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临别赠言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1 12:29:05

学校临别赠言

学校临别赠言篇(1)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

师: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过去,回首这六年,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忆的片段。(出示:新生入校)六年前,我初次迈入校园,怀着好奇,也带着憧憬。(出示:入队)瞧,我入队了,鲜艳的红领巾映得笑脸格外可爱。(出示:在教室上课)忘不了课堂上琅琅的书声。(出示:操场活动)忘不了操场上的欢声笑语。如今,你们就要离开,离开熟悉的校园,离开敬爱的老师,离开亲爱的伙伴,此时,你们的心里是什么感受?(背景音乐响起,生谈感受)

师:在离别之际,你们有什么临别赠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口语交际热情,让学生产生不吐不快之感。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深情回忆那一个个难忘的瞬间,一个个难忘的地方,一个个难忘的人物,学生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眷恋之情被唤醒,不舍之情油然而生。学生有了倾诉的欲望,此时教师自然引入口语交际的要求,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积淀的情感有了宣泄的途径。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说

教学过程(一)

师:临别之际,你们想对母校、老师、同学说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感谢、祝愿”两个词。)

(接下来几名学生的回答基本上都是表达感谢和祝愿的。)

师:临别赠言还可以说些什么?我们先从古人那里学习经验吧。(出示一组送别诗)请大家读一读,再交流收获。(生交流)

师小结:临别赠言的内容很多,可以是惜别,可以是劝慰,可以是赞美,也可以是回忆……

教学过程(二)

(出示两则赠言)

师:好的赠言会广为流传,读了上面的赠言,你觉得好在哪里?

生1:我觉得这两则赠言表达了对老师、同学的深厚感情,让人感动。(师板书“感情真挚”)

生2:这两则赠言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优美,引用的名言也恰到好处。(师板书“语言优美”)

生3:这两则赠言还回忆了具体的事例,感觉很真实,很美好。(师板书“言之有物”)

师:也有人说,赠言是送给熟悉的人的,不需要太生分。(出示赠言)你们觉得怎样?

生4:他觉得叫绰号显得亲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生5:我们是学生,这些话不合适。

师:对,赠言的内容要得体。(师板书“语言得体”)

敢于说,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会说,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从写临别赠言的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教学之初只知道表达感谢和祝福,赠言的内容不够丰富,语言也不够生动。教师通过三次示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指导:第一次,引入送别诗,帮助学生了解赠言的内容,或惜别,或赞美,或回忆,或祝愿,或劝慰……“说什么”的问题迎刃而解了;第二次,出示两则赠言,让学生明白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言之有物的赠言才是好的赠言,由此解决了“怎么说”的问题;第三次,教师针对学生赠言中出现的语言随意、不规范的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赠言应规范得体,具有保存性、纪念性、鞭策性等特点。

三、互动交流,让学生敢说

师:大家都精心准备了赠言,下面就让我们送出赠言。

环节一:愿意将自己的赠言读给被赠者的学生上台读,收到赠言的学生回赠。

环节二:将赠言写在书签的同学,送出书签。

学校临别赠言篇(2)

一.适时导写,提出明确要求

1.惜时如金的自勉。

毕业纪念册首页,主人可选用朱自清的《匆匆》的话来提醒自己:“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在这里善意地提醒我们大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不我待,要只争朝夕,努力学习才行。

点评:主人惜时如金的自勉,对所有看到这本毕业纪念册的人都是最好的提醒。

2.依依不舍的友情。

例一:短暂的别离是为了永久的相聚,让我们共同期盼那份永恒的喜悦。虽然我已不在你的身边,但是我的祝福却时时回荡在你的耳畔。

例二:一座友谊之桥,架着我与你;一颗友谊之链,连着我与你;一艘友谊之船载着我与你,愿我们的友谊之树长青,友谊之花常艳。

例三: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以前快乐的日子,我将深藏,以后漫长的日子里,愿你多保重!

点评:这些临别赠言,言简意赅,难舍难分之情溢于言表,真可谓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啊。

3.热情真诚的鼓励。

例一:上帝创造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用意,即使你没有十分帅气的外表,十分优秀的文化成绩,但你有一颗火热的心,一股奋发的劲,一腔男儿的热血,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怀。真心祝福你,人生旅途,一帆风顺。

例二:你的声音很真,你的笑容很深,你的样子很帅,你的身影很酷。可我还是要说,你在学习上还要加油。

点评:这些富有个性的赠言,既有真诚的评价,又有热情的鼓励。对同学的健康成长,不断进步,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还能给母校留下师生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4.积极向上的情怀。

例一:积极向上,努力拼搏,成功将最终属于你。

例二:一千多个日子的相处,让我们互相了解,尽管吵过闹过,但此刻回忆起来的竟都是我们互相鼓励、携手同进的情景!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出发吧,愿你前程无量。

点评:从这些赠言中,我触摸到了当代初中生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怀,一股汹涌澎湃的热血,一片无法抑制的自信。

二.组织比赛,及时交流点评

讲清要求后,我郑重地宣布:“书写临别赠言比赛现在开始,看谁的临别赠言写得情深意长,有激励作用,有文学色彩。20分钟后交流。”下面是本届学生选出交流的一些临别赠言。

1.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朋友一直都在你的身边,做你的坚强后盾。记住,不管前面是什么,你都要勇敢地走下去,一直到达目的地。

点评:这一赠言富有哲理,富有深情,充满自信。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赠言形象生动,富有文学色彩。

2.年轻的你拒绝忧伤,喜欢青春的漂亮脸庞,喜欢青春的个性张扬。单纯却不孤单,失望但不绝望,总会为梦想而激动,为得意而欢笑,也会为偶尔的挫折尽情地哭,哭过笑过才是我们真实的能够照见自己影子的青春。

点评:这一赠言真实地再现了同学友好相处时的喜怒哀乐,这是当代少年特有的情怀。“单纯与孤单”“失望与绝望”近义词的准确运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3.花开的季节,我们有缘在汤中相识,两年中,我们一起分享过快乐,一起承受过痛苦。又是在这花开的季节,我们将要彼此分离,各奔前程,依依不舍在所难免。愿你能够顽强地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点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是真正的知己。这一赠言共同回顾两年生活的情景,依依不舍之情跃然纸上,良好的祝愿体现了真诚而深厚的友情。

