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培训学习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8 10:59:20

交通安全培训学习

交通安全培训学习篇(1)

交通管理是一门社会性强、实践性强、科技含量高的工作。我国近年来汽车数量迅猛发展,小汽车家庭化浪潮已经到来,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汽车化交通条件下,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更高,社会民众与交通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通管理的社会属性更加突出。新形势下,交通管理工作对人才的需求,突出强调对素质与能力的要求,迫切要求学校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公安交通管理专门人才。与此相适应,交通管理教学越来越注重警务技能、实战能力和服务民众的意识的训练和培养[1],要求各公安院校在职业化教育中必须进一步贴近实战培训合格人才,积极建设实训实战设施,加强实训实战教学。

交通管理实习基地为交通管理实训实战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全面的综合实训条件。交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安排了一定课时量的实践教学环节。校内课堂教学在开展理论教学上具备优势,长期以来已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如教学中设计的实践情景及实践氛围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性不可避免,所以校内课堂教学在实施实践性教学上相对薄弱,效果不尽如人意。实训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条件的良好衔接。交通管理实习基地为交通管理理论与实践条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衔接平台,为实习教学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训条件。将实习基地建设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地,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实训教学作用,是新形势下深化交通管理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1、目前交通管理实习基地实施实训教学问题分析

公安高等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行业办学的优势,教学实习基地一直比较稳固。就交通管理专业来说,每一个交通管理机构都可成为学生专业实习单位。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背景下,公安高校普遍存在实习基地的建设和教学实习的地位不相适应的问题,公安院校虽然有较多的交通管理教学实习单位或者实习基地,但在交通管理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上却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突出表现在基地要素建设薄弱和实习教学组织的欠缺上,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公安高校的重视[2]。

目前,公安院校依然缺乏规范的、高标准的交通管理实习教学实习基地,基地并未能充分发挥对学员实践实战能力的培养作用。从专业学习上讲,基地为学员提供了实习岗位,但对以实战为导向的综合实训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使实习效果受到影响。交通管理实习在综合实训教学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是制定的实习计划简单,对实习实训内容、步骤缺少安排,对学员实习目标未能明确;二是考核管理措施相对不足,对学员参与实习实训教学的热情激励不够;三是学员到实习岗位后,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缺乏规范和系统的岗位及专业技能培训;四是实习岗位单一,基本是以路面交通指挥疏导为主,交通管理其他业务则很少涉足;五是缺乏系统的实训实战培训。因而,学员并不能充分利用宝贵的实习机会而有效地得到全面的实践实战能力的培养[3]。

2、交通管理实习基地实习实训教学指导思想

实习基地既是承担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场所,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保证。实习是强化专业知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桥梁[4]。交通管理实习基地综合实训教学要突出培养学生实践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

2008年,中央政法委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2008年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开始启动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文件明确提出政法院校以培养和造就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更加注重专业特色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也对公安机关的整体素质、对公安院校实践性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此为指导,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在交通管理实习基地的综合实训教学中,应围绕交通管理岗位职责和交通警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开展实训教学,突出实战导向,实施“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实训教学模式,使实习基地真正成为为公安机关培养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的基地。

3、改进以实战为导向的综合实训教学的措施

3.1制定详细的综合实战实训教学指导书

交通安全培训学习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安全乘车、安全开车、安全走路”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深化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为重点,集中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驾驶员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驾驶员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和落实驾驶员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涉及驾驶员的交通事故,维护公司各种工作的正常秩开展,保证和促进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二、具体计划内容

(1)征订交通安全方面的学习资料,收看有关交通安全教育光盘。

(2)每日利用早检期间,针对每位驾驶员情况,与驾驶员进行面对面口头教育。

(3)每月必须组织一次安全例会,主要组织驾驶员学习传达上级交通安全指导精神,及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知识,并针对本单位具体实际情况,落实布置安全措施。(安全学习实行签到制度,保证所有驾驶员都要参加安全教育会议,对于值班驾驶员第二天进行补充教育学习)

(4)节假日前要组织重点教育,进一步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法制意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必要时要收看交通安全录像和聘请运管处、公安交巡警部门到公司上交通安全教育课。

(5)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驾驶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及相关知识教育,听取驾驶人员对安全行车工作的建议,必要时进行试卷考核,并存档作为安全奖励的依据之一。

交通安全培训学习篇(3)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是一所以交通技师、高级工培训为主,集大、中专学历教育、汽车驾驶培训等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多学科、多功能、综合型的部级重点技工院校。建有一座山水交融、景色秀丽、信息便捷、功能齐全,占地700亩的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全省模拟功能最强的狮子坝全封闭汽车运用技术公用实训基地。2004年学院被教育部、交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列为“部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今年,学院共开设了30多个专业,招生过2500人,主要是高级工、技师,学院现达到5000人的办学规模,独占技工院校鳌头。我院积极探索“银领”高级人才的教学培训模式,先后与淮安、大丰、镇江、徐州等职业教育中心以及南京大学、钟山学院、南京博林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实现教学资源互补。学院现建有中级部、高级部、技师部、高职部,在我院学习的学生可通过继续学习考试获得大专及本科教育的机会,在获得高级工、技师技能等级证书的同时,获得大专及本科学历证书。

作为学院经济增长的“主阵地”的狮麟驾驶培训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做精、做实、做强、做大驾驶培训,争创一流文明示范驾院为目标,充分利用学院科学的技术网络系统平台,及时修改完善适应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机动车驾驶员理论考试网上模拟系统的内容。上半年,狮麟驾校共招收学员9000人,同年相比增长42%,预计全年招收学员达20000人;营运驾驶员培训5470人,是去年一年的培训数。近期,学院提出了《关于做精驾驶培训技术的意见》,力争在今年秋或明年春季将狮麟驾校升格为狮麟驾驶学院。

