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家规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18 14:50:29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篇(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重视家庭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过去作为孩子启蒙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在被许多家庭放置到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落,家长们更加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道德的教育,更加重视物质财富而轻视高尚的道德情操,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

少年时代正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特有的诚信守约、勤劳俭朴、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融入日常情态之中,通过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教育,加强孩子的品德修养。

还有,要教育引导孩子热爱传统文化,丰富历史知识,拓展人文思想,这些对塑造优秀的行为品格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另外,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古典文学赏析、传统服饰的美学探究、中华戏曲欣赏等来增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从而浸润身边的孩子。通过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家校互动、亲子互动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增强了家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二、走好每一步――践行弟子规:学校要发挥平台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摇篮,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由于社会上功利主义的盛行,使学校的办学方向也需要不断地加以调整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表现在:重教轻德,重分数,忽视思想道德建设,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学生们普遍存在吃苦耐劳精神差,不善于团结与协作,精神困顿,缺乏必要的应对生活的精神素养和能力,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这无疑与传统价值观在现行教育中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学校要立足于“先做人、后成才”的教育观点,努力推进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程、走进课堂,在校园内营造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

如:学校组织编写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的《走进木兰围场》教材,在小学生中讲故事,讲家乡、讲规范,讲理想,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将我县民间游戏搜集整理,编排了《走进老游戏》,作为学生大课间的活动内容,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学校广播经常播放古曲、古乐(午间练字10分钟);还把古代先贤的教诲通过学生手书张贴在教室的墙壁,把传统教育寓于校园环境、课堂之中;整合了德育处和大队部的力量,形成合力,将学生班队活动(单周班级活动、双周中队活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拓展了小学生传统文化的美德教育;结合重大节日发挥少先队组织的独特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糅合进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并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方式品鉴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学校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采民俗风、学民间艺、弘民族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熏陶、感染孩子。学校还不时指导家庭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召集部分家长交流互动等形式,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用家长素质的提高去带动、影响身边的孩子。

三、走好每一步――践行弟子规:学校还要发挥引领作用,共同营造崇尚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弟子规,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优秀的传统文化――弟子规,需要学习、需要示范、更需要传承。在践行过程中如何做到引导认知、规范内化、养成习惯,这十分重要!我认为,在践行弟子规的过程中需要引领,作为学校来说是不可缺失的、也是责无旁贷的。

1.认知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

首先,学校组织相关部门,检查各年级、各班熟读、背诵弟子规情况,达到了班班会背、生生熟记的程度;之后,教师通过结合各科教学内容旁征博引、有意渗透,班队会的主题活动等形式,使学生逐渐理解弟子规深刻的“成人”精髓。

2.内化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弟子规。

学校整合了各方资源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学校的广播、电子屏、专栏等定期的宣传弟子规;通过各个班级的读本、多媒体、板报、绘画、手抄报、我的小日记等宣传弟子规;组织以弟子规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中孩子们用搜集的资料,有童谣、民谚、民间故事、民谣、卡通、版画等多种题材展示弟子规内容。通过这些主题明确、形式新颖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兴趣。

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弟子规。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篇(2)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问题,其前提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进行扬弃。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凝聚一个民族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在新世纪新阶段,理应充分发挥中国传统道德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浩瀚渊博,有诸多的道德规范;有丰富的践履道德规范的德行;有如何实现道德社会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中国文化独到的修身之道;以及道德名言、理论等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尚书•尧典》中就有“以亲九族”、“协和万邦”的表述。在殷墟的甲骨文字里有“礼”、“德”、“孝”等文字,说明商代就已制定有体系性道德规范,出现了所谓“六德”,即知、仁、圣、义、忠、和的提法。

在我国,传统道德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其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时值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 他从自己的政治理念出发形成他全面系统的道德思想。他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将“孝”、“悌”、“礼”、“信”等德目置于其下,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道德学说。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和道德学说中的核心概念,“仁”的含义最基本的解释是“仁者人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就是说要把人当人看,而且要爱人。在孔子看来“仁”是社会规则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①无“仁 ”更谈不上其它德行,由此逻辑地得出“为政以德”、天下太平的结论。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君主忙于征战,政治上的功利压倒了道德上的考虑,所以,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和死后的一段时间内实际遭受着冷遇。封建主阶级的政权得到巩固后,如何保持社会的安定,成了统治者考虑的首要问题,此时,孔子道德观因具有统一人民思想,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而受到重视。到汉武帝的时代,董仲舒根据孔子的道德教义,在提出“三纲”、“五常”的同时,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强硬手段,将儒家道德观念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伦理。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如果我们把道德比喻为一张网,那么规范作为网的经纬线必然是丰富而具体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逐步积累与形成了一些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其内容的道德规范,比如:仁、恕、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的规范非常之多,每一个规范都有其独特内涵,另一方面规范更主要地又是对行为的规定。

商代“六德”就提出了知、仁、圣、义、忠、和六个规范;孔子伦理思想中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仁”、“孝”、“悌”、“忠”、“信”等;《管子•牧民》中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政治伦理的规范;战国时期,孟子上继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四德说,并提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理原则。董仲舒根据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出“三纲”《春秋繁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常”《举贤良对策》说。宋元时期 ,人们在管子的礼义廉耻上,配以孝悌忠信,就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

张岱年先生在《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在总结传统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九个主要规范:公忠、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的“九德”。

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罗国杰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多卷本《规范卷》中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规范,有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诚信、宽恕、谦敬、礼让、自强、持节、知耻、明智、勇毅、节制、廉洁、勤俭、爱物;第二部分是职业道德规范,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师德、艺德;第三部分是家庭伦理规范,选取了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它们分别是关于亲子关系的规范,关于夫妻关系的规范,关于长幼关系的规范;第四部分是文明礼仪规范,分别是尊老敬贤之礼,接人待物之礼,仪态言谈之礼,庆典婚丧之礼。

这些道德规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中国封建社会道德的纲目,道德规范体系,充分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人类道德文明上的智慧和贡献,当然,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又具体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要求,成为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有效工具。所以,对待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既要继承也要批判。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思想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篇(3)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77-02

2013年,由于地方两会的关注,“城镇化”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词汇。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就长远来看,推行城镇化是当今社会新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政府服务于民,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步伐。但城镇化不等于城市化①,城镇化的过程就是让民众走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过程。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地方由于“长官意志”走进了“城镇化就是城市化”的误区,大拆大建,将高楼大厦作为经济指标,许多古老的建筑毁于一旦。例如济南的老火车站,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德国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德式车站建筑。它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也曾列入清华、同济建筑学院的教科书。1992年山东省济南市与相关铁路部门仍将其拆除,成为一大憾事。②然而,伴随着近年来,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据说济南老火车站建筑又在重建当中,这似乎在“弥补”着当年的遗憾。

近年来,政府又开始着力推行城镇化建设,又引起了全国各界的广为关注。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文呼吁城镇化建设不能忽视传统村落保护。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先生提出,他到各地考察民间文化,目睹了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之后,一些村落从“空巢”到“弃巢”的景象。③2006年至今,我国公布了3批1219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节日、民俗、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曲艺、杂技、口头文学等。冯骥才形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活态地保存在各地的村落里”。如果村落没了,这笔刚刚整理出来的国家文化财富便要立即重返绝境。④

实际上,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刷新,过去5年里就由45.9%提高到52.6%,而1991年,这个数字仅为26%。⑤由此可知,传统村落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统计,2000年时,我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到了2010年,仅仅过去十年,总数锐减为271万个。十年内减少90万个自然村。这些数据让我们感到震惊。⑥

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委也就传统村落制定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做好传统村落调查,建立传统村落名录制度,力图为城镇化建设敲响警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组织上百位专家历时一年多就城镇化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批成果。2013年9月,国务院总理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及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他们进行座谈,就专家提出的见解建议进行了认真听取。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他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科学论证,周密谋划,使实际工作趋利避害。⑦总理的讲话为我国自上而下继续推行城镇化道路,扭转社会偏见起到了强心剂的作用。

