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提纲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24 18:18:24

演讲提纲

篇(1)

我叫×××,今年54周岁,自1991年5月到现在担任我村党支部书记。

我村本届党支部任期已满,现在我向全体党员汇报一下三年来的主要工作和下步打算。

三年来,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我村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身作则,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遵纪守法,开展三个文明建设活动,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动各业全面发展,形成了凝心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奔小康的良好局面。具体说来,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为了传达上级的政策精神,及时召开党员、干部、村民、个体户、专业户等各种会议,对党员、干部、群众积极进行教育引导,我村没出现“会荒”。

二是积极按时完成了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如各项工程、各种税费的收交、粮油的征购、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都走在全镇前列。

三是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在我镇率先实施了荒山拍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新建果园130亩,成材林50亩,发展经济作物300亩,为村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四是扎扎实实抓了村级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连年被评为我镇先进党支部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的先进单位。

五是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在原规划的基础上,开通了两条主街、四条胡同,使我村成为名符其实的棋盘大街,有效控制了“三大堆”的蔓延。

六是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我村加工大户10个,个体工商户130多个,运输大户8个,年创利税500多万元。

篇(2)

一、任职优势

一是专业优势。在大学我学的就是教育管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及教研管理工作都有着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学术研究方面,主编和参编的两本书、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曾四次获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主编的论著《××××》得到教育部原总督学×××先生肯定,并亲自题写书名,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现正独立承担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是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组核心成员;教学方面,曾获得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培训工作方面,直接参与和筹划了我市今年幼儿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在学科建设方面,主持了师院心理咨询室的筹建、工作的开展和已被批准明年招生的舞蹈大专的申报工作。教育、教学、教研及其培训的理论素质与实践经验,为我全方位把握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经验优势。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干过多年的班主任、部主任,担任过政教科、教务科副科长,在政策把握、信息引导、经验推广、协调服务和决策咨询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工作以来由于成绩突出,多次获得校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模范班主任、部主任、师德标兵、骨干教师等称号,曾获得市教委直属系统先进工作者、市级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三是基层锻炼的优势

去年带着践行三个代表的任务到××××驻村,为县里村里引进了一百四十多万资金,建立了伊川县“校园网”工程,配套了村内的饮用水井,(来自)建成了两层教学楼。所在的驻村工作队被洛阳市政府命名为优秀驻村工作队,自己也获得市级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通过基层艰苦的锻炼,加深了对农民困苦生活和农村孩子学习艰辛的了解,使我进一步认识了“三个代表”的时代意义,基本上具备了新时期党用干部的一个标准。

四是个性优势。我是一个工作有热情、有活力,干事很执著、很认真,有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和亲和力,能吃苦,有韧性,有极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心态又平和的一个女人。正是基于这些,使从没在农村呆过一天的我,在农村整整生活一年,并被纯朴的乡亲当成贴心人;使我们把120万的“校园网”工程从众多实力强县中拉到伊川县;使我能够承受因为跑项目晚上十点四十回家,女儿又饿又冷又怕,睡等在家门口的内疚和压力。所以,我认为我的个性特点也是我的一大优势。

二、工作思路

我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一个战略,三个方面,六个要点。

一个战略是:“教研带动”战略。以教学为依托,引导教师围绕教学、围绕专业、围绕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搞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促工作、促发展,带动和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工作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是抓好教师的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成才提供最佳支持;

第二是抓好学校的教研工作,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最优平台;

第三是抓好学校承担的师资培训和干训工作,为我市基础教育师资整体水平和小学校长队伍整体实力的提高提供最大保障。

主要措施有以下六个要点:

一是突出重点,抓住核心。在此,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良好教风与学生“知学、好学、乐学、会学”的良好学风建设是关键,以教师良好的教风导出学生良好的学风。

二是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抓好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中年教师教学与教研的齐头并进、老年教师的传帮带等工作,使学院整体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树立典型,带动全面。结合师院提出的“名师”工程,培养名师,树立名师,以“名师”效应,带来全员教师教学教研的积极性。

四是办出特色,促进发展。结合师院提出的文理并重、以文为本、“集文学、演讲、三笔字”为一体的办院特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是深入改革,激发活力。结合当今中小学的新课改,立足师院晋升大专和我校升本的现状,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水平评估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带动师院教学的整体改革。

六是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通过人事制度的改革,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师生在竞争中完善自己,形成教师人人争当“名师”,学生人人争当优生的蓬勃向上的局面。

三、履行岗位职责方面

我总的态度是:树立全局观念、领导意识和民主原则。把握好角色定位,处理好各种关系,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

具体地讲,按照行政管理的分层原则,实行不同的工作方法。

第一个层次,对主管院长,当好助手。要勤于参谋,慎于决断;在院长的领导下完成分管工作;主动而不越位,贡献但不表现。

第二个层次,对其他副科长,当好“领头羊”的角色。勇于承担责任,好事要让,累活要抢,分工不分家,遇事多协商。

篇(3)

我叫李伟。1994年毕业于师范学院中文系。

几年来,一直在企业工作。先后做过办公室秘书、副主任、综合业务部部长、物业经理、销售经理和总经理助理等工作。现在,正筹建“齐齐哈尔龙化企业服务工作室”。总结我的工作经历,概括起来说是:学中文,做管理,长处在企业管理咨询和策划。正是在多家企业多岗位的工作经历,我得到了这些企业领导和员工的认可。

业余时间,我爱好读书和写作。

回想参加工作的这11个年头,我为没有成就一翻轰轰烈烈的事业而惭愧。展望未来,我期待着自己能够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成一件事。时逢这个“能干事”的时代,让我引用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与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分享:

“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事业推动你1

请领导和评委相信我,我就是,那位你们要选择的“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干事还干净”的人眩

十年来的经历

自1999年以来,我还与黑龙江玉兴集团、河北蓝宝集团、黑龙江中亿集团、齐齐哈尔华丰集团、齐齐哈尔华宝集团等企业有着广泛的接触和业务合作,为这些企业提供了项目论证和运营方案。

