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公共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7 16:31:25

就业公共管理论文

就业公共管理论文篇(1)

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的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它是高等学校的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也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过程要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是制约当前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水平提高的根本因素。就目前而言,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定位不准确。甚至部分高校的教学大纲将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定位专业选修课,这导致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课时的安排,教师人员的配置,教学设施的配备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对教师而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部分高校将毕业论文(设计)定位为一门选修课,而毕业论文(设计)这门课程所讲授的论文选题、论文写作的方法、格式和规范,参考文献选择、外文文献翻译等等需要花费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相应的课时安排和重视程度都不到保障,教师在论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只能侧重对于空洞的书面讲授,忽视了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强调实践性和参与性强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直接参与和动手写作的能力,不仅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显得力不从心。对学生而言,教学目标的不准确使得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产生了两点误区。首先,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本科生课程安排相对紧凑,学生用于开展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不够。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培养和考查的恰恰是学生的科研能力,但由于课程的安排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无法将所学的有限的知识与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其次,由于大多数高校将毕业论文(设计)设置为选修课,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作为选修课,学生本能地认为毕业论文(设计)就是一门普通的增长知识的课程,只要求理解就可以,无需深入掌握。这就直接造成了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设计)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结果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学生没有能力将毕业论好。虽然部分学生论文写作达不到规定的标准,但是学生又得毕业,最终结果就只有在执行的标准上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1.2教师人员安排不合理

尽管我国相关教学大纲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当由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项规定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目前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首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对教师知识的储备和运用要求非常高,青年教师由于工作不久,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时间较短,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都与老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其次,部分高校对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定位选修课,学校以及学院对课程教学的投入的精力和关注度都不够,更不可能为青年教师提供专项的进修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而言,时间和精力的缺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而且还必须具备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教学工作。由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或是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科研工作,或者担负着行政领导职务,常常无法保证或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教学工作,特别是毕业论文设计还是一门选修课,教学的质量往往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1.3相关专业教材缺乏

教材作为承担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就全国范围内而言,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相关教材数量而言,专门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较晚,加之相关高校对课程的定位偏差,直接导致了国内从事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编订的人员有限。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许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材往往采用政治学或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料,其内容缺乏公共管理专业所需的专业性、实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就仅有的几部教材而言,教材内容普遍存在滞后性和非针对性。在这些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中,有的教材侧重于经济类管理,缺少针对性;有的侧重于政治学,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有的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随国内外公共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更新,许多方法和事例难以满足当前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要求。

1.4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

目前,相对滞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现阶段,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仍未摆脱普通课程教学的窠臼,缺乏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自身特点的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局限于知识点的讲授,并没有注重通过将知识点的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实践有机结合,而是空洞的说教,一旦遇到具体的写作,学生就无从入手。因此,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仅仅停留和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第二,教学手段单一僵化。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该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和本科论文写作的双重特点,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而现在的教学仍然停滞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依旧单一僵化。教学、教材和课件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被动地依赖教师,部分学生需要教师的亦步亦趋的督促式指导,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升的路径探析

2.1明确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目标

设置公共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当依据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各自学校自身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情况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就目前而言,应当突出强调它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地位,引起师生们的重视。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总目标应定位为:“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顾客——学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建立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质量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高水平的知识运用、技能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和学术道德的培养”。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在教师的教授和帮助下,通过学习了解毕业论文的基本属性和特点,逐步掌握如何进行论文选题、如何撰写开题报告、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结构和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最终确保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2优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针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的现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一,针对教学和科研相对欠缺的青年教师而言。未来公共管理专业的青年将逐步实现高学历,科研能力将成为青年教师的强项,教学经验的不足可以通过逐步的教学实践得以弥补。因此,未来青年教师无疑将成为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的主力。而就现阶段而言,首先,高校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其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恰恰需要平时的摸索和锻炼。其次,学校、学院可以聘请校内外一些学历较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通过这些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不仅可以减轻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压力,而且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其二,针对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而言。老教师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中来,对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现阶段而言,由于老教师承担着相对繁重的科研任务或行政任务,而毕业论文(设计)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校强制让这些教师承担这门课程,其教学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目前最优的解决路径是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老教师更多的是对青年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而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到教学的第一线,形成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教学梯队,既达到了锻炼教师队伍的目的,又扩大了学生与教师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交流的空间,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2.3更新专业教材内容

