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6 14:46:36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1)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134-02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作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户的工业部门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工业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的定位、区域工业发展的不均衡、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核心价值环节的缺失等等,都使得中国工业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但是,工业发展存在着较强的内生性和路径依赖,中国区域之间资源禀赋结构和工业发展情况极不均衡,区域间工业发展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沿海发达地区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率大幅度攀升,资本与劳动的相对稀缺程度发生改变,逐步进入产业优化升级阶段,而欠发达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初期或刚进入中期阶段,工业发展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然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客观上仍然需要依靠资源的消耗来维持工业竞争力,工业污染短期内也不会降到一个较低水平,既要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传统工业以获取比较优势,为产业升级积累资本,又要在一些高技术产业部门加快发展步伐,以免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继续拉大,工业发展面临的压力更大。

一、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条件

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是内生于区域资源禀赋条件的,只有符合区域当前的资源相对优势的工业产业结构才能有效推进工业化进程,提升区域工业竞争力,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通过拥有相对优势产业的发展,积累资金、技术等资源,使得要素禀赋结构逐步高级化,从而实现产业和经济结构向高级形态转变。欠发达地区大多拥有较为丰富的传统资源,在历史发展中逐渐依托资源形成了传统工业产业体系,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实行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低原材料价格、低农产品价格以及低工资的经济政策(林毅夫,1989)[1],使得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积累较慢,即使有积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也被用来支持并不具备相对优势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欠发达地区的传统工业体系由于缺乏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没有得到产业升级与技术改造,在市场竞争中被发达地区远远拉在了后边,使得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锁定”在较低层次,提升的内部张力与外部拉力都明显不足,这也是老工业基地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锁定效应使得欠发达地区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难度增大,加剧了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条件。

工业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工业的竞争力,而工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产业结构与技术能力,金碚(2006)认为[2],从工业发展的历史看,产业结构是随着禀赋条件的逐步改善与区域比较优势区段向上演进而逐步升级的,工业技术路线总体上是沿着从“耗费资源损害环境的技术”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技术”升级的方向不断进步的。在资源与环境约束增强的条件下,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发展必须尊重客观的发展规律,脱离资源禀赋的“赶超型”工业发展是没有竞争力的。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构建符合资源禀赋条件的产业结构,重点是提升产业内部结构。在一些有资源优势的产业中要加快发展步伐,推动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在资本与技术积累中不断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不仅可以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也能促进区域工业竞争力的提高。二是构建符合资源禀赋条件的技术体系,重点是提升主导产业的技术能力。围绕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构建技术体系,在区域内的主导产业里大力推行技术改造与升级,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能力。

二、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

根据中国社科院2008经济蓝皮书的数据[3],目前,中国东部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中部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西部处在工业化前期最后阶段,欠发达地区大多正处于工业化前期或中期阶段,未来一段时期,推进工业化进程仍然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这一阶段工业发展的典型特征是增长方式粗放,结构层次与技术水平偏低,主要工业产品大多属于基础性上游产品,资源消耗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附加值低,资金与技术积累小,制约了产品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升级,对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投资不足,造成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比较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不能走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必须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不致损害工业发展的长期竞争力。

当前资源短缺严重,资源价格高企,欠发达地区如果还是主要依靠耗费资源来推进工业化,工业竞争力必将逐渐丧失,必须推动工业发展模式由资源耗费环境损害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产业和技术选择上不再重复以前发达地区走过的老路,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从产业结构看,欠发达地区工业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资源与环境约束增强会使一大批实力弱、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大的产业和企业失去竞争力,从而使资源重新配置到层次较高的工业部门,工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不但缓解了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也提升了工业产业结构,提升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从技术角度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必然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技术的更新换代,从而使产业与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工业竞争力增强。建国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发展存在明显的高耗、低效特征,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增强,欠发达地区有足够的动力通过技术革新,实现工业发展向集约化转变,跨过一些产业与技术层次,尽快实现工业竞争力来源的转移。

三、资源与环境约束增强下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模式选择

面临这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缓解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两难选择,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发展决不能再走东部工业发展的老路,必须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推动工业发展模式由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由环境损害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1.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模式由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行业角度看,资源消耗量大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低的行业和部门对资源节约技术有着较高的需求,而资源消耗量大的行业在欠发达地区工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一方面表明资源节约的潜力较大,一方面这些行业对资源节约技术和设备的大量需求必然提升欠发达地区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从产业结构看,欠发达地区工业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资源约束会使一大批实力弱、资源消耗大的企业失去竞争力,从而使资源重新配置到层次较高的工业部门,工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不但缓解了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也提升了工业产业结构,提升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从技术供给角度看,对资源节约技术的需求必然带动欠发达地区相关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从而使工业结构得到优化,工业竞争力增强。

2.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模式由环境损害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环境污染是典型的“外部性”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内部化”,内部化必然带来部分产业和企业成本的增加,从而削弱竞争力,但作为强制手段的“内部化”会通过不同方式提升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由“环境损害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一是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会迫使企业加大技术投入,从产品设计、技术选择、产业链(价值链)设计上考虑到环境因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拉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提升工业竞争力。二是环境成本的“内部化”必然使得一批技术差、效益低的企业“关、停、并、转”,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带来工业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三是内部化对环境保护技术和产品的需求会拉动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欠发达地区较低的工业结构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潜力很大,而环保产业技术层次与附加值高,本身的发展就是对欠发达地区工业结构升级的贡献。

四、结论与建议

实践证明,忽略资源与环境的工业发展最终损害的是工业的长期竞争力,面临着日益增强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欠发达地区必须以增强区域工业竞争力为核心,制定适合区域资源禀赋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工业发展战略。现阶段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到资源禀赋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欠发达地区必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提升,实现区域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增强从某种程度上会推进这一转变过程,但是这一过程如果是“自发形成”,那么我们就是走许多国家或地区“先污染、后治理”工业发展的老路,损害的是未来的经济发展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对这一进程的主动参与,但参与不是干预,工业发展模式是内生于区域禀赋条件的,直接干预会使得工业发展模式偏离区域禀赋条件,最终阻碍工业化进程,而参与是通过市场机制,在政策层面上积极介入,在产业层面上加强引导。对于地方政府部门来说,一是要制定有效措施使资源与环境成本内部化,把资源与环境约束传递给微观经济主体;二是要完善制度建设,构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引导投资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工业项目转移,从而推动各类经济主体积极参与工业发展模式转变进程。在产业和企业层面上,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实施步伐,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2)

1环境工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环境工程实验是在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修读完无机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等基础实验之后修读的一门综合性必修实验课程。与前面的单科专门实验不同,环境工程实验需要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的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解决水、气、固、噪声等方面的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其在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复杂环境工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环境工程学科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环境工程实验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综合分析来看,传统的环境工程实验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实验项目老旧固化问题严重,面对环境工程学科的快速发展,由于受到经费、设备、场地等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项目的更新跟不上学科的发展,学生不能接触到学科前沿,学科视野受限,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二是实验课能力的培养比较单一,大多只注重实验技能和操作,而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现代实验和科学研究,除了实验操作能力之外,文献的查阅、实验的设计、图表的绘制、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的评价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是必需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这些能力很难得到全方位的培养。三是授课方式大多还停留在野填鸭式冶教育阶段,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很少去思考原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严重不足,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5]。四是师生互动交流较少,下课后教师只能通过纸质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不及时,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也难以及时得到解决。

