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11 11:50:39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篇(1)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了企业引进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初具规模。随着近年来该区电子产业的“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相结合,承接电子产业转移的方式从过去的承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向围绕龙头企业聚集产业上下游关联项目的整体性、集群式承接转变”, 电子工业园区的建设迫在眉睫。但由于该区域尚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不清楚,对今后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出现的环境问题也不了解,由此可见,对电子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发展规划的环境可行性论证己成当务之急。为了完善电子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改善招商引资条件,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将对该市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现状监测

2008年4月24日-4月28日,某市环境监测站对某市电子工业园区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了一期监测,本次监测时间为连续监测五天。

(1)监测布点

结合某市经济开发区电子工业园区周围自然环境和居民区分布情况和常年主导风向WNN,以环境空气敏感点为主,兼顾电子工业园区均匀布点性原则布设点位。本次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设2个监测点,具体监测布点见表1。

(2) 监测因子

本次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监测因子为S02、N02、TSP。

(3)监测时间及时段

监测进行连续五天采样,每天采样四次,采样时间为07:00~08:00、11:00~12:00、15:00~16:00、19:00~20:00。

(4) 监测和分析方法

严格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中规定的原则和方法执行。

2.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 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其表达式为[1]:

式中: ――i类污染物单因子指数,无量纲;

――i类污染物实测浓度,mg/Nm3;

――i类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Nm3。

根据污染物单因子指数计算结果,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论证其是否满足电子工业园区所在区域功能规划的要求,为项目实施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提供依据。

(2)监测结果统计与分析结论

根据监测数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监测统计评价结果见表2。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篇(2)

一、空气质量及其标准

空气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它维护着人类及生物的生存。清洁的空气是由氮78.06%、氧20.95%、氩气0.93%等气体组成的,这三种气体约占空气总量99.94%,其它气体总和不到千分之一。但是,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组成,使空气质量变坏,人类健康就会受到影响。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这个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主要污染物项目和这些污染物在各个级别下的浓度限值等,是评价空气质量好坏的科学依据。它将有关地区按功能划分为三种类型的区域: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林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也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衡量某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达到几级标准主要就是看这个地方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如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浓度达到几级标准。

二、空气污染及污染物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环境污染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光化学烟雾等)及颗粒物(粉尘、雾、尘等)。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三、空气污染指数及与健康的关系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是评估空气质量状况的一组数字,它能告诉您今天或明天您呼吸的空气是清洁的还是受到污染的,以及您应当注意的健康问题。空气污染指数关注的是吸入受到污染的空气以后几小时或几天内人体健康可能受到的影响。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I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此时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对公众的健康没有任何危害。

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此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除极少数对某种污染物特别敏感的人以外,对公众健康没有危害。

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Ⅲ⑴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微污染。此时,对污染物比较敏感的人群,例如儿童和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以及喜爱户外活动的人,他们的健康状况会受到影响,但对健康人群基本没有影响。

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空气质量级别为Ⅲ⑵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度污染。此时,几乎每个人的健康都会受到影响,对敏感人群的不利影响尤为明显。

空气污染指数为201-300,空气质量级别为Ⅳ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中度重污染。此时,每个人的健康都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

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空气质量级别为V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重度污染。此时,所有人的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篇(3)

中图分类号 X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1-0149-01

自2001年6月5日开始,我国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已经相继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的日报和预报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80个地级以上城市了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其中90个地级城市还实行了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并且通过地方电视台、电台、报纸和因特网等媒体向社会。环境空气质量周报、日报和预报的相继让公众及时的了解了环境空气的质量,对于环境保护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1 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的状况

各个城市经过了几年的工作探索和实践,结合自身实际,先后提出了各种空气质量预报的模式。大部分城市采用统计预报模式,这种模式是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天气系统与空气污染的相关分析,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空气污染预报方案,经常以SO2、NO2和PM10这三项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作为预报对象,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实施了环境空气污染浓度的统计预报。同时,通过对多年的监测结果和特殊污染状态的分析,建立一套空气污染特殊情况分析系统,对模式难以正确预报的特殊天气和特殊污染状态,用预报会商的方式作出“专家预报”。

相对于环境空气质量日报而言,预报的意义和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和明显,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更是重中之重。根据API为对象以及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规定,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的预报绝对误差准确率和预报级别准确率是极为重要的。环境空气质量根据API的大小,定义了5个代表不同级别的污染状况。级别准确率要求预报的空气质量级别和实测的日报空气质量级别要一致。

2 影响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的因素

预报的准确率与日报API的变化是相关的,影响API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即天气系统的变化和污染源排放的变化。其中环境空气污染与气象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天气状况对环境空气污染有着不同的影响,预报的准确率也依靠于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2.1 天气系统的变化

2.1.1 降水

降水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降水可以冲刷环境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可以减少颗粒物的浓度,大部分城市环境空气污染重的首要污染物都是PM10,降水可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但是,当天气状况比较晴朗向降水天气转变的时候,或者降水天气向晴朗天气转变的时候,发生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会有所下降,并且预报绝对误差超过30或者级别误差超过一级的现象也容易在此时发生,同时当降水量比较小,比如毛毛雨天气的时候,PM10的浓度有时候反而会上升,这时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也会下降。

2.1.2 能见度

能见度对空气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能见度高说明了空气中污染物PM10的浓度低,造成这种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因素有降水、雾、霾等等。经过分析,表明当能见度

