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21 14:54:55

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

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篇(1)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3―0031―01

“三爱三节”是指“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这些美德历来为人们推崇,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能动员和鼓舞孩子刻苦学习、奋发成才,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十分重视对孩子的“三爱三节”教育,从小抓起,从点滴抓起。

一、创设“三爱三节”的教育氛围

幼儿时期,孩子的语言和行为还处于萌芽状态,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所以,营造好的环境很重要。在实践中,教师要把“三爱三节”教育作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线,要注重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幼儿的生活相结合,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营造积极良好的氛围。如,可把“三爱三节”教育内容融入到入园、离园、盥洗、进餐、课堂活动等一日生活当中,使幼儿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自觉肩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责任,认识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祖国是创造幸福生活和实现个人理想的依靠。或结合本园实际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围绕“三爱三节”的丰富内涵,通过精心设计宣传海报、公益广告、主题标语、宣传橱窗、黑板报、文化墙等形式让“三爱三节”教育随处能见,随时可学。

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幼儿园,教师和同伴就是他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还要树立好的典型,表扬勤快、懂得节约、懂得礼仪的小朋友,并以此作为范本,引导幼儿改掉不好的习惯,向榜样看齐。

教师是幼儿关注的焦点,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进来,和幼儿一起“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三爱三节”,给孩子做良好的表率。通过各种努力,要形成人人知晓“三爱三节”活动,个个参与“三爱三节”活动的生动场面,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三爱三节”教育活动

在实践中,可围绕“三爱三节”的丰富内涵及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三爱三节”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如在升国旗的过程中,让幼儿认识国旗,理解国旗的寓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劳动,比如擦桌子、整理餐具等,体验劳动的快乐,了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或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引导幼儿参与不挑食、不乱倒饭菜、不浪费一粒米的“光盘行动”;或向幼儿讲述“节水”、“节电”的小知识,教育幼儿要养成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洗手要把水龙头开小、洗手后要关紧水龙头、不玩水、人走灯关、不开“长明灯”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引导幼儿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逐步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树立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篇(2)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35

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审美活动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作品。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们引导小学生对多种艺术作品进行学习体验,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动性和艺术实践水平,从而使他们获得与认知能力相适应的审美经验,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构建积极向上的审美品格。在小学教育阶段所学习的诸类艺术作品中,美术作品对小学生审美经验的构建占据着突出位置,下面仅就美术作品中的“民间剪纸”部分,谈谈其对小学生审美经验构建的拓展功能。

在构建小学生审美经验的途径中,有两个基本坐标是不能被忽视的,这就是艺术作品本身的丰富内涵和审美主体对艺术作品做出反应的感知能力。民间剪纸涉及民俗活动事项、传统生活方式、本原文化观念、工艺创造智慧等多层面、多领域的人文内涵。它既可以通过独特的工艺表现形式愉悦审美主体的视觉感官,又可以通过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审美主体的心灵感知,从悦目到赏心,持续不断地挖掘审美个体潜藏在意识深处的审美志趣,进而不断充盈审美主体的知识世界,并不断获得丰富的文化涵养。可以说,在两个基础的坐标轴上,民间剪纸艺术具有其它美术作品品类所无法替代的位置和功能。

