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9 17:09:35

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篇(1)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48-1

1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其重要性

1.1 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大部分农民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观念陈旧落后,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不深刻,对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设备接受能力差。同时,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购买能力有限,也不愿意花高价钱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新型机械,目前市面上的农机市场被伪劣产品占据,使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现存农业机械中多以微小型设备为主,大中型的设备较少。微型和小型机械功能和作业范围都十分有限,不能充分体现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作物产值的作用不高。农业机械化宣传和售后服务体系较薄弱,致使农民很难了解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严重阻碍了农机的推广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2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幅度减少劳作时间,解放农民的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农业机械的很多作用是人力所无法取代的,特别是在抢农时与抗灾害方面。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今后一段时期要明确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和方向,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

2 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农业机械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输出的重要帮手,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时期,必将大展拳脚。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机产品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农民摆脱繁重体力劳动的愿望也将进一步实现,对农业机械的认识和需求必将扩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是必然结果。展望未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2.1 节能型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将会得到较快发展

节能是当今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农业机械化加强节能技术设计顺应了当今经济发展之要求,是大势所趋。农业机械化节能设计的本质特征,就是在保证产品寿命、功能、质量等硬性指标下,依靠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达到降低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农业机械化在节能上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节能是人类生存、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们拥有高质量生存环境、享受健康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

2.2 农业机械化升级技术进一步加强

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较缓慢,技术含量也比较低。随着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粮食优质高产成为首要任务。因此,农业生产对科技含量高,可靠性强,操作方便的大型农业机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此类机械将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2.3 农业机械化设计更具环保性

2.3.1发动机燃料的选择 内燃机是农机的动力部件,内燃机的燃料主要是柴油和汽油,这类燃料燃烧后,会产生大量含碳和硫的有害气体,因此在未来的农业机械设计中,会大量研发以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氢气、沼气、植物油等为燃料的环保型发动机,减少汽柴油的消耗,降低噪声、废气等污染,并能够减轻碳排放过多造成的温室效应。

2.3.2增强可回收性设计 机械的可回收性设计是在产品的设计初期就需要考虑的,主要需要考虑的是:零配件及原材料回收的可能性、回收的成本、回收的价值以及回收的处理工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优化设计,使将来产品报废后各零部件的二次利用达到最合理的状态,最终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材料浪费的目的。这种设计趋势会节约原材料及减少加工过程中能源消耗,通过废旧机械产品的再利用,节约大量成本。

3 结语

农业机械的发展是促进农业发展进步的力量之源,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保农业、促增收。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使读者对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晓叙,陈敏.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理念[J].机械设计.2005(11).

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篇(2)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受历史、观念、技术等原因影响,我国传统农业机械远不能适应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人们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认识和应用越来越重视,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又减少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劳动舒适性,农业生产高效率、高精度的机械化、自动化方向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对当前农业生产中机械自动化化控制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结合农业自动化要求及技术,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

1 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

农业生产自动化、机械化和高效率的发展,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道路,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已被人们所认识,并得到了广泛推广。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生产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解决了劳动力不足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过程的舒适性。建国初期,我国农业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劳动耕作,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还未达到1%,全国农业机械装备仅达到8.01万千瓦动力,只有117台农用拖拉机,而像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等大型农业机械在农业建设中基本为空白,半个世纪后,我国农业机械用量较以往增长了上千倍甚至数万倍,很多农业设备如畜牧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林业、农田作业、农田基本建设等迅速增长,农田管理机达到了4万台,温室面积为69亿平方米等。进入21世纪,随着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发展、农田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农机机械自动化服务领域得到了拓展,农机作业正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向市场化和社会服务方向发展。

1.1农业机械和装备的部分自动化控制

当前,我国现有一部分农业机械和装备的作业性能和操作性能已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其中农业运用较为广泛的有:安装使用机械油压式三点联结的位调节和力调节系统装置的农用拖拉机,并将完成更为完善的电子油压式三点联结装置;通过对播种机行驶速度和种子粒数的控制来实现合理播种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设计出自动切割马铃薯种块技术装置并加以应用;谷物干燥机的自动化,使自动维持热风温度的装置免受了外界条件干扰,遇突然断电或干燥机过热引发火灾时,即可自动掐断燃料供给。浙江省盛产茶叶,茶园面积约占全国茶园总面积10%,茶叶产值约占全国茶叶总量的1/4,历年采茶、制茶出现用工荒现象,2012年春季部分茶业公司开始走机械自动化茶叶生产线道路,茶叶从茶园采摘至最后进入专卖店全程实现机械智能化操作,与人工采茶和炒茶相比,自动化生产线优势更加明显,除了节省人工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与工人接触产生的污染之外,干茶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较传统机械提高了10倍。

