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考察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26 21:48:21

装配式建筑考察报告

装配式建筑考察报告篇(1)

日本传统木构建筑因自身的性质和结构特点决定了其本身的用电负荷容量较小,并且考虑到消防防火的要求,不能够根据现在的设计标准设置大负荷用电及空调负荷用电,因此仅配置了一些简单的照明及空调装置,同时电气线路敷设一般也采用穿金属管或塑料管沿建筑物墙角及屋檐下隐蔽处明装敷设。

2、消防设计

日本大多数以木构架为主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低,火灾危险性极大。因此对于木构建筑内的用火、照明用电,包括香火炉的设置也有特定的考虑。在日本考察到各寺内佛像前极少采用点蜡烛的方式供祭,或改用小功率灯泡代替(国内大多数寺庙内都采用蜡烛供祭,这给安全防火管理带来隐患),烧香、焚纸都已移至室外避风处进行,并设置专门的香炉。同时在室内配置了相当数量的轻便灭火器,在有条件的历史木构建筑中也设置了温感探测器、警铃及报警按钮装置。

3、防雷设计

日本历史木构建筑的屋角兽头、房脊、梁柱及屋顶等易受雷击,故要特别加以防范。我们在日本考察时看到的常用的防雷做法是避雷针/避雷带防雷法。

避雷针的设置和做法和国内基本一样,通常置于建筑屋顶或最高处,采用双支接闪器,并用铁卡子卡牢,然后与导线焊接牢固。其原理是利用避雷针高出被保护物的高度,使雷云下的电场发生畸变,从而将雷电流吸引到避雷针上,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使被保护对象免遭雷电直击。

避雷带防雷法是按屋顶建筑的轮廓用避雷线绕一圈,根据国内防雷建筑规范须离开构件10~15cm,并用铁卡子卡牢。但本次考察的日本古代木建筑的避雷带的做法是贴伏在屋顶建筑的轮廓的表面(就此点中国规范与日本规范不同),同时避雷线顺屋脊延续至翼角至檐头(见图4)。

引下线(采用多股镀锌钢绞线)安装分为明、暗两种,我们此次考察到的日本木构建筑防雷引下线的做法全部采用明装,并垂直引下,易于检查和施工(见图5)。在国内很少有这种做法,一般引下线沿古建筑轮廓弯曲并引下,虽然建筑上是美观了,但对防雷不利。

接地体。接地体选择安装在行人较少的地方,以避免或减少跨步电压的危害。

4、弱电系统

日本木构建筑中,根据使用要求,设置简单的广播/安防系统等弱电系统。

日本木构建筑配电线路简单可靠,管线全部采用穿金属管或塑料管沿墙角明敷。

各寺严格各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在有条件的建筑位置设置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和灭火装置。

日本木构建筑采用避雷针及避雷带防雷保护木建筑,引下线明装,并垂直引下,易于检查和施工。

日本近代建筑(群)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的电气设施特点

1、配电系统

日本近代建筑保护利用中,随着新的功能使用、消防、照明、空调等现代化设备的注入,用电负荷及级别有了明显提升,需根据用电负荷的变化进行合理扩容及更新换代。为了尽可能减少对建筑原风貌的破坏,在保留建筑外貌的基础上,以最小干预为前提,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结构和功能进行改造和设计。在满足现行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尽量做到不破坏原有建筑的结构,又不影响其使用功能。

2、照明系统

日本近代建筑在重要的保护区域,充分利用原有灯具并考虑换装新的光源,来再现建筑的魅力和风采,从而最大限度地烘托出建筑空间的场景感,历史感。

3、防雷接地系统

日本大多数的近代建筑基本上可能都有防雷体系,但有些不完善,需根据现行相关法规的要求做进一步的改进和修善。首先根据日本防雷的传统做法,大多数历史建筑都在屋面设置避雷针(日本历史建筑大多采用避雷针的方式而非国内主流采用避雷带的方式防雷)作为接闪器,其次对于沿外墙明敷的防雷引下线,大多采用圆钢或扁钢引下折方式,并在有人身接触的地方采用穿塑料管或其它保护措施,防人身接触。而对于沿外墙暗敷的防雷引下线,推测和国内做法一样也是利用原有建筑物钢立柱或钢筋立柱作为防雷及按地引下线,利用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作为等电位接地体。

4、消防系统

日本近代建筑均按要求设置了先进的火灾报警系统及灭火系统,并在主要部位设置疏散指示及应急照明系统,确保人身安全。

5、弱电系统

大多数日本近代建筑都根据现在的使用要求对原有弱电设备进行更新或重新改造设计,并新增了大量现代化的弱电设施,如广播、监控摄像机、网络与电话系统等,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商业、酒店和办公硬件设施的需要。

6、可持续利用技术(绿色建筑,新能源)

装配式建筑考察报告篇(2)

2017年,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拓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成果,围绕“落实主体责任”和“强化政府监管”两个重点,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着力构建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强化质量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参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质量责任,特别是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全面实行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承诺、竣工后永久性标牌、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等制度。组织开展全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督促质量责任落实。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和信用惩戒。

健全质量监督机制。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抽查抽测力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强化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部位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保障监督工作经费,开展对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情况的督查。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缓解监督力量不足问题。开展监理单位向政府报告质量监理情况的试点,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和评价体系,推进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督促各方主体健全质量管控机制。开展标准化示范活动,推行样板引路制度。制定并推广应用简洁、适用、易执行的岗位标准化手册,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夯实质量监管工作基础。加快修订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和检测机构资质等级标准,规范质量检测行为。继续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推进工程质量保险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工程质量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完善制度和责任体系。出台部门规章《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

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以建筑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严防事故发生。加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通报和查处督办,强化约谈制度,严格事故责任追究。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层级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监管工作。研究创新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开展部分地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和能力。

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继续推进覆盖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人员、起重机械、施工项目、施工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监管机构及人员等信息“六位一体”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出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建立完善建筑安全生产“黑名单”等制度,强化安全信用惩戒,提高安全诚信水平。

促进全行业安全意识提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广泛普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知识,全面提升建筑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提升勘察设计水平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

提高建筑设计水平。组织宣贯新时期建筑方针,在相关媒体开设建筑设计专栏,引导建筑设计理念与方向。

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开展部分地区勘察设计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研究修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研究推进施工图审查制度和标准设计改革工作。

加大推动技术进步力度。出台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加快推动先进、适用新技术推广。继续推动BIM等信息技术应用,引导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制定绿色建筑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支持重点工程建设。

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主体责任,落实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事故发生。

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制定质量安全现场施工标准化手册。组织标准化现场观摩,推动样板示范活动。

建立施工关键节点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对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施工安全条件审查工作,强化风险控制。

