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空巢老人活动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4 16:02:48

关爱空巢老人活动

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篇(1)

二、社会背景

空巢家庭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年家庭。空巢家庭老人既要经历个人生命周期的转型,还要经历家庭周期的转型,如果适应不好,很容易诱发各种身心问题,不但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带来各种困难,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空巢家庭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家庭问题,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经济问题,它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和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关注空巢老年家庭,研究空巢老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让这些老人的生活空间更大,精神世界更精彩,有关部门倡导市民踊跃参与到“编外儿女”队伍中,给这些空巢老人尽一份孝心。老人需要经济支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

作为共青团员的一份子,我们更应该把关爱空巢老人视为己任,积极投身到关爱空巢老人的活动中去,为社会和谐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三、活动主题

“空巢不空心”关爱空巢老人团日活动

四、活动目的和意义

1.通过本次活动引导支部青年团员进社区、入农村,下基层等开展志愿服务;

2.在活动中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3.利用媒体、网络等传媒手段将空巢老人的情况告知公众,争取更多社会力量的帮助;

4.为山区的空巢老人尽一份孝心,带去爱和温暖,并配合人相关部门想方设法解决山区“空巢老人”的实际困难,让空巢老人空巢不空心,力争做到让“空巢老人”生活有照料、寂寞能排遣、生病得医治、困难有帮助;

5.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支部共青团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五、活动内容与形式

本次团日活动,我支部以关爱空巢老人为主题。到学校附近村庄的空巢老人家中看望空巢老人,为其带去关爱为活动形式。在首次看望后,将结合支部情况和所看望空巢老人的实际生活状况,确定两户人家进行长线活动。即每个月至少一个小组到老人一次,关注其生活状况,特别是在节日时,让空巢老人不再孤独。

在第一次看望活动结束后,本支部会将活动心得和所了解的空巢老人生平事迹以文章形式发表到本班博客和学校网站、报纸等网络和媒体。并到雁山区民政局了解调查更多空巢老人的详细情况,将调查情况公布,以期使更多的空巢老人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帮助。

六、活动时间和地点

1.情况调查

时间: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篇(2)

二、空巢老人的社会现状

空巢家庭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年家庭。[1]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空巢期一般被看作是家庭生命周期发展的最后的一个阶段。目前,城市空巢家庭呈迅猛增长的趋势。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65岁以上的单身老人户中11.5%为空巢老人。其中,城市中空巢家庭的老人户占老人总数的27%左右,也就是说,四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老年家庭是空巢家庭(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XX)。据遂宁市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市城区的老龄人群中,儿女不在身边的比例超过30%,总人数多达5000多人。[2]专家认为,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家庭空巢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约占老年人家庭的25%,人数已达2340万。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可能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

空巢家庭老人既要经历个人生命周期的转型(从中年期到老年期),还要经历家庭周期的转型(从核心或主干家庭到空巢家庭),如果适应不好,很容易诱发各种身心问题,不但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带来各种困难,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空巢家庭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家庭问题,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经济问题,它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和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关注空巢老年家庭,研究空巢老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让这些老人的生活空间更大,精神世界更精彩,有关部门倡导市民踊跃参与到“编外儿女”队伍中,给这些空巢老人尽一份孝心。老人需要经济支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

三、养老社会公共设施现状

公共养老设施资源短缺,机构设施和服务水平偏低、养老机构特别是商业性的养老机构收费过于高昂。同时,观念和情感方面的障碍,也影响他们选择机构养老的方式。

四、活动实施可行性分析

社会服务的滞后性,在短时间不可能把空巢老人这个社会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有这份社会义务尽自己的责任。心源社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学生社会组织,大家凭着一颗爱心走到一起,在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就应该站出来。遂宁市城区,关爱空巢老人的力度远远的不够,在这支队伍中的还很少。我相对于这些有工作的社会人士来说,时间更加的宽裕,同时我们更加容易集结在一起。心源社在这一年多的发展中,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影响,积淀了丰富的社会资源,从各方面分析都比较成熟。

五、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1)、通过各居委会、老年办、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一些空巢老人的资料,根据社团的具体情况,适当的选择三十位左右的典型并且急需帮助的老人,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方式。活动开始时,选择两个左右进行试点,充实基础,逐步的扩大。

(2)、全院招聘,面向中文系或写作水平好的同学,采取自愿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拔志愿者。

(3)、社团统一安排支援到帮扶的空巢老人的家中,通过交谈的方式,了解老人走过的一生并且记录下来,之后统一整理编辑。

(4)、志愿者首次前往的车费由社团提供,以后的车费由自己负担。

(5)、资料的采编应该在一个月内完成,一个月后汇集修订。书的主编由周一帆担任。

(6)、修订完毕,审核确认后,社团外联部马上组织人员,寻找赞助,保证后续的财务的开支。

(7)、书的发行方式、范围、价格和资金的后续处理等,按照以后制定的具体方法执行。发行赚取的资金,投入到社团的公益事业中。

(8)、活动的正式启动时间为:2011年12月。

六、资金预算

参与人员车费:200元

采编和出版成本:10000元

其他材料与经费开支:500元

总计:10700元 大写:人民币壹万零柒百元整。

(注:其中10000元通过寻求赞助的方式获得。)

七、后续发展

空巢老人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心源社应该把它当做一个常规活动,一直坚持下去。通过逐步的发展,扩大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加多的人参加进来。逐步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井然有序的开展下去。同时逐步的积累资金,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最终,活动的定位是:社团引导,全员参加,社会资助,自主发展,一体多元化管理。