如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村落的生态保护?笔者认为,第一,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生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生态文明为基本要求,制定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有效措施,加强对政府官员及全体民众的宣传教育,使大家形成保护传统村落的正确的价值观念。由于任何办法措施的实施都是人在操作,目前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认识不当所引起的。我国地域形态多样,传统村落形态十分丰富,它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全国各地多元的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也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因此,呼吁民众特别是政府官员建立起正确的、客观的传统村落意识是开展村落保护的重要基础。

第二,以政府为主导开展传统村落普查。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传统村落的情况尚不摸底。因此,以政府为主导,专家学者作指导,呼吁民众积极参与的传统村落普查十分必要。同时将普查的结果形成科学、客观的调查报告及严峻形势利用社会大众媒体告知社会民众,敦促民众形成文化危机意识,为下一步推行村落保护形成良好的铺垫。

第三,发动民众自觉意识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有机整体,其中居住的村民是村落文化和村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落的主人。对家的保护源自对家文化记忆和历史责任与担当,源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情感积累。发动民众,不仅有利于传统村落保护运动的推行,也有利于征集与传统村落保护相关的建议与办法,在综合民众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相关报告,充分激发民众的主人翁意识,以民众为主体,使民众为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各尽其力。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仍然以官员意志为转移,这将不利于推行传统村落保护。

第四,保留传统村落本色。我国传统村落形态十分丰富,村落规划也别具不同,这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见证。在开展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在尊重传统村落布局的基础上找出相邻村落与村落的区别,不能千村一面,千户一面,要在区别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村落的特色,以特色为基本原则,开展传统村落规划与民居修复。村落规划中,在不破坏传统村落规划(包括街景细节)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基础设施,完善传统村落的现代照明、供水、供电、供暖、消防、排污、通讯、交通等,加强传统村落的别样现代化。对于民居的建设有两种建议,一方面将布局结构、建筑形态较好的民居,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还原传统民居的生活样式,另一方面,对于破败不堪的民居则按照当地村落的样式进行重建,以不破坏整个村落的样貌和规划为准则,同时对民居内以传统为基础进行现代化改建,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目前西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案例,例如欧洲许多城镇仍然保留着中世纪的古典建筑,为现代人了解历史提供了重要保证。然而在我国,许多传统村落中的民居建设仍没有统一规划。例如山东章丘某传统村落进村就是现代白墙红瓦的房屋,窗户大门都是白铁下拉栅栏,一处败笔,致使村落入口古意信息全无。倘若传统村落如此保护,古村不古!

第五,开展村落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作为传统村落不仅包括固态的建筑群体,如民居、古道等,还包括传统的文化活动,如祭祀信仰、游艺娱乐、手工技艺、民谣歌舞等。如果说一个传统村落的保护仅是对固态民居的修复和保护,将难以为继,因为它已经失去了一个村落活的灵魂,村落仅是古老的空壳一个。在开展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要树立文化生态观念,以生态和谐为准则,避免走入生态悖论的迷局,要以复兴传统文化活动为契机让村落重新“活”起来。让人们在活动中感受村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文化,感受家乡的温暖,感受家乡的独特,形成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无论走到哪里,都记着家乡的传统,记着家乡的味道。

第六,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城镇化建设不仅要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协调现代城市与传统村落的关系,更要协调传统村落中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村落都是由当地政府出面,与村民进行置换,村民倾巢搬出,商家入驻,村落成为各地的文化形象工程和招商引资的摇钱树。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几近消失。笔者认为,村民是村落的主人,村民的生活方式是村落的核心,因此在协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时,应秉持还原村落传统方式的原则,而非以商家入驻为原则,减少商业行为对传统村落文化的破坏。当然,可以在保持村落规划的基础上,以民众意见和村落实际情况为参照,适当开展商业活动,不可过度开发。

第七,实施法律法规建设与社会监督并行。法律法规是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推行的传统村落保护法律法规仍然主要集中于保护行动与保护工作的规约与引导,并没有过多涉及传统村落的民事类行为规范。此外,从世界遗产保护的公约、与宣言看,1999年10月ICOMOS⑧第12次大会批准的《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在保护原则上强调“乡土性几乎不可能通过单体建筑来表现,最好是各个地区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乡土性……乡土性不仅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空间的实体和物质形态,也包括使用和理解它们的方法,以及附着于其上的传统和无形的联想”⑨。因此,未来我国还需不断完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科学立法力度,共同完善传统村落法律保护体系,实现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约束与规范扶持,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配合和有效监督。例如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媒体可以对传统村落保护情况向民众进行定期报道,呼吁大家关注传统村落保护动态,以民为本,尊重民众的意愿,并形成长效机制,避免个别政府官员的个人意志影响保护大局。

今天,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尤其需要反思,不能重复过去城市化所走过的完全由技术理性主宰的单向度的现代主义之途,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忘却了生命的意义,最终陷入人性的迷失。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人类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负责的作为推行传统村落生态保护。

注释:

①姚冬琴.被误读的城镇化:城镇化≠城市化[Z].人民网,2013-04-16.

②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并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当年它和德国人二十世纪初设计的胶济铁路火车站(现为济南铁路局公用建筑)相距仅数百米。两座颇具规模、均为欧式风格的车站近距离并存,这在中国大城市中极为罕见。1992年3月起,虽受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山东省济南市和铁路部门仍落实了老车站拆除方案。

③张国.推进城镇化建设应注重古村落保护[N].中国青年报,2013-03-19(09).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同上。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篇(4)

家训作为一种家庭或家族口头或书面的教育形式,在规范家庭家族成员行为、营造和谐气氛、延续家庭家族生命传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家训寄寓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情感表达、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积淀为家庭、家族成员甚至整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共识。

一、传统家训文化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

先秦是我国传统家训的发端期。但此一时期家训文化虽能充当后世治家教子的伦理准则,却并不是我国传统博大文化中的独立单元,而是融合于其他内容中,具有明显的原创性和不成熟性。

先秦家训的铺垫及教育经验的传承,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家训比官学教育更容易被接受和遵从,所以传统家训在汉魏六朝得到发展。产生了诸如班昭的《女诫》、诸葛亮的《诫子书》、郑玄的《戒子益恩书》等大量家训文献。儒家思想在这些家训文献中得到强化和弘扬,“孝”文化、“慎”文化、“勉学”、“睦亲”等内容得以强调。

隋唐时期,传统家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都更加成熟。不仅继承了前代优秀家训的思想内容和格式,而且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虽然还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但叙述篇幅较长,不再似汉魏六朝的简短文字,思想内容更加丰富、深刻,专著结构更加完善。

宋代以后,家训文化达到了空前的鼎盛,文献数量庞大、格式多样。随着宋代家族意识不断增强,家族治理中制度化要求的出现,家训中规定、规则等约束性的条例不失时机地扮演了重要角色。社会上也流传许多类似于家训的风俗乡俗文献,可以便易人们拿来所用,使原有的家训在内容和意义得到拓展。

近现代作为传统家训的转型期,在教育内容上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民主思潮、经世致用思想出现,家训中开始有了反封建的教育内容,也出现了关于无产阶级思想的教育内容,孕育于封建社会的的族法宗规被逐渐清理出去。

二、传统家训文化的丰富意蕴及当代价值

(一)丰富蕴意

传统家训内容广博、蕴意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家训具有丰富的道德自律蕴意。道德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要件。传统家训文化非常重视“以德立身”、“厚德载物”的品德教育。如儒家提倡的“修身”主要就是指道德修B。儒家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家认为“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终点和目的,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修身”处于核心地位。修身既要注重学识才能的积累,更要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沉淀。道德自律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更是家庭和整个家族成员的行为,却关系到对每一个家族成员的影响。家庭教育到位,方能影响到整个家族的德行。而家庭教育作为培养人道德的起点,家训则就充当了实施教育的重要角色。

传统家训具有丰富的家庭文化蕴意。传统家训是我国传统宗法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是我国所有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家庭化,从家训文化中能够窥视到社会文明的进步程度。传统家训既是处理家庭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物质文明发展基础上,一个家庭或家族对精神文明的反应方式。家庭文化蕴含了家庭关系,家庭精神,家庭物质等丰富内容。传统家训作为一种通俗化的文化,在世代文化传承中彰显出超乎寻常的伦理力量,往往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将玄奥的儒家经典普及于民间,比其他的文化种类更亲切,更有影响力。

