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17 15:57:50

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方法篇(1)

虽然金融市场多标度分形的理论研究,能分析出金融资产价格在不同时间纬度上的波动信息,为探究复杂的金融市场提供一个新的方式。但是当前很多研究仅限于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多标度分形特征的检验,还没能从多标度分形理论的分析中找出实际可操作的金融管理决策信息。本文提出了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利用多标度分形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全新的风险管理研究模式。

一、金融风险管理现状

现代的投资理论最关注的是收益的提高和风险的控制,非常重视对风险进行控制,而投资组合理论恰恰是控制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核心思想就是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今年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金融市场并不是随机游走的,市场价格也并非随机、独立、不可预测的,颠覆了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人们开始研究新的理论来解释有效市场假说无法解释的现象,分形市场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多标度分形理论

(一)分形的由来

分形理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分形之父”法国著名数学家MandeIbrot提出的,他在《Science》上发表《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这一论文的出现标志着分形理论的开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MandeIbrot发表新著将分形理论应用于金融市场,合理的解释了一些VaR无法解释的现象,给予了分形新的活力和应用方向,先进分形几何以及广泛应用于金融、工程等领域。

(二)分形市场理论

分形市场理论是分形理论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由于在现实的金融市场存在着许多VaR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P/E效应,BTM效应等,分形市场理论是VaR与实际金融市场不相符而产生的新理论。分形市场假说认为:金融市场是由众多大小不一的投资者共同组成的,不同投资者因为接触到的信息不同,对于信息的理解不一样,从而对于信息的处理上也大不相同,投资者存在着一些非理,因此分形理论更加贴合市场实际。

(三)多标度分形理论的发展

多标度分形理论是随着单分形理论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理论,借助统计学思维,研究概率的分布规律,可以说多重分形是由分形结构上定义的多个单标度组成的无限集合,表现出不同区域质量分布的标度性质。传统的单分型理论仅仅只能表明资产价格变化的宏观规律,无法对局部进行细致的描绘。多标度分形理论用一个普函数表现各个时间标度的特征,从局部细节出发最终研究整体变化,不仅能分析出市场稳定模式下的投资风险,还能对市场出现剧烈变化时候的风险进行评估,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目前多标度分形理论在市场中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检验市场是否存在多标度分形特征,并将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分析出来,第二是利用多标度分形理论建立金融投资数据模型,用来对金融风险进行预测、管理。2014年,相关研究者利用MF-DXA和主成分析法,对中国与美国股市收盘价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和美国股市的相关性存在着明显的多标度分形特征,该研究表明金融市场的多重分形特征是普遍存在的。多标度分形特征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首先,由各个时间序列的不同分布形态产生的,这种情况下即使随机打乱序列也不能消除多重分形性;其次,是由于不同波动之间的相关性产生的,这时的随机打乱序列能消除多重分形性。目前在理论与实践各个方面,成功将多标度分形理论应用于金融市场分析的成果还不是很多,多标度分形理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基于多标度分形理论的风险测度指标

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波动性。金融风险指投资者收益的不稳定性。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由多个市场因素的变化而引起资产价值的变化所产生的风险;信用风险,指由于违约而导致的风险;流动性风险,由于资金流动性降低而带来的风险;操作风险,由于交易系统不健全、管理水平不够或其他人为原因而导致资金损失的风险。

(一)风险相对测度法

风险相对测度法是对市场因素变化与资产收益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得到的结论可以判断资产收益的波动情况。这种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资产价值作用于市场因子的敏感性,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方法应用于实际测量市场风险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方面,只能检测出相应的损失比例,不能测量出损失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这种方法非常依赖测度对象,比如Beta只能应用在股票类资产的测定上,久期、凸性适合债券类资产,这种方法很难测量出一些资产组合的风险;最后,对于假设条件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在计算资产组合Gamma值时,需要假定波动率和无风险率为常数,但是实际这两个值并不是常数,测量的结果并不准确。

(二)风险绝对测度法

风险绝对测度有方差及其变形、VaR模型两种。HarryMarkvitz1952年在《金融学杂志》发表《证券组合选择》,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现代金融经济学的诞生。Markvitz在论文中写到利用“均值-方差”模型来对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进行计算,至今仍广为流传。Markvitz把投资风险比作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可以利用方差和标准差来进行计算,能进行良好的统计,自此以后利用方差、标准差作为金融投资风险测度指标被广泛应用。风险价值(VaR)利用统计思想对风险进行评估,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为VaR可以简单、直接地表明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大小,又是依靠严谨的统计思想作为依据,因此被得到广泛应用。虽然VaR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VaR的估算方法是建立在金融资产收益符合正太分布情况下的,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实际的资产收益率并不完全符合正态分布,呈现尖峰胖尾形态。因此,仅仅利用正太分布来计算VaR值,得到的数据往往低于风险实际值,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金融投资,很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VaR方法并没有注意到各个时间标度上的资产波动联系,从而忽略了许多有关价格波动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金融投资风险管理、期权定价等金融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运用多标度分形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在收益率符合正态分布模型方面,风险管理分析理论方法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比如VaR,但目前市场的实际收益率呈非正态分布,利用多标度分形理论方法对市场进行分析,得到的不同程度市场价格波动信息,但是传统的多标度分形分析方法所得到的信息并不能直接应用到金融风险管理中,在考察价格的大幅波动情况时,虽然多标度分形分析方法能将这些大幅波动信息“筛选”出来,但这些信息都是被放大了许多倍的数据,已经远远偏离了原始的价格波动信息。可以利用多标度分形分析方法,针对两个大盘指数价格在时间序列上进行实证分析,有效的检验中国股市存在多标度分形现象。是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多标度分形分析结论,为了验证其价格序列波动有无具有多标度分形关系,利用α随着q的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图形,来进行有效的判断。如下图,计算了q=-10,-9,…,-2,-1,…8,9,10共21个值时的α值,能够分析出α和q之间有着十分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这种非线性关系准确的验证了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原始价格序列波动具有多标度分形特征。五、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应用多标度分形理论存在的问题目前多标度分形理论之所以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不是十分广泛,主要是因为利用目前的多标度分形理论得出的关于价格波动之间的统计信息非常粗糙,这些信息还不足以精确地表现出金融市场的具体信息,无法满足更高程度风险管理工作的需求,需要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于多标度分形理论的研究,从统计结果中提炼出更具有价值、精确程度更高的风险管理信息。同时因为多标度分形理论的提出并不是在经济学领域,所以多标度分形理论对一些经济现象还无法合理地进行解释,需要对多标度分形理论进行合理的改善,让其更适用于金融风险管理。多标度分形理论是基于金融市场非线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多标度分形特征表明现今的金融市场具有比以前单标度分形特征更加复杂的特性,通过对金融市场多标度分形理论的研究,可以为探索金融市场的复杂性提供一个方式。目前多标度分形理论和模型在金融市场的成功应用,为该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能有效解决多标度分形理论的一些不足,使得金融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鹏.基于多标度分形理论的金融资产收益非对称性测度方法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03:114-127.