就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而言,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美术样式,相对于其它美术品种,民间剪纸经千年历史已发展成为最普及、最能体现人民性的美术品种。在看似轻薄的一片片剪纸上,包含着一个极为丰富的人文世界,对小学生审美经验的构建,具备着多元化的拓展资源。在学习剪纸艺术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民间剪纸样式的学习,可以了解剪纸艺术独特的功能美。比如,美化生活环境的剪纸样式有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灯笼花等;装饰民俗事项活动的剪纸样式有喜花、礼花、供花、扎祭等。在学习中,学生们会清楚地认识到,在传统剪纸艺术中,视觉上的“美”与功能上的“好”是从来不分家的。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认为,好用的东西才具有悦目的美感。象窗花、灯笼花、烟格子的样式要求有良好的透光、透气性能,这样才有利于生活环境的使用。礼花也是如此,其样式取决于具体的礼俗活动,有贴、摆、挂等不同的样式要求。在好用的前提下追求造物的美观,是中国传统社会劳动人民普遍具有的朴素的审美创造心态,使民间剪纸艺术具有了独特的功能美。学生通过对民间剪纸题材的学习,可以了解传统的社会知识。比如,民间剪纸有人物题材、生活题材、戏曲故事题材、神话传说题材、吉祥寓意题材等。在学习中,学生们通过对传统社会知识的了解,可以间接地领悟到中华民族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审美品格。历史上,劳动人民对那些曾经为社会进步作出过贡献的人和事,进行着历久而弥新的赞美和颂扬。象人物题材中的“岳母刺字”,生活题材中的“二十四孝”,戏曲故事题材中的“西厢记”,神话传说题材中的“八仙过海”、吉祥寓意题材中的“瓜瓞绵绵”等,无不折射出劳动人民向好、向善、向美的精神追求,在不够完美的现实社会中,世世代代倡导着生命意志的正能量,激励着华夏儿女创造出辉煌的历史篇章。学生通过对民间剪纸纹样造型的学习,可以了解“天人合一”思想在传统图式艺术中的直接呈现。比如,在“连(莲)生贵子”、“事事(柿)如意”、“五福(蝠)捧寿”、“夫荣(芙蓉)妻贵”、“满贵富贵(牡丹)”、“室(石)上大吉(鸡)”等最常见的剪纸纹样造型上,劳动人民运用谐音取意的手法,借生灵万物将人的美好祈愿象征赋形,创造出一个显隐昭彰、妙趣横生的吉祥图式世界。在这个图式世界里,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本智慧,它消弥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概念界限,为主体认识客体打开了全息式的通道,在物我之别的表象中探寻物我交融的无限可能性。同时,在趣味无穷的纹样图式中,逐渐培养学生们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情感认同,让古老的人文智慧在一代代华夏儿女手中发扬光大。简言之,民间剪纸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在艺术的王国里闪烁着民族文化个性的光华。

就审美主体对艺术作品做出反应的感知能力而言,小学生对艺术作品做出主动反应的起点是兴趣。民间剪纸在制作过程中,其所使用的剪、刻、撕、烧烫等工艺手法和拼色、套色、填色、衬色、点彩等表现技巧,带有很显著的游戏特征,“玩”的学习方式容易激发小学生参于学习的兴致。同时,民间剪纸的图像造型受主观直觉肯定,不以再现客观事物为目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象只是作者产生联想的诱发体,这样的表现造型理念符合小学生心理知觉能力水平,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从而引发小学生进行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不被单一美术技法所限制,也不被再现客观事物所约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或好奇心,选择工艺手法或表现技巧进行剪纸学习实践,使兴趣或好奇心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转化成审美体验,并从中获得感知艺术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拘泥于画法、画理,不囿困于视觉科学樊篱,带有突破常规、个性鲜明的特点。这种培养感知能力的过程,也是养成发散性思维习惯的过程,对人才成长大有益处。

总之,在传统社会中,民间剪纸让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焕发出奇异美妙的光彩。今天,这种光彩不仅让审美主体感知到审美客体的艺术之美,还认知到审美客体的艺术文化之美。因此,其对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具有良好的拓展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它让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不只集中在眼前的审美客体上,还使经验主体在审美游历中心理更加活跃、感情更加丰富、意识更加清晰。这都有益于小学生各种潜能的发现和发展,从而促进其自身知觉能力、洞悉能力与审美能力和谐提升。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探索既是一种对人才素质培养的创新实践,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篇(3)

将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之中,一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素材,是高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二是新时代高校实现育人模式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高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三是能够有效推进塞罕坝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拓宽其传播路径。

二、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五育”教育的功能价值

(一)塞罕坝精神赋能德育

塞罕坝精神体现的“牢记使命”“忠诚于党”“家国一体”等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案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以及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塞罕坝精神赋能智育

塞罕坝精神所蕴含的“科学求实”“守正创新”等是高校智育的基本要求,塞罕坝人坚持科技引导、勤奋学习、大胆创新,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对待科学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了精神指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三)塞罕坝精神赋能体育

塞罕坝精神体现的“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等是高校体育的基本内容,三代塞罕坝人与恶劣环境斗争、敢闯敢拼、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是体育精神的高度体现,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增强拼搏意识、提升抗压能力、重视体育锻炼、不断提高个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塞罕坝精神赋能美育

塞罕坝精神中的“绿色发展”“文明和谐”等内容是高校美育的生动素材,历经60年的发展与建设,如今的塞罕坝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一年四季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无数艺术作品,无一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和人类辛勤劳动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是人才培养中美育的优质资源。

