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4 14:36:35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篇(1)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88-02

甜菜夜蛾是淮北地区大葱田的重要害虫。每年7~8月份,甜菜夜蛾初孵幼虫啃食葱叶表皮,逐渐形成孔洞,幼虫转移到葱叶内集中为害,造成叶片缺刻,甚至把葱叶吃光,严重影响大葱的产量和品质。甜菜夜蛾幼虫表皮有蜡质层、有假死性、爆发性、避强光的习性、对多种化学农药有较强的抗药性,给化学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于2013年8月筛选了6种有代表性的化学农药开展甜菜夜蛾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科学评估甜菜夜蛾田间化学防治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为科学防治甜菜夜蛾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作物:大葱,品种:分葱。防治对象:甜菜夜蛾(Beet armyworm);试验药剂:10%氟苯虫酰胺SC,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5%阿维氟铃脲EC,山东贵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0%虫酰肼SC,济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山东贵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山东中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5%高效氯氰菊酯EC,山东中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蒙城县马集镇驼店村郑小自然庄大葱田进行,大葱田面积0.55hm2,土壤为砂姜黑土,pH值为6.8~7.7,肥力水平中等。种植制度葱麦两熟,交通方便,地块平整,试验时甜菜夜蛾中等发生。各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管理水平基本一致,适于试验的开展。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A:10%氟苯虫酰胺SC,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20g/667m2;B:5%阿维、氟铃脲EC,山东贵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40mL/667m2;C:20%虫酰肼SC,济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80g/667m2;D: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山东贵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40mL/667m2;E: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山东中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mL/667m2;F:4.5%高效氯氰菊酯EC,山东中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mL/667m2;G:空白对照。

各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80m2,不设重复,共7个小区。

1.4 施药时间及施药方法 2013年8月3日上午喷药一次,按每667m2施药液30kg,折算成小区药液用量,使用植保卫士牌“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此时甜菜夜蛾幼虫处于2~3龄盛期。

1.5 调查、记录及统计方法

1.5.1 气象条件 施药当天为微风天气,气温24~34℃,施药后7d内为晴天至多云,气温24~35℃。施药时,甜菜夜蛾幼虫正处于2~3龄盛期。

1.5.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每小区80m2内逐株调查活虫数,施药前记录幼虫基数,施药后1、3、7d分别调查记录存活幼虫数,共调查4次。

1.5.3 药效计算方法

1.5.4 对作物的影响 试验期间各处理区大葱生长正常,没有药害现象。

1.5.5 对有益生物的影响 各处理区未见对有益生物造成影响。

1.5.6 对产量的影响 2013年12月23日对各小区小区测产。测产结果是,10%氟苯虫酰胺SC20g/667m2处理的产量为278.40kg,比空白对照增产88.20kg,增产率为46.37%;20%虫酰肼SC80g/667m2处理的为256.8kg,比空白对照增产66.60kg,增产率为35.01%;5%阿维、氟铃脲EC40mL/667m2处理的产量为233.45kg,比空白对照增产43.25kg,增产率为22.73%;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2 结果与分析

各药剂对甜菜夜蛾防治效果见表1。从表1可知,各试验药剂对甜菜夜蛾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不同的药剂对甜菜夜蛾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不同,表现在防治效果有较大的差异。药后1d,处理E、F、A、C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48.10%、46.24%、44.13%、43.31%;处理B、D防治效果较低,分别为:40.80%、38.63%;处理间防效存在明显差异。施药后3d,处理A防效突出,防治效果为:87.96%,处理C、B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效果分别为:82.48%、79.99%;处理D、E、F防治效果为较差分别为71.71%、55.85%、53.31%。施药后7d,处理A、C、B防治效果较高,分别为:93.71%、90.42%、88.75%,处理D、E、F防治效果较差分别为81.12%、61.10%、56.89%。

3 结论与讨论

(1)根据甜菜夜蛾幼虫的习性及为害特点,建议在防治时,要选择在上午10∶00前或者下午4∶00后施药。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篇(2)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1;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099-01

Abstract The field test of several biological pesticides against rice blast was made,the control effects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chemical pesticid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vention effect of 2% Chlortetracycline water agent and 20% hypertonic allicin EC on leaf blast were prominent.The prevention effect of Bacillus subtilis wettable powder(100 billion units)and 2% Chlortetracycline water agent on panicle neck blast were prominent.

Key words biological pesticide;rice blast;control effect

榱松秆》乐蔚疚敛【济、有效、环保的新农药品种及药剂最佳浓度和施药时期,促进水稻稻瘟病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在咸安区汀泗桥镇赤岗村实施了防治稻瘟病生物农药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咸安区汀泗桥镇赤岗村的2块田进行,土质为水稻土,pH值中性,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中。

1.2 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2%春雷霉素水剂,由郑州联合利农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20%高渗乙蒜素乳油,由河南省南阳卧龙农药厂生产;1 000亿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由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0.15%梧宁霉素水剂,由辽宁微科工程有限公司生产;10%井冈・蜡芽菌悬浮剂,由上海农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40%稻瘟灵乳油,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生产;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由郑州振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供试水稻品种为金优402;防治对象为水稻叶瘟与穗颈瘟。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2%春雷霉素水剂1 200 mL/hm2(A)、0.15%梧宁霉素水剂720 g/hm2(B)、20%高渗乙蒜素乳油1 500 g/hm2(C)、10%井冈・蜡芽菌悬浮剂1 500 mL/hm2(D)、1 000亿U/g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150 g/hm2(E)、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0 g/hm2(CK1)、40%稻瘟灵乳油1 200 mL/hm2(CK2)。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0 m2。试验地水、肥等管理同一般生产田。

1.4 试验过程

防治叶瘟试验分别在5月12日和5月19日,防治穗颈瘟试验在出穗期前(出穗5%左右)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在6月15日和23日进行[1-3]。采用利农牌压缩式喷雾器叶面喷施,药液用量750 L/hm2。

1.5 调查方法

调查叶瘟、穗颈瘟,并计算防治效果。公式如下[4-5]:

叶瘟防治效果(%)=[1-■]×100

穗颈瘟防治效果(%)=■×100

式中,ck0指喷药前不施药对照区,ck1指喷药后不施药对照区,pt0指喷药前处理区,pt1指喷药后处理区。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供试生物农药对水稻叶瘟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第2次药后7 d防治效果最好的是处理A、C,防治效果分别为77.53%、78.87%;第2次药后14 d防治效果最好的仍然为处理A、C,防效分别为76.74%、78.41%。处理A、C药后7 d防治效果和药后14 d防治效果与CK1、CK2的防效无显著差别[6]。

供试生物农药对水稻穗颈瘟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第2次药后14 d防治效果最好的是处理E、A,防治效果分别为82.72%和76.13%,有优良保穗效果。药后14 d处理E、A的防治效果与处理F、G的防效无显著差别。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春雷霉素水剂和20%高渗乙蒜素乳油防治叶瘟效果突出,为防治叶瘟的理想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1 000亿U)和2%春雷霉素水剂防治穗颈瘟效果突出,为防治穗颈瘟的理想生物农药。

4 参考文献

[1] 贾书娟,曾大兴,吴小丽,等.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CD6抗菌蛋白对稻瘟病菌的抑菌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1,27(3):362-367.

[2] 宋成艳,王桂玲,辛爱华,等.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空育131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种类及发病原因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1):41-42.

