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绿化工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5 14:35:45

沙漠绿化工程

沙漠绿化工程篇(1)

中国的“飞翔之路”

美国有一条沙漠公路,被誉为“飞翔之路”,那条路曾穿过美国大陆最早的公路,创造了美国沙漠公路的传奇;而今,在中国库布其沙漠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格沙障阻隔了流沙对公路的侵袭,一棵棵沙柳、柠条、旱杨顽强地守卫着穿沙公路,它们见证着中国人与沙漠奋战的艰辛足迹。

库布其沙漠,中国第七大沙漠,它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沙漠,在1.8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区域内,总人口只有13.2万人。在库布其沙漠,经过20年的治沙育林,亿利资源实施了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生态建设工程,约占全球荒漠化面积的七千分之一,相当于绿化了8个新加坡,而且每年可产生大量的碳汇。

除贡献了一座沙漠绿洲外,更重要的是,亿利资源集团通过改善自然生态,大规模发展了沙漠能源、沙漠天然药业、沙漠新材料、沙漠旅游等绿色经济产业,创造了一个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公益化投资、农民牧民市场化参与的库布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率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沙漠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帮助沙漠里十几万老百姓摆脱了贫困,。

现在,这片昔日的不毛之地演变成了一座绿色生态长城,沙尘天气从以前每年的五六十次降低到三至五次,降雨量从不足70毫米增加到300多毫米,极大地改善了鄂尔多斯高原及北京等周边区域的气候环境。

正如亿利资源董事长王文彪所言,防治荒漠化是实现十所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因为沙漠的有效治理对于改善气候变化、防止土地退化、整体消除贫困奔小康等都有独特作用。如果中国和世界500强的企业都能以市场化、产业化、公益化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到沙漠治理的事业里来,必然会使中国乃至全球的沙漠治理和人居环境改善、土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出现全新的格局。

沙漠之子的责任情怀

亿利资源董事长王文彪出生于阴山下库布其沙漠边缘的一个贫穷的家庭,吃沙拌饭、睡沙铺盖充斥着他儿时的所有记忆。曾饱受沙漠之苦的他,从小就立志有朝一日一定要改善沙漠恶劣的生态环境。

1988年,28岁的王文彪承包经营了库布其沙漠的盐场,当时的盐场无路、无电、无水、无通讯、无设施。为了保护企业不被沙漠化吞噬,王文彪上任后马上投身到了治沙绿化中。他决定每年从每吨产品利润中提取5元钱用于生态绿化,并成立了专门的林工队常年为企业治沙绿化。

然而,历经3年修建的一条65公里长的沙漠公路还是被一场沙尘暴掩埋了。之后,他并没有气馁,继续选树种、向牧民取经,继续植树造林,以绿化带防止风沙侵袭。后来,他发现甘草在沙漠中长得又快又好,便与员工们在公路两侧挖沙坑,种植了20万亩以甘草、沙柳、杨树为主的绿化带。这样,不仅守护住了企业,而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9年,王文彪毅然关闭了净资产已达9亿元的盐场,探索出一条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沙产业道路。他的沙产业模式为:农牧民以沙漠荒地入股,以劳务有偿种树,企业用经济林和中药材做绿化,农民有收入,公司有钱赚,生态有改善,一举多得。牧民向集团承包治沙绿化,比如栽活一棵杨树,第一年可得报酬30元,第二年30元,第三年30元,牧民通过集团受益于国家的生态扶持政策,当地数万农牧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亿利资源,绿动无限”,在责任理念的引领下,亿利资源与多个国内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建立了沙漠研究所,并引进了多个技术合作项目。2010年,他们成功研发出了水冲植树、甘草平移等专利技术,采用水冲植树法比普通植树成本节约十几倍,效率提高30倍,成活率高达90%。在王文彪的带领下,一条防沙护河林“拔地而起”,沙漠生态得到了良好的修复。当地群众通过与亿利资源合作治沙造林,种植沙柳、甘草、沙棘等沙漠经济作物,沙漠周边生活的百姓获得了工作机会,企业则通过开发沙漠资源获得了效益,同时荒漠化得到遏制。

沙产业拉动复合生态

亿利资源实施生态建设为主的沙产业模式以来,就采用了“复合生态,沙产业来拉动”的方式来固沙护路,即在防沙护路林中,采用复合间种方式,在林间种植甘草等沙生经济作物,地下种植甘草,地上种植可再生能源沙柳。

亿利资源将防风固沙、药用价值极高的甘草作为治沙与沙产业化的切入口,通过整合优秀的中药、蒙药生产与经营企业,开发利用了甘草、苦参、锁阳、麻黄、苁蓉、黄芪、马齿苋等几十种沙旱生药用植物,其甘草医药产业规模高达50亿元,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创造了绿色经济,为天然药业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清洁能源基地,亿利资源相继建成了一批以沙柳等为原料的新材料工厂。高效的热化学转化技术,将沙柳等生物质能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用于民用燃气、供热、发电及合成其它化学品的原料,构建一体化产业。

沙漠绿化工程篇(2)

