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测试情况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17 22:49:26

参加测试情况报告

参加测试情况报告篇(1)

   具体通过哪些方式告知考生,前述“情况说明”介绍:

   一是12月7日宁夏教育考试院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考唯一报名网站)、“宁夏教育考试院官网”了《宁夏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疫情防控通告》,告知考生“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考生关注宁夏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及时了解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参加测试情况报告篇(2)

一、指导思想

确保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切实保证本次监测公平公正,科学判断疫情发展形势,准确把握疫情防控规律,齐心协力、联防联控,全力以赴抓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确保2021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平稳顺利实施。

二、工作要求

(一)严格落实好翁牛特旗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确保人员到位、设备到位设施到位、物资到位、制度落实到位。学校成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校长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各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必须指定明确的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人和工作联络人,并确保参测学校在监测期间至少一名校级医生保障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二)制定监测期间具体的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建立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同时与卫生院、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沟通协调,形成教育、卫生、学校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

(三)根据监测工作要求,确定参与相关监测工作的教职工、学生等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杀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

(四)提前做好对监测教室开通风。监测时不需戴口罩,就近设置备用监测教室,监测期间引导学生不串座、不打闹,保持安全答题距离。

(五)相关人员监测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学校在校医工作人员指导下处置或启动应急处置机制,配合做好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同时报上一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控机构。

三、具体做法和措施

(一)基本要求

1、人员的健康监测。对参加本次监测测试的工作人员和学生,要求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做到每天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2、异常状况的评估制度。对监测前和监测中发现的学生和工作人员身体异常状况,经校医、学校领导小组进行研判,并请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依据专业评估建议,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测试和组织测试工作的条件。

3、进入监测现场的体温检测。在校门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监测现场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隔离室对有身体异常的师生进行隔离观察。

4、备用测试室的设置。学校设置1个备用隔离测试室。当测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考生,启用备用隔离测试室。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备用隔离测试室不够用时,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参与测试的学生座位横纵向间距原则上按最低间距不少于80CM的要求执行,并尽量根据测试室实际面积增大间隔距离。

5、环境卫生和消毒。学校要按疫情防控卫生要求,备足备齐防控和消毒物资,在测试前要对校园、测试室、监测工作场所(包括办公室、计算机室、保密室等)、通道、门把手、桌椅等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洁与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或张贴封存标识。要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做到日产日清。日常使用废弃口罩按生活垃圾处理。

6、测试室降温和通风。学校监测前组织人员对测试室空调、风扇等的运行情况以及门窗进行全面检查,开展清洁消毒,确保各测试室通风良好。

7、人员的卫生防护。一是参加测试的学生在进入测试室前要佩戴口罩,进入测试室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体育室外现场测试时,学生不用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和监测员全程佩戴口罩;二是要准备好口罩、纸巾、速干的消毒剂等必备物品。

8、人员异常情况处置。如果在监测测试过程中出现了有学生发热、咳嗽等症状,由校医、学校领导小组及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专业人员按照事先的预案进行个案研判。具备继续测试、完成测试的这些学生,按照安排在备用隔离测试室测试。

9、学校要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制度完善,责任到人,并进行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应急演练。校长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10、学校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妥善保管消毒剂,要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二)应急处置

参加测试情况报告篇(3)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XXXXXXXX工程建设中的工程试验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与采购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及合同要求,严格现场施工控制,降低消耗及节约成本,适应公司质量体系要求,特制订本《工程试验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第二条 工程试验管理是企业质量体系的重要内容,试验工作是实现质量保证的重要技术手段,必须确保试验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严禁任何行政或其它利益对试验工作的干预。

第三条 试验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积极完成《质量手册》规定的试验内容,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提供的试验数据力求科学、经济、合理。严禁过程检验出现量差,产生漏检和缺检。

第二章 基本任务

第一条 试验室负责试验鉴定工程中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是否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合同要求,混凝土、砂浆配合比选择、填料鉴定、标准击实。混凝土、砂浆试件强度试压、抗渗试件性能测试等。负责对全管段试验检测工作管理,对各施工队试验工作进行监督抽查指导。

第二条 进货检验、试验与正确使用,按标准、规范及规程要求进行检验、试验,做好试验过程控制,保存试验资料记录。做好计量试验仪器设备周期检定和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第三条 积极开展试验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设计和施工提供试验资料和技术依据,积累试验成果。

第四条 各级试验人员必须遵守条规,服务工程,处事礼貌,尊重领导,尊重监理。各工程队试验人员应配合项目检测员负责本队的施工控制(检查试件制作、编号、送试件、路基密实度检测等)、原始资料填写,向试验室及时申请本队检测项目,配合试验室人员检测与取样。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技术要求

第一条 试验室,设主任X人,副主任X人,试验员X人共编制X人。

第二条 各拌合站、工程队设专职试验员1名。试验人员必须按有关标准、规程和工作程序文件完成试验检测工作。

第三条 所有试验人员必须经过本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确认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四章 试验机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第一条 试验室职责

1、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试验施工细则、承包合同和工作程序文件,制止违反操作规程的施工,并做好有关记录,如实向本级和派出机构反映,并提出处理建议。

2、制定本试验室试验工作计划,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好本级试验管理,提出本试验室试验设备的购置、送检、校验和维修报告。

3、参加所属工程原材料产源调查和选择,取样鉴定试验;指导原材料正确保管与使用,熟悉试验状态标识。

4、按时完成试验工作,及时解决试验中的问题,做好试验资料的收集和保管,按派出机构的要求及时总结上报。

5、监督指导按规定的原材料和配合比、其它施工参数和方案进行施工,做好施工控制。

6、参加有关工程质量检查和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7、全面了解所属工程的试验要求,对不能承担的试验项目提出委托申请或请求协调指导建议。

8、监督检查指导队级的试验业务工作,必要时予以适当培训。

9、完成领导交给的其它工作。

第二条 试验室主任职责

1、贯彻执行试验工作有关的政策、法令条款和制度,负责本室试验工作计划编制,并负责检查、落实和总结。接受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2、做好本室职能范围的全面管理,对所属试验业务进行检查和指导,协调安排有关工作,解决试验工作中的技术难题。

4、了解有关工程质量的情况,参加工程质量检查参与有关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5、办理试验室设备的申购、维修、封存和报废事宜。

6、掌握日常工作情况,审核并签字发送试验报告。

7、检查落实本室有关制度和ISO9002标准的执行情况。

8、做好所属工程计量工作,对本项目部试验室工作全面负责。

第三条 试验检测人员工作职责

1、熟悉有关专业的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性能,严格执行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确保在试验设备和环境条件正常状态下进行试验。

2、按照标准对试验项目(参数)做出结论,并提出试验报告。

3、掌握仪器设备精度和计量周检情况,负责自校设备的检验工作。

4、熟悉所属施工队试验情况,并进行帮助、指导、抽查。

5、负责工程材料、试件样品抽取、保存、试验项目的检验工作,收集整理测试资料并归类。

6、对本试验室不具备检测条件的检测工作负责联系或对外的委托试验。

7、制止违反操作规程的施工,必要时做好有关记录,如实向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反映,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四条 试验员职责

1、了解试验工作的基本任务及试验材料的用途与性能。

2、熟悉本专业各种试验仪器的用途、性能、操作方法和维护方法。

3、负责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和试验仪器的日常维护、管理和清洁工作。

4、完成本专业的试验和施工控制任务。

5、根据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本专业的设备,做好计量器具的周期送检和试验设备的校验。

6、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用电常识,做到安全生产。

7、完成材料的加工,制作及试验,并提出完整的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第五章 试验设备管理

第一条 试验室配置的试验仪器设备,应基本满足工程项目对试验检测参数的要求,试验设备配备率不低于90%,完好率达到100%,且应具有数据准确、性能可靠、速度快捷、轻便灵活及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进行计量器具标识,仪器操作规程上墙,保持室内仪器清洁,每天清扫擦拭,每周彻底清除实行包干责任制。

第二条 试验设备的管理按《检验和试验设备程序》执行。试验仪器按《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方法》TXG001-086-2008(铁路)进行校验。