2环境工程实验在线课程建设教学实践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技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平台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依托学校超星公司与学校共建的泛雅在线课程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授课、答疑讨论、作业提交、课件下载、课程考核等基本教学活动,并尝试建立仿真实验项目,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授课效率,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2.1教学资源建设

随着网络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在线课程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拥有比传统课堂课程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建设上,一是与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包括课程基本介绍、主讲教师基本情况、课程标准、教学任务书、教学课件、章节思考题、网上测试题等基本学习资料内容,各教学资源的模块和相关功能见表1。学生通过分配账户登录课程网站后,即可获得与实验相关的所有教学资源。与传统实验课纸质资源相比,学生获取学习资源更加方便快捷,可随时了解相关课程内容。不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学习进度。学习能力强、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可以提前进行预习;知识掌握不牢的同学可以顾复习,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

除了上述基本教学资源外,还提供了与本课程相关的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和知识拓展的相关网络资源链接,包括论文链接、网站链接及本课程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讨论的链接等,拓展了学生知识视野[6]。这些教学资源能让学生了解一些受实验条件限制的实验项目,接触学科最新发展前沿,紧跟时展,有利于培养拔尖人才。

2.2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改革教学模式,发挥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各自优势。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可以利用教学平台课程通知,布置教学任务。例如开展某项实验时,可以采取开放式教学,提前让学生查阅文献了解实验原理,进行相关实验设计,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文献调研能力。实验图表的绘制采用电子方式,与现行的科技需求接轨,也锻炼了学生利用科技软件进行图表绘制的能力,为学生的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线课程平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可通过在线课程进行实时答疑,学生在课程学习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随时向教师求教,教师及时给予答疑解惑,能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在线课程平台也提供了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可由教师或学生发起某个问题或讨论话题,整个班级的学生和教师开展讨论,没有固定答案,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就某一话题自由发挥,思想的碰撞不仅会产生有意义的火花,也能让学生具有参与感。除此之外,学生也可将实验过程拍摄的图片或视频上传到网上平台,随时复习回顾,分享自己劳动成果的获得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7]。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3)

就目前国内的发展形势看,环境工程专业无疑是一个朝阳专业和热门学科,理应容易就业,但现状正好相反,尤其是女生。原因除社会和企业对环境保护重要性认知度低之外,还包括本学科方向设置上存在与社会需求不符的缺陷。总之,目前国内几乎90%的高校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只具备以末端治污为基础的环境保护知识,对清洁生产的理念掌握太少,除了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开设了部分清洁生产的课程外,其他高校少有这方面的课程设置。反之,对传统理念下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只会注重末端治污,以牺牲企业大量的投入来获取对环境的保护,这是和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的[2,3]。

以清洁生产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逐渐转变为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背景下,关于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与再利用的研究及清洁生产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大型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资源产出率提高15%。国家现在大力支持节约资源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治理环境污染等成绩显著的企业,响应国家大方针,针对工业企业需要,那么国家各工科院校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也很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4,5]。2003年颁布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2009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环境、资源与人口的矛盾制定了法律框架。各行业要严格执行上述法律,认真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各项指标,就需要大量的既懂环境工程专业,又熟知清洁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上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来看,我国培养具备清洁生产知识的环境工程高层次人才必将带动行业的可持续性环保战略计划。因此,在大专院校中开展以清洁生产为特色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将清洁生产理念和技术纳入其中,培养具备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核心。

我校以清洁生产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4)

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在上级审计部门与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当地资源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特点,深入调研,积极谋划,努力实践,不断拓展资源环境审计领域。但相比于上级审计部门,差距仍然较大,除了面对全国审计机关所共同面临的人员职业胜任能力不够、资源环境审计法律规范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外,还需解决以下突出难题,如:资源环境审计规范建设进度缓慢、审计内容狭窄、审计技术方法滞后、资源配置不够优化、审计结果公告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现就完善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提出几项对策,具体如下:

一、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推进总体思路

(一)改进内部建设,以规范化及审计质量提升为目的,向面广纵深发展

从纵向管理而言,需要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制度设计:一是推进基层审计机关条线管理,由上层制度设计保障独立性;二是健全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制度,完善工作开展依据;三是逐步完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指标体系,提升评价的针对性、有效性及科学性;四是强化地方资源环境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体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思路;五是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升透明度;六是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为当地环保工作推进建言献策。

从横向拓展而言,需要进一步延伸资源环境审计内容、全面获取环境信息、提高审计质量:一是提升新型审计方法运用率,推动创新;二是突破现有审计方法局限性,适应发展需要;三是拓展环境信息获取渠道,全方位收集信息;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环境信息披露力度;五是加强项目过程质量控制,由内部规范化保证独立性;六是转变审计思路,“两步走”拓展审计内容,即做优结合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探索独立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

(二)加强外部引导,以透明化及参与度提升为目的,向协作互补推动

虽然资源环境审计的主体是审计机关,但内部审计机构及社会审计组织作为助力者,职能部门作为被审计对象及环保工作的监管者,普通群众作为受益者,同样需要在引导下,积极参与该项工作,发挥协作互补的优势。一要推进“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基层审计机关有效组织架构,促进基层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及地方职能部门在工作上协调互动,形成合力;二要充分利用专家建议,提升社会审计参与度,消除审计人员专业短板劣势;三要加大审计宣传与公开力度,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推进具体措施

(一)推进本地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

1.健全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制度。制度是所有管理模式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建立地方资源环境审计制度,通过制度管人、管事,明确工作目标、操作流程、工作要求、责任分工等内容,以制度保证此项工作的规范开展。

2.提升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科学性、完整性。资源环境评价标准体系的缺失,一定程度削弱了审计评价的说服力。因此,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意义重大,但如何建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亟待攻克。首先,应对地方资源环境各个领域开展审计,包括土地、水资源等,在审计过程中逐项了解业务流程等等,明确审计评价依据来源,进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其次,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工作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按不同行业、企业或领域等归纳、提炼审计评价的重点。

(二)拓展审计内容,双管齐下提升独立性

1.努力推进基层审计机关条线管理,由上层制度设计保障独立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这对于完善国家审计监督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意义重大。从基层审计机关角度而言,虽然在此项工作推进中不具有主动权,但是却可以在工作中积极配合审计署,积极探索统一管理有效做法,总结经验,供上级审计机关参考借鉴,促进早日实现条线管理。

2.加强项目过程质量控制,由内部规范化保证独立性。一是探索建立《地方资源环境审计操作规程》。基于其他审计类型已有的操作规范,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形成特属于地方的资源环境审计操作规程,其中需明确资源环境审计目标、范围、步骤,审计调查、实施、报告等各阶段业务流程和具体工作内容、要求,以及审计方法运用、评价体系等内容,以使其内容完善、条理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加强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不断完善《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办法》并严格执行,确保审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前移考核关卡,强化管理,促使审计工作规范;严格执行项目“三级复核”制度,确保各项规范性制度得以落实到位;跟踪审计岗位职责,逐步形成责任追究制度。从领导班子重大审议的严肃性、审理人员审理阶段的严格性以及审计人员现场实施的规范性等全方位保障项目质量,推动基层审计机关依法审计,从一定程度确保审计部门工作独立性。