[2]陈王.分形市场下金融传染的定量测度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风险管理方法篇(2)

二、风险管理模型建立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包括系统和工作分析、危险源识别两个步骤。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需要紧扣工作本身,使安全控制过程融入每项具体工作过程中。该步骤强调工作者在工作中提高自身风险意识、增强危险源识别能力,这不光是构建维修风险集的基础,也有利于工作者的自我保护,提高自身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依据某公司机务工程部收集的航线维修风险识别报告,并按SHEL模型进行分类,可得风险因素集。L因素集U1包括:维修技术能力不足U11、工作准备不足U12、维修者疲劳作业U13、规章程序不熟悉U14、手册标准使用失当U15和维修者错漏忘U16。L-L因素集U2包括:维修人员分工不明U21、向机组了解故障现象不全U22、工作交接错漏U23。L-S因素集U3包括:人员能力训练不足U31、安全文化缺失U32、手册不受控U33、停场时间不足U34、规章程序不合理U35、现场管理制度不合理U36。L-H因素集U4包括:飞机新构型认识不够U41、航空器维修性不好U42、维修设备工具不当U43、设备工具准备不足U44、航材供应不当U45、机队利用率过高U46、运行环境恶劣U47。L-E因素集U5包括:工作天气差U51、工作环境恶劣U52、工作任务重U53、工作场地后勤保障困难U54。2.风险评估[5-6]按照SMS理论,风险评估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两个阶段,采用的方法为风险矩阵法,风险值=严重性*可能性。依据严重性和可能性量化表确定风险对应的具体量,求乘积得到风险值。该方法简单、直观,然而缺陷在于量化分析过于主观,且分析中对各风险孤立看待,忽视了风险是航线维修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系统性差,不利于风险控制措施的统一。模糊层次分析法是将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进行风险评估具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计算精度高、结果易于理解的优点。(1)计算权重根据模糊判断矩阵*()ijnnR=r可得权重向量()inW=w,其关系满足公式1[7]。11112niikkwrnana==+∑(i=1,2,...,n)………………公式1其中a=(n-1)/2。利用MATLAB数学软件,计算可得权重向量如下。准则层R:W(R)=(0.23000.28000.18000.13000.1800);指标层U1:W(U1)=(0.17330.25330.13330.13330.09330.2133);指标层U2:W(U2)=(0.30000.40000.3000);指标层U3:W(U3)=(0.18000.22000.26000.14000.10000.1000);指标层U4:W(U4)=(0.14760.21430.11430.11430.08100.14760.1810);指标层U5:W(U5)=(0.16670.23330.30000.3000)。(2)风险因素排序指标层各风险相对于航线维修的权重值计算公式为:()*()iiw=WRWU(i≤准则层的项数)…………….公式2依据公式2可得风险因素排序。其中,U22、U21、U23、U12、U53、U54的权重均高于0.05排序靠前,U43、U44、U45权重低于0.015排序最后。(3)风险评价通过准则层的权重可以看出航线机务维修工作中面临的风险趋势更偏重于人的因素及人与人的沟通因素,而硬件方面的风险相对较低,软件和环境方面的因素居中,该结论符合航空维修业发展现状。通过指标层的权重可以得到人的因素中工作准备不足、维修者错漏忘、维修技术能力不足和维修者疲劳作业产生的风险机率高于其他指标。这有利于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使应对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3.风险控制人的因素和人与人沟通的因素是航线机务维修风险的首要来源,需重点关注并采取措施预防。在机组反映故障现象时应高度重视、全面了解;在工作中明确人员分工,防止工作交接的疏漏;工作前加强准备工作,全面弥补自身工作能力的不足;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协调维修程序,防止维修中的错忘漏。人与软件和环境的因素是航线维修风险的重要来源,需重点注意维修手册的时效性、积极构建安全文化、加强维修人员技术训练;还需加强工作者劳动保护和维修的后勤保障,克服工作环境的恶劣,依据人力、时间合理安排工作量。随着航空器的技术发展,因为硬件原因造成的风险已大大降低,但仍要加强对维护机型的学习,充分考虑飞机维修性、机队运行环境恶劣和利用率过高对航线维修的影响,特别是对高高原航线多、机队运行量大的机队和航空器尤为重要。

风险管理方法篇(3)

关键词:

制药公司;融资风险;融资风险

管理融资是企业资本的起源渠道,是后续完全投资举动、管理活动等根本基础,企业征集到资本,才可以顺利开展各个活动,企业完成利润目的。可是,市场经济变幻莫测,只要与企业融资有关的条目产生转变,给企业带来的融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医药制造业现阶段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人民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国家及人民的关注,而作为健康产业中的基础产业,医药制造业的发展也备受国家的关注。任意的融资活动均可能带来一定的危害,在融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将会面对许许多多对企业危害的问题,尤其是自近年以来金融紧控局势下,当前融资危害可以说存在于各种制药业中。制药业的融资危害主要是指因为各种不确定要素的影响使其在融资过程当中碰到的,根据多年的融资体验及融资风险重要的有:该国经济政策所致使的融资危机;融资危机制药业的管理不稳定性对外界经济环境的依赖性对比较大,是以制药业除对国家产业战略、金融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外,国家经济制度调控,行业竞争形式的加剧,也将增加制药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影响制药业的经营管理及其发展;管理水平底下所致使的融资危机经营水平低下,制药业无论是举行迂回融资,还是直接融资,还是会面对许多融资困难,融资危害往往很大。信用危机在融资风险中小企业信贷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融资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管理方法。

一、融资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1.融资风险的含义及特点。

融资,在狭义上,它是一个企业的资本收集活动。也就是说公司依据本身的生产管理状态、资本具有的状态,和公司将来谋划成长的趋向,经过科学的展望和计划,选取必然的方法形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并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理财行为。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即货币基金的融资,通过各种方式的融资市场各方筹集或贷款资金。融资也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不经过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其融通的资金直接用于生产、投资、消费。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体,从最后贷款人到最后贷款人,如企业对银行,信托公司和其他融资行为。融资风险概念。完工风险是指活动在没办法竣工、展期完工或有竣工后没办法达到想要的运转程序而带来的危害。名目中的竣工危害存在于名目建造阶段和生产阶段中,它是名目融资中的重要中枢危害之一。名目中竣工危害对项目公司来讲意味着息金付出的增长、贷款了偿限期的延长和墟市时机错过。信用风险名目的融资所面对的一种信誉危机是指名目全部有关的介入方不能实行协定职守和任务从而出现的危害。作为银行提供贷款,赞助商也关注可靠,真实,专业能力强和信用好的参与方。生产风险是一个通用术语,它在辨别生产阶段和操作阶段过程中,资本储备,原材料,电力,生产和管理,劳动力的地位及其它组成部分的存在。它是名目融资中的另一个重要中枢危机。生产风险主要表现在:资源风险、能源、原材料供应风险、技术危机、经营管理危机等。市场风险便是指在一定经济程度下是不是按照原来维护产品质量和产量,和产物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振动所带来的各类危机。市场风险主要有价格、需求、竞争,这三种危机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金融风险是项目中的金融危机重要表现在融资中的利率危机。工程的发起人与贷款人务必当真对难以把持的金融市场上能够呈现的种种转变加以仔细分析和展望,如利率上升、通货膨胀、汇率振动、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向等,这些要素都会引起其名目的金融危机。政治风险名项目的政事危机可以分为两大种:一种是该国风险,如借款人住址的国家政治体制的解体,对名目的产物共同抵抗、执行禁运、中止了偿的债务等;第二种是该国政事经济政策稳定性的危机,比如说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调动,税收轨制的变动,外汇治理法规的变动等。要承担政治危机,在任意的外国融资,借款人和贷款人应确保,政治危机的名称可以涉及到每个阶段的名称中。环境保护危害便是指认为知足其环保律例请求从而增添的新资本进入或有唆使名目停产等等的危机。伴随着大众人愈来愈多的重视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许多国家已经发出越来越严重的法律和法规来控制废物,有害物质,辐射,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例如"污染者承当环境债务”的规定仍旧慢慢的遍及承受。所以,也应该更加注重名目的融资期内有可能出现的任意相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危机。

