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11 22:21:28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篇(1)

一、 工作目标

1.基本建成覆盖全镇及周边、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管理,至20XX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0%。

2.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工作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2.领导小组职责 李广平院长:全面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病患者相关工作;

董仲均副院长: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病处臵及相关治疗指导工作;

王志国办公室主任:负责重性精神病日常工作事物; 郭东兴会计:负责经费及后勤保障;

梁贵海医师、刘泽海医师:负责重性精神病健康指导及登记工作。

三、工作范围及内容

1、范围:全镇及周边范围内实施。

2、实施内容

①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患者家属及居委会人员培训,增强家属护理、居委会人员相关知识和识别技能。

②信息收集: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的专(兼)职人员在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指导下进行对我辖区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在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主管专业机构。

3.收集确诊病例资料

卫生院每一季度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汇总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专业机构。

4.病情评估

为重性精神病患者建档,重性精神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由上级专管部门及专业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5.定期随访

对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和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臵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的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内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进行诊治,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专业机构处治。

6.患者报告

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行为者为疑似精神病患者时,应及时报告及协助有关部门处臵。

7、健康教育、康复指导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篇(2)

根据教育部17号令《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及省、市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xx区教育局内部审计制度及具体情况,制定20xx年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xx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审计为发展服务”的科学理念,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发挥审计工作推进教育发展、推进依法行政、推进制度创新的作用。

二、工作重点

(一)继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认真执行《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做到凡“离”必审。同时加强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使审计关口前移,变审计发现型为预防型。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尝试实行经济责任审计预告制、工作联系制、情况报告制、跟踪落实制、结果公告制等。

(二)继续深入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实施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的审计,努力深化审计内容,不断改进审计方法。积极开展食堂、房屋出租等情况的审计,逐步规范核算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操作规程,搞好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

(四)认真抓好跟踪审计,以审计意见、建议的落实和审计成果的运用为重点,实行跟踪审计回访制度。督促检查单位自觉执行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20xx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20xx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x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讲座安排表)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社区服务中心的2021年度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20xx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20xx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讲座安排表)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社区服务中心的2021年度工作计划

一、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要通过二个途径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其一是在例行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活动的评估,尤其是对于重点人群,如妇女在孕产期的情绪状态,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活动等,以早期发现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等。二是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咨询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读物、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促进其精神健康水平。

二、开展精神疾病线索调查,建立疾病档案

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线索调查,是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首要任务,也是动态掌握社区精神疾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社区精神疾病的建档立卡率应不低于社区覆盖人群的0.6%。还将组织精神科医师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年度的免费检查。如果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复发加重,紧急住院治疗,出院后其住院治疗有关情况将被及时转入社区,以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进行社区康复治疗。所建立的是一套完整的连续的疾病档案资料。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坚决维护患者的隐私权。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疾病资料。

三、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进行管理治疗

精神疾病,尤其是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多不承认有病,不主动治疗,特别是在疾病的严重期,因此需要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给予的关怀和看护。个案管理员,每个月至少一次主动对建档立卡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家庭随访,通过随访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病情稳定情况等,并指导家属开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以此提高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率,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可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进行服药期间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化验检查,以保证用药的安全。

四、开展社区康复治疗,促使早日回归社会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篇(3)

中图分类号:R197

我国现有的精神卫生财政保障体制,是随着建国后对精神卫生认识不断加深、政策不断完善、配合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而产生的结果。我国精神卫生政策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至全面开展阶段三个历史时期。了解和梳理我国精神卫生体制的历史沿革,有助于我们理解现有精神卫生体制的形成原因,从发展的角度探讨其现存的矛盾与问题,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起步阶段

我国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是从1958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开始起步的。会议上提出了“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容,开放治疗”的工作方针,制定规划,建立机构,完善管理,从此推动了我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发展。当时的工作方针,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水平和实际需要相适应的,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之后,进一步建立了由卫生、民政、公安部门为骨干组成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依靠初级卫生保健组织,开始在城乡建立精神病三级防治网。这一时期的工作不仅建立了我国精神卫生体制的大体框架,而且大大促进了精神卫生理念认知、服务体系、防治水平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精神卫生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重点是保护社会,其对象主要为重性精神疾病的收治。因此,1958年后的20多年的工作方针,大致与此相适应。第二阶段,则为保护患者,扩大精神卫生服务,促进健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精神卫生第一阶段的任务尚未完成,公众对精神卫生的了解还很少,还有不少重性精神病患者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我国正处于进入现代化的快速进程中,各类与社会变革相伴的心理行为问题明显增长,因而精神卫生第二阶段的工作,也已提上议事日程。新的指导原则,兼顾两个阶段的需求,既要重视预防,又要加强治疗;既要抓住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又要不断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同时,还要加紧立法,依法开展工作,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精神卫生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

