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介的优缺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13 08:21:20

传统媒介的优缺点

传统媒介的优缺点篇(1)

1.1 新媒介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缺乏可信性

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新闻等,其有效性通常是按天计算的。常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版面、印刷、发行量、运输等的干扰,不能将信息立即传播出去。但新媒介(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较快,传播范围较广,是传统媒介无法相比的,而且不受时间、地点以及其他限制因素的干扰,如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就可以编辑成一条微博消息通过网络或者手机传播给大众。但往往由于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随心所欲的传播消息,致使信息泛滥,导致了网络媒介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1.2 新媒介资源丰富,缺乏严谨性

传统媒介的资源相对来说是有限的,主要是因为广播、电视新闻受时间的限制,报纸、杂志受版面的控制。而网络媒介的资源就很丰富,从生活娱乐到时事新闻,从科学资料到金融体育等的方方面面。但由于网络媒介的资源来源缺乏依据性,只追求快捷性和数量,许多新闻信息在公开前并未进行有效的整理、优化,直接在网上公开。导致信息的质量不高,缺乏深刻性及严谨性。

1.3 新媒介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却缺乏组织性

利用网络媒介公众可以进行即时交流、学习、反馈意见等,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进行面对面的授课,以及通过聊天工具进行视频聊天。然而传统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力军,对于网络媒介有着不同反响的号召力,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更倾向于传统媒介的影响力。因此,新媒介虽然拥有较强的交互性,但缺乏相关的组织机构进行采编、整理,最终导致虚假新闻消息不断产生,不健康信息泛滥,严重影响着受众的舆论价值倾向。此外,有些运营商故意泄漏消费者的手机号码,导致在手机媒介中广告信息泛滥,给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

2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相互协调发展

2.1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联系

1)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互补性。新媒介具有资源丰富、方便快捷、选择性强以及互动性较好等优点,而传统媒介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拥有了自己独立的采编队伍和完善的组织机制,同时也得到了大众的信赖,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空间。故而新媒介常常依附于传统媒介,尤其是新闻信息的来源方面更是难于摆脱其依赖性。只有两者相结合发展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存,也就是说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虽没有主次之分,但要取长补短、共生共存;

2)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存在一致性。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介不管是在时间空间上还是在覆盖范围上都远远优于传统媒介。然而传统媒介向较与新媒介,在新闻信息控制方面掌握着主动权,系统的对各类新闻消息进行采编、整合、。总的来说,传统媒介与新媒介 虽然存在着部分差别,但两者的基本功能是一致的。对各种新闻信息进行传播。

2.2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合作发展方式

1)加快传统媒介与网络一体化进程。要想促进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有效融合发展,其核心就是发挥传统媒介在网络媒介中的权威性与组织性,要想达到此目标。首先,要改变新闻信息传统传播理念,探究事实背后的真实情况,这时,就可以利用传统媒介自身的优越性,了解事件的详细过程,并做好相关报道,通过网络传播事实真相,使传统媒介与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介有效结合。另外,传统媒介要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充分掌握各个事件的舆论特点及倾向,遵循相关新闻信息规章制度,确保新闻消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即时性。同时要联合网络媒介对于新闻信息即时传播的功能特点,使信息迅速,让广大受众即时了解新闻事件概况;

2)加快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合作。随着3G时代的到来,加上3G网络不断的确立与发展,进而加快了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合作进程。由于新媒介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网民和客户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新闻信息资料,然后将新闻信息即时传播出去。此外,传统媒介要加强对新闻消息的筛选、整理、加工、优化、制作,确保新闻消息的真实性、权威性。所以,传统媒介要利用其特有的的权威性、组织性等特点与网络媒介相结合,同时发挥网络媒介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更快更真实地将信息出去,有效的推进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合作发展;

3)多媒介整合性传播。随着信息时代的步伐,当今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多媒介相融合发展的时代,有许多广播、电视台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空间(如音乐点歌台),还有些机构集报纸、电视、网站、手机等进行整合,建立综合性传播服务系统。更好、更快的促进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融合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在相互发展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虽没有主次之分,但要取长补短、共生共存。因此,传统媒介应利用其特有的的权威性、组织性等功能特点与网络媒介相结合,发挥网络媒介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优势,然后遵循相关新闻规章制度进行合理采编,更快更真实地将信息出去,有效的推进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快速发展,促进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王漱蔚.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当代传播,2009(2):55-57.

[2]付玉杰.介质为王:媒介融合态势下传统媒介的突围之道[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3):143-148.

[3]王勇,阮拥军,徐敬宏,等.新媒介环境对传统舆论引导模式的挑战及对策[J].学术论坛,2013,36(7):182-187.

传统媒介的优缺点篇(2)

一、手机媒体发展和前景

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是1992 年在英国Vodafone 的GSM网络上通过PC 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的, 而在我国开通手机短信业务则是在1998年。短短几年的时间, 手机短信由纯文本的形式逐步向融声音、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形式转变, 它能传播新闻信息, 广告, 成为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到2012年12月底为止,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手机网民则达到4.2亿,同比增长了293%。如果能够在短期内解决手机上网费用高与速度慢等阻碍普通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问题,手机上网的人群将在短期内获得超常规发展。普遍认为手机媒体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只要解决体制上和技术上的限制,它必将会代替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要力量。手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经历短信时代、彩信、3Gs手机三个时代,更值得期待得便是不久即将投入使用的4G网络时代。

手机的媒体的发展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弊端,但也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综合多方观点总结手机媒体总体上的优点和不足。

(一)、优势介绍:

1.移动性

2.及时性

3.大众传播媒介和终端接受工具属性双重属性

4.信息服务个性化,手机媒体应充分挖掘手机用户实名制的优势, 细分受众, 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播,自主订阅。

5.手机的高度普及,信息垄断程度下降,短讯使个人成为信息制作者。

6.效果反馈速度快。

(二)、缺陷:硬伤:

1.新闻的原创性,手机媒体消息多来自转载,没有专业的采编人员其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弱势

2.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效果减弱,虚假信息。负面信息的大量传播造成信息污染和不良社会效应。

3. 缺乏成熟的传播理论支撑,手机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 把关人”作用的极度弱化, 受传者和传播者身份的重合都造成了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在该情形下原有理论已经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发展需要。

(三)、技术瓶颈:

1.手机资费高,成为限制国内手机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高额的费用本身就不符合大众传播的“大中性”,发展潜力受到限制。

2.受众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达不到,私人信息泄露会对媒体的引起信任危机。从另一角度而言影响手机媒体的使用深度。

(四)、其他观点:

手机媒体将因其有助于消减“媒介依存症”。其主要表现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自网络媒体出现后,受众对于网络的沉溺比其对电视的沉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手机的移动性、参与性和沟通特性则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受众从这种封闭、缺乏社会互动的媒介环境中解脱出来,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的克服会有所帮助。

二、手机媒体在目前的发展来看,主要表现在与传统媒体的对接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手机报——与报纸融合;

2.手机广播——与广播和网络融合;

3.手机电视;

4.其他。

下面我将综合多方观点,介绍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对接形式中的优势和不足。

(一)、手机报、广播、电视的优缺点(不重复其共性,从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点上谈)

手机报:所谓手机电视,是指利用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视频资讯服务的业务

优点:1.是传统媒体数字化延伸的典范,弥补平面媒体不足在很大程

度上增强了报纸的竞争能力。更真准的加强报纸的传播范围和效果。

缺点:1.传输容量小新闻背景交代不清(断章取义) 2.新闻内容潜(报纸的最大优势不能够得到延伸) 3.阅读习惯问题广播:从广义上讲,手机广播即通过手机实时收听或下载播放音频节目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

