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统计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11 03:31:31

就业统计工作计划

就业统计工作计划篇(1)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制度,建立公共就业均等化服务,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保持就业持续增长。

二、主要目标

三、工作进度安排

(一)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组织管理、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面向城 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乡劳动者就业的工作机制,城乡统筹就业全覆盖。年,进一步健全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管理制度,年末,全市城乡劳动者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率占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总量的25%以上。

(二)健全就业统计工作制度,按就业统计要求,落实月报、季报、年报就业统计工作,并按工作进度进行督办和通报,确保省、市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加强我市台港澳就业人员的联系,完善台港澳就业服务体系。指导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设立服务台港澳就业人员服务窗口,方便台港澳就业人员办理就业证。年内,力争推行台港澳人员内地就业网上申报办理。

(四)按照管理权限“能放则放”的原则,年初,完成市直企业用工备案管理权限下放蓬江、江海区管理的工作。

四、工作重点和重点项目

(一)计划在年内指导帮助具备条件的1个县级市区申报省级创业型城市。

就业统计工作计划篇(2)

一、前言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而言,计划统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基于这一分析,我们不但要对计划统计工作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还要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重点做好计划统计工作,关键是要提升计划统计工作的实效性,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实效性就是指事物经过某种活动过程后,产生的客观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它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或状态。为此,我们应从明确工作目标、把握工作原则和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入手,确保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在实效性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充分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手段支撑,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发展。

二、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要想提高实效性,应明确工作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为保证计划统计工作中计划管理的前瞻性、预见性,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因此要想提高计划统计工作的实效性,就要明确工作目标

(一)根据计划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

结合当前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实际,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是保障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在制定具体工作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计划工作要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确保企业工作目标具有一定高度,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工作目标可实现性。因此,只有重视计划统计工作目标的制定,才能保证计划统计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二)围绕计划统计工作目标,制定具体工作措施

明确了工作目标之后,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就要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推动计划统计工作全面开展,保证计划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满足实际需要。基于这一认识,围绕计划统计工作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通过详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保障统计工作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三)计划统计工作,应认真贯彻落实工作目标中内容

工作目标制定之后,工作目标的落实是是保证计划统计工作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工作目标中的内容,才能有效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有效进行。为此,我们应将贯彻落实工作目标作为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全面开展的关键措施。

三、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要想提高实效性,应把握以下工作原则

(一)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把握实效性原则

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基于计划统计工作的预见性和实效性,只有把握实效性原则,才能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使企业的计划统计工作能够在实效性上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把握实效性原则,是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有效进行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我们应对此要有正确认识。

(二)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要具有准确性原则

考虑到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只有认识到计划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原则,使计划统计工作按照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才能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取得实效。因此,把握准确性原则,是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全面有效推进的关键。只有做好这一工作,才能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全面有效进行。

(三)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把握可操作性原则

对于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而言,在计划统计工作推进过程中,只有把握可操作性原则,使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计划能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才能提高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质量,满足企业计划统计工作需要,确保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得到全面有效的实行,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深入开展。

四、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要想提高实效性,应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一)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基于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为了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能够得到全面有效开展,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我们应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具体的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实现对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人员的考核。

(二)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注重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

考虑到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的专业性,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决定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整体效果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一认识,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只有注重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得到全面有效实行。

(三)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

由于工作人员是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全面实施的关键,因此,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是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有能力做好计划统计工作的关键。所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有效评价,是提高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要想提高计划统计工作的实效性,就要从明确计划统计工作目标、把握计划统计工作原则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等方面入手,确保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得到全面有效实施,提高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利华.关于中小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有效性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13期

就业统计工作计划篇(3)