[3] 穆常青,潘玮,陆庆光,等.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评价及机制初探[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06,22(2):158-160.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篇(3)

1.2测定项目与方法根据不同病害虫危害的情况,确定调查时间及危害程度;生长前期对葡萄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生长后期对葡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按5点取样法,每点分别连续选3株,每株选择上、中、下3个当年生枝条,记录叶片、果穗总数、有危害症状及发病的叶片、果穗数量,计算危害率、发病率,统计防治效果。绿盲蝽:虫危害率(%)=危害数(叶、果)/调查总数(叶、果)×100霜霉病:发病率(%)=发病叶片数(果穗数)/总叶片数(总果穗数)×100

2结果与分析

2.1生物农药对绿盲蝽的防治效果于2014年6月5日对绿盲蝽危害葡萄叶片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表2可以看出,施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均可对绿盲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且生物农药防控区的危害率(7%)远低于常规化学农药对照区的危害率(19.65%)。

2.2生物农药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于2014年9月19日对葡萄叶片及果穗霜霉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表3可以看出,两个处理区的葡萄均发生了霜霉病危害,但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要好于生物农药,叶片及果穗的发病率为(6.22%和16.46%)要远远低于生物农药防控区为(26.73%和55.40%)。

3结论与讨论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生物农药对果树害虫和蔬菜害虫均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且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安全,不易产生抗性。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农药将得到更深入的开发和广泛的使用。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篇(4)

坚持政府组织、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以区爱卫会为主体,责任到街道、服务全覆盖、投入多层次、效果全监控的工作要求,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建立病媒生物防治长效管理新机制为主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经费,强化监督,不断巩固我区已取得的病媒生物防治成果,确保我区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在全省、全市保持领先水平。

二、明确分工,落实病媒生物防治管理责任

根据市人民政府第43号令和《市除四害管理办法》的规定,全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按下列分工落实管理责任:

(一)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辖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政府统一组织,各单位安排经费投入,爱卫办督促指导,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街道、社区主抓落实,区除害消杀站具体作业,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病媒生物防治管理新机制。

(二)病媒生物防治的重点行业单位、场所主要包括:农贸市场、宾馆饭店、学校、单位食堂、食品副食品店(超市)、粮库(店)、食品加工店(点)、医院、工地、废品收购站(点)、环卫设施、河道等。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由业主单位具体落实防治措施,所属辖区街道办事处负责日常监管。

(三)病媒生物防治的一般单位、场所主要包括: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学校教室及外环境等。分别由各单位负责落实具体防治措施,所属辖区街道办事处负责日常监管。

(四)居民住宅区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室内环境由住户负责,室外公共环境有物管的由物管公司负责落实具体防制措施,无物管的由所在社区居委会负责落实,所属辖区街道办事处负责日常监管。

(五)责任不明确的地段、水体和结合部的除四害工作,有使用人的由使用人负责,没有使用人的由区爱卫会办公室负责。

(六)区爱卫会各委员部门和窗口单位按以下职责分工:

1.区卫生局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医疗卫生单位、宾馆饭店等经营性公共场所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日常监督管理。

2.区工商局负责实施对农贸市场、食品生产、食品流通等单位、场所的病媒生物防治监管工作。

3.区环卫局负责实施对垃圾场、垃圾中转站、垃圾车、公厕、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场所的病媒生物防治监管工作。

4.区建委负责实施对待建工地、在建工地、拆迁工地等的病媒生物防治监管工作。

5.区水务局、人防办分别负责实施对河道、沟渠、地下人防设施的病媒生物防治监管工作。

6.区园林局负责实施对公共绿地(绿化带)的病媒生物防治监管工作。

7.区教育局负责实施对区属各类学校的病媒生物防治监管工作。

三、落实经费,扎实抓好组织实施工作

(一)这次病媒生物防治活动由区爱卫会办公室负责牵头,统一组织和协调并具体实施,主要工作包括选择落实消杀队伍,组织选择药物,抓好技术指导,做好灭前灭后的密度监测和各项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各单位要安排1—2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认真搞好本部门、本单位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二)各部门、各单位均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落实所需的病媒生物防治经费。开展除四害活动,实行有偿服务,按照“五统一”(统一指挥、统一时间、统一药物、统一方法、统一检查验收)的原则,以区除害消杀站为主体全面开展消杀活动,切实做到“三不漏”即:不漏一个单位、不漏一间房屋、不漏一处环境。任何单位和居民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开展病媒生物防治活动。为确保消杀安全和消杀效果,不得使用非正规专业消杀服务机构和未经区爱卫会认可的消杀药物,违者追究业主单位和消杀服务机构双方的责任(使用区除害消杀站以外的消杀服务机构需到区爱卫会办公室登记备案)。

(三)在病媒生物防治活动中,各单位要认真抓好检查督促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区爱卫会办公室对各单位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进行不定期监测,对拒不开展或不按要求开展工作造成病媒生物密度超标的,由区爱卫会指派病媒生物防治专业人员强行进行杀灭,所发生的费用由该单位或个人负担。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篇(5)

中图分类号 S76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183-01

1 形态特征

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 Lyon)别名瞎瞎。甘肃鼢鼠体长160~205 mm;尾几乎,长41~65 mm;后足长26~36 mm。体重200~500 g。颅长41~48 mm,颧宽27~35 mm,后头宽23~32 mm,鼻骨长15.7~19.0 mm,眶间宽7.5~8.8 mm;枕骨板高约17 mm;上颊齿列长9~11 mm。体形粗壮,耳壳退化,眼小,鼻垫呈三叶形,尾及后足上面覆以密毛,前足指爪发达,适应于地下挖掘活动。躯体被毛柔软,并具光泽。鼻垫上缘及唇周为污白色。额部无白色斑。成体毛色从头部至尾部,呈灰棕色,自臀部至头部观,呈暗赭棕色,腹面较背部更暗,呈暗灰色,毛基均为暗鼠灰色,毛尖赭棕色。

2 为害程度

原州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区,也是鼢鼠及地面鼠成灾的典型区域。为害林木的鼠害分为地下鼠和地面鼠两大类,主要为地下鼠害。据调查,在幼林中重者林木受损10%~30%,轻者5%~10%,特别严重的地方达50%以上。在鼠害严重的开城镇、张易镇鼠平均密度15~45只/hm2。根据国家林业局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鼠害使未成林造林地寄主死亡率15%以上,成林死亡率3%以上可界定为成灾。根据此标准预测原州区2013年鼢鼠成灾面积为9 600 hm2。

3 原因分析

在原州区,甘肃鼢鼠1年出现2个危害高峰期,即春季土壤解冻后和秋季土壤封冻前。此鼠在林地开穴挖洞,啃食林木根系,使幼树枯萎以至死亡。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为地下鼢鼠生存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其发生数量逐年增加,对林木的危害日渐严重。

4 防治措施

防治思路:坚持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林分自控能力,尽量少用化学药物,多用人工捕打、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天敌动物[1]。治理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提高控灾减灾为中心,以完善防治体系为基础,全面加强和进一步完善预测预报工作,确保退耕还林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造林成果,减少林木病虫鼠害[2]。

4.1 应用抗旱驱鼠剂防治

将所有造林苗木在栽植前用抗旱驱鼠药物进行浸泡蘸根处理,由于鼢鼠长期营地下生活,视觉和听觉已逐渐退化,但其嗅觉特别灵敏,强烈的刺激气味使鼢鼠远离栽植穴[3]。

4.2 化学药剂防治

应用克鼠星1号、克鼠星2号、诱鼠克、鼠不育剂、溴敌隆等,对鼢鼠大面积发生区域进行防治[4]。由于鼢鼠有侵占领地性和繁殖习性,一般防后都要连续补防2~3年以巩固防治效果。防治季节一般在春、秋2季。

4.3 人工捕打防治

人工捕打鼢鼠主要采取捕鼠夹(钢筋制作的)、灭鼠雷(柳条制作的)、利用弓箭(木棒支架的)射捕等3种方法[5]。利用弓箭射捕,箭杆一般用竹子或铁扦,将箭头磨尖,安放在鼢鼠活动的洞口即可。原州区林业部门及各乡镇、林场紧急行动,坚持人工捕打、生物防治并举,分别对东部山区、西南部山区等鼠害严重区域进行集中捕打,各乡镇把灭鼠工作与兑现退耕还林粮款补助结合起来,林场将灭鼠工作与年底考核奖励工资相挂钩,全面动员,捕打鼹鼠[6]。

4.4 生物防治

天敌的存在和发展是保护林木长治久安的真正有效原动力。保护黄鼠狼、鹰、蛇、狐狸等食鼠天敌是控制害鼠危害的主要生物措施。因此,要大力宣传保护天敌的重要性,严厉打击偷猎行为,对严重违法者要绳之以法[7]。

4.5 应用营林措施

在造林方式中选择混交林,以沙棘、落叶松、山桃、山杏等根据区域分布不同而营造。在造林整地中采用鱼鳞坑、漏斗式集水坑等整地方式,并营造生物隔离带[8]。

4.6 搞好监测预报工作,采取群防群治

监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和依据,通过多年系统的、网络化的测报,基本掌握鼢鼠种群密度及在六盘山区春、秋2季的发生规律,使防治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同时采取群防群治、连年补防技术防治鼠害,对防治过的地块要进行复查和重防,不能让鼠害有抬头的机会[9]。

5 参考文献

[1] 杜爱林,魏梅.互助县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165-167.

