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运输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3 15:03:39

交通与运输论文

交通与运输论文篇(1)

青岛的黄岛开发区有良好的投资环境,青岛市政府投入了四十多亿人民币对其进行开发,与此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可是来投资的客商却不是很多。后来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交通不方便。当青岛市政府决定修建交通要道后,黄岛便开始出现了经济的繁荣。

任何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地区间的分工交流,都是以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联系为前提的。即首先是建设道路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只有具备了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进行地区(或城市)开发和把国民经济的各个基地联结起来,才能进行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流。反之,交通运输基本设施的短缺会导致对经济发展的干扰,使经济发展出现徘徊和不必要的消耗,阻碍其发展。

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有一个交通运输业超前发展的时期,这是一个普遍性规律。其主要原因是原料的运进,市场的开拓,都需要由与之相匹配的运输业。美国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铁路大发展时期,铁路作为路上运输的主要方式,它的优点是通达性强,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运量大以及价格低廉,从而得到了迅速发展。1926年美国铁路网建设达到阶段性顶峰,总里程达40.8万公里。之后,随着运输技术的进步,运输需求的变化,公路、内河、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美国拥有24.5万公里铁路,650万公里公路,4万公里内河航道,44.8万公里民航航线和36.3万公里输油气管道,形成了综合运输能力强大的交通体系。总的来说,美国的运输系统相对国民经济发民而言是超前的,他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经济建设中,交通运输业超前发展,并有一定的储备能力,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它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和体现。

如果我们对越来越多的新型运输方式进入运输体系的现象加以考察,就不难看出这种现象是竞争和取代效应的结果。新的运输方式以它特有的优点吸引一部分运量。由于可供使用的运输方式增多,选择性增强,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相互连接的可能性增大,这就使运输供给能够更准确,更灵活地适应越来越高的运输需求,这些规律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二、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与运输业的发展

在经济与交通运输业的相互关系中,考察和分析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运输体系的发展和变化。如果我们将一个长时期的生产规模和结构与运输规模和结构作一个比较,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初期经济规模较小,结构比较稳定,各地区都以农业生产为主,即现在所说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生产规模和结构与运输规模和结构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即加工工业领域)转移。这时,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减少,而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在工业化和市场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原材料如媒、矿石、钢铁等大宗货物运量急剧增加,货运量的平均增长率接近或者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品和消费品的轻工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所运送货物的平均价值明显增大的同时,它们的平均体积和重量却减小了,依次在这一进程中,货运量的增长速度将逐渐减缓,其增长率会逐渐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而客运量则保持接近于国民经济增长率。由于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对运输提出了迅速、方便、安全等侧重于运输质量的高要求,客运方面提出了高速、安全、舒适、方便的更高要求。由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开始蓬勃发展,运输规模和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经济分工和生产专业化进一步加强了物质、人员和信息的交流,经济上的劳动分工导致了地区劳动分工。地区劳动分工取决于与地点有关的生产成本,交通体系的运输能力。这样,一个地区劳动分工以及相应的交通体系,形成了一个具有不同规模和不同作用的区域中心。

从而可知,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变化。但同时,运输业又对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起着推动作用和更直接安全的服务作用。

三、WTO与我国运输业的发展

我国加入WTO将为我国经济建设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从而使我国的运输事业也得到发展。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和更多的要求。

加入WTO有利于运输行业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运输行业的改革;有利于激发运输行业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入世后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各种物资的运输量必将大大增强。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分布不均,资源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等原因,入世后,必将形成比现今更为强大的人流和物流。然而,国内许多地区的交通运输通道已经饱和,这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严重影响了地区个体发展速度和国家的整体优化进程。如我国铁路就存在通运能力十分紧张,路编组站能力严重不足,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入世后建设和规划运输体系,将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总体中首当其冲的位置。

交通与运输论文篇(2)

GDP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而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载体, 沟通生产和消费, 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从多年来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运量比重来看, 公路完成的客货运量从1990 年的83. 9%和74. 6%上升到2002年的91. 74%和75. 3%; 而铁路由于受运输能力的限制, 客货运量从1990 年的12. 4% 和15. 7% 下降到2002 年的6. 57%和13. 77%。同时,民航完成的运量比重也有所上升。即公路与航空能够完成绝大部分的客货运输,同时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反观铁路等方式则占比例比较小或发展较小,故笔者选择研究公路、航空运输与GDP的关系,以反映交通运输与GDP的关系。

纵观几百年来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以及实证研究的结果都表明, 生产水平越高, 就越要求基础结构超前发展。工业化时期的基础结构,已经不允许交通运输滞后。进入现代化社会, 经济社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本质上就是超前的,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发展经济, 交通先行, 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存在着一致的关系。据测算, 未来5 年, 我国客运需求增长在5%左右, 货运需求增长在4-5%。

我国运输业到“ 十五”中期又出现了十分紧张的局面,表现为交通运输线路规模总量不足。运网密度小,运输能力紧张, 运输质量有待提高等现象。分析交通运输与GDP间的关系有利于找出交通运输未能良好帮助GDP增加的原因,有助于国家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提高GDP的增长速度。

回顾近年来已有的国内外文献,对于交通运输与GDP增长的研究文献主要从以下角度展开:丁以中在《交通运输业与经济的关系研究》(1997)一文中建立了交通运输——经济模型,对交通运输业与经济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汪传旭在《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1998)一文中则运用灰色系统协调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刘建强、何景华在《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2002)一文中主要从协整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入手,对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朱顺应等人(2004)提出了客观模糊评价方法,设定了评价指标的评语集、评语值域和模糊隶属度函数,然后对我国1991~1999年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不适应性结论;何满喜(2005)运用灰色系统建模理论和数量经济的方法对浙江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了交通运输业内各重要指标对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武旭(2005)将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看作是互为输入输出的投入产出系统,通过建立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模型,得出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有效性指数和状态协调度的计算公式。

国际上对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关系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尤其是在对交通运输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的研究方面论文、论著比较丰富,但很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过了以大量投资进行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恶补交通基础设施木桶短板的阶段,其经济环境早已进入了成熟优化的后增长阶段,因此他们的研究虽然在很多方面特别是方法论方面对我们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但从总体来讲,我们无法照搬。

以上研究成果从实证方面,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由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有所不同,因此对现阶段交通运输与GDP增长进行定量分析仍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而选择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

(1)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分析对空间、时间等交易过程中的摩擦是忽略的,而交通运输的作用正是克服经济中的时间、空间障碍。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包括运输效率在内的交易效率恰恰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其理论框架天然地把二者联系在了一起。

(2)新古典经济学着重研究经济的非拓扑性质(消费、生产的数量、最优资源配置等),而对连通度、一体化等网络效应予以忽略,而交通运输却是典型的网络型产业,这就使得交通运输理论研究者在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问题时感到困难重重。而新兴古典经济学同时包括了经济的拓扑性质与非拓扑性质,为分析网络型产业提供了便利。

(3)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可以解释交通运输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原理,而并非只是得出数据上的统计关系。而且通过分析这一作用路径,便于进一步解释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为何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4)借助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自发演进的理论,便于进一步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到底是“推动”、“拉动”、“交替推拉”还是其他关系这一长期争论的问题。

结语:

交通运输是交易性产业而非生产性产业,对经济增长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交通运输发展通过改善运输条件,进而降低外生交易成本和总交易成本,从而实现促进分工,扩大市场范围,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交通与运输论文篇(3)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具备汽车运用与维修,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管理与组织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企业,汽车4S店及物流公司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以及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能否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将“拓宽专业口径,开拓新的专业空间”;作为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改革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 形成新的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我校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

一、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与作用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实践教学涵盖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既包括课程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又包括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技能训练等多项内容,并与课堂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紧密联系、互相依托、互为补充, 由此形成一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模式[1]。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在我校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体系由以下4个环节组成(图1)。

1.实验教学环节。该环节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有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大学物理、电工技术、材料力学、VB程序设计、数字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基础、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车载传感器、运输管理等课程实验及上机实验,由基础到专业逐步进行。

2.实习环节。该环节与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相适应,包括汽车构造、交通运输组织学、汽车维修工程学、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等课程实习、驾驶实习和毕业实习。

3.课程设计(论文)环节。该环节包含培养学生专业设计能力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和交通运输港站设计课程设计以及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技巧的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论文和交通运输学课程论文。

4.其他实践环节。该环节包括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探索创新能力的课外学科实践、各类计算机操作及科研实践或创新设计;还包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磨炼意志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劳动、各项义务劳动、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等。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作用实践教学是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时, 实践教学体系要符合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1.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学生通过基础课程实验和上机实验加深对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基本科研素质。

2.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能力。通过专业课程实验、实习及驾驶实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存在差异,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能使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得到充分的满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交通运输综合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课外学科实践以及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4.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社会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组织各项义务劳动,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社会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我校目前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交通与运输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101-03

1 问题的提出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纵观世界主要国家,交通运输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其发展具有国家战略意义。交通运输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复杂,本文的目的就是概括、总结这一关系中重要的一方面,即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并提出新的思路。

2 现有理论和方法的总结

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角度、理论基础、结论,本文将其概括为6大类:

(1)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的分析。威廉• 配第(William Petty)在《政治算术》中提出“发达的交通运输是一国经济繁荣的重要特征”。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对运输经济问题有较多论述,如“运输和货币变成了商品流通的两个车轮”,“商品经济越发展,生产越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因而越是以交换为基础,交换的物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对生产来说也就越是重要”。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经典三段论更是被反复引用,斯密认为“生产力和财富的增长由分工引起,分工的程度受到交换能力大小即市场范围的制约,市场范围大小由运输条件决定”,这体现的是运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运输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区位论、城市群理论、点-轴理论、交通经济带理论、运输通道理论等。如韦伯(Weber,1929)建立了模型,用运输成本来决定制造业的区位。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点―轴理论”,认为“发展轴线由以交通干线为主体的线状基础设施束构成,干线交叉点上的城市、工矿区、港口、农业地区为发展的主体部分,生产力开发以‘点-轴’模式展开”。

(3)经济史、运输发展史分析。国外以李斯特(Liszt)、道格拉斯•诺思(D.C.North)为代表。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总结出“英国使全世界看到了运输便利对生产力增长可以发生如何有力的影响,从而促进国家财富、人口和政治力量的增长”。诺思通过分析1750―1913年海运费率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出了海运生产率的提高和制度变迁降低了海运费率,扩大了市场、促进了对外贸易。国内以荣朝和、韩彪、熊永钧为代表。其中荣朝和提出“运输化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韩彪提出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具有“交替推拉关系”,认为现代运输业成长过程中可分为“剧变期”和“渐变期”。熊永钧提出了“运输成本阈值”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不应将运输简单地理解为阻碍市场活动的常量,而应将其看作变量。他认为现代经济增长过程只是运输成本降低到某一个“阈值”时才出现的。

(4)发展经济学观点。以罗斯托(Rostow)、赫希曼(Hirschman)等人为代表。罗斯托指出“大量的交通建设和其他形式的社会先行资本,毫无例外地出现在起飞阶段之前”。赫希曼区分了社会间接资本和直接生产资本,又进一步认为社会间接资本的概念的核心可以严格限于交通运输及动力。

(5)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这是近期运输经济研究的主流,但已经出现计量方法应用过度的趋势,忽视了对内在规律的探究。较有价值的文献包括D.A.Aschauer(1989)应用CD生产函数,对美国1949―1985年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出总产出对公共资本存量的弹性为0.39。汪传续(1999)与张国强(2004)分别用灰色系统协调模型和DEA模型,测算了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关系。王家庭(2009)基于我国1978―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协调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交通运输发展对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作用。

(6)投入产出分析和项目评价分析。汪传续(2004)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了交通运输的前向、后向波及效应和总效应,并根据1997年投入产出资料计算了交通运输业对GNP和劳动就业的贡献。项目评价主要运用成本―收益法,评价某交通运输项目。

3 现有理论和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运输与经济增长理论尽管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仍然远未完善,对许多现象仍缺乏解释力。斯密论述的“一切改良中,以交通改良为最有实效……水运开拓了比陆运广得多的市场,从来各种产业分工的改良,自然而然地开始于沿河一带”。而中国自古以来,具有发展内河航运的优越自然条件和领先的航运技术,却只能促进农业和小手工业的分工和发展,没有孕育出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没有产生工业革命。这是斯密的命题所不能解释的。

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运输费用甚至被简化掉了。在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中,为便于分析的数学化,抽象掉了时间和空间概念。正如迪肯所作的比喻(Dicken,1990),“所有人类的经济活动――专业化分工、生产、交换、消费,都只发生在一个针尖上”。此后,运输费用被引入,作为生产中的纯消耗添加到生产函数中,但仍然是外生变量。并且这种处理使得在古典经济学中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变为了负面作用,发展交通运输似乎只是为了克服经济中的阻碍,交通运输因此也就成了一个技术问题,不再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

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发展经济学中,交通运输作为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关注。发展经济学家试图用欧美国家发展经验指导第三世界国家。然而无论是大推进理论还是非平衡增长理论,都将发展交通运输看作是资本积累过程,认为大规模的交通投资将像在发达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发挥的作用一样,使发展中国家走向快速增长的道路。但是无论是没发展起来的苏联、非洲、拉美一些国家,还是实现了长时间高速增长的中国、“亚洲四小龙”等都没有经历一个显著的交通大发展时期,这就使得交通运输的作用受到质疑。

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的成果,使之前对这一问题历史描述性的、定性的分析实现了定量的测算。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缺陷。如最常见的用铁路、公路线路里程或投资额、客货运量作解释变量,用GDP或人均GDP作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只能得出二者的相关性,并不能解释其因果关系,而在投资额的估计参数中,无法区分是投资行为还是运输能力形成后导致的经济增长,而如果投资行为的作用更大,则不能说明为什么要投资于交通运输而不是投资其他基础设施。又如用投入产出法,由于统计方法的设计,交通运输总产值增加必然导致生产总值的增加,不能解释其作用机制。再如,无论是用灰色系统模型还是DEA模型分析交通运输与经济的有效性和协调性问题,都是一种事后检验,并且也是各种运输方式或各地区、各时期的相对协调性,不能解释交通运输总体对经济增长的事前作用。