2统计工作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的统计工作起步于计划经济时期,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目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很多人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所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统计工作的特点认识不足,因此造成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统计管理工作的力度难以加强进行统计改革阻力增大,统计服务水平难以提高。(2)企业统计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统计人员普遍不足。由于统计工作得不到重视,有些单位的统计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当有新工点任务安排时,往往是这一部分人员会先进行岗位调动,此时新老统计人员在交接工作中很可能产生断链,这使得新上岗的统计人员对即将要展开的工作一头雾水,这就导致了统计台账、统计原始资料、统计报表不连续、不完整。(3)企业统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统计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再加上统计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新上岗的统计人员,多数知识面达不到要求。对于投资统计人员来说,必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累:扎实的统计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生产技术知识;掌握必要的基建知识;具备必要的财务知识。(4)企业统计工作奖惩措施制度不够完善。因为统计工作往往得不到领导重视,安排的统计人员往往不够专业,这样的统计人员由于缺少对统计工作认识,往往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差。甚至有些单位上报统计报表的时候领导说改成多少就改成多少,这就失去了统计的意义。出现这一问题根本上的原因还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奖惩措施制度不完善造成的。(5)企业统计工作“重数字、轻分析”的现象严重。现在企业报表制度日趋完善,但是由于统计分析工作难度较大,很多投资统计人员存在畏难心理,不进行分析。还有很多投资统计人员进行了分析,但没有抓住投资统计分析的要旨,影响了分析效果。有的分析脱离投资实际,只是就数论数,没有深入挖掘,明确表述投资项目进展情况;有的分析在选题上没有抓住重点,细枝末节分析过多,喧宾夺主;有的分析选题非常贴切,论述较好,但是滞后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投资统计工作职能的发挥大打折扣,对企业管理者决策来说,其参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3计划统计工作在企业项目部施工中相应改善措施

就业统计工作计划篇(4)

(一)计划的意义与作用

计划管理直接影响企业,关系到企业的生存。计划也是企业今后工作的指导和经营目标。综合计划就是把各专业计划有机的统一起来,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纳入到目标管理,增强各项工作的目标性,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了明确目标,减少指挥失误,可以充分利用资料,促使各部门之间更好的协调配合,体现综合效应,提高经济效益。

(二)统计的意义与作用

计划与统计指标紧密结合,能够切实加强企业经营活动分析的深度与广度。统计将企业各阶段指标的完成情况用数字如实的反映出来,用绝对值和相对值配比来说明指标的增减性和比例。统计工作是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通过统计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为制定计划、决定政策科学管理提供资料。通过统计为领导提供了解企业情况、指挥安全生产创造条件,也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考核企业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准确、全面、及时、系统地搜索、整理,为编制和检查计划服务。所以,统计工作是领导的参谋,是直接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效率。

二、当前煤炭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对计划统计工作的干扰较大。有些总体指标并不是计划统计人员经过整理、汇总的结果,而是领导确定大数,再由计划统计工作人员按照要求细化内部指标,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报表,上报上级单位。这样一来,计划统计工作也就失去了原有信息、咨询、监督功能,沦为一种形式。例如某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仅有45万吨,但上级部门要求该单位必须生产原煤65万吨,同时要保证安全,不得违规生产,并且对安全工作做了详细的布置。可见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基层单位愿意提供虚假信息,而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他们这样做。而当一些单位向上级部门提供虚假信息后,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受到表彰,而另外一些按实际情况填报资料的单位受到批评。退回要求重新填报,于是这些单位不得不按照领导意图去重新填报。这样一来,所有的单位都填报领导所需的计划统计资料,而上级部门将此又作为下一年度计划编制的依据,使得下一年度计划与各基层单位实际情况更加不符,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使计划统计工作成为一种数字游戏。

(二)上级监督检查部门对计划统计工作的干扰。例如:某检查单位要求煤炭企业产量不得超过核定能力的10%,而且月产量不得超过核定能力的10%,进而要求日产量不得超过核定能力的10%,但是这在煤炭企业很难做到。由于核定生产能力是分盘区,分工作面汇总计算而来的,生产能力的大小和跟目前生产盘区的生产条件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在某一盘区的产量可能会较大,而当生产盘区改为另一地点时,产量可能会较小,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段,超过平均核定能力10%仍属正常,而在某些盘区即使比日平均核定能力低也是允许的。而检查人员生搬硬套,逐日进行登记检查,发现日生产能力超过核定能力的10%即为不合格。这在某种程度上逼迫计划统计人员去作假,不仅没有起到监督部门应有的作用,还给计划统计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额外负担。由于国家、省市等各方面的检查标准不统一,为了应付检查,现在有的煤炭企业的计划统计资料有多个版本,使计划统计人员的工作量陡增。