传统家训具有丰富的社会处世蕴意。一个家庭或家族要得以长足发展,既要保持其内部的稳定和谐又要处理好同家庭或家族成员以外的各种个人或社会的关系。即既要从内部约束规范家人的思想行为,又要从外部对客观情况进行全盘考虑。家庭或家族前辈把其处世经验和宝贵心得进行整理记载、总结提炼,形成通俗易懂的话语,传承于子孙。如“博爱”、“ 仁慈”、“诚信”等都成为个人安身立世的重要原则。

传统家训具有丰富的教化蕴意。古代的学校教育并不发达,甚至很多时期只是权贵的特权。但我国自古重视的家庭教育相应的弥补了这种缺失。家国同构的特性也使得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依赖家庭的支撑。传统家训以血亲为纽带,以耳提面命的方式的易接受性也表现出了亲子教育较学校教育效果上的优越性。传统家训把政治与教育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与人格修养统一起来,具有政教合一性。传统家训的内容中丰富的育人思想也彰显了传统家训育人的根本目的。如“立志勉学”、“虚心求学”、“端正人格”等教化思想都很丰富。

(二)当代价值

传统家训内容丰富,蕴含着很多值得我们弘扬的精华,如在为人处事上宣扬与人为善、在自处上强调要慎独、在持家上提倡勤俭、在为官上提倡要清廉等,但传统家训中也蕴含着很多需要我们批判的糟粕,如家庭关系上的上下有别男尊女卑等级观念、择业上重农轻商观念、认识事物上的封建迷信观念等。所以需要后人择其善者而从者,才能充分发挥其当代价值。传统家训主要从三个层面发挥起当代价值:

第一个层面:优良家训文化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家训文化通俗化地表述了传统家教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它以长辈对晚辈富有感染力的谈话、劝勉等传播方式,以家书、格言、碑铭等表现形式,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表达出来。其温情脉脉的文化特质、丰厚富瞻的历史积淀、生动传神的认知体验,都能促使子孙后辈获得超然于生活的文化气息。传统家训从各个方面表现着其文化价值。如在对公民道德建设上发挥着对公民素质的培养、对培养方式的引导等方面的重要文化价值;在对和睦家庭建设上发挥着夫妻关系的平等和睦、赡养义务的履行、抚养义务的履行等方面的文化价值;在对和谐社会建设上发挥着对优化社会风气、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睦邻里关系等方面的文化价值;在对执政为民上发挥着改善行政道德失范现状、培育行政道德意识等方面的文化价值。

第二个层面:优良家训文化具有价值引领的重要价值。家庭既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纽带与桥梁,也是家训文化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家庭担负着重要的育人责任,优秀的家风、家教是个体行为习惯及价值观养成的首要场所。长辈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社会认知能力提升、个体社会化以及社会人格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个体在家庭成员的教育熏陶下完成初级阶段的社会道德认知,并为进一步踏入社会,形成完整的、系统性的社会道德人格奠定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风家教不但保证了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且能有助于形成和谐家庭关系,最终助推形成整个社会安宁稳定的局面;相反糟糕的家庭环境及家风家教,必然导致个体在社会化上出现偏差,进而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安宁。

第三个层面:优良家训文化具有行为激励的重要价值。优良家训文化通过世代言传身教,既凝聚道德精神,又是道德精神的内化和实践。传统家训中包含的个体行为指向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身体力行中传达着生生不息的激励作用。

自先秦至近现代,先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探索和总结了传统的家训文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简便易懂的教育内容,为今人提供了立德为先、修身齐家、为人处世、治学入世等方面的良好规范和参照标准。

三、传统家训文化的当代启示

传统家训文化自形成之日起,便被中华民族传承,尽管世易时移,它在当下公民道德重塑、社会安定和谐建设方面等仍显示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一)弘扬传统家训文化,是凝聚民族情感的桥梁

传统家训中既有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基因,又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甚至包含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传统家训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源头,并且在我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以儒家教化为重点内容。而伴随整个文明进步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西方学者提出只有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才是拯救、医治一切问题的良药。这表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思想在抑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道德沦丧中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迸发巨大的道德力量。

现代社会崇尚个性的同时,更强调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西方尚且借鉴我们的道德力量,而作为有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基础、深受上下五千年传统家训文化滋养的中国人更应该明白民族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要强盛就需要不断凝聚民族感情。这个凝聚的过程并不是机械地、简单地、貌合神离地抱成一团,必须准确把握道德文化的向心力,必须借助传统家训文化提供的桥梁,通过弘扬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达到国民心理和精神的整合与团结一致,形成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

(二)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是构建和谐家庭的精神纽带

优秀传统家训可以被称为一种家庭法律,更好比家族的“纲领”,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得以正常运转的有效工具,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椋正所谓所谓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传统大家庭世代同堂,难免会有各种家庭矛盾和纠纷,化解这些问题就需要道德的力量,需要形成使家庭成员共同遵守且认同的价值观。家训就扮演了协调家族成员关系、维系家庭稳定的精神纽带和具有约束力量的规章。

好的家训、家风一经形成便世代相传,承载着家族延绵不断的使命。在“修齐治平、家国天下”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人努力维护着父母、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关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老爱幼、夫妻平等、合理理财、勤俭持家、奉献社会、和睦亲邻、树立文明家风等维系家庭及家族和谐的要素被世代传承。

(三)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是个体与社会平衡的支点

传统家训内容丰富,多涉及个人、家庭、社会、国家诸多方面,但从根本上来看许多内容具体而微,其核心是教育子孙修身治家,对于当下社会个体的人生修养和精神觉悟有着丰富而有益的启示。当今社会给现代人提出很多机遇的同时也提供了很多诱惑和挑战:物欲横流、道德失范、精神空虚、心理失衡等问题屡见不鲜,一些伦理困惑也正在演化出社会道德危机。传统家训文化中的优秀道德文化可从民族根部、人类心灵深处萌发引导意义和精神价值,与诸多社会弊端产生抗衡。作为一个成熟理性的现代人,自觉从传统家训文化中汲取营养,选择一些合理的准则、处事规范去践行,对于个体的长足发展都有很强的积极意义。如传统家训有助于涵养高尚人格,培育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养诚信为本的处世之德,宣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涵养慎独自省的自我观照等等,都为个体的安身立命提供了自律的良药。

参考文献:

[1]戴素芳.传统家训的伦理之维[M].湖南人民出版社.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41-02

一、引言

民族传统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精神文明智慧的结晶和价值的取向,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了民族的饮食习惯、衣着特征、住宅特色以及文字、文学、科学等方面的内容,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进步的产物[1]。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建立在几千年的物质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智慧是我国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随着经济与科技空前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对当代人类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依旧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养成作用,历史反复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不能摒弃民族传统文化的文明成果,否则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就会缺少主心骨和向心力,就会出现道德危机,可见,民族传统文化在引导国民的教育、学习和生活养成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2-4]。

由于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传统文化对国民的性格、情操、品质、伦理道德的培养具有较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民族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具有较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学前教育是人生接受教育的第一阶段,主要原则和方法有“蒙以养正”“早喻教”“严慈相济等[5]。随着当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学前教育方法,常见的如启蒙教育、中英文双语教育等。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底色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作风、习惯、道德品质的严惩具有细微的感知和影响作用,因此,学前教育影响着幼儿的世界观。在生活日趋富裕的时代,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从小看大,三岁至老”,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用民族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学前教育的启蒙,进行伦理道德规范,在学前教育中强调礼貌养成,促进幼儿养成好的作风品质,尊重他人,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端正志向,向善背恶。本文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关系及民族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然后进行了民族传统文化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实践应用,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的基本内容设置,促进学前教育中伦理道德规范的养成和生活常规的基础训练形成,严慈相济,教爱相辅,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民族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学前教育在中国现代学前教育中扮演中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学前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强,然而我国的学前教育还处于摸索发展角度,对学前教育的内容配置、课程设置以及教育体系、学前教师的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的欠缺。学前教育是先进的科学的成果逐步融合的结果,学前教育主要原则和方法是建立在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基础上中国传统学前教育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建立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比如在学前教育和启蒙教育中,引入《三字经》、《弟子规》等课程的学习,就是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的人格品质和道德规范的养成。可见,民族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存在着指导性建设作用的关系。