4.曲终人散。这里的生活就如同我人生的一段插曲,简短而动听,而你就是其中的一个音符,在整首歌中,你或许很平凡,但若没有了你,它将不再动听,不再完全。

点评:这一赠言以比喻的修辞手法见长,字里行间透露出人生旅途上的深刻哲理,流露出好友不可或缺的依恋之情。

5.感谢命运,因为命运让你从我的生命中路过,留下一段美丽的风景。我会永远记住你这个如莲花般纯洁的大妹子。绿茶抿一口很苦涩,但香味无比浓郁。苦和香是相对的,就像纯洁、甜蜜、新鲜的生活里装着辛勤、劳苦和汗水一样。

点评:这一赠言富有诗情画意,富有浓厚的思辨色彩,让人回味无穷。

6.请你相信自己,勇敢一点往前走。一出门,就会有无处不在的美好气息;一伸手就可以拥抱无比绚丽的彩虹;一睁眼就可以触及辉煌灿烂的阳光。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是谁与谁的脚印都有幸叠合;时空经纬交织,命运扑朔迷离,不是谁与谁的双手都有幸相握。我们相遇后,在纯洁透明的心湖荡起真情的涟漪,在辽阔蔚蓝的心空诞生彩虹般的记忆。愿今后的学习征途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遵循自己的轨迹,把握前进的方向,直到走向光明,走向辉煌。

点评:回首住事,情感激荡。对偶、排比句的运用使赠言充满了新鲜的文学气息,渗透出诱人的诗情画意,语言优美,气势豪迈;祝福语充满了对同学的无比信赖,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这些临别赠言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为,临别前学生说出的全是肺腑之言,有利于学生写出浓郁的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真是一石三鸟,一举多得。

这时下课铃声已响,我以为这节课很成功,到此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可以鸣锣收兵、解甲归田了。但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一个个学生拿着一张张空白的临别赠言纸走来,请我这个语文老师给他们写赠言。原来,他们也想语文老师能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啊!我一开始觉得很为难,因为有两个班,学生实在太多了。

但是,就在一瞬间,我“眉头一皱”,就“计上心来”,可能是急中生智吧。我笑着说:“可以,都放在我这,一定都给大家写好。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刚才上课第一轮竞赛,是同学间互写赠言较量。下面应该是第二轮竞赛,是师生之间写赠言大PK。大家说,好不好?”同学们看到这么多同学共同对付一个老师,异口同声地说:“好!”我知道,这是他们的最后一个请求得到满足后的无比兴奋之情的充分流露。

三.双向互动,师生赠言大PK

我认为,老师为学生写赠言,这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自我展示的好机会,也是一次拉近师生关系的极好方法。这对于同学们认真学好语文意义重大,应该把它当成一种享受才对呀!

老师为学生写赠言,要尽可能文采斐然,能起到示范作用;要写出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对学生的赞扬要恰到好处,让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要值得学生反复咀嚼品味,对学生有鼓舞促进作用,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要加重师生间依依惜别之情,让学生产生佩服之心,崇敬之感。根据学生的要求,我率先朗读了自己写给学生的临别赠言。

例一.写给语文课代表陈国庆:你“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曾说过,咱们师生“相见恨晚”,我也有同感。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你确实是我理想中的学生之一。这也是一种缘分吧。还记得咱们一见如故,引起其他同学嫉妒的情景吗?提名你当科代表,证明我的眼力不错,也是同学们对你的信任。你的硬笔书法非常漂亮,可谓刚柔相济,让人赏心悦目。你的文笔流畅,描写生动,选材新颖,构思精巧,情感浓郁。这些都足以证明,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人人都羡慕的才女。我会为你的成功而感到无尚光荣,无比自豪。

例二.写给语文课代表周曼曼:你貌美性和,深得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羡慕。你是我的得力助手,能处处以身作则。虽受到过不少委屈,产生过一些烦恼,但在工作上,你能够一如既往,一丝不苟。学习上虽不是处处如意,但能尽心尽力,精益求精,最终跻身先进行列,为自己考上高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喜可贺。愿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乐观大方,自信顽强,让内在的气质和外在的美貌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相信你,一定会前程似锦,前途无量。

例三.写给家境差的班长刘慧:你像高山上的一棵青松,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长,让人敬佩;你像大海上的一艘航船,在无边的风浪中拼搏前行,让人赞叹。愿你在新的学习征途中披荆斩棘不停步,锲而不舍勇攀登。

例四.写给语文进步的班长吴锐:

心口如一勤为天,

锐意进取赛先贤。

以身作则当班长,

身先士卒品学兼。

同学羡慕老师夸,

家中长辈如蜜甜。

独领字有骨,

文笔细腻灵感显。

发表获奖两不误,

为校争光笑开颜。

而今迈步从头越,

何惧前路多艰险?

坦然面对拦路虎,

顽强拼搏意志坚。

天生我材必有用,

争为祖国多贡献!

注:口天合并,即为学生的姓“吴”字,第二句中有一个名“锐”字。前两句总写,第三四句写工作负责,中间四句写学习进步,最后六句写对未来的展望。学生收到此赠言后,非常激动,同学们也投来无比羡慕的目光。

例五.写给书法写好者丁志伟:

三百年前是一家,

书法优美人人夸。

性格憨厚懂礼貌,

诗词文章传佳话。

目标远大志宏伟,

不达目的誓不垮。

青出于蓝胜于蓝,

回到母校把话拉。

注:第一句点名师生同姓“丁”,第五句嵌入人名“志伟”,下面写主要特长、性格特点,最后是祝愿和希望。

这些赠言,赢得了同学们的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学生也是有备而来,知道要给语文老师写赠言,而且写得好的,很有可能被老师永久收藏,传给学弟学妹们,所以表现得异常兴奋,又非常认真。为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课余时间,他们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先打好草稿,再反复修改,最后才认真抄写。因此,这时同学们也不示弱,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展示了他们的文学才华。下面选两则与读者共享。

例一:感谢语文老师(班长:吴锐)

