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24 07:53:33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72-03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独有的文化积淀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是地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依靠地方财政供养、主要面向所属地域招生的高校,生源地方化是其重要特征。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藏和财富,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身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以及教育上的方便,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其转化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作为教育的核心或心脏,课程是实现诸多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径。“无论是哪一层次的课程建设,都应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按照‘五个一流’的要求,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六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一门需要借助教材之外资源才能完美实施的课程,又是一门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教学的课程,更是一门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地域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地方高校通过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一)能够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由和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其内容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体现了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时代精神,与教学需求基本趋于一致。但由于是全国统编教材,存在着如下不足:一是教材内容主要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共性发展,地方性特征发展不足;二是教材内容中理论性内容偏多,感性素材不足;三是教材内容存在着与社会生活脱节现象,生活性和现实感不强。地域文化资源具有地方性特征突出、感性素材丰富、生活性和现实性强烈等特点,正好可以弥补统编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作用,地域文化都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而客观存在的,它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创造性使用统编教材时,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当地社会实际,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和梳理,形成教学读本和案例,使地域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上升到理论教学的高度,使地域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相衔接,实现教学内容和素材的进一步充实、丰富和优化。地域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性、开放性和分散性特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样化途径,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理论性、封闭性和集中性,又为区域文化提供了历史的、辩证的理性思维和系统融会的现实机制。所以说,思想政治理论与区域文化虽同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但二者功能释放的方式与特征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互动又客观地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功能互补。

(二)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表现为理论性的、抽象化的和宏大叙事式的,又是远景性的概念描述和逻辑阐释,普遍存在“一本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单一教学方式,而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具体和感性的知识,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满的―个重要原因。地域文化资源是特定区域内存在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具有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特征。因此,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把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改变长期以来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增加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和感染力,使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社会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既要立足主渠道又要实施多渠道,既要立足校内课堂又要走向社会课堂。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取诸如讲授式、展示式、研讨式、音像式、参与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还可借助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现代科技手段,把地域文化资源展示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冲击。多渠道就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渠道,是主渠道的深化和延伸,可选择走出校门,组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工厂农村、采访先进人物等方式开展教学。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空间,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更好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

(三)能够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由于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必须将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社会现实和学生有限的社会体验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的困惑和思想上的疑虑,而这一过程必须以增强学生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也就是说,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全国统编教材提供的只是理论骨架,其血肉需要用丰富的实践资源去构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实现实践教学的创新。首先,地域文化资源的丰富内容和思想价值,是地方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的先决条件。地域文化资源可开发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体验阵地,为深化、细化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提供依托。其次,地方高校利用这些实践资源具有地域优势。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人、财、物等方面的便利,可本着“就近取材”的原则进行教育化的开发,缩短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后,地域文化资源能够促进知识向行动的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构建,更要把理论知识上升为学生的价值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要实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进行验证理论和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学校和地方的合作,创建与课程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将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坚实广阔的平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拓展,由小课堂向大课堂的转变。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熏陶,感受地域文化的氛围和底蕴,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沉思,从中得到做人成才的启迪,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既可吸引学生的眼球,又可叫醒他们的耳朵,还可震撼他们的心灵,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入耳入脑,改变长期以来“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现状,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典型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等优势,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发掘利用这些地域文化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三观”和国家意识的形成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其审美意义和道德价值,促使学生了解和喜爱地域文化的优秀成分,培养他们热爱乡土和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激发他们为建设家乡和建设祖国做贡献的志向,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也是人们的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文化包含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他们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国家意识的形成和地域文化传承是一致的,这与中国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理念相符合。“家国同构”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古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的层层递进,就反映了“家”、“宗族”与“国”之间的这种同质联系。因此,对于中国国民而言,爱家乡,进而爱国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而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教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担当着不可低估的角色,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文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引入地域文化的优秀内容,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生动性、实践性,还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换言之,优秀的地域文化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平台,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切入点,发挥其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得到文化的熏陶,增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三)有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体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仅仅局限于教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方法、重组教学环节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研究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实施研究性教学,还包含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研究性学习转变。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将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知识和能力有机融合。地域文化资源或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事情,或来自于自己的家乡,或来自于自己学习的周边环境,大多具体、直观、形象生动,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具有亲近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究兴趣与欲望。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搜集地域文化资源,将学习过程处于可依托性和具体感知性中,促进学生探究问题并形成学习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由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

三、有利于推动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

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办学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地域文化孕育和滋养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对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指导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便是其地方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搭建了桥梁,对推进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篇(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基本形态与分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要素来源”。而“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中。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一系列支持条件的总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地方特有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组织等各方面教育资源的总称。对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划分,郝德永从知识、学生和社会三个维度,区分为原生性课程资源――知识;内生性课程资源――学生;外生性课程资源――社会三类。高新芝按空间分布将其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两类。范兆雄根据课程资源各要素的特点划分课程物质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和人造物质资源)、课程人才资源和课程知识资源。徐学俊则从课程资源的形态,分人文资源(如文化古迹)、专业职能部门或机构的资源(如科研机构等)、文献资源(如音像制品)、社区文化机构资源(如书城的书刊等)、科普教育职能机构的资源(如校外教育基地)、大众视听传媒资源、电子信息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等)。不同的认识视角,这“一系列支持条件”就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笔者试从课程资源的呈现形态,把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分以下几种类型:

地域特色的人才资源。这主要指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教育影响的地方人才以及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群众组织,这类资源以个体人或具有共同目标的群体组织为载体。区域特色人才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中最有活力、潜力最大,对其开发的范围和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地方特色人才资源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公仆”,即地方党政机关的人员,他们具有为学校教育办好事、办实事的巨大潜能。2、“企业界人士”。他们能在经济上支援教育,而且有条件派出企业家或工人代表组成讲师团,兼任校外政治辅导员。3、“离退休干部”。这部分教育力量可以组织各种校外教育活动,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好、感染力强。4、“学生家长”。地方不同单位的学生家长,多有各种特长优势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充分利用的人才资源。

地域特色的物力资源。主要指区域内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利用的设施、设备与环境的总和,它以具体事物的形态存在,通过组织开发能弥补学校在教学设施和设备上的不足。地方物力资源包括自然体验和社会体验的设施、设备。前者包括山川河流、牧场、农场、植物园、森林、公园、风土等;后者如医院、福利设施、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和天文台等以及传统艺术、企业、建设现场等。

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依据地方文化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维度,地方文化的内容可分为四个层次:地方物质文化、地方组织文化、地方精神文化和地方活动文化。地方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地方的人工环境、生产与生活用品中的文化因素等。地方文化设施、名胜古迹、秀丽宜人的公园、带有艺术色彩的物品等。地方组织文化如地方的组织管理体制及风格、地方性法律规章、居民公约以及一些区域性的风俗、习惯、规矩等。也是成员间进行社会联系及地方成员与外部成员发生联系的制度保证。地方精神文化是地方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道德基准,它是地方成员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其核心是地方成员的价值观。地方各种活动文化如宣传活动、义务劳动、慰问活动、庆祝活动等,是学生获取社会生活知识、加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目标和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该课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施时如果没有必要的资源,学校、教师和学生就会处于教学困境状态,课程实施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同时,该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水平,也影响课程实施的范围、水平和效果,并最终影响教学的实效。因此,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具有重要的德育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开发包含两个目标,首先实现地方德育资源的课程化,就是要把原来具有德育价值的但未被意识到、或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范畴;其次要挖掘、延伸地方原有德育资源的可利用功能,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保证。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环节是课堂讲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有实践教学与之配合。然而,制约该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恰恰就是实践教学资源的短缺。目前,全国2000多万在校大学生,都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需要有适量的实践资源支撑,这迫切要求地方高校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种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

开发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减少国家德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变革过程。短时期内不可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有限的课程资源在学生多、投入少的情况下显得尤其匮乏。另一方面。地方区域内大量有德育价值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尚未纳入课程资源范畴,特别是许多素材性资源未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进入实践课程,其德育功能和德育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造成大量区域性德育资源的搁置或埋没。因此,加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资源问题的理论研究,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资源意识,提高其对于实践教学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是协调经济发展与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有利于完善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将推进高校更多地关注地方发展的具体特点,有效地将地方文化、物质环境等引进德育课程,扩展德育内容,同时还将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书,学生背书”的德育模式,以此带动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德育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从而提高大学生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发展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主体的行为模式

(一)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具有多重属性,在很多情况下,它并不属于教育部门单独管理,没有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是无法使地方教育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资源的。这要求地方政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加强联系和协调。以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开发奠定组织管理基础。