2.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是指社会组织或小我经过下降危机的悲观成果的计划经过,通过危机的辨别、危机的评估、风险评价,并且在此选取的基础上优化组合许许多多的危机管理技巧,因此对危机施有效节制和妥善处理风险避免致使亏损的严重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本钱得益最大的平安保证的一种经营。

2.1风险辨别。风险辨别便是指在危险变乱发生前,人们经过行使种种方式的体系。从而持续的了解所面对的许许多多的危机和阐发风险变乱中发生的潜伏的缘由等。此外,风险识别还包括感知风险和风险分析感知风险即懂得客观存在的许许多多的危机,是风险辨别的根本的底子,凡是只有经过感知风险,才可以进一步在此风险的基础上举行剖析,探求致使危机变乱产生的各个前提要素,来制定危机急切的处置计划,从而进行危机管理计划办事。分析风险便是剖析了解引发危机变动的许许多多的要素,它是风险辨别的重要环节,亦然也重中之重。

2.2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简介。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利君制药”)是在1999年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成立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员工2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千余名。主要经营新型制剂、医药原料和高质保健品,是中国驰名商标“利君沙、派奇”等系列利君药的生产基地和运营中心,曾连续3年荣获“中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公司前身西安制药厂,1938年创建于陕甘宁边区,、两代领袖曾为企业亲笔题词。1998年成立利君集团、1999年经过股份制改造成立利君制药,2005年实现香港主板上市,2006年改组成为外商独资企业,2007年成功并购全国著名的高成长性输液企业石家庄四药。2014年10月,公司全资控股股东利君国际与联合投资集团完成股权转让,联合投资集团正式收购利君制药,并成为利君制药全资控股股东。目前,利君制药已经成为全新机制下的市场化企业,成功构建了“品牌支撑、资本支持,以药为主、多元经营”的发展新格局。

二、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出现的融资风险及分析

1.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出现的融资风险。

1.1信用风险。银行贷款以按揭为基础,以抵押为基础的固定资产、存货等有形资产。但医药行业主要是依托新的技能和方式缔造更多的价位,这些技能方式被列为无形资产。与其他行业企业比拟,生物科技企业的有形财富相对于较少,专利技能为主的无形财富占总财富中的比重比例较高,然而因为银行缺少相关专业的学问和技能,难以对专利及其核心技能等无形财富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从而制药业在经常典质贷款方法融资等各方处于不利的境地。

1.2生产风险。生产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并直接表现在制药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生产风险又不同于其筹资风险,但又能影响其筹资风险。在此如果企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导致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谈不上发挥财务杠杆作用,还可能导致制药业丧失偿债能力。

1.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也是企业在生产谋划活动过程当中自己所固有的危机从而直接表示在制药业息税前利润的不肯定性等要素。经营危机和征集危机不相同,但是他又可以影响其征集危机。在此若是企业遇到宏观经济情况的影响,致使管理不善,业务利润不足以支出利息费用,则不但谈不上运用财政杠杆作用,并且还可以致使制药业亏损偿债实力。

2.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融资风险的分析。

2.1内因分析。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正处于制药大规模产业化的萌芽阶段估计在2020年后将会进入迅速的成长期间,而且渐渐迟缓的成为世界中各种经济的核心工业之一。因为中国经济连续迅速成长和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加重,我国医药行业进入了成长的黄金期。作为资本和技能密集型企业,融资难题是企业成长的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我国受资本市场成长落后的影响生物医药业上市公司资本来历较为单调,自有资金不足,直接融资实力差,限制了企业的成长。

2.2外因分析。经营风险便是当企业选择债权人与欠债融资一起时,因为财政杠杆对债权人的利润的扩大性功用,从而使得债权人利润的振动性可能会更大,因而担当的必定危机将大于管理期间的危机,其差额就是之前的筹资风险。制药业若是管理不善,致使业务利润不足以付出息金等费用,不仅使债权人利润成为虚无,而且还要用股本付出息金,更惨重时就会使企业亏损偿债实力,最后就会被迫宣告破产。预期的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债务本金和利息通常需要支付现金。因此,即使企业的利润情况是非常好的。但是,无论按照合同约定,合同签订的书面规定,偿还本金和利息,还取决于制药行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在充分和时间,以及资产的整体流动性等,流动性的资产,以反映基本的偿债能力,现金流入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如果制药行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贷政策过于广泛,不充分或及时实现预期现金流,而支付到期本金和利息的贷款将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但在制药企业这也可以为了防止破产清算资产,但资产的流动性是不一样的,它的现金流的能力是最强的,流动性也是最弱的固定资产。

三、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融资风险管理方法

1.融资成本的估算。融资本钱的目标之所以是用融资本钱率来表示:融资成本率=资金使用费÷(融资总额-融资费用)。融资成本是资本成本,也是一般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重点分析对象。可是从当代财务管理概念中来讲,这如此剖析和评估并不能完整满意现代搭理的需要,可是利君制药业是从合理的档次意义上来考虑融资的其余几个有关系的本钱。首先就是企业融资的机会成本。在企业内部融资方面,一般是“自由”的使用,它是不实际的,支付的融资成本(这里主要是指金融成本)。但是,如果获得了各种投资或资本的平均收益,内部融资的留存收益也应在使用后得到相应的补偿,这和其余的融资方法该当无有什么区别的,可是有差别的仅仅是内源融资不需求对外辅助,和其他融资方式必须支付给外部的保留盈余为代表的一种企业融资成本应该是普通股的利润率,它不具有融资成本。2.风险预警指示的设计。提高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在一个简单、实用的标准中,便于计算和获取指标,直观的预警指标和相应的预警输出模式选择,注意成本和效益的考虑。融资危机预警机制是全面财政预警体制的紧要组成部分,经过对企业融资危机预警的观念、特征及功能矩形阐明了,剖析了企业融资的近况,建立企业融资危机预警体系,研究了预警系统中目标体系。融资危机预警体制的建成有利于企业改良融资布局,完美财务管理,做出合理的计划方案。

四、结语

企业要发展,就一定会承受各种各样的风险,但风险始终与危机共同存在,只要能抓住机遇,合理规避风险,便能为自己创造发展机会。企业通常就是利用融资方式来扩大其发展经营规模,但是融资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融资的合理管理,规范资本的运营,及时防范和化解融资风险,实现全面快速发展。同时企业也能够经过差别的融资方法变更权利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的比例改动企业资源布局,另一方面,企业在拟定融资计划时也要思考自己资本布局,选择最佳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自身价值。融资方式与资本结构相互影响,是企业财务系统中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参考文献:

[1]邢夏芳;我国医药行业融资风险控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风险管理方法篇(4)

经济财务风险大部分都是客观存在的,每个经济主体都有存在着经济财务风险,并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经济财务风险也是无法完全消除的,由于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每个阶段、环节当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经济财务风险,而这些风险人人都了解,但是却不知道风险背后的源由、发生的时间、造成的损失。所以,财务风险管理中具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对这些不确定因素的管理控制效果,决定着财务风险管理的质量。

