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支部党务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08 14:27:45

学校党支部党务

学校党支部党务篇(1)

2.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时事政治,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掌握教职工的基本情况和动态,探索新时期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3.做好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强核心。

4.创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和谐发展。

5.领导和组织党员努力学政治、学好及党内的有关文件等,积极在教职工中宣传党的基本性质,做好新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6.加强廉政建设,教育全体党员廉洁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袭。

7.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和健康,抓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

8.热情为师生服务,工作中勇挑重担,责任明确,分工合作,努力干事,踏实做人。

9.发扬党的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教学第一线,善于听取教职工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10.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11.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政策。杜绝任何向学生乱收费的行为,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不违规收费,不出现有违师德行为,不出现安全责任事故,让家长满意。

学校党支部党务篇(2)

在党的十提出“服务型”执政党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有了全新的方向,建设“服务型”党支部既符合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新时期的目标和追求,又是实现高职院校对自身服务职能的认识并找准定位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科技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建设“服务型”党支部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其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推进建设和谐校园,有利于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院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1.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到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学生党员、团员和普通大学生服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是践行党的宗旨最有效、最生动的载体,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长效化和常态化的重要目标,是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基础上的更高、更好的追求。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必须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

2.“三型”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有着内在的逻辑,“学习型”是基础,“服务型”是宗旨,“创新型”是动力。我党是中国人民忠实代表,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执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我党执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党员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大学生党支部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关心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通过实实在在的制度和行动,服务和谐校园建设,服务广大师生员工,将大学生党支部塑造成为大学生人人心向往之的优秀青年组织,坚持以民为本的宗旨。

3.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发展的时代需要。

高职院校党组织担负着党在高职院校直接联系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等教育战线的重要职责,拥有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资源优势,理应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走在前列。在“人民、民声、民意、民心”成为中国声音的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必须顺应时代的号召完善发展自身,及时转型升级,做到与时俱进。要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关心、关注和关爱大学生党员,并发掘全体党员的潜力为广大大学生服务。

二、某些高职院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

1.服务意识淡薄。

某些学生党支部只知道下达上级命令,注重事情完成的结果,忽视学生党员在执行任务时的领会提高和心理感受,出现“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党支部队伍服务意识、学生党员个体服务意识急需加强。

2.服务能力不足。

有的些学生党员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缺乏专业钻研精神,不能在学习上为广大大学生排忧解难;有的学生党员入党前比较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和学生活动,入党后却缺乏持续的热情和动力,不能很好地坚持发挥“冲锋在前”的先进榜样、服务标兵的作用。

3.服务机制不够健全。

当前某些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自身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奖惩不够分明,不能完全调动起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某些问题浮于表面,没有进行深层次剖析。同时,针对不合格的党员缺乏退出机制。

4.服务方式单一。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服务方式过于单一,更多的停留在形式上的服务,以至于出现养老院老人重阳节一天被洗7次脚,学雷锋日被洗8次头等现象。

三、高职院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策略

1.加强思想建设,增强服务意识。

坚持不懈地强化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教育,促使党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解决“该不该”、“愿不愿”、“能不能”服务的观念问题。提高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首先要从“源头”入手,加强入党动机教育,将服务意识教育纳入党员发展考察的全过程;其次要完善继续教育机制,通过专题报告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加强宗旨义务、党史国情教育,牢固树立起了解需求就是服务、解决问题就是服务观念,强化学生党员的服务观念和宗旨意识;再次要注意树立服务先进典范,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积极打造一支理念先进、服务能力突出的队伍,解决“会不会”服务的问题。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书记队伍建设,不断完善选拔培养和激励保障机制,把党性观念强、服务意识强、组织能力强的党员选拔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着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配合“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提升计划”的实施,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分层分批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素质与能力。二是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实施“三项培训计划”,注重把服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服务骨干。实施“大学生党员骨干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在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在重大突发事件和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带头引领作用,扩大他们在班级、宿舍、社团、志愿活动、社区服务和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3.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服务机制。

一方面,建立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党员的发展、教育、培养机制。例如在大一开设入党专题讲座,在团员学生中普及党的基础知识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大二有计划地发展党员,重点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入党答辩,同时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立党员服务站,服务党员、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大三侧重关注毕业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在升学、就业等方面服务学生,帮助毕业生党员顺利走上社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另一方面,加强对服务工作的监督考核。实施过程监督和结果监督相结合的全面监督考核机制,及时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努力改良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支部的服务质量和党员的服务素质。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奖惩机制,开展学生党支部服务活动创新评比、优秀党员评选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党支部及党员给予适当奖励,先进带后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服务氛围。同时,对服务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党员及党支部,要妥善加以处理,并加强教育引导。

4.加强平台建设,拓宽服务渠道。

在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中加强“服务网络”建设,有利于党的精神和党务信息的快速传达,有利于提高党务工作的执行效率和执行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党员、团员和普通大学生。学生党支部要学会借助网站、论坛、QQ群、微博客、微信打造新型党建服务平台,增强党组织宣传政策、汇集民意、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能力,畅通服务沟通渠道,做好解疑释惑、宣传政策、方便办事等工作,以网络信息技术助推基层党组织服务创新,促进服务双向循环互动。保障党支部建设中各种信息的无缝隙传达。

参考文献:

[1]杨帆.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探究[J].老区建设,2015(10):36―40.