优点:1.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变成一种信息终端, 这种演变也给信息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2.广播节目成为可查询、可检索的信息资料。同时为其他媒体共享广播信息资源, 特别是音频资源创造了条件。

缺点:

电视:优点:(电视在传媒界的霸主地位,其本身优势再与手机的优势相结合手机电视发展无可限量。)1.消除电视最大弊端,可保存,不受时间现实 2.个人电视带来的私密化 3.互动性

缺点:1.强迫性接受广告(。因此在目前收费的状态下, 适度选取有价值的客户及一些带有植入性质的广告内容, 让读者和客户都满意。)

其他:手机电影:手机电影是指以手机为主要拍摄与制作工具,并能够通过手机平台传输与手机下载、观看的电影。

(二)、我国手机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无限商机,发展潜力大发展初具规模,但产业小产业化成都不高,规模实力不够。(传统媒体跨行业机制不完善,不具备跨行业能力,国外大的传媒集团则具备)技术跟不上发展速度慢手机媒体产业(生产厂家)与传统媒体(资源提供方)还有移动通信服务方尚未找到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如利润分成、业务范围等]缺乏配套管理制度

(三)、如何树立手机传播特色增强其生命力

1.建立职业传播者队伍, 具备较强的独立采编能力。手机媒体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与传统四大媒体相抗衡的大众传媒, 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立采编队伍, 健全自己的采编体系、技术设备、运作模式等, 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要。传统媒体在向手机媒体领域扩展业务时必须根据新媒体的特点, 再造传统媒体的采编流程, 改变记者传统的发稿习惯, 建立容纳多个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处理平台。(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参考文献:

[1]《手机媒体概论》 匡文波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李建伟 王克茹 新闻界

[3]《青年记者》杂志 2008 年3 月中 《手机报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韩冰

[4]《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9月 《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匡文波

[5]《中华新闻报》2008 年3月12日 第C04 版 《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郭全中 陆地 尹坤

[6]《新闻界》2006年5月 新新媒体 《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展望》胡忠青 邹华华

[7]《南昌高专学报》 2008年第2期 《手机媒体发展探析》钟倩

[8]传媒学术网 《手机媒体发展预期——未来最便利的信息获取终端》王娟

传统媒介的优缺点篇(3)

人类传播史上已有了四次革命: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闻、电子传播,每一次传播媒介的革命即带来传播方式的更新。在传播历史上,广播用了接近40年的时间达到5000万受众,电视用了大约15年的时间达到相同数目的受众,而互联网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达到了这个数目。到2000年,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拥有3.2亿用户的全球媒介。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对于社会的影响也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网络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网络媒介的优势与不足

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极具优势与亲和力的信息传播通道,它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介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不足。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网络的出现,可以认为是现代科学技术在传播技术领域中综合运用的一个结果。不少传播学家认为,第四媒体跨越媒介间的界限,集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的优势于一身,使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其影响力将在未来超过任何传统媒介。概括起来,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多媒体性。传统媒介使用传播符号大多具有相对的单一性,互联网却集所有传统媒介之大成,它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图表、动态图像等媒体符号综合在一个传播单元中,构成多媒体信息。

第二,即时远程化。任何媒介都讲究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也都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但传统媒介由于受信息采集、筛选、播发制度和程序上的影响,很难实现即时性与远程化的统一。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由于借助全球化数字通讯通道这样一个特有优势,打破了这种在时间、空间上的屏障,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的作用,可以使即时性、远程化同时实现。

第三,大容量。任何传统媒体都有其固有的容量限制,但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在容量上似乎具有无限的可扩充性,它没有版面和时段限制,允许信息的大容量传播。

第四,双向交互性。交互性可以说是网络传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性。传统媒介的传播是一点辐射式的单向传播,互联网的传播则可以是多点对多点式的交互传播。

然而,网络是一个新兴事物,还很不完善,面对着许多问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限制自身发展的不利因素和缺陷。分析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严谨性。快捷报道、海量信息,自然不可能要求网络传播像传统媒体比如报纸那样字斟句酌,严谨有加。但目前国内网站编辑新闻,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失之草率,重数量不重质量,以至于在导向的把握、事实的把握和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谬误连连。

第二,缺乏深刻性。在人们的印象中,网上的新闻以及观点和评论,通常具有广泛性但缺乏深刻性,缺乏令人身心为之折服的力度。

第三,缺乏权威性和可信度。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源的多元化,带来了两个后果:一是打破了我国原来只有新闻机构才能新闻的局面,使渠道不同,观察报道立场不同,客观真实程度不同甚至完全虚假的新闻信息泛滥。

(二)网络对新闻价值取向变化的积极影响

1.从宣传价值回归到以新闻价值为基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闻需求。在价值取向上,我国的新闻传播向来是强调宣传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但宣传价值主导新闻价值的传统根深蒂固。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基点却是从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出发。实现了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

2.从宣传本位回归新闻本位,更好地发挥新闻的宣传作用。以宣传为本位的新闻传播,往往强调“一切新闻都是宣传”,新闻为宣传服务。这样的取向易造成说教倾向的宣传,造成令人生厌的“宣传腔”。网络新闻以新闻本位为传播,满足了人们认知社会现实变动情况的信息需求。

3.拓展新闻报道的范围,进一步推进新闻的改革与开放。在宣传本位和宣传价值的主导下,新闻报道的范围长期以来比较狭窄。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是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信息空间。

传统媒介的优缺点篇(4)

一、高校新闻传媒及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的概念和构成

高校新闻传媒是指高校面向师生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资讯服务的各种载体。当前,高校新闻传媒主要包括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手机报、微博等。“高校”的“出生身份”决定了高校新闻传媒兼有新闻性、服务性、思想性和文化性的特征,而且思想性和文化性成为高校新闻传媒区别大众新闻传媒的重要特征。

马歇尔・麦克卢汉20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媒介生态”的概念,后来波兹曼将媒介生态定义为:“将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传媒生态的概念由生物学的生态转借而来,英国的植物生态学家亚瑟・乔治・坦斯利最早指出,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物群落同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群生物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并通过互相作用和影响,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传媒生态系统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空范围内,媒介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和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竞争、淘汰、平衡、互动和发展而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与状态。高校传媒生态系统要素包括学校、媒介和受众。媒介与学校的互动构成了媒介的外部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竞争优选的互动构成了媒介生态环境,媒介与师生受众的互动形成了媒介生产、传播和反馈环境,媒介外部环境、媒介生态环境及媒介生产、传播和反馈环境相互组合并作用,进而构成了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

二、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

高校新闻传媒生态通过建立学校―媒介―受众的动态、有序、和谐关系,强调三个要素之间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在平衡―失衡―平衡的动态循环中,任何一个要素薄弱或缺位、要素之间互动断裂都将影响整个新闻传媒生态的平衡,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当前,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存在生态失衡甚至断裂的现象。

(一)系统缺乏整体设计。学校系统、媒介、受众三者的良性互动循环才能实现生态平衡,对高校来说,新闻传媒既有行业媒体的特点,也要应兼具新闻传媒的基本功能。但在新闻信息采集与创造、处理与加工、与传播、接受与反馈、再采集与创造过程中,一些学校不重视学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建设,仅把新闻传媒当成传播信息、舆论引导、实现宣传的途径,而没有通盘考虑和整体设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建设,更少有人研究系统优化对策。