开展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针对新开工和事故多发城市开展监督检查,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加强工程抗震设防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抗震设防制度建O。组织《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立法调研,深入开展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和抗震设施建设管理研究,做好相关制度研究和协调工作。

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建立减隔震装置质量检测制度,强化减隔震工程质量管理。完善超限高层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机制,研究公共建筑防灾避难功能建设对策措施。开展减隔震工程和超限高层抗震设防专项检查。

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地震应急工作机制。规范各地应急响应报告流程和内容,完善震后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管理制度,开展有关技术培训,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加强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震后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专家队、全国市政公用设施抗震专项论证专家库,完善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工作机制,提升抗震防灾专业咨询能力。

六项工作助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

2017年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任务分工,根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强化责任担当,开拓创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重点抓好提升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水平、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动重大科技创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务实推进智慧城建等工作。

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

制定发展规划。出台《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行动目标和工作任务,指导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制定省级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装配式建筑统计信息系统,加强监督考核,定期通报各省装配式建筑进展情况。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产品评估推广工作,研究梳理并重点推广成熟先进可靠的技术体系。制定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标准,编制部品部件标准及图集,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

提升装配式建筑产业配套能力。开展装配式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装配施工和全装修专项调研,推动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全产业链发展。制定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管理办法,创建一批部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产业基地和工程项目。编制《木结构建筑发展专项规划》,推动木结构建筑试点示范和钢结构建筑推广工作取得进展。

加强装配式建筑队伍建设。指导各地结合建筑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具有装配式建筑能力的企业集团。加大装配式建筑技术培训和宣传推广力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和招投标等监管制度创新,合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和装配式建筑全装修。

提升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水平

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印发《“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组织开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开展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环境全文强制标准研编及严寒、寒冷地区城镇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推动重点区域城市及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试点。

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落实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要求,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并探索以建筑节能改造为重点,适老化改造、建筑功能提升及居住环境整治同步实施的综合改造模式。加强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加大城市级平台建设力度。推动一批城市制定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设,开展公共建筑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绿色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并开展试点。

推广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绿色信贷支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推动有条件地区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强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质量管理,研究建立绿色建筑第三方评价机构诚信体系。研究制(修)订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开展年度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工作,编制《绿色建材评价分类目录》和以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为重点的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研究制定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应用绿色建材的相关要求和政策措施,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热能等解决建筑取暖需求,推行可再生能源清洁取暖。配合做好“余热暖民”工程。加快中央财政支持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验收,强化相关政策、标准、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示范成果总结。推动农村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房建设。

积极推进建设科技创新

实施住房城乡建设“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研究制订《规划》落实方案、工作分工和考核办法,推动部省联动和工作协同。跟踪先进技术发展趋势,加大行业应用的前瞻I生研究。

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城镇水污染治理、城乡规划遥感监测与评估、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等方面突破和集成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提炼部门和行业重点领域的科技需求,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立项攻关。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制订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研究制定行业科技创新平台规划,分类组建一批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基地,完善行业专家智库,增强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研究编制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十三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编制与一批重点领域技术公告,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

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制定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确定2030年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组织编制相关技术导则,指导各地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督促试点城市完善落实工作方案。推动实施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国家适当减缓行动项目,与亚行合作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技术与政策研究。

加强低碳生态城市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组织实施好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中英繁荣战略基金“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项目”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政策与技术研究项目”、中德城镇化伙伴关系项目、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六期“可持续城市综合方式项目”中国子项目。继续推进中美、中加、中德、中芬低碳生态城市合作试点工作。

深化建筑能和绿色建筑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实施中美“净零能耗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继续组织实施好全球环境基金五期“中国城市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深化中德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合作和中加、中欧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合作。

务实推进智慧城建工作

制定加强大数据应用推动智慧城建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智慧城建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保障措施,提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智慧化应用发展方向,统筹推进智慧城建工作。

开展智慧城建评价。按照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引导支持各地智慧城市试点参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特点和需求出发,编制智慧城建指标体系,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智慧城市评价工作。

编制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公告。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智慧化技术研究,深入开展应用示范,编制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公告,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

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

装配式建筑考察报告篇(3)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得建筑行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是这也给我国的能源消耗带来了压力。基于低碳经济和环保理念的提出,在建筑工程中发展节能施工技术和工艺,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会加速经济的循环发展。

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1.1保温墙体饰面砖施工技术

(1)弹控制线

根据建筑立面设计和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在墙面弹出外门窗水平、垂直控制线及伸缩线、装饰缝线等。

(2)粘贴方式有点框法和条粘法

点框法适用于平整度小于8mm(2m范围内)的墙面,对于平整度大于8mm(2m范围内)的墙面,应采用1:2.5水泥砂浆找平,如不找平会导致粘结砂浆用量增加。当设计要求外饰面为面砖时,选用密度不小于20kg/m3、导热系数不大于0.041W/m•K的聚苯板,粘结面积不小于50%。,条粘法适用于平整度较好的墙面。

(3)弹线分格:待抗裂层灰六至七成干时,按图纸要求进行分段、分格弹线,同时进行面砖贴标准点工作,以控制面砖出墙尺寸及垂直、平整。

(4)排砖:根据大样图及墙面尺寸进行横竖排砖,以保证面砖缝隙均匀符合设计要求;注意大面和通天墙垛排整砖,以及在同一墙面上的横竖排列,均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面砖的立缝必须上下通线,并要注意一致和对称。

(5)贴面砖:在每一分块内的面砖,均为自下向上镶贴。从最下一层砖下皮的位置线先稳好靠尺,以此托住第一皮面砖。从面砖外皮上口拉水平通线,作为镶贴标准。在面砖背面采用粘接胶泥镶贴,厚度不超过3mm,贴上墙后用灰铲柄轻轻敲打,使之附线,再用钢片开刀调整竖缝,并用小杠通过标准点调整平面垂直度。所有竖向阳角面砖必须采用磨切45°角碰头镶贴;窗口处面砖立面压塑钢窗框在5~10mm之间。

(6)面砖勾缝:用相应颜色勾缝剂,先勾水平缝再勾竖缝,勾好后要求凹进面砖外表面2-3mm,采用擦缝做法。面砖缝勾完后及时用布或棉丝将墙面擦干净,并用清水冲洗。

1.2门窗、透明幕墙及遮阳系统施工

1.2.1门窗及透明幕墙节能施工

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除提高玻璃和框扇本身的热工性能和保证中空玻璃的密闭性之外,还与玻璃和边框接缝,以及框扇搭接缝的严密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各部分接缝足够严密,才能保证尽量减少空气的渗透,而空气渗透是能量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施工中提高气密性一般是采用各种密封条或密封胶来解决。各种门窗的密封胶条种类繁多,应与型窗的设计合理结合,最理想是设计型窗或幕墙时,同时设计配套的密封条,必要时需多道密封,而且必须选用弹性好,耐老化的材料,一般以三元乙丙和氯丁橡胶为宜,劣质的密封条将过早老化失效,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经济上的损失。玻璃的镶嵌除采用密封压条外,往往采用玻璃胶或两者相结合使用。提高门窗及幕墙结构与围护结构的一体化节能技术水平,改善墙体总体节能效果。