学院以交通技术教育、驾驶培训为特色,是车轮上的学校,因此安全工作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学习并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学院义不容辞的职责。学院是以汽车应用技术为主的学府,拥有狮麟汽车驾驶培训学校、汽车修理厂、车网俱乐部等,设有汽车驾驶、汽车维修、汽车检测等专业,车辆多,教练员多,学员也日益增多,这些都与道路交通安全密切相关。深入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加强规范我院办学、培训和车辆管理,提高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道路安全法》出台前后,学院开展了多种宣传形式使法规深入人心。学院在运输商务系成立了交通安全法教研室,安排许多教师参加各类《道路交通安全法》师资培训班,组织全院师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狮麟汽车驾校设立了理论培训中心,狮麟驾驶理论培训中心邀请专家组织多次学习讲座,使得驾校所有教练员和学员熟练掌握新法规;并且在市依法治市办、市交通局、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交警二大队、白下区运输管理所、白下区法律援助中心、南京同大律师事务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出资在《江南时报》利用一个整版刊登《道路交通安全法》全文予以发放,并于4月28日上午在新街口正洪广场举办了大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普法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市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司法局徐路局长、市交通局刘少青书记等一行亲临活动现场并亲自参与有奖知识答题,活动准备充分,宣传方式多样,5000份刊登有《道路交通安全法》全文的南京交通技师学院院报不到两小时便分发一空,有奖问答现场人头攒动,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通过这次宣传贯彻活动的星星之火,燃起全社会所有人主动知法、懂法、护法的燎原之势,点燃出南京交通安全工作的新篇章,推动整个社会安定有序的发展!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仪式的领导和嘉宾: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王淑琴主任、市交通局蔡陆军副局长、市公安交管局冯玉林科长、南京交通技师学院原党委书记林静同志等领导,对他们的到来我们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颁奖仪式共有4项议程:

一、首先请市交通局蔡陆军副局长宣读表彰决定,大家欢迎;

二、下面请优胜单位的代表上台领奖,大家欢迎;

三、请获奖个人代表上台领奖,大家欢迎;

交通安全培训学习篇(4)

关键词:

校局合作机制;交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公安交通管理

为了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面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公安部政治部在《关于加强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公政治[2011]137号)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推进公安院校教育转型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构建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以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创新作为切入点,突出学科专业的特色建设和内涵建设,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于这样的背景,根据目前各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及实践教学的普遍情况,结合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道路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引发的启示,本文旨在探讨在校局合作机制与条件下,如何开展交通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从而进一步促进公安交通管理专业校局合作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落实。

一、交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从目前公安院校制定的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交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公安交通管理基层部门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需要的,其培养目标是能够适合公安交通管理第一线实战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结合笔者多次深入到公安交通管理基层部门进行专业调研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各用人单位、毕业生调查表的有关反馈信息来看,交通管理实战部门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业务工作能力方面,更侧重于具体岗位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这种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来逐步培养和提高。虽然在交通管理专业教学中一直强化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课时和力度,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强化专业实践教学不能落实到位目前在道路交通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常采用以系统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教师能用最短的时间传递较丰富的知识,课程容量大、效率高。但是,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交通管理专业课程,系统理论讲授法往往由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和状态,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锻炼和提高,[1]制约着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无法落实。

(二)校内实验实训设备不足,制约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与效果因教学经费不足等方面的制约,学校的实验实训设备往往处于落后状态。现有的实验实训设备与当前的交通管理应用技术设备、一线交通警察的执法装备配备存在很大差距。虽然目前添置了一些新的实训设备,但由于缺乏外聘实战教官的现场指导,具体的实训内容和项目也往往局限在观摩或模拟的初级阶段,缺乏交通管理的具体实战性和真实情景感,往往达不到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课程实训项目往往与交通管理实战岗位工作内容存在偏差由于公安工作性质和公安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公安院校的专业教学往往与公安实战部门存在脱节现象,[2]致使校内专业任课教师的交通管理业务的实践经历与能力相对有限,专业课程的实训项目与内容,一般根据校内现有实验实训设备与条件,以及任课教师相对熟悉和了解的内容而确定。因此,实训项目、内容与交通管理实战工作内容并不能达到一致性。

二、校局合作机制下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目前交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了克服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短时间内仍无法改善的现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校各专业教师对于如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特别是随着校局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推进,对于交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本文主要针对课内实践教学、综合实训与毕业顶岗实习三个项目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课内实践教学从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与层次来分,交通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实训项目和实训目的不同,可以开展下列不同组织形式与层次:1.实地观摩或观看案例视频资料。对于一些道路交通管理基础知识等综合认知方面的实践内容,可由任课教师(必要时可由教官)带学生到具体的道路上进行现场实地观摩。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设置的实训,可以选择典型路段(包括城市道路、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等)组织学生现场参观与讨论,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而对于一些不便带学生进入现场,或事件是瞬间发生等有关内容的直观认识等内容的实践教学,如重大交通事故现场、驾驶人酒后驾车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拨打接听手机或不佩戴安全带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等等,则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观看有关真实案例的录像资料后,再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同样可以达到相应的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效果。2.课堂模拟角色演练。对于有些相对简单而又便于操作的实训项目,可以在教室、校园或模拟街区。让学生对某一特定的实训项目,比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课程中关于执勤执法规范的实习与实训,以及交通警察执勤执法用语实训项目等,通过对具体设定的违法行为(如酒后驾驶、违章停车、不系安全带、超速行驶等)处罚过程的模拟角色(交通警察、驾驶人及其他交通参与者)演练开展实训。为此,需要学生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根据模拟扮演角色的不同,将前期掌握的相关法律知识,如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交通警察指挥手势等内容,与执勤执法规范要求融合在一起进行违法行为查处过程的实训。并且通过实训分组和违法情节设定,让每个学员都参与其中,以保证每个学员都能体验到实习与实训感受与效果。[3]3.通过教官的现场指导与示范开展实训。对于一些有专业工作深度或操作相对复杂的实训项目,如交通事故现场处理、交通事故认定等,需要经过从实战单位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官现场示范,在教官指导下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再由教官对学生模拟实训过程进行评议。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可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欠缺,增强实践教学与交通管理工作的对接,让学员把书本理论知识与交通管理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既锻炼了学员的岗位工作能力,又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为日后的毕业顶岗实习和履行岗位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4.先模拟场景实训再进行真实现场观摩或参与。如车辆登记内容的实训,在理论上掌握车辆登记内容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在校内模拟车管所进行车辆登记项目的实训,然后通过到真实车管所的观摩或参与,完成车辆登记内容的实训。又如交通事故现场处理的实训,首先是在校园模拟事故现场处理的实习,在已经熟练掌握其工作内容和流程基础上,由教官带领学生观摩真实的事故现场,现场观摩教官的事故处理过程,然后让学生通过与教材理论内容以及校园模拟现场处理过程进行比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处理的基本工作要领和技能。