人生真的是短暂,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进入了中年。参加工作也11年了。回顾这些年来的路,我并不是在“这山望着那山高”,我始终将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所学、所能,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作为梦想。今天有幸参加和平公司的人才招聘,这将成为我人生旅程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我第一次与制造业为主体的企业接触,我将竭尽权利争取去竞争这个职位。

优势

1、具备专业知识

———中文系日校毕业;

———热爱文学;

———坚持写作;

2、具备从业背景

———3年秘书工作;

———2年办公室副主任工作;

———长期负责所在企业大型文字材料的撰写;

3、具备企业管理实践

———11年企业工作实践;

———8年企业管理工作积累;

———多家企业服务经历;

4、具备现代企业人员所需要的情感素质(eq)

———为人单纯,不复杂,远离“贪、嗔、痴”,人际关系融洽;

———处事利落,不拖泥带水,了解如何将企业领导和企业意图最快的速度落实到位;

———思想本分,能够在岗位上塌实工作,绝不好高婺远,作为企业员工就是公司的一颗螺丝钉,工作时间没有自我可言;

篇(4)

编列提纲为演讲的语流疏理了河床,规定了流向;而成文的讲稿,则具体地描绘了语流的状况。演讲者由于预先设计好了蓝图,心中有底,思路畅通无阻,便可以消除演讲时的种种顾虑和恐惧心理,轻松自如,有利于一心一意加强态势技巧,全力发挥主动性和灵活性,使演讲声情并茂,圆满成功。

避免临场斟酌词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演讲主要是以有声语言和相关的态势语言来表达思想的。有声语言不仅具有传声性,而且具有表情性。演讲者不仅通过声调的高低强弱、语气的轻重缓急生动具体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且可以通过声调、语气或动作表情等把“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表达出来,使听众心领神会。然而,在没有讲稿的情况下,演讲者在演讲现场临时把思想转变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很短,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斟酌?句,必然会出现一些“嗯”“嗯”“呀”“呀”,凌乱、啰唆、模糊和不必要的重复等毛病。为了防止口头语中的各种偏差,必须减少现场临时斟酌词句的情况,预先写好演讲文稿。因为根据提纲撰写演讲文稿,事实上是把默讲变成书面语言,其实质是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在这个过程中,经过认真、仔细的揣摩,那种词不达意、言不及义的现象能得以克服。在正式演讲时再将这种书面语言的讲稿转变为有声语言时,就能做到出口成章,使语言表现力大大增强。

促进演讲规律的研究

演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演讲稿的写作有别于一般文章的写作,也不同于平常讲话记录。演讲稿虽然是书面表达的形式,却要特别考虑口头表达的需要和临场的需要。它虽然最终用口语发表,但却又具有规范、严谨的特点,有更为明确的目的性和清楚的条理性。

无论是从发表形式还是从内容构成上看,演讲稿的撰写都有其个性特征。这种特征是受演讲的特点影响和制约形成的。因此,通过对演讲稿的撰写和研究,还可以促进和加深我们对演讲的各种技能技巧的研究,正如河床规定了水流的走向,而水流的冲刷又对河床的形态产生相应的影响一样。

对选材和提纲的实践性进行检验,进一步保证内容的完善

篇(5)

演讲者拿着事先写好的演讲稿,走上讲台,逐字逐句地向听众宣读一遍。其内容经过慎重考虑,语言经过反复推敲,结构经过精心安排,话讲得郑重。它比较适合于在重要而严肃的场合运用。如各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等大会报告、纪念重大节日的领导人讲话、外匀部的声明等。它的缺点是照本宣科,影响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思想感珠交流。据说,在英国下院,照本宣读演讲被认为是愚蠢的表现。在我国,一般场合采用这种演讲方式也不受听众欢迎。

2 背诵式演讲,亦称脱稿演讲。

演讲者事先写好演讲稿,反复照背,背熟后上讲台,脱稿向听众演讲。这种演讲方式比较适合于演讲比赛和初学演讲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培养演讲者的演讲能力。其缺点是不便于演讲者临场发挥,使听众觉得矫揉造作,一旦忘词,就难以继续,往往要当场出丑。据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有一次因背不出讲稿而栽倒在讲台上。所以,运用这种演讲方式,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语言尽量口语化,表达自然,切忌表演的痕迹。

3 提纲式演讲,亦称提示式演讲。

篇(6)

演讲者拿着事先写好的演讲稿,走上讲台,逐字逐句地向听众宣读一遍。其内容经过慎重考虑,语言经过反复推敲,结构经过精心安排,话讲得郑重。它比较适合于在重要而严肃的场合运用。如各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等大会报告、纪念重大节日的领导人讲话、外匀部的声明等。它的缺点是照本宣科,影响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思想感珠交流。据说,在英国下院,照本宣读演讲被认为是愚蠢的表现。在我国,一般场合采用这种演讲方式也不受听众欢迎。

2 背诵式演讲,亦称脱稿演讲。

演讲者事先写好演讲稿,反复照背,背熟后上讲台,脱稿向听众演讲。这种演讲方式比较适合于演讲比赛和初学演讲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培养演讲者的演讲能力。其缺点是不便于演讲者临场发挥,使听众觉得矫揉造作,一旦忘词,就难以继续,往往要当场出丑。据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有一次因背不出讲稿而栽倒在讲台上。所以,运用这种演讲方式,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语言尽量口语化,表达自然,切忌表演的痕迹。

3 提纲式演讲,亦称提示式演讲。

篇(7)

一、演讲的概述

(一)演讲的含义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二)演讲的特点[1]

演讲作为一种特殊的说话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演讲必须面对公众。

2.演讲要有中心、有条理,结构要比较完整。演讲不是漫无目的的闲谈,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3.演讲是一种富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鼓动性的说话方式。

4.演讲是一种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相结合的语言表达方式。

(三)演讲的方式[2]

1.宣读演讲

宣读演讲是指演讲时按照已准备好的演讲稿宣读。

2.背诵演讲

背诵演讲是将已经准备好的演讲稿全部背下,演讲时凭记忆被送出演讲词。

3.提纲是演讲

提纲是演讲是指在充分搜集、研究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列出演讲提纲,演讲时按照提纲进行演讲。

