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道德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31 00:20:50

社会道德问题

社会道德问题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122-02

在“以德治国”问题内部,人们对道德的理解主要停留在伦理学层面,大多学者往往从伦理学视角透视道德,从伦理学和法学关系视角研究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应该说这是有益的,但却是不够的。“以德治国”作为一个治国方略,问题相当复杂,道德也绝不仅仅是伦理学范畴。道德是人际社会价值关系的调节器,是解决人们“怎么办”问题的重要手段,因而也是社会学和社会哲学范畴。本文拟从社会哲学视角对“以德治国”中道德的社会控制问题加以探讨。

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存在社会控制,没有社会控制就无异于自我毁灭。在现实社会中,社会控制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德治虽不能作为主要模式与法治相竞争,但法治从来也不可能代替道德的重要作用。相反,理想的法治必须有道德的支持。这是因为:在立法上,法治的基础是完备、清晰、明确、统一的法律条文,但由于法律不可能完全预料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及人类不可能用语言包罗、穷尽所有行为和事件,因此,法律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永远是滞后的,也永远不可能是完备的而只能是不断完善的。

作为他律的法律是一种刚性的社会规范,法律可以规定人们必须履行的义务,但服从法律的义务却不能由法律做出,只能由道德完成。对于法律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和法律义务,而是服从法律的品质,如果没有服从法律的品质,法律就不会获得也不能实现其精神价值即对正义和公正的追求。

法治秩序主要不是来自它的外在强制力,而是来自它被信仰,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价值信念。因此法治秩序的高级实现形式是道德之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合理而适度的道德控制尤显重要。

1 道德控制目标的选择

在道德控制的层面上,应以官德建设为先。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以吏为师”的记载。从社会学意义看,官员处于社会分层的上层,对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有着决定性影响力。因此官本身的道德取向和实际道德表现,就具有了导向的作用。官德处于社会群体道德的核心地位,这是由官德的社会价值决定的。

在道德控制的机制上,应着眼于建立和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健全道德利益回报机制,实现义与利的对等。道德赏罚是进行道德控制的基本手段,但道德赏罚往往是一种精神赏罚,加上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误的观念:道德只讲义务不讲权利,道德回报问题几乎是被忽视了。由于历史因素,道德建设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政治立场、观念和态度方面,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利益关系问题关注较少,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情绪乃至行为往往为利益的大小得失所困扰和牵制,利益问题始终是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动因。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革命精神的产生,最终源于对物质利益的关心和追求。因此,道德建设必须要以正确调节利益关系为重点,防止和杜绝用所谓高尚的思想觉悟和谦让的道德姿态,来掩盖实际工作中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用完善的利益调节机制、道德回报机制在社会上形成健康向上的导向力量,引导人们合理合法地追求和获得个人利益,并自觉地将个人利益的追求同社会利益的需要有机统一起来。

履行义务就应得到公正客观的回报,是一条普遍客观的道德法则。如果高尚只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只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那么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不公正的社会。因此我们要致力于改变二者相脱离的现象。要在奉献和回报之间建立一个良性社会机制,要使尽义务的人得到公正评价和回报,使不尽义务的人受到谴责和惩处。只有当我们的社会真正建立起扬善抑恶的有力机制,道德建设、市场经济才能顺利发展。

2 道德控制程度的确定

道德控制的本质属性是约束性。但是任何约束都不是无条件的,都有它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不但起不到约束作用,反而会使约束机制破坏。这个极限就是道德控制的度。

道德控制从空间范围而言,有力度、刚度、密度之分。力度是受控个体或群体的空间与人们实际生活空间的比率。道德力度越大,人的自由空间就越小;反之,则越大。这说明“道德真空”总是存在的,如果强行把道德空间纳入道德控制范围,只会引起人们的反感,造成社会混乱。刚度是指受控范围出现的不道德行为与受到惩罚的不道德行为数的比率。如果不道德行为数与受惩罚数相等,说明社会普遍具有了正义感和责任感,社会越轨行为就会减少。问题在于道德控制本身并不能完全消除不道德行为。因为道德控制的手段完全要依赖于受控者的自觉心态,对于那些厚颜者不起任何作用,道德只对想守德的人起作用。这就要把道德控制与法律控制结合起来,触动不道德者的既得利益,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痛苦,从根本上制止不道德行为。密度是指在特定的道德空间里所有行为数和实际受控制数的比。由于社会行为的非道德性的出现,在客观上就要求道德控制的密度讲究疏密相间,不宜密不透风,一方面要使人们的行为有章可循,有范可就,另一方面要循而不呆,就而不使。

道德控制是否过度当然还得视受控者的心理承受力而定。心理承受力是一定社会组织对其成员所施加的压力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所能接受的状态,它是各种心理能力的综合,具体可分解为认识能力、应激能力、耐压能力、平衡能力。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强,过度的道德控制在受控者看来也不过分。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控制可谓严厉无比,但耐压能力很强的中国人反而习以为常,不觉得过分。经过“”之后,中国人的心理承受力开始弱化,甚至有些脆弱,所以目前的道德建设不可太急于求成,以免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只有合理与适度的道德控制,才是有效的道德控制;只有有效的道德控制,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 道德控制方法的运用

德治与法治同为治国方略,不可互相替代。在现实生活中,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必然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它们是可以结合而且必须结合的。道德控制也必须运用法律手段。但强调道德作用时不可极端化。泛道德主义将削弱法制的力量,其结果必然出现“人治”或“人治下法治”。强调法律至上,并非主张法律万能。历史事实说明,形而上学地片面夸大或缩小法治与德治任何一方作用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中都是有害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实施道德控制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准确地认识和领会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

想,避免认识上的任何片面性。二者结合起来是完整的治国方略,而不是可以彼此分开的两个方略。法治起到的是外在地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不能内在地遏制和感化人们的思想动机。法治只能在“最不敢”的层次上遏制各种犯罪行为,而难以在更深的层次即“该不该”、“愿不愿”、“有没有”的原始动因上遏制犯罪心理。只有坚持法治与德治结合,标本兼治,才能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要根据时代精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赋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新的内涵。世界近代史表明,为了减轻政治失控、社会失序、道德失衡所造成的社会动荡,一些国家一般采用两个办法:一是法律之剑,二是道德之光。道德之光就是靠道德说教,包括两个内容:宗教精神和人文精神。今天我们倡导的法治,是各级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要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我们所主张的德治,是中国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范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结合社会现实,大力倡导大众化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使社会主义德治更活泼地流淌进社会生活的每一块土地,以帮助更多的人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在实施道德控制的实践中,应自觉地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联系起来。立法要重视法律的道义基础,司法要体现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道德建设要把遵纪守法作为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提出,使法治和德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4)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紧密结合各级各类人员的社会身份和职业特征,科学地制定好人们的道德行为规范守则,并务使其落到实处。

(5)通过有效的道德教育、舆论导向、行业整顿,使建立起来的道德规范家喻户晓,形成社会风尚,把外在要求转化为人们稳定的道德良心。充分发挥群众在道德监督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监督氛围,并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进行道德影响的做法。一些外国学者甚至断定,大众传媒是政治社会化的非同寻常的手段。

(6)在实施“以德治国”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要各级领导干部不徇私枉法,不以身试法,做守法有德之人,就会使正气得到弘扬,邪恶得到遏制,真正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相辅相成。

社会道德问题篇(2)

1.会计的概念和职责

马克思说,“会计是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这个概念赋予了会计既有核算职能,又有管理智能。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除了对本单位、本部门的经济管理负有责任外,同时也担负着社会责任。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必然直接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企业人道论坛协会会长约翰·马雷斯在其所著的《企业新概念》一文中说:“今天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新概念,即企业已不再被看作本文由收集整理创造利益和财富的工具,它必须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负责。”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社会责任十分重要。

2.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当中,绝大多数会计人员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兢兢业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无视法规,弄虚作假;追求私利,监守自盗,执业态度不端正,缺乏敬业精神,使会计造假案件越来越多,造假的数额越来越大,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十分严重,如“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具体表现在不坚持原则,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伪造、篡改、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编造虚假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或经济指标,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扰乱了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

3.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原因

会计人员自身法制观念淡薄是最直接的原因。法律法规、单位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会计人员的待遇偏低,会计人员的技术职称、考核考评体制体系不健全,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打击会计违法犯罪措施不力等,也使一些会计人员心存侥幸,利用职务之便违规违法。