(二)综合实训上述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是按照课程标准所列实训项目的不同,逐个进行项目实验或实训。而综合实训则是按照专业技能的要求,在所有课内实践教学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技能训练。根据我校交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综合实训一般分为下列不同的层次:1.多个实训项目综合进行。为了丰富实训内容和便于教学组织,可将不同课程但又有关联性的实训项目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初级综合实训项目。如对于道路与交通管理设施课程中“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观摩”实训,与道路交通控制课程的“交通信号灯设置观摩”实训,二者都需要到具体的道路上进行现场观摩,可以整合在一起通过“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观摩”综合实训完成实践教学的目的。这样的初级综合实训既丰富了一次实践教学的内容,又使学生对道路交通设施有了全面直观的认识。2.某一课程综合实训。通过课程综合实训将课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车辆和驾驶人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根据课程内容,设立不同的实训项目进行课内实践教学和实训,但这些实训均为某一知识点或能力服务,往往不具有交通管理实战的综合性。而当这些课程学习结束后,通过开展课程的综合实训可以将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某一具体业务的基本能力的综合实训。如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查处综合实训、机动车登记综合实训、交通事故现场处理综合实训等。3.专业能力综合实训。根据交通管理的工作过程,基于交通管理实战岗位任务的要求,针对交通管理专业实战基本技能和能力而开展的综合实训。如道路执勤综合实训、车辆管理综合实训、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综合实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综合实训等等。

(三)实战部门顶岗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是一门专业实践课,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必要实践环节,是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顶岗实习也是公安院校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前提,只有通过顶岗实习才能进一步了解公安工作对于专业技能的需要,加深对公安工作的认识,增强对公安工作的适应性,进一步培养公安院校学生的警察意识,缩短学生从一名学生到人民警察之间的思想意识与业务技能距离,为学生毕业后警察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为了充分发挥顶岗实习对于专业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普遍推广“2+1”模式,即学生的顶岗实习期为1年,其目的是通过为期1年的定岗实习,将两年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交通管理实战进行深度融合,并从顶岗实习中进一步理解、掌握和提升交通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基于校局合作机制下的交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

(一)建立与完善校局合作制度建设促进校局合作的深度融合制度建立是校局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保障。只有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才能确保校局合作的深度融合和健康发展。为此,在确定实习基地及校局合作单位的基础上,需要围绕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官聘请、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就业等工作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其中,校局合作协议是校局合作长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校局双方通过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同时也对校局合作中的条件、实习岗位要求、目标、职业纪律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

(二)通过校局合作等措施落实双师型教师和教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已经聘任教官对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助推作用,通过热点问题专题讲座、实训项目的参与指导等方式实现校内教学内容与交通管理实战的紧密结合。积极鼓励校内专业教师通过实习带队、实践锻炼或挂职等方式丰富交通管理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以公安部政治部《关于实施全国公安院校与公安业务部门人员互派“双千计划”的通知》为契机,制定计划安排交通管理专业教师分批深入到交通管理实战部门6-12个月,切实增强专业教师的交通管理实践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对公安交通管理业务有较深入研究、能够承担公安交通管理相关课程教学任务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业务骨干到交通管理专业任教,借助双方的交流与互动,在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中补充和丰富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战性。

(三)通过校局合作共同开发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的专业实践教学文件1.制定课程标准及实训指导书。在专业课程标准制定及实训指导书编制过程中,要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坚持校局合作理念,充分考虑实践部门人才岗位技能需求,通过《校局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局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充分讨论和论证,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增强实践效果;在课时分配方面,突出实践教学学时,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确保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学时量。2.专业综合实训实施方案。校内专业教学团队要积极主动与交通管理实战部门合作,共同研讨开发基于交通管理工作过程的典型的综合实训项目,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确保实践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3.“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根据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岗位能力的特点,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校内与校外实训条件,通过校局合作部门教官团队的积极参与指导,逐步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车辆与驾驶人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建设。逐步将课堂置入真实的交通管理环境,如交通事故现场、交通执法现场等,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实践与开发,增强实践教学的真实性与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4.考核与评价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内容。课程考核方式突破原有的期末笔试考试的单一模式,强化过程与阶段性评价,加大实践考核比重,减少结果终结性评价。根据不同课程学习内容的特点,大胆尝试新的考核与评价模式。期末考核方式不再局限于书面考试,如:基本知识通过口试强化学生的记忆与消化;基本技能则通过实训过程或实训结果检验学生的掌握能力与水平;基本理论则通过研讨与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与能动性。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职业知识、能力、素质等进行综合考核,得出综合成绩。

(四)通过编制学生实习手册建立与完善顶岗实习校局管理制度为了能充分熟悉和了解具体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性质与任务,熟悉有关道路交通管理的原则、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掌握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职责和任务等,按照“2+1”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交通管理专业学生定岗实习期限为1年,为此,实习期间学生要轮换不同岗位。为了便于学生的管理和提高实习效果,必须由校局双方根据学校学生管理手册、顶岗实习计划、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和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规范等,联合编写学生顶岗实习手册,明确实习目的、要求、内容与实习纪律等内容,明确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校局以及带队教师与实习教官双方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张雪梅.基于大公安专业的道路交通管理课程教学设计[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52.