[2] 李继奋,王秀琴.湟源县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05(2):16.

[3] 徐正辉,张霞,任越,施昌玉.迭部县草原鼠害现状及存在问题[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6):54.

[4] 路世芳.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湟中县的能力病虫鼠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2009(13):45.

[5] 沈光斌,任翠龙,姚俊,等.农区鼠害的监测与预报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6):1147-1148.

[6] 孟庆丰,师金华,赵力民,等.阿尔山市林业局森林病虫鼠害防治探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57-58.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篇(6)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139-01

“预防为主”是国家林业局对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展做出的重要指示。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一方面依靠森林资源的储备;而另一方面就在于对现有林业资源的保护,其中不单纯的限定于对砍伐行为的约束,还包括对现有林业资源生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检测、检疫等手段来及时发现病害从而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生物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预防,科学防控是做好林业保护的重要环节,将林业保护的重心由除治向预防进行转移,是目前我国林业绿化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观点。掌握有害生物的发展规律,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来达到驱除病虫害滋生的目的,或在根本上杜绝病虫害滋长,从而为林业生长提供有效的防护保障。

1 从源头杜绝林业有害生物滋生

1.1 加强检疫环节

林业绿化需要大量的苗木种源,这类苗木有的是由当地苗圃进行供应,有的是由外省市甚至是其他地区或国家来调入,为了保证苗木本身不携带有有害生物,就要严格执行林木种苗的检疫工作。对于苗木调入地的森防检疫机构,要对外来调入的所有苗木实施抽样检验,向苗木供应单位或个人发放《林木种苗检疫要求书》。苗木供应方持《林木种苗建议要求书》向森防检疫机构申请检疫,检疫合格后取得《植物检疫证书》方可进行苗木的调运。通过对检疫环节的严格化管理,能够对外运苗木是否带有有害生物做出客观、科学、准确的检测,做到从苗木供应源头杜绝有害生物,避免了有害生物随调入的苗木而进行传播的可能性。而通过检疫的苗木也更加能够说明植株的健康状况,提高栽种成活率。

1.2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在进行林业绿化的过程中,需要栽种大量的树木,而在栽种树种的选择上则需要秉承适地适树的一贯原则,合理的配置绿化树木。适地适树就是要选用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生长的树种,通常当地的常见树种、乡土树种都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而一味追求景观效果引进的外来树种却需要一个较为波折的适应过程,甚至即便经历了适应过程最终也还是无法存活,或引发病虫害。因此,坚持适地适树不仅是提高苗木成活率,更加是为了降低病虫害的发病几率,一旦苗木因环境不适应就会产生抵抗病害能力减弱,与人类的免疫系统类似,极易被微生物和病菌侵害并滋生,从而引发生物病害。在进行城市绿化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用当地植物物种,或同等环境条件下易于存活的物种,合理引进外来树种,同样是控制生物病害发病的有效手段。

1.3 增强树木生长势,提高抗有害生物能力

树木的生长与人有着极其类似的关系,树木的生长势就像人的免疫系统一样,越是强壮的树木,越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树木根系的发达、枝叶的繁茂、干条的生长等都是树木整体生长势的重要反应。一棵树长势良好的话,可以建立较为完善自我调节系统,对抵御外部生物侵害的能力也随之增强。因此,对于长势较弱的树木应当及时施肥、除杂草,保证土壤含水量、含养量,从而使树木能够得到更多的养分来促进生长,并根据季节进行合理的修建,对于已发现的病枯枝条要及时剪除。或采用其他人工干预手段,营造出病虫害难以越冬和繁衍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

2 现行的几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2.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是当前林业病虫害预防中常见的一种防治技术,多采用生物手段,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干预,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但生物防治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生物防治目前大多是限于对一种有害生物来实施天敌防治。这不仅要对病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同时还要对其天敌生物特性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考察,从而在林间建立病害的天敌种群,来对病害进行防治。但建立种群的关键在于,不能给原有的生态链带来负面影响,这是生物防治技术较难攻克的核心难题。

2.2 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很容易与生物防治相混淆,事实上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生态防治所针对的是环境干预,是通过对有害生物和寄主之间的相互影响因素变化来达到抑制有害生物生长的目的的。例如,对于日本松干蚧的防治,就可以根据它的生长期来进行相应的防治,6月上旬是日本松干蚧的卵囊期,可以针对这一时期的松干蚧卵虫进行杀灭,对于虫口密度较高的寄主树木进行树干打孔注药,用氧化乐果将孔注满,最后将打孔封住,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杀灭效果。

2.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且所针对的病害种类多种多样,是林业有害生物持续治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化学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可采用的化学类制剂与药品也较多,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害来配制不同的药理学特性的杀虫剂或防治剂。化学防治非常常见,大多数的生物病害都可以通过化学方式来进行杀灭,例如杨干象在栽植前可以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40%久效磷乳油50~1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00~200倍液对树干进行全面喷洒,进行预防和除害。只是,现阶段的化学防治首先要保证的是低毒性、高效率,并对病毒种类的抗药性机理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不断提升化学防治的效果。在保证苗木的生物安全前提下,根据病害的致命机理来进行化学手段干预,才是实现有害生物的持续治理,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的最佳方式。

3 结语

除了要进行防治技术方面的深入研究以外,还要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检测体系。首先,要对当地的常见树种或引进树种建立树木档案,其中对各树种的易发生物病害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病害特征、防治手段等。根据地区来划分检测责任区,每个责任区中的树木种类档案都要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记录,一方面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也对常见病害做到了实时监控。特别是在每年春季,病害的多发季节,都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责任区内树木进行病害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录入档案,包括树种名称、分布地点、发现的有害生物种类、发生的时间、危害程度、采用的防治措施以及防治效果等。通过完善的监测体系与多样化的防治方法相结合,才能够保证林业绿化效果,保护树木免受病虫害滋扰,实现林业资源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篇(7)

1.1病虫害持续暴发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近10年来,我国水稻病虫害呈现持续暴发态势,尤其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 Cav.)、纹枯病、病毒病等重大病虫,在各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暴发,并导致稻谷严重减产。如稻飞虱在2005~2010年的6年间年发生面积均超过2000万hm2次。其中,2006年、2007年分别为3267万、3333万hm2次,成为有统计记载以来最严重的暴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在2003~2010年8年间有6年超过了2000万hm2次。二化螟近10年每年发生面积均在1333万hm2次以上,2005年达到1800万hm2次的历史最高位。常发性病害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是影响水稻生产最严重的三大真菌性病害,年发病面积分别为1733万400万、340万hm2(2011年)。害虫的大暴发导致了由稻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的大流行。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virus,RSV)、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virus,RBSDV)以及新病害由白背飞虱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 dwarf virus,SRBSDV)自2000年以来,相继在江淮和黄淮单季稻区、长江以南稻区中晚稻大流行。2010年SRBSDV发病面积120万hm2,损失稻谷46万t。

1.2策略的失当使病虫害防治变主动预防为被动应对

从宏观上看,2007~2011年的5年间,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是同期水稻播种面积的5.07~6.29倍,每季的平均防治次数5~6次,而在2000年、1991年,这一比例仅分别为3.99、2.89倍,每季的平均防治次数在十几年间增加了1倍,是稻田农药使用状况的客观反映。水稻病虫害的频繁暴发固然有其内在的规律及客观因子的影响,但忽视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和过分强调应急防治、片面追求高产而不计成本、不顾及生态承载力的做法,无疑对病虫害的暴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当的防治策略和行为使稻田生态系统失衡,自然控害作用丧失,防治行为形成了依赖农药被动应对病虫,病虫暴发导致大量使用农药的恶性循环局面。

