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建设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10 22:35:39

职能建设论文

职能建设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4-0124-04

民族高校肩负着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的重任。民族高校是培养民族地区合格建设者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向民族地区输送优秀人才的历史使命,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繁荣兴旺的前提和保证。作为民族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的民族高校图书馆,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文化繁荣,均具有重要意义。

1 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要求、内涵与策略

1.1 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要求

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应突出民族特色,配合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体现民族高校图书馆所特有的风格,满足少数民族专家学者与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特殊读者群的特殊需求,这是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在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时代性、多元性、可塑性等鲜明的特征,成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灵魂。图书馆文化建设对民族高校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具有差异性特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在当代高校图书馆发展中,应当充分重视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使得图书馆文化建设愈加成熟[1]。

1.2 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陈梦晖、吴艳阁[2]为图书馆文化的含义作了明确的表述,认为“图书馆文化是指在图书馆社会物质活动(即文献资源建设)与精神活动(即文献资源利用)的广大个体形式中,满足其自身需要,实现其本体价值,并保持其生态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维持其优良生活方式过程的审美流露和积累下来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显示。其组成要素为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这说明了图书馆文化是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反映其自身价值和精神风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其内涵包括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面。

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日积月累的系统工程。根据以上所述图书馆文化的内涵,民族高校图书馆应围绕以下3个方面做好自身的文化建设,突出民族特色,切实提高读者满意度,进而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图书馆应有的贡献。

1.2.1 做好物质层面的建设

根据本馆馆藏情况,积极收集各院系的重点学科建设和专家、教授的文献需求信息,制定科学的馆藏建设规划,做好各种载体形式的文献采购工作。与此同时,营造优雅的阅览环境和便捷的读者借阅系统,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馆员的工作效率。例如:延边大学图书馆对凡记录存储和传播朝鲜族文献信息资料的一切载体视为本馆收藏重点;广西民族学院图书馆的“壮学文献研究和协调中心”、宁夏大学的“西夏学研究中心”[3]等,均将民族特色文献作为收藏重点,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特殊物质基础。

1.2.2 做好制度层面的建设

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实现民族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职能充分发挥的前提。图书馆应改变原有的滞后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树立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办馆理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制定能够与时俱进、符合办学要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明确的服务目标,创新“人性化”的服务模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和充满民族气息的学习环境,使读者和馆员都能感受到充满人文关怀的图书馆制度文化,从而自觉遵守和维护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和谐的图书馆制度文化氛围。

1.2.3 做好精神层面的建设

图书馆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图书馆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和活动都是图书馆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的体现。因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是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图书馆应加强馆员业务培训和民族观教育,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和民族理论素养;塑造良好的凸显民族关怀和民族热情的服务形象,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服务模式;积极组织和举办各种读者培训、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成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各民族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各民族馆员和读者皆获得全面的发展,从而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境界。

1.3 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策略

1.3.1 建设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图书馆文化,营造和谐优美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作用

民族高校图书馆要在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自身功能,为学校的专业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促进校园内形成浓厚的学风和良好的校风。

1.3.2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使图书馆拥有形式多样的馆藏文献载体,为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文献资源基础

图书馆的馆藏在内容上应符合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在形式上应收藏多种载体的文献,同时还应注重收集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地方文献,加强对这类文献的收藏和利用,展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魅力,这应成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例如,吉首大学图书馆十分注重地方实物文献的收藏,于1999年创建民俗文化博物馆,收集了大量湘西内反映苗族、土家族、侗族、白族的生产用具、傩祭用具、乐器、兵器、服饰等实物380余件,向读者展示了湘西世居少数民族瑰丽神奇的民族文化,诠释了民族地方文献全新的内容和价值[4]。

1.3.3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民族高校图书馆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应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制度,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读者的满意度。

1.3.4 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创建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图书馆馆员应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关注学术热点问题,掌握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自动化环境下的服务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应加强以邓小平理论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和充实馆员的思想,提高馆员在新形势下的理论认识能力和政治辨别能力,提高馆员的政治理论素质[5],全面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馆员队伍,是创建图书馆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重要前提。

2 发挥图书馆的多重职能,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吴慰慈、邵巍在其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中认为,图书馆具有四大社会职能,即:社会文献流整序的职能,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搜集和保存人类的文化遗产的职能[6]。民族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不仅具备高校图书馆所应有的重要职能,还具有收集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能。

2.1 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应注重民族文献的收藏 民族高校图书馆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加强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采集工作,以提高民族文献的馆藏比例,完善馆藏结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献资源。在我国各级各类民族院校的图书馆中,除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民族文献所占比例较大外,其他各馆所占比例都较小,馆藏比较陈旧。近年来,某些民族高校图书馆已在着力改变这一现象,例如: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近年来加大了对民族文献经费的投入,购入了一些高品位的不同载体的民族文献,其中有民族古籍的影印本,并对一些残缺的民族文献作了补充;有关于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内容的文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并保持了边疆出版物的系统性,逐步形成了民族院校图书馆的藏书特点[7]。这一做法,对其他民族高校图书馆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值得其他民族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和借鉴。

2.2 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发挥其在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2.2.1 图书馆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据有关调查,8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抱有深厚的感情,89%的大学生愿报效祖国建设家乡,这是民族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主流[8]。这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各民族同胞有着深厚的热爱之情,他们希望祖国强大,希望民族昌盛,有着一颗可贵的报国之心。只要民族高校图书馆在思想上正确引导,以书育人,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具有一技之长,他们将会成为国家的宝贵财富,成为国家的栋梁。民族高校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爱国主义书刊和电子资源,内容包括介绍祖国美好河山、悠久历史、民族文化风情的书刊;中外名人、伟人的传记;励志类书刊等等,丰富的文献资源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辉煌,进而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特别是配合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通过优秀图书的宣传、导读和推介等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2.2.2 图书馆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心理学表明:心理素质的优劣对于一个人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方向。作为一种独特的群体文化——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心理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心理调整和心理适应机会。由大学生读者组成的各种沙龙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心理交往的机会,为他们步入社会奠定了重要的心理基础[1]。