第三条 各工程队应配置试验用房不少于10m2和工作台。各施工队应配置必备的试验仪器。

第六章 施工控制

第一条 试验人员要严格进行施工控制,有关的施工工序应有施工工艺、试验参数、配合比等资料,按规定对工程材料和设备进行抽样检验或复检,并收集质量证明书。

第二条 为有效地控制生产产品质量,材料(砂、石土料场)料源由试验室会同物资设备部联合调查。各队根据施工具体要求,由试验员和物资采购人员按试验要求取样送检,经试验室鉴定后再确定。

第三条 原材料进场,由物资设备部向试验室填写《材料试验委托单》后,试验室试验人员应及时对原材料按规定的频率取样进行试验,并及时向物资设备部发出《材料检验反馈单》。室内样品要进行标识。

第四条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配料和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参数,配料计量误差不得超过规定,每个混凝土搅拌点按要求制作《混凝土(砂浆)配合比配料标识牌》每次混凝土施工时,在混凝土浇注前应进行砂、石含水量测试,并按《砂、石含水率测定记录》进行记录,填写《混凝土(砂浆)施工配料通知单》填写混凝土(砂浆)配合比配料标识牌,如砂、石含水变化较大时,及时测砂、石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通知班组施工,重新填写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标识牌,做好记录。要严格按配合比进行原材料计量(采用质量比)。

第五条 积极推广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外加剂,掺用前应经试验,以确定其性质、有效物质含量、溶液配置方法和最佳掺量,在掺用过程中应搅拌均匀,并定期检查。

混凝土施工中,各队必须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派专人掺配各种外加剂,特别是针对水泥、各种外加剂、外掺剂的用量,项目部每月将进行复查、核对,如发现有偷工减料者,项目部按配合比进行换算,除按标准扣除节省材料费外,将另给予2000——5000元的罚款,严重者将清退出场。

第六条 砌体工程所用水泥砂浆,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应具有适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以保证砌缝充分填满和压实。

第七条 建筑钢筋必须在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合格的情况下才能用于施工;钢筋焊接检验样品应从成品中切取,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钢筋取样方法,原材去掉钢筋两头置少50cm,

拉伸试验:长度等于5d+200mm,二根在同批量中的不同根数中切取。

冷弯试验:长度等于5d+150mm,二根在同批量中的不同根数中切取。

第八条 填土施工控制应以土工试验为依据,其内容包括填料复查、填料试验、掌握填料使用情况以及压实施工时检验填层的含水量及密度。

第七章 取样与试验

第一条 对工程材料应坚持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未经试验和经试验为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条 对暂时来不及试验而施工急需的原材料,在确保能够追回和更换的情况下,经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按《程序文件》作紧急放行处理。

第三条 在工程使用中对外观有变质迹象的材料应进行复检。

第四条 按《建筑工程样品抽样方法》规定取样数量和检验频率,做好检验试验工作,试验工作检测环境条件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五条 当需对外委托送检试验时必须详细填写委托试验申请单,送受委托单位。

第六条 对各工程队来样检验时,应由专人负责收样,按要求保存样品。所有来样逐项验收,并作好《试验收样记录》、《样品登记记录》分类存放。

第七条 应保存好所有试验原始记录和报告,以作为不同试验状态的材料或产品标识的依据。

第八条 按规定随机取样进行试验,检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及时通知物资设备部和安全质量,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

第八章 试验资料、报表和总结

第一条 各种试验资料、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必须实事求是,认真填写。所有报告采用铁道部或业主统一制式表格,应填写完整,签名齐全,文字简洁,字迹清楚,应按规定复核,复核者应具备3年以上从事产品试验经历,复核后签名认可,报告经技术负责人签名后,加盖检测公章、“CMA”章方能生效。

第二条 各种报告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发,审核范围包括报告外观质量、数据及结论的准确性,在审核中发现错误,由原填写人重新填写,任何人不得重新更改。

第三条 报告应按《技术文件和资料发文登记簿》登记发送。

第四条 每月截止25日,按《工程试验工作报表》统计当月的试验资料;每年截止12月25日将统计当年试验资料、计量试验仪器设备、试验人员动态等情况、试验工作总结。

第五条 单位工程竣工后,各种试验报告、质量评定、原始记录必须分类分项目,分别装订成册。

第九章 试验室管理制度

第一条 试验检测工作管理制度

1、试验室主任编制试验检测计划、按照计划安排工作。

2、试验工作必须按国家、铁道部行业或地方标准进行。

3、试验过程的每道工序必须申报监理工程师旁站

4、试验工作完成后,由检测人员将检测结论报告交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发。

第二条 标养室管理制度

1、保证不停电,项目部驻地房管部门已备有发电机,一但停电,在半小时之内可送电,以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

2、标养室已备有水池,自来水一停使用备用水。

3、钢架放置试件,摆放整齐,块与块、组与组之间间距2cm。

4、进出标养室人员必须随手关门,非试验室人员不得入内,确保恒温、恒湿。

5、工作人员进入要穿水鞋,带胶皮手套,以防触电。

6、每天做好温、湿度记录,看与控制箱温、湿度显示是否相符。

7、加温、加湿箱每天要检查水位(早上7点、下午14点、晚上21点),以防停电停水,烧坏加热器。

8、每星期做卫生、安全检查。

第三条 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试验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事故处理。

(1)试样丢失或损坏。

(2)检测报告丢失,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

(3)由于人员、试验仪器和设备、检测条件不符合检测工作要求;检验方法错误;采用错误判断标准等造成的检测结论错误。

(4)混凝土试件不满足设计要求。

(5)检测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

凡违反本规定而造成的事故均为责任事故,事故等级按有关文件分类。

一般重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项目部。

对混凝土试件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在二日之内,如实填写事故报告单,逐级上报。并采用回弹法或钻孔取芯法进行复测。

第四条 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1、技术资料由专人保管。

2、应长期保存的资料有:

(1)国家、行业和地方各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验收标准、产品技术标准、相关标准和参考标准。

(2)试验检测规范、规程、细则、操作规程和方法(含国家和自编规定)

(3)计量试验设备档案(按《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办理)。

(4)产品图纸,施工图、工艺文件及其它技术文件。

3、应定期保存的资料有:

(1)各类试验检测原始记录的报告(按《程序文件》规定办理)

(2)样品委托申请单、收样记录,报告发送登记,保管期不少于三年。

第五条 样品保管制度

1、样品上有明显的标识,分门别类存放确保不错样、不混样、不丢失、不变质、不改变其性能。

2、样品保管应作到帐、物相符。

3、样品检验后处理:

(1)破坏性样品不保存。

(2)有特殊要求的样品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 安全管理制度

1、试验检测人员应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和有关规定,不得违章作业。

2、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加强防火、防毒、安全用电和人身安全教育。经常检查安全操作情况,及时消除隐患,杜绝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3、试验室内应备有灭火器具,任何人不得挪动位置,并定期检查。对易燃品和放射性物品等应有隔离防护措施,指定专业人员妥善保管。

第十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一条 奖励

工程试验人员及试验仪器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对试验仪器设备、人员的素质、检测工作的质量、施工控制过程的质量、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环境条件的保证等方面进行年度检查评比,并对先进个人奖励200元。

第二条 处罚

1、工程试验人员不按照操作规程和检测程序进行检测,施工控制不严,工作不认真,对造成质量检测事故和严重质量后果的将给予行政处罚,调离工作岗位。

2、对各工程队的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不及时,造成设备的锈蚀、丢失和损坏情况,应按仪器损坏情况的大小,给予原值的80%——200%罚款处理。

3、对不按规定制作试件和填土密实度的单位和试验人员,按试件组数和填筑层数进行罚款,单位罚款1000元,试验人员罚款50元。

4、计划部及财务部对以上的奖罚应给予积极配合。

参加测试情况报告篇(4)

为保障广大考生及考务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本次招聘考试各环节工作顺利进行,按照我县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现将2021年上半年连江县部分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考试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筛查审验方式

主要通过查验电子健康码(考生需事先在本人手机上下载闽政通APP,注册生成“八闽健康码”,报名、考试当日须携带本人手机以便当场核查健康码)、解除隔离证明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结果等开展筛查。