(三)有些煤炭企业的计划统计工作得不到领导重视,认为计划统计工作就是数据的加减和汇总,把计划统计工作简单化,因此计划统计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变动频繁,在计划统计工作上没有制定完善有效地工作交接约束机制。新老计划统计人员工作脱节,计划统计工作的延续性得不到保证。有些企业计划统计人员严重不足,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以至于计划统计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重视计划统计报表的质量,往往是先报上去再说,计划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个别企业计划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不健全,填报的统计指标随意性较大,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

(四)我国煤炭企业计划统计人员素质普遍不太高,责任感不强,因此对计划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没有自觉挤出时间去学习计划统计理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恰当的计划统计方法去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计划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时有发生,很少向领导和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的计划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计划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计划统计咨询,实行计划统计监督。

(五)在煤炭企业中有些计划统计指标设置不太合理。如在煤炭企业中常见的“平均工资”一项,原意是反映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但由于在同一煤炭企业中的职工收入差距较大,使得这一指标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成为掩盖领导与职工收入差距的工具。

三、做好当前计划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统计体制及统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改革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统计方法和制度,把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开发好,整合好,管理好,为企业领导决策与管理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大力宣传《统计法》,继续强化统计法制意识教育,特别是各级领导的统计法律观念,使大家认识到统计是有法可依的,并能自觉运用《统计法》来约束统计行为,使计划统计人员真正成为计划统计工作的主体。

(二)企业应实行计划统计工作评比,按季进行评比考核,年终总评,进行表彰。提高企业计划统计人员的待遇,提高计划统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企业计划统计报表质量,使计划统计人员真正能够也愿意做好统计分析及预测等工作,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使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应制定相应的统计人员交接手续规定,统计人员调离统计岗位时应提前上报上级统计部门,并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新接任的统计人员应持证上岗。形成相对稳定的计划统计队伍,积累更多的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贡献。计划统计人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这样才能胜任本职工作,与此同时,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应为计划统计人员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他们学习计划统计知识及相关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微机知识,支持他们参加计划统计工作会议,组织进行业务培训,鼓励计划统计人员参加技术职称考试,使其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良好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成为具有现代统计知识和风险意识的人才。

(四)加强企业统计信息网络建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进入各行各业,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实现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实现网上直报,提高工作效率。

就业统计工作计划篇(5)

在国家大力拉动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铁路、公路建设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施工企业的施工任务也随之加重,而在施工任务不断增多的同时工程工期却在不断缩短。假设此时管理者决策失误,那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而管理者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来自于计划统计工作所搜集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可见计划统计工作在整个项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我看来,目前很多企业对计划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对会计财务那一块的重视程度高,这其中最主要原因还是绝大多数人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下面我来谈一谈自己对计划统计工作的一些看法。

1 计划统计工作含义及重要性

(1)计划工作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外部环境对将要施工的项目的一个统筹规划,一个合理安排。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套科学完整的施工组织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浪费,规避风险。

(2)统计工作是统计预测、统计调查、统计监督及检查、统计分析、统计报告的全过程,是通过统计各项数据资料为管理者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发挥着预警作用,是管理者决策成败的关键。

2 计划工作现状分析

(1)施工项目中的施工计划不明确。有些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施工计划落实成为制度化、明示化的东西,只是项目经理或者总工等少数人员将计划记在脑子里,使得多数现场技术人员等不能及时了解整个项目的计划及进展情况。

(2)施工总进度计划不精细。项目上对施工计划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只是个花架子或者说只是个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上的东西。

(3)计划工作分层分级概念薄弱。整个项目无论什么角色使用同一个计划,计划详细程度不好确定,给领导看觉得计划太细,给实施人员看觉得太粗,不能指导工作,计划的作用大打折扣。

(4)计划跟踪分析重视程度不够。计划工作没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应有的调整或者调整不及时。现场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存在偏差时,不能及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导致一系列问题。

