、行政会计岗1人、综合岗1人、纪检监察秘书1人、专职驾驶员1人。岗位职责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岗位风险防范指南》进行分配。

第二,综合业务科设置6个岗位。金融稳定岗、金融研究岗1人;征信管理岗、科技岗1人;金融统计岗1人;货币信贷岗1人。

第三,基础业务科根据昆银发〔2008〕150号文件要求设置8个岗位:业务主管、记账、复核、业务管理、综合管理、事后监督、辅助岗位、行政出纳。具体岗位分配:国库、财务、反假、账户、国库统计分析主管岗位1人;网点主管岗、国库综合岗、对账系统业务岗1人;结算账户、反假、反洗钱、联网核查业务岗1人;国库资金记账岗、明细复核岗、ABS复核岗1人;国库明细记账、资金复核、ABS记账1人;国库交换1人;国库事后岗、重空管理岗、支票影像1人;行政出纳、国库统计分析1人。

二、岗位整合的成效

经过岗位整合,支行预期的三个基本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

(一)通过岗位整合实现合理的内部风险控制,确保机构内部安全价值目标的实现

通过岗位整合,区分岗位的重要程度和在内控管理中的扮演的角色,有效的估算各岗位的风险基数,明确各岗位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风险防范。尤其是对各种业务岗位,合理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各岗位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并提供必要的后续督促手段,将为确保央行系统高效、安全运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通过岗位整合,适当减低管理成本

从管理的基础出发点来看,岗位整合的理论思想实际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良性竞争机制的合理引入,另一个就是央行管理文化对优质企业管理经验的融合与借鉴。通过岗位整合,对组织和人事资源进行再分配,重新塑造央行内部的团队合作精神,以成本和效益的公式对管理运作进行新的演算和估量,以更合理的人力资源资源运用,更安全的岗位设置,来降低机构内部和上级部门对其维护和管理的成本,对央行今后的发展百利无一害。

(三)通过岗位整合,加强职能型服务,促进金融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岗位整合并不是简单的岗位轮换,其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对需要合理设置的岗位以及其承载的工作量进行重新的评估,从而提高每个岗位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的提升,能过有效地促进基层央行的职能服务由被动向主动过渡,使每个岗位能够在完成实际工作的同时,有效地兼顾其他的工作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单个机构在县域的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能够提高单个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人才的综合发展提供机会。

三、面临的困难

(一)岗位整合流于形式

由于岗位整合的起始原因和时间的关系,岗位整合的实际意义以及目标并没有得到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认识。岗位整合被理解成了单纯的股室合并,其中具体岗位的合理、有效、科学配置就更是无从谈起。于是,在过度突出“合”而忽略“整”的普遍认识下,岗位整合变成了一次岗位轮换与股室合并的协同作战:针对各自不同的情况撤留了货币金银股、保卫股,提前开展了一次岗位轮换等等,结果自然皆大欢喜。就实际情况看,其实整合前后基本没有差别:实际工作积极地契合了“稳定”的大前提,但“创新”就没有了。

(二)岗位整合没有触及组织设置的根本

岗位整合的:“整”要先“散”、“合”要先“分”。首先,岗位整合在立足基本组织框架结构的前提下,应该视作是人力资源的再分配。同一部门的人员首先应该散开,合理地分布在人力资源的可用点上,而不是作为一个个别的小团体在其中移动;其次,岗位整合以提高工作效率、精简机构、节约成本为最终目的,就要有一个合理的分工。分工不是分配人手,是以效益最大化为前提,分配岗位,在这个分配中无需考虑部门差异或是传统的组织结合模式,而是以岗位之间促进、互动以及互补的效果为出发点,结合个人工作能力特点和学识所长来确定;第三,在岗位整和中,不应该以满足个别人的职位需求或是满足个别领导的喜好为出发点,而是一视同仁,将所有人按能力而不是资历差异进行划分,针对岗位特点来“因岗设人”,而不应该是为保证职位来“因人设岗”,具体的职位配置可以在整合后另行民主选举。遗憾的是,这样的思路并没有在整合中得到实现,因此,这项工作也就似乎更趋向于走到“换汤不换药”的一面去了。

(三)工作效率依旧低下

岗位整合前“1+1+1+[1]+[1]”(办公室+国库会计股+综合业务股+[保卫股]+[货币金银股])的模式是主流,工作效率如何就不做评论了。整合后“2+1”模式(办公室、综合业务股+基础业务股)、“1+1”(大综合股+基础业务股)的模式成为主流,本身设计的思路是很先进也比较具有操作性,但在实际中表现出的却是“原班人马换个牌子,一切照旧”。结合前面的分析,同一股室内,岗位设置没有变化、人员有微小变化、职责没有变化、工作方式没有变化,相加后应该也是约等于没有变化。首先,在近似岗位轮换的整合中,以能力为特征的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其次,社会主义大锅饭依旧喷喷香,部分不适应现行职能变化的人员没有得到科学的安置和调整。

