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发展趋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8 14:38:26

工业经济发展趋势

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篇(1)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国内企业纷纷走向了市场经济,企业负责人也改变了管理模式,这是一种由内至外的变化。无论在任何时期,企业的工商管理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究竟如何,着手点又在哪些方面,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从整体上阐述企业工商管理

企业依据国内的法律以及政策,所制定的有关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办法以及管理模式等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的相关策略,就是我们所说的工商管理。其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可以开拓员工的视野,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从内容的角度来讲,企业工商管理涉及企业长期的利益以及发展策略。它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运转,并且很好的生存下去。

二、現阶段国内企业工商管理的实际情况

(一)缺乏先进的管理模式

目前,部分企业由于不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而发展缓慢,这种现象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尤为显著,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而其中的原因最主要是来自于管理者本身,部分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经验,只是一味地模仿其他企业,而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管理模式,这就出现了很多弊端,最终使企业的经营效益不断下滑,目前,企业工商管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管理水平偏低。企业不但要进一步的拓宽市场,还要进行内部整顿,在这种困境之下,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目前,部分企业缺少管理意识,在具体的管理时,所采取的模式是粗放型的,这就很难实现预期的管理效果,为了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当具有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全面的考虑问题,完善企业管理流程,严格查找内部不足,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改正,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找最适合的管理模式。

(二)没有明确企业各部门工作

企业的运转实际上呈现出流水线的状态,各个部门以及各个成员,都要完成本职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不断运转。但是实际上,很多管理者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实践当中,很多企业都存在部门紊乱的情况,这就造成工作缺乏条理性,从而影响到工作效率。所有的部门以及相关人员,都有自己的分工,无论是营销还是策划,都是整个流程当中的关键组成,管理者应当合理分工,细致的分配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的员工都可以有序的工作,避免出现重复劳动,从而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企业缺少高水平的管理者以及创新性人才

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借助于体力以及脑力劳动,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最关键的就是在管理人才方面的投入,高水平的管理者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合格的领导者,就无法生存下去。实际上社会上有很多专业人才,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必须懂得如何识别人才。如今的社会主要是被人所掌控,人力资源成了主要的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实现驾驭、分工以及领导等功能。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企业管理者更应当学会如何挖掘新人的潜力,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以及策略

(一)创建完善的管理机构

要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细化管理制度,可以作为奖惩的主要依据,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培养更多的信任感。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有利于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换句话来讲,企业在进行建设时,应当重视如何制定管理机构。

(二)创建科学的管理制度

采取明确的奖惩方式,可以激发员工的斗志,鼓励某些表现突出的员工,同时也可以惩戒某些怠工的人员。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树立时间观念,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效率。要严谨地对待工作,杜绝出现由于个人因素而带来工作上的漏洞。正是如此,科学的管理制度必不可少。

(三)关注人才的培养

企业员工所具有的理念以及素质,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当提供培训的机会,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挖掘更多的管理人才,注重人才的培养。从工作上以及生活上给予员工应有的关心,采取奖惩的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工作能力,在选择人才时,不能过于看重学历或者是出身,更要看重员工的后天努力。

(四)走向国际化

国内企业必须要走出国界,走向国际化,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如果朝国际化方向发展,不但打通了国门,还吸引更多专业化人才,这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目前的世界形势,表现为全球化以及国际化,无论是任何行业,都应当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落后的地位。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未来经济的发展形势,走出国界,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不过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以及配置,都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企业想要长期发展下去,应当充分利用国内外环境。

结语

总的来说,必须健全工商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才可以使企业具有生命力,走向世界。企业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企业经济。

参考文献: 

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篇(2)

        林产化学加工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包括树木提取物、木材热解、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木材制浆等专业研究领域。

        1.从树木的根、枝、叶、果实、果壳中用提取法得到的产物称为树木提取物,主要包括:天然树脂、天然多酚类物质植物单宁、天然香精香料等。重视高产脂树种的选育,建立松脂工业的原料基地。我国采脂树种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南亚松、油松等,引种国外的有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等。要改进采脂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松香、松节油再加工产品的开发研究,开发一批材料工业、塑料工业、有机合成工业、香料工业需要的新产品,扩大松香、松节油的应用范围,使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随着木材制浆工业的发展,浮油松香的发展是必然趋势,我国除脂松香外,要发展浮油松香的生产。在我国和许多国家,栲胶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产品。栲胶的用途长期以来用于鞣革为主,今后栲胶生产的发展将取决于其新用途的开发。 

        2.木材热解是以农林副产物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或通入少量空气条件下,使天然多分子化合物通过分解及二次缩合的途径制取多种林产化工产品的方法。活性炭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如化学药品活化法生产活性炭的工艺与设备的改进,目的是消除目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气相与液相污染;廉价活性炭的生产与开发,适应废水、废气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此外,活性炭新用途、新品种的开发,在国内外都受到重视。 

木材的气化、液化及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有大量的农副产物生成,将木屑、树皮、稻壳、棉籽壳及作物秸秆的粉碎产物用特制的机械挤压成棒状或颗粒状成型燃料,可以大大改善燃烧性能,提高它们的利用价值;还可以再进一步进行炭化处理,获得成型炭化燃料,是木质能源的一种新的利用形态,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3.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是将原料和催化剂一起加热,使其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加水分解生成单糖的过程。单糖经过化学或生物化学加工可制得酒精、饲料酵母、糖醛和木糖醇等产品,水解后剩下的残渣,可制成活性炭和木素衍生物,用作塑料工业和橡胶工业的填料,也可直接用作燃料和肥料采用多种原料,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大力开发单细胞蛋白生产技术,同时开发糖质饲料生产技术。 

        4.制浆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职能。纸和纸板的消费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制浆造纸原料将逐渐地由非木材纤维原料向木材纤维原料转变,培育速生优质树种,发展造纸丰产林基地;调整企业规模,提高大型企业的比重,改进制浆造纸企业的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研究新的技术和方法解决制浆造纸工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转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通过林业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低、综合效益好,真实的吸收和减少了二氧化碳,而且不会像有些所谓低碳的工业项目,在设备生产过程中造成新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不可缺或的重要领域。

  一、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二、森林锐减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灾害导致森林遭

受破坏后,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约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2000~2005年,全球年均毁林面积为730万hm2。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围绕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以推动“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

        三、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篇(3)

        林产化学加工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包括树木提取物、木材热解、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木材制浆等专业研究领域。

        1.从树木的根、枝、叶、果实、果壳中用提取法得到的产物称为树木提取物,主要包括:天然树脂、天然多酚类物质植物单宁、天然香精香料等。重视高产脂树种的选育,建立松脂工业的原料基地。我国采脂树种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南亚松、油松等,引种国外的有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等。要改进采脂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松香、松节油再加工产品的开发研究,开发一批材料工业、塑料工业、有机合成工业、香料工业需要的新产品,扩大松香、松节油的应用范围,使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随着木材制浆工业的发展,浮油松香的发展是必然趋势,我国除脂松香外,要发展浮油松香的生产。在我国和许多国家,栲胶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产品。栲胶的用途长期以来用于鞣革为主,今后栲胶生产的发展将取决于其新用途的开发。 

        2.木材热解是以农林副产物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或通入少量空气条件下,使天然多分子化合物通过分解及二次缩合的途径制取多种林产化工产品的方法。活性炭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如化学药品活化法生产活性炭的工艺与设备的改进,目的是消除目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气相与液相污染;廉价活性炭的生产与开发,适应废水、废气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此外,活性炭新用途、新品种的开发,在国内外都受到重视。 

木材的气化、液化及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有大量的农副产物生成,将木屑、树皮、稻壳、棉籽壳及作物秸秆的粉碎产物用特制的机械挤压成棒状或颗粒状成型燃料,可以大大改善燃烧性能,提高它们的利用价值;还可以再进一步进行炭化处理,获得成型炭化燃料,是木质能源的一种新的利用形态,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3.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是将原料和催化剂一起加热,使其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加水分解生成单糖的过程。单糖经过化学或生物化学加工可制得酒精、饲料酵母、糖醛和木糖醇等产品,水解后剩下的残渣,可制成活性炭和木素衍生物,用作塑料工业和橡胶工业的填料,也可直接用作燃料和肥料采用多种原料,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大力开发单细胞蛋白生产技术,同时开发糖质饲料生产技术。 