首先,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的根基,而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底色教育。在学前的幼儿教育中,通过民族传统文化的洗礼,使得幼儿在古韵古色中感受中国民族传统的仁义大度以及伦理道德,去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汲取东方传统伦理的精髓,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世界观的养成,尊老敬长,蒙以养正,乃圣功也。促进幼儿养成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接受生活常规的基础训练。

其次,民族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发挥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大学衍义补》中指出:“古人为教,方其子在胞胎之中,已谨其所感”,他认为,“教小儿当以正”,通过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得幼儿养成基础的道德准确和道德规范,通过本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形成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培养幼儿分辨善恶是非、端正志向。

再次,民族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组织形式和实施原则等方面具有规范价值和作用。中国古籍中保存着多种“幼仪”“童子礼”之类的规范,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悬系,按幼儿发育阶段提供合理的教育计划,指导学前教育的内容、组织形式的实施原则的形成,构建治家教子的典范。

三、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学前教育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学前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在幼儿的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父子至亲,相责离恩,易子而教,相成以仁,教之义也”,指的就是通过学前教育建立以德治国,忠孝为本的本位思想,在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思想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学前教育内容安排,在学前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组织形式和实施原则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在学前教育中,通过对道德教育、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教以诚实,勿使欺妄,辅以简单的文化知识学习,根据“幼仪”“童子礼”之类的要求,使得幼儿能够在学前教育中学到端正志向、向善背恶、行善积德的思想品质。在学前教学中,尊老敬长是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思辩录》中也称:“教子须好似一身率先”,提倡幼儿早期教育中要养成童孺之时,元气未漓的理念,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通过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引《易经》称:“正其本,万物理。失主亳厘,差之千里。”民族传统文化对幼儿的学前教育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强调伦理本位,以德治国,忠孝为本,民族传统文化应用在学前教育中,在人生的底色教育中促进孩子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品质的养成和提升。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养中,使得在人生的启蒙教育角度让幼儿发现真、发现善,发现美,以审美的艺术教育培育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逐渐形成优秀的精神价值追求。

四、民族传统文化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灿烂的文化,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侵蚀,中国已经发生文化转型的重大历史演进中受到严重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在学前教育中引入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进行学前教育的课程开发,通过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使得中华儿女在人生的品格和血脉中饱含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意识到民族文化在培育我们下一代的民族精神时的重要意义。在学习、研究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在学前教育的高等教育培养中,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民族文化的表达到文化形式的审美演进,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从学前教育阶段传递给我们的受教育者。可见,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具有较大的价值和重要性,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形成生生不息的动态理解,促进国民品质素质的提升。高师学前教育是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摇篮,通过高职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带领出一支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在学前教育中实现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的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民族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巨大,因此,在高师学前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育体系配置中,需要纳入民族文化的课程内容,民族传统文化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重点在于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通过民族传统文化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使得幼儿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识物察人的智慧,幼儿时期是形成性格人格,在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流传着许多“幼慧”“少成”的典型,在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学前教育中配置中,注重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使幼儿教育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建设,提出“寓教于乐”,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教以诚实,勿使欺妄也。

五、结束语

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建立在几千年的物质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智慧是我国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传统的民族文化对当代人类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依旧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养成作用,采用民族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学前教育的启蒙,进行伦理道德规范,在学前教育中强调礼貌养成,促进幼儿养成好的作风品质,尊重他人,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端正志向,向善背恶。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培养中,使得在人生的启蒙教育角度让幼儿发现真、发现善,发现美。通过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优化配置,指导学前教育的内容、组织形式的实施原则的形成,培养优秀的高师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论析[J].求知导刊,2015,1:16-17.

[2]刘亚明.善与可能的善:从古典政治哲学到现代政治哲学的嬗替[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52-57.

[3]施雪华,李凯.伦理本文为与理性精神:中西政治哲学之价值取向[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10(1):29-35.

[4]林存光.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纲――一项基于中西比较视角的审视与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6,2: 139-143.

[5]刘群,王国胤,吴思远.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19):50-53.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篇(6)

本文作者:谈新敏工作单位:郑州大学

在社会政治制度方面,中原从古代到近代一直都是宗法、封建专制制度社会,从未出现过民主共和政体。因此,中原传统文化总体上说是专制主义文化。这种文化严重缺失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因素。一是强调义务,忽视权利。从夏朝始,部落首领的“禅让”制度让位于王位世袭制度。为了维护贵族等级制度,奴隶主贵族确立了以宗法等级制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礼”。西周王朝建立后,以宗法式家族制度为核心的组织原则进一步制度化。国家组织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形成了从周天子到诸侯、卿大夫,直至士人、庶民的层层统治的宝塔式政权结构。“周礼”就是维护西周社会秩序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为国以礼”是西周时期治国的基本原则。后来历代王朝都继承了周礼,都维护了封建宗法制度。儒家思想就是在“周礼”的基础上和护持下发展起来的。在中原传统文化中基本上没有权利的规定,多有义务的要求。中原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义务,而不是权利,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文化更是把“重义”、“重利”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在专制制度下,君、臣、父、子等级分明、层层依附。中原传统文化没有“公民”一说,当然也谈不上公民的权利。二是注重民本,缺失民主。“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意思是说天神时刻都在寻求适合于做民之君主的人。《诗经》中也多次出现“民主”一词,但这里的“民主”是民之主宰之意,与现代的民主思想有本质的不同。周朝的统治者在取代商朝的过程中就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从而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主张“明德慎罚”,这是中原民本思想的萌芽,对后世思想家和统治者有很大影响。“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6]127。“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君以民存,亦以民亡”[7]30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8]111,“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9]120-121。传统“以人为本”即民本思想的精神实质主要在于告诫统治者:要成就大业,要维护统治,就要重视民众的力量,要关心民众的疾苦,倾听民众的呼声,使民众安居乐业,否则,将事业无成,江山不保。孔子在对待民主的态度上,基本倾向是反对自由民主政治原则,让国民放弃民主议政权力,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传统民本思想一直笼罩在君主专制的阴影里,它把人民放在客体地位,看做是利用和依靠的对象,这与把人民放在主体地位、由“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的现代民主思想相去甚远。民主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至少在形式上承认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意味着公民享有一定的管理国家的权力。正如列宁所说:“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10]201中原传统文化实乃村落文化,而“血缘与地缘结合的村落文化,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载体。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即村落文化。作为调节家庭内基本关系的准则———尊卑有等,亲疏有别———是村落文化之核心要义。在这一文化内,不可能发育出独立、平等个体间的契约合作关系与民主精神”[11]101-102。三是恪守专制等级,讳言自由平等。中原文化不仅缺少自由传统,也缺失平等传统。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秩序,就是建立在等级制度上的。儒、墨、法家都维护君臣尊卑等级制度,唯有道家是个例外(传入的佛家也主张众生平等)。庄子是自由平等意识极强的思想家,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人的自由的思想家。庄子视自由为人的终极价值追求,追求自由是庄子思想的灵魂所在。庄子的自由大致可分为精神自由和理性自由两个层面。在他看来,精神自由是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但人生来偏偏不自由,造成不自由的外在因素是人的生存受到自然社会的威胁、统治者的专制压迫和儒墨仁义所形成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对人们思想言行的束缚。因而,他要求摆脱现实的枷锁,幻想到那自由平等的“至德之世”。而造成不自由的内在因素主要是人们汲汲于追求功名权势,因此庄子强调“无己”、“无功”、“无名”,才能自由。庄子追求的理性自由,在于他认为自由的实质是遵从规律。“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大鹏的自由在于顺风而动,才能游于无穷而无所待。自由来自于“依乎天理”,“从水之道而不为私”。庄子的自由是实实在在的超越自我、摆脱一切传统和政治道德束缚、追求精神解放的自由。庄子是平等意识极强的思想家,他的理想国是一个自由平等、没有君臣贵贱之分的社会。庄子哲学认为宇宙由气构成,人的生命也由气构成。人既秉气而生,而气无贵贱,则人生而平等,何来贵贱之分?遗憾的是,庄子的自由思想、“等贵贱”的思想和“尊卑大小如一”的政治平等原则,既无后来的思想家探幽发微,又无政治家转接于政治实践,犹如黑夜流星,倏忽即逝,也就根本谈不上形成传统。现代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文化,社会主义及其现代化需要民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还没有实现现代化,法治社会还未形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任重而道远。中原传统文化中非民主的历史太长久了,具有浓重专制主义色彩和前民主观念的中原文化,如何开出权利、自由、平等、法制、民主等现代文化新观念,如何使传统的民本思想转化为现代民主观念,实现从传统的专制文化向现代民主政治文化转型,是中原文化走向现代化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建设问题,而且与中原乃至中国经济、教育、科技、法制的现代化程度密切相关。