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强,教材多侧重于经济管理类或政治学类教学,脱离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为了改变目前教学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联系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组织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根据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公共管理专业领域的教材,提高专业教材内容的适用性。教材应当服务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首先,在理论层次方面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明确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共性特征和作为专业学科的个性特征。教材必须明确毕业论文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目标,并为教师的教授提供一个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学习论文写作的教材。其次,在实践能力方面上,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熟练掌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撰写、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实现将四年所学知识与实践问题有机结合,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就业公共管理论文篇(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掌握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知识,通晓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具备较强的公共事业管理实务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社区、社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政府机关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开设具有较长的历史,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该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呈细化的趋势。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学科,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

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

就业公共管理论文篇(3)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的实践能力;

3.具备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能力;

4.掌握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5.掌握至少一门艺术特长;

6.熟悉音乐基础理论、表演基本理论和美术创作基础理论;

7.了解音乐、舞蹈、话剧、美术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及基本规律。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一是艺术培训方向,可以考取教师证进入中小学幼儿园从前艺术教育工作也可以升本。

二是文物修复方向,可以进入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以后也能自己创业进入文物鉴定工作,目前该行业人才稀缺,行情非常吃香。

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还要看你上的是什么类型的学校。如果是比较好的本科比如:985、211高校一般读研比较多,然后就是留校,或者考公务员,从事文秘工作或者去一些社区、居委会、物业部门。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就业公共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

公共管理类;职业胜任力模型;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是指对于准备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所必备的胜任要素的总和。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实质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与错位,大学培育标准与社会用人需要不一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把职业胜任力这一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要素引入高等学校教育培养计划之中,提前获取职业生涯所需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许可以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条捷径。特别是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因简单、封闭、单一,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助职业胜任力以增强学生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目标改革创新公共管理教学模式,对培养未来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内涵

自麦克兰德(Mcclelland)提出胜任力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应用于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外,其他学科也对此进行研究,深化了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和外延。麦克兰德的胜任力是指在工作和有关情境中,帮助个体取得成功的决定性的、基本的个体特征[1]。一般认为,胜任力是指绩效优异者所具备的一种特质,包含能力、技能以及知识。进一步的研究深化了对胜任力的理解,是指在特定工作场景下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关键特征,比如价值观、动机、知识、技能甚至个性,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其职场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职业胜任力包含了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各种胜任要素的总和,既有专业素养,又具备工作能力;既有潜在能力,又能付诸实际。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现为进入职场的一种素养,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对职业的基本态度、所表现出来的职场行为;二是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既包含从事各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又包括从事特定工作和岗位所拥有的专业技能;三是既包含寻求工作的能力,又包含工作中能体现优良业绩的技能。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利力

开发的前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中国后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教育体制的特殊原因,高校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相对较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了个人目标、组织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量,通过对个体主观因素的测定和分析,考虑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求,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选择合适的职业目标,以此制定分阶段的执行方案。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个体正确认知自我和社会,提前做好职场准备。特别是对于面临就业难的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先决条件。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等到即将就业才开始,应该从进入高校的第一天就开始进行。不仅仅只是规划大学期间的,也要对未来职业生涯有个初步愿景,关键是把二者很好地进行接轨。整个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三个过程:一是打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主要是认真学习公共文化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二是树立职业发展目标,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熟知公共部门对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知识的要求;三是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能够使每个专业学生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了解政府部门的岗位分析,了解公共部门的用人之道。

三、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随着社会的日趋复杂化,公共管理的不可治理性大大增加,这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素质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明确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必要明确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键指标,通过对这些关键特征进行识别,才能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指南。如何识别胜任力,关键是建立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实际上是为了实现绩效目标而所需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如何建立模型,一般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EventInterview,BEI)。该方法通过对被访谈者在职业生涯中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三件事的回顾,探察访谈内容中所表现出来的该访谈者的胜任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该工作角色中优异者和表现一般者所体现出来的差异,以此确定工作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为了建立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我们对已就业的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部分党政机关以及专业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的访谈。通过半年多的持续性访谈,结合已有文献的检索总结,根据互斥性、相关性和完备性要求,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初步形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七个基本指标:业务知识、管理技能、社会交往、业务能力、精神风貌、身心特征、成长导向。内容分析最终得出一个七维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概念模型。每个胜任力指标又包含若干个胜任力二级指标。