[2]杨建辉.高校基层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实践研究[J].黑河学刊,2015(3):97-98,142.

[3]李炳毅,冯金钟.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克拉玛依学刊,2015(3):28-31.

学校党支部党务篇(3)

二、新形势下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四维路径

(一)思想之维:加强思想建设,强化服务理念加强服务思想建设是推进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的基础条件,是“思想指导行动”的生动实践。因此,要大力转变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功能定位,转“管理”为“服务”,正确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在服务当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之中强化服务。首先,要转变思维模式,增强服务理念,从学生对支部的“服从”转变为支部对学生的“服务”。其次,要时刻牢记学生党支部的服务信念和服务责任,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问题与他们的实际问题以及将宣传教育大学生党员与切实服务广大群众结合起来统筹解决。

(二)制度与组织之维:加强制度建设,优化组织结构制度建设是确保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是组织者与被组织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共同行为准则,是非人为制约机制。组织建设也即队伍建设,是在制定出制度后执行制度的人员安排,是确保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永葆生机的活力源泉,是人为性制约因素。首先,要加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建设:明确并细化党员服务责任制和承诺制,落实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党员帮扶和奖惩激励制度。其次,要优化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结构:完善学生党支部的组织设置,选拔政治素质硬、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加强对普通支部党员的培训锻炼。

(三)作风之维: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能力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服务作风”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取得成效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牢记和传承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积极推进“常态化、长效化”的学生党支部作风建设,努力将学生支部的作风建设落到实处。第一,要打牢思想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高校学生党支部要以先进的党理党论、创新的学科思维和前沿的专业知识为指导来锤炼党性、改进作风,以此推动支部的各项工作,通过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来提升整个党支部服务水平、能力和效率。第二,要把“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抓好落实载体”,贯穿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作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一切工作的宗旨,始终做到“心中装着学生、工作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要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第三,要经常组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虚心接受来自广大普通学生群众的建议和批评,在批评的声音中加强支部自身完善作风建设和探索提升服务能力的途径。

(四)方式之维:加强服务方式建设,拓宽多种服务渠道信息时代的来临,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拓宽了更广阔的服务渠道。微博、微信、论坛、MSN、QQ、易班等新媒体也是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追捧,使用率极其高,已成为广大学生党员和群众资源和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应该成为高校学生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一极。因为,这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快速传达党的最新精神和党务信息,也有利于高校学生党支部提高党务工作的执行效率和执行质量,从而可以为广大学生党员和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首先,要主动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可以在互联网上开辟诸如“学习交流园地”“党员之家”和“支部信箱”等板块,把传统的如召开支部会议、组织研讨小组等“全灌输”形式,同QQ、微博、微信、易班等自媒体形式的“微传播”相结合,为支部书记、党员和普通同学创建更加方便舒适的交流环境,为支部生活增添活力,为服务同学提供平台。其次,要积极丰富网络学习资源。为了形成网上强有力的主流意识形态,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其所建立的网络交流平台之中要放入党的基本路线与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党务工作先进经验与案例以及党的经典文献著作等,从而为广大学生党员、团员和群众提供便捷的理论学习通道,使高校学生党支部网络系统服务做到与时俱进和规范准确。

学校党支部党务篇(4)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及发展的基层组织,是在学生中的“战斗堡垒”,担负着联系学生、组织学生、团结学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学生中的重要责任。学生党组织目前在我国高校设置的方式主要以系、专业或年级为单位,不同的设置方式各有利弊:以年级为单位的支部,会随着该年级学生的毕业而解散;以专业的,优势是不会因毕业而解散,稳定性和延续性比较强,但本专业由很多年级学生构成,习惯、时间、学业经历等不同工作协调很大。人数较多的支部由于支委能力有限,难以开展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党员教育工作和服务工作;人数较少的学生党支部,党员教育工作很方便,小型活动组织容易,但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服务性党支部建设方面没有专门的服务平台或服务组织,难以保证服务活动的系统性、延续性和多面性,服务水平的提高,服务能力的锻炼大打折扣。

