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的认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5 14:37:23

职业道德的认识

职业道德的认识篇(1)

合格的教师不但要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学能力素质、仪表风度等,而且必须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一个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与行为,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既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响和促进着教师的专业化进程。而教育职场是教师职业道德赖以产生的实践基础,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因此,教师的道德成长要在教育职场中,在丰富的道德认知的学习和坚定的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不断进行有意识的道德反思,以达到实现自觉化的道德自我的目的。

一、道德认知——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基础

道德是我们作为一个存在于社会中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要素,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促进。而在道德的内涵中,道德认知又是最基本的成分,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发展,是建立美好道德的基石。同样,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既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包括对教师道德的重要社会作用的认识,对教师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的认识,以及对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美丑、荣辱、是非的鉴别和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认知的发展贯穿于师德品质形成的各个方面,影响和支配着教师的道德行为。教师对道德认知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教师提升道德认知水平、促进道德成长的前提。但这种理解不能仅限于对文本知识的识记,教师要立足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具体、生动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去体会、去感知。

二、道德习惯——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关键

所谓“习惯”,《辞海》中的解释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是指经过不断实践,已能适应性的情况。习惯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惯常的行为、常见的行为。据此,我们可以将道德习惯理解为:一种持续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它是个体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的一种倾向性的道德行为,是道德行为的常规化,是不需要道德意志作用下的一种自然而然的道德行为方式。它是个体将他律的道德认知进一步内化为自律的个体内在道德品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当教师的某种道德行为,经过反复的实践,成为教师的某种道德习惯时,这种道德习惯就成了教师自然状态的教育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进而成为一种教师文化。道德习惯的养成,大大简化了职业道德选择、职业道德判断等活动过程,使教师个体在面临某种职业道德情境时,能不假思索地完成符合某种道德规范和准则的道德行为①。表面上看,教师的道德习惯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表征;内在的看,教师的道德习惯是一种道德观念、道德思维的反映,是良好职业道德的表征。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其实是教师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道德习惯的行为方式,其实是教师的道德思维方式。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对实现道德观念的行为化、自觉化,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道德反思——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条件

反思是师德成长的必经之路。早在20世纪30年代,杜威就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界定了“反思”并阐述了反思性思维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反思性思维“把我们从单纯冲动和单纯的一成不变的行动中解脱出来……使我们能够以预见指导我们的活动,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或我们意识到的目的来进行计划,能够以深思熟虑和带着目的的方式开展行动②。”道德反思是指教师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经常对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省,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严肃的字者和及时纠正。道德反思不仅能帮助个体接受和认同道德规范,形成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变外在的规范为内在要求,而且能促进个体反省、思考道德言行,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道德反思要求我们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剖析自己,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不良诱惑的侵蚀,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因此,道德反思的过程即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道德认知,审视和慎思自己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获得教育教学体验;通过教育的结果和教育对象的反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重新审视。在这种反复的体验与持续的反思中,教师的教育行为日益完善。道德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调节心理活动,避免身心的不平衡现象,从而使教师人格品质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规律看,反思是实现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重要的标志,它表明个体道德心理的发展进入到自觉化阶段。

四、道德信念——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目标

古语云:“欲为经师,先为人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伦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品德要通过个人内心的信念来控制,品德并不是“简单的,一般生活的行为习惯,而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信念程度,凭着自己的意志审慎抉择之后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性习惯,道德习惯体现出品德的水平”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的道德信念的程度是标示一个教师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它在教师的品德结构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教育的前提之一是,“教师,尤其是那些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专门人士必须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优良的德行”④。道德信念的确立,既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又是师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的道德信念是教师对一定道德的真诚信仰,它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升华到一定高度后产生的,可以说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合金”。

教师一旦牢固地确立了某种道德信念,就能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道德信念来评价自己和别人道德行为的善恶。道德信念所具有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使其成为教师道德成长过程中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它能够使人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教师的道德信念一旦确立,不仅能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自觉自愿地按照教师道德的要求,去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而且能以坚定的毅力去排除一切艰难险阻,使正义的道德行为从一而终,并取得良好效果。教师一旦树立了道德信念,就会精神充实,心明眼亮,奋发努力,无所畏惧,不为名利诱惑,坚持做符合教师道德规范的事,不怕别人的讥笑、讽刺和打击。相反,如果缺乏这种坚定道德信念,就容易胸无大志,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可见,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动机,而且必须将其转化为坚定的道德信念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才能形成教师稳定而持久的道德品质。

注释:

①和学新,王文娟.师德修养是师德成长的本质追求[J].思想理论教育,2011,(3):7-11.

②[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

③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159-160.

