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3 17:10:06

发育生物学研究

发育生物学研究篇(1)

始肾小球和肾小管、软骨样化生等。近年来通过应用靶基因和原位克隆等分子技术

对正常哺乳动物肾脏发生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对先天性肾发育不良的发病机理有

了更多的了解。本文将对先天性肾发育不良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近况作一讨论,并对

包括生长因子在内的几种基因突变、转录调控障碍及表达变化与肾发良不良的关系

进行探讨。

肾发育不良是肾脏未能进行正常生长发育形成的先天性疾病,过去对其发病

机理了解甚少,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分子学机理来阐明肾脏的发生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对肾发育不良的发生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本文就近期对此问题

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1 肾发生与肾发育不良

正常哺乳类肾脏位于间介中胚层,中胚层分化形成前肾导管,经进一步诱

导形成中肾导管至输尿管芽,在输尿管芽诱导下,胚体尾端两侧的生肾素分化为后

肾胚基,肾脏的胚胎发育正是由输尿管芽和后肾胚基二部分完成的,前者逐步发育

成肾盂、肾盏和集合管,后者发育成肾小管和肾小球,最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接,

构成正常的肾单位。如果输尿管芽和后肾胚基二部分不能按正常程度发育和实行对

接即造成肾发育不良。肾发育不良可以是部分性的,也可以是完全性的。多数类型

的肾发育不良伴有囊肿,提示发育不良的各种形式在形成中有共同机制。

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包括多囊性、梗阻性肾发育不良以及与基因

有关的肾发育异常。病理组织学重要特征是出现原始肾小管和化生软骨。完全性单

侧肾发育不良,可表现为无症状。多数发育不良病例中,肾缺陷是双侧性的,提示

基因突变在正常肾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单侧性疾病则可能是一种获得性损伤所致,

该损伤破坏了基因的正常表达,进而影响了对肾成熟有重要意义的蛋白质的产生。

2 肾发育不良常见类型

2.1 先天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multiple cystic hypoplastic)是一种常见的完全性

肾发育不良,多为单侧病变(14-20%为双侧性),患肾失去正常形态,被不规则的

大小囊肿所代替,肾脏功能丧失并常伴有输尿管梗阻,是新生儿腹部包块最常见的

原因之一。

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外型呈肾形结构,多数病例伴有一个闭锁的输尿管。妊娠

早期的多囊肾含有正常发育所必须的成份,包括未诱导的后肾胚基岛和分支的输尿

管导管,在此阶段肾单位各段已均可鉴别出囊性改变[1]。生后多囊性发育不良肾

的病理组织学变异包括原始肾小管的囊性改变、膨大且结构破坏、具有明显管周围

反应的间质、纤维肌环的形成、软骨成分为标志的组织转化等。

2.2 先天梗阻性肾发育不良

先天性尿路梗阻在解剖位置上常发生于输尿管和膀胱的连接处,先天性后

尿道瓣膜是婴幼儿泌尿系统梗阻的重要原因。先天梗阻性肾的组织学特征与多囊性

肾发育不良相似,包括肾单位各段如肾小球的囊性转化、间质膨大且结构破坏、髓

质和直小血管显著发育不全、发生管周围纤维肌环、多种形式的肾小球和发育的肾

单位各段。与多囊性肾发育不良一样,先天梗阻性肾表现为一系列疾病,其程度与

胚胎期尿流阻塞发生的时间有关[2]。

表 伴有肾发育异常的综合症

------------------------------------------------------

综合症

染色体遗传形式

------------------------------------------------------

尖头并指(趾)畸形(Apert’s)

常染色体显性

致窒息的胸廓营养不良

常染色体隐性

肥胖、生殖机能减退等

常染色体隐性

鳃-耳-肾

常染色体显性

Campomelic发育异常

常染色体隐性

脑-肝-肾(Passarge’s)

常染色体隐性

Fryns’s

常染色体隐性 转贴于

Goemine’s

X-连接的

Goldston(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

常染色体隐性?

Hall-Pallster’s

散发的

Ivemark’s

常染色体隐性

Marden-Walker’s

常染色体隐性

Mecket-Gruber

常染色体隐性

Miranda’s

常染色体隐性

Senlor-Loken’s

常染色体隐性?

三体染色体16-18(Edwards)

三体染色体13-15(Patau)

三体染色体21(Down)

结节性硬化

常染色体显性

Von Hippel-Lindau

常染色体显性

------------------------------------------------------

2.3 肾发育不良综合症

肾发育不良综合症是包括囊性发育不良等肾畸形在内的遗传性征候群(见表

)。现阐明一部分综合症其特异的基因和蛋白质缺陷。发育不良表现型的外显率呈

现一个谱带,提示有其他基因影响肾的最终表型。发育不良通常都包含多种器官,

说明缺陷的基因涉及正常器官发生的基础。病理组织学发现,此类综合症轻者可能

出现巨囊形成(如结节性硬化),重者可能出现囊性发育异常和肾衰竭(Meckel-

Gruber综合症)。

3 肾发育不良分子生物学

目前的研究发现有多种基因与肾发育不良有关,如WT-1、Pax-2、GDNF、B

F-2、BMP-7、PDGF、Wnt-4等基因在后肾胚基表达。Pax-2、c-ret、BMP-7、α3β

1等在输尿管芽表达。当这些基因缺乏或被破坏时,肾脏不能正常地发生与发育[3

]。Sonnenberg等[4]用特异性抗体与放射标记的补体RNA和DNA探针进行研究,确定

了多肽生长因子、肝素结构生长因子及它们的受体、细胞外基质分子和细胞表面整

合素等基因在肾发育中的特定表达位置。例如肝细胞生长因子主要在后肾胚基因内

表达,而其受体c-met则在输尿管胚芽上皮表达。这种多肽及其受体在两种类型细

胞上的表达说明输尿管导管对后肾间质的形成起诱导作用。Schuchardt等[5]通过

应用基因重组与制备纯合子无效突变小鼠,发现一些影响肾发育的基因和多肽,如

转移生长因子-β、肝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根据所见到的最终表

型推断特定基因在正常肾发生中的作用。酪氨酸激酶体受体c-ret在分支输尿管导

管以及配体-神经胶质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上表达。当小鼠c-ret基因被破坏时,导

致全肾发育不良。转录因子基因编码蛋白能与DNA结合,而且具备调控其它基因表

达的功能。在哺乳动物肾发育中,Wilms’肿瘤基因WT-1及Pax2均编码转录因子,

其表达形式影响肾细胞的分化[6,7]。基因性综合症与肾形成异常有关,表中所列

出的疾病,有些综合症有遗传性,有些用原位克隆技术已定位出特定的基因缺陷[

8]。这些综合症在患病家族成员能发生显著的表型变异。这种情况与在纯合子无效

突变小鼠所见的变异相似,即肾的最终表型取决于实验小鼠的基因背景。

肾发育不良的发生是几种不同的基因缺陷,或是在胚胎发育期遇到致畸因子

等多种基因调控障碍的最终结果。肾间质-上皮转化的过程以及输尿管分支和生长

,是由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基因体系来导向,有些基因是肾特异性的,有些是非特异

的。某些生长因子基因,尽管它们在肾发生期表达活跃,但当它们被破坏时并不影

响肾的正常发育,这意味着发育肾正常表达的各种基因在功能上有重叠[9]。另一

种可能性是这种正常表达形式的破坏在肾发育不良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或者

就是肾发育不良的起因。

后肾间质缺陷可导致肾发育不良。另外,基因不适应和错位表达,可能对肾

发育不良起一定作用。临床上有孤立的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和梗阻性肾发育不良两者

并行存在的病例。先天性和实验性单基因突变均可导致囊性肾发育异常,这些基因

突变可改变相互联系。从理论上讲,突变可影响:①胚基增生和分化输尿管导管分转贴于

支所必需的肽和基质蛋白的表达;②输尿管导管对后肾胚基信号的反应能力;③输

尿管导管表达启动和维持后肾胚基上皮诱导所需蛋白的能力;④后肾胚基对这些信

号进行反应的能力;⑤输尿管芽和后肾胚基细胞对信号的反应能力[10]。

最近已经分离出磷酸葡萄糖肌醇糖蛋白基因,简称GPC3基因。GPC3缺失与多

囊性肾发育不良有关[11]。虽然单基因与多基因缺陷均可最终导致肾发育不良,但

其表型可能决定于最初受影响的基因调控失调或表达改变,如先天性梗阻性和囊性

肾发育不良[12,13]。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在囊性上皮和间质中均有生长因子基因

的改变。在小鼠梗阻性发育肾中,血管紧张素和转移生长因子呈过度表达[14]。研

究证明,在后肾发育异常区,促进小管上皮出现囊性改变的因子Pax2和Bcl-2同样

呈过度表达[15,16]。此研究可能会对各种形式肾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线

索。

参考文献

1 Matsell DG,Bennett T, Armstrong RA, et al. Lab Invest,1996;74:883-89

3

2 Evans MI, Sacks AJ, Johnson MP, et al. Obstet Gyecol,1991;77:545-550

3 Lipschutz JH. Am J Kind dis,1998;31(3):383-397

4 Sonnenberg E, Meyer D, Weidner KM, et al. J Am Soc Nephrol,1995:5:628

5 Schuchardt A, D’agati V, pachnis V, et al.Devlopment,1996;122:1919-1

929

6 Pelletier J, Schclling M, Buckler AJ, et al. Genes Dev,1991;5:1345-13

56

7 Dressler GR,Deutsch U, Chowdhury K,et al.Development,1990;109:787-79

5

8 Pilia G,Hughes-Benzie RM, Mackenzie A, et al. Nature Genet,1996;12:24

1-247

9 Schmidt C, Bladt F, Goedecke S, et al.Nature,1995;373:699-702

10 Jena N, Martin-Seisdedos C, McCue P, et al. Exp Cell Res,1997;230:28

-37

11 Lindsay S, Ireland M, O’ Brine O, et al. J Med Genet,1997;34:480-48

3

12 Chung KH, Chevalier RL.J Urol,1996;155:1139-1144

13 Matsell DG,Bennett T,Bocking AD. Clin Invest Med,1996;19:444-452

14 Chevalier RL.J Am Soc Nephrol,1996;7:1098-1105

发育生物学研究篇(2)