1.2.2重视建筑遮阳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在设计遮阳时应根据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房间的使用要求以及窗口所在朝向,把遮阳做成永久性或临时性的遮阳装置。永久性的即是在窗口设置各种形式的遮阳板;临时性的即是在窗口设置轻便的布帘、各种金属或塑料百叶等。在永久性遮阳设施中,按其构件能否活动或拆卸,又可分为固定式或活动式两种。活动式的遮阳可视一年中季节的变化、一天中时间的变化和天空的阴暗情况,任意调节遮阳板的角度。在寒冷季节,为了避免遮挡阳光,争取日照,这种遮阳设施灵活性大,还可以拆除。遮阳措施也可以采用各种热反射玻璃如镀膜玻璃、阳光控制膜、低发射率膜玻璃等,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建筑中普遍采用。

1.3屋面节能施工技术

1.3.1施工做法

屋面具体做法分为两种:(1)上人屋面做法:8~10厚浅色地砖,聚合物水泥砂浆勾缝;20厚聚合物水泥砂浆铺贴,设分隔缝@3000~6000为半缝,内嵌耐侯防水胶;46厚C20细石砼刚性防水层(参适量减水剂加纤维),内配Φ6@200双向钢筋,分隔缝3000*6000,缝宽10缝内嵌油膏封闭;15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无纺布一层;挤塑型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保温层30厚;1~1.2mm厚高分子防水卷材;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C30陶粒砼找坡,最薄处30;原有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不上人屋面做法:20厚聚合物水泥砂浆铺贴,设分隔缝@3000~6000为半缝,内嵌耐侯防水胶;46厚C20细石砼刚性防水层(参适量减水剂加纤维),内配Φ6@200双向钢筋,分隔缝3000*6000,缝宽10缝内嵌油膏封闭;15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无纺布一层挤;塑型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保温层30厚;1~1.2mm厚高分子防水卷材;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C30陶粒砼找坡,最薄处30;原有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3.2施工流程

上人屋面:水泥陶粒找坡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高分子防水卷材挤塑型聚苯板保温层水泥砂浆保护层;非上人屋面:水泥陶粒找坡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高分子防水卷材挤塑型聚苯板保温层水泥砂浆保护层。

1.4地面节能施工工艺

检验水泥、砂子、发泡剂质量配合比试验技术交底准备机具设备基底清理找标高搅拌、浇筑混凝土找平、压光养护检查验收。

(1)基底处理:把基底垃圾清理干净,并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洒水湿润。

(2)找标高:根据水平标准线和设计厚度,在四周墙、柱子上弹出面层的上平标高控制线。

(3)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投料必须严格过磅,精确控制配合比,每盘投料顺序为水泥砂子发泡剂水。

(4)按规定留设试块。

(5)铺设:铺设前应将基底湿润,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浆或界面结合剂,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从房间内退着往外铺设,在振捣或滚压时低洼处应用混凝土补平。

(6)找平、压光:当面层灰面吸水后,用木抹子用力搓打、抹平。

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一遍直到出浆为止。

第二遍抹压:当面层砂浆初凝后,用铁抹子把凹坑、砂眼填实抹平,注意不得漏压。

第三遍抹压:当面层砂浆终凝前,用铁抹子用力抹压,把所有抹纹压平压光,达到面层表面密实光洁。

2、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验收

2.1屋面节能工程

2.1.1主控项目

包括: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密度、强度和压缩强度等要严格符合相关施工要求。验收方法:验证材料的技术性能报告是否合格、是否有进场验收记录。铺设基层应干燥、干净,材料的含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铺抹找平层时,可在松散保温层上铺一层隔水物,导致强度降低,为了防止岩浆缺水;防水层施工在平层保温层施工完成后;松散材料保温层应采取分层铺设的方式,并适当的压实;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得铺设松散保温层。

2.1.2一般项目①屋面金属板保温夹芯板要注意表面整洁、连接处严密、铺装牢固。②在保温隔热层表面要保护层,有受潮的作用,但其要符合施工要求。③注意天窗的坡度相关技术,封闭严密。采取观察法验收。

2.2地面节能工程验收

2.2.1主控项目

①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要达到如下具体指标:建筑板下的保温浆料层要分层施工,缝隙之间严密性好,安装坚固。验收方法:采用观察法检测。②使地面基层平整性好,要达到保温层施工工艺的要求。验收方法:看设计是否达标。③使用在地面节能工程的隔热和保温建筑材料,要注意其厚度、密度、压缩强度及导热系数等达到有关设计标准和施工标准的要求。验收方法:检查材料的技术性能报告是否真实有效、其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指数。

2.2.2一般项目

针对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地面的隔热层要达到相关施工要求。验收方法:检验标准和设计标准。

2.3墙体节能工程验收

主控项目:墙体节能工程各层构造达到具体设计标准。验收方法:观察法。冷热地区的墙体节能材料要达到施工要求。验收方法:阅读检查试验报告。使用在墙体节能工程上的粘结材料和保温材料达到检测标准。验收方法:看复验报告。采用保温砌块砌筑的墙体,注意其材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要达到施工要求,外墙面砖质量验收规范。

(1)主控项目

①饰面砖的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性能检测报告和复验报告;②饰面砖粘贴工程的找平、防水、粘结和勾缝材料及施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复验报告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③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检验方法:检查样板件粘结强度检测报告和施工记录;④满粘法施工的饰面砖工程应无空鼓、裂缝。检验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检查。

(2)一般项目

①饰面砖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痕和缺损;检验方法:观察;②阴阳角处搭接方式非整砖使用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③墙面突出物周围的饰面砖应整砖套割吻合、边缘应整齐、墙裙、贴脸突出墙面的厚度应一致;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④饰面砖接缝应平直、光滑、填嵌应连续、密实、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⑤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应顺直、流水坡向应正确、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4门窗节能工程验收

2.4.1主控项目

①安装中空玻璃时,要注意其密封性能和中空层的厚度达到设计标准和设计要求。验收方法:了解相关的产品说明书。②建筑门窗采用的玻璃遮阳指数、传热指数、品种等达到设计的要求,前提是正确安装。验收方法:阅读技术性能报告和施工记录。③安装采用特种门时,节能要达到标准要求。验收方法:观察检查设计文件。④温度偏低的地区安装外门,要注意保温和采取密封等技能措施。验收方法:观察检查法。