4.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是指事先无准备,但由于主观上对某事有所感触,发生兴趣,或者是客观需要临时进行的演讲。

(四)公关与演讲的关系

1.演讲是公关实务常用的传播手段

演讲作为公关实务常用的传播手段,其优势表现在传播面比一般的人际传播方式更为广泛;传播信息相对系统和集中;传播效果比较明显。

2.演讲能力是公关人员必备的职业技能

公关演讲,在企业公共关系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公共关系是传播,是沟通,是信息的交流;演讲就是传播、沟通、信息交流的工具或具体方式。演讲人通过语言的表达,把自己的思想、对某一具体事件的看法,同时也把自己的情感,作为强有力的信息传播给公众,使公众对演讲人及其所代表的企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使公众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自己的观点 和感情。

篇(8)

竞聘演讲稿是竞聘者为竞争某一职位而设计的演讲稿件,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标题、自我介绍、自身优势、施政构想和结尾。

标题,竞聘演讲稿的题目,主要有三种写法。第一种是文种标题法,简单写成“竞聘演讲稿”五个字;第二种是公文标题法,写成“关于某某职位的竞聘演讲”;第三种是文章标题法,复式写法,譬如“成为蓝天、为河流、为大地、为可爱的家园――市环保局局长竞聘演讲稿”。我们推荐竞聘者使用文章标题法,因为它更具文学色彩、更吸引人;同时,这样的标题透露了更多的信息,增加了交流的信息量。

自我介绍,是一个让评委、观众更好了解竞聘者自身情况的过程。有些竞聘者会轻视这一过程的撰写,感觉本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对他们的基本情况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认为自我介绍这一部分不必特殊重视,轻描淡写即可。其实,有时候,同一单位、甚至同一科室的人也未必能够充分的认识和评价竞聘者。自我认识不清,又怎能让别人全面的了解你?一般情况下,自我介绍涵盖姓名、年龄、职称、政治面貌、现任岗位、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人生格言、等内容。我们在写自我介绍时经常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过于简单,只是单纯的平铺直叙;第二个问题是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失去了自我介绍的意义。在这里,我们提出自我介绍的写作标准――形神兼备。

自身优势,是一个竞聘者向评委、观众展示自己各项能力、工作成绩和相对优势的自我推荐的过程。这一部分是竞聘演讲稿中的重头戏,竞聘者应仔细打磨文稿用语,既不能妄自菲薄、过分谦虚,又不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一般情况下,自身优势包括工作的动机、态度,取得的经验、成绩,自身的能力、素养,涉及的各种知识,自身的人品、性格等。竞聘职位需要竞聘者展示哪些方面,竞聘者就展示哪些方面,而竞聘职位不需要竞聘者的优势项目,竞聘者应尽量简写。在自身优势的写作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无法展示自身的竞争性,与其他竞争者相比没有优势;第二个问题是事例没有说服力,无法打动评委和观众。在这里,我们提出自身优势的两点写作标准,第一点是要突出自身的竞争性,可以举一些具有细节的例子来论证自身的优势;第二个是要低调展示,展示、推荐自己需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如果特别高调、炫耀,可能对竞聘的结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可以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去突出自身优势,说服、打动评委进和观众。

施政纲领,是一个向评委、观众提出针对未来职位的工作设想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撰写需要竞聘者提前对所竞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出现的不足和问题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最终提出自己的竞聘施政纲领。在施政纲领的写作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写得都是空话、套话,甚至是废话,没有对未来工作有深入了解与研究;第二个问题是竞聘者提出的施政构想没有针对性、实际操作性,空对空的谈,没站在具体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设想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里,我们提出施政纲领的三点写作标准:第一点,竞聘者应密切关注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能够把相关政策的变化体现在稿件中;第二点,竞聘者能够准确地查找问题,提出的一些施政设想和措施能够解决单位、个人关注的重点问题,这样能使评委和听众更加支持竞聘者;第三点,竞聘者提出的施政纲领和具体措施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落在实处。

结尾,是对自己竞聘展示的一个总结,需要个人情绪、状态、语言再一次强有力的爆发。一些竞聘演讲者经常淡化结尾,简简单单说几句,草草结束。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经常能够记住演讲者临近结尾的简洁有力的话语。在这里,我们提出三种结尾方式,适合三种不同性格的人。第一种,提出请求类的结尾,就是大声地说出自己的诉求,利用最好的机会给自己拉票,非常适合性格外向的竞聘者使用。第二种,表明态度类的结尾,就是说的相对全面,考虑到竞聘成功和失败两方面,非常适合性格中庸的竞聘者使用。第三种,引用名言类的结尾,就是引用名言警句,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其中,非常适合性格内向的竞聘者使用。

竞聘演讲是很多竞聘者职业生涯的重要时刻,对竞聘者的职业发展影响深远。很多竞聘者重视竞聘演讲,重视竞聘演讲稿的撰写,可是有些时候却无从下手。我们在这里具体的介绍竞聘演讲稿五部分的详细写法,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竞聘者取得职业发展的进步与成功。

篇(9)

【关键词】 《三国志演义》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纲目》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下称《演义》)主要是依据民间讲史,还是依据史传来建构故事,展开叙事的?对此,研究者一直持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罗贯中主要是“依史以演义”[1]的。明人高儒《百川书志》即称《演义》的最大特点是“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2](P227)其所谓“据正史”,意即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等;“采小说”,盖指宋元以来的“说三分”及三国戏等;概言之,《演义》乃是作者依据正史,间采小说编演而成的。鲁迅先生也指出《演义》是罗氏“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间亦仍采平话,又加推演而作之”[3](P129)。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演义》是“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的[4](P18);尤其是《三国志平话》,乃是《演义》创作的蓝本,是《演义》“建构情节的主要依据”[5](P741),它“无论在情节上,或对人物的评价上,都已为后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画出了基本轮廓”[6](P300)。新近出版的《明代小说史》也称《演义》“在艺术结构上,以《三国志平话》为框架,充分利用史料和民间传说,以蜀汉为中心,并以蜀汉与曹魏的斗争为主线,写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7](P49)这两种意见,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于《演义》创作的实际情形呢?笔者倾向于认同第一种,即《演义》是“据正史,采小说”写成的。不过,它依据的不仅是《三国志》等纪传体正史,同时还有两部连续记述三国史事的编年体史著——《资治通鉴》(下称《通鉴》)和《资治通鉴纲目》(下称《通鉴纲目》)。何以见得呢?且让我们结合《演义》和有关的文献材料来尝试证之。

