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的来源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6 14:46:37

规模经济的来源

规模经济的来源篇(1)

[中图分类号] F4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1-0001-04

本文是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03JZD0017)的总结成果之一,并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资助(留金出[2007]3020)。

资源型产业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动力,是国家经济战略布局中的关键领域。当前,西方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特点是少数规模巨大的资源型企业控制着本领域的矿产资源生产和贸易,并且,由于资源型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力的日益提高,国家投资随之增加,使资源型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张。就我国而言,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的背景下,研究资源型企业的规模经济问题,为我国资源型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西方学界对资源型企业规模经济的理论认识

资源型企业为何规模巨大?对此,西方学者的解释是资源型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由大量经济学文献证明,钢铁、有色金属等资源型产业的规模经济曲线呈L型或U形,即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递减,或至少达到某一规模之后,其成本曲线才递增。针对资源型产业的规模经济特性,西方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了不少相关研究,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一)规模经济适用于资源型产业的生产模式

西方学者认为,资源型企业的生产模式决定了规模经营能获得更多利润。以钢铁产业为例,钢厂通过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程序,在同一个工厂内将粗铁炼成钢坯,再将钢坯加工成半制成品,这就节省了加热粗铁和钢坯时所需的燃料及设备,实现技术互补的生产过程。既便各生产阶段在空间上是分离的,拥有从原料生产到初级加工再到最终制造业的大型企业的优势仍十分明显。因为它们不仅可以恰当地调整各阶段产品的产量,而且能在内部调整价格以保证整体的收益,减少风险。同时,矿产资源具有伴生性特征,往往同一矿山可产出两种以上的有用矿物,如铜矿中就常伴生铜、铅和锌三种产品。大型企业通过综合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明显低于分别生产铜、铅、锌的采选企业和冶炼企业;资源型产业某些中间环节的产品所包含的知识产权具有“共享性”的特点,即在交易中只涉及使用权的转让的前提下,产品售出会导致产品生产的相关信息的转移,使产品通过市场交易有泄密风险。这促使受化工技术和自然影响较大的资源产品以及矿藏地理分布集中的原料产品的生产厂商有实行内部化经营的动机和原因,从而形成规模经济。

(二)规模经济能有效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

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的自然资源。它的消费存在即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不对称”问题。即本期的消费将剥夺未来消费的可能,而市场不能传递正确的价格信号。既便市场机制运转正常,资源产品比价合理,资源产品的实际价值往往也被低估。因为市场作为协调即期需求与供给的工具,对资源产品的未来需求是难于涵盖的。所以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必须体现适度集中,它一般属于接近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市场只有在形成规模经济的情形下,才能避免产业内过度竞争及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首先,资源的利用效率可通过单品种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实现。如乙烯装置是石油化工的核心装置,其规模大小决定了其产品的经济效益。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对乙烯装置的调查表明:以75万吨/年产成本为100%计,产能下降到50万吨/年,平均成本上升4~9%,产能下降到20~25万吨/年,平均成本上升14~33%。其次,企业还能通过将几个产品生产线设在同一个厂区,或者联合多个企业在一个地区集中形成“城市化经济”。这种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原材料,节约运输费用,促使下游产品也达到规模经济的规模。最后,若生产格局高度分散,政府的监管难度将大大加强,许多企业往往能在隐蔽的状态下成功躲避税收与法律约束,导致市场的混乱与资源的浪费。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在政策上支持资源型产业的规模经济以规范资源市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规模经济能克服资产专用性带来的风险

资源型产业具有十分强的“资产专用性”。如昂贵的炼钢设备只能用于生产钢材,这使资金一旦投入便会带来巨额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大,企业的灵活性就越低,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大量事实表明,具有规模经济的大型企业能很好地避免资产专用性带来的缺点。一方面大型企业可以更便宜地获取投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多角化经营可以使企业投资方向的转移在内部进行,当企业的一种产品生产的发展出现困难时,可以很快把投入该产品的生产资金抽出来,投入到其他利润较高的产品生产中去,以降低投资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存在规模经济的大型企业可以影响矿产生产的格局;它们能够在众多备选开发矿点中选择在什么时间、以什么速度开发哪一个矿点,甚至可以在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风险较小的地区进行勘探以提高开采成功率。随着开采成功率的提高,资产专用性带来的风险也能相对降低。此外,大型资源企业潜在生产中心的多样性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灵活性,使它们可以对经济条件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

(四)规模经济可以提供矿业生产所需庞大资金保障和高新技术支持

由于资源分布的非均匀性、资源的有限性使得资源型企业受资源与技术条件的限制较大,因此在西方学界,资源型产业被认为是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行业。一方面,目前找矿和矿产生产所需要的资本巨大,矿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对稀有矿产资源的竞争而非产品的竞争,所以新企业进入资源型产业会遇到很大的资金壁垒。能够完全克服此类资金障碍的公司,要么是已经很大并想使其利益多样化的公司,要么是由政府建立的公司。另一方面,产业中“老企业”凭借其对技术知识和专门知识的控制而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企业的规模庞大使它们能整合整体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使技术的规模经济得以实现。大型企业集团更可利用专利法的保护其拥有的技术库,形成技术垄断。

以上西方学界的分析可谓提纲挈领,其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阐明了资源型产业的自身发展特征决定着资源型企业规模经济的性质。但笔者认为,西方理论缺乏对作为规模经济主体的企业进行细致刻画,因而尚还不足以解释我国资源型企业规模经济缺憾的现状。那么,我国资源型企业的现状与西方理论解释有何差别,为何我国资源型企业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下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二、我国资源型企业的规模经济现状分析

(一)我国资源型企业的规模经济现状

我国资源型企业无论是与国际大公司、大集团相比,还是同国内其他企业相比(从集中度来看)规模都明显偏小。以煤炭产业为例,据统计,我国约有2万余家规模不等的各类煤炭企业在从事煤炭生产,但行业中没有一家(甚至几家)企业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也没有任何一家(甚至几家)企业能对整个产业具有重大影响。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4一直低于10%,CR8一直低于15%。①当前,国有重点煤矿矿井平均生产能力仅80万吨,而世界先进产煤国的矿产年产规模平均在200万吨以上。即便是我国规模经济已相对发达的石化工业,其规模仍依旧偏小。1999年全球乙烯炼厂平均规模约540万吨,其中最大炼厂规模4,085万吨,最大单套蒸馏能力1,250万吨;而我国乙烯炼厂平均规模仅160万吨,最大炼厂规模只有1,350万吨,最大单套蒸馏能力只有800万吨,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②此外,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的经营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以煤炭产业为甚,中小型乡镇煤炭普遍赢利,而国有重点大型煤矿则亏损严重。目前,国有重点煤矿各种债务总负担854.19亿元,其矿井生产能力利用率仅88%,闲置能力达4,426万吨。③概言之,我国资源企业与发达国家资源企业发展相比基本处于“多而散,散而乱,乱而差”的局面。

(二)企业体制缺陷是我国资源型企业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资源型企业可以通过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特征达到规模经济。但为何我国资源型企业尚未形成应有的规模经济呢?这需要对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进行深入研究,从历史与现实、经济与社会的视角对我国资源型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予以全面、深入地把握。

我国不是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按照企业追求利润(收益)最大化的要求来组建和发展资源型企业的,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要素不断增加和完善的过程中,在多数资源型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资源型企业的投资权、资本经营权仍受政府控制,或受特殊体制因素的羁绊(如条块分割),所有制体制改革不完善,出资者、经营者的权益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因此,我国资源型企业与西方资源型企业存在一个本质的区别――企业体制。①我国资源型企业与西方大型资源型企业的企业体制相比,主要以下面四方面约束着规模经济的发展:

1.企业体制中成长机制的缺失。根据经典规模经济理论,西方企业是在由小变大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经营体制、更新设备、采用更高效的采矿方法等手段追求高劳动生产率和低成本,达到企业的规模经济。而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之所以规模大,不是小企业自身增长和扩张的结果,而是一开始就是作为大型企业创办起来的。国有大型资源型企业在中国这种特殊身份就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技术效率的改善机制,即所谓“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在这种机制下,国家给予企业定期的投资、固定生产任务和限定产品收购的价格,因此我们可以把国有资源型企业的成本假设为在一定规模内趋向于定值。由于通常技术效率与成本高低是负相关的,故在一定时期内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是一条平缓的曲线,于是对应的成本也就趋向于一定值,与规模增长相伴的是规模不经济。同时,我国资源型企业由于没有经历企业成长期中完善企业制度的过程,折旧提留体制与设备更新体制不合理,导致开采用设备和生产工艺无法及时更新,许多设备在建厂后就几乎没有更新过,还有相当多的矿产企业仍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挖矿,车拉肩扛或畜力运输,规模经济根本无从谈起。通过对比能看出由于成长过程的缺失导致我国大型资源企业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于自身发展规律的企业成长体制。

2.企业办矿体制与企业体制的“地方性”约束了规模经济发展。外国的资源型企业为集团企业制,其公司下常有多个矿山,跨省(州)、甚至跨国开采矿山。这不但体现出横向一体化的规模经济的优势,更体现其管理成本节约的规模经济。而我国资源型企业的模式一般是“一企一矿”制的模式。本地的矿山就是企业的全部,企业规模无法在原基础上扩大,无法与西方国家多矿山企业规模相比。因此,我国资源型企业只能存在单个矿山内部规模经济的可能,几乎不存在横向企业规模经济。我国资源企业办矿体制的另一个特点是“地方性”。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各地方在局部利益驱动下,对中小资源型项目的投资急增,大量小企业涌入矿业,并利用地方保护主义形成市场割据。处于矿业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由于体制的“地方性”和行政区划所限定的市场空间制约,无法寻求进一步的规模扩张。这使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社会资源无法以较低的成本集中地配置到具有较高规模经济水平的大中型资源企业。