1.2 组织活动的形式、内容、范围有限

组织活动是党支部进行积极分子考察培养,党员教育及管理的直接体现,但目前高校党支部的组织活动普遍现象是形式陈旧、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部分高校一年之中的组织活动仅有发展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有些则在基础之上加入积极分子考察及理论学习等活动内容,缺乏理论结合实践。在开展理论学习时也多以读文件、听报告、看视频的方式,或直接安排自学,学完之后上交心得体会,轻视集体学习,采用最简单的单向灌输模式,无任何交流互动及趣味性可言,理论学习的深度及精神的领会大打折扣。这些方式使得党员们认为组织生活是一种形式,参加不参加都可以,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实践性的服务活动更是少之又少,且服务范围也多限校园内、院系内甚至仅在教室内,导致理论联系实践水平有限。

1.3 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够强烈

“服务意识”是我党立党根本,决定着党支部建设的主动性和自发性。虽然高校发展学生党员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坚持严格考察,划定严格入党条件,但还是存在“重成绩,轻考察”,“重入党前教育,轻入党后的引导”等突出问题,致使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入党积极分子在入党之前,能严格要求自己,且经过了党课等相关的教育培训,有一定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但进入组织之后,没有了忧患意识,加之党员管理、培养教育跟不上,导致的部分党员思想上麻痹大意,行动上麻木不仁,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下降,勉强参与服从党支部的安排,也只是行尸走肉,缺少自发性和主动性。

2 对策与经验

以下结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学生党支部构建以“服务党员、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三服务”为路径开展党建工作的经验,谈谈具体的对策:

2.1 搭建“1+2”模式,完善机构设置

以学生党支部为基础,学生党员工作站和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社团为平台,打造出支部服务党员、工作站服务师生、社团服务社会清晰服务定位的“1+2”(一个组织+两个平台)模式。着力解决只有组织没有平台,组织功能及结构复杂,职能不清,活动延展性、多面性不强的不足等问题。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为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做好支撑。

学生支部将服务对象定为党员及积极分子,工作主要包括支部的内部建设、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党员的管理教育等。学生党员工作站以活动室的方式存在于学生宿舍之中,开展涉及专业学习、科研科创、求职与实习经验交流、师生沟通、扶贫帮困、心理压力疏导等多个方面以服务师生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各类实践活动。志愿社团着力打造党员、积极分子及其他学生群体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平台。

2.2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服务意识

学校党支部党务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67-02

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力量。16号文指出: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教育,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创设平台,真正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党员进新生寝室活动(即一名党员对应一个新生寝室,进行为期一学年的指导活动)就是一种良好的载体。它一方面使新生及早与优秀学生为伍,这对他们全面发展有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党员在与新生成长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这进一步锤炼了他们的党性,促进其更好地成长。

一、生活上关心是树立大学生党员形象的基础性工作

新生入学初,面临着全新的大学校园,必定有诸多不适应。他们的求学生活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学时代的环境。因此,入学初,新生在心理上既有新奇感,也有困惑感。在校园里,他们有许多问题。如校园中的日常生活问题,如何处理来自不同地方的同班同学的人际关系等。这一时期,他们急需学长的帮助。这一特殊阶段既是他们融入大学生活中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新生大学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全面发展的党员学生在这一时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两年来,我院新生在广大党员的影响下,高质量完成军训任务,顺利融入大学生活,新生的困惑基本消除在寝室内。同时,党员在与新生的第一次接触中,增强了责任感,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也提高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相对于高中生活,大学是一个比较开放、自由的场所。特别是高校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组织为新生的兴趣发展提供了展示与提高的舞台。如果新生不能接受及时的引导,他们会做出一些不合实际的选择。因此,党员在服务新生适应环境的第一阶段后,进入了对新生的兴趣引导期。高校社团与各类组织是校园文化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特殊能力培养、增强个人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因此,在大学生活中合理选择适合个人特色的组织是摆在新生面前的第一次选择。此时,党员可以发挥引导作用。一方面,党员对校园内的各种组织比较了解,能分清其中的优劣;另一方面,党员清楚寝室内各新生的个性特征,在信息比较对称的情况下,他们能引导新生对各类组织做出适当选择。两学年来,实践证明,经过正确引导的新生,在大二时期能成长为各类组织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在组织中学会了课堂中学不到的管理能力,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团队中的人际关系。

二、学习上帮助解决了新生的关键性问题

随着军训生活的结束,新生终于走入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讲堂。第一次不需要在固定教室上课,第一次需要在课堂上记住如此多的知识点……短暂的兴奋过后是长时间的困惑:原以为轻松的大学学习并不轻松,更难受的是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用,我该怎么办?这些困惑的解决程度直接关系到新生能否顺利实现大学的学习目标,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但面对大学中的各类学习,刚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新生却困惑重重。如:专业学习对个人未来发展的意义,学习方法的疑问,大学的考试问题等。在第一学期中后期,新生的这类困惑最为明显。相对于高中被动式的学习,大学的学习更开放、更主动。新生在学习中不但要学好课堂知识,更需要掌握关于学习的方法,要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更重要的是:大学的学习是广义概念上的学习,新生不但要学习课堂知识,还要自主地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提高科研能力。对新生学习的指导,是对党员学生的一大挑战。相对于前两个时期,这一阶段的指导需要党员学生本身具有正确的学习观,而且党员还要不断反思个人的学习,提炼其中的规律。作为一名党员学生,他们在入党过程中,已接受过学习等方面的考核,在新生的学习观指导中,他们有能力发挥作用。作为同一专业的学生,党员既能在专业知识上答疑解惑,又能对新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同时,党员能从学生综合测评高度正确地指出个人的学习与各类评先、奖励、资助等工作的相互关系,使新生重视学习,从而去除大学初期对学习的懈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党组织内部要求,要求党员帮助每个新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加强对新生的学习指导,这对新生的学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思想上引导是学生党员进新生寝室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任务