河西走廊东起天祝县,西与新疆自治区相接,南以祁连山、阿尔金山北缘为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整个区域地处库姆塔格、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三大沙漠的前缘地带,属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走廊东西长1200km,南北宽40~100km,包括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和金昌5市的18个县(区),共占土地面积2763.10万hm2,其中草原面积983.51万hm2,耕地面积66.84万hm2,林地面积83.43万hm2[1-2]。该区域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130mm,蒸发量2000mm以上,年均太阳辐射总量5800~6400MJ•m-2,日照时数2600~3200h[3-4]。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战略长廊,承载着联通西部、建设西部、发展西部和维稳西部的重大任务,也是我国内地联通新疆和西亚的交通主干道。因受干旱和沙漠侵蚀,河西走廊沙化趋势正在由中、轻度向重度和极重度加剧发展,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1生态安全堪忧,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危机 1.1荒漠化导致生态危机 河西走廊地理环境特殊,北部分布着三大沙漠,东西风沙线长达1600km,约有30%的村庄、农户分布于绿洲北缘的风沙线上。由于气候干旱、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土地荒漠化程度日趋严重。目前河西走廊严重荒漠化土地18.24万hm2,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2.27万hm2,盐碱化耕地7.08万hm2[5],盐渍化草地约140万hm2[6],现有沙漠、戈壁、山地约1750万hm2[7],占河西总面积的60%以上。据统计,石羊河流域下游荒漠草地“三化”面积超过100万hm2,下游民勤绿洲区三面环沙,活动沙丘每年以3~6m的速度向南推进,直逼民勤和武威绿洲[8]。作为调蓄、涵养水源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55万hm2减少到90年代的29万hm2,致使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各流域下游地下水位下降[3]。河西走廊风沙线上,有主要风沙口846处,年大风天数平均为14~48d,最多年份高达105d,沙暴日数为2~37d,最多年份高达58d,近年沙尘暴越来越频繁[3]。在大面积的荒漠化土地中天然草原所占的比重最大。1997年石羊河流域植被总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48%,到2006年仅占12%[9-10]。河西走廊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区,给国家的生态安全、社会和谐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治理,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不久将会在民勤会合,从而造成不可想象的环境灾难[11]。 1.2沙进人退引发生存危机 20世纪50年代以来,河西走廊被流沙埋没和因沙化而弃耕变为不毛之地的耕地接近13.3万hm2。此外,绿洲边缘已扩大的盐渍化、沙漠化和荒漠化的土地近67万hm2,绿洲内还出现了近百处、面积达20万hm2呈斑秃状分布的沙化土地。河西走廊面临“沙进人退”的严峻现实,特别是走廊中段,沙化面积每年以1.47%的速度不断扩大[12]。民勤县处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之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化速度呈加快之势,其北部沙漠推进了50~70m,侵吞耕地约400hm2;西部沙漠东移30~60m,使近500hm2耕地沙化;另外,还有5300hm2耕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沙化[13],有近2.5万人因为沙漠南侵而成为生态难民[14]。地处库姆塔格大沙漠东部边缘的敦煌也同样面临着“沙进人退”的问题,库姆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m的速度逼近敦煌。1960年月牙泉水域面积为14880m2,最大水深为7.5m,1997年已分别降至5380m2和2m,2000年水深甚至不足1m,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治理,月牙泉这一世界级遗产也将面临干涸枯竭的危险[3,14]。 1.3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由于祁连山雪线上升,加之人口增加、过度垦植、超载放牧等人为影响,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黑河及石羊河三大内陆河径流由建国初的72亿m3减少至目前的66亿m3左右,减少量达16%[4]。据统计,河西内陆河地表水资源总量约63.441亿m3,纯地下水约为5.14亿m3,全区年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68.58亿m3,全区的人均占有量约为1440.59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人畜饮水标准约为每天50kg,远低于欧洲和美国的每人每天100~300和400~800kg的标准,是典型的水资源短缺区域[3]。河西走廊的农业用水量占其总用水量的92.6%,以农业为主的用水结构致使河西走廊生态用水短缺,现有生态耗水量小于最小生态需水量6.34亿m3[15-16]。生态用水短缺,造成植被衰退、河床淤积及大面积超采地下水等,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草原是河西走廊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 2.1草原生态功能强大 河西走廊地区天然草原不仅面积大,且类型多。其中温性荒漠类草原占43%,高寒草地占31%,以芦苇(Phragmitescom-munis)为主的低地草甸占6.5%,其他过渡类型占17%[1,17]。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走廊南部的祁连山地和北部的风沙沿线,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北锁黄龙、南保水源、中兴绿洲”的重要生态屏障。不同类型草地上都有其适生的特别耐寒、耐旱、耐盐碱,以及适于沙生、旱生的草本和灌木植物。祁连山地草原和森林共同构成了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石羊河、疏勒河和黑河三大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维系河西生态平衡和灌溉农业的生命线。北部荒漠草原阻止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向走廊入侵,是天然的生态屏障。 2.2实施以草为主的治沙措施科学可行 #p#分页标题#e# 河西走廊平原盆地区年降水量50~350mm,北部荒漠区年降水量仅30~80mm,年平均蒸发量在2000mm以上[18]。在这种极端干旱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旱生及超旱生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及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是河西绿洲最主要的生态屏障。实践证明,防治荒漠化的技术措施中植物治沙最有效,在干旱、风沙、土壤贫瘠等条件下,林木生长困难,而草本和灌木植物较易生长[19]。按植被演替规律,对于条件恶劣的裸地,往往是一年生草类首先占据,然后是多年生草类和灌木生长;待水分和养分条件改善后,才能形成以乔木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所以,顺应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在河西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以草为主的生态治理措施是最科学可行的。“寸草遮丈风,流沙走不动”,实施草业生态保护工程也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生态保护建设措施,是解决河西“沙进人退”的生存危机的战略决择。 2.3具有草业生态治理的良好基础和管理经验 甘肃人民在几十年的防沙治沙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了草灌结合固沙、草方格压沙、挡风墙阻隔、禁牧封育修复、专群结合治沙等成功经验和治理模式,为河西走廊建植生态保护草带,构筑绿色长城提供了实践依据。各级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部门也围绕草业生态建设,从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组织管理等方面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经验模式,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技术示范区。如民勤县将政策、管理、工程、生产等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统筹考虑,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治沙和产业置换兼顾的目标,效果很好。主要做法如下:一是鼓励群众开展治沙,投入资金建立激励机制,使群众在治沙的同时有一定的劳务收入;二是从水资源利用这个生态矛盾的焦点入手,通过种草调整产业结构,压缩生产用水;三是发展后续产业,实现生产方式转变,保证了农牧民增收的可持续产业配套;四是在后续管理中引入利益驱动机制,明确沙地“谁治理、谁承包、谁管理、谁使用”的原则,使治沙既有责任也有收入,并通过发证保障权益;五是就地取材和工程措施相结合,采用多种材料和技术措施治理沙地,探索出了秸秆、生态垫、生态袋、尼龙袋、尼龙网、挡风墙等压沙技术。根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与2004年相比,2009年民勤县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4294hm2,年均减少859hm2,年均减少0.07%[20],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总体呈减弱趋势,绿洲沙化状况开始改善。 3实施草业生态工程,提升河西走廊生态安全水平 针对河西地区面临的生态和发展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坚持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坚持以保护为主,对重点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坚持统筹规划,以国家投入为主体,建立多元投资机制的原则。在国家支持下,实施以风沙沿线防风固沙生态保护草带、绿洲草畜转化生态产业带和沿山农牧互补生态恢复置换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草业生态工程,建起一条横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和河西五市,绵延整个河西地区的“绿色长城”,提升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水平,促进河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1以保护现有草地植被为重点,构建风沙沿线生态保护草带 该区域包括河西走廊绿洲北部风沙沿线一带,涉及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金川区、临泽县、金塔县、瓜州县、敦煌市共8个县(市、区)。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处于风沙最前沿,植被覆盖度低,且以旱生、超旱生及耐盐植物为主。由于干旱少雨,加之滥垦、滥牧、滥樵,导致荒漠植被衰退,草原防风固沙的能力减弱,固定沙丘“活化”,沙尘暴频发,荒漠化程度正在由中、轻度向重度和极重度方向发展。 该区域以防风固沙、保护现有草地植被为目的,生态建设和生产性建设并举,由政府牵头,相关业务部门参与,以农户和企业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在风沙沿线风沙流动地段(如风沙源、风沙口、绿洲边缘的流动沙地等)通过建植固沙沙障和生态保护草带(草灌结合),实施围栏封育和沙化草原综合治理,逐步恢复草原植被,阻挡沙化向走廊南部绿洲地区扩展。并通过建立和完善中、长期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发展草畜后续产业,确保生态保护区农牧民增收。 3.2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重点,构建绿洲草畜转化生态产业带 该区域包括风沙沿线向绿洲过渡带及绿洲内草畜业发展较好的地带,涉及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永昌县、金川区,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嘉峪关市和敦煌市共18个县(市、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光热同期,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是河西农业的精华耕作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大省建设的重点规划区。但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农业用水严重侵占生态用水,沙漠不断侵蚀,绿洲不断萎缩,水资源危机威胁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 该区域以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目标,引导农户和企业利用低产田、关井压田地和弃耕地建植多年生栽培草地,使种植业由玉米(Zeamays)、小麦(Triticumaestivum)和棉花(Gossypiumspp.)等高耗水农业向粮、草、经多元结构转变;发展牛羊舍饲养殖和草畜产品加工业,加大秸秆饲料化利用力度,通过草畜转化,发展循环经济,培育草畜生态工程后续产业。 3.3以实施草畜平衡为重点,构建沿山农牧互补生态置换带 该区域包括祁连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涉及凉州区、古浪县,永昌县,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和敦煌市共12个县(市、区)。该区域是典型农牧交错带,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农业结构简单,雨养农业特征明显,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草原超载过牧,饲草料供应不足而农区秸秆资源又未得到合理利用,区域内草畜不平衡,草原退化严重。#p#分页标题#e# 该区域以实施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和农牧互补战略为出发点,对牧区超载退化草原采取禁、休牧封育及综合治理,推行划区轮牧+舍饲的生产方式及异地育肥生产,将牧区超载分流和繁育生产的架子牛羊运送到农区进行舍饲育肥,有效分流草原载畜压力;同时利用农区弃耕地、坡耕地相对丰富的优势,建植栽培饲草基地,引草入田,进行草田轮作,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并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草产品加工及贮存,重点解决牧区饲草料年度不平衡、季节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和营养不平衡的突出矛盾。

沙漠绿化工程篇(3)

案例库的中方专家、清华经管学院的杨斌教授,对案例被选中的“戏剧性”过程至今记忆犹新。2013年,案例库工作人员决定推荐生态修复方面的绿色案例进入案例库,当时在中国只选择了亿利资源企业。原哈佛大学商学院高级副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联席主任沃伦·麦克法兰教授了解到,被推荐的企业并不是中国规模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因此是抱着怀疑态度来到中国的,结果却在接触和了解亿利资源集团之后,这位管理学界的知名专家不仅欢迎该案例入库,甚至提出这家中国企业的经验和实践,至少可以贡献出两个教学案例。

杨斌教授说,“最后我们提炼出了两个管理案例,一个是‘战略’,另一个是‘领导力’。实际上最吸引我们的,就是这样一家地处生态环境最脆弱地区的民营企业,是如何在长达1/4个世纪的过程,通过不断地战略调整,把自己锻造成从沙漠到城市的生态修复服务企业。它的价值尤其体现在环境挑战越来越严峻的今天,亿利资源集团的绿色商业实践,为中国乃至世界那些身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企业家们提供了勇气和榜样”。

亿利资源集团新闻发言人吴海蔓女士对于亿利资源的生态修复和生态产业实践能入选两家全球顶级商学院的案例库一事表示,“亿利资源集团的7000名生态修复者对于案例入选如此权威的案例库,感到很荣幸,我们愿意和全球工商业的管理者们分享我们的经验。亿利资源企业诞生于中国西北部生态环境脆弱的荒漠化地区,一直以来在党的政策指引和当地政府民众的支持下,艰苦探索环境保护、企业发展、社区和谐的平衡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过去26年来,企业在修复库布其沙漠生态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生态修复产业、生态城镇化、清洁能源等三大产业及与此相关的核心能力和团队。自2000年起,亿利资源企业走出沙漠开始进入到城市生态修复领域。”

吴海蔓女士还表示,“在党的十三中全会之后,其所描绘的生态文明建设宏伟蓝图,已经在整个生态修复市场上注入了新的活力。亿利资源企业也为此升级了企业战略目标,那就是致力于成为从沙漠到城市的生态修复和生态产业的领导者企业。”