        4.制浆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职能。纸和纸板的消费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制浆造纸原料将逐渐地由非木材纤维原料向木材纤维原料转变,培育速生优质树种,发展造纸丰产林基地;调整企业规模,提高大型企业的比重,改进制浆造纸企业的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研究新的技术和方法解决制浆造纸工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转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通过林业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低、综合效益好,真实的吸收和减少了二氧化碳,而且不会像有些所谓低碳的工业项目,在设备生产过程中造成新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不可缺或的重要领域。

  一、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篇(4)

作者简介:黄群慧,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36)。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过渡的深度调整期,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的运行集中体现了这个深度调整的特征,工业增速调整下行,工业结构趋于高级化,工业增长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2015年工业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加剧,且将处于“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在这种情况下,“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应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强调在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预计2015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将下滑到8.0%左右。

一、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特征分析

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增速调整下行,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增速下滑到了1998年以来的低点,但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传统产业,六大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放缓,且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趋于平衡,增长动力逐步走向内生平衡增长。

1.工业经济增速调整下行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维持了高速增长,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2012年和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仅为10%和9.7%,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3.9个和4.2个百分点,且2014年进一步下滑到8.3%(见图1),比2013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是1998年开始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度累计增速以来的最低点,体现了当前工业经济增长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一增速较低,但却是在工业经济总量非常巨大的基础上取得的中高增速,因此来之非常不易。据测算,2014年名义全部工业增加值为221605亿元;实际工业增加值将达到52019亿元(1978年=100),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32倍多,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前(1991年)的12倍多。

从月度来看,2014年上半年,总体上增长较为平稳,但进入了下半年以后,受国内固定资产放缓、国外市场波动、房地产投资下滑等因素影响,工业经济增速加快调整(见图2)。具体来看,两种调整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影响了工业经济增速。一是主动调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纷纷出台了很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将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调整作为核心工作。二是被动调整。2014年以来,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的加快上升导致部分低端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些企业有的退出了市场,有的则作为“僵尸企业”存续下来,但基本上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的状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年来中国工业经济潜在产出增长率处于逐步下降的趋势,但2014年,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工业经济增速却低于工业潜在产出增长率,其主要原因是需求萎缩导致工业经济系统无法达到正常产出规模。对此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工业经济实际增速低于工业潜在产出增长率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只有产出缺口为负,企业需求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才能够发挥作用,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工业经济实际增速低于工业潜在产出增长率意味着国家可以有限度地使用反周期刺激政策,使工业经济增速更加接近潜在产出增长率,从而有利于维护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

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2014年工业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如果分部门来看,制造业仍维持了9.4%的增速,而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却仅仅维持了4.5%和3.2%的增速(见图3)。因此,当前的工业经济增速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下滑造成的,而这两大类别产业的下滑,主要是因为中国工业化阶段的变化,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供求关系变化造成的。对于中国工业来讲,只要制造业能够维持较高增速,不断转型升级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就能够继续健康发展,继续对国民经济增长发挥基础引擎作用。

从行业增速来看,可以发现2014年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2014年增长最快的10个行业中,属节能环保、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的占到了一半以上,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改善(见表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最快,反映了中国能源结构朝着更为清洁的方向转变,且城市燃气设施更加趋于完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速逐年提升并与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并列为2014年增长最快的行业,反映了中国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和污染物综合回收利用能力的增强;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速快于金属制品业,说明机械设备修理业高速发展,反映了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化的加速推进;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加工度产业的高速增长,反映了中国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

分行业投资增速数据显示,工业投资结构初步优化。从总体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采矿业,制造业2014年投资同比增长13.5%,较2013年回落6个百分点,但采矿业2014年仅增长10.7%,较2013年回落10.2个百分点,这有利于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从制造业内部来看:一是高技术产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其中,2014年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分别增长16.4%、14.1%、12.9%、16.1%。二是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放缓。在两头控制的政策治理下,近年来六大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一直低于整个制造业(见图4)。2014年,除了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高于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制造业基本持平以外,其他4个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均低于制造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速更是降到近年以来的最低点,分别为-5.9%和4.1%。两头控制的政策表面上是对相关行业形成打压,实质是倒逼相关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往绿色、高效方向发展。2014年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8%。

2014年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但中西部地区增速仍明显快于东部地区(见图5)。从产业结构来看,中西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出现较快增长,对地区工业结构的平衡发展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然而,中西部地区内部同样面临着不平衡的问题。从分省市数据可以看出,截至2014年11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较2013年同期降幅在2.5%以上的省市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比如新疆、甘肃、青海、宁夏、云南等,以及黑龙江、辽宁、吉林等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地区的共同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品和初级产品行业在工业中比重较高,且国有工业的比重高,民营工业发展缓慢。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71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上半年相对平稳,利润总额与主营活动利润额累计同比增速均呈不断回升之势;下半年自8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加速下滑后,利润总额、主营活动利润额增速均明显下滑。单月数据显示,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在8、10、11、12月份出现负增长,增速分别为-0.6%、-2.1%、-4.2%和-8%(如图6所示)。造成下半年工业企业利润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终端需求疲弱叠加产能过剩拖累,工业企业产销活动整体疲软;二是价格下跌挤压盈利空间,尽管近期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降低了部分企业的成本,但仍难以抵消PPI跌幅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分企业类型来看,大部分企业利润增速仍继续回落,其中国企利润持续负增长。分行业类型来看,大部分行业利润仍为正增长,但增速普遍下滑。其中,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最快,而采矿及原材料业利润跌幅明显扩大。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滑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提质增效”的积极迹象。一是拉动利润增长的结构因素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4年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23%,原材料行业下降1.4%,均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而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5%、12.4%和15.5%,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二是工业利润仍保持增长态势,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1%,基本稳定。

3.增长动力逐步走向内生平衡增长

投资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拉动力量,尤其是2000年以来形成了以投资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出现了逐步上升的过程,2000年以后超过了最终消费,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量。据测算,1978—199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资本形成贡献率均值为30.38%,比最终消费贡献率均值低32.53个百分点,1991—2000年资本形成贡献率均值上升到36.24%,比最终消费贡献率均值低20.57个百分点,2001—2013年资本形成贡献率均值进一步上升到52.09%,比最终消费贡献率均值高6.97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投资率高于各种分类的“国际平均水平”,无论采取怎样的“一致性”(收入、文化传统、地理、发展阶段)分类标准,中国的投资率均远高于各种分类经济体的平均投资率水平,也超过各类经济体的历史最高水平。高投资率造成了中国投资效率的下滑,导致投资所能带来的GDP增长越来越有限。从投资效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1981—1990年期间均值为0.49,1991—2000年期间均值为0.46,2001—2012年期间均值为0.25。其中,2009年和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数更是下降到历史最低点,低至0.12,意味着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仅仅能够带来0.12单位的GDP增长(见图7)。这说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在大幅增长的同时,所能带来的GDP增长却迅速减少,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的低效率。

2014年以来,中国在推动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过去的投资驱动模式正在逐步向着三大需求平衡拉动转变。2014年前三季度,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3%,是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比2013年降低13.08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与2013年的49.99%基本持平;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0.2%,改变了连续三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负的状况(见图8)。三大需求趋于平衡有助于中国工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其根本动力在于技术进步、体制改革、企业素质提升带来的效率改进。

二、2015年工业经济运行趋势展望

2015年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将进一步增加,工业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工业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将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为将工业经济控制在合理增速区间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在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可以预计的是,2015年中国工业增长面临的困难将比2014年更大,增速也将进一步下行。

