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制度建设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15 20:24:06

财务制度建设论文

财务制度建设论文篇(1)

一、企业内控制度定义

截止到目前,最为经典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定义或许就是由美国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经营活动效率、有效支配可用资源、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企业内部实行的管理、组织与调节。”然而,在2008年,关于内控概念中国的财政部也做出了有些相似的定义,该定义说明内部控制是为了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而贯穿在整个企业所实施的管理工作。作为一个有效的内控制度,应该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内部环境。内控制度就好比一座大楼,而至关重要的地基角色则由控制环境扮演。一个完整的控制环境应该包括该企业的内部结构和文化环境等。二是评估风险。评估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可以及时并且有效的分析当目标达到时所可能发生的风险,而且能够预测出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所可能发生的变化对企业财务带来的影响。三是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指企业根据风险的预测和评估而做出的正确的反应,并制定好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进而努力把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最小化。四是监督。主要指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系统进行有效的监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不足可以及时发现,从而可以及时对人员部署进行调整,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有效性。五是沟通信息。主要指的是在企业内控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而适时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要做到对信息的准确掌握,能够保证准确及时的对企业内部与内部之间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进行信息沟通。

二、基于财务风险的内控制度设立步骤

(一)完备的筹资内控制度要建立

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来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而当债务到期,企业却因无力偿还债务而陷入财务困境,这样的情况所出现的可能性指的就是企业财务活动中出现的筹资风险。企业为了减少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所以通常无论是筹集生产扩张还是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都大多会比较偏向选择通过债务筹资的方式,而这样就会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幅度的提升,企业就很有可能会在资金不足所以无力偿还其本该偿还的到期债务的情况下,而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有些危机甚至严重到直接宣告该企业破产。因此,控制好企业的财务风险中的筹资风险,要以企业的筹资活动为出发点,制定好合理的筹资政策,并加强对企业的筹资活动进行专业规范的有效管理。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制定建立与企业筹资政策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参考:一是建立债务状况分析部门和资本结构分析部门,从而对企业现有的债务状况可以进行高效准确的分析。二是建立相应的债务筹资方式分析部门,并对其部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进而可以更有效的确定企业的具体筹资方式。

(二)完备的投资内控制度要建立

企业财务活动中出现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利用各种资产来进行适合的投资,但是被投资的企业却可能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企业无法收到当初的预期收益,或者因为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本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对外投资方面,因企业单方面一味追求高收益,因此忽视可能与此相伴出现的高财务风险,所以在被投资的企业一旦经营等方面会出现问题,自身企业就会遭受巨大损失。在对内投资方面,如果企业采取经验主义,用以往的经验来大概的进行实质的购买以及投资,而不是以企业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确定固定资产的需求量就可能会致使企业因投资不够而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也可能走上了另一个相反面,那就是企业对某个项目投资过度,最终使得自己失去了向其他投资收益更高的项目投资的机会。因而,综上述两个方面来看,企业必须要严格管理其投资活动,对其相关的投资程序以及有关的投资程序要好好专研和遵守。为了可以更好地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以及收益性分析,企业应该要设立投资项目决策部门;为了可以更好地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企业要设立投资决策的有关监督部门;为了更好地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后期的管理和有效监督,企业应该要设立投资项目管理部门。

(三)完备的资金管理内控制度要制定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为了筹集在经济活动中缺少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而所做的一些措施和行动,造成企业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可以说,企业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会不得不通过一些成本比较高的筹资方式来筹集资金,或者会通过资产变现的方式来获得所需的资金,而往往进行变现的资产的价钱都会很低。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这样看来,流动性风险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企业资产结构缺乏合理性。为了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了可以尽可能地实现经济扩张,大大增加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企业可能会往往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不把宏观的经济情况和自身所处发展的阶段结合,只是一味的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而且投资还不断的增加,并且手中还持有大量的存货,而为了增加销售额,就只能通过赊账销售的方式,这样就导致大量资金被占用,大量应收账款出现,进而企业的经营和受益都收到严重影响。一方面,因为只是一味过分的希望销售额增加,所以渐渐对客户的经营状况和信用情况都忽视了要进行详细的调查,这样就造成商品销售给了那些信用十分低,不能按期完成付款的客户,以至于大量的应收账款都不能及时的收回。另一方面,因为企业的资金被大量的应收账款占据,所以致使企业本可以用那些资金用于更多的投资和更好地生产经营,但却因为应收账款,所以无法实现。因而,综上,企业必须要以资金管理活动作为出发点来制定有关于资金使用和筹集方面的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从而能够对企业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力的控制,对到期债务企业可以有充足足够的资金去偿还,并且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无丝毫影响。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可以有以下的具体措施,主要就是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些有帮助的部门,并且对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现金预算编制部门要做到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表进行专业的编制。而现金预算执行部门则要以现金预算作为依据,对企业的资金使用进行分配。现金预算执行监督部门则要做到对企业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强有力的监督,要确保企业所有资金的规范化,保证其资金都是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防止管理人员挪用或者滥用企业资金而给自身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的现象出现。而客户信用调查和分析部门则要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专业的分析,以防企业的应收账款等不能够如期偿还。

(四)完善的受益分配内控制度要制定

受益分配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为了满足股东过分对收益的需求,而制定了十分不合理的受益分配政策,导致企业内部资金不充足,或者长期对股东和员工应得的受益都进行不足的分配,以至于大大降低了员工和股东的积极性,从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企业之所以不能合理正确制定受益分配政策,是因为不能对未来的筹资和投资进行正确的预测。当无法准确预计未来投资需要的资金的金额以及投资具体时间时,企业往往就会采取经验主义,单单仅凭主管经验就草率对企业的股利分配做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个人的利益,就会很有可能多获得股利,进而使得企业自身可用的内部周转资金减少。在股利分配完毕后,企业需要投资,却发现所需资金不足,最终无奈只能通过外部筹资的方式来获得其投资所需的资金,如果此路也不行,就只能放弃或许本可以赢得大好受益的投资机会。只能通过筹集外部资金来获得企业的投资资金,这样就会使企业的成本大大增加,而改变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从而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大大增加了。根据以上论述,说明我们要以受益分配活动为出发点,对相关的受益分配政策进行制定,对内控制度不断进行完善,既可以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内部自己去进行所需的投资,又可以让企业不会因股利过分分配过少,而是企业的股价下跌。

三、内控制度在财务风险控制中的意义

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最重要一点的意义就在于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是能够保证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对企业日常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进行超前的管理和控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所有生存经营活动的顺利实施,经营效率的稳定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财产的安全性等的提高都需要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来保证。而这些也正好是财务风险管理要求实现的一种最基本的模式。因而,减少企业财务风险事故的出现的一种长期有效的机制就是内部控制。四、结束语财务风险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有效性的程度。内部控制的不好的的结果会直接表露在财务风险上。因而,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完备的内控机制,同时也需要企业外部有关因素的协同和合作,最后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对控制策略和方法进行创新。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极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邹宏燕 单位:广州市新凯公寓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财务制度建设论文篇(2)

财务会计工作自从企业诞生以来就已经出现,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财务会计工作都仅仅作为一项被动工作而存在,主要工作内容也局限于一些简单的财务会计操作实务,而在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当中应该予以加强的全局管理职能却仍然未能得到体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能够为企业赢得直接经济效益的生产、销售等窗口部门,对于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不甚关心,所以想要提升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先扭转这种管理意识上的偏差。