3.我国资源型企业集团体制有待深化。根据企业发展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西方资源型大企业集团都实行股份制,组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规范开展经营活动。集团公司直接控股、集团公司间相互掺股、持股,构成了一个上下纵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经济联合体。相比之下,我国资源型企业集团经济体制存在诸多问题,约束着规模经济的发展。从股权结构上看,大中型资源企业集团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隶属于中央各部门,城市政府作为管理主体却难以参与这些企业的生产要素配置。这与传统国有企业体制相比,企业的集团化实为换汤不换药。从公司治理机制上看,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发挥相应的监督与制衡作用。资源型企业集团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集团的组织结构上看,普遍存在没有理顺母子企业关系的问题。组织结构的混乱导致资源企业资金利润率和资金利税率均低于全国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资源型企业全员劳动效率低于国有重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源型企业集团的功能建设尚需加强,使企业集团能更有效履行投融资功能、决策功能、战略规划功能、技术开发功能和市场营销功能。

4.企业办社会的体制令生产成本高居不下,难以形成良性规模经济循环。与西方大型资源企业相比,我国国有大型资源企业的社会负担要重得多。企业办社会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形式,经过几十年的沉积已铺了过大摊子,耗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企业办社会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企业营业外支出过大,使企业运作成本的付出与企业效益最大化的要求相矛盾,以致企业投入大,产出小,效益低下,不能适应规模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体制下,企业越大,企业办社会的份额就越大,企业负担也就越严重,阻碍着规模经济的实现。

三、几点认识与建议

由上文分析,企业体制方面的约束阻碍了我国资源型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因此,我国资源型企业必须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制定促进资源型产业规模经济发展合理化的方案,提高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资源型企业充分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针对我国资源型企业、尤其是老工业基地的资源型企业的特殊现状,政府对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建议,我国资源型企业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和调控下,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重塑资源型企业成长机制,推动资源型企业规模发展。资源型企业应该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彻底改变过去依靠政府投资和政府补贴的生产体制与模式,积极推动企业体制的市场导向性。同时利用现代企业制度的方法重新计算企业资产价值,以科学合理的方式重新计提资产折旧。正确处理企业发展规模和设备更新换代的关系,把规模扩大建立在设备的更新换代和采用高效率采矿方法的基础上。政府与企业关系必须分清,尽力避免“预算软约束”对于企业体制发展与创新的负面影响。政府还应该正确引导资源型产业体制改革的方向,对资源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资源企业规模经济有效发展。

2.改变旧的办矿体制与打破企业体制的“地方性”。首先是改革原来体制下对资源型企业的区域管制,改革单矿山企业制为多矿山企业制。可以尝试有计划地把区域内几个有潜力的矿山企业合并为多矿山企业,使区域内实现规模经济,同时把改革所节约的管理费用转变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的投资,促进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其次,推进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避免行政管理部门利用行政手段来干预资源型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尤其要消除影响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跨国企业集团发展的障碍。中央政府应该着力调和地方政府之间利益,防止地方政府因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国家大局的行为的发生。同时促进行业协会制度的形成,改变资源企业地方割据的局面,推动资源型企业的跨省区发展。这里提到的行业协会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生成的一种民间(市场性)组织,是市场在追求效率中自发]化的产物。它的主要作用是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从而促进市场机制的规范化、秩序化。

3.深化资源型企业集团经营体制的改革,改变混乱的母子公司关系。要使矿业企业集团形成合力,实现规模经济,减少内耗,就必须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条件具备的矿业企业集团,也可由控股经营公司向纯控股公司转化,精简母公司职能机构,将生产经营功能向子公司转移,充分调动每个企业成员的积极性,同时将母公司精力集中于战略规划管理,发挥投资决策、扩大融资、市场开拓和协调、研究与开发、财务监控和重要人事管理的功能,形成强有力的战略决策中心,投融资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销售服务网络。

4.打破企业办社会的束缚,促进企业规模经济发展。要真正解决资源型企业“企业办社会”的约束,其关键是政府重新接管应该由其负责的公共设施和提供的公共服务,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政府应先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然后把原来由企业负担的社会服务机构“关、停、并、转”,最后建立整个地区统一的公共服务机构。当在把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彻底剥离后,企业可以把节约的企业基建投资资金转变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的投资,令这部分资金的运用效果产生质的变化,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Scale Economy for Resource-based Enterprise

Zhang Jiaxin,Chen Yifu

规模经济的来源篇(2)

能源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口的快速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世界能源需求量急剧增加。 能源系统的发展是一个能源-环境-经济三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城市能源供应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的好坏是由市能源供应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的。分别由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出版的《世界能源展望2006》和《国际能源展望》都预测了2030年全球能源供需的形式,结论基本相同: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次性能源需求在未来20-25间仍将以1.6-2.0%的增长速度不断增加,化石燃料仍将以80-85%的比例占据着一次性能源结果的主导地位[1]。目前,能源供应紧张、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环境持续污染、温室效应加剧为特征的能源危机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3]。同时,能源问题作为一个战略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的关注。

中国的能源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以煤炭为主的固有能源结构,大量燃煤发电排放的SO2、NOx、烟尘会造成严重的局域环境污染,同时大量排放的CO2会导致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构成长期的挑战和压力[4]。由能源活动所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区域的空气污染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人类健康,而这也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长期曝露与受污染的空气环境中将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例如加大患癌几率、加重呼吸疾病和过敏风险、使心脏病患者病情加重。空气污染物如SO2、NOx、PM10,当它们的浓度到达一定水平时,将会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大凶手。

因此,开发符合成本效益的的能源系统优化模型,以满足基于健康的空气质量标准是非常必要的。针对目前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政府部门或科研机构为帮助决策者对环境、发展、经济、生态进行定量综合协调和决策,达到最大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我国目前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根据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开发出更先进的方法有效地管理和维护当地空气质量安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1 确定性能源系统模型

世界经济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供应短缺,能源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更高环保需求和其他要求的持续挑战。此外,能源规划涉及能源、环境、社会、经济和气候等多个重点领域问题,例如,能源系统发展要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等等问题。为了处理能源资源价格上升、能源供应短缺和能源结构不合理等引起的问题,研究人员利用各种的数学算法开发出了大量的能源模型,以便解决存在于能源系统中的动态性、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等问题,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合理的决策支持。自1970年以来,大量能源规划及其相关模型已经被开发出来。如MEDEE模型、ERIS模型、AIM模型、CGE模型、MACRO模型和3Es-Model模型等。上述模型可以利用数学表达式对能源系统的各个构造部分及其各种变量间的关系进行表达,以便研究全球、区域等多种层次的能源供需、结构变换、技术发展及相关政策评价等各式各样的问题。同时能够加深对能源系统的活动机理的理解,并可为制定前瞻性、高效性、系统性、科学性的能源发展战略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用于解决能源资源分配、能源结构优化、能源系统扩充、新能源发展、环境大气质量环境控制等问题。

2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能源系统规划

能源管理系统一个含有大量的不确定性系因素和影响因素的复杂系统。例如,未来的能源供需量、能源技术转换以及扩充等很难用一个确定的值来预测。在优化的如果忽略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决策支持不够全面,甚至无效。区间数、模糊集和概率分布都是不确定因素的表现方式。为处理这些不确定性,许多研究者开发了如随机、模糊和区间规划等数学方法,并广泛应用于能源和环境系统管理。

2.1 随机优化

随机数学规划(Stochastic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简称 SMP)可以有效地处理能源系统中以偶然性和可能性表现的随机不确定性信息。SMP还可以分析随机参数对能源系统整体不确定性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帮助规划者加深对系统中不确定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并进一步帮助决策者分析与经济惩罚相联系的各种规划机制。在近几十年间,许多SMP方法被开发出来,并有许多的能源系统规划模型在以SMP的规划方法为基础被构建了出来。

2.2 模糊优化

模糊规划(Fuzzy programming, FP)通过将模糊集理论加入到普通数学规划框架里从而形成。模糊规划含有模糊弹性规划(Fuzzy flexible Programming, FFP)和模糊不确定性规划(Fuzzy possibilistic programming, FPP)这两类规划。用模糊集的方式来表示弹性约束和系统模糊性,再将它们与一般数学规划相结合,便形成了FFP模型。在FPP模型中,在一般数学规划框架加入模糊系数,便可以形成多种中间模型。同时在其他数学规划框架中也加入模糊集理论,如模糊整数规划、随机规划以及模糊动态规划等。

2.3 区间数学优化

数学规划(Interval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简称 IMP)方法可以用来处理能源规划中以区间值形式出现的不确定性信息。其中,区间值为以知区间上、下限但不知到区间具体分布信息的区间数。所以即便得不到所需数据的概率分布函数,区间数学规划也能在能源规划的实际应用中较为容易地获得数据。通过该方法可以直接将不确定性信息与优化过程和输出结果联系起来,且不会不会产生复杂的中间模型。其中,由Huang等[5]提出的区间线性规划方法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区间规划方法,此方法大多应用于不确定条件下的能源系统规划。区间数学规划方法在过去十几年间已被普遍应用于能源系统规划、环境质量管理规划、水资源质量规划以及流域综合管理规划等现实规划中,充分表明了此方法可以有效的处理综合系统的不确定性问题。

3 总结

能源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协调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发展,我们必须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前提下,更为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有效的能源资源,促使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共同协调发展。而将不确定性能源规划和环境管理结合在一起可以使以上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大中.21世纪中国能源科技发展展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0.