1.2精准农业中的自动控制技术应用

精准农业是集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专家和决策指示系统为一体的、为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定位、定量、定时,需要精耕细作的分散农业。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后,以现代方式完成精准农业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可以改善数据采集、信息传输精度差、速度慢等现象。我国精细化农业设施主要以温室等为主,采用渠系、泵站、灌水等自动化监控与管理技术,实施精准水肥管理,提高水资源和肥料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农业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

1.3 微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

节水灌溉工程自动化管理是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可实现高效、精细化农业的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在节水灌溉技术领域里,我国先后研制开发并改进了微喷灌设备、微灌带、等流量滴灌设备、压力补偿式滴头等设备,不断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微灌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实现部分地区的自动化灌溉系统,可通过自动启闭水泵依照一定的轮灌顺序长时间的进行灌溉。2010年7月塔城地区采用滴灌最新技术的万亩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项目第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由计算机整理分析和设定控制程序,通过“加压滴灌施肥系统”,按设定程序无线遥控干、支管上电脑阀门,按轮灌组分区实施灌溉、施肥和打药等,整个过程均为自动化控制操作。

1.4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各种农业机器人或智能化系统的实用化不断涌向并逐渐应用于农业自动化控制中,在一些需要大量人力、精力开展的精细化作业如蔬菜、花卉种植以及牲畜养殖等农副业特别需要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2 发展趋势

随着机械自动化在农业发展中的渗透,我国农机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势头,传统农业正在逐步迈向现代化的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自动化正促使农民尽快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农业农机化需求增强。但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农业机械自动化产品研制、开发技术相对落后,产品质量和品种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农业生产需求等。面对这些推动和实现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的挑战和长远课题,只有不断加强自动化控制技术创新,加快农业机械新产品开发应用,着力促进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乡智能化技术迈进。

2.1 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旨在提高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和经济作物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技术。当前,我国各地已基本实现了小麦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今后主要为提高水稻生产中工厂化育秧、高速插秧、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技术等技术;提高不同地区、不同行距的玉米联合收割技术并广泛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种植、管理、收获等关键期机械化技术等。由于农业机械工作环境均较为恶劣,所以对农机产品的耐久性要求更为严格,尤其对于自动化机械装置,其内安装使用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机等电子产品,提高其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相当重要。

2.2合理开发机械自动化模式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规模扩大,农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加强,规模化农业生产对先进、适用、安全,具有高科技含量且操作方便的大型农业机械需求将不断增加,相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中小型机械来说,这种自动化控制技术机械的开发、引进和生产是今后升级换代农机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应着眼于精细化农业生产,充分考虑作物和土壤,开发适合精细生产实际、价格合理、适合小规模农户生产模式需要的中小型、多功能自动化农业机械。

2.3 促进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

由国内外农机业发展经验表明,要缩小我国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业机械装备上的差距,必须在农机智能化上下功夫,而我国农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为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打下基础。可通过优化设计驾驶室、驾驶座、方向动力控制等来减轻机手的劳动强度,加大操作舒适性,实现农机系统按钮操作;加大智能化控制科技含量,可通过仪表装置随时了解农机生产、安全等技术指标及使用状态,发挥农业机械的最大能效等。

参考文献

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篇(3)