在社会结构性质方面,中原传统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因为整个国家就是家庭、家族的放大,由家庭关系直接引申出社会关系,将家庭成员间伦理关系作为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伦理本位”强调以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为根本,注重社会生活中的伦理情谊,重视道德自律,轻视法制他律,这是“人情社会”得以形成的基础;“人本位”强调以个体的人为根本,重实体而非关系,注重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这种道德是从个体中抽象出来的),重视法律的规范,这是“法治社会”得以形成的基础。中原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具有不同于个人本位社会结构的文化特性。其一,在经济方面,个人本位的社会财产为个人私有,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而在中原,家庭内部财产是不分的,亲戚朋友乃至邻里之间则有无相通,以资质互相借贷,相互周济,本该由社会和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之责,则由家庭、家族承担。其二,在政治结构方面,表现为“家国同构”,即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家国同构把本属于公共领域的社会关系转化为伦理(私人)关系。其三,在社会生活方面,以道德代宗教,“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罗素语)。“纳上下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道德之团体”[12]43。在中原社会生活中,伦理情谊发挥着宗教的功能,它对人们的心理情感具有抚慰作用,使人与人之间相处如一家,悲喜共享,而避免由孤独疏离而来的苦闷。其四,在社会秩序的维护方面,“合法律于道德”。“建国之基础以道德礼教伦常,而不以法律,故法律仅立于补助地位”,“立法之根据以道德礼教伦常,而不以权利”,“法律既立于辅助道德礼教伦常之地位,故其法常简,常历久不变(从汉代以迄清末不变)”,而且“中国自古所谓法律,不过是刑律;凡所规定都必与刑罚有关。……社会组织与秩序大部分存在于‘礼’中,以习惯法行之,而不见于成文法”[13]20-21,107。中原传统伦理本位文化与人本位文化之间存在迥然差别,主要表现在:一是重整体秩序,轻个体个性。中原传统伦理社会把整体秩序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强调个体应在既定的人伦秩序中各安本分,进而安于自然和命运,以维护整体和谐及天人和谐。中原传统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注重社会人格,而非个体人格,人们习惯于将人看成是群体中的分子,而不是个体。中原古人侧重于内向探求,注重修身,由此出发以达到修齐治平的人生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既需要摆脱现实的物质利益,“存天理,灭人欲”,去追求内心的完善,又要求外在的行为必须符合于“礼”即社会和道德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种注重伦常秩序的思想倾向在维持社会稳定、天人协调的同时,也严重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和自由自主意识,使人们崇拜地位和权力,不利于独立人格的塑造和形成。与儒家伦理道德来自社会并反过来观照社会不同,西方道德来自个体,并以由个体中抽象出来的道德去建立和规范社会。西方社会是一个重形式的社会,是一个普遍主义的社会,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所说,西方社会中支配着社会关系的是一种普遍主义的伦理,一视同仁是这种关系中的基本准则;中国社会中人的关系则是特殊主义的,即这种关系中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特殊对象。因而,西方势必建成一个民主与法治的社会,由于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也势必使个性得以张扬,从而呼唤出个性的巨大创造潜力。二是重内向追求,轻外向超越。中原传统文化在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上靠伦理关系的调节,而伦理关系的调节,则靠“礼”的规范、“乐”的感化和个人的道德修养,“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全部道德生活的实质即在于克己修身,追求道德境界。所以,形成了发达的礼乐制度和文化,形成了注重自我克制的道德传统和向内追求的倾向,这与西方较为放逸和向外超越的倾向形成鲜明对照。在宗法血缘纽带解体较早的西方,社会秩序更多地仰仗契约、法律维系,人们关注的重心不再是人际的伦常关系和德行觉悟,而是以更大的兴趣去探索自然和思维的奥秘,主客两分、心物对立的观念应运而生,宇宙论、形而上学得以发展,形成了以“求真”为目标的科学文化范式。在这种文化范式中,宇宙论、认识论与道德论各自独立发展,学科界限清晰分明。而在宗法伦理笼罩下的中原社会,人伦效法自然,自然人伦化,从而形成天人合一、主客混融的局面。道德论与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相互涵摄、畛域不清,助长了中原传统文化的伦理化走向,形成了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文化范式。在这种文化范式中,客观外物尤其是自然界未被当做独立的认识对象而与人伦相分离,以外物为对象的科学受到抑制,自然科学便难以获得充分发展。三是重自律,轻他律。中原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主体的内在目的和品性人格的完善,是一种以自律为约束的良心主导型心性伦理。相信只要主体遵循道德规范,按照道德原则塑造自己,安分尽伦,反躬自求,便可达到人格完善及精神提升的境地。人性中具备道德的一切要素和可能,道德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自主的选择及自我的努力,而非外力所能左右。正如韦政通先生所说:“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伦理实践的方式,似乎并不能达到普爱的理想,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在一对一的实践方式中,自我或己永远是伦理实践的中心,推爱也必须由己出发,道德修养也必先‘反求诸己’,以己为中心的推爱,无论在事实上或理想上都跳不出差序的格局。”[14]15这就注定了这样的一套伦理规范是以强调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关系为主的“私德”(熟人道德),而忽视了个人与社会大众关系的“公德”(陌生人道德)。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建立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相分离的基础上的,而且尤其注重公共领域当中个体的责任观念和行为规范。在中原社会,公共领域的发育相当不成熟,这就注定了中原社会一直割不断与传统社会母体的脐带。传统社会伦理道德至上,情大于法(规章制度),“普遍物”(法律、生活规范、工作规章制度)没有成为至高无上的神圣法则。四是重传统,轻创新。注重伦理的中原传统文化,使得人们养成了重祖先、尊君父、尚谦卑礼让的性格,形成了传统、因袭和保守的文化特性。中原传统的思维方式表现出重视先例,偏重于从过去的惯例和相对稳定的周期性循环的日常生活中引申出一套基本行为规则。深受传统道德影响的人一般都将先人的典籍和圣人之言视为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总是受到典籍和道德信条的强烈制约,难以实现突破和创新。“四书”、“五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被奉为经典,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和人们生活的普遍准则和规范。“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三畏”表现了一种对传统的盲从,缺乏一种反传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种强调经典权威的保守态度和尚古思想,限制和束缚了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张扬,这与喜冒险、张个性、尚创造、崇变革的现代文化性格形成鲜明对照,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大相径庭。

上述反差昭示我们:实现中原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因为历史一再表明,“传统与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中生生不断的‘连续体’,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15]376。“传统得以存在是企图摆脱它的有限能力和继续保留它的愿望的双重作用的结果。”“如果剥夺掉他们所具有的传统,他们便没有物质资源,也没有知识才能、道德力量和眼光来提供在世界中建设家园所需要的东西……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很少是完善的。传统的存在本身就决定了人们要改变它们”[16]285。因此,金耀基先生说:“中国的现代化所意含的不是消极地对传统的巨大摧毁,而是积极地去发掘如何使传统成为获致当代中国目标的发酵剂,也即如何使传统发挥正面的功能。”[17]8其次是如何处理好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在中西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因为当今世界各国都处于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碰撞之中,并且我们的现代化还是以西方为参照标准的。鲁迅曾认为,中国要现代化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陈寅恪也认为,中国今后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因此,中原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换,必须汲取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优秀文化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在汲取和借鉴基础上结合自身文化特点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几个世纪以来,中原文化经受住了存亡续绝的历史考验。尤其值得欣慰的是,由于历史的因缘际会,现代中原大地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原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汇聚之地,这就为中原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换和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思想资源。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新文化的建设,将为中原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换注入新的、深厚而绵长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篇(7)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225-02