地方党委政府应制定当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地方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需求分析为基础,对地方德育资源开发力量进行整体部署,在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等在该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扩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德育资源所有者的教育参与力量,激励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协同该课程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保证其多元开发主体的有机融合,共同挖掘和有效利用地方德育课程资源。

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地方高校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方案或纲要,明确规定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目标、建设内容、项目门类、呈现形式、应用办法、管理方式等要求,尤其要指导地方各高校联合开发实践教学资源,降低资源的使用成本。在使用实践基地等教学资源过程中,要周密规划,合理设计使用时间,避免出现使用过程的旺季和淡季,提高实践教学资源使用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地方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下,逐步实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在产权结构和德育功能上的转化。一是转化使用权。通过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控制、组织和管理,使不属于地方高校的物质环境资源,在保持其所有权、占有权或经济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其使用权部分地转让到地方高校来,使地方高校得以有效利用或与其行业、部门共同利用。并且,这种利用关系必须通过政策或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二是转化社会资源的德育功能。根据实际。适当调整部分社会教育资源的内容形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使其德育功能基本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

(二)地方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一般是散布在区域内的,采用何种机制能够有效管理并加以共建共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焦点。首先,高校要对分布存储的资源实现目录集中统一管理,这是解决大范围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具体包括三个环节:1、开展社会调查,查访校外课程资源。2、登记课程资源,建立资源信息库。3、课程资源需求信息广告。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学校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给予相关人员相应的激励,调动班主任、辅导员和愿意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其他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一开发实践教学资源的力量不足的缺憾。

再次,要完善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校内协调机制。学校各专业系部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实习、实训基地资源,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协助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定期到这些基地进行专题调研,了解各行业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处和团委要结合学生党建、团建、大学生社团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支持、配合教学实践。

最后,应加强课程资源开发的领导。成立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组成人员应包括学校主管书记或校长、相关部门中层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小组的职责主要是拟订实践教学目标与计划;编制实践教学指导用书;组织师生申报实践教学研究课题;对实践教学进行监控与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建立实践教学资源数据库。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导作用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6-0154-02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当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而之于现代企业而言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其本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视。据此笔者将主要就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间的互动性,展开具体的探究与分析。

一、互动性研究的必要性

在当今时代,人力资源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人力资源作为研究目标并以此开展的企业文化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业已成为企业发展优秀人力资源的重要路径方式。然而当前许多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处于不够健全阶段,面临着诸多的资源管理弊端与漏洞,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严重低下。伴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乃至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的发展,正在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合理应对这些发展困境,是当前企业界亟需应对的重要难题。

对于企业的文化建设而言,只有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规划要求与人力资源发展,才能够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掘。目前有大量的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由于无法适应快速的市场发展从而致使企业在一夜之间濒临破产。企业文化发展的严重落后,将直接导致人力资源的管理难以适应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这是造成企业面临极大威胁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互动性的理论出发点

企业文化这一理论来源,最早产生于美国,而使其成为一种主流的管理学思想则发端于日本。我国的学术界与企业界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的企业在市场经营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提高,而企业为了能够适应不断提高的竞争压力,大量的企业对于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研究。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部分企业迫于品牌竞争方面的影响,开始认识到企业形象的重要性,而企业在对外宣传的形象上,必须要依靠其强大的内部文化来予以支撑。正是基于这一压力之下,我国大量的企业开始重视并逐步实施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容建设。

企业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对于企业的发展进行诠释与解读,运用先进、优秀的文化手段来促进企业管理层次的提升,这正是目前企业管理理论与内容实践的重要趋势。作为管理哲学的一种,企业文化既是对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于管理科学的重要发展与延伸,这一理论内容的基础正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重点突出了将人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核心,借助于同等的价值观念、信念以及适当的人际关系,乃至于不断拼搏奋进的企业精神等文化内容,能够使企业自上而下的营造出整体性的文化氛围,并最终将企业管理从技术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直到今天,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相关性,越来越表现出逐步结合的发展趋势,借助于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成果表明,企业文化的研究正在越来越广泛的同组织行为、以及组织绩效的研究相联系起来;大量的管理学领域研究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已经逐步由硬性层面的技术内容逐步的转向为软性层面的人性化内容;开展人力资源的管理应当更多的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管理学的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正逐步趋同,这便是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数个领域当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相关性最为有力的证明。

三、解析管理相关性

作为当今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理论与方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愈来愈发明显,大量的企业及研究领域对其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然而有关于企业文化的边界划定,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未做出统一的标准定义。

对于企业文化不论是企业家还是管理学领域的研究学者,每一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定义理解,这主要是由于每一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因此在考虑问题时的出发点也便不同,而恰恰也是由于这些种类繁多的企业文化定义,反而能够更加详细、清晰的向我们表明企业文化同其它方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企业文化是一类亚文化种类,正是由于企业这类特殊的组织形式,所导致了企业文化当中所蕴含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意识与物质形态均必须是该企业组织每一名成员所必须认同的。企业文化由于是一类相对较为特定且兼具独立性的文化系统,能够在企业管理的过程当中发挥出最为本质的文化导向作用,这一文化导向作用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员工保持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始终为企业同自身的共同利益与目标所不懈努力与奋斗,以使得企业能够保持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来源。

企业文化所重视的是使每一名员工,都能够被分配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之中,对于物质资源要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并确保货物的顺畅流通,在伴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快速调整变化之时,企业还要能够同时兼顾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的管理要能够依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制定出具体详尽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同时还要为了能够达到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进行人力资源的获得、应用、开发评价以及激励。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能量推动着企业外部环境的演变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当中一个十分核心与关键的组成部件,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考验。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在经济生活之中对于物质生产,所逐渐显现出的文化渗透、促进、融合业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路径。大量的管理学家与企业家们由战略层面的高度,以及文化发展的角度对于企业的文化管理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这同时也是目前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走向。 文化管理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理念,是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一次跨越式发展。文化管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了文化层面的高度之上,其试图以研究者的内心活动来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

四、探究管理互动性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性探究,是当前管理学理论之中关于企业文化的前沿理论内容,它同相关的管理学理论内容之间存在着一个互相融合的过程。正是基于企业文化的战略前瞻性,使企业在市场竞争发展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就必须要作用在企业日常经营与管理的各个方面之中,因而将企业文化融进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之中,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有高度的关联性,这一联系性使得两者间的融合更加贴合于一类内在力量的合并。

理论研究的发展能够使得人们对于实践规律具有更加良好的把握,而实践规律又同时存在有普遍性与共通性。企业文化与管理两者间的内在相关性,无不体现于各个方面之中,两者的发展必然是互为辅助、互相影响且互相作用的。而影响与作用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当中一直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只有将静态的相关性转接到动态的互动性之中,才能够实现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有机集合,并促使此两者能够不断的推进发展。

伴随着当前以智力与知识为主要经济发展特征的信息化时代到来,影响经济社会前进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已逐步由金融资本转变为对于新型技术、知识以及创造性人力资源的运用。人力资源业已成为目前企业发展所最为宝贵的资源财产。越是拥有丰富、雄厚的人力资源,便越是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屹立于不败之地。这不仅是当前世界现代化发展对企业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便充分说明了这一趋势的实践正确性。这不但是现代化进程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经济发展与文化不可分割性的具体表现。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人是企业开展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学习者以及传播者,因此开展人力资源的管理就必须要从人身上做足功夫,紧紧围绕人这一资源管理重点,开展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得人力资源的管理逐步的贯穿到企业的日常发展之中,并由具体的个人来传承企业的文化思想与内容。同时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能够在企业的管理层发生变动、亦或是企业人员发生调整之后,企业依然能够良好的传承与保持企业的文化积淀,这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以及健康与可持续性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我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只有阴阳调和方能达到平衡。之于企业文化而言,阳,即为硬性的人力资源管理;阴,即为软性的企业文化管理。在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管理目标之中此两者均是为了实现企业、个人以及社会整体的价值追求,并促使这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他们均是将人本主义思想作为核心价值思想,从战略高度的层面来思考,将人作为多种价值的中心环节,企业可通过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来激励员工,促使员工能够具备有共同的价值目标与行为准则需求。其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则重点采用实际的方式和方法来作用于员工,企业文化能够给予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人力资源管理则能够给予企业文化创造出丰富的实践经验。

使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良性的互动,应当以整体的高度去考量,并且要在整体上认识到优秀的企业文化与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之间的相关性。此两者在进行有效的互动时其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是可被具体量化的,例如企业的价值观念对于企业员工所产生的激励作用,企业发展的趋势价值与最终效果,以及企业文化对客户群体所产生的影响等,只有将事实同假设予以差异化的对待,同时还要采用大量的事实对所做的假设进行检验。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性,目前还基本处于十分粗浅的初级研究之中,不具备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此外在这一模式当中还包含有大量可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诸如怎样构建企业文化同激励之间的互动模式;怎样能够构建学习型组织模式;怎样开展企业文化的设计,以提升企业的文化扩张,并达到对企业形象与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使得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这将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闫庆收,孙福田.浅谈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3(5).