四、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开发方案

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公共部门的实际情况,从公共管理类专业胜任力模型的要素出发,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运用公共部门场景模拟和现场实践,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具备未来公共管理者的胜任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入整个培养体系。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要素。国外一些高校的实践表明,只有将所有的模型指标整合到培养体系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入培养体系,首先是根据模型指标,结合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以及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拓展课、实习实践课等课程和实习体系,课程改革是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方法的系统变革[2]。保证所有培养方案都与职业胜任力密切相关,最终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其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封闭在学校,而应该由学校和公共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从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出发,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方案有必要邀请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参与。同时,通过举办各种论坛聘请公共部门领导开展专题讲座,甚至直接聘用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为学生授课,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评价也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第二,构建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实习实践体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必须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地方治理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实习实践学时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可以把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分解到相对应的实习实践中去,设计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两大模块。校内实验模块主要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购置公共部门管理的实验教学软件,通过软件平台的仿真实验模拟公共部门系统的运作,比如电子政务系统、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系统、社会保障模拟系统等,利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把公共部门搬到高校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模拟熟悉公共部门的运作流程,运用虚实结合、以实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3]。全面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业务知识能力和管理技能,从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校外实验模块主要通过参与公共部门实际工作,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习实践,可以把学到的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南和写作方向。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结合既强化了对公共问题的深刻认识,又拓展了实际动手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第三,发挥公共部门在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未来职场在公共管理部门,因此提前邀请公共部门介入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他们职业胜任力的重要一环。首先,培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入学之后,组织他们参观和认识公共部门,特别是通过认知实习,选择参观诸如政务服务中心等有代表性的公共部门,初步了解公共部门的职能、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行为。选聘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加以介绍,边参观边了解边学习,可以通过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为加强对整个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破除校内外之间的藩篱,将公共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士请入校园,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会、现场问答等。形式可以多样,人员可以因专题而异。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公共管理的现实需求进行讲座或对话,使学生知晓当前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了解公共部门管理的前沿,掌握公共管理的方法技巧。这种形式既严肃又活泼,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现实对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校外课堂,学生也乐于接受。最后,学校与公共管理部门开展联合培养,合作开发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职业潜能。组建联合培养委员会,就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课程的安排、实习实践的落实等进行讨论,公共部门可以安排大学生进行实习和就业,学校可以为公共部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促进双方合作共赢。对于公共管理类大学生来说,在公共部门工作期间的宝贵经历可以使他们尽快适应公共管理新常态,获得一定工作经历和从事有价值的工作,从而提高对自身能力、特性、态度和就业潜能的洞察力。

[参考文献]

就业公共管理论文篇(5)

一、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存在的制约因素

 

相对于其他专业,公共管理专业设置较晚,加之自身具有的独特性(专业学科的交叉性、中外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学科的实践性等)造成了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质量。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的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它是高等学校的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也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的教学过程要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是制约当前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的教学水平提高的根本因素。就目前而言,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定位不准确。

 

2.教师人员安排不合理。尽管我国相关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应当由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项规定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目前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3.相关专业教材缺乏。教材作为承担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就全国范围内而言,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材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相关教材数量而言,专门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教材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较晚,加之相关高校对课程的定位偏差,直接导致了国内从事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材编订的人员有限。

 

4.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目前,相对滞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现阶段,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仍未摆脱普通课程教学的窠臼,缺乏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自身特点的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局限于知识点的讲授,并没有注重通过将知识点的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实践有机结合,而是空洞的说教,一旦遇到具体的写作,学生就无从入手。因此,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仅仅停留和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第二,教学手段单一僵化。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应该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和本科论文写作的双重特点,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

 

二、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提升的路径探析

 

1.明确教学目标。设置公共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当依据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各自学校自身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就目前而言,应当突出强调它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地位,引起师生们的重视。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总目标应定位为:“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顾客——学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建立各环节的质量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高水平的知识运用、技能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和学术道德的培养”。公共管理专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在教师的教授和帮助下,通过学习了解毕业论文的基本属性和特点,逐步掌握如何进行论文选题、如何撰写开题报告、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结构和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最终确保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