一、政治社会化题解

社会化,原本是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术语,将其引入到政治学后,成为了政治文化研究的一个特定的领域。一般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向社会个体传播主流政治文化,社会个体学习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思维、养成政治人格,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关于政治社会化,在政治学界尚未形成一个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定义。戴维·伊斯顿和杰克·邓尼斯指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习得其政治取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杨光斌先生认为,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伊斯顿、邓尼斯和杨光斌先生的观点,都是着眼于政治社会化中,作为客体的社会个人,站在社会个体角度给出的定义。阿尔蒙德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阿尔蒙德以整个社会政治文化为着眼点,关注政治社会化对政治文化的作用。葛荃先生将政治社会化概括为,一个民族维系、延传政治文化的过程。对于个人来说是学习、获取和形成政治文化,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这一个定义总结了前人及当代一些学者的定义,立足于政治文化与社会个体。

文章在借鉴前辈及当代学者的研究,将政治社会化表述为:统治者向社会、社会组织、社会个人传播主流政治文化;社会和社会组织内化政治文化,并影响社会个人;社会个人学习政治文化,并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同时也是民族政治文化得以形成、延续的机制。这一个定义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政治社会化的主导者是统治者。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治体系的稳定,延续政治统治,巩固统治的合法性,就必须使整个社会在政治文化领域统一起来。统一的方式就是让社会接受统治者宣传的政治文化。第二,社会和社会组织既是政治社会化的客体,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主体。社会和社会组织在接受统治者宣传的政治文化的时候,扮演的是客体的角色。在接受并内化了统治者的政治文化之后,形成了一种在统治者传播的政治文化之下的亚政治文化。社会和社会组织又以这种亚文化影响社会个人。在这一层次,其扮演的角色是政治社会化的主体。第三,社会个人是政治社会化的最终客体。社会个人既可以直接从统治者接受政治文化,也可以从社会和社会组织接受亚政治文化,还可以受其他社会个体的影响,获取政治文化。第四,政治社会化对整个民族的意义在于传播、延续了政治文化。

二、明清时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

家国同构的维新之路,是中国独特的文明化道路。受这一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有着独特的结构和特征。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以来的政治社会化,促成了一体化的形成。一体化意味着把意识形态结构的组织能力和政治结构中的组织力量耦合起来,互相沟通,让意识形态为政治结构提供权威等组织要素。稳定的一体化促成了传统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的形成与维持。这种超稳定结构,又导致了政治社会化内容的延续性。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的传播,从内容来看是相差无几的,从形式来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明清两代也是充分继承了前代的的政治文化,又显现出一些其时代的特征。

(一)明清对前代政治社会化内容的继承

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主体是传统社会中长期形成的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包括从一个中心元点出发的单向辐射型政治意识形态,家国一体、天地君相通的政治认识,以“忠”、“孝”等为核心的伦理而非理性至上的政治评价模式,小康、“大同”的政治理想等。

从国家权力组织理念上来看,“君权神授”、“皇权至上”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稳定的君主专制制度成为传统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地方行政层级呈增多的态势,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源于中央对地方信任度的降低,标志着中央对地方控制达到极致。从社会规范上来看,“忠”、“孝”等儒家理论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法治发展相当缓慢。且从汉代董仲舒“春秋折狱”开始,儒家的伦理道德被引入到国家司法审判活动中,成为根本性的依据。

(二)明清时期政治文化的独特性

删改儒家经典,极力推崇程朱理学。明朝建立后,将程朱理学定为正统思想。朱元璋看到《孟子》一书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话语,大为恼火,下令国子监孔庙中撤去孟子的配享神位,有命令儒臣刘三吾删去《孟子》中,关于“仁政”、“民本”,以及有违皇权至上、君主独尊的相关内容。又看到《孟子》经朱熹注解后,对强化君权利大弊小,又将孟子神位迎回孔庙。

皇权的极端化,宰相制度的废除。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在胡惟庸案后,下旨废除了实行了1500年的宰相制度,并诏令后世子孙不得再设立宰相,大臣不准以此上奏,否则处以极刑。在宰相废除后,永乐皇帝设立了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日常事务的辅助机构,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清朝在雍正时期,设立了军机处,成了取代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的秘书机构。

大兴文字狱,严厉惩治思想犯罪。明清文字狱范围之广远超前代,涉及一切文字领域,文人写诗著文,儒生参加科举考试,官员上书言事等等,如其中出演冒犯龙颜的文字,相关人员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处罚,轻则流放,重则满门抄斩。清代异族入主中原,更对思想领域加强了统治,在从入关到道光年间,大型文字狱就有150多起,涉及人员之广,处死、流放人员之多,比明朝更甚。文字狱的大兴,剪除了“异端”政治思想,自然很难出现与维护专制主义政治文化相抗衡的“异端”政治文化。

三、明清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明清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是和前朝历代一脉相承的。二千五百前,孔子就为统治者制定了治民方略。据《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先富后教”是传统中国开明统治者奉行的治民原则。因此“教化”也就成了传统中国最重要的政治社会化的方式。除了“教化”之外,还有其他的辅的方式。

(一)直接教化

1.学校教化

明清两代形成了传统社会比较完备的公私教育体系。公办教育系统有中央和地方两级。在中央有国子监,号称国家最高学府。在地方各州府、县都设有府学、县学。除了公办学校之外,全国各地还有大大小小书院。清代,仅金陵一隅就建有钟山书院、尊经书院、凤池书院、文昌书院、虹桥书院、崇正书院、奎光书院等,名噪一时。曰另外,还加上大量的不属于正式学校的私塾。这些学校类型、名称不同,但具有相同的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就是传播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理念和道德观念,对一般社会成员实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化。行教化的目的在于“正人心,厚风俗”。

2.基层官吏和地方士绅的教化

基层的官吏是“牧民”之官,按照儒家学说对于文人的要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一旦做官之后,就要将儒家的“仁政”、“德治”主张,贯彻到具体的施政活动中。作为替天子“巡牧”的代表,又负有将“王化”布于四方的使命。官吏的教化功能不同于学校,官吏代表朝廷的政治权威,直接面对的是一般社会成员,面对的范围更广。

绅士有官的身份或背景,又居于民间,这一种特殊的身份,成为了沟通官府与民间的特殊中介。他们相对于官吏来说,更接近百姓,从而更能表现出直接的教化功能。绅士们通常是地方学校和私人书院的支持者,一般还负有宣讲教化和表彰德行的义务。

(二)间接教化

1.在各领域树立和表彰典范

在传统社会里树立与表彰典范,遍及各个领域,除了对地方官吏中那些治境有方的者表彰外,还有对官员中的直言敢谏者、尽忠守节者、清正廉洁者、秉公执法者予以表彰。历代帝王都注意对典范官吏的表彰,如清光绪朝镇江知府王仁堪施政有方,得到地方士绅乡民的广泛赞誉,朝廷表彰他“卓然有古循吏风”。光绪皇帝“诏允宣付史馆立传,以表循良”。受到朝廷的表彰,载入史册,是传统社会文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对于君主来说,表彰的意义虽然是通过这种奖惩的手段树立君主的权威,但更重要的是为全国官吏树立了典范,起到了对官吏的教化作用。也间接地为社会大众树立了典范,起到了引导社会风气和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

除了对官吏的表彰外,朝廷还注重对民间孝悌、节烈等的表彰。表彰孝悌的直接功效是规范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通过家庭里的孝悌,从而达到社会的各安其分、各守其位,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朝廷表彰孝悌,往往特别注意民间事例,大凡民间的孝子、节妇、烈妇、义门等,一经地方官的推荐,大多都能获得朝廷的旌表。有一些典型的事例还会列入到地方史志的《列女传》、《忠义传》当中,流芳后世。