[2] 宋联可,魏江茹,张 钰,等.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4(5).

[3] 张保建.企业如何立足人力资源管理来塑造企业文化[J].中国商贸,2015(24).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篇(4)

前言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急剧增长,网络信息过载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古代就有图书馆与文书档案管理,而现代信息资源管理则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90年代以来,伴随着商业化,互联网以摩尔定律的速度爆炸般膨胀。网络信息资源呈现出:网络信息数量增长迅速、来源广泛、传递速度快、动态变化频繁,类型复杂、内容丰富、价值不一,呈非线性、链接网状结构,共享程度高、使用成本低,是多渠道、多层次信息交互式交流的集成。这就促使国内外开始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如人文管理、技术管理、经济管理等开展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我国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统计和分析这些年来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以利于推动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

一、统计说明

本文以cnki中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为统计源,以篇名和关键词分别作为检索入口,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作为检索式,以精确检索的方式,共检索到文献152篇,去除不符主题和重复的文献,得到相关文献119篇,并根据结果从论文年代分布、论文期刊分布、地区分布和作者分布等方面结进行统计分析。

二、统计结果分析

1、的数量及年代分析

论文的发表数量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程度。Www.133229.COm而某一时期论文数量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发展速度。

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最早是1998年,20世纪以前的数量很少,仅占总数的3.36%。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献数量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在2007年达到高峰,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经历了到由关注、到认识了解、再到探讨、实践、及经验总结的研究过程。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2008年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文献比前几年略少,这一点值得注意。

2、论文的发表期刊分析

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不仅是了解该领域的空间分布特点,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还能为文献搜集和管理提供依据,为读者提供指导,还可以了解各刊物的办刊特点,有利于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进一步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的发展。

本文所统计的119篇文献,分别发表在72种期刊上,总体比较分散,但是论文的分布又具有相对集中性。从表2中可以看出,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7.14%,说明图书情报专业期刊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的主要来源。表3列出了最多的前20种期刊,共发表了论文69篇,占论文总数的57.98%,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情报源。根据布德拉福定律,核心期刊区所载论文量要占总论文量的1/3,可以将前8种期刊认为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期刊。

以上十几位作者撰写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论文被引次数都很高,说明其论文影响力大,可以看作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重量级的论文,尤其是武汉大学的马费成等人写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一文被引频率最高,无人能及。

4、论文作者分析

(1)作者合著情况分析

研究论文的合著现象,一方面可以反映研究论文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该研究领域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弄清合作的特点以及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有助于组织合作研究。合著度是指某一时期内刊物载文的篇均著者数,合著率则为刊物合著论文篇数与论文总数之比。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作者合著情况见表5。

由表5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论文主要以个人独著为主,共82篇,占所有论文的68.91%,但从整体上看,每年的独著论文数时高时低,在2005年达到高峰,总体呈现出很不稳定的状态。另外,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每年的论文合著率也很不稳定。这充分说明,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发展,合作研究将会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大趋势。

5、论文的内容主题分布情况分析

从统计分析可知,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内容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理论研究

这类论文一般都是对网络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概念、构成要素、类型、特征的研究,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现存问题或必要性的。在调查中,共有33篇论文探讨了这方面的内容。调查显示,国内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多倾向于:其是“信息管理学”中新近产生的一个分支,并没有达到能成为相对独立学科的程度。在调查的论文中,并没有专门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及其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体系结构、学科性质、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史及未来发展、学科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等的论述,而多是在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及“信息研究”等学科,进行学科研究总结与展望时,提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进展。而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引用泰宏教授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者的集成构成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

马费成、陈锐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列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其分别从技术、人文和经济的角度讨论了面向高速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和利用的问题。而靖继鹏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纲》在分析比较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传统信息资源管理差异的基础上,概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主要研究内容则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业务环节,其模式是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维构架。贾春华的《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值得关注的几个基本问题》,较专注地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重点领域、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他认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是网络信息资源分布特点与规律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和网络信息服务等方面。另外,尹艾蓝、李曙光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及其管理探讨》则创造性地把书签式管理模式、搜索引擎管理模式、书目控制管理模式列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把人文管理、技术管理列为管理手段。

(2)企业与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

主要是企业与图书馆如何开展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收集与构建工作。本次调查中,涉及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文共有18篇。刘海燕等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中立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全面分析了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曹秋霞的《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探析》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剖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改进的几个问题。张丽辉的《浅谈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改进》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及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改进策略。冷伏海、孙扬民的《面向我国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在分析中小企业的信息需求与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给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及针对这种模式的实施过程。

(3)描述与组织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如何准确、全面揭示每个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外特征,并通过有序组织,来调整网络信息资源的无序状态。可见,对网络信息资源揭示与组织,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前提,也是业内人士探索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本次调查中,共有14篇论文涉及到这一领域。

袁红梅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元数据》中提出了元数据的3种格式,4种类型,讨论了元数据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丁晓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刍议》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介绍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的原则和几种方式,进一步提出网络信息资源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及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王海波、汤珊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更好地组织与揭示网络信息资源提出了一些看法。对未来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学者们提出的设想是:“从组织者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简便,扩充性、专业性、及处理能力都要强;从用户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易于查询,满足个性化需求;从技术角度,网络信息组织应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知识组织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知识挖掘。”。

(4)信息开发研究

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与前提,信息服务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组织的基础上才可能有高效率。网络信息服务更是以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开发为前提。在本次统计中,共有7篇论文涉及了这一领域。

王怀惠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概述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概念及其重要性,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值得重视的技术,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建议。辛春华在《论我国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开发与管理》在分析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资源网络化开发的战略目标与利用原则,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配置及其优化。

(5)系统管理的研究

主要涉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总体过程、策略、方案及有序运行的条件、机制与障碍等微观环境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由一系列工作程序构成的,调查中有7篇论文是将其作为一个总体来进行讨论的。如:《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运作机理探讨》中,作者邓克武提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运作机理包括:网络信息的采集和网络信息的组织。建立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对特定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有序化并经常剔旧纳新,是非常必要的。”马惠君在《谈构建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则针对网络信息的特点,分别从技术角度、法律角度以及人文社会角度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创造绿色、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

(6)信息服务研究

网络信息服务是信息工作者直接面向用户的“前沿”,网络的应用、信息特征的转变等因素,都使信息咨询工作产生新的方式和突破。本次调查中关于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的论文有4篇。

谭兆民的《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开展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6种方法:网上导航服务、公共网上查询服务、馆际互借和文件传送服务、系统开发服务、联机检索服务和因特网网络资源服务等。朱淑芸、朱钜锋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就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工作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丁立萍在《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中提出目前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无序、信息开发肤浅,馆员素质低,信息人才缺乏等问题。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工作的战略重点,应对网络信息资源加强管理,开展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加强特色馆藏建设,提高读者服务的信息质量,加强文献信息队伍建设,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资源共享、特色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7)信息政策研究

主要是用国家机器的手段进行的控制与引导、制定相应法规的研究。有5篇文章论及国家信息资源政策,如《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调控与实施机制研究》、《浅论我国信息网络环境的政策体系》等。还有就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法律研究。

查先进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阐述了高速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国家信息政策需求、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目标和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内容框架。彭晨曦,尹锋的《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及其启示》通过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对比,在分析了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的重要特点与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政策法规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8)信息检索研究

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检索工具改进、及新的支持技术的研究论文,在这次调查中有3篇。范超英、曹芸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的功能特点、构成及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王纯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www搜索引擎》认为搜索引擎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搜索引擎众多,各具特色,分析常用搜索引擎的类型与功能是非常必要的,用户可依此选择合适自己的检索工具。

(9)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以上几个内容外,还有许多涉及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很多内容,如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网站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对其影响、人文因素、管理安全、人员的思维结构、人才培养研究、目录学及计量学的应用等。