2.2.3 图书馆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在高校学习必需具备的素质,信息素质体现在信息意识的强弱和信息能力的高低等方面,表现为是否有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资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普遍比较低,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图书馆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开设文献检索课,举办相关数据库的使用专题讲座、新生培训、读者入馆教育等活动,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信息素质,为他们使用图书馆提供辅导和帮助,从而进一步保护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3 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民族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以及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资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及时补充课堂所学知识提供了文献资源保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培养兴趣、激发灵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图书馆可通过开展读书月、读书征文、优秀图书推荐、新书通报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效利用各种优质文化知识资源,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科学利用图书馆的方法,提高其专业修养,改善其知识结构,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学业质量和专业技能。

2.4 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发挥其民族观教育职能,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民族高校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民族文献,民族文献比例高于普通高校图书馆,能够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文献服务。

民族高校图书馆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阅读民族文献,使他们系统了解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发展历史,从而使他们全面认识我国多民族走向一体的历史发展事实,促进他们形成多元一体的正确民族观。

2.5 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使其成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因素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优劣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王永鸣[9]认为,“校园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是指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在大学校园的折射和反映,是社会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这种文化是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思想的反映,具有时代性、开放性、超前性、创造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具体而言,校园文化由四个要素构成,即校园观念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组织制度文化。”陈梦晖,吴艳阁[2]认为校园文化“主要指高等学校基于其校园基础设施和独特景观上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这就要求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图书馆特有的文献资源优势,加强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文献资源保障。

2.6 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发挥其对少数民族文献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职能 民族高校图书馆在发挥其教育职能的同时,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生态持续良性发展方面同样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少数民族文献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的特点,对于更好地研究少数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如果不对少数民族文献加以科学地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大量的珍贵的少数民族文献就会遗失。民族地方文献是特定民族和特定区域一切文化遗产的记录载体,加强民族地方文献建设,抢救和保护地方民族文化遗产,为民族地区文化研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是民族地区图书馆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谢平[10]对此所做的调查显示,据粗略地统计我国的少数民族文献总量多达上亿册,其中包括满文文献数百件,藏文典籍60万函,蒙文古籍及彝文典籍各万余种,古壮字文献数万种,东巴经书2万余册,另有相当数量的傣文和其他文种的古籍。这只是已得到很好地保护和重视的民族文献,还有大量不为人知的宝贵文献没有发现和利用,对文献的保护也就更无从谈起了。民族文献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不受载体、形式、出版方式限制的,反映一个民族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学、文教、卫生等方面,具有重复性使用价值的历史和现代文献”[11]。因此,科学地收集、整理和利用民族文献,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更是民族高校图书馆的神圣使命,民族高校图书馆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应做好这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民族高校图书馆除以民族文献为重点收藏对象外,还可通过申请适合民族文化发展和保护的科研项目来促进民族特色文献建设,扩大影响。例如: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将“女书”研究作为一项独具特色的科研项目,有重点地对女书的文献内容进行主要揭示,进行深度加工和标引,编写《女书文化研究论文索引》、编制文摘、简讯、内容提要、综述等[12]。

同时,民族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参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促进原始资料搜集和相关的学术研究。如: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吉首大学图书馆利用信息资源优势,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级民保部门提供项目申报和决策方面的咨询服务,并根据普查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利用吉首大学苗族、土家族、侗族等族群文化研究基地获取大量原始资料,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有效的反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市场价值和教育价值[4]。

2.7 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发挥其资源优势,为民族地区的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民族高校图书馆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有条件建立全面系统的民族旅游文献信息资源网,为本地区的民族旅游事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例如:吉首大学图书馆作为本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信息资源的摇篮,几十年来长期收集和挖掘湘、鄂、渝、黔、滇5省的民族地方文献和有关土家族、苗族、瑶族、白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文献的研究成果,特别对土家族和苗族的历史、语言、文字、民俗、旅游等文献收集齐全,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苗族文化中心和湘、鄂、渝、黔4省最大的民族地方文献信息中心。20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又筹建了多种类型的博物馆、文献资料中心、文献库等,形成了自己的显明特色,经常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访和查阅资料,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文献资源保障[13]。

3 结 语

综上所述,民族高校图书馆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使其成为促进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因素,服务于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办学目标。在充分发挥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的同时,应兼顾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拓展、收集和保存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才让卓玛.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培养[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7):160-162.

[2]陈梦晖,吴艳阁.图书馆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16-18.

[3]金海淑.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延边党校学报,2010,(2):120-122.

[4]曾立群.试论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与提升[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1):113-114.

[5]冶进录.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高校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探讨[J].情报杂志,2001:162-163.

[6]李筑宁.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贵图学刊,2010,(1):4-7.

[7]王波.民族院校图书馆民族观教育职能初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7):118-119.

[8]韦淑益.民族院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柳州师专学报,2001,(6):101-103.

[9]王永鸣.民族院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8,(1):91-92.

[10]谢平.对加强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J].攀登,2009,(2):129-132.