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篇(3)

一是行动迅速。我乡在接到上级《关于认真组织开展“敬老月”活动的通知》后,及时向乡委、乡政府作了工作汇报,取得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乡政府为“敬老月”活动的开展划拨了专门的活动经费,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二是部署周密。9月18日,我乡召开了各村老龄办主任会议,会议要求乡直各部门广泛组织和动员社会组织、家庭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各单位要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召开各种形式的茶话会、座谈会,倾听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职工对本单位、本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着力解决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

二、氛围浓厚,“敬老月”宣传活动扎实。

在乡统一制作宣传横幅15条,在乡主干道、乡政府所在地、各行政村和人口集中的集市悬挂,宣传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弘扬中华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篇(4)

    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的基本特征是:(1)“空巢老人”以夫妻同居为主,占空巢老人的55%(2)“空巢老人”趋于低龄化,69岁以下占50.4%.;(3)“空巢老人” 依靠退休金生活的占44.8%.;(4)“ 空巢老人” 子女以本市居多,占95.3%,子女居住国外仅占0.5%(5)“空巢老人”高龄患病多,占“空巢老人”的17.2%;(6)“空巢老人”服务需求不等,需要提供各类服务的占“空巢老人”的43%。 

调查报告分析“ 空巢老人”增多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活条件改善, 经济独立,使“ 空巢老人”增多;二是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人才流动使“ 空巢老人”增多;三是计划生育国策实施,“ 空巢老人” 向低龄化延伸;四是避免家庭矛盾老人选择独居;五是居住拥挤、子女再就业离开父母,造成父母“ 空巢”。 

    调查结果还显示“空巢老人”存在的困难与问题:(1)部分“空巢老人”是城市“三无”人员,生活困难。他们依靠政府低保金生活,不能保证就医、购物,而且住房条件差;(2)高龄“空巢老人”惧怕生病瘫痪,怕生不治之症,子女顾不到,经济跟不上;(3)社会福利服务设施难以满足老人需求。一是老人经济条件不允许,有需求欲望,无经济能力;二是社区服务体系未形成,难以满足老人需求;三是“空巢老人”大都精神空虚、生活单调,子女在外不能常守尽孝,老人孤独与社会交流贫乏,过着“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的生活;四是“空巢老人”活动空间缺乏。 

    调查报告认为,诸多原因造成了空巢老人的困境和窘迫。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空巢老人,帮扶空巢老人,共同为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而努力。 一部“关爱”手机,同时也是监护、大爱的手机。关爱方案图如下:

 

 

 

 

 

 

 

 

 

 

 

 

 

 

 

 

 

 

 

二、针对空巢老人的服务重点:1.生活照料。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提供送餐和帮助做饭、清扫、购物以及陪同就医等服务;对生活可以自理的空巢老人,坚持一天一次电话问候,三天一次上门服务,急事随叫随到;对不能自理且收入较低的空巢老人,倡导组织慈善援助和社会捐助。------“关爱”手机傻瓜式的按键,免提通话及全语音播报适合老人使用;

2.心理抚慰。为精神寂寞或有心理障碍的空巢老人提供专业或非专业的心理关怀服务,如电话问候、上门慰问、陪伴读书或聊天,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等,帮助老人解开心结、快乐生活。------“关爱”手机远程牵挂(在远程能听到本机周边10米范围内的声音)了解老人的身心环境,以便更好的关爱;

3.应急救助。根据空巢老人分布情况、人数规模、平常应急救助情况等提供应急救助志愿服务。------“关爱”手机的远程GPS全球定位(可自动发短信到监护人手机内将位置描述到街道与街道点及标志性建筑),在发生迷路、生病等状况时的救助提供指引。等

三、一部“关爱”手机的费用:1,手机出厂价:565元/台,索时益公司直接以出厂价销售给希望工程办公室;

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篇(5)

关键词 :空巢老人;代沟;伦理问题空巢老人,其一指从未结婚或丧偶、离婚的老人;其二指无子女或与子女分居的老人。我国目前已有近四千万空巢老人,家庭空巢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受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多种现代化因素影响,空巢老人的伦理问题亦成为我国将来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空巢老人伦理问题产生背景

1.社会结构变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流动频率逐渐提高,“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道德观念束缚被彻底打破,中国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大量的农村或小城市中青年人开始进入大中型城市就业,或在就业前景更好的地区学习、工作、成家,这使得原有家庭代际关系趋于松散,代际分开居住,老年人留守家庭中。据2013年全国老龄委统计的数据,目前全国1.67亿老年人中有近一半过着空巢生活。但从客观来看,“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家庭结构转型

自1980 年以来,我国家庭规模有了明显的变化,受计划生育政策的直接作用以及人们生育观念转变的间接影响,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结构与规模出现新的趋势,家庭户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核心化。人口与社会学家指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实行30多年,若干年后,随着独生子女逐渐步入中年,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家庭”将越來越多。可以想象,“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中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

3.思想观念的改变

中国式家庭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以血缘为纽带,共同生活。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素质发生巨大变化,曾经以“四世同堂”为幸福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从注重伦理关系转变为重视经济关系。父母和子女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活动方式上差距加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时尚和新潮思想,或由于工作繁忙而不愿意或无法和父母居住在一起,也有些老年人不想在晚年还去为子女的家庭、工作和照顾孙辈等所累,希望拥有更多的自由和空间,主动选择“独居”,由此产生了空巢问题。