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帮助树立了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为开展学生党员进寝室的第三阶段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但要实现思想上的引导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价值趋向日趋多元化的新生,我们不能一味地强求以一种单一的价值观去强求他们接受,一些空泛的说教工作并无实际意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无论世事多么变幻,那些普世的价值观是我们一直都遵从并一直在努力实现的。这也是我们学生党员进寝室第三阶段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运用新生最容易接受的引导方式――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我们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党员对新生的思想启发是党员进新生寝室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也最能体现党员的价值。同时也是对党员综合能力的一大考验。如果党员本身党性意识不强,责任心薄弱,读书视野狭窄,沟通能力欠缺,那么他们将很难对新生起到应有的作用。针对这种现状,学生党支部要发挥组织优势,一方面加强党员间的沟通,共同探讨面临的问题,找出合适的对策;另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对党员与新生的管理。

党员进新生寝室活动是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的良好平台。在活动过程中,以上三个阶段体现出了不同的工作特点。环境适应期作用明显,使新生尽快进入大学生角色;兴趣引导期是新生慢慢走上校园文化舞台的起步,这对党员指导水平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学习指导期是新生对学习问题的正确认识的关键期,正确学习观的树立是其大学生活成功与未来事业发展的基石,这要求党员本身具有较高的学习品质;思想教育期是党员与新生碰到困难最大的时期,需要他们不断反思,不断行动。这一阶段,一些党性不强的党员达不到活动应有的要求,一些素质不够的新生也许在大学生涯结束时也过不了这一关。该时期需要党组织、团组织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撑;共同提高期贯穿于活动始终,实践证明,通过该项活动,新生与党员在共同成长,对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有促进作用。纵观以上五大阶段,随着时间推移,活动对党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生的收获越来越大。通过该项活动,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真正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学校党支部党务篇(6)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176-02

党的十报告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的角度,首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将“三型”有机整合,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自身发展和进步的认识,体现了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高度自觉[1]。高校作为典型的智力、人才和学习资源密集的组织,肩负着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而高等院校的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师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党在高校中的战斗堡垒及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成为党能否在青年人才中扩大影响力、能否在优秀青年群体中培养可靠接班人的关键。

一、建设高校“三型”学生党支部现实要求

1.建设高校“三型”学生党支部,是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观念差异化、生活多样化、网络普及化的背景,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性强、价值取向多样、政治鉴别力弱,当面对外来文化的植入、价值理念的强加,加之我国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就会产生文化认同,促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主流价值观念发生扭曲,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2]。而破解这些新问题,高校建设“三型”学生党支部是主力。通过深入学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建设理论与思想,不断提高在校学生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保持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不断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建设高校“三型”学生党支部,是高等教育自身科学发展的现实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推动高等教育自身科学发展,实现规模、质量、结构与效益的统一还任重道远。当前,全球国际格局处于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必将影响政治格局和人们的思想意识,给国人价值观带来冲击。然而,深入推进高校“三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就是从世界的角度,用系统的思维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培育现代高等教育文化与精神,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就是在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社会思想潮流,坚持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进而巩固国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更是进一步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共同迎接新的挑战。

3.建设高校“三型”学生党支部,是新形势下推进我党建设重大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接受各种风险考验的有力保障。十报告中,建设“三型”党组织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履行党的历史使命。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组织的基层单位,作为党支部成员的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栋梁之材,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新形势下推进我党建设重大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高校学生党支部迈向“三型”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历史性的任务,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充分发挥高校优势,不断增强高校党组织在中国未来精英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我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3]。建设高校“三型”学生党支部,增强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党的方针的执行力,巩固党在高校中的领导地位,为我党接受各种风险考验提供有力保障。

二、高校“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透视

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先进力量的代表在高校培养过程中尤为重要,做好学生党支部工作也一直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各大高校在党建工作中也一直不断加强学生党建,强化学生党员身份意识和思想素质,推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完善、组织完善和思想完善。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方式及相关制度建设逐步趋于完善,支部基础性工作扎实开展,理论社团建设日趋成熟,部分精品活动品牌效应逐渐形成。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多元化思潮的形成,以及大学扩招工作的进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支部设置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党员再教育工作尚属薄弱环节、缺乏长效机制,学生支部组织生活缺乏新创意、新思路、效果不佳,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氛围尚不浓厚,有利于学习的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支部建设缺乏活力与后劲,学生党支部服务意识薄弱,所拥有的服务平台不足,等等[4]。