职能建设论文篇(2)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基层的权力机关,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乡镇人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乡镇人大是建设基层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力量,只有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才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一是充分发挥乡镇人大的主导作用。乡镇人大工作与乡党委、政府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是乡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人大肩负宪法和法律在乡镇贯彻实施的重任,在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镇人大要强化责任意识,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善其能、尽其责,为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要进一步强化乡镇人大职能,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履行人大的各种职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在监督中务求实效,才能促进依法治理的各项工作,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努力发挥人大代表的主力作用。人大代表是乡镇人大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的纽带,也是人民群众反映民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乡镇人大要充分发挥主导职能就要切实做好代表工作,为人大代表知政履职创造条件。要着力把那些肯为民办事、能为民办事,人民群众信赖的人通过选举选为人大代表,真正做到“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切实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要定期向代表通报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的实施情况、代表建议的落实情况;建立代表工作激励机制,开展评选优秀代表、先进代表小组、优秀建议活动,有效地促进代表履行好职责;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探索评议程序,改进评议方式,增强评议效果,让代表处于选民监督之下,真正使代表有触动、有压力、有责任,促进代表更好地深入基层、了解民意、反映民情,履职为民。

三是广泛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重视民意、反映民意、实现民意是人大的本质任务和基本职责,乡镇人大要发挥人大作为民意机关的优势,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提高民主法制素质,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主动参与到对政府工作和村务工作的监督中去,促进乡镇和村社干部工作的改进、完善,促进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落实,以增强监督的实效性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坚持把亲民、爱民、为民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环节,及时快捷、全方位了解民意,并通过监督与支持,帮助政府改进工作,让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四是切实发挥监督机制的主旨作用。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的重要职权,县级人大常委会对乡镇人大主席团要加强指导工作,强化和完善乡镇人大的监督机制,用足用活现有法律规定的职权,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权威,使乡镇人大成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动员者、实践者和监督者。乡镇人大主席团要以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为己任,将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放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上,重点搞好镇村干部公推直选、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荐事”等监督工作,健全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督促把村里的重要事项摆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上讨论决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职能建设论文篇(3)

的现象大大削弱,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综合协调的职能明显增强;单一追求高增长目标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工作重心逐渐集中到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来;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不断丰富,政府的政策方针更多注重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

然而,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的政府职能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部门管理体制不够配套、依法行政意识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等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干预经营,集权审批,市场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二是体制不顺,因权设事,“三乱”现象还不能得到全面禁止。三是执法不严,侍权干预,行政执法制度的机制还不够健全规范。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导致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影响了社会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最终结果是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内,政府只有从直接微观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重审批重管理转到重执法服务上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经济发展环境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法治政府,主导权在政府,主动权在政府,关键环节在政府职能的转变,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制度建设,实现三个协调

要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就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机制做保障,通过制度把政府的职能固化下来,因此,加强制度建设显得非常重要。要注重通过提高立法质量,完善配套制度机制,确保政府及其部门实现行使职权的法制化、规范化,努力做到“三个协调”:一是要与健全市场机制相协调。转变政府职能与培育市场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在将企业推向市场,市场对企业起引导作用的条件下,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建立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主体,健全市场组织,不断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只有这样,政府职能转变才可能真正到位。二是要与健全社会组织相协调。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让渡的职能,必然导致大量社会事务无人管辖。因此,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同样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保障。政府要积极对社会组织予以引导和管理,促使其不断健全和完善,从而有效地分担传统体制的部分政府职能。三是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协调。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给国有企业更多的自,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不再管理国有企业,而仅仅是从直接干预转向间接调控的管理方式转变。因此,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计划体制下的政企关系,就必须完善国有企业的自我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企业搞活的目的。

二、理顺管理体制,改革行政文秘站:审批

转变政府职能,其根本在于理顺管理体制,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如开展了对相对集中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和行政权力清理等工作,基本理顺了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今后,还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对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能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的审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对确要保留的审批事项予以精简、规范;对部门之间重复、多头交叉的审批予以归并。同时,要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的监督约束机制,推进行政审批的政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真正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政府部门从过去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公共行政,加强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廉洁高效、协调运转、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

职能建设论文篇(4)

目前关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数量相当的多,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章有上千篇,2012年和2013年的论文都超过三百余篇。其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近40篇,最早的是2004年,其余的大都在2008年之后。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关于“高职校园文化”概念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先谈论“校园文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进而探讨“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意义,因此,进一步将这部分内容细分为以下两小部分。

1.“校园文化”的概念

198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会选举大会上,有几位学生会主席的候选人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这是“校园文化”在我国的首次被提出。1992年高占祥主编的《论校园文化》,是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校园文化的书籍,此后有关校园文化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就层出不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00年王邦虎的《校园文化论》,2001年张德、吴剑平的《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2004年赵忠建的《学校文化》,这些都是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专著,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论文更是不胜枚举。

2.高职教育目标与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

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就是指高职校园文化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地方,如果是相同,则无法称之为特征;以此标准来看当前许多研究文章中所说的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并非高职所特有,如,形成过程的长期性、发挥作用的潜在、性影响作用的持久性。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会涉及这一问题,大家关注的角度也各不相同,但是大家概括出的问题也有许多,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泛泛而谈,缺乏实证性分析。大多数文章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往往都是泛泛而谈,对这些问题缺乏必要的论证和详细的说明。如,对高职校园文化认识比较片面,意识不强、投入不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而又科学的规划,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参与性不足;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缺乏足够的历史沉淀,缺乏必要的人文环境;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化严重,缺乏内涵;丧失特色校园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通病;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紧密,社团建设制约因素与困难多、创新性不足等。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途径、方式和方法