二、空巢老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1.缺乏精神慰藉,情感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慰藉”就是安慰、抚慰。原则上来说,对空巢老人心理上的伦理问题,子女应该承担责任,去安慰和抚慰他们。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老年人的义务,这其中赡养的意思,不仅仅局限于对老年人经济上的供养,还包括对老年人心理上的慰藉。

一方面,子女应该在道德行为上给予空巢老人心理上的慰藉。心理空虚寂寞、孤独广泛存在于空巢老人中。空巢老人的子女即使没有跟老人们一起居住,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帮助他们缓解空虚寂寞感。另一方面,是老人自己给予自己慰藉。空巢老人也应该主动结识一些老年人,还可以参加社区活动或者老年大学,在这些活动中能认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在空虚寂寞的时候,这些业余生活和爱好就能够充实他们的生活,做到自我安慰。

但事实上,在空巢家庭中,子女为了保证老人衣食无忧,往往外出求学、工作,无法时时陪伴在父母身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虽然大多数空巢老人都能理解,但也感到十分无奈。而且老人日渐年迈,身体状况不佳,行动不便,活动范围大多局限在屋子里,接触的人可能仅仅是老伴。因此,生活缺乏乐趣,精神感到空虚,导致了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

2.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空巢老人生活的基本保障是良好的经济基础,而日常生活照顾和非日常生活照顾中,老年人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主要依赖和求助配偶及子女,但通常空巢老人的子女并不能在身边照料。

大多数的空巢老人在生活上基本可以照顾自己,但也有一些空巢老人自理能力基本丧失,并需要有人在他身边时刻照顾其日常起居。同时,即使是那些身体状况良好、生活可以自理的空巢老人,也有需要被人帮助的时候。

据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家庭的老年人患病率达80.7%,比非空巢老人平均患病率高10.03%。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及对各种危害因素的抵抗能力下降,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照顾自己,尤其是很多患有慢性病、大病的老人,更无法照顾自己基本的饮食起居,因此空巢老人病情加重或暴死家中的例子也时有发生。

在这种家庭照顾的功能慢慢减弱之下,空巢老人需要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就变得较为强烈,且这些服务需求涉及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但在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水平有限,儿女不在身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很容易使空巢老人患病。甚至一些犯罪分子专门针对空巢老人家庭进行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老人往往求助无门而遭受损失。

3.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养老保险到2011年就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因为保障水平有限,在某些时候没有起到多少实际作用,并不能真正解决老人的经济问题。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更容易无可避免地患上一些疾病。但现在医疗费用过高,“有病没钱治”这一现状是社会上公认的,空巢老人在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和身体容易患病的前提下,感觉到了医疗制度的不公平。据有关部门调查,老年人全年人均医疗费占总人口的2.56倍,占总人口10%的老年人口其医疗费用占总人数的30%,目前还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沉重的医疗负担就成了空巢老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

大部分空巢老人因为有退休工资或子女长期在发达地区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但也有部分空巢老人用于资助儿女的费用较高,没有什么积蓄,退休之后,他们的工资收入比在岗时低很多,年纪大了又没有了工作的能力,子女生活状况不好或不关心老人,有些老人连日常生活都成问题,即使生病也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生活拮据势必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所以,建立健全法律政策,保障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三、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对策

1.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宣扬孝文化

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项,对于空巢老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所以,关爱空巢老人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这个传统思想,让它广泛存在于社会中,影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让社会给予空巢老人道德支持。

社会上的道德舆论要加大对孝文化的宣传,加强道德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比如,在公共场所挂上一些弘扬孝文化的标语,时刻影响人们的视觉,让关爱空巢老人的标语深入人心;或在电视上多播放有关孝文化的知识和公益广告,加强道德舆论的导向作用,指导人们去关爱空巢老人。这样就有利于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们重新认识或者唤醒他们的孝文化。

⑵学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专门开设有关孝文化的课程。道德教育要从孩子抓起。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年轻人体谅老人,理解老人,从一言一行上孝敬老人,尽可能减少老人的孤寂感和失落感。社会上有着很好的道德氛围,大部分人们都去向老年人尽孝,才能让空巢老人的伦理问题不会在以后愈演愈烈,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2.建立社区养老服务

构建社区的关爱网络,就是要求社区中的空巢老人和社区中的其他居民,甚至影响到周边地区,在这个大范围内形成一种互帮互助、主动关心爱护空巢老人的道德风气。社区关爱网络的建立,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精神空虚寂寞和医疗救助等伦理问题,还能够促进社会上关爱空巢老人道德风气的形成。

首先,社区要建立相关的道德制度和配套设施。比如,建立高龄、空巢老人信息数据库,形成高龄、空巢老人探望制度,根据条件安装应急呼救装置等。其次,空巢老人自己要打开心扉去接受这一道德行为,有些空巢老人由于长期精神空虚,对外界的帮助有着抵触心理。他们应主动接受帮助,并和其他空巢老人形成互帮互助的小团体,这样不但能让关爱网络更好地发展下去,也能够帮助他们认识更多的朋友,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心理的空虚寂寞。最后,社区居民的道德水平要提高。构建社区关爱网络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需要人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够完成。因此,要加强社区居民的道德教育,宣传社区关爱网络的好处,让社区人员都来参与这个利人利己的行动。

另外,可以开展社区志愿者无偿服务,建立志愿者队伍。比如联系一些高校的学生或者志愿者组织到社区来,让他们到社区去为空巢老人进行无偿服务。这样既能让他们体验生活,又能锻炼他们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也可以在经济上提供一些援助,让社区内下岗或者无业人员积极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让他们对有空巢问题的老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帮助。