3.转换审计思路,“两步走”拓展审计内容。首先,以财务收支等传统审计为基础,将结合型资源环境审计做优。深化“资源环境+”理念,将财政经济责任、专项使用管理、预算执行及固定资产投资等内容想融合,构建全新的资源环境审计格局,不断扩大审计覆盖面。

其次,深入独立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实践。围绕当地环保重点,努力转变工作思路,以绩效为先。从环境审计独特视角出发,以“五关注”实施独立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一是关注环境绩效,揭示项目实施及后续管理中造成的环境破坏。二是关注管理效果,揭示内控缺失或重大管理风险;三是关注资金效益,揭示滥用资金、损失浪费等;四是关注政策效应,揭示政策偏离既定目标,实施或后续管理制度建立不及r;五是关注行政效能,揭示由于体制、机制等造成的行政成本过高、资源浪费大、效益低下等。

(三)审计方法多样化,以创新驱动工作发展

1.提升新型审计方法运用率,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基层审计机关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不断提出新的建议、新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现代审计方法确实也得到了不断更新。比如会计电算化催生了计算机审计,审计领域拓展又引入了一些特殊的专业技术,如废水、废气、废物等专业监测。这些专业的技术手段,满足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需求,有利于工作创新。

2.突破现有审计方法局限性,适应审计发展需要。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在做好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偏废传承。那些经实践证明为好用的审计方法需要进行保留,并不断总结、逐步改良,使之重新焕发活力。一要活用访谈、问卷调查、文件审阅等常规审计方法。紧密结合审计项目特点,提升审计方法运用的有效性。二要推进研究式审计。不拘形式且不定期的讨论是审计中常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规定形式及频率,使之常态化,如每周业务科室会议等。搭建“头脑风暴”式讨论平台,充分听取小组成员、业务科室建议。三要完善与联网核查等工作的对接。充分运用各种针对不同审计对象开展的日常财务数据检查成果,有针对实施项目审计,提高工作效率。

(四)完善项目组织管理,提升审计资源效益

1.关注地方资源环境审计重点,强化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一是优化年度项目计划管理。资源环境审计成功的关键在于选题,因此需强化项目计划调研。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资源环境具有特定的区域性,计划必须围绕地方环保工作重心,从资金投入或社会关注度等角度予以考量。如:地方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领导关心事项、市民关注点及地方环保薄弱点等等。二是优化各个项目实施计划。通过充分调查了解,尽可能全面、完整把握审计事项,如:适用的法律、法规,职能部门的分工情况,具体业务流程,制度建设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个性的实施方案,对分工及时间安排尤其应细化,通过把控各环节进度,促使项目按计划实施。

2.推进“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基层审计机关有效组织架构。“四位一体”模式是指基层审计机关、地方职能部门、社会审计组织及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工作协调互动,凝成整体合力推动地区环保及资源管理工作。随着资源环境审计综合性、流域性特征的日益凸显,基层审计机关必须整合内外部资源,改变上下级各自为阵的格局,谋求区域大同。

第一,优化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及项目组织方式。强化领导现场决策及时性、严格把控进度与质量;强调人员专业分工、优势互补;同时注重项目讨论有效性,提升工作实效。第二,深入探索上下级审计机关的合作模式。围绕区域特色内容实施审计,启动上下联动模式,如:上下级同步安排项目、下级部门参与配合或审计人员挂职锻炼等,促进上级对下级业务指导职能的履行。第三,紧密审计与职能部门的协作。在环境监管体系中,履行管理与执法职能的环保机构、落实环境保护具体事项以及管理资金等部门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审计与上述部门间的配合,共享监管信息等,有助于全方位监控区域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第四,引导内部审计机构探索资源环境审计。鉴于政府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系统中的特殊性,可引导其发挥能动性;对于部分内审工作开展较好的民营企业,则可将其纳入资源环境审计体系,有助于提前发现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3.有效采纳专家建议,提升社会审计参与度。一是建立各领域专家储备库。由于资源环境领域超出了大部分基层审计人员知识储备范畴,因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具备相应知识和技能的专家有助于提升审计成效,降低审计风险。但需重点把握以下事项:专家间知识类型的组合、双方权力义务划分、专家独立性、其提供意见等的可行性及对专家的考核。二是加大力度提升社会审计参与度。在常规审计项目中,聘请事务所人员是常见的,这同样适用于资源环境审计。通过强化对社会审计的引导,有助于其今后独立开展该类型审计项目。

(五)信息收集与披露双向拓展,充分审计证据

1.拓展环境信息收集渠道,多方位获取信息。联合环保、水利、规土、林业等职能部门构建资源环境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部门信息共享,有助于审计监督前置,也可帮助审计组获取更全面的环境信息,提升审计质量。积极探索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审计,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效率性和合理性,保障审计组获得有效可靠的指标数据。

2.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环境信息披露力度。目前资源环境信息的披露是一种自愿行为,且披露格式、内容及方式等均无统一标准,因此需审计机关主动参与到环境信息披露推进工作中。一要狠抓审计报告质量,揭示由于信息披露不完整导致的违规违纪问题,建议完善内控、提升透明度。二要利用审计联系、征询及项目契机,推动职能部门健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披露要求。三要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重点关注文件明确要求披露事项公开情况,推动部门等主动作为。

(六)完善基层审计机关环境审计结果的执行机制

1.加大审计宣传与公开力度,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当务之急,要针对环境审计常识性内容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市民了解工作内容与目的,深入“环保为先,造福后代”理念,吸引其e极参与进来,形成环保自觉意识;其次,注重总结和综合分析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宣传成效。通过当地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介宣传审计工作,获得市民支持与配合,同时通过揭示地方环保中存在的问题,向市民传达本地区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引导其自觉关心并制止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强化对周边排污企业的监督,以此搭建公众参与环保工作平台,有效促进地方环保工作开展。

2.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首先,进一步规范环境审计结果公告的形式和程序。资源环境审计涉及很多专业领域,应在一般公告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明确专业信息公开范围、公开程序以及公开形式等;其次,逐步拓展公告内容,更为具体、详细的揭露环境审计发现问题以及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第三,畅通社会公众的建言渠道,完善反馈机制,提升审计结果公告的透明度、影响力。第四,针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资金投入量大,涉及面广以及工程建设周期较长的重大资源环保项目,探索建立阶段性审计结果公告,便于政府和市民及时了解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也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执行偏差。

总之,立足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完善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压力,有助于提升基层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震慑力,推动被审计单位积极落实整改。同时,加大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宣传,促使更多市民主动关心了解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发挥群众对于政府环境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强化政府部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强化主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的监督作用。