 

2.优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针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的现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一,针对教学和科研相对欠缺的青年教师而言。未来公共管理专业的青年将逐步实现高学历,科研能力将成为青年教师的强项,教学经验的不足可以通过逐步的教学实践得以弥补。因此,未来青年教师无疑将成为课程教学的主力。其二,针对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而言。老教师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参与到课程中来,对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现阶段而言,由于老教师承担着相对繁重的科研任务或行政任务,而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校强制让这些教师承担这门课程,其教学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3.更新专业教材内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材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强,教材多侧重于经济管理类或政治学类教学,脱离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

 

就业公共管理论文篇(6)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1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

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4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就业公共管理论文篇(7)

20世纪后半叶,“复杂人”、“管理人”等新的人性假设理论不断被提出。但是这些假设从总体上还停留在“人的需要”的被动层面上,在根本上没有突破原有的理论框架。科学管理重物轻人,重科技轻人文;人本管理,反之。社会的进步要求两者的有机结合,这就为“文化人”假设的出现奠定了社会基础。

一、概念界定:关于“文化人”假设

在80年代,美国学者在企业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提出了企业家“文化人”理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民主思想的进步,都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性的多样化和相异性,但是这种多样化和相异性并不意味着不和谐或是不一致。正是人性不同面的充分展示,构成了人类的共同本质,即能够自觉认识并以极大的自觉性创造性积极实践的人,文化人。

“文化人”假设将人本身看作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认为人是有感情、有自觉意识、有创造性的主体。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既是历史发展的手段,也是目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将人当作最重要的生产资源且具有社会性、再生性、时效性和能动性的特点的相关管理理念的一种认可和呼应。同时“文化人”假设强调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个人要依靠其自身高度劳动性和自觉精神,不断学习、不断持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身潜能,创造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二、“文化人”假设与人文管理

在对传统管理理论局限性的反思和批判中,“文化人”人性假设逐渐形成了相对应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

(一)人文管理:对原有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创新与优化

人文管理模式适应了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劳动方式的进步,是一种更加适合人性更加高效的管理理论。人文管理下的组织结构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摆脱了之前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呈现出扁平化与网络化特征。这种结构的结合最大程度地活跃了组织的生产,使得组织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从整体上实现提高组织效益的目的。

(二)人文管理:以文化为管理媒介的管理技术与管理能力的提升

人文管理强调的是一种尊重组织成员自我实现、鼓励创新和自由发展的组织氛围。人文管理追求一种对于组织整体优势和群体价值理念的认可,认为可以通过激励的理论和方法将文化的理念落实到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上,并整合普遍被个人认同的集体价值理念作为现代组织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①

三、“文化人”假设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用E.麦克纳和N.比奇在《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的话来解释,人事管理在90年代进入了企业家阶段,已经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的标准载体了,并逐步将重点转移,用协同精神和合作价值取代了之前盛行的个人主义和无节制的贪婪。②企业家“文化人”假设将重心放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而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发展飞速的当代,企业管理和公共部门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相似之处。

(一)推动“学习人”的兴起

将文化作为一种积极的管理要素和手段,曾经在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的“道德人”假设中得以体现。“孔孟之道”中崇尚人善论,主张“仁”为核心,“礼”为准则,“和”为目标。“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观念是中国传统的生意经。但是,中国长时间的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并没有让我国人力资源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突破性发展。直到马克思主义打破中国封建的外壳,才让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劳动和在劳动基础上的自由自觉才能是人的本质”观点下有所改变。

1、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

在原有管理过程中,“感情”一直是人们交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纽带,也是国家、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粘合剂和剂,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技术的爆发,“感情”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家或企业进步和发展的绊脚石。想要突破“感情管理”的束缚,就必须要有新的管理理念的输入。于是,“文化管理”脱颖而出。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员工在企业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2007:中国企业长青文化研究报告》为我们展示了多种类型的文化特征,类比动物的运动特性而呈现出了具有自然崇拜的四种文化:尊重、友好―人本型的象文化,强者、冒险―活力型的狼文化,目标、绩效―市场型的鹰文化和温和、敏捷―稳健型的羚羊文化。③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同样值得公共部门借鉴,通过创建共同的价值观,规范、凝聚和激励组织全体成员的思想行为,最大限度激发组织成员内在的创造力量和无限潜力,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2、促进团队学习氛围

