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3 17:10:16

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

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篇(1)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189-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高档消费品的需求量和购买能力不断增加。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已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必备品,由此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于是,汽车生产企业也因此不断增加,致使市场竞争加剧。那么,如何提高汽车的产量和质量,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成了每个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随着这严峻形势的逼迫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制造企业已采取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使得汽车生产日益信息化、智能化,汽车机械电子工业迅速发展。

一、汽车机械电子化的概念

汽车产生于上世纪末期,刚开始发明出来的时候,都是以蒸汽作为动力来源的,运行速度非常的慢。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这一百多年来无数发明设计者的探索,汽车工业的发展已获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汽车工业也日益信息化、电子化。现在的汽车设计和制造过程早已实现了电子化。所以,汽车机械电子化的概念一方面是指在汽车和汽车零件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使得设计更为新颖、使用更为方便、生产更为高效,另一方面是指整个汽车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比如现在很多汽车都带有自动导航系统和自动定位系统,这些都是汽车机械电子化的标志。

二、汽车机械电子化过程中的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符合技术先进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先进的技术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而且能够使生产的汽车更加节能环保、运行速度更高、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因此无论是汽车零件的设计还是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我们都应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汽车机械设计制造的电子化。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的研究、探讨与分析,从而找出比较合理可行的方案。例如,现代许多汽车上已安装有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汽车提供最方便的行车路线和交通地图;汽车雷达系统可以预测远距离的障碍,并提前告诉驾驶员,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环保性原则

环保性原则也是如今进行汽车机械设计时应考虑的原则。所谓的环保性原则即指在汽车机械设计的过程中,以节约燃料、保护环境为目标。因为汽车使用数量多,能源使用量大,尾气对于空气质量的影响巨大,因此汽车机械设计既要考虑节能效益,又要考虑环保效益,使环保与节能达到双赢。

3.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进行汽车机械设计时也应考虑的原则。因为我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民的消费水平还很有限,所以他们在消费的时候考虑最多的还是能否负担得起的问题。因而在汽车机械电子化过程中必须考虑我国目前的国情及经济效益,不能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设计和制造费用。

4.适用性原则

汽车机械设计的目的是满足购买者的使用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考虑其他目标,如果汽车机械的设计人员只是一味地追求使用先进的技术,但这些技术对用户来说不会产生实际的作用,而变成一种形式,那么这样的设计只会是增加汽车的制造成本,不会产生什么实际的效益。因此,在进行汽车机械设计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汽车机械的设计方案即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又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使汽车机械电子化设计的适用性更为普遍。

三、汽车机械电子工业发展前景

随着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生产企业不断增加。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占领未来的汽车机械制造市场,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使得汽车机械电子工业已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许多人员纷纷投入了汽车机械电子工业。图1所示为近年来我国汽车机械电子业与西方国家汽车机械电子业的发展速度折线对比图:

上面的表格清楚的显示出,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机械电子化发展起步速度较慢,但由于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时间较早,所以后面的发展速度提升空间较小,而我国由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起步晚、速度慢,因而空间巨大,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汽车机械电子化的发展速度已基本上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汽车机械电子化的发展如何呢?经笔者调查发现,我国汽车机械电子业的发展在未来将仍然呈上升趋势,发展潜力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汽车机械电子化研究机构的经费投入增加。

要设计出更为新颖、先进、环保的汽车,那么汽车和汽车所需相关零件的设计就十分重要。而与此相关的科研机构是则是设计的关键,能否使设计更独特先进,与该研究机构的资金投入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资金投入越多,其研究成果也就越多,电子化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发展速度则越慢。我国汽车研究机构经费的增加正说明其研究成果的增加。

2.汽车机械电子化产品的生产企业增加。

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档消费品的需求量也增加了,因此,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汽车购买量也出现了骤增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纷纷加入汽车机械电子产品制造业。

3.从事汽车机械电子产品研发和制造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多。

近年来,从事汽车机械电子产品研发和制造的技术人员不断增加。汽车机械电子制造业已成为许多高校里面的热门专业和毕业生就业的热门专业,这一方面是因为其较高的薪资,另一方面与其较为光明的发展前景也有一定的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汽车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机械电子化工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产业,在汽车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成为影响未来我国汽车产业赶超西方国家的主要因素,而且它的发展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因而我国汽车机械制造电子化工业的发展潜力巨大,相关部分和企业应予以充分的挖掘。

参考文献

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篇(2)

前言:随着工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工程机械市场竞争也在此背景下变得日益剧烈,因而工程机械行业为了稳固自身发展地位,其必须摒弃传统的生产模式,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其中,提高工程机械监控水平、节能水平等。以下就是对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应用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工程机械未来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其实现快速的变革与创新,最终达到最佳的运行模式,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一、机电一体化概念分析