交通安全培训学习篇(5)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质量与安全监督行业是个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多学科、多门类的复合型人才。我站党委充分认识到加强质监安监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建设一支高素质、过得硬的质量监督队伍。党委非常重视职工教育工作,将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培养教育内容、时间、对象、效果四落实,领导、组织、管理、措施四到位。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重点,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站实际制定了职工教育工作管理制度,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环境为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思想观念,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学习,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素质

1、加强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增强职工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坚持“学习中心组”、“部室政治理论学习”等学习制度。20*年上半年共举办中心组学习6次,并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记录、有考勤、有笔记、有体会文章,为创建学习型机关起表率作用。按季度制定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针对我站人员流动性大、出差人员多的特点,采取各部室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方式,利用宣传刊、简报、墙报、电教片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时事政治、先进事迹、法律法规知识,注重学习的针对性、教育性和实效性。到目前为止,共组织干部职工各类学习32次,参加人次达120余人次,发放廉政方面的学习书籍255本,出版《党建宣传刊》、《党建工作》简报共10期,学习了总书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讲话与省委书记、省长、省纪委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以及全省交通系统廉政工作会议精神。

2、加强职工文化、业务教育,使干部职工逐渐成为交通质监安监行业的行家里手。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深造,20*年到目前为止共有13人参加学历学位再教育,其中2人取得了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重视和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在职继续再教育,先后组织了2人参加省厅举办的资产清查培训;14人参加省厅法规处组织的新版交通执法文书培训;27人参加省厅与交通学院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再教育;5人参加交通部公路工程安全生产与环保监理业务培训,充实了公路工程监理人员专业技术力量;1人参加省厅组织的安全生产督导师培训。协助交通部组织了全省水运工程监理业务培训班1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宣贯培训班1期、公路工程监理业务培训班1期、公路工程安全与环保监理业务班1期,培训人员达300余人;协助交通部组织了全省试验检测人员执业资格考试1次,参考人员达890余人。

3、联系实际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培养和造就专业人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复杂的建设环境、新的质量理念,对质监安监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站党委结合工作实际,坚持每年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岗位培训资格考试提高业务技能水平。针对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业务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我站积极为干部职工购买书籍,对一些新标准、新规范、新办法做到人手一册,确保干部职工能及时学习更新业务知识。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聘请专家来我站开设专题讲座(如交通行政执法讲座等),巩固并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知识水平。

二、20*年下半年职工教育工作计划:

1、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审申报工作。下半年我站将有2人申报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2人申报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交通安全培训学习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驾驶技能的形成,通过何种培训方式,使学驾人员规范而快速掌握驾驶技能,树立安全意识,养成文明驾驶习惯,是每个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和每个驾驶教练员都在考虑的问题,也都进行了研讨,但总的来说收效甚微。因为目前大多数驾驶培训过程一直停留在原始的以师带徒的层面上,不仅驾驶操作的动作不规范,而且安全意识缺乏、文明驾驶习惯缺失,培训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新手上路事故率也成了社会急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本人从事驾驶教学工作已近30余年,对培训方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目前培训中的误区、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新手上路交通行为特点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教学实验,总结出一种适合现阶段驾驶培训教学方式,即多资源交叉组合教学方式。

一.目前驾驶培训教学中的误区

1.目前的培训模式,一般都是学驾人员通过第一阶段理论教学后,取得了驾驶技能准考证明,也就有了上车练习的资格,但他们对交通法规和车辆结构的知识掌握仅仅能应对理论考试,既谈不上理解,更不能在实际训练中应用。

2.教练员在教学中片面强调驾驶操作的动作训练,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在了动作技能的教学上,忽略了法规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安全意识的培养;独立行车时对交通情况的预测和动态估计能力差,更有甚者无法应对一般交通情况处理。

3.动作技能的教学,仅采用简单重复训练,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未能正确使用有限的教学资源,造成教学资源浪费严重。

4.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对学驾人员心理素质培养未能引起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导致新手上路心理素质差,遇突况就惊慌失措。

5.应试教学现象突出,教练员平时只注重考试项目的训练,忽略了日常驾驶生活中实用性技能的教学,其结果是新手上路后无法应对复杂的交通环境变化,造成交通事故多发。

二.驾驶培训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社会对驾驶培训的要求是,学驾人员通过培训能熟练操作车辆机件,灵活处理一般道路交通情况,能适应各种复杂交通环境和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驾驶。而培训效率则是驾驶培训机构和教练员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学驾人员进行施教,使学驾人员快速掌握驾驶技能,成为合格的驾驶人。当前的培训质量不尽人意,培训效率低下,社会对此颇有微词。造成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目前的教学过程是从学员开始上车培训到考试结束,都由一个教练员独立完成教学。培训理念、培训方式老化,教学方法单调,结果导致学驾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驾驶操作不规范,技能掌握单一,无法应对复杂的交通环境,这与学驾人员心理需求有较大的差距。

2.当前驾驶培训中,驾驶培训机构和教练员未能深入探讨驾驶技能形成的必要途径和教学规律,未能从驾驶操作的动作由简单构成到有机结合进行系统分析;培训过程混乱,培训方式五花八门,教学重点不突出,未能实现《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有效处置随机交通状况、无意识合理操纵车辆的能力。导致新手上路处理交通情况时频频出错,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

三.新手上路交通行为特点

根据本人多年观察统计分析,新手上路交通违法行为主要有车道选择错误、违反信号灯规定、长期骑压车道分界线、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等;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有刮擦、追尾、驶出路面和倒车事故等;发生事故和交通违法的原因主要有心理素质差、技能不成熟,遇突况时惊慌失措,应急处置失当;驾驶过程中常见现象是该快不能快、该慢不能慢导致车流通行速度下降;交通标志标线交通指挥信号观察不到位和识别错误;车身空间位置估计和判断能力不足,导致跟车、会车、超车中安全间距控制不当,引发刮擦事故和追尾事故发生。