2.4.2一般项目

①外窗遮阳设施的角度和位置调节起来是便利的。验收方法:用尺测量然后观察。②门窗扇和玻璃密封条要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注意牢固的密封,且其物理性能达到标准。验收方法:观察和打开密封条检查,阅读其产品合格证和技术性能报告。

3、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想到环保问题,采用先进的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大力提倡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优先采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新技术,实现以最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作为相关学者有责任有义务要求完善建筑节能的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装配式建筑考察报告篇(4)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第三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

第五条国家鼓励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第二章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

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

建设单位因建设工程需要,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询前款规定的资料时,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及时提供。

第七条建设单位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

第八条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

第九条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

第十条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

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日前,将下列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一)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二)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

(三)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四)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实施爆破作业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的规定。

第三章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

第十二条勘察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

勘察单位在勘察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

第十三条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防止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设计单位和注册建筑师等注册执业人员应当对其设计负责。

第十四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第十五条为建设工程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施工的要求配备齐全有效的保险、限位等安全设施和装置。

第十六条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出租单位应当对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在签订租赁协议时,应当出具检测合格证明。

禁止出租检测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

第十七条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应当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并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

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完毕后,安装单位应当自检,出具自检合格证明,并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办理验收手续并签字。

第十八条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装配式建筑考察报告篇(5)

 

按照县长指示,我局于11月9日至13日,由一名副局长牵头,组成专门的考察组,专程到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考察“被动房”项目。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被动房”的概念

“被动房”的概念始于上世纪80年代德国,最初指不用主动采暖和空调系统就可以维持室内舒适温度的建筑。

在我国泛指“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是指通过建筑及设备技术,使建筑物对外热传导过程的热损失和通风系统中的热损失最小化,并通过太阳能、地热能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过程不消耗(或极小消耗)化石能,使室内环境达到健康舒适要求的建筑物。

二、考察项目情况

我们这次考察的项目为中德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示范房,由中国和德国合作完成。项目位于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院内,地基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527平方米,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23.55米。

该建筑主体框架结构与普通建筑相差无几,采用了全国仍至全世界先进材料和工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墙、屋面及地面采用较厚较先进的保温做法,使护结构尽可能阻断热交换。二是采用先进的门窗技术,窗户采用Low-E三玻中空+真空玻璃,门采用德国进口的专用成品被动门,提高气密性,降低传热系数。三是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及新风交换系统,共打热源井92眼,在交换新鲜空气的同时,不损失热能量。四是采用了建筑外遮阳技术,夏季阻挡阳光进入室内,冬季尽可能让更多的阳光进入。五是在细节上进行细致处理,例如在各种管线与外界接触点及外界接触裸露的混凝土部位都进行了保温处理,减少热传导。

三、发展前景及应用

装配式建筑考察报告篇(6)

中图分类号:P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政府援建的国际项目、我国承揽的EPC国际项目、因保密安全须自主设计、自主施工的使馆项目,在设计、施工时因各国的建筑要求及法律规范不同,项目实施前须对所在国进行考察,详细收集项目资料,了解当地设计要求及后续施工程序,其资料收集范围广、信息大。准确详细的资料收集对于工程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立项、设计,工程后期的招标、投标、施工等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考察组人员分配:

考察组6人为宜,分为:总负责人、建筑资料收集人、结构资料收集人、电气资料收集人、设备资料收集人、经济资料收集人。

收资要点:

因收资信息量大,考察时间有限,收资内容应尽量落实到个人,避免资料重复收集,具体分工如下:

总负责人收资要点:

总负责人主要负责报批资料及施工资料收集,内容涉及如下:

当地有关部门对工程的报批要求;报批部门审批时限、审批程序;当地建筑师和协调员是否参与质量和安全检查;当地对项目开工、验收、建设周期的要求;图纸报批语言,审批时间、审批费用;建设项目在当地执行节能和环保标准;当地施工实验室能做哪些试验,如何收费;工程开工前是否须征得周围邻居的同意;施工过程中是否接受建管部门和劳动部门的检查;。施工现场能否搭设临建;是否允许中国施工队伍赴现场施工;中国施工队在当地施工需办的手续;施工人员护照、签证类型;是否必须雇用一定比例的当地工人;当地工人施工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施工现场能否堆放材料;施工人员能否现场食宿;施工时间的限制,法定假日可否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需要当地有关部门来检测;施工噪音限制;施工现场交通及平面布局规定;施工现场周边道路的宽度要求;施工材料的运输时间限制要求;行走路线。竣工验收时当地有关部门检查要求;如何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工程需要备案的部门。

建筑资料收集人收资要点:

用地地块的地形、地貌、用地红线、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周边道路、出入口要求及周边情况;场地需要拆迁的建筑物及位置、数量。区域地形图,现状地形图,用地附近道路交通及管线地形图,拟建项目四周市政条件;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划要求;当地建筑工程申报程序及申报内容;当地建筑师的申报配合;当地建筑构造措施;当地主要建材及价格;当地施工工艺水平;同类建筑的形式风格;规划部门对建筑立面要求,绿化的要求及容积率,建筑高度、层数、日照间距等具体规定;当地气候条件;当地建筑的特点及风格习惯,当地的生活水平、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民族禁忌对建筑的影响及特殊要求。

结构资料收集人收资要点:

核实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剖面图;各层土的土质分析报告及物理力学性质;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采用桩基础时桩径及单桩承载力,有抗震要求时提供土层平均剪切波速;对场地地基稳定性评价;核实有无溶洞、膨胀土、流砂层、液化土层;地下水类型、最高水位、静止水位、季节变化;判定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有无腐蚀性;基础形式、基础设计的建议及结论,当地地基和基础的习惯处理方法;当地砌体结构的建筑材料性能及结构施工水平。当地施工单位力量、机械装备水平;当地工人对地基处理水准;当地常用结构形式及结构方案;当地钢筋、混凝土、承重砖砌体、隔墙砌体强度及规格;

电气资料收集人收资要点:

电气资料涉及供配电、照明、防雷接地、弱点系统、外线改造。内容如下:

电源电压等级、频率及电能质量情况;建筑区变电站配电情况;现有容量增容可能性;中压、低压配电线路现状及特点,保护系统形式,敷设方法;土壤电阻系数、温湿度;电能计量方式的要求;特殊设备UPS电源等要求;应急发电机组的形式(油、煤气);高压、低压、变压器产品使用情况(进口、国产);设计、施工、验收所遵循的规范;当地电力公司对选用电器产品的特殊要求。适用照明度标准的确定,光源、灯具选型的特殊要求;开关、插座、照明箱使用及选型要求(进口、国产)。当地气象、雷暴日数情况,雷电活动情况;防雷设防要求及习惯作法,接地做法及土壤阻值;综合布线、信息口设置密度指标;电信公司租用线路及相关要求;卫星电视信号源情况;专区独立保安系统具体要求,闭路监视系统设置要求;保安系统的规范要求;对消防报警系统特殊要求;人员安检系统、邮包安检系统的技术要求,安全防范系统选型及特殊要求;设备自动控制的要求。

设备资料收集人收资要点:

设备资料涉及给排水、消防、空调、供暖、水文等。在经济落后的国家,为保证水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须投入大量辅助设备。设备资料收集信息量大。涉及内容如下:

当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当地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规范;当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大气压力;夏季及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年、月平均温度及最大风速,主导风向,雨季、旱季三个月的平均值;历年最大冻土层厚度、严寒日期数、采暖天数;夏季太阳高度角、方位角,一年中晴天日期,年日照时数、日照季节;近十年降雨数据。当地水资源状况,供水系统的整体现状,项目所在地区的城市给水管网布置图或规划图;供此项目的自来水厂采用的水源(地表水、地下水、海水),供水压力情况,处理方式及消毒措施,建筑允许接管点的管径、标高、埋深、水压等资料;供水部门对设计要求,水表位置及安装要求;所执行的与给水相关的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当地绿化所用的形式和设备。项目所在地区市政排水管网布置图或规划图,场地附近的排水管网现状、材质、铺设年限、管径、埋深、坡度、控制点标高、管线平面位置;设计可用的排水量;允许接管井号,井底标高,地面标高及管材管径;市政排水方向,水质要求,排放和处理要求。生活污水排放要求;排水系统雨水、污水分流排放要求;化粪池的采用形式和设计标准与选用要求;当地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当地排水器材的情况与价格;当地市政雨水及防洪系统的整体现状;当地通用的雨水排水方式,一般雨水井检查形式、设计标准与选用要求。项目所在地区的城市给水管网连续供水的可靠性,水压能否满足消防要求;能否提供两条给水引入管进入红线内,保证不间断供水并满足生活用水同时仍能达到室外消火栓的水压要求。市政部门是否允许消防泵直抽,是否需要设消防水池;城市消防队与建设地区距离,消防车水龙头接口形式、规格、最高水压;当地室内外消防用具、规格、产品样本。当地使用的灭火器规格、形式、供应情况;与消防相关的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当地与该建筑类似的建筑物所采用常用空调系统形式和空调设备情况;空调设备等所用产品,确定空调管材的来源(当地、国产),空调方式(冬夏共用,或采用冬季设暖气);有无城市热网,城市热网的供、回水温度;冬季是否采暖,釆暖方式,热源形式,散热器类型;生活热水加热处理供水方式。当地可能供给的燃气种类(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燃料的指标、热值、煤气量压力,引入管的坐标、管径、标高,城市的燃气供应现状;当地燃气管理部门对燃气管道、设备的验收规定及要求。

经济资料收集人收资要点:

经济资料对于政府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以及施工单位编制投标价格有重要参考作用。考察期间收资内容涉及所在国的材料、设备,人工、机械、各项税费等,内容如下:

各类钢材市场价格,确定选用当地或国产;木材、水泥、混凝土、砖、瓦、灰、砂、石、模板、脚手架等市场价格,确定选用当地或国产;门窗、五金、装饰材料、保温材料等市场价格,确定当地或国产;给排水、消防、通风、强弱电,设备器具、电器具、洁具、阀部件、各类管材线材、各类线缆、成套或配套设备等市场价格,确定选用当地或国产;当地的汽油、柴油等燃料价格;国际运输及当地运输的集装箱容积、载重标准、价格;当地各种材料、设备的供应能力、销售价格;近三年当地材料价格增涨幅度;当地物价水平;国内施工人员与当地用工人员比例,工效比;当地用工来源,各工种及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等级、工资标准、平均月工作天数、全年节假日天数;普通工与技术工用工比例;当地工资标准是否含各种福利、劳动保护、补贴、保险费等;近三年当地工人工资增涨幅度。施工用大型机械、中小型机械、运输工具等市场价格,确定选用当地或国产;中资机构现有设备;进口材料、设备从港口到施工工地的运输方式、运距、运输机械、运费;当地采购的材料、设备采购地到施工工地的运输方式、运距、运输机械、运费。所在国的税法及税收规定,对援外项目及使领馆项目所发生的费用是否同意减免;各种进口材料、设备的海运费、其他种类运费、运输保险费、外贸手续费、当地关税;当地与建筑工程有关的政府部门或市政部门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当地水、电费收费标准及价格;目前的货币汇率、贷款利息及近三年的变化情况;当地对建设工程保险费的收费标准;国家对有关出国人员的签证费、差旅费、补贴等各项费用标准;单程或往返机票价格;当地生活用品的价格。

资料收集渠道及收资时间

考察期间应合理安排会谈时间,与当地市政部门、消防部门、海关部门、电信公司、水电公司、建筑师、中资公司等进行座谈,部分资料由考察组委托当地咨询机构或中资公司协助收集。考察收集资料时间10-15天为宜,由各专业资料收集人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整理,交由总负责人汇总。相关资料编制成册,用于今后编写可行报告、立项、设计、招投标及施工时参考。

参考资料:

文莱工程项目考察收资(内部资料)

科威特工程项目考察收资(内部资料)

装配式建筑考察报告篇(7)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石油石化行业的设备大型化已成为炼化工程建设的一种趋势。目前,对于这类大型设备一般采用整体吊装技术,考虑到成本、场地等各类因素,这类设备的吊装通常会使用重型履带式吊车来完成。而重型履带式吊车本身自重较重,因此对行走和作业场地要求较高。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吊装作业的安全,如处理不当,往往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且事后补救大多比较困难。所以,在进场前对重型吊车的行走和作业场地进行分析和验证是十分必要的。

1、地基处理

本工程中采用吊车为LR11350,吊车自重1600t,吊件重量1000t。在吊车进场前,需要对起重机械作业场地的地基和承重结构下的基础进行设计和复核计算,即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改善地基(土或岩石)的承载能力或抗渗能力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是确保起重机械安全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吊装作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地基处理的要求是根据工程初勘报告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严格执行处理措施和验收制度,以确保吊装作业的安全。对于重型起重机械而言,需要验算场地地基承载力。若地基不能满足承载要求时,一般需采用换填地基或铺设路基箱的方法来提高地基承载力或降低对地基的压强。