2.1.3 温度以及风向的变化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冷暖气团的变化,当温度变化发生剧烈的时候,空气质量也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冬春两季大风降温的天气、夏季强降水降温的天气状况都会减轻城市污染物的浓度。有统计表明,当两日平均温度的温差超过5摄氏度的时候,两天日报的API绝对误差超过30的可能性将会超过50%。

风速与污染物浓度有着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在静风或者威风的时候,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特别是当天气连续的晴朗、风速也不大的时候,污染物浓度将会急剧上升,此时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就会下降。PM10的主要来源是扬尘和建筑尘,如果风向对PM10浓度的影响不大,受城市局部乱流的影响,将会抵消不利风向的作用。

2.1.4 逆温

研究表明在环境空气的污染中,当API超过100大部分的时候都发生了逆温天气,可见逆温天气的时候容易出现高污染,预报的准确率会受到影响。

2.2 污染源排放的变化

污染源排放有本地污染和外部污染的分别,其中本地污染包括焚烧秸秆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建设,每年的5、6月份,农业收割时会焚烧秸秆,大量的浓烟导致了环境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引起环境空气的污染,拆迁、建筑工地和运输等容易产生大量的扬尘,特别是在监测子站附近的建筑工地对监测数据产生的影响会更大,这些污染都会影响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

而受西北沙尘暴影响是典型的外部污染的例子。西北沙尘暴发生的时候API会大幅度的上升,甚至超过4级标准,API预报准确率的偏差也是比较大的。

3 总结

综上所述,影响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的因素由天气系统的变化和污染源排放的变化。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率,我们应该获取更加详尽的未来天气的气象资料,包括24小时之内温度的变化、降水的变化、风速风向的变化、能见度的变化以及逆温发生的情况等等,加强对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污染变化趋势的研究,结合实际及时调整预报模式。加强对污染源排放的动态分析,建立污染源排放的动态信息库,研究污染源排放的动态变化和空气污染变化的关系。增加对外来源的预测和监督攻读,特别是大范围的污染。加强预报的专家分析能力,培训预报人员的业务素质,

(下转第183页)

(上接第149页)

注意培养他们对有关气象资料的分析能力。开展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的业务化运行,这样才能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张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2.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篇(4)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监测标准更加明确,监测仪器更加准确,监测手段更加多样,监测结果更加科学。但是,由于空气污染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空气质量评价等级往往与公众的实际感受有所偏差,无法全面、客观和科学的反映出空气质量的好坏程度。所以,学习了解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工作的特点和优点,对于我国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包括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在环境空气监测与评价工作方面的进展进行梳理,从中总结出各国及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并与我国现有方法和制度进行比较,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为我国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中国香港

1987年香港依据国际标准制订了适用于全香港的空气质量标准,列出7种需要控制的空气污染物。该标准以科学方法分析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与市民健康受空气污染影响的相互关系。

1.1 空气监测现状

香港环境保护署在全港设立了14个固定监测站,分别为11个一般监测站和3个路边监测站。一般监测站主要装设于4至6层高大厦,代表了市民大部份时间所接触的空气污染情况,较有参考价值。

除了一般监测站外,还设置3个路边监测站,分别位于铜锣湾、旺角及中环交通繁忙的道路旁边,用于制定市区内繁忙路旁的空气污染指数,会比一般空气污染指数为高。对那些经常在车辆繁忙的街道上连续停留数小时的市民来说,路边空气污染指数则较为重要。

香港这种分类安排,既能兼顾到广大市民的不同需求,又能掌握城市总体空气质量状况和道路汽车尾气污染情况。

1.2 空气质量评价体系

香港环保署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指数),是将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和二氧化氮等5种污染物浓度转化为0至500的数字来表征环境质量状况。空气污染指数分级详见表1。

表1. 香港的空气污染指数分级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水平 对健康的影响

0至25 轻微 预料没有影响

26至50 中等 预料没有影响

51至100 偏高 预料不会有急性的健康影响,但如果长时间在这空气污染水平中,可能引致慢性不良影响。

101至200 甚高 患有心脏或呼吸系统毛病者的健康情况可能轻微转坏,而一般人或会稍感不适。

201至500 严重 患有心脏或呼吸系统毛病者的健康情况可能会明显地受影响,而一般人普遍会有不适的情况(例如眼睛不适、气喘、咳嗽、痰多、喉痛等征状)。

香港还通过统计各测点不同污染物的达标情况来表征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其中1小时、8小时和24小时浓度限值为短期空气质量标准,3个月和1年浓度限值为长期。

1.3 小结

纵观香港地区环境空气监测的相关规范与评价体系,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优点:

1、针对人口密集的城市特点,香港监测站点分布更为合理和人性化。让不同区域的市民都能准确及时地了解自身所处的空气质量状况,做好自身预防措施。

2、香港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标准所涉及的指标更为全面,标准的限值更为细致。不同时段的标准,对于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提供的更为详尽的依据。

3、香港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更为关注环境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详尽地列出了不同污染物达到高浓度时对健康构成的影响。这对于市民了解不同污染物的危害有警示作用。

2.美国

2.1 空气监测现状

自1970年《清洁空气法案》颁布生效以来,美国逐步整合各州资源建立起国家空气监测系统。全美大约4000个空气监测点位,分为:州和地方、国家和特定目的等三类监测站。后来新增了光化学评估监测站用于监测臭氧化学前体物质。目前,全美监测站规模和分布范围取决于州和地方空气污染控制部门的需要。有的着重于污染物高浓度和人口高密度地区,有些根据部门需要服务于特定研究。