沙漠里的绿色通道

当今世界,土地荒漠化已成为直接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全球有65%的土地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沙化,并且每年还在以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造成荒漠化地区的十几亿人口处于贫困和饥饿之中。土地荒漠化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库布其是我国第七大沙漠,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北部,黄河以南距北京约800公里,面积1.61万平方公里,以沙丘链和格状沙丘为主。3000年前这里是一片绿野,400年前这里成为不毛之地,20多年前这里开始治沙育林。如今的库布其沙漠,已经建成长200多公里、宽20公里左右的绿色生态长城,沙尘天气由每年的五六十次降低到三至五次,降雨量由不足70毫米增加到300多毫米,从而改善了鄂尔多斯高原以及北京等周边区域的气候环境。

2012年,中国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继荣获“全国绿化工作劳动模范”称号之后,获得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他的库布其模式受到世界瞩目,昭示着库布其沙漠创造了当今环境保护的世界奇迹,为构筑中国北方绿色长城提供了一个可信的模式与范本。

上世纪50年代末出生在鄂尔多斯杭锦旗独贵特拉沙窝里的王文彪,说自己从小是吃沙拌饭、睡沙铺盖长大的。365天,可能300天都在刮沙子。沙区百姓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孩子到了十三四岁也上不了学,谁家要想盖一栋像样的房子,要用马拉骆驼驮三年才能备足砖瓦材料。

上世纪80年代末,政府以承包经营的方式竞标管理库布其沙漠中的盐场,28岁的王文彪毅然丢下了所谓金饭碗,成了沙漠盐场的厂长。盐场曾被称为鬼地方,无路,无电,无水,无通讯,无设施,盐湖里蒙着厚厚的沙子,运货车要绕道沙漠边缘的公路再到火车站,产品经常因沙堵路运不出去。王文彪提出从沙漠中修一条路的设想。

1997年春天,浩浩荡荡的修路大军开进了沙漠。推土机把十几米高的沙丘推平,工人们打出路基。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却发现,修好的路基完全不见了踪影,满眼只见漫漫黄沙。

为了保路必须种树,王文彪曾花大本钱从国外引进沙生植物,可它们来到库布其沙漠全都水土不服……偶然间,一种叫甘草的中药材引起了他的注意。这种植物在库布其长得又多又好,成为了王文彪的首选。他们先在路的两侧用沙柳做成网格沙障,固定沙丘,再大规模种树、种草。这种创造性的护路治沙新举措,收到了奇迹般的成效,网格沙障阻住了流沙对公路的侵袭,一棵棵沙柳、柠条、旱杨顽强地守卫着穿沙公路。

库布其模式

2009年,王文彪毅然决然关闭净资产已达9亿元的盐场,开始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沙产业道路。他的沙产业模式为:农牧民以沙漠荒地入股,以劳务有偿种树,企业用经济林和中药材做绿化,农民有收入,公司有钱赚,生态有改善,一举多得。牧民向集团承包治沙绿化,比如栽活一棵杨树,第一年可得报酬30元,第二年30元,第三年30元,牧民通过集团受益于国家的生态扶持政策,当地数万农牧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得以改善。

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是库布其沙漠的自然气候特征,以往的植树造林均须一次种植,多次补植,造林成本远大于其他条件较好的地区。王文彪独辟蹊径,通过与多个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沙漠研究所,引进多个技术合作项目。2010年他们成功研发出了水冲植树、甘草平移等专利技术。采用水冲植树法比普通植树成本节约十几倍,效率提高30倍,成活率高达90%。

沙漠绿化工程篇(4)

旁人的想象中,这里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莽浑厚、一望无际,在王文彪的记忆里,大自然除了赋予家乡与生俱来的豪迈寥廓,更有着外人难以想象的悲壮与恶劣。当狂风席卷着黄沙扑面而来,堆满公路,堵上屋门,生疼生疼地打在脸上,任所有的理想主义气概都会瞬间化为乌有。

作为地地道道的内蒙人,魁梧的王文彪从没有彻底离开过家乡和那片沙。他就在这大气与悲凉、美好与丑陋的两极之地出生、成长,内心里曾经期望躲避沙漠,又被命运推进了这无边的昏黄中,去完成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与沙漠和家乡的命题。

与盐碱和黄沙的对话

1988年,身为杭锦旗政府秘书的王文彪,突然放下“铁饭碗”,转身走进沙漠深处的杭锦盐场。杭锦盐场临哈啦芒奈湖,以湖水中天然混生的盐碱硝为主要原料。不过,比盐场更为出名的是这里的恶劣环境和艰苦条件――没路、没电、没水、没通讯,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被当地人喻为“四无三缺”,“来得容易走得难的簸箕湾”。

第一次到盐场,王文彪坐汽车从镇上出发,60公里的路走了大半天,手里还得拿着铁锹随时准备下车挖沙“开道”,否则寸步难行。而这段路要是牧民们赶着骆驼走,则需要三天。盐场用一副凄凉的模样回应了他的满腔热情――厂房走廊的尽头拴着两头黑毛驴,一大一小;屋子里四个工人抽着烟打扑克;漫天黄沙,连盐湖也快给埋了……王文彪里里外外地转,然后留了下来,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我就不信守着‘金湖’没饭吃!”时隔20年,昔日颓废的盐场早已蜕变成上市集团公司,身价不菲的董事长王文彪回忆起那段资源浪费的往事,还是急得手拍桌子拍得啪啪响。上任之后,他没有再放任杭锦盐场一盘散沙,而是吹响集结号带着职工一起往前冲。1995年,王文彪在盐场和三户小型化工厂基础上,成立亿利化工建材集团,亿利宛如一粒种子,在浩瀚流沙中艰难生根发芽,舒展出一片绿荫。

一场与自然的对话也自此开始――一边是利用,一边是改造。“绝对不服输。”草原民族特有的倔强被用来作为谈判的砝码,王文彪有礼有节,毫不退缩。

因为要发展,所以要产品外运;因为没有路,所以与货站百十公里的直线距离在当时要绕出三百多公里才能到。只能修路。修一条公路穿越世界第七大沙漠,望着无尽的黄沙,大家都觉得这是神话。

王文彪顶着压力,经过数次调研、论证,最终与多方共同商讨的结果还是修建穿沙公路。1997年,资产只有5000多万的亿利公司,在当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下举债筹集7500万元,穿沙公路正式动工。在风沙中,在烈日下,筑路的进程始终没有停下。1999年,公路贯通,全场65公里,贯穿库布其沙漠南北。这是中国第一条穿越沙漠,解决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通道。第一次开车从公司到镇上,王文彪长舒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拿把铁锹开道了。公路两边的景象也在不断变化,慢慢地有了民居,有了商店,有了农家乐,一家挨着一家,路上的车也从三三两两到川流不息……欢喜写在民众脸上,效益显在公司的账户上,责任压在王文彪心上。他不敢放松,风沙在沙漠中“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绝不夸张,一夜之间可以挪动几座沙山,更别说埋一条公路了。怎样保住这条来之不易的生命线,王文彪继续迫切地寻找对策。

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沙漠中的路是王文彪自己趟出来的,剩下的问题仍旧靠自己。王文彪带着员工继续探索,最终摸索出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的方式给路镶边,通过围封补(飞)播,巩固修路成果,在修路过程中发现固沙的办法,“不仅可以守住路边,还可以深入腹地。”

草木一片一片地在沙漠中生长起来,后来,王文彪带着亿利在库布其沙漠中又修了四条公路,纵横贯穿了沙漠,绿化也随着公路延伸到沙漠深处。

“当初修路,肯定没有达到现在保护环境、造福百姓、回报社会的思想高度,但也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为了生存。”王文彪为他所奋斗的第一个十年客观地总结为“被动应对”,支持他步步惊心又从不动摇的信念唯有“生存与发展”。

有人替王文彪和亿利总结一路走来的足迹:一条路、一片绿、一条生态链,最终形成一个产业。没错,但似乎不止于此。除非尝过裹挟在狂风黄沙中的绝望,体味过在40度高温下种树难耐,敢于在广阔得让人方向莫辨的沙漠中挖下第一锹、种上第一棵树苗,或许才能够真正体味到那绵延几百公里、5公里宽的防沙护河工程带蕴蓄的真正力量。

沉淀在生命中的草原情怀

没有人能够想象王文彪会再次走进茫茫沙漠,如此义无反顾。儿时,王文彪的梦想是“远离沙漠”,母亲曾吓唬年幼的他说“沙漠里有狼”,生活的贫苦也让他从小对这片昏黄有着天然的恐惧。“与沙为伴,以沙为患”,这是王文彪成年后回望成长时的总结。

但是,回来的理由更加充分――“这里是家乡”。虽然历史上曾经水草肥美,物产丰饶,但是由于过度利用,近代库布其沙漠正在经历最困难的时期。长年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王文彪从小就从父辈身上学到了坚强、坚韧、坚毅,骨子里是敢于挑战、不怕艰险的男子汉气概。王文彪觉得自己正是如此,理应当一条充满草原方刚血性的汉子,有能力用肩膀扛起重任时,就不能选择逃避。