1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1)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建国初期,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只有8.01万kW,农用拖拉机只有一百多台,农业用载重汽车、联合收割机这些大型的农用机械就更少了,几乎为零。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很低,综合统计甚至不足百分之一。现建国近七十年,经过举国上下不遗余力的改革和发展,国家的制造业能力和水平空前提高,农业机械的实际保有量大幅上升,相比较建国初期,增量至少千倍,有些常用种类的生产机械增量达万倍之多。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领域,已不仅仅局限于粮食生产,更加进一步面向各类经济作物;从单一的种植业模式发展出系统的农业产品加工业、副业、养殖水产业等等;耕作方式也从简单粗放的大田农业转为操作高效、管理便捷的设施农业,不仅着眼于生产过程本身,更注重培养产前+产后的链条。以几种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水稻、大豆和玉米等的生产为例,都已实现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其中小麦生产更是一马当先,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播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4%和72.8%)。(2)农机产品多样化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国家本着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推行和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措施,陆续出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产业政策,使传统作物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减的状态,增加了很多经济作物和蔬菜、果类产品的种植面积。从发展农业机械的角度,传统作业的机械保有量增速必然减缓,而新兴农业产业布局所需求的经济作物机械必然增加。随着近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设施农业的装备及节水效能在全国范围建立了一批示范项目,因其卓越的性能表现,带动了此类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所以农业机械产品本身的技术性能也在不断更新和提升,产品拥有越来越大的附加值空间。(3)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我国传统的农户作业模式相对封闭,家家户户耕种规模都不大,很少有人在这种状况下去特意购买农机,因为不必要,且经济上不划算。这就引出了一个课题———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农机作业真正开始向市场化、社会化迈进,还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全国性跨区域小麦机收割说起。跨区机收的开展,使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从平均每年7~10天增加到1个多月,这样一来,小麦收割效率上来了,联合收割机利用率提高了。这一措施让许多农民实现了小麦收割机械化操作的愿望,农业机械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体现,同时,联合收割机的保有量也因此大幅增加。此举带动其他农业产业作业方式朝着集中的机械化生产推进。此后,各地农机作业协会、合作社以及作业公司不断涌现。

2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农业机械要发展,必须重视技术的创新,无论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还是新兴的农业产业。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看,传统农机功不可没。农业耕作由于其作业区域的广泛性和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作业时段集中,作业量大,百年来传统的农业机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发挥着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同时,老式机器也在技术层面不断大胆地变革和创新,力求适应新的农艺要求,匹配生产发展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机械的装备技术,跟随国家的产业战略,进一步融合高科技成果,获得全面发展,在电力电子、信息联动和微控技术的主导下,向着智能型、机电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国家倡导的各种跨领域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主导型农业产业化开发进程,帮助一大批新技术成果运用于农业机械装备,这些改变很好地适应了重质量、降成本、提效率的现代农业生产需要,一方面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一方面便捷了劳动者的生产操作,改善劳动环境,增加生产过程的安全保障。(2)种植科学管理和水土环境保护。日新月异的耕作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产业规模和生产能力,也有助于整合农田和水土资源利用。各种少免耕、秸秆覆盖、减轻机械作业对土壤压实等等在不同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下因地因时,合理规划的农田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和措施,新型的耕作装备,干旱少雨区的集水、微灌技术,对于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尤为重要。作为传统农业工程学科的重要课题,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战略的驱动下,水土保持方向的研究与实践,将把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和自动控制在智能化灌溉技术层面的集成作为重点方向。(3)建立基于信息管理的生产技术体系。综合应用现代信息高新科技和农业装备技术、作物生产和农业资源环境管理决策等先进科技成果的“精细农业”技术,是21世纪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导性技术之一。该技术在保证信息来源可靠的前提下,实时获得并处理相关数据。这项工作的完成,要依赖高精度传感器,因此需要能够快速采集环境、土壤和农田作物各样本基本数据的高性能传感器、智能分析仪器和等级匹配的定位系统,开发出能够基于模型、数据和知识,以运算结果为依据来提供决策参考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制造出可以对各种生产条件和环境变化作出量化反应的农业机械,以实现汇总信息数据,完成运算分析并精确定位、精准控制的农业机械作业。(4)重视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近年来,技术标准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定活动,过去主要集中于解决产品零部件的通用和互换问题,这种现在看来近乎封闭和狭隘的模式,很多时候沦为一个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壁垒,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许多国家都把目光从重视专利工作更多地转向重视标准。专利的影响可能是某个企业,或者是若干企业,强调对专利所有权人的保护。而标准却能实实在在影响一个产业,甚至塑造一个产业,乃至以这种影响力改写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现在各国都能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在技术标准中确立某种技术要素或设立某项技术指标,就有可能建立一套属于本国的技术贸易壁垒体系。这个问题随着经济的增长、认知力的进化以及二者的相互促进,越来越突显。20世纪下半叶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农业机械的技术更迭速度缓慢,而今天,在受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支配的经济利益驱使下,发展观念的开放,新的、好的技术大批应用在农业生产设备上。在这个背景下,要谋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就要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实施技术创新、牢固技术储备、强调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就是技术专利追求的最高形式。标准在竞争中越重要,标准制定者就越有市场话语权。