(四)管理成本依旧高昂

由于我们对“能”的认识还处于一个很肤浅的阶段,岗位整合就出现了明显的误差。岗位整合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节约管理成本,实现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但“最大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往一个人或一部分人身上压担子、加责任,将其工作效力极度压榨,而是要在经过配置后,实现的一种整体的效益分配集合的优化,简单地说就是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适度协作。而在整合后,实际的情况是:首先,分工不清。部分所谓的综合岗承担了单位股室工作量的1/2或更多,过多的非领导管理岗,卸置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弱化了分工效应,导致单一岗位工作的叠加和累积;其次,“代劳”成为一种工作主流。打着团结协作的旗号,让一些工作的惰性逐渐衍生出一些新的工作问题:人到心不到、在岗不干活、能推一定推、能等一定等,这些问题逐步恶化就变成了现在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况。长此以往,必定造成工作积极性的下降、工作态度的歪曲,致使单位内部运作走向死角,管理的成本或是运作的成本就会成倍的增加。

(五)工作积极性依旧低落

工作积极性是决定内部管理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岗位整合的目标也就是要提升工作积极性,没有积极性,任何工作都是苍白无力的失败品。工作积极性不外乎一个人工作的激情和对工作的奉献精神,但同时也不要忘了,在积极性背后,正向的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央行的职工起码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但在如今的环境下,面对工作和竞争的压力,积极性本身就随着工作时间的累积逐渐下降,如果不及时地帮助干部职工恢复积极性,很快一个优秀的职工就会变成大家熟悉的“混日子的老油条”。在岗位整合后,逐渐暴露出当前县支行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难点:由于职工表现的良莠不齐,“混日子”、“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如同病毒一般在内部蔓延、感染,致使内部工作积极性呈几何级数下降。

(六)在一些重要的业务岗位上已经是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了,而现有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又较低,出现在要害岗位管理上“无人可轮、无人可替”的情况

以晋宁县支行为例,自2005年新进过人员后,已经近8年没有新进人员,在此期间,有2名同志退休,2名同志考虑到年龄因素,重新调整了岗位,不再承担重要工作任务。同时,根据《要害岗位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的规定:“在同一要害岗位工作满5年的,原则上应安排轮岗。”。目前,支行要害岗位人员13人。其中2名同志从事同一岗位工作接近10年;2名同志已经超过5年未进行轮岗。鉴于支行目前总人数21人,且近几年未有新进人员,而45岁以上的职工,退休时段都较为集中,再过四、五年后,支行可能会有4-5名职工步入退休年龄。以目前支行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已经是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

四、县支行岗位整合及内控管理意见和建议

(一)岗位的效益与程序之争

如果,按照总行对相关岗位设置的要求,结合《中国人民银行岗位风险防范指南》的相关条款,一个县支行,除去3个固定的领导职位后,实际所需的工作人员应该在13人至18人左右(办公室3至5人、综合业务科3人至4人、基础业务科根据实际情况设7至9人,具体岗位计算请参照上述文件,恕不累述)。我们取一个中间数15人,那么一个县支行实际需求工作人员应该是18人左右。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在实际工作中,人手与岗位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工作效率与工作程序的矛盾。一方面,要保证效率,就需要简化程序、简便手续,尽可能地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如果要保证程序,就必须由始至终履行手续,按照岗位要求开展工作,时间就牺牲。针对人民银行工作的特点,在程序和效益间,应该更趋向于程序,严格的程序是织就内部管理严密控制网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此,整合实际上是要在效益和程序间取得一个平衡点,但略偏于程序。

(二)分工与工作积极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工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唯一手段。分工带来了人类社会生产的极大进步,成几何级数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分工必然会带来一个问题:工作积极性地极度散失。分工首先就是岗位的科学划分,划分以后,分配人员操作岗位,岗位的固化在很大的程度降低了人员的流动性,使岗位人员的工作趋于僵化,模式化的运作,重复劳动最终导致了人员对工作积极性的散失。目前,适用的是干部交流以及轮岗的方式,来加强人员的流动性,强化单个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工作程序以及人员能力的限制,轮岗和交流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如何在整合中,适度分工设岗,强化岗位人员的周期流动性,保证工作的积极性是最重要的。

(三)职权分散与团队合作

在基层央行内部,岗位最大的特点就是职权的分散,形成了一种内部彼此间的制约与监督。同时,以科室为单位组成的小团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职工的本位意识,提高了单一工作在同一个部门内部的认知度。但这些设计同样带来了问题:一方面,职权分散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职权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单一的岗位,过多的岗位设置也带来了人员不足、分工不具体,难于操作等问题;另一方面,团队的分工合作适用于短期目标工程的开展,作为基层央行内部而言,团队合作在长期的工作任务下,由于时间的延长,导致团队内部管理和主导意识的缺失,逐步衍生出自由放任的工作态度。而且由于在团队内过于强调人员的自由性和创新性,会导致组织纪律的严重散失,致使单一科室与整个支行工作上的不协调。因此,在权力的分解上,还要有制衡的考虑;在合作的基础上,还要提倡一种独立、创新的工作能力。