4.会计职业道德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具体表现为会计人员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遵纪守法,不贪不占;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勤学苦练,技能独特;诚实守信,服务社会;强化服务,参与管理;切实对单位、对社会公众、对国家负责。它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5.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1)建立健全配套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一是在校阶段的教育,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从事会计工作之前就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二是加强会计人员从业的继续教育。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使会计从业人员时刻牢记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格。

(2)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会计人员的岗位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罚制度,并与其岗位资格、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等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效率。

(3)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净化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单位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

(4)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和会计职业道德评级方法,它包括内部评价和社会评价。要把正确引导和舆论宣传相结合,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搞好。

(5)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大惩治力度,强化会计人员道德自律。适度增加对会计造假、信息失信的经济惩罚力度,使造假的预期成本大于造假收益。

二、会计社会责任

1.会计社会责任的概念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除了受托从经营者角度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确认、计量、报告以外,还负有向所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社会集团提供会计信息的责任。会计人员向社会集团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是担负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因此,要求会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带着实事求是的诚信态度,忠于职守不偏不倚地按照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要求,提供符合要求的会计信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要建立良好有秩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必须以单位会计社会责任的建立与实践作为其保障。

2.会计诚信责任

会计诚信责任是会计社会责任的保障,因为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诚实守信,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把现实的经济状况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服务。所以,对会计来说,诚信是财富,有助于业务的开拓与市场的占有;诚信是财源,不仅可以使客户增多,扩大实力,而且可以使合作者增多,从而在合作中取得利润;诚信还是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一旦丧失就意味着企业失去了走向市场的通行证。

3.依法纳税的责任

依法纳税是单位会计基本职责。依法纳税对国家和人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国家的血脉,没有税收就没有国家繁荣富强,就没有人民的安居乐业。纳税人缴纳的税收,为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纳税人依法纳税拉动了地区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产生更好的利益引导作用,最终实现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税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正是通过纳税人缴纳的税收筹集财政收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加强国防和公共安全,促进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提供支持。

社会道德问题篇(3)

关键词:当代中国;道德问题;道德异化;哲学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项事业中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与此同时,当下,对于那些正处在危险或困境中急需得到他人帮助的人,旁人对他们往往抱着十分冷漠的态度;一些善良的人本能地想帮助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但由于担心自己遭受不应有的风险而放弃援助;有的人损人利己、假公济私、坑蒙拐骗视他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人与人交往中出现不讲道德以及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频频被媒体曝光。由此可知,当下我国正面临着如此严峻的社会道德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就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化解道德问题,复苏道德生命力是极其必要的。

一、当代中国面临道德问题的现状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忧虑,那么社会道德问题的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从以下的案例中可以看出。

2005年7月19日,一名10岁女童在南京火车站她看到一位老太太不慎倒在地上,便主动去搀扶,没想到老太太抓住女童,硬说是女童撞倒了她,要求送她去医院,并一再要求女童母亲赔偿100元钱。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公交车,在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然后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某并将其告到法院要求索赔13万多元,这背后谁在说谎,其结果彭某竟是位好心的搀扶者。2009年11月6日早晨,淮安一位周老太太在推自行车卖豆饼途中,捡到1700元现金,在几经周折找到失主后,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失主坚称丢的是8200元,坚决要求周老太返还另外的6500元,并将周老太告上法庭。2010年兴化市一位老人骑三轮车不慎摔倒,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前后长达15分钟之久却无人问津。[1]

二、当代中国出现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代中国出现了不讲道德、做好事反被人诬陷、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一系列道德问题,那么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道德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现代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唯经济主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生存,人们不断追求经济的增长与物质的富足,在这样的视阈下,唯经济主义成为了现代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在唯经济主义中,经济成为决定人与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以此同时经济的增长也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道德、情感等精神因素被漠然置之。当经济成为支配社会生活的唯一因素时,物质主义将成为人类的信仰与追求,人被设定为“经济人”,这时道德等同于享乐、等同于,它被认为是合乎天性的。马克思说:“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即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高尚激昂的宗教虔诚、义侠的血性、佣人的温情,一概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冷水之中。它把人的个人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3]由于市场经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利益的驱动下,使人们对金钱、财富等物欲极大膨胀,只注重目的、利益、采取不折手段的恶性竞争,从而人情淡化、精神情感受到抑制,这种道德失序已达到失去人性的程度,同时也冲破了道德和伦理的底线。

2.道德的异化

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由于人们盲目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做出不道德行为,严重违背了道德的原则,从而使道德规范遭受严重的冲击,即出现了道德异化现象。而道德的异化又导致道德的虚伪化以及道德的空洞化。面对道德的异化,人们难免会对道德失去信心,从而大家时常在感慨这个社会人心冷漠,道德在沦丧,久而久之,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会慢慢消解人们的道德热情与道德意识,甚至会导致整个社会陷入道德麻木的深渊。

3.社会价值观的错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对文化传承、优秀传统道德理念、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不重视,以及市场经济的视阈下,自私自利的凸显、规则的层出不穷、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朽败等影响下,我国主流价值观遭受史无前例的侵袭,致使我国主流价值观出现严峻的扭曲,正确的价值观被否定与曲解;错误的价值观受到崇尚与流行。以圆滑世故为精明、明哲保身为智者、诚实为傻、无私奉献为呆,在这种错位的价值观的冲击下,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遭到颠覆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高尚的道德都已过时了,人们在流行的趋势下奉行个人主义立足社会。由此可见,社会价值观的错位是道德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4.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不健全

在当下,那些不讲道德、坑蒙拐骗、危害别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做好事反被人污蔑等种种事件,又有谁不知是恶而为之的呢,那么他们明知道是恶端为什么还要去做呢,那是因为他们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这些利益通过合乎道德的渠道是得不到的。那么这些恶端的成败取决于什么呢,那就是社会的赏善罚恶的机制。然而,在当下中国,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再加之我们一直以来存有这样的一种偏差的观念,道德只是种义务而不是应有的权利,道德回报问题不被关注,长此以往导致恶性循环,道德逐渐下滑。在现今社会失序泛化、人们的自律意识如此贫瘠的情况之下,光靠优良的传统美德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更注重于健全并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

三、化解道德问题的实施路径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防止对物质的片面追求。要克服当今市场经济冲击下物欲横流、金钱膨胀、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现象,增进社会群体间的主体性与道德意识,不断的自我反思与内化,不断的自我提升与超越,使自我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升华,不断克服唯经济主义视阈下“经济人”的本质属性,从而有效预防道德问题的出现以及降低社会道德现象的产生。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才能避免对物质的盲目追求,从而对道德的方向才能合理把握,对道德的行为才能有效实施。

其次要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并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同志提出“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讲道德、明善恶、知荣辱、辨是非,引导公民要加强道德教育并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要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全社会成员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理念,形成互敬互爱、扶贫济困、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强化道德观,提高公民道德的自律性,弘扬道德热情,恪守道德意识,遵守道德规范和坚守道德原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助于维系稳定的社会秩序;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与社会的规范;有助于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再次要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并对道德者的合法权益给予保护。社会赏善罚恶必须体现在政策以及法律的运行之下,并对道德者的正当权益给予保护与奖赏,只有不断健全并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人们在关心个人功利主义的同时才会遵守社会认可的价值取向,如果有人不合乎道德而出现了越界,那么对于他的只有法律的制裁与严惩。所以社会赏善罚恶机制展现出它的魅力,使人因德而得、因不德而失,即对于有德者给予奖赏,并做到对有德者的正当权益给予保护;而对于那些没有道德、道德失信的人给予责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引导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良知、道德热情,促进社会走向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减少道德出现的问题,又必然能够从根本上扼杀道德危机的诞生。

总之,当代社会的道德问题已不在是公民的伦理缺失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矛盾,而是全面社会发展的问题,它阻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构的步伐,笔者认为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进一步完善社会赏善罚恶的机制,才能有效化解道德问题的出现,走出道德危机,复苏道德的生命力,努力把中国构建成道德文明的良序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2]张思宇.转型中国之价值冲突与秩序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194-195;10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468

[4] 徐贵权.价值世界的哲学追问与沉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153-171

社会道德问题篇(4)