初来汤中不觉妙,

以为此处名气小。

但闻先生才气高,

尤其写作有绝招。

以前作文凑字数,

一谈描写锐气消。

踏入先生师门后,

参加社团乐逍遥。

采访七中童校长,

见识增长真不少。

农场择菜再种桃,

足践动手又动脑。

精心选材有血肉,

文章获奖又发表。

临别涕零思绪多,

不忘先生好教导。

点评:前两句写真实的心理活动,三四两句笔锋陡转,表达对老师的赞颂之情,再写学习作文的过程和成果,使议论和抒情落到实处。本赠言一韵到底,节奏感强。

例二.赠丁老师(丁志伟)

初识您,只觉得您极其普通寻常。

了解您,才知道您虽满腹经纶,但不爱张扬。

初一,您热情洋溢的朗读声深深将我吸引,使我对您的课堂无比向往。

初二,有幸与您结为师生,听您口若悬河,妙语飞扬。

您的书法有模有样,不但刚劲有力,而且秀丽端庄。

您的奉献精神深入人心,被全校师生所一致赞赏。

是您,为我插上写作的翅膀,带领我们在浩瀚的写作空间尽情翱翔。

是您,用您的亲身经历劝告我要奋斗未来,为我指明了人生前进的方向。

是您的热切引导,使我们远离不良诱惑,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曾经与您顶撞,可您总不计前嫌,对我报以热切的希望。

时光荏苒,虽然我们将告别三年的初中时光。但与您的这份师生情我终身不会淡忘。

你和蔼的唠叨会时常在我心灵上空回荡,感谢老师对我两年来一丝不苟的培养。

请丁老师放心,我一定会斗志昂扬,奋发向上,决不辜负您的期望。

愿丁老师永远年轻,永远健康,为教书育人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点评:本赠言按照相识、相知、相处、相别的先后顺序一路有条不紊地写来,把自己的健康成长与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融为一体,既有自己前进的决心,又有对老师的良好祝愿,可见学生的写作态度是何其认真。

学校临别赠言篇(3)

又是一个毕业季来临。

离我带的毕业班离校的时间还有10天。

我坐在办公室里真诚地为一位女生写毕业赠言,送上美好的祝福。写完后受好奇心的驱使,想看看同学们会彼此留下什么样的赠言呢?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期许呢?对同窗了四年的伙伴有什么祝福呢?

随意看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其中某些赠言极其不健康,内容相当低级、庸俗,有的字眼不堪入目,写出了与他们年龄、经历很不相称的语言。

真是越看越气愤,越看越觉得后背发冷,在这个闷热的下午背上嗖嗖地冒冷汗。我的学生在我的眼里还像孩子一样,不知他们的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办公室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有的老师气愤地说:“看看我们的学生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层次的人!”有人说:真是颓废的一代!有人说:把这些内容贴到学校的橱窗里让大家都看看,别人会怎么看待我们的学生!有人说:就不要全校了,把这些话投影到班级黑板上,让同学评一评,看看是什么反应!也有人说:如果学生自己的父亲或者她将来的丈夫看到她在学生时代被自己的同学用如此不堪的语言“祝愿”会作何感想?也有几位班主任立即表态:自己班还没这状况,也得赶紧打好预防针。

我心里觉得沉甸甸的。大胆直白的表达方式,个别还掺杂着乱七八糟的思想,怎能不让人触目惊心?心中画了一串很大的问号:孩子们在想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我应该怎么办?

了解下来才知道,原来孩子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觉得这样赠言好玩而已。

赠言册风波引起我深深的思索,我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遏止这一不正之风,调整孩子们的心态,端正他们的思想。我先找了很多与赠言有关的资料读,然后梳理观点,做好充分准备。面对学生,我专门利用自习课时间,围绕“什么叫赠言?”“赠言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写赠言?”这几个问题展开探讨,让大家都明白赠言就是给别人留下美好祝愿和真诚的希望,鼓励别人奋进、唤起信心。它是有着深远意义、值得留念、使人难忘的语言。它会让人多年之后看到毕业留言册,想到毕业前的快乐时光。看到这一段段祝福的激励的话时心里感受到一股又一股的温暖。

一行禅师在《祈愿的力量》一书中说:当我们心中充满爱时,也在世界上创造了更多的爱、和平及喜乐。当我们的心中充满爱时,在那一刻将这些能量传递给另一个人,安乐、慈爱、安稳的能量是非常真实的,最重要的是将这些能量传递出去,这才是真正的祈愿。

毕业时,究竟该说些什么?写下怎样的祈愿和祝福呢?回想起自己在高中时代曾这样写:毕业了,哭过了,笑过了,总得分手,总得追求,不管将来我们能走多远,守住我们最初的梦想,永远不说放弃;心很小,却装着很大的世界,这世界里留下你美好的形象,这世界能预知你的成功,那一天,我会为你准备好鲜花……多年后翻开毕业册,我看到这样的赠言,依旧会满心感动和喜悦。

同学们明白了赠言的意义。于是有的同学把原来乱写的内容封存起来,重新再写;有的同学干脆把不健康的赠言撕掉,认真思考如何再写。

学校临别赠言篇(4)

高三语文教师毕业赠言

记住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三年的时光就这样匆匆而过,你们一路走来,挥洒的是汗水,收获的是知识,留下的是脚印和美好的回忆。似水流年,有些记忆会慢慢淡去,但在我心中,你们永远是最优秀的。同学们,我祝福并期待你们将来学有所成,创造伟业,为母校争光,在你们即将扬帆远航的时候,请记住我最后的叮咛,那就是:带着严谨与勤奋求学,带着正直与善良做人,带着温暖和爱心生活!

高三英语教师毕业赠言

很高兴我们一起度过了将近三年的美好时光,我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一起品尝着喜怒哀乐,更是一起耕种与收获。话已说过太多,临别之际,只希望同学们能记得:也许人生无法永远一帆风顺,但是当你们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母校的老师们依然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当你们取得成绩和成就的时候,老师们也为为你们默默地祝福,为你们加油!衷心地祝愿每一位同学生活得健康、快乐、幸福!