(四)对人员与岗位长远的循环更替思路

鉴于当前县支行履职的需要,在人员的更新与培养上应采用一种循环更替的思路来替代当前“缺眼补眼”的人员配备思路,而在人员培训与风险防控上,对“人为因素”与“制度因素”应进行同样的重视。

1.人员的循环更替。调研小组建议,在人员的配备上,要采用循环更替的思路。一是在对县支行人员的配备上首要考虑的不是总体的人数,而是平均年龄与是否存在较为集中的退休年龄段,之后再考虑人员数量。对于一些人员老化较为严重的县支行,应进行适当的倾斜。二是对新进行的人员,不论何种学历层次,都应该提供其必要的基层工作经历,以熟悉人民银行的职能运作。三是在县支行的人员配备上之初,可以进行适当的调研和情况核实,了解各个县支行的实际人员压力和工作强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员的协调,而不是无的放矢地进行配备。

2.人员的后续培训。此次调研中,调研小组也了解到,大部分职工有很强的学习意愿,但鉴于目前的县支行的硬件条件,还多职工甚至不能进入总行的远程培训网进行学习。内审小组建议,可以在视频系统的基础上,为每家县支行设立一个远程培训点,配备一套可供多人同时进行学习的设备,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学习,进行统一考试,并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以满足干部职工学习的需要。对于一些有提高学历、学位层次的职工,应给予适当的帮助,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而一些集中到上级行的为期很短的运动式培训,部分干部职工也表示此类培训既无效果,也没有学习的质量,除了总行的视频培训外,实质意义并不大。所以,建议在培训的方式上,尽可能避免一些有名无实的培训活动,既节约了费用,也避免培训变成单纯的“吃喝会”。

岗位分析报告篇(4)

二、建立并落实廉政风险定期自查制度。各科室及各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照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每半年开展一次自查,并将落实情况形成自查报告,上报市粮食局;市粮食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年度个人述职述廉报告中要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说明,一并报市纪委派驻一组。

三、建立职责调整廉政风险机制跟进制度。局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发生变化后,在正式任命后1个月内,适时启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岗位调整人员要重新对照岗位职责,查找、确立新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重新划分风险等级,明确监管责任人,填写《岗位廉政风险识别和自我防控表》(附件一)和《驻在部门岗位廉政风险等级划分申报表》(附件二),报市纪委派驻一组审核、备案。科级干部《岗位廉政风险识别和自我防控表》存入个人廉政档案。

四、建立临时性工作任务防控机制跟进制度。局机关及各事业单位接受上级或市粮食局临时交办的重要任务或重大项目时,根据工作任务内容,及时启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查找风险点,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明确监管责任人,并填写《临时重大任务风险识别和自我防控表》(附件三)报送市纪委派驻一组。

五、建立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制度。岗位廉政风险预警,是针对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出现问题或苗头,及时发出不同级别的警报,督促有关科室(单位)或个人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改进问题,警示自律,有效控制和化解廉政风险,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一)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科学评估、分级预警,务求实效,坚持预警监督与鼓励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二)岗位廉政风险信息采集。岗位廉政风险信息采集要以科室(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的不廉洁问题和乱作为、不作为作为重点内容。岗位廉政风险信息的来源:一是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投诉、行风热线反映、举报、媒体网络披露中收集;二是在述职述廉、民主测评、廉政谈话等监督活动中发现问题;三是从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有关部门移送反映等渠道挖掘等方式,收集、分析廉政风险信息,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

(三)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划分。对采集到的岗位廉政风险信息进行去伪存真,认真分析,重点分析工作人员潜在风险转为现实风险的可能性,可能会带来哪些经济损失或政治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按照存在问题的风险大小、影响程度、轻重缓急,对廉政风险划分为“红、黄、蓝”三级,其预警等级依次降低。具体划分标准是:

1、信息反映单位或工作人员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或廉洁勤政方面存在问题苗头,如不提醒制止有可能发生严重违纪问题或构成立案条件的,为“红色”一级预警;

2、信息反映单位或工作人员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或廉洁勤政方面存在问题苗头,如不提醒制止有可能发生严重问题的,为“黄色”二级预警;

3、信息反映单位或工作人员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或廉洁勤政方面存在问题苗头,如不提醒制止有可能发生问题的,为“蓝色”三级预警。

(四)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处置。根据预警分级,采取质询、告诫、约谈等方式预警处置。