大家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及基本特征之后,纷纷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有些文章还十分详细地介绍了一些高职院校的特色方式和方法。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大家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基本原则,如,先进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时代性原则、职业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渐进性原则,还有人指出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做到全员全面全程建设,坚持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马红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职能建设论文篇(5)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恢复发展的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除了我们已经取得了有日共睹的成绩外,我们也大致可以探察到以下儿个存在的问题一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承载了对职业教育实践的研究、指导、服务、学术交流等诸多使命,惟独没有完全的白我本色,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往往滞留于更新观念的层面,而少于对理论学理的深人探究;二是意识形态—反映论成为当代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主耍的哲学依据,妨碍了职业教育理论的丰富多样和研究方法的多姿多彩,简单化的思维模式也使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在一个狭小话语体系里运行,未能形成自己的话语运作规则和学术建设规范;,是改革开放以后西学强劲东渐,尤其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西方文化思想毫无遮拦地汹涌而人,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遭遇强势西方学术时出现失语。恰如东施效擎、邯郸学步,巾国许多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者在高度亢奋地将西方形形的新潮职业教育理论和方法挨个操练一番之后便无计可施了,陷人了进展不理想的境地;四是市场经济浪潮搅扰了人们内心的平静,功利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建设逐渐增多。针对职业教育理论的困窘,许多可贵的学术洁问、有益的学科研究与理论探索早己在职业教育理论界广泛而深人地展开,人们见仁见智,力图激活职业教育整个学科的生命力。笔者由此提出建构职业教育理论的两大方法夯实职业教育理论的学术根基;.搭建中外职业教育科学结合的理论构架,并能潜沉思虑进一步强化理沦原创意识。

一、夯实职业教育理论的学术根基

职能建设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2-0093-04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于我国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近代农村改造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笔者拟从乡村建设运动整体和历史事件两个角度,分别探讨在乡村建设运动中职业教育研究的不同视点,意在抛砖引玉,丰富职业教育史研究。

一、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研究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包括农村经济、县政建设、公民训练、乡村自卫、平民教育、合作运动等内容,渐及各项农村社会事业,与政府的农村复兴策略相呼应。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核心部分,乡村建设运动是广义的职业教育推广过程,以政府机关、民间团体、学校机构、社会试验组织等为主体的乡村建设团体虽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但以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为形式的职业教育贯穿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整个历程。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平民教育的主体,职业教育的思想、理论、模式及特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逐渐生成。职业教育推动了乡村建设运动,也需要在自我反思的理智情境中推广,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可以丰富近代农村研究的视野。另外,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过程呈现出一些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成果。比如,除了创办专门的职业学校、民众培训班之外,在师范学校和小学还添办了各类民众培训班。在各类职业教育过程中,运用了巡回教学、流动教学、露天学校、小先生教学、生活导师制、巡回书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并同时开发了书法教材、识字课本等教材。笔者认为,提炼并归纳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与实践,对当代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研究等均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同时也能为当代农民培训提供诸多的培训模式和发展路径。

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史料、专著和论文。

首先是代表性的史料。主要有乡村工作讨论会编辑的《乡村建设实验》(第一、二、三集),千家驹等人编著的《中国乡村建设批判》。

其次是专著,包括近代版和当代版。近代专著有:古M著的《乡村教育新论》,古M编著的《中国农村经济问题》,陈兆庆著的《中国农村教育概论》,陈序经著的《乡村建设运动》。当代专著有:郑大华著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徐秀丽主编的《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李德芳著的《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王景新等人编著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当代编辑的专著还包括个人文集或全集,如《梁漱溟全集》、《晏阳初文集》等。

再次是论文。主要有祖秋红的《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张蓉的《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赵祥斌的《神圣与世俗之间:齐鲁大学乡村建设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何建华等人的《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3期),骆墨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3期)。

最后是以往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众多试验区的乡村建设实践,叙述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情况,并进行了性质评价。研究思路从宏观走向微观,研究内容较为全面,涉及了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导人物及其乡村建设思想、经济建设、政治制度改革、平民教育、合作建设等各项事业。但是,以往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的研究意在肯定或否定乡村建设运动,容易忽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发展模式;多数研究限于单个或几个主要的机构团体或乡村建设派别模式,忽视了其他团体或机构,研究内容往往重复、单调;有的研究对乡村教育运动中的职业教育推广工作未能从专业理论的高度去审视,未能突出职业教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共性与个性。

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团体,对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研究运用如下研究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教育研究方法,并借鉴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视角解读历史;运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尽可能多的乡村建设团体机构作为个案;运用比较法,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和特色方面进行比较;运用考古研究法,追踪溯源,实地考察,进行相关问题的考证研究。

在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方面,分为两大部分。首先,以学校式、社会式的职业教育作为维度,展示各类机构团体创办职业教育的情境。在政府机关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中央机关、省级机关、市级机关、县级机关为代表的政府机关,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民间团体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改进社、合作组织、慈善机关等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学校机构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大学、小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为载体的乡村建设机构,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社会试验组织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委员会、实验区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其次,从乡村建设运动中抽取案例,归纳职业教育的整体构建和个性特色,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例如,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要素,概括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养成的特征以及社会效应,概括农民培训的模式。

在研究过程中,还将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选取实验区并以个案形式叙述实验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是进行研究的关键环节。归纳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另外,乡村建设运动涉及了众多的团体和人物,人物的职业身份、政治面貌、思想生成、社会背景以及党派因缘,牵连广泛,关系复杂,厘清团体机构及人物对职业教育推广的作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困难之处即是创新之处,可以进行如下尝试:一是在选取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时,要考虑地域特色、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办学人物等因素,除了大型的试验机关如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无锡教育学院等之外,还要选取一些鲜为人知的团体或学校,如河南遂平酷山职业学校、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等,以此丰富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二是从小事件看大道理,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下,突出团体与政府的互动。三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人物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理论,确保个案的陈述充满逻辑性、实践性、动态性。四是将众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运用当代职业教育理论框架,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确保所归纳的职业教育过程充满理论指导性与现实可操作性。五是强化乡村工作报告的诠释与解读,突出文本思想内涵的比较与分析。六是史料研读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与职业教育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是民国时期从事实地乡村建设事业的工作者组成的一个工作讨论团体,于1933年7月在山东邹平成立,同时召开第一次集会,后又分别于1934年、1935年在河北定县、江苏无锡集会。乡村工作讨论会检讨同人所从事的乡村工作;报告工作上的心得与困难;联络感情,研究切实互助方法;交换知识经验,互相切磋商量如何改进工作技能技术。尽管由于战争等原因,乡村工作讨论会未能继续下去,但其在民国农村建设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前途乃至民族命运,影响至深且巨。