(五)塞罕坝精神赋能劳育

塞罕坝精神中的“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等内容是高校劳育的典型示范,塞罕坝人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劳作,实现沙漠、秃岭赋予人的劳动价值,用实际行动谱写生态文明建设宏伟篇章的真实事迹,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掌握基本劳动技能、提升劳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三、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三全五育四结合”模式构建

(一)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将塞罕坝精神全面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高校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把塞罕坝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理论素养和育人责任感,建立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分工、各级党组织和院系上下联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其次要整合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教育资源,通过多元立体的教育活动,打通高校课程教学、环境建设、管理服务等工作之间的壁垒,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多维协同机制;最后要适应大学生各阶段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统筹好各门课程和活动的有机衔接,将塞罕坝精神贯穿于学生各阶段学习和生活,高校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全过程。

(二)丰富“五育并举”内容,充分发挥塞罕坝精神的时代价值

高校进行五育融合创新实践,要在“五育”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下功夫,既要顺应时展需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也要理清“五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发挥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塞罕坝精神赋予“五育”教育的价值功能,将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五育”内容之中,要根据学校实际对其进行统筹安排,合理选择教育方式、载体和评价等,使各个育人要素在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发挥整体效应,推进“五育”融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篇(4)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206-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这是前提条件,也是必要条件。不同的时代对师德的要求也不一样,师德建设的内涵应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一、教师的基本定义与师德的简要描述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东汉时期的教育家杨雄曾经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为人师者,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素质教育强调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然对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师德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人格完美,而且对学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学生的今天,而且影响学生的明天,乃至终生。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

教师如果缺乏忠于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操和道德理想,就可能不安心教育工作岗位,做到长年累月,默默无闻,以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汗水,去为他人充当人梯,树立丰碑。

师德是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一种道德体系。师德随着历史的推移,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断更新。师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师德的丰富和升华需要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领悟与提高,然后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只有不断更新,不断实践的师德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一成不变的师德是不存在的,只有思想而没有行动的师德是毫无意义的。师德贵在升华和实践。

二、荣辱观的内涵与师德建设的关系

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爱憎分明的体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对公务人员为人民服务意识的要求,一切来自于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始终与人民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对科学的高度重视和对封建思想的摒弃;“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懒惰一事无成的警示;“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是对既分工又合作的团队精神的肯定,对自私自利行为的蔑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社会对诚信的呼唤,对见利忘义的鄙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国家以法治国逐渐向以德治国的提升;“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好的诠释。

人要有一点精神,尤其是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通过对荣辱观的学习和思考,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丰富自己的内涵,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悟这些新的内涵,并按照新的要求,指导和加强师德建设,来丰富师德建设的内涵,让师德建设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只有做好了师德建设,教师的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只有做好了师德建设,学校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只有做好了师德建设,教育才能不断进步;只有做好了师德建设,社会才能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荣辱观在师德建设中的应用

在知荣辱,立师德的实践中,不乏先进人物。上海义务支教编外“乡村女教师”查文红“一切为了孩子”,使我们共同感悟了“崇高”一词。在“5.12”大地震中为救学生而不幸牺牲的谭千秋老师,他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他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就像一盏明灯,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

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是教师正确对待自己的道德规范。这是由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夸美纽斯曾说:“教师职业本身就责成一个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在我国当代教育史上,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勤奋钻研看作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现代社会,科学突飞猛进,知识总量急剧增加,教师如果治学马虎,不学无术,定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也必将误人子弟,有损学生和整个社会的利益。第斯多惠多曾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总之,教师只有锲而不舍,刻苦钻研,才能不辱使命,才能完成教育事业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让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师德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应具体落实到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去。教育无小事,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荣辱观转化为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去,从而切实推动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篇(5)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98-01

珍珠球来源于满族采珍珠这种生产劳动。作为一个游戏项目,满族人民常在闲暇之余用它进行嬉戏玩耍。伴随满族人内迁,珍珠球也被带到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建国后,珍珠球仍停留在游戏阶段,经过挖掘与整理,并参考篮球和手球的相关规则,发展成了集竞技、游戏和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珍珠球作为满族人民在特定自然环境中,基于生产劳动而形成地寓欢庆丰收和传授技能为一体的一种体育游戏,具有鲜明民族特质和丰富文化内涵。认真分析这些文化内涵,不仅可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这项满族传统体育,还可积极推动珍珠球运动持续发展。