1、被确定为“红色”一级预警的,报市粮食局主要负责人审批,填写《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审批表》(附件四),发送红色《廉政风险预警通知书》(附件五),采取质询和责令限期整改形式进行;被确定为“黄色”二级预警的,报分管领导审批,填写《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审批表》,发送黄色《廉政风险预警通知书》,采取告诫的形式进行;被确定为“蓝色”三级预警的,报分管领导审批,填写《岗位廉政风险预警审批表》,发送蓝色《廉政风险预警通知书》,采取约谈的形式进行。

2、按照领导批示,针对不同的预警级别,分别填写不同颜色的《廉政风险预警通知书》,由局办公室送达被预警科室(单位)或工作人员,由批准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岗位分析报告篇(5)

现阶段,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存在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效率低、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缺乏完整性和及时性、会计财务报告设备的局限性等问题,如果不对其采取有效措施的话,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此,本文主要对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一、当今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分析

(一)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效率低

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是每个企业发展的关键,更是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的关键工作,通过这些数据能够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发展决策给予数据支持,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1]。但是,就当今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来说,整体工作效率不高,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引起这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会计财务报告数据信息还存在一定的披露,非公开化的数据统计过程可能会引起数据的不真实现象。

(二)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缺乏完整性、及时性

众所周知,会计财务报告是对企业阶段经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在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中,这些数据也将起到关键的决策作用。但是,就当今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来说,存在信息的不完整性、滞后性等,不能及时将分析的数据提供给企业,而且提供的数据中还不够完整,这对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带来极大的影响,例如,固定资产消耗报告数据的不及时、不完整,导致企业领导人对企业固定资产存在模糊性。

(三)会计财务报告设备的局限性

在以往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主要以手工抄写的方式,数据都是记录在纸张上的,而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快速发展之后,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也逐渐应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相比于传统工作方式来说现阶段会计财务报告工作的效率更高。但是,现阶段会计财务报告工作需要相应的设备作为支持,而有一些工作岗位上却缺乏这样的设备,或是设备存在故障,严重影响到会计财务报告的工作效率,甚至会造成会计财务报告数据信息的丢失现象,使得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会计财务报告局限性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制度

现阶段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存在数据不真实、数据的非公开化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会计财务报告的工作效率,也使得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造成这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制度上的缺陷,对此,要不断的完善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制度。首先,要完善会计财务报告的工作流程,针对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分析,完善一套合理有效的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流程。其次,在平时会计财务报告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人员对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召集相应的谈论会议,有针对性的解决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完善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流程。再次,要对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打破传统非公开化的工作原则,要将会计财务报告数据公开进行,这样可以让企业其他员工对会计财务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有效的提高会计财务报告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挣脱了传统会计财务制度的约束。

(二)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确保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通过以上对会计财务报告局限性的分析得知,会计财务报告信息存在不完整性、滞后性等,不仅对会计财务报告工作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决策,造成这方面局限性的主要原因大多由于岗位人员自身素质的问题,对此,要加强会计财务报告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会计财务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首先,应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尤其是在市场发展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会计人员要了解财务报告数据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确保每个会计财务岗位人员都具备对数据分析的能力、对市场的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职责等。其次,要提升会计财务岗位人员的时间观念,确保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数据的及时性,另外,应加强财务岗位人员对财务报告数据重要性的认识,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的数据,要确保各项数据的完整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入会计财务岗位人员奖罚机制,对于表现较好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表现较差的人员要按照给企业带来影响程度给予相应的惩罚,这样不仅可以督促会计财务岗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有着督促的作用,不仅能够保障会计财务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更能有效的提升会计财务报告的工作效率,打破传统会计财务报告观念的约束。

(三)完善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所需设备

设备是保障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效率的基础,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一些企业会计财务报告受到设备的影响,造成会计财务报告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工作效率不高,对此,要不断的完善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所需设备。首先,要根据会计财务报告工作的内容、性质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财务报告中都需要什么设备,再完善工作中没有的设备,确保设备的齐全。其次,要对现有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应用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一旦发展存在故障或是需要更新的设备,必须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各项设备运行正常,这样才能避免会计财务报告受到设备的约束,从而有效的提升会计财务报告工作的有效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仅影响到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效率,对企业做发展决策的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本文对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解决措施的分析,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对当今会计财务报告工作中的局限性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提升会计财务报告工作效率给予一定的启发。

岗位分析报告篇(6)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告业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一个成长快和推广潜力大的新兴产业,未来中国的广告业的增长率将超过国际广告业的增长率;高校广告专业对广告人才的培养和广告行业对人才的培养和任用,及广告行业各岗位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也将成为职业人才培养研究的重点。因此在经济发展中需要的人才标准,将成为高校培养广告专业人才的标准。

1.广告行业的发展看需要的广告专业人才

市场营销手段的多元化;推广、公关、业务咨询、互动营销等手段被轮番运用。因此,传统的广告行业的市场正在被其他的营销方式所替代和分解。所以在广告行业与市场营销如影随行,密不可分,未来看广告与市场营销将紧密融合;广告行业内部竞争加剧。致使广告行业的目标方向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的广告行业需要我们高职教育学校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和思路,适时设置不同方向的岗位技能性课程。