3.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资源环境审计过程中应针对各环节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规范管理、提升绩效。如:审查环保资金征收与管理情况,揭示挤占挪用、拖欠遗漏等问题,建议强化资金管理;审查资源环保政策落实情况,揭示由于未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导致的违法违规行为,建议提升政策执行的严肃性;审查环保建设项目的绩效情况,揭示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问题,建议优化管理、重视绩效;审查职能部门环境保护职能履行情况,揭示不作为、乱作为及等违法行为,建议追究责任、强化公众监督。通过发挥基层审计机关建设性作用,促进资源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的落实及完善,切实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黎莉.我国政府环境审计问题及对策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杨知宇.完善环境审计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4,(6).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5)

工程地质是以环境工程地质学里的方法、理论、资料为基础,将环境科学与相关科目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基础理论。工程地质,是为顺应人类经济活动、工程建设的需要,为实现合理的城市改造、地质开发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且保护环境而兴起的,用以查明、勘探自然地质、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作用,由此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经济工程活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一. 城市环境地质问题

(1) 水资源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增多,城市供水量也再不断的加大,城市的水资源也对城市发展有所影响。由于水资源的逐渐匮乏,从而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既而才受到世界的关注。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地面塌陷、路面沉降、饮用水源枯竭、海水倒灌等现象。供水资源与供水条件的保护,主要在于地下水的水源选择、分析、评价;地下水的合理开发、保护、管理;地下水科学的调节利用。因此,利用工程地质学对城市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评价,制定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既可以节约资金,也会对水资源保护,起到关键的作用。

(2) 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废料。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从而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迅速激增,成为了城市的一个直接的或潜在的危害。垃圾所产生的危害会对地表产生污染,改变土地性质等,从而引发植物的枯萎,水源遭到破坏,大气受到影响,酸雨的形成,既而形成连锁反映,对人类的生活、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3) 地基问题:

地基的勘察不要有:岩土体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微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我国软土分布在国内沿海城市,特殊土的分部具有区域性特质。软土有空隙比大、强度低、松软、压缩性高等特点,由此对于施工与软土层上的工程项目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例如地面裂缝、墙体开裂、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桩基位移、基坑边坡塌落等。而地下水发生变化时,易改变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既而查明地基土质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构特征、水文地质等条件至关紧要,由此才能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地基的稳定性。

(4) 旧城区人为因素:

在旧城区内,热力场、重力场、地电场、声场、辐射场、地震效应场、地磁场等自然物理场,将受人类的经济活动、资源消耗等人为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水资源、大气圈、氧气含量等自然环境问题,危害旧城区内所有生物的健康。

二. 工程地质的流程、方法

(一)工程地质调查绘图:环境地质图与工程地质图,都能很好的反映出工程环境与地质环境间的关系,从而模拟真实情况:

1.依据制图内容,例如工程地质分区图、地质图等。从地质灾害角度考虑,研究、分析与场地相关的地质自然灾害,对其进行评价、研究地质环境所引发的不利影响,从而分析、制定预测防治措施。制图前,需要研究、调查、分析城区范围内的环境工程地质。

2.根据目的,如台山核电站等为某个特定工程提供资料。

(二)工程地质评价:

1.隐蔽工程评价:在城市规划时,需对其旧城区的电缆、古穴、下水系统、人防工程等进行评价与探查,从而制定图纸,为城市规划建设服务。

2.场地稳定行与适应性评价:需要针对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进行评价,主要为城市建设中的新城区开发,提供相应环境工程地质资料。

3.边坡稳定性评价:对人工斜坡与自然边坡进行研究,根据所得信息数据预测山崩、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与财产的危害系数,制定防治方案与应对措施。

4.工程地质地震评价:根据场地地质结构,对发生地震的几率作分析,依据地震的实际案例,研究建筑物所能承受地震所产生的扭转力、竖向力,并根据破坏效果分析、改进建筑方案。

5.河流环境工程评价:对水库进行分析,研究因蓄水所诱发的地震、岸边再造等问题,对其结果进行评价,从而制定防治方案与应对措施。还需研究城区污水大量排入溪水、河流、湖泊等引起的地下水质变化、恶化,从而对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为新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生态保护计划。转贴于

6.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它是地质环境质量的第一要素,是指受地震运动、现代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地壳内在运动影响后的稳定度,其涉及地震活动、火山活动、地层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的强度、结构、力场等方面,而地震活动对区域地壳的稳定性影响最大。针对地震带的城市建设,对其地层结构分析、评价,利用所得数据信息,提高城市规划中的建筑整体综合抗震能力,加强对地震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三)应用摇感技术:

摇感技术在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与评价时,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成图成本低、技术块、质量好等优势,可对区域地质、场地地形、动力地质现象动态、地质构造、河流水质、土地利用等方面情况进行环境检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编制各种资料信息图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升,将摇感技术与计算机相结合,使其更电子信息化管理、操作,既而提高速度与灵活度,提高效率,更方便的掌握各方面信息。

三. 环境工程地质的作用: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6)

协调发展资源的过度消耗与环境的过度恶化是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并且这一概念也凭借自身的科学性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广泛认可与应用。从广州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来看,广州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因此,对生态经济背景下如何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对于推动广州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广州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广州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一是广州市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从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同时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汽车、电子制造与石油化工成为了广州三大支柱产业。因此,在能源消耗方面,与重工业城市相比,广州所承担的压力相对较小。二是广州生态赤字从逐渐减小转向盈利。2000年以来,广州生态赤字逐渐减小,2005年以后处于盈利状态。由此可见,广州凭借自身经济优势,逐渐利用贸易等行业对生态承载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弥补。虽然这也意味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影响正在向其他地区转移,但是对于广州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而言却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是广州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了持续优化。虽然当前广州煤炭消费比例仍旧较大,但是液化石油气等能源的使用量也在不断提升。另外,在严格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政策下,企业中的用煤设备不断减少,清洁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水电、风电、气电、核电清洁电源装机容量比重也不断提高。广州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劣势:一是广州市经济的领先优势逐渐弱化,城乡之间在各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其他各省份GDP逐年增长的态势相比,近年来广东省的GDP增长缓慢,这使得其他各省与过去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表率作用的广东省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广州市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领先优势逐渐被弱化。并且就广州市人民的日常产品消费结构情况来看,城乡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居民在肉蛋奶、房屋以及娱乐等享受性方面的消费要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是广州市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粗放型为主,环境形势堪忧。在广州市经济粗放式发展的影响下,其资源、环境利用也呈现出了粗放式的特征。虽然近年来广州市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但依然未能彻底转变广州市的总体环境形势。粗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特点,使广州市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广州市“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

二、广州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广州城镇化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资源消耗总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增加。因此,在生态经济背景下,广州要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重视绿色生产的推动、环境保护的强化,同时需要从推动现代农业与基础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人才引进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等多个方面提升自身的“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力。