(一)报名、考试日前14天内无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和境外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旅居史的考生,报名、考试当日现场查验电子健康码必须为绿色的,方可参加报名、考试;

(二)报名、考试日前14 天内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考生,报名、考试当日现场查验电子健康码必须为绿色,并出具前7天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为阴性的报告,方可参加报名、考试。   

(三)报名、考试日前14天内有境外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旅居史的考生,报名、考试当日现场查验电子健康码必须为绿色,并出具隔离满14 天的解除隔离证明、前7天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为阴性报告的,方可参加考试。 

(四)已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的考生,报名、考试当日现场查验电子健康码必须为绿色,并出具隔离满14 天的解除隔离证明、前7天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报告的,方可参加报名、考试。

(五)已解除医学观察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的考生,必须按照国家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的要求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至符合出院标准并继续完成 28 天复诊,复诊无异常,当地村居、社区予以证明,报名、考试当日现场查验电子健康码为绿色,且前7天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IgM)阴性的,方可参加报名、考试。

二、考生健康突发状况处理

若考生进入报名点前、考室前或在考试过程中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应主动报告,积极配合,服从现场考务人员安排进行相关处置,经现场医务人员排查,无需进一步排查的,继续参加报名、考试;如需进一步排查的,不得继续参加报名、考试,转移到我县定点医院连江县医院排查诊治。

三、其他注意事项

(一)所有考生必须按要求如实填写《考生健康情况调查表》(附件4),在报名、考试时上交原件,未按规定及时提交该调查表的考生将影响其参加报名、考试。

(二)请考生提前确认考点位置。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到达考点。

(三)到达报名点、考点后,听从现场人员安排,保持1米以上距离依次接受体温检测和身份验证,并向查验人员出示准考证、身份证、居民电子健康码或健康证明、《考生健康情况调查表》原件(准考证报名时无),三证一表齐全,佩戴口罩,方可进入考点。

(四)考生抵达连江县后请不要参与聚餐、聚会等群体性活动,不拜访亲友。考生在往返考点途中,请戴好口罩,做好自我保护,尽量乘坐私家车和绿色出行,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五)考生在报名点、考点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口鼻。考生参加报名、考试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使用过的口罩必须投入指定的废弃口罩垃圾桶,消毒后统一送指定医疗机构回收处置。

(六)报名点、所有考室开展预防性消毒,报名前后和考试前后各开展1次84消毒液物表消毒和紫外线空气消毒,消毒完成后,全部开窗通风。报名、考试结束后,报名点、考点内进行全面消毒。

(七)中、高风险地区的确定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每日疫情通报和微信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公布的为准。

(八)自本通知后直至考试考核结束,考生应按照疫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自觉做好防护防控,避免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出境,如本人原因导致不能正常参加后续环节的,后果自负。

(九)集中进行的资格复审和考核参照此方案执行。

(十)所有考生要如实提供材料,主动申报健康状况,如刻意隐瞒健康状况和旅居史,所导致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十一)以上防控要求如遇政策调整,按最新的政策执行。

连江县交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0591-26179671

连江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0591-26239611 

 

 

 

参加测试情况报告篇(5)

作者简介:徐伟(1974―),男,湖北鄂州人,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讲师李月娥(1966―),女,湖北天门人,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在资本市场条件下上市公司根据规定必须定期对外提供财务报告,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资本市场压力是来自于筹资方面,我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改变报告次数是否会引起公司管理当局决策短视行为。在面临外部市场压力时公司的管理者会产生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短视行为,即在决策时选择能体现短期利润最大而不是公司未来长期盈余最大的项目。在我们的研究中,短视的决策行为严格的限制是指在给定的项目更大的长期盈余与短期更多赢余之间进行选择。一些学者通常认为,短期决策行为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多大程度上,管理者对短期的价格和长期价值的关注将产生更多的管理短视行为,而不是适合公司的最优选择。然而先前的实证研究没有直接说明这些影响。过去和现在的关于强制报告的频次的讨论,大多数人认为增加报告的次数将会增加管理短视,但先前的理论和管理工作没有证实其真实性。我们通过一些相互关联的试验来验证这个理论,我们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分成两组,在面对我国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决策,外部强制报告的次数,一个是半年报的情况,一个是季度报的情况,由不同的投资报告产生不同季度的赢余。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国内相关文献对报告制度变化导致的公司管理层的决策的论述较少,而国外的资料比较多。美国在1969年准备将揭示期变成季度报告时,该话题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Whwat Commission Report SEC,1969)。近年来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欧盟、日本、新加坡国家和香港地区的政策制定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考虑改变报表报告期间从半年报向季度报告转变。我国从2003年开始要求公司由半年报改为季度报。尽管该政策的理论依据充分,但在实际施行后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所产生的收益是否超过其导致的相关成本(直接或间接),在实证方面并未得到有效的经验支持。这个规则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国内很多专家认为,将会提高会计报告的实效性和信息的透明度。由于提高了报告的次数,使外部报告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得到及时的信息,有利于增加报告的价值和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制度的反对者认为,增加对外报告的次数将会增加管理当局的短期主义和短视行为。更多的报告将会迫使管理者增加对短期业绩的关注而牺牲长期的利益。季度报告制对公司产生了压力导致了短期行为的后果,是对市场中短期行为的一种支持和鼓励。我国证券市场从开始股票的发行至今只有二十余年的时间,只有少数的公司有资格在公开在证券市场上面筹集资金,证券市场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很多上市公司实际上被管理层所控制,企业的投资人和外部的债券人的利益通常被管理当局所忽视。增加强制报告的次数所产生的收益是否会超过会计信息使用者所负担的成本,必须是政策制定者所考虑的。资本市场融资的压力和管理决策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先前相关的文献资料中很少讨论,并且没有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进行验证。

关于管理短期行为的界定有不同的见解,本文中的管理短期是指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管理当局对投资和经营项目的决策时不是以企业长期盈余最大化为目标的选择行为。管理短期行为受到外部的资本市场的压力以及外部的长期盈余和短期盈余之间的冲突的影响。资本市场压力来自于多种因素。包括发行股票的可能性,被接管的可能性,满足证券分析师进行前期盈利预测的压力等。因此,管理者必须经常的面对这些压力。资本市场的这些压力导致揭示短期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长期盈余和短期盈余之间的冲突构成。当增加揭示的频率会导致长期盈余和当期财务报告的短期盈余之间冲突的减少,可以看到短期行为也在减少;如果增加揭示频次致使长期盈余和近期的盈余的冲突增加时,相似的管理短期行为将会增加,考虑到公司在第四季度是否发行股票的情况下,在规定半年报的环境中公司将会公告前面两个季度的可能发行股票的中期财务报告信息。然而,在季度报告揭示环境下公司将会提供与前三个季度发行股票的中期财务信息。在一个半年报的揭示环境中短期行为的管理者将会选择在前两个季度有高盈利的项目;在季度报告的环境下将会选择前三个季度有高盈利的项目。因此,依据在近期盈余和长期盈余与两个季度或三个季度之后是否有更大的冲突,增加揭示频次可能或多或少导致短期的行为。

为了完成这个试验,我们对这个程序提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l:在短期的盈利和长期的长期盈余之间存在冲突的时候,增加资本市场的压力会导致管理者更多的管理短视决策

假设2:增加报告揭示的频次将会增加资本市场的压力,在短期盈利和长期盈余之间的冲突会产生更多或者较少的管理短视决策

二、调查试验概述

我们调查由两组相互联系的财务报表数据构成。在两种报告制度下,对相同的经营项目所编制的利润表数据提供给试验的参与者。(同时假设利润表是管理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暂时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个试验的参与者在两种不同的报告制度所产生的短期盈余和长期盈余中进行选择。由于报告期间的不同确认费用的时间也不同,对相同期间确认不同的总费用或费用的确认模式,在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的条件下,短期的财务报告目标和长期的盈利之间存在冲突时,通过管理者的选择来确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我们将四个季度的财务报告分别列示出来,有高的长期盈余和低的短期盈余以及低的长期盈余和高的短期盈余,强制性报告的期间分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第一组数据和第二组数据的长期盈余相差10%,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主要是根据企业是否从未来的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我国上市公司上市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筹集资金)。在试验中不同的选择项目分为未来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以及不存在未来发行股票,以此来确定企业管理当局是否受到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压力。