3.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法律制定的过程是彰显公平正义的价值,也是针对一些伦理现象、道德问题来制定的,以最终到达人人平等的目的。法律应该针对空巢老人的特点设立一些法律法规,让空巢老人权益得到保障。

在经济上的无助感是空巢老人的一个特点。虽然国家也设立了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方面的人性化条款,不过空巢老人相比非空巢老人在经济上更加困难,比如说在吃饭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开销上,空巢老人只能自己负担,而非空巢老年人就能够跟着家人一起负担,相比之下花费少一些。所以,法律应该本着公平的原则,在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方面的条款中加大对于空巢老人的经济补助,让他们感觉到法律给予的权益保障。

当然,我们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在解决空巢老人伦理问题上的成功经验。例如,法国有条件的空巢老人就会让别人搬到自己的家中,组成新的家庭,重温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在英国,空巢老人会组成一个“老年村”。“老年村”里面设施齐全,并且还有许多人性化的规定,比如汽车限速、严格控制宠物的饲养等等。

总之,关爱空巢老人只靠单个家庭是不够的,要靠集体的力量和社会共同努力来担当。

参考文献

[1]刘喜珍.老龄伦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刘海鸥.从传统到启蒙——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俞志新.关于“空巢”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杭州科技,2002(03).

[4]陈建兰.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9(04).

[5]刘美萍.社区养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模式[J].行政与法,2010(5).

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篇(6)

二、调研目的

调查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办法,加强城镇空巢家庭艰巨老年人的帮扶工作,给上级党委研究老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三、调研方法

对辖区空巢家庭老年人进行了问卷和入户调查。

四、调查成就

可见,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学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老人或子女长期在外地。

(6)空巢老人的愿望:

1、日常生活的帮助:在被问及空巢老人中,79.2%的老人认为无急需解决的问题,有20.8%的老人,急需解决生活、就医等各种问题。

2、出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考虑,在被及的空巢老人中有80%的不愿与儿女同住,82%的表示愿意到敬老院过集体生活。

五、调查反映的主要问题

空巢老人缺乏照料是本次调查反映出的主要问题。这种照料应该来自两方面。一是家庭成员照料,二是组织照料。调查中,有17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加上有5人的子女因其它原因没有与老人住在一起,在有子女的老人中,几乎都没有得到本人子女的照料;另一方面,由于组织机构、设施、人员等因素,导致关照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组织照料还做得不够。如何通过轨制化的安排,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不只是空巢老人的热切期盼,也是许多老龄工作者和城镇基层工作者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

六、对策建议

空巢老人家庭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们价值观改变的成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让人忧心,亟待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保障机制。首先应建立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轨制。其次,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在调查中,有6位空巢老人的生活、身体特别不好,他们没有生活来源,只靠低保维持生活,且身体不好,视力差,他们非常期望政府、社会组织的关怀,所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保障机制可以适度缓解了老年人生活和就医压力。

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篇(7)

为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实现中国梦,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将目光放在老人身上,尤其是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失独老人。

老人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谐社会更离不开老年人群体! 忆昔日,前辈们呕心沥血,任劳任怨,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首首人生的赞歌。看今朝,祖国的蓬勃发展,有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社会的不断发展更是蕴含着他们的劳动和智慧,凝结着他们的青春汗水。今天他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仍然为了祖国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建言献策,发光发热。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最美的黄昏。老人们是我们的前辈,也是我们的铺路石,他们创造的是我们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尽自己的全力关爱身边的老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不知不觉中,父母亲一天天老了。他们的头发开始变得花白了,坚强直挺的背影在岁月中淡去,脚步也变得逐渐缓慢和蹒跚起来。于是,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让子女们搁弃不下,在从事各种活动时,他们的生活也更加引起孩子们的关注。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尊老敬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几千年灿烂文化之精华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多少敬老爱老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新时代的青年人秉承起尊老爱老的传统们的为和谐中国奏出最强音。

我们中华民族是敬老爱老的典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民族一向注重人与人之间亲情和友爱,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扬尊老爱老的传统。

为此,我们12级工商管理1班举办这次最美黄昏系列活动! 活动简介

主办单位:12级工商管理1班 承办单位:12级工商管理1班 活动主题:最美黄昏

传播爱心文化,关爱老人,营造和谐社会.

活动意义:

(1)倡导班级同学积极参与尊老、爱老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创造机会去体验,学会尊重老人,感悟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2)倡导社会有爱心的各界人士行动起来关爱老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通过在活动过程中刻画美满的生活片段,引发老人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从而唤起其对健康的足够重视。

(4)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这支关爱老人,构建和谐社会

的队伍来,让爱心之花开遍每一个角落。

(2)策划小组:负责编写活动总评。

活动流程

一、筹备阶段:

(1)宣传小组:负责在活动之前制好一块展板并及时展出,并负责展板的展出和收回展板

(2)外联小组:负责在活动之前活动场地的审批

(3)组织小组:负责在活动之前准备所需用品,如:桌子以及活动场地的布置和收拾。

二、活动阶段:

(1)组织小组:负责组织人员发放倡议书、签名、收集参加关爱老人,构建和谐社会系列活动之二三的志愿者的相关资料。 (2)摄影小组:负责进行活动期间的图像收集工作。 (3)策划小组、外联小组:负责配合实践小组开展活动。 三、后期阶段:

(1)宣传小组:负责收集整理活动心得。

【关爱失能老人的活动方案二】

活动主题:关爱空巢老人,让老人巢空心不空 主办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电青年志愿者协会 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人们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促成了空巢家庭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在传统的多子女家庭中,空巢期多在夫妻晚年,而今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子女离家的时间越来越早,比过去提前了五六年。三口之家,孩子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因素,孩子的分离,使许多夫妻难以适应。在医学心理学上表现为空巢综合征。医学表明,空巢老人最易发生老年抑郁,由此导致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老年人自杀也因此增加。据统计,2010年,中国城市老年家庭空巢率增至49.7% 农村已达38%。关爱空巢老人是全社会无法回避的责任。 活动目的:

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文体娱乐、健康保健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加强志愿者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志愿者的社会责任心,让志愿者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志愿理念得到广泛普及、志愿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4日 活动地点:桥南社区

活动对象:桥南社区的空巢老人 活动前期准备:

1、摸清社区空巢老人情况,明确志愿服务需求。对空巢老人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摸清空巢老人在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文体活动等方面志愿服务需求基本情况,统一建档,制定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规范,确保所有空巢老人都纳入志愿服务的范畴。

2、成立关爱空巢老人爱心服务队。在学院内进行宣传,招一批有爱心,有耐心及责任心的优秀志愿者(本地人优先)。

3、邀请学校医务室医生对队员进行培训, 4,在了解老人情况后将队员进行分组 活动开展:

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文体娱乐、健康保健等服务。

(一)生活照料。根据空巢老人在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开展志愿服务。如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提供帮助做饭、打扫卫生、购物、陪同就医等志愿服务,为老人捐赠生活用品。

(二)心理抚慰。定期为精神寂寞、特别是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关怀志愿服务,如电话问候、上门慰问、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聊天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老人解开心结,快乐生活。帮助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摆脱孤独寂寞,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状态。

(三)健康保健。邀请学校医务室医生到社区为老人体检,提供健康咨询。

(四)文体娱乐。组织小型娱乐活动。让志愿者准备一些节目,如唱歌、跳舞、相声、小品、诗朗诵等,到社区进行节目表演,让老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使他们更加健康长寿。 活动当天流程:

家政慰问(11月14日上午) 1、8:00在校门口集合。

2、8:30统一步行前往社区。到达社区后按已分好的组进入老人家中家中进行志愿服务。

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篇(8)

面对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现状,对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特别关爱,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组织了七个调研小组,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引起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县人大机关也积极开展系列关爱空巢老人活动,送医送药、送款送物、帮扶慰问,并组织驻县的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到关爱空巢老人、化解民生难题的活动中,充分彰显了xxxx人大关爱空巢老人的为民情怀、化解民生难题的履职举措、代表人民利益的工作性质。现就xxxx县关爱空巢老人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xxxx县空巢老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实地调研,全县共有60岁以上老人13.27万人,其中空巢老人5.1万人,这些老人80%以上都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病、糖尿病、偏瘫、老年痴呆、耳聋眼瞎以及其他慢性病,他们过着重病缠身无钱治,是死是活无人问,生活居住无人管,遇到难事无人帮的窘困凄凉日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情况和问题。

一是重病缠身,治病较难。空巢老人在70岁以上的95%都患有上述各种疾病,因居住偏僻,行走不便,无人联系,加之经济困难等诸多因素,使得治病艰难;再者村级卫生站名存实亡,缺乏有效监管,全县611个村,仅有近十分之一的村卫生站符合标准,其余的设备简陋,或摆在家中当副业,还有的乡村医生常住场镇开诊所,有的长期在外挣钱,离岗离职不尽责,有的年老多病,根本无法行医;有的村上不管,放任自流,报酬照领等。医生因患得患失,不在岗位履职,使治病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是生活孤独,死活无人知晓。因外出打工人员多,有的村社院落只有两三户人家,三四个空巢老人居住,平时很少往来,生疮害病无人知晓。如xx三村九社74岁老人xx,因突发脑溢血病,一天晚上几次从床上晕倒在地,后被小孙子发现后求助邻居送往医院才得救。近年来,xx等地先后发生过痴呆老人出走后下落不明者有之;xx等地还发生过老人病死家中腐烂发臭后才被发现有之;xx等地发生老人因病未及时施救而亡者有之。这些悲景惨事,真的让人触目惊心。

三是生活无助,寂寞无奈。因年老多病体弱,有钱也难买回生活品,致使生活枯燥无保障;未实施人饮工程的地方,因挑不起水,老人吃水都困难;因居住分散且偏僻,老人十天半月无人说话,只好与猫狗作伴;还因有的地方电视信号不好,广播不通,老人文化生活枯燥乏味、寂寞冷清、无助无奈。

四是子孙不孝,生活凄凉。空巢老人中有的因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外出打工长期不与老人联系;有的因打工效益不好,也不给钱给物,撒手不管;有的甚至消息全无,杳无音信。这类虽为数不多,但情况极差,生活艰辛凄凉,仅靠低保、农保过日子,若生了病,只好等死。

五是空巢老人苦中熬,个个期盼受关爱。一盼加大尊老爱老宣传教育,营造尊老爱老良好风气;二盼建立关爱窝巢老人服务组织,实现有病有难有人帮;三盼建立乡村卫生医疗组织机构和服务监管机制,用活政策实现就近就医;四盼建立村级老年协会和老年活动室,填补情感空白,改善孤独冷清;五盼农村社保扩面提标,减轻政府及家庭负担;六盼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业主建立养老服务场所;七盼改善村社人行通道,实现路畅车行人走快捷方便;八盼搞好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看,填补精神空虚,无言无语;九盼子女常回家看看,哪怕电话问候一声也可;十盼村社党员干部多关心,上门询问,讲些政策,送点爱心。