当前,网络虚拟社会的道德问题日趋严重,从国家、社会、个人的角度来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深刻剖析网络虚拟社会的特点以及道德问题所在,从而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治理路径,以端正网络虚拟社会的现状。我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当今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但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道德层面的困扰。新形势下,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应该对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道德现象进行准确判断与规避,对存在的道德的问题也要进行多方面的认识与解决。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已不再是单纯的存在于人与人直接接触的过程中,这种现实社会的道德渐渐包含了更多的内容。网络道德隶属于现实社会道德的一部分,与现实社会道德构成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方面,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道德的延伸与拓展;另一方面,现实社会道德为网络道德提供了精神动力与现实基础。基于这样的现实社会道德,我们应该通过互联网这一物质平台,总结出网络虚拟社会的特点。

一、网络虚拟社会的特点

(一)网络虚拟社会的虚拟性与开放性

网络虚拟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虚拟性,应拟的本质是数字化和符号化,它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看,本质上就是代码的集合,代码通过计算机处理器这一物质媒介进行汇编、翻译,形成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而这些形式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处理,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直观感受到的网络虚拟社会。网络虚拟社会中,网络主体只需一个虚拟的 ID 也就是身份证或者标识符即可进行互联网活动,并且大多数网络主体都会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这在极大程度上隐蔽了网络主体的真实身份。比如我们常说的网名,这就是隐蔽主体个人真实信息的明显表现。

网络虚拟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体现:第一,对网络提供者开放。只要遵守世界网络协议,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主体的网络提供者都可以接入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的一个成员。第二,对服务提供者开放。互联网为各种服务商提供一种开放性的接入环境。第三,对用户群体开放。互联网不会强迫用户不得连接某个或某些系统,也不会强迫用户进入某个或某些封闭系统。

(二)网络虚拟社会的多元性与层次性

网络虚拟社会的虚拟性、开放性等就导致了其具有多元性与层次性。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善恶并存、美丑并存、真实与虚假并存、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并存,有以下两个方面体现:第一,个体观点与个体选择的多元化、层次性。网络虚拟社会中,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会存在多重观点、评价、价值取向。这个在网络论坛表现的十分明显,比如天涯论坛等。第二,文化、文明、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层次性。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明的政治态度、经济观念、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在网络虚拟社会并存,从而形成多元化与层次性的格局。

(三)网络虚拟社会的整合性与交互性

在网络时代,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必然引起网络虚拟社会的整合。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必然带来文化的变革。越来越多有相同兴趣相同爱好的人通过各种渠道走到一起,尤其是通过互联网,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流思想,发表观点,能控率低,参与平等,而且沟通不是静态的,可以一对一、一对多的进行互动,反过来说,这种交流和发展需要开放的空间、方便快捷的互动方式,而网络虚拟空间就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环境。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沟通,就是交互性的独特之处。

(四)网络虚拟社会的高时效性

当今世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顾名思义,就是世界的范围越来越小,这主要归功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及时、同步,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性、瞬时性与自动化。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过程缓慢,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能否被人接受都需要时间的检验。因此,互联网的产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时效性。

二、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道德问题

当网络虚拟社会具备了这些特点,网络主体也就是人就会进行一些语言、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的传播、观看与评论等的实践活动,随即而来的就是在道德层面的质疑,也就相应的出现了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道德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分析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一)道德意识层面

1.非人性化衍生出的道德冷漠

与传统社会相比,网络虚拟社会将人转化为数字与符号,这种虚拟的本质使人的一切属性都呈现出数字化的特点,人与人之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符号化的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失去了感性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脉脉,而是一种冰冷的数字、符号,从而将人的丑恶的本性暴露出来,导致道德冷漠现象发生。比如说你可以在网络上任意抨击别人,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你是可以肆意诋毁、谩骂他人而没有道德约束的。

2.开放融合导致的道德冲突

网络虚拟社会是一个敞开的多元化世界,是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在那里人们可以自由发表任何信息。网络的开放性使人们很容易上网交流,世界各地和各家各派的学说在网络上自由碰撞,使网络文化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发展,因而网络中各种各样的道德观相并存,相互冲击。网络道德的多源性不可避免地导致道德冲突。道德冲突的后果,对于民族国家来说就是经济、文化上强势的国家对劣势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渗透,从而造成网络时代的经济、文化霸权。因为网络信息的内容反映的是一定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对于个体来说,多元价值观念也容易使网络主体在伦理评价中的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思想盛行。

3.自由思想与责任淡化

网络虚拟社会是自由的社会,给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人们摆脱了现实社会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进人到一个“反正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法律规范不能控制我,在网上也没人认识我”的陌生新天地,因此,“网上无法可依”等等成就了人们网上行为的借口。在他们看来仿佛自己的精神世界彻底到了解放,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这种超脱现实的情感和欲望的冲动下,人们遗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因此,人们的网上行为难免会出现与道德违背,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关于这方面的实例近年来媒体披露,报道得非常多,虚拟社会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社会责任的范围、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而由此引起的道德失范问题也愈来愈多,愈演愈烈。这种不良的状况不仅破坏网络秩序、而且会波及到社会的正常运转。

(二)道德行为层面

1.虚假信息传播现象严重

由于网络虚拟社会的虚拟性、自由性和开放性,上网者可以隐去真实身份“高度自由”地活动,传播虚假信息现象非常严重,有如下两方面表现:第一,网络诈骗现象严重。网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诈骗信息,这些诈骗信息科技含量高、隐蔽性强,极易导致他人上当受骗,危害他人财产安全。第二,网上谣言传播行为严重。造谣者出于各种目的编制出各种谣言在网上散播,一部分传谣者出于自己利益积极地进行传播,另一部分传谣者在自己未认识到谣言的情况下武断地帮助造谣者传播。

2.个人隐私泄露现象严重

网络上,侵犯他人隐私现象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体现:第一,以非法盈利为目的,泄露、盗取他人隐私信息。主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泄露、盗取他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收入、家庭成员、电话等信息,以获得各种非法利益。第二,出于各种目的,在网上向公众传播含有他人隐私的照片、视频等信息。

三、网络虚拟社会中道德问题的治理路径

虽然人们把网络虚拟社会当做自己交流信息、知识、情感的另一个重要环境,但并不代表网络主体可以肆意通过网络做出不道德的事情,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不符合德性社会标准与需要的,针对网络虚拟社会出现的道德问题,我们应该从道德内化与外化两个角度进行治理。

(一)网络虚拟社会道德问题治理路径的内化

首先,对价值导向进行矫正。其一,首先应明确网络技术本身无罪,无所谓善恶美丑之分。网络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恩惠”还是“灾难”,决定权完全在人们自身。我们应摒弃陈旧的、过时的道德规范,积极创建与现有网络科技相适应的、新的伦理规范,使科技与道德共同进步。其二,应明确网络技术的“实然”不等于虚拟社会道德规范的“应然”,网络技术能够做到的并不一定是符合道德规范的。

其次,应积极整合道德资源。其一,应充分利用传统优秀的道德伦理,应将中华优良传统道德发扬光大。其二,理性借鉴西方优秀道德规范,应将西方优秀道德规范批判性的“拿来”,“为我所用”。其三,应积极开拓符合当今网络技术的新伦理,使得伦理道德与网络技术相互促进,共同造福人类。

(二)网络虚拟社会道德问题治理路径的外化

1.制度层面健全网络治理机制

其一,应完善网络治理机构设置。目前,国家已于2014年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设。地方各级应相应设立网络治理机构,以保障对网络虚拟空间全方位、无死角式治理。

其二,应出台相关法律规范,以法律手段守住网络虚拟社会道德底线。应将网络虚拟社会的治理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法律化、规范化、常态化,明确网络虚拟社会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并要求执法机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维护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秩序与道德底线。

2.技术层面规范网络建设与运行

首先,应创新技术以保障网络活动实名登记制度的可靠性。我国目前已逐步推广网络活动实名登记制度,但效果不够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络活动实名登记的可靠性不强,许多上网主体用虚假的或者不完善的信息进行登记。我们应通过完善身份识别技术等相关技术来保障网络活动实名登记制度的可靠性。

其次,完善防火墙和网络过滤技术。当前网络虚拟社会中各种不良信息层出不穷,各种翻墙软件泛滥,应通过完善的防火墙和网络过滤技术来有效过滤掉一些垃圾信息甚至有毒有害信息,保障网络清新空间。

最后,完善数据加密技术。完善数据加密技术可以保障一些重要数据的安全性,有效防止一些重要的信息被恶意复制、篡改、污染。完善数据加密技术已成为网络治理迫在眉睫的重要技术手段。