在研究成果方面,除了前述所有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资料外,还包括以下专门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首先,近代报刊对第一次集会的研究,可见王伯平等人的《乡村工作讨论会纪略》(《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1期)。对第二次集会的研究,可见黄丽泉的《在定县参加第二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后》(《新农村》,1934年第17期)。对第三次集会的研究,可见俞振辉的《参加全国乡村讨论会第三届年会回来》(《泸农》,1935年第3卷第5/6期),西超的《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印象》(《中国农村》,1936年第2卷第1期),罗石民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报告》(《广东蚕声》,1936年第2卷第1期),叶蕖均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的经过》(《民教月刊》,1936年第1卷第3期),常文熙的《专载(一)参加第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记》(《社会经济月报》,1935年第2卷第10期)。其次,近代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开会通告,可见《民间》(1935年第2卷第8期),《民教半月刊》(1935年第22/23期)。关于第三次集会的报道,可见《崇农》(1935年第4期),《民间》(1935年第2卷第12期),《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3卷第6期)。再次,当代的专门研究可见姜新的《无锡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述》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议》。

关于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关注甚多,成果颇丰,对乡村工作讨论会却略有提及,专门研究相对不足,未能深入挖掘乡村工作讨论会在推动乡村建设和民族自救中的社会影响和理论建树。其二,所有的研究大多处于文本描述或评价层面,致使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处于静态层面,忽视了人物思想来源的继承性、动态性和批判性。其三,乡村工作讨论会由各个团体组成,以往的研究大多限于单个团体的研究,忽视了乡建运动主流和团体与支流之间的关系,导致乡建运动研究处于分散状态,未能突出共性与个性。其四,对乡村工作讨论会与南京国民政府及国家政策实施的互动研究不够。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集结了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做法和教训,是乡村建设运动的集大成式反思。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三次集会过程同时也是三次教育界大事,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集会过程和报告文本加以分析也是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契机。在三次集会以及所汇集的乡村工作报告中,职业教育是备受关注的时代主题,从三次集会过程以及乡村工作报告中探寻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不失为一种农业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路径。第一,将所有参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可展现各团体及人物不同的农村职业教育思想、理论和出发点。第二,能够更加整体、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乡村建设运动,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三,乡村工作讨论会融入了人物的思想与理论,具备了一定的乡村建设理论支撑,归纳、提炼了乡村建设理论,为当代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可资借镜与参考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从历史事件入手研究中国近代农业职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史研究的一个角度。从研究思路来看,首先,要从社会大背景上纵向梳理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经过以及三次集会召开的具体过程,并确定事件经过中的关键点。其次,要分析各份演辞与报告,追踪溯源。再次,要将人物思想、理论与集会过程相融合,力求在文本上立论并提炼出具有时代性的农业职业教育主题。从研究内容来看,可分为以下部分:第一,探讨乡村工作讨论会成立的社会背景,涉及中国农村、农业的近代变迁、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以及本会的发起经过。第二,叙述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召开,即邹平集会、定县集会、无锡集会。可以分别叙述集会过程,包括筹备情形,涉及开会通知、大会程序及工作报告条例;参会人员情况;开会经过;工作报告内容;集会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等。第三,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比较与分析。主要是三次集会的目标与宗旨;参会人员的数量、资格与来源;汇报内容的比较;涉及团体及机构的缘起与设立、工作经过、实验心得和未来计划;三次集会的议题分析与比较;重要人物的思想、理论的分析与比较等。第四,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与批判。时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目的以及具体活动过程进行了现实的审视,具体包括江问渔、徐宝谦等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李紫翔、孙晓村、张志敏、千家驹、吴半农、孙冶方等人对邹平和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乃至农村建设运动所作的分析与批评。第五,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现实思考与启迪。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历史定位,包括新建农村实验区的扩大,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农业农村研究的加深以及技术的推广等;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社会理想受挫的原因,包括战争、经济、政府政策方面的因素等。

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部分。第一,作为当时全国性的乡村建设协作团体,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及三次集会发生在中国农村经济面临破产、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乡村建设与民族自救成为时代主题,三次集会以及所包容的农业职业教育无疑是顺应了时代的呼声,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第二,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复兴民族国家为前提,以创造中国新文化为目标,以振兴农村经济为中心,以普及农业职业教育为抓手。第三,在三次集会的各个环节融入人物的思想与理论,使人物的演辞与报告充满动态性、历史性、实践性;强化演辞与报告内容的诠释与解读,每份演辞与报告都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成果,所有内容及发表之意见,均富有价值,既反映了当时客观的社会环境和当地发展情势,也是报告人等主观思想与理论的结晶,要突出文本在职业教育思想内涵方面的比较与分析。第四,乡村工作讨论会提炼了乡村建设在文化教育、农事经济、自治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模式,涉及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及制度、机制建设等问题。第五,乡村工作讨论会呼唤民生政府,团体与政府的关系将是一个永久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财政经济)[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政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4]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1927―193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六卷、第八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7]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一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4.

[8]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二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5.

[9]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三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6.

[10]千家驹,李紫翔.中国乡村建设批判[M].上海:新知书店,1936.

[11]古M.乡村教育新论[M].上海:民智书局,1930.

[12]古M.中国农村经济问题[M].上海:中华书局,1933.

[13]陈兆庆.中国农村教育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4]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M].上海:大东书局,1946.

[15]蒋杰.乌江乡村建设研究[M].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村新报社,1935.

[16]千家驹.中国的乡村建设[M].上海:大众文化社,1937.