当穿沙公路贯通了沙漠南北,绿树正在风沙的洗礼下顽强地长大,王文彪带领亿利开启了自己的第二个十年。跟黄沙打交道多了,他发现沙子其实有用,而沙子之外,沙漠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宝藏。他想要赶快把它们利用起来,可是任凭再大的企业,也无法独自完成与浩瀚沙漠的合作。同修建穿沙公路一样,王文彪选择独辟蹊径。他树立“开放型自力更生”的发展理念,依托沙漠和当地资源优势,借用“亿利”的资金积累,打造中国西部的能源化工基地――亿利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同许多在偏僻中成长起来的人不一样,区域的闭塞反而让王文彪拥有无限广阔的胸怀。他开始四处寻找、牵线搭桥,由亿利资源集团作为投资主线,引进神华集团、上海华谊集团、唐山冀东水泥等国内行业巨头,在工业废渣环保水泥的一体化循环模式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2006年6月,《新闻联播》中对王文彪下的定义是“小兄弟 大班长”,他闻听爽朗地笑,“我们的模式比较特殊,就是把煤炭、石化能源、生物能源、太阳能等搞到一起。我不是最大的企业,也不是赢利最多的企业,但是我肯把他们都拉到一起,做成一件事。”摊开手掌,细数跟亿利合作过的企业,从国内到海外,从国企到民营,不一而足,分数不同的项目、整合的是不同的资源,中间的纽带是王文彪。

不仅要靠创新的模式,王文彪推崇“开放式自力更生”,成就了亿利资源目前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发展模式,更有一种人格的魅力蕴藏其中。纵使已经坐在首都北京最核心地段的高档写字楼里,这个已经年过半百、打拼了将近三十年的内蒙汉子仍旧不敢放松半分,早上一睁开眼睛就在想,手边的项目是不是能成功。“共赢是什么?是要让合作伙伴真正挣到钱!否则就是不道德!”已经不只是商业问题,而是关乎人格。

当亿利集团滚雪球似的完成一个又一个让人惊讶的大手笔时,员工们总是津津乐道于每一次的成功经验,王文彪则总结每一个环节是否做到了尽善尽美,是否采用了最先进的要素和模式为合作方创造价值。

有一种信念从小扎根王文彪心中――人格比生命都重要。信誉作底,一切顺其自然。

“库布其模式”问计人类荒漠化防治

2011年7月9日,来自联合国、10多个国家的多位部长等500多名嘉宾齐聚库布齐沙漠,共话全球荒漠化治理,亿利资源创造的“库布齐模式”是核心议题。

十年被动治沙,让王文彪在保障了企业生存之外,也慢慢品出了沙漠的性格和味道。于是,他的目光开始转向主动利用沙漠。“我们有意识地选用既有耐旱性、生态性,又有经济性的沙生植物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植物。比如,在沙漠大规模种植甘草、锁阳、苦参、沙柳等,通过育种,可以繁殖,并产业化,搞大规模的生态升级,这样既赚了钱,又发展了企业,还造福自然环境。”大漠深处不仅能够生长甘草这样名贵天然植物,还可以生长大白柠条、半日花、霸王、蒙古黄芪、沙冬青等160多种珍稀旱生植物和中药材。这一发现,使王文彪走上了从修路护路到企业实施沙产业新模式的摸索之路。由此为开端,亿利治理沙漠变被动为主动,变沙害为沙利,把沙漠的劣势逐步转化为优势,开发出了以沙漠甘草为主线的中药加工产业,同时逆向拉动了荒漠化防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两弹一星”专家钱学森院士提出“沙产业”理论。王文彪建立的亿利医药产业直接促成了后来整个“沙产业”的形成,用一锹一铲、一草一木,实践了知识密集型沙产业理论。

“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区、分块治理、技术支撑、产业拉动”,这二十四字是王文彪的防治荒漠化战略,效率高、成本低,一字一句都是王文彪趟过滚滚黄沙后淘到的闪闪真金。根据这个理论,王文彪带领亿利人投资修建的5条穿沙公路,将库布其沙漠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治理区域,实现了“分而治之”,在库布其沙漠的北缘和黄河的南缘,他们实施了东西全长200多公里的防沙护河生态工程,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锁住了沙漠的北移,遏制了大面积的荒漠化,控制了沙尘,保护了母亲河,走出了一条防沙、治沙、用沙的沙漠生态资源综合利用的路子,构筑了一个科学、完善的沙漠生态经济产业链。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以沙漠产业化的方式绿化中国库布其沙漠近5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绿化了7个新加坡,而且每年可产生大量的碳汇;同时我们大规模发展了沙漠天然药物、清洁能源、新材料、沙漠旅游等沙漠绿色产业,帮助沙漠里十几万老百姓摆脱了贫困,探索出了一个‘科技带动企业发展,产业带动规模治沙,生态带动民生改善’的成功范例。”2011年7月,王文彪撰文《治理荒漠是最大的慈善》,如是阐述自己的治沙心得。

利用荒漠化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大规模的荒漠化防治,培育和带动荒漠化地区的沙产业发展;并通过沙产业的发展,反哺和促进荒漠化地区规模化防治,最终实现荒漠化地区人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这是“库布其模式”的核心理论,却不知为了滚滚黄沙换作片片绿荫,王文彪有多少得失与舍弃。2009年,他把还有接近8个亿规模的化工产业关掉了。他不后悔。

从“以沙为害”到“以沙为利”,库布其沙漠的民众几代人对沙漠的看法正在转变。“防沙治沙光靠硬性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变输血为造血,用产业化的方式反哺沙漠治理,造福当地百姓。”王文彪用20多年的奋斗换来如此沉甸甸的感言。七星湖畔,昔日“沙漠难民”们也坐在家门口的绿荫下,等着游客来到自家农家乐一番休闲,俨然富民。生态兴则文明兴。王文彪用实践在全世界面前为这个大难题提供了一个美好的答案。

沙漠绿化工程篇(5)

历届吉木萨尔县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工作,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以林业生态工程为依托,以建设 “九纵三横”林业和产业体系为目标,构筑荒漠、绿洲(农田)、丘陵山区三道生态屏障,取得了初步成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成效

新世纪以来,吉木萨尔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林业方针政策,依据“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大干林业,干大林业”工作方针,按照“突出一个中心,抓好九个乡镇,实施三横九纵”的林业发展思路,不断推进以防沙治沙荒漠治理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体系和内涵丰富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依靠“科技兴林、依法治林、人才强林”,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增长迅速。三年来,吉木萨尔县以林业项目为依托,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公益林营造项目、荒漠林管护项目、荒漠林鼠害防治等项目,累计完成造林面积60.8万亩,比三年前的21.9万亩新增38.9万亩。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9.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24.3万亩(包括退耕地4.8万亩,荒山荒坡造林19.5万亩),新增防护林项目6万亩,其它造林5.9万亩,飞播造林15万亩;封育20万亩,人工接种大芸9万亩,重点公益林管护72万亩,育苗1.6万亩。义务植树工作深入开展,累计义务植树360万株。经过不懈努力,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0.6%,县城绿地率达30.6%,绿化覆盖率达36.3%以上。局部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逐步构筑起相对稳定的绿洲生态安全体系,保持水土、抵御风沙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全面禁牧有效阻止沙化面积扩大。前些年,由于吉木萨尔地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大部分地区土地干旱、风沙大,再加上缺乏水源,沙化治理不容乐观,林业建设举步维艰。特别是面临土地沙化严重,沙漠植被遭破坏,导致沙漠化南移,威胁到沙漠边缘的三台、庆阳湖乡、老台乡、北庭镇的农牧业生产,尤其是老台乡阿克其、庆阳湖的西地等村已受到沙漠的吞侵威胁,个别地区刮风就起土、大风见沙尘,制约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影响到了农牧民的收入。吉木萨尔县增加投入力度,加快封育保护和人工林造林栽植梭梭辅助植被恢复的步伐,采取自然恢复、轮封、封沙禁牧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全县牧民2199户,已定居1359户。其中北部沙漠牧民冬窝子127户,实行全面封沙禁牧政策后,相继落实护林员管护、牧民搬迁等配套措施,经过几年努力,北部沙漠冬窝子牧民全部定居,实现全面禁牧,保护了沙漠植被使部分流动沙丘逐步演变为半流动沙丘,有效阻止了沙化面积扩大。