四.多资源交叉组合教学方式的应用

驾驶培训实际操作教学过程应有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突出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的有效结合,强调驾驶教学中理论指导作用和多种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驾驶训练模拟器进行模拟教学,各机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配合方面真实感较强,适合基础驾驶,对于规范机件操作比较有利。道路驾驶训练项目如复杂道路、恶劣气象条件驾驶等,仅管场景模拟较为简单,与实际的驾驶环境有一定的差距,但预见性驾驶的原理、操作的方式有较好的实用性。

多资源交叉组合教学方式安排:多媒体教学―驾驶模拟教学―实车教学―驾驶模拟教学―实车教学。

具体措施:教学内容安排根据《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学员进入实际技能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后,在训练每个科目前,第一步先利用多媒体对学员进行基础驾驶理论教学,通过系统讲解和演示,使学员对各机件的操作建立定向;第二步.进行驾驶模拟训练。通过驾驶模拟练习,使学员基本掌握基础的驾驶操作要领;第三步进行实车教学,学员在驾驶模拟器上练习是静态练习,实车训练则是车辆在动态条件下的练习,学员的操作会受环境的影响,出现动作变样、配合上出现差错。第四步,再返回进行驾驶模拟训练,目的使操作动作的精确、规范;最后再进行实车训练,重点解决配合和精确控制问题。

教学内容中关于操作方法和程序这方面的内容在模拟训练中解决,而涉及动作的精确调控的教学内容则在实车教学完成,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模拟与实车的各自优势,达到高效培训的目的。

三、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车的人越来越多,汽车驾驶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已被世人共认。汽车驾驶技能培训是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统一。我们要在汽车驾驶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讨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组合,优化教学过程,体现优质高效的驾驶培训,培养学员成为遵章守法、技能熟练,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判断准确、沉着冷静、处置果断、心里健康的安全型驾驶人。

参考文献

[1]安全驾驶的引路人:北京中德安驾科技有限公司,人民交通出版社编,2006.4

ISBN978-7-114-05866-0

交通安全培训学习篇(7)

这次培训共开设公路规划建设与管理、公路养护与管理、公路组织施工与管理、公路建设招投标等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对提高我县交通管理干部的综合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公路基层专业队伍建设意义十分重大。希望参加这次学习的同志认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使自己的素质和水平有一个更大的提高。下面,我对参加这次培训学习的各位学员提出两点希望: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参加学习培训的主动性、自觉性

这次**交通管理干部学习培训班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政府“兴边富民工程”**调研会刚刚结束时举办的一次培训班。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并报请省交通厅同意后举办的,表明省交通厅、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对**交通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是高度重视的,对交通管理干部作用发挥是寄予厚望的。随着公路建设等级和质量的提高,对公路交通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参加培训的同志要充分认识到此次学习培训的重要意义,把参加培训作为全面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需要和重要机会,切实增强参加学习培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一是集中精力认真学。这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共4天的学习时间。年末岁尾,双方工作任务都十分繁重,在这样的情况下组织大家培训确实不容易。应当说这次学习机会难得,大家要端正学习态度,专心致志参加培训,坐下来,静下心,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争取学深、学透、学好。要尽快实现角色转变,自觉遵守学院的有关规定和课堂纪律,尊重老师,不得缺课或擅自迟到、早退,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服从培训统一安排,充分展示我县交通系统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是讲究方法积极学。这次集中学习培训的时间有限,也很紧张,大家不要把此次到省城学习当作是交友聚会娱乐休闲的好机会。要发扬“挤”的精神,排除干扰,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这次学习的内容安排得很丰富,大家在课堂上要做好读书笔记,便于在课后以及培训结束回到工作岗位后,利用空余时间继续学,以便进一步消化、理解、吸收。同时,还要以此次集中培训为契机,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做一名学习型干部。

交通安全培训学习篇(8)

首先在这次远程培训学习中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不管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如何,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我自身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职业幸福感。而学习专家、名师的教育教学相关策略后,我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汲取精华,能积极主动思考,真心探讨。这次的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珍惜的充电机会,面对当前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水平和教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最现实问题;这次教师远程培训也给我们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体高。

其次精心钻研、打造化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战斗的阵地,课堂教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上课,努力营造课堂氛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节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他们思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能力。高效课堂的实现,还必须认真辅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提高了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学技能的提高势在必行。 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我们必须在课外大量地读书,认真思考;为了改善教学技能,我们必须在备课时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专业知识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能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学习期间拜读了各位优秀教师的文章,进行交流。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让差距和不足成为自己的动力,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促进自己成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汲取专家们的精华。将这次学习的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经典培训心得体会二

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培训。对于这几天的培训课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了。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文笔糟糕,不能够将所有的感触都通过文字显然于纸上。

这次精彩的培训学习主要心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让自己更加了解涟钢,了解炼钢的工艺过程,了解涟钢的规模和组织结构。想来自己真的应该感到惭愧,虽然在涟钢长大,却还真的不是很了解涟钢。对涟钢的建厂历史,产量,规模,所经历的种种,以至于钢铁的铸造过程,我都是一知半解。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终于知道了涟钢老一辈工人既然是将1958年的年产5万吨的小钢铁厂发展到现在的450万吨(不含集团其他公司)的大型钢铁厂,历经50年不衰,而且还在蓬勃发展,并多次获得了不少全国性奖项。并知道了涟钢有着比较复杂的组织结构,让我们一时一下消化不了,不过我想这个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很快会清楚的,为了我们能更好在涟钢发展,我想我们也应该主动的去了解这些的。

其次就是了解了更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的知识。

这次培训学习,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去学习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的知识,因为安全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东西,人们通常会把安全放在首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安全第一。对于交通和消防方面,了解了很多交通方面和消防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以后能更好的远离危险。坚决将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贯彻到底。