(三)家族、家庭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按照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家族、家庭属于社会化的初级组织。但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家庭,因为受宗法制这一特殊因素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传统儒家经典《礼记》、《孝经》,以及后来的《弟子规》、《增广贤文》等书中,有大量的关于家族、家庭中的行为规范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类似于君主的族长、家长在家族、家庭中的权威性。家国同构,家族、家庭式缩小了的国家,国家是放大了的家族、家庭。一个人在家族、家庭中适用的社会规范到了社会上照样适用。这也就是传统中国社会中,个人的家族、家庭属性强,而社会属性不强,但是个人进入到社会之后,并不需要经过特殊的社会适应,特别的社会规则的学习就可以比较容易的融入到社会之中的原因所在。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篇(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23-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013

传统女性伦理道德是古代规范女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儒家的早期经典如《易经》《春秋左传》等就已有关于女性地位、道德的论述, 《仪礼》《礼记》则系统提出了三从四德。作为专门系统女子教书可始于西汉刘向所著的《 列女传》。尽管能体现传统女教思想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在封建社会对女性教育产生深远社会影响的还是常被称为“女四书”的《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以及在民间影响较大的《女儿经》。上述女教书籍从女德、女言、女容、女工四方面对古代女子综合伦理道德修养、女子行为规范进行了具体规定。传统女教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其广泛传播对当时社会中女性知识水平的提高、家庭及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传统女教思想在历代女性实践中而不断被发展和修正,日趋成熟,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较为完整的女子行为、道德规范。社会发展到21世纪,在我国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今天,回顾我国传统规范,我国传统女、道德规范,固然有些内容是当时社会束缚女子思想与行为的枷锁,但正视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物质快速发展、社会道德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互联网技术使信息快速传递等综合因素导致的伦理道德思想迷惘,传统女性伦理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不容小觑。

一、传统女教的伦理道德思想精华

(一)讲求“女德”

传统女德思想体现在传统女教书籍的方方面面:如《女诫》规定“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在《女范捷录》教育“勤者女之职,俭者富之基”以及“男子有才便是德,斯言犹可;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非”;《女论语》教诲“管家之女, 惟俭惟勤,勤则家起, 徽则家倾,俭则家富, 奢则家贫”,德才兼备;《内训》要求“度量宽宏无嫉妒之心,仁厚慈爱无害人之念。

传统女德规范众多、内容广泛,体现在仪态、行为、持家能力、德行、才能、积德迁善等各个方面,这些要求女子优雅闲适、行为有度;懂得廉耻、保持贞洁;衣装整齐,动静有度;节俭智慧、善于持家、德才兼备的思想与我们现代社会对女性美好形象何其相似!

(二)重视“女言”

传统女教中的“女言”要求言语从容留有余地,例如《女诫》中说“ 择辞而说, 不道恶语, 时然后言, 不厌于人, 是谓妇言”。《女儿经》对女子言辞的要求更加具体:“谨女言, 要从容, 时常说话莫高声,磨牙斗嘴非为好, 口快舌尖不算能。莫要半晌说e话, 莫要无故昌搔风。父母使唤休强嘴, 姊妹言语要和平。”古人很早就提出了言辞交际中的语言规则,不仅对女性,对任何人都要讲求注重言而有信, 言而有德。

上述传统女教对女子言辞规则的基本精神仍然值得现代社会的人们所继承。

(三)注重“女容”

传统女教中的“女容”要求女子身体及服饰干净清洁。如《女诫》中要求:“盥洗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 身不垢辱。”《女儿经》则要求:“修女容, 要正经, 一身打扮甚非轻。搽胭抹粉犹小事, 持体端庄有重情。”“光梳头发净洗脸, 整洁自是好仪容。衣服不必绫罗缎, 梭棉衣服要干净。” 传统女性伦理道德思想内容完整,对女子的容貌及个人卫生规范全面,对女子的身体健康、家庭环境的整洁有序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样符合现代社会的标准。

传统女教思想有着许多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优秀规范,由于时代的制约,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过于要求女子在节操上清贞守节,强调妇女的观念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使众多不幸女子沦为封建宗法伦理道德的牺牲品, 这种思想在《女四书》《女儿经》中也得以体现, 这些落后、消极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中应予以批判和摒弃。

二、当代女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加强中国女性传统伦理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女性的素质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 女性道德素质决定着一个民族的道德素养。古今中外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较长时间都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这是生理特点、传统文化的原因造成的。各国女性为了真正意义的男女平等做了不懈的努力。我国经过“五四”运动、解放战争后妇女的地位得到较大的提高。新中国建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从《宪法》《民法》《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妇女各方面的权益做出相应规定予以保护,女性地位有了实质性的、巨大的提高。中国的女大学生同男学生一样接受教育,毕业后参与社会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成为健康、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积极实践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欣喜地看到包括当代女大学生在内的女性取得巨大社会成就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另外一个事实:当前社会中的道德文化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有些滞后,绝大多数人忽视对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某些人的落后思想内容与生活方式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负面的示范效应。在大学校园中,部分女大学生忽视男女生理、心理结构的差异,片面理解男女平等,对社会中的不合理甚至是丑恶现象不辨是非:认为男女的行为规范应该完全一致、绝对统一;对传统文化中女性姿态“和柔”、待客“有礼”、女子行为贞洁的“守节”观念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把态度粗鲁、无理、言语恣意的态度作为个性;认为重视女子贞洁是封建思想;忽视子女孝敬长辈的责任、人际交往的规则;漠视个人的社会责任;认为感情随意、自由、身体需求无罪,排斥两性之爱所需的精神、文化因素。当前这些有悖于中国传统美德的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在上升,成了社会中见怪不怪的丑陋事实。

高校大学生的构成人群有一半是女大学生,她们具有高校学生易于接受新观念的特点,由于性别的原因,她们和男大学生们相比,将来要承担着养育孩子等更多的家庭与社会责任。高校及教育工作者对我国当代女大学生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是一个与专业知识教育并行且互相倚重的系统工程,应结合当前社会道德的发展情况明晰了解当前高校女大学生伦理道德现状和变化情况,关注男、女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及教育方式的区别,于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观念日益弱化的时代,在女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重视吸收传统女教思想的积极因素,加强对当前我国社会中出现的某些女性思想与行为应彻底解放的错误思潮的批判,在女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加强传统女教中的优秀伦理道德思想的教育。社会的文明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上,精神文明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精神文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现代文化发展进程中,还体现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上,因为文化的发展绝不可能走完全抛弃传统、一切从零开始的道路。高校及教育工作者在女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应立足于当下的文化现实,既要充分汲取东西方现代思想资源,也应该对中国传统女学的合理内核和不合时宜因素进行仔细辨析,充分汲取其有益成分,实现中国传统女学思想的现代性转换。

三、当前加强当代女大学生传统女性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高校开设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课程,将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构建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1.高校普遍开设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课程

高校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生成长、对社会文化净化的意义,将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基础课程,并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这些课程的开立将成为高校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必要课程平台,这些课程使大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发展的历程、思想内容、时代意义等知识。通过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课程的开设,使学生领悟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了解女教思想是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精华组成部分,从而在大学生人群中弘扬传统伦理美德。

2.组织优良师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挖掘女教思想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的人文内涵

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女教思想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讲授应由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进行授课,优良的师资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授课方式可不拘泥于形式,一般来说通过专题讲座等组织形式可以使得教学内容专题化、深入化,各专题之间既独立,又可产生相互呼应的整体效果。专题讲座形式的教学方式因为可节约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深入、能挖掘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人文内涵、教学效果良好而被采用得较多。传统女教思想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课程的授课内容可以结合中国传统名著如《红楼梦》《水G传》等书籍中关于女教思想内容的作品进行讲解,这样可使教学内容更加明确、具体,增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思想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在授课中不断总结,相互借鉴与交流经验。通过上述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全方位教学方式的开展,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将女教思想等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大学校园具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高校的教务处、学生管理部门、团委等部门应该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宣传、普及、推广包括女教思想在内的各种内容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活动,陶冶大学生的性情、潜移默化其道德品行,使得优秀女教思想等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使校园充溢良好的人文气氛。

(二)引导女大学生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内在觉醒,自觉尊崇传统女教中积极内容与精华思想