3结语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机化科技含量效益日益提高。知识经济的时代多学科综合和交叉特色的现代农业机械化设备是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手段。所以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按市场规律运作,抓住机遇,推动农机科技进步,增强农机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新型农机服务体系等,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阿布来提·达吾提 单位:新疆巴州农牧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篇(4)

1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1.1 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现阶段,我国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以及服务等多个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农机工业体系,农机产品的服务对象也几乎涵盖了我国的整个农业领域,如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等。我国的小型农业机械产品生产起步的时间较早,质量优异并且成本较低,在近些年来不断的发展和研究过程中,产品种类日益齐全,并且生产能力逐步扩大,性价比也能够很好的满足我国农民的支付能力和使用水平。截止到现阶段,我国能生产出 15 个大类、近 100 个小类、超过 3000 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这些产品在非洲以及东南亚等市场所占的比重很大。

1.2 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1)不同区域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差异大。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这也是导致各地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天气条件和地理条件差异很大,有的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也有的地区土地十分匮乏,再加上农村的人均收入较低等因素的限制,就导致了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是有着明显区别的。通过所统计的数据我们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比约为 30%,而农机拥有量却超过了总体的一半以上,西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比为24%,农机拥有量的占比却不足15%。

(2)农业机械门类品种上有一定的缺陷。在不同的生产环节和不同作物上,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也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有着明显的降低的趋势,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水稻机械化的水平明显落后和南方的部分土地存在抛荒的现象,棉花目前还没有机械化的能力,而玉米在少数地区也还是刚刚起步的阶段,一些节种节肥节水性能较好的机具普遍都存在着水平低、数量少的问题,所以始终都无法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另外,由于我国农机产品还存在着短缺和过剩并存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机产品的工作效率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农业机械使用中的问题。农民之所以愿意购买农业机械产品,就是要在省时省力的同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在我国的很多地区的农民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购买农业机械,或是他们用不好这些产品,这也就制约了农机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为:一是“买不起”,我国农田机械产品的价格基本都在 1-10 万元之间,最小型的产品也在 5000元左右,即使各地都出台了购买农机产品的补贴政策,但补贴的力度较小,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价格还是无法承受的;二是“不会用”,在农民购买了这些产品后,各地的农机管理部门对于农机具的引进、推广以及使用技术的培训等工作都还无法有效、顺畅的开展,所以很多农民都不能很好的使用这些农机产品;三是“效益差”,因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所以在他们使用农机产品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问题,设备也容易出现故障,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农机作业市场,很多农机具都处于闲置的状态,无法发挥出农机产品应有的经济效益,这也就降低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产品的积极性。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和趋势.

2.1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策略.

首先,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应更加重视对高科技的投入和应用,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应与信息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现代液压技术以及现代微电子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的融合,同时应该向着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了;其次,当前我国应继续研发和生产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特点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设备,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农业的生产规模、农业资源、经济实力以及农艺制度等现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自身特点,从而发展出与之更加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设备;最后,应逐步提高农业装备产品的质量,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生产农业装备产品的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的体系,提高农机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和舒适性,进一步的改善使用人员的作业条件,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2 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将是我国社会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发展高效节约农业的最重要措施。

(1)应用农业传感器技术。要想真正的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控制,首先我们必须能够实时的监测农业装备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改善,其次就是要能够准确的评价农产品的生物学的活动和性状,所以应用农业专用的传感器技术就显得尤为关键了。现阶段,农业传感器的应用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采用谷物湿度传感器谷物的湿度进行实时的监控;采用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测量粮食烘干和储存过程中的实时温度等等。

(2)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在农业机械装备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将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小型化、微型化的芯片的出现也为农机产品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了可能,比如说在农机装备上安装电子监控装置,这样农民就可以实时的掌握装备的工作状态,出现故障时可以即使的进行调整,提高作业的质量。我国电子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完善,农业装备也能够更好的适应灰尘、潮湿以及噪音等不利的环境,其可靠性和耐久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3)农用机器人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实例,农用机器人集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以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种高新技术,农业的作业对象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对农用机器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现阶段农用机器人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也将越来越完善。