一、经济财务风险的主要问题及发生的原因

在资金等进行筹措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其中就包括对财务处理上存在的资金问题的风险。企业会通过发行债券、银行借贷、融资、股票等方式得到资金,而这些资金的归属权是属于其他人的,这种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就是企业所要面临的经济财务风险。比如,企业在对资金使用或者经营上没有得到良好的处理,导致了在到期时难以将利息还清,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还让企业欠下了债务,这些都是经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在企业对资金的使用中,也会发生一定的风险,其中就包括了对项目的投入、投资的建设、投资的股权等,这些都被归纳进了投资中,由于企业在对企业、市场、生产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再加上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了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增加,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在对资金进行回流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风险,主要是在企业对商品进行销售过程中,会获得的一定报酬,这些报酬就是说商品资金向着流动资金转换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风险,同时是企业对资金进行控制中重要的环节,从而导致企业由于受到市场上存在着的许多不确定因素而对资金回收不及时,再加上在对资金进行回流过程中,由于债务人的一些因素,导致了账目失去意义,阻碍了资金的回收,这些都会将资金的流动造成破坏,从而对企业造成了运营的风险。在企业对资金进行分配中,也会发生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了利润的分配。而企业在利润分配中要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就有对股东、投资者、员工福利、基建投资、公积金的等额分配,这些都是对资金的分配。由于在企业中,各个部门的结构和规模等都不相同,对其进行分配的时间不同,导致了对资金分配程度也不同,从而加大了企业对资金的计算成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资金的风险。经济财务风险发生原因分析:宏观层面:从宏观角度而言,经济财务风险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又细化为三大原因,第一,是因为国家某些政策因素的影响,比如货币紧缩政策、金融调整政策等,这些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企业经济活动,进而导致企业发生经济财务风险;第二,是因为经济市场的原因,市场上的同伙膨胀,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而导致经济财务风险;第三,是因为市场经济秩序不稳定、秩序混乱,也是使得企业经济活动发生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微观层面:从微观层面角度而言,经济财务风险的发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其中也可以细化为三个层面,第一,是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而导致企业经济活动发生财务风险;第二,是因为企业内部财务工作以及有关于财务的各项管理工作,不够标准规范,而使得企业面临各种经济财务风险;第三,是因为企业领导决策失误,这也是企业经济活动面临风险的最大且最主要的一个因素之一。

二、企业财务风险如今的规避方式

(一)将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

在企业财务的管理中,面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正确的判断,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更好的将风险进行规避,这也是对风险规避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其中主要是由企业对财务人员进行负责,要更好的规避风险,就需要企业的财务人员在风险到来之前将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并处理。面对其中的风险,企业管理人员应该进行快速的处理,从而加大企业的发展机会。对风险进行判断的方式可以分为感知和分析两方面。这些方式从客观的角度将风险中存在的因素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可以通过对风险进行感知,来进行一系列的对策,从而能更加快捷的将风险进行处理。在对风险进行识别过程上包括了企业对其本体个员工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问题等。同时对风险进行识别判断中要保证其内容的详细,考察的综合。

(二)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

在对风险进行评估过程中,企业需要将面临的风险结合各种专业财务知识来进行风险等级的评估。这种方式能提高企业对风险管理的成效,同时也是企业对风险管理重要的环节之一,企业需要将这个环节做好,才会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从而能更好的对风险进行处理与应对。那么风险评估的大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由于环境和不确定因素的不同,就需要提前将风险进行估计,以更好的准备来面临风险。部分企业对风险的产生比较早,就应该提前制定对策,而有的企业风险的产生比较严重,同样也需要提前进行对策的制定;有的企业风险发生的时间段相对较晚,对于这种风险的发生,可以根据企业的能力来进行对策的制定,如果能力有限,就可以将其放在之后再处理。

(三)对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经常会受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等的影响而降低管理质量,这时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来对其进行控制,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将其损失达到最小。其中最常用的方式为:风险保留、风险转移、控制损失和回避风险。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有计划的保留或者是无计划的保留就叫做风险保留,同时也是风险承担。风险转移则是在企业的保险合同中,将风险从让渡人手中向被让渡人转移的过程。对损失的控制就是分为了风险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的控制。而回避风险就是在企业面对风险的处理方式上最消极的一种行为,企业有意无意的将风险进行回避,让风险无法发生。

三、规避风险的强化措施

(一)采用多元化经营

在企业对风险的规避方式中,有的企业采用了多元化的经营理念来应对风险,通过企业之间互不相连的项目经营,降低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让企业间的影响程度降低,促进了风险发生的降低。当其中一个企业面临了巨大的风险冲击,其产生的影响对周围其他企业也相对小了很多,而其他企业中产生出来的风险亏损也会随之降低。由于企业之间所经营的主要业务不同,从而也会促进企业在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时所发生的经验不足情况得到缓解,企业之间可以再交流中将这些经验得到互补的效果。

(二)做好对风险的预警

企业在对资金进行控制过程中,对其进行预警系统的建立,很好的对风险造成了规避的效果,其运用了对现金流量表的准确编制,同时还让企业能根据计划的内容进行金融上的一系列处理工作。预警系统虽然对风险进行了良好的规避效果,但是其系统是要建立在资金的基础上,如果企业的资金受到了亏损,那么这时候预警系统就不能发挥出其作用,就应该商讨采用其他的方案。

四、结束语

企业在发展管理运营中,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将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对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运行进行合理的调整,对其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防范,降低风险的发生,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作者:王志丹 李敏霞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风险管理方法篇(5)

银行要规范审批操作流程,明确贷款审批权限,实行身带分离和授权审批,确保贷款审批人员按照授权独立审批贷款。

4、严格实行贷后管理

个人贷款支付后,银行要采取有效方式对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的信用及担保情况变化等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控分析,确保贷款资产安全。

3、严格实行支付管理

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银行应要求借款人在使用贷款时提出支付申请,并授权贷款人按合同约定方式支付贷款资金。

风险管理方法篇(6)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指在招聘、工作分解、职业计划、绩效考评、工作评估、薪金管理、福利(激励)、员工培训、员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进行风险管理,防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发生。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主要是为了控制与处理风险,减少和避免损失,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现实社会中,人力资源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答案是:在企业经营目标的指引下,探索出各种识别风险类型、估计风险的大小的方法和工具,然后采用各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进行控制、规避以及转嫁风险,实施风险管理,最后进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此外,企业应该建市起一套合理、完整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预警体系,把握风险的动态,以实现风险管理。COSO委员会把企业风险管理归纳为七要素:环境、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同样的,企业风险管理的七要素引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董事会和管理层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实施目标的战略以及实施该目标的计划,这些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要素,也提供了其他要素运行的框架。在考虑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时,管理层主要关注外部环境因素、内部(流程)因素、与这些因素相关的信息,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结合与互动,来勾勒出人力资源风险状况或轮廓。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识别

在理解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战略和计划,以及当前面临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之后,识别所有可能对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状况。事件识别非常重要,因为未被识别的事件不可能在风险反应及风险接受计划中得到处理,因而会导致意外的风险。人事部门要根据了解的客观情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形成风险识别列表,这是防范风险的第一步。比如员工管理中,主要业务骨干离职风险可能会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待遇、满足感、成就感、人际关系、公平感、地位、信心、沟通、关心、认同,其他的如有可能因为结婚、出国留学、继续深造等原因离职。识别这些风险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分析。人力资源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理解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决策中的风险成分。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评估:一是,根据风险识别的条目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研。二是,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预测发生的可能性,并用百分比表示发生可能性的程度。三是,根据程度排定优先队列。风险评估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定量的方法是风险评估中应用的主要方法。人事经理可以通过与当事人交谈、发调查表等形式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确定该员工在各类风险识别条目中离职的可能性。

四、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反应

管理者要针对每一风险,要做出风险与收益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再做出接受、规避或缓解的风险反应。通常步骤是:一是,针对预知风险进行进一步调研。二是,根据调研结果,草拟消除风险方案。三是,将该方案与相关人员讨论,并报上级批准。四是,实施该方案。人事经理可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专项交谈或调查,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草拟相应的方案。例如,在解决公平问题时,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没有参与制度的制定,员工误认为制度本身不公平,因此在制定公司规章制度前,应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通过调查发现,误认为其他部门工作轻松,而自己是最辛苦的,也容易产生不公平感,因此,应增加部门间交流的机会。