通过论文调查,笔者发现,国内对于用户的分析研究,用户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研究:如用户网络信息需求的决定因素、表现形式与满足方式,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行为与心理,用户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用户的教育等很少。可能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起步晚、条件落后的情况以及用户的信息意识薄弱有关。但是,随着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相信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会越来越丰富,相关理论与方法会越来越成熟。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篇(5)

地方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全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始终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开展,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资源环境进行活动。故而,地方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包括地方的自然资源(如土地、光、热、动植物等)和社会资源(如场地空间、组织、知识、社会关系等)。这些资源不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还为其提供了客观现实的教育内容,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不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占据一定的土地或场地空间将大学生聚集起来,并且运用一定的知识、理论实现教育目标,进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知和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角色,把握社会关系。而这一过程中,无一不是资源,且无不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化。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文化源流、民族传统和科教水平等差异,使得地方资源也各具特色。这也为不同区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不同的教育资源,这也将使得不同区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同时又与多种文化思想并存这一现实,也要求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模式。由此可见,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实现有针对性的、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的意识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大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的内化程度。若是所传授的知识与地方性的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等相违背,这必然会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可信度降低,从而影响大学生接受和认可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有学者指出,“当前,思想文化呈现多样性,有些人的观念处于迷乱状态;伦理有所缺失,人性出现某些扭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很多时候,我们对本土充满太多人为的误读,这个词也因此而被附加了太多负面的标签:封闭、自足、肤浅等”。人们由于主、客观原因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对较少,使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的路径单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参观具有历史性、纪念性的人文景点,如红色革命胜地、博物馆、纪念馆等;二是各种知识性题材的教育资源,如电影、纪录片、文字材料等;三是以志愿活动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支援活动等。这些路径作为基本的、主要的利用地方资源的途径具有代表性、易于操作,却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的需要,未能坚持与时俱进,利用的路径仍旧太单一。当前,大学生对即时媒体、网络媒体的依赖度甚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仍旧不高,并且利用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如网络道德、网络安全、网络暴力等问题。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需要不断解决路径问题。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缺少制度保障

制度一般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章或行为准则。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和利用地方资源的效果不明显:一方面,因为开发和利用的技术限制,经验匮乏;另一方面,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社会各界的支持,学校在拓展教学资源平台时受到限制。例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制度就限制了多样的课程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薄弱,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缺少实地考察和体验。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在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时,对大学生数量的考察、师资力量的有限、教学目标的评价等方面的制度设计缺乏科学性,也就是说,相关的制度保障措施薄弱。

三、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的意识

地方资源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支撑和根本动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依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尤其是社会文化资源的意识淡薄,这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开发和利用地方资源的意识不够,而且还体现在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缺乏对地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不足。因此,为增强对地方资源利用意识应该从两方面进行突破:一方面,要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要素对地方资源的利用意识。这不仅要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利用地方资源,并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对所在地区、地域的奉献;还应引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

(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资源的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据教学目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和音像式教学四种。而在国际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由整齐、单一向复杂、多样转变,从理想与单纯走向现实与成熟,奉献型、无条件服从社会或国家需要的单一化正在被现实的、具有明确功利倾向的、个人色彩突出的多样化人生追求所取代,政治冷漠、对政治生活不满的极端表达和对深层次政治问题的认识偏差依然普遍。”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正发生巨大的变化,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同时,辨识信息的能力亟待提高。而地方资源的内生性,有助于丰富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平台。实践式教学。实践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利用地方资源,使大学生真正投身于社会之中,体验和感悟社会角色,参与社会关系,从而对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有深刻地认知和理解,内化为自身所认可并遵守的规范,并外化为社会行为。自主探究式教学。自主探究式教学依托地方资源开发,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专题式教学,进而完成专题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和难题。例如,采取小组合作方法,选择不同主题(与区域内的社会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研究,形成报告,进而实现对问题的深度理解,实现社会化过程。网络(即时)媒体教学。网络(即时)媒体教学是依托网络资源或即时媒体平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进行传授,如对地方的正面新闻、重大事件、历史记录等进行宣传教育,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式影响,或通过即时媒体平台补充教育内容,进行教学交流与难题解答等。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拓展教学内容,而且能够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钱小龙(1976―),男,江苏南通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E-mail:。

一、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

从本质上说,战略既不是一种精密科学,也不是一种具体的工具或技能,它反映出复杂人类认知的抽象属性,让我们能够根据自身的目的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定位。战略是伴随个体或群体解决生存的原初目标而形成的,它的存在与发展永无止境。根据明茨伯格等人的观点,从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可以从说明性视角(the Prescriptive Perspective)、描述性视角(the Describing Perspective)和结构性视角(the Configuration Perspective)来对战略加以区分。说明性视角关注战略的表达,描述性视角关注战略的制定,而结构性视角则关注战略的形成与执行。[1]同时,每一种视角都反映出不同的战略管理理念和战略表达过程,并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战略管理流派。说明性视角包括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和定位学派;描述性视角包括企业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利学派、文化学派和环境学派;结构性视角的则是结构学派。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作为描述性视角的一员,将战略形成视作一种合作的和集体思维的过程,把个体与集体整合为一个实体或整体,着眼于共同利益的追求。

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由于日本企业在管理和运营上的成功导致了一系列以文化为基础的概念和理念相继出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的文化和观念会以各种方式对社会、行业和组织产生影响作用,进而产生不同的战略反应和决策风格。比约克曼认为战略的巨大改变必须要以文化的基本改变为基础,从而可以有效化解战略变革所面对的各种阻碍,帮助实现融合和接受新的战略。他把这种情况分为四个时期:战略转移,大多数情况下巨大改变之前就会出现组织信念体系和环境特征之间距离的加大;现行体系的解冻,组织内部变得紧张和不团结,以前毫无问题的组织信念暴露出问题,纯粹的信念体系面临崩溃;实验和调整,从前的信念体系被抛弃之后将度过一段时间的混乱期,新的战略观念的产生往往是新旧观念的混合,并且在实验中累积,依据这种观念进行战略决策,显示良好效果之后就会强化此类行动方式;稳定、正面的反馈会逐渐增加组织成员对看来有效的新信念体系的信奉。[2]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以组织文化作为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托,将文化的特性、理念和思想融入战略管理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战略计划、模式、定位、视角和策略。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往往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信念,坚持已经建立起的战略,并作为观念植根于文化深处,与文化相关的社会过程、信仰、价值在决策制定和战略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文化属性

文化基本上是由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这些认知的人类活动和人造物品所组成,在社会过程中属集体共有,个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有些活动是个人的,但其含义是集体的。组织文化可以被看作“富有表达力的社会组成部分”,犹如人体的有机组织一样,组织文化连接着作为骨骼的组织结构和作为肌肉的组织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代表着组织的生命力,代表着组织机体的灵魂。作为一项由高等教育组织机构主导的集体性教育变革运动,开放教育资源自诞生之日起便具备了显著的文化属性。从开放教育资源的组成要素来看,无论是静态的数字教育资源,还是动态的在线教育活动,都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显著的文化特质,还以所传播的知识信息、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规范等文化观念、文化信息影响受众。因此,开放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传播载体,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传播意义。

首先,开放教育资源运用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着人类历史的伟大创造,展示着人类社会的丰硕成果,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大量的开放教育资源站点和不断更新的开放教育资源内容,展现出一个种类繁多的物质世界和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世界,人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快捷便利地了解社会文化的巨大进步,感受着人类不断前行的步伐。开放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其展示的文化成果无论在容量、种类,还是在形式、传播方式方面都极具吸引力,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受益人群,展现出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其次,作为一种文化行为,开放教育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育活动,创造出教育发展的新契机,体现了人类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开放教育资源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与开发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大量实时或延时线上教育活动,结合个性化的线下教育活动,促进了教育活动的高效化和便捷性,满足了人们不断出现和变化的文化需求,成为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和路径,帮助人们实现一个又一个美好理想。

再次,从开放教育资源的形成与发展来看,无论其外在形态如何变化,但都存在共同的内在本质,即以数字载体为形式,以知识共享、思想交流、信息传播、“教书育人”为目的的文化性质。开放教育资源形式多样,有的是有声的,有的则是无声的;有的是静态的,有的则是动态的;有的表现为视频课程,有的则表现为文字课程。但所包含的文化属性却是一致的,这是开放教育资源的本质所在,归根结底开放教育资源始终还是一种文化产物。[3]