参照《270 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确认吊装作业区域地层分布特征基本如下:1层为素土层,层厚约0.2~0.3m;2层为漂石土层,层厚在1.5m以上(地勘报告中漂石土层为1.5~9.7m)。即可认为,自然地表开挖0.8~1m深度后,基坑处应为漂石土层,属于《勘察报告》中岩土分布2层漂石土(Q4al+pl)。(若未达到2层漂石层,应将1层素土全部挖掉。)

根据《报告》中“场区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推荐值”,2层漂石土层基本数据如下:

1.1换填垫层地基承载力计算

换填垫层厚度需满足以下公式:

(1.1)

其中:pz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应力值,(kPa);

pcz ― 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应力值,25kPa;

fa ― 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 ― 考虑转杆过程履带对地压力的变化,去不均衡系数k=1.5。

LR11350吊车履带下铺设路基箱,对矩形基础垫层底面处的附件压应力值:

(1.2)

其中:b ― 主吊车LR11350路基箱铺设宽度,6m;

l ― 主吊车LR11350路基箱铺设有效长度,17m;

p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履带底面处的平均压应力值,145kPa;

pc ― 履带底面土的自重压力值,0kPa;

z ― 垫层厚度,1m;

θ ― 垫层的压力扩散角(°),取θ = 0° 。

路基箱拼铺宽度大于3m,按下式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

(1.3)

其中:fak ― 地基承载力值,暂取250kPa(基础设计图纸取值为350 kPa);

ηb ― 宽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ηb = 3.0;

ηd ― 深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ηd = 4.4;

γ ― 垫层以下土的重度,取γ= 2t /m3;

b ― 宽度,6m;

γm ― 换填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γm= 2t /m3;

d ― 换填深度,0m。

则有:

垫层与地基安全,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垫层底面宽度b′需比基础宽度增宽;

其中:z ―― 垫层厚度,1m;

θ ―― 压力扩散角,取θ = 20°。

适当增大,放坡宽度取1m。

1.2行走场地处理

1.2.1地基换填施工方法

要求该区域地面强度达到25t /m3以上,换填深度1m,施工程序如下:

(1)对该区域进行强夯;

(2)开挖至需求标高,确认挖至漂石土层;

(3)按每层200mm回填级配砂石,每层级配砂石整平并洒水后,均需利用大型压路机反复碾压;

(4)进行承载力试验,以确认换天后实际承载能力;

(5)换填表层浇注300mm厚C30混凝土。

另外,搅拌级配砂石时按每立方30kg的配比加入水泥,以提高其强度,并要通过堆砌围堰、覆盖防水布等措施对换填坑槽进行防浸保护。

1.2.2路基箱铺设方法

单块路基箱尺寸为6000×2200×260mm,为保证路基箱与混凝土地面结合严密,需在路基箱下先行铺设20mm厚细砂。

主吊车LR11350路基箱铺设方法为:两侧路基箱接缝均匀错开,履带位于路基箱正中均匀错开,铺设完毕后需整平碾压,使整个吊装区域达到统一标高。

2、地基静载荷检测

2.1试验方法

吊车和设备进场前,对按照上述方法给出的场地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场地进行检测,采用现场静载荷试验法,设计要求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00kPa。试验静载荷为2倍的设计承载力特征值600kPa。试验载荷分级、测读沉降时间、各级载荷下的沉降稳定标准、终止加荷条件以及承载力的确定等,均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试验采用面积0.5×0.5=0.25m2正方形承压板,由配重作反力,用慢速维持法,千斤顶逐级加荷,加载分八级,每级20kN。当每级荷载达到稳定标准后,加下一级荷载,直至到180kN终止。(0.25m2×600 kPa=150kN)

2.2结果分析

对碎石基础2个点位进行了静载荷检测,均是在同一标高的地基上检测;依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求的试验点位检测。所测地基基础2个点位最终加载到设计载荷2倍即600kPa(150kN),最终沉降量分别为: 第一点为2.43mm 、第二点为1.91mm,均没有出现极限荷载点,地基未破坏。

2.3检测结论

地基静荷载加载至600 kPa(150kN)时,地基均没有出现极限荷载点,地基未破坏。地基满足设计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00 kPa的要求。

3、结束语

在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中,重大设备(构件)的吊装,必须结合吊车重量和场地特点等情况,对作业处地基选择切实可行、合理可靠、便捷有效的施工方法。它是吊装作业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本文正是基于这种客观事实,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制订了地基处理和检测方案。文中所给出的处理和检测方案,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对今后此类工程的施工,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装配式建筑考察报告篇(8)

1 前言

我国正处在大规模建设阶段,预计未来30年,我国需要建设的房屋总面积达600-700亿平方米。因此,通过建筑工业化方式来度过大规模建设阶段,保证建筑质量和耐久性,满足建筑节能环保、绿色多功能和舒适性是我国建筑也发展的必由之路[1]。

建筑工业化就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工法等,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

2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史

建筑工业化在国外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建筑工业化,注重数量和效率。表现为二战结束以后,在巨大的社会需求下建造了大量的建筑。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要求的不再是建筑的面积或规模,而是多样性。“标准化”开始向“多样化”转变,这就是第二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重点转向节能、降低物耗、降低对环境的压力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我国建设部于1979年颁布实施了行业标准JGJ 1-79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暂行规定,后又于1991年10月1日修订为《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步伐曾一度停滞[3,4]。目前,中国仍处在第一阶段,但是,建筑工业化,尤其是住宅工业化已经引起了国内各方面的重视。

3 建筑工业化的优势

建筑工业化相对现有的现浇混凝土湿作业有着极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施工效率的提高

几乎建筑的各部件均在工厂预制完成,甚至装修也在工厂完成,现场只是完成吊装和拼接。国外的经验表明,采用预制装配式建造方式与现场手工方式可节约30%的工期[2]。

3.2 施工质量的提高

工厂预制则是在稳定的工厂环境中,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得各部件都有相似且可靠的质量,从而有利于结构整体的可靠性保证。

3.3 设计的简化

当建筑工业化实现时,建筑的构件也会标准化,结构设计不再需要对每一种荷载都设计一种截面,也不再需要画出很多的图纸,而只要选择合适型号的构件就可以了。

3.4 方便施工现场的管理

建筑工业化要求的机械化程度很高,需要的人工就相对减少了。更少的人员和更多的机械化使得现场更接近于工厂的形式,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现场的管理。

3.5 环境的影响减小

大部分建筑部件都在工厂内预制完成,现场作业大大减少,其带来的噪音、粉尘等污染也得到很好的控制。工厂的加工速度快,整个工期也较短。

3.6 成本节约

据万科工业化实验楼建设过程的统计数据显示,与传统现场施工方式相比,工业化方式每平米建筑面积的水耗降低64.75%,能耗降低37.15%,人工减少47.35%,垃圾减少58.89%,污水减少64.75%,对资源节约的贡献非常显著[3]。