1.国际、国内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1)全球经济可能出现不均衡复苏。一是美国经济强势回升。美国经过一系列的制造业复兴计划和经济刺激政策,目前GDP增长已经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产能利用率接近1972—2012年平均值,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大幅回升至景气区间,失业率创历史新低。预计未来两年,美国经济景气度将进一步回升,增速将进一步提高至3%以上的水平。二是欧盟温和复苏。2014年欧盟经济出现明显好转,但增长动力不足。目前,虽然产能利用率接近80%,采购经理人指数也略高于荣枯线,但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未来两年,欧盟经济仍处于温和复苏轨道,增速为1.5%—2%。三是日本、俄罗斯等其他经济体近期内难以实现真正复苏。2014年日本、俄罗斯经济均面临较大困难。如何摆脱困境,形成新的增长点将是两个国家都需要探索的问题,预计未来两年,日本经济、俄罗斯经济仍难以真正复苏。

(2)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将带来新的不确定性。2014年11月份,美国宣布将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这意味着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先后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正式宣告结束。这将引发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对中国工业来讲,美国推出QE主要通过三种机制产生影响。一是资本回流机制。美国推出QE将会带来海外资本回流,甚至由于美国具有的种种优势和巨大的市场会吸引全球资本,导致美国由资本净输出国转变为资本净输入国,从而影响到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美两国部分行业劳动力成本差距快速收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资本回流,美国将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二是汇率机制。美国退出QE意味着美元供给变得紧缺,因此很可能带来美元升值。美元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从而有利于提高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对美国出口的增长。然而,由于人民币采用了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美元升值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带来人民币对其他类型货币的升值,从而削弱中国在其他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宏观经济机制。美国退出QE是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出现大幅好转的前提下做出的,但也有很多研究者担心,美国的这一举动会对美国国内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造成新的冲击,从而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一旦全球经济形势掉转下行,那么中国工业将受到严重冲击。

(3)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核心的生产模式重大创新将对中国工业传统的生产模式造成冲击。“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于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等基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以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技术对既有制造范式的改造以及基于现代制造技术的新型制造范式的出现,其核心特征是制造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在新的生产模式下,企业的成本结构将被彻底改变,企业之间的竞争规则将被重塑。中国企业由低廉劳动力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将随着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而快速丧失,相比之下,美国企业却可以因为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使成本降低。结果是,在很多产业中,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之间的成本差异逐步缩小,甚至美国企业的成本要低于中国企业。生产模式重大创新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造成冲击,也将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风险。

(4)经济运行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加大了工业经济下行的压力。目前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中主要面临着三种风险。这三种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一是房地产市场风险。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一旦出现房地产泡沫并破裂,则会对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造成巨大冲击,也会对工业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影响。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往往会通过融资平台等方式进行债务融资,一旦债务规模过大,政府无力偿还,则会出现债务风险。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测算数据,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政府债务总额为27.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达到19.94万亿元。过高的地方政府债务造成了地方政府破产的风险,同时也限制了地方政府进一步融资,进而限制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持续增长,影响工业经济增长。三是竞争优势断档的风险。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现代通信、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对一个国家来讲,低级生产要素比较容易取得,往往在发展初期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逐渐被其他后发国家所模仿和取代;相比之下,高级生产要素必须要依靠长期投资和积累才能取得,具有难以模仿和难以取代的特点,不仅在经济发展初期,而且在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以后仍能发挥重要作用,往往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源泉。长期以来,中国工业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建立低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低成本优势。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经济规模的扩张,这种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与此同时,建立在高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新优势短期之内却难以建立起来。这样就容易形成竞争优势断档,具体表现为工业品出口萎缩、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等。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则整个国家都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目前来看,由于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政府有着很强的调控管理能力,并且有着巨额的外汇储备作为支撑,因此前两种风险基本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第三种风险却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更难以化解。

2.工业经济将处于“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

目前,工业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档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影响之下。进入2015年以后,这些影响非但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加集中地表现出来,从而对工业经济形成巨大调整压力。

(1)工业经济将加速换挡。2015年工业经济增长将面临着传统动力减弱的压力,从而倒逼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加快转换。首先,从需求来看,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2014年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下滑,其原因:一方面在投资效率下滑导致投资者投资意愿的降低,很多投资已经无利可图;另一方面是很多地方政府或企业面临着较强的资金约束,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巨额债务的压力下已经没有能力进行新的融资,而卖地的收入也因为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而大幅降低,结果造成投资能力大大降低。预计2015年,受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政策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其次,从供给来看,外延式增长已经难以持续。目前,中国很多行业中均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果在无法实现“市场出清”的情况下,继续扩大资本积累,那么将是一种浪费,也无法带来经济的增长。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日益减少也决定了无法通过增加劳动力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实现经济的内涵式增长已成为工业经济的必然选择。最后,从产业来看,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实现了较快增长,但近期内难以对整个工业经济增长形成有效支撑。房地产不景气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导致原材料等传统产业增长放缓,但新的增长点尚不明朗,以至于对工业经济增长造成较大压力。

(2)“以改革促调整”将进入关键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目前,距离这一目标时间节点已经越来越近。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才能完成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15年将是中国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机遇期,依靠体制改革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将成为核心工作,各项改革措施可能会密集推出和实施,从而对工业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压力。

(3)前期刺激政策有待进一步消化。前期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等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影响目前依然存在,需要在2015年进一步消化。一是“地方债”问题。成分复杂的“地方债”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而前期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加剧了“地方债”规模。2015年国家将集中对“地方债”问题进行治理,实质上是对前期政策的消化。二是房地产问题。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了理顺房地产市场机制的一系列措施,但由于前期房地产市场价格已经偏高,并有大量的库存需要消化,因此短期之内难以出现房地产投资的大幅增长。三是银行坏账问题。4万亿元投资计划促使银行放出了大量的贷款,这种大规模、密集的放贷,可能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规模的扩大,从而增加了下一阶段工业经济运行的风险。

3.“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将是2015年工业经济的基本要求

与之前的“稳中求进”不同,“稳中求胜”意味着在体制机制的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对于2015年工业经济来讲,稳定增长是非常必要的,但真正的成绩体现在改革。只有在改革上实现重大突破,才能打造工业经济增长和升级的新引擎。

(1)“稳中求进”体现为“底线思维”,目标是保障工业经济在合理增速区间运行。“底线思维”是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是指“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但不能低于潜在增长率,主动调结构但不能危及经济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底线,政策会在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寻找平衡”。按照这一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工业经济增长的底线:一是以潜在产出增长率来确定工业合理增速。工业经济增长不应过度偏离潜在产出增长率,而是围绕潜在产出增长率上下波动。按照众多研究者的测算,大致认为“十二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应维持在9%左右,而“十三五”会下降到8%左右。2015年为“十二五”最后一年,可考虑取平均值为8.5%。二是以经济系统稳定为底线来确定工业合理增速。可以容忍工业经济增速的合理下行,但前提是不能带来金融危机、财政危机等系统性风险。目前来看,这种风险基本上是可控的,工业经济增速的适度下行不会带来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三是以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平衡来确定工业合理增速。工业经济增速的降低不应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失业、社会不稳定等。国家应根据当前失业率变化情况来合理确定工业经济增速目标。

当前中国工业经济正处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时期,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过去的增长情况来推算未来增速,而是应当综合考虑国家的政策目标、工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平衡、国内外发展条件变化等各种因素,合理预测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从潜在产出增长率的角度考虑,应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目标设为8.5%,但由于国内外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经济结构失衡造成需求无法充分释放、全面深化改革将加速推进、系统性风险基本可控、失业率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所以国家可以适当调低工业经济增速目标,将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目标设定为8.0%,从而为“转方式、调结构”预留出足够的政策空间。从实际工业经济增速预测来看,由于2015年是“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因此实际工业经济增速也可能会在低于潜在产出增长率的水平下运行,全年实际增长大概为8.0%(见表2)。