始肾小球和肾小管、软骨样化生等。近年来通过应用靶基因和原位克隆等分子技术

对正常哺乳动物肾脏发生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对先天性肾发育不良的发病机理有

了更多的了解。本文将对先天性肾发育不良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近况作一讨论,并对

包括生长因子在内的几种基因突变、转录调控障碍及表达变化与肾发良不良的关系

进行探讨。

      肾发育不良是肾脏未能进行正常生长发育形成的先天性疾病,过去对其发病

机理了解甚少,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分子学机理来阐明肾脏的发生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对肾发育不良的发生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本文就近期对此问题

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1 肾发生与肾发育不良

       正常哺乳类肾脏位于间介中胚层,中胚层分化形成前肾导管,经进一步诱

导形成中肾导管至输尿管芽,在输尿管芽诱导下,胚体尾端两侧的生肾素分化为后

肾胚基,肾脏的胚胎发育正是由输尿管芽和后肾胚基二部分完成的,前者逐步发育

成肾盂、肾盏和集合管,后者发育成肾小管和肾小球,最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接,

构成正常的肾单位。如果输尿管芽和后肾胚基二部分不能按正常程度发育和实行对

接即造成肾发育不良。肾发育不良可以是部分性的,也可以是完全性的。多数类型

的肾发育不良伴有囊肿,提示发育不良的各种形式在形成中有共同机制。

      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包括多囊性、梗阻性肾发育不良以及与基因

有关的肾发育异常。病理组织学重要特征是出现原始肾小管和化生软骨。完全性单

侧肾发育不良,可表现为无症状。多数发育不良病例中,肾缺陷是双侧性的,提示

基因突变在正常肾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单侧性疾病则可能是一种获得性损伤所致,

该损伤破坏了基因的正常表达,进而影响了对肾成熟有重要意义的蛋白质的产生。

2 肾发育不良常见类型

2.1  先天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multiple cystic hypoplastic)是一种常见的完全性

肾发育不良,多为单侧病变(14-20%为双侧性),患肾失去正常形态,被不规则的

大小囊肿所代替,肾脏功能丧失并常伴有输尿管梗阻,是新生儿腹部包块最常见的

原因之一。

      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外型呈肾形结构,多数病例伴有一个闭锁的输尿管。妊娠

早期的多囊肾含有正常发育所必须的成份,包括未诱导的后肾胚基岛和分支的输尿

管导管,在此阶段肾单位各段已均可鉴别出囊性改变[1]。生后多囊性发育不良肾

的病理组织学变异包括原始肾小管的囊性改变、膨大且结构破坏、具有明显管周围

反应的间质、纤维肌环的形成、软骨成分为标志的组织转化等。

2.2 先天梗阻性肾发育不良

       先天性尿路梗阻在解剖位置上常发生于输尿管和膀胱的连接处,先天性后

尿道瓣膜是婴幼儿泌尿系统梗阻的重要原因。先天梗阻性肾的组织学特征与多囊性

肾发育不良相似,包括肾单位各段如肾小球的囊性转化、间质膨大且结构破坏、髓

质和直小血管显著发育不全、发生管周围纤维肌环、多种形式的肾小球和发育的肾

单位各段。与多囊性肾发育不良一样,先天梗阻性肾表现为一系列疾病,其程度与

胚胎期尿流阻塞发生的时间有关[2]。

表  伴有肾发育异常的综合症

------------------------------------------------------

综合症                           染色体遗传形式

------------------------------------------------------

尖头并指(趾)畸形(apert’s)     常染色体显性 

致窒息的胸廓营养不良              常染色体隐性 

肥胖、生殖机能减退等              常染色体隐性 

鳃-耳-肾                         常染色体显性 

campomelic发育异常               常染色体隐性 

脑-肝-肾(passarge’s)           常染色体隐性 

fryns’s                         常染色体隐性 

goemine’s                       x-连接的 

goldston(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     常染色体隐性? 

hall-pallster’s                 散发的 

ivemark’s                       常染色体隐性 

marden-walker’s                 常染色体隐性 

mecket-gruber                   常染色体隐性 

miranda’s                       常染色体隐性 

senlor-loken’s                  常染色体隐性? 

三体染色体16-18(edwards) 

三体染色体13-15(patau)   

三体染色体21(down) 

结节性硬化                       常染色体显性 

von hippel-lindau               常染色体显性

------------------------------------------------------

 2.3 肾发育不良综合症

      肾发育不良综合症是包括囊性发育不良等肾畸形在内的遗传性征候群(见表

)。现阐明一部分综合症其特异的基因和蛋白质缺陷。发育不良表现型的外显率呈

现一个谱带,提示有其他基因影响肾的最终表型。发育不良通常都包含多种器官,

说明缺陷的基因涉及正常器官发生的基础。病理组织学发现,此类综合症轻者可能

出现巨囊形成(如结节性硬化),重者可能出现囊性发育异常和肾衰竭(meckel-

gruber综合症)。

3 肾发育不良分子生物学

       目前的研究发现有多种基因与肾发育不良有关,如wt-1、pax-2、gdnf、b

f-2、bmp-7、pdgf、wnt-4等基因在后肾胚基表达。pax-2、c-ret、bmp-7、α3β

1等在输尿管芽表达。当这些基因缺乏或被破坏时,肾脏不能正常地发生与发育[3

]。sonnenberg等[4]用特异性抗体与放射标记的补体rna和dna探针进行研究,确定

了多肽生长因子、肝素结构生长因子及它们的受体、细胞外基质分子和细胞表面整

合素等基因在肾发育中的特定表达位置。例如肝细胞生长因子主要在后肾胚基因内

表达,而其受体c-met则在输尿管胚芽上皮表达。这种多肽及其受体在两种类型细

胞上的表达说明输尿管导管对后肾间质的形成起诱导作用。schuchardt等[5]通过

应用基因重组与制备纯合子无效突变小鼠,发现一些影响肾发育的基因和多肽,如

转移生长因子-β、肝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根据所见到的最终表

型推断特定基因在正常肾发生中的作用。酪氨酸激酶体受体c-ret在分支输尿管导

管以及配体-神经胶质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上表达。当小鼠c-ret基因被破坏时,导

致全肾发育不良。转录因子基因编码蛋白能与dna结合,而且具备调控其它基因表

达的功能。在哺乳动物肾发育中,wilms’肿瘤基因wt-1及pax2均编码转录因子,

其表达形式影响肾细胞的分化[6,7]。基因性综合症与肾形成异常有关,表中所列

出的疾病,有些综合症有遗传性,有些用原位克隆技术已定位出特定的基因缺陷[

8]。这些综合症在患病家族成员能发生显著的表型变异。这种情况与在纯合子无效

突变小鼠所见的变异相似,即肾的最终表型取决于实验小鼠的基因背景。

      肾发育不良的发生是几种不同的基因缺陷,或是在胚胎发育期遇到致畸因子

等多种基因调控障碍的最终结果。肾间质-上皮转化的过程以及输尿管分支和生长

,是由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基因体系来导向,有些基因是肾特异性的,有些是非特异

的。某些生长因子基因,尽管它们在肾发生期表达活跃,但当它们被破坏时并不影

响肾的正常发育,这意味着发育肾正常表达的各种基因在功能上有重叠[9]。另一

种可能性是这种正常表达形式的破坏在肾发育不良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或者

就是肾发育不良的起因。

      后肾间质缺陷可导致肾发育不良。另外,基因不适应和错位表达,可能对肾

发育不良起一定作用。临床上有孤立的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和梗阻性肾发育不良两者

并行存在的病例。先天性和实验性单基因突变均可导致囊性肾发育异常,这些基因

突变可改变相互联系。从理论上讲,突变可影响:①胚基增生和分化输尿管导管分

支所必需的肽和基质蛋白的表达;②输尿管导管对后肾胚基信号的反应能力;③输

尿管导管表达启动和维持后肾胚基上皮诱导所需蛋白的能力;④后肾胚基对这些信

号进行反应的能力;⑤输尿管芽和后肾胚基细胞对信号的反应能力[10]。

      最近已经分离出磷酸葡萄糖肌醇糖蛋白基因,简称gpc3基因。gpc3缺失与多

囊性肾发育不良有关[11]。虽然单基因与多基因缺陷均可最终导致肾发育不良,但

其表型可能决定于最初受影响的基因调控失调或表达改变,如先天性梗阻性和囊性

肾发育不良[12,13]。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在囊性上皮和间质中均有生长因子基因