4 新兴古典经济学简介及其研究运输与经济增长问题的好处

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继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中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指出新古典经济学不足的基础上,应用超边际分析(inframarginal analysis)方法发展起来的。它关于分工的基本思想是,经济中的每个决策者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每个人作为消费者喜好多样化的消费,作为生产者在生产中有专业化经济,所有人的专业化经济合起来就是分工经济。分工和专业化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增加交易次数,这就会产生分工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因此分工水平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随着交易条件的改进,折中这种两难冲突的空间就越大,分工水平就越高。同时,分工及其各种经济后果可以在没有交易条件的外生改进的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自发演进。

基于以上对传统理论和方法不足的分析,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问题,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主要原因有以下6点:

(1)斯密将运输费用视为决定市场规模和分工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则既包括以运输费用为主的外生交易费用,又引入了信息成本、契约成本、道德风险等内生交易费用。

(2)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资源配置,新兴古典经济学则是研究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交易行为和经济增长的,显然更加适合。它也可以解释交易费用和制度对分工和生产力演进的意义,不需要再借助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3)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分析对空间、时间等交易过程中的摩擦是忽略的,而交通运输的作用正是克服经济中的时间、空间障碍。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包括运输效率在内的交易效率恰恰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其理论框架天然地把二者联系在了一起。

(4)新古典经济学着重研究经济的非拓扑性质(消费、生产的数量、最优资源配置等),而对连通度、一体化等网络效应予以忽略,而交通运输却是典型的网络型产业,这就使得交通运输理论研究者在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问题时感到困难重重。而新兴古典经济学同时包括了经济的拓扑性质与非拓扑性质,为分析网络型产业提供了便利。

(5)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可以解释交通运输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原理,而并非只是得出数据上的统计关系。而且通过分析这一作用路径,可以解释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为何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6)借助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自发演进的理论,可以解释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到底是“推动”、“拉动”、“交替推拉”还是其他关系这一长期争论的问题。

5 主要结论和展望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问题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交通运输是交易性产业而非生产性产业,对经济增长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交通运输发展通过改善运输条件,进而降低外生交易成本和总交易成本,从而实现促进分工,扩大市场范围,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

(3)分工经济和由于分工而导致的交易成本之间存在两难冲突,分工的自发演进过程将使折中这个两难冲突的余地增大,因而随着经济的增长,总交易成本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将带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对这一问题的展望:

(1)新兴古典经济学20余年的发展与主流经济学、传统运输经济理论二三百年的发展历程相比,显然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现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下,如何测度分工的水平、市场的容量、经济组织结构等这些新兴古典经济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仍是一大难题,这就使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经验研究进展缓慢。

(2)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联系交通运输和经济增长的是运输成本(外生交易成本)在总交易成本(包括外生和内生交易成本)中的比重,其中内生交易成本又涉及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史学、产权理论、博弈论、契约理论等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与交通运输发展有机结合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索的领域。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2][英]肯尼斯•巴顿.运输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交通与运输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U11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264-03

一、道路拥挤收费的一般理论

拥挤收费的目的是缓解交通拥堵。拥挤收费最早应用于城市交通问题[1]。是在特定时段和路段对通行车辆收费,从时间和空间上调节交通量,减少繁忙时段和繁忙路段道路上的交通负荷[2~3]。按照此定义,高速公路拥挤收费是指在特定的时段和路段,通过提高通行车辆收费标准,从时间和空间上调节交通量,以缓解繁忙时段和路段上的交通负荷,起到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目的。由于高速公路交通流与城市交通流在特性方面的差异(如城市交通以通勤为目的的小客车交通量为主,高速公路交通量则以货物运输车辆为主,两种运输需求对运输价格的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将城市交通拥挤收费理论直接应用于高速公路拥挤问题,是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根据运输需求及其形成的交通流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拥挤收费理论分为静态理论和动态理论[4],不管是动态拥挤收费理论还是静态拥挤收费理论,都是以各类型交通量都可以转化为标准小客车交通量为假设条件的。这一假设本身是成立的,各类型交通量通过一定的换算标准都可以换算为标准小客车交通量,即在研究拥挤收费问题时所讨论的交通流为同质的。这一假设的隐含假设为换算为标准小客车后的交通量受收费标准影响程度相同,那么它们的运输价格弹性也就相同,则收费标准调整或拥挤收费会使得交通量按照预期发生分流或减少。而实际上,由于运输需求特性的差异,各种货物、乘客的运输价格弹性差异显著,决定了它们对于收费标准调整的敏感性不同。目前的研究对于运输需求的运输价格弹性的认识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如价值高的货物对运输价格变化的敏感性较低,价值低的货物对运输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则很高。目前研究对于拥挤收费理论的研究也日臻完善。但正是由于在讨论拥挤收费问题时假设各类型交通量通过一定的换算标准都可以换算为标准小客车交通量,忽视了交通量产生的机理,使得高速公路拥挤收费问题缺乏基本的立论依据。本文将运输需求价格弹性与拥挤收费问题相结合,从根本上探讨运输需求价格弹性差异及其形成的交通流特性差异对高速公路拥挤收费有效性的影响,从而为高速公路拥挤收费问题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要分析这一问题,必须厘清的问题是交通量产生的机理,即交通量产生的源头是什么?

二、交通量产生机理

(一)运输需求实现的条件

运输需求被定义为人与物对空间位移的要求。运输需求的实现是运输户提供运输服务和最终用户购买运输服务的过程,是道路直接使用者和最终使用者的利益均衡过程,因此,运输需求实现条件是直接用户和最终用户都可从运输过程获得相应利益。运输服务能否成交,其关键落脚点是运输需求者的消费者剩余是否大于零和运输供给者的基本利益要求(生产者剩余)能否得到满足。

1.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的所得超过其边际成本的部分。

对于运输服务提供者(在本文中指运输户),只要其从运输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运费收入)大于其在运输过程中的成本消耗(包括燃油消耗、轮胎磨损、驾驶员工资等),即运输户的生产者剩余大于零,就会提供运输服务。

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获得某种商品所带来的利益与所付出的代价之差[5]。

对于道路运输市场,消费者剩余是指运输消费者选择某一种品质的道路运输供给时,该道路运输供给(即位移服务)实现所带来的利益与所付出的代价之差。该差值大于零,存在消费者剩余,道路使用者可以得到其既得的利益,运输需求就有实现的动力。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需求具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主体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格等具有不同的层次的要求。需求主体的不同层次的要求与商品或服务本身能否对接成功直接关系到需求向现实交易的转化。在运输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有位移需要,也有不同层次支付能力的运输需求者,但由于运输供给方提供的运输服务质量达不到其对运输品质的要求,而可能放弃选择运输服务,因无法形成有效运输需求,成为潜在需求,也就无法形成现实的运输量和交通量。

(二)基于运输需求的交通量产生机理

交通量是描述交通流特性最重要的参数,注重车的研究,研究在各时间段车辆的数量、车型的分布。除极少数由驾车爱好者以驾车为主要满足目标及少数本身可运行的工程车辆(如吊车、铲车、收割机等)形成的交通流外,其他机动车辆都是以实现人与物的位移为目的的,它们所形成的交通流都具有运输意义。可见,绝大部分交通量都是由运输职能实现过程所形成的。因此,可以认为,满足运输需求,是决定交通量的主要因素,而交通量只是满足运输需求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所以,交通量形成的源头在于不同特性、不同形式、不同品质的运输需求。由此可见,交通量产生机理可以描述为:在运输需求特性支配下会形成相应的需求实现手段――即形成相应的交通量。