④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77-178.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职业道德的认识篇(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加快,不少财会人员在物质财富中失去了方向,贪污、滥用职权等行为大行其道,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各行各业会计人员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自律标准,这是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后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有效治理各种贪污、腐败行为的有效措施之一。本人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

    1.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具体地说,是指会计职业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行为时所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会计职业行为及职业活动的系统要求或明文规定。它是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行为和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根据我国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笔者认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应包含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主要内容。

    2.1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的表现之一是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它要求财会人员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同时,还要求财会人员在工作中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关系;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能,勇于革新,争做行家里手。

2.2诚实守信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讲信用,重信用;而且要求财会人员做到不为利益诱惑,保密守信;还要坚持做到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2.3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它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反省、剖析、提高自己,同时要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尽职尽责。

    2.4客观公正。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它首先要求会计人员的态度额观公正,其前提是以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前提;其次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核算,并做出额观的会计职业判断;再次,还应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如会计人员在办理有关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业务时,应依法纳税,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而少交税款。

    2.5坚持准则。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中之重。它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和监督过程中,只有坚持准则,才能以准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发生道德冲突时,应坚持准则,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此,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财经法制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2.6提高技能。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会计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会计工作,才能够勤勉、谨慎地运用其知识、技能经验,善于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如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会计估计等。

    2.7参与管理。简单地讲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熟悉服务对名胜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消极被动地记账、算账和报账。

    2.8强化服务。是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会计人员服务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会计行业的声誉和全行业运作的效率,会计人员服务态度好、严格执法、服务周到就能提高会计职业的信誉,增强会计职业的生命力,反之,就会影响会计职业的声誉,甚至直接影响到全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3.1原则性原则性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典型特征。坚持原则能使财会工作者职业义务感和使命感得以加强,作为会计工作者,如果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坚持按原则办事,不仅会危害自身,也会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2无私性财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和行为,以国家、集体的利益重于一切为最高原则。无私性集中体现在财务工作者的道德习惯行为上,廉洁奉公,不贪不沽,一尘不染,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传统作风。

    3.3服务性财务工作贯穿于我国四化建设的各行、各业、各个部门。财务工作既不能独立于各行、各业、各部门而存在,又不能置于各行各业各部门之上。

    3.4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所以说,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4.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法律制度起到了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4.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从而起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职业道德的认识篇(3)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已经逐步的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现在,世界上国家之间竞争的本质便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需要教育,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会给人才素质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党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找到了问题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党校做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

1 党校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指的是从事某个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以及规范,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道德也会得到一定的丰富和发展。在当前阶段,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是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在这个基础上吸收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有益部分,并且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行,新型职业道德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我国党校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时,也要求“从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的高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教师和干部队伍。”这也给我国党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确定了相关的标准,提出了建设目标[1]。

党校教师和普通教师有一定区别,党校教师必须将个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在建设时,首先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树立,确保自身的理想远大,并掌握专业理论的相关知识,能够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具有无私奉献的相关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培养出来的学员思想道德素质出色,能够全心全意位人民服务,做好现代化建设。所以,必须认识到党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根据实际需要,加强党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建设,提高党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2 加强党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2.1 党校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人们想要进步便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教育能够进行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发展,人们也愈加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在我国教育已经逐步的成为了支柱产业。党校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也是党校教师必须具备的根本政治素质。我国要求,党校教师必须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和党中央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一致,教师的马克思理论功底必须扎实,并且对于时展必须保持政治上的敏感,能够切实做到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对于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必须具有科学的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党校教师应该对党校教育事业保持热爱,确保自身的学风严谨,平时需要勤奋工作,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我党对党校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比较严格,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党对党教教师的信任。

党校教师主要工作环境便是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工作[2]。这便要求党校教师必须进行正确学生观的树立。正确学生观包含了,必须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身心发展情况、位置、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等。正确的学生观指的是,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学生受教育时,其地位以及发展的变化。在教育时,不能够让学生比较被动的受教育,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学生只有主动接受教师的教学,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不断的掌握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理论。学生接受教育本身便是一个参与到教育中去的过程,学生有没有积极的参与进去,和教育成果关系比较密切。并且党校学生和普通学生也存在很大区别。比如公务员班、中青年干部班等,其学员往往都是进行阶段性的脱产学习,大部分成员都在自己的管理岗位上,虽然学习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学员本身的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养较高,党校教师教学时,也必须全面的认识到这一点。

2.2 党校教师应该实事求是,严谨治学

在抗战时期,同志便给延安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在后来的 国家革命和建设时,这四个字也成为了指导方针。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也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作为党思想路线。所以,党校教师在工作开展时,必须坚持和弘扬实事求是,这不但是科学态度方面的问题,还包含了我党的路线。党校教师的工作便是教学,党校的主体便是教师和学员[3]。随着时展,科技进步、知识更新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学员更加重视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很多学员在进入党校时都是带着自己的问题的,教师想要更好的解答学员的问题,便必须治学态度严谨,能够做到虚心好学和脚踏实地,这样自身的知识才可能比较渊博。只有自身知识渊博,才能够给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党校教师必须将学习知识作为自己的责任,努力学习,不但具有奉献精神,还能够为人师表。

2.3 教师应该敢于探索,具备开拓进取的意识

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必须真正做到勇于探索和积极进取,进行创新意识的树立,党校教师也必须敢于探索和开拓进取,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4]。

在新时期,党校教师教学时,应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教育中去,真正做到无私,只有无私才会没有畏惧,才会敢于根据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理论的创新。现在知识发展速度非常快,党校教师不但需要掌握党先进的理论和知识,还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不断的提高自己。

2.4 党校教师应该谦虚谨慎,严于律己

教师在教学时,为人师表能够体现其职业道德素养,也能够体现教师的谦虚谨慎和严于律己[5]。教师教学时,不但需要言传,还需要进行身教。切实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对严于律己和谦虚谨慎非常重视。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在将来的发展中,很多学生都会超越自己的教师,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师教学时不但需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还需要向学生学习。有些学生比较聪明,有的则朴实无华,教师应该虚心学习学生的优点。党校教师,也必须重视和学员谈心和交流,学习学员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于一些优秀的学员,教师应该鼓励其走上讲台,进行学习体会和工作经验的交流,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员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学习效果也会有明显提高。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党校教师教学时也将更多的手段运用了进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党校教师不但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还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己存着的问题和不足,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自身水平。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团结协作精神,心中有他人,同志团结,才能够给本职工作更好的进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婉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J].教师教育研究,2009,(01):16-20.