2.广告公司的业务范围不同需要的设计岗位不同,要求的技能培养各不相同

通过广告行业状分析及广告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广告行业就业岗位基本分为八个方面,主要从事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职业,分别是:商业广告设计岗位(设计员、设计师)、品牌设计岗位(品牌CI策划设计)、包装设计岗位、版式印刷设计岗位、网络广告设计岗位、商业图像摄影岗位、展示设计岗位(室内设计)、户外广告岗位(雕刻、热转印、霓虹灯制作、橱窗店面制作、路牌车体广告)等。

不同的岗位群,不同的工作内容,不同的技能要求;也就需要高职广告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之相匹配。依次的分析如下:

2.1 广告设计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印前版式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彩图喷绘与数码快印、标书装帧等工作。

需要的专业能力为:①编排软件应用能力;②字体、字号、字色调配能力;③根据版式内容进行版块合理划分能力;④版式的审美与设计能力;⑤印前制作能力;⑥对广告主题的分析能力;⑦根据主题进行发散思维的能力;⑧对设计元素的筛选能力;⑨广告图形的创意表能力;⑩广告文案的撰写能力;B11广告版面的整合能力;B12图片处理、校色能力;B13印前文件调整能力;B14喷绘仪、数码印刷设备操作能力;B15文件格式转换软件操作能力;B16资料收集整理能力;B17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B18裁纸机操作能力;B19覆膜机操作能力;B20打孔机、胶装机操作能力;B21装订操作流程。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的是:①Photoshop图像处理;②印刷工艺;③版式设计、平面设计(海报、招贴、DM广告、POP广告、商业广告)。

需要的职业基础课程是:三大构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文字设计、专业摄影与数码处理、广告学概论、设计思维与方法、广告法、广告文案与策划、优秀广告案例赏析等课程。

通识课程是:语文、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

2.2 户外广告设计制作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①户外广告设计;②户外广告预算及制作。

需要的专业能力为:①户外广告可实施性分析能力;②户外广告材料把握能力;③根据主题进行创意的能力;④户外广告创新能力;⑤户外广告效果图表能力;⑥户外广告施工图绘制能力;⑦施工图读图能力;⑧户外常用广告材料把握能力;⑨工程进度测算能力;⑩制作预算简易报表能力;B11处理临时变更工程的能力。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是:门头广告设计与制作、吸塑字设计与雕刻、其他字体的制作、排版的制作等课程。

2.3 品牌设计岗位(品牌CI策划设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活动策划、广告策划、企业形象推广等工作任务。

需要的专业能力为:①活动的整体掌控能力;②礼仪和风俗习惯的把握能力;③活动时间的统筹安排能力;④人员的合理调配能力;⑤活动造价的预算能力;⑥策划方案撰写能力;⑦产品营销分析能力;⑧产品定位分析能力;⑨市场销售预测能力;⑩消费者心理分析能力;B11策划方案撰写能力;B12可实施性报告撰写能力;B13广告成本预算能力;B14企业文化的提炼能力;B15标识设计能力;B16企业整体形象设计能力;B17企业形象推广的策划能力;B18策划书的撰写能力。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是:标志设计与VI、经典广告案例赏析。

2.4 网络广告设计岗位主要的任务是:网页设计、网络广告设计等任务。

需要的专业能力为:①网络广告特性分析能力;②根据主题进行创意的能力;③音效与主题匹配的掌控能力;④节奏的把握能力;⑤Flash软件熟练应用能力;⑥流媒体转换能力。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是:网络广告、Flash、网页设计制作。

2.5 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数码图像处理、摄影等任务。

需要的专业能力为:①相机白平衡设置;②相机的光圈调整;③相机焦距的手动设置;④灯光效果对影像的影响;⑤摄像的构图与取景;⑥数码影像的电脑处理;⑦数码影像处理的版式要求;⑧能够应用相机拍出清晰的照片;⑨能够通过人造光源营造照片气氛;⑩拍摄过程能够把握构图,突出主题;B11能够通过软件修复照片的不足。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是:摄影、PS处理。

2.6 媒体(数码)广告:主要任务是:影视片头设计与制作、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

需要的专业能力是:①影视片头特性分析能力;②主题把握及创意的能力;③音效与主题匹配的掌控能力;④Flash、3DS MAX、After Effect、Premire软件合成与输出能力;⑤节奏的把握能力;⑥影视广告特性分析设计能力;⑦音频、视频设备的操作能力。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是:网络广告、片头广告、影视广告。

2.7 展示设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设计展台、策划设计制作展示台。

需要的专业能力:①展示商品的调查分析能力;②展示场所的空间设计能力;③展台的设计能力;④展示效果图的制作能力;⑤模型制作能力;⑥施工指导能力。

需要的主干课程支撑是:橱窗广告设计与制作、门头设计与制作、3ds max、效果表展示设计。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程的设置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职业能力需要不同的主干课程来支撑,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是共性的。