2.2 空气质量评价体系

最新修订的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制定两类空气质量标准:初级标准设定限值以保护公众健康,包括敏感人群,如哮喘病人、老人。小孩等;次级标准设定限值保护公众福利,包括减轻能见度降低以及对动物、植物、农作物和建筑的损害等。

美国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每日空气质量,依据臭氧、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5种主要空气污染物,告诉公众空气清洁或污染状况以及可能对健康造成的影响。AQI被划分为6个类别,详见表2。

表2.美国空气质量指数AQI等级划分

AQI 健康关注水平 标注颜色

0~50 好 绿

51~100 中等 黄

101~150 对敏感人群不健康 橙

151~200 不健康 红

201~300 极不健康 紫

301~500 危险 粟

AQI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 污染物的指数值;为污染物的浓度值;为所在浓度区间的临界值高值;为所在浓度区间的临界值低值;为与对应的AQI;为与对应的AQI。AQI的值为根据各项污染物浓度计算的分指数的最大值。

2.3 小结

通过上述美国环境空气监测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优点如下:

1、美国的四类环境监测站的侧重点不同,针对性强。美国充分考虑了其国土面积广阔,但人口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

2、特定目的监测站并非固定站点,而是可改变和调整优先次序的流动站点,这是受环境和资源限制的固定监测网络的有益补充。

3、美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分级针对不同人群而设定。这样既兼顾到特殊铭感人群的生存状况,又适用于普通公众。

3.英国

3.1 空气监测现状

当前英国共有超过400个国家控制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共同组成自动监测网络和手工监测网络。与自动监测给出的即时浓度不同,手工监测点位只监测特定采样周期(典型为一天或一月)的平均浓度。其中,城乡自动网络监测点位在英国的分布情况见下表(截至2007年),运行概况见表3。

表3. 英国空气监测网络运行概况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篇(5)

中图分类号:X8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3902

1引言

在污染治理过程中,如何选择空气污染监测点非常重要。监测点的布设是否合理对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有直接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存在着很多问题,研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空气污染点布设的科学性、准确性,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环境监测水平的提高。

2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基本原则

在布设空气污染点过程中,想要开展一系列的布设工作,需结合整个区域实际状况着手实施,在布设中分为低污染、中污染、高污染三个等级。通常情况下,还需考虑到结合地域条件、风向进行设置。针对两个风向点所设置的空气污染监测数量、监测类型也是有差异的。通常在实际工作中都是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布置下风向的空气污染监测点上,综合对比这两个监测点的数据,最后得出科学、精确的监测数据。在布置中,还应结合城市人口进行实施,在不同密度下进行相应的调整,为准确采样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设计置点时,应选择最佳的设置地带,特别是地域范围的宽广性,但也要防止在监测点周围内出现成片、大范围的草地及森林,如果一旦存在大规模、大范围的植被、绿化带,那么肯定不符合设计的要求及标准,因此要避免在大范围的森林或者草地上布设监测点,以免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基本问题

3.1监测目的

在监测空气中,无论是监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还是监测乡村环境空气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与整个城市污染存在着直接的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通常重视监测城市空气污染,轻视监测乡村空气污染。调查城市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物的分布情况,这是监测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目的,从而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3.2污染源基本情况

在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中,需要提前调查区域内污染源分布、构成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影响空气污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在污染源分布较均衡的地方,应利用规格网格法实施分布,还需深入分析污染源形成规律,同时在实际分析中,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后面的工作,确保城市空气监测的有效性,为恢复城市空气质量做好各项相关工作。

3.3条件和地貌差异

在监测环境质量中,影响空气监测点布设有多种自然因素,如风场情况、地貌状况、地形因素等,在选择布设点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这些自然因素,结合地理条件和地貌的差异,因地制宜地选择布设方法,最终选择出合理、科学的布设方法,以确保最终的监测数据满足监测需求,为后续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各准备工作,保障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一系列相关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监测效果。

4确定采样站的数目

在进行环境监测中,如何进行布设采样站点,应结合实际采样要求实施。如果没有按照当地分布实际热量和人口密度等状况实施布设,那么所获取到的监测数据,是不科学的,也就不能作为保护环境和管理环境的依据。在当前环境监测中,一般状况下,都是结合人口数量的多少而判定出采样站的实际数目,在应用过程中,通常采用两种测控方式来完成收集及整理目标地区空气污染状况的数据,即自动监测、人工连续采样。在设置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数目表过程中,已明确掌握各档监测点数据中所包括的城市主导风向。在国际污染监控管理中,该表应用范围很广,在监测城市环境质量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表1为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表,表2为世界卫生组织应用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数目表。

5布设采样站的具体方法

5.1功能区布点方法

功能区布点法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特征,被广泛应用在监测多种污染源实际工作中。在实际布设中,判定采样站的实际数量,应根据工业区密度和人口信息两方面的数据进行,如果只考虑其中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数据,那么采样站所判定的数量可能与实际数量不符,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

5.2网格布点方法

在我国环境监测过程中,网格布点法的运用也是比较多见,主要是把整个监测区域地面划分为多个大小均匀的网状方格,将采样点设置在两条直线焦点处中心上,进而对整体进行布设。在通常状况下,在下风向中应多布设一些监测点,在上风向布设少量的监测点,这样容易对比。同时,在这一方法具体应用中,网格大小也会影响应用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城市具体数据,对网格大小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如果规划不当或者不合理,那么势必会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合理规划对于网格布点方法的有效运用也起到关键作用。