O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LI Zhan-ping

职能建设论文篇(7)

二、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和国家示范校建设,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可以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模型及培养的有效途径;二是建立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长效机制,突出五支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品牌教师队伍、教科研教师队伍)的建设成效;三是创新教师专业化管理的模式。

三、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施过程

为做好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工作,需要分步实施如下几项工作:

1.进行调研,制订方案

首先要调查研究教师专业化现状,收集相关资料,从而制定详细执行计划。根据收集的资料,研究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计划和执行方案,建立教师专业化标准。

2.征求意见,逐步完善

其次通过召开教师、企业参与的讨论会,听取教师和企业对项目的意见,再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总结了解研究对象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效果,对原有的方案进行修订与进一步完善,逐步进行相关文件的制定。

3.建立制度,构建培养途径

再通过建立“教师成长工作室”,制定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制度,组织一列教师培养活动,来构建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培养途径。笔者学校教师培养主要包括五种途径:

(1)制定《关于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和职业资格等级培训考核奖励办法》,鼓励教师学历与职称提升。

(2)制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出国学习培训及考察经费分担的规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外出学习培训补助与加班、用车补助的管理规定》,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培训。

(3)制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管理办法(试行)》,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

(4)制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教学与科研成果奖励的试行办法》,激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设计。

(5)重新修订《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专业技能培训及大赛奖励办法》,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全区等各级别技能大赛。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管理制度建设更加完善,逐步形成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了教师专业化建设的“125”模式,创新“成长记录―机制激励”管理模式,通过制度管理和机制激励,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活动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计划,学校逐步建成了五支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品牌教师队伍、教科研教师队伍,同时有效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五个对接”的目标: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四、主要成果与成效

1.构建中职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模式

(1)形成教师专业化建设的“125”模式。“1”是指:突出一个标准――教师专业化标准。“2”是指:把握二项主题――教学专业化和教师培训培养专业化。“5”是指:掌握五种能力――持续学习能力、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手段使用能力、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控制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持续学习能力:职业教育的教师只有掌握了新技术、新知识,才能够胜任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形势,所以必须有持续学习能力。

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要实现“教育教学界”和“专业技术界”的跨界,教师必须有很强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手段使用能力:职业教育必须根据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通过教学设计,将其转变成教学过程,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更直观、有效。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要掌握这种能力。

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控制能力:中职生并非智力低,只是智力类型不同,这一类型的学生身体、动觉智能较高,这注定了他们对一般教学方式的适应性较差,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能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很好的控制能力。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这一能力可以说是教师职业成长的标志性能力。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针对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结合行业和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进行探索与研究,不断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教育教学的科研能力才能获得不断进步。

(2)构建了教师专业能力结构模型。根据对教师五种能力的分析,项目组构建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整体能力结构模型如下图:

通过该模型,不难得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要经过三个阶段。在初级阶段,要培养教师的持续学习能力,这是教师成长发展首先要具备的能力;第二个阶段可以说是教师向专业化成长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职业教育的教师实现“跨界”,教师的三种能力在这个阶段都得到明显提升;最后一个阶段是升华阶段,在教师专业化培养过程中,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培养与磨炼之后,教师的能力应该要得到升华,不仅会做、会教,而且开始反思、总结、创新。

(3)形成“成长记录―机制激励”管理模式。建立教师成长记录档案,了解教师各个阶段的所需,做到培训培养能有的放矢。成长记录包括:教学督导记录、学生测评记录、教师业务档案记录、教科研记录、教学质量量化考核记录。同时建立相对应的激励和管理制度,用制度去管理人,落实激励的举措,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积极性,保证队伍建设的质量。其中教师考核依据主要是《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学人员教学质量考评及津贴发放管理的试行办法》。

2.出台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制度

学校先后出台了《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专业带头人的评选、培养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管理办法(试行)》《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评选与奖励五星、四星级教师的试行办法》《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与使用管理的试行办法》《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外出学习培训补助与加班、用车补助的管理规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规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开展专业教研部间业绩考评奖励的试行办法》《关于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和职业资格等级培训考核奖励办法》《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出国学习培训及考察经费分担的规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学督导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为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3.建立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

建成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教师成长培训工作室”,构建了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培养途径。工作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文件,主管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包括新教师的岗前培训、指导教师参加校内外的教学设计大赛和说课比赛、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帮助教师等等。

项目组编写了校本教材《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教程》,该教程把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技能提高很快,接受培训的青年教师易学易懂,实用性更强。广大教师通过教师成长工作室的运作,参加校内外各种培训学习职业教育教学法和专业技能,教师在培训中找到了“如何教”的答案。

4.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骨干教师

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项,获奖校外奖励16项,公开184篇,获奖论文175篇,获得自治区级以上教学设计与说课奖励60项,具有高级专业职务专任教师的比例由之前的20.3%提高到26.5%。目前学校已培养专业带头人20名,培养骨干教师35人,“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从四年前的54%提高到现在的80.3%,评选出“五星级”教师6人、“四星级”教师24人。专业带头人在学校管理、专业建设、教学及督导、科研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形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模式研究的理论

在构建“成长记录―机制激励”管理模式,形成“125”教师专业化标准,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模式研究的理论体系。

参与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研究成员先后参与编写了教材《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广西科学出版社)、《职业教育教学法实用教程――教师培训专用》(校本教材);撰写了论文《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探讨》,并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并发表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上;论文《实践和创新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模式――以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为例》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文《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获广西教科所论文评比二等奖,并发表在核心期刊《课程教育研究》上;论文《通过校企合作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讨》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论文《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研究及建议》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论文《提升教科研能力,中职名师成长长的必经之路》发表在《广西农机化》上;论文《执着杏坛,乐于奉献――论“中职名师”应具备的特征》发表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上;论文《浅谈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文《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的探讨与实践》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文《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讨》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论文《关于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获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五、影响与评价