无可否认,罗贯中创作《演义》,确曾从《三国志平话》(下称《平话》)之类的民间讲史以及三国戏中采撷过一些素材。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第十七章就曾将《平话》与《演义》中相关的十九个故事作过简略对照,认为“《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情节,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里都已包括进去”。许多学者也持类似的看法。不过,笔者认为,对此似乎还需要作一点细致的分析,因为当我们仔细地将《平话》、《演义》与《资治通鉴》等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时,结果却发现《平话》中的“关公刺颜良”、“先主跳檀溪”、“赵云抱太子”、“张飞据桥退卒”、“赤壁鏖兵”、“孔明七擒七纵”、“孔明斩马谡”、“秋风五丈原”等故事,《演义》虽也写到了,可却与《平话》差异很大,而与《通鉴》、《三国志》及裴注所记倒相当接近,甚至就连不少话语也直接撷自《通鉴》等史书,也就是说《演义》中所写的这些故事,恐怕主要不是因袭于《平话》,而是《通鉴》等史书。而即使是两者确实相关的内容,例如“桃园结义”、“张飞鞭督邮”、“三战吕布”、“王允献董卓貂蝉”、“曹操勘吉平”、“云长千里独行”、“古城聚义”、“三顾孔明”等,《演义》也不是简单地从《平话》中移植过来,而是根据其叙事意图,对原有的故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改动和补充,以使其更谐合于《演义》整体的叙事风格,两者的文字出入是颇为明显的。周兆新的《从“说三分”到〈三国演义〉》一文,即通过两者的比较,指出:“《平话》只记录了‘说三分’的故事梗概,文笔很粗糙,往往辞不达意,全书共八万余字,其中将近一半情节与《演义》并不一致。像这样一本简陋的小册子,不可能对罗贯中发挥如此巨大的影响。”[8]在《元明时代三国故事的多种形态》一文中,他甚至还说:“《演义》也不一定是直接依据《平话》这部书改编而成。……《平话》共包含六十多个三国故事,其中将近一半以上并不见于《演义》。另一些故事虽然与《演义》重复,但基本情节常有较大出入”,因此“《演义》对于《平话》这部书而言,似乎没有一脉相承的关系。”[9]退一步说,即便两者确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是如上述所举的“桃园结义”、“张飞鞭督邮”、“三战吕布”等,也并非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们充其量不过是三国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小插曲(有些还是虚构的),远不足以全面地反映三国兴废成败的整个历史过程,所以正史尽可将它们略而不载或一笔带过。而《演义》中许多能够反映朝代兴废的大事,如孙策略定江东,曹操灭袁绍、定辽东,及姜维用兵,司马氏父子擅权等等,《平话》中反倒不曾叙述。因此,《平话》不大可能成为洋洋七十余万字的《演义》建构情节、叙述故事的主要依据,当然更不能说它是《演义》的雏形了,而顶多只能说它是《演义》的取材对象之一。

“三国戏”更是如此。陆树仑等人的《三国故事在元代》一文在论述元杂剧中的三国戏时,即指出它们与《演义》“差异很大,很难看出其间是一种演变关系”[10]。

至于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等(主要指那些为《通鉴》所不取的内容),虽然能够为《演义》提供比较丰富的历史材料,但也同样无助于《演义》整体叙事框架的形成。因为它们是以人为纲,以事系人,故而将事件、史实分散于若干人物的传记之中,这样,本来完整的历史事件和史实,一下子便被肢解、切割为若干个“碎片”,观者置于这些“碎片”之中,不仅很难把握一个事件的概貌,而且也不易了解各个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又因为历史上年不一事,事不一人,而纪传体中凡与某事有牵涉者,必然都要书上一笔,这样,就不仅重复,还容易导致中心不明,主次混杂的弊病,如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就曾指出:“一朝大事,不过数端;纪传名篇,动逾百十,不特传文互涉,抑且表志载记无不牵连;逐篇散注,不过便人随事依检,至于大纲要领,观者茫然。盖至纪传而义例愈精,文章愈富,而于事之宗要愈难追求,观者文已患之。”[11](P215)因此之故,罗贯中也就不大可能借助于《三国志》等纪传体正史来获得长篇演义的结构意识。

相形之下,只有司马光的《通鉴》和朱熹的《通鉴纲目》才能为罗贯中组织错综繁杂的历史材料,构筑长篇演义的叙事框架等提供极为有益的借鉴,因为它们打破了《三国志》纪、传、书、注各自分离的束缚,以时间为经,以史实为纬,将汉末至西晋统一间的重要历史人事逐年排比,次第铺叙,使得三国历史条理分明,轮廓清晰,极便于人们从时空两个方面来整体地把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历史人物的相互关系,洞察三国时期兴废争战的整个过程。因此,可以肯定地说,《通鉴》和《通鉴纲目》长于反映历史上治乱兴衰之迹的这一叙事特点,曾经对《演义》的成书起过决定性的作用。鲁迅先生所说的,《演义》是罗氏“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加以推演而写成的。可实际上《通鉴》早就做过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的工作,罗贯中只须在《通鉴》的基础上,间采平话、戏曲以及其他相关的历史素材,加以推演就可以了,毋烦另起炉灶。然而,历来探讨《演义》成书过程的学者却很少重视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人偶尔提及《通鉴》、《通鉴纲目》对《演义》成书的影响,那也只是片言只语,未加论析。所以,笔者不避浅陋,以下试从《演义》的外在形式、思想倾向及其内在结构等方面,来初步探讨一下《通鉴》和《通鉴纲目》对《演义》成书所起的重要作用。