在每一个实验中,试验的变动因素有两个,一是发行股票的可能性(发行或者不发行),二是对外报告次数(如从半年到季度的变化)。对于不同股票市场的压力,通过公司是否在一年的第四季度中参与二级股票市场发行额外的股票。在没有发行股票的环境下,起着控制管理层的重要作用。由于受到发行股票其他因素影响的短视行为(其他股票的市场压力或者是摩擦),应该在这种情况中出现,我们把增加股票发行的影响区别分开(额外的市场的压力)。对于不同的对外报告次数,在季度

和半年度的报告情况下处理公司是否被列入股票发行的名单,每一个参加的管理者在基于季度报告的预期的结果,从两个项目产生的预期的半年度和季度的盈利下对两个项目进行决策。

三、试验的数据及过程

(一)数据资料―试验一在季度报告的情况下。A组财务报表(表1)和(表2)表明,公司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其决策来确定不同期间的费用和支出,产生不同的盈利状况所形成的利润表。公司根据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规要求定期提供季度的财务报告,根据公司的财务计划,第四季度有可能增发股票并按照市价发行,第四季度的数据仅供作为决策参考的依据,在发行股票时报告并未提供(管理者可以根据业绩进行预测)。试验者在季度报告及公司是否发行股票情况下,选择何种盈利水平的投资项目管理决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管理决策体现了公司在报告制度变化的条件下对管理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半年度报告条件下,B组的财务报表(表3)和(表4)表明。公司根据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规要求定期提供半年度的财务报告,根据公司的财务计划,第四季度有可能增发股票并按照市价发行,第四季度的数据仅供作为决策参考的依据,在发行股票时报告并未提供(管理者可以根据业绩进行预测)。试验者在半年度报告情况下,选择何种盈利水平的投资项目的管理决策。由于对外报告制度的变化会对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这种负面效应的影响程度是否可以通过短期盈余和长期总盈余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大小来体现。这便需要在不同的短期盈余和长期盈余的差异条件下来分析其对管理者的决策影响,即在不同的盈利和模式和报告制度不同导致的盈利水平差异。因此需要第二个试验来验证。

(二)数据资料―试验二实验二的盈利水平发生了改变,致使短期盈利和长期盈余在第二季度比第三季度有更大变动(即短期盈利和长期的盈余有较大的变动),这是项目一(表5)保持的一个平滑的模式,项目二(表6)是保持前面的三个季度盈利的增长,第四个季度盈利减少。试验者在不同的盈利水平和报告条件下选择投资项目来表示他们的管理决策能力。季度报告条件下,A组试验的财务报表(表5)和(表6)表明公司根据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规要求定期提供季度的财务报告,根据公司的财务计划,第四季度有可能增发股票,按照市价发行,第四季度的数据作为决策参考的依据,在发行股票时报告并未提供(管理者可以根据业绩进行预测)。半年度报告条件下,B组的财务报表(表7)和(表8)表明公司根据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规要求定期提供半年度的财务报告,根据公司的财务计划,第四季度有可能增发股票按照市价发行,第四季度的数据仅供作为决策的依据,在发行股票时财务报告并未提供(管理者可以根据业绩进行预测)。

(三)试验的结果两个试验是由24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财务经理)或CEO参与。平均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有八年。从18家公司分析得出平均资产有7.13亿元,这些公司包括制造型的公司、银行、证券公司、商业企业、信息技术公司、高科技企业;参与者的职业或职位从CEO或CFO到经理助理和其他部门经理。其中拥有CPA资格的有9个,拥有高级会计师资格和中级会计师资格的有17个。在获取调查资料的时候,所有参与者的姓名和公司名称都是匿名的。

假设1认为,在短期的报告盈余和总的长期盈余存在冲突的时候,当公司面临在短期的未来发行股票时,会产生更多的管理短视行为。在试验一中,在第三季度之后的短期盈余和长期盈余之间的差异很大。短期的盈余和总的长期盈余之间的冲突通过季度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在季度报告且没有额外的市场压力的条件下,在面对第四季度发行股票后,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来进行验证完成的选择,两者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根据调查的结果,当未来不存在股票发行时,24个人中有19个人选择第二个项目,即低的短期盈余但拥有高的长期盈余的项目。然而,当第四季度可能有股票发行时,24个人中有20个选择项目一,(A组的试验结果)即短期的决策行为――高的短期盈余和低的长期盈余,这个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在半年度报告的情况下,在短期盈余和长期盈余之间没有冲突,所有的24个参与者在没有股票发行的情况下和有股票发行的情况下都会选择第二个方案(B组的试验结果)。

参加测试情况报告篇(6)

干部任职试用期满前的一个月,由市委组织部书面通知所在单位(附件一),并告知单位主要领导通知被考核干部本人,做好考核前的准备工作。

二、个人述职

干部接到考核通知后,须全面总结自己在试用期间的德才表现,特别是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在试用期满后的一周内,向所在单位递交书面述职报告。并在民主评议和民意测验会上公开述职。

三、民主评议和民意测验

单位在收到书面述职报告后的一周内,召开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会(会议出席对象:市机关为本单位中层副职以上和下属事业单位正职,人数少的单位可扩大至全体人员;镇为机关中层副职以上、村厂书记及下属事业单位正职),参加民主评议、民意测验的人员不得低于应到会人数的80%。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以无记名方式进行。会议由单位主要领导主持,市委组织部派员参加,并负责提供“民主评议表”表式(附件二)、民意测验票,汇总民主评议情况和民意测验结果,向单位主要领导反馈民意测验结果。

四、单位鉴定

单位在召开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会后一周内,根据干部在试用期的德才表现,特别是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填写好《干部鉴定表》(附件三),并将《干部鉴定表》和书面述职报告各一式三份报市委组织部。

五、考察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市委组织部将按照考察程序进行考察:

1、单位鉴定意见为不称职或基本称职的;

2、民意测验不称职票达到或超过到会人数三分之一的;

3、民意测验优秀和称职票之和低于到会人数50%的;

4、试用期内或在考核期间,群众来信来访或民主评议中反映干部本人在德、能、勤、绩、廉方面存在线索比较清晰问题、且可能影响到任职的。

六、决定任免

(一)市委组织部综合干部个人述职、民主评议和民意测验、单位鉴定和考察的情况,提出考核结果意见。

(二)报请市委研究决定并办理任免手续:

1、对考核合格的干部,由市委组织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任职手续,并向市委常委会报告、备案;

2、对定为考核不合格的干部,报请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后,按规定免去试用职务,并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一般按原职级重新安排其适当工作。

七、任免手续及材料归档

参加测试情况报告篇(7)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数据是整个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其数据质量关系到艾滋病疫情的研判,并直接影响流行病学监测、综合干预、病例治疗和随访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关系到艾滋病防控策略的制定和效果评价。《全国艾滋病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信息系统)于2013年12月上线启动[1],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2014年3月正式在全国实施。信息系统实现了我国艾滋病实验室网络检测数据直报及动态管理,弥补了手工收集检测资料的不完整、不及时和容易出错等缺陷。同时提升了艾滋病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质量,有利于及时掌握各地艾滋病实验室机构建设的规模,促进开展实验室质量考评和能力验证工作,并促进对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职业暴露预防的管理工作。本文对浙江省2014年信息系统的信息质量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以期提高艾滋病实验室管理能力。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15年1月15日,下载《艾滋病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2014年浙江省数据库和相关工作表。