1.在校内推广应用的情况

如前文所述,学校从制度建设和完善到实施“双师型工程、名师工程”,开展了“星级教师”评比,采取教师到企业锻炼、国内外、校内外进修培训,参与教育科研、教学改革等多项措施,使教师队伍迅速成长起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在教师业绩考核、教科研工作、技能比赛等工作中,学校积极推行“成长记录―机制激励”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成绩和科研水平稳步递增,近三年学校在教学改革和学生技能大赛指导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2013年学校被广西教育厅授予“广西第三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下表是学校近三年参加各种校外比赛的成果总数汇总,明显呈递增状态。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项目组所起的作用

教学获奖统计 180 340 488 577 989 致力于推动“成长记录―机制励”,为提升教师的积极性起到积极作用

2.在广西区内的推广应用

(1)项目成果――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模式,成为广西区内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交流学习的模板。建设期内,成果为广西中医学校、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防城港理工学校、贵港职教中心等近10所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模板。

(2)对校校联合办学的带动作用。在与学校联办的广西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桂林平乐县职业学校推广项目教学法教学,有效推动了联办职校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其中与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利用我们的教师专业优势,共同交流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体会,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3)对校企合作的作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力带动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2010~2014年,学校新建校内实训室12个,扩建校内实训室6个,新建校外实训室11个,专业教师为本地企业编写培训教材5种。

3.在广西区外的推广应用

建设期内,湖北宜昌机电工程学校、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专程到笔者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学习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模式。

职能建设论文篇(8)

一、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提高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不少中职学校领导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逐渐加以重视,有的已经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文化基础比较差,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很难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所以要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习、生存,要保持校园的稳定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多种多样

无论是物质文化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开展得卓有成效。随着校园环境的改善,硬件设备逐步完善,制度和活动建设也都很有声势。中职学校校园文化通常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来体现,同时校园文化活动也被作为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素质,校园文化活动也开始注重兴趣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开展与企业岗位群相结合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富有生气,学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增长见识、培养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才干和人际交往能力,并为“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化提供了桥梁。

三、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提升

职能建设论文篇(9)

一、设计的理论基础

对职业教育来说,课程实施环境的开发是一个重要课题。从职业教育的特点来说,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有什么样的职教课程观就有什么样的实训基地建设理念和技术路径。

1、职教课程理论与校内实训基地设计

1.1突出实践是职教课程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首先是“学科系统化”的,在经历了“职业分析导向”和“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后,目前正向“工作过程导向”模式发展[1]。对我国职业教育较为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主要有:MES课程模式、能力本位教育课程模式、行动导向(行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群集课程模式、工作本位学习,从这几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和发展趋势来看,强调的都是以个体职业准备为目标、突出工作岗位需求来培养学习者的各种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具体的行动导向、职业领域、实际情境为基础,即强调突出实践教学,而教学的实施依赖于实施教学的条件的创造。突出实践教学的开展,则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各种实训基地的建设,其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形式。

1.2职教课程方案是实训基地设计的基本依据

不同的课程理论,会产生不同的课程方案;不同的课程方案需要不同的课程实施条件。以实践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则强调实训条件的创造。所以,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要充分建立在对相关课程理论与课程方案的理解的基础上,要依据特定的课程方案来确定实训基地的功能与装备标准。同时,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通常还会用到许多相应课程的开发方法。如本文所建构的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开发方法,就借鉴了能力本位课程开发中的工作任务分析法。

2、学习理论与校内实训基地设计

2.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是反应的获得和强化”[2]。它的突出贡献在于它强调“做中学”,这与我们职业技术教育提出的“实践环节是职业技能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相一致的。但在“练习”、“训练”思想的指导下,各校的实践场所也就只限于提供简单的、机械的、缺乏真实情境的“操作练习室”而已。其结果常是学生只能重现简单的操作,而不能与临床情境相结合。如护理技术中最基本的病人的床铺准备,如果你明确指出让学生铺一个“备用床”或“暂空床”,学生基本能正确完成,但如果提出“现在门诊来了一位尿失禁的病人,请你为他准备一张床铺”,这时学生往往表现得束手无策。原因是他不能结合实际需要,不能确定应为该病人准备哪种床铺。

而我们护理专业的特点,就是面对不同的病人及病人突然出现的病情变化等都能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所以按传统的行为主义的学习模式,只是简单地进行机械的模拟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2.2信息加工理论

在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下,有关动作技能学习,亚当斯和施密特分别提出了“闭环理论”和“图式理论”[3]。这两种动作学习的理论依靠的是储存中的规则和信息,集中于有意识的推理和思维,却忽视了态度与情感,忽视了文化的和物理的情境脉络。显然它很难解决“以人为中心”的护理专业领域中各种实际问题。因为人不仅是有思想、有情感的自然人,而且还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社会人,人的健康问题还随着各种具体的情境不断地变化着。

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是其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体现。而工作能力的获取绝不是传统的只在教室情境中,由教师在黑板上的填鸭式的传授知识,就能获取的。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学生只有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和真实的工作过程中,主动地积极地构建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但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角度来说,尤其是护理职业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如果直接把学生置身于其中,一则是从伦理学的角度,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不适合的;再有从学生角度来说,势必造成学生紧张害怕的心理,极不符合学习的心理基础。所以基于以上观点,最佳思路是在校内以真实工作情境为环境设计的基础,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情况分析为实训内容来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换句话说,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要达成职业教育的目标就得“做中学”,而做则必须提供做的条件和做的项目内容。这个条件就是前面所说的工作情境,内容则是我们相应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但由于护理职业环境的特殊性,在校内实训基地建构完全真实的工作情境是有困难的,因为最大障碍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物而是人,在校内实训基地中真实的病房物质环境及一定的病区护理文化环境比较容易实现,但很难构成真实的护患人际关系,因而在建设思路上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采用电子或网络技术将真实情境的案例引入到实训教学中来;再者就是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构成适合护理职业教育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2.4情境学习理论