(5)计划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好多项目计划工作人员身兼多职。

3 统计工作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的统计工作起步于计划经济时期,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目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很多人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所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统计工作的特点认识不足,因此造成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统计管理工作的力度难以加强进行统计改革阻力增大,统计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2)企业统计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统计人员普遍不足。由于统计工作得不到重视,有些单位的统计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当有新工点任务安排时,往往是这一部分人员会先进行岗位调动,此时新老统计人员在交接工作中很可能产生断链,这使得新上岗的统计人员对即将要展开的工作一头雾水,这就导致了统计台账、统计原始资料、统计报表不连续、不完整。

(3)企业统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统计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再加上统计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新上岗的统计人员,多数知识面达不到要求。对于投资统计人员来说,必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累:扎实的统计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生产技术知识;掌握必要的基建知识;具备必要的财务知识。

(4)企业统计工作奖惩措施制度不够完善。因为统计工作往往得不到领导重视,安排的统计人员往往不够专业,这样的统计人员由于缺少对统计工作认识,往往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差。甚至有些单位上报统计报表的时候领导说改成多少就改成多少,这就失去了统计的意义。出现这一问题根本上的原因还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奖惩措施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5)企业统计工作“重数字、轻分析”的现象严重。现在企业报表制度日趋完善,但是由于统计分析工作难度较大,很多投资统计人员存在畏难心理,不进行分析。还有很多投资统计人员进行了分析,但没有抓住投资统计分析的要旨,影响了分析效果。有的分析脱离投资实际,只是就数论数,没有深入挖掘,明确表述投资项目进展情况;有的分析在选题上没有抓住重点,细枝末节分析过多,喧宾夺主;有的分析选题非常贴切,论述较好,但是滞后严重。

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投资统计工作职能的发挥大打折扣,对企业管理者决策来说,其参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4 计划统计工作在企业项目部施工中相应改善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各个行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施工企业也不例外,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必须加强施工项目计划统计管理工作。针对目前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个人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企业管理者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

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计划统计工作在施工项目上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决策人更应该摒弃计划经济时代的老传统老观念,切实提高对计划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规范计划统计工作岗位,提高计划统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要求从事计划统计工作人员必须是专职人员,而且必须熟悉施工现场。同时对目前从事计划统计工作人员集中组织培训,针对有些同志把培训当做公费旅游的情况,主办方在培训期间应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没有特殊情况严禁请假和外出。对于培训后人员,企业应该重点关注,要坚决把那些缺少责任心或者经过培训后还是不能胜任计划统计工作的人员清除出计划统计系统。

(3)将计划统计工作进行责任分解,细化奖惩制度。

将计划统计工作进行责任分解,做到任务责任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做好计划统计工作光靠计划部一个部门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得出的结果往往脱离现场实际,严重的甚至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只有将计划统计工作责任任务层层分解,并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才能将计划统计工作做好。目前企业的计划统计工作的奖惩制度日趋完善,但是执行力度还有待提高,应当进一步细化奖惩制度,例如:除了对计划统计工作直接当事人进行奖惩外,同样对各个间接责任人也制定相应奖惩措施。与此同时加大对优秀或者较差的计划统计工作者的奖励与惩罚额度。

就业统计工作计划篇(6)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统计管理工作是对计划工作阶段性检验的一种手段,使工程进度数据化、直观化,为项目管理的数据分析以及计划人员经验积累提供可靠依据。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既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反映企业经营现状的一面镜子,将企业经营的得与失直观展现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必将引导企业加大对计划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视。

一、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出现的问题

1、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的现状

由于企业领导忽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致使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不了解其在企业运营中的关键性作用。有些领导将统计工作简单化,认为只要将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填几张表格,就算完成任务。许多企业轻视统计工作,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会计等其他方面的工作上,更有甚者,将参与统计工作的部门和职位削减或替换,造成员工下岗或者企业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

2、统计工作进度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

如今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统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企业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增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管理模式的更新、高效计量方法的采用、数据原始记录的整理等等,而这正是多数企业不重视的。许多领导只关心工程进度,而忽略数据的统计工作,以致出现数据上报不及时,数据前后不一致,报表的填写各式各样等现象,耽误施工决策的时机,最终导致工程进度延误等一系列问题。