的改变。在小鼠梗阻性发育肾中,血管紧张素和转移生长因子呈过度表达[14]。研

究证明,在后肾发育异常区,促进小管上皮出现囊性改变的因子pax2和bcl-2同样

呈过度表达[15,16]。此研究可能会对各种形式肾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线

索。

参考文献

1 matsell  dg,bennett t, armstrong ra, et al. lab invest,1996;74:883-89

3

2 evans mi, sacks aj, johnson mp, et al. obstet gyecol,1991;77:545-550

3 lipschutz jh. am j kind dis,1998;31(3):383-397

4 sonnenberg e, meyer d, weidner km, et al. j am soc nephrol,1995:5:628

5 schuchardt a, d’agati v, pachnis v, et al.devlopment,1996;122:1919-1

929

6 pelletier j, schclling m, buckler aj, et al. genes dev,1991;5:1345-13

56

7 dressler gr,deutsch u, chowdhury k,et al.development,1990;109:787-79

5

8 pilia g,hughes-benzie rm, mackenzie a, et al. nature genet,1996;12:24

1-247

9 schmidt c, bladt f, goedecke s, et al.nature,1995;373:699-702

10 jena n, martin-seisdedos c, mccue p, et al. exp cell res,1997;230:28

-37

11 lindsay s, ireland m, o’ brine o, et al. j med genet,1997;34:480-48

3

12 chung kh, chevalier rl.j urol,1996;155:1139-1144

13 matsell dg,bennett t,bocking ad. clin invest med,1996;19:444-452

发育生物学研究篇(3)

导形成中肾导管至输尿管芽,在输尿管芽诱导下,胚体尾端两侧的生肾素分化为后

肾胚基,肾脏的胚胎发育正是由输尿管芽和后肾胚基二部分完成的,前者逐步发育

成肾盂、肾盏和集合管,后者发育成肾小管和肾小球,最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接,

构成正常的肾单位。如果输尿管芽和后肾胚基二部分不能按正常程度发育和实行对

接即造成肾发育不良。肾发育不良可以是部分性的,也可以是完全性的。多数类型

的肾发育不良伴有囊肿,提示发育不良的各种形式在形成中有共同机制。

            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包括多囊性、梗阻性肾发育不良以及与基因

有关的肾发育异常。病理组织学重要特征是出现原始肾小管和化生软骨。完全性单

侧肾发育不良,可表现为无症状。多数发育不良病例中,肾缺陷是双侧性的,提示

基因突变在正常肾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单侧性疾病则可能是一种获得性损伤所致,

该损伤破坏了基因的正常表达,进而影响了对肾成熟有重要意义的蛋白质的产生。

2  肾发育不良常见类型

2.1    先天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multiple  cystic  hypoplastic)是一种常见的完全性

肾发育不良,多为单侧病变(14-20%为双侧性),患肾失去正常形态,被不规则的

大小囊肿所代替,肾脏功能丧失并常伴有输尿管梗阻,是新生儿腹部包块最常见的

原因之一。

            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外型呈肾形结构,多数病例伴有一个闭锁的输尿管。妊娠

早期的多囊肾含有正常发育所必须的成份,包括未诱导的后肾胚基岛和分支的输尿

管导管,在此阶段肾单位各段已均可鉴别出囊性改变[1]。生后多囊性发育不良肾

的病理组织学变异包括原始肾小管的囊性改变、膨大且结构破坏、具有明显管周围

反应的间质、纤维肌环的形成、软骨成分为标志的组织转化等。

2.2  先天梗阻性肾发育不良

              先天性尿路梗阻在解剖位置上常发生于输尿管和膀胱的连接处,先天性后

尿道瓣膜是婴幼儿泌尿系统梗阻的重要原因。先天梗阻性肾的组织学特征与多囊性

肾发育不良相似,包括肾单位各段如肾小球的囊性转化、间质膨大且结构破坏、髓

质和直小血管显著发育不全、发生管周围纤维肌环、多种形式的肾小球和发育的肾

单位各段。与多囊性肾发育不良一样,先天梗阻性肾表现为一系列疾病,其程度与

胚胎期尿流阻塞发生的时间有关[2]。

表    伴有肾发育异常的综合症

------------------------------------------------------

综合症                                                      染色体遗传形式

------------------------------------------------------

尖头并指(趾)畸形(Apert’s)          常染色体显性  

致窒息的胸廓营养不良                            常染色体隐性  

肥胖、生殖机能减退等                            常染色体隐性  

鳃-耳-肾                                                  常染色体显性  

Campomelic发育异常                              常染色体隐性  

脑-肝-肾(Passarge’s)                      常染色体隐性  

Fryns’s                                                  常染色体隐性  

Goemine’s                                              X-连接的  

Goldston(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          常染色体隐性?  

Hall-Pallster’s                                  散发的  

Ivemark’s                                              常染色体隐性  

Marden-Walker’s                                  常染色体隐性  

Mecket-Gruber                                      常染色体隐性  

Miranda’s                                              常染色体隐性  

Senlor-Loken’s                                    常染色体隐性?  

三体染色体16-18(Edwards)  

三体染色体13-15(Patau)     

三体染色体21(Down)  

结节性硬化                                              常染色体显性  

Von  Hippel-Lindau                              常染色体显性

------------------------------------------------------

  2.3  肾发育不良综合症

            肾发育不良综合症是包括囊性发育不良等肾畸形在内的遗传性征候群(见表

)。现阐明一部分综合症其特异的基因和蛋白质缺陷。发育不良表现型的外显率呈

现一个谱带,提示有其他基因影响肾的最终表型。发育不良通常都包含多种器官,

说明缺陷的基因涉及正常器官发生的基础。病理组织学发现,此类综合症轻者可能

出现巨囊形成(如结节性硬化),重者可能出现囊性发育异常和肾衰竭(Meckel-

Gruber综合症)。

3  肾发育不良分子生物学

              目前的研究发现有多种基因与肾发育不良有关,如WT-1、Pax-2、GDNF、B

F-2、BMP-7、PDGF、Wnt-4等基因在后肾胚基表达。Pax-2、c-ret、BMP-7、α3β

1等在输尿管芽表达。当这些基因缺乏或被破坏时,肾脏不能正常地发生与发育[3

]。Sonnenberg等[4]用特异性抗体与放射标记的补体RNA和DNA探针进行研究,确定

了多肽生长因子、肝素结构生长因子及它们的受体、细胞外基质分子和细胞表面整

合素等基因在肾发育中的特定表达位置。例如肝细胞生长因子主要在后肾胚基因内

表达,而其受体c-met则在输尿管胚芽上皮表达。这种多肽及其受体在两种类型细

胞上的表达说明输尿管导管对后肾间质的形成起诱导作用。Schuchardt等[5]通过

应用基因重组与制备纯合子无效突变小鼠,发现一些影响肾发育的基因和多肽,如

转移生长因子-β、肝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根据所见到的最终表

型推断特定基因在正常肾发生中的作用。酪氨酸激酶体受体c-ret在分支输尿管导

管以及配体-神经胶质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上表达。当小鼠c-ret基因被破坏时,导

致全肾发育不良。转录因子基因编码蛋白能与DNA结合,而且具备调控其它基因表

达的功能。在哺乳动物肾发育中,Wilms’肿瘤基因WT-1及Pax2均编码转录因子,

其表达形式影响肾细胞的分化[6,7]。基因性综合症与肾形成异常有关,表中所列

出的疾病,有些综合症有遗传性,有些用原位克隆技术已定位出特定的基因缺陷[

8]。这些综合症在患病家族成员能发生显著的表型变异。这种情况与在纯合子无效

突变小鼠所见的变异相似,即肾的最终表型取决于实验小鼠的基因背景。

            肾发育不良的发生是几种不同的基因缺陷,或是在胚胎发育期遇到致畸因子

等多种基因调控障碍的最终结果。肾间质-上皮转化的过程以及输尿管分支和生长

,是由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基因体系来导向,有些基因是肾特异性的,有些是非特异

的。某些生长因子基因,尽管它们在肾发生期表达活跃,但当它们被破坏时并不影

响肾的正常发育,这意味着发育肾正常表达的各种基因在功能上有重叠[9]。另一

种可能性是这种正常表达形式的破坏在肾发育不良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或者

就是肾发育不良的起因。

            后肾间质缺陷可导致肾发育不良。另外,基因不适应和错位表达,可能对肾

发育不良起一定作用。临床上有孤立的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和梗阻性肾发育不良两者

并行存在的病例。先天性和实验性单基因突变均可导致囊性肾发育异常,这些基因

突变可改变相互联系。从理论上讲,突变可影响:①胚基增生和分化输尿管导管分

支所必需的肽和基质蛋白的表达;②输尿管导管对后肾胚基信号的反应能力;③输

尿管导管表达启动和维持后肾胚基上皮诱导所需蛋白的能力;④后肾胚基对这些信

号进行反应的能力;⑤输尿管芽和后肾胚基细胞对信号的反应能力[10]。

            最近已经分离出磷酸葡萄糖肌醇糖蛋白基因,简称GPC3基因。GPC3缺失与多

囊性肾发育不良有关[11]。虽然单基因与多基因缺陷均可最终导致肾发育不良,但

其表型可能决定于最初受影响的基因调控失调或表达改变,如先天性梗阻性和囊性

肾发育不良[12,13]。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在囊性上皮和间质中均有生长因子基因

的改变。在小鼠梗阻性发育肾中,血管紧张素和转移生长因子呈过度表达[14]。研

究证明,在后肾发育异常区,促进小管上皮出现囊性改变的因子Pax2和Bcl-2同样

呈过度表达[15,16]。此研究可能会对各种形式肾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线

索。

参考文献

1  Matsell    DG,Bennett  T,  Armstrong  RA,  et  al.  Lab  Invest,1996;74:883-89

3

2  Evans  MI,  Sacks  AJ,  Johnson  MP,  et  al.  Obstet  Gyecol,1991;77:545-550

3  Lipschutz  JH.  Am  J  Kind  dis,1998;31(3):383-397

4  Sonnenberg  E,  Meyer  D,  Weidner  KM,  et  al.  J  Am  Soc  Nephrol,1995:5:628

5  Schuchardt  A,  D’agati  V,  pachnis  V,  et  al.Devlopment,1996;122:1919-1

929

发育生物学研究篇(4)