1 珍珠球运动的物质文化丰富

珍珠球运动的物质文化是实际存在并可直接感知的事物,具体表现为运动场地、珍珠球、球拍、球网、服装等文化内容。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了解珍珠球运动的直接方式,人类可通过这些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料,研究珍珠球运动更丰富的深层文化内涵。

珍珠球来源于满族采珍珠这种生产劳动。渔猎时代是儿童青少年学习采珍珠这种生产技能的辅助方式。没有单独场地,直接在采珍珠时的河水中进行,珍珠球则是取自动物膀胱。农耕时代,为欢庆劳动所得,满族人民模仿采珍珠劳动进行游戏。此时,场地由水中移到陆地,珍珠球也被充注了农耕时代的农作物果实。进入工业时代,为发展和弘扬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对珍珠球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将其作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进行展示和推广。这时要求场地须是能对参与者起到保护作用的平整长方形坚实地面,珍珠球演变成了内有球胆外有皮革或橡胶的工业制品,蛤蚌壳球拍被树脂材料取代,抄网的木支架和棉线也被金属和尼龙代替,运动服装由生活化变为节庆与比赛化。此外,正规比赛中的计时钟和秒表等更具时代烙印。从珍珠球的物质文化看,珍珠球运动在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发生变化时也在逐渐寻求改变。渔猎时代的动物膀胱、农耕时代的作物果实、工业时代的新产品新技术,珍珠球运动的物质文化既丰富又紧贴时代、充分利用时代文明成果,既同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又符合时代文化涵义。

2 珍珠球运动的制度文化完善

珍珠球运动的制度文化是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为保证这项运动顺利开展而逐步衍生出来的产物。其表现形式为珍珠球运动中水区、蚌区、船区中的各种行为准则和珍珠球运动的社会存在形态。

珍珠球运动的行为准则是在长期发展演进中逐渐形成的。早期珍珠球运动在河水中进行,仅要求能相互配合采到珍珠即可。移到陆地上后,就要求水区人员用手进行传球、运球;蚌区人员通过球拍来展示防守和进攻;船区抄网手通过手中球网为本次进攻画句号。随时间推移,这些能与不能的动作与行为逐渐得到认可,珍珠球运动的制度文化便应运而生。制度文化一旦出现就会成为后来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通过它来保障参与双方拥有同等权利并通过它来净化一切有意或无意的违反行为。

社会存在形态体现为组织形式和组织方法。早期,珍珠球运动主要功能是劳动之余的消遣娱乐和传授技能,功能较为单一。伴随社会变迁,技能传授功能随生活环境变化逐渐消失,随之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种竞技比赛形式,存在于民族传统运动会、存在于满族聚集区广场、也存在于全国各地各级学校的业余训练和比赛中,以标准化和制度化形式推动这项运动向正规化和严谨化方向发展;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存在于满族地区重大节日庆祝仪式上、存在于各地满族风俗旅游村中,以欢庆形式展现满族丰富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消遣娱乐形式,存在于满族地区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也存在于学校的课余体育活动中,以较为随意的方式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珍珠球的不同社会存在方式是其客观存在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从不同角度折射这项运动的社会存在价值与意义。

3 珍珠球运动的精神文化可贵

珍珠球运动的精神文化是整个文化内涵体系中最核心部分,它的作用不局限于运动场上,还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竞争与合作的真切涵义、个人成就与集体荣誉的辩证统一等等。在运动场上具体体现为进攻和防守中追求个人贡献与团队合作有机结合、公平竞争和奋力拼搏融为一体;运动场下体现为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健康价值观念和严格道德约束。它使珍珠球运动参与者会在运动中直接感受这种精神文化,也会使场下观众在观看参与者的规范行为中接受精神文化教育。

珍珠球运动中,参与双方在速度、力量、耐力、技战术甚或心理与智能等方面都始终存在对抗和竞争。运动中,你进攻中有交叉步突破,他就有防守侧滑步跟随、你有投篮他就会有封盖、你有抄网的活动篮筐他也有挡板的移动长城。同时,在竞争状态下,观察对手技术运用习惯和战术配合特点,快速进行分析判断并积极采取对策,以求扬长避短、克敌制胜的战术和心理、智力竞争也会无处不在。作为集体项目,珍珠球运动既有竞争,也有协同配合。防守中,水区4名队员或采取半场、全场人盯人协同防守,使防守始终对对手保持压迫;或采用区域紧逼,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特定区域内利用4个人之间的遥相呼应来对球和人都施加压力;或采取协同防守重点压迫球,寻找机会对有球队员进行夹击,争取在局部形成以多防少,努力实现破坏球或截获球。进攻中,水区运动员可充分利用球体小、重量轻、易控制等特点进行掩护、传切和空切跑动、变速变向突破分球、居中策应完成攻击等各种固定和机动形式进行密切合作。