交通安全培训学习篇(9)

我国的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一步步完善起来的,制度的本身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行政管理印记。随着公安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完善,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一)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背景

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从1987年公安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培训考试政策到驾驶证申领规定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最初采取的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延伸下完全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组织并负责的驾驶人集中培训集中考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驾驶人学习培训时间长、驾校设置的培训课程全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驾驶人学习培训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因此在当时出现了机动车驾驶人学习培训名额一票难求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社会和道路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了扩大驾校培训规模、压缩驾驶人学习培训时间、出台实习驾驶证管理规定等措施来解决驾驶人学习培训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驾驶人学习培训的周期压缩、学习培训内容更注重实际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驾驶人培训质量的下降,这一点在当时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中能够得到充分反映;二是在社会上也出现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的说法,这主要表现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于驾驶人培训考试的行业垄断缺乏监管,也表现在驾驶人考试过程中出现的考官主观性作用强和违法腐败问题。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采取驾驶人培训和考试实行行业分离的模式,驾驶人学校培训引入社会资源,驾驶培训学校的审批与建设权力移交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完全负责驾驶人考试场地和考试要求标准化,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开展了标准化考验场建设,驾驶人考试业务权力也逐步下放到了县级车管所,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引入社会资源办驾驶培训学校的基础上,驾驶人培训学习机构供给可以满足需求、驾驶培训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原则上只需要严把考试关即可,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考试场地的局限,驾驶人培训考试之间的供给出现不平衡,各地普遍出现了约考难的问题;二是考试过程的监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全国发生了多起因考试出现的民警职务犯罪案件。[1]从上述三个阶段可以看出,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围绕着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一直处在调整与变化过程中,这种变化在国家行政管理机制持续完善和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不断探索创新的背景下,比较适应当时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也符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二)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义

在进入“十二五”后,随着道路交通系统井喷式的发展和我国汽车时代的到来,原有的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逐渐显现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由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显现矛盾演变成为中央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和构建和谐社会主旨下较为深层次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是改革应当明确的核心目标在保障公民出行权的前提下,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应当是绝对的核心,设想一下在道路上交通事故频发,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那么机动车驾驶人培训和考试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提高培训质量、严把考试关口、严守考试标准、提高公民的安全出行意识和文明出行素养、全面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是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的核心所在。2.最大限度地提供便民利民服务是改革应当遵循的根本理念在保障行政公权对于广大公民平等的基础上,在中央强调社会管理创新和新一届政府大力开展简政放权的思路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顺应时展的趋势和国家全面深化公安工作改革的要求,提供多样化、人性化、自助化的培训考试服务,优化培训考试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总体来说就是最大限度地提供便民利民服务,这一点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系统全面的权力制约和行业协调机制是改革应当完善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不断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中,广大公民的法治意识迅速提升,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涉及到以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为主的包括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保监会、国土资源部、安监总局、中央文明办等多个部委,仅在公安部涉及管辖权限内的就包括公安交通管理、治安户籍管理、刑事侦查等多个业务部门,因此全面改革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需要各个行业以及公安机关内部各个业务部门打破传统的权力壁垒、创新改革思路、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加强权力配套协调,使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真正达到政策公开公平、行业间有效对接、制度落实便于操作的目标。4.公开、公正、透明、廉洁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国家行政权力监督体系和倒查问责制度日益健全的背景下,由于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造成的交通民警违法违规和职务犯罪案件数量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仍有极少数交通民警因此触犯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因此在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约考、考试、发证每一个环节,必须严格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廉洁的原则。随着公安机关内外部监督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对于培训考试过程中的任何违法行为将严格问责,这对于保障公安交通民警职业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提高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支撑。由此可见,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对于优化驾驶人培训考试供需要求、转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思路、整合社会培训考试资源、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提供便民利民、提高政府公信力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二、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导向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过程中,主要任务是制定考试标准并组织开展驾驶人考试,从机动车驾驶人报名参加培训到最后取得驾驶资格整个流程来讲,交通民警承担的角色定位应当是制定标准并在考试过程中衡量标准,确定驾驶人是否具备资格的裁判员。因此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应当坚持以流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以全面改革为动力、以群众需求为对象、系统确立改革目标。具体地讲,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坚持以公开透明为前提

按照中共中央全会精神,各级公安机关要在“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便民利民服务,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是提供便民利民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各项具体内容公开透明:一是驾驶人培训考试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要公开透明,驾驶人培训考试涉及到多个行业和行政管理权限,因此在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协调各行各业以及公安机关各业务警种,突破权力管辖拘束,从源头上消除行业和部门间无形的障碍,以完善培训考试流程为主要目标,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培训考试政策的公开透明;二是驾驶人培训考试流程的制定和实施要公开透明,驾驶人培训考试针对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业务操作流程,并不是所有培训考试流程会完全按照设想的情况进行,这中间就出现了驾驶人培训考试供需双方的矛盾,因此在制度改革过程中要以群众的需求为前提,确保不同情形下的驾驶人培训考试流程公开透明,让人民群众能够结合自身情况找准应当采取的培训考试模式[2];三是驾驶人培训考试的监管要公开透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驾驶人培训考试的工作逻辑关系和行政管理方式,系统全面地做到各个环节的监管公开透明,在优化监管制度和完善培训考试监管环节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体系,使培训考试制度真正发挥正向效应,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要构建出权责清晰的管理模式