现在高职教育提倡均衡发展,不就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更加强调德育的培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德育培养中,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按照相关指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利用国学提高学生的德育目标。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生源的素质高低不齐,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生源状况目前包括有通过高考考入的、中专转入的,还有就是未参加高考的单独招生等多方面,学生生源状况复杂多样,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也高低不齐,在德育目标的培养中,面临的形势也是十分很严峻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渗透的德育目标根本无法的很好的适应全部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再加上由于学生的生源状况,学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再加上现在信息的高速发展,更多学生由于意志力的不坚定,深陷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等。耗费了学生的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近几年的学生大本分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集体意识淡薄,基于以上愿意,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德育培养很难开展。

二、国学教育融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德育教育中

国学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还是一种先进文化。国学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

国学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德育作用,在学生的学子生活之中根据实际情况渗透国学相关内容,让德育教育真正融入国学,教育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先做人,在学习生活中体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进行国学教育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德育教育要想进入一个更高的台阶,需要从我国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入手,同时要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形势,形成一个优秀的德育教育理念,指导学生真正能够提高素质修养、提高文化内涵。

三、国学教育与高职物流管理R笛生的的德育教育中的成效

(一)国学教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以前主要以培养技能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多次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论证,发现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势必再行,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专业教师授课过程中,从知识点、教学情境以及教育方法上都充分利用国学进行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发育生物学研究篇(5)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门类。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生物知识教育的成败、生物科学研究的进退以及生物产业的兴衰,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我国生物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大,综合性大学、医药类大学、农林类大学、轻化工类大学和师范大学等200多所高校设有生物类院系,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也设有很多生物类研究所。以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为例,目前共有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水生生物研究所三个生物类研究所,每年研究生的招收规模在250人左右;此外,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也招收少量生物类专业研究生。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物类专业研究生招收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遭到了来自社会多方面的质疑[1]。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失业率升高的大形势下,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愈发严峻。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地解决好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研究生个人才华的施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拟对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一、就业问题的原因剖析

1.研究生扩招幅度过大

据教育部门统计,自1999年研究生扩招以后,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以博士研究生为例,从1997年到200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由1.3万增至5.6万左右,在读研究生数量由4.0万增至20.8万左右,当年毕业人数由0.7万增至3.6万左右。2009年,我国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6.0万人,硕士研究生41.5万人。诚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是,生物类专业的很多研究方向属于基础研究领域或者“冷门”研究领域,在短时间内过度扩大招生规模必然招致就业问题。据一位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蚕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透露,蚕学方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原因如下:一是扩招后我国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取得了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蚕学方向)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每年培养出大量的蚕学方向研究生。仅该研究生所在大学就拥有多位蚕学方向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每位导师每年招收2-4名研究生;二是近年来国际蚕丝业普遍不景气,日本等国家已经把蚕丝业当作“夕阳产业”,蚕业科学被认为是“冷门”研究领域[2];三是常见的桑蚕、柞蚕、蓖麻蚕和天蚕等大多数系农民家庭养殖,家庭作坊式的养殖场几乎没有能力接收博士、硕士毕业生。

2.研究生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据调查,目前我国研究生在学风、学位论文质量与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同5年前相比,生源质量、学位论文水准以及研究生的总体质量方面出现了潜在的下降趋势,在创新性、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动手能力等方面表现较差[3]。生物科学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发展速度一日千里,新发现、新学说、新技术层出不穷[4]。生物科学的理论性和实验性都很强,对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的要求很高。生物类专业研究生教育既需要充实、优秀的师资队伍进行“教育”,又需要充足、先进的科研条件进行“研究”。但是,有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在跟随大形势大规模扩招研究生的同时却忽视了师资队伍和科研条件等的建设或完善,致使培养条件的改进大大落后于招生规模的扩大,不能保证研究生顺利进行充分的理论学习和实验研究。在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十几名甚至更多研究生合用一台常规PCR仪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争取实验机会、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研究生们只好分成昼班和夜班轮流进行实验。一些科研条件相对较差的高校里的研究生在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纷纷去中国科学院、“985”或“211”工程院校“打工”。师资力量、科研条件或教学资源的缺陷,限制了研究生的进步和发展,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的落后或滑坡,降低了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信任度和期望值,最终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

3.研究生教育结构不合理

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是精通专门知识的科技先锋,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结构,有助于满足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对人才的需求,有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5]。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学位层次结构、学位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以及培养方式等直接关系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前景,也关系着生物科学的进步和生物产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结构尚存在不少问题。譬如,一些高校将生物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结构由三年削减为二年,不少研究生仅理论课程学习就用掉一年多时间,毕业求职又用掉近半年时间,真正用于实验研究的时间居然只有半年左右。生物科学实践性强、实验周期长,缩短实验研究时间很可能导致学位论文质量下降[3]。再如,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科专业结构设置偏重于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业务专长或课题研究需要,对研究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不够重视,对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的考虑不够充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变不够灵活。不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与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

此外,部分生物类专业研究生自身择业观和心态存在偏差以及自主创业能力较差[1]、某些高校课程设置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个别单位存在用人腐败现象等也是造成就业难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就业对策

1.根据社会需求调控招生规模、优化教育结构

美国是世界一流的发达国家,在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的全球领先地位与其先进的研究生教育密切相关。经过长期探索,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形成了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格局[5]。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生招生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招生专业、研究方向、人数应当与社会需求、就业情况等挂钩。根据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特点,今后在读硕士研究生除一部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外,其他大量的硕士研究生应当面向实际应用部门,成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职业型人才[3]。当前,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存在着以指导教师的影响力或权势、课题经费数量决定研究生招收数量和研究方向的现象。有的导师名下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竟然超过30名,有的导师把研究生当作完成私人课题的劳动力,有的导师长期和研究生不见面,甚至连部分学生的姓名都不知道[6]。很难想象,这种招生和培养模式会大幅度提高研究生的业务素质、加重研究生的求职砝码。

2.注重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富有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7]。生物产业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医药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等多个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为生物类专业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生物产业大约需要3-4万名优秀的生物学家、18万名研发人员和31万名工程技术人员;此外,还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7]。从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加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开展工程化、创业型人才的孵化,注重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的主旋律是“育人”,不是“制器”,是精心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是随意制造粗糙的“器材”[8]。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同时也是研究生就业的硬件保障。我国曾经一度把硕士研究生当作学术精英来培养。从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研究生教育起到1999年研究生开始扩招期间,我国研究生规模较小,有条件进行精英化培养。但是当前我国研究生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很难再以精英化方式进行培养[3]。培养理念、方式的改变,严重冲击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面对研究生大幅度扩招带来的教育质量下滑问题,培养单位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笔者认为,在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决不可随意降低培养标准和毕业考核要求。前段时间,一些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指导教师主张摒弃研究生毕业时的要求,实行“宽进宽出”方针。笔者认为,对于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生物类专业研究生而言,在毕业考核时可以采用实用技术开发或个人创业情况等评价指标代替要求;但是对于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研究生而言,在毕业考核时则不能放松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要求,否则不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控制,可能影响到毕业研究生的求职以及就业后的社会服务。二是进一步规范导师指导模式,强化导师指导功能。对在读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博士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导师指导”是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9]。杜绝导师“放羊式”教学,强调导师在营造学术氛围中的关键性作用,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三是除了强调研究生的生物知识教育,还应当注重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知识教育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兴衰、社会进退、人格高低、思维智愚、言行文野和就业难易[8],对于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理应予以重视。

4.加强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当今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经济大发展的年代。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杜绝“毕业即失业”怪现象的出现,必须加强对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据笔者调查,当前很多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择业观十分狭隘,就业目标仅限于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人员与国家机关的公务员。笔者的一名学生,从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后被推荐到某制药厂工作。他的家境比较困难,按说进入国有大型企业从事本专业工作是很好的事情,可是他却抱怨工资太低,每天只是负责发酵罐的几个阀门,硬是要辞职考研。笔者问他获得硕士学位后干什么?他说考博。笔者又问获得博士学位后干什么?他说没仔细想过,去大学当教授、去研究所当研究员或者去国外当访问学者都可以,但是不想再干制药厂那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笔者在某研究所也接触到很多持此类择业观的植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他们对应用研究嗤之以鼻,对企业单位的招聘启事不屑一顾,宁可不断地在研究所或高校做博士后研究甚至待业,也不愿应聘到企业单位从事应用研究或工业生产。加强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求职指导和职业规划,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客观、可行的择业观,处理好实现自我价值与奉献社会的关系,从小事做起,从平凡工作做起,爱岗敬业,是当前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解决目前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的培养与就业关系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近年来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与就业层次持续走低,研究生就业出现了阶段性、区域性岗位竞争激烈的局面。对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出发,认真分析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多种渠道处理好毕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使研究生学以致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苏柯,胡光明.解读我国研究生就业困境构建研究生自主创业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63-68.

[2] 季晓琴,李瑞,王建南.中国蚕丝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4,25(1):4-6.

[3] 袁本涛,赵伟,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105-110,118.

[4] 张华峰,陈天华.运用案例教学策略推进课程创新教育[J].中国农业教育,2005,(3):47-48.

[5] 石鸥,刘卷.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及其特征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7,(2):104-108.

[6] 欧阳钟灿.研究生培养要坚持“一对一”的原则[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4):278-279.