高三化学教师毕业赠言

在经历了高中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之后,你们即将离开天一中学,奔赴自己崭新的前程了。我非常高兴和自豪,在人生中如此重要的一段日子我们能共同走过。现在,在分别的时候,我想说:人生的别离意味着成长。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我希望大家始终拥有两样东西:一是理性和智慧,你要凭性继续成长;二是视野和胸怀,你要有天下之念,报国之志。同时,也希望大家身在四海而心系天一,这里是你曾经的故乡,奋斗的原乡!衷心祝福你们,愿快乐与你们同在!

高三生物教师毕业赠言

学们,经过三年寒窗苦读,到了毕业离开母校的时候了。我想你们肯定舍不得离开母校,母校也舍不得离开你们。但是,雄鹰总有展翅翱翔的那一天,放心地去飞吧!今后不管你们到了世界的那个地方,请你们一定要记住:你们是天一的孩子,你们是最优秀的!祝大家一帆风顺,事业有成!

高三物理教师毕业赠言

相逢陌生时,分手熟悉后。

相识是天意,相知是人意。

愿君多回忆,天一最有意。

学校临别赠言篇(5)

童年:小学时有个外号叫“浮头鱼”

雷孟宣老人今年71岁了,但仍然面色红润,身体健康。作为雷锋的堂兄,雷老回忆起了童年的雷锋。雷老说,雷锋从小家里很苦,但雷锋的父母在很困难的情况下,也常常帮助别人,这从小就影响着雷锋。

雷老说,雷锋上完小学后就参加工作了。雷锋上小学时一共换了4个学校,因为当时小学很少而且基础很差。有的学校只开办小学一、二年级,有的只开办三、四年级,就这样为了读完小学六年级,雷锋共换了4次学校。在上小学时,雷锋有一个外号叫“浮头鱼”,这得名于雷锋开朗、活泼的性格。在学校里的跳舞、演讲比赛、打球等各种活动都能见到雷锋的身影,因为学校里只要有活动就少不了雷锋,同学因此给雷锋取了个“浮头鱼”的外号。

雷老说,由于雷锋个子不高,喜爱参加运动的雷锋还有三次扮成女角色的经历。第一次是在学校里演戏,因为角色的需要,雷锋扮演了渔夫的女儿;第二次是望城县二中的篮球队到团山湖比赛,队中缺少一名女队员,雷锋作为“女队员”上场;第三次是雷锋到鞍钢工作后,有一次鞍山搞庆祝活动,雷锋踩上高跷着女装。

爱情:日记本中发现“黄丽姐姐”

雷老说,雷锋的恋情为他所知,是因为一次在雷锋的日记本中看到了一份署名为“黄丽姐姐”的临别赠言。黄丽姐姐给雷锋写的临别赠言。

写这封情真意切的赠言的黄丽姐姐直到近40年后才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她就是雷锋的同乡王佩玲。王佩玲比雷锋大两岁,雷锋在望城县委机关工作的时候,王佩玲在当地供销社工作,两人上班地方离得很近。由于两人经常到附近的新华书店看书,相遇后就成为了朋友。时间一久,两人就产生了感情。黄老此次还特意带来了王佩玲一段关于雷锋的回忆录,“我在山路上碰见雷锋,问他为什么要送我日记本。他的脸涨红了。”王佩玲的回忆中还写道,“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的感情也一天天加深。在生活上,雷锋俨然像个大哥哥体贴我,照顾我。那段时间,我常常闹病,雷锋就一天三五趟地来看我,送药递茶……”

雷锋精神非常有现实意义

学校临别赠言篇(6)

此次设立的校级京东奖助学金,京东集团将以首年捐赠300万元,随后七年每年捐赠100万元的形式,分八年向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壹仟万元整,用于奖励中国人民大学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以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此外,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先生也以个人身份向社会与人口学院捐赠人民币壹佰万元整,设立强东奖学金,用于奖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科研能力突出的全日制本科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先生出生于江苏宿迁的一个农村家庭,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后来,刘强东创立了京东,由此缔造了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企业。刘强东的成长之路与母校的培养密不可分,特别是对于出身农村的他来说,深知考入人民大学十分不易,他希望通过以捐赠奖学金的形式,激励莘莘学子们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捐赠仪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对京东此次的捐赠表示了感谢,他说:“京东集团及刘强东先生心系学子、不忘初心的精神与关怀,深深打动着人大的每一位老师和学子。此次捐赠的奖助学金,凝结着刘强东先生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与希望,以及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践行,对此我们深表欣慰和感谢。希望人大学子能铭记京东集团和刘强东先生的关怀与重望,积极成才,将来也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馈社会。”

当天,刘强东由于出差国外未能亲临仪式现场,他专门委托赵国庆向母校及老师和同学们带去了问候和感谢。赵国庆在致辞中感谢人民大学为京东提供了鼓舞大学生更好发挥所长完成学业的平台,并表示能够参与到这样一个对大学生朋友、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中来,是京东集团的一份荣幸和一份责任。

学校临别赠言篇(7)

1.当我们一起看到毕业分数时,一起流下了泪,才叫自己的伤感。

2. 毕业季。友情不毕业,青春不毕业。

3. 毕业后,该笑的笑,该哭的哭,该告白的就告白吧。

4. 我不知道有多少个星辰醉心其间,挥一挥手又怎能抹去这不绝如缕的眷恋,哪怕今后的风景更美更好,我都无法轻抛过去一展笑颜。尽管人生告别寻常事,真告别时却又难说再见。

5. 我用一麻袋的钱上大学,换了一麻袋书;毕业了,用这些书换钱,却买不起一个麻袋。

6. 再一次回首,看一眼夕阳下教学楼的投影。从此,它便只属于我的记忆。而我,再不是它庇护下的学生。再见了,我的高中。

7. 尽情地饮干这杯毕业之酒吧!它是生活的甘露!它将给未来注进胜利,它将长留在我们的唇间舌上,留下无尽的回味。

8. 情依依,别依依,千言万语化作无语;你忘不了我,我忘不了你,相逢会有期。

9. 当我坐在毕业典礼的会场上,一瞬间竟有落泪的冲动,有些复杂的滋味涌上心头。

10. 大学四年,是我最美好的时光;同寝四年,是我最幸运的福分。感谢有你的秋冬春夏,嬉笑怒骂。愿你毕业后一帆风顺!