珍珠球运动追求竞争与合作的精神文化,是满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艰辛历程中所养成民族性格地具体体现。珍珠球是加强竞争意识和合作主动性的具体表现,具备载体和强化的双重功能。长期参与珍珠球运动,就会在不自觉中赋予竞争与对抗、理解与合作的普遍社会意义,在个体的积极中奠定群体胜利基础,在群体的胜利中成就个体荣耀。

4 结语

珍珠球运动经历了初创和逐步完善的漫长历程。从生产劳动之余的游戏到技能传授再到成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不同发展阶段都被赋予了丰富文化内涵,剖析珍珠球运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为了使人们能从更高层面去理解这项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使人们在奔跑跳跃、抛掷运投、攻防抢打中伸展四肢、强健躯体、愉悦精神地同时体验到其中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

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篇(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6JK1120);汉中市科技发展专项计划项目(2013hzzx-23)。

引 言

为了实现对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国家制定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武术以其内容体系的丰富性、攻防效果的神奇性、锻炼系统的完整性以及健身方法的独特性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它对我国的诸多社会文化形态予以浸透,例如传统哲学、政治伦理、文学艺术、民俗风情、军事思想、健康观念、医学理论等。武术的丰富内涵决定其不仅可以增强习武之人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还能够极大地推动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以及审美艺术素质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素质教育是一个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的概念,它指的是以推动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升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以及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一项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概念包含三点内涵:对受教育者的潜能进行充分开发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社会文化对社会合格成员进行塑造的一种教育方式;推动受教育者实现个性化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根据这一概念可知,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始终将受教育者的能力培养囊括在内,但是若对能力与素质进行比较,发挥根本性作用的则是素质,两者的关系表现为:素质为能力奠定基础,能力对素质予以体现。素质的高低决定能力的大小,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较高的素质,他就会在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较之一般人具有更强的适应力与创造力。此处,素质教育所讲的能力并非一种操作技巧。除了以往的体力与智力之外,素质教育还包括各项非智力因素。素质教育是以知识的传授以及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予以提升。

以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内涵为依据,与学校教育职能相结合,本文将知识的传授视作学校的传统使命。现如今,素质教育仍认为知识传授是其主要职能之一,但是这里的知识所涉及的范围有所扩展,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为其两个重要分支。早期,人类在进行知识传递之时多以人文知识为主;近年来,自然科学的兴起使科学知识逐渐发展为学校教育的另一项主要内容,学校教育工作呈现出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的局面。在当今社会,知识量急剧增加,陈旧率不断上升,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各项知识只是一个最基础的部分。相^于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即教会其怎样掌握知识,怎样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武术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表现与内容

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武术教学有两种表现形式:(1)以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2)以参加比赛的方式对武术的自身价值予以体现。同时,武术教学也有两种显著的功效:一是工具性的发挥,即武术具有实用性;二是传统性的发挥,即武术教学中的德育培养是培养全面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虽然武术教学并非政治说教,但是过分强调武术的实用性而对其德育作用有所忽视的做法同样不可取。在武术教学中,德育重在感染与熏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优秀的体育教师都会将课堂视作艺术舞台,将对学生认识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化为培养其思想行为品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之时,武术教学并不能仅仅依靠课堂。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大武术”观念的树立十分必要,它有利于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大武术”以武术教学与社会性教育为其主要特征,教师需采用多种方式向学生传授各种锻炼方法及课余时间所需锻炼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发展自己,并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武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

1.增强体质

一定的身体素质是练好武术的保障,反过来,武术锻炼又有利于人体素质的发展。套路练习对眼、手、身、腿、步的配合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有较高的要求,复杂的武术动作可以有效刺激并改善大脑功能。除此之外,武术有较高的养生价值,例如太极拳“外视安逸,内意鼓荡”,它对西方体育中的外在形体追求予以超越,更加注重人体的内在活动,以健康为本,真正地做到了“身心俱练,内外双修”,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契合。丰富多样的武术内容与锻炼形式可以对不同性别、年龄及体质的人群需求予以满足,适应性比较广泛。