发育生物学研究篇(6)

中图分类号:G 80-054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1-0132-05 文献标志码: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随之正式成为官方术语和操作概念,在人类文化遗产的范畴中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体育非遗”)生动地呈现了各民族人民的生产习俗、生活风貌和,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历史遗存,更是民族文化中丰厚的精神养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为和非人为因素,世界各国体育非遗不断遭到损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这一现象愈演愈烈,尤其是在偏远落后的地区,一些体育非遗项目已经消失或濒临灭绝。学界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应时而兴、亟待解决的课题进行了探索,围绕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已非常丰硕。鉴于此,本文从概念与内涵、价值、保护、传承和发展5个方面对体育非遗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进一步推进相关研究建言献策。

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进展

1.1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与内涵的研究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与内涵的探讨,学界基本遵循了一致的解释路径,认为体育非遗是“体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概念的交织,该类别文化遗产必须同时满足“体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但基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内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概念与内涵的解读不尽相同,至今没有形成共识。体育非遗尚存在概念与内涵不清、类别归属不明的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些具有体育属性的项目,例如维吾尔族达瓦孜、塔吉克族鹰舞等,其类别归属传统体育、杂技、民俗还是民族舞蹈难以准确定位。

李凤梅认为体育非遗可以理解为被某一区域人口或固定群体主要用于健身、娱乐、祭祀、竞技等目的所遗存的各种身体活动形式和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器具和文化空间。彭金城认为体育非遗是世代传承、体现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形式及相对应的文化空间,包括传统体育技术、动作要领、表演艺术、文化精神等内容。实际上,体育非遗最核心的内涵不是外在的物质表现形式,而是文化持有者在表演和创作过程中含有的特殊内蕴和技艺。从承载主体“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来看,体育非遗是“活”的,因而对体育非遗概念与内涵的认识应该是动态的,它随着时间和实践的绵延不断诞生出新的内涵。

1.2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包括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目前,相关研究集中于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等方面。孙健等以传统蹴鞠运动为研究对象,研究认为传统蹴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软实力”主要表现为文化的自信力与凝聚力、沟通力与协调力、传播力和感召力。李成银等认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在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马磊认为,河南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价值独特、文化价值内涵丰富、文化传承的原生态性突出、现实意义重大。

通过整理相关资料可以看出,体育非遗价值研究正处于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第一,针对体育非遗价值的研究还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尚未形成系统,研究时应当从多角度、不同层面,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具体研究。第二,缺乏对体育非遗价值多样性与关联性的研究。在探讨体育非遗价值时,我们应该从主体和客体2方面加以考察,不仅要认真研究体育非遗本身,而且要认真地研究体育非遗背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1.3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项艰巨复杂的文化工程,要求不同领域的学者和保护工作者结合自身专长,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目前,体育非遗保护研究主要集中于保护主体、保护内容、保护方式、保护成效评价等方面。白晋湘针对体育非遗保护的有限性,从分级保护体系、法制保护机制、博物馆、数据库、文化持有者、文化空间等方面提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万义认为体育非遗保护需摒弃“原生态体育”的保守理念,厘清保护对象与保护边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注重各生态系统间的动态平衡。张春燕从法律保护的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体育非遗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袁育霞认为将武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保护与发展提供良机,并基于此提出武术的保护策略。

近年来,围绕体育非遗保护的研究非常活跃,部分学者力主“原生态”地保护体育非遗,这种“原汁原味、回归本源”的主张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因为所谓的“原生态”是相对而言的,刻意追求理想中绝对的“原生态”只会是劳而无益,必须以发展变迁的观点考察体育非遗的原生态、本真性。事实上,体育非遗保护的真谛不在于“原生态”“非物质”或是“物质”,而在于“非物质“物质”之间人的生活态度。

1.4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

体育非遗传承研究涉及传承项目、分布区域、历史渊源、基本内容、传承谱系、基本特征、濒危状况、主要价值等多个方面,主要集中于体育非遗传承现状、体育非遗传承原则、体育非遗传承制度和体育非遗传承路径。牛芳等以徽州嬉鱼灯活动为个案,对徽州民俗体育非遗传承特性、传承危机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传承策略。张庆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探讨华佗五禽戏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完善华佗五禽戏管理体制、增加经费投入、加强教育传承和传承人保护等。王书彦等从制度角度入手,对体育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存在申报审核制度难以规避地方不当利益、传承人评审标准模糊等问题进行探讨。

从以上对体育非遗传承的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基本采用了“经世致用”为主导的学术研究范式。“经世致用”的宗旨在于密切关注社会问题,敢于面对社会问题,致力于济世安民。近年来,体育非遗的研究表现出尚实务实的特点,有效地促进了体育非遗传承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根据非遗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合理引导;但相关成果以定性研究为主,得出的结论难免带有主观性,对一些重点问题关注度不高,例如体育非遗的群体传承、教育传承等方面研究不够深人。

1.5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研究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正确理解应是具有良好的造血功能,并具备自身的特色。具体来讲,就是要求文化持有者“向内求深度,向外求广度”,向内求深度是指要保持体育非遗自身的文化特质,寻求文化自觉,向外求发展是指开拓视野,不断学习和吸收先进的内容。目前,体育非遗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体育非遗发展现状、体育非遗发展诉求、体育非遗发展路径、体育非遗发展前景等方面。苏雄针对粤西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教育投入、发挥媒体作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环境等建议。杨建营等介绍了浙东内家拳发展概况,认为要厘清内家拳保护、传承与发展等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使该系统工程的工作得到有序开展。郭玉成从传统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发展等方面,总结相关研究成果,认为传统武术的发展应有别于西方体育,走“文化回归”的特色之路。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人们从不同视角对体育非遗发展进行了探析,为体育非遗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此类研究多是理论上的应然性内容,与体育非遗运行实践中的实然尚有差距。第一,在体育非遗自身发展方面,研究人员没有充分尊重传承群体在内的大众自我选择,缺乏与他们展开有效的沟通,相关学术成果与传承群体、地方民众的认同度相差甚远,使体育非遗发展研究成为高级理论的低级运用。第二,缺少实证研究。“思考”“构想”和“建议”的思辨式研究偏多,基于田野调查的实证研究不足,尤其是细致入微的成功个案研究十分缺乏。

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2.1国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起步较早且脉络清晰

美国、欧洲、日本等在体育非遗领域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历经多年发展,其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都较为成熟。相关体育非遗研究,主要来源于《国际博物馆》(Museum Intemational)、《国际遗产研究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非物质遗产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aible Heritage)等。

在体育非遗理论的建构与探讨方面,美国起步较早,研究成果较为显著的机构包括史密森尼民俗和文化遗产中心、美国民俗中心、国家艺术赞助基金等。始于1967年从事传统知识及艺术的研究、展览与保护工作的史密森尼民俗节就是由前者举办,创立之初非常重视学术性研究和地域文化权利的体现。为方便文化持有者以自己的方式宣传独特的文化,史密森尼民俗节所有的体育非遗活动都安排在国家广场的草地上或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使得文化持有者和包括体育非遗学者在内的参观者在较为轻松的活动气氛中面对面直接交流。与文化持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保证了访谈的高效,提升了研究者对体育非遗的认识深度。史密森尼民俗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K.Richard认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行中的分离和各自领域的分隔削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有效性。R Nettleford针对体育非遗迁移现象,分析在迁移中造成的遗产流失、衰亡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录制度起源于欧洲,有关体育非遗理论保护与传承的经验性研究在欧洲也较为成熟。波恩大学、乌尔姆大学等高校尝试将体育非遗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活动,为体育非遗研究注入了活化剂。值得借鉴的是德国学者在研究体育非遗项目时,往往选择很小的事件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然后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例如L Kong教授从个案的实证出发,运用田野调查法从不同角度阐述文化全球化对体育非遗的危害,各民族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促使本民族文化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追根溯源,欧洲体育非遗保护与研究工作的成功得益于“文化遗产日”的设立。每年9月的第3个周末,40多个欧洲国家的居民举家出动,朝圣般地参观文化遗产,增强了民众保护体育非遗的意识。

经^数十年探索,日本等在体育非遗传承研究方面,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有日本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重视传承人的技能本身,由于传统体育技能等具有“无形”特点而难以把握,因而传承人也被包括在无形文化遗产的范畴。学者M.Shimada认为,日本Soma-Nomaoi(相马野马追)的成功传承主要得益于控制机制的规范化,在保护传承人、保存项目形式的同时对项目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盘点国外体育非遗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建构与探讨;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宣传与管理研究;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历时性、建议性与反思性研究;4)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保护与传承的经验性研究。

2.2国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逐渐成形但关注不够

随着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体育越来越受到相关学科的广泛关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审视传统体育随之成为中国体育研究的一个独特领域。目前,国内已有诸多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对体育非遗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研究理论视角出发,例如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法律保护的角度;从研究层次上看,主要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从研究视角的维度,可以分为多维视角和单一视角等。根据具体问题,研究者通常会选择适宜的研究视角。

宏观层面的体育非遗研究是从全社会或整个国家的视角出发,以―些宏大的、整体的体育非遗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强调包容性、概括性和整体性,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文化的传承》等,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启示。也有学者尝试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进行研究,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王晓在其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若干思考》、牛爱军等在其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兼与王晓同志商榷》中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民族传统体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类别归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激发了广大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关注。

中观层面的体育非遗研究一般是以局部区域、某一民族或某一项目群的体育非遗为研究对象,例如《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我国朝鲜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和《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后者出自程大力教授之笔,是中国真正意义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研究传统体育的开山之作,截至2016年3月6日,被引267次,在2 682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核心期刊论文中被引频次稳居前三。中观研究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两者之间联系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宏观层面的体育非遗研究只有借助于中观研究,经过中间过渡才能在微观中得到良好体现;微观层面的体育非遗研究也必须经过中观验证,才能具有宏观推广的价值。