(4)建立更加精确的农业体系。这一内容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及时的获取农作物的产品并掌握影响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的有关信息,分析研究其原因,从而制定出经济上有效并且技术上可行的改善措施,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控,主要的支持技术有智能化农业机械技术、决策支持系统、3S技术以及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等。在我国工业上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所以,在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和趋势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新世纪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要想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策略,现代农业装备技术也应体现出多学科综合和交叉这一特色,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也必将向着更高的水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燕.浅谈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推进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

[2]耿端阳.浅谈农机发展的出路在于智能化和自动化[J].中国农机化,2003.

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篇(5)

黑龙江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耕地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适合于机械化耕作,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

1.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在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在新中国成立后初步构建了农业机械化体系:到了60年代,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渐提高,初步形成具有东北地方特点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农机作业从翻、耙、压向机播、机中耕、机械脱粒等系列化作业方向发展。80年代田间作业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作业无论从种类、规模、水平和生产能力等方面都已具有一定实力。并形成一大批农机企业。从规模、农机装备和发展水平上看均排在全国前列。GPS卫星定位、卫星导航也已装备到先进的农机设备中。这样在田间进行机械作业时,能实现变量施肥、变量喷药。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装备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不断更新。农业机械化的迅猛发展已使黑龙江省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黑龙江省当前用机械整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旱田整地占总面积的85%以上。机械深耕施肥占总面积的85%以上。在黑龙江省农机化率已达到81.3%。这样解放了大批的人力,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作业取得了一定成绩,农业生产给黑龙江省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发展中也会存在着问题。首先在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体投入有待加强。田间作业区域机械化发展不均衡,大豆、水稻等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其次,经济作物机械化研究才刚刚起步,作物的第三产业加工业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高新技术的应用与新机具的研发在全省农业机械化进程中还有待开发。此外,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加深农业机械化服务,都会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影响。

3.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3.1结合本省实际,黑龙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未来要采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增效的农机装备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加大农机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更新高能耗的农机装备、加大对农业机械装备的维修与养护,开发复式作业机械,以减少对耕地作业次数和机械的能量损耗,这样对土壤的压实也会减轻。田间作业走向要均衡发展,对薄弱地区机械化发展要不断加强。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的要求。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3.2推广适合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机械化技术。

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篇(6)

由于管理和资金带动到位,全市农业耕整地机械、农业种植机械、联合收割机械由2006年的11. 91万台、2台、392台,发展到2016年的16. 85万台、4 291台、 8 451台。其中甘蔗联合种植机、水稻插秧机、机动水稻浅插机,分别由2006年的0台、1台、1台,发展到2016年的355台、3 629台、69台。增长最迅速的是稻麦联合收割机、甘蔗联合收割机、机动割晒机,从2006年的390台、0台、2台,快速增长到3 886台、75台、4 486台。    

农业机械作业面积大幅度增加。南宁市2006年机耕面积212khmz、机播(插)面积2. 5khm'、机收面积34. 9khm',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18.0300;2016年机耕面积838. 8khm'、机播(插)面积240. 5khm',机收面积404. 5khm',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 30%    3)南宁市与国外及各省市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逐步加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国际大型农机企业对中国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有关部门的牵线引导下,很多外企与国内企业展开了合作,取得了双赢的佳绩川。    

面对良好的局势,广西南宁岂江机械有限公司,在农机外企冲击下不断学习国外发展经验和先进技术,加大本土产品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生产的“阳宇牌”系列农机具,以过硬的技术,实惠的价格,优质的服务,销售到全国各地,并出口到越南,缅句,泰国,老挝等东眼国家,深受用户的喜爱,推进了南宁市农机产品质量的提高。南宁市农机推广部门既重视农机产品质量的提高,也着力加强农业机械的引用推广,南宁市惠田农机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国外生产的久保田、凯斯等品牌拖拉机销售,满足市场需求。2006年以来,南宁市派专业技术人员45人次前往湖北、福建等省参加全国农机展、农机化专题的交流和业务考察;87人次前往广西各市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交流;共召开228场甘蔗、水稻、木薯、马铃薯等作物机耕、机种和机收培训现场会,培训农机从业者达20 000多名,与中国亚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达成农产品收获后项口处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小棚育秧多次邀全国各地专家、教授亲临指导,机插水稻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口,通过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专家组评审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该项口在武鸣区、宾阳县等地累计示范推广机插水稻48. 2khmz,比人工节本增收3 102. 2万元,效益显著。1.2“十一五”以来,南宁市农业机械化作用产值逐步提高,影响加大    