1.2方法

利用Excel2007软件对全省艾滋病实验室机构建设和检测能力进行分析汇总,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全国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质量考评方案”[2],对实验室机构基本信息填报内容的准确性和实验室样品检测量报告的及时性、正确性进行分析,并对信息系统其他模块:主要仪器设备填报情况、实验室质量考评和能力验证参加情况、职业暴露数据填报情况进行分析统计。评估指标:1)实验室机构基本信息准确率,指实验室机构信息如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和电子邮箱等基本信息准确无误的实验室数,占截至2014年底录入实验室总数的百分比。2)主要检测设备填报的及时率,指截至2014年底,已完成填报实验室主要检测设备[筛查读数、确证检测、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测定、HIV病毒载量测定、HIV基因型耐药检测、HIV核酸定性]的实验室数,占除检测点以外其他类型实验室总数的百分比。3)实验室样品检测量填报及时率,指每月10日前及时填报上月检测数据的单位数,占上月应填报数据实验室数的百分比;样品检测量填报正确率,是指在导出2014年“实验室检测样品一览表”及各统计表中,每发现一个实验室的数据有逻辑错误或常识错误,即判为错误,以没有错误的实验室数占应填报数据实验室数的百分比表示。4)质量考评的参加率,是指2013年底在信息系统注册的实验室机构中,参加2014年质量考评的实验室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合格率是指合格实验室数占参加实验室的百分比。5)HIV职业暴露事故报告表的及时率,是指“发生一年以上仍未报结果判定的个案一览表”展示的个案数,占系统中截至2014年底总个案数的百分比;正确率是指未发现有逻辑错误或常识错误的个案数,占系统中截至2014年底总个案数的百分比。

2结果

2.1实验室机构基本信息情况

2.1.1实验室机构级别、类别和分布至2014年12月底,浙江省经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备案的艾滋病检测单位,均在艾滋病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了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机构,全省共建立1448家。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分布在全省11个地市,均集中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分布在全省91个县区。全省各地市实验室机构建设情况详见表1。2.1.2实验室机构开展检测项目情况全省艾滋病实验室具备开展的检测项目主要是HIV抗体(快速)检测(1437家)、HIV抗体(酶联)检测(576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抗体筛查检测(408家)、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443家)和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438家)。其他开展的检测项目有HIV抗体确证检测(12家)、为HIV患者服务的CD4细胞检测(16家)、HIV病毒载量检测(3家)、HIV基因型耐药检测(1家)、HIV核酸定性检测(1家)、HIV新发感染检测(1家),以及HCV抗体补充试验(37家)、HCV核酸定性定量(8家)。2.1.3实验室机构信息填报质量1448家艾滋病实验室机构信息填报正确的有1400家,正确率96.69%。有48家机构填报有误,主要是电子邮件地址有误20家,通信地址有误13家,机构名称有误9家,传真或电话有误7家。

2.2主要设备填报及时率

全省有576家实验室(筛查实验室、筛查中心实验室、确证兼筛查中心实验室、确证实验室和确证中心实验室)需填报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填报率为100%。其中主要仪器设备有筛查读数设备31台,确证读数设备16台,流式细胞仪16台。

2.3实验室样品检测量情况

2.3.1HIV抗体检测量报告情况全省报告HIV抗体初筛检测11089446人次,初筛阳性11948人次,初筛阴性11077498人次;复核检测16518人次,复检至少一次阳性反应9838人次,全阴性反应6680人次;确证检测6705人次,阳性5664人次,阴性529人次,不确定512人次。2.3.2实验室样品检测量填报质量情况全省艾滋病实验室机构报告数据13733条,及时填报12660条,及时率92.19%;正确填报13387条,正确率97.48%。2.3.3实验室样品检测量报告错误情况数据报告错误339条,占2.47%。主要错误类别:初筛阳性没有填报复检结果215条,平行试验结果填入复检结果49条,复检阳性数重复填报16条,复检结果填入初筛46条,阴阳性结果填反20条。个别数据存在2类及以上错误。

2.4实验室质量考评/能力验证管理

全省共958家机构应参加2014年艾滋病检测质量考评,参加率100%,合格率100%。全省12家确证实验室参加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抗体检测(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蛋白印迹法)能力验证,3家参加HIV病毒载量检测,10家参加CD4细胞检测,基因型耐药和HIV新发感染各有1家参加,各项能力验证参加率100%,合格率100%。

2.5职业暴露报告情况

全省共填报88人次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杭州市,有39例(44.32%),检测结果填报及时率为85.2%。主要发生在护士、医生和实验室人员,分别有41例(46.59%)、31例(35.23%)和11例(12.5%)。所有随访检测中未发现HIV感染。

3讨论

我国2005年3月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3],实现了疫情监测资料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实时报告与管理。2008年1月改版并实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且不断发展,在2013年底上线“艾滋病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开始了艾滋病实验室检测信息的实时报告和动态管理,提高了检测数据收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增加了实验室管理模块,促进了艾滋病实验室管理能力的提高。浙江省经过1年的运行,在“艾滋病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内能够实时了解到全省艾滋病实验室的分布和检测项目的开展情况,以及检测数据报告情况。有效解决了目前全省艾滋病实验室机构数庞大及检测工作量不断扩大,导致手工收集检测资料费时费力、收集不全且容易出错的问题。信息系统加入了实验室质量考评和能力验证模块,提高了实验室管理能力,促进了各级实验室开展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实验室检测技术。信息系统不仅实时了解全省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实验室网络的布局存在的问题。浙江省艾滋病实验室虽然建立机构较为庞大,开展HIV抗体检测量巨大,但实验室网络布局各地市不平衡,尤其是确证实验室数量不足,分布也局限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网络开展的检测项目也集中在血清学初筛检测,能够开展确证、CD4细胞检测和病毒学检测的实验室数量不足,不能满足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要。提示今后对网络实验室要合理布局,增加医疗机构设立确证实验室,促进网络实验室检测项目的进一步开展。2014年全省艾滋病实验室机构报告开展HIV抗体初筛检测超过1108万人次,确证检测超过6700人次,全省艾滋病实验室机构承担了极大的工作量,促进了全省HIV扩大检测工作的迅速开展。但同时也发现复检检测数据不准确、复检检测数明显高于初筛阳性数、复检至少1次阳性数明显高于确证检测数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初筛阳性往往要经过2~3家单位多次复检,造成重复报告,导致复检结果的多报,而“艾滋病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尚不能识别重报的复检检测数。提示应严格定义复检检测由第一次复检单位填报,同时信息系统内建立识别重报审核机制。目前的信息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量还是很有限,除了HIV抗体检测有较为详细的结果外,其他的检测项目都只有检测量的信息,没有具体的结果信息,这样只能反映这些项目开展的工作量。提示应不断加强信息系统的开发,增加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能力。2014年全省艾滋病实验室机构信息填报各项数据表明,全省各级艾滋病实验室机构信息系统使用规范,填报数据及时准确。但是也发现一些问题,除了信息系统固有的原因外,主要是操作能力较低造成的。提示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数据填报能力,减少数据填报错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关于试运行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通知[R].2013.

参加测试情况报告篇(8)

中图分类号:B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5-0461-05

1 基本背景

考试是一种重要的学业评价方式,其是否科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走向,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教育公平与民族素质的提高。

考试自创立至今有1300年的历史了,人们常把考试比作一把尺子,通过考试分数可以测量出参加测试人的水平,但是,仅有一个考试总分又有多大意义呢?分数并不代表一切,考试分数只有结合具体实际观察加以解释和分析才更有意义。也就是说,考试不仅要测量出一个结果,更要结合结果进行有效地评价。对于不同的人,得到同一个相同的考试分数,其意义是不相同的。因此,对考试分数进行解释主要包括两个目的:第一,使分数有意义;第二,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参与考试的所有当事人。传统的做法一般都是在解释分数时在参照标准上做文章,例如提供一个常模参照分数或标准参照分数。近年来,由于考试出现了“基于统计的测量向基于理论的测量,考试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评价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再者,由于运用了更多的现代测量理论和技术,面向诊断”等等转变,考试分数的解释也出现了一些有别于传统的新趋势。

目前考试结果的反馈形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缺乏对不同科目试题所考核的能力层次和知识领域上不同属性的分析,从而减弱了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第二,对考试数据本身所提供的信息挖掘不够。对于考生成绩的报告,往往只有各个科目的总分,没有对每个科目的不同能力层次或不同知识领域的分数的报告。第三,考试评价方式和数据反馈形式不利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质量做出客观公正地评价。改变评价方式、充分挖掘考试数据本身提供的信息,将极大地丰富考试的评价功能,从而使得教育评价更好地为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发展服务。