1.推动绿色生产在广州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

发展的过程中,推动绿色生产,提倡生态消费,是确保资源、环境与经济平衡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在此方面,广州需要重点强调低碳产业、循环产业的发展,并鼓励企业节能减排与消费者生态消费观念的树立。虽然广州以轻工业为主,但是资源的利用与废弃物的排放问题仍旧不能忽视,这决定了广州需要重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节能降耗技术的开发。低碳产业的发展,要求广州在产业调整方面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通过制定与实施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环保领域提升行业转入标准。另外,广州需要重视鼓励企业对生产工艺的开发与改造,并重视低碳技术和绿色技术的推广。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在广州经济发展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策略,同时有利于广州资源利用水平的提升,对减小广州经济发展中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广州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广州需要加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宣传力度,通过使用激励机制与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来鼓励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参与。在实践过程中,广州需要对工业、生活污染物的分类机制和回收机制进行完善,同时鼓励社区与企业自主构建污染物回收点。另外,还要对循环生产技术进行开发与推广,完善循环生产服务体系。促进节能减排,是生态经济发展对全国产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对于广州同样如此。节能减排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方面,而且对广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广州需要出台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管制措施和更加具有吸引力的节能减排鼓励措施,通过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来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能源的节约方面,广州需要实现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并在开发绿色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强化能源消耗总量的考核与统计,淘汰超过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限定线的项目或者企业。在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方面,不仅要重视在能源使用方面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而且要在生产环节、运输环节来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使能源生产到利用的整个链条都得到良好的控制。在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方面,则应当提倡清洁生产,并对企业所使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清洁生产水平做出考核。利用严格的惩处措施来倒逼,无法满足污染物排放要求和清洁生产要求的企业和产业进行结构升级与转型。绿色消费的提倡对广州企业以及产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推动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同时也加快了广州能源与资源的消耗速度。随着居民消费的升级和能源消耗的增长,广州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渐明显,在此背景下,引导社会大众转变消费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广州需要针对社会大众开展广泛的教育活动,并把节约意识、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理念的树立当做重要的内容。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应该使用节能电器,并在餐饮和购物过程中尽量避免一次性物品的购买和使用。最为重要的是,在出行方面,广州应该坚持限号出行制度来提倡社会大众采取低碳出行的方式,从而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度的影响。2.强化环境保护广州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是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确保广州生态系统稳定性得以提升,生态承载能力得以增大的有效途径。在此方面,广州需要做好环境监督、治理与改善修复等多项工作,从而确保广州能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广州需要强化环境监督工作,从而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在环境监督方面,广州不仅要对环境现状、发展问题作出分析与探索,同时还需要明确环境监督主管部门,并构建多部门参与的环境监管模式。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把对环境风险、环境容量以及环境总量所做出的科学评估需要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同时广州还要在产业发展中严格贯彻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限制高污染项目和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推动落后产能的淘汰,并通过环保收费与排污收费政策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对于污染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进行严肃查处。另外,广州应当对企业和产业做出专业的严格审核,避免污染面向农村或者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扩展。其次,在环境的治理方面,广州应当重视集中处理原则的贯彻,通过在工业园区构建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来对工业园区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从而确保工业园区环境质量的优化与污染物处理效率的提升。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成效,广州有必要利用政策手段来鼓励企业开发与使用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针对饮用水源地,广州更是要提高重视程度并做到严格把关,通过做好水质监控和水源保护等工作来确保饮用水安全。在实践过程中,广州还应当对沿江沿河产业的排污口进行合理的调整与规划,从而使海域、河流的水质污染控制工作能够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在对环境进行严格监控和有效治理的基础上,广州还应当重视对已经被污染的区域进行环境改善与环境修复。如已关停的废旧矿山、采石场等都是进行环境修复的对象。对此,广州应当重点加强地下采空区的填补与地面植被的恢复,从而避免地面塌陷以及水土流失等现象的出现。另外,在城市环境改善工作中,广州应当重视绿地面积的增加,如通过建设郊野公园、生态公园等来对城市中所出现的热岛效应进行缓解,并对城市所具有的生态功能进行提升与完善。同时,广州应当以提高人居环境水平为出发点,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从而为了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而对于农村以及农业的管理,则应当强调应用水源的保护,并鼓励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低残留、低毒的化肥农药产品,通过提倡有机农业的发展来推动农业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广州在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应当重视环境保护经验的积累与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和提升,这是提高广州环境保护、治理与修复水平的重要保障。在此方面,广州应当重视在市内外开展广泛的学习与交流,并重视先进环保技术和环保理念的引进,通过与邻近区域构建环境治理合作机制,来确保本地空气质量、水质质量的提高。另外,在产业发展方面,广州也应当鼓励环保产业、环保技术开发产业以及生态科研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自身环境优化水平与能力的持续提高。

3.提高“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力

在生态经济背景下,广州要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强化资源的保护与环境的治理,同时要重视“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此方面,广州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产业经济的战略性改革。(1)广州需要推动基础产业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对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产业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与升级。在实现效益与质量平衡的基础上,广州有必要推动园艺产业、种植产业、畜牧业和林业等产业实现现代化、国际化与标准化,从而促使农业产业体现出生态化、集约化和对外发展的特征。为了给农业发展构建强有力的保障,广州有必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优化现有交通网络来提升自身的运输能力,同时重视绿色能源的开发,从而让现代农业发展能够得到良好的资源支撑。在基础产业方面,则应当重视有色金属、建材、服装、食品、电气等产业的发展,并通过融入高科技和新技术来提升产品附加值,并为产品品牌的打造夯实基础。(2)广州应通过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从整个广东省来看,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广东省被认为是我国最富有的区域也是最穷的区域。与广州的市区相比,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消费水平与城镇之间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为了实现统筹发展,广州应当结合自身优势,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通过推动产业与劳动力转移来开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来让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3)广州要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产业升级与转型的过程中,人才资源与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的欠缺,都直接导致了广州各个产业的产品附加值不高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因此,广州要在兼顾资源保护、环境治理的基础上重视发展高新产业与绿色产业,并通过引进人才与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来突破科技发展瓶颈。在此过程中,广州各个企业,特别是高新产业与绿色产业领域中的企业,需要重视调整人才结构,并开展高端人才的引进与自主培养项目,从而为广州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保障。(4)广州要重视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了产业发展知识化、服务化,国际产业不断转移的趋势。并且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广州经济发展中的各个生产要素所具有的成本在不断提升,同时企业所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因此,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升级与转型成为了广州在生态经济发展背景下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广州能够提升自身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传统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转变,并通过扶持与带动企业的发展来实现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另外,广州要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吸引外来企业的入驻,从而使自己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花卉产业、制造业的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新的突破。综上所述,广州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生态经济背景下的必由之路。在实现三“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过程中,广州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劣势,而为了广州“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广州应当重视绿色生产的推动、环境保护的强化以及“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广州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马超平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春春.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性的测度研究[J].商业时代,2013(20).

[2]徐成龙,程钰,任建兰.山东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协调性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3(03).

[3]单晓娅,王翠,潘丽群.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战略取向[J].贵州民族研究,2013(02).