(二)媒介系统不够完善。高校相继创建各种媒介,但媒介系统有待完善,作用发挥还显不足。第一,宣传化运作。高校新闻传媒的宣传意识大于新闻意识,以宣传替代新闻,文件新闻、会议新闻多,师生鲜活的新闻少,传媒综合实力不强。第二,同质化运作。校报、校网、电视、广播、手机报、微博等不同媒介选题相似、策划雷同、内容相同,媒介特长和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现象严重,媒介资源重复浪费。第三,低水平运作。高校新闻传媒缺少主动策划、内容丰富、受众喜闻乐见、传播效果好的创意,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视频、广播、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介使用较少,新闻传播效果不佳。第四,业余化运作。当前,高校新闻传媒专业人员比例不多,大多从业人员非专业出身,兼职化、边缘化现象依然存在。

(三)受众需求未能满足。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不够重视新闻传播中的受众环节,或没有主动贴近师生,或忽视师生的反馈,不能很好地满足受众的求新、求真、求近、求短等心理,未能及时培养受众市场,丧失受众效果。

(四)与系统外联系和互动少。与开放、多元的社会大众新闻传媒相比,高校新闻传媒系统是个相对封闭的自我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系统及校外的社会大众传媒联系不紧密,相互之间的联动也较少,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差。一旦产生负面新闻,更是缺乏良好的反应机制和补救措施。

三、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优化路径探索

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优化,就是在正确的新闻传播价值和舆论导向的指引下,把握学校系统―媒介―受众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明确学校系统、媒介、受众的职责与分工,建立学校、媒介、受众及校外媒体之间的动态、有序、和谐的关系,形成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平衡关系,使高校新闻传媒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成立新闻中心,积极推进新闻中心一体化建设,整合校报、校网、校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手机短信、微博平台等新闻传媒的优势,积极探索“整体策略、联动策略、受众策略、互动策略”“四大策略”下的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环境优化路径。

(一)整体策略。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环境优化,学校的职能在于从宏观角度认识新闻传媒的重要性,整体设计和完善高校新闻传媒的发展框架、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健全传媒生态系统各要素,为高校新闻传媒事业发展起到良好的规划、统筹和协调作用。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专门成立新闻中心,整合原先的校报、校网、校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等资源,融合校内新闻传媒力量;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形成由党委宣传部主管,党委部门、行政部门、群众团体、学院、研究机构相互配合,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相互补充的新闻宣传体系,为学校和媒介系统创造了生存和互动条件。

(二)联动策略。联动策略就是从全局把握学校系统―媒介―受众的关系,立足媒介的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意图,实现媒介之间并存、互补、融合、创新,形成报道合力。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充分发挥校报、校网、校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等传媒优势特长,开展多媒体联动。第一,发挥多媒介优势,实现新闻异质化。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实施“网络求快,报纸求深,电视求活,电台求新”的媒介联动策略,校网及子网快速报道,用文字、图片、视频、视觉等报道形式达到良好的新闻报道效果。校报则力求深度报道、专业报道,主动策划深度新闻,确保每版头条重量新闻,并创办学科专刊、学术特刊、学工专刊、后勤专刊、读书节专刊、电影节专刊等专(特)刊。发挥多种媒介的互补作用,创造及时、全面、权威、生动、有趣的报道立体格局,确保快速报道新闻事件、深度解读新闻背景、深入采访师生故事、引导高端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第二,利用新媒介途径,提升新闻传播效果。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结合新媒体发展形势,不时推出图片组合报道、视频报道、微电影在线播放、在线电子视觉阅读杂志等,并利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互动平台,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2012年推出的招生微电影《遇见》走红于网络,受到网友的追捧。第三,提升专业化程度。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不断充实新闻传媒从业人员队伍,通过专业培训、短期学习、与社会媒体交流等途径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

(三)受众策略。与社会大众传媒所不同的是,高校新闻传媒的受众群体为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师生,对新闻传媒的需求更多、要求也更高。第一,主动服务师生。高校新闻传媒按照“三贴近”原则,既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又满足师生对新闻信息、舆论分析等方面需求。《浙江师范大学报》针对教师重点关注一线教学改革、科研成果、社会服务举措等,针对学生常年开设求职、就业创业、心理健康服务、考研、校园达人、记者关注等栏目。第二,加强媒介与师生受众的互动。浙江师范大学校报征集毕业创意照、校网开展“十大新闻评选”、电视台举办全校寝室K歌赛、广播电台举办“我是新主播”比赛、微博发动“快拍校景”等形式丰富的互动活动,让受众参与媒介传播,增强新闻传媒的反馈机制,形成良好、有序、螺旋上升的媒介―受众关系。

(四)互动策略。这里的互动策略指高校新闻传媒与社会大众媒体的交流和互动。在与社会大众媒体的互动中,高校新闻传媒要形成与部级、省级、地市级等各级传媒,与电视、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社交网络等各类传媒,即从纵向到横向的全方位互动。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献血救助教师产妇、师生接力救助白血病学生、大学生宿管员登上大学生毕业典礼等事件,除了校内媒体大篇幅立体型的宣传报道外,还积极与各级各类媒体持续互动,及时报道事件进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此外,在互动形式上,除了常规的新闻采写外,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还面向大众媒体举行新闻会、通气会,联合媒体开展师生恳谈会、校园文化品牌评选会、学术报告会、大学生就业讨论、主题价值观辩论赛、文化高端讲座等,拉近与媒体的距离,促进内部新闻传媒与外部大众传媒的对接互动。

四、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优化效应

浙江师范大学新闻中心经过十年整合与实践,新闻传媒生态系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取得了良好的优化效应。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了新闻传播力。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系统优化,既有效整合了校内资源,也充分利用了大众媒体资源,多方位立体型的新闻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媒体的新闻传播力。

(二)扩大了舆论引导力。在受众策略的引领下,高校新闻传媒贴近师生、了解师生,赢得师生信任,舆论引导力进一步扩大。

(三)提升了文化服务力。高校新闻传媒立足高校,面向更多的知识分子,有效结合校内的高端人才、高水平学术、高雅文化等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学术对话、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报道及活动,促进文化服务力提升。

(四)形成了品牌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力。通过传媒生态系统优化,校内的报纸、网络、电视、电台、微博等传媒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学校―媒介―受众的良性互动又进一步促进了传媒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传统媒介的优缺点篇(5)

1. 引言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通过技术改造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了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多媒体基础平台,将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互联互通,形成了新的服务和运营机制,合理优化信息产业结构。三网融合给传统媒介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新形势下既有机遇又面临着挑战。本文首先对三网融合和传统媒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

2. 传统媒介的优缺点分析

传统媒介指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等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

(1)传统媒介的优点

传统媒介历史悠久,拥有品牌优势。市场号召力比较强,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信息采集网络完善。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保存着丰富的节目资料以及成熟完善的工作系统。三网融合为传统媒介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传统媒介的缺点

在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下,传统媒介也暴露出了一些缺点。首先,传统媒介受时空的限制,不能让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信息的传播量也得到限制。其次,传统媒介与群众的互动性不强,群众的热情不高,缺少归属感。传统媒介也无法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 三网融合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三网融合给传统媒介带来的冲击

首先,三网融合给传统媒介带来了终端上的冲突。未来的三网融合将集中到手机和便携电脑上,媒介终端更时尚,受众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筛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相对于三网融合的终端来说,传统媒介的终端显得比较落后。