5.3扇形布点方法

在监测孤立的高架点源中,可应用扇形布点法,且有明显主导风向的区域。顶点为所在的地区,轴线为主导风向,布点范围在下风向地面上划出扇形地区,以45°扇形角度为准。这样在实际布设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控制监测点的距离,最大程度地发挥监测作用。

在应用该布点法中,应全面考虑到高架点源排放污染物在实际传播中所具有的客观特点。如:对于在平坦地面上高度达到50 m的烟囱,表3为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出现位置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显然随着烟囱高度的不断增加,最大地面浓度出现位置也会随之加大,两者呈正比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出现这样理想化的应用环境,所以在应用多种布局方法中,应综合考虑各种方法,进而提高整体监测力度,在收集、整理空气污染数据中布点法的应用是比较常见的,从客观意义上来讲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另外,城市空气监测有关部门人员也要从多方面加强环境监测,利用一些技术和新方法监测城市空气,结合各地区环境受污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解放方案,并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力求提高监测城市空气的水平。

6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建设,在监测城市环境中,如何布设监测点是必须要重点考虑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如何布设监测点,无论对于顺利实施城市环境监测而言,还是对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而言,都是一项基本工作。因此,加大力度分析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的布设,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贤勉.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技巧及重点探讨[J].北方环境,2012(6).

[2]宋国君,钱文涛.城市空气质量连续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12).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篇(6)

潍坊市中小企业居多,冬季需要取暖,全年降水量较少,近年来冬春季节雾霾天气频发。2016年我们收集环保部门在12个县市区城区内设置的37个监测点的自动监测资料,包括PM2.5、PM10、SO2、NO2、CO、O3的质量浓度,对全年的监测结果和天气状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旨在探讨我市环境空气污染现况,提出预警预测和防控措施,保护居民身体健康。

1资料与方法收集

12个县市区城区37个监测点的污染物自动监测结果,包括PM2.5、PM10、SO2、NO2、CO、O3的质量浓度,取24h计算出平均数,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规定,分别计算出各类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将其最大值作为每天的AQI。空气污染指数按照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300范围划分为6档,分别对应环境空气的优、良、轻度、中度、重度、严重污染类别。另外依据天气变化状况,探讨环境空气污染变化状况。

2结果

全年优、良环境空气为240d,占全年的65.6%(240/366);各类污染天气为126d,占34.4%(126/366),污染天气主要分布在1~5月份和11~12月份,冬春季节居多,共112d,占全年的30.6%(112/366),占全年各类污染天气的88.9%(112/126)。环境空气污染以轻度污染为主,共83d,占全年污染天气的65.9%(83/126);除夏季外,全年均出现污染现象。中度污染为31d,占全年污染天气的24.6%,重度和严重污染较少(31/126),分别为9d和3d,中度污染以上,分布季节为冬春季,重度和严重污染主要分布在冬季取暖季节。12月份污染最重,不同程度的污染天气为25d,占当月比例80.6%(25/31),其次是11月份,占当月比例63.3%(19/30),见表1。

3讨论

3.1我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状况

2016年我市城区自动监测资料监测结果显示,轻度污染以上天气为126d,占34.4%;以轻度污染为主,共83d,占全年污染天气的65.9%;中度污染为31d,占全年污染天气的24.6%;重度和严重污染较少,分别为9d和3d。各种污染呈季节性分布:轻度污染天气各季节均有发生,但夏季较轻,中度以上污染天气冬春季较多,重度和严重污染主要分布在冬季取暖季节。雾霾天气冬春季多发,是由于处于集中和分散供暖期,燃煤较多;其次是中小企业生产过程,居民生活垃圾污染、城市建筑污染物大量排放;另外汽车过多,除在城区低速行驶排放较多尾气外,其在行驶过程中将道路上的尘埃等污染物不断反复扬起导致污染加重;另外潍坊冬季下雪较少,天气干燥,空气湿度低,也是雾霾多发的原因。6~10月份下雨较多,雨后一段时间,空气湿度较高,其中的大小颗粒物在运动中能够相互附着,形成较大的颗粒物沉降到地面,降低雾霾出现的频次,但其他气象状况,诸如阴天、多云或混合天气交替出现,仍然能够导致雾霾现象出现,可见空气污染指数受温度、降水、植被覆盖率、能源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

3.2雾霾形成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环境空气具有自净能力,将空气中的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式将污染物进行降解,达到消除目的。如果污染物释放太多,超过了环境空气的自净能力,大气出现逆温现象,气压较低、空气干燥、风力弱小等自然现象,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扩算能力小,以上因素均会出现雾霾天气高发现象[2-3]。

3.3雾霾的危害[2]

雾霾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是PM2.5,其具备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活性强,毒性大和高浓度特征。在空气中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包括多环芳烃(PAHs)、重金属、微生物、硫酸盐、硝酸盐等。一是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大,破坏生态,影响农作物生长。二是能够进入人体细支气管、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损害呼吸系统,破坏免疫系统,引发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长期暴露易致癌和致突变。三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并对人们日常出行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3.4建议

一是各级地方政府应切实摒弃地方性保护,深化大气污染治理,继续减煤控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二是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倡低碳出行[3]。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参考文献