[4]王莹莹.北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7)

作者简介:李嘉薇(1979-),女,安徽萧县人,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05040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73-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国民经济体制发生很大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1993年7月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之前能源动力类几十个小专业压缩为9个专业。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进一步将以上9个专业合并为1个,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3年,随着能源动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问题的提出,浙江大学率先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2004年,清华大学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西安交通大学也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成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为适应时展要求,经过教育改革,本专业人才培养口径大大拓宽,学生基本知识面得到拓展,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大大加强。目前设置本专业的重点高校51所,普通本科63所,三本及民办本科15所,但因专业定位、地域分布、历史传承和社会和国家需求等具体情况不同,本专业形成了各高校间课程设置、专业重点各有特色和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态势。[1,2]

一、各高校能源动力类专业特色

1.华北电力大学

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是华北电力大学的优势学科,主要侧重于发电侧的研究。[3]开展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节能理论技术及热经济学;新能源和新能量转换方式;节能技术;脱硫脱氮技术;燃料电池;大机组设备安全性及可靠性评估;大机组调峰特性及寿命管理;机电一体化;流体机械;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振动;电站锅炉燃烧技术与仿真;纳米及表面技术;设备状态监测与设备维修等。

2.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的动力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大类专业,其专业地位与综合实力不仅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也具有较高声誉。在2007年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最终评分位列全国第一,同时被认定为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养具备扎实的热工理论基础和能源动力工程知识、计算机应用及开发能力,并且能够从事常规能源及新能源开发、能源的转换与利用、电力自动化生产、内燃机动力系统以及汽车工程、流体机械、制冷低温工程等研究、设计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目标。

3.浙江大学

该校本专业称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分两个专业方向: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制冷与人工环境。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方向依托热能工程、热工与动力系统研究所,建有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煤浆工程中心燃烧技术研究所,是我国能源高效和清洁利用、能源环境控制工程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制冷与人工环境方向依托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办的制冷与低温专业之一,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连续多年名列前三名,为我国制冷、低温、空调、低温生物等领域培养了大批的高级专门人才。另外单独设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能源低碳利用、新能源利用过程中节能减排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涵盖内容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低碳能源利用等方面。

4.东南大学

该专业包含电厂热能动力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新能源与新发电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电厂热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方向着重培养集现代信息技术和热能动力工程知识为一体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制冷与低温技术方向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制冷与低温技术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技能。新能源与新发电技术方向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方向。培养学生掌握新能源与新发电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应用知识,使学生具有开发利用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型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研究、规划、设计、监测、管理和运行等综合能力,为国家新能源利用领域输送急需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5.华中科技大学

该专业着重培养集能源与动力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毕业生在电力系统、制冷低温系统、空调调节、汽车、船舶、电子信息、冶金、流体机械、铁路、医药、化工等部门从事能源动力工程及自动化和相关方面的教学、研究、设计、开发、营销和管理等工作。以能源、环境、动力为工程背景,以热流体科学为基础,兼顾装备制造、过程控制和信息技术,体现出集热、机、电为一体的培养特色。

二、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发展趋势

现今,能源及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现有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尤其是在能源综合高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大形势下,实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将对能源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4]长期以来,在能源发展方面,我国一直走的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日益加剧了能源发展与保护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能源动力行业发展趋势如下。

1.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国能源发展的布局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节能减排,二是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相对来说,节能减排技术较为成熟,而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这方面,很多技术、政策以及市场尚都处于研究摸索阶段,不够成熟。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加强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在管理型人才、高端研究型人才(如政策和战略研究、项目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培养与输送上多做工作。[3]

2.专业发展与环境的密切相关性

只有对能源动力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完善控制和处理,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能源动力技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有所体现。正是基于该原因,浙江大学将原来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名为现在的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3.不同学科间的高度交叉性

能源动力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如力学、热学、自动控制及计算机、机械制造、化学等学科。为适应21世纪我国能源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各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应当适当安排有关学科的知识。

4.核电的大力发展

核能工程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20世纪70-80年代,国家在核能发电上投资的新建项目少之又少,使得我国各高校招收不到足够的学生。随着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核电,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至于需要核能专业毕业生的数目超过了可分配毕业生的人数。

5.绿色能源意识的培养

节能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节能的知识不仅能源动力学科的学生应当掌握,也是几乎所有工科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做好本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且也要承担起向所有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节能技术教学的任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节能减排”思想的灌输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节能素养和新能源观念。[5]

三、结束语

为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的能源动力类专业根据自己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自身优势,形成了各自的专业特色。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为国家培养更多能源与动力领域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战洪仁.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8,(1):19-21.

[2]李俊瑞,王艳,田禾.基于社会需求的能源动力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3):22.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8)

(一)改进内部建设,以规范化及审计质量提升为目的,向面广纵深发展

从纵向管理而言,需要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制度设计:一是推进基层审计机关条线管理,由上层制度设计保障独立性;二是健全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制度,完善工作开展依据;三是逐步完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指标体系,提升评价的针对性、有效性及科学性;四是强化地方资源环境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体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思路;五是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升透明度;六是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为当地环保工作推进建言献策。

从横向拓展而言,需要进一步延伸资源环境审计内容、全面获取环境信息、提高审计质量:一是提升新型审计方法运用率,推动创新;二是突破现有审计方法局限性,适应发展需要;三是拓展环境信息获取渠道,全方位收集信息;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环境信息披露力度;五是加强项目过程质量控制,由内部规范化保证独立性;六是转变审计思路,“两步走”拓展审计内容,即做优结合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探索独立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

(二)加强外部引导,以透明化及参与度提升为目的,向协作互补推动

虽然资源环境审计的主体是审计机关,但内部审计机构及社会审计组织作为助力者,职能部门作为被审计对象及环保工作的监管者,普通群众作为受益者,同样需要在引导下,积极参与该项工作,发挥协作互补的优势。一要推进“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基层审计机关有效组织架构,促进基层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及地方职能部门在工作上协调互动,形成合力;二要充分利用专家建议,提升社会审计参与度,消除审计人员专业短板劣势;三要加大审计宣传与公开力度,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推进具体措施

(一)推进本地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

1.健全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制度。制度是所有管理模式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建立地方资源环境审计制度,通过制度管人、管事,明确工作目标、操作流程、工作要求、责任分工等内容,以制度保证此项工作的规范开展。

2.提升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科学性、完整性。资源环境评价标准体系的缺失,一定程度削弱了审计评价的说服力。因此,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意义重大,但如何建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亟待攻克。首先,应对地方资源环境各个领域开展审计,包括土地、水资源等,在审计过程中逐项了解业务流程等等,明确审计评价依据来源,进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其次,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工作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按不同行业、企业或领域等归纳、提炼审计评价的重点。

(二)拓展审计内容,双管齐下提升独立性

1.努力推进基层审计机关条线管理,由上层制度设计保障独立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这对于完善国家审计监督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意义重大。从基层审计机关角度而言,虽然在此项工作推进中不具有主动权,但是却可以在工作中积极配合审计署,积极探索统一管理有效做法,总结经验,供上级审计机关参考借鉴,促进早日实现条线管理。

2.加强项目过程质量控制,由内部规范化保证独立性。一是探索建立《地方资源环境审计操作规程》。基于其他审计类型已有的操作规范,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形成特属于地方的资源环境审计操作规程,其中需明确资源环境审计目标、范围、步骤,审计调查、实施、报告等各阶段业务流程和具体工作内容、要求,以及审计方法运用、评价体系等内容,以使其内容完善、条理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加强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不断完善《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办法》并严格执行,确保审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前移考核关卡,强化管理,促使审计工作规范;严格执行项目“三级复核”制度,确保各项规范性制度得以落实到位;跟踪审计岗位职责,逐步形成责任追究制度。从领导班子重大审议的严肃性、审理人员审理阶段的严格性以及审计人员现场实施的规范性等全方位保障项目质量,推动基层审计机关依法审计,从一定程度确保审计部门工作独立性。