其次是内容上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更迅速,传播范围更广。三网的融合使信息资源更加集中,信息的获取更加容易,信息内容更加丰富,这是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

再次是受众上的冲击。媒介终端的创新和媒介内容的创新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坚实的群众基础是媒体生存发展的不懈动力。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网络或手机获取信息,尤其是年轻的受众群体。

最后,三网融合让传统媒介的生存更加困难,新媒体的出现抢占了大部分媒体市场。新媒体的针对性强,更受群众青睐。消费者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应用三网融合,人们可以跳过不感兴趣的广告、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受到威胁。

(2)三网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新形势

三网融合后,更多的新媒体会随之诞生,比如说手机电视、IPTV等,电视目标的受众大量流失,逐步形成了从信息超市向资源便利店的转变,人们享受着三网融合所带来的一站式便利功能服务。人们不愿意再被动地接受信息或被迫转移注意力,人们掌握了信息搜集的主动权。信息传播模式也发生了转变,逐渐由大众传播转向窄众传播,信息精准度更高,针对性更强。

三网融合为传媒产业激发出新的营销模式。例如,传统电信企业盈利主要依靠向用户收取通话和信息通信费,而广播影视业的盈利则主要依靠经营广告市场和向用户收取有线电视收视费。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电信、广播影视业不仅是实现技术层面的融合,更强调要实现业务层面的融合,广电企业可以申请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互联网接入等"电信业务"。可见,媒介融合是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是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体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通过媒介融合极大地扩展了传统传媒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业务范围,伴随着新业务和新业态的不断出现,新的营销模式将源源不断的涌现。

三网融合之后将推动网络广播市场化进程。未来媒介市场将根据变化不断合理调整资源,完善体制机制,推动运营模式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转变服务方式,创新业务形态。网络广播经历过去十年的发展,将步入成熟期,大批业务融合性强、拥有资源优势和人才技术储备的网络电台将逐渐形成品牌,并成为市场宠儿。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政府监管逐步从严,网络电台非理性化增长的趋势将明显放缓。因此抓住当前时机,积极探索网络广播市场运作规律,将有力地促进网络广播成熟化市场的形成。网络广播处于传媒时代变革的前沿,在三网融合的新形势下更要成为直接影响和创造消费与生产的价值载体。发挥自身最大优势,不断总结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拥有正确的理念,掌握有效地经营策略并积极加以探索和实践,网络广播必将在三网融合的新形势下开创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在三网融合大的形势和环境的下,广电数字内容平台的建设加快。构建能够为各种不同媒体形态、终端形态、接收方式、呈现形式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数字内容平台,这是我国电视台在三网融合形势下必须完成的战略性任务。电视台的内容制作不能仅仅针对电视机,这一点在过去几年已经谈到了,在三网融合的条件下还要求我们的节目制作要面向计算机的屏幕、手机屏幕、手持或者车载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屏幕等。就像目前随着电子书的发展,电子书的形态也已经逐渐摆脱了单纯的黑白文字,实际上电子书的发展已经摆脱了这种形态.逐渐以文字的媒体和视频的方式呈现,以各种新的文字的媒体、平面媒体以及图片视频相链接。所以以上种种都对媒体形态提出了新的挑战,像IP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内容形态应当成为今后电视台的数字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三网融合的意义

传统媒介的优缺点篇(6)

全球化的今天,新媒介的发展十分迅速,作为代表的手机正从通讯工具再向大众传播媒介转变。手机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介垄断的局面,使整个媒介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但是,手机媒介的出现不会使传统媒介消亡,而是与之互动融合,手机媒介与传统媒介相互依存、取长补短、互补升级,才是未来媒介传播市场发展的一条正途。

一、手机媒介与媒介融合

媒介又可称为媒体或媒质,所谓新媒介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介形态,包括网络媒介、手机媒介、数字电视等。新媒介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手机媒体,是由移动通信运营网络提供传播渠道,以手机为接收终端、内容营销商提供传播内容,兼有上网功能的个性化移动即时信息传播载体。

手机媒体的出现也是已有的多种媒介形态相互融合、演进的结果。手机媒体凭借高度的便携性、互动性以及可与互联网连接的优势,同单纯的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相比较,提供给受众更丰富的信息,用户可按需获取信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传统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融合,可以有效细分受众群,获得较高的回报。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日趋发展,虽不成熟,却有着不可限量的前景。

二、手机媒介与传统媒介互动融合的形式

如何把手机媒介与传统媒介有效地互动融合,丰富人们的媒介生活是当下的一个难题。

1、手机媒介与报纸的互动融合――手机报

手机报是以手机为接收终端载体,将时政、社会、娱乐新闻和实用资讯等信息通过移动通信平台传递给手机用户并能上网浏览的一种媒介形态,它是传统报纸与移动增值业务相结合的产物。

无论何时,内容都是报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新技术必须与内容相结合才能成为被广大受众接受的媒介。新媒介在互动性、即时性、传播形式等方面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介,但目前,它们的内容却大部分依赖报纸等传统媒介。在数字化时代,报纸的角色应转换为“数字内容供应商”,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容生产”优势,打破媒介介质的壁垒,吸纳互联网、手机媒介等数字化的传播手段,延伸内容产品的传播渠道,发挥报业在内容掌控和终端营销方面的优势,打造多元化的产品形态,延长报业经营的产业链条。这样手机报才能真正成为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产物之一。

2、手机媒介与广播的互动融合――手机广播

手机广播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从广义上讲,即通过手机实时收听收看或下载播放音视频节目。

“手机广播”的出现为广播产业提供了一条崭新的发展思路,即对以往单纯依靠广告收入来维持广播电台的经营运作模式的突破。除了广告来源,广播节目的付费点播收听对“手机广播”变得切实可行。

“手机广播”催生的产业链条,创造了网络提供者、内容提供者和电信运营提供者的新型产业链条,这一链条正是传统广播产业梦寐以求的。付费收听的模式对于广播电台的经营理念来讲是一种变化,广播媒介在这方面应当加强同电信等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节目供应商”的工作,即以内容为产业链的轴心,在节目内容提供方面吸引受众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再取得电信运营部门对“手机广播”付费收听的支持。

3、手机媒介与电视的互动融合――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具备电视媒介的直观性、广播媒介的便携性、报纸媒介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介的交互性。手机电视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传播渠道,使手机用户能够通过手机,以最快的速度观看最新的动态信息。

电视凭借其“声画并茂”的特点,从诞生伊始一直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电视依靠声音和画面直接地同时地作用于人们的视听器官。这种鲜明的愉悦性和艺术的美感性是之前的媒介所不能企及的,也是电视特有的魅力所在。手机与电视的结合,是媒介融合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手机媒介与传统媒介互动融合的发展意义

传播媒介发展至今,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现象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iphone手机、微软的产品标准化联盟、广电与电信的合作竞争等,这些都是媒介融合的真实事例。现在,手机已经不仅仅是普通的通讯工具,它现在承载着更多的使命,所以,把手机媒介与传统的媒介相互融合是一种发展的趋向。

1、实现信息来源多渠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使用者的增加,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继传统媒介之后手机媒介的信息来源的重要通道。互联网自问世以来,就对传统的传播媒介产生了巨大的挑战,采编人员可以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搜索新闻元素,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可以说,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为手机媒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2、实现传播形式多样化