五、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1)签订合同进行约束。企业可以与员工在合同中阐明责任、权利和义务,一旦出现问题可诉诸于法律。如双方事先签订“竞业禁止”协定,规定员工在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一般不超过3年)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该员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2)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企业对每个岗位尤其是重要岗位应有后备人员的培养计划,一旦出现人员流动而发生的岗位空缺,后备人员能迅速地适应工作,从而尽可能减少因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带来的风险。(3)签订担保协议。担保实质上是转移风险的一种形式,企业在接受职业介绍机构、猎头公司或推荐人推荐的人选时,要求他们承诺对所推荐的人在应聘、工作、离职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失误或违约等行为负间接责任。(4)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信息,二是企业外部信息。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将企业内外部有关人力资源的信息集成为一个信息包,可以方便和增强管理者对这些信息的管理。通过这些信息,企业可以随时了解人才离职率变动情况以及离职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根据企业以往的平均离职率,可以预测这一阶段的离职人数,提前从人才储备库中挑选后备人员进行培训,更好地制定用人、留人政策。(5)如果因为人员流失等问题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则要做出公开声明,挽回其社会声誉。优秀人才的流失是对企业形象的巨大打击,在优秀人才的周围,往往集结了一些甚至一大批人才,他们往往引以为荣的是能与这些优秀人才为伍、因与优秀人才共同工作而努力奋斗。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的优秀人才已经在企业之外建立了亲密的、庞大的关系网并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因此如果这样的优秀人才流失,不仅将在外界造成该企业不容人才的恶劣影响,使该企业形象受损,元气大伤,而且也将可能引起企业内部强烈的震动,因此要针对此事做出公开的解释说明,使企业的名誉、地位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影响。

六、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信息传递与沟通

风险信息必须以某种形式在一定期间传递,使员工、管理层及董事会能各行其职。有效的沟通包括信息向下流动(将管理层的计划及已知的风险传递给员工),平行流动(员工在部门间传递生产和销售信息),以及向上流动(员工将意外情况告知高级管理层),使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和风险控制活动等各个层面的风险信息能够在企业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及时传递,使各职能部门有效沟通。

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主要是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跟踪已识别的风险并识别新的风险,确保项目风险应对计划的执行,评估风险应对措施。风险监控是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一种持续过程,随着项目逐渐的推进,风险会不断变化,可能会有新的风险出现,预期的风险也可能消失。这需要管理者在进行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时,随时进行风险监控。

由于人的复杂性以及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防范和化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风险,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必须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 考 文 献

[1]王垒.离职因素的研究:结构及预测模型.新资本.2004(3)

[2]郑强.如何避免绩效考核打分失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5(5)

风险管理方法篇(7)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外各种介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书籍被介绍到中国,风险管理的课程已经逐步在走进大学课堂。风险管理教学、研究和应用开始起步,企业经营领域的风险管理专著开始面世,在许多大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已开始应用风险分析的理论,风险管理研究已成为管理学科研究领域中重要的课题。

风险管理力求把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之正好符合有关方在时间和质量方面的要求。一方面,风险管理能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使生产活动中面临的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进行企业风险管理活动,每个人或部门往往只针对自己工作中的风险独立地采取一定对策,缺乏系统性、全局性。企业中的风险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管理;企业中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间断性的,缺乏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指导。

构建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是在对相关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分析可能导致生产活动中出现风险的根源性因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企业各生产环节管理与运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充分重视企业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并对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将对成功实现企业目标,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

1.风险的含义

风险和危险是不同的,风险包含着一种不确定性,每个结果的概率是可知或可以估计的,而危险则只意味着一种不好的预兆。因此,有时虽然有危险存在,但不一定要冒此风险,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使之不发生,甚至带来转机。综上所述,可以这样定义的风险:风险就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具体地说,风险一般应具备以下要素:(1)事件(不希望发生的变化);(2)事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3)风险的影响(后果);(4)风险的原因。

将风险表示为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即

R=f(P,C) (1)

式中,R--风险,P-概率,C-后果。

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我们很容易混淆的概念: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永远发展变化的客观特性,是产生风险的原因。虽然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经常互相使用,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不确定性仅仅考虑事件发生的肯定程度,而风险则要考虑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不确定性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并不完全是坏事,关键要看不确定性是在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还是相反。再次说明,风险是针对不希望发生的事件而言的,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发生的可能性;

(2)一旦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由此知道,有两类事件的风险性质是没有争议的,一类事件是“高可能性,严重后果”,对这类事件可以立即判定属于高风险问题;另一类事件是“低可能性,轻微后果”,对这类事件我们可以立即判定属于低风险问题。有两类事件的风险等级的判定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它们是:

(1)高可能性,轻微后果;

(2)低可能性,严重后果。

这两类风险性质的判定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人由于持有不同的立场、观点,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断。图中的后果严重程度如果逐步增大的话,人们在做出决定时会越犹豫,在这种情况下,对项目风险等级的判定会更加依赖个人的解释。这时,主管人员一方面要依靠不同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准备,对判定风险问题作最后的决断。

2.风险管理的含义

风险管理涉及到各个行业,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企业风险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

从表层上分析,风险管理就是对生产活动或行为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从深层上研究,风险管理是指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评价等风险分析活动,对风险进行规划、控制、监督,从而增大应对威胁的机会,以成功地完成并实现总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管理人员,客体是生产活动中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大型、复杂的生产活动过程应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风险负责人。

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由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价、控制、监督等过程组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保证生产活动顺利完成;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要符合经济性原则,充分体现风险成本效益关系,不是技术越高越好,而是合理优化达到最佳,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科学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具有生命周期性,在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均应进行风险管理,应根据风险变化状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动态风险管理。

三、风险管理过程及方法

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几个阶段:

1.风险规划

风险规划,指决定如何着手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风险规划确定一套完整全面有机配合、协调一致的策略和方法并将风险其形成文件的过程,这套策略和方法用于识别和跟踪风险区;拟定风险缓解方案;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从而确定风险变化情况并配置充足的资源。在进行风险规划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风险管理策略、预定义角色和指责、各项风险容忍度、工作分解结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规划开始时,我们要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并形成文件。早期的工作是:确定目的和目标;明确具体区域的职责;明确需要补充的技术专业,规定评估过程和需要考虑的区域;规定选择处理方案的程序;规定评级图;确定报告和文档需求,规定报告要求和监控衡量标准。如有可能,还要明确如何评价潜在资源的能力。

风险规划过程的运行机制是为风险管理过程提供方法、技巧、工具或其他手段、定量的目标、应对策略、选择标准和风险数据库。其中,定量的目标表示了量化的目标;应对策略有助于确定应对风险的可选择方式;选择标准指在风险规划过程中制定策略;风险数据库包含历史风险信息和风险行动计划等。

风险管理计划在风险规划中起控制作用。风险管理计划要说明如何把风险分析和管理步骤应用到项目之中。该文件详细的说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的所有方面。风险管理计划还要说明项目整体评价的风险的基准是什么,应当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以及如何参照这些风险评价基准对项目整体进行评价。

2.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即识别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面临的、潜在的)的所有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对它们的特性进行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风险识别的目的是减少的结构不确定性。亦即发现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影响后果做出定性的估计。该步骤需要明确两个问题:明确风险来自何方(确定风险源),并对风险事项进行分类;对风险源进行初步量化。

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应是一项持续性、反复作业的过程和工作。因为风险具有可变性、不确定性,任何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都可能会改变原有风险的性质并产生新的风险。对风险的识别不仅要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进行判断,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对各种客观统计资料和风险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种风险的特征及规律。