11. 母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珍藏着我们的友情,弥漫着我们的幻想。

12. 毕业前不敢对你说我爱你,是因为我怕你会不理我毕业后不敢,是因为我怕我们会变得更陌生。

13. 毕业这天遇见爱,却不得不在明天开始与这份真情分离。

14. 我多么希望你能留下去,那份千言万语化成的不舍,尽在这不言之中,但那已经不可能了。

15. 别离是一朵孤傲的云,下雨,让她爱上了母校的土地。

16. 我们都要相信:这次的分别是为了下次更好的遇见。

17. 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

18. 即使不能亲眼看你走,我也要面朝你离去的方向眺望远方。

19. 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是往日欢乐的终结,未来幸福的开端。

20. 积极主动投身学生会团学会工作,如果有能力,千万别放弃做一次部长的机会,当然能做主席更好。

对初中同学空间留的简短毕业赠言【最新版】

1.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

2. 毕业,我说是结束,你却说是成熟。

3. 记得在毕业典礼上说来不及说的话。

4. 那天,经过母校,听到熟悉的下课低声,仿佛看见了我们天心玩耍的场面。

5. 看着空荡荡的宿舍和柜子,总觉得留下了什么,原来我留下了我对你们的思念。

6. 你至少要给我一个衬托的借口,让我明白所谓的幸福。

7. 我们在轻雾缭绕之际分别。露,莹莹的,像你纯真的眼睛;雾,蒙蒙的,像我浓浓的离愁。

8. 只是毕业而已,现在我们就开始感慨离别,若有心,地理距离不是问题。

9. 我一向很理智唯独这次没有。

10. 室友,对不起,以前我天天欺负你,现在分开了,以后再也不能了。

11. 即使不能亲眼看你走,我也要面朝你离去的方向眺望远方。

12. 毕业了,不再为作业,论文烦恼了,可却要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

13. 六年的记忆,忘了吧。只为会笑的明天,不带走任何牵连、一点思念。只是不想流泪。

14.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15. 我用一麻袋的钱上学,换了一麻袋书。毕业了,用这些书换钱,却买不起一个麻袋。

16. 牵起你的手微笑,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骄傲。

17. 愿我的临别赠言是一把伞,能为你遮挡征途上的烈日与风雨。

18. 就让我再多望一眼,就一眼,我不想丢掉这段回忆。

19. 毕业了,没有所谓的逃课了,给自由和散漫道别了。

20. 毕业我们默默地回首,六年的时光就这样从指缝间流走了。你会哭吗?我已润湿了眼眶。

对初中同学空间留的简短毕业赠言【精彩版】

1、毕业季,有人笑着说解脱,有人哭着说舍不得。

2、班上有佳人,美丽而独立,一顾倾全组,二顾倾全班,不知倾组与倾班,佳人已毕业。

3、毕业是罪人,把我们班一个大集体给分开了。

4、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真诚的友情,深切的怀念,像幽香的小花,开在深谷。

5、还记得我们一起疯,一起颠的日子吗?我希望毕业后,我们还可以继续。

6、用四年的时间换一个心底永远的回忆。

7、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8、因为我们都已明白,此去再也没有比手中这一杯更醇更美的酒了。

9、留些记忆吧,在脑海里说些话语吧,在内心底唱首老歌吧,在空气中写些文字吧。

10、其实毕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大以后,以前的那些同学好友都不记得自己。

11、终于还是毕业了,有些人也许一辈子也见不到了。

12、这个六月。喜欢校园、喜欢同学、喜欢老师。这个夏天就要和他们挥手了。

13、最后的一科,老师和同学们都哭成了一片。

14、就这样眨眼间毕业了。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要永远不毕业。

15、就算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微笑。

16、面临毕业,你也许会有很多不解,也许会有许多舍不得,也许会有很多遗憾,也许会有些后悔,也许会有许多留恋。

17、认识你是我的欢乐,离开你是我的痛苦。对于即将的离别,支持着我的是对于重逢的期盼。

18、衷心祝福你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人生旅途中的荆棘,能够做到。

19、最后一节课老师坐在凳子上和我们说,你们再看看书吧,我再看看你们。

20、今年我们毕业了,疯癫病也治好了。

 

对初中同学空间留的简短毕业赠言相关文章:

1.给初中同学的简短留言

2.qq空间给初中同学的简短留言

学校临别赠言篇(8)

近两年,国内大学也越来越关注校友捐赠,甚至把“校友捐赠力”列为评价办学水平的一项指标。按理说,国内很多高校办学条件还有待改善,一些贫困生也面临失学危险,如果有校友慷慨解囊,那的确是好事。然而,有统计显示,1990年至2012年,全国众多高校获得的校友大额捐赠的总额仅73.82亿元。本土校友的捐赠热情为何不高?为何又有校友喜欢搞“请石头”这样耗资不菲却没有实际意义的捐赠呢?

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来大学经费运作不透明,很多钱被拿去搞面子工程被大吃大喝了,校友们当然不愿意捐钱给你,送块石头,既不能被官员贪污挪用,也能投学校装点门面之所好,甚至契合某些领导“找靠山”的心理,何乐而不为?

更深层原因是,我们的校友缺少对母校的强烈认同。美国盖茨基金会的研究表明:校友的捐款数额往往体现出自己对母校的感情,而感情亲疏往往与学校教学水平、教师品德等因素有关。针对毕业生对母校是否存有感情这个问题,《中国青年报》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在1146名参与者中,超过七成的学生表示对母校印象不深,甚至认为自己与母校“只是一场交易”而已。高校学费越来越高,扩招后师资力量捉襟见肘,对学生的培养也不像以前那么精细,而学术造假、政绩工程等丑闻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又怎能唤起校友的感恩和怀念呢?