之前的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等传统传播媒介由于其自身的原因,传播形式单一,往往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用户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收传统媒介播放的内容,不能与用户产生互动。但是,手机媒介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介时间、地域、携带和交互等缺点,同时手机媒介也与传统媒介融合,取长补短,激发了协同效应,使之成为使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体,从而实现了“多对一”、“多对多”多样化的传播形式。用户不再被动地接受传递的信息,而是可以主动地获取信息,既是传递者也是者。

3、在互动融合中互补升级、实现双赢

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是在传统的媒介上继承发展出现的,是对传统媒介的继承,其无限化的传播、个性化的需求和时间上的即时性、沟通上的互动性的特征决定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新的传播媒介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失。在某些方面,传统媒介虽然存在一些传播时间、个性化、沟通上的劣势,但是传统媒介发展了这么长时间,在内容上比新媒介要成熟很多,而新媒介的代表――手机媒介,多数的信息来源仍然是报纸、广播、电视。与此同时,用户对传统媒介封闭的传播渠道的安全性更加信任,新媒体多来自网络、手机短信的信息,其中有很多都是虚假信息,不良的传播渠道造成了用户的怀疑心理。新媒介和传统媒介的互相博弈的同时,适当对网络和手机特点的借鉴和移植有利于电视、广播和报纸更好地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

新媒介与传统媒介是竞争对手更是朋友,在竞争的同时更应取长补短,互补升级。由于传统媒介在“互动”上没有实现双向的信息流动,于是,谈话、书信、打电话等传统“互动”方式成为传统媒介争相使用的策略,可是这种传统的“互动”方式有很多局限性。新媒介很好地实现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媒介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于用户来说,运营商更加注重“互动”,这意味着用户的地位从被动向主动转变。这是因为,一方面,在选择媒介的方式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节目,他们变得更加自由和主动;另一方面,传统媒介与手机媒介、互联网的融合,可以使更多的用户在使用手机电视的同时能作为传播者或内容提供者上传自己的视频,这种互动融合可通过开拓崭新的媒介形态并满足用户的新需求,为用户提供信息传播的多种渠道,实现信息的分众化传播,更加细分化地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渠道选择。

传统媒介的优缺点篇(7)

全国政协委员李东东说,中共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指导意见,既着眼于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巩固,又关系到主流媒体的生存发展与现代传播体系的建立。新闻出版界委员2014年进行媒体融合专题调研时了解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媒体融合的力度在加大、速度在加快、投入在加大,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李东东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一、解决内容资源版权保护问题。强化对内容资源有效保护的宣传,加强与完善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工作,加大版权执法监管力度。二、改革滞后的体制机制,增强融合发展动力。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探索实行股权激励,积极鼓励和扶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开展良性合作。三、创新媒体管理思路和方式,提供融合发展保障。四、加强自身新媒体舆论阵地建设,构建有序竞争并有利于媒体健康发展的良性生态圈。

聂震宁:传统媒体依然有新媒体不可取代优势

在新闻传播层面,作为信息量、比较大的传播产品,新兴媒体在新颖程度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移动阅读方面、话题的形成、社会热点,新兴媒体也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当然,传统媒体的长处也不能小看。

聂震宁认为,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需要重新认识传统媒体的价值与优势,并建构在这些价值和优势基础上进行传统媒体的转型探索。在新媒体掀起信息大潮之后,受众对高质量的新闻作品的需求正在回归。仅靠移动阅读传播,人类深层次、整体化的东西会弱化。出版业在这个领域是有优势的,这不是移动互联网能取代的。

传统媒体要有自己的价值坚守,发挥优长,内容为王。在多层次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新媒体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传统媒体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客户、受众保持密切的互动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

王涛:融合的核心是生产流程的融合

出版企业必须坚定选择走融合之路,王涛认为出版业与新媒体融合的核心是生产流程的融合,即让所有的传统出版流程――组稿、审稿、定稿、营销等等都在新媒体数字化环境下完成,这是出版业与新媒体融合的本义。

现在的市场属于二元结构,一方面纸介质图书仍然有市场有销路,另一方面大量数字化产品有看点无卖点,这样的二元结构、二难选择导致目前融合中存在很多思想观念的问题,只看到眼前能活得下去,没有看到被边缘化、淘汰的结果,这是融合中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严格把纸媒和数媒截然分开并不合理,一些出版物的数字化版本和纸媒版本在风格上都很注意区分,这也代表了我们与新媒融合的方式,即结合自己的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自己的价值。在出版人的理解里,资源首先要数字化,至于以何种介质、何种方式呈现根据市场需求而定,可以说,未来纸书也是数字化后的产物。

王亚非:内容与科技共促媒体融合

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走了十几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文化企业的竞争能力和体制活力。王亚非强调,无论是在企业文化还是内部制度等方面都加入到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以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潮流。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意行业,如果从业者思想僵化、制度老化,那么企业的发展将会举步维艰。

王亚非认为,媒体融合对媒体格局影响的一个主要表现是主业多元化,即一种投入、多种产出。文化企业应该逐步加大科研投入,在保证内容为王的同时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用于内容创意设计与技术研发,着力培育自己的技术人才和创意研发团队,彻底解决技术与内容生产脱节问题,激励各行各业特别是文化产业坚持互联网思维,使用新媒体技术,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

王庚年:品牌和资本的融合对媒体融合发展同样很重要

近年来,在我国媒体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资本运作形式日趋多元化,资本融合渠道逐步变宽,资本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的纽带作用更加突出。无论是传统媒体人还是新媒体人,都在思考自己行业未来的道路如何去走。

全国政协委员王庚年表示,品牌和资本的融合对媒体融合发展同样很重要。随着行业间的技术性壁垒和政策性壁垒被逐步打破,资本融合将会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融合手段也会越来越丰富,品牌融合就是要实现品牌媒体的多媒体化发展和多元化运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既缺少像新闻集团、迪斯尼等实力雄厚的传媒集团,也缺少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栏目。他希望我国媒体能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技术优势,加快打造中国价值、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品牌媒体。

周锡生:媒体融合关键要以人为本

新华社原副社长、全国政协委员周锡生认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关键靠人才。媒体融合对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冲击,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们的需求不但是量的增加,更是层次的增加,过去人们对共性的东西有需求,现在对个性的东西也有需求,过去对理性的东西有需求,现在也对那些涉及到人们的情感、情绪等那些过去在主流传播中很少的东西也有很大的需求。

传统媒体中有许多优秀人才,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老旧的生产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受众的需求。他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首先是人的融合,关键要最大限度地引人、用人、留人。他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打造一支兼备全媒体眼光和技能的高素质新闻人才队伍,以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进程。

白岩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应打破机制的束缚

近年来,新媒体快速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传统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受众减少,发行量萎缩,经济收益下滑。在这种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寻求转型之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对媒体融合话题有更切身的感受。他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难点,不是技术,是机制。白岩松认为,当前传统媒体已经出现严重的机制滞后,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让马跑,又不让马吃草。”

翟惠生: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内容永远是根本

目前看来,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存在巨大的断裂带,无法形成对全民的有效覆盖,致使宣传力量无法形成一股有效合力,这也正说明了媒介融合的必然性、紧迫性和科学性。传统媒体在内容上有优势,但传统媒体特别希望自己的内容能够通过新媒体迅速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受众获取,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新媒体则在受众和传播手段上有优势,但他们缺乏内容,需要好的内容来维系自身发展。双方各有所需,如果能够优势互补,结合发力,有助于推动媒体更好地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翟惠生认为,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存在缺陷,需要弥补。而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则是媒介融合后传播内容吸引受众的“法宝”。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翟惠生提出三点建议:不能“歌德”,但必须“讲德”;不能“追俗”,但必须“通俗”;不能“包装”,但必须“化妆”。把握好这三点关系,明确内容的深浅之分,我们就能讲好故事。