三、运输需求特性与运输价格弹性

运输需求具有鲜明的异质性。不同的运输需求对运价水平、运输技术要求和质量、运输时间和运送速度的要求不同等。运输需求特性的差异使得它们对运输供给条件有不同的要求。按照旅客和货物对运输供给条件敏感性的差异,可以将货运需求分类为价格敏感型货运需求、品质敏感型货运需求和基本货运需求[6]。

(一)价格敏感型运输需求

不同类型旅客对运价的反应不一样,不同类型、不同品性的货物对运价的反应也不一样,如粮食、日杂的价格弹性较高,高附加值产品价格弹性较低。价格敏感型运输需求受运输价格影响很大,运输价格的提高会导致这类产品放弃运输。放弃运输则成为潜在运输需求,不能形成现实运输量,也就不能形成现实交通量。现实中低附加值的蔬菜、果品类及煤炭、石油、金属矿石、木材、粮食、水泥、化肥、盐等运量大、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运输都属于价格敏感型运输需求。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差异,有的区域运输需求以价格敏感型为主,有的区域运输需求以品质敏感型为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相应区域的高速公路以某类运输需求为主。如煤炭生产地区,主要货物为煤炭,对运输价格敏感性很高,而对运输品质敏感性则较低。

(二)品质敏感型运输需求

品质敏感型运输需求是指对运输价格不敏感,但对运输质量要求很高的运输需求,如易腐产品、高科技、电子产品等单位价值或附加值高的产品等。

(三)基本运输需求

基本运输需求指的是人们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所必需满足的需求,如非粮食产地运进粮食等。这类运输需求一般是生活必需品,其实现受运输供给条件的限制较小,对运输价格的变化不敏感。

四、价格弹性差异下的高速公路拥挤收费的有效性

(一)运输需求价格弹性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反映的是运输需求量随运输价格变动的程度,通常用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表示。可表示为:

EP=

式中:Q、ΔQ表示运输需求量及其变化值;P、ΔP表示运输价格及其变化值。

(二)运输价格弹性对高速公路拥挤收费有效性的影响

由图1可知,P表示运输价格;Q表示运输需求量;D1表示的是价格敏感型运输需求,向右下方倾斜,运输需求随着运输价格的上升而下降,即随着运输价格的提高,价格敏感型运输需求会减少。D2表示的是品质敏感型运输需求,向右上方倾斜,运输需求随着运输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品质敏感型运输需求曲线之所有会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一般认为,在运输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情况下,运输价格与运输品质成正比,运输价格会随着运输品质的提高而提高,而随着运输品质的提高,品质敏感型运输需求会增加,反之亦然。这一点不同于一般的运输需求理论,一般的需求理论认为需求都会随着价格的提高而减少,也就不同于价格敏感型运输需求曲线。D3表示的是不随运输价格变化而变化的基本运输需求。

通过高速公路拥挤收费而提高的车辆通行费,最终转嫁到道路使用者身上,使其所支付的运输价格提高。据图1所示,对于价格敏感型运输需求,由于其会随着运输价格的提高而大幅度减少,通行费的提高所导致的运输价格的提高可以使价格敏感型运输需求改变出行时间、选择其他路径或放弃运输,起到分解交通流,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对于品质敏感型运输需求,由于对运输价格不敏感,通行费的提高所导致的运输价格的提高不会使运输需求减少。相反,如果由于拥挤收费,通行费提高后,价格敏感型运输需求的减少而使得交通量减少,通行条件提高,运输品质得到改善,品质敏感型运输需求量会有所增加。可见,品质敏感型运输需求对高速公路拥挤收费的反映完全不同。如果某高速公路以品质敏感型运输需求为主,通过拥挤收费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很难实现。

基本运输需求也不受运输价格变化的影响,因此,拥挤收费导致的运输价格提高不会影响基本运输需求量。如果某高速公路以基本运输需求为主,通过拥挤收费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也很难实现。

五、结语

运输需求特性差异显著,不同种类的运输需求对运输价格的敏感性也就不同,有的运输需求对运输价格不敏感,而对运输品质要求极高,属于品质敏感型运输需求;有的运输需求对运输价格敏感,属于价格敏感型运输需求;此外还有对运输价格不敏感的基本运输需求。正是由于运输需求的价格敏感性差异,使得它们受收费标准调整的影响程度不同,受拥挤收费的影响程度也自然不同。满足运输需求,是决定交通量的主要因素,交通量形成的源头在于不同形式、不同品质、不同技术经济特征的运输需求。在讨论高速公路拥挤收费问题时,必须以把握高速公路上的运输需求及其形成的交通流特性为基础,如果脱离了这一基础,仅以各种车型的交通量都可转化为标准小客车交通量为假设前提,忽视交通量产生的机理,并探讨高速公路拥挤收费问题,必然陷入就“交通论交通”的理论误区。换言之,不以交通量产生机理为分析基础而讨论拥挤收费问题是缺乏基本的理论依据的。理论服务于实践,因此,在研究高速公路拥挤收费问题时,将运输需求对运输价格的敏感性差异与高速公路拥挤收费问题相联系,才不至于使理论脱离实际。

参考文献:

[1] 曹锦文,左庆乐.中国城市交通拥挤收费的实践探索[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7):34-35.

[2] 程琳,王炜,等.社会剩余最大化条件下的道路拥挤收费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2):47-56.

[3] 李友好,施其洲.交通拥挤收费理论与实践进展[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9):29-30.

[4] 李冬梅.高速公路拥挤收费费率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

[5] 吴群琪,黄智英.运输行为的本质及其特征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3):116-120.

交通与运输论文篇(6)

1 问题的提出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纵观世界主要国家,交通运输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其发展具有国家战略意义。交通运输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复杂,本文的目的就是概括、总结这一关系中重要的一方面,即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并提出新的思路。

2 现有理论和方法的总结

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角度、理论基础、结论,本文将其概括为6大类:

(1)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的分析。威廉 配第(William Petty)在《政治算术》中提出“发达的交通运输是一国经济繁荣的重要特征”。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对运输经济问题有较多论述,如“运输和货币变成了商品流通的两个车轮”,“商品经济越发展,生产越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因而越是以交换为基础,交换的物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对生产来说也就越是重要”。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经典三段论更是被反复引用,斯密认为“生产力和财富的增长由分工引起,分工的程度受到交换能力大小即市场范围的制约,市场范围大小由运输条件决定”,这体现的是运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运输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区位论、城市群理论、点-轴理论、交通经济带理论、运输通道理论等。如韦伯(Weber,1929)建立了模型,用运输成本来决定制造业的区位。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点—轴理论”,认为“发展轴线由以交通干线为主体的线状基础设施束构成,干线交叉点上的城市、工矿区、港口、农业地区为发展的主体部分,生产力开发以‘点-轴’模式展开”。