规模经济的来源篇(3)

二、形成城镇建设的土地资源保护机制

(一)确定城镇建设的可持续之路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战略思想,是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Bruntland)夫人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委员会上所作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调查报告中提出的。报告提出:我们的发展要保持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这无疑也应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其指导意义表现为这几方面:

1.发展与限制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就我国而言,发展是主题,是第一位;但我们目前的发展,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城镇建设,都不能走“竭泽而渔”的道路,必须顾及后代的发展和我国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

2.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是协调统一的。寻求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社会公正、经济高效增长和环境技术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唯有如此才能追求社会进步和生活品质的改善。

3.保护环境资源和促进发展是不可分开的。保护环境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环节,离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保护环境也将丧失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城镇建设,可以促进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立足的是全局利益,在制定城镇发展决策时将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协调好各因素,尤其是土地资源因素,并从宏观上对城镇建设规模进行控制,避免土地资源浪费,调控好有限的土地资源与快速发展的城镇建设矛盾,从而保持了城镇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机发展。

(二)合理城镇建设规模

城镇规模指的是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但是,用地规模一般随人口规模而变,故而城镇规模通常以城镇人口规模来表示。而所谓的城镇合理规模,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城镇的发展规模必须符合城镇的发展规律与环境容量的要求,因此,从本质上说,城镇合理规模实质上是城镇相对的合理规模。城镇合理规模确定,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有着积极意义。城镇规模过小,导致城镇拥挤、居民生活条件恶化、环境质量下降、城镇服务和能源等的供给不足,不但影响居民的正常工作、学习和娱乐,而且还严重阻碍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城镇规模过大,既浪费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又增加不必要的设施投入,架子过大,增加城镇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环境压力,最终也将反过来抑制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城镇建设合理规模是土地资源保护的一个首要问题,是保持城镇与土地资源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研究城镇合理规模时,必须考虑影响城镇合理规模的因素,即区域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考虑区域因素,就是根据城镇区域的理论与方法,从区域的条件与经济社会生态条件等客观要求出发,分析区域城镇化水平和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在明确城镇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的合理规模;经济因素方面,因为城镇是一个复杂系统,其经济性很强,布局不合理,经济结构不协调,发展规模偏大或偏小,都将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影响城镇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也影响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三)城镇合理规模方法

城镇建设要从宏观上实现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除了选择正确的用地发展方向外,最重要的则是合理城镇规模,将土地资源从“量”上进行控制和保护,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合理规模

有以下几种方法:

1.回归分析法 通过对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分析,建立城镇规模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模型,从而确定城镇规模。

2.区域分析法 根据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通过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结构推及某一城镇的规模。

3.经济规模法 根据城镇化的理论,利用福雷斯特城市动力学模型或达托罗的人口移动模型来预测城镇发展规模。

4.城镇综合增长实力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发生转换,城镇发展的动力为投资环境吸引力和城镇经济系统本身的增长能力,通过对城镇发展动力的分析预测城镇规模。

5.类比法 通过与发展条件和性质相似的城镇的比较,由另一城镇的发展规模推断要预测的城镇规模。

6.环境容量法 利用门槛理论,通过环境容量与人口等因素预测城镇规模。

规模经济的来源篇(4)

国防财政隶属于国家财政或公共财政,是实现国家职能和履行政府职责的手段,国防财政的职能离不开一般财政职能,是国家财政或公共财政职能的具体体现。

一、国防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通过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使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防财政作为财政的一部分,其配置职能融于财政的一般配置职能之中,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供公共产品。国家财政或政府财政提供国防费,但并不直接完成国防公共品的实现,因为经济力不能直接转化为军事力,需要通过国防财政的合理分配职能确定合理的财政支出比例,确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武器装备配备、人员生活费用、学习培训费用等的合理结构,通过军事武装力量、动员机制、基础设施、国防工业等载体,实现国防安全的公共产品最有效率提供,以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及国家防卫职能的实现。

第二,促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政府财政通过调节投资结构,形成新的生产力,以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国防财政一是通过确定国防威慑力形成的合理结构,形成国防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影响政府财政的产业投资;二是通过确定合理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高科技项目等的规模,参与调整国家预算支出中的投资结构;三是通过合理运用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引导对军工企业的投资方向,以扶持或促进产品产业的发展等方式,最终起到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

第三,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国防财政支出结构确定的依据是安全需求,衡量的标准是国防经济效益,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利润牵引流动路径,促进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此外,国防财政相对独立的制度建设能够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封锁,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社会合理流动,实现资源配置优化。

二、国防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调整的职责和功能。财政公平分配的目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要素收入相对应的经济公平;二是指将社会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国防财政通过规范工资制度及各种转移支付形式,参与实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第一,实现经济公平。国防财政主要通过规范工资制度来实现财政分配的经济公平目标。国防预算依据现行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标准,考虑军事劳动者的实际付出,按职务级别规范军事人员的工资,以各种工资收入纳入工资总额来实现工资的完全透明,从而实现个人消费品的商品化。此外,还通过地区补贴、岗位津贴等方式实现军事人员劳动付出与收入的平衡,进一步实现经济公平。

第二,实现社会公平。国防财政在规范工资制度的基础上,使得个人收入透明化,为国家个人所得税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促成维持合理的劳动收入差距。同时,通过社会保障支出、抚恤金、保险等,一方面维持军事人员的一般福利水平,另一方面保障因伤残、疾病等偶然因素导致的军事人员及其家属的长期贫穷,或者改善、弥补军事人员工作地域所造成的子女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来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

三、国防财政的稳定发展经济职能

经济稳定通常包括充分就业(指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社会就业率维持在一定比例)、物价稳定(指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维持在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范围内)和国际收支平衡(国际经济交往中的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

财政的稳定经济职能通过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得以实现。由于国防财政受经济建设规模及世界安全环境两种因素的制约,国防财政规模不能大幅度地增加或减少,因此国防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履行主要依赖于合理的教育培训预算对军事人员再就业能力的提高、稳定的军事人员工资对通货膨胀的弱反应及对增加税收的强反应,以及调整转移性支出等手段。

财政的发展职能是指政府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防财政的发展经济职能的履行主要通过四条途径:一是通过确定合理的以增强国防威慑力为目标的支出结构来促进相关国防工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通过确定能够保护生产力的国防预算规模来协调国防与经济的发展,以达到优先发展经济的目的;三是确定合理的转移性支出来提高军事人员的福利待遇;四是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促进国防资源成果与国民经济的共享。

四、国防财政的监督管理职能

我国现行的经济监督体系主要由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审计机构监督等共同构成,负责对经济运行秩序实施监督。对于国防财政而言,其监督管理职能主要是对涉及国防活动费用的相关单位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以及对涉及国防财政收支、会计资料和国有资本金管理等事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财政监督形式有单位自我监督、中介机构监督和财政机构监督三种。其监督形式是集监督、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是对经济行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国防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监督国防预算、计划的编制及执行,即指监督、检查各级国防总预算与单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以及国防建设事业完成的进度和效果。监督管理的目的是增收节支,实现收支平衡,按预算法制及会计、金库制度办事。

第二,监督财政收入正确、定额上缴,主要是指国防工业企业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和监督,照章纳税。

第三,监督国防财政投资资金的分配和管理,即对国防财政投资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使之向有利于国防建设及经济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第四,监督行政事业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对行政事业经费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单位预算的编报、执行、报账和财政审批、拨款、检查、审核等工作,监督各单位贯彻执行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实现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目的。

第五,监督国有企业财务收支活动。这主要是指监督军工企业资本金管理、成本管理和利润分配活动。通过财政监督,促使军工企业按照财经纪律制度办事,厉行节约,加强核算,降低成本,挖掘潜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经济利益,正确分配企业的纯收入。

第六,监督最优化的比例关系。监督国防费中建设发展费用同维持费用的比例关系,武器装备费用同军人生活费用的比例关系,科研费用同生产费用的比例关系,军兵种费用比例关系等。

第七,监督财政经济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国防经济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执行贯彻财政方针政策、财政计划和财政制度的执行情况,如预决算制度、税收法令、军工企业成本开支范围和财务会计制度等。

五、国防财政的组织国防经济职能

国防经济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和技术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经济类别,是满足国防需求的物质力量和生产活动的总称。从生产关系方面看,为国防服务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关系融合在一起。从生产力方面看,国防生产中的劳动力是掌握军事生产技术的人,劳动工具是具有特殊形态和用途的手段,劳动对象是被用来加工成为军事服务的东西,着眼于它的军事使用价值。国防经济活动为国防财政提供一部分财政资金,国防财政所形成的国防支出规模与结构又影响国防经济活动。如果国防费规模己定,可以通过国防费结构优化引导国防费规模效益的提高,从而提高国防实力水平。这就要求对国防费进行优化配置。而国防费的优化配置则依赖于国防财政活动。

一是国防支出与国防财政。国防支出是国家财政财力的组成部分,在国防财政部分则统称为国防财政资金,其特殊性表现为国防财力的价值量背后必然同时具备相应的实物。国防财力是从价值角度考虑国防经济资源,国防财力的聚集、使用依靠国防财政活动,通常国防财政活动形成国防活动的经济支持(财力支持),一般用国防支出来表示,对于国防领域内部则以国防费表示。国防财政从内容上涉及国家财政的支出与收入,其中国防支出是用于保障国防需要的财力支出,主要来自于中央财政。国防费规模的影响因素包括国家发展战略、国防发展战略、军事战略、国家安全形势等宏观因素及国内的政治局势、经济发展状况、技术进步、军事状况等微观因素。政治、社会、军事等因素决定国防费的需求规模,经济则是国防费规模的供给因素。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国家财政状况,因而制约了国防财力的聚集,也影响国防战略目标的达成。为了提高国防费使用效益,在既定国防费规模下达到最佳的国防实力,必须优化国防费结构。国防费结构的优化,一方面有赖于合理的国防战略目标达成途径确定,包括国防发展重点、阶段等,另一方面有赖于国防财政活动对国防财力的分配效益。此外,国防财政(国防支出)的运行效率也影响国防财力形成国防实力的程度。国防财政是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财政分配过程在国防领域的延伸,是提供国防安全公共需要的手段和方式。

二是国防费规模结构与国防经济。国防经济对国防战略目标实现的支持是通过国防经济实力来完成的。国防经济实力是国防实力形成的基础。国防经济决定国防费的规模结构,国防费规模结构又制约国防经济效益。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从不同角度科学考察一国拥有的可供分配使用的国防经济资源总和。按照物质资源的价值属性,可以从人力与物力(使用价值)及财力(价值)的角度来考察国防经济资源;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规律,可以从科技力来考察国防经济资源。事实上,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力四个基本要素构成构成了国防经济实力的总和,而国防经济实力决定着国防财力规模,国防财力则是国防经济实力的货币表现形式。国防财力是以价值形式表示的国防经济资源,是一定时期内可以支配用于国防的物质财富总量。其次,国防支出来源于国防经济的资金运动过程结果,在国家财力配置中主要属于国家财政性财力的运动,表现为国家财政预算资金的运动。如果将财政资金看作以国家为主体,由主管财力征用、配置和监督管理部门分配产品价值的资金运动,则国防支出(即国防财力的财政资金)就可以看作来源于国防经济的资金运动过程结果,体现了经济关系与政治因素。最后,国防费规模结构影响国防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所能提供的可用于国防领域的商品和服务能力的上限称为国防经济资源,国防经济发展决定于国家一定时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总量,又以三种资源总量的主要成分――人力资源、资本及自然资源总量为主。其中,国防财力资源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于一定军事目的或国家安全而投入国防经济建设领域的国防费(国防支出)总量。因此,国防费规模结构影响着国防财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国防资源的优化配置。