学校临别赠言篇(9)

3、我们每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都要拍照留念。

4、毕业时,我们全班同学在一起合影留念。

5、毕业的时候,同学们赠言留念,互相勉励。

6、我的好友搬家了,她赠我一支钢笔以作留念。

学校临别赠言篇(10)

日本大学按设置者不同分为国立、地方公立和私立大学,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截止2009年,日本共有大学773所,其中国立大学86所,地方公立大学92所,私立大学595所。在校学生人数共有284.59万人,其中国立大学62.18万人,地方公立大学13.69万人,私立大学208.72万人。单从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上来看,日本私立大学显然占了很大比重,分别达到76.97%和73.34%。但从日本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大学综合实力来看,以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名古屋大学、大阪大学、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等7所旧制帝国大学为代表的国立大学则是日本大学的核心,这7校加上东京工业大学和筑波大学也被日本学界称为“研究中核大学”。以2009年为例,86所国立大学获得的来自政府的运营费交付金是1兆1695亿日元,而595所私立大学获得的政府公共财政拨款仅仅只有3600亿日元。[1]显然,长期以来日本中央财政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主要对象是国立大学,这与我国中央直属高校情形相似。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前,日本国立大学作为国家机构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预算获得充裕的经费,对社会捐赠等外部资金的获得没有特别的重视。但法人化改革后,随着日本国立大学主要财源的逐年减少,日本国立大学认识到国家财政拨款以外的外部资金的不可缺性,开始重视对社会捐赠等外部资金的争取。现在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第一期中期目标期(2004~2009年)已经结束,各国立大学在获取社会捐赠等外部资金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在考察日本国立大学接受社会捐赠的历史基础上,对法人化改革前后日本国立大学获得社会捐赠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

一、日本国立大学社会捐赠历史

明治维新之初,日本效仿美国,提出了设置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政策,但由于日本政府在大学设置形态上的态度比较暧昧,大学的设置重点最终还是向国立高等教育机构政策转变,1886年第一所帝国大学东京大学的设立就是见证。随着日本产业化、近代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高等教育规模也不断扩大,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经费的负担开始变得困难起来。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开始重视,逐渐形成了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支持+管理”的基本政策。这一发展阶段的另外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日本政府在新的国立高等教育机构设立计划中提出,国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创设费用可以以社会捐赠的形式吸收来自民间的资金,政府还在公布新的设置计划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捐赠劝诱活动来募集资金。[2]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之初就曾重视利用社会资金来分担由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给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

日本国立大学接受社会捐赠最早可以追溯到1886年,这一年在石川县金泽设置了第四高等学校(国立金泽大学的前身),其创立费用中的一部分吸收了来自旧封建主、官员以及教师的“一般社会捐赠”[3]。随后,这种吸收民间捐赠资金创办国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模式在日本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到1906年,日本政府准备设立九州和东北两所帝国大学,由于经费问题而使设立计划难以推进。后来日本政府接受了来自民间富豪和财阀的总额约为100万日元的捐赠,其中九州帝国大学获得61万日元,东北帝国大学获得24万日元,北海道帝国大学获得14万日元。[4]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时日本政府设立帝国大学而经费短缺的压力,同时也开创了吸收民间捐赠资金创立帝国大学的先例。这在日本高等教育史上也是“破天荒”的事情。[5]此后,这种吸收民间资金创立国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做法没再出现。

二、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前的社会捐赠

长期以来日本国立大学是属于国家直接管理的国家机构,以国家预算拨款为中心来维持学校运行,而且法律规定国立大学获得的社会捐赠是不允许私自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全部上缴国库。大学接受社会捐赠后得不到实实在在的有利之处,这样极大损伤了国立大学募集社会捐赠的积极性。因此国立大学对社会捐赠等外部资金的获得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加以争取。另一方面这些社会捐赠上缴国库以后,国家使用和支配这些捐款将不再考虑捐赠人的意向,这导致有向大学捐赠想法的个人或团体变得越来越少。针对此现状,日本政府在会计法上对国立大学接收的以奖学为目的的社会捐赠资金做了特别处理。1890年颁布的《国立学校及图书馆会计法》第4条别规定,“对学校、校图书馆的捐赠以及指定了捐赠用途的捐款将受指定用途的约束”,所获得的奖学捐赠资金可以委托大学校长经营管理。[6]二战后这一制度也基本得到延用,1964年4月《国立学校特别会计法》制定时,在同法实施令第8条规定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奖学捐赠委托经营管理事务处理规则》。这个制度规定,以学生奖学金、学术研究和对其他教育活动的奖励为目的的社会捐赠资金,各国立大学校长在审查捐赠目的及条件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接受。社会捐赠要以现金或者是国债等有价证券的形式进行,如果以股票形式进行捐赠,一般先要将股票进行变卖换成现金后再进行捐赠。国立大学接受捐赠后,将捐赠资金作为年度收入上缴国库,然后中央政府在对各国立大学年度支出预算时下拨同样数额的资金给大学校长,这进一步完善了奖学捐赠委托校长经营管理的制度。在税收优惠方面,政府对国立大学社会捐赠依据捐赠个体不同实行不同的政策。法人实体捐赠者实行把捐赠金额全额作为企业损金计入的优惠税收政策。[7]对捐赠金额在5000日元以上的个人捐赠者实行在其个人捐赠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制度。具体而言,捐赠者应纳税金额={个人所得-(捐赠金额-5000日元)}×税率,其中捐赠金额在作减税计算时以个人年总收入的40%为上限,该政策对小额捐赠者的积极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旨在鼓励捐赠的优惠税收政策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前,国立大学特别会计制度规定的社会捐赠主要是指奖学捐赠。奖学捐赠主要是指民间企业、财团及个人以支持和奖励教育研究为目的的社会捐赠,也包含那些用途指定的来自民间研究支援团体的研究助成金。这一时期,“国立大学所获得的社会捐赠以对教育研究进行支持和奖励为主要目的,来自民间的捐赠金及有价证券”[8]。国立大学募集社会捐赠的总体实绩是,1983年募集到150亿日元,以后逐年有所增加,1992年募集到501亿日元。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每年增加幅度不大,到法人化改革前的2003年募集总金额达到556亿日元。以2001年为例,社会捐赠的金额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各国立大学《2001年度表》相关数据作成。

2001年度日本99所国立大学募集到的社会捐赠资金总金额是483亿日元,平均每所大学的募集金额为4.88亿日元。但各国立大学募集社会捐赠资金的差额非常大,募集金额最少的大阪外国语大学只有360万日元,而募集金额最多的东京大学为51亿日元,整整相差1416倍。现将募集金额前10位及后10位国立大学的情况用表格的形式加以说明。