3.教育层面增强公民网络自律意识

首先,应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网络道德的教育、宣传。可以通过网络道德经典案例展示、宣讲、网络文明进校园、进单位、进社区等形式深入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网络文明氛围,使公众充分意识到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其次,可以通过开办文明健康上网培训班的形式,对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网络道德意识进行系统培训。各社区、单位乃至学校可以针对本社区、单位、学校成员开办文明健康上网培训班,系统讲解文明健康上网的意义、方式和注意事项,切实提高公民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再者,社会公共网络会所应该保持社会责任心,从公众来增强道德意识。青少年是极易被影响价值观的年龄段,社会网络会所例如网吧、玩吧、私人会所等,都会提供上网服务,当这些公众团体不负责任的向强少年提供黄色、暴力信息视频时,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是无法控制的,因此,诸如网吧、私人会所等公众场所,应该有义务清新公众网络场所,以提供健康的上网环境。

最后,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不在网络环境中说出不符合父母身份的话语,已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学校的管理同样重要,周围同学的影响,都会使得青少年出现不健康的网络虚拟社会中的活动。因此,学校应该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社会道德问题篇(5)

按照这种理解,道德本身就存在着客观基础和主观形态两个层次。从根本上看,道德是人的生存发展活动和它所依赖、所需要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本文暂时采取一点操作性的规定,即按照惯例,用“道德”来表示业已通过规范而主观化、形式化了的道德体系;与之相应,则用“社会伦理”来指称道德的客观基础和内容,即“人的生存活动所依赖、所需要的社会关系和秩序”本身。

之所以要暂时强调这两个层次的区分,是因为我看到自古以来的道德思维中,存在着一种将二者混淆或割裂的情况。例如传统的规范伦理学,往往只注重于道德规范体系的制定和论证,以为规范就是道德的本质和全部,而不去思考这些规范的客观来源、基础和根据;而西方的元伦理学,则把道德前提和基础问题局限于概念语言的逻辑分析,使元理论的批判研究变成了抽象思辩,同样不注意道德的现实基础和根据。康德的伟大之处,在于把道德从人以外的神圣与崇高,正确地还原为人本身的神圣与崇高。但康德并未充分兑现使伦理学完全成为“一种关于人的实践哲学”的许诺,因为他只把道德归结为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而不是以人生存发展的实践说明人的理性。所以他主要是在如何“要求于”人的实践方面,高扬了道德(作为绝对命令)的权威,而未能从道德如何“来自于”人的实践方面,阐明这种权威性的保证。结果一旦面对现实,康德也难免陷入种种“二律背反”,难以找到更好的出路。摩尔(G.E.Moore)的价值直觉主义在排除“自然主义谬误”时,由于把善认定为“不可分析的”直觉对象,把内在价值说成是“自明的”直觉现象,就在事实上堵塞而不是开通了通往实践的道路。总之,从现当代影响最大的两位学者那里可以看到,将道德体系与社会伦理现实混淆或割裂,主要表现为将道德仅仅归结于道德理念,从而视为一种完全观念化、主观化的体系。

脱离实践即是脱离人、脱离人的现实性和客观性。其结果,总是导致这样或那样地将道德当成外在并高悬于人类现实生活之上的东西,从而造成社会发展与道德完善之间所谓“二律背反”的普遍印象。这种印象已经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例如在思考社会现代化的涵义时,人们常常会陷入一种观念的困扰和情感的犹豫,这就是“现代化”的伦理意义问题。因为我们目前所谓的现代化,是和工业化、市场经济、科技理性、民主和法律秩序等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客观结构、方式和秩序等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相应的变化,即这里所说的“社会伦理演进”。人们对于经济的、科技的、物质生活的,甚至一般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是指什么,往往能够有比较具体明确的共识;然而说起伦理道德的“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优是劣、是福是祸,则常常成为歧议的焦点。适逢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来加速现代化进程之际,这个问题表现得尤为鲜明。

国内近年讨论中有一种观点值得注意,就是将所谓“恶是历史发展动力”说法普遍化。按照这种观点,人类在道德上表现最好的时期应该是原始时代。--那时没有自私、压迫和剥削,没有一切向钱看,没有尔虞我诈,人都很纯朴真诚,等等,总之可算是道德的理想境界;而到后来,生产、经济、科学技术越是发展,道德也就越是衰落;到如今,人类在物质上进步到了极高程度,在精神、道德上也堕落到了极低的境界……。这种否定人类自身的悲剧道德观,显然忘记了一个很浅显的事实:原始人过的是什么日子(譬如氏族内部的原始和谐,并不能掩盖氏族间的血腥冲突,以至于那时曾以人肉为食)。这种观念出自一种善意的道德理想是无疑的,问题出在它的理想本身是过于主观化、绝对化的。用孤立、抽象的观点看待道德,把它当成了不是来自现实生活,而是与整个人类命运不相关,只是从外面或高处要求于人的东西,就不善于给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类为什么不能保持那种标准的原始美德,而去追求生产和科技的发展?难道人的本性就是反道德的“恶”吗?道德,难道就是要人们放弃改善生活,不追求经济科技的发展才能保持的吗?或者,随着社会伦理的客观演进,人们就要把“二律背反”和“道德衰落”的无奈,当成一曲永远的挽歌继续唱下去?如果问题尖锐到如此地步,倒能够使人想起要反问一句“道德究竟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有道德”了。

2道德是不是发展的?确切地说,是从总体上看,道德本身是否在不断地进步,进行着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运动?这个问题是关于道德时间形态的理解,属于“道德是什么”问题的一个方面。在道德观念中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难题,历来思想家对它所作出的回答之间,分歧也是很深刻的。例如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这两种极端的见解,实质的逻辑都是否认道德本身的发展。

各种道德绝对主义观点,如道德“天意”说、“神喻”说、“绝对实质”说、“绝对命令”说等认为,真正的道德本身是一套终极的实质、境界、目标和标准,它是超现实的、先验的、不变的,人们只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达到它,而不是自己在选择和造就它,改变和发展它。所以,它们虽然并不一般地否认人的现实道德表现有高低进退的差异,但把这种差异仅仅看作是人在道德轨道上的移动、前进或停顿、回归或偏离,而轨道本身是不变的。在时间特征上,道德绝对主大体表现为两种,一种认为终极的道德形态为人类最初所具有,后来日益偏离了它,将来的出路则在于人们“返朴归真”;另种则认定终极道德形态存在于未来(来世)的最高境界,人类只有在永恒的追求中,犹如必须经历“涤除原罪”过程之后进入天国一样,才能有一天进入它的境界。

各种道德相对主义的观点,如道德“情感”说、“情境”说、“循环”说、“标准虚无”说等都认为,道德本质上就是人人各自的主观选择,善恶取决于主体的兴趣、需要和偏好,并无客观统一的标准和界限。因此道德必然总是在变,此一时彼一时,象春夏秋冬流转一样,一种景象代替另一种景象,只有各不相同的“文明模式”,没有谁比谁好坏高低之分,因此也就无所谓进步退步。还有的主张“善恶并行论”,就如俗话所说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认为善在发展,恶也就在发展,它们的对立永远存在,因此除了一个“斗”字以外,道德也无所谓总体上有什么进步……

积极进步的道德观,总是和革命实践的世界观人生观联系在一起的。如孙中山先生就认为,人类总是在进步的,未来是光明的,革命在于创造崭新的世界,也必然带来更进步的道德。历来的革命者差不多都这样看。马克思主义也持这样的道德进步观。它认为虽然迄今为止没一种道德模式是绝对的永恒的,但人类在道德上的追求和表现,却总是在经历着不断的解放、进步和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是没有止境的。各种承认道德进步的观点有一个共同的思想方法特征,就是把道德同人的改造世界、同时也发展着人自身的实践联系在一起,把道德和人类的全部生活、文明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现实历史的考察,而不是把它们割裂、孤立起来,用抽象的原则和标准去套,更不是以自己的愿望和想象来代替现实。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科学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用抽象的观念或偏见,而是从人类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可以感受到的社会变迁来考虑,应该承认人类道德总体上确确实实是进步的。现在的人毕竟比原始和古代的人道德意识更强些、道德标准更丰富些、道德境界更高些。当然,“进步”不等于“完美”,特别是每一时期的道德现实同这一时期的道德理想和标准相比,并不总是感觉越来越好(相符)。道德总体性的进步主要表现为,时代的道德理想和标准不断地丰富和提高。所以,承认现实的道德离我们的理想有差距,这是坚持道德进步观的表现之一。但是,承认差距固然意味着要努力按照理想标准去改善、建设现实的道德,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要注意反思和校正道德理想本身,使之不致过于远离现实,甚至全盘否定历史和现实。看到善永远要与恶“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也是进步观的表现之一。但是承认斗争不应与否认和谐统一和总体进步混为一谈,以至于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更不应变成以“破”代“立”、只批判不建设的“斗争哲学”,而是要探索将“惩恶、祛恶”与“立善、扬善”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方式和途径,最终以道德上的创新发展为目的。