(3)经济史、运输发展史分析。国外以李斯特(Liszt)、道格拉斯诺思(D.C.North)为代表。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总结出“英国使全世界看到了运输便利对生产力增长可以发生如何有力的影响,从而促进国家财富、人口和政治力量的增长”。诺思通过分析1750—1913年海运费率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出了海运生产率的提高和制度变迁降低了海运费率,扩大了市场、促进了对外贸易。国内以荣朝和、韩彪、熊永钧为代表。其中荣朝和提出“运输化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韩彪提出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具有“交替推拉关系”,认为现代运输业成长过程中可分为“剧变期”和“渐变期”。熊永钧提出了“运输成本阈值”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不应将运输简单地理解为阻碍市场活动的常量,而应将其看作变量。他认为现代经济增长过程只是运输成本降低到某一个“阈值”时才出现的。

(4)发展经济学观点。以罗斯托(Rostow)、赫希曼(Hirschman)等人为代表。罗斯托指出“大量的交通建设和其他形式的社会先行资本,毫无例外地出现在起飞阶段之前”。赫希曼区分了社会间接资本和直接生产资本,又进一步认为社会间接资本的概念的核心可以严格限于交通运输及动力。

(5)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这是近期运输经济研究的主流,但已经出现计量方法应用过度的趋势,忽视了对内在规律的探究。较有价值的文献包括D.A.Aschauer(1989)应用CD生产函数,对美国1949—1985年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出总产出对公共资本存量的弹性为0.39。汪传续(1999)与张国强(2004)分别用灰色系统协调模型和DEA模型,测算了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关系。王家庭(2009)基于我国1978—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协调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交通运输发展对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作用。

(6)投入产出分析和项目评价分析。汪传续(2004)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了交通运输的前向、后向波及效应和总效应,并根据1997年投入产出资料计算了交通运输业对GNP和劳动就业的贡献。项目评价主要运用成本—收益法,评价某交通运输项目。

3 现有理论和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运输与经济增长理论尽管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仍然远未完善,对许多现象仍缺乏解释力。斯密论述的“一切改良中,以交通改良为最有实效……水运开拓了比陆运广得多的市场,从来各种产业分工的改良,自然而然地开始于沿河一带”。而中国自古以来,具有发展内河航运的优越自然条件和领先的航运技术,却只能促进农业和小手工业的分工和发展,没有孕育出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没有产生工业革命。这是斯密的命题所不能解释的。

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运输费用甚至被简化掉了。在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中,为便于分析的数学化,抽象掉了时间和空间概念。正如迪肯所作的比喻(Dicken,1990),“所有人类的经济活动——专业化分工、生产、交换、消费,都只发生在一个针尖上”。此后,运输费用被引入,作为生产中的纯消耗添加到生产函数中,但仍然是外生变量。并且这种处理使得在古典经济学中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变为了负面作用,发展交通运输似乎只是为了克服经济中的阻碍,交通运输因此也就成了一个技术问题,不再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

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发展经济学中,交通运输作为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关注。发展经济学家试图用欧美国家发展经验指导第三世界国家。然而无论是大推进理论还是非平衡增长理论,都将发展交通运输看作是资本积累过程,认为大规模的交通投资将像在发达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发挥的作用一样,使发展中国家走向快速增长的道路。但是无论是没发展起来的苏联、非洲、拉美一些国家,还是实现了长时间高速增长的中国、“亚洲四小龙”等都没有经历一个显著的交通大发展时期,这就使得交通运输的作用受到质疑。

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的成果,使之前对这一问题历史描述性的、定性的分析实现了定量的测算。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缺陷。如最常见的用铁路、公路线路里程或投资额、客货运量作解释变量,用GDP或人均GDP作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只能得出二者的相关性,并不能解释其因果关系,而在投资额的估计参数中,无法区分是投资行为还是运输能力形成后导致的经济增长,而如果投资行为的作用更大,则不能说明为什么要投资于交通运输而不是投资其他基础设施。又如用投入产出法,由于统计方法的设计,交通运输总产值增加必然导致生产总值的增加,不能解释其作用机制。再如,无论是用灰色系统模型还是DEA模型分析交通运输与经济的有效性和协调性问题,都是一种事后检验,并且也是各种运输方式或各地区、各时期的相对协调性,不能解释交通运输总体对经济增长的事前作用。

4 新兴古典经济学简介及其研究运输与经济增长问题的好处

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继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中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指出新古典经济学不足的基础上,应用超边际分析(inframarginal analysis)方法发展起来的。它关于分工的基本思想是,经济中的每个决策者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每个人作为消费者喜好多样化的消费,作为生产者在生产中有专业化经济,所有人的专业化经济合起来就是分工经济。分工和专业化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增加交易次数,这就会产生分工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因此分工水平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随着交易条件的改进,折中这种两难冲突的空间就越大,分工水平就越高。同时,分工及其各种经济后果可以在没有交易条件的外生改进的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自发演进。

基于以上对传统理论和方法不足的分析,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问题,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主要原因有以下6点:

(1)斯密将运输费用视为决定市场规模和分工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则既包括以运输费用为主的外生交易费用,又引入了信息成本、契约成本、道德风险等内生交易费用。

(2)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资源配置,新兴古典经济学则是研究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交易行为和经济增长的,显然更加适合。它也可以解释交易费用和制度对分工和生产力演进的意义,不需要再借助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3)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分析对空间、时间等交易过程中的摩擦是忽略的,而交通运输的作用正是克服经济中的时间、空间障碍。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包括运输效率在内的交易效率恰恰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其理论框架天然地把二者联系在了一起。

(4)新古典经济学着重研究经济的非拓扑性质(消费、生产的数量、最优资源配置等),而对连通度、一体化等网络效应予以忽略,而交通运输却是典型的网络型产业,这就使得交通运输理论研究者在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问题时感到困难重重。而新兴古典经济学同时包括了经济的拓扑性质与非拓扑性质,为分析网络型产业提供了便利。

(5)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可以解释交通运输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原理,而并非只是得出数据上的统计关系。而且通过分析这一作用路径,可以解释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为何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6)借助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自发演进的理论,可以解释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到底是“推动”、“拉动”、“交替推拉”还是其他关系这一长期争论的问题。

5 主要结论和展望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问题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交通运输是交易性产业而非生产性产业,对经济增长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交通运输发展通过改善运输条件,进而降低外生交易成本和总交易成本,从而实现促进分工,扩大市场范围,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

(3)分工经济和由于分工而导致的交易成本之间存在两难冲突,分工的自发演进过程将使折中这个两难冲突的余地增大,因而随着经济的增长,总交易成本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将带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对这一问题的展望:

(1)新兴古典经济学20余年的发展与主流经济学、传统运输经济理论二三百年的发展历程相比,显然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现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下,如何测度分工的水平、市场的容量、经济组织结构等这些新兴古典经济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仍是一大难题,这就使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经验研究进展缓慢。

(2)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联系交通运输和经济增长的是运输成本(外生交易成本)在总交易成本(包括外生和内生交易成本)中的比重,其中内生交易成本又涉及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史学、产权理论、博弈论、契约理论等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与交通运输发展有机结合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索的领域。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2][英]肯尼斯巴顿.运输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交通与运输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70-03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铁路、水路、航空、道路及城市交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理工大学针对交通运输类专业应用背景较强的特点,分析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结合学校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在长期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中,积极开展探索与研究,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交通运输类专业的特点及设置