六、国防财政的调节国防规模与结构职能

国防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是综合性的国家基本建设。国防实力是指能够直接用于战争的国防力量。构成国防实力的基本要素有兵员数量与质量、武器装备的数量与质量和军队编制体制。国防实力可分为绝对实力与相对实力。国防绝对实力就是国防实力存量;国防相对实力是国防实力存量在同一时期与敌国的对比值。国防费规模结构影响国防实力的形成,而国防财政的调节国防规模与结构职能就是通过这种影响和制约来实现的。国防供给与国防需求决定着国防费规模结构。国防费需求量首先单一由国防需要形成国防费概念需求,在这种需求下确定的国防费规模成为国防费概念规模;而后在国民经济与国家财政等供给约束下,国防费概念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形成国防费有效需求,在这种需求下形成的国防费规模称为国防费有效规模。国防费概念规模或国防费有效规模是数量与质量的总和。通常可以将国防费规模进一步划分为国防费概念数量规模、国防费概念质量规模、国防费有效数量规模和国防费有效质量规模。

国防费规模是国防实力形成的基础。国防实力指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狭义的国防实力更多的指军事实力。仅从军事方面考察国防实力的形成可以看出,国防费规模首先是维持一定数量军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保证军人正常生活的物质资料需求,还是决定作战能力高低的教育训练,都要依赖国防费来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及武器装备。国防费规模也是研制和装备先进武器装备的基础,没有雄厚的国防经济资源,就没有构造复杂、技术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也就没有一定作战能力的军事实力。此外,从编制体制调整的需要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武器装备的相继问世、人员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调整,要求相应的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与之相适应。而新的编制体制又建立在相应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管理手段、方法之上,因而最终也受制于国防费规模。

国防费结构决定国防实力的质量。国防实力是一个国家国防牢固与否的标志。国防实力不仅包括兵员、装备、编制体制等硬实力,也包括国防历史、国防理论、国防教育、国防组织、国防法规、国防动员、国防文化等软实力。国防实力各部分的组成规模及质量决定了国防实力的数量和质量,它们不仅与国防规模的数量相关,也与国防费的质量密切相关。通常考虑国防实力更多依赖国防支出规模,但同样规模的国防支出由于结构不同会带来国防实力的差异。因此,国防费规模的变化必须与结构的变化结合起来考虑才具有现实意义。国防费结构通过其自身的素质与功能影响战斗力的生成与国防资源的配置效益,我们可以把这一系统视为一个国防资源转换器,即在一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国防费结构的有效运转,不断地生成部队战斗力,最终生产国防安全这一公共产品。

参考文献:

[1]牛淑珍,杨顺勇.新编财政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武希志.国防经济定义辨析[J].军事经济研究,1989(12).

[3]张敏.我国国防支出规模的经济学探讨[D].河北大学,2007.

[4]刘朝勋.我国国防财政资源配置的规模与结构[J].理论月刊,2010(01).

规模经济的来源篇(5)

(一)成长经济与规模经济

所谓“成长经济”,简单而言,可以认为是不同于“规模经济”的一种经济,即是由于其成长导致的原来没有利用好的资源更好地被利用的一种“经济性”成长理论认为,生产过程的“输入”并不是资源本身,而是“资源产生的服务”。西方农业生产经济学从微观经济研究出发,把农业资源称作“农业生产资源”,认为一切农产品都是由各种生产资源耦合而成的。并把资源分为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因而农业企业或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单位也不例外。

规模经济,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是一种有效且均衡的经济状态。规模限制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市场经营主体模型中,限制被假定为随着单个产品的额外数量被生产出来后。生产单个产品的成本上升,一般认为是由管理局限(规模太大导致管理成本越大)带来的;二是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市场经营主体模型中,这一限制会通过收入随着更多产品的出售降低而只能得到部分实现,一般认为是由市场局限(导致销售收入降低)带来的;三是除了以上两种情况,由于不确定性前景(由于搜寻信息的成本和弥补风险的需要)给规模带来的限制。对于我国农业而言,主要是第三种情形造成的。

成长经济不同于规模经济。成长经济是一种内部经济,“成长仅为在给定条件下的规模的调整规模只是成长过程中的副产品,没有‘最适宜’的。”

无论在什么时候成长经济的获得都是一个过程,是过程均衡;规模经济是一种状态,是结果均衡,是成长经济的副产品。这一过程使内部不断涌现出未经使用过的生产或使原有资源的生产得到充分利用。成长经济可以是规模经济,也可以不是规模经济,成长经济可以存在于任何规模的生产经营主体--企业或农户中。因而存在一个悖论:成长经济与最有效地利用社会的资源是一致的。但过去成长的结果--任何时候所达到的规模--可能并不具有相应的优势。

(二)适度规模经营与规模经济

一般来说,经济活动中之所以要求规模经济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分工协作。当产量足够大时,人们可以采用专门化设备与工具来提高效率,可以更好地在劳动者中实行分工,从而有利于改善劳动熟练程度与积累经验。这实际上是对原有资源内部重新配置以达到对资源的生产的充分利用。二是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不可分投入。不可分的投入品有一定的最大生产能力,这是一种“最小公倍数”理论的应用,即如果充分利用不可分性的生产资源,经营单位的最低产量应是最小单位中达到最大产出的最小公倍数。在不可分投入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可能产生规模经济,以实现要素的均衡。实际上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来说,最佳规模是不同的。所谓适度规模经营也不一定是规模经济,伴随适度规模经营的应该是成长经济而不是规模经济。成长是一个过程,因而规模应该是“适应性”的。适度规模经营首先应该是成长经济,通过成长经济达到规模经济。

二、农业经济成长:基于资源贡献的分析

我国农业成长经济可以看成是在稳定的基本经营制度和已有的土地规模下,由于农业投入(主要是资金和科技)的增加,使农业内部资源使用效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等)提高,从而使农业经济增长或农户收入增加而导致的经济性。这些“经济性”包括许多农业资源生产的“免费”的利用:土地撂荒减少、土地生产率提高、农业人力资本提高、农户储蓄转化为生产性投资增加、农业资源重新配置和农业投资方向的改变等。在我国农业人均耕地少,农村劳动力富余且劳动力(数量的增减)对农业增长几乎没有影响的情况下,现阶段影响我国农业经济成长的主要是土地、资金投入和科技进步。

(一)土地制度与农业成长

关于土地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农民收入的影响,多年来是一个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在所发表的文献中,大体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目前的土地制度与其他各种可能采用的改革方案(例如耕地私有制或永佃制)比较,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会有显著差别。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农地制度有缺陷,非改革不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舒尔茨指出,“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质的差别是相当重要的,而农民的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这里所指的土地差别主要是土地质量的差别。但也包括土地制度的差别。这一点与林毅夫的研究结论相仿,“家庭农场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增长的更为适当的制度,我国的未来改革应该加强刚刚建立起来的农户制度的地位。”但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2003~2006年,我国农业耕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3.34%、-1.2%、-0.5%、-0.4%,贡献率逐年提高,主要是政府的耕地保护政策,农村撂荒地的减少使然,但要注意的是一直处于一种负贡献状态,这固然与耕地面积的减少(比如退耕还林、建设用地增加)有关,也可能与土地规模过小或者说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因而现行的地权制度对农业经济成长有不利趋向,适度规模确实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应当创造一个维持农户适度经营规模的经济环境,防止农业经营规模小型化倾向。

(二)资金投入与农业经济成长

据《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3~2006年农业资金投入对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分别为5.0%、6.5%、5.7%、2.6%。农业资金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增长影响很大,这主要是财政投入或惠农支出增加,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要素投入增加使然。但2006年出现大幅度的回落,说明农户储蓄转化为生产性投资有减少的倾向,也说明财政投入方向和结构需要调整,应主要提供有利的可得的廉价的新的生产要素。舒尔茨认为把农业改造为一个比较廉价的经济增长源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政权的命令方式,还有一种方式主要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但“如果市场方式为了增加可供农民使用的资本量而仅仅局限于减少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的方法和措施,那么,它就不会成功最重要的是投资于农民使用时有利可图的新农业要素的供给。”一旦提供了有利的新农业要素,农民很容易从内部储蓄获得所需要的大部分资本。

(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成长

“适用于一个贫穷社会的现代农业要素首先应该依靠现有的科学与技术知识来进行‘生产’。”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3~2006年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74%,2.4%,3.8%,3.4%,整体来看呈上升趋势。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九五”期间为45.2%,2007年已达48%,预计2020年达63%。“‘技术变化’这一概念在实质上至少是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减少或改变的结果。”旧技术进步等同于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实际上是一种增长余值,它表明如果扣除农业资金和耕地贡献,农业经济是否还有一个额外的增长率。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我国农户耕地供给固定(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规模既定)甚至减少(撂荒、建设用地挤占)且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为负、农业劳动力大量富余且其增减对农业增长几乎没有影响的情况下,由于农业资金投入和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正,尤其技术进步的贡献呈绝对上升趋势,说明现行的土地带制度和土地规模对农业发展尽管有不利趋向,但阻碍作用不大。正是由于农业内部资源对生产贡献的不平衡驱动,农业经济成长仍有很大的空间,农户经济是成长经济。只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农业资源中未使用的生产就会被有效利用,而这种利用一定程度上具有“免费”的性质,有其“经济性”。