1.3单纯依赖和滥用农药现象普遍存在

2011年,全国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1.513亿hm2次,占各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总面积的34%,在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大暴发的2006~2008年,这一比例高达39%~41%。若单次防治用药量基本相同的话,我国农作物农药使用总量的1/3~2/5用在了稻田中。对江西都昌、广西合浦、湖北沙洋、江苏盐城、安徽广德5个县250户稻农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1~2012年,早稻、连作晚稻每季平均用药次数分别为4.498、6.83次,用药量分别为228.64、480.19g/667㎡。稻田用药次数多、农药用量大,使用拟除虫菊酯类禁用品种或隐性成分的现象十分普遍,而穗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重发,使穗期用药量增高,安全间隔期被忽视,导致稻谷农药残留超标。

2对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反思和调整

2.1对传统的防治策略的反思

针对水稻病虫害常年处于普遍重发、暴发频率大的状况,在稻区推行绿色防控技术,既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又可有效控制病虫为害。保障稻谷产量,首先需要评估稻田的主要病虫种类、全季的各个防治环节、用药品种构成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有效可行的绿色防控策略及与之配套的技术措施。

2.1.1有利因素的发挥

对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可通过水稻植株补偿功能、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天敌自然控害、耕作和水肥管理等措施减轻发生和为害程度。水稻剪叶模拟试验证明,水稻分蘖初期受害程度

2.1.2防治环节控制

水稻每季用药少则3~4次,多则8~10次,对每个防治环节的评估可以发现,生长前期施药防治螟虫,迁入初期防治稻飞虱,分蘖期防治稻纵卷叶螟,大量杀灭了天敌,导致随后发生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由于失去天敌的控制作用而暴发,甚至引起再增猖獗。以稻田生态系统和作物为中心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从全季水稻生理和田间生态的视角去构建防治体系,可避免由于不当的防治行为引起病虫的失控或加剧,或者由于生长前期的防治导致中、后期害虫的暴发。

2.1.3稻田农药的选择

多年来,选择农药以高效、广谱、速效为标准,农药几乎成为控制病虫为害的唯一手段。由于现行的农药评价体系对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采取相同的、单一的评价体系,缺少对生态安全性的评价指标,生物农药对生态环境和稻谷的安全性等优点难以凸显出来,影响了生物农药的推广和应用。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三唑磷、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和化肥可促进稻飞虱生殖,也可影响天敌的捕食行为和功能,引起稻飞虱再猖獗。由于阿维菌素可引起褐飞虱暴发,2011年泰国已经禁止稻田使用阿维菌素,但阿维菌素目前仍为我国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螟虫的当家品种。

2.2绿色防控策略的建立

2.2.1防控目标

转变针对单病单虫进行控制的做法,强调以稻田生态和作物为中心,以控害、减损、高效益为目标,针对本地重大病虫的致灾关键期采取措施,减轻为害,提高种植效益。水稻生长前期,当病虫发生量对稻谷产量不构成严重影响时,则应以自然控害为主。

2.2.2预防重于应急防治

重视预防措施的应用,将防治关口前移至病虫害发生前。如抗性品种和品种多样性布局、水肥管理、深耕、灌水沤田灭蛹、病毒病的避害栽培和阻隔育秧、生态调控、天敌保育等。病虫发生期确需采取防治措施时,则优先应用昆虫信息素、人工天敌、稻鸭共育、微生物药剂等对有益生物影响小的措施,而药剂应急防治是病虫种群量超过防治指标而天敌等自然因子难以控制时的补救措施。

2.2.3防治指标和农药品种的选择

对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强调放宽分蘖期防治指标,涵养天敌,发挥自然控害作用和植株的补偿能力,降低中、后期害虫暴发几率,重点针对对产量影响大的孕穗期和穗期进行防治。提倡选择生物农药、选择性药剂、高含量单剂,在控害的同时要保护天敌,对环境友好,不要求将病虫害斩尽杀绝,能够容忍少量病虫种群和为害损失存在。

3非化学防治关键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3.1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种群控制技术

分别针对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各个发育时期,采取非化学防治措施,对蛹、成虫、卵和幼虫进行全历期控制,总体压低害虫的种群数量,达到不用农药、不造成严重为害的目的。

3.1.1耕沤灭蛹

春季二化螟、三化螟蛹期,稻田翻耕沤田,可消灭70%左右的越冬虫量,有效降低螟虫种群基数。这一行之有效的措施,是二化螟、三化螟种群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具备翻耕灌水条件的稻区仍应坚持进行。

3.1.2昆虫性信息素群集诱杀成虫

性诱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专一性,对稻田有益生物没有直接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对性诱剂组分配比的不断优化和干式飞蛾诱捕器的开发,以及对田间释放技术的研究,大幅提高了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且省工、省力,无需加水,操作简单,全国稻田年应用面积近13万hm2(2011年)。江西崇仁协调应用二化螟耕沤灭蛹和性诱剂防治越冬代二化螟,一般年份不需施药,中等或偏重程度发生年份或田块枯鞘丛率超过8%时,施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控制为害,全代不施化学农药;耕沤加性诱剂防治田,蜘蛛量比化学防治田高2.5倍(2010年),对稻飞虱的自然控害能力增强。

3.1.3人工释放赤眼蜂寄生害卵

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licum)或台湾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nfisum)-5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从2009年开始在长江流域、东北、江淮、西南、华南等稻区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防治效果,至2011年,年累计应用面积约1.33万hm2。湖南邵阳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二化螟,蛾始盛期放蜂,越冬代和3代二化螟平均卵校正寄生率分别为41.8%、45%,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7%、86.3%;防治2代、4代稻纵卷叶螟,平均卵校正寄生率分别为40.6%、41.8%,平均防效分别为83.8%、84.5%(2012年)。

3.1.4苏云金杆菌防治幼虫

苏云金杆菌防治水稻螟虫具有良好的防效和生态效应,是可用于稻田的为数不多的高效微生物杀虫剂之一,但由于受到高效、速效、广谱化学农药的冲击,以及其自身存在的杀虫速度慢、受环境条件影响大、对钻蛀性害虫作用差等缺点,在稻田的使用量严重萎缩。近年来,在“绿色防控”理念的宣传和推动下,苏云金杆菌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高效、低毒、环境友好、无残留等特性被人们重新认识。2008~2009年,安徽、四川、黑龙江、吉林、江西、江苏等多地示范苏云金杆菌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结果表明,其对二化螟的防效65.31%~96.69%,对稻纵卷叶螟药后7d杀虫效果88%~97.17%,14d保叶效果88.11%~90.10%,且具有对稻田天敌种群安全、可发挥天敌的后续控害作用等特点。

3.2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和生物多样性技术防治病虫害

3.2.1生态工程技术

稻田生态工程技术是利用害虫和天敌的pushpull策略、attract-reward策略、attract-kill策略成功控制病虫害的典范。其在生态景观层面上进行人为设计,平衡生物多样性需求,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实现既能保障水稻产量,又具有较高的生态可持续性,将稻飞虱等病虫害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大量的室内和田间研究表明,稻田田埂或田边种植诱虫植物,可诱集二化螟、大螟产卵,减少田间发生量;种植显花植物或保留开花杂草,可为寄生蜂等天敌提供食料,提高寄生蜂对稻飞虱等害虫的寄生能力。浙江金华示范区集成应用了抗性品种、适当调整播种期、田边留草和冬季种植绿肥等措施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稻田养鸭、间作茭白增殖寄生蜂,田埂或田块插花种植显花植物(芝麻和大豆)增殖寄生蜂、田埂种植诱虫植物(苏丹草和香根草)降低田间螟虫种群量等生态工程技术,提高了稻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稻飞虱卵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蜘蛛的数量比农民自防区增加了1~2倍,豆娘和蛙类数量比农民自防区增加了5~10倍,显著抑制了褐飞虱等害虫的种群量。常规发生年份,无需使用药剂防治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水稻产量平均582kg/667㎡,与农民种植区没有显著差异(2009年)。