“文化人”假设强调文化的继承和学习,认为企业家应当把学习当作新时代的重要理念。这也就要求组织管理者同时也是“学习人”,他不仅仅要成为自觉学习的楷模,还要调动整个团队的学习氛围,成为组织学习的内部组织者和导师。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组织的精神系统中的丰富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都需要组织管理者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马克思哲学思想中强调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主观能动性和潜能的发挥都是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之后才能得到激活和发展的。学习,才能让组织成员不断地实现超越,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二)促进管理者形象与角色转变

1、“管家式”转化为主动开发型

企业家“文化人”假设中企业家是一个能够团结员工,能够注定建立和谐关系,并且能够保持“一致亲和”中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秀家长”的形象。将该理论推广到在公共部门的管理过程中,也就要求部门管理者能够扮演起这样的“优秀家长”的角色。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不再使用强制性和被动型的“管家式”管理,而转换为主动开发型,以一种有预见性的方式来说实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心测和量化并重的管理技巧。这也将注定提高整个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不再只是之前落实具体人事事务的非效益部门,而是协调整个管理系统、提高决策预案的咨询专业技术的中枢性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成为高层核心成员之一。

2、专业招募转变为全方位开发型

对于新型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主要任务不再只是为组织招募新人,填补空缺,监督“进、管、出”各环节的相关规定;而是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开阔视野,注重全社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眼范围更大的人力资源的生产和规划、重视组织内部关系的协调和配合。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更加重要的是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公务员的培训、教育、选拔和使用。组织能够通过先进的组织文化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吸引人才,以此来实现整个公务员系统的更新换代和公共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强调对公共管理伦理

1、强调公共管理伦理的道德伦理

“文化人”假设不仅仅在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上影响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从公共管理伦理层面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所谓的公共管理伦理,就是与公共管理行为相关的基本伦理要素以及道德规范的总称,它是特殊领域中的角色伦理。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并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因此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有着巨大的作用,它对于国家具有导向、规范、维系以及选择功能。④同样,公共管理伦理对于公共部门以及公务员都提出了道德伦理方面的要求,它不仅仅要求组织具有的体制伦理和政策伦理,还强调对于公务员的职业伦理。

道德伦理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既具体又抽象、既无处不在又难以把握的存在。因此,构建公共管理伦理体系是众多管理理论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将道德和价值观充分与已有的法律、制度、规则、官僚机构相结合是构建公共管理伦理体系的可能途径。事实上,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不可能发生在孤立的情境下并有效维持的,这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道德品质,还在于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以及社会期待。当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一致,才能够维持公共管理伦理的存在环境。“文化人”假设就从不同的角度要求了整体社会条件、组织内部环境以及个人道德素质、学习能力的有机统一,为公共管理伦理提供合理存在的氛围。

2、强调公共管理伦理的理想追求

在构建合理有效的公共管理伦理体系过程中,必须要求公共管理伦理的制度规范和公共管理伦理的理想信念的协调互补,同时还强调对于公共管理伦理的理想追求。那么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光要强调公共管理伦理的制度建设,还要将公共管理伦理作为重要的选拔标准和考核要求,这也是在公务员行列中深化公共管理伦理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公务员队伍中不断出现的“大老虎”、“小苍蝇”等腐败现象已经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公务员道德素质败坏、职业道德缺失已经成为政府形象的“短板”。将伦理道德成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四、小结

总而言之,企业家“文化人”假设既是管理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性,也是展现人性本质特征的科学反映,同时也是时展对于组织和企业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进步,更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契机。公共部门可以将更多的管理创新模式,如“学习人”、“创新人”等管理思想精髓纷纷引入其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这也将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新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新的发展方向。(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注解:

①江丽. “文化人”假设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启发[J]. 哈尔滨大学学报, 2004, 10(25).

②[美]E.麦克纳、N.比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公司,1998:4-5.

③刘林. 人性论视角下的中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 2011.

④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62-467.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国庆.公共行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

[3]周三多.管理学―管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6.