(二)林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吉木萨尔县结合实际加快特色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立足沙区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发展五大产业,加快以黑加仑、大果沙棘、海棠果、杏等为主的特色林果基地建设规模,积极推行林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基地建设综合水平。目前全县林果种植面积8万亩,挂果面积1.6万亩,林果总产量达1.17万吨,产值3930万元。积极发展沙生产业,利用现有荒漠资源和县博林公司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技术专利,人工接种肉苁蓉9万亩,其中产生经济效益的有9千亩,有2家本地企业开发肉苁蓉酒等产品,成为沙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促进沙生产业逐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山区大有乡张弓圆鲜食杏远近闻名,个大、色鲜、味浓(酸甜度)每个卖到1元钱,仅此一项他家就收入3000?5000元;泉子街镇的石河子村多年栽植陆地草莓,或苹果间种草莓增加农民收入;还有楼庄子村村民孙金山承包荒山栽种杨树、海棠800多亩,年收入5000多元;山区大有乡下菜园子村村民王吉生、下黑湾村村民岳明等都承包荒山、荒坡800多亩,种植苹果、杨树等,成为典型的林业专业示范户,他们种树改造荒山、荒坡,使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绿山绿坡,改变了山区面貌。山区农民在结合山区特点间种草莓、蔬菜、高淀土豆,在绿化改造的林间放养土鸡,借助林业发展家庭养殖业从而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一举多得”,为山区农牧民快速致富创造了一条新路子。

(三)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

生态好转、产业发展,农牧民在生态建设中得到好处,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随意采挖野生植物等行为基本杜绝,护绿爱绿和参与防沙治沙成为大家自觉行动,生态意识明显提高。

主要作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全民参与

吉木萨尔县委、县政府把防沙治沙工作列入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议事日程,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改善全县生存环境,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从实际出发,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政府推动和群众治沙相结合,国家扶持和群众自筹相结合,大力开展治沙造林,全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封、造、管、护并举,使治沙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全民参与在卡拉麦里沙漠腹地展开了人工种植修复植被的工程。在每年的春季和深秋第一场雪后,乡镇农牧民开着拖拉机组织到160公里外的沙漠栽种红柳、梭梭苗木;大家自带干粮和开水,吃在劳动场地、干在沙漠腹地。三年累积在沙漠腹地栽种红柳、梭梭等耐寒、耐风沙植物28万亩,成活率在60?70%以上,有效地修复了沙漠植被,为沙漠增添绿色。

(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治理

为有效提高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成效,结合大力保护林草植被,乔灌草合理配置,小流域治理等综合措施,尽快遏制沙化土地的扩展,缓解沙尘暴危害,改善区域生态坏境。吉木萨尔县在布局上以“县城为中心,实施三横九纵”为主线,加快构建吉木萨尔县林业生态防护体系。在南部山区以封山育林为主,注重小流域治理,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在绿洲内部以县城绿化、农田、道路、居民点等绿化为主,营造绿洲内部防护体系;在绿洲西北部的戈壁荒漠区,营建以防风固沙为主的防护林带;在北部荒漠前沿,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模式,通过人工栽种梭梭等沙生植被,加快植被恢复力度,全县先后6次深入沙漠腹地,利用雨水降临、土壤墒情好的时候,逐步完成治沙造林28万亩,当年成活率达到30%以上,并通过逐年补植,目前成活率已达60%以上。从2008年起,吉木萨尔县在沙漠前沿实施北部沙漠锁边工程,营造西起老台乡西地村以北、东到二工乡以北长60公里、宽500米的防风固沙基干林,成为全县治沙的亮点,使区域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三)封沙禁牧,生态移民

为有效保护防沙治沙成果,吉木萨尔县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封沙禁牧加快封育保护和人工林造林栽植梭梭辅助植被恢复的步伐,采取自然恢复、轮封、封沙禁牧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全县牧民2199户,已定居1359户。其中北部沙漠牧民冬窝子127户,实行全面封沙禁牧政策后,相继落实护林员管护、牧民搬迁等配套措施,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北部沙漠冬窝子牧民全部定居,实现全面禁牧,使部分流动沙丘逐步演变为半流动沙丘,有效阻止了沙化面积扩大。牧民赛力克深有体会的说:“我们以前住在距离乡镇很远的沙漠边缘,生活情况很不方便,水、电都没有。养的牛品种也不好,牛奶也卖不出去,到沙漠放牧风沙也很大,也破坏了植被和生态坏境。听说政府有多种优惠政策,让牧民定居,我了解了之后觉得是好事,我们一家搬上来定居了。”定居后的赛力克选择了好的牛羊品种,通过几年的发展牛羊已达到125头,牛奶也能卖出去了,收入也增加了,全家的日子过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天的变好了。优惠政策调动了牧民搬迁定居的积极性,仅老台乡阿克托别村就搬迁定居牧民230户。定居在吉木萨尔县城西部石场沟的牧民结合哈萨克饮食传统,开设了牧民“商贸一条街”,发展风味特色饮食服务,依托乌奇公路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为牧民定居的示范村。

(四)重视科技,示范推广

吉木萨尔县在绿化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中依靠科技,科学防治。特别是在树种选择、治理模式、技术配套上下功夫。在生产实践中成功积累总结了节水灌溉基干防护林模式、封沙育林育草模式、人工接种肉苁蓉沙产业模式、机械沙障治沙模式以及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良好效果。特别是2009年开始,县林业部门与气象局联合在北部沙漠设立人工降雨监测点,成功实施人工降雨技术措施,经人工降雨作业影响前后数据对比科学分析后得出结论,同一站点经过人工增雨作业影响的降水量比未影响的增加降水量35%,如果考虑自然降水的其它因素外人工增雨的作业效果为30%左右。此项技术为有效提高沙漠治理成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技术支撑,增加了治沙的科技含量,提高了治沙综合防治水平。

(五)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吉木萨尔县建立了防沙治沙宣传工作长效机制,针对防沙治沙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大意义、法律法规、沙尘暴灾害预防常识、经验典型等内容,采取专题片、宣传车、标语、电视广播等宣传形式,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防沙治沙活动中。近五年制作防沙治沙专题片6部,出动宣传车40多次、张贴宣传标语300余条、电视广播在不同时段滚动播出宣传信息120余次。

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尽管吉木萨尔县生态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林业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吉木萨尔县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因干旱缺水等因素,林木成活率不高,植被恢复难度大,人工治理成本高。现有的人工植被群落虽然在短期内对降低风速和消抵风动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与天然植被群落相比,其物种组成单一,群落的稳定性低,其维持、繁衍和保持植物多样性的能力差,生态系统极为脆弱。

(二)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艰巨

近几年,吉木萨尔县绿洲及沙漠边缘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植被管护任务越来越重。据统计,该县有72万亩荒漠林列入国家重点公益林,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还有217万亩荒漠植被亟需保护。

(三)林业产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

当前,林业产业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林业产业化发展还处在较低层面,科技含量不高,林果深加工及贮藏、保鲜、包装等后续产业发展滞后,林业经济在农村经济中比例偏低。另外,林区道路、水电和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滞后,制约了林业产业发展。

(四)定居牧民生活需要改善

吉木萨尔县虽然通过实施禁牧和生态移民的形式使流动牧民实现了定居,但如何使他们“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如果稍有不慎,一部分牧民就可能重新进入封进行放牧,过上原来的生活,对生态保护极为不利。

几点建议

(一)加大生态治理投入力度

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新疆地区造林成本高,管护难度大。以吉木萨尔县网格沙障无灌溉造林模式测算,每亩投入成本需1000元;特色经济林种植需配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营造成本每亩2000元。建议国家在资金和任务给予倾斜,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资标准,用于防沙治沙、农田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和产业发展。

(二)将现有荒漠植被全部纳入生态补偿范围

沙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往往是荒漠植被盖度越低,生态功能越强,且表现为破坏容易、恢复难。因此,不论荒漠植被盖度大小,建议将全部荒漠植被纳入生态补偿范围,予以全面保护。同时,建议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最大限度地解决搬迁农牧民的后顾之忧,确保生态不再破坏。

(三)积极引导林沙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沙漠绿化工程篇(6)

沙漠油田生活公寓是沙漠油田作业区职工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生活公寓建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油田职工的生活和工作,而公寓的绿化建设作为公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了油田人对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体现了油田公司对油田职工的人文关怀。

沙漠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本身各项条件就比较恶劣,如何才能在沙漠中将生活环境建设的更加美好,给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结合陆梁油田生活公寓的绿化建设与多年的绿化养护,探讨一下沙漠生活公寓绿化建设中绿化树种的选择与运用。

1绿化植物选择的意义、依据和标准

1.1绿化树种选择的意义

绿化建设就是把生态原理和景观原理相结合建设成生态作用高效、稳定,景观质量和谐、美观的植物群落。因此,必须选取能最大程度地改善生态环境的植物作为绿化建设的材料,以这些植物对生态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水、肥等条件的客观要求为依据,充分合理地利用种间关系,按照景观美的原则,建成环保型、保健型、文化娱乐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植物的选择是绿化建设中一个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它关系到绿化建设的成败,普遍绿化的愿望能否实现,绿化建设速度的快慢,绿化质量的高低,绿化功能的好坏,以及绿化面貌风格的优劣。植物选择恰当,就为高速度的建设质量高、功能好、风格优美的绿化环境准备了基本条件;反之,则花钱费力,不是早年夭折,就是生长不良,达不到绿化建设的美观和功能性要求,同时还耽误了绿化建设的时间。因此,必须很好的认识园林植物品种的选择在绿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它不仅是绿化规划设计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形成沙漠独特风貌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沙漠绿地系统建立和发展的立足点,是决定因素。