机电一体化学科具备综合性较强等特点,且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现代化电子技术与机械装置的有机结合,并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实现了智能化、模块化的发展模式。此外,在此基础上机电一体化开发产品也由此实现了快速发展,最终满足了现代化进程中产品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若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中,那么工程机械将逐渐朝着机械、电子控制技术等综合技术模式的方向发展,最终解决传统工程机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带动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另外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表明,当前机电一体化均是基于微电子处理器完成的技术应用[1]。

二、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分析

(一)监控作用

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作用主要体现在监控方面。传统的工程机械中存在着监控水平低下等问题,因而若将现代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合理应用于工程机械中,那么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机械监控水平,实现实时电子监控行为。机电一体化监控作用在工程机械中的发挥,可促使工程监管人员可随时通过设备系统观测到机械的实际运行状况,并在其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可及时找到故障的源头,对其展开有效的解决,最终由此避免其问题的产生影响到机械的正常运行。此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亦可实现对系统中故障问题的自动修复,进而提高了工程机械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故障产生所带来的损失。

(二)节能作用

机电一体化节能作用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机械实际运行状态。即在传统的工程机械实际运行中由于其机械运转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从而导致在工程机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能源短缺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且能源浪费的现象也变得越发严重。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传统工程机械实际运行中常常处于功率无法达到相应标准的运行状态,最终在此运行状态下,能源浪费现象必然会频繁发生。在此背景下,若将机电一体化节能作用应用于工程机械运行中,即可有效改善传统机械运行中存在的能源浪费现象,且亦可实现对功率的合理调节,达到最佳节能效果,同时也可有效解决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能源短缺问题。

(三)控制施工精度

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应用中还表现在施工精度的控制上。即首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合理应用可有效解决人工测量中所产生的误差,实现自动化的称量方法,提高了测量精确度,同时也由此避免了测量误差的产生给工程机械正常运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传统的人力测量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而电子自动测量模式的出现,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达到了高效施工目的。同时,传统的人力测量中需要工程企业耗费大量的资金聘请专业化的工作人员,从而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不仅达到了控制施工精度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最终致使其实现了极大的飞跃[2]。

(四)促进机床创新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也可促进工程中机床的创新,对于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简化了操控工作程序,从而促使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操作错误行为的发生,提高了数控机床系统实际运行的稳定性;第二,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入了先进的电子科技技能,因而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可改变传统机床的控制方式,实现按钮控制方法,从而为相关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此外,新型的机床还增添了插补功能,并实现了连续控制模式,最终改变了传统机床设备运行中存在的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第三,传统的机床运行存在着摩擦力较大的问题,而新型机床中的滚珠丝杠的设置,合理解决了传统机床中的问题,达到了最佳工作状态。

(五)提高工作效率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应用中的优势最为明显的即为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传统的工程机械工作中,为了达到对工程机械设备等的监管效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应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工作水平综合考察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且及时发现工程机械实际运行中的问题,对其展开有效解决。此种监管模式需要耗费相关工作人员大量精力,因而若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中,即可促使操作人员只需通过对电器系统的定期查看,便可完成自身监管职责,且达到高效率的工作目标。另外,电器系统监控设备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监控结果的准确性,并合理扩大了监控范围,提高了工作质量[3]。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表明,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智能化方向发展,即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行为将逐渐朝着模拟人类的方向前进,达到科学化的逻辑控制目标,实现精确的判断行为;第二,微型化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其主要表现在未来机器的尺寸将逐渐缩短,甚至会出现以微米为单位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最终降低了产品的能源消耗,改善了社会发展中能源短缺问题;第三,现代化网络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即其随着网络的普及,可将逐渐实现远程控制、远程监视等,为相关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便利。且将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范围,为社会进步贡献了一份力量。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对工程机械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因而应给予其高度的重视[4]。

结论:综上可知,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应用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且由于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全球机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因而在此背景下,工程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将现代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实际运行中,推动工程机械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带动其不断完善监控水平和节能效果,最终在此背景下达到高效率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强志阳.探究煤矿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的科学运用[J].科技风,2014,24(18):120-121.