南宁市农机作业总值显著提高。在南宁市农机从业人员和农机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全力配合下,全市农机作业总值由2006年的19. 79亿元,2016年达到63. 34亿元,年增长率为12.3000    2)随着南宁市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林牧渔业也得以提高。随着南宁市农业机械化稳步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林牧渔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以显著提高,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214. 70亿元,提高到2016年689. 0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00. 67亿元}z_:o    

南宁市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近10年以来,南宁市农民逐步使用农业机械耕作生产,年收入逐渐加快,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川。2006年南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 03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 193元;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38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 728元,从2006年的3. 36倍,2016年降到2. 69倍。2南宁市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问题和现状    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南宁市耕种收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 30 0 o,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6. 00 0 o,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不高,同时也展现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现状。2. 1面临问题    

人多地少,土地平整程度低,机械化作业困难。查阅南宁市农情手册,全市共有740. 23万人,其中乡镇人口525. 56万人,耕地面积674. 6khmz,人均耕地面积0. 13 hmz}'}。项口开展过程中,实地了解南宁市5县7城区,有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台地5种类型土地,各类型土地相互交错,平整程度不高,大型农业机械作业行进困难,部分农民不愿意使用农业机械耕作,}J L械化总体程度偏低。    2)务工人员比例高,空闲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机械化成本高。随着工业化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调查发现2016年南宁市超过140万的农业人口外出务工、经商或者定居城市困,大部分农村家庭剩下的是老人、读书的小孩,体力劳动能力弱,很多农村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而严重荒废。部分有想法在家种田种地发家致富人员因拥有或承包到的土地量少,难以大规模开展全程机械化,进而造成机械化成本过高,不得不放弃使用机械化进行耕作,选择手工劳作或者外出打工,造成更多的土地荒废。    

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篇(7)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人口所占全国人口比例虽然正在逐步降低,但就全世界来看,我国的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依然很高。因此,我们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财力,着重去发展农业机械,促使农业机械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步,解放出我国更多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农业机械去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的丰收产量。

一 农业机械一直以来均是以机械为主,而其辅助学科知识的应用不是很,这就大大限制了其相应的进一步发展。现在,我们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打破传统思想,从新的视角看待农业机械,将其的发展与多学科知识紧密结合。

1.采用多种传感器技术,应用化学与生物等学科知识,实现因地制宜、科学种田。现如今,农民关于种植何种农作物的问题,大多是“以前种什么,现在也种什么”或者“别人种什么,我也种什么”。另外,在施肥时也存在类似问题,施何种肥以及肥量的多少等也均不能很好的抉择,甚至在少数人心中还存在一个误区,施肥量越多,产量越大。熟不知,这些都应因地而异,因农作物而异。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研制出一款集多种传感器于一体,同时兼有生物与化学的知识库,能够指导农民更好地选择作物,更好地施肥、灌溉与打农药,尽可能地科学利用资源,使每一种资源均适得其所。

2.采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同时结合传感器技术与多学科知识,使其多功能化,能够自动完成拔草、施肥与灌溉,同时也能自动盛装粮食并将粮食储存到某一位置。这样将大大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将有可能解放部分劳动农民的双手。所以,在发展农业机械的同时,我们也要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的革新将很可能会带来农业机械新的生机。最重要的是机器人技术将使农业机械更加简便化与智能化。

二 农业机械使用者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他们知识浅薄,接受和操作新东西的能力远低于高知识分子。所以,受使用群体的限制,农业机械必定走向简便化、智能化与一体化。

1农业机械将会走向简便化,这是必然趋势。简便化是指操作简单,装置简单,但功能齐全。即无论其内部结构何许复杂,原理何许深奥,最终的操作命令一定尽可能地简单,能够被大多数使用者很容易地上手。让农民为了复杂的机械设备,去学习深奥的理论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将绝大多数农业机械均转化为易操作与易控制的装置,尽可能的将其复杂原理与结构封闭在一个盒子里,使用者只管操作部分,其他均可不管就能轻松操作使用其各个功能。同时,农业机械也必定越来越轻型化,大而笨重的设备使用起来太过费力,并且若想移动它也很困难。为了更大程度上的方便使用者以及获得更多使用者的青睐,农业机械必定走向简便化。