(2)“改革创新”,目标是使体制机制改革在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能否取得改革的重大突破将是影响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节点。具体来看,2015年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环节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不仅意味着多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并存,而且意味着在分散独立存在的一个个市场主体内部,可以用现代企业制度、标准的股份制来容纳各种所有权形成的股本,在一起实现最大包容性的共赢多赢(贾康,2014)。2014年7月,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各省市实施细则陆续出台,预计在2015年将集中发力。二是价格改革。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走低,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大大减弱;同时,原油、煤炭、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走低,也使得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之间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改革的重点在于缩小政府定价范围,促进市场竞争,破除垄断。预计2015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走低,从而为价格改革提供了难得机遇。2014年,价格改革已经加快启动,预计在2015年将取得重大成果。三是金融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预计2015年国家将继续在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以及监管体系和安全网体系的构建方面有所作为。四是财税体制改革。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提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在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按照这一时间表,财税改革的大量政策将在2015年加快推出并实施。

三、适应“新常态”,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并不是在原有增长方式基础上的经济恢复过程,而是在全面结构性改革基础上,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彻底转变的过程,其主题是全面改革与结构优化。这就要求必须超越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框架,超越发达国家流行的后危机治理理论和政策框架。对工业来讲,一方面,需要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应避免工业经济的过快下滑带来的各种冲击,另一方面,必须提高增长质量,推动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要想实现这种多目标的平衡,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应注重多重政策的组合使用,将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结合起来,将宏观政策与中观政策结合起来,将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结合起来,打出“组合拳”,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既重视政策的稳定性也重视政策的灵活性,推动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具体来看,国家可以从需求、供给和产业三个层面出台政策,分别针对不同的问题,并结合使用。

1.需求管理

一般来讲,需求变化是造成经济波动的根本因素,能够直接影响短期的经济增速变化。当需求规模超过经济的潜在产出能力时,往往会带来经济的过快增长,出现经济过热;相反,当需求规模低于经济的潜在产出能力时,又会使经济增速过慢,造成大量的失业,出现经济过冷。如何调控经济增长速度,使其基本符合潜在产出能力,既不过热,也不过冷,这是需求管理政策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2014年以来工业经济增速出现了过快下滑的趋势,要想在短期之内解决这一问题,还只能靠需求的拉动。国家通过小幅度、定向的需求刺激,可以避免工业经济增速的过快下滑,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从而为后期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赢得时间。

(1)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2014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高出资本形成总额7.2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而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将渐成主流。然而,这种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要从三个层面来释放: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信息、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汇聚城市,将在城市产生巨大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使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能够更好地发育,在城市能获得相对于农村工资更高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二是鼓励商业业态创新。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往往依赖于新的商业业态来满足,而且新的商业业态又能够进一步催生消费者新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三是优化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促使市场竞争由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

(2)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在提高投资效益的基础上,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投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两种不同层次的概念。二者均是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计算投资回报率。不同的是,经济效益仅仅考虑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更多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企业的一种个体理性;而综合效益不仅考虑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而且需要考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综合影响,包括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经济长远发展、产业竞争力提升等多维目标,不仅考虑今天的成本和收益比较,而且需要考虑明天的成本和收益比较,是国家的一种集体理性。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产业不平衡和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很多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落后,众多民生问题也依赖于投资才能解决,因此未来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还有较大空间。下一阶段,国家应从综合效益的角度来决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加大民生项目的投资,把握好项目的建设节奏,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较快增长。同时,尽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将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交给市场,提高投资效率。

(3)制定进出口贸易促进政策,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鼓励高加工度产品出口。现阶段来看,随着美国、欧洲经济的逐步回升,国际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出台并实施进出口贸易促进政策,鼓励工业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全球分工,能够产生“搭便车”效应,从而有利于促进中国工业经济的恢复增长。为避免重复过去“粗放式”增长的老路,可考虑更多地促进汽车、机械、电子信息、医药等高加工度产品的出口。具体来看,国家可重点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降低进口关税,鼓励中间产品的进口。降低进口关税有利于实现贸易平衡,避免贸易争端,同时也有利于为中国工业发展保障资源,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二是在WTO允许的框架下,采用出口信贷、出口退税、出口奖励等手段,鼓励高加工度产品的出口。

2.供给管理

供给因素是决定经济潜在产出的根本原因,要想实现工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保障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升级。目前,中国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正发生着根本性转变,过去建立在低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竞争优势正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环境等约束日益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必须要实现从由生产要素扩张驱动转向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驱动,使建立在高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并发挥主导作用。

(1)促进企业创新。一是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讲,要想实现以创新为本质的经济内生增长,必须要致力于提高经济活力,通过不断涌现的“草根创新”来提高整个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商业模式水平。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往往也是一个国家解决就业、促进技术创新的根本途径。为促进中国经济活力的提高,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鼓励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二是利用市场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加以支持。政府的任务应当是推动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并提供优惠政策,应该通过一种竞争性的、公平的方式分配创新经费,鼓励最有创造力的企业脱颖而出。三是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给予更大的空间,尤其是在物联网、大数据等一些新兴领域里,尽量避免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方式进行限制。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抓手。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理顺市场竞争秩序、赋予微观主体平等市场地位的根本途径,因此应集中力量。排除困难,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对于体制机制改革来讲,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均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少了顶层设计,那么改革就缺少了方向,甚至会被利益阶层绑架,使改革“误入歧途”;如果缺少了基层创新,那么改革就缺少了活力,不利于调动基层创造力,不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现阶段国家应尽快出台体制机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但应限于改革方向和基本的框架机制,而细致的机制设计,应更多交由基层创新完成。在一个地区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可以进一步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三是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情况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核心因素。对于现阶段工业经济来讲,平稳增长是基本保障,但改革突破是突出成就,因此应鼓励地方政府开拓创新、推进改革,并以此为基础评价地方政府绩效。

3.产业升级

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均属于总量政策,暗含的假设是不同产业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是无差异的,而产业升级政策属于中观政策,承认产业地位的差异性,通过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实现部分产业的跨越式增长。现阶段来看,产业政策对于避免工业经济短期之内的过快下滑,以及提高工业经济的长期增长能力均能起到重要作用。

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篇(5)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0-0132-02

引言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全球资本市场趋于开放和融合。更为重要的是,网络信息科技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条件。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工作也越发清晰地认识到高质量、规范化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运营及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当前国际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运行体,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激烈的企业竞争态势下赢得主动、选择科学、恰当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成为企业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国际会计趋同的形势分析

1.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构建完善化,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性增强。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势头日益迅猛,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科学化、规范化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历程遭受了重大冲击,严重滞缓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现阶段各国经济监管机构以及企业自身都在加大力度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以维持世界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维持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成为必然的发展结果,主要体现在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的构建趋于完善化和体系化,加大国际经济监管的合作力度,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全球性经济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性逐步增强,为各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趋同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2.传统会计准则格局被打破,新兴经济体影响力不断扩大。现阶段,国际会计趋同的形势还可体现在传统经济发展形态下以美欧为主导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秩序被逐渐打破,以中国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在逐步增强。这一点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结构的人员分布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共有22位受托人,其中有4位来自新兴经济体;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中15位理事中有4位来自新兴经济体。上述职位一定程度上可有效代表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这一趋势的出现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以及相应机构的改革、发展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伴随着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在一些地区性、国家性的组织会议中,新兴经济体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修订以及其他途径的改革与发展工作,实现了新兴经济体内部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两者之间的实时互动,从而促进了国际会计准则在制定和修改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综合考虑新兴经济体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经济发展形势,体现了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形势下的综合性。

3.国际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加大结构改革力度。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等机构也在逐步加大结构改革工作力度,为不断提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球公认性和适用性创造条件。改革工作过程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标志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形势的正式形成。相关制定机构与监管部门加大治理结构改革力度,能够有效明确当前估计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认可度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而为提升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科学性和适用水平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分析

1.会计准则趋同模式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形势是基于国内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开展工作的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选择,因此具备明显的抗外干扰性和严谨性。从我国企业现阶段的转型、发展状况来看,会计准则趋同国际模式符合我国的法律环境,主要表现为“趋同”模式下我国会计工作制度的统一。在中国会计法中有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有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公布。”因此,在面对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模式时,“直接采用”的策略明显缺乏法律依据,与我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背道而驰。坚持会计准则趋同模式则可以坚持我国独立的会计准则制定权这一根本原则,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有效一致的同时,维护了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环境的稳定。