3.2.2杂、糯水稻间栽预防稻瘟病

成功的案例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我国西南稻区推广杂、糯水稻间栽控制稻瘟病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当地稻瘟病流行的问题。四川在50个县示范推广,云南2002年在90个县应用,面积达到13.6万hm2,恢复使用了94个传统品种,混栽田比净栽田平均增产10.12%。

3.3防虫网、无纺布覆盖阻隔育秧防虫防病

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稻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的流行,导致水稻生长前期用药次数大幅上升,而秧苗期染病是病害发病程度的重要决定因子。因此,既要阻断病毒的侵染,又不增加农药的使用,防虫网和无纺布秧田全程覆盖育秧无疑是一种理想的物理防治措施,可替代杀虫剂拌种和秧田期施药,将病毒的初感染时期推迟到本田,发病程度明显轻于未覆盖对照田和药剂防治田。试验研究表明,采用20目以上白色异型或方型防虫网、15~20g/㎡规格的无纺布全程覆盖育秧,秧苗期控害效果100%,早稻、中稻秧苗素质提高。晚稻高温、强日照条件下,宜用20目防虫网。

3.4稻鸭共育治虫防病控草

从水稻移栽缓苗后至抽穗前,田间放养一定数量的家鸭,利用鸭子在稻间野养,通过鸭子全天候在稻田的活动,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鸭粪肥田,中耕浑水和刺激水稻生育,能显著减轻稻田虫、病、草的为害。贵州省都匀市2008年的示范结果显示,养鸭区与对照区相比,杂草种类减少4种,杂草量减少49.5株/㎡,3代白背飞虱虫量降低74.47%,3代稻纵卷叶螟虫量降低39.88%,卷叶率减少61.32%,纹枯病病株率减少33.1个百分点,病指减少15.65,平均增产95.13kg/667㎡。

3.5微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篇(8)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5-3544-06

目前全世界有122个国家种植水稻(Oryza sativa),约5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世界水稻的总播种面积约为1.57亿hm2,亚洲占世界稻谷总面积与总产量的90%[1,2]。中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大国,稻谷总产量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0%[3]。水稻病虫害是影响中国水稻稳产、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4]。全国每年因水稻病虫害为害经济损失达400万~500万t,且主要以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等病害以及稻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等虫害发生最为普遍[5]。

广东属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广东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随着广东省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峻。为稳定发展广东省粮食生产,广东省政府于2009年在《关于印发建设广东省40个产粮大县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农[2009]178号)中明确了包括从化市、增城市等在内的40个产粮大县(市),并提出了各产粮大县粮食生产的目标任务。水稻是广东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种植历史悠久。2010年,广东省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77.12%,稻谷产量则占粮食总产量的80.56%。近年来,广东省水稻病虫发生种类多,为害程度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2010年,广东省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为860.68万hm2·次,经防治后实际损失稻谷50.12万t,占当年稻谷总产量的4.73%,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基于广东省水稻病虫害逐年加重的态势,广东省在水稻主产区建立了包括韶关市、惠州市、汕尾市、阳江市、茂名市、清远市、湛江市、揭阳市等在内的20个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并制定相关实施方案。为掌握广东省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状况,本研究根据资料的可获得性,以《广东统计年鉴》和《广东农村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开展了1992-2010年间广东省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成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这对广东省制定水稻病虫害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广东省水稻产业发展概况

水稻作为广东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历年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比率均在76%以上。但水稻种植面积却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386.02万hm2下降到2009年的195.27万hm2,30年间下降了190.75万hm2,下降了49.41%(图1)。

从稻谷产量来看,广东省稻谷最高产量出现在1998年,为1 688.53万t,最低产量出现在2008年,为1 003.30万t。由于受自然灾害、劳动力和物质投入减少等因素影响,广东省稻谷总产量也呈波动性下降趋势,2009年稻谷总产量为1 058.10万t,比1978年的1 328.56万t减少了270.46万t,比1990年的1 687万t减少了628.90万t,比2000年的1 528.53万t减少了470.43万t。但从历年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率来看,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率始终维持在80%以上(图2)。

2 广东省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状况

根据水稻病虫害统计资料的可获得性,仅对广东省1992-2010年间的稻瘟病、纹枯病、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状况进行了分析。

2.1 发生面积

1992-2010年间,广东省水稻病虫害发生总面积为11 344.73万hm2·次,且呈现波动式增加趋势。1992年,广东省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为451.01万hm2·次,2010年则达到860.68万hm2·次,增加了90.83%。而从病害和虫害来看,1992年广东省水稻病害发生面积为196.10万hm2·次,占水稻病虫害面积的43.48%,2010年则为237.45万hm2·次,占27.59%。但广东省水稻虫害的发生面积则从1992年的254.91万hm2·次上升到2010年的623.23万hm2·次,占水稻虫害比率分别为56.52%和72.41%(表1)。由表1可知,广东省历年虫害发生面积明显重于病害,且有虫害发生面积所占比率逐年增加、病害发生面积所占比率逐年减少的趋势。

广东省水稻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主要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以及纹枯病为主。1992年,四者发生面积占广东省水稻病虫害总发生面积的79.08%,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81.95%。此外,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两大虫害发生面积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而其他病虫害发生面积则基本保持稳定(图3)。将19年间各病虫害发生面积进行平均,它们占水稻病虫害总发生面积的比率分别是:稻瘟病4.67%、纹枯病22.31%、白叶枯0.67%、三化螟12.90%、稻纵卷叶螟23.16%、稻飞虱20.77%、其他病虫15.52%(图4)。

2.2 为害损失

由表1可知,1992-2010年间,广东省水稻病虫害发生并经防治后实际粮食损失共计达467.33万t,因病害实际损失191.71万t,虫害实际损失275.62万t,且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1992年,广东省因水稻病虫害、水稻病害以及水稻虫害发生造成的实际粮食损失分别为18.19万t、10.46万t、7.73万t,到2010年则分别增加到50.12万t、16.37万t和33.75万t,分别增加了175.54%、56.50%和336.61%。而除个别年份出现特别情况外,广东省历年病虫为害单位发生面积造成的实际损失最大的是白叶枯,其次是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三化螟以及稻纵卷叶螟(表2)。

2.3 发生程度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广东省历年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均表现为中等或中等偏重程度。除白叶枯发生程度历年均属中等偏轻及以下外,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属中等偏重程度;稻瘟病、三化螟则属于中等及以下程度(图5)。由此可见,在广东省上述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均应受到高度重视。

2.4 地区分布

从2010年广东省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及实际损失在各城市的分布来看,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在80万hm2·次以上的地区包括揭阳市(83.67万hm2·次)、茂名市(84.51万hm2·次)、湛江市(80.06万hm2·次),发生面积在60万hm2·次与80万hm2·次之间的地区包括梅州市(60.95万hm2·次)、江门市(60.13万hm2·次)、河源市(60.07万hm2·次);发生面积在30万hm2·次与60万hm2·次之间的地区包括韶关市(55.17万hm2·次)、阳江市(47.19万hm2·次)、肇庆市(45.74万hm2·次)、惠州市(44.01万hm2·次)、潮州市(39.14万hm2·次)、云浮市(36.03万hm2·次)、汕尾市(30.76万hm2·次),其余各市均在20万hm2·次以下。而实际损失方面,损失量在3万t以上的地区依次是阳江市(8.09万t)、江门市(7.50万t)、湛江市(5.03万t)、茂名市(4.36万t)、潮州市(3.04万t)(图6)。

3 广东省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分析

3.1 害虫迁飞性

由图3可知,广东省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的发生面积在2002年以后均有大幅增长,这与水稻害虫的迁飞性具有一定关系。如2008年4月上旬以来,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大量迁入我国南方地区,导致华南稻区虫量迅速上升,农业部紧急部署防控,尽可能控制水稻危害损失。2009年9月以来,广东省晚稻重大病虫害严重,呈现发生范围广、发生量大、为害程度重的特点。