三、提高农业科技有效供给的具体措施

在稳定的农地制度、土地的生存和保障功能地位没有根本性变化,以及农业投入尤其是农业科技投入具有正的而且较大的贡献下,应该承认农业实际上是一种成长经济,地权流转“欲速不达”。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200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根据农业生产需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进步的主攻方向,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也就是说,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科技供给不能唯“高新”是用,必须从我国农业生产的初级资源--耕地和劳动力的现状以及农业生产急需和经营单位需求能力实际出发,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即找到并获得在生态上适应、经济上可行与资源禀赋相一致的农业技术及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办法,有效供给可得性、适用性、实用性和便利性技术,促进农业经济成长。当农户发现科技投入的成本高于规模扩张的成本,或增加科技投入带来的收益低于规模扩张带来的收益时,农户愿意以有利有偿的原则自发加快地权流转,达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成长,如此循环而已。

(一)从我国农业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的基本国情出发,大力供给可分性农业生产技术

一国的土地和劳动力的比例,对该国农业技术变革的实际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带来了粮食间接需求的持续扩张。尽管目前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但很难避免长期短缺的趋势。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大力供给农业可分性技术,促进农户经济成长。

农业生产技术的可分性是指技术可以分散的小规模的使用。可分性农业技术包括农业生物、化学技术和部分小型机械技术以及大型农业机械。生化技术主要是替代土地、弥补土地不足的缺陷,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单产和总产。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利用生物技术不仅能增加农作物产量,更重要的是无污染农业。化学技术可能造成生态破坏,要注意有效利用。而小型机械技术,主要是替代劳动,它符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因其小。对农户而言是一种可得性而且是便利性工具。当然对一些大农场,应实行机械化大农业,发挥不可分性技术生产的规模效应。

(二)从我国推进城市化的实际出发,大力供给市场园艺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多样化、专业化经营

市场园艺农业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等商业性的农业。有时也称为商品园艺业。这种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城镇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一般在一些大城市的周围发展起来,为市民提供必需的食物。从事商品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专业化、集约化生产蔬菜、水果、葡萄等,但不饲养牲畜。

一般来说园艺农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由于我国正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城市需求增加,失地农民增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而且这种市场园艺农业可以是一种简易的设施园艺农业,如农业地膜、大棚种植、防雨棚栽培等,技术成本不高,操作简单,比较适合我国国情,能促进农业经济成长。当然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研究和发展高级设施园艺农业,比如无水、无土栽培等。

(三)从我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出发,改造传统生产技术供给现代科学管理,变比较优势为强势

我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就是适合劳动密集型生产而不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农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一般具有我国区域优势,或是具有传统生产优势,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比如在蚕桑茧、烤烟、苹果、甜菜等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和牛奶、淡水鱼等劳动密集型的水畜产品生产上都存在着优势,这些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大多低于0.85,表明我国通过生产上述产品每创造1美元的外汇收入所消耗的国内资源成本均低于85美分。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使用并且劳动无法由机械替代的果蔬和水畜产品,它们生产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大多低于0.7,比较优势显著。

但由于缺乏对传统生产技术的改造和疏于科学管理,加上国际贸易歧视性壁垒,这一优势难以保持。必须加大对农民投资。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其传统经营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协整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变优势为强势,促进农业经济成长。

(四)以政府公共供给为主。以农户需求为龙头,以农业科技中介机构为中试和推广环节,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全国有2.3亿多农户,每户平均规模不到0.533公顷。此外,虽然我国也有一些大型农场,但多为国营农场,农业企业才刚刚起步。由于主要农业生产单位(农户)规模小,农业生产技术又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和公共性,而且农业与国家的食物安全紧密相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稳定,因而农业科技应以政府公共提供为主。同时应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有学者研究认为农业科研投入的回报率大大高于商业银行的收益率。

农户抗风险能力低,农户的科技“试错”的代价大,因而农业科技的研发必须以农户需求为龙头,提供可得性、适用性、实用性技术。创新科技供给机制,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比如科技入股,建立风险共担和利润共享机制,同时要大力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中介机构和应用示范基地,如农业科技示范园,增强技术的示范性,提高农户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成长。

(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实现技术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双提高

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温饱问题的影响,加上农户分散经营和集体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户追求技术使用的经济效率而忽视技术使用的生态功能,农业发展可持续能力差,

为了迅速脱贫致富,我国农业几乎丢掉了原先精耕细作和施用有机肥的传统,种植和养畜分开,大量使用化肥。向土地投放的厩肥和草料大为减少,土地不再精耕细作,土壤的腐殖质受到破坏:广泛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制剂,农业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农业灌溉设施“只用不建、只建不养”,传统的漫灌使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应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经济成长。但一定要注意是“适用”的技术,比如沼气的应用和推广,而不是发达国家所谓的“精准农业生产技术”。当然,“3S”(GIS、GPS和RS)技术,应该是未来我国农业要学习和应用的技术。

四、选择性供给农业科技与适度规模经营

有效供给农业科学技术,其目的是在现有农业生产资源状态下,充分发挥资源未尽的“生产”,促进农业经济或农户经济的成长。随着农业经济成长,必然受到诸如农业经营管理能力低、资源耦合性差以及技术规模效益差等的影响,成长空间缩小,因而生产性资源重新整合尤其是地权流转不可避免。当前,为加快地权自愿有偿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选择性供给农业科技:一要增加不可分性农业技术供给,二要加大对农民投资。

(一)选择性供给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增加不可分性技术投入,发挥规模效益,实现更大的“利差”诱导地权流转

农业科技投入品的可分性和不可分性对农业经营规模的要求是不同的。农业科技投入从这个角度可分解为两类:第一类为机械动力性质的资本投入品,如各类农用机械,其实质作用在于替代劳动。第二类资本投入品属于农业生化性质,如化肥农药、良种和农用薄膜等,其实质作用在于替代土地。农业生化类科技产品投入都具有良好的可分性,可以分散和小规模利用,但机械类科技投入具有一定的不可分性,对生产规模有直接的要求。当然要注意假不可分性,比如以发展小型机械或出租机械服务的情况下,机械类资本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可分的。

对于能适合大型机械化耕作、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区域,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集中,规模增大,就可以获得不可分性科技产品的规模效益,降低因小规模经营而产生的成本,使净收益大于参与土地集中的农户单独生产的收益之和,并且使参与地权流动的农户能分得一份“剩余”,农业就会走上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对于能适合农业机械化耕作但经济水平不高的区域,要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扶持发展农机大户,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探索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农业机械大规模集中作业矛盾的解决机制,比如,以联合收割机跨区域收割为代表的农机跨区作业为解决这个难题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跨区作业,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最终将产生示范效应,诱使地权向农业机械等不可分性技术的所有者转移,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规模经济的来源篇(6)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交汇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给传统工业带来较大的冲击,也必然带来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传统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新兴产业如何发展?传统产业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0世纪末我国已经摆脱了短缺经济,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木合理性却日益明显,一般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严重不足,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大多数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发展严重受挫。为面对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入世”后的各种挑战,使国有企业尽快摆脱困境,我国正进行“以发展为主题”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将面临一系列的重组和变革,规模化、专业协作化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面对国际和国内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如何创造竞争优势?如何提高竞争能力?——这将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抉择。

二、国有企业战略选择与规模经济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在著名论著《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中就企业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等相关问题作出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将一个企业与其环境建立关系,其关键在于企业对外部的应变能力。战略选择的意图是针对行业的各种竞争力的影响,在一个行业里寻求长期的、有利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取得竞争优势的基本竞争战略可以概括为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竞争战略很少有单一的成本领先或差别化形式。企业竞争战略通常采取以成本领先为主,兼以差别化战略;或者以差别化为主,兼以成本领先。当然企业的竞争战略不同,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也不相同。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国有企业采取的战略对策是:一方面,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的方式,实现其规模的扩张,达到行业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本文主要讨论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过程中的规模扩张问题。

(一)产业结构与规模经济

我国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据统计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0%),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存在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是我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不少工业产品总产量名列世界前茅,这说明我国产业具有相当的生产总规模。但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组织过于分散,企业规模偏小,尤其是缺乏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超大型企业,这一点从我国最大企业与世界最大企业相比就可以得到证明。造成产业集中度低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投资体制和分配体制,使国有企业创造利润的绝大多数被国家抽走,而国家对企业资金注入极少,银行融资有限,又缺乏直接融资渠道,企业规模偏小;我国的产业结构中,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也造成企业规模偏小。企业规模偏小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规模不经济。

2.产业的供给规模超过市场的需求规模,导致市场的过度竞争,这是我国经济的又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经济体制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产业同构。重复建设,产业的供给规模超过市场的需求规模;同时由于政府的作用,使得产业进入障碍比较低,而退出障碍比较高,造成产业供给规模膨胀。我国市场机制还存在很多缺陷,尚未形成规范的市场竞争规则,致使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的众多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展开无序的竞争,经常使用不公平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谋取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其结果是全行业利润水平下降,缺乏与国外竞争对手的竞争,也影响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

3.我国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由于追求产业规模,大量的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必然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很多企业只是单纯地以模仿创新为主,不愿花大精力进行自主创新。正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缓慢,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很难与发达国家相竞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处于劣势地位。在产业规模膨胀,而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导致了很多企业经营难以维持,甚至出现一批企业破产倒闭。

(二)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与规模经济

由于我国产业布局的不合理而带来的产业规模的不经济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如果想仍在原有的格局下搞好国有经济,是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和取得较好的成效的,因此改变国有企业现有状况,必须对整个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一方面可以达到调整国有经济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实现资产重组,调整集团内部产品结构,进而促进功能优化,从而实现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目标。因此,我们把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体战略选择,而把实现规模经济作为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主要任务之一。

从微观层面,规模经济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目前产业供给规模偏大,而企业在资本投入、技术投入、人力投入、市场容量等各种资源有限,企业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实力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国有企业战略重组而体现的规模经济的意义就在于:l)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具有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支配能力。2)规模经济有利于有效利用、组合社会各种资源,发挥各自资源的使用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也是国有企业战略改组的目的所在。

从中观层面,产业中有规模经济企业的存在,能够增强企业整合币场的能力,减少产业内过度竞争,减少由于资源过度使用而造成资源浪费。而企业能否实现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供给规模是否与市场规模相适应,市场规模大而产业供给规模小,或者市场规模小而产业供给规模大,都不利于行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产业内存在规模经济的企业,容易对产量、价格等达成协议,对市场具有较强的支配能力,易于形成成本优势,有利于阻止新的竞争对手进入,特别是境外竞争对手的介入。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我国从根本上改变主要产业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以及由此造成的过度竞争状况,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行业的资源配置。