研究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时必须认识到,对于以行动为目的的知识必须提供以下学习机会,这种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职业实践的情境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模拟实践的需求;在发展与从业者相关的技能的全部课程中,都必须提供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的机会;在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中必须提供学习者对各种基本的假设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同时形成专业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机会,从多种观点中识别关键概念,由此促进学习者对真实活动过程复杂性的鉴赏力,以及形成学习者在根据独特的真实活动情境,发现应对问题的方式时的灵活性。

3、教学环境论与实训基地设计

“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事物都可能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和行为变化”[4]。但是,马克思认为,环境一方面影响人,另一方面,人也能改造环境,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创建出一个适宜于人生存和发展的积极环境,从这点来说,正确把握教学环境的作用及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如本杰明布卢姆(BenjaminBloom)所指出的,教学环境是一种能够塑造和强化学生行为的重要力量。而护理实践教学实际上是护生职业行为形成的过程,所以从教学环境的理论来看,创建一定职业环境的教学环境利于学生职业行为的形成。

二、设计的基本思路

1、基于工作体系

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发展,强调的都是以个体职业准备为目标、突出工作岗位需求来培养学习者的各种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具体的行动导向、职业领域、实际情境为基础,强调突出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开展,则必须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各种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开发则必须以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为技术手段。

2、遵循学习规律

根据Fitts和Posner1962年的研究结果,一项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认知、强化和自如

三个阶段[2]。结合护理专业的学科要求,从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来看,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最好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反复的、无风险的、轻松的、自由的练习;第二阶段,在操作技能有一定掌握之后,在校办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实训,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面向病人的真实服务,重在完全真实的情境下体验如何为病人服务、如何与病人交流;第三阶段,进入综合性医院进行完整的临床实习。从这三个阶段的实训基地来看,前两者可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后者各级各类医院则是校外实训基地。社区医院也可完全以工作过程模式来建设,即以医院模式为主来进行构建。校内实训中心则应将课程内容导向模式、工作过程模式、和环境模式相结合,既考虑医院临床要求又要符合教学要求,将病房环境设计与教学环境设计相结合。

校内实训基地则应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课程专家和教学委员会的分析讨论确定学

生在学校阶段的实训模块,并根据临床该项任务出现的频率和工作的难易度确定实训仪器设备的数量,最终形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训室结构布局和实训室功能与实训设备的确定。

3、强化人文环境

从教学环境或学习环境理论出发,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则提出了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人文环境这一“软环境”建设的特殊要求。所以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强调基于工作体系、遵循学习规律、强化人文环境几个方面来进行硬件规划和软件设计。

不同专业实训基地的设计既要遵循共同的原理,又因其所特有的职业环境而有各自的特殊要求。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设计除了要遵循上述一般原理的要求外,还有其所特有的一些要求,这些要求是由护理专业的特点所决定的。

随着职业教育课改的深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实训基地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从文献资料及各级政府颁布的有关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来看,主要是对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硬件标准做出了详细规定,如占地面积、实训设备的数量、实训基地的投资额、实训师资的多少等等。这些固然很重要,它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框架基础,是职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但从能力完整的角度看,学生仅有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职业精神的培养也同样重要。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尤其要突出人文环境建设[5]。

护理专业人文环境建设的内涵主要是从物质、制度、精神几个层面去渗透,最终目标是使护生深刻认识护理内涵、产生坚强的护理信念、形成良好的护理行为。按照行为改变的“知信行”模式,即,若想改变行为,必先学习知识、转变态度,最后产生行为的根本改变,具体建设方案要围绕这物质、制度、精神这三个层面,同时结合“知信行”的模式进行方案设计。即通过感知物质层面的人文环境建设,形成精神层面的护理文化理念,最后从护理行为规范等制度层面去形成良好的护理行为。

参考文献:

[1]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戴维H乔纳森,等.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职能建设论文篇(10)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教育并非是本科教育的压缩,也不是中专技校基础的添加。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既具备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的人才。

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界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大会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突出强调“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能力的教学,以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能性。”

1.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人文素质培养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生多分配在丙级设计院进行画图工作,所以现在的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偏重理科,大量进行绘制图纸的训练,从手绘图到计算机绘图。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是与土木工程相关的知识,以进行建筑施工图的绘制。然而,他们不可能一辈子从事画施工图工作,要发展,就要继续学习,而他们除了工程类的知识外,其他方面如人文、历史、设计意识、空间艺术、地理等的知识却很贫乏。因此,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课程今后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加重人文科学的内容,注重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

2.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综合化

要培养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就要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建筑设计专业本身偏理科,因为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有很多的时间设置多门文科课程,所以课程综合化势在必行。只有进行课程综合化,才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实现让学生开阔眼界、丰富内涵、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这就要对美术课和中外建筑史等几门课进行综合化处理,涉及面要由宽到窄,内容逐步深入,由大艺术最终浓缩到以建筑为主题。

美术课应放弃延续从前单一的素描、色彩的训练,在艺术表现技法上应着重速写的练习,进行植物、花卉、建筑、风景等速写练习,学会各种速写工具的表现特性。色彩练习应在写实色彩的基础上着重淡彩写生,运用彩色铅笔、水彩派克笔等材料在钢笔、铅笔速写的基础上进行着色。在理论知识方面,应进行相应的美学理论、美术欣赏方面的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发展进行讨论式的学习,对外国艺术的发展也相应的了解一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中外建筑史课程也应改变从前只讲建筑的发展历程,只重技术的发展,而忽视人类文明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建筑艺术的发展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的问题,从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发展来演绎建筑发展的历程。

3.高职院校建筑设计课程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专业基础理论是技术革新的源泉,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一定要加强专业基础理论课建设,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马里奥・布萨利曾说:当代日本杰出的建筑师们,通过对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日本的传统文化和其自身全新创造力的融合,已经在欧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日本建筑师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文化的延续性与文化自身不可避免的变化和更新加以调和的结果。

上一篇: 高校师德总结 下一篇: 妇产科年度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