[2]杜中兰,李天凤.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变迁[J].现代教育科学,2009,(08):39-41.

职业道德的认识篇(4)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具体地说,是指会计职业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行为时所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根据我国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笔者认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工作的要求。

熟悉法规。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依法办事。即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客观公正。即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搞好服务。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保守秘密。即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之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此起很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2、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

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3、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4、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制度不健全,不能严格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

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法律规范不完善,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缺乏具体的惩治措施,近年来出现的假账、虚列权益、偷逃税金、虚增利润等现象,制度上还不能完全限制其行为。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对会计人员的日常活动进行管理,没有详细的规章制度对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实行相应的处罚。

2、职业道德品质败坏,诚信缺失

会计人员中的极少数一部分人,长期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追求奢侈生活、个人享乐,经不起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采用欺诈、弄虚作假的手段大量侵吞国家财产,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弄虚作假、哄骗欺诈、偷税漏税、等一些违背诚信的不良现象,使部分会计人员心理失衡,也参与到弄虚作假的行列中。

3、部分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缺乏,不熟悉会计制度及各项规章、规定,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有的会计人员业务知识老化,不注重继续教育,对日益更新的会计知识不能及时掌握或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差,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

4、会计工作处于从属地位

一方面,企业要追逐利润最大化,企业的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要符合企业的需要,一些会计人员迫于单位领导胁迫,参与会计造假。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受雇于企业,其生活保障均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会计人员不得不考虑单位的利益,不能严格按会计制度办事。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1、加大职业道德建设的力度。

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会计法宣传,增强各级领导的法制观念。认真做好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会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并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使他们受到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法律的威破力,对那些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人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障。

2、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样就能减少作弊的可能。定期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合理配备会计人员,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促使会计人员掌握多种业务技能,形成内部检查和监替机制。不相融职务应分开设立,使各种岗位之间能相互牵制,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出现。

3、强化法制监管,加大惩处力度。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种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现象,让那些胆敢造假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加强法制教育,促使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模式,从而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社会中介机构的整治和规范,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体系,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出具不真实、违背审计准则的审计报告的申介机构,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

综上所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才能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起来,每个会计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不负众望,以严明的制度约束自己,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召世人。

参考文献

[1]颜权,试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财会与会计,2002,第3期

职业道德的认识篇(5)

护理道德就是以人道主义精神,高度的责任心,高水平的护理技能,优质的服务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它又直接反映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护士的文化素养,是衡量护士护理道德的标准。护理道德的作用是由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作用决定的。《护士伦理学国际法》规定:“护士护理病人,担负着建立有助于康复的、物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并着中用教授和示范的犯法,促进健康”。常言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是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高度概括。

⑴护理道德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护士是医疗技术中的重要力量。护理人员在医院技术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约占医院各类技术人员的50%),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与病人接触时间最长。一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约有90%是由护士执行和配合完成的。因此,一个医院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特别是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反应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作风。

其次,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都离不开护士的配合,医护工作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护士不仅和医生担负着治病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康复任务,不仅要为病人提供医疗需要还要给病人提供生活、精神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需要。已故外科专家黄家驷曾对护士工作做了这样的评价:“护士和病人的接触比医生多,病情变化觉察的医生早,病人有什么话,时常很早对护士说。因此,病人健康的恢复对护士依赖丝毫不低于医生”。实践证明,只有正确的诊断和高治疗的护理相结合,才能有良好的医疗效果。因此,护理治疗的高低,医疗效果的好坏,都与护士的业务水平、道德修养有着和直接的关系。

⑵护理道德是建立新型医疗关系的重要基础:医疗关系包括医患关系和医际关系。护理工作范围广,护士要经常与医生、医技人员、后勤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打交道,护士在促进良好的医技关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新型医疗关系的建立有赖于良好的护理道德为基础。例如: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医生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医嘱不妥的地方,不要讥笑,提出修改建议时,态度要诚恳。遇有危重病人抢救时,要主动和医生配合。不断学新的护理技术。以适应新医学发展需要,和医生一起共同为医疗护理质量而努力。

⑶护理道德有利于医院管理:护士的工作中,很多方面又是属于管理性的工作,无论在门诊、病房、手术室、急诊室、供应室等,护士都肩负着一定的管理工作。尤其是护士长,一方面对环境的安静、清洁负有责任,另一方面对物质、设备、器械、药品等都要进行管理。因此,一个护士是否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公道正直,克己奉公是十分重要的。相反,不良的护理道德就会造成管理混乱,使正常的医疗护理工作受到影响,甚至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危机病人的生命安全。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否则也就不能胜任护理工作。