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篇(6)

一、经济管理的现代化

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其实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也符合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将会加快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经济效益的产生,提高企业资金的运转资金,使企业实现高效率的资金周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经济管理理念和企业组织实现了现代化。经济管理理念由传统的不顾企业其他生产目标、也不顾企业周围生产环境变化的单一的管理理念转变为现代化的经济管理理念。这种理念开始考虑到经济管理活动的进行要与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目标相挂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管理活动要符合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企业管理总体理念。管理组织的现代化指的是管理组织的不断完善和运用工具的现代化。管理组织可以分为宏观调控主体和微观管理组织两个。

2、经济管理工具和手段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企业管理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和更新。各种更新后的经济管理软件的运用,使得企业的各项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吸收和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自动化仪器以及通信设备等等,使得经济管理活动得到了有效、及时的调控和指挥,从而也大大增加了经济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3、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专业化。企业经济效益的取得。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都离不开企业最基层员工在工作中发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离不开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民主化政策。只有民主化政策才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他们用户企业组织的各种决策。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国家对民主化的强化和具体政策的实施。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是企业组织实现现代化的一大标志。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对经济理论与政策、法律法规、生产技术和经济管理原理有了深入的掌握和了解。才能够有效的将企业的各个决策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正确分析,也离不开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高投入研究,更离不开国家对民主化的重视和实践。通过国家不断的将自己的国情与国际公认的经济标准规则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工作上的先进经验,才促进了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上的现代化进程。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

1、企业经济管理方式的民主化趋势。企业的扁平化结构导致现在企业的决策中心发生了下移趋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集思广益,实现企业的核心价值,帮助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企业经济管理人本化管理趋势。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缺乏专业的技术员工,使得企业经济管理进程缓慢且低效。而科学管理则使企业实现了企业经济管理的高效率运作,科学化管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要通过实现人本化管理来提高企业中员工的创造性劳动效率。企业要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员工的需求,关注员工的生活状态、心里以及身体状况等,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人本化的管理就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真心实意的去工作,去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

3、企业经济管理的专业化管理趋势。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武器,同样是改变企业命运的有利工具。企业为了面对不断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始将企业管理的重点从人、财、物等硬件转向为企业员工的学习和知识增加上。专业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一种资源。知识就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的精华部分。所以,企业开始逐渐注重对员工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和培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拓宽他们的知识,为工作中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不断的学习。可以给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4、企业经济管理的消费者导向趋势。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也经历过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真正摸爬滚打后用脑筋进行冷静思考过的企业才会发现,消费者才是企业正常运营的一切源头。在企业整个运营的过程中,消费者才是第一位的,要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企业的技术和生产者固然重要。但是最终决定企业盛衰的仍然是消费者。所以,目前企业的管理逐渐转向以消费者为核心。

5、企业经济管理的团队合作化趋势。企业的发展已经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时代,他们现在创造的是一个虎狼结亲,赢得共赢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企业之间通过优势互补、资源互用来达到合作。在企业内部,同样也是如此。鼓励企业经济管理团队的合作,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会倾尽所有的来为这个团队工作和贡献。这个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就能够实现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有效传播和共享,让大家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

经济管理;现代化;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管理现代化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为了维持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和企业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内经济管理现代化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紧跟时展的新趋势。经济管理现代化内容答题包括: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和管理文化的现代化。

一、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现状

世界经济发展势头整体向好,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我国在这样的大潮中市场经济结构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由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越来越多,我国企业获得的商业机会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在未来发展中寻找自己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企业要对企业的经济管理策略做合理调整。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对经济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同时也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传输技术,西方先进的企业经济管理经验就可为我所用,企业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于已经生成的现代经济管理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在后续的经营中完善这些理念,为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做保障。

二、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随着历史发展的不断推进,现代化在不同的时期代表这不同的内容,然而作为经济管理现代化核心的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是在管理中不断渗透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和管理文化的现代化都是在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的基础上建立的。

1.管理思想的以人为本

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大多被刚性管理模式的思维占据着,企业员工被严密的制度和纪律约束着,在管理过程中往往容易强调企业的纪律而忽略了员工积极性和能动性的调动,员工的创新行为无法很好的进行,这样对企业未来发展极其不利。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要摒弃传统管理方式,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企业日常管理中,为员工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采取人性化的管理和激励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2.管理思想的和谐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企业还应该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在市场竞争中要以和谐发展为企业管理的精髓,因为和谐发展不仅是衡量企业整体价值的尺度更是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宝。和谐发展的理念突出“和”的实质,“和气生财”“以和为贵”的管理思想贯彻始终,这样可以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柔性的化解。日本公司就非常注重“和”在企业内部的运用,他们非常注重员工团队精神的培养同时多采用终身雇佣体制,这样员工对企业的情感中就多了归属感,让员工明白他们和企业是一个共同体,这样极大的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就是调动组织的积极性从而增加管理的效率,进而达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管理组织的现代化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组织保证。

1.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新趋势

金字塔型的管理组织模式在传统的企业中非常常见,在这种模式的组织结构中往往强调维持权威的管理原则,高层将决策以命令的方式传达到基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下级需要服从上级,这样一来,基层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极大的限制,高层决策者也会因为受一家之言的影响而难以有所发展。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减少了管理的中间层次,使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同时发展中的企业组织应变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将是一种趋势。

2.管理组织的民主化方式

传统企业中民主化的概念运用极少,员工的意见无法被有效采纳,他们的聪明才智无法发挥。民主化的管理可以将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变的和谐起来,企业凝聚力也将得到加强,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极其重要。在未来的管理中,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复杂多变企业组织的核心不会变,积极主动的采纳员工决策建议,将会为企业注入更多的新鲜思想。

四、管理文化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企业管理文化的现代化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意义重大,一个企业想要做强做大,高科技可以引进,好的制度可以制定,但是企业员工的内在追求却是难以复制的,但它却是企业最终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

1.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

人性化的管理文化是将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主人翁”的心态的投身到企业的发展中来,将企业的目标变为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这样企业管理文化的方式才能让员工真正拥有发奋的动力。首先,要做到支持和发展员工,一个上进的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应该为员工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做好引导员工发展方向的支撑,从资源和信息上提供帮助同时还要努力为员工解决困难,排除员工心中的困惑,最后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其次,要尊重每一名员工,将他们视为合伙人。

2.管理文化的创新突破

面对日趋激烈竞争形势,要想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创新。一个企业要寻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管理文化。第一,要打造独特的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质,通过树立自身独特的企业形象。让自己与别人显著区分开来并且赢得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第二,企业知识价值观的核心要树立,将知识作为巩固和树立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现代化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因为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我们要紧跟经济发展的趋势,正视自身经济状况,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要不断优化,促使企业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

作者:姜秀英 单位:内蒙广电网络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秦东,刘富荣,王柳.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现代经济信息,2012(4).