3.2 全球气候变化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大范围流行性、暴发性、毁灭性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流行都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6-8]。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广东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总体趋于一致,且其气候变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高温日数增加,高温酷热;低温日数减少,暖冬突出;降水变率加大,旱涝灾害频繁[9]。此外,温度、降水在不同地区变化差异也较大,如粤东北地区,1995年的年平均气温为20.0 ℃,2010年则为21.8 ℃,升高1.8 ℃;粤东分别为21.6 ℃和22.3 ℃,升高0.7 ℃;粤中与粤西则分别升高0.2 ℃和0.3 ℃。年降水量方面,1995年,粤北、粤东北、粤西北、粤东、粤中以及粤西的年降水量分别为1 506.9、1 171.0、1 766.4、1 512.2、

1 752.4和2 082.9 mm,在2010年则分别为2 104.4、1 416.1、1 419.6、1 350.3、2 353.6、1 952.3 mm,年降水量变化最高达600 mm以上。全球变暖以及降水格局的年际变化必将导致病虫的越冬基数增大,利于“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迁入,并最终导致病虫害的暴发。

3.3 施用化学农药

长期使用、不合理用药等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是生物灾害加重为害的重要原因。为控制水稻虫害,农民不合理地增加防治次数和剂量,杀虫剂的长期使用,使部分水稻害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此外,大多农民在病虫害防治上不能做到对症下药,普遍存在“重虫害轻病害,重后期轻前期,重药剂轻综合防治”的现象。而从季节性有害生物发生动态来看,水稻生长前期防治虫害时因不适当地施用某些杀虫剂会同时杀伤蜘蛛、寄生蜂等有益天敌,从而可能增加虫害的发生机率[5]。

4 防控措施

4.1 加强病虫害的宣传与预测预报

水稻病虫害防控不仅要向农民宣传,也要向各级领导宣传,通过宣传使大家都重视病虫害的防控,以达到全面防治的效果。因此,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进行广泛宣传,明确防治对象、防治时间、防治药剂、防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此外,为准确掌握水稻病虫害情况,各级植保部门及基层农技站应做好病虫害调查研究工作,掌握水稻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发出病(虫)情预报,分类指导病虫防治。同时,各城市测报站应充分利用广东省农作物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录入病虫害监测数据,通过病虫发生趋势图及专家推理,实时进行病虫害预警的多通道,让相关职能部门及广大农民能及时掌握病虫害情况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4.2 科学合理用药

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尤其在病虫害严重发生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为了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中有益生物因子的作用,把农药对环境公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应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合理、科学地施用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一是选用选择性农药。即针对性地选择应用对害虫防效高,但对天敌较安全的农药。如杀虫双、杀虫单、巴丹、叶蝉散、速灭威、混灭威、马拉硫磷等具有一定选择性,对螟虫或稻飞虱防效较高,而对天敌(如蜘蛛)影响较小,同时应避免长期单一用药。二是科学用药。应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农药作用机理以及尽可能保护天敌等选择合适农药剂型与施用方法。如防治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等叶面病虫提倡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防治纹枯病、稻飞虱等茎中下部病虫可用粗雾;为保护叶面天敌,可采用根区施药、秧苗根部蘸药等。此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对稻谷品质要求,选择性地开展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或生物防治。

4.3 扩大统防统治范围,提高专业化水平

广东省于2009年明确了40个产粮大县,2010年确定了阳东县、惠东县、梅县3个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和乐昌市等34个示范区。2010年广东省水稻种植面积为195.27万hm2,而2010年统防统治的目标只有3.33万hm2以上。可见,无论是示范区覆盖地区以及统防统治面积均还存在很大缺口,需要进一步扩大,并积极争取统防统治的政策、项目扶持,认真做好典型引导和措施推动等工作,切实提高统防统治专业化水平。一是严格按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成立要求,积极引导和扶持科技示范户、农资经销户、农技人员、种田大户等成立从事病虫害统防统治方面服务的合作社和专业户,因地制宜建立不同形式的统防统治队伍;二是要帮助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制订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技术操作规程和防治效果评价标准等[10]。

4.4 推广应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技术

IPM技术是指在水稻生产上实现仅靠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的防治手段向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生态环境调节、抗性种源利用等方向发展的一类综合管理与控制病虫害的技术,以实现水稻生产的持续、高效和环保。但目前大多数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农民对IPM技术了解不够,致使IPM技术的推广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可利用电视、报纸、广播、IPM成效展等渠道,向政府领导、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大力宣传IPM技术的意义和成果,以增强他们对IPM技术的了解和认识,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IP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5 大力推广水稻生态种植技术

目前,鸭稻共作、稻鱼(蛙、蟹、虾)共生技术等稻田立体种养技术、稻田间套作技术、在稻田中释放赤眼蜂以及安装频振灯等技术均能有效控制或降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在很多地区得以推广。稻田立体种养技术可以充分利用鸭、鱼等动物的捕食来控制一些媒介昆虫(即消除和切断传播途径),以间接防治病虫害的发生。相关研究表明,稻田养鸭可以有效地控制灰飞虱和黑尾叶蝉,从而间接地减少由上述昆虫携带传播的条纹叶枯病、普通矮缩病、黄矮病、黄萎病等水稻病毒病的发生[11]。而稻田中合理利用间套作、轮作等农业技术,改善群体小气候环境,同时,产生物理阻挡作用或“病虫稀释效应”,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农田生物多样性,从而发挥天敌对作物虫害的控制作用。因此,应大力推广水稻生态种植技术,通过稻田生物多样性利用技术来防治病虫害。

参考文献:

[1] 张德胜,杨浩放,张振臣,等.沿黄稻区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0(8):93-95.

[2] 杨子刚,毛文坤,郭庆海.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市场供求分析[J].调研世界,2011(5):19-21.

[3] 陈 波,范 兵,陈科海,等.基于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论种质资源在水稻抗性育种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2(3):234-236.

[4] 喻大昭,曹雅忠,杨小军,等.农业结构调整与水稻病虫害的持续治理[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5):68-72.

[5] 王艳青.近年来中国水稻病虫害发生及趋势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343-347.

[6] 刘文栋,葛意活,何 燕.气候变化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243-246.

[7] 白 慧.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5):47-49.

[8] 侯婷婷,霍治国,李世奎,等.影响稻飞虱迁飞规律的气象环境成因[J].自然灾害学报,2003,12(3):142-148.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篇(9)

北安市近几年森林病虫的发生已得到有效控制,无较大范围的森林病虫发生,特别是林场的病虫危害已得到根本治理,全年基本做到无病虫发生。从全市调研及各林场的反映来看,发生危害的主要森林害虫、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1.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误区

多年来化学农药一直作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快速高效好方法,平常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一般都是指化学防治,它以杀虫广谱、成本低廉、防治效果好而深受林业工作者的欢迎。但不可否认的是,滥用化学防治这一手段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害虫种群变化频繁,种类增加,数量增多,用药次数越来越多,用药浓度越来越高,出现森林防治药害及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1.1森林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机制的不健全

北安市在森林病虫预报与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因近年随着机构变动,人员外流、经费不足等原因,除市的病防站运转正常外,其他乡镇大多运作艰难,有的已名存实亡停止了此项工作。

1.2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

在防治工作中,森林害虫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①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②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的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③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2.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

2.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近年来,我省开始实行森防目标管理,发生面积逐年减少。但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2.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

目前,全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由于我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

2.3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3.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对策

以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核心,根据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林业措施和栽培技术,改造森林环境,使其对森林和有益生物生长发育有利而不利于害虫和病菌的生长、发育、发展,使病虫种群降低到经济损害水平以下,达到保护森林,提高森林质量之目的。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是以森林病虫害防治为主,以生物防治为辅,结合物理机械防治,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由于森林病虫害具有突发、反复、毁灭、常发和长期等特性,因而在防治中应狠抓前期预防,控制中期发展,加强后期防治,把各种防治措施有机结合,综合控制病虫发生,确保森林安全。