最后,开放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会体现宏观意识,反映出一个国家或一所大学的教育水平、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态势,不仅促使学生、师资、服务、科技等方面的竞争加剧, 也带来了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碰撞, 这种冲突和碰撞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组织文化的变革是大学应对各种挑战和竞争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发展战略的变革、学校能力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变革。[4]只有坚持开放教育资源的文化属性,确保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在全球教育的交流与竞争中才能脱颖而出。因此,无论从宏观上说还是从微观上讲,对社会价值的追求,也即对于整体文化效益的追求应成为开放教育资源的核心理念,如果失去了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开放教育资源将会失去长远发展的根基,无法在国家的文化复兴和教育提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

发展战略特征

尽管作为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并不鼓励战略的改变,而是希望保持现有战略的持续性,最好的情况是在组织的整体战略观念之内推动立场的转换,甚至本质上文化是抵制战略改变的,在一个组织的新战略开发与实施之前,旧文化必须被完全地替代或忘却,但是文化与战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联系在一起。如果要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影响作用,减少或抵消文化的负面影响作用,只是基于逻辑和机械的方法,战略的改变很难进行,只有从组织内部来仔细分析其功能构造、运行机制,以及所持的观念,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确保新组织文化的有效获得与保持,并通过在选择性立场和感知世界的固有方式之间的权衡中寻找到新文化的竞争性优势,最终才能形成既能挑战传统,又能立足前沿的发展战略。文化作为人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无处不在,但又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独特性的东西,这种同一性和差异性也显著地体现在文化学派的战略管理上。[5]作为一种独立的战略管理学派,文化学派秉持着一整套信念或原则,突显其战略管理的特色和倾向性。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篇(7)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小学教育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教育一般原理和小学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该学科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认识小学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模式,具备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情感,对学生形成小学教育理念和掌握初步教育技能起着奠基作用。小学教育学是师范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作用不言自明。我结合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深刻感受到课程资源开发不力,为使课程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开发和合理运用课程资源是该课程有效实施的强力保障。

一、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反思

1.重理论轻实践

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资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诚然,教科书、参考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课程资源,直到现在我们仍将它们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订教材、编教材,而没有想到其它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小学教育学课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基本以教材为中心,偏重于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述,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完整性,导致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操作性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师范能力、人文素质、教师意识和情感的培养。小学教育学与小学各科教材教法课程关联很大,很多知识点是相通的,但这些学科间知识的贯通与融合很欠缺。学生即使理解了课堂讲述的内容,也不知如何应用。这样的课程内容自然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不利于学生师范素养的形成,致使学生认为小学教育学理论知识深奥,学习兴趣不浓。

2.重教师轻学生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任课老师。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老师间交流甚少,更谈不上课程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享,与校外小学老师的接触和联系就更少了,使得担任该课程教学的老师或许在理论层面已系统掌握该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但对当前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的把握不一定很清楚。而教育对象学生——未来的小学老师,也未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导致课堂教学的过程基本是落实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案。

3.重课内轻课外

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教学局限于班级课堂,学校教室成为实施课程唯一的空间场所。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完全凭借课堂教学达成。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对该学科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解,结合学科知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拓展性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师上完课,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不存在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结合学科内容,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到小学实践的机会基本没有。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及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4.重显形轻隐形

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主要是看得见、摸得着师生都有的教材、教师的讲义、PPT演示文稿、音像资料等实实在在的显形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和便捷手段。教学实践证明,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的隐形课程资源,是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其作用、方式等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教师个人魅力等,它们虽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注意到显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略了对隐形资源的开发。

5.重抽象轻形象

小学教育学学科内容,从教育理论观点的论证过程看,较为笼统抽象,缺乏生动直观的佐证材料,教材内容各章谋篇布局,一般按照先罗列观点,然后逐一阐述,最后作总结性说明的格式,内容全是文字性的抽象说明,缺乏新颖性和生动性,笼统、抽象的解释和思辨式的论证使学生无法将学科知识与教育现实联系起来,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教材的这种格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备课。老师的讲义也基本沿用教材结构,上课难免会先罗列观点,然后阐述,生动性和形象性欠缺,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构想

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凡是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因素均可作为课程资源。其中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又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可见,课程资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走出对课程资源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转变课程资源观,使课程资源由狭变广、由静转动,不再只是学科内容的总和,而是学科、学生、教师、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

1.内容实践化

小学教育学课任老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尽可能将理论性、师范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将枯燥的书本文字内容变为具有操作性的、富有情感的、学生乐学的学习内容。首先,小学教育学中涉及小学教学部分的章节,如教学方法、教学工作基本步骤等内容,实践性很强,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可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实践练习的内容,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做小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片段模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都可得到训练。其次,为了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资料的收集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案例,可从网络、书籍、报刊杂志中收集,也可从一线小学老师处收集。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教育理论问题,更易使学生掌握。再次,课程内容的实践资源的来源,还可以以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社区教育为资源;以历届毕业生撰写的教学案例、成长记录、教师科研成果为资源;以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指导实习,合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及成果应用为资源。最后,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践资源还来自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这是一笔非常重要的实践资源。可将学生在见习、实习中的表现、遇到的问题整理分析,以供教学使用。

2.主体多元化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同时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目的,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将可能性资源转化为现实性资源。教师可将自身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及需要、兴趣、爱好等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相关专业的老师间经常相互切磋、交流,各自使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可以借鉴、共享。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也可参与其中。比如,事先布置的课堂讨论题目,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相关资料,搜集的资料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师生共享。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遇到的问题、困惑,对人生持有的态度、价值观等也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小学教师可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合作主体,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与大学老师拥有的教育理论知识相得益彰,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由两极走向整合,成为课程的共生资源。

3.空间拓展化

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在时空上局限性较大,一周两次课,共四节,由教师在教室为学生授课。时空的局限性使课程价值的体现受到一定限制。在以课堂作为主阵地的同时,课外学习和校外参观、交流不容忽视。根据章节内容,可以划分课外学习小组,定期布置学习题目,学生间互助互学,师生间相互切磋、交流,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要经常到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去,观察和记录小学教育教学现象、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专题报告。比如聘请优秀班主任给学生讲班级管理工作,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给学生上示范课,与小学及社会上儿童教育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

4.明暗综合化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将知识划分为显形知识和隐形知识。隐形知识是指那些不能清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它有着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内在推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范生教育素质的形成。这就告知我们,隐形知识不容忽视。小学教育学隐形课程资源主要体现为教师的因素。教师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重要的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资源。教师的各种示范、言语、着装、精神面貌、板书等均是可资利用的隐形课程资源。师生情感交流、课堂气氛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由老师决定。因此,教师不可忽视自身因素所起的作用,更要将这些因素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因此,一是要创设师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课堂心理气氛,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坦诚相待,如主动关心学生,联系生活事例进行教学,等等。二是要敏锐捕捉学生内心情感波动,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对其进行教育理念、教师责任感、人生价值信仰等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教育观和价值观。三是要陶冶自身情操,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不少事实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乃至价值观的形成。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自身隐形资源的开发应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图文并茂化

人对事物的基本认识源于感知,即使是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学生也喜欢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小学教育学课程在内容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单一的教法多样化。在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时,可将课程资源设计成情境性课题、案例性课题、实践性课题和研究性课题等多种类型,尽量使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动态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学情境、教学氛围、教学灵感、突发事件、学生的问答及插嘴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线索。在教法方面,一是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图文并茂优良的教学课件;二是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注重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文献阅读与案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总之,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各种因素,谋求课程资源最佳开发与利用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4-0010-05

一、网络生态的优化是时代呼唤

站在全球的时代战略格局,值得关注这样的重要事实,即:网民数量全球第一,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业及其网络生态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一。虽然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非常快,但目前主要应用仍然以娱乐为主,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深入分析国外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其关注重点已经转移到网络文化的社会、网络文化下价值观传播的模式、网络文化的享用内容及方式、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力及方式等上面。大纽尔・卡斯特研究网络社会的崛起,揭示网络文化的特质。路易斯(Louis)把网络空间比作一种新经济,一种新的反主流文化,超越了政治樊篱。戴维(David)开展网络文化的综合研究,探索线上发生的社会、文化与经济互动,揭示和考察关于这种互动的话语,探及网络的文化结构。