[4]汪岩桥.“文化人”假设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就业公共管理论文篇(8)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作者单位:宁夏隆德县教育局联财学区)

【参考文献】

[1]杜宝贵.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就业公共管理论文篇(9)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宝贵.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就业公共管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高校不仅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每年都向社会输送数以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而且高校也是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国家很多重大科技项目都由高校承担,很多重大科技发明、科研成果都来自高校,很多科技大师也出自高校。“高校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聚集了大量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以江苏大学为例,仅2014年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项,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19项,国家博士后面上项目30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72项,全年科研总经费达6.61亿元。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44项,其中一等奖9项。授权发明专利485件,SCI收录论文1210篇。4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前1%。201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心全球大学排名学校进入TOP1000,列中国大陆高校第62位;《2015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实力列全国高校第55位,学校的办学声誉进一步提升。高校在我国科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伴随着高校科技工作的蓬勃发展,“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在我国科技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科技管理也成为我国科技发展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科技浪潮汹涌澎湃,我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的新形势下,要做好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就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精神,认真汲取和借鉴世界上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加强和改善高校科技管理工作,新公共管理理论就是值得借鉴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理论。

一、 新公共管理的背景及主要思想

起源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 NPM),是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西方国家普遍流行和影响较大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将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现代私营企业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相结合而应用于公共管理部门的结晶。“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社会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运用复杂的信息技术、组织技术、物质形态的商品生产技术等来有效地管理劳动力要素,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保证。”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管理的政治性质,崇尚市场取向的管理,推崇自由化的管理,倡导企业家型的领导者。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实行福利国家政策,经过古德诺、威尔逊、韦伯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和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和福利国家制度。但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传统行政管理理论和模式不断受到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挑战与冲击。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传统行政管理模式造成的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福利国家导致的高税收、财政危机以及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等诸多弊端,引发社会民众的普遍不满,最终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和公共行政管理领域的改革运动。在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新公共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20世纪70-8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出现了一场改革力度、时间跨度都空前绝后、声势浩大的以新公共管理为旗号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运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有别于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的、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出现。在这场改革运动中,西方国家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行政管理改革模式实践。英国在1980年推行了财政管理创新和减少政府机构规模的改革措施,继而推进政府改革和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作用。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地方政府则积极推行“重塑政府”运动,借鉴私营企业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来指导政府管理的改革,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其他西方国家也开展了各种不同模式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运动。这场行政管理改革运动对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严肃的批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经济学及现代私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这场行政管理改革运动摒弃了官僚制度,公共行政管理由过去重视“效率”转向重视管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由自上而下的控制模式转向争取成员的认同和争取对工作绩效和组织使命的认同。“重塑政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盖布勒和奥斯本,总结了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和经验,宣扬政府管理的新改革模式。胡德把西方国家推行的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所体现出来的政府管理新模式称作新公共管理典范。“新公共管理”实践催生出有别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理论新范式。这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和复杂原因。

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其主要思想是主张在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门广泛采用现代私营企业成功的管理理论、技术、方法和竞争机制,重新定位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政府的管理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公共管理人员要具有在政治环境下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分权管理模式,实施绩效型管理。追崇服务理念,强调服务型管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坚持“顾客驱动”的价值导向,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提高管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充分借鉴和利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积极进行公共管理改革创新。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晋升、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更加富有成效的服务型管理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科技管理的借鉴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西方国家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代表了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方向,在具体实践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西方国家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高校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组织,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作为公共管理一部分的高校科技管理,其管理具有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随着高校的改革开放步伐与国际化趋势,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进步,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和成绩,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增强。现代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应该有它独特的、实用的、符合新时展要求的工作体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以改革的精神进行深入地探索,改进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方式。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效率越来越高,新公共管理理论已被更多的管理者所接受。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手段,相对于常规公共管理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理念。对于改进和加强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如何借鉴新公共管理理念,在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使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实现虚功实做,取得成效,提升高校科技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这就是本文致力探索的一个问题。