程蔚东:适应新媒体环境 提高媒介素养

传统媒介的优缺点篇(8)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播特征;优势;发展前景

20世纪80年代,媒介融合的概念首先被提出,并简单地被定义为将原属于同一类型的媒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此,美国艾·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传媒经济学》的作者喻国明教授这样理解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作为中介,将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作为传输手段,运用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象和语言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并且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加强了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从而导致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1]。

近几年中,新传播科技与新资讯媒体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展并普及,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新媒体对媒介环境乃至社会环境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媒介融合的发展进程也被大大促进了,并涌现出了众多以媒介融合为基础的传媒集团,通过不同媒体之间的资源重整与优势互补,生产出融合型的信息产品,从而达到了单一媒体无法企及的传播效果。应该看到的是,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呈现出媒介融合的新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对媒介融合也逐渐开始加强重视。综上所述,研究媒介融合的优劣势以及发展前景是非常必要的。

一、媒介融合的传播特征

当前,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体现为以下两种:一是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即通过组建大型跨媒介传媒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二是媒介技术的融合。联合新旧媒体技术,从而形成新的传播手段以及全新的媒介形态。以下是媒介融合的主要传播特征:

(一)新闻业务等的资源共享

媒介融合打破了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了各类不同形式的媒介,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将共享的新闻内容制作成文字、图像等,形成风格迥异的新闻产品,以不同的媒体平台相继传播给各自的受众。相同信息根据不同的媒介产品将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资源共享、节约成本、加速传播。既扩大了市场,提升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又有利于打造交互媒体的品牌效应。

(二)数字化的新闻载体

媒体发展至今呈现出边缘淡化与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这与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传媒科技与媒介融合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将成为各个媒体平台共同存在的形式,最终实现“媒介大融合”,出现集多种媒体形式于一体的全新数字媒体平台——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体都将数字化并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之上[2]。

二、媒介融合的优势

(一)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和更加便携的应用

媒介融合搜索功能中的搜索结果更加清晰和准确,这是由其多媒体特性决定的。搜索的结果将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并能进行评级分类。

媒介融合的便携功能主要体现在媒介终端上,媒介融合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和最终目标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与时刻都可获得任何目标信息,而这依赖于媒介终端向更轻巧便捷改进。

(二)传播结构优化,服务个性化需要

媒介融合的发展使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参与信息传播过程,传播的广泛度提升,受众和媒体之间的没有了清晰的界线,受众更加主动地参与评论、传播、反馈和分享。媒介融合使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以任意的方式获得想要的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极大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三)传播效果强化

受众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因媒介融合提升,受众的积极参与使得信息的接收和记忆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同时新媒体能够获得更更准确、快速、及时的用户信息,有利于媒介受众定位和传播策略的调整,极大地改善了传播效果。媒介融合的信息传播同时运用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种媒介形式,可以使人们通过不同的媒介渠道在同一时间认识客观界[3]。

(四)实现内容决定形式的优化传播

传统媒介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受众是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实,信息本身才是传播过程的主体,而传播信息的内容恰恰受到了传统媒介传播形式的制约。媒介融合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地方在于,它充分使信息传播的内容变成了传播活动的主体,实现了内容决定形式的优化传播。媒介融合突破了传播信息内容的境界,使媒介成为为内容服务的真正传播载体[4]。

三、制约媒介融合发展的因素

(一)缺乏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政府并没有放开对传媒产业的管制,传媒产业仍没有统一规划,其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竞争机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管理机构不统一。在我国当前的政策体制中,并非所有媒体都有新闻采访报道权,特别是在跨地区、跨媒体的采访时,除少数中央级的媒体外,大部分媒体仍受到诸多政策的限制——网络媒体中的绝大多数没有采访报道权,不可兴办刊物、杂志和电视台;报纸虽然有采访报道权,却不允许办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都使得我国新闻媒介融合深入、多样化的发展和探索得到了抑制。

(二)传统媒体管理落后

目前,报纸、电视、电信、广播等传统媒体虽然都形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链条,管理体系逐渐完备,但内部管理落后、整合能力缺乏。就我国初步构建的媒介融合的媒体组织来看,多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媒介融合的基本框架,仅呈现了操作层面的初级融合,而没能实现产权融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三)缺乏全能型优秀人才

媒介融合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新闻采写的“多面手”被更多的需要,这就是说,对同一报道内容,他们要同时为平面媒体、电视广播以及网络媒体提供各种类型的报道。这就要求媒介从业人员在掌握新闻业务知识的同时,熟悉电脑和网络知识并能综合使用文字、图像、视频等传播手段;从业人员在完成采访任务的同时,还需及时进行文字报道以及视频编辑,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由于没有良好的培养制度,目前极其缺乏能够适应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

转贴于

四、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尽管媒介融合现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充分体现出特点和优势,我国政策和媒介环境中众多因素仍制约其发展,但纵观全球视域,媒介融合呈积极走向,我们应在积极预测其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基础上,改变束缚其发展的消极因素,优化其发展进程。

(一)新旧媒体的内容融合

媒体内容的融合,即分属不同媒体形态的内容生产、交换和消费平台,利用数字和网络终端,逐渐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内容融合”产品。在信息时代,传统媒体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要掌握大量的信息,然而传统媒体自身却难以对规模化的信息进行充分的生产和传播;作为新媒体的代表,网络技术的先进优势将大规模的内容生产变为可能,但资金的缺乏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内容的高度融合势在必行。

(二)媒介融合趋向于多元化

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更新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媒介融合将涉及更多相关产业,媒介产业融合形式在信息产业并购和信息产业战略联盟的主导下更加多样化,将进一步打破电信业、计算机业、大众传媒业的技术壁垒,并趋向跨地区的媒介融合。媒介跨媒体、跨地区的融合,以及媒介产业和其他产业跨行业的多元化融合,改变了媒介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极大地增强了媒介的影响范围和作用力,使得媒介经济得到有效增长。新型的媒介融合以此为基础,将更加注重开拓新的赢利模式。另外,当媒介发生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融合后,会大大增强垄断势力,媒介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形成,使得节目创新得到更多资金的支持,节目种类和媒介言论都将更加多元化[5]。

(三)关注低成本运作与人性化服务

媒介融合使媒介尽可能为信息消费者即受众提供“一站购齐”式的服务。这成为媒介融合的动机之一,同样也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消费中,现代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渠道、传播途径以及信息附加值等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受众可以享受到媒介融合所提供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和全方位解决方案,这又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产品的制作成本,提升了规模效益。媒介融合的趋势从当前来看是“三网合一”——融合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逐渐形成一个包括数据、音频和影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并依赖全数字化网络设施的支持,将电视、电脑及手机有机融合,为受众提供信息人性化服务的“三网合一”,如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将给受众带来更加快捷、便利、舒适的服务[6]。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高寒.论新媒介时代的媒介融合[J].才智,2011(28).

[3] 张乔吉.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走向[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0(3).

[4] 周志平.媒介融合时代下的编辑素养研究[J].编辑之友,2010(10).