综上所述,建筑工业化会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和城市化水平高,大量的需求要求快速高质的建筑方法。另一方面,在西北等内陆经济不发达区域,基础建设任重而道远,也提出了对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4 建筑工业化对现有结构体系和设计方法的影响

现有的结构体系按照材料可以分为砖混结构、木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等。

砖混结构的实现方法是由配筋砌体构成。通常在混凝土空心砌块局部空心处浇筑配筋混凝土芯柱和水平灰缝中配置一定数量钢筋。砖混结构的工业化程度不高,严格来说不属于工业化的住宅体系。

木结构适用于矮层的结构,多是装配式的是施工方法,工业化的程度相对其他体系较高,但是在国内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我国住宅等多向着空中发展,而木结构用于矮层;另一方面,我国森林资源有限。

钢结构目前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结构体系。钢结构以强度高、自重小等优点在国内和国外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但国内外资源保障程度低,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一直以来都受到相当的重视,技术等各方面也比较成熟。目前这种体系较为实用,而且工程经验和技术也更成熟,在我国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由此可见,现有的结构体系都可以进行工业化改造,使其适应大规模高效高质量的建设生产。在我国,最合适的体系仍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我们应当利用我们在这种体系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推进建筑工业化在我国混凝土结构体系中的应用。

5 结语

建筑工业化的优势和可行性在国外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同时也为我国的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借鉴的作用。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提出了对建筑工业化的需求,在传统作业方式缺陷的推力和社会需求、新技术的优势的拉力下,中国也正走上建筑工业化的道路。现在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还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我们应当针对这些问题,把握科研和其他工作的方向,切实地推动建筑工业化在中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发,等. 日本建筑工业化考察报告(节选一). 21世纪建筑材料,2011.01.

[2]刘长发,等. 日本建筑工业化考察报告(节选三). 21世纪建筑材料,2011.02.

[3]李宗明,王三智,曹保平.装配式住宅与住宅工业化.山西建筑,2011.04.

装配式建筑考察报告篇(9)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电气安装系统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成后的使用功能以及建筑物整体的安全运行。因此,对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施工实施质量监控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多年从事这方面实际工作的经验,浅谈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质检要点,供同行参考。

1、参与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一些较大型建筑工程相当复杂,融电气动力照明、空调、消防、通信、音响、广播、有线电视、楼宇自控、安全防范、电梯、计算机网络等装置于一体。由于各专业都由相关专业部门独立设计,各专业设计人员往往因缺乏联系或沟通不够使设计发生冲突,因此在施工前应由各专业技术人员反复核对图纸,进行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明确设计的意图与要求,并解决图纸中“错”、“碰”、“漏”现象以及其它不合理的地方。通常的做法是:对于管道井、公共廊道吊顶内、设备层等管线比较密集的地方,由设计院或施工单位对所有管线进行综合布线预排,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按预排好的管线位置、标高进行检查验收。质检人员应参与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从确保使用功能、安全性及维修方便等角度严格监控。

2、严格执行材料、设备检验制度严把材料质量关,是搞好建筑工程电气施工的关键,必须给予严格监控。

⑴工程用材料、设备、构配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例如镀锌钢管进场时必须要有质量保证书、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或出厂试验报告。如发现不合格产品坚决退换,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并向监理工程师填报“建筑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报验件”进行报验,报验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⑵施工中应定期抽查,及时跟踪检查材料使用情况,防止有些施工单位偷梁换柱,以次充好,实行动态管理。

⑶对于配电箱(柜)、灯具、消防报警等大型成套电气设备的验收,质检人员应先开箱检查。主要检查规格、型号和有关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零部件、电气元器件、备件、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并检查外观有无损坏等无误后填写开箱记录。若有差错或产品不合格要及时退换或处理。质检人员自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并填报“建筑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报验件”进行报验。

3、线路敷设管线敷设通道有强电竖井、弱电竖井、给排水及暖通竖井、公共走廊、设备层等处管线分布密集、管线布置空间小,给施工单位管路敷设带来很大难度。如果各专业施工单位不综合考虑各种管道安装顺序、空间标高位置,随意进行管线敷设,可能会造成其它管线无法施工,必将造成大量返工,并延误工期,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必须做好管路施工的质量控制。

⑴管路敷设要遵循管道施工原则;通风管道先行,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小管让大管;事先应做好大样图或在综合管线平面图上标明管线的走向、坡向、管道载体类别、根数、管径、标高、坐标位置,各专业人员依据上述参数到现场实地测量核实,经复核确认无误方可进行施工。

配管及其支架应平直牢固、排列整齐,并按规范要求设置固定管卡及接线盒;施工时观察检查金属的导管内外壁应防腐处理;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检查金属导管的接地情况。

⑵导线、电缆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在防火等级较高的工程项目中应选用阻燃型。管内穿线要留有余量,导线在管内不准有接头。

电缆连接位置、连接长度和绝缘测试经检查确认,才能制作电缆头;控制电缆绝缘电阻测试和校线合格后才能接线;电线、电缆交接试验和相位核对合格,才能接线。

(3)封闭、插接式母线进场后开箱检查,母线分段标志清晰齐全,外观无损伤变形,内部无损伤,绝缘电阻符合设计要求;再按照母线排列图,将各节母线、插接开关箱、进线箱从起始端开始向上,向前安装;每段母线组对接续前,绝缘电阻测试合格,绝缘电阻值大于20MΩ,才能安装组对;母线支架和封闭、插接式母线的外壳接地或接零连接完成,母线绝缘电阻测试和交流工频耐压试验合格,才能通电。

(4),桥架支架与吊架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跨距一般为1.5~3m,电缆桥架垂直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桥架弯通弯曲半径不大于300mm时,应在距弯曲段与直线段接合处300~600mm的直线段侧设置一个支、吊架;当弯曲半径大于300mm时,还应在弯通中部增设一个支、吊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还观察检查由桥架引出的配管应使用钢管,管孔径吻合,严禁用气、电焊割孔,钢管与桥架连接时,应使用管接头固定,并做好跨接地线。

4、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对于预埋管线、预留孔洞、吊顶及隔墙内管线敷设以及所有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需进行验收。验收时采用必要的检查工具,严格按设计要求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观察、测量,认真检查管、线、盒(箱)的位置、标高、尺寸等;打开插座盒、开关盒、接线盒等,用尺量测导线、吊杆、保护管等;检查施工质量及选用材料的规格、品种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好验收记录。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完成。