2 诊断性分数报告的研究与现状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Stufflebeam,1983)。这句表述已经得到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教育评价内在价值的回归。作为教育评价的主要形式,考试的诊断、反馈与矫正功能日益被关注,这直接推动了诊断性测验及其分数报告模型的快速发展。其中,分数报告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即承载了各种先进的测量、评价技术,又是教学主体采取干预、改进措施的主要依据。同时,理想的分数报告还需要符合国家教育制度关于课程、教学以及质量要求的规范,并赋予教育教学的内涵。因而,结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呈现结果的通俗性、内容上与上位教育质量框架的契合性,是衡量分数报告可资参考的三个标准。在此,结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是基本前提。目前,不少研究集中在如何改进评价模型以准确评估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围绕如何让测验提供更多的诊断性信息,研究者进行深入地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力图科学准确地反映出个体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方面的人际差异。Yen(1987)提出了目标表现指数(Objective Performance Index)的算法,采用了根据测验总体表现来估计子分数的方法,得出基于次级考查目标观测分数与整体表现的加权平均分。目前该方法在CBT的考试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Wainer等(2001)提出了强化分数(Augmented subscore)的测量模型,与Yen不同,他坚持从各次级考查目标的表现而非整体表现来推导出子分数,其理由是:不同次级考查目标分数之间的相关性都比较高,即使是中等程度的相关,也需要将之纳入对相应子分数的估计中,这一点,在数学、科学中尤为明显。因而,Wainer进一步认为可以根据各次级考查目标分数之间相关程度的大小来设置不同的权重,采用经验贝叶斯估计法来得出强化分数,这种算法类似于Kelley(1927)提出的回归算法,只是增加了多个次级考查目标分数作为估计时的变量。近年来,各种认知诊断模型大量涌现(RSM,Tatsuoka,1983,2009;DINA,NIDA,Junke & Sijtsma,2001;AHM,Leighton,Gierl,& Hunka,2004;RUM,Roussos et al.,2007;GDM,Von Davier,2008),把分数报告的研究和实践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虽然理论、模型各异,但其共同的目标在于对被试属性掌握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报告,包括能力层次、特定领域的表现、学习的强弱,这些方法和技术算法上比较复杂,对数据的要求较高,短时间内还难以在大规模考试中广泛应用。最后,在测量理论的选择上,诊断性分数报告主要采用了CTT、UIRT和MIRT(Gessaroli,2004)。对于测量目标具有层次性的测验(如pisa、naep的评价框架),HO-IRT模型(Higher-order IRT)也开始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De la Torre & Hong,2010),而且不少研究都显示:从模型匹配度的指标(Akaike信息准则、Bayes信息准则)来看,HO-IRT模型更加适用。且以均方根差(RMSE)指标,HO-IRT模型对被试能力参数、试题参数的估计精度(特别是在分测试题目数量较少时)优于UIRT和MIRT。然而,在教育考试实践中,提供诊断性分数报告也面临不少批评。有关的行业标准明确要求(AERA,APA,& NCME,1999),只有在信度、效度和结果可比性明确的前提下,分数报告才可以进行。批评者认为,诊断性分数的信度难以保证,而且对诊断性分数的使用容易带来难以预计的结果,可能完全违背测验的目的。支持者认为,如果对命题、考试方式进行调整,并用于过程性评价或以群体为单位的评价,其风险则要小一些,毕竟它们提供的诊断性信息对于改进教学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3 国内外的实践与经验

就考试评价本身来讲,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考试结果反馈教学情况,激励和改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能力的功能;二是通过考试结果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选拔、安置,以及衍生出来的对教师、教材等相关问题的评价功能。三是通过不同群体和区域的考生结果的比较,挖掘影响学生学业能力的因素,为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服务的功能。因而,能否充分挖掘考试信息,全面的反馈考试结果,是考试能否充分发挥功能的关键。

3.1 国外研究现状

3.1.1 SAT和ACT的分数报告

在美国与我国高考最相似的大规模考试就是大学入学考试SAT和ACT,它们都属于常模参照的高利害性考试。其中,SAT提供给学生的结果报告的框架包括:(1)学生的分数;(2)学生在每个类型的问题上表现;(3)分数汇总(累积分数记录);(4)ID信息;(5)学生个人及大学的基本信息;(6)学生提供的信息。如表1所示,SAT提供学生的分数,包括学生在SAT1和SAT2上每个分量表的量表分数(标准分),分数区间〖ZW(DY*〗

量表分数是学生能力的近似值而非精确测量值,这里提供的是其精确测量值所属的分数段。〖ZW)〗及该分数在国家参照群体或者州参照群体中的位置(百分位数)。另外,还提供学生在每个类型的问题上的分数,包括在每种题型的试题总量、学生回答正确的数量、错误的数量,原始分数,以及百分位数的估计值,见表2。

SAT和ACT测验在提供个人分数时,除了提供原始分数(或量表分数)外,还有百分位数和区间估计,同时提供考生在各知识领域(子测验)以及题型上的分数和百分位数,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有了详细的分析。另外,美国学生在完成SAT和ACT测验时,需要同时填写大量的个人背景、入学意愿等相关信息,考试机构会据此对学生的大学选择和职业发展提供详细的指导,因而报告的内容非常丰富。 

另外,美国推出的其他一些考试,如托福,于2004年推出了新的分数解释,它不仅给考生提供分数,还给考生提供了达到各个分数学生能力的描述。

3.1.2 澳大利亚EAA的分数报告

受美国教育考试行业发展的影响,澳大利亚教育评价中心(Educational Assessment Australia,EAA)在一些考试项目的分数报告中,也开始积极的尝试。其基本的指导思想也是尽可能提供丰富的诊断性信息。不仅报告考生的考试分数,还针对每个考生明确报告他的优势和弱点、每道题所测量的能力、考生所在的位置以及其他考生和他自己的答题情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EAA还研制了网上成绩报告系统,这个系统允许考生和家长、学校根据不同的ID和密码从网上查阅和打印成绩报告以及证书。报告内容包含了州、学校、考生各个年级、各个知识、能力表现以及考生不同年级的变化情况;不仅报告考生的优势,也向考生提供劣势分析,帮助学生诊断学习障碍。由于其具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并且提供了进一步统计和制图软件系统,允许学校和教师利用数据形成自己感兴趣的分析报告。其数据和图形还可以导出用于研究。

3.1.3 PISA的有关报告

PISA是学生能力国际评估项目的缩写。它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旨在评估15岁学生在即将完成或完成义务教育之后,是否能够掌握参与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PISA在2000年首次开始评价,其后每三年进行一次,根据评价年命名。PISA2000、PISA2003、PISA2006和2009已经完成。2012年测试工作仍在进行中。PISA测试评估主要分为3个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由这3项组成一个循环,如2000年测试重点为阅读素养,2003年、2006年将分别以数学与科学素养为测试重点,2009年又回到阅读素养的测试重点。在每一个评核周期里,有2/3的时间会对其中一项领域进行深入评估,其他两项则进行综合评测。PISA除测验之外,还包括了学生问卷和学校问卷,目的是收集有关社会、文化、经济和教育因素的指标,这些指标与学生的成绩相联系。它超越了对各参与国家或地区在三个主要领域的相对排名,涉及更广范围的教育成果,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自己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策略等,以获得来自学生、教师、学校和家长的综合看法和观点。需要指出的是,PISA目的不是指导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而是向公众、政策制定者和教育者提供学生在各个学科方面的能力的描述性信息,并对各参加国的教育质量进行横向比较,其分析框架中包含了个体、教学、学校以及教育体制四个分析层面,这样就为公众、政策制定者和教育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3.2 国内的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考试成绩的报告仍然停留在总体成绩报告上,缺乏对不同科目试题所考核的能力层次和知识领域上不同属性的分析,从而减弱了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如何充分挖掘考试数据的信息,改进评价方式,逐步形成适合我国教育实践的从命题到试卷分析的整个过程的标准化的程序尚没有系统的研究。