2.磨炼意志

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利于习武者获取武技真谛。武谚曰:“未习打,先练桩”,意为拳法的学习应以站桩练习为基础,具体站桩时间的长短要遵循“由少至多,倦则少息而站,酸苦至极点,始可休息”的原则,而站桩的目的则在于对腿力的增强及下盘的稳固,此外,亦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意志的磨炼。在武术锻炼过程中,酸筋痛骨现象时有发生,一般人难以忍受此种痛苦,因而需要练习者具备足够的思想准备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只有坚定了武术学习的信念,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刻苦磨炼,才可以真正实现武学上的造诣。

3.培养道德情操

中华民族具有讲礼仪、讲道德的优良传统,武术中的武德教育实现了对这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习武德为先”,通过接受武德教育,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习武的目的,逞强斗狠非正道,做人的道理是需要掌握的真谛。在社会生活中,武德的基础由日常道德构成,它对习武之人提出了尊师爱友、报效国家、匡扶正义、见义勇为、遵纪守法、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等多项要求。

4.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武术运动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且技理互通。通过学习武术,学生不仅能够品味潜藏在武术动作中的意境神韵,还可以感受其醇厚的武术文化,对形、神、力、健等韵味加以体会。由此,武术教学可以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进行培养与提高,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开展智能化教育,可以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并掌握创造与求真的能力。武术教学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进行培养,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武术将多层次的文化内涵囊括其中。通过武术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够使其掌握丰富且深厚的武术文化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进而对学生的求知欲望予以满足。(2)推动学生的智能发展,武术教学过程中的练习环节有利于学生快速反应能力与判断能力的培养。通过武术教学,学生的智能水平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5.培养劳动素质

在我国,武术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其最初产生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祖先逐渐形成并掌握了武术这一项基本技能。通过武术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怎样从事劳动,同时通过劳动对自身进行锻炼,使其认识并理解各项劳动技能。

6.提高审美艺术素养

武术不仅具备健身与实用价值,还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在运动过程中,武术可以通过动作的交替变化对动感的强烈性、事态的均衡性、节奏的恰当性以及韵律的和谐性等多种特点予以体现,其套路运动的不断变化更能够在演练过程中陶冶习武者的情感,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及审美能力。

结 语

武术教学是加强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的一个有效手段,它有利于素质教育政策的实现。武术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为切入点,尤其是对于体育教育工作人员来说,要做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认真开展武术教学,通过武术教学不断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个性能力。同时,对其自我生存能力进行锻炼,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地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宇、李伟:《浅谈武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8年第9期,第8-9页。

[2]陈福刁:《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第4期,第467-469页。

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篇(7)

前言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新世纪,语文教育要顺应这一新形势,充分发挥新课程的独特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教学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认为只要充分理解教材中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德育的由来及重要性

德育,一个永恒的社会话题,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灵魂,而且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人类对“德育“的认识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抑或是中国与外国。它永远都是人们讨论的教育问题。

“德育”这一词语,并不是从古就有的,它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形成的。我国古代把“教”字解释为“觉悟”,就是提高人的觉悟(即德育)的意思。我国古代名著《学记》里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孟子说:“善政不如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这里所讲的“教学”、“教”、“学”都有教化之意……因此,我国古代教育家,虽还没有用德育的概念,而是利用“教”来影响、统治人民。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曾用过“道德教育”和“训育”等概念以示德育。而明确使用“德育”概念的,是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输入我国之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中国教育改造》一书中,明确使用了“德育”的概念,并把它看成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国家对德育一有个更为深刻的理解。改革开放后,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倾向于用“思想品德教育”来表述教育概念。至此,德育这一概念基本形成。

当前形势下,国际竞争实质上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教育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

从对德育的概念及作用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德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让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例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培养中学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德育教育,要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

既然语文教材对于涵养学生的德育具有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语文教师在语文教材的分析中就应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并选取恰当的德育方法来实现教材的德育内涵与价值。

(一)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分析德育选文

语文教材德育内涵实现的主要阵地是语文课堂教学,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德育选文,做到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现在的学生在正确对待人生和刻苦自律、热爱劳动、服务集体、勇于奉献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他们看问题往往偏重于表面而忽略了本质。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例如讲读课文,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从而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受到思想教育,把德育选文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如在讲解《师说》这一课时,就应该让学生反复理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让学生理解教师的含义,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中师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思想基础。这就是语文德育与智育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说明语文学科的德育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进行,要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德育选文,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课文语言文字本身。