二、全县关爱空巢老人取得的明显成效

县委高度重视人大相关调研报告,政府狠抓落实,社会各界积极参与,xxxx县关爱空巢老人的工作进入了组织领导有力、各项机制建立、关爱职责明确、工作健康有序的良好轨道。

(一)健康档案建立齐备

全县5.1万空巢老人,每个人都建立了健康档案。主要以乡镇为主体,村(居)党组织具体实施,其内容包括姓名、健康状况、年龄、病史、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将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划分为健康、一般、较差、失能四个类别,及时更新登记,档安一式三份,由乡镇党委备案、村(居)党组织留存,乡村医生使用。

(二)乡村医生随叫随到

凤鸣镇双龙桥村空巢老人何致芬来到村委会旁的卫生室看病时说:我得了小感冒,来看病开药,只用了三分钟不到,不仅方便,而且药价便宜,平时有个急事,村医生也一喊就到。全县乡村医生有统一制发的巡诊签到簿,空巢老人现场签字确认乡村医生巡诊情况,乡村联动考核小组,结合巡诊签到情况,每季度对乡村医生集中考核,以各季度平均分作为年终考核得分。对考核分值低于80分的扣除奖励资金,对不驻村行医、不履行职责的,由村委会提出书面解除意见,报县卫生局依法注销行医资格;县卫生局和老龄办组建督查小组,对各乡镇村医巡诊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督查督办。

与此同时,全县统一要求乡村医生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坐诊、下午巡诊,每周巡诊不少于两轮,要100%覆盖辖区空巢老人,每周上门问候老人,掌握健康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每周至少要组织老人体检1次,并进行健康咨询,行为干预,排除疾病隐患;每周上门问诊,对健康状况较差和失能老人进行指导用药,随时回访恢复情况。

县上切实采取择优竞聘,乡卫生院派驻和邻村调配等方式签约839名乡村医生,实现了村(居)医生全覆盖,通过新建和改建废弃学校等方式,全县村(居)都有了卫生医疗阵地。同时充分利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学院校平台,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等不同形式,为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技能搭建平台,并明确了每年至少2次的硬性培训任务,农村空巢老人的医疗服务等到了有力保障。

(三)紧急情况一键呼救

鉴于空巢老人健康状况不一,县委政府为全县有智障、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购了600多部爱心卡片机,由联络员负责教会使用,如若紧急情况,老人只需一键拨号,就可呼叫村干部、乡村医生、爱心联络员等上门服务。

(四)老年活动有声有色

xxxx多数乡镇均设立了空巢老人服务中心,以村(居)为单位设立了服务站,建立了老年协会和老年活动室等。

(五)人大参与爱心彰显

根据全县落实的情况,按行业性质分类表明,全县44个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均参与了该工作,在关爱空巢老人的服务队伍中,国省市县乡镇人大代表参与人数就达1538人,占驻县乡镇代表总数的67%。

三、关爱空巢老人的几点建议

空巢老人量大面广,关爱活动涉及单位和部门较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县人大常委会把关爱空巢老人活动作为一项解决服务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事项,反复研究讨论,主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为有效推进空巢老人关爱活动,提出建议如下。

(一)高度重视,增强认识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解决老年人问题是重大社会道德课题,也是一项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更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执政为民的政治责任。解决好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是以人为本的具体实践,也是让外出创业乡友安心发展的有效举措,更是破解老年人问题、弘扬社会新风的重大课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三者紧密结合。党政应高度重视,各级应列入议事日程,层层狠抓落实。要坚持爱心覆盖、孝字为先、社会关注、邻里照看、政策配套、整合资源的思路,重点解决空巢老人困难有人帮、生产有人管、外出有人知、有话有处说等主要问题。要以老年人子女为主体、政府社会及各界辅助,形成齐抓共管,孝敬互助的新风尚、新格局,努力破解养老难题。

(二)强化宣传教育,开展孝儿孝媳评选

县人民政府及乡镇人民政府每年应开展一次评选孝儿孝媳活动,并利用重阳节一并表彰奖励,以此作为载体,弘扬全社会孝敬之风,使爱心覆盖全社会;以《xxxx时报》等宣传媒体,重点宣传赵凤林先进事迹及评选孝儿孝媳典型事迹,以乡友联谊会为平台,向旅外乡友发起关爱空巢老人倡议书,同时对不孝儿媳的典型人事进行抨击,切实维护老人合法权益。

(三)资金扶持,劳酬挂钩

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篇(9)

为关爱空巢老人,及时了解全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倾听广大空巢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探讨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生活困难,进一步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新浦区妇联于2012年8月在全区范围开展了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调研活动,对空巢老人的生活、健康、心理、医疗、养老、关爱等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辅之以访谈,对200位空巢老人进行个体化调查。

一、我区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一)空巢老人概况。全区总人口44万,60岁以上老人4万,占全区总人口数的11%,空巢老人近4000人。空巢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超过五分之三的空巢老人婚姻状况为已婚,20%的空巢老人没有固定职业。

(二)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关爱情况

1.空巢老人的家庭状况。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近80%的空巢老人有子女,20%的空巢老人没有子女或子女已过世。对于有子女的空巢老人,近50%的空巢老人希望或愿意与儿女一起生活,41%的空巢老人不希望或不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另有9%的空巢老人表示住不住在一起无所谓。不能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原因,有48%是因为生活习惯与子女分开居住自由,22%是因为子女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30%是因为经济原因子女无能力照顾。