在我们中国谈论道德进步问题,不应该忘记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背景,就是颇有影响的儒家“逆时向思维”传统。自从孔夫子说“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起,便开了这样一种先例。“周”是先朝,它的美好又是来自学习和继承了尧舜“二代”(尧舜时代的治世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恢复了更古老的传统,孔子没有说),因此要以“克己复礼”为现下的治世之道。虽然孔子实际上并非真的主张保守和复古,他不过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磊”,阐述自己的社会理想而已。但是,这种“法先王”、回头看、以过去为将来立极的表达形式,却被后人当成了固定的思维方式,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心理定势:在道德上,一说起美好的时光,就总是想到过去。“人心不古”这个成语流行了几千年,仿佛道德上的是非得失,主要在于人心的“古”与“不古”,“古”才是善和美的代名词。当人们面对陌生的现实,而又看不清前途的时候,回忆和怀念过去的好东西,也是很自然的,但不能被这种自发的情绪所左右,忘记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断。特别是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这种非批判的习惯心理,即使不造成复古主义倾向,也会给人增加思想上的迷惘、心灵上的痛苦。

总之,如何看待道德发展的问题,骨子里首先还是如何理解“道德是什么”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要防止使道德脱离了人类现实生活的整体,仅仅强调其超现实的、理想化的观念性质,而忘记了它首先是人的现实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实践方式之一。如果忘记了这一点,就不可能真正认识道德的历史,更不可能正确估价道德的现实,不能够立足现今社会伦理演进的客观形势,来找出建设新道德的根基。

3道德“是什么”和道德“是否进步”的问题,从表层看,是如何描述道德的状况和以什么为对象事实;从深层看,则有关于道德评价判断的标准问题。用什么来衡量一个时期的道德现象是在进步还是退步?这里实际上有两个层次的标准:

一是一定道德体系本身的标准,它由具体的道德理想、原则、规范等所构成。一套道德理想、原则、规范等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越充分,即越是得到人们的理解、接受、亲近和奉行,这套道德越是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这个社会在道德上就越是在进步,这叫“社会进步的道德标准”。一般来说,人们都很注意以这样的方式来评价现实的道德风气和社会面貌。比如,封建主义道德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按照这种精神,安守本分的人越多,社会上等级次序排列得越严整、体现得越充分,人们就越会感到风气好、进步大,反之则是“纲纪不整,世风日下”;相反,资本主义道德讲究的是“个人至上,自由第一”,按照这种精神,越是人人平等自由、各有自己一套,越是个性化、多样化,只要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就越是符合道德,这个社会就越是合理,反之则是退步。总之,道德标准解决的是在一个既定的社会和道德形态中如何评价的问题,它是针对道德在一定“质”的范围内“量变”的评价标准,并不回答“质变”如何评价的问题。

但是,道德发展不仅仅有量变,还有质变。比如从原始时代到文明时代、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道德,都有质的不同。在道德发生这种质变的时候,“道德标准”本身就在改变,或者就有冲突,因此再用旧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就行不通了。用封建主义标准来看资本主义就一定会认为它“不道德”,用旧道德来看新事物也会有反感;而反过来看也一样如此。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于是就得有更高的标准--能够衡量道德标准本身是否合理、是否进步、是否更科学、更文明的标准,即“标准的标准”、“元标准”。

二是这个“元标准”,即“标准的标准”。它是什么?在理论上,人们曾有各种各样的见解。我认为从人类历史和现实的生活实践来看,这个标准归根结底只能是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实践本身。因为一切道德归根到底都是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的生存发展活动状况的产物,人们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是从他们的实际关系、生活方式和发展的需要(即这里所说的“社会伦理”)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产生并执行自己的道德规范。人类生存发展中连续的、共同普遍的、一贯的方式和条件,产生了人类共同的基本道德;而那些阶段性的、具体特殊的方式和条件,则产生各种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殊的道德。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寓于特殊之中。从整个社会历史的高度看一套特殊的道德体系、道德标准是否合理,就要从它的“根”上查起,首先看它所依据和维护的“实际关系”是否合理、有生命力;然后看它的实际效果,即是否能够反映和维护合理先进的“实际关系”。因此,这个“元道德标准”,最终就是指“道德进步的历史标准”,即:产生和造就具体道德形态的那个根据--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条件和需要等本身,同时也就是衡量道德形态的标准。

说具体些,这个标准最集中的表现是:要以是否适合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状况和发展要求,从而最终有助于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标准,来衡量判断一切道德。最终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有利于促成和维护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最终有利于人们解放和发展自己的生命潜力、实现人自身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完善,等等,具有这种性质和作用的道德,才是先进合理的道德;反之,则是应该抛弃或改变的道德,包括它的标准。这就意味着,道德标准不能只停留在脑子里,对道德理想、原则、观念,也要拿到现实、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实践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标准显然高于道德标准,用道德本身标准无法判断的问题,只能用元标准即历史标准来回答,所谓“二律背反”的困境,也只有在这个层次上可能找到统一的根据。

社会道德问题篇(6)

社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行为标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道德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发生的“地沟油”、“瘦肉精”、“小悦悦事件”等,无一不凸显着当前社会的信任危机和道德滑坡。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领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追逐利益、损人利己。当今我国有部分企业对于职业道德的认识存在偏差、道德自律弱化是导致企业盲目追逐利益的直接原因。中国的商人几千年来一直秉承着一诺千金、童叟无欺的商业格言,这些美德不仅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很高的社会声望。然而,近些年来发生“地沟油”、“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丑闻却令中国很多企业陷入了追逐利益、损人利己的道德丑闻之中。再加上少数媒体对这些负面新闻的夸大报告,放大了公众对当今中国企业不道德行为的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

2、缺乏诚信、无视规则。诚信作为一个道德范畴,它的基本含义就是诚实守信,它要求一个人首先具有诚实的品德和境界,尊重事实、表里如一,既不欺人也不自欺;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各种外来思潮的涌入导致人们在对诚信的思想认识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近年来发生的商家违约、学术造假等现象正是反映出“不讲诚信、欺诈欺骗已经成为了社会公害”。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社会道德领域中的脊梁,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

3、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的缺失。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也在反复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这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反观近年来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反映着国民社会责任感和同情感的缺失。然而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更加需要公民的社会责任和良知。

二、中国社会道德领域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1、商品拜物教诱发道德意识缺失。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西方的“经济发展至上理论”开始被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奉为圣经,地方发展的政绩评估指标主要是围绕着GDP增速指标的发展模式,恰恰这种模式在当今时代已经不再符合人民利益。这些发展政策片面追逐经济利益、忽视道德文化建设。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迫切要求要求我们在前一时期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优先之后,应当着力推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道德建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不足。“一个忘记历史记忆的民族不会有辉煌的未来,一个丢失了记忆的民族,也不会有美好的未来。”保护道德文化遗产就是要让大家重新回忆起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然而,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社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没有的到足够重视。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间接的也是更重要的后果是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传统道德意识的淡漠。

3、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受到冲击。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道德文化。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国家提倡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这种道德文化无疑是主流道德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出现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带来严重的冲击。主流文化由于思想观念僵化、内容虚化、传播方式单一,面对道德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主流道德意识形态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其他意识形态的挑战。因此加强主流道德文化建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解决道德领域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社会道德问题篇(7)

关键词:唯物史现;公共领域;公共理性;制度伦理;文化批判 

    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代性不断增强而精神伦理家园日渐衰落的历史境遇中,深化当代社会道德建设问题域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问题一:经济建设遮蔽道德建设,何以走出边缘化困境?