(二)管理手段落后

当今社会是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网络、管理软件、信息化交流工具的应用也普遍推行于各行各业,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而言,一方面碍于有限的资金,另一方面也由于管理意识不够先进,因此在建设资金的分配方面也更倾向于窗口部门而忽视了内部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手段的升级,尤其是对于需要不断提升信息数据收集、分析能力的财务会计管理部门,管理手段的落后直接导致他们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数据收集,无法准确掌握其他部门在资金流动及财务运作方面的具体情况,无法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而敏锐的反应与判断,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具体管理制度有待加强

管理工作的质量高低不仅受到管理意识及管理手段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而当前在许多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当中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从而让管理工作难以真正发挥自身效用。比如在资产管理工作中的粗糙、程式化,没有真正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有序管理,不仅难以提升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发挥,还普遍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固定资产分配不均等负面问题。在预算管理及成本控制工作方面也没有做到有机结合,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想脱离,让资金管理工作陷入两难局面,无法有效提升其经济价值最大化发挥,无法真正实现资金管理的精细化控制。此外在会计基础工作的制度建设方面也不够严谨细致,从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看到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有让人满意的进步,此外在会计档案的使用效率及安全管理方面也一直停步不前。上述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仅直接影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对于企业全面建设以及整个行业乃至国内经济建设发展都将造成不小影响。

二、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

前文我们就当前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想要切实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对策研究。

(一)树立科学管理意识

现代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方面的科学管理意识不仅仅表现为明确其在企业全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与突出地位,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其具体管理内容以及如何才能够真正有效的将这种重要性意识渗透于日常管理及工作当中,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加强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具体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尤其是对于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经营者与决策者,这种切实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真正懂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内容与精髓,才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才能够避免提升管理质量沦为空头口号,才能够为制度的良性运作营造一个积极的内部环境。

(二)加强管理手段升级

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不仅应该大力应用于生产、销售等窗口部门来提升经营效益的直接获取,更需要应用于内部管理工作当中来真正有效的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助推整个企业的健康运转。对于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来说,对于数据、信息及时、有效、可靠、安全的收集与汇总是支持管理工作科学推进的最重要一环,所以加强网络化建设、自动化管理软件应用以及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就显得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跟上其他部门运作发展水平的同时发挥出管理工作作用,同时也才能够更快的对市场变化、客户需求及企业转型做出反应与判断,真正发挥出全局管理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具体制度建设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物质保障,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当中应该进一步落实一对一的档案跟踪管理制度,将每一项固定资产的管理都进行及时的管理数据跟踪录入,确保从购置、运输、入库、调配使用以及报废回收等各个环节都处于管理体系的控制之内,同时为了进一步实现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发挥,还应该根据资产运作现状、企业现实需求等加强资产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2、加强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相结合

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主要就是对资金的管理,而预算管理是加强资金运作及使用的计划性,成本控制是切实把关资金使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所以加强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有机结合才是真正从流入与流出的一头一尾真正做到对资金的严格管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财务制度建设论文篇(3)

1企业风险的分类

萨班斯法案的实施和企业进行内控制度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能够与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相一致,并实现短期业务目标,同时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性,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违法违规事项对企业经营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改进公司治理状况,最终加强公司的责任。因此,首选必须了解影响财务信息真实的潜在风险。风险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财务报告失真风险:企业未完全按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定组织会计核算和披露信息,导致财务报告在完整性、准确性等方面存在问题。要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要特别注意遵守会计信息的一般性原则,主要包括:

①信息的一贯性;

②信息的真实客观性;

③信息的相关性;

④信息的及时性;

(2)资产安全受到威胁:指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企业实物资产如设备、存货、证券、资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受到威胁。

(3)营私舞弊风险:以故意的行为获得不公平或非法的收益。

(4)经营决策风险:影响决策的时效、依据和质量等。

(5)违反法律法规风险:没有全面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所带来的风险。

2内控建设的目标

(1)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推动内控工作的发动机,是所有其他内控组成部分的基础。公司要有积极的控制环境,使整个组织中的员工具有控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要建立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内部控制环境,由单一的执行制度转变为体系的整体运转与企业文化引导。

(2)建立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那些妨碍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困难因素的活动,对风险的分析评估构成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风险评估主要关注对整体目标和业务活动目标的制定和衔接、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变化的认识和各项政策与工作程序的调整。

(3)建立控制活动及控制文档。控制活动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指导员工实施管理指令,管理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对控制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重要内容要留下实施控制的痕迹,形成控制文档,由以往的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控。实施控制活动和控制文档制度,建立内控工作底稿,是实现企业管理系统化、制度化、流程化的重要手段。

(4)建立信息及沟通机制。信息的沟通和交流需贯穿于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确保所有部门和员工充分理解和坚持现行的政策和程序,确保相关信息能及时传达到应被传达到的人员。

(5)建立严密的内控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就是要形成经营管理部门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和内审监察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与再评价活动的机制。通过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内控的效果,不断发现内控缺陷,持续改进。

3内控制度控制活动设计的原则

(1)合规、合法性原则:内控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符合企业实际,同时满足上市的法律监管要求。

(2)全员性原则:内控涉及单位内部全体员工,并对全体员工具有约束力。

(3)全面性原则:内控应涵盖单位内部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4)内部牵制原则:内控应保证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5)成本效益原则:内控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益。

(6)适应性原则:内控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4确保财务信息真实的内部控制实施措施

(1)完善内控环境,加强制度建设控制,构筑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①切实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单位负责人作为财务信息真实的第一责任人,对内控制度建设的认识和态度至关重要,只有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取得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保证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设置和有效执行。

②注重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选用和培养。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执行上,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发现并制止各种不合理、不合规定情况的出现与存在,就必须重视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选用、培训和考核,提高内控制度执行人员的素质。

③制定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文档。内控制度设计中,务必保证流程步骤路径要流畅,风险点标注要准确,控制点要到位,风险控制文档和程序文件对流程图的描述要详实,控制证据、文件要齐全。

④明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的主体。为了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权威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的组织者必须是企业管理层,并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内控办。只有由管理当局牵头组织设计,才有可能在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之外,在整个单位营造一个顺畅的真实会计信息生成环境,才有可能有效建立和运作会计内控制度。

⑤全员培训,全员参予。要确保将内控制度、控制措施、控制责任层层落实至各级单位、各个岗位、各个员工,要由落实责任转变为全员管理。

⑥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分解为“防、堵、查”三个层次,贯彻落实到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具体来讲就是在企业的生产一线——各营业窗口建立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在财务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建立稽核组,对生产经营一线的各项业务、各项报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稽核检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三个层次是以内控办、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的审计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防、堵、查”监督控制,再配合上级公司的监督检查,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财务制度建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04-01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财务制度改革从未停止。基于资金供给制度的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财务管理的时间需要。当下,充实和赋予财务管理学科新的内容在当下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本文将就财务管理学科建设问题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分析财务管理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得出一些结论,为我国财务管理学科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

(一)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财务管理学科存在的内容很多,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多高校财务管理学科教材沿用基于资金供给制时代的思想和体制进行教材的编写,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改革的大好形势。

第二,当前很多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编写重视技巧的掌握,忽视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这种学科教育的必然后果是,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局限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低级层次。