3、统计人员技术素质不过关

统计人员技术不能做到及时、准确、负责任地将工作做好,不能像专业人员那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统计管理工作中去,也不会抽出专门的时间研究学习相关理论,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如果对统计工作不熟练而强制参与其中,简单应付几张报表,实际工作中凭借自己的经验,采用不恰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加工、整理,将会造成统计工作的失误、差错,以致更严重后果。有时企业经常变换参与统计工作的人员,很大程度上也会造成统计工作的延误,影响企业的信誉。

4、计划统计工作方法落后、分析能力不强

目前普遍存在计划编制简单,统计分析能力不强,分析面不宽,深度不够,对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的分析工具掌握不多,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的程度不够。工作还停在原先的水平上,缺乏对计划执行过程的跟踪检查和分析调整,对工程完成情况心中无数。年初编制下达施工生产计划,年底统计完成百分比就完事,对计划执行过程不跟踪、不检查,不分析存在的问题,也不根据当年承揽任务额和产值完成情况进行计划调整。习惯于简单的数字说明,而缺少系统的深层分析,超前性、预测性信息少,对市场及企业运行过程缺乏动态的反馈、评价、分析、监督、预测,使计划统计工作的管理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统计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统计规章制度可以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完成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健全计划统计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要想保证企业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以健全的统计管理制度为依托。通过健全领导工作责任制,既能保证统计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又能优化单位对统计工作的领导,使统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强化统计工作的行政管理力度,健全统计工作评比奖励制度及企业统计管理工作标准,调动统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引导企业统计管理工作走向合理化、规范化。

2、设立信息集中、统一的综合统计机构

长期以来,企业内部的统计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未能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更谈不上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统计分析。消除这一弊端的方法是在集团公司内设立集信息为一体的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作为企业的信息中心,按照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组织协调汇总、审核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向企业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统一报送综合信息,保证企业统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并做好进度和专题综合分析,及时反映企业经济运行特点和存在问题,为企业领导迅速了解企业动态和改革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提高统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计划统计工作是一项较为艰苦的工作,但也是一项光荣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纪律意识和责任心都有较高的要求。计划统计人员必须看重责任,更新观念,摒弃教条主义和计划经济思维定式的禁锢和束缚,加强对计划统计新方法和新知识的学习掌握,将最新科学发展成果运用于计划统计工作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为计划统计人员学习培训、改善知识结构创造条件;要支持计划统计人员参加各类业务会议,加强互动交流,拓宽信息渠道;鼓励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努力把计划统计队伍造就成一支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忠诚的服务精神、合理的知识结构、勤勉的工作作风、高超的业务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

4、转变企业决策者的计划统计工作观念

任何一项决策的作出都要有科学依据。随着统计方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的决策者要充分的认识统计方法重要性。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严格缜密的计划,没有计划过程的顺利进行,组织过程就无法落实。作为领导,不仅要从思想上加强计划统计管理工作,也要从行动上积极落实。计划统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科学管理及政策制定都有重要作用。作为管理人员,要提高对计划统计工作的认识,加强管理,改变提供统计信息的模式,将服务企业经营管理融入其中,使企业经营更加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前进。

5、建立健全统计台账,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性

作为计划统计工作的基础,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保证。要规范统计台账的格式, 及时、准确、清晰、完整地登记统计台账,相关数据的衔接要合理,既要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又要符合上级规定的要求。对于出现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不健全,统计基础工作无法适应企业发展和管理需要等问题,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建设,真正做到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使其成为指引企业经济发展的标杆。

结束语

计划统计为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最直接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发挥着预警作用,是管理者决策成败的关键。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统计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将其作为永恒的任务长久坚持下去。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既能使企业管理者系统地掌握工程施工最有效的信息,也为预防和解除各种难题提供依据。因此,无论是统计工作人员还是领导者,都要始终高度重视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就业统计工作计划篇(7)

一、计划管理在煤炭企业的作用

中国古语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对计划比较形象的描述。在煤炭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任何一项经营活动都不允许处于盲目的、盲动的状态,其经营效果必须处于可控状态下,这时候计划管理就是最好的抓手,最能管控企业按照规定的经营方向去发展。