1.2 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与依据

1.2.1 能适应沙漠各种特定生态条件,栽的活,长的好

科学的选择树种,最先要考虑的是树能否活下来。即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所选的树种不仅是本地带的或者引种取得成功的树种,同时还应该是适应种植地立地条件的树种。任何植物只有能够正常的生长,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生态效益,完美的展现出它的观赏价值,所以成活是关键,美观是目的。沙漠有它的特殊的生境条件,不论是乡土品种还是引进品种,都有一个在沙漠生境条件下的适应问题,树木种类很多,要弄清楚各种树种的特性,弄清生境特点,才能为特定的生态环境找到与它相适应的树种。

1.2.2 树种观赏性强,有益卫生,无害人体健康

沙漠公寓是油田职工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一切设施都要从有利于人的方面考虑,在树种选择时,要求树形美观,给人以美感,如色彩艳丽,树姿雄劲优美、富于变化等等。其次是植株清洁,能分泌各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而没有对人体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树种。

1.2.3 树种本身要抗性强,生长健壮

乡土树种生长在本地,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们对本地的自然条件的适应能力强,抗性强,生长健壮,容易成活,种源多,繁殖快,为群众所熟悉和喜爱,因而绿化易成功,容易形成地方风格。因此,不论从生态环境的需要,还是从美学观点来看,具有地方特点的乡土树种是我们最应该重视的。但仅限于乡土树种的选择,难免有些单调,绿化环境的树种得不到最大的丰富,最终达不到最佳的美化目的。所以在选择乡土树种的同时,选择抗性强,生长健壮的引种品种来丰富沙漠绿化的植物品种。

2 沙漠绿化树种的选择

2.1 沙漠的立地条件

2.1.1 气候条件

陆梁油田作业区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于腹地,典型的沙漠性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冬季酷冷。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38℃,冬季最低气温在-20℃~-30℃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00~200mm之间。冬季有一定积雪,最大积雪深度20cm。一年四季光照充足,夏季干热风的气象灾害比较常见,冬春季西北风天气常见,季节分配较均匀。

2.1.2 土壤条件

陆梁油田作业区所处位置土壤为沙土,这类土壤的特点是有机质含量几乎为零,土壤含盐量及ph值较高。由于土壤结构松散,土壤孔隙度大,不宜形成土壤毛管,因此土壤不持水,团粒结构的缺乏造成土壤不保肥,而且养分会随水被淋洗到土壤下层。土壤温度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不蓄温不保温,土壤温度日夜温差大。

2.1.3 水分条件

陆梁作业区没有可以利用的地表绿化用水,绿化用水通过打井采用地下水做为唯一绿化用水来源,但地下原水的矿化度高达3000-4000mg/l,无法直接用于绿化,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为了达到能够使用的目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最后采用了净化水与地下原水按1:1的比例进行混合后再使用的办法,使绿化用水的矿化度降到1500-2000 mg/l。该指标基本满足了所选树种对绿化用水水质的要求,也从水量上得到了基本保证。

2.1.4 自然植被情况

陆梁作业区周边植物生长良好,主要植被为白梭梭、梭梭、柽柳、苦艾蒿、白蒿、蛇麻黄、囊果苔草和多种短命植物等,这些植物都是耐盐、抗盐植物,对水质的要求不高。

2.2 根据陆梁作业区所处的沙漠生态环境条件,在陆梁的绿化建设中选择的树种如下:

2.2.1 用于防风林的主要树种

主要选择的有:普榆、圆冠榆、银新杨、小叶杨、沙拐枣、枸杞、紫穗槐、沙枣、柽柳。在这些树种在新疆绝大部分地方都有分布,适应性强,既耐高温又耐低温,而且还耐盐碱。选择这些树种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些树种中选择出真真在沙漠中能够适应的树种,为以后的绿化发展掌握更多的参考资料。

2.2.2 用于行道树的树种

主要有:倒榆、圆冠榆、小叶白腊。在三个树种在新疆绝大大部分地方都有种植,它们树形整齐,树姿优美,而且抗逆性强,非常适合用于行道树的栽植。

2.2.3 用于观赏性的树种

主要有:樟子松、忍冬、馒头柳、山桃、桑树、黄果山楂、红叶海棠、寒地苹果、李子、桃叶卫矛、胡杨、榆叶梅、火炬。这些树种在新疆地区绝大部分地区都能生长,有的四季常绿,有的可观花,有的可观叶,有的可观果,而且抗逆性都比较强。

2.2.4 用于庭院小环境下种植的树种

主要有:夏橡、银杏、皂角、山桃、金银木、垂柳、毛樱桃、欧洲荚密、紫叶矮樱、紫叶稠李。这些树种在新疆大部分地方都能适应生长,抗性相对较强,观赏性也较高。

3后期养护中各树种的表现

3.1 防风林树种的表现

在后期的养护中发现圆冠榆、银新杨和小叶杨这三个树种不适应沙漠的生长,主要是因为水和温度两个因子的制约,在夏季高温时节,温度过高或浇水时间间隔超过8天,树叶颜色立刻由绿变黄黄,影响观赏效果。因此,在沙漠绿化中不宜选用这三个树种。

在防风林的养护中,因为是在原始立地土壤条件下,没有进行客土栽植,该类土壤持水力低,不宜产生土壤的次生腌渍化,防护林的绿化用水可以使用未经处理的原水,但必须水量得到保证,灌溉的间隔不能超过7天。因此在供水条件能够得到满足的时候,银新杨和小叶杨可作为防护林的先锋树种使用,在防风林成林后再进行淘汰,而圆冠榆在沙漠中要谨慎使用。

3.2 行道树树种的表现

用于行道树的倒榆、圆冠榆、小叶白蜡在用于行道树栽植时都进行了种植穴的客土栽植,达到局部区域的保水保肥,但圆冠榆的表现性状依然是最差的,在夏季7、8月时浇水间隔超过8天,尤其在干热风来时,树叶叶色可一夜变黄,不能适应沙漠的气候条件。而倒榆和小叶白腊在沙漠中的表现适应性极强,耐高温、干旱,高温时的良性表现性状突出,没有黄叶症状的出现,观赏性强。

3.3 风景树树种的表现

这些树种在栽植前都进行了种植穴的客土栽植,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和保肥能力。除火炬之外,在沙漠中表现都不错,耐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火炬树在沙漠中极其不适应,夏季高温时树叶易变黄,而且无法安全越过冬季低温,陆梁共计栽植火炬树30株,经过3年的时间,仅剩余不足5株成活,都是因为冬季无法安全过冬而冻死。

3.4 庭院内树种的表现

在栽植前,选在庭院内种植的树种都进行了种植土的换填,造就更为有利的立地条件,保证庭院内树种的正常生长。客土栽植院小环境下绝大部分树种表象都不错,只有紫叶矮樱和紫叶稠李两个树种无法安全越冬,当年栽植后次年就被冻死,因此在沙漠环境下不可选择这两种树种。但欧洲荚密这个树种在越冬成活后,由于对浇灌的水的矿化度耐受力较差,也没有继续成活,所以在沙漠的生态条件下,只有在绿化用水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可以使用该树种。

4沙漠绿化树种的运用

4.1 防风林建设使用的树种

在沙漠中生活公寓防风林的建设中,采用的树种建议使用以沙拐枣、红柳作为固沙先锋树种,后配以沙枣、普榆作为阻风树种,再配以紫穗槐,建立防护林体系,起到固沙和降低风速的作用,达到缓和生活区域内自然环境的目的,而且紫穗槐根系发达,有根瘤、能改良土壤,病虫害少。

4.2 行道树建设使用的树种

在沙漠公寓的行道树建设时可选用的树种为倒榆、小叶白腊。这两种树种的适应性强,夏季表现良好,不会出现高温或缺水时叶片变黄的现象,夏季观赏性好,也能耐受冬季的低温。在使用上可以两种树种组合使用,也可以用一种树种单排作为行道树。

4.3 风景树的树种选择

在沙漠中风景树的树种可以选用樟子松、忍冬、山桃、桑树、黄果山楂、红叶海棠、寒地苹果、李子、桃叶卫矛、榆叶梅。这些树种可孤植,可组合,或相同种类进行群植。但在栽植时最好进行栽植穴的换土,达到蓄水保肥的作用,使风景树快速成长,更加健壮。

4.4 庭院小环境中选用的树种

沙漠绿化工程篇(7)