有关中国网民数据变动研究、中美两国流量排名比较、中美网民上网目的性差异比较等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把网络作为了解信息、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据CNNIC第21次互联网发展报告,在前七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排序中,网络音乐收听率居中国网络应用之首,比例达到86.6%,即时通信以81.4%位列第二,网络影视以76.9%排列第三。在网民对互联网的评价调查中,94.2%认为互联网丰富了娱乐生活。但这种娱乐性应用,属于网络文化的浅表层次。如果不注重引导这个庞大群体的文化品位、道德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难以成为社会共识;如果不注重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就不能完全达到;如果不能发挥和引导好他们的主体创造性,就会失去一支非常宝贵的网络文化和道德建设力量。

BDA比较美国前十名网站发现,其以社区为主,其中包括潮热的myspace和facebook。从中可看出,美国网络用户呈现出参与性、自主性强的文化特征,他们喜欢自己上传东西,比如wiki和youtube等,其主流模式接近于后web2.0时代。调查中美俄日韩等六个国家和地区,只有中国大陆流量排名第一的网站是搜索网站,这表明中国网民比较盲目,上网缺乏目的性,被动浏览、娱乐的比例偏高。

加强中国网络文化创造与享用的目的性引导,构建生态网络,已经是目前中国网络社会及其文化研究和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十”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

为此,积极关注网络文化背景下德育生态构建的研究,从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格健康发展等多重视角看,都是一个时代性重要课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而且若要使网络社会臻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持续保持下来,就必须共建共享优质网络社会并建设优质网络文化,并藉由优化网民的生命样态。

二、生态网络具有优化生命样态的功能

分析发现,当代人的交流与表达主要有四种模式:没有交互性的自言自语即自传播,一对一的口碑交流与传播,多人讨论的具有多向交互性的群体传播和一人对多人的大众传播。分析互联网的各种互动应用会发现,长盛不衰、影响力强大的互动产品一般都集纳了多种交流模式。如即时通信产品,其最根本的特性是一对一的口碑式交流,但它研发了QQ群,衍生了群聊功能,形成多人讨论,又通过迷你网页、弹出新闻窗口的方式达到大众传播的效果,还有QQ的签名档,本质上是一种自言自语的自传播。网络论坛也是集多种传播形式于一身的互动产品。多人的共同讨论是论坛的基本状态,实现了论坛的群体传播,但网络论坛也研发了站内短信,提供论坛好友站内一对一交流的通道。此外,论坛版主对热帖的推荐、置顶和排行,可看作是一种间接的大众传播模式。成功的互动产品不仅在于交流模式的聚合,还在于对web1.0与web2.0核心价值的叠加。Web1.0的核心是信息、新闻等内容产品,用门户网站的模式解决了人们“一站式”消费的需求;web2.0的核心是用户,诸多互动工具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形成了“去中心化的人与人互动”。即时通信与论坛以及微博的巨大效应正在于叠加了内容与用户,既有内容的聚合,更有用户的聚合。即时通信偏重于用户的聚合,以用户为核心嫁接内容产品;论坛偏重于内容的聚合,以内容吸引用户、影响用户、黏住用户;微博则不偏不倚,既有以内容为核心的聚合,也有以用户为关注点的聚合。

在内容上,从新闻的集散地、观点的集散地到民声的集散地。从信息结构看,论坛呈现树状结构,以公共事件为中心,参与者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话题讨论中。如果说早期的论坛以提供、各类新闻、信息,关注天下大事、发表宏观高论为主而形成新闻的集散地、观点集散地,那么近些年论坛的议题越来越趋向民生,越来越贴近网民身边的小事、琐事,而成为民声的集散地。诸多在论坛热议并引发舆论监督的事件如“杭州飙车案”“‘被落榜’高考女生”等都是发生在网民身边的“小事”。换言之,网络论坛已成为网民陈述、申诉、表达社会不公的主渠道。根据新闻传播价值规律,新闻的地域性、接近性越强,新闻价值越凸显。当网络论坛成为社会公共领域的“第二法庭”时,其背负的社会责任和产生的影响力自然会扩大。

在用户上,论坛参与者从草根到精英到党政高层领导。这一变化明显反映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每年推出的“十大嘉宾”名单上。2003年的“十大嘉宾”中尚有民间保钓人士,但到了2007年,“十大嘉宾”中有七人是社会精英人物,再到2008年,“十大嘉宾”中的七人都是党政领导,包括多位中央领导……此外,强国论坛还组织了各种系列访谈,有“党委新闻发言人系列访谈”“大检察官系列访谈”“全国公安厅局长系列访谈”等。党政高官频频亮相网络论坛,既彰显出高层对网络论坛、网络民意的重视,也无形中增强了网络论坛的魅力,放大了网络论坛的社会价值。

在交互程度上,从早期单向度的话语通道、表达渠道到多向度的话题讨论、舆情收集和问政平台。每一个舆情、每一次网络问政都是对论坛话语的一次总结和再报告,随着论坛品牌的张扬和累积,论坛的影响力最终抵达社会公众层面。社会民意反馈制度化,达到了以“意见”影响社会进程的效果。

创立生态化社区论坛协力社区治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已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物理场所。城市居民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居民也越来越依赖社区,主动地参与社区生活。但是由于空间环境的制约,线下的社区活动常常因难以组织而流于形式。互联网尤其是网络论坛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美国社会学者威尔曼把现代人的组织方式称作“网络化的个人主义”,即脱离传统家庭、单位或社区的“小盒子”束缚,建立起以个人为中心的多元社会网络。北京两个最大的社区天通苑和回龙观,都建有社区网站和社区论坛。居民在论坛上提问、讨论、协商,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强化了邻里关系。尽管社区论坛上的话题在外人看来都是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社区居民看来却是日常生活的“头等大事”。网络论坛的自我沟通能力、协调水平和自发建立的自主协商机制,能够简单而高效地处理可能引发激变的社区问题。对于社区管理者而言,网络论坛的特殊价值正好契合了社区治理的需要。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社区传播渠道不仅覆盖范围过于局限,而且功能也明显不足,逐步嵌入居民日常生活的网络论坛则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将线上线下生活融为一体,弥补了传统渠道之不足,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区生活。

繁荣论坛,构建生态网络文化。不可否认,网络论坛在为用户创造内容、分享网民智慧上发挥独特作用之余,也为各种不健康思潮、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信息的进入打开了方便之门。网络论坛中也裹挟着一些低俗、庸俗和媚俗的内容以及重复表达、没有价值的垃圾信息,高水平的原创能力不足,优秀文化产品相对匮乏;有些网络论坛格调不高、品味低下,损毁着整个互联网的网络文化。网络论坛是用户使用较普遍的互动工具之一,论坛的开放性、分享性和多重传播的效果可以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大有作为。可以调动论坛用户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挖掘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并在论坛平台上向全球展示;可以打造个性化、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并通过论坛向全球用户传播,可以让国际人士直接到论坛与网民对话来传播国家形象,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文化碎片”的“多节点扩散”。每一个论坛用户都是网络文化的建设者、管理者和传播者,通过网络论坛形成文化建设共识、通过口碑传播扩大覆盖范围,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生态网络优化生命样态的可能空间

生态网络社会资源极其丰富,蕴含着丰富的体验性,为生态网络优化生命样态提供了巨大可能。

当前,我国正着力建立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亟需生态化网络社会资源的建设与优质资源的富集,其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目前,国务院和教育部已经批准建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并在该战略平台中植入国家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推进“六网融通模式”,重构传统学科课程,建设海量微课程,重点打造大数据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把大学办在社会中。由此逐步建立开放性、标准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的巨型学习平台,共享开放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但是社会共享机制的建立,其起点就是要首先建立起各级各类教育体系间、院校间和社会各行业间的共建共享机制。

从上述意义上讲,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已成为我国网络教育发展,乃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而紧要的课题。客观上中国加入WTO后,也曾经允诺我国的教育实现向全世界的“有限”开放。其中,实现对国际远程教育的开放,必然带来国际远程教育资源的涌入。及早建立起优质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积累一定的国内资源共享经验,可以为共享国外的优质资源提供很好的借鉴。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管理链中,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应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即使是国内重中之重的大学,光靠一家之力,也不能保证每个专业、每个学科课程都是优质的,何况一流大学与一流网络教育资源之间并不能划等号。无疑,普通高校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有利于普遍提高质量和效益。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而言,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更为实现规范办学铺垫了必要的基础。此外,资源建设和使用必须考虑成本效益的问题。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往往投资较大,如果一所学校独立建设、独家使用,相对成本较高、效益较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办大教育”的穷国来说,资源建设和使用的重复与浪费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必须自觉发挥国家开放大学及其系统的作用,稳步推进国家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同时使大学支持联盟、城市支持联盟、行业支持联盟和社会支持联盟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进而为网络社会优化生命样态提供无限多样的可能性时空。