因此,针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高校内推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思路,是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当务之急。

三、建设高校“三型”学生党支部思路探索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引领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核心。建设“三型”学生党支部,要紧密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为契机,努力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创造力、影响力以及战斗力。

第一,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以学习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创造力。指出:“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顺利推进、落实生效的坚实基础。我们党是由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结合起来的整体,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基础工程和组织保障抓实抓好。”[5]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带领学生党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并以学生党支部为依托,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党史经典著作理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学习教育体系,健全党员学习教育制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学习教育方法,努力形成学习浪潮,凝聚高校科学发展新共识,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事业的新进步。

第二,建设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以服务扩大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建设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需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念。学生党员是广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就必须增强其自身服务能力。在服务班级和团支部建设、服务广大同学、服务学院及学校发展等工作建设中,学生党支部均起到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服务型”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应充分发挥和贯彻落实党支部团结带领学生党员和群众的领军作用,一方面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党支部志愿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第三,建设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以创新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改革。建设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就是要增强学习和服务的主动性,解放思想,带领党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活力。首先要创新学生党支部队伍建设模式,规范发展党员程序,全面、综合地考察想入党学生的情况;其次,创新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方式,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最后,创新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方法与途径,努力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总之,建设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党支部,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历史性的任务。我们需着眼于学习、服务、创新精神,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长效机制。同时,充分发挥高校优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不断增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创造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王森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N].光明日报,2013-03-03.

学校党支部党务篇(7)

一、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意义

现阶段,随着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人数的不断增多,加强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服务效率和促进学院党建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党员服务的质量,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社会影响力。

1.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新要求,加强党领导方式的创新

主席曾指出,随着高校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不断强化,要求高校党的领导须不断加强、运行机制不断创新,而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创新方式。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部分,可通过建立完善服务教育机制,创新高校服务活动形式,提高党员服务的满意度,进而扩大学生党支部为大学生群体服务的范围。引导广大党员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在实践中以身作则,建立具有服务精神的教育基地,帮助其他有志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学生群体入党,最终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形成乐于为人民服务的浓厚氛围。

2.扩大党组织工作覆盖面,提升党员服务能力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发展和服务的平台。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思想观念等方面出现了新情况,因此也对学生党支部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如加强建设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强化党支部的服务功能,亟须加快提升党员服务能力的步伐。

二、创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阻梗力量及现状分析

1.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与其他组织的高效合作

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相对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基层学生党支部普遍存在服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导致支部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小。例如,支部注重理论学习平台的建设,实践平台跟不上理论平台的步伐,容易出现“跛脚”问题,群众意见反馈缺少有效端口。

诸多本科院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甚至出现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摆着基层学生党支部的名堂,却没有类似于学院团委、学生会的作用,甚至亚于系级的团委、学生会的作用。此外,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缺乏与其他组织或社团的高效合作,过分关注党支部自身的内部建设,忽视了广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

2.学生党支部服务意识不够强,服务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来看,高校学生党支部普遍存在个别党员服务意识薄弱、党支部服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部分高校在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实践活动中,缺乏服务意识,出现人为地将党组织的服务目标狭隘化,导致在服务实践中出现急功近利的行为。

(1)党支部个别党员服务意识薄弱

当前来看,由于入党程序完善和入党数量控制,对学生党员的质量更是严格把关,但仍然出现学生党员在服务意识上出现薄弱、不够主动的现象。虽然目前高校党员发展逐渐规范化,发展党员的程序严格按照中央程序严格发展,但仍然存在个别学生党员服务意识薄弱的现象,惯性将党员服务当成形式性的任务,参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2)党支部在服务机制方面有待完善

在当今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一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网络党建服务平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目前仍处在服务的底端,不能充分利用诸如微信群及微信订阅号、公共电子邮箱、网络问卷调查等网络平台作为与群众联系和意见反馈的平台,积极宣传服务型党组织的相关知识和政策,鼓励广大青年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民主参与服务型党组织的建立,进而达到服务的高效化。

三、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经验总结与借鉴

1.构建服务型党组织新体系,加强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拓宽服务领域

构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体系,即“三个平台,一个资料库”。“三个平台”分别是建立服务理论交流平台、服务实践平台、与群众联系和意见反馈平台,“一个资料库”是指建立党支部服务活动开展情况记录及党员参加服务活动情况记录资料库。改变高校传统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方式,以服务实践平台作为基础点,以服务理论交流平台作为切入点,以与群众联系和意见反馈平台作为提升点,三平台全程结合,有效提高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