2016年9月24―26日,2016中国・海西防沙治沙与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联席会)暨柴达木枸杞国际展销会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召开。通过参观考察和讨论交流,与会专家对海西州近年来防沙治沙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实践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海西州结合实际创新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枸杞产业,探索出的从“治沙”到“减贫”,再到创造生态财富的成功模式,成为中国沙漠生态治理的典范,为中国的荒漠化治理带了个好头,也让人们重新认识沙漠、利用沙漠,把沙漠变绿洲的梦想变成现实。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面积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区域面积的44.4%,全州沙化土地总面积占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76%,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9.6%。近年来,海西州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作为立州之根本的第一要务来抓,在科学制定防沙治沙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致力于“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封造结合、工程固沙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产业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生态建设体系,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的同时,把柴达木枸杞种植业作为防沙固沙、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以特色产业引领治沙新模式,全面推进绿色海西建设。

柴达木地处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腹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空气干燥,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如此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枸杞的生长及有机物质、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再加上柴达木地区的耕地土质为灰棕漠土,属多砂壤,其所含的PH值及氨、磷、钾、有机质,均是枸杞种植的最优生产区之一。而此处的气候寒冷、干燥,也确保了枸杞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远远低于国内其他产区。加上枸杞产地远离工厂,大气、水源和土壤基本无污染,非常适宜有机枸杞的生产。

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柴达木的枸杞自然而然便具备了优良的品质,粒大、肉厚、籽少、色鲜,其商用品质、有效成分、营养价值等多项指标均高于国内其他产区。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逐步推进扩大高寒地区枸杞连片的种植基地和以梭梭接种肉苁蓉示范推广为主的沙产业。

目前,海西州柴达木枸杞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其中已建成有机枸杞标准化基地2个,种植生态枸杞林7万亩,通过欧美认证有机枸杞出口基地规模达3万亩,制定地方标准2个,建成生产线30余条,系列产品达到50余种,已形成种植管理、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产品销售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国第二大产区和第七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年产枸杞6万吨,综合产值达到60亿元人民币;年均出口量稳定在800―900吨之间,创汇1079.4万美元。从事枸杞种植及加工的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承包户达1400余家,辐射带动农户8361户,户均可增加收入6000元。全州枸杞种植园区采摘务工人员达7万人,实现枸杞劳务收入5亿元以上。全州肉苁蓉种植面积已达近1万亩,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海西州还积极引导各养殖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枸杞林下产业,2015年全州养殖枸杞羊2.03万只、枸杞鸡7.2万羽,生产枸杞蜜140余吨,实现林上林下同步发展的产业格局。

通过发展枸杞及中藏药材等生态产业,提高了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带、片、网配套,结构合理、生态稳定、经济高效的绿洲生态防护屏障和产业体系。

沙漠绿化工程篇(8)

记者从6月15日召开的“国际合作,区域发展”防沙治沙研讨会上了解到,为了彻底消灭荒漠化,提高首都环境质量,近年来,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先后与德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政府林业部门和多个国际生态环境领域的非盈利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先后引进17个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外援资金及设备价值约2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中德支援项目是北京市第一个林业国际合作项目,自1998年开始,实施9年多来,在密云、延庆、昌平等北京北部水源保护区建立技术示范点17个,示范推广总面积1.5万余公顷。

小渊基金绿化造林项目是经中日两国政府协商,设立中日民间绿化合作委员会,并由日本政府出资100亿日元设立的小渊基金,协助中国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以抵制风沙侵害,改善生态环境。

由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援助实施的“生态垫在风沙源治理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自2002年12月启动以来,已成功实施两期。

2006年3月启动的中韩项目,目前已在北京西北部的八达岭林场和门头沟九龙山地区建立示范区660公顷,其中植被恢复146.2公顷,森林经营413.8公顷。

(来源:中国花卉报)

“生态垫”治沙绿化显身手

文/寇亚琴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一种来自马来西亚的新型治沙材料“生态垫”,近年来在我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试用效果显著。这种具有土壤保湿、增肥、抑制杂草、提高微生物活性等多重功效的“生态垫”,现已成为我国防沙治沙的又一新武器。

据了解,“生态垫”是利用棕榈树的残渣加工而成的一种可降解网状草垫物,其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属纯天然植物制品,疏松多孔,较易分解,可广泛用于沙地覆盖、困难立地造林和城市绿化美化建设。

2002年,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启动了“生态垫在沙漠化防治及城市绿化中的应用项目”。试验示范推广区包括北京市、河北省宣化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甘肃省张掖市、自治区贡嘎县5个地区。据统计,截止到今年年初,试点地区共铺设生态垫124万平方米,示范推广区达16个,造林和植被恢复366公顷。北京市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也相继启动了“生态垫在北京防沙治沙中应用实验项目”,3年来,该项目分别在延庆县、通州区、昌平区、顺义区、平谷区、大兴区、房山区、密云县、丰台区、海淀区等区县进行了试验和推广,为促进北京周边地区的沙地治理、提高首都绿化美化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来源:中国花卉报)

“沙尘暴之源”试解生态难题

文/张懿

蓝天、金沙可以是灾难,也可以是财富,位于内蒙古最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就是如此。6月中旬,笔者随有关专家专程赶赴那里,探讨如何让沙漠化害为宝。

近年来华北地区屡受沙尘暴侵袭,其境内源头就在巴丹吉林沙漠所在的内蒙古阿拉善盟。不过,去年,巴丹吉林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沙漠”,成为部级地质公园。

阿拉善盟环保局局长叶金宝援引了一组数据,阿拉善盟土地面积27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达93%。巴丹吉林沙漠所在的阿拉善右旗,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0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以及过去牧区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阿拉善盟的生态环境在过去几十年严重恶化,必须采取对策。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张百平谈道:“沙漠面积持续扩张,除去气候因素外,人为活动是另一大主因。过去在治理沙漠上出现了不少失误,如今看来都需要扭转。过去,我们重建设――造林,轻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现在看来,防治的重点应该在‘退人’而非‘治沙’。”

著名沙漠专家、原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夏训诚在新疆工作了半个世纪,以他对于沙漠的理解,将沙漠地区的牧民集中到城镇,高效率利用水资源,同时保护沙漠现有植被等生态体系,是保护的关键。

在阿拉善右旗,从2000年开始的大规模禁牧移民已经初现成效,目前全旗牧民中,已经有近5000人退牧还草,预计在今后几年,退牧的人口将达到8000人。为了保证迁出的牧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旗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保障牧民的基本生活,平均每户每年可以获得政府1.8万元的补助,同时,积极培训年轻牧民,并向当地企业推荐就业。

不过,要让“退牧”成为可持续的过程,必须做到生态保护和发展并重。巴丹吉林沙漠是沙尘之源,同时,其自然景观、药用沙生植物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宝贝”。

在考察中,笔者还发现了一个颇值得玩味的现象。阿拉善当地百姓,都自发地控制白色污染,无论是城镇还是野外,都看不到一个塑料袋。

夏训诚认为,在全球气候因素作用下,荒漠化也许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人的因素可以减缓其速度。人与沙漠的关系,需要一个新的视角来观察和处理。拿捏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平衡,需要科学的观念和方案,而从塑料袋这件“最难办的小事”上,当地的环保意识已经显露无遗。

(来源:中国花卉报)

仿真草防沙治沙技术问世

文/冯文东

固沙压尘、锁住水分,为沙化地区初植苗木生长奠定基础。

5月中旬,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用科技手段实施综合治理沙漠、遏制沙尘暴研讨会”上,广东环宇绿奥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仿真草防沙治沙技术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此技术有望在我国土壤沙化地区推广。

仿真草防沙治沙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仿真草覆盖在沙化土壤上固沙压尘,利用草皮底部的保水胶层有效地锁住水分。发明人林廷勇说,他的发明理念是“固沙保水,植树绿化”。将仿真草大面积覆盖固定在沙化土地上,可以有效地起到压制沙尘源、减少沙尘暴形成的作用。据介绍,仿真草草皮底部的保水胶层能有效地锁住水分,减少光照蒸腾导致沙化土壤地下水分蒸发流失,增加地下水资源的储存。仿真草铺设如能不断向沙漠推进,可以使过去的“沙进人退”变成现在的“人进沙退”,这是综合治理沙漠的治标阶段。

林廷勇说,治理沙漠最需要的还是治本的方法,即种树与植草相结合,但沙化地区种植树木最大的困难是缺土缺水、风沙大,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首先应探明土壤含水量,在此基础上选择树种和种植密度,然后用网膜袋把湿润土壤基肥装起来种上树苗,埋在铺好的仿真草种植孔下面。仿真草层起到防止土壤水分流失的同时,也避免了土壤因地表沙尘的移动而被冲散,为初植的树苗生长奠定了基础,再利用地下水分蒸发作用汇集到仿真草底部,使网膜袋内的土壤得到湿润。

沙漠绿化工程篇(9)

治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简简单单地在沙漠里种草、种树那么简单。在荒漠化防治中,宁夏自治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带领沙区人民脱贫致富、实现家园绿色梦的治沙“战士”。

为保护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一一包兰线的畅通,宁夏总结出了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的综合防沙治沙技术,固定了流沙,绿化了沙漠,解决了世界性难题,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创举。