护理道德的特殊性

护理道德是整个医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护理工做中的特点决定着护理道德又与一般的临床医学有某些不同,具有它的特殊性。护理工作的特点表现为历史性和全人类性、科学性和技术性、服务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在临床工作中,护理道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性。

⑴治疗和护理的协调一致性:护理工作的服务性决定着在执行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时时配合治疗的需要,尽力为病人创造适合于治疗的环境和条件,使治疗和护理得到协调。

⑵护理工作的严格性:护理工作的科学性,要求护理工作必须医学科学理论为指导,严格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嘱。护士是否严格遵守护理制度,认真做好护理工作,做到准确、及时、无误、直接关系到医院质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⑶护理工作的灵活性:护理道德在强调严格性同时,护士还要有灵活、积极的主动性,尤其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危重病人的抢救,急诊病人的临时安置处理等,不能消极等待医生,等待医嘱,应灵活机智,采取果断措施,主动承担一定的治疗,抢救任务,这是特殊情况下对护士的特殊道德要求。平时一般的病人护理中,对一些病人的反应,病情的变化,药物的不良反应等要主动向医生报告以便采取措施,主动配合医生治疗,主动为治疗提供信息、方案、主动采取配合治疗的一系列措施,这是护士应当具备的优良道德品质也是护士道德责任感的体现。

护理道德责任

护理道德责任是促使护理人员在处理医、护、患关系中保持应有的姿态和达到医护目的,自觉履行其职责的内在驱动力,其核心是协调医、护、患之间的关系。

⑴尊重和爱护病人:医患双方联系最多,关系密切,病人不仅需要从护士那里得到医疗技术服务和生活方面的照料,还希望从护士那里获得精神支持和心理上的安慰。因此,尊重和爱护病人是护患道德最仅基本的道德要求。因而在医护工作过程中,护士首先要做到尊重病人的人格,任何时候都不能侮辱病人或损害病人的声誉,更不许乘人之危去追求个人的不道德目的。

护士是同基本做斗争的得力助手,病人住进医院,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上因病痛引起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迫切需要有能够理解、同情和关心他们的一切。故护士要通过交谈、观察,对患者的病情、思想和个性、习惯、心理需要、行为产生的原因等进行全面了解,获得信息,以便进行实际结合的处理,成为患者最可信赖的知心人。

职业道德的认识篇(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头脑中固有的道德文化传统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在职业道德领域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们应当正视我国财会职业道德面临的问题,强化市场经济离不开财会职业道德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分析通过哪些途径构建财会职业道德。

一、我国财会职业道德面临的问题

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国广大财会人员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客观、公正、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理财人,为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也有一些财会人员,不能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去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我行我素、违法乱纪,表现出了一系列典型的违反财会职业道德的问题:

1.会计的监督作用不能得到发挥,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对财产物资的监督中,没有严格按照监督制度开展工作。对财产物资的管理不是按照正常的手续入账、报批、核算盈亏,导致账卡不符,账实不符等;对巧立名目、变卖国有资产,挪用专项资金,随意增加职工福利等现象不能大胆抵制,甚至放弃财会道德的监督职能,迎合领导损公利己的意图,参与违法违纪活动,化公为私,坑国家,直接损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

2.利用谨慎性原则主观操纵利润,少缴利税,使会计信息失真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但是企业或者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都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财会人员放弃客观性原则,乱挤占成本费用,人为调节盈亏,少交税款;甚至私设“小金库”,隐瞒部分收入。致使国家利益受损,会计信息失真。

3.无视财务制度,助长不正之风

一些财会人员对违反规定的招待开支和消费,利用公款拉关系、走“后门”等现象听之任之,使一些不合理的开支“合法化”。有的巧立名目,擅自扩大经费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滥发奖金、实物和各种补贴,有的偷税漏税等,这些现象都违反了《会计法》,助长了不正之风,是严重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

4.不坚持账号、现金和发票管理制度,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对外单位人员借用账号套取现金的行为,不仅不予制止,而且还收受回扣,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有的税务人员,无原则地超量批给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从中得到利益,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有这些问题都反映了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滑坡,它不仅影响了财会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严重消极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市场经济离不开财会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它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中职业道德对市场经济的能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市场经济需要职业道德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经济,又是协作经济。竞争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需要公正。协作意味着各方面都要严守分工的默契,需要诚实守信。这些都需要通过强化职业道德来实现。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讲效益的经济,又是讲信誉的经济。效益和信誉要靠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来维护,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仅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也就是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讲求经济效益的经济,又讲求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尤其需要职业道德来保证。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保障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构建相适应的财会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取之于民,用之于己”的自由市场经济。它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以达到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因此,财会人员如果没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克己奉公的精神;没有忠于职守、秉公办事、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先、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没有互尊互爱、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社会风尚,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建设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正常经济秩序的建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开财会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是不可想象的。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而今天,一些旧的规则、旧的习惯还在挣扎,新的规则、新的习惯亟待完善。在财务经济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空挡和薄弱环节,甚至会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对此如果不以道德进行引导、制约和调节,市场经济的竞争将会非常残酷,甚至触动市场经济本质上的等价交换和平等竞争。因此,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强财会职业道德建设,使其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如何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会职业道德

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应从多方面入手构建财会职业道德:

1.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

把财会职业道德建设上升到法律的高度,通过法律的威慑作用约束会计人员的不道德行为,防止财会职业道德的滑坡。新《会计法》就把社会公认的、对社会和会计工作有重要影响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遵守。在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上要求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有效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减少作弊的可能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大力宣传,营造良好财会职业道德的建设氛围

在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国家、社会包括学校应重视财会职业道德建设氛围的营造,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在宣传中抓住财会职业道德观念、形式等重要环节,倡导正气,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典型案例的展示,增强会计人员对丧失财会职业道德带来的后果和危害的认识,调动他们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的积极性。

3.加强校内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继续教育培训

职业道德的认识篇(7)

二、教育应有的塑造价值

法律教育,不应单纯去传递这一领域内的法学知识、专用的认知技术等,还应着力去培育同学的修养及道德。法律被看成特有的职业,因此,它要接纳某些手段,向同学传递这一职业搭配着的义务责任。塑造职业架构下的道德,要依托现有的法学院。从意向传递这一视点看,可以直接去传递道德认知;从内化这一视点看,可以间接去传递道德认知。法学教育衔接着的院校,要对院校内的同学,传递精准的道德认知。本源层级内的法学知识,能延展学生的理性,并培育出现代架构下的道德精神;在接纳认知的路径下,可以运用特有的间接办法,让同学明晰这一职业应有的道德。法律教学带有实践理性,为同学创设了体悟实践、亲自去认知这种实践的机会。这样做,能促动道德的升高,建构起合规的培育机制。

三、设计出可用的职业课程

法律职业架构下的道德,要通过院校现有的法律课程,予以延展和传递。因此,设定出职业道德这一类别的科目,能让同学接纳体系架构下的职业道德。法律这一职业涵盖着的道德,是共同体要依循的准则,可以划归成认知的范畴。法律架构下的职业道德,带有独特的体系、独特的评判指标及逻辑。因此,可以设定出这样的课程,直接让同学接纳法律架构下的职业伦理,增添同学现有的道德认识。同学只有明晰了法律职业架构下的根本伦理,才能提升原有的道德素养。对道德准则的接纳和认同,能协助同学去辨识是非;把接纳到的知识,更替成内化的信念,落实在现有的行动中。

四、寻找到可用的培育路径

在法学教育这一路径下,开设特有的道德课程,能培育同学的职业素养,提升同学原有的道德人格。从本源层级上看,要把法律架构下的职业伦理,内化成自觉接纳的道德规则。同学首先要信任这样的规则,然后才去接纳它们,最后培育起应有的情感认知。因此,职业道德这一类别的教育,要把体系内的道德认知,内化成同学的品德。同学不仅要明晰现有的道德规则,还要上升成信念。单纯依凭设定出来的课程,很难促动这样的信念,也很难深化现有的道德认知。法律职业架构下的道德教育,要着力去提升同学的辨识能力、判别类的能力。在道德推理这一框架内,要间接去接纳律师的认知理念,并形成应有的道德修养。法律职业这一层级内的道德,要被看成特有的态度情感,区别于这个框架下的根本知识。本源的法律知识,可以经由口头讲解,让同学明晰和接受;而职业框架内的道德,只能经由解析,让同学间接去接纳和辨别。经由课程的学习,同学应能建构起特有的价值体验。职业道德这样的观念,折射了人们固有的关联;法律共同体,有着互通的愿望,在互通和理解这样的根基之上,才能产出共同的认知及辨识行为。要体悟到他人情感,就要在特有的关联中,亲身去体悟这样的角色。法律职业衔接着的道德教育,带有独有的属性。这样的状态,决定了这一层级内的教学,要接纳互通的理念,为同学供应情感体悟和辨识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现有的职业道德,更替成道德辨识能力、法律架构下的推理能力,并促动人格的形成。惯用的教学路径,主要去传递现有的道德知识。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建构起职业道德固有的体系,然而,却很难促动内化。因此,要在惯用的课程中,吸纳更多的案例,让同学亲自辨识和推理。道德层级内的理念,密切关涉到职业潜藏着的情感。为此,可以借鉴现有的先进方式,渗透进更多的案例,并创设出特有的示范路径。

职业道德的认识篇(8)

进行职业道德规范设计和职业道德调控,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两个重要内容。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职业道德要求的规定和表达,是进行职业道德调控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职业道德调控的状况。但是目前在理论形态上,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还比较简单化,不能满足职业道德规范设计实践的需要。在当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有必要多方面地深人认识职业道德规范现象;特别是深人认识职业道德规范的结构,这对于科学地进行职业道德规范设计工作是有益的。

一、职业道德规范的层次及其类型

职业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体系,这主要是由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形成的。一是职业道德规范在内容上,它既包含有符合社会历史发展需要的历史性要素的积淀,又包含有在新的历史时期所提出的特定要求。二是职业道德在功能上,它既要提供关于职业道德的认识与评价标准,也要满足职业道德实践环节中的操作性要求。职业道德规范的功能,又是与其职业道德规范的结构密切相关的。以上两个主要原因基本上就决定了职业道德规范必然形成具有多层次性结构的体系。具体说来,可以将职业道德规范的体系确定为以下四个层次和两种类型。