需要的方法能力为:①资料收集整理能力;②制订、实施工作计划能力;③项目文档理解能力;④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⑤版面的创新设计能力;⑥综合分析、创新能力。

需要的社会能力为:①沟通协作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③团队协作能力。

岗位分析报告篇(7)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培养、锻炼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二、实习时间和班级

时间:年月1日–年月10日

班级:高职7(1)

三、实习指导教师

四、实习单位的确定

实习单位由实训就业处会同本系部选择和确定。学生一般应在学校确定的实习单位范围内进行实习。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但必须报实训就业处和本系部批准,并接受学校、系部、实习指导教师的定期检查。

实习单位原则上要求到IT行业、企事业单位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岗位实习。已提前就业的学生,结合就业单位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专业学习。

五、实习内容

1、调查了解计算机的种类、型号、功能以及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了解计算机局部网络有关情况(局域网布线、局域网软件安装、局域网的维护)

3、了解分析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其前景。

4、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5、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6、学习、掌握平面设计的岗位实际技能。

7、学习、掌握室内装潢设计的岗位实际技能。

8、了解影视动画实际岗位的技能需求。

9、掌握实用网站的设计与开发技巧。

实习生应根据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应对上述内容中的4、6、7、9项进行重点实习;可以从1、2、3、5、8中选择部分项目(至少2项),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习作业

学生实习期满后,应于年月11日-月13日将下列实习作业寄给所在班级。

1、实习单位鉴定;

2、实习综合报告或专题调查。

实习综合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实习单位概况、实习内容及实习收获和成果。实习综合报告的内容应真实充实,实习报告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

专题:可就与专业相关的专题性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专题字数应在4000以上。

学生实习成绩由指导老师根据实习作业评定,实习作业齐全为合格,优良等第根据综合实习报告或专题调查报告内容质量评定,实习分数最后由教务处核定。

未能按实习计划完成实习、未交实习作业的,不认定实习学分,不进行毕业综合评价和考核,实习成绩及格者方可取得规定的毕业实习学分。

岗位分析报告篇(8)

中图分类号:G25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0-0011-03

1背景

文献采访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图书馆一切业务工作的起点,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藏书体系建设和藏书质量优劣,影响到图书馆各项业务及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效益[1]。设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采访馆员选拔考核任用体系,是提升采访工作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早在2000年下半年,就由厦门大学图书馆率先建立了学科采访馆员制度[2]。自此,以学科为依托的学科采访馆员制度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始推行。建立学科采访馆员制是采访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新思路,是采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大变革[3]。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特别是本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的需求[2]。这就决定了高校图书馆采访馆员制度的建立应该而且必须基于学科之上。那么,对于面向大众读者群体的公共图书馆而言,是否可以参照高校图书馆的基于学科的采访馆员制度,设立适应公共图书馆采访工作特色的采访馆员制度,以期在采访工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

2014年上半年,上海图书馆采编中心同步开展了采访馆员和编目馆员的考核评定工作,揭开了公共图书馆采访馆员制度建设的帷幕。笔者对上海图书馆的采访馆员制度建设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公共图书馆采访馆员制度建设的实施办法,包括岗位的构建、人员的选拔、考核、激励等方面。

2公共图书馆采访馆员设置及其要求

2.1采访馆员岗位设置

2.1.1岗位设置的依据。采访馆员岗位设置应根据本馆文献采访方针,遵照本馆文献资源采选的总任务、总方向、总要求和想要达到的总体目标,结合本馆采访文献的结构、采访工作流程、采购经费管理使用等具体情况来设置;同时,还应兼顾本馆文献采访的文种、载体及现有采访岗位。

2.1.2岗位设置的原则。采访馆员岗位设置应遵循可衡量性、可行性、导向性三性原则。采访馆员岗位能力要求应该符合员工实际执行能力,目标不可过高或过低,将员工的实际表现与岗位目标相比较,有效反馈员工的执行力。岗位能力要求应该同时具有行为导向作用,成为员工应该遵守的职业操守,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

2.1.3岗位设置的模式。与高校图书馆基于学科的采访馆员岗位设置模式相比,公共图书馆采访馆员的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对读者需求及馆藏等信息了解相对片面[4]。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考虑建立按工作内容来划分的层级式采访馆员岗位模式,即将采访岗位按不同的岗位职责要求进行等级划分,等级越高业务工作能力要求越高。上海图书馆将采访馆员的岗位按语种划分为中文与外文两类,每个语种又分为一级采访馆员、二级采访馆员、三级采访馆员、四级采访馆员四个等级,每一级岗位都有明确的岗位能力要求。笔者以外文采访馆员岗位对文献出版信息的能力要求为例:一级岗位的采访馆员要熟悉文献资源出版信息,具有文献出版信息调研分析能力;二级岗位的采访馆员要了解文献资源出版信息,具有收集外文出版信息的能力;三级岗位的采访馆员要具有收集外文出版信息的能力;四级岗位对采访馆员的文献出版信息能力无特殊要求。通过分析整体岗位职责,可以看到:一级采访馆员可以承担文献采访总审校工作;二级采访馆员在文献采访工作中起骨干作用;三级采访馆员协助一、二级采访馆员开展工作;四级采访馆员主要是辅助采访,负责到货核对、验收、移交等工作。由此可见,一、二级采访馆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采访馆员。上海图书馆2014年评定了4位一级采访馆员、7位二级采访馆员,一、二级占比44%。