四、生态网络优化生命样态的实践探索

我国在网络社会优质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上,前期对高校网络远程教育已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年报年检的统计数据表明,67所网络学院开发的教育资源计有:电子图书273981册、录像带420001盘、光盘724032张、网上视频点播课件近490万学时。其中许多教育资源在学校和社会上都获得了好评,并且得到了至少是本校网络学院教学的应用,维持了网络教育的正常开展。

在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我国资源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仍很严重。各单位的资源开发立项少有查新,既没有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应资源建设和使用的情况,也没有经过必要的论证、教学设计和人员培训便匆匆上马,加上制作时不遵循也不了解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更加剧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优质资源(包括国家投入巨资立项建设的优质资源)得不到推广应用的现象。如果立项时能经过必要的调研、查新、论证,制作时能进行教学设计、人员培训并遵循相应的国家和部颁标准,加上能建立起资源共享的机制,这些现象完全可以避免。

随着我国远程开放教育迅速发展,政府和各院校越来越重视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目前,我国远程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大概有四种形式:

一是国家支持建设的大型教育数据资源库和网络资源建设工程项目。其中有些资源库类似于美国的ERIC和OhioLINK项目,如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和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前者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在内的多个源数据库及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中国期刊“世纪光盘”工程项目等多个知识仓库。后者于1998年由国家立项,联合全国35家加盟图书馆开展多种类型资源数字化的工作,旨在建设大型优质中文信息资源库群,并通过高速网络提供服务。此外还有国家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包括300多门基础性、示范性网络课程、案例库、试题库和课程平台。

二是国家建设的远程教育系统――国家开放大学及其系统。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通过云教室、学分银行和学位转换立交桥,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是克服应试教育积弊的战略载体,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一所人人、时时、处处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大学梦的国家高等教育大平台。

三是同类型或同地区院校在项目或政府的推动下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在共同参加教育部“远程教育关键技术与支撑服务系统和天地网结合项目”的推动下,联合研究、开发远程教育的若干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地网结合的远程教育支持系统,提出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优化解决方案及技术规范;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共建、共享优质数字化课程,实现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及信息的共建、共享和共管。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推动下,华南师范大学已与同处广州石牌地区的另外5所高校开展资源共享的探索多年,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四是院校主动提供资源并主动争取与其它院校实现资源共享。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对教育部推介和经考察具有一定先进性的网络教育资源,通过必要的技术和教学改建后,正努力进行有偿使用其他院校优秀网络资源的探索。

另一支网络文化的力量不可低估。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学幼儿园和大学的校园网,基本上属于门户网站,都可以直接面对社会,向全世界开放。这些校园网对于学校内部来说,往往成为一种参与并促进规范管理、精细管理的“创新催化剂”。校园网的管理信息和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进而支持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校园网还可以成为一种有效整合、自主协作的“探究助推器”。教师、学生和家长登录校园网,不仅沟通育人信息,还在网上学习;不仅让教师、学生更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相关资源,更可以轻松实现集体备课,解决各种育人难题。校园网逐渐成为一种推动并提升幸福成长、弘扬个性的“成长加速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主成长的“加速平台”和学生快乐成长、张扬个性的“提速跑道”。校园网发挥出越来越大的时代文化建设价值,起到社会文化净化的积极作用。

最后,再作一点理论反思。传播学创始人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深刻揭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说来,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则更大。”这可以视为社会责任论在西方产生的背景,该理论针对新闻界一度低俗、黄色新闻肆虐的局面,强调大众传媒在享受新闻自由的同时,必须承当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取得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社会责任理念是对滥用新闻自由的反驳,同时也提出了一种新的新闻价值理念,一种基于社会责任的新闻价值观,从而为新闻界重新树立了标准:低俗不是新闻。当年《纽约时报》为对抗黄色新闻泛滥成灾,提出“刊登一切适合刊登的新闻”,“不污染早餐桌布”,形成一种新的新闻价值观,成为美国社会主流新闻价值的标准。社会责任论及其实践不但适用于大众传媒,对新兴的网络媒体同样适用,因为互联网也存在着新闻传播自由与社会责任的问题。

深入网络社会及其空间之中,可以发现信息已经呈现出无限泛滥的存在形态。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社会信息潮,当代人学会知道何时可以忽略信息,忽略哪些信息,似乎比获得信息更加重要。这就需要构建生态网络,共建共享美丽网络文化。国务院新闻办有专家曾指出,互联网本身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如果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与社会进步不相容,就违背了互联网本质,就抹杀了互联网的先进性。哲学研究已经发现,在因特网上输入的信息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后,信息便不再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反而开始制造压力和混乱,它扰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妨碍了我们深层次的思考,形成了对人类的身心在广度、深度以及强度方面空前的干扰。这符合《周易》中否极泰来的辩证思想。

为此,我们应当引导全社会,逐渐从“读”网页,臻于“写”网页的境界;从静态网络社会,跃迁至动态网络社会;从单方面提供网络信息,臻于共建共享网络文化,群集陶养生命样态。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篇(9)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小学教育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教育一般原理和小学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该学科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认识小学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模式,具备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情感,对学生形成小学教育理念和掌握初步教育技能起着奠基作用。小学教育学是师范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作用不言自明。我结合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深刻感受到课程资源开发不力,为使课程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开发和合理运用课程资源是该课程有效实施的强力保障。

一、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反思

1.重理论轻实践

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资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诚然,教科书、参考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课程资源,直到现在我们仍将它们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订教材、编教材,而没有想到其它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小学教育学课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基本以教材为中心,偏重于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述,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完整性,导致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操作性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师范能力、人文素质、教师意识和情感的培养。小学教育学与小学各科教材教法课程关联很大,很多知识点是相通的,但这些学科间知识的贯通与融合很欠缺。学生即使理解了课堂讲述的内容,也不知如何应用。这样的课程内容自然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不利于学生师范素养的形成,致使学生认为小学教育学理论知识深奥,学习兴趣不浓。

2.重教师轻学生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任课老师。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老师间交流甚少,更谈不上课程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享,与校外小学老师的接触和联系就更少了,使得担任该课程教学的老师或许在理论层面已系统掌握该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但对当前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的把握不一定很清楚。而教育对象学生——未来的小学老师,也未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导致课堂教学的过程基本是落实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案。

3.重课内轻课外

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教学局限于班级课堂,学校教室成为实施课程唯一的空间场所。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完全凭借课堂教学达成。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对该学科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解,结合学科知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拓展性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师上完课,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不存在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结合学科内容,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到小学实践的机会基本没有。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及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4.重显形轻隐形

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主要是看得见、摸得着师生都有的教材、教师的讲义、ppt演示文稿、音像资料等实实在在的显形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和便捷手段。教学实践证明,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的隐形课程资源,是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其作用、方式等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教师个人魅力等,它们虽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注意到显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略了对隐形资源的开发。

5.重抽象轻形象

小学教育学学科内容,从教育理论观点的论证过程看,较为笼统抽象,缺乏生动直观的佐证材料,教材内容各章谋篇布局,一般按照先罗列观点,然后逐一阐述,最后作总结性说明的格式,内容全是文字性的抽象说明,缺乏新颖性和生动性,笼统、抽象的解释和思辨式的论证使学生无法将学科知识与教育现实联系起来,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教材的这种格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备课。老师的讲义也基本沿用教材结构,上课难免会先罗列观点,然后阐述,生动性和形象性欠缺,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构想

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凡是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因素均可作为课程资源。其中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又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可见,课程资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走出对课程资源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转变课程资源观,使课程资源由狭变广、由静转动,不再只是学科内容的总和,而是学科、学生、教师、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

1.内容实践化

小学教育学课任老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尽可能将理论性、师范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将枯燥的书本文字内容变为具有操作性的、富有情感的、学生乐学的学习内容。首先,小学教育学中涉及小学教学部分的章节,如教学方法、教学工作基本步骤等内容,实践性很强,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可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实践练习的内容,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做小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片段模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都可得到训练。其次,为了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资料的收集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案例,可从网络、书籍、报刊杂志中收集,也可从一线小学老师处收集。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教育理论问题,更易使学生掌握。再次,课程内容的实践资源的来源,还可以以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社区教育为资源;以历届毕业生撰写的教学案例、成长记录、教师科研成果为资源;以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指导实习,合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及成果应用为资源。最后,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践资源还来自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这是一笔非常重要的实践资源。可将学生在见习、实习中的表现、遇到的问题整理分析,以供教学使用。