2、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空巢老人主要生活来源54%依靠退休金或养老金,其他生活来源依次为儿女供养、务农等。

3.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身体健康无疑是空巢老人是否拥有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据调查结果显示,70%的空巢老人患有高血压、听力障碍、心脏病、糖尿病、肠胃疾病等慢性疾病。50%的空巢老人在患病后仅采取简单治疗和间歇性治疗。

二、当前空巢老人生活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来源不稳定。城镇空巢老人生活条件相对好些,生活来源以企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为主,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基本生活需要能满足,经济压力相对较小。但没有工作或无儿女的空巢老人晚年生活来源只能依靠政府和社会救助解决,因此,要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有较大难度。而农村空巢老人收入来源少,除部分老人享受低保金外,绝大部分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或儿女供养,经济非常拮据,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吃、穿、用都靠自给自足,尽可能不多花钱,平时也很难吃上一次肉,逢过年过节,人来客往,生活才有所改善。如果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孝顺,没有额外生活补贴,老人生活只能说是活着。

(二)身体健康状况堪忧,医疗保健不乐观。我区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逐年递增,农村新农合医疗保险全覆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空巢老人就医难的问题,但是长年患病、报销比例低、就医费用贵等现实原因,致使老人通常都是小病忍,大病拖,慢性病更是吃点药凑合过去,更多老人是怕给儿女添负担,隐瞒自己病情不说,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给儿女找麻烦。调查中,大多数老人出于习惯或现实经济状况考虑没有做过全方位健康体检。由于空巢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往往在突发疾病时得不到及时救助,生命时常受到威胁。同时有些空巢老人难以照料自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三)生活孤独情感空虚,缺乏精神慰藉与温暖。不管是城区还是农村的空巢老人,他们最怕的是孤独,空虚感是他们普遍的情绪,他们生活在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状态下,心里话没处叙说、有时间没处打发,生活方式单调,除了白天打牌下棋,晚上散步跳舞看电视,很少与社会交往,被社会边缘化,再加上分居子女对老人的日常陪护和亲情关怀的缺失,使老人无法享受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常年劳累、情感孤独、家庭经济、医疗压力再加上思念亲人等复杂的情感因素加重了老人的身心负担,使他们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化现象不断加速。

(四)安全问题存在隐患,易成事故受害者。在日常生活中,空巢老人要面对各式各样的安全问题。疾病突发时无法求助、外出走失后无法联系亲人,意外摔倒、磕绊,甚至烧饭、洗浴中的意外,都可能给老人带来危及生命的危险,更有甚者因煤气中毒、突发疾病死于家中无人问津的事故频繁再现。同时,一些空巢老人由于年龄大,警惕性不够,行动不便,易成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对象,针对空巢老人的人身伤害、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多,使得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和生活稳定受到一定影响。此外,安全问题还有用电、用火不慎而造成安全威胁和自然灾害威胁等等。

(五)助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由于绝大部分的空巢老人受传统与经济状况的影响,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认为住在养老机构没有自由,照顾和伙食也有所欠缺且花销太大,无法负担,同时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陪自己聊聊天。这就催生了助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社区助老服务人力资源不足、助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制约着助老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而且由于空巢老人收入水平总体较低,有服务需求却没有能力购买,他们更需要的是来自政府、社会组织公益性的助老服务。

三、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几点建议。

(一)在子女关怀和照顾方面。

1、空巢老人的子女必须尽到经常联系老人、看望老人,照顾老人,给老人提供生活保障的义务。在这方面,舆论可以监督,社区可以根据空巢老人的具体需要,帮助空巢老人与其子女联系,比如可以按照为其建立的信息资源库,定期与空巢老人们的子女联系,提醒其要慰问父母或者来看望父母等。

2、对于高龄、丧偶、有疾病的空巢老人,子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为老人请受过专业培训的家政护理或保姆,以尽孝心。

3、子女应支持丧偶空巢老人再婚。对于丧偶的长辈,家庭成员应排除社会偏见和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支持老人寻找合适的生活伴侣,安度晚年。

(二)在社区服务方面。

1、一方面,社区应当建立准确的老人信息库,特别是空巢老人信息库。信息库应当包括:老人姓名,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身份证号码,社会保险号码,学历,专业,爱好,电话,子女情况,子女的联系电话、地址,退休前的供职单位等等。基层政府机关根据社区提供的信息备份,必要时予以核对,并根据信息库的信息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推广和建立空巢老人信息服务网站,为空巢老人的家属提供反馈信息的服务。

2、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在每个社区建立多功能的老年服务中心是较为有效的措施,使老年人的一般医疗保健可在社区服务中心解决,同时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服务,实现一条龙式的服务,使空巢老人得到妥善照料;由国家补贴,社区执行,把社区一些下岗职工和闲散人员组织起来,对他们进行培训,为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以及高龄老人提供代请保姆、钟点工、家庭就医等护理服务;设立呼叫救助系统,使空巢老人的安全隐患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鼓励和接纳社区、学校、及社会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开展关爱服务;在社区多发展老年群体文艺活动组织等,丰富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三)在政府服务方面。

主要解决好空巢老人最迫切最需要的养和医的问题。

1、关于养的问题,政府要做好健全和完善城市空巢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工作,确保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同时要增加对社区养老服务资金的投入,另外,要制定相关的规划和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办社会养老福利事业,与此同时,政府有关的宣传部门要正面宣传养老机构的形象,消除空巢老人对养老机构的不良看法。