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推行分权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在公共管理部门采用现代私营企业成功的管理方法,而现代私营企业管理的一个成功秘诀就是用人为善。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高校的科技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人才管理放在首位。以人为本是一切成功管理的源泉,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确立人在科技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以人为本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既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要求。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责任和结果的强调,建立适应高校科技管理队伍特点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分权管理制度,提高科技管理者的权威、权能和灵活性,对科技管理者的能力和权力给予更多的信任而非施加更多的行为控制,就像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的那样,“让管理者来管理”。在管理机制上强化岗位聘任和岗位考核,打破职务终身制,增强科技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办事效率,促进高校科技管理队伍朝着人性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 追崇服务理念,实行服务型管理。管理的本质就是服务,高校科技管理的宗旨就是服务于科技研究。借鉴新公共管理对服务理念的追崇,在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要突出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实行服务型管理。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高校科技管理人员要克服官本位的观念,转换功能角色,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向“顾客驱动”和“服务”转变,树立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建设服务型管理部门。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高校各学术梯队构成及研究方向、研究进展,为他们提供国内外有关研究方向的信息资料,发现和搜集科学问题。同时应积极解决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服务社会过程中的问题,为科研人员和地方经济发展搭建对接平台,当好科技成果转化的红娘。从被动的、封闭的、传统的服务功能模式转变为主动的、开放的、创新的服务管理模式,更加切实有效地促进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

3. 强化目标控制,实施绩效管理。中国和西方国家具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因而在公共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国家具有长期以来形成了行政法制化传统,其公共管理问题主要集中于管理绩效。中国的公共管理则面临行为的法制化和管理能力不足而带来的双重困境。特别是高校科技管理工作,高校科研人员从事的是创造性活动,对高校科研机构、科研活动和科研人员的管理,尤其需要淡化具体行为和具体过程,注重强化创新目标和实际绩效。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提升科技管理能力和改善科技管理绩效方面,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借鉴价值。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只有当科研效益大于科研成本时,高校科研管理的行为才是合理的、有效的。将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高校科技管理中,由过去重视工作过程和投入,转向重视结果和产出,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制定奖惩措施,发挥其激励作用。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突出资源配置与人员的业绩和效果结合起来,实施绩效管理。不仅将绩效在宏观层面上与资源配置挂钩,也在微观层面上与个人的分配、奖惩、晋升相关,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增加其荣誉感和成就感,激发其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 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竞争机制是基于市场导向的自然延伸,是现代企业管理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灵魂。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竞争机制可以激发活力,鼓舞士气,促进革新,提高工作效率。借鉴新公共管理倡导的竞争机制,在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在用人机制上,由过去的身份管理转变到岗位管理,因势利导,创造合理公平科学的竞争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活力,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和切实有效的双向选择激励机制,通过组织激励、目标激励、经济激励、评价激励等手段,做到能者优者上、庸者劣者下,提高管理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在高校科技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必须坚持适度、适当的原则,防止竞争过度和竞争失当。

5. 利用互联网+,提升管理水平。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主张在公共管理部门采用现代私营企业成功的管理理论、技术、方法,而现代私营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借鉴和利用一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进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现代私营企业管理理论的灵魂。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发展,现在互联网技术几乎融入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及其不断创新进步,催生了众多的新生产业和新生经济形态,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交通等,这也为提升高校科技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技术手段。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务院《“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给“互联网+”的发展前景绘制了清晰明确的路线图,标志着“互联网+”的部级顶层设计正式亮相。“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对于实现科学技术研究的科学选题,避免重复研究,监督学术道德和诚信,实现研究数据共享复用,进行研究成果转化对接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高校科技管理要乘“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东风,“整合更多互联网数据平台,构建一体化科研管理信息数据平台,加强外部需求数据库和高校科研成果库建设、匹配和对接,加强‘大数据’宣传,推动科研人员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高校科技管理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提升高校科技管理不断迈向新的更高台阶。

综上所述,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其所提倡的一些积极的思想和方法,比如以人为本、分权管理、竞争机制、服务管理、绩效管理、管理创新等,对我国高校科技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在高校科技管理中,充分借鉴和利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其它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手段和方法,有利于提升高校科技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但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发源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显然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管理不能全盘照抄照搬,就像西方国家的民主自由理念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中国一样。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地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我国高校科技管理,只有通过辩证地分析,详细地论证,才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促进我国高校科技管理事业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卓玲.提高高校科技管理人员素质,推动科技服务社会[J].科技管理研究,2011(12):11-13

[2] 袁寿其.在江苏大学三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R].江苏大学,2015-03-01

[3] 曾D,王刊.浅谈高校科研管理价值观[J].科技管理研究,2011(18):61-64

上一篇: 社会学本科论文 下一篇: 古典文献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