二、全国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阶段

“七五”(1986―1990年)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的方向。在城市推广以专业机构为中心的三级防治组织,提倡基层卫生组织和精神卫生服务相结合的形式,或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在农村建立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开展家庭社会防治工作。此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家庭结构、人口结构改变,人类预期寿命延长,生活事件和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增多,要求精神卫生服务必须从对精神病的防治扩大到预防和减少心理卫生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把开展社区精神卫生保健工作提到议事日程。

1986年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和1990年卫生部、民政部联合召开的全国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经验交流会,促进了城乡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精神卫生服务从精神病院,扩展到综合性医院、基层卫生机构乃至学校、工厂和社会。大多数医学院校建立了精神医学教研室、教学基地。医学心理学已列入教学计划。部分院校开设了精神卫生、行为医学或精神医学专业,国家组织了包括精神残疾在内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根据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将探索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精神社区防治康复体系列入国家规划。选择30个市、30个县进行精神病综合防治康复试点,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精神病院、社区、单位、家庭密切配合,各尽其责,使精神病患者安定情绪,缓解症状,解除关锁,参加劳动,改善生活的要求,国家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根据这个计划纲要制定了《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八五”实施方案》。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八五”实施方案》着重强调要提高人们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尤其是要加强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和中残联等有关部门的协作,争取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精神卫生事业。逐步扩大精神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研究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又确有成效的精神卫生技术,使更多的人通过精神卫生服务而受益。

在“九五”(1996―2000年)规划中提出扩大试点,又新增加136个市县,在覆盖2亿人口、200多万精神病人的200个市、县对120万严重的精神病人进行综合性的康复治疗,使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稳步发展。

三、精神卫生工作全面开展阶段

我国近10年来的精神卫生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4年的规划阶段、2005―2007年的全社会意识阶段以及2008年以后的实施性政策阶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

(一)规划阶段

2001年10月30日,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认真贯彻同志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指示精神,确定新时期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发展策略与目标,动员全社会参与,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卫生部等有关部门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及《中国精神卫生工作2001―2010年规划(草案)》进行了讨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但是,由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部委中没有财政部,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经费问题的挑战。经过各方面的协商,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和中国残联等7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思路,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针对社区和农村精神卫生,《意见》要求各地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在社区建立精神康复机构,并纳入社会福利发展计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二)全社会意识阶段

2006年10月11日,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的部分中,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和谐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而维护精神健康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工作组成。2005年,国家开始编制“十一五”规划。部分精神卫生知名专家联名向国务院副总理递交了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建议,呼吁“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我国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卫生部经过研究上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建议》(高强, 2005)。监理部门间精神卫生协调制度,申请成立由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残联、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财政部等部门组成的全国精神卫生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推动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和工作机制的形成,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团体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体制和组织管理、协调机制。2006年11月14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卫生部等17个部门和单位组成,卫生部牵头。国务院要求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有关问题,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张明园,2005)。

(三)实施性政策阶段

2008年以后,我国的医改进入攻坚阶段,精神卫生在大卫生以及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重视。精神卫生联席会议成员中的16个部委和文化部于2008年1月15日联合印发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纲要(2008―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确定了精神卫生体系的基本原则。第一,以预防为主,部门分工负责,依托现有力量,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人员队伍。第二,开展防治结合,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实行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并逐步完善社区康复功能,实行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并逐步实现功能分化,通过改建和新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第三,实施重点干预,完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第四,加强领导协调指导,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张明园,2009)。《纲要》提出了精神卫生体系建设的目标,包括心理卫生问题预防。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网络、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精神维护心理防治服务网络及中小学心理辅导。实行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各级政府制定精神卫生体系发展实施计划;精神卫生资源的配置首先满足重性精神疾病的急性治疗需要;新增机构主要设在综合医院精神科成为《纲要》的三个亮点。

四、用发展的眼光看精神卫生政策的沿革

(一)对精神疾病认识的逐渐深入

纵观我国有关精神卫生工作政策的发展,不难看出政府对于精神卫生认识的逐渐深入。从1958年全国第一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以来,精神卫生工作逐渐由“积极治疗”发展到“治疗为主,防治结合”,对预防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

从最初的治疗为主,到逐步突出预防的作用;从最初的避免精神病人对社会造成危害,逐渐发展为保障精神病人的权益。这两项对于精神疾病和精神病人政策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于精神卫生事业认识的逐渐深入。但是,从具体实践来看,社区由于缺少必要的经费和医疗专业人员,在精神疾病预防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医疗机构没有足够动力进行预防工作。因此,一个全面具体的预防体系和配套实施方案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精神卫生地位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精神卫生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入和重视程度的逐渐加强。1998年我国部委调整后,精神卫生工作从由卫生部医改司负责改为疾病预防控制司负责,精神卫生开始走向公共卫生领域。

(二)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逐渐增加

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要重点抓好四件事,其中第二件事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加强地方病、职业病、精神病防治”。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与精神卫生相关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残联等4部委联署;国务院转发的《意见》,由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残联、教育部、司法部和财政部等7部委联署;最近的《纲要》 由17部委联署,新增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总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老龄委,包括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纲要》得到更多部委的认同。这三份文件首先都确定了精神卫生的重要性,认为其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卫生部、民政部,2002)。