高校创建服务型党支部应注重加强与其他组织或社团的合作,以达到服务效益的最大化。加强高校系部与系部之间党支部的合作、跨年级支部的合作、支部与团委、学生会或其他影响力较大的组织或社团合作等合作,更加有利于服务受益群体。

2.学习拉动服务,理论运用实践,从增强服务意识做起

高校学生党支部可通过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开展,切实加强党务干部的政治思想建设,不断深化党员干部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认识。注重理论研究学习,成立高校服务型党支部理论研究小组,扎实打好高校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的理论基础,将理论教育作为高校服务型党支部建立的基石,提升党员服务型支部建设的认同感。广州商学院学生党支部较为顺利地实现了从管理群众到服务群众的转变,更加注重服务型党支部的建设。诸如组织发展对象就“一本好书、品一位好党员”进行学习交流会、组织支部成员探望孤寡老人、成立党支部支部爱心基金会等活动,发挥学生党员的榜样作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

3.党支部内部注重组织建设,外部以服务塑造支部形象

党支部内部注重组织建设,一是建立支部书记与支部成员的有效交流机制,促进服务活动的有效指导;二是选优配强支委班子,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学生威信高、创新精神强、热心于党务工作的优秀学生党员骨干担任学生党支部委员,各支部委员协助支部书记做好分内工作,组织支部成员高效完成支部开展的其他活动;三是注重其他非支部委员的培养,做到支部一条心,共同为支部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支部外部成立党员专业小组,鼓励党员发挥专业知识学习的优势,加强服务方式的创新。电商专业党员开展为群众制定营销策略方案的活动,为群众提供专业营销策略;金融学专业党员开展银行储蓄知识的宣讲,促进百姓对储蓄常识的进一步深入认识等,塑造学生党支部外部形象,有效提升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在各专业的影响力。

4.完善党员蹲点制度,推动党员服务能力新跨越

学生党员干部作为支部的中坚力量,对于领导该支部建设成为一支令人信服的服务型党支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提高党员的服务能力势在必行。党员蹲点制度的制定,一是选拔出一批相对优秀的党员,切实锻炼各蹲点党员的任务执行力;二是蹲点党员可通过蹲点,密切关注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思想动态。注重培养党性觉悟高、实践执行能力强的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成为党支部服务活动的主干力量,引导他们深刻体会党支部服务的重要性,进而逐步提高党支部的服务能力。

5.创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从完善创新服务机制抓起

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应注意创新党员的服务机制,加强网络化管理。例如高校党支部可以创建该支部成员档案资料库,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党员的材料管理资料库,记录其参加党员服务活动的次数并以此作为党员评优的依据,进而督促成员的发展。充分发挥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在党建各方面的作用,进而达到服务的高效化。

四、结束语

总之,创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需广泛动员和利用学生、学校和社会各方资源,丰富和创新服务形式,扩大服务人群,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的质量。同时,高校也应重视服务型党支部的建立与实践相结合,总结经验。只有完善高校服务型党支部理论与实践开展的建设模式,注重加强经验总结,才能将所建立起的服务型机制模式面向全国各高校学院进行推广,成为其他学院学习和借鉴的先行者。

学校党支部党务篇(8)

建设服务型政党,是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我们共产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根本宗旨,一切奋斗和努力都为了造福人民。高校学生党支部不仅要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学生党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要引导学生党员服务群众。

1.加强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建设服务型学生党支部,要提高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引导党员和积极分子为同学多做好事,激发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夯实学生党支部在学生中的群众基础,提升学生党支部在学生中的形象和地位,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2.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内涵

《十报告》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是对党的建设目标的新认识,也是党建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大创新,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有重要意义。高校的学生党支部是与大学生接触最紧密的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学生和服务学生的纽带,发挥着党服务学生的重要功能。

3.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两个层面进行考察,对学生党员主要考察入党动机、先锋作用发挥和服务意识;对学生党支部主要考察服务平台建设、党支部组织作用发挥和成员整体服务意识。调查中发现,学生党支部的党员群众化,工作责任心不强,党员和支部的服务意识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

3.1学生党员个人层面出现的问题

学生党员入党前后的表现有差异。一些学生党员,在加入党组织之前参加学生活动、学校工作和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入党之后却没有了之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像之前那样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这种入党前后的差距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党支部的服务职能的发挥。

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淡化。目前在校大学生党员多为90后的大学生,而且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比较优越,一些大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铺张浪费和相互攀比的行为,也会影响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淡化了服务意识,减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学生党员缺少明确的任务激励,也会导致他们争先创优的干劲不足,影响服务功能的发挥。

3.2学生党支部层面出现的问题

通过调研,总结了党支部服务平台建设和党支部服务同学的情况,归纳了在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党支部活动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缺少服务平台。学生支部的活动形式缺乏新意,多为学习政策文件的理论灌输,或者座谈和报告会等被动式教育,学生党员很难在其中提升服务能力,在高校创建服务型党支部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服务平台建设,缺少服务平台就很难为党员提供服务的机会,也难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降低党支部服务功能的发挥,影响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的效果。