“经济决定论”是经济建设对道德建设遮蔽的典型表现。“经济决定论”以经济因素取代道德伦理,或认为道德伦理是经济发展的简单产物,试图凭借“物”的方式与手段去解决所面临的各种生命问题。马克思认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一般而言,对于后者的认知与确证形成社会道德伦理规范。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人们逐渐把道德伦理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从而使人类的整体实践活动日益打上伦理价值烙印。毫无疑问,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从事的第一个实践活动,为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是,生产力实践是社会道德产生发展的前提基础,与道德从根本上属于不同层次的范畴,必须深人研究两者间如何联系以及存在什么样的中介,防止把两者间关系简单化、机械化。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伙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人类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上层建筑间一般逻辑关系。恩格斯指出:“经济在这里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但是它决定着现有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而且多半也是间接决定的…”,正是由于这种间接性的关系,使得“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把小提琴”。

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才是人们道德伦理产生的直接依据。道德并非如康德所说是先验的、形而上的绝对律令和至善的东西;也并非由人的生命、人的自然本性所决定,道德的产生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和社会历史性。马克思认为,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道德生成的一般规律。再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口而新的需要又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促进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产生,进一步引发新的道德伦理诉求。在新道德伦理建构中,人们需要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同时从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新道德原则并加以确立。显然,道德建设并非可以由经济建设直接取代或单凭经济物质方式和手段就能圆满完成实现。科学认识道德产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助于人们对道德建设的地位、意义、途径、方法的观念认识不断走向自觉。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体系,是一个包含思想理论、理论信念、道德准则、精神实质和社会风尚的价值认同整体,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要求,它必然成为我国社会道德构建的思想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道路的深刻总结和理论自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状态不断走向理性自觉.而且体现了人类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活动方式不断走向理性自觉。即:科学正确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发展关系。科学发展观既是对客观世界本质与发展趋向的深刻反映和深度把握,同时也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底蕴,体现着对人类社会乃至对整个客观世界所肩负的道德责任感和意识情怀。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只有把道德建设自觉落实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施方案体系当中,把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自觉提到各级政府的工作日程上来,将发展经济与道德、文化建设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发挥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作用,防止简单地或变相地以一方取代另一方的畸形或极端发展趋向。

    问题二:道德伦理苍白无力,何以重塑道德权威?

社会道德问题篇(8)

    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代性不断增强而精神伦理家园日渐衰落的历史境遇中,深化当代社会道德建设问题域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问题一:经济建设遮蔽道德建设,何以走出边缘化困境?发表护理论文

“经济决定论”是经济建设对道德建设遮蔽的典型表现。“经济决定论”以经济因素取代道德伦理,或认为道德伦理是经济发展的简单产物,试图凭借“物”的方式与手段去解决所面临的各种生命问题。马克思认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一般而言,对于后者的认知与确证形成社会道德伦理规范。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人们逐渐把道德伦理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从而使人类的整体实践活动日益打上伦理价值烙印。毫无疑问,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从事的第一个实践活动,为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是,生产力实践是社会道德产生发展的前提基础,与道德从根本上属于不同层次的范畴,必须深人研究两者间如何联系以及存在什么样的中介,防止把两者间关系简单化、机械化。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伙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人类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上层建筑间一般逻辑关系。恩格斯指出:“经济在这里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但是它决定着现有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而且多半也是间接决定的…”,正是由于这种间接性的关系,使得“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把小提琴”。

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才是人们道德伦理产生的直接依据。道德并非如康德所说是先验的、形而上的绝对律令和至善的东西;也并非由人的生命、人的自然本性所决定,道德的产生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和社会历史性。马克思认为,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道德生成的一般规律。再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口而新的需要又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促进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产生,进一步引发新的道德伦理诉求。在新道德伦理建构中,人们需要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同时从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新道德原则并加以确立。显然,道德建设并非可以由经济建设直接取代或单凭经济物质方式和手段就能圆满完成实现。科学认识道德产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助于人们对道德建设的地位、意义、途径、方法的观念认识不断走向自觉。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体系,是一个包含思想理论、理论信念、道德准则、精神实质和社会风尚的价值认同整体,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要求,它必然成为我国社会道德构建的思想指导。发表护理论文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道路的深刻总结和理论自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状态不断走向理性自觉.而且体现了人类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活动方式不断走向理性自觉。即:科学正确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发展关系。科学发展观既是对客观世界本质与发展趋向的深刻反映和深度把握,同时也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底蕴,体现着对人类社会乃至对整个客观世界所肩负的道德责任感和意识情怀。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只有把道德建设自觉落实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施方案体系当中,把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自觉提到各级政府的工作日程上来,将发展经济与道德、文化建设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发挥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作用,防止简单地或变相地以一方取代另一方的畸形或极端发展趋向。发表护理论文

    问题二:道德伦理苍白无力,何以重塑道德权威?

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来构筑了一整套宏大严密的儒家伦理教化系统,追求以血缘家庭和家族为基础的伦理社会秩序,契合了小农封建社会和大一统政治需要。该教化系统以君权和神权作为支撑,存在着一整套严密的以科举人仕为潜在目的、以化民成俗为显性目的的教化网络。它既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系统,也包括士大夫的谕俗乡约、村落的家规族法、民间的祭祀礼仪、佛庙神道、戏剧小说等一系列非学校系统。传统儒家伦理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化模式本质上有着非平等性、非开放性、非反思性的特征,人们对教化内容只能遵照服从,不能置疑、挑战其权威性和合法性。

    工业文明进步使人们从传统农业文明社会自然形态中解放出来,并赋予人们以主体性,客观上要求对道德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必要创新。文艺复兴之后,“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田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在这种情况下,道德教育从天国降到尘世、从彼岸世界回到此岸世界、从皇权走向世俗,道德教化的平等性、开放性、反思性品质不断生成和强化。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纯粹式自上而下威权宣谕式教化模式已不能适应时展要求。君权与神权的超越性道德权威支撑消解后,理性化的现代性由于其工具性与形式性而不能提供这种道德权威的替代物。相反,功利主义、工具理性、感觉原则等现代因素导致道德虚无主义或道德相对主义,造成或加剧现代精神信仰失落与道德准则软弱无力。那么,何以重塑道德权威?

    普遍理性主义的道德建构模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道德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社会正义原则提供了一种在社会基本制度中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办法,确定了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的适当分配,并优于个体道德评价和选择—“当制度(按照这个观念的规定)公正时,那些参与着这些社会安排的人们就获得一种相应的正义感和努力维护这种制度的欲望”。而哈贝马斯则从交往理性出发,认为道德普遍性是经验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所达成的道德共识,达成道德共识的途径就是以理解为目的的交谈和对话。从根本上来说.两者殊途同归地揭示了现代道德建构的历史要求与时代特征。哈贝马斯和罗尔斯的公共理性视域至少可以提供基本的道德规范、最低限度的规则体系或不同价值取向的道德主体之间的’’重叠共识”(overlapping consensus),可以在现代社会中解决外在的制度性规范建构问题。

法律和公共伦理制度伦理建设是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石。从当前来看,社会转型客观上造成现代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公共领域,如:现实社会交往与网络交往,形成了在公共领域活动着的主体与公众所追求的价值和目的多样化。公共理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结果,主要功能就是形成公众普遍认可的价值与秩序规范,是现代社会法律秩序与公共伦理秩序的基础与根据,是利益分化与价值观念多元化现代社会实现整合的必要方式,它本身不具有形上普遍性,但具有经验普遍性和尊重包容差异性的现代性特征。综合普遍理性主义的公共理性视域和德性论的心性秩序建构理论,以主体对待权利义务关系的态度与取舍方式,可以将德性层次结构区分为三种不同境界:正直(自觉自愿地履行公平划分权利义务的法律与公共伦理规范)、美德(不计较权利地履行义务)、崇高(超越权利义务关系的奉献牺牲)。当前可普遍化的德性人格是正直而非美德和崇高,正像可普遍化的道德规范只能是法律与公共伦理规范一样:“现代社会中的公共领域所需要的正是基于公共理性的法律制度与公共伦理”。而美德、崇高则是人们自由期待的道德选择。该道德建构模式一方面科学反映了人们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不再像传统共同体时代那样追求美德和个体的德性,而更关注社会制度本身的伦理性质和个体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明确了现代道德建设的发展向度,使得道德建构具有开放性历史特征。如果缺乏这种明晰的道德实践标准,必然导致道德标准迷茫与混乱格局。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将美德和崇高视作傻冒、将正直道德过于拔高。上述道德建构模式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伦理道德制度化、规范化,借助制度规则形式推动强制履行。当然,对于人的存在而言,规范本身并是自我完满的目的,也不存在可以引领人们达到道德理想的完满规范。但是道德与制度、规范是相互渗透、相互传化的两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社会关系不断丰富,以及整个国民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将会达到制度道德化或规范道德化反向式流动,即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内化为人们自觉遵守的东西,人们逐步向美德和崇高境界迈进。发表护理论文