2、关于医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城市医疗保险、城市贫困空巢老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医疗保障,减轻空巢老人的负担,使老人们看得起病。而对那些情况特殊,在医疗上特别需要帮助的空巢老人,可以通过社区建立的空巢老人的信息资料,筛选出真正因病至贫、因吃不起药而饱受病痛折磨的人群,然后政府给予救济。

(四)在社会力量系统服务方面。

1、在志愿者服务上,社区志愿者,比如那些具有奉献意识,想要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的中低龄老人可与本社区的高龄空巢老人或其他有需要的空巢老人结成对子,以老老互助的方式帮助空巢老人。学校志愿者,比如大学生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关爱服务,如心理、法律、医疗等方面的咨询、文艺汇演等。社会志愿者,比如红十字会、老年人志愿者服务协会等一些在老年康复、护理、保健、营养、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加入到服务队伍中,为空巢老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2、新闻媒体要多渠道关注和报道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及时披露空巢老人的问题,以引起社会的重视;或为空巢老人刊登寻求社会经济救助的启事等。

3、社会兴办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养老机构,增加养老机构的数量并提高其服务质量,实现社会化养老与居家养老的有效结合。

(五)在空巢老人自身方面。

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篇(10)

胜利油田是我国贯彻独生子女政策最好区域之一。走过50年的勘探开发后,大批独生子女的父母接近或已到退休年龄,油区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加剧。虽然油区老年工作部门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胜利油田特殊的工作性质,生产居住地大多偏离城镇,造成老人交际范围少,娱乐活动相对贫乏。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更新,老少两代人为满足自身生活的需求,多选择独立居住,再加上频繁的工作变动,子女到外地求学、就业,甚至到国外求学、工作的现象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越来越多家庭只剩下老人,部分实质意义上的“空巢”家庭已经形成。本文从个人、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探寻胜利油田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和可行对策。

一、胜利油田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进入空巢期的老人,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忧虑感。人老了越来越像小孩,对子女的依赖好比儿童时期孩子对父母的依赖。这种强烈的依赖来源于“分离焦虑”,家庭观念的淡薄、子女的工作单位远离父母、年轻人追求新潮思想等等因素,使得子女客观上不能或主观上不愿与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空巢老人对温馨和美的家庭氛围不再期望,内心的那份孤独寂寞开始与日俱增。特别是有些空巢老人,总是担心一旦生病,不但得不到子女的及时照顾,而且会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从而,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忧虑感,情绪上也表现得烦躁不安或是冷漠失落。

(2)随着年龄的增长,空巢老人在体态和生理功能方面。都发生着较大变化,致使心理上极易产生自卑感。人到老年,身心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都属正常现象,如会出现体力减退、记忆力下降、易患疾病等变化,面对这些正常的衰老现象,空巢老人却容易产生“人老不中用”的情绪。空巢老人往往人际圈子窄、兴趣爱好少,如果他们的子女忙于在外工作,很少顾及对父母的精神慰藉,他们就感觉自己对社会无价值,不再被需要,消极、自卑的情绪逐渐表现明显。

(3)离退休后,空巢老人在生活适应的过程中,容易陷入悲观或抑郁的心理困扰。通常来说,空巢老人大多都是离退休老人,年轻时,为油田的发展战天斗地,热情高涨,日夜忙碌。这些老人退休后,既是一个重新规划人生的好时机,却也要面对人生角色转变的挑战。有些老人因为无法及时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苦恼,另一方面,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的明显减少,加之子女不在身边,多数的家务劳动都得老人自己扛着,使得部分空巢老人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强。因此,如果空巢老人不能很好地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转变,就会导致心理上悲观或抑郁的情绪,这样的心理还会引发其他的身体不适,直接损害着老人的身心健康。

二、探讨胜利油田空巢老人的心理护理对策

空巢老人作为老年人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健康的维护涉及到油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空巢家庭”的出现,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而胜利油田由于长期快速发展和用工性质,形成多达四十多万的职工家属队伍,空巢老人的比例相对较高。关爱老人,特别是关心空巢老人也一直是油田老年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如何对“空巢老人”进行积极主动的心理护理?我国传统的以子女为主的纵向关照体系正在受到冲击,必须从个人、家庭、社会等各个环节来综合考虑应对策略,构建起强大的心理、社会支持体系,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首先,“空巢老人”要自我调适,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真正享受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空巢老人”应改变观念,养成自我关照的习惯,不要把自己晚年的幸福一味建立在子女照顾的基础上,学会克服生活方面的困难,主动寻找精神寄托,尝试以各种方式走向社会。老人们不妨这样做:一,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经常去小区健身场运动,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培养有规律的生活秩序,常看一些心理学、保健学方面的书籍,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二,培养适当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上胜利油田老年大学,学习如书法绘画,唱歌跳舞,下棋打牌等,做到老有所乐;三,积极参加油区各种社会活动,投身到社会中去,关心社会,发挥余热,树立老有所为的观念,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助人为乐,并从中获得满足感,从而重建自信。

其次,保持家庭的和睦友爱,加强子女与空巢老人的情感沟通,让其最大限度地得到情感慰藉。尽管存在各种养老方式,但大部分老年人还是喜欢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这种亲情的需求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随着身体状况的衰老,空巢老人的依赖性也会逐渐增强,希望得到子女更多的关心,作为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与老人关心,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赡养。子女可利用节假日常回家看看,为父母干些家务事,或是经常电话联系进行情感交流等等,浓浓的亲情是他们晚年生活最好的快乐良方。

上一篇: 成本分配论文 下一篇: 环境学概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