2.主体多元化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同时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目的,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将可能性资源转化为现实性资源。教师可将自身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及需要、兴趣、爱好等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相关专业的老师间经常相互切磋、交流,各自使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可以借鉴、共享。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也可参与其中。比如,事先布置的课堂讨论题目,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相关资料,搜集的资料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师生共享。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遇到的问题、困惑,对人生持有的态度、价值观等也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小学教师可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合作主体,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与大学老师拥有的教育理论知识相得益彰,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由两极走向整合,成为课程的共生资源。

3.空间拓展化

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在时空上局限性较大,一周两次课,共四节,由教师在教室为学生授课。时空的局限性使课程价值的体现受到一定限制。在以课堂作为主阵地的同时,课外学习和校外参观、交流不容忽视。根据章节内容,可以划分课外学习小组,定期布置学习题目,学生间互助互学,师生间相互切磋、交流,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要经常到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去,观察和记录小学教育教学现象、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专题报告。比如聘请优秀班主任给学生讲班级管理工作,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给学生上示范课,与小学及社会上儿童教育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

4.明暗综合化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将知识划分为显形知识和隐形知识。隐形知识是指那些不能清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它有着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内在推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范生教育素质的形成。这就告知我们,隐形知识不容忽视。小学教育学隐形课程资源主要体现为教师的因素。教师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重要的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资源。教师的各种示范、言语、着装、精神面貌、板书等均是可资利用的隐形课程资源。师生情感交流、课堂气氛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由老师决定。因此,教师不可忽视自身因素所起的作用,更要将这些因素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因此,一是要创设师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课堂心理气氛,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坦诚相待,如主动关心学生,联系生活事例进行教学,等等。二是要敏锐捕捉学生内心情感波动,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对其进行教育理念、教师责任感、人生价值信仰等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教育观和价值观。三是要陶冶自身情操,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不少事实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乃至价值观的形成。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自身隐形资源的开发应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图文并茂化

人对事物的基本认识源于感知,即使是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学生也喜欢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小学教育学课程在内容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单一的教法多样化。在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时,可将课程资源设计成情境性课题、案例性课题、实践性课题和研究性课题等多种类型,尽量使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动态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学情境、教学氛围、教学灵感、突发事件、学生的问答及插嘴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线索。在教法方面,一是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图文并茂优良的教学课件;二是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注重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文献阅读与案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总之,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各种因素,谋求课程资源最佳开发与利用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化学与能源开发论文篇(10)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小学教育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教育一般原理和小学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该学科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认识小学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模式,具备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情感,对学生形成小学教育理念和掌握初步教育技能起着奠基作用。小学教育学是师范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作用不言自明。我结合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深刻感受到课程资源开发不力,为使课程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开发和合理运用课程资源是该课程有效实施的强力保障。

一、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反思

1.重理论轻实践

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资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诚然,教科书、参考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课程资源,直到现在我们仍将它们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订教材、编教材,而没有想到其它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小学教育学课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基本以教材为中心,偏重于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述,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完整性,导致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操作性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师范能力、人文素质、教师意识和情感的培养。小学教育学与小学各科教材教法课程关联很大,很多知识点是相通的,但这些学科间知识的贯通与融合很欠缺。学生即使理解了课堂讲述的内容,也不知如何应用。这样的课程内容自然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不利于学生师范素养的形成,致使学生认为小学教育学理论知识深奥,学习兴趣不浓。

2.重教师轻学生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任课老师。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老师间交流甚少,更谈不上课程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享,与校外小学老师的接触和联系就更少了,使得担任该课程教学的老师或许在理论层面已系统掌握该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但对当前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的把握不一定很清楚。而教育对象学生――未来的小学老师,也未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导致课堂教学的过程基本是落实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案。

3.重课内轻课外

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教学局限于班级课堂,学校教室成为实施课程唯一的空间场所。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完全凭借课堂教学达成。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对该学科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解,结合学科知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拓展性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师上完课,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不存在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结合学科内容,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到小学实践的机会基本没有。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及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4.重显形轻隐形

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主要是看得见、摸得着师生都有的教材、教师的讲义、PPT演示文稿、音像资料等实实在在的显形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和便捷手段。教学实践证明,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的隐形课程资源,是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其作用、方式等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教师个人魅力等,它们虽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注意到显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略了对隐形资源的开发。

5.重抽象轻形象

小学教育学学科内容,从教育理论观点的论证过程看,较为笼统抽象,缺乏生动直观的佐证材料,教材内容各章谋篇布局,一般按照先罗列观点,然后逐一阐述,最后作总结性说明的格式,内容全是文字性的抽象说明,缺乏新颖性和生动性,笼统、抽象的解释和思辨式的论证使学生无法将学科知识与教育现实联系起来,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教材的这种格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备课。老师的讲义也基本沿用教材结构,上课难免会先罗列观点,然后阐述,生动性和形象性欠缺,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构想

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凡是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因素均可作为课程资源。其中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又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可见,课程资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走出对课程资源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转变课程资源观,使课程资源由狭变广、由静转动,不再只是学科内容的总和,而是学科、学生、教师、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

1.内容实践化

小学教育学课任老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尽可能将理论性、师范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将枯燥的书本文字内容变为具有操作性的、富有情感的、学生乐学的学习内容。首先,小学教育学中涉及小学教学部分的章节,如教学方法、教学工作基本步骤等内容,实践性很强,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可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实践练习的内容,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做小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片段模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都可得到训练。其次,为了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资料的收集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案例,可从网络、书籍、报刊杂志中收集,也可从一线小学老师处收集。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教育理论问题,更易使学生掌握。再次,课程内容的实践资源的来源,还可以以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社区教育为资源;以历届毕业生撰写的教学案例、成长记录、教师科研成果为资源;以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指导实习,合作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及成果应用为资源。最后,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践资源还来自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这是一笔非常重要的实践资源。可将学生在见习、实习中的表现、遇到的问题整理分析,以供教学使用。

2.主体多元化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同时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目的,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将可能性资源转化为现实性资源。教师可将自身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及需要、兴趣、爱好等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相关专业的老师间经常相互切磋、交流,各自使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可以借鉴、共享。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也可参与其中。比如,事先布置的课堂讨论题目,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相关资料,搜集的资料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师生共享。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遇到的问题、困惑,对人生持有的态度、价值观等也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小学教师可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合作主体,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与大学老师拥有的教育理论知识相得益彰,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由两极走向整合,成为课程的共生资源。

3.空间拓展化

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在时空上局限性较大,一周两次课,共四节,由教师在教室为学生授课。时空的局限性使课程价值的体现受到一定限制。在以课堂作为主阵地的同时,课外学习和校外参观、交流不容忽视。根据章节内容,可以划分课外学习小组,定期布置学习题目,学生间互助互学,师生间相互切磋、交流,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要经常到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去,观察和记录小学教育教学现象、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专题报告。比如聘请优秀班主任给学生讲班级管理工作,聘请优秀的小学教师给学生上示范课,与小学及社会上儿童教育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

4.明暗综合化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将知识划分为显形知识和隐形知识。隐形知识是指那些不能清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它有着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内在推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范生教育素质的形成。这就告知我们,隐形知识不容忽视。小学教育学隐形课程资源主要体现为教师的因素。教师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重要的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资源。教师的各种示范、言语、着装、精神面貌、板书等均是可资利用的隐形课程资源。师生情感交流、课堂气氛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由老师决定。因此,教师不可忽视自身因素所起的作用,更要将这些因素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因此,一是要创设师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课堂心理气氛,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坦诚相待,如主动关心学生,联系生活事例进行教学,等等。二是要敏锐捕捉学生内心情感波动,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对其进行教育理念、教师责任感、人生价值信仰等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教育观和价值观。三是要陶冶自身情操,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不少事实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乃至价值观的形成。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自身隐形资源的开发应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图文并茂化

人对事物的基本认识源于感知,即使是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学生也喜欢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小学教育学课程在内容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单一的教法多样化。在开发课程内容资源时,可将课程资源设计成情境性课题、案例性课题、实践性课题和研究性课题等多种类型,尽量使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动态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学情境、教学氛围、教学灵感、突发事件、学生的问答及插嘴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线索。在教法方面,一是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图文并茂优良的教学课件;二是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注重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文献阅读与案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总之,小学教育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各种因素,谋求课程资源最佳开发与利用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8.

上一篇: 中医康复科工作计划 下一篇: 旅游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