对大学生加强传统道德伦理教育,目的在于鼓励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历程、内容,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在道德伦理思想上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优秀思想内容产生共鸣;对女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女教思想教育,目的在于鼓励新时代的女大学生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能够了解中华女性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传统的女性美德,对当前社会中某些女性思想及行为中不文明甚至是丑恶现象有清醒的认识,自觉提升当代女大学生群体素质,促进当代女大学生个体行为道德规范的自我提升,从思想深处理解中国传统女性伦理道德中的真、善、美,自觉尊崇传统女教中积极内容与精华思想。女大学生对优秀传统女性伦理道德规范的继承,使女大学生们内在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外在具有美好的道德行为。

(三)合力解决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切实问题,结合实际,推广传统女教中的伦理道德中优秀的思想

女大学生来到大学校园,在新环境中常面临着来自校园生活、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在将来毕业时还要面临着就业等问题与压力,女大学生对压力的心理承受力相对于男生来说要更小。学校应该建立女生相关问题处理机制,如通过学校已有的班主任、女生辅导员制度,建立宿舍长制度、学校定期及不定期与家长联系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通过能与女生密切接触、及时了解女生情况的人主动、积极、及时的干预措施,可以舒缓女生的心理压力,切实帮助女大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四)促进传统女性伦理道德内容与当代女大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使之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

在帮助女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对女生进行思想工作的同时,要结合传统女性伦理道德的内容,中国传统女教中对女子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做了很多智慧的总结,这些智慧的思想对当今的女大学生德育教育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讲求新“女德”

传统女性道德思想发展历史悠久、内容广泛,新时代的女性道德被社会和时代赋予新的内容。新时代女大学生群体应将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中的新内容加入新时代的女性德育教育内涵。

2.重视新“女言”

传统女教中的“女言”要求言语从容留有余地,对任何人都要讲求注重言而有信, 言而有德。这些传统女教对女子言辞规则的基本精神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当代社会日益讲求个性,鄙视人云亦云。很多青年大学生把“语不惊人死不休”作为语言效果的目标,忽视语言文明、言语有度的交流规则,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争吵或其他不良事件。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语言道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人们不仅要讲究语言交流中道德性的基本要求,更要讲求语言交流的艺术性。进行语言交流时,话不讲满,为对方留有余地是值得赞美的交流方式。

3.注重新“女容”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篇(9)

关键词 传统武术 传统文化 中小学 教学 传承

一、传统武术与传统文化概述

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打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1]。传统武术有着长期流传、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形式多样、作用显著的特点。传统文化是指由于文明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民族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代表自己该民族特色的总体表征。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化,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特点。

二、传统武术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一)传统武术自成文化体系

传统武术本身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文化体系,渗透着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兵法学和中医学的内容。观念方面,传统武术讲究仁爱、和谐、礼义、信勇的武德,这种超越武术技术本身的意识是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渊源所在。制度方面,各门派有不同的武术技能和规则,这些武术规则制度也是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部分。器物方面,常用十八般武艺的武器在造型、器材、使用方法各有差异,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武术文化内容。无论是武器知识,还是武术思想、特色招式、武术理论,都是中国传统武术智慧和经验的总结,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文化知识。

(二)丰富的哲学思想。

传统武术不仅讲究形体规范,也十分注重精神与形体的统一,追求内外合一,体现了哲学的整体观。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拳种,它能流传于国内外长盛不衰,与其深厚的哲学思想渊源有关[2]。太极拳中有许多属于阴阳变化的表现。五行本来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3],在形意拳则充分利用了其相生相克的辩证理论。“道”是传统武术最根本的拳理,“气”在传统武术中被视为原力,道与气的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主要思想,是传统武术的重要哲学渊源。

(三)规范的道德及行为准则。

武德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以“仁”和“爱”为核心伦理体系,是中国传统武术伦理观的核心,从言行、传承各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礼仪上来说,传统礼仪文化也渗透在传统武术中,武术礼仪是习武者最基本的行为道德规范,讲究礼尚往来,推崇君子之礼,形成了习武之人特有的礼仪规范。

(四)丰富的中医学知识。

传统武术和传统中医很早就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认为人体生理功能与自然环境高度统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精神活动与身体机能密不可分。通过肌肉骨骼等的锻炼来达到培养精神、调理气血的“内外兼修”,几乎是中国传统武术所有拳种流派的宗旨。

三、中小W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传统武术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可见传统武术在传承传统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具有继承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都不可能中断自己文化发展的历史[4],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经过五千年历史逐渐积淀的结果,它在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已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国家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

中小学生有承担起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义务和责任,只有通过学校对中小学生加强传统文化基础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也只有将武术置于学校通过青少年进行传承,才能更好的履行武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7]。

(二)有利于传统武术的发展

竞技武术以培养运动员为主要目的,并不适合普通中小学生的习练。传统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习练中要求脚步稳固,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动作的角度、幅度,更适合中小学生练习,不会违背传统武术的习练原则,也有利于学生在学武初期学好武术。在中小学校开展传统武术课程,既开创了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新途径,又有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播与普及[8],与竞技武术并不冲突,还可以做到“传统”与“竞技”协同发展。

四、中小学传统武术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丰富传统武术教学内容

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应该选择在当地盛行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拳种,结合各地特色选择某一拳种[9],再以该拳种的初级、中级、高级套路作为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对传统武术基本功的积累原则,应该以各传统套路中姿势舒展动作简单的初级套路为主。此外,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一些功法运动,如“静功”“柔功”。由于传统武术的攻防含义十分丰富,还应在套路教学时,穿插教授一些实用的攻防动作内容。

(二)培养和引进传统武术专业人才

传统武术进入学校的关键是武术师资建设的问题,中小学校可以采取培养和引进传统武术专业人才两条路同时走的策略。武术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武术文化知识的研究和探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体育教师进行短期培训,让体育教师承担传统武术课程。

(三)要着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首先需要从教学理念上进行调整,把尚武崇德、修身养性等武德观念体现出来,使中国传统武术所蕴含的、所强调的文化思想加以强调。其次要在传统武术教学中营造文化氛围,以文化态度来对待传统武术。可以邀请专家讲授专题课程,观看传统武术有关的影视作品,探讨其中武术的文化意味,鼓励学生对武术的内在文化进行深入理解。再次将传统文化考察纳入评价评价体系,文化教育成果的评价才能更加真实全面。

五、结论

文化性是传统武术的基本属性,传统文化是传统武术之魂。中小学开展传统武术教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教学时选择丰富多彩的实用味性强的教学内容,要多方面开发传统武术教学人力资源。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武术教学过程中,回归传统武术的文化本色。

参考文献:

[1] 周良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刘俊卿,田林.论太极拳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促进[J].阴山学刊.2013(2):74.

[3] 贾亮,黎桂华.武术传统文化与实用套路解析[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8:28.

[4] 侯平.立足文化现状构建先进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2):460.

[5] 郭玉成.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院.2008(2):52.

[6] 张泽静.寓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4.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篇(10)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国民语言能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为党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

二、活动主题

本届推普周主题定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用普通话诵读经典,写规范字传承文明。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实践活动,引领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加热爱和亲近经典,不断增强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不断增强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主要活动安排及要求

(一)紧扣主题,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今年是推普周活动举办20周年,也是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开局之年,又适逢“八一”南昌起义、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七·七事变)80周年,各校要紧扣主题,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优秀革命传统,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相关活动。

(二)继续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学校是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的基础阵地。推普周期间,各学校要开展“五个一”活动,各中小学要继续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在学校显著位置悬挂一幅推广普通话的标语,举办一次主题班会,办一期推普宣传黑板报,举行一次以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题的国旗下的演讲,组织一次面向社区群众的推普宣传。

(三)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经典诵读活动。各学校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普及工作相结合,要将经典诵读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要根据自身情况,邀请文学、语言文字和朗读艺术等各方面的专家,通过面授、校园广播电视系统、远程网络教育系统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诵读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和指导;要发挥教育的特有优势,在诵读好教材课本中的经典诗文外,做好经典诵读的诗文篇目选编工作,确保经典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与语言文字示范校创建有机结合。结合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创建活动,各校要面向社会、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师生语言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能力,扩大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上一篇: 包装设计未来趋势 下一篇: 工程竣工演讲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