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情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应用广泛的故障树方法。故障树方法简称FTA,是用于大型复杂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的一个有力工具。利用FTA来分析一个系统时,我们关心的是找出造成某个不希望的事件(顶端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FTA使用演绎的方法找出使顶端事件发生的可能的次级事件,反映了各次级事件引起顶端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就像一颗以顶端事件为根的倒长着的树,故障树因此得名。

3.风险分析和评价

风险分析和评价是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风险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范围、风险严重程度(大小)、变化幅度、分布情况、持续时间和频度,从而找到影响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和关键风险因素,确定风险区域、风险排序和可接受的风险基准。在分析和评价风险时,既要考虑风险所致损失的大小,又要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由此衡量风险的严重性。

风险分析和评价的目的是将各种数据转化成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进而对各风险事件后果进行评价,并确定其严重程度排序。在确定风险评价准则和风险决策准则后,可从决策角度评定风险的影响,计算出风险对决策准则影响的度量,由此确定可否接受风险,或者选择控制风险的方法,降低或转移风险。在分析和评价风险损失的严重性时应注意风险损失的相对性,即在分析和评估风险损失时,不仅要正确估计损失的绝对量,而且要估计组织对可能发生的损失的承受力。在确定损失严重性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每一风险事件和所有风险事件可能产生的所有类型的损失及其对主体的综合影响,既要考虑直接损失、有形损失,也要考虑间接损失、无形损失。风险影响与损失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频度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

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蒙特卡罗模拟法、概率分布的叠加模型(CIMM模型)、随机网络法、风险影响图分析法、风险当量法等。

4.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就是对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和评价,把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可得出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的危险等级,从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有效处理风险,可以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大小三个方面提出多种策略。

5.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就是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处理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监控风险实际上是监控生产活动的进展和环境,即情况的变化,其目的是:核对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的相同;寻找机会改善和细化风险控制计划,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将来的决策更符合实际。在风险监控过程中,及时发现那些新出现的以及预先制定的策略或措施不见效或性质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发生变化的风险,然后及时反馈,并根据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重新进行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和处理,同时还应对每一风险事件制定成败标准和判据。

风险监控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技术可供使用,由于风险具有复杂性、变动性、突发性、超前性等特点,风险监控应该围绕风险的基本问题,制定科学的风险监控标准,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做好应急计划,实施高效的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的任务是根据整个(风险)管理过程规定的衡量标准,全面跟踪并评价风险处理活动的执行情况。有效的风险监控工作可以指出风险处理活动有无不正常之处,哪些风险正在成为实际问题,掌握了这些情况,管理部门就有充裕的时间采取纠正措施。同时,建立一套管理指标体系,使之能以明确易懂的形式提供准确、及时而关系密切的风险信息,是进行风险监控的关键所在。

风险监控的主要方法有:审核检查法、监视单、风险报告等。

四、总结

风险管理是一个全寿命的动态过程,与管理的四个阶段,即启动、规划、实施和结束阶段密切结合,渗透在寿命周期的全过程之中。在企业有效开展风险管理能够促进各单位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能为企业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能够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大胆创新、探索性地恰当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安全保障、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风险管理方法篇(8)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外各种介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书籍被介绍到中国,风险管理的课程已经逐步在走进大学课堂。风险管理教学、研究和应用开始起步,企业经营领域的风险管理专著开始面世,在许多大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已开始应用风险分析的理论,风险管理研究已成为管理学科研究领域中重要的课题。

风险管理力求把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之正好符合有关方在时间和质量方面的要求。一方面,风险管理能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使生产活动中面临的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进行企业风险管理活动,每个人或部门往往只针对自己工作中的风险独立地采取一定对策,缺乏系统性、全局性。企业中的风险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管理;企业中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间断性的,缺乏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指导。

构建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是在对相关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分析可能导致生产活动中出现风险的根源性因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企业各生产环节管理与运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充分重视企业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并对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将对成功实现企业目标,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

1.风险的含义

风险和危险是不同的,风险包含着一种不确定性,每个结果的概率是可知或可以估计的,而危险则只意味着一种不好的预兆。因此,有时虽然有危险存在,但不一定要冒此风险,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使之不发生,甚至带来转机。综上所述,可以这样定义的风险:风险就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具体地说,风险一般应具备以下要素:(1)事件(不希望发生的变化);(2)事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3)风险的影响(后果);(4)风险的原因。

将风险表示为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即

R=f(P,C) (1)

式中,R--风险,P-概率,C-后果。

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我们很容易混淆的概念: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永远发展变化的客观特性,是产生风险的原因。虽然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经常互相使用,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不确定性仅仅考虑事件发生的肯定程度,而风险则要考虑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不确定性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并不完全是坏事,关键要看不确定性是在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还是相反。再次说明,风险是针对不希望发生的事件而言的,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发生的可能性;

(2)一旦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由此知道,有两类事件的风险性质是没有争议的,一类事件是“高可能性,严重后果”,对这类事件可以立即判定属于高风险问题;另一类事件是“低可能性,轻微后果”,对这类事件我们可以立即判定属于低风险问题。有两类事件的风险等级的判定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它们是:

(1)高可能性,轻微后果;

(2)低可能性,严重后果。

这两类风险性质的判定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人由于持有不同的立场、观点,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断。图中的后果严重程度如果逐步增大的话,人们在做出决定时会越犹豫,在这种情况下,对项目风险等级的判定会更加依赖个人的解释。这时,主管人员一方面要依靠不同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准备,对判定风险问题作最后的决断。

2.风险管理的含义

风险管理涉及到各个行业,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企业风险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

从表层上分析,风险管理就是对生产活动或行为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从深层上研究,风险管理是指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评价等风险分析活动,对风险进行规划、控制、监督,从而增大应对威胁的机会,以成功地完成并实现总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管理人员,客体是生产活动中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大型、复杂的生产活动过程应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风险负责人。

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由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价、控制、监督等过程组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保证生产活动顺利完成;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要符合经济性原则,充分体现风险成本效益关系,不是技术越高越好,而是合理优化达到最佳,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科学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具有生命周期性,在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均应进行风险管理,应根据风险变化状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动态风险管理。

三、风险管理过程及方法

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几个阶段:

1.风险规划

风险规划,指决定如何着手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风险规划确定一套完整全面有机配合、协调一致的策略和方法并将风险其形成文件的过程,这套策略和方法用于识别和跟踪风险区;拟定风险缓解方案;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从而确定风险变化情况并配置充足的资源。在进行风险规划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风险管理策略、预定义角色和指责、各项风险容忍度、工作分解结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规划开始时,我们要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并形成文件。早期的工作是:确定目的和目标;明确具体区域的职责;明确需要补充的技术专业,规定评估过程和需要考虑的区域;规定选择处理方案的程序;规定评级图;确定报告和文档需求,规定报告要求和监控衡量标准。如有可能,还要明确如何评价潜在资源的能力。

风险规划过程的运行机制是为风险管理过程提供方法、技巧、工具或其他手段、定量的目标、应对策略、选择标准和风险数据库。其中,定量的目标表示了量化的目标;应对策略有助于确定应对风险的可选择方式;选择标准指在风险规划过程中制定策略;风险数据库包含历史风险信息和风险行动计划等。

风险管理计划在风险规划中起控制作用。风险管理计划要说明如何把风险分析和管理步骤应用到项目之中。该文件详细的说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的所有方面。风险管理计划还要说明项目整体评价的风险的基准是什么,应当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以及如何参照这些风险评价基准对项目整体进行评价。

2.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即识别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面临的、潜在的)的所有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对它们的特性进行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风险识别的目的是减少的结构不确定性。亦即发现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影响后果做出定性的估计。该步骤需要明确两个问题:明确风险来自何方(确定风险源),并对风险事项进行分类;对风险源进行初步量化。