今存《演义》的多种明代刊本,都自称是“按鉴”或“按鉴演义”的产物。所谓“按鉴”,即是按《通鉴》特别是《通鉴纲目》。这些刊本主要有:

1、明万历20年(1592)建阳双峰堂余象斗刊本,卷端书名:《音释补遗按鉴演义全像批评三国志》。

2、明万历24年(1596)建阳诚德堂熊清波刊本。其卷2、卷5-20题为《新刊京本按鉴补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

3、明万历年间建阳双峰堂余象斗刊本,卷13-18题为《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

4、明建阳种德堂熊冲宇刊本,卷端书名:《新锲京本校正按鉴演义全像三国志传》。

5、明万历33年(1605)建阳郑少垣联辉堂刊本,卷端书名:《新锲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

6、明万历38年(1610)建阳杨闽斋刊本,卷端书名:《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

7、明建阳汤宾尹刊本,卷端书名:《新刻汤学士校正古本按鉴演义全像通俗三国志传》。

8、明建阳黄正甫刊本,卷端书名:《新刻考订按鉴演义全像三国志传》。

9、明建阳藜光堂刘荣吾刊本,卷端书名:《新锲按鉴全像鼎峙三国志传》。

10、明建阳杨美生刊本,卷端书名:《新刻按鉴演义全像三国英雄志传》。

11、明建阳魏氏刊本,卷端书名:《二刻按鉴演义全像三国英雄志传》。

12、明建阳佚名氏刊本,卷端书名:《新刻京本按鉴演义全像三国志传》。

这些刊本的书名也许带有某些广告的意味,但是它们之所以打着“按鉴”的旗号来做广告,这说明它们与《通鉴》、《通鉴纲目》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

这种关联,首先即表现在《演义》分卷、分则、立题目的记事格式上。以往人们多认为《演义》采用分卷、分则、立题目的叙事体式(也即章回体式),主要取鉴于讲史,因为“讲史说的是历代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不能把一段历史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12](P15)这种说法虽有一定根据,却失之于片面。据笔者考察,《平话》也好,《演义》也罢,其分卷、分则、立题目,恐怕皆非直接导源于“讲史”的分次讲述,而是根据阅读的需要,主要取法于史传、戏剧特别是《通鉴》、《通鉴纲目》的记事格式而形成的。因为《通鉴》即采用分卷记事的方式,其叙事往往先提其纲,后原其详,并且还有一部《通鉴目录》与之配套,以便于读者能按目录索检《通鉴》每卷所记历年发生的重大史事。朱熹的《通鉴纲目》则仍病于《通鉴》“凡事首尾详略,一用平文书写,虽有《目录》,亦难寻检”[13](P26),而有意将《通鉴》与《通鉴目录》合二为一,形成了一种简易明了的“纲目”体。这种“纲目”体的特点是,叙事时先立其“纲”,以撮括史事之大要,用大字醒目地标出,再以“节目疏之于下”,对史事进行具体记述,用小字低一格书写。这样,全书便显得纲举目张,雁行有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而“讲史”一开始说的就是“《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14](P306),《演义》亦不例外,故其分卷、分则、立题目的外在结构体式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得力于《通鉴纲目》之记事格式的孕育。关于此点,笔者曾在《古代长篇小说章回体制的形成原因及过程新探》一文中作过比较详尽的论述,可以参看[15](P164-169)。这里只就《演义》与《通鉴纲目》在分卷、分则、立题目方面的关联作些补充论述。我们拿有关三国时期的《通鉴纲目》条目与嘉靖本《演义》中若干则的题目相比较,就可以发现两者措辞相近的不少例子。例如:

《通鉴纲目》卷十二有“袁术使孙坚击刘表,表军射杀之”一条,《演义》卷二有“孙坚跨江战刘表”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二有“李傕、郭汜等举兵犯阙”一条,《演义》卷三有“李傕郭汜寇长安”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二有“(兴平)二年春,正月,曹操败吕布于定陶”一条,《演义》卷三有“曹操定陶破吕布”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三有“(建安二年)秋九月曹操击袁术走破之”一条,《演义》卷四有“曹操会兵击袁术”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三有“(建安六年)夏四月,曹操击袁绍仓亭破之”一条,《演义》卷七有“曹操仓亭破袁绍”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四有“十一月,魏公操杀皇后伏氏及皇子二人”一条,《演义》卷十四有“曹操杖杀伏皇后”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四有“秋七月,魏公操取汉中走张鲁”一条,《演义》卷十四有“曹操汉中破张鲁”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四有“建安二十三年春正月,少府耿纪司直韦晃起兵讨魏王操,不克,死之”一条,《演义》卷十四有“耿纪韦晃讨曹操”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四有“夏五月,操引还,备遂取汉中”一条,《演义》卷十五有“刘玄德智取汉中”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四有“魏王操杀丞相主簿”一条,《演义》卷十四有“曹孟德忌杀杨修”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四有“秋七月,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条,《演义》卷十四亦有“刘备进位汉中王”一则。

两相比较,只不过《演义》之则目比《通鉴纲目》之“纲”要简练、规整一些而已,至于正文的具体内容虽有繁简之别,但其基本事实大体一致。因此,《演义》之章回体式的设立,明显地仿袭或借鉴了《通鉴纲目》分纲、立目的记事格式。

其次,《演义》与《通鉴》、《通鉴纲目》的关联,还表现在其每卷常要标明叙事的年代起止,以及正文频繁地采用帝王的纪元朝号来编年叙事等方面。《通鉴》、《通鉴纲目》每卷前面即记录该卷所发生的事情起自何年、止于何年,一共经过多少年。如《通鉴纲目》所记三国时期的史事,其卷十四开头即标明:“起已丑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尽丁丑汉后主建兴五年,凡十九年。”卷十五开头标明:“起戊申汉后主建兴六年,尽壬申汉后主延熙十五年,凡二十五年。”卷十六开头标明:“起癸酉汉后主延熙十六年,尽已亥晋武帝咸宁五年,凡二十七年。”不仅每卷开头皆标明了年代起讫,而且在东汉灭亡后还黜魏年而以蜀汉为正统。《演义》的不少版本亦沿袭此例。如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建阳叶逢春刊本即是如此,这里姑且抄录其后几卷的年代记录,以见一斑:

卷六“起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壬辰岁,尽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岁,首尾共八年事实。”

卷七“起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至蜀章武二年、魏黄初三年壬寅,首尾事实凡四年。”

卷八“起蜀章武二年、魏黄初三年、吴黄武元年壬寅,至蜀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吴黄武七年戊申,首尾共七年事实。”

卷九“起蜀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吴黄武七年戊申,至蜀延熙十六年、魏嘉平五年、吴建兴二年癸酉,首尾共二十六年事实。”

其中,《演义》卷九与《纲目》卷十五所记的年代起讫大致相同,而且这几卷也是以蜀汉为正统。虽然曹丕于“建安二十五年”取代汉献帝即位,改元“黄初”,国号“大魏”,但是《演义》并未改用曹魏的纪元朝号,仍坚持用“建安二十六年”来编年叙事,其标题中还明言“废献帝曹丕篡汉”;而到刘备登基时,标题中则说“汉中王成都称帝”,其帝蜀寇魏的思想倾向甚为明显,而正文部分的编年叙事,这才开始换用蜀汉的“汉章武”年号,以承续献帝的“汉建安”年号,几乎完全按照《通鉴纲目》的编年方式和次序来加以演绎。例如,这几卷的正文开头,就是这样叙事的:

卷六:“建安十七年,岁在壬辰,春正月,刘玄德与益州牧刘璋大会于涪城。”

卷七:“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魏王曹操退兵至斜谷,欲还许都。”

卷八:“章武二年夏六月,东吴陆逊大破蜀兵于猇亭夷陵之地。”

卷九:“时蜀建兴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被陆逊大破于石亭。”

不仅如此,《演义》作者在其叙事的过程中,还秉承了《通鉴纲目》以一字定褒贬,微言见大义的“春秋笔法”。朱熹曾说:“《通鉴》之书,顷尝观考,病其于正闰之际,名分之实,有未安者。因尝窃取《春秋》条例稍加櫽括,别为一书。”[16](P )其所谓“别为一书”,即指《通鉴纲目》。在该书中,他采用“春秋笔法”,对《通鉴》多有修正,用意即在于“尊君父而讨乱贼,崇正统而抑僭伪”[17]。例如,《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记载:“(建安十三年)夏六月,罢三公官,复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以曹操为丞相。”《纲目》卷十三即改为:“夏六月,罢三公官,曹操自为丞相。”《演义》卷八第七则亦叙云:“曹操罢三公之职,自为丞相。”《通鉴》卷六十八《汉纪六十》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夏四月,诏魏王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纲目》卷十四改为:“夏四月,魏王操用天子车服,出入警跸。”《演义》卷十四第六则亦云:“曹操既受王爵,冕十二旒,乘金银车,驾六马,用天子车服仪銮,出警入跸于邺郡。”朱熹还曾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僭称王号而不正其名,汉丞相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解。”[18](P26) 明确表示对《通鉴》帝魏寇蜀的不满,所以在《纲目》中,他便反其道而为之,凡是《通鉴》中写蜀汉“寇魏”的地方,均改为“伐魏”;而曹魏“伐蜀”则一律改为“寇汉”。例如,《通鉴》卷七十一《魏纪三》记载:“(魏太和四年)秋七月,大司马曹真以汉人数入寇,请由斜谷伐之。”《纲目》卷十五则云:“(汉建兴八年)秋七月,魏寇汉中……”《演义》卷二十第八则的标题亦云:“仲达兴兵寇汉中。”又如,《通鉴》卷七十二《魏纪四》记载:“(魏青龙)二年春二月,亮悉大众十万由斜谷入寇。”《纲目》卷十五则改为:“(建兴)十二年春二月,丞相亮伐魏。”《演义》卷二十一第二则记为:“是年,乃建兴十二年春二月,孔明入朝奏曰:‘臣今存恤军士,已经三年,粮草丰足……可以伐魏,以报先帝知遇之恩。今番若不扫清奸党,恢复中原,誓不见陛下也!”这些地方,均可见出《演义》对于《纲目》之书法义例的有意承袭。 除此以外,《演义》在叙事时还往往要对重大的事件、著名的战役和主要人物的生卒时间等等,标明比较真实、具体的纪元朝号和日月。据笔者统计,全书中标出纪元朝号和日月的地方约有120余处,它们昭示了全书的主干部分确实是按照《通鉴》编年体的结构形式叙写的,其朝号的变换、岁月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颇为清晰地标示出了三国兴亡成败的整个历史过程。

因此,仅从上述这些外在的形式和思想倾向方面,我们已可初步判定《演义》之叙事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因袭了《通鉴》特别是《通鉴纲目》的记事格式及其叙事旨趣。

倘若再从《通鉴》与《演义》的内在叙事结构着眼,我们更可进一步烛察两者之间一脉相承的亲缘关系。这里不妨以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为例来略加探绎。

在《通鉴》以前,还不曾有一部书对赤壁之战的来龙去脉作过权威性的叙述。有关这场战争情况的零星记述,分别保存在《三国志》的“武帝纪”、“贾诩传”、“程昱传”、“刘焉传”、“刘璋传”、“先主传”、“诸葛亮传”、“吴主权传”、“周瑜传”、“鲁肃传”、“程普传”、“黄盖传”、“韩当传”、“周泰传”、“甘宁传”、“凌统传”、“朱治传”、“吕范传”和习凿齿《汉晋春秋》、虞溥《江表传》、韦昭《吴书》、乐资《山阳公载记》、范晔《后汉书·孝献帝纪》、袁宏《后汉纪·孝献皇帝纪》等传记或史书当中。正是司马光第一次对这些零散纷繁的材料和错综复杂的情节进行条理爬梳,取舍熔铸,才把它叙写成为首尾完具、情节曲折、气势宏大的战争故事的。没有《通鉴》对赤壁之战的成功叙述,就不大可能有《演义》对这次战争更为精彩动人的描绘。且看《通鉴》卷六十五描写赤壁之战的情节次序:

1、建安十六年冬十月,鲁肃说孙权联刘抗曹,权即遣肃施行。

2、荆州刘琮降曹,刘备败走当阳,欲投苍梧太守吴巨,鲁肃劝刘与东吴联合,刘从之。

3、诸葛亮与鲁肃俱诣孙权,智激孙权抗曹。这时,曹操传檄东吴,孙权部下张昭等议降,鲁肃力排众议,周瑜也力主抗曹,终于坚定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

4、刘备乘舟去见周瑜,担忧兵少,瑜言可以少胜多,备既愧又喜。

5、吴、曹两军初次交锋,曹军不利,退次江北。

6、黄盖诈降于曹,夜率装满燃料的船只,火攻曹营,曹军大败,从华容道逃走。

再看明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卷九、卷十所写赤壁之战的情节次序:

1、鲁肃说孙权联刘抗曹,权即遣肃施行。

2、刘备败走夏口,与孔明磋商联吴之计,适鲁肃至,刘备诈称欲投吴臣(巨),后勉从鲁肃联吴之劝,派孔明往见孙权。

3、曹操传檄东吴,孙权部下张昭等议降,鲁肃力排众议,孔明舌战群儒,智激孙权,智说周瑜,终于促成孙刘联盟。

4、刘备乘舟去见周瑜,瑜言可以少胜多,并欲害刘备,赖关羽翼护,瑜计未遂。

5、吴、曹两军于三江口初战,曹军失利。蒋干请命去说降周瑜,不料反中圈套,致使曹操错斩蔡瑁、张允。

6、周瑜忌害孔明,孔明草船借箭,黄盖密献“苦肉计”,阚泽代投诈降书,庞统巧设连环计,孔明借东风,结果火攻曹营,大获全胜,曹操败走华容道。

两相比较,可见《演义》基本上是按照《通鉴》提供的结构框架和情节次序来叙写赤壁之战的,它只不过是在史事的框架内,在有限的空白处,插入了一些想象、虚构的情节(如孔明舌战群儒、阚泽下书、庞统设连环计),或增补了一些经作者加工、改造过的民间讲史的内容(如孔明智说周瑜、草船借箭、巧借东风),或对原有的比较简略的历史记述进行了适当的添衍和润色(如孔明智激孙权、周瑜欲害刘备等)。这些属于作者虚构、增衍的部分,虽然精彩生动,但是多属于战争过程中的小“插曲”或“花絮”,没有它们,读者照样可以一目了然战争的前后经过,而有了它们,也并不影响或违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只不过使历史事件的主干更加枝繁叶茂而已。

至于在叙述的内容方面,《演义》对《通鉴》的因袭之迹,亦甚为明显。如《演义》中鲁肃说孙权联刘抗曹,鲁肃劝刘备与东吴联合,曹操致书孙权,张昭议降,鲁肃向孙权力陈降曹之害,以及孔明智激孙权,周瑜向孙权分析敌我双方之利弊得失等情节关目,其人物的说辞、议论等就基本上是抄袭《通鉴》,只是略作增益,使言辞更加通俗了一点。

而在战争描写的思路和方法上,《演义》也是承袭《通鉴》之长而略有发展。《通鉴》由于旨在“资治”,故其叙写赤壁之战,并不是一般地铺叙战争的经过,而是善于集中笔墨,着重描叙战争双方决战前的力量对比、形势分析和战略战术的运用,从而揭示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以给人以有益的经验或教训;而敌对双方决战时的厮杀拼夺,则只是粗笔勾勒,一带而过。《演义》描写赤壁之战也是如此。它用了十六则的篇幅来描写这次战争,而前面的十三则几乎都是写决战之前双方的战略运用和智术较量,展现双方将帅的精神风貌和气质胸襟。从孔明智激孙权到周瑜决定火攻,从黄盖诈降到庞统献计,从曹操横槊赋诗到孔明巧借东风,作者有条不紊地描写了双方的谋略和部署,揭示了双方攻守之势的转化,从而使读者从战争的进程就能预见战争的结局。而直接描写火攻赤壁的场面,却仅用了不到两则的篇幅。这和《通鉴》的写法何其相似!因此,说《演义》主要是依据《通鉴》演绎“赤壁之战”的,应该不会有误。其他的战争描写,诸如《演义》第六卷中的官渡之战,第七卷中的仓亭之战、冀州之战、南皮之战、曹操平定乌桓,第八卷中的孙权破黄祖,第十一卷中的合肥之战,第十三卷中的冀城之战,第十四卷中的曹操破张鲁,以及第二十二卷、二十三卷写的每一次征讨攻伐,都显然是按照《通鉴》的叙事框架,以《通鉴》为线索,一方面复述甚至抄移《通鉴》中的文字,另一方面又旁涉其他史书或平话中的一些材料櫽括而成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皆可视为“按鉴”演义的产物。

当然,《演义》也并非仅跟在《通鉴》的后面亦步亦趋,其作者为了寄寓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体现其创作意旨和审美情趣;同时又欲通于“好尚”,做到易观易入,所以必然会对《通鉴》等史书所记的史事进行不同程度的删改、移位和艺术加工。即以上述赤壁之战为例,《演义》的情节主线虽然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但毕竟还有紊乱史实之处。如孔明智激孙权本来发生在曹操传檄东吴,张昭等人议降而孙权犹疑不定等事之前,而《演义》则将此事挪至诸事之后,写孔明先是力驳投降派的谬论,后又用激将法说服孙权,这样就格外能够突出孔明对于联吴抗曹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又如蒋干劝降周瑜,本来在赤壁大战之后,而《演义》则将此事移至大战之前,并增写蒋干盗书中计致使曹操杀了蔡瑁、张允的情节,经此改动,既使故事情节曲折、有趣,颇富戏剧性,同时又突出了周瑜的雅量高致和出众智谋。再如,在《通鉴》中周瑜本为赤壁之战的主要决策者和军事统帅,但在《演义》中真正的主角却成了诸葛亮,周瑜、鲁肃和曹操等都成了诸葛亮的陪衬。这些地方都显示出了历史与小说的不同叙事旨趣。但这些“不同”,并未能够从整体上掩盖《演义》所采用的“通鉴式”的结构框架。换言之,《演义》主要还是在《通鉴》、《通鉴纲目》所提供的叙事结构框架内,来对其所叙的历史人事进行损益、改易、虚构和审美转化的。