(三)对精神卫生工作投入的逐渐增加

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不断加强。从投入的角度来说,从最初的指导性工作,到对精神卫生工作专项投入的不断增加,可以看出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的不断重视。2008年12月1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和配套文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卫生部下发,拟安排中央专项投资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包括精神专科医院和有精神专科特长的综合医院)建设。2009年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和民政部下发补充通知,要求各地依据本地区域卫生规划,统筹考虑,整合区域内卫生、民政、企业等所属精神卫生资源,原则上每个地市中央支持一所地市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建设任务是承担精神疾病急性住院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各省已上报90亿建设资金预算和投资计划。这将是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硬件改造的首批大规模国家投资。政府对于精神卫生领域的投入显著提高,精神卫生机构硬件建设有效地促进了精神卫生工作的落实和开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对精神卫生领域“软件”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于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包括医生、护士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

2003年“非典”的防治经验使中央决定要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为此,国家开始了第一个三年的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保护社会稳定和提高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可及性为切入点、以探索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全程服务模式为目标,作为当年唯一的非传染病预防控制项目列入了2004年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项目,成功地进入了国家公共卫生改革的行列。因2004年获批中央经费686万元,项目以后被简称为“686项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2009年3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指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在第一方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中提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为包括精神疾病在内的5大类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在第三方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中,提出重点改善精神卫生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提出要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包括对中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

参考文献:

[1]高强.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Z].2005.

[2]卫生部,民政部.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Z].2002.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篇(4)

一、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71号的精神,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与“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二基本原则。----以预防为主,部门分工负责,依托现有力量,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人员队伍。----开展防治结合,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实行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并逐步实现功能分化,通过改扩建和新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实施重点干预,完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加强领导协调和指导,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三工作体系建设目标。----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2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到2012年达到70%,2015年达到85%。四工作指标与目标。----在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中,居民能够方便获得心理健康指导的比例,到2012年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60%;2015年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80%。----在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中,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到2012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提高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2009年部分地区调查为30%-40%,到2012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篇(5)

摘 要:污名已被描述为精神障碍患者的最大问题之一,它的消极影响包括职场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外开展职场精神障碍污名干预活动已有一定的历史与规模,为了满足国内职场精神障碍污名干预发展的需要,本文使用文献搜集法,描述了从国际层次到区域层次的四种不同类型的职场精神障碍污名干预活动,并提出了针对我国职场的策略性建议和污名干预项目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污名;污名干预;精神障碍;职场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89-03

1 研究动机

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污名(stigma)的概念,并把它作为社会歧视的起点.污名化(stigmatization)的结果是社会对被贴上污名标签的人所采取的贬低、疏远和敌视等态度和行为.精神障碍污名化指的就是社会民众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诱发病因、异常行为的贴标签行为,从而使之保持身心健康、回归社会等发展目标受阻的过程.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许多通过治疗得以痊愈或缓和的精神障碍患者,重回职场,仍会受到来自社会、来自职场同仁的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据统计,我国目前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人左右,而且正在逐年增多,精神障碍患者很难重返社会、独立生活,研究指出,出院后的精神障碍患者就业率只有15-30%,即便就业,他们也很难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可.精神障碍患者污名不仅危害精神病患者健康,而且恶化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谐甚至社会的稳定.

西方国家对精神障碍污名的产生和发展已做出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污名干预项目,而我国在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下,精神障碍污名比西方国家更为严重,然而纵观国内精障污名干预措施,多采用义工活动、领导探望、媒体采访等社会性手段,不仅缺乏心理学的专业性参与,且干预活动的数量少,辐射窄、力度低,还未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活动大多形式化.暨2006年国内首个保障精神障碍者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出现后,国内多个地方也提出了保障病愈精神障碍者有权入学就业的政策性法规,然而政策性法规只能起到法律监管的辅助作用,并不减轻职场中的污名.笔者希望通过对西方国家目前正在执行的部分职场精神障碍污名干预计划的现状进行分析,以达到借鉴并推广至我国职场的目的.

2 国外职场精神障碍污名干预现状回顾

2.1 国际层次——“心理健康急救”项目

“心理健康急救”项目于2007年始于澳大利亚,现如今已涉及16个国家.标准的心理健康急救培训课是一个每天12小时的多日工作坊,课程主要教导学员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并学习在心理健康危机期间如何减少伤害.除了培训,课程学员会得到一份实用手册,里面描述了主要的精神障碍以及相应的帮助办法、一份当地资源表和关于心理健康急救培训怎样适用于各种情况的信息列表等.“心理健康急救”项目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职场精障污名干预,它已发展到能够解决精神疾病患者的求助问题,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护理的接受度,从而支持精神障碍患者.可惜的是,尽管心理健康急救有广泛的受众,并且也已运用于工作环境中,但是,仍没有出现一个专用于职场的计划版本.