2农业机械将会走向智能化,这是历史所趋。智能化即完全自动化,该机械能够独自完成一系列农活,无需人力的辅助参与。如现在的小麦收割机,能够自动将地里成熟的小麦从麦穗中分离出来,同时将麦秆打碎。不同农作物相应机械智能化程度存在差别,相比小麦来说,花生机械的智能化程度受其生长条件和生长方式就要低一些,只能将花生秧连带花生从土中,而不能将花生与花生秧同时分离,只能待花生秧晒干之后,在一台专用机器上进行分离。因此,有必要大力发展较为落后农业机械,使其实现智能化;同时,也要发展较为先进的农业机械,使其更上一层楼。

3.农业机械将会走向一体化,这是顺应历史。一体化意味着一台设备集多种功能于一体。起初,每一个农业设备仅有唯一的功能,如先前的打麦机,只能单纯的将麦粒从麦秆上打掉;而现在的收割机却是直接将生长在地里小麦收割下来成为麦粒。农业机械走向一体化将会减少农业机械设备的种类与数量;同时也将会减少使用者购买设备的花费,即减少农民对农业的投资。因此农业机械一体化势在必行。

总结:基于我国农业实际状况,我国农业机械必定朝着完全现代化的趋势发展。同时我国农业机械也将走向一个历史新的高峰,即集多学科与多功能于一体的简便化与轻型化。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实现其完全现代化,必定先要结合实际,应用多学科知识,发展高端科学技术,打破传统并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篇(8)

我国的农业机械设备正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比较薄弱,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无法得到大面积普及;部分地区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于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无法短时间内突破[3]。因此,很多农民对于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存在排斥心理,这一状况给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普及带来了极大困扰。因此,现阶段大力普及应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受诸多因素所限制。

2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操作人员操作技能欠缺

现在农业机械设备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偏低,对于农业机械设备不能够正确理解其操作要点,在操作过程中往往盲目操作,很容易使农业机械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发生不安全事故。而要想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必须加强对农业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要领。

2.2农业机械设备保养维护不及时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认识模糊,对于农业机械设备所适应的地形没有作出准确的判断[4]。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盲目使用,导致农业机械设备部分零件损坏;在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闲暇之余没有对其轴承等部件进行及时保养,造成农业机械设备零件损耗严重,使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减,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3解决措施

3.1组织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学习操作知识

针对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没有熟练掌握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这一问题,地方农业机械管理局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对农业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普及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同时使操作人员明白正确操作的重要性,避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盲目操作而引发事故。同时,培训员可以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操作演示,对于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行为进行纠正,使农业机械设备正常发挥其作用。

3.2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设备维修部门

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农业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往往都是操作员根据其出现故障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对其进行维修,缺乏专业的维修设备及技能,在维修过程中很难顺利完成维修任务。因此,对于偏远的农村地区,必须建立农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部门[5],在农业机械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维修,从而使农业机械设备更好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使农业经济稳态发展。

4结语

在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随着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促使农业机械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为农业经济建设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军平.国内外农机装备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北农机,2012(2):31-32.

[2]邱新伟,王俊发,李亚芹,等.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J].农业装备技术,2015(3):4-6.

[3]李聿萍,王盛春.浅谈农业机械化普及的作用和意义[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1):22.

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篇(9)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23-01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也踏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农业也将在国际竞争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唯有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为此,就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的现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力度的加大,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农业化促进法涉及农机化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道路扫清了很多障碍,农村经济发展和地方基本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也为农机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我国加入了WTO后,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和合作得到加强,为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引进,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为我国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供机会。很多国际企业还在中国举办展览会,也是农机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近年来, 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 取得了双赢的佳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机械耕地、播种、收获水平逐渐提高。