2.2采访馆员角色定位

2.2.1任职条件。采访馆员的任用不与职称、学历挂钩。由于事业单位职称评定的客观因素,副研究馆员职称以上的馆员在公共图书馆的占比较低。以上海图书馆为例,在25名采访员工中,副研究馆员职称以上的有5名,占比20%,如果仅将副研究馆员职称以上的馆员设为采访馆员,数量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上海图书馆的25名采访员工中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4名、本科学历的18名、大专学历的3名,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采访馆员占88%。

2.2.2职业能力素养。采访馆员应深入分析调研某一学科的馆藏资源情况(各种文献类型);跟踪某一学科发展动态,多渠道收集相关学科的出版信息;做好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加工、试用和评价等工作;参与信息库建设;了解读者需求,能够结合馆藏情况优秀馆藏信息,引导读者使用优质馆藏,提高文献利用率;掌握某一学科或多门学科知识,能够对该学科内的文献采访提供意见与建议[4]。

2.2.3职业道德素养。采访馆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认真细致;具有强烈的采访责任感和高度的信息敏锐度;具备为读者服务的奉献精神;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理念,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具有良好的培训能力,能够承担采访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能够把握和捕捉学科最新动态。

3公共图书馆采访馆员制度的实施

3.1采访馆员的选拔

采访馆员的产生应该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将考试、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学科馆员的重要依据。笔者将其归纳为三种形式:①直接任用。主要采取书面材料审核方式,不经考试或考核,直接任用。②卷面笔试任用。以卷面笔试形式完成闭卷测试,以最终得分评定岗位等级的高低。该选拔方式最接近公平公正的原则,但也最具有偶然性,同时不排除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③专题报告演讲。这也是上海图书馆选拔采访馆员所采用的形式。由上海图书馆采编中心成立采访馆员考核小组,小组成员有中心负责人、中心党支部成员、部门负责人、工会代表,并特邀上海图书馆其他中心的人员及馆外专家担任。采访馆员以专题报告演讲的形式,与考评小组进行面对面交流。专题报告内容以文献采选为核心,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论述。演讲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并由评审小组对每位参评人员进行提问,最后由考评小组对每位参评人员进行综合评定,投票表决最终确定被评审人员的岗位等级。

张珏:公共图书馆采访馆员制度的探索与实践3.2采访馆员的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学科馆员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对采访馆员进行岗位考核,评定其任职态度和能力。由主管领导对照各层级的采访馆员岗位和能力要求的细化指标进行考核,如:每月采选文献的种数及册数;多卷书、重要连续出版物的征订、补缺数量;审校过程中发现的漏订、误订及复本量差错等数据。也可以以月工作报告的形式,由采访馆员本人书面述职来进行其岗位任职考核。以上海图书馆为例,采访馆员以工作报告的形式进行月度考核。每位采访馆员必须完成每月一份的书面工作报告,内容为被考核人员当月主要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上海图书馆某外文二级采访馆员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的工作报告(见表1)。

表1某采访馆员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工作报告一览表

时间报告主题2015年1月在采访工作中对新兴小型出版社的价值判别方法浅析2015年2月普通外借投放外文图书吸引读者阅读的方法探析2015年3月普通外借室投放外文通俗类读物使用情况浅析2015年4月2014年我馆英文学术类图书读者借阅情况2015年5月从2014年馆藏外文图书读者使用情况分析读者阅读倾向2015年6月英文艺术设计类图书采选方法调研

表1显示该采访馆员的工作内容涉及收集出版信息、读者需求调研分析、分析调研某一学科的馆藏资源情况。每月考核的结果与职工的岗位津贴、工作量津贴以及奖励性工资挂钩。同时,中心根据工作报告的质量,评出年度优秀工作报告,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

3.3采访馆员的晋升

馆藏建设需要不断创新优化,采访馆员的队伍应不断夯实扩充,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馆员晋升机制势在必行。采访馆员的晋升应以科学性、公平性、小规模为前提,结合本馆采选的文种、载体、学科门类等具体情况,拟订不同的晋升比例。以上海图书馆采编中心为例,2016年年初进行了首次采访馆员职级晋升工作,由采访馆员提交调整申请,评审小组进行评审。评审时,采访馆员做专题报告并阐述工作情况,并由部门主任对其工作情况进行介绍,评审小组对该采访馆员情况进行讨论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若投票赞成率超过70%,则该采访馆员的级别调整申请将被通过。此次晋升的21名采访馆员有4名采访馆员提升了岗位级别,提升比例为19%。其中2名采访馆员由三级升为二级,2名采访馆员由四级升为三级,4名采访馆员中,中外文岗位比例为3∶1,晋升后一、二级采访馆员占总采访馆员人数的52%。