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9个专业,其中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的设置最为普遍,开设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数量均超过100所。以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为主体的交通运输类专业涉及管理、机械、信息、土木等多门相关学科,是一个兼有较强工程应用背景和管理色彩的工科专业,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交通运输类专业既涉及与交通运输相关的土木、电信和机械学科的知识和成果,又包含经济、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交通运输工程中既有大量深入的定量计算,也有许多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定性分析。因此,交通运输类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实践性强,与运输生产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上强调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北京理工大学分别于2001年、2005年开设了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主要涉及道路交通的规划、管理、控制等内容,交通运输专业以交通运输系统及现代物流理论为基础,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以及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内容。由于北京理工大学的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都侧重于道路交通,按照“宽口径、高素质、厚基础”的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要求,北京理工大学对交通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融合贯通,按交通运输类专业进行学生培养及课程体系的设置,确定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道路交通、铁路运输、水上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物流等某一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技术,能够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并能够进一步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及相关学科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和地位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实践教学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训练环节,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成果,加深学生对交通运输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例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开设道路交通量、行驶速度、密度的实际调查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交通流基本特性及三要素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了解实际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为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控制等后续课程的教学奠定基础。但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依附于理论教学,侧重于理论教学的补充、解释、验证和延伸。综合设计、课外创新活动等类型的实践教学则可以设计出较大的空间,为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重要保障。

三、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1.实践教学的分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依据循序渐进认知规律和建构型学习理论,按照“基本型实践-综合设计型实践-研究创新型实践”的教学思路设计了分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型实践主要包括各理论课程实验的基本演示、实物演示、交通枢纽实习、测量实习等,是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综合设计型实践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课程综合设计实验、综合实习、实训等,需要学生运用多科目甚至多学科的知识来完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研究创新型实践主要包括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科技竞赛、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等,将实践环节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强调立体化、开放式,实行教师引导,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自选题目,自己设计实践步骤,查资料,亲自动手,完成实践过程。研究创新型实践是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2.实践教学的模块化设计。遵循“通识教育、按类教学”的教育理念,为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所依托学科的资源与优势,综合考虑北京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科的研究方向、往届交通运输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设计了模块化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运输物流、交通规划、智能交通、汽车服务4个实践教学模块,各模块均包括课程实验基本型实践、综合设计型实践。运输物流实践模块的基本型实践由交通运输学、交通港站枢纽、现代物流工程、交通安全与工效学等课程实验组成;综合设计型实践主要有运输调查及运输枢纽设计、物流调查及物流系统设计等实践课程。交通规划实践模块的基本型实践由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道路工程等课程实验组成;综合设计型实践主要有道路交通调查及道路工程设计等实践课程。智能交通实践模块的基本型实践由交通信息技术基础、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与控制等课程实验组成,综合设计型实践则包括城市交通调查及交通控制设计等实践课程。汽车服务模块的基本型实践由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车载信息与导航系统等课程实验组成,综合设计型实践主要有汽车检测诊断与修理实习等实践课程。

3.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是承载和支撑各项实践教学或服务活动的重要基础,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育创新能力的特色教学实施基地。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实验基地和校外实验基地两部分组成。依托北京理工大学“211工程”教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北京理工大学“985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等,建设了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交通与车辆实验教学中心”、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室,开发建设了与实践教学模块相对应的实验教学系统,为开设课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毕业设计以及大型课程设计提供了保障。通过与运输物流企业、设计院、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了北京、天津等一批以地区为中心的实习基地,初步形成了规范化的实习基地运作模式;学生在校内实验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进行系统严格的工程应用与工程应用开发创新训练,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侧重对理论课堂教学知识的解释和验证,通常依附于课堂教学,难以形成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一种验证,要求教师对实践(实验)的内容、过程及要求(结果)有非常细致的设计,不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需要,改变传统实践教学依附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观念,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基于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研究,提出独立自成体系但又与理论教学相关联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理念。开展实践教学课程的层次性设计,重点实验教学单独设课,增加实践环节时数,开辟新的实验课程,所有专业课程均开设实验课,实践课程学时占总课程学时的比例超过30%,设计多样化的任务分担及考核模式的实践教学内容,依托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支撑实践教学的实施,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实践与创新结合”的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

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肯定。不少学生表示,课程实践教学和综合设计实践教学效果好,是他们最喜欢的教学环节,希望能多参与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与各种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加深了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动手能力和实干精神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通过实践报告的撰写,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实践结果的答辩,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实践过程中的多人协作,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活动、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并且屡创佳绩,先后获得第五、六届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多项。一些学生主动参与本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协助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研发、发表研究论文、辅助编写出版书籍、查找科研资料等,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

交通运输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完善了适应于现代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的创新应用人才培养体系,交通运输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也跃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马永财,毛欣,万霖.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1,(4):86-87.

[2]刘文霞.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7,(2):32-35.

[3]邬万江,刘闯,卢伟.交通运输学科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66.

[4]陈健,卢国胜.交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探析[J].高教研究,2010,(3):62-64.

交通与运输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5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189-01

无论各行各业,再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交通运输业也是一样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子行业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上升趋势比较明显。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根据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变化的,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第二、三产业就越发达,那么也就越需要高效率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以机动灵活、便捷快速的短途运输优势承担着较大的运输量;航空运输由于其快速,安全的特点在运输行业也是重要的运输方式。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子行业的发展体现出交通运输行业正在朝着更高科技、更便捷、更快速的方向努力前进着。可是,在企业发展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那么在交通运输企业又怎样的问题呢。

一、 交通运输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1、经营管理难以集中化

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不同,对于交通运输的选择方式也就不一样,方面快捷的运输方式受到人们的欢迎,而运输行业的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经营状况日趋下降。一是由于经济体制的影响,运输网络复杂,分散的经营网络不便于管理,没有形成一条跨地区、高效率产业链,所以就难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中站立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铁路运输成本低,人们多都选择铁路运输方式,随着任务量的不断加大,本身的运价低,导致铁路运输连年亏损。而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之间无法建立长期跨区域性体系,导致客源流失和货源不足,一些车辆和船舶都是依靠运费增加收入的,货源和客源的不足就会导致企业亏损严重和运输成本增加。所以,现有的运输企业经营的难以集中,导致了企业无法形成跨区域、高效率、大规模运输的产业体系,就导致企业亏损,运输业发展受到阻碍。