第三,当前财务管理学科在经验总结上工作不力,对很多经典案例案件的剖析浅尝辄止,在学习中不能做到高度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对学科的探索深度不够。

第四,当前财务管理学科教材编写过程中对国外优秀的财务管理理念的借鉴力度不够。

(二)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的种种问题,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建设十分必要,总体建设思想是:内容更新,理念更新。具体说来可以从如下几点做努力: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作为改革依据,着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金流运动以及企业财务工作的规律,要摆脱教条主义的条条框框,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要将这一重要思想融合到学科建设中去。

第二,学科建设人员要打破产品经济论的枷锁,重视对当前各种财务模式的探索,有效避免就固定体制和制度进行研究和讨论。

第三,将财务管理工作从企业的框架中解放出来,有效规避鼓励解决财务问题的现象。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要充分适应这一现状,才能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建设

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建设要充分适应新形势和新制度,不断总结以往财务管理的成功经验,可以从如下几点做努力:

第一,在组织方面,财务管理学科要不断适应当前横向经济、纵向经济以及综合型经济不断发展的现状,认真研究各种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丰富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切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第二,在资金方面,财务管理学科要不断适应当前企业资金体制改革的现状,着力研究企业筹资的方式方法,要努力研究股份制公司、上市公司、合资公司的成功经验,充分结合资本金的时间价值、资金市场以及资金成本等要素,综合研究。

第三,在成本方面,财务管理要加强对功能成本管理以及目标管理的研究和分析。

第四,在利润方面,要充分研究各类企业在经营模式、资本筹集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上的不同,有针对性的研究利润的分配问题。

第五,在管理方面,财务管理要充分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探讨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的方式,建立财务管理模型,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财务管理问题。

四、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

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是从财务管理学科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说来,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务管理学概论。财务管理学概论是财务管理学科中的基础学科,阐述企业资金流运动的各种规律以及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并阐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则和细节内容。

第二,财务预测学。这门学科主要涉及财务管理预测方面内容,主要有财务预测的原则、基本方法、意义以及种类,在学科开展的过程中很大成分上吸收了管理学以及会计学的相关内容。

第三,财务计划学。财务计划学主要讨论财务管理中对财务规划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到财务管理计划的意义、作用、内容以及计划编制程序等,重在研究财务计划编制中各项指标的相互联系,对企业财务计划编制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性价值。

财务制度建设论文篇(5)

文化是一系列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规范、导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党的十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军队财务运行过程中都始终有文化的影子,它伴随着军队财经秩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它也是由军队财务系统所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以及由一切围绕这种中心任务而覆盖的对象活动。它是军队后勤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辐射、向心力,凝聚着一种价值认可。那什么是先进文化、什么又是军队财务先进文化呢?其实,先进文化就是能够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对人们行为起到更加规范和完善的作用,对人们行为起到导向作用,促进每一个个体都能自觉地按照各种制度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用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讲,就是传递“正能量”。那军队财务先进文化就不言而喻了,它是可以起到更加规范财务工作,促进军队财务工作更加顺利地完成,有效规范军队财务人员行为,变革财务管理理念。先进的军队财务文化可以综合、立体、全方位地规划军队财务管理活动,明确军队各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建立良好的军队财务文化规范价值,有助于形成部队财务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军队财务先进文化分析

文化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精神、物质、行为和制度,我们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理解军队财务文化。军队财务精神文化是指军队财务人员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对象化,包括财务人员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等形式。以为部队事业建设和官兵生活做贡献来定位工作,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行为不断地愉悦基层和机关,以服务质量的好坏来衡量各项工作绩效。军队财务物质文化是指与军队财务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有助于财务实践的一切物质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财务运算手段、工作服务、办公条件和物质生活条件等。军队财务物质文化是军队财务文化的基础层面,是财务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和外在表现。军队财务物质文化需要打造品牌和遵循服务满意的原则,积极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军队财务行为文化是军队财务人员通过工作、学习和生活行为折射出的动态人文文化观念,应把它作为构建部门文化体系的重心来建设。军队财务行为文化主要是由军队财务领导、先进模范人物的行为及广大财务人员群体行为而构造产生的。军队财务制度文化反映了财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财务行为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规范和制约着财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军队财务制度文化由军队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组织机构、财务法规制度和财务职业道德四个方面组成。其中军队财务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由军委统一编制,不得随意更改。故军队财务法规制度和财务职业道德是财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

二、军队财务先进文化建设途径

(一)抓实财务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需要用党的创新理论去武装头脑,可以使得财务人员热爱部队、建设部队、奉献部队,不断强化爱岗敬业意识,努力围绕军队使命任务、责任荣誉、价值追求做出贡献。激励财务人员积极参与部队演习演练、轮战驻训等重大任务,全面培养财务人员的意志和作风,逐步养成保障全过程、全方位精细保障、精心服务的理念和作风。

(二)增强财务行为文化建设

始终抓好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培养,认真落实财务人员能力素质标准。制定政策措施,鼓励财务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继续教育,继续深造,改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统筹安排在职培训和岗位练兵,提高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政策水平,熟练掌握财经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熟悉财会工作规律和程序,做到业务技能熟练、理财能力强。

(三)加强财务物质文化建设

财务物质文化建设包含许多方面,比如:硬件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和资料档案建设等。这些建设都需要政策、经费的支持,需要财务部门和单位领导高度重视。财务部门办公设施做到配套统一、规范实用、安全可靠;同时,要加强办公设施使用的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类财务资料及会计档案,做到及时整理,落实财务档案借阅归还制度,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定期对财务档案进行鉴定,按规定保管期限处置或销毁。

(四)筑牢财务制度文化建设

财务制度文化需要从规范财经秩序抓起,构建完善的财经法规制度,大力创造理财法制环境,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塑造法纪严肃、秩序规范和工作权威的财务制度文化。财务制度文化建设要以上级财经法规制度为依据,结合部队财务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各项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落实、预算编制科学、资源配置合理、论证充分、党委审定把关;经费管理制度完善,收支合理合法、审批环节严格、手续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构建、使用、处置符合规定,综合保障效益高。根据部队保障需要,补充制定经费和资产供应标准、消耗标准和管理标准,逐步实现经费供应、消耗、管理一体化。

参考文献

财务制度建设论文篇(6)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中最常用的控制方法是挣值法,是目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工程效率评估中最常用的工具。当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对我国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创新管理制度、转变管理理念,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

一、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基本含义

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是基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资金的合理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其本质就是负责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前期预算、资金筹集、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基建项目的建设,可划分为八个阶段,而财务管理贯穿于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详见图1)。而过去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只涉及到工程实施和竣工阶段。

(二)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于识别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可预见的风险因子进行规范化管理,防止财务风险,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益最大化。(1)信息学理论:大数据时代,管理工作始于信息的采集,只有收集有效的信息源,才能够指导人们合理地使用信息资源。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决策是有成本的,而明智的施工决策源于信息的收集、评估和利用。(2)挣值理论:挣值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国防部,到20世纪90年代才成型。挣值理论主要是根据已完成的工程项目的预算值,对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成本进行综合的评估,换而言之,就是要与之前的工程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对即将建设的工程项目的预算值进行动态的综合的评估,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3)基建项目中的财务风险理论,主要是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特点、地理位置、工期、招投标文件等相关规定,对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财务风险进行筛查,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评估每一项财务风险的风险量,采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其进行防范、控制和处理,以达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二、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项目工程建设的实际过程中,要做好基建项目管理工作,所要遵循的财务管理原则主要包括:(1)投资利益至上原则,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投资效益,因此在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每个过程、每个环节都要确保投资效益的高效。(2)加强计划管理原则,基建项目从规划开始到最后的竣工,每一阶段都需要预算计划,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3)以经济核算为基础的原则,实体经济核算是降低建设成本,保证投资利益的基础。(4)经济和行政手段并用的原则,基建财务是首先要完成预算的经济实体,采用经济手段外,还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5)诚信理财为本,财务管理的原则是诚信、客观,基建项目工程庞大,其财务管理更是复杂多变,但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基础,更应该遵守。