[2]水.管理心理学(修订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篇(8)

现阶段企业的经济发展中,要想获得更高效的经济效益,就要使企业逐渐步入经济管理现代化进程。但是在我国的企业发展中,大多数企业没有将经济发展现代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还在原地踏步,故步自封,这不利于企业良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要想企业更具社会竞争力,就要把经济管理现代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使企业发展更加全面,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获得发展的新机遇,逐渐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使企业变得强大。

1经济管理现代化概念

什么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经济管理现代化就是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的要求,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经济管理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经济管理也应满足社会的更高的需求,对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力增强都有显著的提升。另外,不同的时代背景有不同的思想理念,不同的思想观念有不同的经济管理方式,企业应及时更新思想理念,以制定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方式来应对新时期的挑战,从而对企业进行强化管理,不断优化经济管理体系,增强企业整体实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特点

2.1思想现代化

社会经济在迅速地发展,要想早日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就要在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对思想理念进行现代化更新,让企业在先进现代化思想理念的支撑下正确有序高效地朝着目标发展。首先在发展理念上,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符合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企业的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注重长远利益的发展,从而实现成本的节约和经济效益的提升[1]。另外,在管理过程中,要进行团队统一协调管理,避免个人主义精神,要使管理思想理念和管理方式有效统一,使管理思想对应管理方式,管理方式响应管理思想,科学有序地进行经济管理。除此之外,对企业中整体与局部的经济管理,宏观与微观的经济管理都要有不同的管理思想观念,注重企业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让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更加深入且更具现实意义。

2.2管理信息化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变革,社会也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来推进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目标。将互联网、数据库、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上,不仅能节省人力资源,还能使企业整体组织体系高效运作,节省时间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信息技术的优势便在于,只需要计算机通过其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就能对整个企业的成品生产、技术研发、市场宣传、销售渠道、员工考核等这些独立个体的组织体系进行有效统一科学的管理,不仅节约了企业人工成本,还能使经济管理高效发展。并且企业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通过高科技的网络交流方式,不仅使信息传达更加迅速,还能使沟通更加平等,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交流,工作过程中更具团队精神,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3手段科学化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企业在此时代背景下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发现更多的机遇。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和手段也不是单纯不变的,要有更多灵活的经济管理措施来应对突发状况。在此过程中,制定合理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设计和制定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对社会发展需求做出及时的改变,从而使企业生产符合社会趋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社会竞争力。另外,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经济管理制度中合理运用科学信息技术也可以保证管理方式的科学性[2]。总之,在实际的经济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式、方法、手段的科学化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因此,企业要重视经济管理方式的创新和改进,使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二者相互依存,让企业发展朝着现代化方向有序正确科学地推进。

3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

3.1面向人性化的管理趋势发展

现阶段的经济管理体系上虽然单一,但是经济管理方式上比较有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都更新了现有的思想观念,这种单一有序的经济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目前先进企业的发展了,企业基于这种现状更需要制定人性化的经济管理方式来面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能够早日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企业目标,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前企业中的人性化问题,应该对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建立足够重视。人性化的经济管理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者会最大程度地听取基层员工的需求,在两者平等的沟通交流后,满足基层员工的需求,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经济效益增长。所以,不管企业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经济管理,都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管理方法之中,这是企业早日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必要途径之一。

3.2面向团队化的合作趋势发展

要想有效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推进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进程,就要对员工工作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一个团队是否能够有效进行工作,是否能将工作完成得快速且质量高,就要看团队之间是否有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和万众一心的合作精神。企业中单单只靠一个人是完成不了庞大的工作量的,是需要团队之间互相帮助、及时沟通去完成的。所以,企业要重视团队凝聚力的形成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要意识到合作精神和团队凝聚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建立团结合作的员工团队,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另外,在企业推进经济管理现代化进程中,是否拥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的员工团队,对企业重要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进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在经济管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培养团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凝聚力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3.3面向网络化的沟通趋势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效先进的信息交流沟通平台和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企业也要抓住机遇,将高科技的信息技术运用到经济管理方式之中,实现更高效快速的企业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另外,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也方便了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借助各种软件或平台进行信息的传输和言语的交流,比如qq、微信、微博等,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的沟通,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有效的传达问题并制订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另外,这种新型的沟通方式,可以方便管理者对员工下达任务要求和指标,也方便员工对管理者提出工作上的建议和意见,使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关系更加密切和谐,工作开展更加顺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早日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目标。

3.4面向以客户为主的趋势发展

产品生产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提升产品的销售量就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产品销售的多少直接来说就是客户量的多少,所以,企业要如何拉拢客户,成为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问题。首先要对生产技术进行革新,企业应顺应时展,采用高科技高效率的生产设备进行产品生产,保证产品的数量;其次,要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质量好,设计新颖,才会受到客户的青睐;再次,企业要时刻掌握社会需求,以便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最后,企业还要做好售后服务,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宣传工作,推广产品形象。企业要以“客户为上帝”作为销售原则,在接纳新客户的同时保证老客户的利益,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提高企业经济收益,为企业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4]。

3.5面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趋势发展

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篇(9)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建议中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此为契机,煤炭企业需要认清“十二五”时期及以后更长时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理顺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从战略高度对企业的运行、管理进行谋划,尤其是要从强化企业的成本控制入手,增强煤炭企业经济适应能力。

一、煤炭企业经济运行发展趋势

(一)煤炭企业经济运行发展总趋势

在“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指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煤炭行业在“十二五”中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了明确说明:“发展安全高效煤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

透过“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认识和理解我国对煤炭行业未来的发展态度和寄予的期望。在这两个纲领性文件的指引下,全国煤炭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业总体的发展目标:开局明显优化,资源配置及勘查规范有序;煤炭生产以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基本形成稳定供应格局,到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 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煤炭工业面貌进一步改善,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千万吨级煤矿达到60处。该目标的提出为煤炭企业今后的发展和管理指明了方向,这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既是发展壮大的机遇,又是从未有过的挑战。

(二)煤炭企业经济运行发展具体趋势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全球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逐步攀升。未来阶段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经济运行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是煤炭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

“安全为天比天大”,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由于煤炭企业安全性成本投入不足,矿难事故接连发生,重大死亡事故时有发生。在新的经济运行趋势下,煤炭企业安全管理要不断创新,从管理、培训、装备三并重原则入手,首先从理念上深入人心,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大反思、大讨论”活动;管理上实行安全问责制,全面启动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制度;加强全员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加大安全费用、安全设备的投入,通过科技创新改善安全设备性能,提高煤炭企业的事故预测、预防、预控能力。安全是煤炭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保证安全才能保证企业有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

2.国内煤炭供需结构不匹配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将变得更加迫切,尤其是对煤炭能源的需求,并且需求的数量将会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逐步扩大并创出新高。但在供给方面,由于国家加大了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逐步清理小煤矿,控制新开工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煤炭投资的增长速度,产能得到了限制,导致煤炭供给严重不足。煤炭供需方面的尖锐矛盾将会在很长时期内存在,这也是“十二五”期间煤炭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3.煤炭价格上升趋势不可避免

受煤炭供求关系的影响,预计煤炭的价格在未来阶段还将维持高位运行并呈小幅上扬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国家必将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煤炭行业进行宏观干预,因此,在这种局势下,煤炭企业应该在价格上作出合理的调整,通过理顺煤价构成机制,加强对相关成本的控制,将煤炭的价格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

4.煤炭企业内部结构将会面临大的调整

煤炭企业面临着大好的发展形势,使得众多的煤炭企业上市融资,同时有实力的投资企业纷纷将资金注入煤炭企业。煤炭资源的整合以及资产的注入将会给煤炭企业带来理我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煤炭企业的上市融资也将改变自身的管理结构以及相关资源的整合,因此,煤炭企业将会在内部结构上产生大的调整。

5.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多元产业

由于煤炭企业事故频发、地层塌陷、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又随着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给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带来巨大压力。“十二五”期间,煤炭企业应该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积极推进能源经济绿色化和高碳经济低碳化,不仅要开发好地下资源,更要开发好地上资源,所有工序中“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迫在眉睫。

6.技术、人才是煤炭企业面对的战略性选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时期,技术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技术、人才是煤炭企业面对的战略性选择。今后煤炭企业必须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广纳贤才,人才是第一资源,煤炭企业应制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引才”工程、“育才”工程、“留才”工程,不断创新,提高煤炭企业技术水平。

二、新经济运行发展趋势下煤炭企业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煤炭企业面临的经济运行发展趋势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出,煤炭企业将面临重要的改革,这既是机遇又是从未面临过的挑战。因此,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应该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发挥优势,克服不足,消除当前及经济运行趋势下所面临的困难,从而实现“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业总体的发展目标。

从战略高度来看煤炭企业总体上已经进入新趋势下的运行轨道。但是从基础层面上看,其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着问题,较为突出的问题存在于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方面。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和总的宏观环境,使得煤炭企业的成本面临着急剧上升的压力。具体来说,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在新的经济运行趋势下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政策性增支因素使企业非收入成本增加