1.职业道德范畴性规范。它是指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是由某些职业道德范畴转化而来的职业道德的最高理念。职业道德范畴是客观地反映职业道德关系,从而也是认识、评价职业道德现象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目前在关于职业道德的理论研究中,已经初步地形成了包括职业责任、职业良心、职业态度、职业信誉、职业作风、职业纪律等一系列职业道德范畴。这些职业道德范畴,有的处在同一个层次上,有的则是互相涵盖的,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在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则是通过对这些范畴的规定和说明,并从确立准则的角度,明确地向从业人员提出诸如格守职业责任、维护职业信誉、端正职业作风、遵守职业纪律、讲究职业良心等方面的道德要求,从而使这些范畴成为职业道德范畴性规范的内容。职业道德范畴性规范对所有的职业均具有相同意义,它体现着职业道德要求的历史性和共同性,构成职业道德规范结构中的一个特殊层次。认识和评价职业道德关系离不开这些最基本的规范。

2.职业道德原则性规范。它是指在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可以对其他规范形成制约和统帅作用,具有核心地位的规范。职业道德的其他具体规范,则是该种规范在内容上的展开和具体化。职业道德原则性规范分为两类:一是各种职业道德应共同遵循的原则性规范。该种规范的具体内容,标志着职业道德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性质和根本特点。在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这种规范的具体内容就是集体主义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体现了我国社会各种职业道德中共有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社会对各种职业道德提出的客观要求。二是各种不同种类的职业道德中分别遵循的原则性规范。职业道德都是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同种类的职业道德必然也有着不同的核心内容,并且成为每一种类职业道德相区分的根本标志。譬如:医德的原则性规范,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师德的原则性规范,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干部道德的原则性规范,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正因该种原则性规范在各种职业道德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一旦违反了它,就会立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

3.职业道德一般性规范。它是对职业道德要求较为概括的规定和表达。职业道德一般性规范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反映着各种职业道德共同性要求的一般性规范。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从总体上提出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要求,即属于这一类规范。第二类是关于不同种类职业道德中各自相区别的一些特殊规范,譬如:商德中关于文明经商、公平交易、优质服务等规范。比较而言,职业道德一般性规范在内容的规定方面,还缺乏直接、具体的操作性要求,它的功能特征更多地表现在为认识与评价职业道德提供准则。

4.职业道德操作性规范。它是指将职业道德中的一般性要求更加紧密地与职业责任、职业活动的特点结合起来,以细则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特殊规定。操作性规范与职业道德一般性规范较接近,但是它们却处在职业道德规范的两个不同层次上,其区别就在于操作性规范主要表现为具有直接的操作性和强制的特征。从设计技术的角度看,要求这一层次的规范具有简便、易行、量化、可考的性质。因此,操作性规范在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前面所述职业道德规范结构中的四个层次,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职业道德范畴性规范、职业道德原则性规范和职业道德一般性规范,这三个层次上的规范均属于评价性规范。处于职业道德具体操作层次上的规范,即属于操作性规范。评价性规范是对职业道德进行认同和评价的依据,因此认识性和评价性是评价性规范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理论功能,它提供关于职业道德要求的理性依据。当然在评价性规范中,由于各自层次的区别,其理论色彩的程度也不同。操作性规范是对职业道德要求进行实践和操作的直接依据,它是评价性规范的具体化。操作性和一定的强制性,是操作性规范的基本功能。在职业道德规范的结构中,如果缺少或弱化了任何一种类型及不同层次上的规范,都会妨碍全面发挥职业道德规范系统的整体功能。

二、关于职业道德规范设计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职业道德规范结构所作的分析,可以形成有关职业道德规范设计方面的几点认识。

1.进行职业道德规范设计,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职业道德理论建设,它也属于职业道德实践活动的范畴。因此,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及其两者的有机结合上,去开展职业道德规范的设计活动。在职业道德规范设计中,从评价性规范方面去进行设计,即属于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理论建设;从操作性规范方面去进行设计,即属于职业道德实践的范畴。我们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规范体系。当前在关于职业道德规范的设计方面,有两种相反的倾向必须加以克服。一种是倾向于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即从理论的层面进行职业道德规范设计,也就是只设计评价性规范;并且认为只有在该层面上设计的规范才属于职业道德范畴,而那些蕴涵在行业规章制度、条例中的有强制性、操作性的有关规范,虽有职业道德规范的意义,但并不真正属于职业道德规范的范畴。由此又进一步认为职业道德规范设计,只属于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理论建设。另一种倾向是一些行业或部门,力求弱化或突破评价性规范,只从操作性规范方面去进行职业道德规范设计。他们认为评价性的规范都是“虚”的,不起什么作用;只有操作性的规范才是“实”的,才真正起作用。以上两种倾向说明,目前在职业道德规范设计中,还存在着缺乏从职业道德规范的系统结构和整体功能上,去全面认识职业道德规范的现象。职业道德规范具有的认识性、评价与操作,是分别由评价性规范和操作性规范提供的。如果在职业道德规范设计中,只注重评价性规范而忽视操作性规范,所设计出来的规范,只是按照道德的要求向人们提供一种在职业生活中“应当”或“不应当”的准则。这种准则只具有向从业人员讲明职业道德“义理”和进行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而缺乏直接的操作性和一定的强制性。如果只注重操作性规范,这样设计的规范,虽然在形式上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必须做”或“必须不做”的准则,使它具有了操作性和一定强制性的功能,但是从整体上却弱化了职业道德规范中应有的那部分认识与评价功能,甚至使操作性规范只成为操作上的简单规定,从而产生职业道德认识与评价上的困难。如此,不仅严重影响职业道德的调控,给职业道德教育和宜传等方面带来简单化、片面化的弊端,也使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和途径都变得狭窄。所以,在职业道德规范设计中,要兼顾评价性规范与操作性规范、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要提倡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伦理学工作者与实际部门的结合,科学地开展职业道德规范设计活动。