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篇(3)

1 概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结合起来,机电一体化自此进入了智能化和电子自动化的时代,机电一体化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由于建立在智能化控制系统上的机电一体化,极大的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使得原本人工化的加工过程转为“无人”生产线,并结合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以网络信息传递和集成化电子终端,实现动态化控制,形成了自动化的生产线。

2 船闸工程中的机电一体化

船闸工程的建设十分复杂,尤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作业强度大、环境影响大、人为因素对质量影响大等。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流程化的作业技术推广到了工程机械上,利用机电一体化的技术移植,将多种作业功能不同设备组合在一起,从而构建船闸施工的移动的“流水线”,这也是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施工方面的重要贡献。

船闸工程中的机电一体化实现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工程机械制造和电子控制系统相融合的思路,打造可在施工中自行作业、自行检测的智能化施工机械。从某个方面看,船闸工程的机电一体化更像是对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改造,并将某个施工工艺结合在一起,使之利用一组工程机械完成某些施工工艺。同时随着控制模块、微处理器技术的提高,尤其是一些工程机械的控制方式的电子化智能化转变,推动了机电一体化在工程作业机械中的结合,使之成为适应船闸施工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械,以此实现了施工的机电一体化。

下面就施工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作简要介绍:

(1)电子控制系统实现机械自检。机电一体化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自我检测,这就给工程机械的运行带来动态化的监控模式,并以此实现对工程机械的合理操作,提前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突出的功能就是在设备运行中对设备的发动机、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电子系统等进行全面的动态化监控,这里要的是电子技术中数据传感的原理,这也是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应用的最佳实例。这个监控系统由监控和信息处理、报警系统组成,一旦工程机械在作业中发生机械性工作或者工作异常就会向控制人员发出警报,并指明故障位置,帮助检修人员进行核实和调整,避免更大的事故出现而影响施工作业。

(2)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提高了作业的精度。随着我省航道等级不断提高,对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一些施工工艺在人为的操作下很难满足设计的高标准,而利用仪器反复检测也相当的耗费人力和物力,因此需要一种技术提高作业的精度,还可以随时检测问题。这时机电一体化就成功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首先,机电一体技术可以设定机械的作业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一旦确定,在各自机械的配合下,就会形成一个固定的作业顺序和标准,而且不会轻易的发生变化,这样保证了船闸施工的精确性。同时由于机械自动作业可以同参数的调整提高施工精度,这种精度的设定是可以看见的,因此可以实现高精度持续作业。

另外,在施工中利用传感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的结合,可以在施工的同时对施工的成果进行及时的检测,这样既可以确保施工成果的质量,而且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就地解决,而无需等待后期检测的结果出来后再进行补救,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3)机电一体化可以降低工程施工的能源消耗。传统的工程机械在使用中往往是通过人的操作来调整工作的输出功率,而这种调整是粗犷性的调整,就简单的换挡或者转速变化,可以选择的变换工况很少,这样就制约了对能源消耗的控制。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机械生产厂商利用电子控制技术有效的降低了挖掘机的工作效率,使其工作中的燃油使用效率提高了一倍还多,所以机电一体化对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工作效率是行之有效的。

(4)机电一体化可实现施工的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在工程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对某种机械的改造和工艺精度的提高上,而是向着某一施工工艺的自动化作业方向发展。即利用一台机械的电子化控制来实现对一组机械的电子化控制,并使得这一组机械有机的结合起来,来完成某些施工作业。

3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船闸施工中的应用前景

(1)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将提高。智能化控制是机电一体化发展目标,即利用电子技术和机械控制技术实现机械的智能化的运行。所谓智能化就是机械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利用预先设计好的工况分析系统对当前的工况进行评估,并作出简单的运行模式的变化,这就是智能化的基本需求。而随着模拟智能、模糊数学、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和结合,将推动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迈进,最终是对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并使之在施工中利用简单的运行动作调整适应复杂工况作业。

(2)模块化作业。机电一体化在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还包括了其控制和操作模式的简化,即智能模块化控制的实现。这种模块化的操作和实施就是利用某些固定的程序化模块与特定机械设备组合相配合,以此进行特定工况下的作业,如在某个工段采用固定的速度、作业形式等,这样在该标段就可进行无干扰的作业,同时在自动检测系统的辅助下,可以将施工过程完全交给机械来完成。

(3)对环保的贡献将不可估量。前面提到了利用机电一体化可以降低工程机械的能耗,在未来的机电一体发展中将进一步提高其对节能环保的贡献。机械的高度智能化将带来机械的多功能化,即利用较少数量的智能化施工机械就可以完成大量的工程量,这无疑是对资源的最大节约。同时高效的机械作业也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如减少机械存放的场地、减少人员生活对环境的影响等。

4 结语

本文对机电一体化以及其应用前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船闸工程方面的应用加以分析,简要的介绍船闸工程机电一体化的运用。

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篇(4)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064-02

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日本企业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提出的,当时被取名为“Mechatronics”,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机械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及电子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类型。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人工操作向机械自动化操作的转变,在产品制造水平、生产效率及产品性能稳定性等方面带来了显著变化。随着新时期工业生产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及绿色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众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状况