治沙“战士”王有德就是创造这个伟大创举的其中之一。王有德担任白芨滩林场副场长时,正是改革开放的起步年代,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王有德力排众议开始了改革,首先压缩非生产人员,精简后勤管理人员;其次实行工效工资,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三是将全场林业生产任务分解承包到职工手中自己完成,让工人干自己的活,挣自己的钱。治沙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王有德带领全体职工,利用长年治沙练就的林业技术,成立公司参与绿化招标。1994年,林场成立专门承揽绿化工程的添保治沙公司,每年创收200多万元;1998年,林场成立灵武市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当年就实现利润分红20%。

全国治沙标兵白春兰,28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已经累计植树6万多株,封山育林1000多亩,围栏草原100多亩,发展枣树套种药材60亩,治理沙漠2200多亩。在她的带动下,相继有88户农民来到沙边子村,造绿固沙,发展沙产业,走上了治沙致富的路子。白春兰的事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誉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典范”。

与沙斗,其乐无穷。榜样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不仅推动了宁夏的防沙治沙工作,也是我国防沙治沙事业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防沙治沙。

治沙构筑陕北绿色防线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大体以古长城为界,北部属毛乌素沙地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8%,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52%,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

以李守林、牛玉琴、石光银等为代表的治沙“战士”们,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和植树造林,带着誓将沙漠变绿洲,敢叫荒山成林海的干劲,实现了“人进沙退”、“林进沙退”的大逆转。“他们都带着一股犟劲儿、韧劲儿。如果没有实干精神,是治不了沙的。”“治沙首先要有信念,下定决心干好这件事,不怕吃苦,与荒沙作斗争。”石光银说。从1984年开始种树,他就以农户的形式治理荒沙,当年只有7户人家,如今发展为“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治理荒沙、碱地面积达25万亩,林草覆盖率最高达90%以上。“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要把剩下的时间,全部投入到治沙事业上。”72岁的石光银说。

截至目前,榆林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157万亩,相当于665243个足球场的面积。林木覆盖率达到33%,有效降低了风沙危害,构筑了陕北绿色防线。全市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沙退人进、局部良性循环”的转变,实现了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多伦治沙感动天地

多伦,从前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地名,近十年来却屡屡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地方。几万北京人浩浩荡荡来到多伦浑善达克沙地,这个距离北京直线距离仅有180公里的沙化土地,发起“治多伦一亩沙地,还北京一片蓝天”的活动。

辛勤的汗水,持续不断的劳动,让多伦人民收获了山清水秀的家园,绿色长城“北京林”捍卫了首都的蓝天。曾有上百个公司、企业,上千个机关、团体、学校,数万个家庭和个人捐款,总额有700余万元,表达了首都人民“真情系草原,防沙护北京”的心愿和期盼。发起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多伦县政府和北京绿化基金会,为保证善款的专款专用,组成治沙联合体,坚持年年签署资金管理和工程实施协议,探索出一条筹资方、施工方、协调方“三位一体”公益治沙运行模式。

沙漠绿化工程篇(10)

在库布其那片几百年来无人问津、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沙漠中,以亿利资源集团为代表的治沙企业,在国家、内蒙古、鄂尔多斯各级党委、政府富有远见的政策支持下,携手当地百姓,27年始终坚持、坚守、坚毅地致力于沙漠治理。直到今天,已绿化库布齐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控制沙漠化面积1.1万平方公里,带动10多万沙区农牧民走出沙漠,过上了富裕文明的生活。

在治沙过程中,亿利经历了从懵懂到理想化到逐渐清晰,最终走出了一条科学化治沙的路子,治沙历程和实践归纳为“五个阶段、四个创新、三大变化”。

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被动治沙造林阶段(1988-1995)。主要特点:企业被沙漠阻隔,生态建设短资金、缺技术、没人才,参与人员少,建设周期长,管理经验相对不足,人工造林面积小,年均2000亩左右。

第二阶段:主动治沙造林阶段(1995-2001)。主要特点: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和吉日嘎朗图镇三级政府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沙漠治理与生态建设。企业主动进行沙漠治理,通过补种的方式巩固人工造林成果,同时在有限的范围内扩大人工造林面积,年均造林1万亩左右;并且开始引进美国三角叶杨等树种,建立生态育苗基地。

第三阶段:理想化治沙造林阶段(2001-2003)。主要特点:企业进军沙漠后,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迫切希望扩大人工造林而积,反而急于求成。典型案例为推沙造林,且林木以杨树纯林为主,树种单一,生长灌丛化,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也不利于防火,违背造林原则,盲目作业。推沙造林工程量大,耗财耗力;人工造林面积相对较小,年均6000亩左右。

第四阶段:理性化、合理化治沙造林阶段(2003-2006)。主要特点:探索与总结科学的造林技术,积累经验,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提出“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区、分块治理、科技支撑、产业拉动”的治沙方略和“路、电、水、讯、网、绿”六位一体的治沙方针,治沙治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水、电、讯就通到哪里;建立了“乔、灌、草(甘草)”相结合的立体生态治理模式;人工造林打破传统的锹种植苗造林方式,机械造林方式广泛应用。年均造林5万亩,涌现出郭三梁、七星湖等效果明显的治沙基地。

第五阶段:科学化、规模化治沙造林阶段(2006-2015)。主要特点:完成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成立了专门的沙产业研究院,“库布其模式”完整理论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体系成型。此阶段的治沙由沙漠北缘向沙漠腹部延伸,每年造林面积近80万亩,相当于前26年造林的总和。

四个创新:

(一)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使治沙技术占据全球绝对领先地位。依靠国内外沙漠生态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培育驯化了1000多种耐寒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把库布齐建成了中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自主创新了100多种生物固沙种植方法:如气流法种植沙柳十几秒钟就可以完成,甘草固氮法让沙漠出现了大面积的黑色土壤、甘草平移栽培由原来一株甘草治理1平米沙地放大到10平米,这些技术突破了治沙难题,解放了生产力。这些技术正在推广运用到我国可治理的沙漠中,节约了巨大的投资。

(二)不断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使“生态+生意”的模式逐渐成熟。沙漠治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当作一门生意来做,创塑了“六生态”的产业业态。一是生态修复,通过开发适宜的先锋植物品种,创新栽培管理技术,整合了国家甲级资质的生态设计院,提供退化土地系统恢复、重建和改进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输出到河北张家口实施冬奥会生态修复和新疆南疆实施生态示范工程。二是生态工业,他们做大做强饱水剂、固沙剂、土壤改良剂、有机饲料、有机肥料等产业,形成草本、木本资源饲草化利用、牲畜粪便还田的低碳、循环、无污染的整体产业链。三是生态光能,他们首创“发电+种树+种草+养殖+扶贫”的生态光伏产业,实现了生态与能源的良性互动。目前,库布其110MWp生态光伏项目已并网发电,日发电65万千瓦时,治沙规模20公顷。按这种模式,他们分别在库布其和京张生态走廊启动了1GW生态光伏扶贫项目,建成后年发电30亿kwh,治沙规模将达400平方公里,帮扶贫困人口1万人。他们已经联合了国内外数十家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了“绿丝路基金”,首期募集就达300亿元,主要投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生态光伏和生态光热能源产业。四是生态牧业,按照“宜草则革、草畜平衡、静态舍养、动态轮牧”的原则,依托生态建设成果和沙柳、柠条有机蛋白饲料,示范推进生态牧业建设,使“农、林、牧、革”良性互动。五是生态健康,依托库布其220万亩GAP甘草基地和30多万亩苁蓉中药材,建立甘草、苁蓉等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基地,打造以中蒙药为主的健康产业全产业链,开发沙小甘、沙漠植物酵素饮品,深受市场欢迎。六是生态旅游,依托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亿利27年生态建设成果,对库布其做了进一步保护性开发,打造了“大漠星空、生态体育、野生动物、赛马文化、冰雪世界”等旅游项目,开展体验、认知、教育式的沙漠生态旅游,年接待旅客20多万人次。这“六生态”产业互促其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沙漠生态产业出新路子、锻造新模式。

(三)不断推动合作机制创新,使生态、经济、民生实现平衡驱动可持续发展。沙漠生态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事业,要想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必须找到“生态、经济、民生”的利益平衡点,生态是基础,经济是动力,民生是保障,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27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沙产业发展机制,与200多个民工连队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创新并形成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拉动、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生态、民生、产业”PPP其赢机制。

(四)不断推动治沙方法创新,将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首先,把分散在1万多平方公里沙漠里的农牧民转移出来,建成了全国首个“沙漠牧民新村”。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同时,让沙漠得以休养生息。与此同时,按照“锁住四周、渗透腹部”和“南围、北堵、中切”的“孙子兵法”治沙方略,大力建成了500多公里纵横交错的穿沙公路,以路划区、分而治之,并沿路通电、通水、扎网格,大规模种树、种草、种药材。并辅以机械种植、人工围栏封育和飞播绿化,围封固沙,建设了全长242公里、宽20-60公里的防沙护河锁边林,使沙漠绿洲面逐年扩大。

三大变化

上一篇: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下一篇: 少子化的原因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