    我国各级政府必须承担起重塑道德权威的重要角色。政府积极引导示范,不仅能够宣扬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而且能够赋予法律和公共伦理以权威性。18世纪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者卢梭曾经指出,对道德风尚进行的历史研究使他扩大了眼界,使他看出一切问题在根本上都取决于政治,而且无论人们采取什么方式,任何民族永远都不外是它的政府的性质所使它成为的那种样子。从我国当前国情来看,法律和公共伦理的实施需要政府积极推动,我国道德建设还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整合和引导示范。因为我国缺乏西方深厚的法律文化底蕴和成熟的市民社会土壤,单凭目前利益分化、甚至相互冲突的社会团体组织显然缺乏构建现代道德的自觉动力和能力。另一方面,如果政府对道德建设放任自流则只能导致严重的无政府状态。尤其是农村人口大量外流情况下,一些基层政府空壳化、科层化,治理和服务能力暇乏,部分村庄共同体不断走向涣散解体;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存在的不正之风对农村道德建设产生极大负面作用。必须通过积极改革、加强廉政建设,促使各级政府承担起道德权威重塑的重要角色。新加坡就是以廉政服务建设来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的典型。20 世纪50年代末,人民行动党执政后的严明、清廉、务实不仅治愈了“东南亚之癌”的腐败毒瘤,而且赋予儒家伦理道德极大权威性,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最廉洁、最和谐的国家之一。发表护理论文

问题三:传统美德与现代道德何以实现和谐共生?

社会道德问题篇(9)

互联网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信息传递快捷、获取方便、信息内容丰富、交往全球性、隐蔽性和思想互动性的特点被广泛运用,改变着社会各阶层群体的活动空间和生存、生活方式,及建立在生活和生存方式基础上的伦理道德观念[1]。而这种改变的影响重大而深远,特别是对还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伦理道德观念将影响他们对国家、对生活、对人生的看法和行为。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问题进行关注和深入研究讨论。

一、对网络伦理道德的认识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它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是随着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网络道德亦不例外。所谓网络伦理道德,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应遵循的原则与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道德关系。与现实社会道德相比网络道德是一种新的道德形态,它与现实道德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现实社会道德规范是网络道德的基础。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延伸与拓展。是针对网上行为的特殊性而相应作出的对现实社会道德的细化和充实。网络道德除具有一般道德所具有的特性外,同时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等鲜明的特点[ 1 ] 。

二、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表现

1 .价值观扭曲

网络是开放、自由的空间,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和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得一些西方的有害的思想充斥其中。我们的一些青年学生由于缺少理论根基与人生阅历,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此情况下长期接触网络,就易于被这些学说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2]。当前大学中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的抬头就是其体现,而长此以往学校的正面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受到巨大挑战。

2 .沉迷于网络色情难以自拔

网络社会是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这其中不仅有无穷的有用知识,同样有着各种垃圾一样的信息和看上去很美的害人的诱惑。这些诱惑中,色情最为突出。国外有许多纯色情网站免费开放,尽管网络技术可以过滤掉一部分,但相当多的还是可以长驱直入的。同时,一些正规网站甚至是知名的大网站也有意无意地借助色情的东西吸引眼球,以增加访问量。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色情充斥网络:打开一个网站,赤裸的与遮掩的色情就会扑面而来:文字的、音乐的、图片的、动画的、电影的和聊天互动的等等,想躲都躲不开!时间长了,沉迷色情就成为自然。而这种色情沉迷会使他们的心理和精神上将变得非常压抑、自卑、脆弱,甚至与他人打交道都会变得困难。而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大学生自控能力有限,极容易因为网络色情内容和信息的诱惑而致网络色情成瘾。这种成瘾的一大严重后果是为了得到性,可能直接对异性性侵犯,这样不仅违背了伦理道德而且为国法所不容。

3 .迷失自我

互联网提供的东西很多,娱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娱乐中网络游戏(简称网游),又是最为重要和最受欢迎的娱乐,在今天的大学生中没有进行过网上娱乐的极少,而没有进行过网游的更是少之又少。网络游戏以其联网性和虚拟性等特点,通过为游戏者提供虚拟世界来充分表达和展示自己,使游戏者最大限度地得到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满足、自尊和自信,因此,一些大学生乐此不疲。而沉迷网游的伦理道德危害在于网络游戏频繁的角色转换,会使大学生的人格统一性受到影响和破坏,容易出现双重人格及多重人格:生活中的有缺陷的“我”,“网游”中寻找完美的另一个“我”。现实生活中不完美的我是“常态”,要改变获得长久完美的“我”只有沉醉于虚幻的“网游”了,而这样的后果是迷失自我,甚至发生心理疾患。当前大学生中因“网游”而有“网瘾”心理疾患的不在少数,有了这样的心理疾患,学生的学习天职也就难以履行了。 [论文网 Www.LunWenData.Com]

4 .道德情感淡漠

网络的互动性特点使网络世界中存在着网络人际关系,而这种网络人际关系具有的虚拟性、平等性及匿名性,彻底地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与思维方式,也为大学生重新建构新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可能。但是,当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的开展网络交往时,就可能会过于迷恋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当大学生现实世界中遭遇人际挫折或者失败以后,更可能会逃避现实人际交往,沉迷于网络人际关系(网络聊天的盛行就是体现),淡化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区别,而长此以往会使大学生对现实交往淡漠及现实人际交往技能退化,这样一来,性格内向的学生会更加封闭,自卑的学生会越来越丧失信心,而诚信的大学生也可能会因为网络匿名性而学会欺骗。

5 .丧失是非观念

网络世界是一个言论约束少的地域,网络中不乏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言论,这些言论,体现了时代精神、推动了网络文化发展。然而网络的虚拟性、网络地址的隐蔽性和网民身份的难以确定性,也使许多人包括少数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这些特点,将现实生活中的不满释放于各种论坛、博客、聊天室等网络场所。这其中不乏造谣生事,对他人进行谩骂、攻击、恶意中伤、侮辱和诽谤的言论。而网络的公开性和内容传播的快捷性,使网络言论信息一旦,就可能形成相当广泛的波及面,甚至可能永远流动、永远无法恢复原状,从而产生极其广泛的影响,给受侵害人造成巨大创伤。

三、采取积极措施,防范网络伦理道德失范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栋梁,对他们应该倍加呵护和积极引导,使他们德、智都没有缺失,特别是不能让他们迷失于网络科技。因此,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技术、法律和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防范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行为发生:

1.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其跟上时展

网络的普及与使用,深刻地改变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环境,直接影响着传统德育教育的主导地位。先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强调启发疏导,但主要还是面对面的“我传授,你接受”的单向直达模式,强调以教育者为中心,把受教育者——学生放在从属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以前学生所处环境单纯,接触的事物少,教师的讲授往往成为影响学生最为重要的元素。而现在有了互联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更直接地接触社会,接受来自网络的“立体”型信息。为此,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进行变革: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跟上时展,从而达到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信服教育内容,自觉排斥网际的“异端邪说”的效果,从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2.加强对大学生情感关怀,让他们的心结疏解于现实社会

如前所述,大学生忘我的迷恋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从现实生活得不到需要的温暖关爱,转而寻求网络。如果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必要关爱和在其遇到挫折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抚慰,那他们必然会减低对网络社会的依赖。而由过度依赖网络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也就可以得以一定程度的解决。高校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这方面工作,如可以在校内依托校医院开设常设的定点的心理诊所,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开设心理网站,开展网上心理服务,制作心理宣传网页进行心理常识教育;开设网上心理关爱咨询热线,进行对话辅导,帮助大学生疏解心理、情感问题。

3 .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时的伦理道德素养

我国有几千年伦理道德底蕴,只是网络发展速度过快,人们在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下难以适应,才容易出现道德缺失。因此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时的伦理道德素养,引导大学生上网行为,就非常可行了。为此,首先,从中小学到大学都应开设有关网络伦理道德课程,通过持久、深入教育,使伦理道德思想深入人心,增强个人的道德责任心,提高国民的整体网络伦理道德水准;其次对大学生还应开设相关讲座,如大学生刚入学时候就开设技术价值观的讲座,使他们能在合理价值观指导下,成为合格网络公民。