4公共图书馆采访馆员制度的深化

4.1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不同岗位有机协作

公共图书馆采访馆员制度可以参照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普遍施行的学科馆员制度,将馆藏建设职责与参考咨询职责融为一体。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同时承担了参考馆员和采访馆员的职责,从而为院系提供全方位的学科服务[5]。目前,我国的参考馆员与采访馆员分属两个不同的岗位和部门。笔者认为,参考馆员了解读者需求并熟悉文献资源的分布与使用,如果参考馆员能够参与文献资源采选与决策,可以使文献资源结构更加合理。

4.2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培养复合型采访人才

文献信息资源的不断变化,赋予了公共图书馆采访馆员新的使命。采访馆员不仅要具备图情专业知识,更要有广泛的学科知识,要精通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一方面,学科馆员要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制定一套符合工作实际需求的长效培训机制,培训形式可以是远程教育也可以是专业院校举办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课程等。公共图书馆做好日常培训工作的管理,在时间或经费方面给予支持,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采访馆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4.3强化竞争意识,引入“降级”制度

公共图书馆采访馆员人数一定要控制在一定比例范围内,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采访工作的整体开展,在采访馆员的岗位等级调整过程中,评审工作应该分为级别上调和级别下调两种。领导和员工均可对不符合采访馆员级别要求的职工,提出下调级别建议,并由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并投票表决,如投票赞成率超过一定比例,则要下调该职工的采访馆员级别。

参考文献:

[1]王荣立.新时期图书馆文献采访人员素质提升的途径[J].图书馆学刊,2015(9):59-60.

[2]钟建法.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采访馆员制度的建立与管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2):41-43.

岗位分析报告篇(9)

述职报告首先要简明扼要地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所任职务,任职时间。然后要详细介绍 自己的岗位职责范围,即自己分管的工作、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目标。之所以要详细介绍, 是因为岗位职责是群众评议和干部考核部门衡量述职者是否称职的标准。同一层次甚至同一 职位的领导者因为分工的不同其职责范围各不相同,但岗位职责是任何一个职位都具有的。

(二)指导思想

这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领导干部的工作有其目的性和原则性,那 就是站在党的立场上,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开展工 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没有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深入领会,就不可能辨明工作中的 是非曲直,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 职工作。

(三)主要工作

这是述职报告最主要的内容。要向组织向群众如实地汇报自己所做的主要工作,工作过程中 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都 要一一汇报。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下面这些方面:

自己主持开展了哪几项工作,结果如何;

协助别人开展了哪几项工作,结果如何,自己所起的作用如何;

在任职期间,党和国家有哪些方针政策出台,自己是如何贯彻执行的,效果如何;

在任职期间,上级有哪些重要的指示,自己是如何落实的,效果如何;

在工作实践中遇到了哪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自己是如何处理的。

以上各点,都包括成功和失误两个方面,不能只说成绩,报喜不报忧。

(四)经验和教训

对自身的工作实践,还要能够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其中包括成功的经验有哪些,今后 应该如何发扬;失败的教训有哪些,今后应该如何防止。这部分内容要有分析研究、集中概 括,要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对于教训,则应着重分析造成失误的主客观原因,明确自 己应负什么样的责任。

岗位分析报告篇(10)

1.负责公司战略的研究,制订规划报告草案。

2.负责公司品牌宣传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

3.负责政策、市场、产品、同业竞争等调研,形成分析报告。

4.负责分支机构的规划和筹建管理工作的推动。

5.负责编制公司业务计划。

6.负责绩效考核统计、信息统计、数据处理、报表分析等。

7.负责多元行销渠道的研究和推动工作。

企划部总经理助理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品牌宣传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

2.负责市场、产品、同业竞争等调研,形成分析报告。

3.负责分支机构的规划和筹建管理工作的推动。

4.负责编制公司业务计划。

5.负责数据统计、信息处理等。

6.负责多元行销渠道的推动工作。

企划部经理岗位职责

1.协助营运。百货商场经理制定商场经营战略,全面负责百货商场的企划工作,并对经理负责。

2.企业内外形象设计、宣传执行,成功塑造企业形象。

3.策划组织实施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和促销活动,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4.掌握各广告媒体的费用及价格,负责年度广告宣传的预算。

5.指导、安排本部门人员工作,并监督、检査执行情况。

6.负责对企业内部宣传的收集工作。

7.积极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协调工作关系,对外新闻联络与宣传。

上一篇: 如何转变工作作风 下一篇: 两化融合申报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