3.1完善森林病虫预测预报网络

搭建信息平台,共享资源,指导并服务生产。充分利用病虫测报信息,对森林病虫灾害性事件实时监测,对暴发性病虫实时监控,快速反应,从容应对。建立害虫发生的预警机制,为防治工作做前期准备。确立主要、优势害虫,科学制定防治阈值。分析气候环境动态,调查害虫发生基数,根据当地森林病虫档案,抓住森林主要发生的害虫进行密切观察、跟踪,掌握其发生态势,确立主要防治对象,兼顾防治其他害虫。森林中不可能仅仅只有1种害虫发生危害,所以在防治实践中,要以森林虫口复合发生指标来确定防治阈值。

3.2提升林业防治意识,强化林业防治措施

除草、耕翻、整枝修冠、束枝剪梢、挖病株、掏蛀屑、刮虫卵等。把森林病虫防治贯彻营林管理的全过程,将营林管理的各项工作与防病治虫相联结,营造“防重于治”的氛围。

3.3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为了防治森林病虫的危害,开发安全、高效的能替代化学农药的生物杀虫剂是防治害虫的趋势,当然,天敌的保护与利用也必须高度重视。

3.4科学合理地进行化学防治

在森林病虫的防治中,化学防治起主导作用,应选择防治森林病虫的专用农药。一是在目前农药市场品牌、品种纷繁中筛选适合森林病虫防治的农药;二是根据森林病虫防治特点,有针对地开展森林病虫防治专用农药的研发,保证生产安全。抓住关键时期,科学用药,以最小最便捷的投入取得最好的病虫防治效果,由于营林建设的责任制形式,决定了森林病虫的防治必须实行统防统治,统一筹集资金,统一用药,统一技术要求,统一防治时间,从防治时间来看,能抓住最佳防治适期,从防治空间上看,能增加防治效果。抓住森林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改进喷药技术,提高农药有效施用率,针对优势害虫的发生,选择对口农药,一药兼治、混配兼治,注意配药对水应严格按照用药数量和浓度标准,规范配制,保证用药量。根据森林不同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及药械、害虫发生部位、农药类别确定施药方法。

3.5提倡应用物理机械法防治

利用害虫对光、温等的特殊趋性和习性,采用黑光灯诱杀、阳光杀虫、食料诱杀、潜所诱系等防治森林害虫。

3.6重视灾害性气候对森林病虫发生预警机制

灾害性气候是指由于气候异常或异常气候条件而使树木生长环境遭受危害或破坏,其主要特点有:①来势比较突然;②发生频率较高;③受害面广、量大。灾害性气候除本身直接危害森林外,由于其对环境的改变,使得森林病虫的发生也出现了异常。例如,一些地区常会出现大范围的旱情,不但影响夏季森林生长,还会引发森林病虫害的暴发成灾。为此,森林病防专业人员必须关注气候动态,根据中长期气象预报,特别是有可能发生的灾害性气候变化,结合当地森林病虫调查基数、可能发生种类,利用森林病防网络及现代信息平台,建立预警机制,准备多套防范预案,服务森林病防工作。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区别篇(10)

在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前,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多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其致命缺点是不仅杀伤天敌,而且会对生态坏境造成污染。因此,多年来相关科研人员探索和实施了多项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策略,包括营林措施、生态调控、人工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控措施,目标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保护环境。提升林木可持续控灾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何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林业有害生物,需要运用精准的科学技术手段,包括测报、检疫和防治。一方面,通过实施各项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和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抓住每个关键的精准环节,减少土地不良投入品的使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所采用的是综合防控策略,以各项绿色防控措施为主展开。当出现突发事件需要启动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时,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是必要的,此时需要通过科学选择、配制药剂,实施精准打药,控制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随着北京市两轮百万亩平原地区平原生态林建设基本完成,在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至关重要,关乎多领域发展,对森林生态环境、森林资源保护具有长远意义。

1平原生态林建设与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

1.1平原生态林建设类型

根据区域位置和主导功能,平原生态林建设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生态涵养型、生态廊道型、景观游憩型、综合利用型。在北京市两轮百万亩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中,2012—2020年,大兴区共建设生态林面积1.9万hm2,主要分布在5个区域,涉及全区14个镇,栽植的主要绿化树种包括常绿树、榆树、白蜡、臭椿、柳属、杨属、槐属及其他各类乔灌木,树种分布面积分别为常绿树0.15万hm2、榆树0.13万hm2、白蜡0.17万hm2、臭椿0.02万hm2、柳属0.11万hm2、杨属0.8万hm2、槐属0.17万hm2、银杏0.11万hm2以及其他各类乔灌木0.26万hm2,森林资源面积迅速增长。

1.2平原生态林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

在北京市两轮百万亩造林计划完成过程中,大兴区由于苗木短缺,大量外调苗木在检疫复检中发现了多种新的林业有害生物。高质量的工程设计要求引进栽植多个品种的白蜡树种,全区白蜡树种种植面积增加,与此同时,林业有害生物白蜡窄吉丁随苗木外调从外埠传入且为害日益严重,有些地块出现白蜡树成片死亡的现象。依据2015—2016年大兴区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及近几年实际发生情况调查显示,大兴区平原生态林发生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以下3类。1)食叶类害虫。主要包括有春尺蠖(ApocheimacinerariusErschoff)、国槐尺蠖(SemiothisacinereariaBremeretGrey)、柳蜷叶蜂(AmauronematussaliciphagusWu)、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柳毒蛾(Stilprotiasalicis)、榆兰叶甲(Pyrrhaltaaenescens)等。2)刺吸类害虫。主要包括有斑衣蜡蝉(Lycormadelicatula)、草履蚧(Drosichacorpulenta)、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ciliateSay)、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fraxinusTang)等[1]。3)蛀干类害虫。主要包括白蜡窄吉丁(AgrilusplanipennisFairmaire)、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双条杉天牛(Semanotusbifasciatus)、桑天牛(Aprionagermari)等[2]。

2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多年来,科研人员积极探索科学防治对策,倡导绿色防控理念,全区大面积推广使用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使得大兴区平原生态林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得到了有效治理。文章研究了大兴区平原生态林4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并实施了绿色防控技术,提出了适合大兴区平原生态林的绿色防控策略。

2.1柳蜷叶蜂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2.1.1柳蜷叶蜂发生特点柳蜷叶蜂(AmauronematussaliciphagusWu)为叶蜂科(Tenthredinidae)蜷叶蜂属(Amauronematus),是一种食叶害虫,大兴区林保站于2005年4月初首次发现柳蜷叶蜂,经鉴定在北京市属新记录种[3],随后研究了该虫在大兴区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壤浅土层l~5cm内越夏、越冬,主要特点是发生时间较早,为害特点是以幼虫取食柳芽和芽尖内层组织,造成柳芽无法正常生长,柳叶不能正常展开,叶芽扭曲、皱缩形成虫苞。当为害严重时树冠虫苞累累,柳芽枯萎;幼虫取食柳芽,待叶苞干枯落地后,与其一起掉落在地上的幼虫有部分害虫会沿树干爬行上树,再次为害叶片,严重影响柳树的生长发育和绿化景观的完整性[4]。2.1.2绿色防控技术1)全面布控预测预报网点,实时监测虫情动态。全面布控林业有害生物柳蜷叶蜂预测预报网点,做到科学化监测、科学布点。根据该虫寄主柳属植物在全区的分布,布控柳蜷叶蜂监测网点,结合物候期监测柳蜷叶蜂各虫态的发生动态,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预测信息,以此科学指导全区防治工作有效开展。2)应用物理方法有效防治,防止其扩散蔓延。大兴区多年防治效果表明,柳蜷叶蜂成虫期是最佳防治时期,物理方法防治效果最佳、成本最低,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和为害程度。具体方法是利用柳蜷叶蜂成虫趋色性,即对黄绿色的敏感性,在3月上旬成虫出蛰前,在树干胸径处缠20cm宽的黄绿色胶带并刷涂粘虫胶,诱杀成虫及粘杀落地后再次上树为害的幼虫[5],待5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结茧越夏、越冬后,将胶带取下集中收集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及对树体造成不良影响。该防治方法是柳蜷叶蜂防治技术方面的一项重大突破,使用的黄绿色胶带及粘虫胶均为无公害材料,不仅防治成本低,而且还避免了药剂防治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可以大面积推广无公害防治措施。