传统媒介的优缺点篇(9)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18-02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是建立在回顾西方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之上的,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经了“代表型公共领域”,“文学公共领域”,逐渐从文学延伸到政治领域,形成“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然后面临“重新封建化”的过程结构转型。从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分析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公共领域”,均主要由三大因素组成,即理性公众、公众舆论和媒介。

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同样也离不开这三大因素。但是由于网络媒介的特殊性,网络公共领域建构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介环境下公共领域的新特点,既有其优势也将面临一些新阻碍。

一、网络媒介环境下公众舆论的新特点

本文从公众舆论的起始、发展过程、最后产生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加以阐述,重点分析在这三个阶段中,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所表现出的特性及给公众舆论带来的不同体验。

首先,公众舆论的生成涉及到议程设置问题。传统媒介环境下的议程是“传媒议程公众议程政策议程”,传播学者肖恩认为,往往是传媒议程影响公众议程,再影响政策议程。然而,在网络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却更像是“公众议程传媒议程政策议程”。在网络媒介条件下,对“拟态环境”的感知权分散到公众之中,由公众议程到传媒议程,感知权的人员扩大,从单纯的媒介从业人员向整体社会成员开放,公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媒介议程设置,议程的公共代表性更加显著。

其次,公众舆论过程中的“沉默的螺旋”这一作用,因媒介的不同也有所差异。沉默螺旋理论强调,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扩散过程,对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多数意见的压力会造成一方的越来越强势,另一方则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由于网络媒介的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有人认为沉默的螺旋作用会削弱乃至消失。然而在笔者看来,网络媒介环境下沉默的螺旋作用不会削弱,只是表现得更加隐蔽了。一方面,“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是一种心理机制,不会因客观媒介环境的改变而消失;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多数意见的压力在网络环境下只是转变了形式而已,压力依然存在:网络暴力、言论攻击、人肉搜索等手段对所谓“异见者”和少数代表同样会带来巨大压力,而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性,非主流的意见甚至有可能被淹没掉。

再次,就网络使用者而言,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人群才有机会接近网络,而处于弱势的人群依旧被排除在外,这就是由网络技术所造成的数字鸿沟现象。所以从公共舆论的中间过程来说,在网络环境下的公共舆论产生机制由于网络媒介的特点而面临冲击,网络公共领域自然也会因此不同。

最后,公众舆论的最后产生阶段也存在差异。在传统媒介中,公共舆论的必然存在把关的问题,对公共舆论的把关权集中在媒介从业者手中及其所代表的阶级手中。而在网络环境下,虽然也受到网络编辑的把关,但网编素质、技术能力高低等因素也造成了把关权的弱化,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舆论的多样性―声音更加多元,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也更加全面,公共舆论更加符合“公”的特性。

二、网络媒介对公共领域建构带来的冲击

回顾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虽然社会生产力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但公共领域的发展与媒介的发展也密不可分,媒介自身的变化及不同媒介所带来的效应不可小视――古登堡印刷术使大量的书籍刊印成为可能,为文学公共领域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条件;新闻报刊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公共领域由文学领域延伸到政治领域,从而进入全盛期;随着新闻报刊的日益产业化、集团化与商业化,广告、大量特定集团利益的介入使公共领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可以说,公共领域的演变史也是一部印刷媒介的演变史。

网络媒介既像电视、广播那样利用图像、音像进行传播,也有纸媒环境下单纯的文字文本传播,同时具有自身特性。它对于公共领域的构建来说具有双重属性,有利的一面在于:网络的特点决定了它有超链接大量信息的能力,也拥有通过网络论坛、博客等与他人交换信息和意见的判断力,但同时也可能成为个人权利伸张的工具―人们虚拟地存在于网络世界中,进行讨论和意见交换。基于网络的匿名性、信息的海量性、编辑把关的软化、政府审查和控制的技术难度大大提高,网络媒介对于公共领域建构无疑是有利的。

但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在很大程度上,网络媒介和电视媒介一样主要依靠图像为手段进行传播。网络在传播速度和广度、材料的丰富性上,的确是纸媒报刊难以企及的,但网络中的信息,较纸媒而言缺乏深度,显得支离破碎,且经常在缺少结果和后续的情况下就淹没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一件完整的事件往往被割裂成两个片段,最初的热烈关注,口诛笔伐和结尾的对事件结果的少有问津。缺乏对事件整体,把前因后果所有信息组合起来的深刻反思。

网络的匿名性等特点还容易造成“网络群聚”,类似于群体心理学中的“广场效应”:千人万众的一致声音,造成热衷于此的人完全将自己虚拟化、去名氏化,处于一种集群的自大与假定的亢奋状态。这与建构公共领域所需要的理性精神、平等讨论,是严重不符的;同时,正如上文所述,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网络暴力和言语攻击,开启另一种形态的“沉默螺旋”。

同时,网络媒介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信息数量多,海量的网络信息让人们无从选择,信息质量也是层次不齐、真假难辨,这些特点无疑会给建构公共领域带来困难。同时,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往往已经过加工处理,公众个人无需再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因而,在信息的“轰炸”下,大多数公众纯粹是阅读、接收信息,仅限于有所了解,却很少进一步深入思辨与探讨,更不可能化为行动参与问题的解决。作为信息被动接收者的公众,其主动精神受到抑制,公众不愿意也不可能深入、独立地思考,最终丧失自我辨别的能力。正如电视媒介的环境下人们步入“娱乐时代”面临太多选择而无法选择,娱乐取代了思考,“娱乐至死”一样,回顾公共领域发展史,公共领域的瓦解发生的时间段也正好就是电视蓬勃发展,连带传统纸媒日益商业化,娱乐化的时期。网络媒介的信息海量性,真假难辨,信息中的大量娱乐无用信息泛滥成灾不得不使人担忧它在公共领域建构中是否会发挥反作用或者说并非适合的媒介。

三、网络公共领域希望在明天

随着作为公共领域载体的传统媒介,逐渐加深以“市场”为准则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其原有的批判性、思辨削弱,传媒受众集体性的公共辩论难以组织,大众传媒成为社会组织扩展自身利益的工具,挤兑了其应有的公共性、公益型的本质,传统媒介越来越难以承担作为公共领域载体的重任。网络等新兴媒介的蓬勃发展,作为一种自由、迅速、匿名、多向互动、充分沟通的媒介,网络更有利于私人的“独立”与“理性”,因此我们越来越多地把实现公共领域的希望寄托在网络媒介上。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网络这一媒介在构建网络公共领域时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有其媒介特性决定的,在公共舆论产生机制上的优势;同时又存在着一些被放大的缺点,造成了理性精神的缺失及理性讨论的缺少。但在现有条件下,笔者仍然认为网络是实现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最佳媒介(工具):网络公共领域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不可解决,中心落脚点只有放在市民社会的建设上,放在理性公众的培养上(媒介自身的特性优点缺陷只会随着新的媒介出现被弥补取代)。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中介,以尊重和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为前提是一个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的市民社会开始初步建立。但是中国具有真正力量意义的公民社会在中国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而在中国发展最快的最强大的社会力量主要还是表现在言论上,尤其是互联网言论上,处于一种虚拟阶段。近几年来上海市民针对磁悬浮项目的“散步”活动,重庆公交的罢运事件等等,均表明中国的市民社会已经开始从虚拟形态向实际形式发展。市民社会的建设发展对于公共领域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发展需要公共权力机关的放行(各种NGO组织的建立需要承认),需要公民意识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这些无疑是建立在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基础之上。

当然,无论是运用传统媒介还是网络媒介,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理性程度才是决定公共领域建构成败的关键。主体的理性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批判性而导致了话语狂欢和精英控制,进而导致议程的理性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公共性,导致公众不能持续关注公众议题和深刻批判社会本质。为了提高公众的理性程度,从媒介的角度来说,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则应该是重中之重,因为伴随着媒介素养的提高,公众不在是单纯的一味的接受信息,而是学会思考与反思,批判性的解读信息并加以反馈。

参考文献:

[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震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 陈勤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J].厦门大学学报,2009(1).