因此,根据上文的论述,我们似乎可以对《演义》的具体创作情形或成书过程,重新作出这样的概括,即《演义》是其作者罗贯中根据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依照《通鉴》和《通鉴纲目》的记事格式和叙事框架,博采《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及《后汉书》等史传中的有关材料,并旁涉讲史平话、历史剧和民间传说等的生动素材,加以综合、条贯、生发、润色、虚构和改造,并使之故事化和通俗化的产物。尤其是《通鉴》和《通鉴纲目》,它们对于《演义》整体叙事框架的建构,甚至是“尊刘贬曹”创作倾向的形成等,都曾起过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所以理应得到我们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毛宗岗.三国志演义序[A].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高儒.百川书志.三国演义资料汇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5]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6]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

[7]齐裕焜.明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8]周兆新.从“说三分”到《三国演义》[A].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9]周兆新.元明时代三国故事的多种形态[A].周兆新.三国演义丛考[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0]陆树仑.三国故事在元代[A].中国古典戏曲小说论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1]章学诚.史篇别录例义.文史通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

[1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13] 朱熹.辞免江东提刑奏状三.朱熹集:卷二十二.[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14]吴自牧.梦粱录.东京梦华录:外四种[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15]纪德君.古代长篇小说章回体制的形成原因及过程新探[J].江海学刊,1999,(4).

篇(10)

摘要:传统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空间等方面的改革探索,构建现代多样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放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266-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在教学中应彰显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联系不紧密,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无法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和作用,也很难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理性认同,更无法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所以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意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革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以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开放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为提高《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首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材观念,在教学中既要依托教材内容,又要突破教材的限制性和封闭性,建立教学内容的更新机制,及时结合教学进程进行调整、丰富教学内容,使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使《纲要》课教学内容更加开放。正如主席所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我们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指导现实。因此,在《纲要》教学中,除了以教材内容为纲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外,还要拓宽视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以史为鉴相结合的原则,将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相结合,将教材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使历史知识“走”出书本,“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当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贴近学生时,就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容易使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增加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从而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思考、关注现实的习惯。例如,在讲述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可联系当前影响中日关系的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慰安妇问题、化学武器遗留问题、日本篡改教科书等问题,充分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坚决反对日本歪曲篡改历史,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正确认识当前的中日关系,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教学中应避免枯燥的政治教化,使教学内容尽量生动化,通过对历史记录中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总结其深刻的启示,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关心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前途,增强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讲述第一章《反对外国的侵略》时,以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站在民族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反思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借着这一特定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回顾历史,深刻认识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进而引导学生以史为镜,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发奋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理论联系实际和以史为鉴的原则体现了《纲要》课程的开放性,使教学内容从封闭的教材扩展到广阔的社会,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增加了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教师在理论联系实际和以史为鉴原则的基础上讲述问题时,就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反思,加深学生对国史、国情的认识,深刻领会“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的真正出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对社会的关怀与历史责任感。

二、开放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

传统的《纲要》教学中还存在着采取理论“灌输”和侧重于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所以必须打破传统的比较封闭的教学形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与“学”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立体信息交流的互动式教学转化,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形式。

教育家莫利森指出:开放教育是一种态度、一种自由、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式的教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演讲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设法开启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在采用讨论式、辩论式方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选题应该体现开放性,选题主要针对《纲要》课教材重点、难点设计,并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要设计一些有弹性的、有一定思维空间的问题,使学生有较大的思维广度,从而为开拓学生的创新力和潜能提供广阔的空间。其次,要为学生设计并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互动中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提示问题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后,通过教师的点评,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评判方式和原则,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全面地认识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历史知识,加深学生对国史、国情的了解,深化大学生对历史的感性和理性认知,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能力。

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提高能力,教学中还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演讲。例如在讲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时,可以组织学生就“五四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进行演讲;在讲授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可以组织学生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题进行演讲。演讲者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和正确的思想观点说服了同学,用美好的情感打动了同学,用优美的语言和优雅大方的仪表感染了同学。演讲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感、革命英雄主义情感和当代青年使命感等,极大地鼓舞了台下的同学。学生在演讲中不仅重温了历史,而且受到了教育;不仅实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爱国热情。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经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思维是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较薄弱,而讨论、辩论、演讲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思维训练的力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能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观察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方式,也改变了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也在参与教学中得到训练和强化。

三、开放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

传统以课堂为主要阵地的教学模式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真正实现“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仅凭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将所学理论真正应用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自觉性和历史责任感。

在《纲要》课教学中,积极拓展教学空间,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向社会,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各种实践活动为平台,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各种地方历史资源,特别是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黑龙江省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林枫故居纪念馆、铁人纪念馆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感受历史的进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精神。这些历史博物馆、革命旧址、名人故居、革命纪念馆等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象生动的课堂,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其中所展示的各种文物、照片、图片等历史资料,如同一部辉煌的历史画卷,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难历程,生动展示了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体味着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在了解历史的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自觉接受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舞台,社会调查是大学生了解国史和国情的有效途径。我们组织学生以“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为主题进行社会调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融入社会中亲身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确定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就社会调查中学生关心的历史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与扩展,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开放式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动态、开放的实践活动提高了“纲要”课的现实感和吸引力,拉近了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中国历史和国情的认识,避免了传统教学“政治说教”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素质内涵和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

总之,《纲要》课程教学应该扩大视野,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建立有效、开放的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开放教学空间,使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理论性和思想性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更多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真正提高《纲要》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左金平.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探析[J].法制与经济,2008(12).

〔2〕杨凤霞.创新教学模式 突出育人功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

上一篇: 卫生院结核病防治 下一篇: 村主任任职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