(一)计划管理的定义及职能

计划是企业经营决策者意志和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计划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经营决策者为实现自己的意志和理念必须要不断的夯实和巩固这个基础,不断提高计划的科学性。

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职能,公司实行计划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合理地调度配置公司资源,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及评价的可操作性。企业通过对计划的制订、执行、检查、调整的全过程的管理,从而能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有效地协调企业内外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企业效益,从而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可预测、可掌控。

(二)计划管理的内容及作用

计划管理应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提供依据。计划管理一般企业中分为生产经营计划管理和投资计划管理。生产经营计划和投资计划的控制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整个企业的运营方面是重中之重。

计划管理工作伴随着管理者和员工及整个团队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使得企业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保证企业正常运作和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在高效的计划管理的引导下,管理者依据计划目标、工作任务和考核标准要求管理团队,监督和控制工作进展,使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与此同时,管理者在指导每个员工的工作、促进员工改进和提高的过程中,也使整个团队的工作表现得到改善,提高了团队整体和综合素质,从而使整个团队能够高质高效地执行计划,完成工作任务

二、统计管理在煤炭企业的作用

(一)统计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

统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在计划管理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整理、分析,并得出经营发展结论,为企业以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统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手段,它不但能使管理层掌握企业的经营成果,而且能为领导者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作为煤炭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必须好做好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加强统计工作。

(二)统计管理工作的职能

(1)信息的职能。信息职能是统计的基本功能,是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灵敏、系统地采集、处理、传递、储存和提供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的社会经济现象的信息,为统计部门是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职能部门,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

(2)提供相应咨询的作用。利用已掌握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合分析的专题各种可供选择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可作为企业制定生产经营管理措施的依据。

(3)统计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促进国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的发。

三、计划管理与统计管理在企业中的有效衔接

计划管理和统计管理在企业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但显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计划管理强调的是企业的规划发展,统计管理强调是企业运行的效果以数据的形式体现出来。

(一)正确认识计划与统计的关系

正确处理计划与统计的关系,特别是在煤炭企业严峻的形式下,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统计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划与统计有联系也有区别。计划与统计都是管理的手段。统计数据是计划工作的基础。没有统计数据,计划工作就缺乏基本依据;计划是统计的源头,没有计划工作,统计工作就无从下手,统计出来的数据也没有可比性。所以,只有理顺计划管理与统计管理直接的关系与区别,才能够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有效、高效的完成计划统计管理工作。

(二)强化计划管理和统计管理的有效衔接

就业统计工作计划篇(8)

2建立目标管理系统,提高计划的严肃性

在现代管理中,经济组织的总目标或最终目标一般是通过目标管理来实现的。就是要把自上而下的企业目标的分解与自上而下的职工期望的目标相结合。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承揽到建设任务。并与业主或建设单位签订了承包合同后,就必须为履行自身承担的责任。实现自身权利而搞好内部计划管理工作,通过企业的生产计划、生产作业等计划来研究如何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的生产活动,监督计划的执行,保证计划的实现,这时,企业内部的各级计划部署已转变为指令性计划,是决策性计划,必须贯彻执行。建筑商品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企业必须有良好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在施工人员的施工生产活动中的行为就必须有所依循,有所约束,必须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来维护企业内部计划的严肃性,保证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我单位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取目标管理的办法,在企业计划总目标和基本计划的基础上,组织下属的各个部门确定各级次级目标,建立一个多样性,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它不仅使企业的每一个基层单位的管理者和成员都能清楚地了解他们的任务和应取得的预期成果,进行自我控制,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这样既提高了计划的严肃性,又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应变性,同时又充分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建立以提高计划严肃性且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内部计划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3完善企业定额,提高计划的科学性