总的说来国内农机业发展的势头较为良好,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 也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化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繁重体力劳动方面,农业机械化也体现出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我国的农机装备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部的市场需求。农业机械装备不合理,市场所急需的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数量较少,深加工机械、农田作业机械、大中型机械的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具的整体功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农业经营规模化程度低,过于分散,制约了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提高。区域上,南部高寒阴湿区和偏僻山区农机化发展水平低于北部地区。除此之外,生产成本和加工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生产的农产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和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缺乏国际竞争力。由于农机装备开发的难度本身就大,加之利润不高,导致很多大型企业对农机装备的研发失去兴趣,目前大部分农机装备制造企业仍是中小规模企业。如此一来就使得我国农机装备制造行业整体呈现出研发能力差,行业管理水平低,整体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的状况。

针对这种状况,强化农机化科技创新,支持开发和引进符合市场需求的农机产品,培植大型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迫在眉睫。创新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关键,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机新技术、机具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深化农机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机科研院校、大型农机企业的积极作用,优化农机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绿色化,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步伐的推进,迫切需要农机装备低耗能、零排放。加之世界资源日紧张,燃油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我国农机制造企业将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增加产量的农机装备,以适应当下市场需要。

农机装备智能化和生产作业方式自动化是发展高效节本农业的有效途径。在国际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们必须通过缩小与农业发达国家在农机装备上的差距,才能阻止国外先进的高智能化和高自动化的产品垄断我国市场,阻碍我国自主农机装备企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领域,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将科学技术成果迅速传播到各个社会经济门类。国外已有了一些比较成熟、方便我们使用的应用性成果,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连续数据采集传感器(CDS)、遥感(RS)、变速自理设备(VRT)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或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开发已得到符合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产品,为提高我国农业机械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而服务。从国际农业发展经验和国际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以及趋势来判断,我国农业绿色化,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趋势将会日益显著。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发展农业机械化仍然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主题。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带给我们诸多便利的情况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机具的研发和开发,提高劳动生产力率,减轻繁重体力劳动,从而带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努力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大国。

参考文献:

[1]伦冠德.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农机化研究.2006(6):17-19.

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篇(10)

中图分类号:S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42

1 新时代下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

1.1 政策扶持,发展迅速

当前我国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国家相继出台的多项法规及政策,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被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当中。国家财政积极支持,税收优惠逐步落实,国家对农机方面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将更多的惠农政策落实,农机补贴的专项资金逐步到位。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

1.2 农机作业领域不断扩大

农业机械化范围随着农机服务市场化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涉及领域在不断增多,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种植业向畜牧业和养殖业,从产前到产后等多方面发展。更多的农机设备例如水稻插秧机、食用菌生产机械等不断涌现。农业机械化的加快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收,促进了新型农村的建设。

1.3 农机服务向市场化发展

由于中国农业种植小规模的特点,无法实现每户购买农机设备。因此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更多地向市场化服务。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根据中国南北小麦收割时间的差异性,组织进行联合收割机跨区域收割,扩大了收割机的使用时间,提高了其使用效率,既满足了农民对机械化的要求也增加了购机者的收益。

1.4 国际间农机技术交流增多

随着中国改革开发步伐的加快,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受到来自更多国家的重视。因而国内部分大型企业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举办了更多的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展会,促进交流,加快发展。

2 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2.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向好

国家多次制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明确各级政府的具体职责,增加对农机科研开发和生产以及农民购机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一系列的法规展现出农业机械化发展大环境的不断变好,这势必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及农机新技术,对农业机械化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2.2 机械化技术需注重关键环节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将决定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虽然小麦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粮食机械化技术仍有值得提高的地方,例如水稻生产工厂化育秧技术,高速插秧技术,以及能够适应多地区,不同行距的玉米联合收割技术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需要在种植、管理和收获等环节提升。

2.3 农机总水平需要提升换代

中国田间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不高,农机技术质量低,技术含量低、机械类型多以中小型为主,缺乏科技含量高、可靠性强、操作简便的大型机械。在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农业规模逐渐扩大,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的情况下,科技含量高的大型农机设备将备受推崇,因此急需开发、引进和更新换代农机设备。

2.4 提倡节约绿色的机械化道路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绿色化社会的道路上,保护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大力推广污染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农机设备,注重农业机械的二次及多次利用,增加环保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同时要研发符合环保要求和节能要求的农机设备[2]。这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指引了一个大方向,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现代化的农业装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大数据使科技的传播不再困难,因此要加强科技创新,利用农业发展的有利政策,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晓莲.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当代农机,

上一篇: 光伏发展方向 下一篇: 人口资源环境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