三、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结合上述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根据国家及相关部门的建设方针,查找项目建设有关的资料,制定可行性工程预算计划;(2)筹办财务管理机构,根据工程预算计划,制定财务管理制度;(3)进行项目融资,按照项目预算计划,及时筹措资金,做到资源分配合理;(4)严格管理合同,一方面根据工程进度预算、筹资情况,制定合同,另外要严格制定合同要求;(5)开展会计核算,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管作用。

四、结语

基建工程项目涉及广泛、工程量大,而财务管理是基建项目投资的核心,在基建项目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提高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水平,不仅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促进企业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财务制度建设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岗位设置缺失,无法发挥基本建设中财务人员职责

水文基本建设过去多分布县级水文站,点多投资量小,许多单位没有设置专职水文基本建设财务人员,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多由现有财务人员临时抽调,对基本建设会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履行基本建设会计岗位职责。如“待摊投资”分摊到工程项目中时,分摊比率不合理,导致建设成本核算不够准确等现象。

二、基本建设财务制度不完善,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

水文基本建设项目为公益性项目,水文基本建设资金是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水文事业经费会计核算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执行,财务人员对《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等行业规章制度及《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等法规掌握不够深入,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执行不利。

三、财务人员在水文基本建设各个环节发挥的作用具有局限性

1.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到项目概算、工程设计等过程,财务人员由于受到专业限制,缺乏对工程概算及造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掌握工程项目的概算、计划,造成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工程概算内容不相匹配,无法参与项目的前期工作,无法有效的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2.在项目实施阶段主要对项目的招标、施工合同、订货合同及相关的经济合同的签订、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费用结算进行控制管理。财务人员仅局限在于合同价款结算、各项费用的报销,至于项目招标及施工等合同签订的过程、工程进展的情况财务人员均不能有效参与,导致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

3.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是全面考核基本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编制财务竣工决算是基建重要环节,由于财务部门未能深入到基建各环节,基建资料收集不全,导致项目竣工决算编制内容不完整,无法准确全面的反映资产形成过程、资产存在状态以及及时办理资产交付手续。

四、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沟通,致使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顺畅

由于财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对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未能取得本单位领导的重视和信任,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与相关部门及人员工作配合不协调,致使财务管理工作比较被动。

加强水利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基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应做好几个方面:

1.置基本建设会计岗位,配备基本建设专业财务人员

只有基本建设会计岗位及专业财务人员相对固定,才能提高财务人员学习基本建设相关政策法规及专业知识积极性,强化基本建设会计岗位责任意识,使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到基本建设全过程,充分履行岗位职责。

2.不断完善各项财务制度,制订有效的规章,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单位和个人的财务行为,做财务管理科学化、财务核算规范化、财务费用控制合理化,必须按规章和程序办事,充分发挥财务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同时,加强基本建设财务人员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财务人员个人素质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将财务工作紧密的和国家政策

相联系,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凡事按照制度办事;强化服务意识,坚持清正廉洁,爱岗敬业,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学习相关基本建设法规制度;加强

财务基础理论及财务知识更新,同时也要了解水利工程方面的知识,如工程的概(预)算,这样有利于基建财务人员更加合理的处理财务问题,扩大知识面和交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3.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财务人员要全过程的参与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充分发挥财务的管理和监督作用,提高财务人员地位。

(1)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水利工程的项目申报、计划安排、招投标、重点对拟投标单位的资质等级、注册资本金、近三年的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从中掌握到第一手的资料,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因素而加大工程施工风险,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2)基建财务部门按照工程合同的规定对经监理方审核确认的工程量进行最终把关,严格按照财政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进行结算,付款申请表必须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甲方工程负责人共同签章,当项目工程款支付达到合同总价90%时,停止支付,待工程全部竣工验收合格且工程结算审计完成后付至工程结算价款的95%,项目竣工且结算审计完成后必须预留5%工程质量保证金等规定执行。

(3)在基本建设竣工阶段,财务决算编制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外部涉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内部涉及基建、财务等部门,财务人员既是财务竣工决算报表编制主要骨干人员,又要加强与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分工协作,保证财务竣工决算工作顺利完成。

财务制度建设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市场公平竞争格局的日益成型,中国的企业也面临着更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仅有一条,即加强自身建设。那么,企业建设的核心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企业间的看法不同,所选择的路径不一,由此也改变了许多企业的命运。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是当代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的相关理论探讨

1.财务管理。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永远的主题,其以投入少量成本为手段,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在不断的积累差额中创造资产,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此,财务管理就成为了贯穿企业发展始终的核心环节。用加减法来代表企业的投入产出过程,其成本投入可用“减”来代替,其效益产出可用“加”来代替。其中,“减”代表了缩减投入成本,“加”代表了增加企业收益。进而,站在企业的大方向来看,其财务管理则主要是针对两个方面的管理,即减法管理和加法管理,而综合起来,则构成了当代企业的“加减法”财务管理理论。

2.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效益最大化而所采取的一些减少成本投入的手段。在当代,盈利是企业运营成功的主要标志,且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那么,如何盈利就成为了企业所面对着的重要课题。有些企业用扩大市场份额来实现盈利目的,而有些企业则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盈利目的。但无论采取哪些手段,加强成本控制都是盈利的主要途径。其理论基础在于,无论企业为实现盈利目的而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都需付出一定的成本,如扩大市场份额需要投入广告,加强自身建设需要引进人才,等等。因此,加强成本控制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换一个角度探析,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而开展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即是加强成本控制。

二、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

1.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

在企业的运营实践中,其财务管理质量主要受五个方面的制约:①财务人员素质;②制度;③管理环境;④管理条件;⑤企业决策者的态度。因此,要加强财务管理效用,就必须制定对于上述五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其一,加强财务人员素质。企业可面向社会招收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此来补充当前财务部门整体素质不足的状况;或开展对现有职工的教育培训,这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首要前提。

其二,完善现有制度,制定符合法律性、人性化、可践行性原则的财务管理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让制度推进企业的发展。

其三,创设更有利于财务管理的工作环境。例如,在财务部门设立宣传栏,将相关制度在宣传栏中展示出来,或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加强现有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团结精神,从而提升员工间的凝聚力。再如,创设企业文化,或以学习为主题,或以奉献精神为主题,加强员工对工作的认识,从而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等。

其四,更新工作设备,为财务部门员工提供更高效的工作条件。如推行计算机工作系统,普及电算化会计工作模式,或利用互联网创设企业财务部门工作平台,用网络来加强各工作部门之间的联系,并加强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其五,从企业决策者视角探讨,其应尽快转化思想,以信息时代的新理念来武装自己,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对推动企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为财务管理创设更多的有利条件。在实践中,这一论点是主要针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的,其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且家族观念严重,不重视财务管理,不重视提升员工素质,而加强理念认识则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如何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