权力是实现职责的必要手段,实现职责是行使权力的目的,不存在无责任的权力,也不存在无权力的责任。不承担任何责任或者权力大于责任,就会导致特权或权力滥用,同样不赋予任何权力或权力赋予的不适当,也会导致责任消减或责任推诿,因此在合理配置权力的时候,要遵循权责相称的原则[3]。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要按照警察法哲学的设置规范,全面构建出全责清晰的管理运行模式:一是要构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驾驶人培训过程中权力围绕服务的行政管理模式,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由于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培训考试权力设置不完善,给公安机关和民警造成了很大影响和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权力设置没有以服务作为出发点,造成的结果是驾驶人和公安机关交通民警从根本上没有处在同一个层面上,在驾驶人和交通民警之间无形的造成了一个不对等的门槛,因此在制度改革过程中,要按照现代行政管理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方法,合法、合规、合情、合理地设置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权力;二是要构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驾驶人培训过程中责任围绕问题的行政管理模式,在驾驶人培训考试过程中由于责任划分不明确、责任主体不落实、责任追究不到位而诱发行政渎职、失职和其他职务犯罪案件教训深刻,因此公安交通民警要根据不同的环节、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行政层级和不同的情形承担不同的责任,系统全面的责任划分体系对于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具有明显的正激励效应,同时也会对公安交通民警起到较好保护作用;三是要构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驾驶人培训过程中权力与责任相配套行政管理模式,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作为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来讲,应当建立完善健全的权力和责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权力与职责清晰明确的行政模式,这也是深化公安改革落实、全面依法行政、建立完整行政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4]

(三)要凸显运转便捷高效的特征

随着社会动态化、信息化带来的巨大变化,现行的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出现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些不适应既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思想理念上的滞后,也有公安交通民警能力素质上的差距;既有当前驾驶人管理体制机制上的制约,也有开展驾驶人培训考试配套要素的不足。要破解这些长期困扰和影响驾驶人培训考试发展进步的难题,必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加快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以显现出培训考试制度运行的方便高效:一是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内容要全面体现出便民利民的宗旨。目前我国驾驶人已接近3亿,预计未来10年机动车驾驶人仍将以每年2000多万人的速度快速增长,传统的驾驶人培训考试模式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驾驶人考试和管理工作效能也将受到很大影响,群众的不满意和工作效能的低下将会严重影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培训考试业务的正常开展,也会严重影响公安改革进程,因此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要给予驾驶人更多选择自,从政策规定、程序设定、环节把握到与其他业务的延伸配套,都要以便民利民为主旨,最大限度地使群众感受到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方便与快捷;二是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要建立并完善规范化的运行标准和机制,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涉及的政策、法规、标准众多,要实现培训考试制度的高效运转,必须将涉及的相关内容做系统、全面、规范的梳理和细化,涉及到驾驶人培训的要素要协商其他行业部门做好政策的配套延续、涉及驾驶人考试场地的要素应当统筹考虑现有场地资源,涉及驾驶人考试标准的要素应当制定具有实践意义的细化条目,涉及驾驶人培训考试车辆的应当出台规范的国家安全监测标准,在涉及培训考试所有环节标准规范统一协调的基础上,建立培训考试流程的完善运行机制,保持每个环节涉及标准规范的动态性和灵活性,使培训考试流程在规范化的机制运行要求下发挥最大的效率,同时对各项规范标准和运行机制保持合理及时的优化提升,尽可能为驾驶人培训考试提供便利,这样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成果才能真正被群众所感受到,改革的意义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5]

(四)要把公正廉洁作为红线

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应当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实行权责清晰的行政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发挥便捷高效的特点,在每一个环节公安交通民警都要严格保持公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一是健全反腐败和其他职务犯罪的预防机制,打破部门利益藩篱,斩断或明或暗的利益链,杜绝诱发从事驾驶人培训考试的公安交通民警腐败或其他犯罪的各种因素;二是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实行岗位轮换机制,使参与驾驶人培训考试的交通民警建立严把考试质量关的工作思路,从根源上消除产生腐败和其他不公正不廉洁的土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大对从事驾驶人培训考试民警的关注度,通过内部监督保护民警;三是加大社会的外部监督,通过全社会和广大群众对培训考试每个步骤和每个环节的监督,全面实现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公开、公正、透明,这也是把好道路交通安全的源头关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建立公开透明、权责清晰、高效便捷、公正廉洁的驾驶人培训考试管理体制是改革的中心目标,因此,改革的实质应当围绕中心目标细化内容、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在大数据背景下依托“互联网+”思维模式,从根源上解决现有培训考试制度不便利、不规范、不经济的现状。

三、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既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又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我国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各地道路交通系统有不同的特征和侧重,驾驶人培训考试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复杂多变,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提供便民利民服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驾驶培训和考试需求的重要途径,国家已经提出了2016年开展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试点经验,2018年全面实现改革目标的宏观战略构想,因此要树立改革一盘棋的思想,全国坚持一个改革思路、执行一个改革标准、努力实现统一的改革目标。在改革过程中还需要认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破解改革中出现的难题,充分整合各方资源运用智慧,依法、规范、稳妥、有序的推动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的每个步骤得到有效落实,提高改革每个环节的操作性,使改革的成果真正为群众所认可。

(二)完善配套保障机制,畅通协调沟通渠道

按照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时间推进表要求,公安部已经制定下发了《机动车驾驶证自学直考工作规范(试行)》和公安部第139号令,因此为了方便群众自主学驾、自助报考,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车管、秩序、事故等部门要形成完善的配套保障机制,结合自身情况提前划定学习驾驶的路线、时间,按要求设置道路交通标志,积极协调现有的驾驶培训考试场地,为自学驾驶人提供充足的服务。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同时要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加强自学车加装副制动、辅助后视镜等安全装置的监督管理;要和交通运管部门之间形成畅通的协调渠道,建立日常会商、信息共享、重大事件共同决策的工作模式;要和保险行业加大沟通力度,系统落实自学直考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理赔相关工作[6];要与质监部门加强协调,对加装安全辅助装置的自学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三)广泛开展媒体宣传,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引导

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宣传工作,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大力开展这项工作的宣传,要权威解读各项政策规定的意义、定位和法律责任;要细致宣传业务流程、学习要求和权利义务。同时为了防止一哄而上的误解和炒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针对性地开展舆论引导,要与公安法制、网络安全等部门建立协商机制,提前排查预判各类舆论风险、加强舆情跟踪分析、化解网络舆情热点,为改革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加强信息化监管,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