从表3中我们不难看出,日本传统强校和综合型大学在募集社会捐赠资金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日本大学传统“7强”也就是旧制7所帝国大学所募集到的社会捐赠资金雄据前7位,而且数额优势非常明显。而且募集金额差距不仅仅只是在强弱校之间出现,强校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如东京大学和排名第10的广岛大学相差398776万日元,前者是后者的4.6倍。排名后10位的国立大学则多以新制文科大学和小规模、单科型大学为主(如表4所示),这些大学在募集社会捐赠资金方面明显处于不利位置,难以和以7所旧制帝国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型传统强校相提并论。

三、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后的社会捐赠

1999年7月日本国会通过《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2000年5月文部省提出“根据特例法实施法人化”,并于同年7月成立了由现任国、公、私立大学校长、财界和大众媒体有关人士共53人参加的“关于国立大学等的独立行政法人化调查讨论会议”。会议于2002年3月26日发表了《关于“国立大学法人”新形象》的最终报告。报告中指出,按现行法律规定,目前的国立大学作为国家行政组织的一部分,在预算、组织、人事等方面都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自由灵活开展教育研究活动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亟待改革。2003年7月,日本国会审议并通过了《国立大学法人法》,作为改革的法律基础。2004年4月l日起,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正式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施行。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在法律基础、机构性质、预算分配方式、雇用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见表5)。

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后,作为日本国立大学主要经费来源的国家运营费交付金年年下降(见图1),在法人化改革的第一期的6年间运营费交付金减少了5.80%,减少金额达到720亿日元。另外,加上日本国立大学学生学费上涨困难等原因,造成学校日常运营经费面临压力。为了维持高水准的教育质量和研究水平,日本国立大学认识到国家财政拨款以外的外部资金的不可缺性,开始重视对社会捐赠等外部资金的争取。法人化改革后,各国立大学不再属于国家机构而是作为独立法人存在,有关社会捐赠的政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获得的社会捐赠年初作为预算全部上缴国库,再以委托经营管理的方式支出的制度已不再存在,各国立大学按照捐赠者的意愿自主接受其所捐赠款项并支配使用。

2005年1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决议《日本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中指出,“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不仅仅只是学生的学费、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的支援,还要积极争取和确保来自民间企业及个人的捐赠、科学研究委托经费;附属医院的收入;社会事业收入等大学自主财源,要使大学财源多样化”[9]。这是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后明确指出社会捐赠是日本大学的一个重要财源。对日本国立大学而言,法人化改革后,国立大学面临运营经费减少的困境。为了教育研究环境的改善,争取到更多的教育经费,社会捐赠成为国立大学维持大学多样化活动的重要外部资金来源,并逐渐得到各国立大学的重视。以前那种“捐赠―接受”的被动地位得到改变,各国立大学一改过去在募集社会捐赠过程中的不作为,开始重视校友会等吸收社会募集资金机构的作用。以前校友会是学院设置的机构,现在各国立大学都把它作为校级机构而设置,主要职能是针对社会个人和法人积极募集社会资金。据东京大学和野村证券在2007年进行的联合调查研究显示(如表6),有募集社会捐赠经验和实践的国立大学比例高达84.8%,已经超过了私立大学的82.5%[10],短短三四年时间在募集社会捐赠上,日本国立大学已经开始积极主动采取行动和措施。而地方公立大学有募集社会捐赠经验的只有14.8%,还处于比较被动的阶段。

截止2009年,日本国立法人化改革已经完成了第一期中期目标,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成果之一的日本国立大学经费来源多样化已经初步显现(见图2)。

以2008年为例,日本国立大学经费收入中比例最高的仍然是来自政府的运营费交付金拨款,但比例却已经有较大幅度下降,由法人化前的68.12%下降至44.67%;大学附属医院收入超过学杂费收入排第二位;社会捐赠资金占总经费的比例缓慢上升至3.12%。可以看出,日本国立大学所获得的社会捐赠收入总体规模还很小,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国立大学社会捐赠募集金额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前的2003年,募集到的社会捐赠金额是556亿日元,到2008年上升为825亿日元,增加了269亿日元,增长幅度为48.38%。日本国立大学社会捐赠募集金额虽然在2006年出现过小幅下降,但总体上还是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上升势头,不过相对于国立大学总经费而言规模依然很小,仍处在“起步阶段”。

从日本国立大学接受社会捐赠的现状来看,社会捐赠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基金进行捐赠;二是奖学捐赠;三是讲座捐赠。后两种捐赠表现为直接对大学经费进行捐赠。

(一)基金捐赠

日本较大规模大学一般都设置有自己的基金,现在很多一般规模的大学也开始考虑设立基金。日本国立大学在法人化改革后对设立基金的态度比较积极。日本大学把基金作为社会捐赠资金的“蓄水池”,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经营和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用于支援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属于“果实运用型基金”。

以日本国立大学基金规模最大的东京大学基金为例。2005年4月设立了负责东京大学基金筹集、经营和管理的专门机构涉外本部,现有工作人员14名。其中,负责涉外本部全面工作的理事一名,由东京大学具有一定管理和经营经验的人担任。理事以下设副理事两名,来自日本民间企业高级管理层。这三人组成东京大学基金的核心管理层,带领由特任职员组成的工作团队,活动在基金募集的第一线。东京大学涉外本部现有11名特任职员,其中8名为特任专门员,3名为特任专门职员,全部具有民间企业工作经历。法人化改革后的6年期间,东京大学面临来自政府的运营交付金共减少65亿日元所带来的财政压力。[11]2010年东京大学制定了“东大2000”计划,也就是到2020年基金目标总额达到2000亿日元。然后东京大学每年按5%的经营收益率,相当于每年100亿日元用于进行学生奖学支援(20亿)、研究者支援(30亿)、校园及设备建设支援(50亿)等。截止2010年3月,东京大学基金共募集到217.15亿日元社会捐赠资金(图4、5),扣除其中用途指定的捐赠129.68亿日元和募集捐赠的人员开支及活动经费9.12亿日元[12],作为基金积累的金额为78.35亿日元。就基金募集实绩来看,东京大学作为日本最高学府募集金额并不理想,要实现“东大2000”的计划目标还任重道远。而且,占总募集金额4.2%的人员及活动经费偏高,适当控制募集成本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民间企业法人和一般个人捐赠分别占到总捐赠金额的58.96%和34.03%,具有绝对优势。而来自东京大学毕业生的捐赠只占到6.26%。2007年,美国大学共募集社会捐赠金额为297亿美元,其中来自毕业生的捐赠超过27%[13],其中差距不难看出。