2.2春尺蠖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2.2.1春尺蠖发生特点春尺蠖在大兴区属早春食叶害虫之一,该虫在北京市1年发生1代,以蛹越夏、越冬,每年2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出土,4月中下旬为幼虫为害暴食期。该虫寄主植物为杨树、柳树、榆树等,该虫为害特点是具有暴食性、发生期早,片林更容易发生虫害。当虫口基数大、为害严重时,能将片林或林网内树叶全部吃光,造成树势衰弱,导致蛀干害虫、次生病虫害发生严重,从而引起林木大面积死亡。随着北京市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的实施,寄主面积迅速增长,全区布控的监测网点监测结果显示,平原生态林内春尺蠖每年都有发生,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对生态林景观效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2.2绿色防控技术1)物理方法防治。该方法又称阻隔法,根据监测结果,每年2月中旬在发生区林内,在树干胸径处缠绕20cm宽的黄色胶带并涂刷粘虫胶,阻隔雌成虫上树产卵,使其将卵产在胶带以下,孵化幼虫后爬行上树被粘虫胶粘杀,该物理方法防效显著。2)植物源药剂喷雾防治。幼虫早期为害树冠下部,在低龄幼虫期(3龄前)用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重点在树冠下部枝杈喷雾,间隔3~4d喷施1次,连续喷雾3次。3)植物源药剂烟雾机喷烟防治。根据监测结果,在幼虫发生初期和高峰期,使用甘油、水、苦参碱(喷烟型)喷烟防治。大兴区多年防治结果表明,以上3种方法防治春尺蠖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春尺蠖的发生。

2.3国槐尺蠖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2.3.1国槐尺蠖发生特点国槐尺蠖是槐属最主要的林业有害生物,在北京市大兴区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大兴区四旁林带、生态林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多年监测表明,国槐尺蠖的发生概率受气候影响较大,春季温度较高、夏秋季节降水较少及冬季降水较大有利于越冬蛹的存活,容易导致翌年发生国槐尺蠖的数量增加。寄主植物包括国槐、黄金槐等,面积为0.17万hm2,占平原生态林总面积的8.9%,分布面积较广。为害特点具有暴食性,初龄幼虫仅取食嫩芽、嫩叶,叶片被剥食成圆形网状;2龄幼虫取食叶片,被为害的叶片呈缺刻状;3龄后幼虫食量增加;5~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可将叶片啃食成大的缺刻,残留少量中脉。当发生国槐尺蠖虫害时几天内即可把整株大树叶片吃光,幼虫下垂随风飘散,并吐丝排粪,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绿化景观的观赏价值。2.3.2绿色防控技术多年来通过设立监测预报点、推广应用灭幼脲3号、苦参碱等仿生、植物源药剂以及物理方法杀虫灯诱杀技术等综合措施,防效良好,确保绿色生态环境安全。1)做好虫情监测预报。大兴区平原生态林寄主植物槐属面积为0.17万hm2,多为片状栽植。合理设置监测测报点,在监测点内调查该虫的发生动态,包括越冬基数调查等,特别是要掌握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初期、盛期,提供准确的时间,抓住最佳防治期,做好第一代防治工作,虫情监测预报工作是全年有效防控该虫的基础。2)成虫期杀虫灯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林地内悬挂一定数量的杀虫灯,在夜间诱杀国槐尺蠖成虫及其他鳞翅目害虫成虫。该项技术已在大兴区推广应用8年,考虑到其他鳞翅目害虫成虫羽化期比国槐尺蠖成虫羽化期早,每年4月1日开始开灯诱杀成虫。使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可减少打药次数,有利于保护环境,防治效果显著,应在平原生态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3)低、高龄幼虫期植物源药剂防治。低龄幼虫期植物源药剂防治,据大兴区多年监测和气候特点,该虫在5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孵化始见期,5月中旬进入低龄幼虫期,此时为防治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要做好虫口密度调查工作,依据虫口密度确定防治标准,依据防治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进行防治。选择植物源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或喷烟防治,用20%灭幼脲3号1500倍液或20%除虫脲悬浮剂6000倍液喷雾叶面,喷药质量是防效的关键环节,要求喷药时均匀细致。高龄幼虫期植物源药剂防治,该虫在大兴区1年发生4代,每一代防治要特别监测高龄幼虫期,因为该虫幼虫进入高龄期后,食量增大,几天内就可吃光整树叶片,此时为最佳防治期,可使用1.3%苦参碱乳油1200倍液喷雾防治或采用喷烟防治。

2.4白蜡窄吉丁为害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2.4.1白蜡窄吉丁为害特点白蜡窄吉丁在大兴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韧皮部、木质部或边材坑道内越冬。成虫发生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幼虫为害期为6月下旬至10月中旬,幼虫多为害枝干浅表层,8月中旬部分幼虫进入木质部,10月中旬幼虫开始在坑道内越冬。1)隐蔽性强。寄主植物白蜡受害后典型症状是第一年树势衰弱,主干外观无明显异常;第二年主干出现纵向裂缝;第三年展叶后出现树液外渗的现象,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可见填满幼虫粪便的“S”型蛀道,主干可见“D”字形羽化孔,树干基部常发生萌蘖。2)致死率高。光照条件良好,郁闭度低,胸径10cm以上寄主容易受害,轻者树势衰弱,重者2~3年内树木枯死。3)传播速度快。在北京实施两轮百万亩造林过程中,大兴区栽植了大面积白蜡树种,截至2020年底,种植面积已达0.17万hm2。由于白蜡窄吉丁隐蔽性较强,大量外调白蜡苗木造成了白蜡窄吉丁的传入,再加上前期管护不规范,为害面积较大,已经造成部分地块白蜡树死亡,因此为防止白蜡窄吉丁蔓延扩大,开展巡查监测、综合防控工作十分必要。2.4.2绿色防控技术1)成虫期监测与防治。在白蜡树林地设置黄绿色白蜡窄吉丁专用色板监测成虫,用量为1~3个/667m2,每隔30d更换1次,一旦诱集到成虫必须开展防治作业。首先,白蜡窄吉丁成虫具有趋色性,可在林地悬挂黄绿色粘虫板并刷粘虫胶诱捕成虫;其次,在林地悬挂性诱捕器,利用性诱捕器捕杀白蜡窄吉丁雄成虫;再次,采用无公害药剂封干处理,即在成虫羽化盛期,每隔7~10d用绿色微雷等微胶囊剂封干处理,防效显著。2)幼虫期生物防治措施。幼虫期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进行防治,比如白蜡吉丁柄腹茧蜂、棒小吉丁矛茧蜂等天敌,从而控制白蜡窄吉丁的扩散蔓延。人工创造环境招引啄木鸟,如在林间悬挂或捆绑心腐木段供啄木鸟营巢定居。3)加强监测测报工作。鉴于白蜡窄吉丁具有隐蔽性,为害白蜡树较为严重,防控较为困难以及白蜡树种在大兴区分布广泛,各生态公益林管护单位或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加强监测测报工作,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巩固绿化成果。

3结束语

实施绿色防控综合技术,不但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次数,而且还可以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节约成本,利于各类天敌种群繁殖。通过对大兴区多年防控实践中应用多项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得出,这4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防效显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合北京市平原地区生态林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随着科技的发展,应不断创新和发展绿色防控技术,为北京市森林绿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仲国庆.浅谈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综合技术[J].农家参谋,2021(2):170-171.

[2]杨译.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及发展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36):34-35.

[3]李莉.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2):96-97.

上一篇: 生产企业战略规划 下一篇: 浪费粮食的看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