2.要注意结合不同类型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特点,采取合适的设计方法。进行评价性职业道德规范设计,应主要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它着重考察职业生活中所涉及的主要利益关系,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职业活动的特点,来提出相应的规范;同时要注意从职业道德文化的历史传统中,着力挖掘出具有道德价值的内容,并与时代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尽量把具有历史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征的职业道德要求反映到评价性规范中来。

职业道德的认识篇(9)

一、引言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企业已经将职业道德当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迫使众多高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竞争力。

基于此,本文在此针对加强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达到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目的。

二、当前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轻视职业道德教育

从当前高校教育具体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教育,没有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来说,高校没有针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和理念,因此没有在课程设置、考核制度等方面开展工作,没有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有效教育。

一方面,高校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意识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因此没有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虽然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一定认识,但主观上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包含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而没有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没有为职业道德教育配备专业教师。

(二)学生的主动性不高

从教育本质来说,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充分互动的过程,学生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换言之,在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学习、是否有意识地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但从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来看,大部分学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具体地说,高校学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当代市场对职业道德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学生从主观上认为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专业技能才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却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也是综合素质的一种。因此,学生不愿意主动配合职业道德教育,不愿意主动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进而导致高校职业道德教育成效不高。

(三)缺乏实践性的职业道德教育

最后,从职业道德素质形成的途径来看,教师有意识地养是学生形成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学生只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才能感受到真实的氛围,才能从中领悟到职业道德素质。

换言之,高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工作中领悟职业操守与职业情操,在工作岗位中形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理念,达到切实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目的。

但当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将职业道德教育拓展到实践教学的范畴,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无法通过真实的工作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三、解决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转变认识,加大投入

从根本上说,要解决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众多高校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认识,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发展职业道德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众多高校才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设,才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进行调整,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高校需要将职业道德教育独立出来,使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此基础上,高校才能为职业道德教育选择合适的教材,才能制定更有效的考核制度,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另一方面,高校需要为职业道德教育配备专业的教师队伍,教师既要掌握基本的职业道德标准,又要针对学生心中的负面意识和情绪进行疏导,使学生形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情操。

(二)做好课前教育

与此同时,高校必须改变学生意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一种,对其自身未来就业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学生才能明白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才会认真对待职业道德教育,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切实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目的。

因此,高校应该做好职业道德教育的课前教育,通过课前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正视职业道德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主动配合教育工作,并有意识地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三)增加实践教育

此外,高校需要通过实践教育切实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具体地说,高校需要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搭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情操,帮助学生形成敬岗爱业的职业精神。

首先,高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尽量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逐步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其次,高校应该倡导学生有意识地实践,真正进入社会,在真实的实践工作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四)加强法制教育

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道德与法制有密切联系,职业道德较低的人往往没有较强的法制意识,在不懂法的情况下触犯法律,违背基本职业道德准则。

以会计类学生为例,部分学生从事会计后,因为没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素质,进而在岗位上犯错,不但违背法律,而且有悖职业道德标准。

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法制意识,通过法律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中严于律己,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四、结语

职业道德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之一,是现代人才不可缺失的重要能力。因此,当代高校应该不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质量和效率。这就需要众多高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之处,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职业道德的认识篇(10)

(一)问卷设计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笔者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范围选取了15所山东省内有代表性的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对笔者所在学院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以及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济南职业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90位教师(每校6位教师,1位德育教师、5位会计专业教师)300名学生(每校20名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了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90份,回收教师问卷90份,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学生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8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9.33%。

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问卷的设计主要是依据王道俊、王汉澜所编的《教育学》中对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的分析而拟定,即:“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但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围绕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受教育者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水平、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条件等教育手段的实施等三个方面设计了问卷内容。

(二)调研过程 第一阶段:预测。问卷初步确定后,先在笔者所在学院进行第一次预测,做初步分析和统计,并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修改、筛选,确定问卷。问卷确定后,在笔者所在学院进行第二次预测。经过两次预测并修改,最后确定问卷。第二阶段:正式施测。测试以课题组所在学院及山东省内其他14所知名的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主试发放问卷并按规定的指导语向被试进行指导和说明;被试对问卷进行回答,回答完毕,当场回收问卷。第三阶段:访谈。主试召集部分教师和学生,就某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自由发言,主试作记录。第四阶段:调查结果的统计。全部问卷经过认真的核查、整理后输入微机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调研结果

(一)教育者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 在被调查者中,对于“您认为有必要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吗?”,100%的教师表示“有必要”,其中32.22%的教师表示“非常有必要”。

(二)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和教学条件等教育手段的认识 在被调查者中,对于“您所在学校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吗?”,有60%的教师表示“开设”,有40%的教师表示“没有开设”。

在被调查者中,对于“您所在的学校进行过相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讲座吗?”,有42.27%的教师表示“进行过”,有57.73%的教师表示“没有进行过”。