4 .加强法律、规范建设,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人光靠自律往往是难以真正约束住自己的,特别是在“独处”的情况下,上网行为往往多就是一种“独处”状况,因此,靠自律约束上网行为不做违反伦理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是不够的,在自律之外还需要靠他律来约束。基于此,政府或民间团体应出台相应网络使用规则,以规范网络使用者的行为,对违背伦理道德规范的给予社会舆论监督与惩罚。这样会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5.不断提高网络技术,阻止不良信息的获取、传播

提高网络道德意识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自律性来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而加强法规建设是通过提高学生的他律性来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这两方面都必不可少,而通过提高网络技术手段,阻止不良信息的获取、传播扩散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同前两种手段相辅相成的。为此,国家或网络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建立一套网络安全体系,严格审查、控制网上信息内容和流通渠道。例如通过防火墙和加密技术防止网络上的非法进入者;利用一些过滤系统、软件过滤掉有害的、不健康的网站、信息等;同时还可以通过技术跟踪手段,使有关机构可以对网络责任主体的网上行为进行调查和控制,确定网络主体应承担的责任,以警示网上行为等。

尽管出现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大学生是极少数,但由于网络伦理道德问题复杂而难解,并且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要重视,齐心协力谋求对策进行解决,否则问题越来越多,对大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论-文-网]

社会道德问题篇(10)

互联网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信息传递快捷、获取方便、信息内容丰富、交往全球性、隐蔽性和思想互动性的特点被广泛运用,改变着社会各阶层群体的活动空间和生存、生活方式,及建立在生活和生存方式基础上的伦理道德观念[1]。而这种改变的影响重大而深远,特别是对还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伦理道德观念将影响他们对国家、对生活、对人生的看法和行为。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问题进行关注和深入研究讨论。

一、对网络伦理道德的认识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它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是随着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网络道德亦不例外。所谓网络伦理道德,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应遵循的原则与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道德关系。与现实社会道德相比网络道德是一种新的道德形态,它与现实道德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现实社会道德规范是网络道德的基础。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延伸与拓展。是针对网上行为的特殊性而相应作出的对现实社会道德的细化和充实。网络道德除具有一般道德所具有的特性外,同时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等鲜明的特点[ 1 ] 。

二、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表现

1 .价值观扭曲

网络是开放、自由的空间,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和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得一些西方的有害的思想充斥其中。我们的一些青年学生由于缺少理论根基与人生阅历,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此情况下长期接触网络,就易于被这些学说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2]。当前大学中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的抬头就是其体现,而长此以往学校的正面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受到巨大挑战。

2 .沉迷于网络色情难以自拔

网络社会是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这其中不仅有无穷的有用知识,同样有着各种垃圾一样的信息和看上去很美的害人的诱惑。这些诱惑中,色情最为突出。国外有许多纯色情网站免费开放,尽管网络技术可以过滤掉一部分,但相当多的还是可以长驱直入的。同时,一些正规网站甚至是知名的大网站也有意无意地借助色情的东西吸引眼球,以增加访问量。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色情充斥网络:打开一个网站,赤裸的与遮掩的色情就会扑面而来:文字的、音乐的、图片的、动画的、电影的和聊天互动的等等,想躲都躲不开!时间长了,沉迷色情就成为自然。而这种色情沉迷会使他们的心理和精神上将变得非常压抑、自卑、脆弱,甚至与他人打交道都会变得困难。而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大学生自控能力有限,极容易因为网络色情内容和信息的诱惑而致网络色情成瘾。这种成瘾的一大严重后果是为了得到性,可能直接对异性性侵犯,这样不仅违背了伦理道德而且为国法所不容。

3 .迷失自我

互联网提供的东西很多,娱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娱乐中网络游戏(简称网游),又是最为重要和最受欢迎的娱乐,在今天的大学生中没有进行过网上娱乐的极少,而没有进行过网游的更是少之又少。网络游戏以其联网性和虚拟性等特点,通过为游戏者提供虚拟世界来充分表达和展示自己,使游戏者最大限度地得到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满足、自尊和自信,因此,一些大学生乐此不疲。而沉迷网游的伦理道德危害在于网络游戏频繁的角色转换,会使大学生的人格统一性受到影响和破坏,容易出现双重人格及多重人格:生活中的有缺陷的“我”,“网游”中寻找完美的另一个“我”。现实生活中不完美的我是“常态”,要改变获得长久完美的“我”只有沉醉于虚幻的“网游”了,而这样的后果是迷失自我,甚至发生心理疾患。当前大学生中因“网游”而有“网瘾”心理疾患的不在少数,有了这样的心理疾患,学生的学习天职也就难以履行了。 

4 .道德情感淡漠

网络的互动性特点使网络世界中存在着网络人际关系,而这种网络人际关系具有的虚拟性、平等性及匿名性,彻底地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与思维方式,也为大学生重新建构新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可能。但是,当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的开展网络交往时,就可能会过于迷恋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当大学生现实世界中遭遇人际挫折或者失败以后,更可能会逃避现实人际交往,沉迷于网络人际关系(网络聊天的盛行就是体现),淡化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区别,而长此以往会使大学生对现实交往淡漠及现实人际交往技能退化,这样一来,性格内向的学生会更加封闭,自卑的学生会

[1] [2] [3] 

越来越丧失信心,而诚信的大学生也可能会因为网络匿名性而学会欺骗。

.丧失是非观念

网络世界是一个言论约束少的地域,网络中不乏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言论,这些言论,体现了时代精神、推动了网络文化发展。然而网络的虚拟性、网络地址的隐蔽性和网民身份的难以确定性,也使许多人包括少数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这些特点,将现实生活中的不满释放于各种论坛、博客、聊天室等网络场所。这其中不乏造谣生事,对他人进行谩骂、攻击、恶意中伤、侮辱和诽谤的言论。而网络的公开性和内容传播的快捷性,使网络言论信息一旦,就可能形成相当广泛的波及面,甚至可能永远流动、永远无法恢复原状,从而产生极其广泛的影响,给受侵害人造成巨大创伤。

三、采取积极措施,防范网络伦理道德失范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栋梁,对他们应该倍加呵护和积极引导,使他们德、智都没有缺失,特别是不能让他们迷失于网络科技。因此,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技术、法律和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防范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行为发生:

.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其跟上时展

网络的普及与使用,深刻地改变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环境,直接影响着传统德育教育的主导地位。先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强调启发疏导,但主要还是面对面的“我传授,你接受”的单向直达模式,强调以教育者为中心,把受教育者——学生放在从属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以前学生所处环境单纯,接触的事物少,教师的讲授往往成为影响学生最为重要的元素。而现在有了互联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更直接地接触社会,接受来自网络的“立体”型信息。为此,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进行变革: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跟上时展,从而达到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信服教育内容,自觉排斥网际的“异端邪说”的效果,从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加强对大学生情感关怀,让他们的心结疏解于现实社会

如前所述,大学生忘我的迷恋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从现实生活得不到需要的温暖关爱,转而寻求网络。如果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必要关爱和在其遇到挫折时进行必要的心理抚慰,那他们必然会减低对网络社会的依赖。而由过度依赖网络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也就可以得以一定程度的解决。高校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这方面工作,如可以在校内依托校医院开设常设的定点的心理诊所,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开设心理网站,开展网上心理服务,制作心理宣传网页进行心理常识教育;开设网上心理关爱咨询热线,进行对话辅导,帮助大学生疏解心理、情感问题。

.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时的伦理道德素养

我国有几千年伦理道德底蕴,只是网络发展速度过快,人们在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下难以适应,才容易出现道德缺失。因此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时的伦理道德素养,引导大学生上网行为,就非常可行了。为此,首先,从中小学到大学都应开设有关网络伦理道德课程,通过持久、深入教育,使伦理道德思想深入人心,增强个人的道德责任心,提高国民的整体网络伦理道德水准;其次对大学生还应开设相关讲座,如大学生刚入学时候就开设技术价值观的讲座,使他们能在合理价值观指导下,成为合格网络公民。

.加强法律、规范建设,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人光靠自律往往是难以真正约束住自己的,特别是在“独处”的情况下,上网行为往往多就是一种“独处”状况,因此,靠自律约束上网行为不做违反伦理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是不够的,在自律之外还需要靠他律来约束。基于此,政府或民间团体应出台相应网络使用规则,以规范网络使用者的行为,对违背伦理道德规范的给予社会舆论监督与惩罚。这样会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不断提高网络技术,阻止不良信息的获取、传播

上一篇: 发展计划 下一篇: 艺术消费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