2.2 国家层次

2.2.1 “战胜忧郁”计划(澳大利亚)以及“对抗抑郁”计划(英国)

“战胜忧郁”是一项澳大利亚州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提出的全国性活动.其目的是提高人们对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认识,并减少与这些障碍相关的污名.“战胜忧郁”以认识、早期干预为目的并专门为职场设计,旨在增加普通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解决职场中心理健康问题的知识和技巧,尤其是了解如何在干预的早期阶段帮助并影响同事,并能有效管理在团体环境中的抑郁症个体.“战胜忧郁”还将这一项目授权于英国“对抗抑郁”计划下的精神卫生中心,并提供了相同的工作坊.一些工作坊还运用了DVD案例的研究和结构性讨论来加强课程的其他内容.

2.2.2 职场心理健康计划(苏格兰)

职场心理健康计划是一项由苏格兰国家健康工作生活中心为管理者们提供的循证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员工的整体心理健康,促成组织的结构性变化,并不是专门针对改善污名为目标.

2.3 区域层次

2.3.1 心理的事业(澳大利亚)

“心理的事业”是一项为小型、中型企业、非国企及非营利性组织开发的计划,与其他计划相似,它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污名干预倡议,但仍是以职场中的一般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为重点的.这一项目由一张60分钟的DVD光盘和指南手册构成,并附带额外的在线资源.

2.3.2 哥白尼计划:“哥白尼式转移”和“Biff怎么了?”(加拿大)

哥白尼计划旨在引导人们如何思考心理健康的改变.这个项目的主题是:(1)研究与精神障碍相关的污名,及污名是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相关的相互作用的;(2)为参与者提供在工作环境中可能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知识;(3)阐明污名是与所有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一部分.这些内容通过两个不同时长的工作坊来实现.总的来说,两个工作坊都使用现实生活的案例、游戏、视频、讨论的体验式学习来增加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知识.

2.3.3 心灵事项:职场中的心理健康(加拿大)

这一项目是由一系列针对管理者的全天工作坊组成,旨在成为一项以事实、知识、并与精神障碍一起生活的人相处为基础的互动学习体验.工作坊是由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来提供关于精神障碍的知识和实例,并向管理者提供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法.到了总结每个部分的时候,演讲者和其他专家就会参与一场开放式的讨论并回答现场观众提问.同时,工作坊的参与者也会获得指导手册以及其他资源.

2.4 线上和出版物层次

2.4.1 脑外伤、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就业培训工具(美国)

这个在线培训工具是为帮助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患上创伤性脑损伤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退伍军人重返社会而提出.这个网站尝试配备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以帮助罹患创伤性脑损伤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军人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就业培训工具本身是一种自定进度式、在线的互动计划,当雇用和与有创伤性脑损伤和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服务人员互动时,他们会提供知识和实用建议,用以减少与就业和雇佣环境这些条件相关的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

2.4.2 心理健康职场在线培训资源(苏格兰)

在苏格兰,除了更多传统式工作坊,也有以心理健康职场框架为基础的电子学习课程,重点在于宣传精神障碍的知识和误区,使参与者思考心理健康、并考虑心理健康在职场中的角色、以及持续的影响等.这个课程适用于希望学习更多关于职场中心理健康的人.

2.4.3 《职场中的心理健康:雇主指南》(英国)

《职场中的心理健康:雇主指南》在英国出版,是一个纸质资源包,为雇主而准备,旨在展示“雇主如何思考职场中的心理健康,才可使他们的业务和员工双双获利”.该资源包包含解决各种关于心理健康问题和职场问题的信息资料和小册子(例如,如何招募有精神障碍的人、相关法律和工作中的心理健康).

2.4.4 “健康工作”:建立心理健康职场的实用指南(新西兰)

“健康工作”是由新西兰的心理健康基金会出版的一个综合性纸质工具包.这个工具包着重于职场中的一般心理健康,涵盖了从沟通技巧到实施健康职场政策等主题.因此,这个指南的重点并不在于减少污名,而在于建立整体的心理健康职场.

3 国内精神病患者职场去污名的策略寻求

根据一项台湾行政院劳委会2007年的调查发现,15-64岁的劳动人口中,慢性精神病人就业者只占到总数的9.1%,而针对无法进入职场工作的精障者进行调查,发现多数人认为工作内容不适合(26.5%)及一般大众的刻板印象(21.1%)是造成无法进入职场的主因.鉴于污名为精神障碍患者在职场中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我们有必要致力于减少和消除精神病患者污名.由于污名的涉及面十分广泛,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我们应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进行干预,以达到全面覆盖的效果.

3.1 宏观——社会层面

一、强化精神卫生知识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卫生系统自身宣传体系、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网络等各种渠道,引导社会民众积极参与并完善相应的社会支持和参与网络,构建患者与社会民众之间的良好关系,避免和消除精神障碍患者污名化现象.