首先,我们先来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预算是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核心,预算成本既要与实践相结合,又要与经营目标相结合。例如:某企业以5年为单位,预期5年内实现纯利润收入3000万元,计划5年共投入成本1000万元,而第二年即超出了预算,实际投入300万元,预计5年共投入成本超过1500万元。

分析:实际投入成本高于预算成本,则表示企业的财务预算严重偏离了重心,其会导致两个结果:其一,企业势必要缩减运营成本来保障计划目标的实现;其二,企业不缩减运营资金,则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势必将会打乱,从而失去了原有的构建意义。因此,保障成本预算的科学合理性,是企业构建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

其次,我们再来探讨加强成本控制需创设哪些条件。

第一,加强人员配置。现代企业管理以人才为核心,人员的配置是企业决策者需考虑的第一要点。例如,在成本预算方面应配置对企业或本行业熟知的相关人才,而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能不仅仅是对人员的配置,还包括事先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管理与总结等多项内容,因此,管理人员则应是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核心。

第二,“软环境”构建。软环境是指在构建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中需重视国家的相关政策、企业文化、制度以及思想观念等。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企业在构建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首先营造“软环境”的前提,即:一是强化企业财务部门职工的思想教育建设;二是强化塑造企业文化;三是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软环境”的构建是打造有效的企业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措施,只有具备一定的环境基础,“体系”建设才能顺利开展,而“体系”也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仅就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笔者认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唯一途径即是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内部控制。而加强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即为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足,而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以核心竞争力作为竞争资本,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制度建设论文篇(9)

一、引言

举世瞩目的“三鹿奶粉”事件余波未平,“假疫苗”事件再次令国人震怒,富士康公司接二连三发生的员工跳楼事件更引起国人广泛关注。社会在拷问企业的道德与良知,消费者、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健康权益与生命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事件的发生除了与政府监管不到位、法律体制不完善有关外,奉行以利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是重要原因。以利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将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许多企业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社会责任感和商业伦理普遍缺失。开源节流、早收晚付的理财原则异化成“揩”源“劫”流、多收少付甚至只收不付。以股东为权利轴心、以经理层和员工为责任边界,忽视劳动者、消费者、社会公众及后代人的权益(包括经济权益、社会权益和环境权益)是以利为本企业财务文化的重要特征。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和资本强权的统治下,企业财务管理在筹资、投资、营运和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中沦为股东等少数利益集团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工具,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迷失在财务管理方法和财务技术工具的丛林,用于对各种物化要素进行严格管控的财务管理方法和财务管理工具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但由于过度强调财务管理的经济技术性和逐利性,忽略了其社会人文性和道德性,以及人的心理、行为等文化因素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财务管理普遍出现“物是人非”、“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财务失控、财务欺诈等时有发生,由此导致企业破产的不在少数。在自利文化的驱动下,许多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商业伦理,发生大量的短期财务行为,企业的经营环境随着社会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恶化而恶化,社会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受到制约。

“经济”一词始出于我国东晋时代,是“经邦”、“经国”、“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充满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社会内涵,决然不同于西方语境及当下我们所指的狭义的、自利的“经济”概念和唯GDP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也是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活动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地球的环境与生态,企业与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经济、企业与环境等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和紧密。现代企业在本质上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缔结成的“契约”集合,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责。世界经济理论主流已经由古典主义经济学、制度主义经济学向人本主义经济学演进,企业财务管理以人为本,有助于促进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也是对“经济”本义的回归。西方社会学界提出的“嵌入论点”理论,肯定了道德行为的功利价值,认为当“经济人”自愿放弃最大收益时,整个经济体系会运作得更为有效,这无疑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方“儒教资本主义”兴起的成功经验之所在①。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研究了失败企业的案例,结果表明不适宜的企业文化是公司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G本经济”时代即将结束,“人本经济”时代即将来临②。我国企业亟待摒弃以利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构建以人为本、注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财务文化。财务变革从文化入手,是一个可行的新思路。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有关企业财务文化的研究现状

随着企业文化理论、商业伦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等的兴起,企业财务文化逐渐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国外研究企业文化的文献较多,也有少数文献将财务问题与企业文化相联系加以考察,但缺乏直接研究企业财务文化的文献。Edgar H. Schein(2009)论证了企业文化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机制,并藉此分析和修正企业文化以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Kenneth Goodpaster(2007)将良知定义为存在于文化中的一种愿景和力量,在回顾安然财务丑闻案的基础上,提出人的良知有助于解决商业伦理失范问题,内在的道德规制比外部的法律或经济惩罚更有效。Richard Mauer(2010)通过对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的爆炸和原油泄漏事件进行考察,并追溯了该公司此前的种种不人道的逐利行为,提出利润最大化是罪魁祸首,企业文化呼吁将经营所得投入到设备维护和环境保护方面。Erickson(1994)的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安全绩效,员工期望自己在组织中是重要的且被尊重,对待员工的方式与企业安全绩效显著相关,应据此审查和评估企业文化。Chuck C. Y. Kwok & Solomon Tadesse (2006)的研究表明,国家文化与该国财务系统特征密切相关,崇尚风险厌恶文化的国家,企业财务特征为银行主导型,资本结构中负债占有很大比重,崇尚风险偏好文化的国家,企业财务特征为市场主导型,对负债这一财务杠杆利用较少,更多地依赖于资本市场融资。Kiyoung Chang & Abbas Noorbakhsh(2009)的研究表明,民族文化不仅影响公司治理和金融市场发展,而且影响公司高管的现金持有行为,运用Hofstede的文化分维理论③,指出那些具有规避不确定性、具有男性气质和长期价值取向的民族文化中的公司偏向于持有大量的现金并保持充足的现金结余。Gina M.Hernandez(2010)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背景下,文化创新对于增加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非常重要。此外,Hofstede(1980),Zarzeski(1996)等还研究了文化对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影响。以上说明,企业文化和财务管理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化类型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显著影响,健康的企业文化有助于防范财务败德行为,并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二)国内有关企业财务文化的研究现状

1.从伦理的角度对企业财务文化进行研究

潘娅斐(2005)认为,企业理财行为屡屡与社会整体利益相悖,经典的财务管理理论在方法论、理论假设、理论立场等方面忽视伦理道德,倡导企业理财行为应接受社会制度的约束,在理财中必须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对利益相关者负起道德责任。王擎(2006)认为,财务伦理是财务活动的伦理性质和伦理特征,是财务行为所彰显的生存准则,并剖析了资本市场财务伦理缺失的表征及其成因,提出了重构伦理平台的协调路径。刘章胜(2006)指出企业理财不能过分强调“工具理性”而忽视“伦理理性”,儒家伦理思想不能生硬地嵌入现代企业理财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而是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进行自我内核的扬弃与更新。李心合(2001)将理财道德视为与会计道德相区别的一个独立范畴,指出儒家伦理道德模式对于现代企业理财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基石的“诚信”对现代企业理财也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中国特色的企业理财应当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马焱(2006)认为,企业构建财务文化还必须吸收周秦伦理文化的精神内涵,继承周代的德行精神和宽容精神,继承秦代的理性精神和勇敢精神,把德性与理性、“道德人”和“经济人”融为一体。王旭东、凌翔(2005)提出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伦理、企业管理是统一协调关系,将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企业伦理问题分为对内的企业伦理和对外的企业伦理,论述了企业对员工、政府、环境、消费者、其他企业的伦理关系,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问题。