3.转换审计思路,“两步走”拓展审计内容。首先,以财务收支等传统审计为基础,将结合型资源环境审计做优。深化“资源环境+”理念,将财政经济责任、专项使用管理、预算执行及固定资产投资等内容想融合,构建全新的资源环境审计格局,不断扩大审计覆盖面。

其次,深入独立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实践。围绕当地环保重点,努力转变工作思路,以绩效为先。从环境审计独特视角出发,以“五关注”实施独立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一是关注环境绩效,揭示项目实施及后续管理中造成的环境破坏。二是关注管理效果,揭示内控缺失或重大管理风险;三是关注资金效益,揭示滥用资金、损失浪费等;四是关注政策效应,揭示政策偏离既定目标,实施或后续管理制度建立不及?r;五是关注行政效能,揭示由于体制、机制等造成的行政成本过高、资源浪费大、效益低下等。

(三)审计方法多样化,以创新驱动工作发展

1.提升新型审计方法运用率,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基层审计机关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不断提出新的建议、新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现代审计方法确实也得到了不断更新。比如会计电算化催生了计算机审计,审计领域拓展又引入了一些特殊的专业技术,如废水、废气、废物等专业监测。这些专业的技术手段,满足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需求,有利于工作创新。

2.突破现有审计方法局限性,适应审计发展需要。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在做好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偏废传承。那些经实践证明为好用的审计方法需要进行保留,并不断总结、逐步改良,使之重新焕发活力。一要活用访谈、问卷调查、文件审阅等常规审计方法。紧密结合审计项目特点,提升审计方法运用的有效性。二要推进研究式审计。不拘形式且不定期的讨论是审计中常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规定形式及频率,使之常态化,如每周业务科室会议等。搭建“头脑风暴”式讨论平台,充分听取小组成员、业务科室建议。三要完善与联网核查等工作的对接。充分运用各种针对不同审计对象开展的日常财务数据检查成果,有针对实施项目审计,提高工作效率。

(四)完善项目组织管理,提升审计资源效益

1.关注地方资源环境审计重点,强化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一是优化年度项目计划管理。资源环境审计成功的关键在于选题,因此需强化项目计划调研。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资源环境具有特定的区域性,计划必须围绕地方环保工作重心,从资金投入或社会关注度等角度予以考量。如:地方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领导关心事项、市民关注点及地方环保薄弱点等等。二是优化各个项目实施计划。通过充分调查了解,尽可能全面、完整把握审计事项,如:适用的法律、法规,职能部门的分工情况,具体业务流程,制度建设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个性的实施方案,对分工及时间安排尤其应细化,通过把控各环节进度,促使项目按计划实施。

2.推进“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基层审计机关有效组织架构。“四位一体”模式是指基层审计机关、地方职能部门、社会审计组织及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工作协调互动,凝成整体合力推动地区环保及资源管理工作。随着资源环境审计综合性、流域性特征的日益凸显,基层审计机关必须整合内外部资源,改变上下级各自为阵的格局,谋求区域大同。

第一,优化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及项目组织方式。强化领导现场决策及时性、严格把控进度与质量;强调人员专业分工、优势互补;同时注重项目讨论有效性,提升工作实效。第二,深入探索上下级审计机关的合作模式。围绕区域特色内容实施审计,启动上下联动模式,如:上下级同步安排项目、下级部门参与配合或审计人员挂职锻炼等,促进上级对下级业务指导职能的履行。第三,紧密审计与职能部门的协作。在环境监管体系中,履行管理与执法职能的环保机构、落实环境保护具体事项以及管理资金等部门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审计与上述部门间的配合,共享监管信息等,有助于全方位监控区域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第四,引导内部审计机构探索资源环境审计。鉴于政府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系统中的特殊性,可引导其发挥能动性;对于部分内审工作开展较好的民营企业,则可将其纳入资源环境审计体系,有助于提前发现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3.有效采纳专家建议,提升社会审计参与度。一是建立各领域专家储备库。由于资源环境领域超出了大部分基层审计人员知识储备范畴,因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具备相应知识和技能的专家有助于提升审计成效,降低审计风险。但需重点把握以下事项:专家间知识类型的组合、双方权力义务划分、专家独立性、其提供意见等的可行性及对专家的考核。二是加大力度提升社会审计参与度。在常规审计项目中,聘请事务所人员是常见的,这同样适用于资源环境审计。通过强化对社会审计的引导,有助于其今后独立开展该类型审计项目。

(五)信息收集与披露双向拓展,充分审计证据

1.拓展环境信息收集渠道,多方位获取信息。联合环保、水利、规土、林业等职能部门构建资源环境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部门信息共享,有助于审计监督前置,也可帮助审计组获取更全面的环境信息,提升审计质量。积极探索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审计,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效率性和合理性,保障审计组获得有效可靠的指标数据。

2.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环境信息披露力度。目前资源环境信息的披露是一种自愿行为,且披露格式、内容及方式等均无统一标准,因此需审计机关主动参与到环境信息披露推进工作中。一要狠抓审计报告质量,揭示由于信息披露不完整导致的违规违纪问题,建议完善内控、提升透明度。二要利用审计联系、征询及项目契机,推动职能部门健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披露要求。三要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重点关注文件明确要求披露事项公开情况,推动部门等主动作为。

(六)完善基层审计机关环境审计结果的执行机制

1.加大审计宣传与公开力度,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当务之急,要针对环境审计常识性内容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市民了解工作内容与目的,深入“环保为先,造福后代”理念,吸引其?e极参与进来,形成环保自觉意识;其次,注重总结和综合分析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宣传成效。通过当地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介宣传审计工作,获得市民支持与配合,同时通过揭示地方环保中存在的问题,向市民传达本地区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引导其自觉关心并制止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强化对周边排污企业的监督,以此搭建公众参与环保工作平台,有效促进地方环保工作开展。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9)

1 专业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大学1979年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河南农业大学1981年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能源工程本科专业,1998年专业名称调整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目前全国只有不足20所高校开设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在2015年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来自全国24所院校的领导和专家80余人就专业发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我校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与全国其他院校情况大致相当,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平台各不相同,培养模式也有较大差距。中国农业大学主要侧重于农业设施工程及工艺的改进和优化设计;河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主要侧重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我校及其他高校多侧重于民用建筑工程的培养;很多农业为主高校的该专业对风能和太阳能的研究相对较少。

2 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但在全国范围内招生数量一直没有明显增加,究其原因在于专业交叉性强、知识覆盖面广、专业特色不突出、没有上级主管单位、缺乏社会影响力。

2.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专业发展方向,是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专业培养目标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2],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这个专业名字涵盖的面广,涉及到的领域多,在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地、各校、学生个体、社会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培养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3]。