“十一五”期间,有一大批已经出台或者将在“十二五”期间出台的政策性增支因素,使得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出现了较快增长的现象。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税的提高、资源补偿费的增加、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的增加以及提高入井津贴、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征收未利用采煤沉陷土地使用税、排污费等因素。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政策有利于促进煤炭企业向安全稳定发展转变,但是这些政策和因素的集中出现,将在短期内急剧增加煤炭生产成本,这将给煤炭经济的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环境的恶化,企业非生产成本压力加大

由于煤炭开采破坏着生态环境,采煤引起的地表塌陷,不仅使土地毁坏,而且引起周边建筑物变形和农田设施受损,矿井排水破坏水资源和地下水系生态环境。煤层气的排放、煤炭产品的地表运输和存放,都会严重污染环境,导致周边村民无法居住,需要搬迁安置。治理采煤塌陷区,高额的搬迁费是“十二五”期间煤炭企业必须面临的成本压力。

(三)企业的社会成本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整合煤炭企业,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要求。煤炭企业的整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兼并重组需要对煤炭企业进行相应的精简优化,业务的合并整合以及人员的重新分配和管理,这就要求煤炭企业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增加相应的成本。尤其是在企业办社会压力的基础上将会进一步增加企业在安排职工及家属的生活、工作以及相关方面补偿的支出,从而增大企业的社会成本压力。

(四)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薪酬成本继续加大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煤炭行业尤其是开采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用人数量较多,但是效率比较低,工资占成本的比重较大。同时因工作环境的影响,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各种补贴和津贴比较高,在成本里面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并且由于煤炭开采行业属于事故多发行业,企业对此进行的相关赔偿比较多,也相应的增大了企业的成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企业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根据“刘易斯曲线”的走势,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达到顶峰,同时劳动力的价格将会摆脱低廉时代,开始逐步攀升,因此,煤炭企业未来在工人薪酬上的支出将会大幅度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快成本的增长态势。

(五)预算的编制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起着主要作用。在新的经济运行趋势下,煤炭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而企业成本预算指标的确定一般是以业务产量为基础,以定额的参数值和历史指标作为计算依据。但是由于煤炭企业地质结构复杂,人们对兼并重组的企业生产条件预测能力有限,企业成本又受地质因素变化的影响很大,同时受政策和市场的影响,全面预算管理潜在的问题可能会在执行过程中显现出来,使得企业的预算管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预算的编制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新经济运行发展趋势下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应对措施

新的经济运行发展趋势表明,煤炭企业需要紧紧抓住“十二五”这个战略机遇期,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找准自身的位置,准确布局,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要增强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为“发展安全高效煤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铺平道路。

(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呼吁国家减轻煤炭企业政策负担

煤炭企业要切实履行自身的社会职责,为保护环境和社会的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要跟踪煤炭税费改革的进程,研究切实减轻煤炭税负的政策,提出政策建议。深入开展煤炭增值税改革研究,提出扩大煤炭增值税抵扣范围的具体政策措施。

同时要积极开展和强化煤炭企业税式支出统计分析,为政府调整财政税收政策提供依据。加快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研究,推动完善煤矿企业保障体系,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

(二)改善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

采煤塌陷区是一个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是当前政府和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建议政府和企业共同治理塌陷区,并负责村民的搬迁工作,筹集搬迁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坚持治理塌陷区,建设新农村,坚决对采空塌陷区群众进行整体搬迁安置。采煤塌陷区不仅可以治理,而且可以开发。在市场机制下,利用塌陷区发展以煤炭为主题的旅游业,或者大量种植树木、农产品,这样不仅保护生态环境,减轻企业和社会的负担,而且能给居民生活提供保障,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强化市场意识,减轻社会成本压力

要适应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煤炭企业就必须摆脱原始制度下形成的社会包袱,深化煤炭企业社会制度改革,加快实现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的转变,创造新的利润点。以此来弥补因政策集中实施而给煤炭企业造成的成本压力。对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办社会形成的医院、学校、幼儿园、住房管理等一切福利型设施,从煤炭企业中彻底分离出去,由企业进行先期投资,然后再积极引进外部资金的进入或者直接进行外包,使这些设施单位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既可以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社会成本压力问题,又可以为企业创造额外的非生产收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四)以人为本,加快现代化建设

煤炭企业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保证工人的生命健康,这不但有助于保护企业职工的利益,而且有助于煤炭企业降低因意外事故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和增强企业的信誉度。同时,煤炭企业要加快现代化建设,加大资金的投入,应用先进的采煤技术和工具,减少工人数量,为煤炭企业在“十二五”及更长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生产经营调度系统,搞好市场信息调查,建立完善的内外部信息网络,及时掌握信息,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使煤炭企业能够牢牢把握住经济运行发展趋势。

(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积极谨慎的调整预算

企业的预算是对未来经营状况作出的相关规划,但是由于煤炭企业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市场突变、战略调整以及生产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等现象,使得预算会在一定程度上和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企业应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细化全面预算目标,建立健全全面预算责任体系。并且要求各个职能部门明确职责,每个部门都成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责任中心,企业整体形成一个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责网络。当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遇到预算的指标或相关的考核方式和公司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时,生产职能部门应及时向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建议,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预算执行的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对原有预算进行补充和修正,使预算与企业的运行互相磨合,发挥预算的最大作用。

在新的经济运行发展趋势下,煤炭企业应该紧随“十二五”发展的步伐,牢牢锁住自身的战略优势,同时要强化企业对成本控制,降低成本,增强自身在未来发展中的话语权,为把本企业建设成大型煤炭企业而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2010-10-18.

[2]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1-03-16.

[3]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1年工作要点[Z].2011.

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篇(10)

一、经济周期与地区经济周期

在研究新疆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之前,有必要对所谓的经济周期和地区经济周期做一简单说明。按照经济学界已普遍接受的观点,一般将经济周期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主的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一个周期是由很多经济活动的差不多同时扩张,继之以普遍的衰退、收缩与复苏所组成的。这种变化重复出现。”(韦斯里・克莱尔・米歇尔)据此,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周期是一个总量问题,不是区域问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将经济周期研究方法运用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也正成为一个重点方向。这是因为,全国经济总量由地区经济构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要素禀赋差异,各地区会形成自身的特殊性,中央与地方之间、全国与区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的差异更加明显。针对一个国家的、一般化的经济周期理论,不能完全反映地区经济运行的特殊性,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减缓的趋势。因此,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地区性的经济周期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地区经济周期研究是对一个国家局部的、区域的、中观层次的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是研究全国总量下的局部分量问题。研究地区经济周期波动必须首先认清以下事实:一是地区经济周期波动离不开全国经济周期的影响和联系;二是地区经济周期不能完全等同于全国经济周期;三是国家政策一般是地区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是在全国经济(周期)既定的前提下,验证新疆经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并就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加以分析,希望对新疆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二、经济周期的划分方法及新疆经济周期划分

实际经济增长的周期过程并不都是完整的周期性重复,也不能将每一次上下波动理解为一个经济周期。对具体经济周期的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 “波谷―波谷法”或“波峰―波峰法”,也可分为直观判断法、趋势线划分法和中位线划分法等。本文主要运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新疆经济周期的波动情况进行研究。

1、直观判断法。即根据时序数据曲线和经济的周期规律,将一段时期内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几个年份作为一些周期的起点或终点,增长率较高的几个点作为周期的峰值。对于一些不大的起伏,往往根据经验判断为某个周期中的小波动。这种方法划分经济周期的准确性跟判断者的经验有直接的关系。本文根据习惯上经常采用的经济环比增长率(这里即GDP年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按照“波谷―波谷法”,可将新疆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九年间划分为九个小波动(见图1和表1)。

2、趋势线划分法。该方法在假定和承认经济变量在发生波动的同时还存在着趋势性变动,即经济变量围绕着一条趋势线上下波动。当经济变量的变动由谷底接近趋势变动线时,处于周期的复苏阶段;由趋势线到达峰顶的过程是周期的扩张阶段;再由峰顶回归趋势线的过程是周期的收缩阶段;由趋势线回落谷底的过程是周期的萧条阶段。该种方法的关键是要确定趋势线,采用不同的趋势线会有不同的经济周期划分。本文根据新疆经济的历史趋势值得出对新疆经济周期进行划分的趋势线,从而对新疆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又称趋势百分比法)。