[1]杨梅,彭九慧.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6):46-47.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篇(7)

1上海市目前的交通污染状况

1.1污染物排放总量大

、增速快“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机动车CO排放量约占该市CO排放总量的43%,NOX排放量约占该市NOX排放总量的18%,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量约占该市VOC排放总量的15%。尤其在该市的内环线以内区域,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直接原因。

1.2局地污染严重

、潮汐现象明显上海市交通干道两侧的局地空气质量受机动车尾气影响较为明显。监测数据表明,2010年上海市交通干道空气中的NO、NOX、NO2、CO的日平均浓度已分别超出同期该市环境空气质量水平的2.96、1.55、0.69、0.65倍。而遇到不利的天气条件时,交通干道空气中的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浓度往往更高。车流量对交通干道两侧局地空气中污染物的小时平均浓度影响较为显著,两者呈正相关性。每天的早高峰时段,交通干道两侧局地空气中的NO、NOX、CO的小时平均浓度随车流量增加而上升,晚高峰时段后,它们的小时平均浓度又随着车流量的减少而下降。图1显示了2010年4月12~14日,上海市延安东路立交桥下匝车流量与局地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关系。根据图1分析可见,该立交桥下72h的车流量与局地空气中的NO、NOX、CO小时平均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84、0.67。

1.3复合型污染日益显现

2010年,上海市降水pH平均为4.66,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所占比例基本维持在30%左右,但硝酸根离子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7.9%上升到2010年的13.1%(见图2),上升幅度接近“十五”期间的2倍。2010年,上海市夏季环境空气中的臭氧浓度最高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0.20mg/m3)的2倍以上,超标时间最长达15h,超标点位数占总监测点位数的80%。2010年,上海市共有28个空气污染日,其中57%的污染日呈现区域性霾污染,而全年受霾污染影响的天数超过1/3。

2上海市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开展情况

早在1997年,上海市就展开了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研究工作,但是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影响,针对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研究和防治工作进展较为缓慢。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机动车尾气污染,上海市政府也逐步加大了对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投入力度。2006年,为了评估上海市实施限制高污染车辆在内环内高架上通行措施后,该市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的•97•黄嵘上海市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路边站发展探索改善效果,有关部门采用环境监测车加载自动监测仪的方式对高架道路和典型交通路口的环境空气质量展开了不定期监测。“十一五”期间,为适应上海市中心城区交通发展和道路建设的需要,有关部门有计划地调整和增加了部分道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至2010年,上海市的道路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共达9个,其中移动测点8个,路边站1个。目前,许多发达城市都已建立了专门用于监测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的路边站,以研究交通环境的空气污染状况。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一般设在距离道路5~10m处,或设在交叉路口中间的绿地上;英国肯特与梅德韦的34个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中,有15个是路边站,占总数的44%;日本大阪市设有10个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路边站。我国香港地区也设有3个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路边站,相比之下上海市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仍是依靠不定期的移动采样方式,监测频率、监测周期和覆盖区域都非常有限,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可比性和代表性亟待提高。

3上海市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路边站的发展思路

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面的起步较晚。作为国内的发达城市,上海市在设置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时,主要参考的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的有关原则,相关的技术规范尚不够完善。上海市作为人口和经济特大型城市,交通状况尤其复杂。根据国外发达城市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发展经验[4,5],笔者建议上海市应从城市交通污染的实际状况出发,构建以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路边站为主的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3.1优化中心城区,兼顾郊区新城区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设立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时,把区域人口密度和交通污染程度作为重要的依据。上海市最早设置的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均位于内环以内的中心城区。“十一五”期间,为适应城区交通发展和道路建设状况,上海市有计划地调整和增加了部分监测点位,目前已有的9个交通空气质量监测点中,有7个分布在内环线以内。同时,近年来上海市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嘉定、松江、青浦、奉贤、金山等外环线周边区域均逐步形成了若干新城区。这些新城区由于聚居人口大量增加,机动车数量出现了快速增长,加之这些区域不受机动车环保限行措施的影响,交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有关监测数据表明,2010年上海市环境空气中的NO2总体平均浓度较2009年下降了5.7%,但青浦、嘉定等区环境空气中的NO2浓度却同比上升了近10%。因此,“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应根据机动车控制管理需要,既要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交通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布置,又要加大对郊区新城区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

3.2侧重地面道路,兼顾高架隧桥

机动车尾气排放所产生的影响通常随着离开道路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道路两侧的NO、NOX、CO等尾气污染物浓度要比距离路边20~50m处的高几倍甚至几十倍[6]。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应尽可能设在对人体健康造成比较严重影响的尾气污染物高浓度区。根据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经验,上海市在布置路边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时,一般应设置在地面道路两侧,采样点与最近的机动车道应相隔2~15m,采样高度应在距离地面2~7m处。为了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上海市建设了大量的高架道路和越江隧桥。这些是封闭式道路,车流大、车速快,局地空气污染水平普遍高于地面道路。从车辆类型和燃油类别看,上海市内、中环和南北高架主要通行的是小型车、客车,均以汽油车为主,卡车、集卡等大型柴油车被限制在外环等特殊路段行驶。另外,高峰时段还限制外地牌照车辆在中环以内高架道路行驶。因此,上海市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路边站的设置,既要侧重地面道路,又要兼顾高架道路和越江隧桥等局地空气污染较重的封闭式道路。