二、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政策.全面审视当前的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工作,建构“全过程防范”体系;引进市场机制促进公共服务提供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促使当前的精神病救助从生活救助向综合发展扶持转变,与企业、社会团体建立广泛的协作关系,为患者再社会化和实现自身价值创造良好条件,进而消除其污名感;关注 “多元干预体系”建设,注重社会工作专业化与社区管理工作普遍化的有机结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为精神障碍患者降低污名发挥积极作用.

三、增进民众权利意识,降低污名影响下的精神障碍患者发展系统的脆弱性.一方面通过宣传和教育,减少救助机构及工作人员提供救助时因言行不当而带给患者的污名感,消减一般社会民众与患者及其家庭交往时引发的排斥感和孤立感;另一方面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也应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应享受的生存权、工作权、教育权等生存与发展权益,并善用网络、舆论等大众工具和法律手段争取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摆脱污名影响,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2 微观——职场与个体层面

一、读写式培训、教导职员如何识别心理健康问题和如何应对心理健康危机.这样可以增加职员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减少一些对精神病患者的消极态度和社会距离.

二、开设工作坊,用DVD案例研究和结构性讨论来阐述和强化课程来提高对职场中精神障碍的认识.这样可以增加帮助精神病患者求助的信心;增加与精神病的同事互动的意愿;较少对精神病的污名.

三、讨论与精神障碍有关的污名和歧视;处理雇主如何调解精神障碍员工的问题;处理组织如何创建和维持一个健康的职场问题.这样可以使职员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影响.

四、积极配合就业开拓:应成立专门组织,主动与各意向雇佣单位联络,积极争取就业机会,但开拓时也不能过分倚重雇主的爱心为出发,这样大部份的雇主都不会接受的,应让雇主了解精障者的工作能力,并承诺持续提供就业后服务来确保精障者能达到职务的需求与产值;

五、精障者人员的培训:应成立专门组织在个案进入职场前,必须透过评估确实掌握个案的职业兴趣及优劣势,再透过工作分析了解该职务的内容及需求,针对精障者不足的部分拟订策略及训练计划;在密集辅导方面,在个案开始就业的前两周到三个月须实际到职场提供服务,协助个案了解职场规定、工作流程、建立支持网络等,必要时可提供职务再设计,须与雇主讨论后在不影响整体工作运作及雇主能接受的产值范围内,做工作流程简化让案主能适应工作.

4 国内精神障碍患者职场污名干预计划的注意事项

4.1 职场环境的特殊性

国内已经有很多关于精神病患者在医院、学校等地的污名研究,却鲜有职场这块的.而职场又是体现精神病患者再社会化的重要一环,是一个人心理和社会职能的重要部分,在精障者回归社会后中占用绝大多数时间.污名干预项目要围绕职场这个主题,富有职场特色,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好精神障碍患者的污名问题.另外,精神障碍已经成为企业和机构的主要财务负担.例如,据估计,英国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花费约为每年260亿英镑,其中84亿英镑是由于工作缺勤,而151亿英镑是由于在工作中失去了生产力(即出勤)(Sainsbury Centre for Mental Health,2007).苏格兰在精神障碍方面的经济支出估计在2009-2010年时就已经达到约107亿英镑(Scottish Association for Mental Health,2011).因此,在职场环境下狠抓精神障碍的污名干预也是具有极高的经济意义的.

4.2 执行上坚定性

国内对于精神障碍污名的研究多集中于污名研究进展和理论研究,鲜有从污名干预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而其中又多为医学护理视角和大众传媒视角,没有从职场的视角来研究精神障碍污名干预的指导性项目.在此也倡议,国家政府和污名领域的相关学者要引起对这方面的重视,切记浮于形式,狠抓落实.而计划也不能是随便的计划,是要系统严谨经过专业审核的计划.也就是说,我们的计划要专业性、科学性,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浮于形式,或只是一些爱心公益人士自发举办的活动.

——————————

参考文献:

〔1〕Andrew C.H. Szeto, Keith S. Dobson, Reducing the stigma of mental disorders at work: A review of current workplace anti-stigma intervention programs.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2010(10):41-56.

〔2〕Chung K.F.,Wong M.C.Experience of Stigma Among Chinese Mental Health Patients in Hong Kong[J].Psychiatric Bulletin,2004,(28):451-454.