2、无法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只是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大大增加。运输设施设备的完善还是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铁路运输中,由于设备的落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经常会发生超员情况,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而在一些区段,铁路运输基本达到饱和的状态,无法提供更多的运输线路。公路运输的公路干线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高级公路干线太少,低级公路遍布各地,但是低级公路的公路质量不是很好,断路,坏路大量存在,车流量越来越大,拥挤不堪,导致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混行。水路运输由于港口接卸能力和疏运能力不相配,压船压港的现象经常发生,船舶的使用寿命缩减,受到天气,客流量影响,航行条件差,难以发挥水路运输的优势。航空运输中,民用机场的数量较少,一些较发达地区甚至没有通航,导致航空运输业发展缓慢。运输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运输,只是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地加快,导致运输业不得不积极改变,适应市场经济下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运输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运输业亏损严重,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形成综合区域运输体系,加大投资,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引进新技术抛出落后的运输装备,构建科学合理安全的集中化管理保障系统。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落后的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通过对运输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引进高科技,提高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的营业能力和管理水平高。重点实施信息化管理,加强运输设备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我国交通运输业要想有国际一流的水平和服务就必须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无论是在运输网络的稠密度,还是在运输方式的先进性和运输服务的服务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要我国运输业加大投资力度,投资规模,增加运输网络干线,提高服务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地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转变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处在于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环境。交通运输要绿色安全化,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车辆开发应用,积极引导人们的消费和出行方式,倡导绿色出行。大力发展科技先进、实惠安全、节能环保的运输设备,结合新科技对落后设备加以利用,运输设备及时更新换代。集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水电设施设备进行定期调查,在规划、设计、建设等环节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岸线,优化结构,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运输人员服务水平。大力倡导钢材,电力等资源的再生和循环使用。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发力推动交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优化佳通运输管理结构,提高管理组织水平,提高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十二五”规划的提出为加强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交通运输业要想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十二五”纲要,尽快完善交通运输网点筹建工作,统筹区域和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加快区域运输步伐,节约利用资源,全面发展水上和航空运输,革新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搞好运输人员思想道德政治建设工作,加快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脚步。要经济文明一起抓,不仅要促进经济的发展,更要注重物质文明和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结语】:

交通运输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大多数企业的问题,在今天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要想站立主导地位,就要积极地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计划,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增加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大力推行绿色环保的运输方式。抓紧机遇,努力朝着高效率高科技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韩悦臻尚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J].公路,2008(9):32-21.

[2] 雷怀英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1):54-40.

交通与运输论文篇(9)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88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2

1 引 言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高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具备现代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知识及相关开发能力的人才,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于交通运输决策、规划、建设、组织、指挥、运作、维护及管理的需求。

与一般工程专业一样,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包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而鉴于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具有很高的实践性,其中的实验教学过程对于培养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建设一个与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实验室,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科研服务能力。

高校教学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应包括:建立一个科学、先进的实验平台,层次结构分明,系统功能合理,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管理与运作,方便学生开展科研活动,能以焕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实际需求及发展方向。

2 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层次

交通运输工程的涵盖面很广,包括了多种运输方式和多个组成部分,现代交通运输工程还涵盖了智能交通系统(ITS),交通运输工程与物流工程也在交叉融合中迅速发展。

鉴于交通运输工程的广泛性,每个高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点各有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目标及研究重点,策划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避免人才的一般化或同质化。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既要和具体的专业课程紧密配合,又要满足系统化的要求,使学生通过实验教学过程的实战训练,更加深入地理解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潜力。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2.1 基础认知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一阶段,即通过一系列演示性实验,结合专业认识实习,使学生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有全面的认识理解,初步了解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2 理论验证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二阶段,即结合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课程的专业理论,通过验证性实验,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操作应用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三阶段,即在理论验证的基础上,引入成套的、系统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软硬件,运用真实的作业流程和数据,开设操作型和应用性的实验项目,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各组流程及作业方法。

2.4 设计研究层面

这是实验教学体系的第四阶段,在学生掌握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及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入设计型项目和研究性课题,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方法提出或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从而提高其科研水平及创新能力。

3 交通运输实验室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验项目的设计

构建一个完整的交通运输实验教学体系及其涵盖的实验教学项目,应以已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为依据;同时根据本高校的专业重点,系统策划实验内容,以编制规范化、标准化的实验教学方案。以东南大学为例,我校交通运输专业采用“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实践创新”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工程为重点、物流工程为延伸、汽车运用工程为补充,以培育具备客货运输与物流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及相关开发能力,能从事客货运输系统的规划、组织、指挥、决策以及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目标,其交通运输专业实验项目的名称及类型见表1。其中,旅客运输的培养重点是道路运输体系,货物运输则结合物流学和国际贸易,侧重于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系统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围绕上述目标,面对若干具体专业课程,本实验教学体系的结构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3.1 客运管理模拟实验

该类实验项目的开展以道路运输体系为主,内容包括城际道路客运和城市公交客运,通过eBus客运管理系统和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运用,认识和体会城际公路客运站和城市公交调度系统平台的系统功能、运营计划、调度、报表管理、数据分析、终端远程管理、票务管理、车队管理、结算管理、参数配置等环节。

3.2 货物运输管理模拟实验

运用本实验室配套的货物运输管理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多方位的实验项目,内容包括:集装箱码头管理、堆场管理、货物海运业务、船代业务、电子口岸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环节。通过该平台,模拟国际货运系统的各项作业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本实验室还具备SQL SERVER、ACCESS等开发平台,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货运及物流系统的功能定位、设计,并最终完成所需的软件开发项目。

3.3 物流和供应链实验

现代物流工程是货物运输业务的延伸。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对于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东南大学努力培养物流工程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展本科生的就业面,本实验室设立了适应于相关专业的物流和供应链的一系列实验项目,包括认识实验演示、系统流程分析、物流理论验证、物流系统设计等环节。应用Arena、AutoMod、LOGWARE、CAD、MatLab软件,学生可进行物流系统的分析、验证和设计。

3.4 载运工具运用类实验

本校交通运输专业,载运工具的运用以汽车教学实验为主。实验室配备有实验车辆、模拟驾驶仪、侧滑台、灯光仪、尾气分析仪、震动与噪声检测系统等设施,可进行相关课程实验、SRTP实验和本科生学科竞赛等实验项目。

表1 交通运输专业实验项目名称及其类型

实验项目分类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项目类型

客运管理模拟 城际客运组织管理操作实验 操作应用型

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操作实验 操作应用型

城际客运运营线路设计及调度 设计研究型

公交运营组织策略实验 设计研究型

公交多线路间资源优化策略实验 设计研究型

货物运输管理模拟

集装箱堆场管理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集装箱运输管理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货物海运出口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进出口贸易中报关软件的使用 操作应用型

仓储管理系统操作 操作应用型

船代管理软件的使用 操作应用型

口岸物流仿真模拟实验 基础认知型

物流和供应链

库存策略实验 理论验证型

分拣(运输)策略实验 理论验证型

选址策略实验 理论验证型

牛鞭效应仿真实验 基础认知型

汽车生产线物流仿真实验 设计研究型

供应链可视化仿真实验 基础认知型

物流中心虚拟规划设计实验 设计研究型

自动化立体仓库分拣仿真实验 设计研究型

配送中心分拣策略仿真实验 设计研究型

载运工具运用 汽车一般参数测定 基础认知型

汽车制动性能实验 理论验证型

汽车动力性能实验 理论验证型

汽车燃料经济性实验 理论验证型

4 交通运输实验室建设方案

研究型大学的交通运输实验室,既应围绕现有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和实验教学体系而构建,又要具备高层次、多样化、开放性和创新性,使实验室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同时,能为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项目提供条件,为师生提供有利于知识沟通和学术交流的优良环境。实验室建设的工作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1 围绕目标,服务教学

实验室的规划和布局要紧紧围绕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要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项目,布局清晰合理,主导方向明确。例如,以载运工具运用和汽车构造为主导方向的实验室布局,重点建设汽车实验教学平台,如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检测诊断、汽车运用等;以铁路运输系统为主导方向的实验室布局,则以铁路机车设备、信号设备和铁路运输组织为重点。