大型建筑工程隐蔽部分涉及相关专业众多,各专业必须密切配合,同时报审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隐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5、照明器具及配电箱(盘)安装大(重)型灯具安装用的吊钩预埋件必须埋设牢固,器具的接地保护措施和其它安全要求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暗开关、插座安装位置正确,盖板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外观良好,开关边缘距门框边缘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成排灯具的中心应横平竖直,可用拉十字线方法检查;顶棚中,灯头盒的位置要避开风管和水管,并利用软管使灯具居中;配电箱(盘)安装位置正确,部件齐全,无破损,暗式配电箱盖紧贴墙面;观察检查箱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各回路均应编号并标示正确,应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地线汇流排。

6、防雷接地安装检查接地材料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接地装置在地面上设置测试点,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干线的埋设深度,接地模块的埋深及间距,接地模块是否倾斜;暗敷分段固定,明敷应平直、无急弯并作防腐处理,变压器室高低压开关室内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连接的个数;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避雷带与丁不外露的其他金属物体的连接且与避雷引下线的连接,避雷针和避雷带的安装位置、牢固。

7、建筑物照明通电试运行灯具、开关、插座、照明配电箱等的安装已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完毕,并且安装质量已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并且工序验收完毕后方可进行通电试验。通电试运行检验方法如下:

(1)灯具、导线、电缆和继电保护系统的调整试验结果,查阅试验记录;

装配式建筑考察报告篇(10)

随着近几年工程建筑事故的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对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勘察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工程勘察的监管,提高勘察质量,省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监督执法部门每年对全省的勘察单位进行专项检查,这充分说明了家国对工程勘察质量的重视。工程勘察报告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工程建筑的第一手资料,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关系到整个工程建筑施工过程和安全使用。笔者就如何提高工程勘察的质量水平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充分认识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勘察工作是工程建筑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后续建设环节的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经济效益和使用安全。工程勘察的质量的提高工程质量小平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对工程建设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工程勘察的质量责任更加重大,不论大小建筑工程,工程勘察是不可缺少的第一步工作。工程勘察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严格执行: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三个基本建设程序。勘察单位要重视和加强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勘察分析工作,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勘察项目负责任人要组织好勘察工作、作好现场管理、明确勘察内容

一个工地在正式勘察前,项目负责人要到拟建场地收集周围已有的地质资料,初步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地层等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有无电缆、防空洞等场地的基本情况。然后编制任务委托书和勘察纲要。对钻探记录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

1、勘察内容:①查明拟建场地的地区性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度;②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③查明有无河道、沟壑、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④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⑤提出地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少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建议;⑥对须进行沉降验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⑧对可能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和建议;提出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2、安全交底:①钻探前应考虑施钻安全,采取“先挖后钻”,查明地下设施(如各类电缆、管道、地下洞室)的准确位置,并不得损坏。施钻中造成地下设施损伤,甚至引起行车安全事故,其责任由当事机组自行承担;②各种钻探设备和机具,应按规定标准安装使用。所有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③钻探机组须按规定配齐操作人员,确保每班上岗人数。操作工人上班时要保持充沛体力,安全操作,严禁酒后作业;④上岗前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严禁衣襟敞开、光膀、赤脚、穿拖鞋、凉鞋工作;⑤孔位顶部有高压线时应采取避让措施与其保持安全距离,雷电天气应暂停施工,遇大风天气,应对钻机进行加固;⑥钻探场地就坚固平坦,如附近有坑、孔、池等时必须用木板盖好或填平,陡坡场地必须清除危石,并设有可靠的安全防护;⑦洪水季节在沟、池塘、河中钻探时,基台纵向应与水流方向平行,并应了解河水暴涨及上游水库放水情况,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预报,制定防洪抢险措施;⑧严格遵守当地的护林防火法令。钻探场地存放的油料及易燃品,要和钻机保持一定的距离。盛装易燃品的容器要盖严,添加油料和使用汽油清洗机器时,严禁用明火或吸烟。清洗机器废油及时装桶保存,移出钻探场地。

3、技术交底:①为了解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原状土样将采用厚壁式取土重锺垂直锺击法和静压法进行取样,岩样采用岩芯管钻进行取样;②根据地层变化,按2.0m间距进行原状土样的采取,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数量不应少于6件;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夹层或透镜体及一般层位也应有一定数量的样品或原位测试;当土层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根据下伏特征,在场地内选取有代表性的一不定期数量岩石样,岩样要求完整,样品尺寸均符合室内试验要求;③样品取出后及时用绝缘胶布封口、蜡封,24小时内送往试验室进行试验,样品运送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振动,确保各项指标的准确性;④土工室收到样品后,要及时做收样记录,并检查送样单、样签、样品是否对应,若有差错,应及时与记录人员联系;及时开土做试验,并从收样开始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实验报告;⑤标准贯入试验要求1.5m间隔一次,由上至下连续进行,当钻探至试验深度时,将标贯器下入孔中,先预打15cm,然后记下打入30cm的锺击数;⑥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为连续试验,当钻探至碎石土层或强风化岩石层中时,将圆锥动力触探探头下至孔内,用63.5kg重锺连续垂直锺击,然后记下每打入10cm的锺击数;⑦静力触探试验前应对触探仪进行率定;⑧对于高层、小高层建筑,应进行波速测试,单栋建筑波速测试孔应少于2个,建筑群中每栋建筑波速测试孔应不少于1个。

野外记录和测试要与室内试验成果对应

现场心记录人员要保证记录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不能弄虚作假,不能在开钻时离开现场,回来再补记,这样地层容易分错,土的定名与状态也不准,最后出现野外记录与实验资料相矛盾,无法做勘察报告。现场技术人员要重视原位测试,并保证送到室内试验的土样不被扰动。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是取得地基基础设计参数的主要手段。目前原位测试的方法很多:载荷试验、旁压试验、静探、标贯、动探、十字板剪切、波速等。只有根据不同的地层选取适当的测试方法,才能提供出更真实、可靠可靠的勘察资料,才能与室内试验成果保持一至,才能提高工程勘察的质量。

技术设备要根上市场的发展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勘察行业业务的拓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创新可以拓展市场,设备更新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新动力。勘察单位要想提供高质量的报告,在市场上站稳脚根,就必须学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不仅如此,勘察设备和实验仪器也要及时更新换代,仪器设备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节省劳动力,提高试验数据的精确度,并减少工作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见,技术的发展创新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对勘察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结束语

工程勘察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社的工程建设的发展,提高工程勘察的质量,是国家和社会对每个勘察单位的基本要求。保证勘察质量是勘察企业生存的条件,对每个勘察单位来说,勘察质量就是企业的信誉,勘察质量就是企业的效益,勘察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

上一篇: 化学教学教案 下一篇: 教师专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