从宏观层面,企业规模经济有利于增强企业。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国际竞争也是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表现为不同国家同类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我国要想进入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不仅要走向国际市场,而且要在国际经济舞台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加入WTO后,要迎接“竞争国际化”挑战,更需要树立有强大实力和竞争能力的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三)资本运营与规模经济

资本经营是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国有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有效形式。资本经营有多种含义,这里所指的资本经营是企业本身或者其部分资产作为一种“商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买卖的活动,包括投资银行的策划、融资,企业的兼并、收购,产权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流动等一系列的活动。资本经营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决定的,由市场配置资源就是要求各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企业之间进行流动,从而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动态优化。资本经营作为竞争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其意义在于:

1.从微观层面,通过资本经营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迅速扩张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发展过程的问题之一就是规模过小,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使优势企业进行规模扩张。企业扩张离不开资本,如果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进行规模扩张,一来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分配体制以及近年来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企业自身的积累极为有限,要想通过这种办法进行扩张是非常困难的。二来是全世界大集团都不是通过自身积累来进行扩张的。目前国有企业负债普遍偏高,通过银行的借贷资金来进行规模扩张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应是推动大中型企业的资本经营,通过重组别的企业来扩大规模,实现低成本的扩张。

通过资本经营的方式,重新构建企业的产权结构或所有权结构,盘活企业存量资本,以弥补增量资本的不足。实际上就是通过资本经营的方式筹集扩张所需的资金,以重组存量而推进增量的扩张。比如可以通过出售企业现有的部分产权,所集资金可以进行新建规模的扩充或者收购其它企业,也可以利用企业现有资本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市场优势对其它企业实施购买、兼并等资本经营活动。

通过资本经营,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产品的升级,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投资是以条块分割为特征的,行业内各企业的优势比较分散,如有的企业有品牌优势,也有市场优势,但没有形成规模,也缺乏技术的发展后劲,这种品牌的优势也只能维持暂时的品牌优势,最后也很难发展。有的企业有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但苦于规模太小,要扩张缺乏资金、缺乏技术,而且时间也比较紧,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品牌的影响。也有的企业有规模优势,也有先进的技术优势,但没有品牌和市场优势,其结果也很难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得以发挥。通过资本经营,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通过资产重组,在保证品牌和市场的优势的同时,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实现了在产品结构重组和优化基础上的规模扩张。因为有优势品牌,在行业中形成了差别化;因为有一定的规模,必然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降低成本,而两种优势双管齐下,必然会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2.从中观(产业)层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效应 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看,因为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大企业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0.5%,而且大企业的规模也偏小。由于我国知名企业集团规模太小、产品单一,一旦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便无法同世界大企业相抗衡。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依靠推进资本经营,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组织结构,转变为以大企业为龙头的组织结构。

通过资本经营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过去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促进龙头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提高市场占有份额,扩大市场的影响力;促进不同优势企业(尤其是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企业)之间的互补,使重组后的企业既有市场,又有领先技术和发展后劲,提高规模效应,以增强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经济实力,逐步培养企业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带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之,通过资本经营的形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有充分的实力和灵活可变的应变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面对“入世”后的激烈竞争)。

3.从宏观层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促进存量资本的流动,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与地区之间的投资合理化同时还可以促进产权结构的合理化,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使经济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进一步深化。

通过资本经营,使一元化的产权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利于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以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化。通过资本经营,促进存量资本在木同企业及不同所有制企业间、不同行业间、以及不同地区间的流动,使龙头企业的增量资本得以扩充,也促使企业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资本经营的形式,通过流动不断达到优化配置,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三、资本经营与实现规模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规模经济的评价标准

1.规模经济分析的前提 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定量分析主要是针对某特定商品,以单一工厂制企业为前提进行研究的。而现实经济中,通过资本经营重组的企业包括同类(产品同类)、相关(产品之间是相关的)以及不相关(产品之间不相关)多个工厂组合的一体化企业,或多个企业组合的企业集团。因此,在一个现实的企业战略下来研究规模经济定量分析,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问题的另一个前提就是所有要素按相同比例增长,所体现的要素增加的倍数与产出增加的倍数的比例关系。当产出增加的倍数大于要素增加的倍数,生产效率是增加的。也就是各种要素的投入要遵从生产经营的活动规律,即遵从比例性和协调性。而在资本经营过程中,很难做到绝对意义上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2.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标准 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标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带来生产效率和收益的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表示为产量增加的倍数与要素投入增加的倍数的比值,即改变前后产量的比值(Q’/Q,其中 Q’为规模扩大后的产量力为规模扩大前的产量)。实际上,生产效率也是较难确定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中产品大多相似或不相似,产品产量不具有可比性,自然也不能简单相加,这使从数量上来确定规模经济标准变得比较困难,而使从技术经济和经验估计规模经济标准变得越来越重要。

3.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指标 规模经济不仅是企业资本经营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行业结构优化和行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规模经济的效果时,应从企业的微观标准、行业的中观标准和宏观的社会经济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主要是企业的评价标准和行业评价标准。从企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资产报酬率、资本成本、生产成本、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从行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行业集中度(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数量、资产总额、在世界同行业的排名)、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在同行业的领先程度、大中型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等。

这些指标中,有些指标是可以量化的,而有些指标是很难量化的,这就需要在合理的指标体系下,运用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比如要素变化过程中实际上由于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使各种要素的构成关系发生变化(即要素的比例性和协调性发生变化),也可能因外部环境使各种现实因素发生变化,如要素价格、税收等因素。因此在采用规模的比较分析时,应该剔除相关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二)规模经济实现中的几种关系

资本经营对我国企业的竞争战略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企业在以资本经营的形式实现规模经济,最终实现企业竞争优势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务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构成关系 我国经济已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集约经营实际上就是以效率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而这正是规模经济实现的前提。资本经营中,对资源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应体现集约经营的思想。

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技术一定情况下的最大产出量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动投入的数量,而且取决于资本之间、劳动之间和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这里的资本是指实物资本(或称资本品或投资品,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在现实中,通常所说的资本是由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构成,因为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的因素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因此,企业的战略重组不仅是实物资产的重组,也是人力资源的重组,而且还应该是实物资产与人力资源的重组。这样才能保证规模扩张中资产与资产、人员与人员、资产与人员的比例性、协调性,如在企业购并中,往往重视土地、厂房、机器、专利等实物资本,而忽视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构关系,如优化人员结构的投入,人员在职培训的投入,劳动人事改革成本和机会投入等。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比例失调,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企业文化和精神,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人力资本决定实物资本是否发挥其应有作用,影响企业的未来收益,自然影响到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2.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构成关系 资本经营是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其中应该包括有形资产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以及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重组。有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中的商誉包含着企业家及企业员工的创造力、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凝结、企业品牌和形象在过去和现在给企业带来的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的价值,或未来可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潜力或未来会给企业带来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投资报酬。有效的资本经营,应该能够体现市场机制对企业乃至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其无形资产在资本经营中起的作用是有利于有形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率,形成规模效应,并使重组后的生产效率大于单个企业生产效率的总和。

然而在实际的企业购并中,企业比较重视被购买方或被兼并方的有形资产,而对无形资产以及与有形资产有效组合不够重视,特别是重组后企业整体的无形资产重组、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重组重视不够,比如对于重组的企业,如何重塑企业形象。如何重组企业品牌,以真正发挥规模优势,体现规模经济;如何融合重组各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使重组后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运行机制尽快融合,能够体现较高的生产效率的管理效率,以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这些方面都缺乏分析和研究,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也影响了资本经营的效果,影响规模经济的实现。

规模经济的来源篇(7)

旅游经济管理就是国家为发展旅游经济产业,有序地、引导性地、宏观地进行有计划、有系统、有法规、有调节和有监督的规范适法的管理活动。它具有多层级管理、多构成管理以及多方面管理的内容,始终贯穿于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的管理事业中。通过对旅游产业经济的过程管理,发展壮大国家第三产业的旅游经济规模、完善民生民计、提高民众幸福指数、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其中通过确立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建立旅游经济产业管理体系,完善旅游经济事业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制定旅游事业发展计划以及完备旅游事业发展的预测、决策和监督职能等方式,达到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绿色环保的国家战略发展大计。

国家旅游管理机关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并规划现代旅游经济的总体目标,运用宏观旅游经济产业调控、组织发展旅游经济产业规划、协调并监督旅游经济产业运营、服务旅游经济产业社会职能等方式,统一规划、组织引导现代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消费群体、旅游企业、国家、地方旅游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现代旅游经济的调控运营与协调发展,提高现代旅游经济的规模效益、服务社会和谐发展效益和生态环保的绿色效益,促进整个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发展战略

1.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专业化产业战略专业化产业战略是通过政策导向、法律规章、金融运作和组织扶植等方式,引导和培育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的专业产业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创造出在旅游经济领域的专业化产业,利用其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使其不断地做大做强,蓬勃发展,形成整个现代旅游经济的规模,支持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稳定和提高。专业化产业经营的战略优势就是:整合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传承,集中各种专业资源致力于最优势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和培育出优质的现代旅游经济实体和品牌。例如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倾力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歌舞《长恨歌》,就是利用了华清池这个不可再生的文化历史资源,集中各种专业力量,成功开发的一个集文化与历史于一体的优质品牌项目,通过几年的不断打磨,实景歌舞《长恨歌》不仅是陕西旅游集团的一张耀眼名片,更成为国内乃至走向国际的一个金字招牌,这可以说是我们在不断探索中打造出的将历史与文化有机结合的一个优质旅游项目品牌。

规模经济的来源篇(8)

关键词:旅游规模差异 规模序列 辽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旅游业发展的地区不均衡现象也日益明显,因此分析旅游区域经济差异及成因,对缩小旅游区域间的差异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在旅游区域差异和不均衡发展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是基于国家层面探讨省际以及地带间旅游规模差异的变化,而对于城市间尤其是省内城市间的旅游规模差异研究较少。且运用位序―规模模型进行分析的学者较少,如朱、杨国良、靳诚、戈冬梅等运用位序―规模模型分别分析了中国省际、四川省、长江三角洲和江西省的旅游位序规模分布情况。