在被调查者中,对“您认为应采用何种方式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回答情况课题组进行情况分析、汇总如表1:

在被调查者中,对“您认为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困难是什么?”的回答情况课题组进行情况分析、汇总如表2:

(三)受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 在被调查者对“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会计也在不断发展,会计职业道德从不被重视到备受重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约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法律制度,这对维护国家的利益、保护广大投资者的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对目前屡见的上市公司虚假披露会计信息的案例引起重视。从国内较早的会计造假‘先锋’深圳原野到近年来的蓝田股份、银广夏、国泰君安、天勤证券等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的发生,都说明了我国会计造假现象非常严重,而且愈演愈烈。在国外,随着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会计丑闻爆光,安达信会计公司等,也说明会计人员的执业操守、职业道德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在这一背景下,你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是否有必要接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回答中,10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其中17.1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

在被调查者对“你所在的学校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了吗?”的回答中,有62.23%的学生表示“开设”,并表示开设的是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有37.77%的学生表示“没有开设”。

在被调查者对“你所在的学校进行过相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讲座吗?”的回答中,有38.89%的学生表示“进行过”,有61.11%的学生表示“没有进行过”。

(四)受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和教学条件等教育手段的认识 在被调查者中,对“你愿意以何种方式接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回答情况课题组进行情况分析、汇总如表3: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方面,目前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总体认识有所提高。在被调查者中,100%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32.22%的教师表示“非常有必要”。受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方面,随着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认识也有了较大提高。10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其中17.1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条件等教育手段的实施方面:(1)高职院校正努力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呈多样化态势。在对“应采用何种方式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回答中,认为应采用专题讲座、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案例分析、融于实习、实训、实践、开设专门课程、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专家讲座、教师自身言传身教方式等。(2)社会实践方面还不太理想,有待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较难评价。

(二)启示

(1)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着较好的基础。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改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中的弊端,切实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管理工作也逐步趋向务实。总体来讲,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正处于积极发展阶段,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教育方式由封闭转向开放,教育方法由单一转向多样,教育内容也随着时展不断得以更新和扩充,这些必将成为推动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发展的积极动力。

(2)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会计专业缺乏职业道德培养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要素知识化,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不仅限于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与能力,更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国家教委提出,高校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全国会计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具体培养计划都将会计理论及实务能力作为重点,而忽略了道德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学生的智力培养,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而涉及培养学生德育方面的课程,如会计法、会计伦理等却很少有学校开设,即使开设也列为学时很少的选修课。总体上看,我国会计教育仍侧重于专业技术素质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忽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各种能力的培养。

其二,会计专业课教师对职业道德教育认识不够。由于我国会计专业教师主要是基础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因而不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认为那是政治课老师的事情,与自身无关,且由于专业课教师主要从事理论的研究,缺少实际业务的经验,很难从深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会计职业道德在实务操作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各种考试如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称考试、会计信息化考试等都主要是考查学生所具备的会计专业知识,而较少涉及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以致会计专业课教师自然把授课重点放在会计专业知识上而忽视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然而,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会计教育不仅传授必需的技巧与知识,而且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

其三,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差。目前我国的伦理学理论对道德和职业道德的认识存在一个根本性的误差,占统治地位的伦理学理论认为道德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的总和,而没有认识到道德不仅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而且也是个人自我实现的手段和完善人格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道德本质的认识直接影响到社会道德教育。当前道德教育只突出了规范约束的作用,只重视告诉人们不应该怎样,但忽视了道德不仅是对人的约束和限制,也是对人的肯定,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们健全的人格,使人们的内在精神世界充满善意和爱心。由于对社会道德的本质把握存在误差,也就不能对职业道德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目前所有的会计职业道德教科书对职业道德的定义都是“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会计职业道德重视了会计行为规范的讲解,但忽视了对会计职业信念、会计职业良心、会计职业荣誉、会计职业尊严、会计职业情操、会计职业修养和境界的培养。

其四,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应有地位。绝大部分院校的会计专业没有职业道德课程,在潜意识中人们还是认为会计是一门只跟数字打交道的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所以,高职院校对会计学科的设置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而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人员不仅与数字打交道,在执行会计制度的同时还需要与人打交道,处理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是经常与企业的钱物打交道,会计人员经常面临着利益和道德的冲突。正因为在学校学习期间,学校没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风险意识、保密意思、责任意识,当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利益冲突时就会无所适从,从而导致部分毕业的学生虽然具有相对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但却缺乏会计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使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下降,严重削弱了会计专业学生执业能力的发挥。

其五,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和授课方法存在诸多弊端。目前我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育仍然注重知识灌输,“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过度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学生成为消极的信息接受者。主要表现为:传统观念认为只有正统的、有现成结论的东西才能进入教科书,而现实存在的管理问题、尤其是职业道德问题往往是急诊式的,是老师也不能“解”的“惑”。对于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道德问题,上课时老师只是一带而过,而考试只考概念、定义等已有定论的东西。学生毕业后,不论是研究理论还是做实际工作,需要解决的恰恰都是没有定论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前的教学过分强调学习基础理论,忽视理论联系实际。即重理论轻应用,听课、考试、写论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知道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只知道书本上的现成结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成绩再好,也不是合格的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一旦踏上工作岗位,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08GG4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减少碳排放的建议 下一篇: 破坏生态的现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