2.从资本的角度对企业财务文化进行研究

王棣华(2009)认为,企业财务文化与财务资本的结合,是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因素。以财务利润为目标的财务资本借鉴了财务文化发展的经验,开始重人性管理,重社会效益。马焱(2009)认为,企业财务文化是企业拥有的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一种无形资源。企业把对公益事业的财务支出与培育财务文化结合起来,可以提升企业的外部竞争力,同时也是企业积累社会资本的至善途径。高晓林(2007)认为资产重组的重心是文化重组,财务文化整合是提升资产重组质量的关键,提出财务跨文化沟通的措施、重点和难点。李昊(2009)的研究表明,徽商文化促进了徽商人力资本的形成,文化、资本与制度的互动是徽商崛起的根本原因。

3.从管理活动的角度对企业财务文化进行研究

邓志辉(2009)认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的趋势,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也必须随着管理模式和管理对象的转变而转变。人本化财务管理是“文化管理”在财务管理领域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多元化、财务管理战略的人本化和财务管理方法的柔性化三个方面。王棣华(2007)提出了“财务文化管理”的概念,对文化意义上的现代中国企业理财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杜晓光、张晓飞(2002)认为,公司理财文化不仅体现在理财意识上,而且体现在财务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因此,企业理财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张晓峰、邓满娥(2003)认为,构建企业理财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并对企业理财文化的作用、构建原则、基本内容和构建途径进行了探讨。

4.其他相关研究

其一,企业财务文化与传统文化。郭西强(2008)分析了中国传统家文化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提出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将传统家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机地融合起来;彭喜斌(2007)围绕义与利、诚与信、法与德、和与合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适用性的主要表现,论述了重新确立“以德理财”、“以义理财”和“以信理财”等理财观念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其二,中西方企业财务文化比较研究。贾佳、刘燕(2004)对中西方理财文化差异进行了研究,刘中华(2004)则对中西方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应该有机地结合外国文化中有利于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因素,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管理模式。其三,人本思想与企业财务文化。陈兴述(2003)将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哲学作为财务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之一;陈海晏(2005)提出塑造企业积极向上的人本理财文化。其四,财务文化学科建设。夏明、杨春甫(2006)认为,随着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提出以及企业发展模式的重大调整,“财务文化”必将对企业财务目标、财务战略、财务制度、财务方法带来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涵盖“技术”和“文化”的“双翼财务学”。此外,崔晓东、王棣华(2008)提出了“企业财务文化力”的概念,指出企业财务文化力是企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财务发展的基石,并对企业财务文化力的特征、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企业财务文化力有助于推动企业治理和企业财务文化的发展。王海兵、伍中信等(2011)基于人本视角提出将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要素或控制方式,并认为我国企业亟需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对企业开展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责任投资和环境投资进行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成果从伦理、资本、管理活动等多个角度对企业财务文化进行了探讨,“双翼财务学”、“财务文化力”、“企业理财文化结构”等新的概念和理论不断涌现,给财务文化研究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扩展了财务文化研究领域,丰富了财务文化理论及方法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许多文献涉及的财务文化本质上是财务人员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对企业财务文化和财务行为文化缺乏考虑;企业财务文化研究较少结合党和国家发展政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尤其显得必要和紧迫。本文响应知识经济、生态经济时代的人本诉求,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企业财务文化研究。

三、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界定

(一)关于“以人为本”

我国古代的人本思想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以人为本”最早记载于《管子・霸言》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齐国桓公接受了管仲“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实行利民政策,国家很快富强起来,建立了春秋时代第一个霸权。我国古代的“人本”思想,实质上是“民本”思想,没有对“人”和“民”进行严格区分。陈志尚(2009)认为,“以人为本”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集中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在世界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本观点,以及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④。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概念,还须注意它与中国“民本主义”、西方“人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人”和“本”两个方面来把握。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是相对于“神本”思想而言的,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在现代社会,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总的说来,西方人本主义所指的“人”,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抽象人而非现实人,是个人或少数人而非大多数人或所有人,这种价值观实质上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反观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实质上是“民本”思想,是相对于“官本”思想提出的。我国古代人本思想中的“人”比西方人本思想中的“人”更加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但其概念范畴仍需要根据现时情况加以扩展,亦即“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集体人”而非“个体人”,是指“绝大多数人”而非“少数人”,不仅包括“当代人”,还包括“后代人”。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有两种理解,即世界的“本原”或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显然应是第二种理解,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我们关注。一言以蔽之,提倡“以人为本”,就是指人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的,不仅回答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回答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以企业利益相关者为本,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靠利益相关者,企业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

(二)关于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文化

根据《辞海》的解释,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如思想、道德、风尚、宗教、信仰、科技、学术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相应的,财务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财务文化是指影响企业财务发展变化及其模式选择和财务行为的所有文化构成,由包括知识、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及法律制度在内的理财者和企业员工的活动方式、行为模式以及精神与物质设施构成的并为财务所隐含的复合体,具体表现为财务物质文化、财务制度文化、财务行为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财务文化是指企业财务部门的价值观念和企业财务人员的意识形态,包括财务部门的管理哲学、组织意愿、价值导向、财务规章制度和行为模式,以及财务人员的财务信仰、财务价值观念、财务心理素质、财务精神风貌、财务行为习惯和财务伦理道德等。综上,所谓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文化,是指在和谐社会、人本经济、和合文化等环境影响下,企业长期倡导和培育由理财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塑造的、体现人本发展理念的道德精神、财务行为规范和实体性理财设施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涵义包括: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文化是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为中心的财务文化;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文化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向财务领域渗透的必然产物;“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财务文化的灵魂,企业财务文化建设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文化以整个企业为实施主体,以企业经营治理层、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为主导;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文化按照文化形态划分为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活动文化和企业财务关系文化,具体包括以人为本的财务物质文化、财务制度文化、财务行为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

四、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

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指出人们生活的大部分空间是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的,非正式制度本质上是基于文化驱动的一系列隐性契约,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长期以来,企业普遍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执行,所谓的企业文化仅仅是“口号”或“作秀”。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比较少见,而对于企业财务文化建设的规定更是一片空白。企业财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财务管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为企业经济和企业财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上的支撑。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构建模式是,在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财务经理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主导下,以人本企业文化为根基,以时代精神和现代科学的财务价值观念为核心,兼容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之精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财务现代化要求的开放性财务文化体系。根据企业财务文化基于文化视角的分类,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精神文化、财务制度文化、财务行为文化和财务物质文化。