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建筑业不在是国家的支柱产业,行业对建筑施工人员的需求量也大幅降低,我校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近三年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从85%降到40%,说明原有以培养从事建筑工程相关研究、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的人才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改革势在必行。我校地处南疆,干旱少雨、光热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效率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定义为:具备从事乡镇建设、设施农业与农村能源建设方面的基本知识,得到建筑工程师、农业生物环境与农村能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本专业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等基本能力复合应用型人才。

2.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高校课程体系是指各课程间的相互分工与配合,主要包括课程的组成“结构”目标和任务,它是学生所学课程的总体框架[4]。塔里木大学原有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课程体系的课程平台主要分为四大部分: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特色教育平台课程。职业规划论文我校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大多偏向于民用建筑类,详见表1。

表1 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从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来看,民用建筑类课程门数及所占学分都是最高的,达到85.4%,设施农业及能源环境类课程所占比例共计14.6%,几乎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学生就业渠道也一样,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90%以上毕业生都从事民用建筑的施工和设计工作,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后者主要是培养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面应该有很大差别,学生就业与考研都与土木工程专业相比较根本没有优势可言。显然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相符合,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3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调整

近三年我国建筑行业毕业生就业率在逐年下降,加上十八大国家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4年12月党中央又提出精准扶贫,到时候要让七千万贫困人口一同买入全面小康社会,农业增效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我校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适应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应偏重于农业建筑与环境、工厂化设施、农村新能源开发与科学利用。

3.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

我校地处南疆,人才培养要以足南疆、服务新疆、面向中亚、政治可靠、专业过硬,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较强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多听取行业专家意见,通过对每年毕业生的回访,社会发展对岗位人才的需求为指导。以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设计竞赛为引导,深化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内容上,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优化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关系

原有课程体系当中所开设的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最后的结果学生必须选才能够达到毕业时所修学分,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中,应该把设施农业类、能源与环境类课程门数增加,大幅压缩土木工程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保持在5门左右,并都要与专业相对应,大幅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和所占比例,按照1:2的关系设置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从事专业自主选择所修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实验室的建设,达到学生所选课程都能正常开设,让学生选择老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而不是表面选修学生必选。适当增设专业特色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包括体现南疆地域、专业传统优势、学科前沿的特色专业课程以及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应按照专业按方向或学生发展方向分模块、分方向设置。

3.3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对于一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而言,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促进教学与生产实践、科研训练相结合,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属于交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5]。要推进实验、实习独立设课,构建分层次、分阶段的梯度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验课学时,更多设置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更多的去发现问题合计决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善以现有实验室条件,依托教师课题、全国大学生农建专业创新设计竞赛等载体,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迎春,雷超.学分制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01:201-202.

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篇(10)

在现代技术发展的今天,远程教育已经得到了成熟、完备的发展,学习模式的形式、作用与特点也显现出了新的特性,同时,现代社会也改变了学习资源的使用方法与构建模式,数字化资源呈现出几何倍的增长趋势,获取资源的渠道了越来越广。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的将这些学习资源利用起来,让这些资源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辅助。

一、基于资源学习环境的概念与特征

(一)基于资源学习环境的概念

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即利用学习资源、支持性策略、支持性工具来构建一种利于学习者学习的环境,该种学习环境可以支持个性化的查找、分析、解释与处理,能够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基于资源学习环境可以充分的开发出潜在的学习资源,这种学习环境与传统教学框架不同,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工具,为他们任务的完成来提供决策性支持。

(二)基于资源学习环境的特征

关于基于资源学习环境的构建,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对于资源学习环境共同的三个特征已经形成了共识:第一,资源丰富性;第二,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与目的性,参与该种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学习,并非偶然与附加结果;第三,该种模式强调学习者参与到资源的编辑与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以学习者认知为基础的动态管理模式。

二、基于资源高中学习环境的组成要素与设计方式

(一)情境设计方式

情境由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两种组成,情境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情境目标来分析,情境化形式能够分为学习生成式、外部指导式与协商式三种。

1. 学习生成式情境。在学习生成式情境中,学习者能够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来寻找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可能需要外部的指导,这种指导是需要进行预先设计的。

2. 外部指导式情境。在外部指导式情境中,外部人员需要创建好资源集中点,确定学习顺序,根据学习者的需求为其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为此,外部人员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

3. 协商式情境。协商式情境兼具学习生成式与外部指导式情境的优势,与学习者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外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中,情境的设计需要基于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其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就是情境解释,解释能够帮助学习者确定出具体的学习方式,形成多种多样的解决方式。

(二)资源设计方式

基于资源学习环境的资源能够分为静态资源与动态资源两种形式,内容的涵盖面十分的广泛,包括电子资源、人力资源、非印刷资源与印刷资源四种,具体的设计方式如下:

1. 静态资源。杂志、报纸、百科全书、教科书都属于典型的静态资源,这种资源具有特定性的特征,对于信息标准化有着明确的要求,这种信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快的过时,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出版时间的问题,因此,在应用静态资源时,必须要再三谨慎。

2. 动态资源。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大多数都是动态资源,其中代表性的就是网络资源与人力资源,网络资源呈现出的是一种周期性变化;而人力资源即可使是学科领域专家,也能够是学习伙伴,在学科领域专家与学习伙伴提升学习者理解能力的前提条件下,学习者的综合水平就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

(三)支持/支架方式

基于资源学习环境设计机制有元认知支持、策略支持、概念支持、过程支持几个内容,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1. 元认知支持。元认知支持的核心是评价,元认知支持能够科学的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表现,元认知支持既可以是一种的模式,也能够是精致、复杂的模式,能够帮助学习者来组织相关知识,为他们引导认知道路,在元认知的支持下,学习者能够投入到更加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

2. 策略支持。策略支持可以为任务的完成提供多种多样的方式,这些支持可以来自于相关学界的专家,也能够来自于学习软件,他们能够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出科学的建议,也能够在学习者思考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一种方法与观点。

3. 概念支持。概念支持可以帮助学习者确定学习先后顺序与重点解决的问题,概念支持需要以大纲形式来出现,这种大纲能够解决信息的陈述问题,也能够帮助学习者来理清各个主题的层次。

4. 过程支持。过程支持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利用资源的效率,也可以为学习者指明道路,让他们能够围绕具体的学习目的来制定任务。

(四)工具

工具能够帮助学习者获取与处理资源,也能够实现对资源的解释与评价,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工具包括处理工具、搜索工具、交流工具、操作工具几个内容:

1. 处理工具。处理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收集、组织和生成信息,为他们提供完善的认知支持。

2. 搜索工具。搜索工具的范围十分的广泛,媒体专家、图书馆管理员、专业性的搜索服务都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完善的搜索支持,学习者可以用多样化的学习模式来获取资源。

3. 交流工具。交流工具能够帮助学习者充分的将音频、文本、视频等资源利用起来,科学的交流工具能够有效优化远程开放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果,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4. 操作工具。操作工具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检验观点、检验观念与检验理论,操作工具可以有效简化信息生成程序,让学习者可以更加简便的操作系统,从而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

三、远程开放教育背景下基于资源学习环境设计的注意事项

上一篇: 双减政策实施的原因 下一篇: 规模经济的来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