微观层面的体育非遗研究是以对某一项目、单个因素或最小体育非遗单位集合体进行的具体研究。研究者采用微观研究,其目的在于对具体的体育非遗项目进行更为详细的解析和定位,例如《灵的皈依与身的证验――河北永年县故城村梅花拳调查》、《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项目达瓦孜的传承与变迁》等。或是通过个案进行细致翔实的研究,对某一个或多个典型案例进行描述、分析和反思,例如《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其救赎――以盐城地区义丰龙舞及楼王莲湘为个案》等。由于微观研究的个案研究是针对具体的体育非遗问题,研究的代表性和解释力不足以成为行之有效的推广模式。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体育非遗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从单一角度思考问题的研究居多,从整体上系统思考体育非遗问题的研究较少(例如,研究过程中将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三者融合,相互补益);其二,历时性研究和建议性研究较为常见,反思性研究明显不足;其三,缺乏长期深入的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难以把握相关项目的发展历程、社会结构和影响因素。

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展望

3.1完善田野调查方法,形成研究的时空张力

自英国现代人类学代表人物Haddon首次运用田野调查以来,该研究方法历经完善与规范,逐渐成为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重要调查方法。体育非遗研究借鉴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对其理解和运用还不够深入。第一,研究人员在使用具体方法时对田野调查的共时性存在误读,把进入实地之前所整理的文献资料当成调查的参照,反复印证前人成果,缺少实地调查的探索发现。第二,部分学者将体育非遗田野调查研究的性质定位为定性研究,研究中使用的资料收集方式拘泥于定性方式,较少考虑到定量的方式(例如样本抽样调查等)。第三,部分研究的田野调查时间不足一个农业周期或牧业周期,难以真正了解一种文化现象。基于此,在资料收集和分析方面,广泛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范式;在调查研究的视角上,将宏观、中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以确保调查对象的信度和效度;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要形成研究人员与调查对象之间的时空张力,切实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3.2法律保护与教育传承并行,延伸实证研究广度

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体育非遗是最为有效的保护方式,但国际上关于非遗保护方面的正规法律并不多见。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2月颁布,总体来看,体育非遗的法律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须待进一步完善。在法律保护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问题所在,通过实证检验,揭示在体育非遗法律保护中各种内外因素对其产生不同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和原理。体育非遗教育传承既是一种发展,又是一种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对培养年轻一代集体意识、文化认同、民族自尊等具有特殊优势,能引发人们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的再认识,被视为现代社会保护体育非遗的一种有效方式。要实现体育非遗教育传承的突围与跨越,就必须打破民间与学校文化主体间“身份有别”的观念,实现体育非遗资源对流,优化课堂的文化空间;因此,强化教育传承实证研究,把践中积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具体实践,将是体育非遗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3.3扩展研究的主位视角,提高文化持有者参与度

体育非遗承载的主体是文化持有者,充分尊重文化持有者对自我文化的认同态度或真实情感是体育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第―要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政府、经营者和文化持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使得处于弱势的文化持有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话语权遭受剥夺,其主动参与度较低。而缺乏文化持有者的积极参与,所有体育非遗工作都会徒劳无功,因此,要扩展研究的主位视角,促进政府、经营者和文化持有者换位思考,满足体育非遗持有者的利益诉求,提高他们的参与度。首先,必须把体育非遗研究中受到冷落的文化持有者邀请回来,与他们展开有效的沟通,将体育非遗、发生情景和文化持有者构成一个动态系统进行研究;其次,尊重文化持有者的主人地位,逐步引导他们客观地看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传承体育文化精华;再次,借助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宣传体育非遗的原真性文化内涵,树立文化持有者的民族自信心。

3.4阐释体育非遗本体理论,加强不同学科整合

发育生物学研究篇(7)

2日本高等物理教育的指导方针及模式

自2004年开始实施国立大学法人化以后,日本国立大学虽然由政府出资运营,但是几乎每所国立大学都拥有相应的自治权,因此各个国立大学的教学重点以及方法风格有很大的差别,每个学校都拥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与理念.以名古屋大学为例,名古屋大学的物理教育方针和核心主要由理学院的物理学教室(即物理系)会议决定.一般来讲研究生和教员都可以申请成为物理学教室的研究员并列席会议(留学生和外国教员亦可参加).会议一般每季度举办一次,每次会议的讨论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科目内容的增减,科目课时与学分的分配,科目构成的比例,毕业条件的变更,新教员的聘用,新研究室的设立以及经费的预算及使用等.每次会议一般会按需讨论多个议题,每个议题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物理学教室有议长和下属各个分支的负责人,议长及主要负责人每年轮换,以投票选举产生.由于有大量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参与讨论,不仅对于物理学教育的创新与改良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而且使物理系全员参与到物理专业的建设和改良议程中,充分体现了大学法人化法案提出的学术自治所需要达到的要求.

3日本物理本科教育近况

由于国立大学的教学重点以及方法风格有很大的差异,很难对各所大学的教育状况作一全面的论述.以下仅以笔者学习、工作的名古屋大学为例来介绍日本本科教育的一些近况.在名古屋大学,物理类本科教育主要由基础科目、专业科目、实验科目、选修科目、毕业设计等组成.其中选修科目和毕业设计一般相互关联,有高能物理、宇宙物理、凝聚态物理、生物物理4个大的方向.由于大一新生为理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个系共同招收,在大一阶段理学院新生需参加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教育形态以大班教学为主.大学一年级的教育目标是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巩固基础知识,主要进行的是通识教育.教学时一般会配合演示实验以增加课堂活跃度并增进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学校配有相应的金属器具加工车间,大四以上学生参加安全使用培训后皆可申请使用.课堂演示实验所需教具一般以教员自己制作为主.二年级开始进入物理专业课学习.教学科目主要由数学物理方法、分析力学、电磁学、热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等组成.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设置有配套的习题课.习题课由教授等教员负责,有相应的学分,属于必修科目.配套习题课的教学以讨论式教学为主,每个班级大约由15~20人组成,分成3~4个讨论小组.除第一节习题课以外,在每节习题课后一般由教员布置一些问题作业.习题课作业一般由研究生组成的学生助理批改、评分,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会由负责教员分发到研究生助理手中,并由研究生助理作汇总统计后呈报给习题课的负责教员.每次上习题课时,负责教员把作业发还学生,每个小组先进行内部讨论,再由各个小组派学生轮流讲解,遇到讲解不恰当不全面的时候教员会参与讨论,教员起监督指导辅助作用.习题课成绩评价主要由学生讨论活跃度、出勤率、课题作业完成情况决定.每学期期末考试后会举办教育反思会,参会人包括本科学生代表、研究生助教和专业课教员,对教学中的难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反馈和探讨.大三阶段增加高级热力学、高级统计物理、高级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等,并出现多个专业课分支选择,比如高能物理学、宇宙学、固体物理、生物物理等.物理实验以近代物理实验为主,共有14个左右的实验可以选择,每两人一组,一个实验每周一次大约持续一个月,每个学生平均需做3~4个实验才可以获得学分.为了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并且使他们对各个研究室的研究情况有初步了解以便他们进入大四时选择教研室进行毕业研究,从2012年起,大三新增了前沿科学讲座这一环节.讲座由20个左右的研究室进行分担,每周进行一次,每次由一个研究室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讲解介绍,每次讲座结束后会要求学生提交一个简单的小报告.各个研究室的主要负责人亲自负责本科的课堂教学工作,这对于学生的培养十分有利.大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本身的教与学,更重要的是研究方法与经验的传承.将最新的科技前沿信息传递到教室,才能不断保持科技创新的活力.在三年级结束进入大四以前学生会自主选报教研室进行毕业设计研究、设计.随着本科生进入各个教研室,大四的教育方式主要以各个教研室的研讨会形式为主.学生在黑板上讲解课本或者文献或者汇报实验进展,教员和其他同学在下面听讲并共同探讨相关的问题要点.每次研讨会大概持续2~3小时,每周1~2次,每次由1~2个学生进行报告.这种研讨会形式的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日本高能物理研究生教育近况