定额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对产品数量、质量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和消耗等方面规定的应达到的标准或衡量尺度。没有正确的定额,就没有科学的计划。在计划工作中,要使用许多定额,主要有:产品质量和数量方面的定额;劳动方面的时间定额等,企业在制定劳动定额时,必须保证定额水平能够先进合理。尤其是建筑产品是以销定产的特殊商品,由于其所具有的生产的个别性、作业分散流动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而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建设项目,价格也不相同,但对于同一建设项目来说,价格就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内容,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就是使价格最大限度地接近价值,也就是接近社会必要劳动消耗。在建筑市场中,如果生产的同一商品所需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本就低,利润就高,有利于市场竞争,按照这样价格出售的商品获得的收入,就能补偿在生产中的消耗,并获得盈利。建筑企业建立和健全了自己先进合理的定额在参与建设项目的投标中,就能正确估价企业在同行业中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和竞争力量的强弱,同时也会根据定额,编制出较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报价,只要报价一报出,标底一公开,企业就能基本估算出干完该项工程大概的盈利或亏损数。企业有了自己的定额在进行内部管理时,就能够运用定额,对所属工程处、施工队乃至施工班组进行切合实际的考核。因此,制定和完善企业定额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计划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4加强统计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建筑行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企业经营科学的决策必须要有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作为基础。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灵魂,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反映真实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最重要的一点表现在统计信息的质量上及时计划执行情况继续检查和监督。企业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市场因素影响和施工条件造成的不断变化,往往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统计信息能够比较及时地反馈,及时了解计划完成情况,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了解产品的产供销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情况,并通过统计分析对所发现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再通过施工现场调度会,及时修订和调整施工生产作业计划,使之达到新的平衡,以保证整个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全面完成计划任务,实现计划目标。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职能作用日趋增大,企业的领导要从掌握更全面更客观的实际情况,确保企业经营决策科学无误出发,重视和支持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就业统计工作计划篇(9)

二、经济管理统计专业发展现状

(一)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培训专业人员角度

目前,很多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培训在培训上主要以统计调查、整理等为主,其中还包括了时间数列、统计推断等知识的内容介绍。就培训人员所选用的培训教材而言,大部分的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培训教材在培训理念上落后于当前所提倡的培养理念。教材的知识内容以及知识结构布局也与现在最新的相关专业知识有所出入,特别是知识显得有些落后。很多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培训人员在培训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理论的培训,看不见或者忽视了受培训者的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实践教育。最重要的是,很多统计专业培训人员缺乏专业创新的思想。由于培训人员不重视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的实践性教育,因此,很多受培训者也看不到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的实践性。其次,很多统计专业培训人员不注意更新自己的培训手段。培训人员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培训考核上缺乏有效的考核方式。很多培训人员目前仍旧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来实现考核,这种考试模式往往无法有效反馈受培训人员的实际操作和运用统计专业知识的能力。

(二)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受培训者角度

很多受培训者在接受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的培训时,有较大的畏难情绪。这种畏难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对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统计专业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受培训人员认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工作就只是简单的挨家挨户组织填表,看不到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工作对于国家的政策的重要参考作用。其次,统计专业的知识在客观上存在着晦涩难懂的性质。这就给受培训者造成了一定的理解和接受心理障碍。加上受培训者的日常工作对于受培训者精力的占用,使得受培训者对于统计专业知识的掌握存在着畏难情绪。

三、经济管理统计专业的创新与改革举要分析

(一)优化培训内容

根据相关的培训要求,可以大致将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知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其中主要涉及的是统计专业的一般知识。第二部分,是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理论和方法的回归分析等,这主要包含的是统计的一般方法。第三部分,也是实践性质最强的一部分,就是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中对于实践序列的分析和预测。其中还有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因素等的相关分析,这些分析中都相对侧重于对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基于这三部分的划分,在统计专业的培训中,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具体要求,结合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

(二)树立正确的人口计划生育统计专业教与学思想

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工作在统计技能上对于受培训者有着独特的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应该以达到统计专业实用性为主要目的。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创新培训手段,通过引用生活中的实例以及统计实践例子帮助受培训者更好地掌握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基础知识。

就业统计工作计划篇(10)

1.机械专业

附属机械专业主要包括工艺设备安装及起重设备安装。在进行计划条目编制时,机械专业需针对每台设备编制相应的作业。每台设备的作业条目包括:设备基础测量放线,设备吊装,设备安装,设备基础二次灌浆(需灌浆的设备),设备附件的安装,设备试运行。