4.2 实验系统软硬件配置均衡,设施功能适宜

交通运输专业的实验系统既需要配备合理的硬件设施,进行相关的演示、操作、研究、功能设计等项目,也需要构建配套的软件系统,以及相对应的局域网络,便于进行流程仿真、系统分析、软件开发等实验环节。

4.3 确保实验室设施的维护保养

交通运输实验室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必须在注重建设的同时,注重设备、设施及其软件的维护保养。应对现有的实验设施,建立合理的使用、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地操作,制定并实施维护保养计划。实验室每年应能得到一定的经费,用于设备的维护、保养。

4.4 实验室设施的定期升级

结合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和更新,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应定期升级,以便能跟上科技及经济的日益发展,与时俱进,持续为学生提供紧密结合当前科技发展需求的实验教学条件,实现实验室的高层次、创新性进步。

4.5 建设开放性的实验室

现代的实验室,应实践开放化管理,“服务于教学、科研,教学、科研提供实验室的实力”,通过实验室的高效管理与运作,打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为培养一流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东南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实验室构建工作,根据本校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层次和结构,近几年来,陆续建设了客运管理模拟实验室、货物运输管理模拟实验室、汽车运行性能检测实验室、模拟驾驶实验室、汽车构造实验室(共建),且日臻完善。同时,本实验室又配置了认识实验演示区,包括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模型、综合物流园区模型、立体仓库和堆垛设备、自动化分拣线(共建)等。学生在参观认识实验演示区后,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原理、操作、使用,可增强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实验室结构和功能见表2。

目前,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实验条件还相对薄弱,实验设施有待进一步建设,为此,需要结合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实验室建设,增添必要的仪器设备,以充实实验教学体系,以更好地开展设计研究性实验,进一步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5 结 语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所探讨的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实验室的结构和具体功能及实验室建设的构想。

交通与运输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16-02

一、前言

《运输政策》是面向轨道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专业型硕士开设的专业课程,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交通政策与法规的理论与实践,相关政策涉及轨道交通管理、建设、环境、技术发展以及安全等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交通运输政策的相关理论,把握轨道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与相关政策走向。案例教学法是运输政策课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适用于以培养决策型、应用型人才为主旨的学科的教学。而《运输政策》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与决策型,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加强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

二、案例教学在运输政策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通过再现案例情景,使学生在短期内接触到各种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而有效地弥补了课程教学实践的不足的缺点:(1)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输政策教学案例内容主要取材于铁路运输管理实践,通过对真实客观的案例的学习,使学生将运输政策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运输政策案例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及分析决策能力。运输政策案例教学的小组讨论和答辩,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和发声平台,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这一自主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分析与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推动者,而学生则是参与者、决策者。在学习与讨论的过程中,化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参与者,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运输政策案例教学中案例分析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以小组整体表现作为考核主要依据。需要小组成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整个案例学习过程中共享资料,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通过竞争与合作,共同努力提高小组成绩,这对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有一定促进作用。

三、运输政策案例教学存在问题

轨道交通相关运输政策与法规涉及范围广、理论性强,单一的课堂讲授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需要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发现运输政策案例教学存在如下问题:(1)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还需要拓展。目前,课堂讲授仍然是《运输政策》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只是安排了一些课外案例分析的大作业。为适应轨道交通运输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需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与“实战机会”。(2)运输政策案例库的建设还需要加强。案例教学要通过相关性较强的案例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需要选择启发性强、针对性强的案例。但是目前可供铁路运输政策教学选择的案例较少,不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四、运输政策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1.教学大纲的修订。运输政策课程原理论学习课时数为32学时,现调整教学大纲,减少理论学习的课时数至22学时,增加案例讨论的课时数至10学时。课程安排如下,在完成轨道交通投融资政策、轨道交通环境政策、轨道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政策、安全政策与定价政策五方面理论知识学习后,分别设置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时间完成讨论准备工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优化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更加注重PPT的视觉感受;设置课堂讨论环节,营造轻松自由的发言环境,加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通过改革,《运输政策》课程的理论学习与案例教学的学时应占课程总时数的70%与30%左右。

2.课程教学案例设计。(1)教学案例设计原则。①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应与当前我国铁路运输管理政策发展动向相符。由于交通运输政策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学生对于最新政策发展情况、社会热点话题的兴趣和关注度较大,因此,交通运输政策案例的选择需要以专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体现轨道交通运输领域发展前沿,使专业学位的课程教学应紧密结合轨道交通运输行业需求,适应轨道交通运输领域人才培养的需求。②案例的选择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具有严谨的逻辑。案例是实践性教学的体系,不能脱离教材谈案例,且交通运输政策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因此案例的设置需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撰写案例时要求思维缜密、逻辑严谨,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为轨道交通运输领域培养决策型和运用型人才。③案例的难度设置应该循序渐进地增加。由于运输政策有较强的法律性,应先给学生普及相关法律背景知识,再学习具体政策条例。有时一个案例会使用到多个章节的知识点,那么在选择案例时应将特点鲜明的案例安排在相应的章节学习,让学生能抓住重点。对于综合性强的案例,可以安排在较后面的章节,让学生有一定经验积累与能力提升后适应新的难度。④案例的构架应该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一个教学案例应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案例介绍,应包括案例的基本信息与重要信息,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案例内容;第二部分是案例分析,应包括分析思路、分析方法、解决方案、后续进展等内容,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方法与技巧。(2)教学案例设计。《运输政策》教学案例按照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案例,由轨道交通投融资政策案例、轨道交通环境政策案例、轨道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政策案例、轨道交通运输事故处理案例与轨道交通运价政策案例等5个方面的案例构成,具体案例设计的内容见下表1。

每个版块的教学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知识教学与案例学习,其中案例学习是由案例准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案例应用四个部分组成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了解、吸收到掌握运用。运输政策案例库的建设与不断完善,能提供更优质的教学素材,提高教学质量,且能够促进高校间与校企间的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

五、运输政策案例教学过程的规划与组织

《运输政策》案例教学课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主要环节:(1)基础理论学习。教师根据《运输政策》教学大纲进行运输政策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为以后的案例教学奠定基础。(2)任务布置。教师根据所学习内容与学习进度,布置案例学习任务。学生按人数进行分组,通常3~5人一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3)案例准备和撰写报告。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课堂效果,教师与学生都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与解析案例,做好案例的实施方案。学生需要转变学习态度,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课前认真研读案例,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对案例讨论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撰写报告。(4)课堂讨论。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单向输出知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行讨论互动,同时把握好案例分析的主题方向。课堂讨论分为三个阶段:小组汇报、集体讨论和教师讲评。课后可根据讨论意见对报告进行完善。为加强与方便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将尝试设立专用的课外交流群,构建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由教师专门负责在线解答学生问题,并分析相关资料。(5)案例评分。最终评分是由教师评分与学生评分加权得到的。学生参与评分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积极性。评分标准应包括:案例内容、表现形式、演讲表现和讨论分析。每个案例课堂讨论的课时为2学时。

六、结论

案例教学是全方位提升《运输政策》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轨道交通运输领域综合运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是运输政策教学改革的重点。案例教学应结合课程知识体系,设计案例教学内容,同时规划与组织好运输政策案例教学的全过程,改变教学理念,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行讨论互动,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协作精神。

上一篇: 工商管理论文论文 下一篇: 房地产经济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