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应是一项持续性、反复作业的过程和工作。因为风险具有可变性、不确定性,任何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都可能会改变原有风险的性质并产生新的风险。对风险的识别不仅要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进行判断,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对各种客观统计资料和风险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种风险的特征及规律。

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情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应用广泛的故障树方法。故障树方法简称FTA,是用于大型复杂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的一个有力工具。利用FTA来分析一个系统时,我们关心的是找出造成某个不希望的事件(顶端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FTA使用演绎的方法找出使顶端事件发生的可能的次级事件,反映了各次级事件引起顶端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就像一颗以顶端事件为根的倒长着的树,故障树因此得名。

3.风险分析和评价

风险分析和评价是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风险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范围、风险严重程度(大小)、变化幅度、分布情况、持续时间和频度,从而找到影响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和关键风险因素,确定风险区域、风险排序和可接受的风险基准。在分析和评价风险时,既要考虑风险所致损失的大小,又要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由此衡量风险的严重性。

风险分析和评价的目的是将各种数据转化成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进而对各风险事件后果进行评价,并确定其严重程度排序。在确定风险评价准则和风险决策准则后,可从决策角度评定风险的影响,计算出风险对决策准则影响的度量,由此确定可否接受风险,或者选择控制风险的方法,降低或转移风险。在分析和评价风险损失的严重性时应注意风险损失的相对性,即在分析和评估风险损失时,不仅要正确估计损失的绝对量,而且要估计组织对可能发生的损失的承受力。在确定损失严重性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每一风险事件和所有风险事件可能产生的所有类型的损失及其对主体的综合影响,既要考虑直接损失、有形损失,也要考虑间接损失、无形损失。风险影响与损失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频度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

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蒙特卡罗模拟法、概率分布的叠加模型(CIMM模型)、随机网络法、风险影响图分析法、风险当量法等。

4.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就是对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和评价,把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可得出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的危险等级,从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有效处理风险,可以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大小三个方面提出多种策略。

5.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就是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处理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监控风险实际上是监控生产活动的进展和环境,即情况的变化,其目的是:核对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的相同;寻找机会改善和细化风险控制计划,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将来的决策更符合实际。在风险监控过程中,及时发现那些新出现的以及预先制定的策略或措施不见效或性质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发生变化的风险,然后及时反馈,并根据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重新进行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和处理,同时还应对每一风险事件制定成败标准和判据。

风险监控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技术可供使用,由于风险具有复杂性、变动性、突发性、超前性等特点,风险监控应该围绕风险的基本问题,制定科学的风险监控标准,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做好应急计划,实施高效的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的任务是根据整个(风险)管理过程规定的衡量标准,全面跟踪并评价风险处理活动的执行情况。有效的风险监控工作可以指出风险处理活动有无不正常之处,哪些风险正在成为实际问题,掌握了这些情况,管理部门就有充裕的时间采取纠正措施。同时,建立一套管理指标体系,使之能以明确易懂的形式提供准确、及时而关系密切的风险信息,是进行风险监控的关键所在。

风险监控的主要方法有:审核检查法、监视单、风险报告等。

四、总结

风险管理是一个全寿命的动态过程,与管理的四个阶段,即启动、规划、实施和结束阶段密切结合,渗透在寿命周期的全过程之中。在企业有效开展风险管理能够促进各单位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能为企业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能够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大胆创新、探索性地恰当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安全保障、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符志明:航天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风险管理方法篇(9)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规避方法概述

财务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连续的管理过程。财务风险管理指的是财务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之中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度量、识别,并采取有效及时的方法来进行控制和防范,以合理、可行、经济的方式来进行处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障财务活动的安全。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1.筹资风险管理。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发行债券、商业信用、银行借贷、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措到一定资金后,由于社会因素、企业自身因素等,伴随而来的是筹资风险。由于企业现金管理和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企业不能够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产生偿债风险。还有一种筹资风险是收益变动风险,主要是受到资金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

2.投资风险管理。企业获得资金后,会进行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投资,或者并购投资、股权投资,通常两种投资行为是交叉的。投资就会有风险,但是如果进行合理地控制,就会使风险降到最低。投资风险管理一般有企业经营风险等。

3.资金回收风险管理。资金回收是企业资金运动过程的重要环节,具体的表现为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销售,包括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一方面是由于其他企业拖欠或者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货款无法及时收回;另一方面是回收的资金数额不确定,形成坏账的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管理。收益分配广义上是企业收入分配,狭义上是税后利润的分配。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后一个步骤,指的是企业将税后利润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分别用于投资主体的分配、职工福利的完善、扩大积累、弥补亏损等。收益分配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分配收益的金额、时间、方式上的不同取舍和权衡,从而给企业的收益带来不确定性。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阶段

1.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识别是财务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财务风险识别指的是在财务风险在发生前,财务管理人员用各种方法连续的、系统的认识潜在的风险,分析发生风险的潜在可能因素。只有在正确识别资本运营过程中各种风险,才可以让管理者主动地采取最经济的措施进行处理。财务风险识别的环节包括感知风险、分析风险。感知风险是财务风险识别的基础,了解客观上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通过感知风险为制定风险处理方案,进行风险管理服务。风险识别是关键,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因素。财务风险识别的内容主要有企业人事风险、财务风险、生产经营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等。财务风险识别的原则主要有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的原则;科学计算的原则;量力而行的原则;综合考察的原则;全面周详的原则。

2.财务风险度量。财务风险度量指的是在财务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大小进行计量,准确地度量风险的差别与程度成为提高财务风险管理质量、效率的关键环节。财务风险度量是财务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企业对风险的决策结果和态度。财务风险度量常用的计量方法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杠杆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风险价值度量法、风险率度量法等。

3.财务风险控制。总是有些事情是不能够控制的,财务管理存在着各种风险。作为财务管理者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或把损失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风险发生时带来难以承受损失。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主要有风险保留、风险转移、风险回避及损失控制。风险保留包括有计划的自我保险与无计划自留,风险保留即风险承担,指的是如果发生损失,企业可以利用的资金进行支付。风险转移的形式主要是保险和合同,风险转移指的是通过合同等契约形式,将让渡人风险转给受让人承担风险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有时候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的风险程度。风险回避指的是企业有意识地主动地放弃风险行为,完全地避免特定的风险损失。同时,这也是一种比较消极的风险处理方式,因为在放弃风险行为的时候,也放弃了一些潜在的目标利益。损失控制指的是采取措施、制定计划减少实际损失或者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控制的过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事前控制是为了降低风险损失的几率,事中与事后是为了减少实际的风险损失。

三、加强财务风险的规避方法

1.加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是企业分散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多元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同时介入多个基本上互没有关联的的部门,生产经营多种没有关联的商品,在多个基本上互没有关联的市场上与对应的企业展开市场竞争。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分散财务风险的理论依据是,从概率统计原理上来讲,不同产品的利润率是不完全相关或者独立的,经营多种产品多种产业在利润、空间、时间上相互抵消,相互补充,可以降低企业的利润风险。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同时,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力、人力与技术开发和研制能力,适度涉足多元化投资和多元化经营,有效地分散财务管理风险。

2.建立健全财务的预警系统,编制现金的流量预算。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现金以及现金的流动,就企业的短期发展目标来看,企业能否坚持下去,并不完全靠盈利决定,而是取决于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各样支出。预警系统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要有利润,对于经营比较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以及存货等稳定性比较良好,因此,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意义上应当比净利润高。编制企业现金流量的预算,是财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准确无误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拉响预警“警报”,使经营者可以及时地采取措施。为了能够准确地编制现金流量的预算,企业应将各个具体的目标加以总汇,并将投资计划、财务状况、现金流量、预期未来收益等以数量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建立企业的全面预算,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收支状况,以周、月度、季度、半年、一年为周期,建立动态式的现金流量预算。

3.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让财务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当企业为了扩大规模进行筹资,或是企业资金产生剩余进行投资的时候等,从可行性研究到最后的决策结果,都要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渗入到企业的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这样财务风险管理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减少各种风险的发生。如果等计划做出来之后再进行风险评估等,风险管理者没有全过程参与的话,第一手的资料比较匮乏,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有可能无法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估,导致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总结: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不是孤立的,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及协调,当发生一些矛盾的时候,以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为主。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做好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总之,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加强收益分配、资金回收、投资、筹资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的最大化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洁,李新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温州红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财会通讯.2009(14).