(二)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

在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句,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例如讲解《离骚》,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的生平理想,了解楚辞体的文体特点,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一名句,理解屈原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并在此基础上记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名句,理解屈原为解决人民的疾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面对困难时,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由于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把它抽出来重点讲解,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

(三)加入情景教学,使学生在表演中受到德育熏陶

在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历代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向学生们展现了一个丰富的人物长廊。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作品中的主要角色,通过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外貌特征,理解性格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而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教育。例如在讲解曹禺的《雷雨》一课时,让学生课下分组准备,节选课文内容,组织排练,上课时表演。表演时学生基本都能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能通过分析时代背景来理解人物特殊性格产生的原因。向鲁大海的粗鲁、卤莽,完全是由于他对资本主义的仇恨而表现出来的;而周朴圆的阴险、狡诈也是由于他自身的阶级特点所要求的,他俩身上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因此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父子。而学生也能在这一分析中,更好的理解这一阶级矛盾的本质,认清资本主义的冷酷无情,加强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各个时期的语文教材都是从我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采撷来的一束束璀璨夺目的奇葩,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深邃的哲理,对当代学生的德育教育都有推动作用,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实现德育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篇(8)

引言: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这漫长的发展时间中汇聚了大量的优秀的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当中包括了丰富的民间游戏、传统手工艺等等珍贵的教育资源。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性格塑造与开发智力的重要阶段,在幼儿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可以让幼儿感受并喜欢传统优秀的文化内涵,而且还能够为幼儿构建恭谦温良的思想品格,这对于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1.传统文化中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

1.1诵读优秀经典与篇章

文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其中包含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对于幼儿智力的开发,性格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诵读经典的方式,能够让幼儿了解并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让他们对于人与事有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新时期的幼儿课堂中,国学内容早已成为了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说“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等等,这些内容的运用对于调动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1.2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

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组成,不但能够培养幼儿对于事物的观察力,还能够强化幼儿的审美意识与人文素养。民间艺术作为伟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还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因此,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到幼儿课堂教学当中,不但可以让幼儿摆脱传统幼儿美术教育的框架约束,还能够强化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良好的创作环境,应当要先从幼儿的兴趣进行着手,并对幼儿的作品进行鼓励与表扬,提高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

2.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资源的运用

2.1开展主题活动

想要发扬并传承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主题活动的方式来实现,而活动主题应当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喜欢的项目。通过活动能够为幼儿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逐渐地接受并喜欢上传统文化。

2.2结合传统节日

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像我国这样重视各类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与重视。我国的节日繁多而且隆重,例如说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等等,这些不同的节日当中既包括了尊老爱幼、勤劳善良、热爱生活等思想,还包含了劳动人民对于先贤与文化的重视。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并融入到教育过程中来帮助幼儿提高文化素养。除此之外,幼儿园应当要在探索与研究传统节日的前提下,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设计出适合幼儿的课程,从而实现幼儿资源合理利用的目标。同时在进行幼儿的日常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对强调幼儿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2.3在家庭教育当中渗透传统文化

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90-02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我们全面深化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战略,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意识,丰富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内涵,加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职业学校当前面临各种矛盾和挑战的根本出路。这些年职业教育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与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的高科技时代变化相比,与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日益激烈的竞争相比,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步子还有点缓。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实施职业学校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一、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论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还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都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我们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在生产一线从事制造、维修、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担当这一历史重任,职业学校责无旁贷!在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前,改革是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诸多方面中,其中心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技术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是职业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当前,有的职业学校生源充足,而有的却面临“学校招生难、学生就业难”。其原因就在于前者有“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学生,而后者却把职业教育简单地等同于职业培训,重技术教育,轻人文教育,甚至以单纯的技能学习代替素质的全面培养。当学生步入社会后,有的劳动观念弱,劳动习惯差,不珍惜劳动成果,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缺乏奉献精神,缺乏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有的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无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样的学生绝不是现代企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因此,职业学校必须树立质量观念,把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的重点。

二、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职业学校的“职业”特性,决定了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具有其特殊的内涵。《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职业院校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这段话明确了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内涵应具备的实质内容。综合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