(二)奖学捐赠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前,对奖学捐赠实行的是文部科学省委托大学校长经营管理的制度,学校没有自。法人化改革后这种国家层面的委托管理制度已不再存在,各国立大学开始制定新的规章来对奖学捐赠实行管理。国立大学把获得的奖学捐赠作为实施产、学、研合作政策的一部分,鼓励以接受捐赠方的委托研究的方式来接受来自社会的奖学捐赠。以个人和研究室名义接受的社会奖学捐赠要严格遵守各大学制定的规章并承担相应义务,大学则以研究助成金的方式拨付给受捐赠的个人、研究团队或者研究室。法人化改革后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各大学开始实行按一定比例对奖学捐赠收取管理费作为间接收入来补充大学经费的制度,而且收取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例如,东京大学在2008年就宣布将管理费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由原来的10%提高到了30%。其他国立大学大都维持在10%的水平,也有极少大学仅仅扣除5%作为管理费。[14]

获得奖学捐赠较多的大学(见表7)都是日本的传统强校,拥有医学部的综合性大学更容易获得来自民间企业和财团的捐赠。从表7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日本传统“七校”在募集金额总体上有很大优势,但这“七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排名第一的东京大学几乎是排名第七的名古屋大学的5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本旗舰大学在获取资金支持方面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三)讲座捐赠

这种方式在日本私立大学中开设较多,特别是在日本首都圈和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圈,讲座捐赠被众多私立大学广泛采用。法人化改革前只有少数国立大学利用社会捐赠开设讲座;法人化改革后,国立大学开始重视这种吸收社会捐赠设置讲座的方式。讲座捐赠是指学校接受来自社会的捐赠开设讲座,讲座中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及助教等的人员费和研究经费也多由捐赠企业承担。但讲座开设时大学作为讲座的提供者,对讲座的内容等有很严格的审查制度,例如与军事有关的讲座是不被允许开设的。目前日本国立大学中开设捐赠讲座最多的是东京大学,从2008年末到现在共开设了84个讲座。其中医学、工学两学科占了半数以上,经济、政治、语言文化等文科专业也设置了讲座,但数量极少。通常这种捐赠讲座的设置都有一定期限限制,但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申请更新。东京大学由于受学校规程限制,捐赠讲座的时限以3~5年居多,但医学方面的捐赠讲座设置时间常常会得到延长,设置持续十年以上的捐赠讲座也出现过。医学、工学等学科设置捐赠讲座,捐赠企业常常负担讲座运营的全部费用,但对于经济、政治等文科讲座的捐赠大都仅仅只局限于资料和书籍等方面。讲座捐赠的金额一般在1~2亿日元之间,但也有捐赠超过3亿日元的情况。[15]

目前这种捐赠方式在日本国立大学中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规模很小。设置捐赠讲座最多的东京大学也仅仅只有84个讲座,这相对于东京大学全体讲座数量来说还十分少。其他国立大学的情形也大致如此。对于饱受研究经费不足困扰的日本国立大学来说,它们最希望得到的是能直接用于研究的资金,这对于以捐赠讲座方式进行捐赠的推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从捐赠者的角度来看,企业法人捐赠者可以利用设置讲座来提升自己企业的知名度;个人捐赠者也可以利用贯名讲座的方式使自己的捐赠行为得到表彰。所以,希望大学设置讲座捐赠的法人和一般个人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因此,如何协调大学和捐赠者之间的目标和需求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与奖学捐赠相比,讲座捐赠者是通过捐赠设置了讲座这一大学学术活动组织,而且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如果讲座研究内容与捐赠企业有很强的关联性,那么其研究活动可能只对特定企业有利或者是有直接利益贡献。这种情况涉及到学术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这也可能是这种捐赠方式目前还收效甚微的另一个原因。

四、结语

从本文的研究来看,日本国立大学甚至是帝国大学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也曾出现过吸收社会捐赠资金办学的历史,但就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出现过。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前,日本国立大学完全依靠政府财政预算进行运营,对社会捐赠等外部资金没有引起重视,只有部分传统强校接受了一定数量的以奖学为核心的社会捐赠,但学校之间的金额差距也很大。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各国立大学面对财政压力,为了维持较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开始意识到国家财政预算以外社会捐赠等外部资金的不可或缺。现在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第一期中期目标的6年已经结束,这期间国立大学主要通过基金捐赠、奖学捐赠和讲座捐赠等三种方式募集社会捐赠资金,所获得的捐赠金额总体上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但相对于日本国立大学总经费而言规模还很有限,仍然处在“起步阶段”。由于日本国立大学传统上没有重视社会捐赠,募集能力和经验都相对低下,面对捐赠意识和文化都相对缺乏的日本国情,如何快速把社会捐赠推进到“快速发展期”,还有很多课题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居泰彦.高等教育担の新代をく[J].代の高等教育(IDE),2007(7):7.

[2][5]天野郁夫.大学のファンドレイジング―日本の■[J].代の高等教育(IDE),2006(10):6―7.

[3]旧制高等学校料保存会.旧制高等学校全(第5卷)置.■[M].日本:昭和出版,1982 . 58-59.

[4]九州大学立五十周年念会.九州大学五十年史[M].日本:九州大学创立五十周年纪念会出版,1976.89.

[6][7][9]伊藤学司.大学に■する寄付金政策[J].代の高等教育(IDE),2006(10):12―15.

[8]日本文教予算事研究会.文教予算の■ガイド・大学(平成10年度)[M].日本:第一法规出版,1998.12.

[10]片山英冶,小林雅之.日本の大学の寄付募集の状[R].2007.20.

上一篇: 领导学论文 下一篇: 心理学研究生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