调研中还发现,个别学生党员的服务态度不够积极和主动,他们仅限于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和命令,主动工作的意识有待提高,学生党支部的书记、委员、党小组组长都是由学生党员担任,工作经验和理论深度有限,缺乏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仅去完成由上级党总支或党委委派的工作和任务,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服务机制不完善,服务理念落后,未能将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引领和服务学生的作用充分发挥。

4.提升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服务型学生党支部,一定要把提升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围绕学生的切身利益开展工作,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工作,努力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可以从服务平台建设和提升服务意识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4.1加强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服务型学生党支部,不仅要调动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在学校党委、学院党委和学生党支部层面,还要为党员仅仅提供和建设各类的服务平台,这不仅是党组织服务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党支部服务学生党员的工作要求,更是学生党员服务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平台的建设、党支部的管理和服务的实践中提升各方面的工作和服务能力。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党员为主体,健全组织体系,努力丰富党支部的工作载体,在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实践类平台的作用尤为重要,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实践活动的载体,开拓校内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党员结合专业技能,与社区合作搭建实践平台,结合政治理论宣传等内容,开展社区服务;与纪念馆和博物馆合作,开展参观、走访活;与敬老院、残障学校、孤儿院等合作,以志愿者服务团队的形式,开展慰问、服务、送温暖等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实习、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锻炼青年的意志,锤炼党员的党性,强化服务和奉献的意识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观念。

4.3提升党员服务意识

加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不仅要坚持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还要努力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和党性修养。党是由党员组成的,党的先进性是要靠每一名成员共同发挥创造的,只有每一名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做好党支部的建设,学生党支部不仅要加强学生党员的管理,更要关心学生党员的成长,加强对学生党员教育,只有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服务意识提升了,党员们才能更好的去工作,才能更好的服务同学,学生党支部要定期关心党员的成长,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有明确的学习和培训计划,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强化学生党支部的服务功能。加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要积极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服务功能,彰显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用党支部的整体形象和大学生党员的个人形象带动全体大学生共同进步,利用典型的事迹故事和先锋模范的实际行动带动其他学生党员,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

主动联系和服务在校学生。要建立并完善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联系在校学生的制度,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以“帮扶解困”为核心的阶段性工作,党支部以具体任务的形式下达学生党员,任务和工作要明确到具体个人,切实在学生党员中落实“一帮一”、“一带多”的帮扶制度,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来源于大学生群体这个特殊的优势,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完成学业指导、心理咨询、思想疏导、等工作,解决在校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体现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与大学生的密切联系。

结束语

建设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必须要建立服务的观念,搭建服务平台,建立服务体系,健全服务机制,引导学生党支部树立服从社会和服务学生的思想,发挥青年党员的主动性,推动党的建设和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雪.建构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的内涵和特征.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6).

[2]杨建辉.高校基层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实践研究.黑河学刊.2015(3).

[3]魏莹.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学生党支部为案例研究.人才资源开发.2015(2).

学校党支部党务篇(9)

十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党中央对新时期党建目标的明确表述。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党和国家接班人的重任,其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党的接班人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和思想导向。而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基层组织,其作用的发挥,则直接影响整个高校的人才培养,因此,高校教师党支部一定要围绕党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全党提出的党建新目标上,以新的目标引领党支部建设。

一、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必要性

(一)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校教师党支部是落实党中央党建目标的需要。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党中央在对全党全局工作全面分析的情况下提出的党建目标,作为基层教师党支部,必须严格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贯彻落实新的党建目标,这也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体现。

(二)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是党保持先进性,与时俱进,紧跟时展需要,有利于高校基层党支部自身发展进步。高校是继承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教师自身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学习进步,才能担此重任。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教师的基层党组织,也必须以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为目标,不断进步,才能引领科技和文化发展,担起高等教育的重任。

(三)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有利于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方式转变。高校教师党支部要以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目标,不断加强服务师生和社会的意识,不断开拓服务的内容,唯此才能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是党激发自身活力,引领国家社会发展,引领人民群众进步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高校党支部外部形象转变。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地,高校教师是其中主力,其所在党组织也必须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站在深化改革的前沿,才能起到领路、带头的作用。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三型”党支部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教师党支部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存在思想上重视不够的现象,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没有把学习和自身的提高结合起来,没有把学习和个人的成长进步结合起来,没有把学习学校的发展进步结合起来,因此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二是学习内容单调,缺乏主动性。教师党支部日常的学习内容局限于解读时政,传达上级精神,学习内容单调,仅仅满足于附和上级布置的任务,不能满足教师党员日常系统、深入学习的需求。三是学习时间、地点分散。教师党支部的学习经常会以专业业务繁忙、科研任务繁重、教学工作量大为由,减少和压缩学习时间,同时会因为教师党支部没有固定的学习地点,而导致很难集中学习,分散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往往会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服务群众的自觉性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自己混同于一般非党员教师,没有认识到党员教师的身份,在日常工作中不能身先士卒,在关键时刻不能挺身而出,不能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在服务学生方面时间有限,目前很多高校都是郊区办学,由于路途遥远,教师下课后即坐班车回家,除了上课外,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问学答疑的需求。