本文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对1996-2007年辽宁省级区域内各城市旅游规模的发展差异及其位序-规模分布进行了动态的定量分析,以把握区域旅游差异变化的时空过程,从而为辽宁省制定合理的旅游产业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旅游规模发展的空间差异变化分析是一种多指标下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标准差(VOC)、变异系数(CV)、基尼系数(G)、首位度(S)、赫芬达尔系数(Hn)反映总量差异情况,公式如下:

标准差:VOC=

变差系数:CV=

基尼系数:G=

首位度: S=

赫芬达尔系数:Hn=

式中:Yti为第t年第i个地市的旅游外汇收入,Yt表示第t年旅游外汇收入的全省平均值,N为地市样本数,本文样本数为14;Y1、Y2…YN为从大到小样本值;p1、p2分别为辽宁省内规模最大、第二大的地区;pi为前n位各自所占总数的比值,本文n= 5。

上述指标中,标准差反映地区绝对均衡度,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反映地区相对均衡度,它们的值越小,区域发展越均衡。赫芬达尔系数反映区域规模指标的集聚程度,其值接近1,越垄断;接近0,越竞争。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常用指标为首位度,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本文用首位度来反映旅游规模分布的集中度。

(二)研究单元

本文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作为区域旅游规模发展空间差异变化研究的基本单元;在时间序列上,选择了1996-2007年最近12年的连续时间序列,以反映辽宁省旅游规模发展空间差异在“八五”以来的变化过程。虽然更长的时间序列描述的信息更加细微,但考虑到数据可获取性的缘故,本文只选定了上述时间序列。

(三)衡量指标

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测度,总是基于一定的指标,且指标能够衡量各区域旅游经济整体状况。本文选取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辽宁省旅游规模发展空间差异变化的衡量指标,主要是因为我国国际旅游收入统计指标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各省市区对旅游外汇收入的统计时间较早且统计口径较为一致,可以保证指标的可比性和延续性。

(四)数据来源

本文用来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出版社的1997-2008年《辽宁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出版社的1997-2008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当数据出现不一致时,一般以更高层次部门发表的数据为准。

辽宁省城市旅游规模发展差异分析

(一)均衡度分析

1996-2007辽宁省国际旅游收入差异及其变化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外汇收入的标准差除1998年、2002年、2003年三年略有下降外,整体上呈现了扩大趋势,标准差从1996年的4154.574增加到2007年的15406.178,增长了271.02%,年增长率达22.59%,显示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扩大明显;变异系数除2001年略有上扬外,整体上呈现了递减趋势,且下降较为平稳,从1996年的2.598下降到了2007年的1.758,下降了32.33%,年递减率为2.69%;基尼系数也呈现平稳递减趋势,由1996年的0.8454下降到2007年的0.6984,仅在1999年、2001年和2004年呈现略微上升趋势,显示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在逐渐缩小。绝对差异扩大明显,相对差异逐渐缩小,说明辽宁省旅游业发展仍然极其不平衡(见图1、图2)。

(二)首位度和集聚度分析

辽宁省城市旅游规模的首位度比较大。首位度值除1998年、1999年为1.7970、1.8802,略低于2.0以外,其他年份分值均在2.0以上,1996年更是达到了3.4899。从赫芬达尔系数的变化可以看出,辽宁省城市旅游规模的集中分布较为明显。赫芬达尔系数除2001年和2004年出现略微上升的情况外,整体走势不断下降,从1996年的0.5447下降到2007年的0.2871,表明辽宁省城市旅游规模正由集中分布向扩散分布发展。

辽宁省城市旅游规模分布

(一)规模分布描述

辽宁省城市旅游规模差异的不断变化,其深层次的原因是规模分布的变化。本文选取1996年、2000年、2005年、2007年四年数据对辽宁省城市旅游规模进行排序(见图3)。纵轴代表各年的旅游规模,横轴代表规模的位序。历年的旅游规模数量都在不断的上升,大连始终占据第一的位置,且首位度较高。辽宁省城市旅游规模符合首位分布。

(二)规模分布变化及其分类

辽宁省城市旅游规模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通过对位序的变化分析,有助于了解其规模分布变化状况(见图4)。依据其位序的变化,可将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旅游规模发展分为3种类型:平稳发展型,位序不发生变化或变化次数和位序都较小,这类城市包括大连、沈阳、鞍山和丹东;波动发展型:位序虽然呈现上下波动状态,但总体保持增长趋势,这类城市包括抚顺、本溪、丹东、锦州、盘锦、铁岭和葫芦岛;减速发展型,城市旅游规模在增加,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位序呈现下降趋势,这类城市包括营口、阜新、辽阳和朝阳。

辽宁省旅游规模差异及其规模分布的影响因素

区域城市旅游均衡和规模分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这些因素的变化促进区域规模分布不断向前演进。在众多要素中,地理区位、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对城市旅游规模分布的影响较大。

(一)地理区位的制约

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来看,区位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是发展地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既影响本区域对游客的吸引力,又影响游客进入的可达性。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异显著体现了一个“位势”特征,即交通便利的地区旅游发展的水平就高,反之则较为落后。大连是辽宁的海上门户,靠近辽宁省第一、二大国际客源市场―日本、韩国,旅游经济的外向型较为明显;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辽宁省省会,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 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丹东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拥有沿边、沿海的双重优势;本溪、鞍山、抚顺等城市临近省会城市沈阳,接受中心辐射所产生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强,葫芦岛、锦州则拥有沿海优势;而旅游规模较小的城市阜新、铁岭则既无沿海优势,又因远离省会城市沈阳,接受中心辐射所产生的经济带动作用微弱,成为经济发展的“孤岛”城市,区位条件最差。地理区位条件的优劣,是辽宁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存在的基础。

(二)产业结构的差异

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变动状况对经济增长和各产业的发展状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它的发展需要其他产业尤其是交通运输、商业、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支持。辽宁省近年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集中资源和力量发展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优势产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这三大优势产业主要分布于辽宁中部的沈阳、鞍山、本溪、抚顺及沿海地区的大连、丹东、营口、盘锦等市,这些地区发达的工业基础增强了对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投资能力,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旅游设施较为完善,为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而位于辽宁西部和北部的阜新、铁岭则由于不利的区位条件和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受到限制,提供给旅游业的支持力有限,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本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因而虽然旅游经济总量在增加,但与省内其他城市的绝对差距却逐渐拉大。

(三)资源禀赋的影响

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旅游生产力增长的潜力所在。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是导致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森林公园、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旅游资源禀赋为测算指标,并参考有关研究成果,采用位序法,计算辽宁省各地级市旅游资源的绝对丰度指数(A)、相对丰度指数(C)和旅游资源总丰度(F)(见表2)。

计算公式为:

式中,Pi为第i个城市旅游资源综合指数,m为对比的城市数(取14),n为资源的种类数(取6),为第i个城市m种资源占全省名次之和。

从表2可以看出,辽宁省地区旅游资源总丰度得分较高的城市为大连、本溪、丹东、沈阳4市,得分较低的是辽阳、盘锦、铁岭3市。辽宁省旅游资源丰度优势主要集中于南部、东部和中部,这些地区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丰度高、地域组合好,便于组织高密度的旅游产业,形成资源得到充分开发的旅游经济带和旅游经济区。各个城市拥有的资源品位不一,使得各个城市吸引的入境游客规模也相应变化,这就使得整个城市体系旅游规模有可能符合位序规模分布。

此外,一些重大政治、经济事件的发生同样也会影响城市的规模分布。2003年的“非典”造成了该年城市旅游规模增长整体大幅度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2005年,东北“4+1”城市无障碍旅游合作宣言的发表及辽宁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战略性决策的制定,带动了近年区域旅游规模的整体升级。2006年的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促进了当年沈阳旅游规模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云波,刘淑敏.中国国际旅游业的区域非均衡增长[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4)

2.汪德根.中国旅游经济的省际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01,21(增刊)

3.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6)

4.唐留雄.中国国际旅游业地域非均衡增长研究[J].经济问题,2003(11)

规模经济的来源篇(9)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些重化工产业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一些具有资源、人力条件的城市中都建立起来一个个的化工园区。在化工园区规划过程中,采用循环经济理论,不仅能够提高园区规划的合理性,还能为化工园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循环经济概述

 

1.1循环经济概念

 

所谓的循环经济,是上个世纪九十年达国家实行的一种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采用一种新型的经济思维方式,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上循环经济环境下要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协调与统一发展,强调经济活动的生态性与经济性并重,是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潮流趋势,同样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一种,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传统经济主要表现为单向流动,即资源—产品—排放污染这一线形经济模式,具有高排放、高开采、低利用效率等特点;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高效利用,具有能量梯次使用以及闭路循环等特点,能够实现高利用率、高循环率等,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还能够降低污染排放,保持物质与环境之间的循环利用。

 

1.2循环经济的主要实践模式

 

现阶段,循环经济实践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1.2.1内部循环经济模式,即清洁模式。这种实践模式是微观层面上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小循环,主要以推行清洁生产模式,从生产源头上实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物排放无公害、合理化等,是现阶段企业资源消耗与产品形成阶段主要的经济方式;

 

1.2.2企业间循环经济,即生态园区。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上升到区域层面中,主要通过促进工业生态群落为主要的实现途径,包括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等等,将不同的工业工厂有机的联结起来,形成资源、产品等共享的生产组合模式。如一家企业的排放废料、废水等称为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材料等,实现对废物的有效利用。

 

1.2.3区域间循环经济,即社会循环模式。这个经济模式又上升到了社会层面,主要是区域终端产品或废弃物等的循环。这种实践模型中主要提倡使用可再生资源,节省自然资源,实现废物的回收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其协调性、规划的合理性,尽可能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从整个社会循环中,应该加大对废物的回收利用,逐渐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

 

2化工园区规划与发展中循环经济的作用

 

2.1化工园区规划中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

 

传统意义上化工产业属于高污染行业,在全国行业内化工产业废气、废渣、废液排放量居高不下。这主要与化工产业生产过程复杂程度有直接关系,传统的化工产业生产过程消耗的原材料较多,需要的能源量较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会有各式各样副产品、副反应产生,因此产生的废弃料也相对较多。