(一)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精神文化

财务精神文化是财务文化中起主导性作用并且相对稳定的内核,是财务文化的灵魂,也是整个企业财务文化的源泉与动力,是财务制度文化、财务行为文化和财务物质文化的思想基础。与财务制度文化相比,财务精神文化具有稳定性和非强制性。狭义的企业财务精神是指财务人员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财务管理哲学、财务信仰等;广义的企业财务精神还涵盖企业家和企业其他部门人员等主体。财务精神文化具有教化、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等功能,财务部门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在财务精神的支配与鼓舞下完成的。财务精神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具有能动性、时代性、继承性和开放性。企业家、管理层及财务人员是优良的企业财务精神文化的培育者和主导者,企业其他部门及人员是财务文化的支持者并愿意为企业财务文化的优化献计献策,财务文化成为企业凝心聚力的重要途径。企业财务人员的各种财务精神的相互碰撞、渗透、融合、趋同所形成的合力,就是企业财务部门整体所呈现出的财务精神,用以指导企业的财务制度建设和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如果企业家、财务主管以及财务人员的财务精神大不相同甚至相反,那么,统一和谐的财务精神文化便难以形成。企业家和高管人员应该带头制定和执行以人为本的财务规章制度,负责开展企业财务文化的学习培训,将这种观念传导给财务人员和企业其他人员,使之深入人心,内化为员工的财务精神。学术界对我国企业财务精神文化的病灶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和诊断,为企业财务文化做健康体检。我国著名的财务学家郭复初教授认为,21世纪,企业高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要树立社会责任财务观、经济可持续发展财务观、人力资本财务观和国际理财观等宏观视角的财务观念⑤,首次系统完整地研究了现代企业理财观的问题,为我国企业提炼核心价值观及开展财务文化建设开出了一剂良方。除了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外,还要树立科学的会计观。徐国君、王海兵(2008)提出“科学的人本会计观”,即会计的发展方向受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将“以人为本”作为会计创新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精神文化首先是一种诚信文化、责任文化、创新文化和奉献文化,其实质是在开展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中,以人为中心、为根本,以文化引导为基本手段,以激发财务人员和企业其他部门人员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财务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强调建立“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哲学,将“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文化对财务人员的科学引导、全面凝聚、自我约束和持续激励的功能,同时对企业其他部门人员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发挥教化和辐射的作用。“以人为本”的内涵十分丰富,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精神也体现为多个方面(财务管理活动、财务内部控制、会计等),多种形式(诚信纳税、维护消费者和员工权益、保护环境、从事慈善事业等)。我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弘扬真、善、美。“真”要求企业不做假账,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如实纳税,诚信经营;“善”要求企业不损害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投身慈善事业,开展灾害捐助等;“美”要求企业开拓进取,自主创新,实现员工的全面、自由发展,增进社会福利,为促进社会经济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王海兵,2011)。先进的财务精神文化包含真、善、美的道德内核,可以优化财务管理环境,弥补财务制度管理的缺陷。中国古代文化所提倡的“义利观”、“法德观”、“和合观”,以及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基石的“诚信”对于现代企业理财仍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企业营造以人为本的财务精神文化有助于建立和谐的财务关系,降低组织交易成本,提升企业财务活动效率和效果。例如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受到企业财务文化的显著影响,文化冲突可能导致重组失败,文化整合是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的前提。

(二)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文化

企业财务制度文化是企业财务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和制度化,对财务精神文化起着强化作用,是企业财务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重要工具。企业财务制度用文本形式加以规定、公布和实施,具有强制性。企业财务制度文化与财务精神文化的融合度越高,财务精神文化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推动效应就越明显。但如果企业财务制度文化与财务精神文化割裂甚至背道而驰,那么财务精神文化的作用就会减弱、消失甚至可能阻碍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财务制度文化蕴含于企业财务制度之中,行为规制、文化驱动和目标导向是其基本特征。目前,我国企业财务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现有的财务制度缺乏对人本文化因素的考虑。2007年1月实施的新《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重点关注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信息管理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对和谐财务关系和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文化等日益重要的企业软资源缺乏深入考虑。“通则”将财务关系简单地等同于产权关系,忽视了产权关系之外的其他交易关系的存在,将主管财政机关的财务监督和国家审计机关的财务审计作为法定财务监督力量,没有落实其他相关利益集团的财务监督权和收益权。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物本财务管理体制,容易引发企业的经济权力失控、商业伦理失格和财务行为失范。例如,国家作为出资人时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如何解决?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等问题怎样避免?管理入股、技术入股等新的出资形式怎样纳入现有的财务管理框架体系?以及企业对劳动者权益、公众环境权益、消费者权益的侵害等等问题。这些问题追根溯源都是财务观念和财务文化的问题,许多企业因为理财观念陈旧、人本意识淡薄而走向破产。以人为本、讲诚信、讲奉献的企业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视为一项长期性的社会资本投资,把维护员工权益和消费者权益作为保障企业可持续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核心动力,这样的企业必将获得员工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从而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和生命力。

另一方面,已经出台的与企业文化有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向财务管理全面渗透。财务与文化处于割裂状态,财务管理没有很好地运用财务文化,财务文化匮乏对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效应日益显现。国务院国资委于2005年3月颁布并实施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经营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把全体员工认同的文化理念用制度规定下来,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2008年7月正式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包含企业文化在内的内部环境作为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的首要要素,“文化传统”作为企业识别外部风险的考虑因素,规定企业应该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并要求“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2010年5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对企业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风险进行了说明,包括可能导致员工丧失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感,降低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使企业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影响可持续发展;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可能导致舞弊事件的发生,造成企业损失,影响企业信誉;忽视企业间的文化差异和理念冲突,可能导致并购重组失败。以上规定没有明确提出企业文化与财务管理的融合,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以上内容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密切相关,企业文化向企业财务管理、财务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管控等相关联领域渗透是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法律法规无疑为建设企业财务制度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建议,宏观财务制度文化建设应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财务管理之中,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和保障,重新规范企业财务主体和财权主体的财务行为,协调企业资本逐利性和公众、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多重目标之间的矛盾。微观财务制度文化则可以从企业领导层入手展开,在新的宏观财务制度实施前,企业应主动培育和发展以人为本的财务制度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内部财务制度,构建新型的企业内外部财务关系,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并推动宏观财务制度文化的形成。

(三)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行为文化

文化决定行为,行为体现并创造着文化。企业财务行为文化是指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教育培训、人际交往和文体娱乐等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和实践文化。企业财务行为文化是财务精神文化、财务制度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动态表现形式,建设财务行为文化是企业财务文化落地的关键环节。财务行为直接受到财务精神和财务制度的双重支配,只不过财务精神是柔性的,对财务行为提供内在的激励与约束,而财务制度则是刚性的,对财务行为提供外在的激励与约束。但当财务制度供给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时,财务制度的作用就会衰减,企业财务行为就会偏离制度层面的行为规范,由财务精神所决定的、正式制度之外的“潜规则”开始发生作用,此时容易发生财务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所以,在建设企业财务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财务精神文化、财务制度文化和财务行为文化的融合,防止三者之间相互割裂。

企业财务行为按照发生的主体划分为财务部门的集体行为、财务高管的行为、模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和普通财务人员的行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财务高管的行为和模范财务人员的行为,二者有力地折射出企业的财务精神文化,使企业价值观“人格化”,具有标杆和示范效应。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行为文化,不仅重视“言传”,更要重视“身教”,重点是财务高级管理人员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秉持以人为本的财务理念,开展以人为本的财务活动,并嘉奖先进、树立典范,为其他人员提供行为效仿。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行为文化一方面要求企业财务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使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维护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和谐共赢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求企业积极创造发生以人为本的财务行为的动因和条件,如果不具备以人为本的动因和条件,企业发生以人为本的财务行为就不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国家和企业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通过建立健全相关财务体制和财务制度,构建以人为本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长效机制,发挥制度机制对财务行为观念、财务行为实施的正向激励与负向警戒作用,从而激励财务人员和企业员工营造良好的财务行为文化建设环境,开展企业崇尚的财务行为活动,不断推进企业财务行为文化建设。