(三)缺乏寻求自身突破,勇于创新的勇气。传统的党建模式和思维方式固定化制约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高校党建工作容易形成以开会、发文件、听报告等形式抓工作的固定模式,沿用靠经验、靠传统、靠教育的旧套路[1]。而我们应该更多地把广大群众和学生疑难困惑和工作创新结合起来,从群众需求出发,从学生需求出发,找到工作的突破点和创新点。

三、立足支部党员实际组成情况,探索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模式

(一)单一教研室党支部。

1.结合专业需求开展支部学习。教研室承担着学校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学校教学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的基层组织保证。教研室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研室成员学习,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组织学术交流,等等,在增强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支部建设可以按学科专业进行划分,建在教研室,同一教研室的老师专业背景相同或具有较大相关性,有利于教研室设定学习主题和内容,开展统一的学习活动。

2.利用专业特长开展支部服务。每个教研室有每个教研室的专业背景,可以根据各教研室专业背景的不同,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支部服务活动。教研室可以根据专业特长,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科研团队建设,开展服务广大师生的活动,并且从服务中强化团队建设,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3.激发团队活力,创新支部活动。教师党支部建在教研室,还有利于发挥团队力量,激发团队的凝聚力、活力和创造力,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创新支部活动。每个教研室的专业不同,支部活动可以根据教研室特色开展,专业特色的不同必将激发创新灵感,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支部活动,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二)混合教研室党支部。由于专业教研室人数的差异,可能存在有些教研室人数较少,从而不便单独建立党支部,因此,有的教师党支部是两个或多个教研室联合组建党支部。

1.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丰富支部学习内容。不同教研室组建党支部虽然在学习主题的确定上可能会存在分歧,但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建党支部,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交流,有利于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有利于丰富学习内容,必将会促进教师党支部成员的学习成长。

2.搭建互助平台,相互帮助,拓展支部服务对象。不同教研室组建党支部,支部成员之间可以加强交流,搭建不同教研室之间的沟通平台,形成互动和交流的长效机制,从而拓宽教师党支部的服务对象和范围。

3.学科交叉互补,创新支部活动内容,推动党支部建设和专业同步发展。不同的教研室有着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混合设置党支部有利于跨学科知识互相渗透,相互融合,有利于党支部创新活动内容,进而促进创新能力发展,推动党支部的建设和学科专业的创新进步。

(三)科研团队党支部。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科既进一步分化、深化,又进一步综合、交叉。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紧密,任何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科技问题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发展,需要团队集体攻关[3]。那么把教师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就十分必要和紧迫。

1.科研团队有共同的科研目标和任务,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帮助大家实现团队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统一,实现更快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2.科研团队的带头人担任支部书记,具有很强的感召能力,能起到很好的领导作用,带动身边的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具备支部书记的领导力和凝聚力。

3.党支部建设要与科研团队建设结合起来,党支部的凝聚力要体现在科研团队的凝聚力上来,党员的先进性要体现在党员在科研团队的作用与地位上来[4]。把教师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可以兼顾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业务工作的有机统一,在党建工作的推动下,更好地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实现以党建促科研团队建设,再以科研团队建设带动党建工作的良性互动局面。

参考文献:

[1]胡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59-62.

[2]凌明.教工党支部建在教研室,努力为专业建设服务[J].考试周刊,2012,(80):155.

学校党支部党务篇(10)

主席讲过:“打铁先要自身硬”。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基层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支部书记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最基层的党务工作者。党的领导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党务工作者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党地位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强弱,决定着执政的成效。就像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系党支部书记阳芳教授以《践行合格党员要求,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专题讲座里说的一样:要着重从“守住课堂阵地、强化思想引领作用;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提升专业能力、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管理并重、切实增强党员党性修养”等四个方面,解读了教育部党组、自治区高校工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重点和要求,只有在学习上必须超前思维、思想上必须提升境界、摆正心态,找准位置。在工作中必须讲究“实”字。要实事求是,讲实效,办实事。才能发挥好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基础重要。

二、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要大力加强党员教育,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作作用的内动力。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刘月娥书记在《党支部书记工作实务》讲座中讲授到:党员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党建业务知识学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支部各项建设,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模范作用、做出更大贡献。对党员和群众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步伐,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要进一步创新教育形式,更新教育理念,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动力。创造性地开展好教育活动,找准一定的形式和载体,如党员集中日活动、三会一课、帮扶活动、争先创优先锋岗,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上一篇: 景区营销工作计划 下一篇: 弱电项目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