长时间以来,日本物理教育体系发展了一套自己的研究人才培养及传承方法.其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用2年硕士+3年博士的方案,类似于我国的硕-博连读.由于一些研究小组对某些课题,研究方法和手段会几十年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他们在很多问题的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这样的物理教育体系为其研究思想的传承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例如,名古屋大学的高能物理理论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受其创立者坂田昌一的影响,其主要研究风格与研究思想与坂田昌一一脉相承.在日本的研究生培养中,教学任务主要集中在硕士一年级,主要有大课教学和讨论课教学两种模式.大课模式主要以出勤率和报告决定成绩.专业课的教学基本上以讨论式教学为主.由指导教员指定教科书以后,由学生每次在黑板上讲解.另外,学生也会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参考书或者研究论文,自己组成讨论小组,视情况会有高年级学生或教员参与讨论,每个小组由3~8人组成.讨论小组每周讨论一至两次,具体时间与长度由学生自己决定,是一种自组织形式的自学自助团体.硕士二年级以及博士生的教育基本上以讨论式教学为主,讨论内容可以是教科书、论文等,在互相探讨中学习研究.对于研究材料的理解每个人会有不同之处,这一思考、讨论的过程就是取长补短,去粗取精的过程.讨论式教学对于深化对物理现象、概念的理解有很大提高和帮助作用.在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中,除了第一个选题由导师进行稍微具体的指点外,其他的基本是以学生为主.从论文的选题,中间的计算,到结果的分析,论文的书写主要都是由学生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导师主要是作一些点拨性的指导,以及论文的润色.另外,日本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除了以上提到的学校内部的学生培养活动外,日本国内还有一些有特色的校际间的研究生教育交流活动,下面列举两个活动项目.(1)集中讲义:由于日本的各个大学研究室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比较独立,为了深化各个大学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不同大学的研究室的研究内容有所了解,每年各大学会举办2~4次以硕士生或博士生为听讲对象的集中讲义.集中讲义一般持续2~4天,一般在讲义中间会穿插1个面向低年级研究生水平的2小时左右的报告.集中讲义的选题一般都与近期的研究重点、热点相关.研究生通过参加集中讲义既可以了解相关专题的研究进展并较为系统地学习相关专题的研究方法,又可以获得相应的选修学分.(2)暑期-冬季学校:每年长假期间,依据由日本文部省的预算所开展项目的情况而定,会举办一些暑期-冬季学校进行一些专题讲座.其中传统最悠久的当属从1955年夏天开始,到2013年为止共成功举办59次的YONUPA[6]暑期学校.YONUPA是YOungNUclearandPArticlephys-icistgroupofJapan的缩写,每年暑假期间由与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高能物理实验相关的各个大学研究生院的学生轮流自发组织、策划、主办并参与.为了降低每个筹备学校的劳动量,筹备学校由管理财务报销的学校、管理事务联络的学校、管理各个所属成员邮件的学校、选取会场并维持秩序的学校4部分组成.另外,与这4个筹备学校相独立的,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以及高能物理实验3个方面由另外的3个学校进行管理,负责邀请讲师、组织学生报告等活动.YONUPA的财政预算主要由日本几个大的研究所出资赞助,另外每个大学的研究室也会按一定比例支付学生交通费用等.YONUPA每次持续4~6天,每年大概有200~300人参加.暑期学校期间,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以及高能物理实验3个研究方向会设置一个共同的集中讲义以及针对每个研究方向的2~3个平行的集中讲义,剩下大约一半的时间是学生相互之间的研究报告.每年从硕士1年级到博士3年级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学生参加暑期学校,YONUPA为日本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平台.除了YONUPA,日本文部省的许多大的研究项目也有专门的学生培养方面的预算.例如在2009—2014年的重大项目“ElucidationofNewHadronswithaVarietyofFlavors”中,每年都会组织与该项目相关的研究生暑期学校.暑期学校采用教员授课与学生习题课并重的形式.通过教员授课与习题课的方式,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到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并掌握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方法.

发育生物学研究篇(8)

①要从多视角、多层次细化角度进行研究;②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角度进行研究。按照这两个基本点,文中设计了一个包括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组成的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的景象。1前言从科学发展史的视角看,对体育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之初,由于体育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到了本世纪中期,体育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科学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嗣后,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派生了许多分支学科,至今,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具有完整结构的综合性科学。本文在论述体育科学内涵和体育科学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2体育科学的内涵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和“体育”的概念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定义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一个从单项学科的各个专业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学研究、学说和实践体系。它是一门联系实践的、由多种系统知识组成的综合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日本著名体育理论家前川峰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借助于身体练习而形成人的原则和法则,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和培养性格等所从事的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我国有的体育理论家则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各种体育现象和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和通过体育手段有效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笔者认为,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是处在各种身体练习状态对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应当把体育科学定义为: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的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一类学科群,是一门涌有众多分支的综合性科学,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3《中国大白科全书.体育》卷中对体育科学分支学科所列的条目及其划分。19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以下简称《体育》卷),是80年代初期以前各国科学家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在该卷中对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列了12个条目,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即人类运动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学(即人体运动力学,包含人体结构材料学、人体静力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即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含运动营养学、运动创伤学等)、运动训练学。同时,在“体育学”条目的释文中提到但未专列条目的体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还有体育哲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情报学、体育史、体育比较学、体育社会、学校体育、体育行政、体育管理。4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体育科学体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知识生长点,处于孕育、萌芽状态的“潜学科”层出不穷,从而使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不断扩大,迄今为止已大大超出《体育》卷中所记述的发展格局。21世纪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预测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体育科学体系中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分支学科,掌握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总趋势,对促进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繁荣昌盛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笔者认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4.1要从多视角、多层细化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体育即体育运运或身体文化。广义体育包括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社会体育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要研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又要研究全民健身运动、各个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各项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的手段、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举措等。从发展趋势看,体育科学研究对象必然会在上述领域不断细化,并且会由于研究方法的改善和科研成果的积累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4.2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从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看,自从本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逐渐填平了哲学、社会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不断显示出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既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又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因此,体育科学研究既要借助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的方法,又要与自然科学交融,顺应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态势,使体育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并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体育科学研究之中,从而促使体育科学体系中新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萌生。5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按照上述的观点,笔者认为,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结构将会不断扩大,其体系更加完善,许多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潜学科”将会成为“显学科”,其发展态势将会以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为基点,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众多分支学科、自身结构完善、涌有庞大学科群的学科门类。具体分述如下。5.1一般基础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一般基础学科是研究体育领域中各种一般性问题,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学科群组。体育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犹如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学一样。体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体育学科的各个分支学科进行全面的概括,研究体育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的特征、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的原则、方法,以及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及体育发展战略等。《体育》卷中的“体育学”条目,将体育学定义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体育哲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有关哲学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科学观、生命观、自然观,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辩证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等,预料在21世纪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体育》卷中,还提及一门将比较方法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学科,称之为体育比较学。比较方法在体育比较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对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掌握这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和变化的状况;横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发展条件以及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各个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差异,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为制定和实施体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这门学科在21世纪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体育情报学是情报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研究体育情报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情报的组织、加工、检索的分支学科,通过体育情学的研究,可以为体育科学研究和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准确数据,所以,各国学者也十分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5.2对象分类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对象分类学科群组是按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群体类型所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对象分类学科群中的学校体育学、竞技体育学、社会体育学是分别以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体育、面向专业运动员的竞技体育以及面向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由于学校体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门学科已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其自身完善的科学体系。而竞技体育学和社会体育学,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在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专著向世,但尚未形成自身严密、完整的体系,其理论基础也还不够完善,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必然会逐步完善,而且还会分化出一些次一级的分支学科。教练员、裁判员在开展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虽然不是主体,但他们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科学体系分化的过程中,创建以教练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教练员学和以裁判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裁判员学亦是21世纪的必然发展趋势。5.3运动技术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运动技术学科群组是以人体运动和各个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一组分支学科。运动学是这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人体运动动作、运动群、运动流的产生、发展,人掌握运动动作和形成运动技能的生理机制等,从而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身体锻炼提供理论基础。运动训练学是这组学科群中的重点学科,它主要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原理、原则、特点和方法,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适应过程,运动训练过程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的方法,运动训练水平的测定,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等。同时,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动训练体制,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从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看,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都将会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均可分化成为运动学中的分支学科。同时,有许多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竞技、健身、养生项目,我们也应当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使其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相应分支学科,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都是颇有裨益的。5.4人文社会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人文社会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有关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分支学科,它既是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科学某些门类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边缘学科的性质。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的社会现象,体育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功能,体育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基础与社会保障等。体育经济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体育领域内经济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体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体育经费的筹备与分配,以及体育经济效益的评价等,随着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必然会化分出体育产业经济学、运动会经济学等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体育美学是研究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体育运动对塑造人体美的作用,体育运动技术美、战术美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等。随着对体育美学研究的深入到21世纪亦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5.5生物自然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生物自然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自然科学某些门类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边缘性分支学科。人是地球这个星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级的生物体。人体运动是一种最高级的运动形式,但也包含了许多低级运动形式,体育运动是一种人体运动,因此,研究人体运动,必须充分利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要借助力学、物理学、化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由于力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融和渗透,产生了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体育科学引入力学、物理学、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直接来自于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从而又派生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物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边缘、交叉学科。运动形态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是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运动生理学也必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如运动神经生理学、运动消化生理学、运动血液循环学、运动气体交换学等。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中的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也将应运而生。体育生态学是在体育科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索体育运动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对体育运动效果的作用,进而为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促进身心健康服务。上述这些生物自然学科21世纪都会有远大的发展前景。6结语体育科学自本世纪中期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仅半个世纪的时间,由于与许多相关的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由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生物自然学科等5人学科群组构成的、交叉、边缘分支学科层出不穷的学科门类。由于体育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已为提高体育运动技术,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预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到了21世纪在体育科学体系中,将会有更多的交叉、边缘学科应运而生。由此而推,体育科学发展的前景是无可估量的。

发育生物学研究篇(9)

从科学发展史的视角看,对体育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之初,由于体育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到了本世纪中期,体育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科学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嗣后,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派生了许多分支学科,至今,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具有完整结构的综合性科学。本文在论述体育科学内涵和体育科学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2体育科学的内涵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和“体育”的概念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定义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一个从单项学科的各个专业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学研究、学说和实践体系。它是一门联系实践的、由多种系统知识组成的综合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日本著名体育理论家前川峰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借助于身体练习而形成人的原则和法则,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和培养性格等所从事的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我国有的体育理论家则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各种体育现象和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和通过体育手段有效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笔者认为,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是处在各种身体练习状态对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应当把体育科学定义为: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的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一类学科群,是一门涌有众多分支的综合性科学,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

3《中国大白科全书.体育》卷中对体育科学分支学科所列的条目及其划分。

19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以下简称《体育》卷),是80年代初期以前各国科学家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在该卷中对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列了12个条目,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即人类运动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学(即人体运动力学,包含人体结构材料学、人体静力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即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含运动营养学、运动创伤学等)、运动训练学。同时,在“体育学”条目的释文中提到但未专列条目的体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还有体育哲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情报学、体育史、体育比较学、体育社会、学校体育、体育行政、体育管理。

4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体育科学体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知识生长点,处于孕育、萌芽状态的“潜学科”层出不穷,从而使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不断扩大,迄今为止已大大超出《体育》卷中所记述的发展格局。