2.管道专业

附属厂房管道专业主要有不锈钢、碳钢、铸铁管、铜管及压合管道,涉及5个系统。每个系统的计划条目设置有:管道测量放线,管道支架安装,管道安装、阀门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

3.通风专业

附属厂房通风专业涉及3个通风系统,主要分为咬口风管及焊接风管两种类型,通风专业还包括通风设备的安装。通风专业计划条目也需划分至每个系统,每个系统的计划条目设置有:通风专业测量放线,风管支架安装,风管安装,通风阀门及在线部件安装,风管泄露性试验。

4.仪表专业

附属仪表专业主要独立的仪表系统PLS、DDS系统及其他工艺、通风系统的在线仪表组成。仪表专业的作业条目设置有:各系统仪表机柜安装,各系统仪表机柜调试,各系统仪表单体调试,各系统仪表安装,各系统仪表管安装,各系统仪表电缆敷设及端接。

二、进度管理计划阶段需求分析

1.计划阶段控制

化工厂建造的计划阶段为主动控制。事先对计划任务进行认真分析,充分预计可能出现的偏差和事故,经过周密计划,使组织措施、技术方案、进度计划和资源保障计划尽量得到优化,用提高计划精度和可靠性来避免偏差和事故,或将其减到最小的程度。

1.1制定合理计划

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没有计划,就谈不上控制,控制就是将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找出期间的偏差,然后进行调整。因此,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是进度控制的基础。用科学的方法制订计划,计划制定得越明确、完善,就越能设计出有效的控制系统,也就越能使控制产生更好的效果。项目计划定义了每项任务的排序、工期和依赖关系,明确要完成任务的进度要求、技术信息和资源需求,是施工队编制施工任务单和工程进度控制的执行性文件。

1.2控制计划的“计划”

化工厂建造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实际上是取决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力资源、动力资源、设备资源、材料供应、机械配置、环境条件、施工方法等等。施工进度计划应当同资源配备计划一同出台,协调编排,以使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在资源配置上有保证,做好计划可行性分析,消除哪些造成资源不可行、技术不可行等等各种错误和缺陷,保障工程项目的实施能够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在此基础上力求使计划得到优化。

2.进度计划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化工厂建造施工计划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对计划的调整是必然的,只有按期调整施工计划,才能增强计划的指导作用。然而,怎样实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工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如何保证各类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如何能够取得与各方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对称交换等决定了项目进度管理的有效性。

2.1计划管理与技术管理

进度计划与技术准备实现数据交换是以施工图纸为纽带基于施工工作包单元。施工工作包含有其层级下的所有技术准备工作信息,包括图纸信息、需求计划、检查试验计划、工程量等等,通过施工工作包加载的图纸号,将计划的计划数据与技术的设计数据关联,根据施工工作包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判断技术准备的符合性和及时性,完成计划管理与技术准备的相互指导。

2.2计划管理与物资采购管理

物资采购管理基于施工工作包为管理核心,以需求计划号为纽带,将施工工作包对应的材料明细与物项的采购计划材料明细进行关联,将物资采购计划的执行状态自动匹配到施工工作包的物项供货状态,并通过对施工工作包计划时间的加载,对物项采购计划进行安排与调整,实现对物项管理的动态控制,对出现计划偏差的采购活动提出预警、加紧安排采购活动;对无法消除的采购偏差将采取调整施工计划的方式确保物项采购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2.3计划管理与劳动组织管理

施工工作包内容包含了施工范围内的工程量信息,参考核电施工定额或项目经验值,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计算规则,将工程量通过软件的计算功能计算出每个施工工作包的人力需求,按月或专业归集施工工作包的人力资源,与当前项目人力资源进行对比,判断人力需求的满足率,进而调整施工计划或动员人力进场。

2.4计划管理与施工现场准备管理

由于各专业施工类型不同,现场施工条件需求也有所不同,在系统中对工作包类型定义相应的条件需求,通过进度管理系统与房间移交系统的信息关联,动匹配施工工作包的施工现场状况,根据工程开工的先后顺序,对现场施工布局提前统筹安排,确保任务下达之前现场已具备施工条件,提高计划安排的合理性。

上一篇: 高一必修地理知识点 下一篇: 法官履职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