[2]纳鹏杰,林琳.基于资本市场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研究――以澳柯玛集团为例.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01).

[3]胡汉杰陈冰梦,王雷廷.试论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模型的构建.现代商贸工业,2007(01)

[4]胡宇.从“如家酒店”的成功经营看我国旅游行业引入风险投资的必要性.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03).

[5]李萍,梁秀花,崔海鲲.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几种方法.黑龙江财会.2009(03).

风险管理方法篇(10)

工程项目是我国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载体,工程项目的稳定对促进经济增长、维护国家经济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工程的规模较大,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建设和投入运营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不可预见因素存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项目进行主动探究,使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实现风险最小化,风险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规避风险,而是直面风险,从中做出更可靠的决策来保证甚至超越项目目标,因此,在工程项目中加大对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由于受到工艺、资金、环境等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在项目工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因素就导致工程项目的延期甚至是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风险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风险一般定义为,在某个不确定因素或条件出现的情况下,对项目目标产生的影响。在面对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时,要加强风险管理,以保证目标物的顺利实现,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风险进行系统识别,让风险能够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就是风险管理。因此,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效率对于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而言,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庞大、技术复杂的特点,且持续的周期比较长,受到时间和资金的限制,有特点的对象,而且一般是一次性完成的,在种种条件下,工程项目的风险就比较大,必然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各个项目都是具有风险的,产生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随机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项目风险管理变得十分重要,且逐渐发展成项目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

目前,风险管理在我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将风险管理发展为行业化和学科化还有一段十分漫长的过程,因此,对项目工程风险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国外,风险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和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把项目管理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因此美国也成为公认的风险管理的发源地。

风险管理引用到我国的工程项目中大概是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是这个时期中进行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对于项目管理主要引用的就是理论和方法,认为在项目管理中做好项目是最重要的,普遍对风险管理不是很重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时我国的经济水平不高,虽然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是主要看的是项目结果,忽视了项目进程过程中的其他因素,人们的风险意识普遍较差,没有认识到运用风险管理的优势,没有将风险管理用来转移或防御风险。在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作为主要的投资主体,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作用,不愿意增加对风险管理的费用,风险管理的环境因此难以形成。再加上当时的人民保险公司才刚刚开始组建,很多方面都没有进行完善,缺乏工程险种,同时项目上也缺乏风险管理的人才,这些都导致了风险管理发展寸步难行。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经济在不断发展,各种有关风险管理的书籍被介绍到中国以后逐渐被运用到项目管理之中,尤其是大型工程项目,如土木工程等,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成功引用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使得工程项目能够得到很大提高。虽然风险管理逐渐被采用,并且拥有广阔的前景,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难点:首先,政府和企业家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这是项目工程风险管理发展的主要障碍,风险管理在思想上受不到重视,就容易出现资金短缺等问题,那么如果在工程中风险一旦发生,就很可能导致项目的直接失败;其次,风险的转移也是不公平的,一般是以合理报酬作为前提来转移给利益方或是通过免责条款来转移给承包商,这种方式虽然可能会给业主带来短期利益,但是一旦产生利益的尖锐对立,承包商为了承担风险只好进行风险转移,对工程进行偷工减料,这样业主也很可能产生损失,最终导致工程质量的衰退。

从外部因素来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面临着很多的阻碍,从内部而言,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同样面临着很多困难:首先,风险管理的识别困难。在国外,项目管理有专门的保险公司和项目咨询公司,一些项目咨询公司还有自己的风险管理手册,这都给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国内还没有这类研究报告,这就给风险的识别带来了困难。为了识别风险,工程项目的成本必然会有所增加,有的工程虽然聘请了国外风险专家来完成风险识别,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国外不同,即使是专家也很可能由于实际情况不同对风险产生漏列误列,这会对以后的分析评价产生影响;其次,由于风险评价的误差比较大,基础工作不扎实,且风险处理手段比较落后,一般的处理手段有风险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但是在国内,大多数工程都是采用的风险转移,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

三、全面提高风险管理

(一)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政府和企业家需要对项目工程风险管理提高认识,认识其重要性,可以将风险目标看作项目变量构造的函数,根据这个函数中的变量,即成本、数量等外部因素对其进行调整,那么项目风险就是目标函数值偏离预计值的可能性。企业家需要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认识到风险管理是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复杂工程,因此需要对项目进行整合评估,认识到项目的复杂性,了解项目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和监控五个过程,并且能够根据战略目标来及时采取行动来调整项目战略。

(二)加强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对项目工程的风险评估是项目管理的起点和基础,因此,项目管理者需要通过一切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多地找出潜在影响项目的风险因素,及时展开调查和分析。分析的方法主要是根据事物本身的规律和个人经验对风险进行分解,调查方法主要是以专家调查法为主,专家是索取信息的主要对象,专家需要利用其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来对潜在风险和后果及时做出分析和评价。专家调查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个人判断法、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等,专家需要利用种种手段来提高风险管理,保证项目能够得以顺利实施。风险评估就是根据项目风险综合衡量在项目实施中风险对整个工程的影响程度,并且要考虑到整体项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价,仔细分析这些因素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认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才能准确地采取措施来面对风险、规避风险。

(三)提高项目工程的风险监控

对风险进行监控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对风险管理计划中的预定情况进行监控措施,在工程项目中除了要对工程进行风险分析外,风险监控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风险监控是一个连续的、实时的过程,风险监控需要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在风险事件有征兆发生前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并且要对措施进行及时记录,融入到风险应对计划中。在风险监控中,采取纠正措施和变更几乎也是十分重要的,纠正措施能够帮助已实施的风险计划进行及时的纠正应对,包括应急计划和附加应对计划。变更计划是为了实行及时应变措施,避免产生过多的费用而根据风险反映所采取的项目计划变更。因而,在项目工程中,对风险进行监控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帮助风险管理进行监控、完善、应急,促进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项目工程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的项目工程风险管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总结我国过去和近年来对于项目风险管理的状况,可以对未来的风险管理趋势做出简单的研究。为了降低主管因素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可以引入模糊评价法,加强风险的个体特征和评估关系研究,引入心理学理论,加强对风险的感知、倾向和投标,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来考虑风险的可管理性和可预测性。在未来的风险管理中,单纯的风险转移已经失去了意义,这种方式不能有效解除风险的,风险共担比风险转移更具有意义,能够影响各方参与,实现风险管理合作和风险管理一体化。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对风险理论体系加以构建和完善,对理论进行归纳和验证,重视风险管理的结合和创新,使其能够通过构建相互关系逻辑,归纳出项目工程风险管理的特色理论。

五、结语

我国的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国民经济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种背景下,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工程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系统、动态的风险管理方式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面管理,才能够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需要对工程项目提高认识,加强风险管理,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从复杂性的角度来看待项目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推进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云计算的主流技术 下一篇: 医学检验技师专业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