3.3选择常规污染因子,兼顾特征污染因子

根据GB3095—1996,上海市在开展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时,应选择SO2、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等符合机动车尾气污染特征的常规监测因子。但仅通过采用常规监测因子,还不能达到对机动车污染的科学和全面认识。汽车内燃机燃烧过程中会向大气排放出NO、CO、VOC、黑碳、Pb等一次污染物,并由这些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会生成NO2、臭氧、PM10等二次污染物。从实际监测数据来看,交通环境空气中的NO、NOX、CO浓度与车流量、车速均呈较好的相关性,增加这些特征监测因子,能更准确地认识机动车尾气污染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4上海市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路边站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基于上海市交通道路的环境条件,建议在进行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路边站选址和建议时着重关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要有符合条件的场地。根据作业需求,在高架道路上设置路边站站房时,至少需要10m2以上的占地面积,附近应有可接入的电源线和通讯线,空气采样头周围一定范围内应无障碍物遮挡和局地污染源影响,且周边建筑物和树木分布合理,确保空气流动不受限制。

(2)应确保作业安全。路边站通常设置在车流量较高的道路边上,尤其在一些封闭的高速道路上,来往车速很快。必须在车流与路边站站房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供作业需要,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篇(8)

一、前言

PM又称大气颗粒物质,是大气中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而PM2.5指的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细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化石与生物质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及建筑扬尘等。虽然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只占了地球上大气成分中很少的一部分,但由于其颗粒直径非常小,可长时间滞留在环境中,可能会富集大量的致癌物质和有毒物质(比如重金属、苯并芘(a)等),易进入人的支气管和肺泡,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严重影响人体健康。PM2.5的这些特点使之成为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影响大气能量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就针对PM2.5监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在日常研究中使用大量的监测工具,获得了很多关于PM2.5的研究成果。本文结合我国PM2.5的监测历史与现状,重点比较我国PM2.5的各种监测方法,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希望对提高我国PM2.5的监测管理与污染防控水平有所帮助。

二、我国PM2.5的监测历史与现状

1.我国PM2.5的监测状况

1982年,我国针对空气中飘尘状况制定了第一个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但并未明确的提出PM2.5。直到2012年,我国才真正地将PM2.5纳入到环境空气污染指标中,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给与了新的修订,目前我国对PM2.5的监测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监测技术和规范体系尚待统一和完善。在我国公布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之前,国内仅广州、上海及南京等少数城市开展了PM2.5的研究性监测。随着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推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将率先开展PM2.5监测。因此,我国对PM2.5的监测还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2.开展PM2.5监测的重要意义

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燃料燃烧、餐饮油烟、工业生产及建筑扬尘等。通过这些途径,PM2.5可能会富集大量重金属元素或者多环烃等致癌物质,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环境空气,同时对人体健康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尽管大气颗粒物在大气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它对城市大气光化学性质的影响可达99%[2],对人眼所能见到的光产生很大的干涉作用,特别是当颗粒物的直径与可见光的波长几乎一样的时候,颗粒物就会对光纤产生很强的消光作用,PM2.5的粒径基本上已经非常接近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因此,PM2.5浓度的增加导致了大气中可见光范围的缩小。此外,正是由于PM2.5的粒径非常的小,导致了PM2.5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比较长,加上PM2.5富集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被人吸入肺中,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转,给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长期处于PM2.5浓度较高的空气环境中很容易患上支气管炎、心脏病以及各种呼吸道炎症等疾病。正是由于PM2.5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我国开始加强对PM2.5的监测,研究其形成机理与污染组分,掌握其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不仅能够让公众更加精确的感知到环境空气的真实状况,更能够为PM2.5的污染防控工作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随着我国逐渐的对PM2.5的监测引起重视,我国空气PM2.5严重超标的状况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的空气质量。

三、PM2.5的监测分析方法

开展PM2.5的研究以及防控工作应该将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作为此项工作的基础来进行,然而PM2.5的监测分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因为PM2.5不但直径非常小,而且其形成机制与化学组成亦十分复杂。目前我们对PM2.5的监测主要包括了两个步骤:一是将PM2.5与其他大颗粒物分离;二是测定分离出来的PM2.5颗粒物的重量。

四、加强PM2.5监测的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监测技术,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体系

我国的PM2.5监测起步晚,水平相对较低,需要不断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同时还应结合我国空气质量的特点,进行创新完善,形成一套适应我国空气污染特征的PM2.5采样方法及监测技术规范体系。此外,还需要对国际上的先进监测技术进行追踪,不断地开发适合我国空气质量的监测仪器,从而提高我国的空气监测水平。

2.优化资源共享体系,不断提升环境预警水平

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PM2.5的监测水平,很关键的部分还在于气象和环保等部强力合作。只有在气象和环保部门的合作下,加强对PM2.5的监测点位的优化布设,才能不断扩大PM2.5监测所覆盖的区域,动、静态掌握其变化趋势及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气象部门的气象数据来进行环境预警分析,从而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水平。

3.加快推进监测能力建设,尽快形成PM2.5及相关指标的监测能力

要想彻底改变PM2.5的污染现状,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首先要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建设,尽快形成PM2.5的监测能力,同时还应加强对PM2.5主要影响因子的监测分析能力,为PM2.5的源解析及变化规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4.不断加强监测成果应用,充分服务环境管理与环境决策

由于PM2.5的组分复杂,污染特征存在区域性差异,各监测部门在监测环境空气PM2.5浓度的同时,应加强对日常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逐步开展PM2.5的源解析及有关PM2.5的研究分析工作,动态掌握本辖区内PM2.5的产生原因、成分特征、污染特征、其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并将监测成果应用于环境管理与环境决策之中,为本辖区内的PM2.5污染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目的。

5.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力度

在对PM2.5监控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强大影响,对经济的发展中各种气体的排放给予制约,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法律,进行监督和制约,从根源上降低空气中PM2.5的浓度含量。

五、小结

虽然我国对PM2.5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避免不了污染物的排放,希望环保部门、气象部门及政府方面对PM2.5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要从源头减少PM2.5的排放,还要从各个监测手段上监督和制约PM2.5浓度的上升,最大限度的降低PM2.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肖美,郭琳,何宗建.空气环境中PM2.5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2006(04).