〔3〕Hossain, D., Gorman, D., & Eley, R. (2009). Enhancing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advisory and extension agents in mental health issues of farmers. Australasian Psychiatry, 17(Supplement), 116–120.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篇(6)

世界上前十种致残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种与精神病有关。浙江省属于全国精神疾病高发地区,精神疾病患病率在13‰以上。据推算,我市市区目前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在5万人以上,其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2.1万人。为进一步做好我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市卫生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本方案,重点加强市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减轻精神病患者的负担,使他们享有更好的健康安全保障。

二、任务目标

在鹿城区、瓯海区和龙湾区的各个乡镇(街道),对2.1万重性精神病患者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鹿城区和龙湾区已开展精防工作的部分乡镇(街道),精神病患者监护率达到95%,显好率达到65%,社会参与率达到55%,肇事率下降到0.2%以下。其他新开展精防康复工作的乡镇(街道),精神病患者的检出率达到6‰,监护率达到90%,显好率达到60%,社会参与率达到50%,肇事率下降到0.5%以下。

三、组织实施

(一)市、区两级卫生局和财政局负责对各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每季度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各区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由当地卫生局和指定精神病防治康复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三)各区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实施办法和年度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工作进度,落实具体人员负责工作实施。

(四)市及各区精神卫生办公室负责精神病防治康复的宣传、培训、行为康复等执行工作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四、经费

(一)市级经费:市财政按市区户籍人口每年每人0.25元的标准设立市级专项经费,对三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进行补助。主要用于组织协调、技术培训、检查评估、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费用补助或减免等。

(二)区级经费:实施本方案的鹿城、瓯海及龙湾区区级财政,按辖区覆盖人口,每年每人不少于0.50元投入经费;主要用于调查摸底、建档立卡、技术培训、宣传教育以及对精防康复工作人员补贴和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康复费用补助或减免等。

(三)社会筹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给予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篇(7)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3-0098-03

现阶段,医患关系较为紧张,静疗观念的要求呈多样化发展,静脉留置针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够降低血管损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与舒适度[1]。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特别是在精神病患者的应用中,普遍存在挣脱约束、洗手泡湿或者是自己拔掉的现象,导致非计划拔针的出现。品管圈(QCC)指的是同一工作单位中或者是工作性质类似的人员科学、合理的通过有效方法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医院质量,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2-3]。笔者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治疗的2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7月实施品管圈为标准进行分组,对品管圈模式降低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精神病患者,均满足精神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014年7月为界限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品管圈实施后)与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前)。对照组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16~82岁,平均(48.4±4.6)岁,病程6个月~36年,平均(9.3±1.7)年;观察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8~85岁,平均(49.5±3.5)岁,病程7个月~38年,平均(9.7±2.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00例患者的知情同意书均通过医院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由于精神病患者的躁动、兴奋及拒食、拒药等因素,导致住院过程中,精神病患者存在多种不适,亟需营养物质、药物及水分的补充,治疗所需时间较长,因此使用静脉留置针,以降低患者的痛苦,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非计划性拔针率较高,因而实施品管圈。笔者所在医院品管圈成立于2013年12月12日,由1名辅导员与6名成员组成,均为药物依赖科成员,会议地点为护士站,活动时间是2013年

12月-2014年7月,每2周开1次会议,会议时间为1 h,总结上2周的工作经验并汇总,找出不足,再次应用品管圈知识,改进护理工作,以规范笔者所在医院的护理行为,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圈员出席率达到100%,品管圈主体选定为“降低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选题理由为:降低患者痛苦、保护血管、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选题目的是:改进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改变临床护理理念,树立良好的医院品牌,同时改善圈能力设定是90%,改善重点在80%左右。圈成员通过现状把握寻找特性,将可能原因一一列出,并依据头脑风暴查找原因,制作鱼骨图,共4大方面,51个小原因,通过5W1H与5WHY自问自答,层层筛选原因,最后确定12个原因,并以医生、护士与患者3个重要方面为基础,确定5大真因。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针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拔针原因如下:回血堵塞不畅、患者自行拔脱、静脉炎、留置局部肿胀、局部红肿疼痛及其他。观察组非计划拔针率为13%(13/100),低于对照组的48%(4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品管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不仅需要圈内成员的相互帮助,而且需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明确工作目标,并对实施结果进行检验[4]。在品管圈开展过程中,需通过有效措施的实施,持续改善护理质量[5]。

由于精神病患者疾病的特殊性,患者无法自理或者是遵医嘱用药,需要长时间输液,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使用静脉留置针,但是非计划性拔针率居高不下[6]。因此笔者所在医院实施品管圈,以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针率。同时实施以下措施:(1)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留置针护理,并制作PPT课件,制定合理科学的留置针护理流程,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反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形成系统、规范的全员培训机制,定期进行考核[7];(2)健康宣教,在使用留置针前,需详细向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留置目的、优点及意义,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证患者在最佳状态接受治疗。若是精神病患者较为躁乱,需与患者家属进行详细地沟通,并在获取患者家属的同意后,开展保护性约束[8]。保持患者穿刺部位的干燥性与清洁性,避免脱出现象的发生,以降低液体渗漏、堵管、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嘱咐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需注意防止静脉留置针肢体活动过度、下垂等情况的出现,以避免堵塞留置导管,严禁淋浴,首先护理人员遵照医嘱对患者的输液量与输液时间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患者的输液量超过1500 ml,输液天数超过3 d,最好使用静脉留置针,其次对患者的意识状况、精神状况及治疗配合度进行评估,并做好约束带、绷带固定等,对患者的血管状况、皮肤状况及肢体活动度进行评估,最后详细向患者家属解释,以获取患者家属的同意后进行保护性约束;(3)提高临床护理监管力度,由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留置针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统计留置针穿刺次数,纳入科室绩效考核的范畴中[8]。针对科室新进护理人员需安排带教老师进行专业培训与考核,在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培训计划如下:讲授留置针相关专业知识,并进行标准化评估,随后进行1 d的健康教育培训,并进行现场示范操作,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最后由科室总带教老师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不合格人员重新参与培训。