1.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品行修养。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通过学习讨论党的富民强国政策,回顾我国“航母”出海、“神十”飞天、“蛟龙”下海等辉煌成就,展望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使学生牢固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理想信念;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学生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进行集体主义观念教育,使学生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热爱集体、凝聚团队精神力量,为集体荣誉增光添彩,自觉同危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进行法纪观念教育,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的法纪观念。进行社会实践教育,丰富学生社会阅历,增强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能力,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发展的软实力。进行意志品质教育。使他们敢吃苦、能吃苦、享受吃苦的过程,勇于同困难作斗争,以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

2.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理念。培养学生掌握一些生产经营管理、市场开发与利用、谈判策略、就业技能和技巧等方面的常识;善于开拓一条新路,尝试一条自我发展的创业之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

3.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强势话语和实践主题。学生创新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它表现为既标新立异,又实事求是;既有广泛兴趣,又能全神贯注,坚持不懈;既敢于冒险,勇于挑战,又有强烈的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通常就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平台搭建,强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加大“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力度,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决定职业学校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素质教育必须在实践中进行,实践中又可以积累知识,感悟生活,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增强学生的才干和本领。

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实践

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思想,而不是一种现成的教学模式;它不是单一的学科教法改良,也不仅仅是增加课外活动或选修课,更不只是特长教育,它必须贯彻从管理到教学,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的所有教育因素中。

1.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教师不仅有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理念,而且要有博大精深的知识储备和一专多能的能力资源。因此,职业学校应重视教师的教育培养,并加快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多种技能一体化,教师与工程师一体化,教育与管理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

2.探索一套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职业学校教学体系。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应落实到教学的各个因素和环节中,从课程设置到课堂教学,从教材到教法都应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首先,在课程设置教学方面,要对接产业、融入企业、服务就业,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为核心。基础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其次,应形成以实践为主导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把实训教学与生产经营密切联系,将教学、实习、生产、经营等教学过程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适应社会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最后,课堂教学是实施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为学生搭建施展本领,彰显个性能力和才华,提升素质的平台,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创建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在愉悦中提高能力。

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篇(10)

人才竞争是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培养人才基地的高校就要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许多资料显示:社会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需要的都是具有高素养的创新人才。这里的“素养”是综合素养,包含职业素养。本文从职业素养的内涵、构成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方面梳理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担任某项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专业知识,是一定职业要求和规范内化于从业者的综合外在表现,反映从业者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职业素养拥有丰富的内涵,通过对目前社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的调查分析,一个合格的劳动就业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丰富而专业的职业知识、娴熟的职业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成熟的职业心理和优秀的文化素质等基本职业素养[1]。这些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形成以适应当前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技能的学习,忽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文化知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在职业发展上缺乏连续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需求。职业素养教育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企业人才需求而提出的,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高校针对不同行业,开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方针,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岗位能力,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活动[2]。 

(二)职业素养的构成。 

职业素养包括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两部分,其中职业素养的基础能力是指知识与技术技能,核心能力是指职业道德和修养、职业习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 

1.职业素养的基础能力 

职业素养的基础能力包括知识能力与职业技术技能。知识能力分为显性知识能力和隐性知识能力。显性知识是用文字、公式、图表描述的知识,是人类活动经验的固化,比如科学、技术、工程;隐性知识是隐藏在实践中需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体会或顿悟的知识。对于隐性知识的领会并转化为从业者的内在素质,前提是参与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不断实践,将原来根本不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渐渐以无意识的状态糅合在一起,慢慢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显性知识是隐性知识的基础,显性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获得,隐性知识运用得越多,越有利显性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职业技术技能是完成某项专业活动所具有的工作流程、技术知识与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可以通过实践反复训练而习得。 

2.职业素养的核心能力 

职业素养中的核心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由职业道德和修养、职业习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职业道德和修养包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刻苦勤奋、谦虚团结、文明创新;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习惯要求越来越高,所谓的职业习惯其实是劳动者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养成自觉遵守职业操守与行为规范的自动化行为;方法能力是指处理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处理事务的判断决策能力;社会能力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通过有效的自我调整,从心理上、行为上改变自己以实现融于社会的一种自我调整或适应能力[3]。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创新能力内涵。 

当今社会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根本的因素。未来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为适应这一趋势,提高国民素质,我国高校逐渐关注学生的创新教育,尤其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4]。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有效地解决社会实践中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知识、智力和非智力三个方面因素。 

上一篇: 风险管理技术风险 下一篇: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