[2]杨复沫,马永亮,贺客斌.细微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研究概况[J].世界环境.2000(04).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篇(9)

中图分类号:TU9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水平,而空气质量与健康密切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显示:估计室外空气污染每年造成世界上130万人死亡。通过降低空气污染程度,我们可以帮助各国减轻由呼吸系统感染、心脏病和肺癌带来的全球疾病负担。城市空气污染的程度越低,人们的呼吸系统(长、短期)和心血管健康状况就会越好。空气污染是影响健康的一个主要环境风险。空气污染是影响健康的一个主要环境风险,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不断改进空气监测技术,及时了解当地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和提高空气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2我国城市空气的现状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 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衡量某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达到几级标准主要就是看这个地方空气中各种污染物浓度达到几级中国空气质量指数(AQI)标准。 目前,中国空气质量指数(AQI)监测指标包括PM10、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为了更好地反映环境污染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环境质量信息,为使我国大气环境预测、预报工作与国际接轨,加大环污染控制力度,预防严重污染事件发生,开展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及空气污染预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中国城市空气状况与前几年相比有所好转,但整体的污染水平仍较严重。在受到监测的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0.9%,空气污染指数高于三级的城市占到了11.5%。目前严重影响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为悬浮颗粒物(TSP)或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即直径在10微米以内的悬浮颗粒物)。由于可吸 入颗粒物上常常附着有害的重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细菌和病毒等,它们被人尤其是儿童吸入后,对健康的危害很大。而在全球的大气监测中,《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指出,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中,中国占7个,其中太原居首北京第三。报告揭示,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分别是:太原、米兰、北京、乌鲁木齐、墨西哥城、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德黑兰。太原、北京、乌鲁木齐、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都是中国的城市,也就是说中国占了70%分量。

3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特点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由于缺乏环保认识,加上环境监测和整治技术落后,近几年大气污染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具体而言,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具有如下特点:

3.1 由于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小,人口密集,大气中的细菌含量高。个别城市街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达数十万个,商场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达数百万个。

3.2 据环境公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严重,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在调查的325个地级市中,57.2%的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73.4%的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3.3 由于前几年一些小城市和新兴城市,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搞粗放经营,浪费资源,耗能过大,污染严重。尤其是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严重超标,甚至出现了酸雨情况。

3.4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在由煤烟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有资料报道,在我国多数大城市中,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污染已占城市大气污染的60%以上。以上海和广州为例,上海机动车排放污染分担率 CO为 86%。NO为 56%;广州 CO为 89%,NO为 79%。

4城市空气环境监测的技术研究

4.1 我国城市空气环境常用的监测技术,建立混合型的空气监测系统。

目前国内城市空气监测主要有三种监测方式:一种是五日间歇式采样监测方式,主要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使用;一种是24小时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监测系统,相当一些三、四级环境监测站进行本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时采用该系统;还有一种自动监测系统新技术,国内大多数重点城市环境监测站采用该系统。为提高空气监测的准确性,降低监测成本,因此城市应建立混合型的监测系统。

4.2 提高监测质量,优化调整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和产业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调整,许多城市在城市环境、城市建成区规模和人口数量、分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因此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应进行调整优化,在监测点位选择方面注意以下问题:

4.2.1 优化点位的确定一方面要着眼于城市长期发展,统筹兼顾;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空气监测对区域环境相对稳定的要求。

4.2.2 环境空气点位优化监测要尽可能与其他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结合起来,提高数据利用率,避免相似监测工作的重复。

4.2.3 摒弃城市建成区边缘地带污染较轻的观念。

4.2.4 在监测期间要细心勘查点位周边环境,防止突然出现局地污染源,影响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4.2.5 优化监测点位的选取要目的明确、方法得当、考虑周全,确保点位符合空气自动监测要求。

5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5.1 建立广泛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运用模型预测未来城市活动和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物排放模式的变化;

5.2 采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采取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器等几项主要技术措施,同时实施交通管理控制政策;控制工业污染;充分发挥城市绿化这种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生物措施的环境生态效益;最终迫使人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习惯和行为。

5.3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搞好规划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对一个城市的大气状况十分重要。在布局工业时,应将工业生产均衡分布,不要集中在局部或少数大城市。如此单位面积上排放的污染物少,易于自然净化。

5.4 厂址的选择也应与该厂的性质相符,如生产有害气体的工厂应布局在居住区的下风向。改进燃烧方式,改进燃料结构。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从目前状况看,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我国工业燃料动力的80%依靠煤炭,而全国总体每年用于直接燃烧的煤炭占总煤耗的84%。其不高的利用率使得我国的大气污染更加严重。

因此,我们应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石油 的比重,发展新能源。与此同时,也可以实施一些具体措施,如区域供热,实现煤气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绿色植物可以使大气中的氧气不断得到更新,以此调节空气成分,净化大气。大批植树造林,充分利用森林及绿色植被对温室效应的调节作用。扩大生物链中的碳量,使大量碳不能转化为CO2进人大气中;适应气候变化,培育出适宜气候变化的农作物新品种等等,种种措施都能减缓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继娟,魏世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与特点[J].四川环境,2006,25(3).