静脉留置针属于我国临床输液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在护理人员工作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需重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9-10]。尤其是精神病患者,由于其精神不正常,留置针日常护理难度较高,更需要护理人员费心。留置针操作环节如下:血管选择消毒穿刺送管固定封管。

品管圈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精神病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保证精神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同时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技术操作熟练度,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树立良好的医院品牌。

笔者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非计划拔针率(48%)明显高于观察组(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吴晓霞,董敏,吴玲燕,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鼻饲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49-1651.

[2]李月美,张玉清,罗明琴,等.品管圈活动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J].护理学杂志,2014,29(16):61-64.

[3]梅伟乐,郑丽亚.品管圈在ICU降低机械通气意外拔管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5):4372-4373.

[4]梁青,杨柠.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意外拔管中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3):95-97.

[5]李小玲,陈贤,张美蓉,等.品管圈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5,23(3):257-258.

[6]李里英.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141.

[7]刘欢,刘娜,刘燕,等.“A-C-L”导管维护程序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110-111.

[8]魏艳君,李锡霞.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3):353.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篇(8)

本期培训班是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办,北大六院协办。特邀外方讲员波士顿大学harding教授和哈佛大学good教授,共有学员44人,来自全国各地精神卫生研究所及专科医院。

针对686项目举办的这个培训班已是第二期,所讲授的内容有:对精神分裂症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有关迷信进行挑战;精神疾病最新研究进展——精神分裂症;与精神病人权利相关的伦理与法律问题;患者与家属专家——意大利特伦多模式感悟;态度、知识和技能:结合临床专业技能和康复技术;康复:帮助重获生活有效途径;在复原过程中重新评估患者状况;个体服务计划方案设计等等。以上课程内容新颖,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强,专家和导师们运用他们的智慧和幽默使授课生动有趣,而且中英对译让我能专心一致富有学习动力,令我感受甚深。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篇(9)

1.1 专业特点对规范化培训的要求:由于精神疾病的特点,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以及具有一定的精神科专业知识,精通有关业务技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沟通能力.

1.2 要求精神科护士具备精神疾病相关知识:除掌握内外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求精神科护士掌握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掌握精神病人的特点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

1.3 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精神病人常常因受症状的影响,往往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病人有自杀、自伤、伤人或暴力等侵犯行为,甚至在大庭广众面前做出失态、幼稚的行为,任意大小便,或出现突发性攻击行为等。遇到此类事件时,要求护理人员了解病人行为的真正意义,是病态的表现,是属于疾病的一部分,而不应以社会规范中道德标准来衡量病人的一切表现,避免造成病人过分依赖或退缩。当病人行为失控时,护理人员应以冷静、沉着的态度处理,为病员提供必要的保护或适当的限制措施。但必须向病人说明执行制约的目的原因,同时,态度要真诚、坚定,使病人能够感受到护士确实是在帮助他,而不是报复或者惩罚。

2 培训内容

2.1 医德医风教育:从优质服务入手,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为病人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入院接待、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各个环节都制定标准化服务程序和具体要求,并要求护士熟记在心。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独特性,要求护士从基础护理做起,诚心对待病人及家属。

2.2 岗位职责教育:对护士岗位职责进行每日工作职责及阶段工作职责教育。每日职责按工作时间分段为:晨间护理、治疗巡视、午间护理、健康教育、晚间护理等,阶段工作职责教育分段为:每月以科室为单位,根据病种特点制定特色职责教育。

2.3 专科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精神科护理学和三级理论以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每月都有计划要求,护士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学习内容,护理部、科室实行逐级考核,理论成绩达到80分,操作考核须达到85分。

2.4 整体护理知识:包括护理程序、健康教育等内容。目的是让护士掌握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能熟练地对精神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2.5 医疗法律法规及各科规章制度: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执业管理办法》、《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精神科护理制度》、《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及管理制度》等。要求护士熟练掌握各条款,提高法律意识,建立依法施护的观念,严格遵章守法,在工作环境中避免医疗纠纷、护理差错的发生。

3 培训与考核方法

3.1 专人负责制:科室选派1名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专业知识全面的高年资护士专门负责护士的培训考核,协同护士长做好护士的知识评估,做好培训计划,按计划内容进行授课、检查、考核,将护士考核情况汇总存档并反馈,做出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报护士长。