如何实现对固定的车辆和陪练人员在固定的时间、线路,按照要求的学时进行监控,是自学直考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填报材料、签署告知文书、设立交通标志这些手段达不到监管的目的,监管的职责和目的应当是确保自学直考的顺利开展,因此应当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学员、陪练人员、直考车辆、时间、线路、学时的相互牵制绑定机制,实现自学直考全程的物联网全程监管,一旦发生违规操作,系统将及时记录并将违规结果纳入考评机制,这样才能使自学直考的各项规范具备可操作性和监管约束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将直考学员信息纳入直考数据信息分析平台,追踪直考学员取得驾驶证后的驾驶违法数据,建立常态监管机制,实现直考机制的完善和试点工作的科学化评估。

作者:李亚军 李攀 单位: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东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公安部.坚决斩断“利益链”严把培训考试关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谈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J].汽车与安全,2015(12):24-26.

[2]人民公安报评论员.驾考改革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J].汽车与安全,2015(12):32.

[3]刘建军.和而不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三重属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55-157.

交通安全培训学习篇(10)

中图分类号: TU714-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09

农民培训不同于干部职工或技术人员的培训,因为培训对象居住分散,自我约束力相对不强,在组织培训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多意料之外的状况发生。因此,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培训的质量效果,在做好教师选聘、内容选择及方式选定的同时,也必需提前做好所需物品的准备及后勤保障计划,在培训过程中做好全方位的后勤服务,切实发挥出农民培训工作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1物资保障

1.1学习用品

近年来的农民培训基本上都是采取以项目实施的方式进行,通常都是为受训农民提供所需的学习用品,如学习资料(教材光盘)、文具(本笔)、学员名卡、材料袋等。这些物品必须在培训进行前,保证在培训时发放到学员手中。材料袋如果外观相同,应在外部印贴编号以区别,避免学员相互误拿。同时也要注意所备物品数量足,规格统一,避免个别学员过多计较而产生不愉快的情况。

1.2培训场地

根据方式的不同,培训一般可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考察学习等。不同的培训方式所需的培训场所也有所区别。纯理论课教学通常安排在教室内进行。教室周围的环境要相对安静,避免吵杂的声音影响。室内面积不能过于拥挤,有足够的桌椅,现场教学的场地要预先进行踏查清楚,教学时教师及学员的站立位置及行走路线等都应事先有个大体的规划。

1.3教学用品

1.3.1室内 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不断普及和运用,课堂教学的手段也已与传统意义上的一块黑板、三尺讲台有所不同。除个别情况外,现在基本上都采用数字化教学的方式。因此,在上课之前就必需把相应的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音响等安装调试好,并且要保证电源供给。对于年龄较大不会用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教师,要为其准备黑板及粉笔或白板及白板笔,以实物标本或教学挂图。

1.3.2室外(生产现场) 在室外实习或参观考察,由于环境空间大,人员嘈杂,就需要为活动的组织者或指导教师准备扩音设备。进行现场教学时,还要提前准备教学所需的生产材料及生产工具等。

2交通保障

交通保障主要是指进行现场教学或外出考察时为学员提供交通工具,一般情况下是按照人数租用营运车辆。租用车辆必须车况良好,有正规的营运手续。

3食宿安排

当培训班学员分布面较广,而且培训时间稍长的时候,就需要将学员集中,在培训期间统一安排食宿。食宿地与上课地最好在一处,如果受条件限制达不到,也尽量距离不能太远。

3.1就餐

选择具有正规营业手续且卫生条件明显好的餐厅作为学员的就餐地点。如果参加培训的人数较多,为保证就餐秩序,需要向学员发放就餐券,凭券固定位子就餐。在就餐时,不得安排酒水,严禁学员自己单独购买。

3.2住宿

住宿安排是一件比较繁琐而又需要耐心的工作。通常情况下,不是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都会住宿,他们往往根据离家的远近或交通条件来决定是否住宿。而且每天是否住宿也存在不确定性,会因为个人的情况不同而改变。作为负责住宿的人员就必需随时掌握情况变化,及时进行妥善安排。还需要经常在学员住宿期间进行检查,做好有效管理,熟悉消防通道,预防火灾。严禁学员外出酗酒滋事或参与等。

4安全保障

依照法律规定,在学员离家前往培训地点起,一直到培训结束返回家里,这一期间均为培训班的管理时段。在此期间培训班的组织者有承担所有学员安全责任的义务。因此,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强培训的组织管理,避免学员在培训期间出现安全事故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保障工作。

4.1人身安全

人身安全主要是防范交通安全事故,包括个人的往返交通及培训过程中的集体交通。在个人往返时无论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是以其他方式,培训的组织者无法进行预防,但必需做到及时提醒。在统一户外实践课或外出参观学习时,对学员有序组织是保障安全最基本的要求。第一是乘坐交通工具时要固定座位,并系好安全带;第二是每辆车上都配有教师,以便于管理和联系;第三是学员队伍过马路时,必需安排专人负责t望引导;第四是外出考察学习时,人员过多要分组进行;第五是根据具体情况为学员购买短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4.2饮食安全

统一就餐时,如何做好饮食安全,有效预防食物中毒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个别食材如果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大多数人的就餐安全。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势必引起学员的情绪波动,进而影响到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需时刻注意进货渠道,随时随地检查餐饮服务人员的具体工作,把好食品卫生的关口。

4.3财产安全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每名学员及教师都处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作为组织者,应该随时提醒每个人对自己所携带的钱物做好妥善保管,避免出现遗失或因遗忘而造成不必要的个人经济损失。

4.4安全措施

4.4.1制订预案 在制定培训计划的同时,对在培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状况进行逐一的研判,并制订出应对预案,一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能做到遇事不乱。

上一篇: 可再生能源意义 下一篇: 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