[2]张庆阳等.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有关研究[J].气象科技,2001(4).

[3]吴忠标等 .城市大气环境概论[D].化学工业出版社,207.61-65.

[4]姜罡.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M].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篇(10)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271-02

2014年7月贵阳市花溪区建成了桐木岭和碧云窝两个环境空气自动站,通过了解花溪区空气质量现状,并分析其污染特征和成因,有助于我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大气污染防治预警应急预案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花溪区桐木岭和碧云窝两个环境空气自动站2016年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简明分析花溪区环境空气污染状况。

1 花溪区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现状

1.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情况

2014年7月花溪区建成区范围内建成了桐木岭和碧云窝两个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因子有SO2、NO2、PM10、PM2.5、CO、O3,两个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点均属于二类区功能区,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进行评价[1]。

1.1.1空气质量指数及其计算方法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 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分为六级见表1.1[2]。

1.1.2空气质量指数其计算方法

AQI=max{IAQI1,IAQI2,IAQI3,...,IAQIn}

式中:IAQI―空气质量分指数,n―污染物项目。

1.1.3 花溪区2016年空气污染分布情况见表1.2,表1.3,表1.4。

碧云窝站点位于花溪区建城区,桐木岭站点位于花溪区城郊,由表1.2可知2016年碧云窝站点环境空气达标天数为348天,优良率为95.6%,轻度污染4.1%;桐木岭站点的环境空气达标天数为347天,优良率为97.5%,轻度污染2.5%。仅碧云窝站点有一天环境空气中度污染,两个站点均无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

1.1.4监测数据情况分析

根据表1.3和表1.4对花溪区两个空气自动站点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两个站点的AQI进行计算,数据显示花溪区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同时还出现PM10,O3和CO超标的现象,中度污染出项在碧云窝站点2月。数据显示两个站二氧化硫(NO2)、PM10、PM2.5、一氧化碳(CO)1月,2月,12月监测数据明显高于其它月份,臭氧(O3)在夏季均表现为较高水平。

2 主要成因分析

花溪区环境空气污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能源结构不合理

贵阳市花溪区能源结构单一以煤为主,煤炭消耗量占总能源消耗量的80%以上,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是造成花溪区环境空气污染的一个原因。

2.2 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

由于过去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不合理,形成商业/工业/文教/居民区混杂的局面,对花溪区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3 饮食油烟

近年来,花溪区作为文教区,旅游区,第三产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花溪区建成许多饭店,酒店,宾馆,农家乐,大排档等,尤其建在城区的大多数房子未设计油烟专用通道用于处理后油烟的高空排放。

2.4 机动车尾气污染

今年来机动车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加上花溪属于风景区,过往的车辆较多,其排放的尾气已逐步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2.5 城市扬尘污染

花溪区近几年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市建设项目较多,规模大,且在花溪区建有倒土场,产生的建筑扬尘污染较为突出,另外,由于城市道路路况较差,请达到在改造中,加之,车辆超载现象严重,又缺乏必要的防尘措施,交通运输扬尘也很严重,所以花溪区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

3 提高花溪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建议

通过对花溪区空气质量现状的分析和主要成因的分析,明确了花溪首要污染物为PM2.5,次要污染物为PM10、O3和CO。为改善花溪区环境空气质量,创建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应从以下六个建议着手。

3.1 巩固“煤改气”的成果,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截至2016年12月我区环保局和工信局对全区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对企业锅炉从审批到使用全部要求使用清洁能源,对已经使用煤作为燃料的企业,要求限期整改,重新验收。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我区应加快发展方式,提高低耗高效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比例,推进我区风能和沼气能的开发利用。

3.2 强化机动车尾气监管

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大容量加快公交和轨道交通,提高运输效率。现有车辆严格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淘汰“黄标车”,对不合格车辆严禁进入城区,减少机动车尾气对城市环境空气的影响。

3.3 加强企业污染源的监管

对重点源企业要求其安装在线监控设施,监管单位实时掌握各废气排口浓度,一旦发生超标,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减少工业废气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3.4 加粉尘,扬尘污染控制

首先加强对工业粉尘排放企业和建筑工地的监管,推进清洁生产,加强粉尘密闭设施建设。其次加强建筑材料,工业固废,水泥,渣土等在运输过程中,严格要求密闭运输,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烟尘,从源头上避免粉尘,扬尘的污染。

3.5 加强油烟污染监管

对产生餐饮油烟的企业,要求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提高净化效率,监督正常运行。对新建的商场或房开,要求其必须安装油烟专用通道,集中收集处理后的油烟高空排放,从源头上减少油烟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3.6 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绿色植物不能能产生氧气,涵养水分,同时还是能吸收道路扬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区应继续推进荒山绿化和植树造林工作,加强园林绿化和道路景观建设,在道路,小区,庭院见缝插绿,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化面积,创建文化旅游创新区。

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GB3095-2012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下一篇: 单位实习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