3.2 制定计划:对所有护士实行月考核,年度综合考评,每年制定培训月计划,以及学分制。

3.3 落实计划:实行以自学为主,科室安排授课为辅。授课内容严格按计划实施,保证学员学习时间,并做好学分记录管理制。带教老师、护士长定期抽查学习情况。

3.4 考核方法:实行分层考核。护士长负责本科护士考核,护理部不定时抽查考核。考核结果实行奖惩责任连带与科室挂钩。

3.4.1 护士长考核:考核护士在临床中运用情况、岗位工作质量、本人意见反馈等。采用晨会提问、病例分析、健康教育、各班工作质量、病人意见反馈、护理文书书写、意外事件防范能力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实行百分制记分,记录存入个人档案,上报护理部。作为护士续聘、转正、奖惩的参考依据。

3.4.2 护理部考核:护士在1年内,每月由护理部考核1次,不定时考核。以业务知识、工作能力、责任心、医护患满意度考核为主。采用座谈、项目抽考等形式进行。将考核结果与科室进行综合评定。作为护士续聘、转正、奖惩的重要依据。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篇(10)

精神疾病是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人的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做好精神疾病的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对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多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严重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老年性痴呆和抑郁、药品滥用、自杀和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精神卫生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原则精神卫生工作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思路,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模式,保障精神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突出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努力开展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的法律法规;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二、工作目标按照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联《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年)》确立的工作目标,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20**年达到30%,**年达到50%;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年降到12%;精神分裂症治疗率20**年达到50%,**年达到60%;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20**年达到4亿人,**年达到8亿人。三、组织领导(一)落实政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部门协调工作制度,把精神卫生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根据本地区实际,提出精神卫生工作目标,统筹规划,采取措施,抓好落实。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落实对精神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精神卫生工作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物价政策,研究制订鼓励单位、团体和个人资助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源投向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二)加强分工协作。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单位和团体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卫生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任务,调整现有精神卫生机构的服务方向和重点,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民政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治任务,并及时收容和治疗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和抚养人的精神疾病患者。公安机关要了解掌握本地区内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有关情况,督促家属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强制治疗,安康医院负责做好治疗工作;没有安康医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建立。司法部门要结合监管场所的医疗卫生工作,做好被监管人员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三)营造社会氛围。大力开展经常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围绕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积极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四、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一)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加强对学校教师、班主任、校医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依靠学校现有工作队伍和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技能训练)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二)加强妇女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研究和干预。维护有精神疾病和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妇女的权益,加强妇女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工作,降低其产前、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做好妇女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工作。加强农村妇女心理行为问题的多学科研究,开展针对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农村妇女精神疾病患病率。(三)开展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干预。利用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建立老年性痴呆干预网络,普及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预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四)加强救灾工作中的精神卫生救援。加快制订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从组织、人员和措施上提供保证,降低灾后精神疾病患病率。积极开展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干预和心理应激救援工作,评估受灾人群的精神卫生需求,确定灾后心理卫生干预的重点人群,提供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危机干预服务。(五)开展职业人群和被监管人群的精神卫生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职业人群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计划,疏导和缓解职工因工作、家庭生活等带来的压力。把被监管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本地区精神卫生工作计划,加强对公安机关监管民警,监狱、劳教部门民警和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根据被监管人员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被监管人员开展心理治疗和心理矫正工作。五、加强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一)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本地区现有各级各类精神卫生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实现资源整合。要按照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原则,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尚未建立精神卫生机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建立,各市(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专门机构或指定综合医院承担本地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以及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二)加强社区和农村精神卫生工作。各地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在社区建立精神康复机构,并纳入社会福利发展计划。要充分发挥各级残联的优势,与卫生部门共同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模式,完善医疗转诊制度,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康复。要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精神疾病急救水平。(三)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要采取措施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重点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与康复服务。加强精神疾病药品的管理和供给工作,积极开展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不断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对精神疾病患者被关锁(以无理的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情况进行普查摸底,从治疗、看护、资助等方面制订可行的解锁方案,积极进行监护治疗和定期随访。逐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回归社会。把精神疾病患者中的贫困人群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予以救助。六、加快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步伐(一)逐步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制度。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建立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执业资格制度,加强对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的执业准入管理。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教育,上岗后要保证必要的专业进修时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二)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要加强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现有精神专科和非精神卫生专业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对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有效处理的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精神卫生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医学伦理学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改善精神卫生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促进精神卫生工作队伍的发展。七、加强精神卫生科研和疾病监测工作重视和支持精神卫生的科学研究,积极鼓励把科研成果应用于防治工作实践,开展各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人员交流与科研合作,提高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完善精神疾病信息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精神疾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八、依法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加快精神卫生国家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地方性法规。实施精神疾病患者及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权,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就诊的合法权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或方式侵害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要经过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对精神疾病患者责任能力进行评估后,按照法律程序处理需强制住院患者的有关问题或有关案件的问题,加强对经鉴定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监管和治疗工作。鉴定工作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鉴定科学、公正,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强化对精神卫生工作的行政执法监督,禁止各种形式的非法执业活动。

上一篇: 故障树分析法 下一篇: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