 

为了保证化工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其规划中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量,建立与完善生态园区,实现化工园区的循环性、生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

 

2.2化工园区规划入驻企业需要满足循环经济模式要求

 

生态型化工园区的建立,应该远离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群体,园区环境表现的质量与企业环境表现有直接的关系。在园区建立过程中,应该摒弃“既然建立了防污基础设施,就能无节制的进行排污”的理念,化工园区中基础设施任然需要将企业层此清洁生产作为主要元素。对于入驻化工生态园区中的企业,必须满足循环经济理论下的各项要求,每一个企业必须对粉尘、固体废弃物、废水等进行有效的处理。每一个入驻园区的企业,不能给园区带来负面的影响,并且需要紧密合作,为园区的环境以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所以,在园区规划过程中,对入驻企业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审查,要求所有企业的建设项目满足清洁生产的相关指标,并在企业内部建立小循环经济体系。

 

2.3加强产业链的延伸

 

化工产业的产业链具有交错明显、延伸等特点,产业链之间具有明显的共生关系。化工产业产业链可以延伸出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并实现资源的整合。

 

在园区规划过程中,可以将园区主打产业链作为基本的主线,坚持合理、健康发展的原则,促进产业集聚的效果,从而使静脉产物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以技术改造、结构调整为主要的手段,对产业布局、结构等进行合理化的调整,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化工产业升级。在园区规划的建设项目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并最大限度地依据市场和园区资源状况规划设计延长产品链, 同时充分考量利用主导产品项目产生的废弃资源设计产品链, 如在安徽无为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中利用甲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设计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产品。

 

2.4加强对化工园区公用工程、基础设施一体化,实现节能减排最大化

 

化工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重化工产业。为满足化工产品的生产,往往需要蒸汽、电、水的供应,并伴随着“三废”的治理。为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必须以借鉴先进的“一体化”的理念对园区的公用工程、基础设施进行配置。首先进行公用工程一体化,对园区能源、水源供应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一体化的公用工程岛;二是物流传输一体化,通过输送管网、仓库、码头、铁路和道路等,形成园区内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三是环境保护一体化,园区内设立环保中心,统一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四是园区管理服务一体化,为入驻园区的业主提供一门式办公、一站式服务。

 

任何一个化工工业园区都不是孤立的,在某一领域上必然与别的工业园区有着必然的联系,另外任何一个工业化工园区不可能实现园区内绝对的物质、能量循环。这就需要在化工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园区内的资源、信息流、物质等进行充分考虑,做好企业生产废物的回收利用,实现园区内的大循环经济。

 

3结语

 

规模经济的来源篇(10)

中图分类号:C473.2 文献标志码:A

目前,按教育部的规定,各高校都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制定本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各个高校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学校的办学规模写入发展规划。什么是办学规模,办学规模的现状什么,办学规模确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确定办学规模的措施有哪些,这些疑问是每所高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必须要厘清的。

1.高校办学规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膨胀,截止2009年底,我国共有普通、成人高校2689所,其中普通高校2305所。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包括普通、成人、自考、网络等)在学人数已经超过2979万人,比1998年的780万人增加近4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4.2%以上。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为2144.66万人,约为1998年的7倍。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同时,身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各高校的办学规模也是迅速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刷新,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校均规模由1998年的3335人提高到9086人。个别高校在校生规模更是令人瞠目。例如,吉林大学已成为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在校全日制学生62473人。目前,各高校的办学规模是否适度,是否能够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教育理论研究者给予合理的解释。

办学规模可以由不同的指标来描述,如学科规模、师资规模、校园规模等,但由于上述指标都依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因此,办学规模主要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在校人数。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使高校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给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1办学条件不足,改善任务仍很艰巨

目前,各高校为了应对在校生数量急剧增加的状况,也在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办学条件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办学条件不足的紧张局面。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高校的生均各项资源指标都在急剧下降,虽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硬件设施的滞后,高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了冲击,教学设施亟待进一步改善。按国家标准推算,2004年全国约有1000所高校校园占地面积不足,缺口约25万亩;690所高校教学行政用房不足,缺口约2000万m2;440所高校仪器设备不足,缺口约23亿元,1400所高校图书不足,缺口约5.3亿册,弥补上述缺口估算总投入约480亿元。(上述缺口按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5m2,1500元/m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4000元,生均图书100册,30元/册测算)。时至今日,高校办学条件不足,仍然是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后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1.2办学经费不足,同时引发债务危机

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作为保障。当前,高校的办学经费不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各级政府在千方百计的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各高校也在多渠道的筹措办学资金,但是这些努力未能从根本上缓解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的局面。为了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许多高校向银行贷款,致使其背负严重的债务。办学经费不足加之债务危机,对高校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例如,黑龙江所属普通高校2005年需偿还贷款本息近12亿元,约占当年学费收入40%,而学校有能力偿还资金仅5亿元,偿还能力严重不足。现在,虽然政府、高校都在着手解决高校的债务问题,但是很多高校仍然深陷债务困境,高校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

1.3师资短缺,生师比偏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师资作为前提。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各高校为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和达到教育部规定的生师比标准,都在大规模的引进人才,充斥师资。但是,目前各高校仍然普遍存在着生师比过高的现象。1998年我国高校的生师比是10:1,2008年生师比为17.23:1。以国际专家们提出的同类本科高校最佳生师比14:1的标准为参照,则我国普通高校生师比超负荷25%。不少地区的生师比升幅远远超出平均数,许多高校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教师紧缺现象。

1.4高校内部管理混乱,行政化倾向进一步加强

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后,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许多高校都增设了新的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门的管理人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新增机构和人员并没有很好的发挥预期的作用,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在各高校普遍存在。为了便于管理庞大的高校机构,简单的行政命令等管理手段被广泛运用,使高校的行政化倾向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民主管理理念被淡化,民主管理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搁浅,行政权利代替学术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

2.高校确定适度办学规模的建议和对策

2.1高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高校领导对办学规模制定工作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一要正确认识。高校领导要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办学规模制定工作是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大事,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办学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适度。盲目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教学资源投入不足,教学质量下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应当追求适度办学规模,即高校自身的最佳效益规模;二要狠抓落实。高校要成立专门制定办学规模的组织机构,由学校领导牵头,成员由各教学部门和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骨干教授组成,同时配备专业人员,聘请教育专家。学校要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围绕学校适度办学规模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广泛听取民意,以保证办学规模制定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使制定的办学规模标准符合学校的发展实际。

2.2要以科学的理论作为依据

目前,学界研究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理论视角主要有以下几个:人力资本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教育学、管理学。笔者认为规模经济理论在教育领域的适用而形成的教育规模经济理论是制定高校办学规模必须要遵循的理论依据。

规模经济不仅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同时也是人们在经济生活各领域的实践中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关于规模经济的含义,虽然在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文献中有着不尽相同的表述,但都是从微观角度来阐释生产成本与其规模报酬(或投入与产出)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简单地说,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由于规模的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降低所带来的经济节约性,即规模的经济性。企业存在着规模经济现象,那么教育是否也存在规模经济现象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类似一种产业,产业的经营需要运用各种资源,而资源各具特性,有赖于适当的经营规模,才能充分运用资源,发挥其效能。在我国教育资源匮乏的现实情况下,应注重教育的规模经济,通过应用规模经济的原理,才可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佳的办学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规模经济就是传统的规模经济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它可以理解为随着高等教育机构活动(教学与科研)的规模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反映了高校规模与成本收益变动的关系。教育适度规模才能产生规模经济效果。教育适度规模是指学校拥有恰好可以使资源获得充分与适当的运用,而又不衍生人际关系疏离和行政僵化等弊端的适当学生人数。高校的规模过大或是过小都会引起教育规模不经济。高校规模过小会导致学校资源的浪费不能物尽其用,产生单位学生成本偏高的不经济;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即超过了教育适度规模或最佳教育规模点后,如果继续扩大,则容易产生行政管理僵化、人际关系疏离以及部分高校资源闲置导致的灵活性差等缺陷。因此高等教育适度规模经济的形成的条件是在保证高校的教育质量基础上,高校的教育资源获得充分和合理的使用且规模扩大后不衍生不经济的缺陷。

2.3正确认识自身发展条件和所属类型

首先,要客观分析自身的教育资源占有和配置情况。教育资源是投入到教育领域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称。教育资源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也是学校办学规模的先决条件。办学规模的适度决定于学校主体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的投入上,它所产生的最终效益则体现在其培养的专门人才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及其科研成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高校在制定适度办学规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自身的资源条件,使制定的办学规模既能保证高校的资源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又不超过资源的承载能力。

其次,要正确认识自身办学规模所属类型。教育规模按目前的状况是否适度可分为规模过小型、规模适度型和规模过大型。教育规模按发展趋势可以分为成长型、稳定性和萎缩型。同时考虑以上两种区分方式,教育规模有九种类型,即规模过小成长型、规模过小稳定型、规模过小萎缩型、规模适度成长型、规模适度稳定型、规模适度萎缩型、规模过大成长型、规模过大稳定型、规模过大萎缩型。其中,规模适度稳定型是教育规模的理想状态,规模效益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资源内部分配是否合理,因此,在制定办学规模时,要正确认识自身当前办学规模属于哪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改进措施,使学校的办学规模趋近于规模适度稳定型。

2.4考虑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特色

确定学校的办学规模不仅要考虑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等客观条件,还要考虑到学校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其中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特色是很重要的因素。

办学规模是办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目标不仅包括在学生人数,还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因素,是质量和数量的统一。在确定规划期内学校的办学规模时,不仅要考虑到规划期学校的整体办学目标,还要参照上个规划期的办学目标的执行和实现情况,避免出现办学规模与办学目标不一致的现象。

办学特色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围绕其职能而形成的、稳定的、公认的、优于其他同类院校的个性特征。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办学特色可以表现为学校的整体特征,也可以表现为学校的某一方面甚至某一点。无论是办学特色的培育还是办学特色的传承,都要以稳定的适度办学规模作为前提,办学规模是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前提。在制定学校的办学规模时,要考虑学校的办学特色的培育和传承问题。

2.5及时把握区域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

上一篇: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 下一篇: 安全管理战略规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