(四)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物质文化

财务物质文化是财务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财务文化结构中的表层部分。财务物质文化是开展财务活动及处理财务关系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工具以及实体性的文化性设施与文化环境的总和。广义的财务物质文化可以指代与企业财务有关的财务环境、财务资源、财务工具以及财务信息资料等,狭义的财务物质文化更多的是指财务新技术、新工具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新手段的推广和运用等,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和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等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及信息处理技术,可以视为当今企业财务物质文化的前沿表征。以人为本的财务物质文化包含两层涵义:一方面,建立以人为本的财务物质文化,需要在人本理念的引导下开发新的财务管理技术,或不断改进已有的财务管理工具。例如,传统的财务管理工具都只是将资金、物资、信息、人力资源等视为物化要素进行管理,未能将人力资本及其权益、生态资本补偿、社会资本开发维护等纳入财务考察范围,归根结底还是以物本财务管理思想为主导,由此降低了企业财务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建立以人为本的财务物质文化,不能过分倚重于财务工具和技术,财务物质文化功效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人的作用。技术先进不等于理念科学,如果不能导入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那么,再快捷的现代化管理工具都不能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先进的工具和技术都是由人设计、开发的,都具有局限性甚至是缺陷,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例如,许多企业错误地将ERP财务模块当成了财务管理本身,在项目实施前未能认真地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企图依赖ERP财务模块解决企业所有的财务管理问题。这种崇拜物性工具、忽视人的主动参与和创造的管理理念,注定要失败。

五、结束语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员工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企业财务管理应担负起积极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履行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重要职责。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有助于推动企业开展以人为本的财务活动,打造和谐的财务关系,并使财务关系和财务活动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本经济时代,企业建设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将是创新财务管理、提升财务活力的重要战略举措。进一步研究方向是,结合企业文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以及人本经济理论等,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本质、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和成因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及相关实证分析,从人本文化治理的角度重塑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互动机制,预防和化解财务危机与财务冲突。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S].2005.

[2]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S].2010.

[3] 潘娅斐.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伦理思考[J].商业研究,2005(17).

[4] 王擎.我国资本市场的财务伦理缺失分析[J].财经科学,2006(8).

[5] 刘章胜.刍议儒家伦理思想对企业理财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6(5)上.

[6] 李心合.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理财[J].会计研究,2001(6) .

[7] 马焱.企业财务文化的伦理价值观构建[J].商业时代,2006(25).

[8] 王旭东,凌翔.财务管理与企业伦理的关系[J].企业文化,2005(12).

[9] 王棣华.改造我们的财务文化[J].财会学习,2009(2).

[10] 高晓林.重视财务文化整合提升资产重组质量[J].生产力研究,2007(5).

[11] 李昊.徽商崛起的财务视角:文化、资本、制度的互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4).

[12] 邓志辉.基于文化管理的企业财务管理新趋势[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3] 张晓峰,邓满娥.论企业理财文化[J].财会研究,2003(12).

[14] 郭西强.中国传统家文化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会月刊(综合),2008(3).

[15] 彭喜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理财[J].当代财经,2007(12).

[16] 贾佳,刘燕.浅谈中西方理财文化的差异[J].中国金融,2004(16).

[17] 陈兴述.论财务文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8] 夏明,杨春甫.财务文化与财务文化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19] 王海兵,伍中信,等.企业内部控制的人本解读与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11(7).

[20] 王海兵,郭复初.新时期国企高管人员应树立理财新观念[J].新会计,2010(4).

[21] 徐国君,王海兵.论科学的人本会计观[J].会计之友,2008(8)上.

[22] 王海兵.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机制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3).

财务制度建设论文篇(10)

随着我国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的逐渐完善,水利建设工作的各个项目按照规定得到了全面的实施,这使我国水利建设在管理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效果。因此,也对我国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就水利建设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水利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单位领导缺乏创新意识

在我国现今的一些水利建设单位,只是单纯的实行体制改革,完全忽略了单位决策人和理财者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彻底摆脱传统的思想包袱,使水利单位走上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道理,才能够全面搞好财务管理。对于水利单位来说最大的缺陷则是思想的封闭和保守,这样会使整个水利建设单位缺乏竞争力和创新精神,无法树立科学发展观。一些单位仅仅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观念,认为只要单位能维持就继续维持下去,能依靠就继续依靠,这种观念特别体现在单位的决策人身上。

(2)财会人员知识层面有待进一步拓宽

长期以来,水利建设单位对财务管理在整个基建过程中的地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许多水利基建项目,由于其本身存在费用预算不足,缺项及有些费用预算不足,造成了建设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致使项目无法按原来的投资完成,也拖慢了工程的进度,只好调整工程的预算,增加投资来解决,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工程预算过程中缺少财会人员参与,致使必须的财务费用项目未考虑进去,造成实际待摊费用超支。科技论文,问题。。

(3)资金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由于部分地区实行财政统一报账,先由建设单位收集好所有原始凭证再向财政局,提出申请,报财政局审批,方可拨付工程资金,延长了项目资金的拨付环节,致使资金不按时拨付到施工单位手中,影响了工程进度,由于所有原始单据必须报财政局留存,建设单位只留复印件,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更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记账。

(4)执行有关制度和规定有待进一步明确

1、部分预算项目与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脱节。水利基建会计核算对像是水利基建项目。核算的重点是正确反映水利基本建设预算的执行情况。科技论文,问题。。我国基建会计核算执行的是《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其中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与水利基建预算中的项目不能一一对应。

2、基建财务管理有关规定与会计制度要求缺乏衔接。

3、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很多都是公益性的且多需地方配套资金。

二、加强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 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水利基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知识,如业务知识、道德水平、实现能力等,培养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预算、决策能力,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努力为水利基建工程建设服务。加强财会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综合管理和监督的职能作用。科技论文,问题。。

(2)财务人员应参与基建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水利单位应由财务人员参与基建工程的预算编报、审定、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合同的制定等全过程,以便了解工程的概况,方便以后的工作,还要参与招标、签订合同等工作,掌握中标单位、中标预算等情况,以利于履行合同时的付款结算工作,为维护本单位元的利益、降低工程成本打下良好基础。财务人员还应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严格控制各项费用。

(3)健全资金管理

根据立项及上级下达的拨付文件,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到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根据审核无误的单据及竣工验收单等拨付到施工单位,所有原始单据保留在建设单位,以便上级审计部门的监督审计。

(4)拓展筹资管道,切实加强筹资与投资管理

利用国家拨款这一资金管道,切实管好用好国家财政拨款资金,同时还要积极开辟新的筹资管道。有些单位,留存许多事业基金,如果能够运用现代的财务决策分析方法坐好短期与长期投资管理,将会给单位带来丰厚的投资收益,真正取得理财成果。

(5)加强水利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

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在水利建设单位的应用。单位领导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充分信任会计人员,使他们能够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预算和规划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单位领导还要不断充实自身的财务知识,增强财务意识,在工作中遵循《会计法》,充分利用单位自身的优势,科学合理的分配人员,分配资金。科技论文,问题。。这样既能降低水利建设中的成本,也能提高经济效益。科技论文,问题。。

三、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科技论文,问题。。因此,水利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不容忽视,需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兴东水利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王耕,李百彦,陈峰水利建设单位财务管理浅析

上一篇: 施工监管论文 下一篇: 篮球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