21世纪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预测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体育科学体系中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分支学科,掌握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总趋势,对促进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繁荣昌盛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笔者认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4.1要从多视角、多层细化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体育即体育运运或身体文化。广义体育包括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社会体育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要研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又要研究全民健身运动、各个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各项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的手段、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举措等。从发展趋势看,体育科学研究对象必然会在上述领域不断细化,并且会由于研究方法的改善和科研成果的积累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

4.2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从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看,自从本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逐渐填平了哲学、社会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不断显示出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既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又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因此,体育科学研究既要借助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的方法,又要与自然科学交融,顺应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态势,使体育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并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体育科学研究之中,从而促使体育科学体系中新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萌生。

5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

按照上述的观点,笔者认为,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结构将会不断扩大,其体系更加完善,许多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潜学科”将会成为“显学科”,其发展态势将会以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为基点,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众多分支学科、自身结构完善、涌有庞大学科群的学科门类。具体分述如下。

5.1一般基础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一般基础学科是研究体育领域中各种一般性问题,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学科群组。

体育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犹如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学一样。体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体育学科的各个分支学科进行全面的概括,研究体育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的特征、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的原则、方法,以及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及体育发展战略等。《体育》卷中的“体育学”条目,将体育学定义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

体育哲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有关哲学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科学观、生命观、自然观,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辩证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等,预料在21世纪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体育》卷中,还提及一门将比较方法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学科,称之为体育比较学。比较方法在体育比较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对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掌握这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和变化的状况;横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发展条件以及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各个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差异,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为制定和实施体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这门学科在21世纪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体育情报学是情报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研究体育情报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情报的组织、加工、检索的分支学科,通过体育情学的研究,可以为体育科学研究和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准确数据,所以,各国学者也十分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

5.2对象分类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对象分类学科群组是按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群体类型所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对象分类学科群中的学校体育学、竞技体育学、社会体育学是分别以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体育、面向专业运动员的竞技体育以及面向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由于学校体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门学科已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其自身完善的科学体系。而竞技体育学和社会体育学,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在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专著向世,但尚未形成自身严密、完整的体系,其理论基础也还不够完善,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必然会逐步完善,而且还会分化出一些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教练员、裁判员在开展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虽然不是主体,但他们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科学体系分化的过程中,创建以教练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教练员学和以裁判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裁判员学亦是21世纪的必然发展趋势。

5.3运动技术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运动技术学科群组是以人体运动和各个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一组分支学科。运动学是这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人体运动动作、运动群、运动流的产生、发展,人掌握运动动作和形成运动技能的生理机制等,从而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身体锻炼提供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学是这组学科群中的重点学科,它主要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原理、原则、特点和方法,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适应过程,运动训练过程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的方法,运动训练水平的测定,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等。同时,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动训练体制,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

从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看,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都将会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均可分化成为运动学中的分支学科。同时,有许多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竞技、健身、养生项目,我们也应当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使其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相应分支学科,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都是颇有裨益的。

5.4人文社会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人文社会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有关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分支学科,它既是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科学某些门类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边缘学科的性质。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的社会现象,体育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功能,体育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基础与社会保障等。

体育经济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体育领域内经济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体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体育经费的筹备与分配,以及体育经济效益的评价等,随着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必然会化分出体育产业经济学、运动会经济学等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体育美学是研究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体育运动对塑造人体美的作用,体育运动技术美、战术美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等。随着对体育美学研究的深入到21世纪亦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5.5生物自然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生物自然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自然科学某些门类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边缘性分支学科。人是地球这个星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级的生物体。人体运动是一种最高级的运动形式,但也包含了许多低级运动形式,体育运动是一种人体运动,因此,研究人体运动,必须充分利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要借助力学、物理学、化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由于力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融和渗透,产生了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体育科学引入力学、物理学、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直接来自于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从而又派生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物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边缘、交叉学科。

运动形态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是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运动生理学也必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如运动神经生理学、运动消化生理学、运动血液循环学、运动气体交换学等。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中的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也将应运而生。

发育生物学研究篇(10)

    从科学发展史的视角看,对体育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之初,由于体育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到了本世纪中期 ,体育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科学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嗣后,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 入,又派生了许多分支学科,至今,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具有完整结构的综合性科学 。本文在论述体育科学内涵和体育科学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求教于 同仁。

    2 体育科学的内涵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和“体育”的概念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 定义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为:“ 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 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 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 8 )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一个从单项学科的各个专业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体育运动及其 分支的科学研究、学说和实践体系。它是一门联系实践的、由多种系统知识组成的综合科学。”(注:中国体 育概论. 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日本著名体育理论家前川峰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借助于身体练习 而形成人的原则和法则,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和培养性格等所从事的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 中国体育 概论编写组,1986.8)我国有的体育理论家则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各种体育现象和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 能力和通过体育手段有效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 986.8)笔者认为,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是处在各种身体练习状态对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所 起的作用。所以,应当把体育科学定义为: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的发展人类身体 ,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一类学科群,是一门涌有众多分支的综合性科学,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

    3 《中国大白科全书.体育》卷中对体育科学分支学科所列的条目及其划分。

    19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体育》卷(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 82.12 )(以下简称《体育》卷),是80年代初期以前各国科学家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在该卷中对体 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列了12个条目,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即人类 运动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学(即人体运动力学,包含人体结构材料学、人体静力学 、人体运动学、人体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即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含运动营养学、运 动创伤学等)、运动训练学。同时,在“体育学”条目的释文中提到但未专列条目的体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 还有体育哲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情报学、体育史、体育比较学、体育社会、学校体育、体育行政、体育管理 。

    4 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体育科学体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知识生长点,处于孕育、萌芽状态的“潜学科 ”层出不穷,从而使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不断扩大,迄今为止已大大超出《体育》卷中所记述的发展格局。

    21世纪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预测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体育科学体系 中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分支学科,掌握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总趋势,对促进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繁荣昌盛 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笔者认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4.1 要从多视角、 多层细化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体育即体育运运或身体文化。广义体育包括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社会体育 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要研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 ,又要研究全民健身运动、各个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各项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的手段、提高运动技 术水平的举措等。从发展趋势看,体育科学研究对象必然会在上述领域不断细化,并且会由于研究方法的改善 和科研成果的积累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

    4.2 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从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看,自从本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逐渐填平了哲学、 社会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不断显示出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体育科学研究的主 体是人,人既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又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因此,体育科学研究既要借助于社会科学的理论 的方法,又要与自然科学交融,顺应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态势,使体育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自 然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并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体育科学研究之中,从而促使体育科学体系中新的边 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萌生。

    5 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

    按照上述的观点,笔者认为,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结构将会不断扩大,其体系更加完善,许多正在萌生和 有待催生的“潜学科”将会成为“显学科”,其发展态势将会以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 、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为基点, 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众多分支学科、 自身结构完善、涌有庞大学科群的学科门类。具体分述如下。

    5.1 一般基础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一般基础学科是研究体育领域中各种一般性问题,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学科群组。

    体育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犹如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学一样。体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体育学 科的各个分支学科进行全面的概括,研究体育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的特征、 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的原则、方法,以及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及体育发展战略等。《体育》卷中的“体育学 ”条目,将体育学定义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 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

    体育哲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有关哲学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体育运 动的科学观、生命观、自然观,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辩证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等,预料在21世纪将会 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体育》卷中,还提及一门将比较方法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学科,称之为体育比较学。比较方法在体育比 较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对一个国家 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掌握这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 事业发展和变化的状况;横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发展条件以及取得 的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各个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差异,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获得有 益的启迪,为制定和实施体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这门学科在21世纪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体育情报学是 情报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研究体育情报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情报的组织、加工、检索的分支学科, 通过体育情学的研究,可以为体育科学研究和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准确数据,所以,各国学者 也十分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

    5.2 对象分类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对象分类学科群组是按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群体类型所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对 象分类学科群中的学校体育学、竞技体育学、社会体育学是分别以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体育、面向专业运动员 的竞技体育以及面向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由于学校体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科学的有机 组成部分,因此,这门学科已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其自身完善的科学体系。而竞技体育学和社会体育学 ,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在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专著向世,但尚未形成自身严密、完整的体系,其理 论基础也还不够完善,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必然会逐步完善,而且还会分化出一些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教练员、裁判员在开展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虽然不是主体,但他们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体育运动、 运动竞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科学体系分化的过程中,创建以教练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教练员学 和以裁判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裁判员学亦是21世纪的必然发展趋势。

    5.3 运动技术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运动技术学科群组是以人体运动和各个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一组分支学科。运动学 是这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人体运动动作、运动群、运动流的产生、发展,人掌握运动动作和形 成运动技能的生理机制等,从而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身体锻炼提供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学是这组学科群中的重点学科,它主要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原理、原则 、特点和方法,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适应过程,运动训练过程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的方法,运动训练水平的测定 ,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等。同时,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动训练体制,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研究的重 要课题。随着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

    从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看,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都将会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均可分化 成为运动学中的分支学科。同时,有许多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竞技、健身、养生项目,我们也应当积 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使其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 相应分支学科,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都是颇有裨益的。

    5.4 人文社会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人文社会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有关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分支学科,它 既是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科学某些门类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边缘学科的性质。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的社会现象,体育的社 会属性与社会功能,体育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等的关系,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基础与社会保障等。

    体育经济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体育领域内经济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在 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体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体育经费的筹备与分配,以及体育经济效益的评价 等,随着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必然会化分出体育产业经济学、运动会经济学等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体育美学是研究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美与艺 术美,体育运动对塑造人体美的作用,体育运动技术美、战术美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等 。随着对体育美学研究的深入到21世纪亦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上一篇: 校园教育的意义 下一篇: 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