首先利用SPSS对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的实际值Y(按可比价格,以指数表示,1978年为基期)进行曲线回归,结果为三次方曲线的决定系数Rsq最大,为0.9972,故选用三次方曲线进行拟合,得出29年间新疆生产总值的相应趋势值Y?鄢;然后求出各年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的实际值与其历史趋势值的百分比y(具体数据见表2),计算公式为:

y表示各年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的实际值对其历史趋势值的上下偏离程度(见图1,图2),根据“波谷―波谷法”可以将这29年的新疆生产总值的波动分为4个大周期。其中1978―1982年为一个周期(该周期为不完全周期,没有分析1978年以前的情况);1983―1989年为一个周期,长度为7年(该阶段的最大值-1.02虽然仍在历史趋势线以下,但根据判断仍将该阶段作为一个周期);1990―2002年为一个周期,长度为13年;2003―2005年为一个周期(该周期也为不完全周期,其发展仍在继续)。根据表1可以看出,其中两个完全的大周期又包含几个小的经济波动,如,第二个周期包含了3个小波动,第三个周期中包含了4个小的经济波动。

根据图2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四个周期的划分情况,同时能够纵观29年中,围绕着历史趋势线 ,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水平的变动情况。在1978―1982年第一个周期(未完全周期)内新疆生产总值从1978年超过历史趋势值27.23%的高峰下降到1982年的历史趋势线以下的10.2%;1983―1989年第二个周期内,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水平一直处于历史趋势线以下,即使在1986年峰位(-1.02%)的时候,也未达到历史趋势线的水平,说明新疆生产总值在这一周期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第三个周期(该周期包含4个小的经济波动)中,1990―1991两年为经济的恢复阶段,1992―1994年为经济的扩张阶段,并于1994年达到这轮周期的最高峰,1995年开始下降,到1998年下降到历史趋势线附近,完成这轮经济周期的收缩期,1999年下降到历史趋势线以下,进入衰退期,并于2002年达到谷底,随后在下一个周期内,2003年新疆经济围绕历史趋势值开始上升,到2005年上升到历史趋势线以上,目前仍处于上升趋势。

三、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

1、新疆经济周期波动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有较强的一致性。由图2可以较直观地看出新疆生产总值和全国生产总值各自围绕历史趋势线上下波动的大致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波动趋势是大致相同的,即当全国生产总值的绝对值从高于(低于)历史趋势值的高位(低位)降到(上升到)历史趋势值的低位的过程中,正好也对应了新疆生产总值的绝对值从高于(低于)历史趋势值的高位(低位)降到(上升到)历史趋势值的低位(高位)的过程。进一步利用SPSS对新疆生产总值对其历史趋势值的偏离度与全国生产总值对历史趋势值的偏离度作简单相关分析,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57,表明两者显著相关,也证明了地区(新疆)经济周期是在全国经济周期的大环境下形成的,受到全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和制约。

2、新疆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等同于全国经济周期。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疆经济周期波动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同时根据图2和SPSS的分析结果显示,两条曲线是不完全重合的,也并非完全相关。这表明地区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等同于全国经济周期,即新疆经济的周期波动在受到全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和制约的同时也具有一些自身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新疆经济周期的谷位和峰位均有升高的趋势。经济周期波动的谷位(或称深度,本文是指实际GDP偏离历史趋势值的深度)体现经济收缩的力度。谷位越高,说明经济收缩性越强,抗衰退能力越弱;反之,谷位越低,说明经济收缩性越弱,抗衰退能力则越强。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谷位由1982年的-10.2%上升到1989年的-4.79%,再到2002年的-4.36%,上升趋势明显,说明新疆在经济不景气时期的经济收缩性变弱,经济的抗衰退能力增强。从图2中可以看出,新疆经济的收缩性要弱于全国经济的收缩性,但抗衰退能力则强于全国经济。经济周期波动的峰位(或称高度,本文是指实际GDP偏离历史趋势值得高度)体现经济扩张的强度,峰位越高,说明经济在经济景气时期的扩张能力越强,越具有活力;反之说明经济在经济景气时期的扩张能力越弱,缺乏活力。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峰位1986年为-1.02%(位于历史趋势线以下),1994年上升到7.07%的水平,说明在改革开放后的两个较完整的周期内,新疆经济在经济景气时期的扩张能力是逐步增强的,第三个周期比第二个周期更具有活力。从整体上看,新疆经济比全国经济更具有活力。

整体上来看,新疆经济周期的谷位和峰位的升高,说明新疆经济扩张有力,活力增强,且经济抵抗衰退的能力增强,表现出新疆经济发展趋势乐观的一面。

(2)扩张期占总周期长度的比重(周期扩张长度比)有下降的趋势,而收缩期占总周期长度的比重(周期收缩长度比)则有上升的趋势。扩张期是指从波谷上升到波峰的时间跨度;收缩期是指从波峰下降到波谷的时间跨度。一般用周期扩张长度比反映经济扩张的持续性,而用周期收缩长度比反映经济的抗衰退能力。新疆经济改革开放后的各周期中,周期扩张长度比有下降的趋势,而收缩期长度比有升高的趋势,说明新疆在改革开放后,每个周期中经济扩张的持续性降低,扩张能力有减弱的趋势,但经济的抗衰退能力增强。

(3)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渐趋平稳。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或称幅度)体现经济增长上下波动的剧烈程度。从图2可以看出,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要大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振幅,但前者又具有自身特点,即新疆经济围绕历史趋势线上下波动的振幅在刚进入改革开放后,从一个高位急剧下落到一个较合理的水平后,从第二个周期开始至今,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变化不是很大,第二周期为8.42%,第三周期为11.43%,说明新疆经济的周期波动趋缓,经济震荡相对变弱。

3、新疆经济周期波动受国家政策影响。新疆经济周期波动,除了受其自身的条件的影响较大外,国家政策也是地区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政策对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全国经济整体规划的前提下所形成的新疆经济发展战略。在新疆经济整体战略规划的指引下,新疆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次飞跃,正面临第四次飞跃。纵观这四次飞跃,对新疆经济的发展战略的定位(尤其是前三次)都是围绕农业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展开、围绕其自然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批典型的以采掘和原材料加工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属于典型的自然资源过渡依赖型经济。

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是近年来新疆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但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性。首先,自然资源过渡依赖型的经济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在带动经济发展方面会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资源性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持续带动性差,受市场、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影响,产业发展相对不稳定,从而在新疆整体经济波动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在资源开发的产业链上,新疆基本处于最初级的上游,属于资源的最初级加工,新疆大量原料资源外运,对下游产业依赖度高,投资大、回收慢,效益低下,加上新疆非常有限的运输条件,一旦下游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定会波及上游产业,从而对经济发展波动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四、总结

通过上文对新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全国经济周期波动既定的前提下,新疆经济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性。新疆(地区)经济周期波动性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但又并不完全重合,表现出新疆经济的一些自身特点,如新疆经济的收缩性弱于全国经济的收缩性,但抗衰退能力却强于全国经济;新疆经济比全国经济表现出更多的活力,但分析显示,新疆经济的稳定性却低于全国经济。就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可见,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在其自身发展方面是不断进步和完善的,体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其在与全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比较中表现并不容乐观,反映了新疆经济还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潜力。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疆经济,新疆应结合自身资源情况,合理利用国家政策,如结合国家对新疆资源战略的定位,可在大力发展工业生产的同时,鼓励第三产业发展;改变新疆资源开发大多处于上游产业链上的状态,加大资源深加工工业生产,大力发展资源生产下游产业。

(注:本论文获“新疆大学世川良一”课题资助。)

【参考文献】

[1] 陈宪:经济学方法通鉴[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 唐立久、樊森:新疆经济发展战略定位与新型工业化之路.

上一篇: 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下一篇: 网上支付的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