现存的考试评价方式和考试信息的报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现有的考试功能比较单一。现有的考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起到了对考生进行排序的功能,通过考试将考生的成绩由好到坏排队,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的盛行。第二,考试的内容和考核能力层次人为性和主观性明显,考试以能力为导向的特点不明显,对各科目所考核的认知能力层次没有明确的反馈和说明。第三,对考试数据本身所提供的信息挖掘不够,对考生测试结果反馈形势比较单一。对于考生成绩的报告,往往只有各个科目的总分,没有针对不同科目的不同能力层次或不同知识领域的分数的报告,很难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业状况。第四,以往的评价方式和反馈信息不利于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不同群体教育质量和特点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第五,目前考试数据的反馈报告形式,不足以为国家决策机关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考试除了能帮助我们用来选拔和甄别以外,本来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帮助教学管理者、教师、考生了解考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水平,区别出不同考生的学习潜能,诊断出教师在教学中、考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帮助教学管理者调整教学投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从近来国外考试分数报告的变化,我们看出考试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考试,社会现在需要我们对考试分数有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其实,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考试分数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仅有一个简单的分数,我们很难去解释它,任何考试分数必须有参照才具有实际意义。大规模考试产生以后,人们逐渐地认识到考试只有与团体或预定的标准去比较才更有意义,于是人们开始使用常模的概念,把分数与常模进行比较来进行解释;同时,人们发现还有不少考试需要与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看考生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这样就出现了以常模为参照和以标准为参照的分数解释体系。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对考生的实际水平的评价,有时不仅要借助与特定的标准作为参照系,而且还要借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标准的样本组,即借助常模来建立参照系。并且,为了使考试对实际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往往还需要提供更为详尽的诊断性信息。基于以上的认识,结合我国大规模考试的实际,我们认为改革我国考试分数报告形式势在必行。

4 探索与尝试

为了尝试开展自己的分数报告形式,在深入研究和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MS-Office和全国高等学校入学统一考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进行了试点,以期达到完善我国考试分数报告体系的工作,为后续在高考中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在云南、海南两省开展了高考评价改革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旨在利用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改革传统的高考分数报告方式,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向学生、中学、教育行政部门和命题部门,提供内涵丰富的分析报告。

面向学生提供的高考成绩分析报告单都是个性化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报告单除了记录考生本人的单科成绩和总分或综合分外,还列有每个科目的成绩在全省同类考生中的百分等级、考生各科成绩的均衡状况以及在各科目内容分项上的表现。通过提供升学指导测验的专业性向结果,帮助考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理性地选择专业。这些分析结果,为考生提供了内涵更加丰富、具有诊断与发展导向功能的重要信息,帮助考生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业。另外,面向学生的成绩报告成为网络时代的“成绩报告单”,不光从技术上改变了传统的“一张纸条几个分数”的分数报告办法,而且较纸质报告单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从更多的维度解释考试分数的含义。

面向中学的成绩报告包含了大量经过专业分析后的图表,帮助中学分析考试数据,发现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组织工作。同时,利用考试机构的历史数据,帮助中学分析不同年度间教学质量的变化趋势。并且引入了“增值评价”等先进工具和理念,尝试建立纵向的学科能力量表,加大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力度,引导与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办法。

面向教育行政部门的分析报告从不同维度提供了高考的基本情况分析,而不仅仅是“升学率”和“平均分”,同时,提供各种专题评价报告,供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参考。

最后,面向命题部门的分析包括考试的基本情况、成绩分布、信度、效度、区分度以及各道题的专业统计指标值,能够帮助命题人员了解试题的质量,不断提高命题的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去年试点工作在两省高考中推出后,取得了不小的社会反响,这为考试评价改革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迈出了在大规模考试中进行考试评价工作的第一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教育考试行业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二是丰富了考试评价的方式方法,将考试与非考试手段结合,来对不同群体、考生、命题工作进行评价。三是推动了由单一一个点的评价到形成性评价的开展,有利于积极引导中学教学。四是拓展了考试评价的服务领域,在为政府决策咨询、改进教育教学、帮助考生全面认识自己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李光明,2012)。

参考文献

李光明.(2012).探索考试评价,促进高考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5-9.

De la Torre,J.,& Hong,Y.(2010).Parameter estimation with small sample size:A higher-order IRT model approach.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4,267-285.

Gessaroli,M.E.(2004).Using hierarchical multidimensional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estimate augmented subscor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San Diego,CA.

Junker,B.W.,& Sijtsma,K.(2001).Cognitive assessment models with few assumptions,and connections with nonparametric item response theory.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5,258-272.

Kelley,T.L.(1927).The interpretation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s.New York:Word Book. Leighton,J.P.,Gierl,M.J.,& Hunka,S.M.(2004).The attribute hierarchy model for cognitive assessment:A variation on Tatsuoka's rule-space approach.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41,205-237.

Roussos,L.A.,DiBello,L.V.,Stout,W.F.,Hartz,S.M.,Henson,R.A.,& Templin,J.H.(2007).The fusion model skills diagnostic system.In J.Leighton & M.Gierl (Ed.), Cognitive diagnostic assessment for educa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ufflebeam,D.L.(1983).The CIPP model for program evaluation.In G.F.Madaus,M.S.Scriven,& D.L.Stufflebeam(Eds.), Evaluation models: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pp.117-141).Boston:Kluwer-Nijhoff Publising.

Tatsuoka,K.K.(1983).Rule space:An approach for dealing with misconceptions based on item response theor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20,345-354.

Von Davier,M.(2008).A general diagnostic model applied to language testing data.British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Psychology, 61,287-307.

Wainer,H.,Vevea,J.L.,Camacho,F.,Reeve,B.,Rosa,K.,Nelson,L.,Swygert,K.,& Thissen,D.(2001).Augmented scores—“borrowing strength” to compute scores based on small numbers of items.In D.Thissen & H.Wainer(Eds.), Test Scoring(pp.343-387).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Yen,W.M.(1987). A Bayesian/IRT index of objective performance.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Psychometric Society.Montreal.

Education Evaluation based on Data Mining into Examin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Ma Shiye Zhang Jianshi

参加测试情况报告篇(9)

众所周知现在各地区高房价是老百姓重点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之一,一位普通市民可能要付出一生的积蓄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住房,但是房屋总会出现林林总总的质量问题,而房建工程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一般市民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懂如何解决,进而容易引发众多尖锐的社会问题。为了加强房屋质量监管,减少社会矛盾相关部门也出台了诸多规范、细则,规范了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行为。笔者认为一个能让普通市民觉得称心的房子是与使用合格建筑材料、贴心的设计、精细的施工和职能部门严格把关密不可分,而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尤其重要。本文就加强房建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房建工程所含建筑材料不合格报告的管理工作,依据现行国家有关验收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本人工作情况及本地区实际状况,做以下几点阐述。

1 就“不合格”作如下解释

1.1 严重不合格(缺陷):安全性能等重要性能达不到规定要求或主要性能极严重达不到规定要求。

1.2 主要不合格(缺陷):主要性能达不到规定要求或外观严重达不到规定要求。

1.3 次要不合格(缺陷):一般性能或外观轻微达不到规定要求,但可通过技术处理,使之达到使用要求的缺陷。

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的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反之如不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者为不合格,检测机构经法定检测,检测结论反映不合格为不合格报告。

2 常用建筑工程不合格报告的项目进行分类

2.1 针对见证取样检测、涉及结构安全的:内容包含水泥,承重砖,混凝土试块,承重砌体砂浆试块,钢材(钢筋原材、连接)、钢结构检测(焊接质量质量无损检测,节点、高强度螺栓检测);

2.2 专项检测:包含实体混凝土强度,砂浆强度,钢筋保护层,后置埋件等,基桩检测,幕墙工程检测;备案检测:节能材料检测,热工性能现场检测;

2.3 使用功能检测:室内空气环境检测,门窗(现场)性能检测,“三管一线”等。

3 对检测报告判定不合格或未判定不合格,重点监督处理的控制标准

3.1 混凝土试块强度:

3.1.1 标养试块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小于设计强度的85%;

3.1.2 标养无效试块;

3.1.3 同养试块抗压强度检测结果的110%小于设计强度的85%;

3.1.4 基础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小于合格判定系数乘以设计强度。

3.2 承重砌体砂浆试块强度: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小于设计强度的75%;

3.3 混凝土和承重砌体砂浆强度现场检测结果低于设计强度要求;

3.4 其他:不符合规范、标准或设计文件要求。

4 监督处理不合格报告的一般方法

4.1 混凝土试块强度:

4.1.1 当标养试块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小于设计强度的85%,发监督检测通知,检测数量按批检测;

4.1.2 当同养试块抗压强度检测结果的110%小于设计强度的85%,发监督检测通知,检测数量按批检测;

4.1.3 当混凝土标养试块抗压强度检测结果为无效时,发监督按批检测通知;

4.1.4 当基础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小于相应合格判定系数乘设计强度的,发监督检测通知,检测数量按批检测。

4.2 承重砌体砂浆试块强度:当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小于设计强度的75%,发监督检测通知,检测数量按批检测。

4.3 对于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原材料、构配件:当检测最终判定不合格的,发质量监督整改通知书。

4.4 其他不合格报告按有关规定处理。

目前情况不容乐观,随着建筑市场刚性需求逐年增加,房建工程日益增多,原材料不合格数量也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就本地区检测机构2008年上报不合格(异常)报告6247份,09年上报不合格(异常)报告6782份。不合格报告涉及材料(样品)有钢筋(含钢板)、保温板、防水材料、保温砂浆、混凝土试块、砖、瓦、沙、石等20多个种类。针对这些日益突出的情况主管部门加大了处理及抽查力度,2008、2009年组织相关单位对工地原材料进行了10多次的现场抽查,抽查结果及整改情况最后对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努力使工作做到更加公正、公开、透明,与此同时针对此类情况相应出台了具体措施及制度,要求对出现的不合格检测结果应及时通知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同时上报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应及时对出现的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处理(对涉及结构安全的原材料如钢筋实行24小时上报及处理制度)。要求检测机构单独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台帐,按月上报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部门。对于不合格检测结果隐瞒不报或者将检测不合格结果直接告知该工程施工单位或者材料供应商,更换样品弄虚作假的检测机构,建设(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应进行严肃查处。

参加测试情况报告篇(10)

关键词:钻孔灌柱桩 工程监理 工作 探讨

一、监理工作内容

(一)参加图纸会审,协助建设单位协调施工单位和

设计单位之间有关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

(二)参加审定施工单位所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技

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

(三)督促施工单位按图纸施工,执行国家有关规范

标准,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四)根据本工程要求,制定本工程监理工作实施计

划,参加会商施工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

(五)控制和认可施工质量,定期向建设单位报告施

工质量情况;竣工后,参加工程检验;

(六)监督检查工程进度,认定已完成的工程量,签

署证明;

(七)对施工过程中采用的设备和主要材料,在使用

前检查其质量情况,提出意见;

(八)对施工单位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测定的基准点

坐标、导墙(用于围护结构)、地下墙轴线等进行检查和复测;

(九)督促检查施工单位文明施工,注意施工安全;

(十)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资料归档工作。

二、检验工作内容

(一)分批抽检钢材、水泥、石子、砂子等材料性质

并提出分析报告;

(二)检查水下砼配合比、砼坍落度、砼强度,浇注

砼前泥浆的比重的正确性,提出评价;

(三)对桩的成孔直径、孔深、桩长、垂直度、孔底

沉渣厚度进行检查或测定;

(四)对钢筋笼的成型、焊接质量、钢筋间距、保护

层厚度、安装垂直度、标高、焊接质量进行检查和质量评定;

(五)检查导管安装,接头密封性,标高,第一次浇

灌砼后,测量导管底砼埋入浓度,控制砼的初灌量;

(六)监测孔内砼表面随灌注砼的上升标高;

(七)对桩基基准点、坐标、轴线、桩位、护筒标高

进行校核,复测;

(八)对砼灌量进行复核,计算充盈系数。

三、监理检测要求

( 一) 开工前必须提交的文件资料。

1. 承包单位签定的施工承包合同;

2. 地质报告及补充的钻探报告;

3. 灌注桩设计施工图及有关设计变更文件;

4. 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

(二)按承包单位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健全各级质保体

系,落实施工、检测、试验计量条件及人员岗位,并将现

有质量管理制度、各岗位主要职责、质量管理人员通报监

理单位;

(三)监理检测按有关的工程检测技术标准进行,对

不能落实执行的情况,监理人员有权提出要求改正,施工

作者简介:陈玉明,男,(1968.7.28 ――),教育背景:1999 年9 月-2002 年1 月在上海农业广播

电视学校学完成人中等专业;2007 年7 月完成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等专业,于此同时完成了工商管理

大专学业。工作经历:1989 年3 月进上海泗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担任公司资料员;1992 年担任公

司安全员;1995 年担任施工员,造价员;1998 年担任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科长;2005 年5 月任公司

副经理至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121•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年11 月25 日Cheng Shi Jian She Li Lun Yan Jiu•经济建筑•

负责人应说明原因或做出修改;

(四)施工承包单位在施工方案及施工总进度计划调

整或变更是需经技术论证并向监理单位说明,提出书面文

件,经建设单位共同确认后方可执行,承包单位的月度灌

注桩施工作业计划应提前以书面报送监理单位,以便协调

安排监理工作;

(五)施工单位应严格遵照灌注桩技术质量标准组织

施工、试验和检测。监理、检测人员对不按图纸、不按操

作规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随时制止,并通知

施工负责人予以改进。

四、监理检测实施方法

(一)测定定位:定位轴线、水准点需经监理审核无

误签字后方可进行桩位放样,开钻前对桩位校核,认定后

方能开钻,并做好测量记录、资料整理,并为后续开挖验

收创造条件。

(二)钻孔灌注桩工程全部为隐蔽工程,应督促施工

方严格执行三级检查手续,各工序按统一表格逐项填写并签

字负责。同时应经监理审核签字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凡不符质量要求未完备工序验收的不予承认工程完成量。

(三)本工程用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水泥

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单,应按进场情况分批取样检验提

出报告。进场水泥必须做安定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应交阅监理,经认可后方可使用,

必须进行监理单位可指定取样组织复验。若是商品砼,则

按商品砼的有关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四)进口钢材应有材质证明,必须在使用前经有资

质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检验结果经监理单位认可后方能

投入使用。

(五)砼配合比必须经试验室多方案试配,按强度、

坍落度、保水性、初凝等各项指标,并考虑水泥用量综合

比较后择优选取,使用外加剂,掺合料应经试配确定并应

符合相应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用配合比应经监理认可。每

根桩在砼浇灌过程中随机抽样制作砼强度试块(不小于)

一组,养护后测28 天强度,由施工总承包方负责每根桩的

汇总资料。当每根桩的砼由上、下两班生产的每班须做一

组试块(每组3 块)。

(六)各级质量监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协助现场

控制施工质量,预防为主,一旦出现事故应做好记录及时上

报,组织处理。对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应作出报告,在研

究处理方案时应请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参加,监

理人员对处理方案的实施应督促落实并做好方案实施记录。

(七)监理人员应坚守岗位做好监理检测工作,认真

填写监理检测记录及监理日记,现场由值班人员负责,有

关标准中的要求,办理工序质量签字。严格交接班,交班

必须交清当班中延续的工作,发生并待解决的问题及工作

中出现的有关情况,并在监理日记中写明上述交班内容。

监理检测及监理日记指定由专人保管。

(八)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由施工单位按专业要

求管理。监理单位有权监督,提交改进的意见。并视问题

的严重性,必要时可向主管部门反映制止施工,要求问题

解决后才能复工。

(九)监理单位每月根据承包单位报送的钻孔灌注桩

完成量汇总表进行核实,进出修改意见,在施工负责人说明

情况或同意后,监理单位负责人方可认为工程完成并签字。

(十)钻孔灌注桩验收

1. 成桩中间验收。按月度对已完成砼灌注的桩核实桩

号、规格、数量、工程量,由施工总承包方制定完成工作

量汇总表,报监理认可。同时整理好所有完成桩的施工原

始记录表。原材料按桩号分批,附原始试验单,砼强度待

各槽段28 天龄期试验报告完成后汇总按桩号补入。

2. 竣工验收。按成桩质量要求进行核验,并进行必须

的测试。在一系列测试的基础上提出质量验收综合评价分

析,在技术档案资料完备,现场条件处理达到要求后施工

上一篇: 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总结 下一篇: 简短的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