传统媒介的优缺点篇(10)

关键词:传统媒体 优势 新媒体 互补

近年来,以集中了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化等最新技术为特征的新媒体迅速崛起,正以锐不可当之势成为我国媒体阵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的优势对传统媒体产生着日益严重的冲击,甚至业内有观点认为移动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快速发展,大有完全替代传统媒体之势。但通过分析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虽然新媒体依靠其在受众、渠道、传播方式上的优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其在信息来源上相比传统媒体缺乏权威性、在内容上缺乏深度等仍然成为制约其稳步发展的因素。而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优势也并未丧失,其专业化的新闻队伍、长期形成的品牌、广阔的信息渠道、丰富的经验,都不是网络媒体在短期内可以造就的。①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中,现实的情况是新旧媒体之间更多地呈现一种竞合的态势,而非替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新媒体不可能“速胜”,传统媒体也不可能像某些学者精算的那样“速亡”,媒介融合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②而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旧融合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媒体之间的交融与互动,主要指新旧媒体之间在传播方式、内容等方面的相互借用。③因此,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拓展新媒体,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是新媒体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借助传统媒体内容优势,推动新媒体内容建设

树立内容为王,渠道制胜的新媒体发展思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造就了新媒体,可以说新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信息化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由单一的技术拉动转向技术与内容共同推动。④内容是传媒业的灵魂,没有内容也就没有意义,以渠道起家的新媒体更加需要内容支持,只有以内容为基础,以渠道为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加快新媒体的发展。以移动传媒的发展为例,由于早期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移动媒体大多独立于传统媒体,有些移动媒体纯粹是资本、技术与广告结合的产物,内容的量和质都严重不足,过度重视渠道而忽略了内容建设,往往使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非常有限。因此,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以补偿内容制作能力的先天缺陷,成为当前一些移动媒体发展的主流思路。CCTV移动传媒就是传统媒体内容与新媒体渠道结合下优势互补的典型案例。依托央视丰富的节目资源,CCTV移动传媒从受众的特点出发,为乘客提供权威的新闻资讯、生活服务、文体娱乐等视听节目,将使车载移动电视的传播价值倍增,成为公交车厢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推动数字化建设,助推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内容供应。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内容供应,实际上就是如何把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转化为适应新媒体传播模式的新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就是实现传统媒体资源从形式产品到延伸产品的转移,而数字化则为实现这一转移提供了技术可能。

数字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消弭传媒介质的形态,其提供了一种同样内容在不同介质平台上实现传播和售卖的可能性。当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数字化生存的战略转型已经开始。从内容供应的角度看,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的进程也正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内容供应的变革过程。一方面,传统媒体数字化带来了内容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而内容的专业性也正是新媒体实现传播精准化的要求。以央视风云为例,根据新媒体受众的消费习惯,风云把央视历年来电视剧的优质资源,以四集连播的方式集中编排,并根据大的主题精选节目,通过对央视传统节目资源的重新梳理和编排理念的调整,向数字电视用户输送精品内容,实现精准传播。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也为传统媒体内容向新媒体的传输变得更加便捷。无论是新闻信息采编数据库还是节目资料库,都使得传统媒体的内容更加适应新媒体个性化传播的需求。通过建立一个存储、展示视频节目、素材的媒体资料管理系统,与视频编辑系统相联系,使得数字电视频道节目编辑制作人员可以从上面获取需要的内容进行编辑,实现了传统媒体内容向新媒体的高效内容供应。

借助传统媒体人才优势,提高新媒体核心竞争力

传统媒体人才资源是新媒体发展的迫切需要。现代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经过长期的发展,传统媒体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传媒人才,其在新闻采编、节目制作、工程技术、媒体管理上的人才优势是新媒体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媒介融合时代,借助传统媒体人才优势,实现“新旧媒体之间的人才竞合”对发展新媒体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媒体不仅在人力资源上远远胜于新媒体,其制作、运营经验也非常丰富。以新闻制作为例,由于信息海量化和播报即时化的要求,新媒体在做新闻时对编辑的要求不会太高,使得新媒体缺少对新闻的把控能力,做出来的新闻缺少深度和厚度。但受众市场对新闻的深度和厚度的要求从未降低,因此,新媒体要寻求突破,就必须打造一个经验丰富的制作队伍,而传统媒体制作队伍多年来积累的成熟经验和成功模式正是新媒体所需。

传媒人才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流动将成人才流动主流。在网络经济的攻势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越来越认识到具有专业水准的采编人员的重要性,纷纷将目光投向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编辑甚至高层管理人员转入新媒体的消息时有所闻,传统媒体人才“触网”几成常态。这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人才流动,都曾给予传媒界不小的震动。这种传统媒体精英人才向新媒体的流动所反映的正是新旧媒体之间的人才竞争态势。而新旧媒体之间人才流动的内在的动力机制则是源自两种媒体形态的各自特点所在,新媒体需要传统媒体的人才和经验,传统媒体也将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因此,未来传媒领域人才的双向流动或成大势所趋,而目前的情况更多的则是传统媒体人才流向新媒体。

借助传统媒体品牌优势,扩大新媒体影响力

新媒体的发展依赖品牌运作。媒体品牌标志着一种超越时空的品位和文化,媒体的总体形象实际上是社会公众对于媒体的综合系统评判。⑤因此可以说品牌就是形象,对于飞速发展的传媒业而言,媒体的影响力往往取决于其传播内容和渠道、增值服务、品牌运作。尤其在当今传媒产业纷繁复杂的格局下,面对供大于求的媒体环境,品牌是一种吸引力;面对媒体分化的市场环境,品牌是一种亲和力;面对产品多样的消费环境,品牌更是一种信任度。对于媒体阵营中后起之秀的新媒体来说,以渠道起家的发展特点使其在内容深度和厚度上、传播的权威性上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其成长的关键因素,是重视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形象,通过在受众中不断完善服务、丰富内容来确立其良好的口碑,并通过先进的运作使其品牌增值,锁定和扩大受众群。

借助传统媒体品牌优势助推新媒体品牌塑造。品牌运作的最大益处就是锁定忠实的受众,影响未来的受众。⑥品牌的塑造是一段时间的积淀,媒体营销的手段则是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和渠道做加法。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发展新时代,新媒体塑造品牌要结合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之后,其品牌优势会延伸到新媒体。例如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节目正是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叉传播扩大了受众面,形成了品牌效应。

结语

新媒体的快速兴起和当前的繁荣状态显示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当前传媒产业发展的纷繁格局下,媒介融合正是主流趋势,新媒体不是对传统媒体的替代,而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的延伸。传统媒体有丰富的资源、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丰富的经验和长久积累的优势品牌,新媒体应该在其传播形式和渠道的优势上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取长补短,形成互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实现内容资源、人才资源、品牌资源等的共建共享共用,进一步促进新媒体的发展。

注 释:

①张晴:《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科教文汇》,2008(1)。

②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当代传播》,2007(3)。

③王鸿涛:《媒介融合现状与前景》,《中国记者》,2007(6)。

④苏毅:《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发展趋势》,《出版参考》,2010

上一篇: 数字农业存在问题 下一篇: 无线网络技术发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