1.1 数控机床

机电一体化技术最为典型的应用案例就是数控机床,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数控机床在精度控制上更为精确,在功能上更加多样,在结构上更加趋于合理,在操作上更显便捷,总体上说,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深入应用,数控机床在结构功能上向着模块化、总线式、紧凑型方向发展,在组织体系上更多采用了多主总线及多CPU架构模式。将富有开放性的设计方法应用于数控机床,可以极大提高系统的兼容属性及层次属性,在编程、设备升级改装等环节更加便捷智能,能够达到一台机床实时控制多台机床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多通道及多过程的控制管理。

此外,通过在数控机床系统中采用机电一体化中的在线诊断技术及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技术,当机床出现或要出现各类故障时,如刀具破损等,可以借助在线诊断的相关功能模块向机床操作人员进行信息反馈,从而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2 工业机器人等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简称为FMS,实现了高度计算机化,涵盖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料盘及自动化仓库等各个部分,能够根据生产指令,按量地开展各类生产任务。除了上面介绍的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在工业机器人制造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业机器人能够代替一部分人力劳动,在涉及到作业条件复杂,如噪音污染大、气体污染严重、辐射程度较高的作业场所,工业机器人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确保生产制造的连续性。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成熟,现阶段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能够借助功能更加强大的元件设备收集整理数据,并针对具体情况作出分析判断,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人脑的功能,在多种作业环境中能够实施单独作业。

1.3 计算机集成制造及分布式控制系统

计算机集成制造借助于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及制造技术,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把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分散的子系统加以集成,从而形成了能够适用于小批量及多品种生产的智能化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突破了各个部门之间的生产界限,做到了产品在开发、生产、经营等环节的融合。

分布式控制系统是通过中央计算机控制指挥多台计算机设备,凭借着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分布式控制系统在分级上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两级系统、三级系统乃至更多级别,能够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控制及管理,在后期维护及系统扩展上也能够灵活操控。

1.4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不少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应用于实际建筑施工中。施工机械机电一体化从半自动化、监控、全自动到遥控不断发展,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质量。

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土方机械(如国外液压挖掘机)。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领域既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也对避免工场事故有着重大的意义。

2 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前景

2.1 人工智能化

现阶段机电一体化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化程度,但尚无法达到人工智能化的水平,随着技术的发展,原先预想的使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具备模拟人脑的能力,已不再简单局限在幻想中。机电一体化实现人工智能化,能够使其具备推理判断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决策制定能力,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工业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水平,另一方面能够极大地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精度。

2.2 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军事、政治、教育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网络技术能够为机电一体化在远程监控及远程控制等环节创造条件,因此,机电一体化与网络技术的融合也是未来机电一体化发展前景之一。在实现网络化操作后,工业生产制造人员可以脱离具体的生产岗位,只需在车间内走动,掌握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然后借助操作面板来对各个流程工作加以控制。此外,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和操作终端之间通过建立网络通信协议,借助光纤等信息传播介质进行数据的传递,还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能够极大地降低工作量。

2.3 微型化

机电一体化设备体积庞大,虽然不会对其性能构成影响,但在搬运中却极为不便,微型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效融合了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微机械技术,是未来机电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相关研究,机电一体化微型系统,可以实现向微米及纳米系统的演进。未来可能出现的微型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在生物医学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使用。

2.4 模块化及绿色环保化

现阶段机电一体化的产品类型较多,生产制式不尽相同,在信息接口、电气设备接口及动力接口上也存在差异,随着技术成熟及行业间融合的加深,有必要制定出统一化的标准模式,实现机电一体化的标准化及模块化。

此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产品选择上人们更加趋向于绿色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的绿色化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以及使用等环节,环保观念会贯穿于全过程。

3 结 语

总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生产制造环节的有效应用可以极大提高产品的精度、质量及生产效率,在强调成本节约及规模化生产的背景下,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机电一体化在未来发展前景上会向着更加智能、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并将在工业生产制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代曾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

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篇(5)

1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1.1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成分,只有在工程建设中科学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才能确保工程机械的顺利使用。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工业模式对比之前有了明显的变化,从最初的人力施工转变为当下的机械施工,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也有力保证了工程建设的效率。在这一基础上,为了确保提高工程的工作效率,把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入整个工程机械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1]。

1.2机电一体化

现在工程机械处于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借助微电子处理器多种不同的机械设备实施处理,提升其工作效率[2]。伴随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引入及其在工程机械生产各个环节的渗透,工程机械的发展进程会明显提升,包括整体性能、使用效果和经济性等方面。

2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特点

2.1自动检测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特征便是自动检测。自动检测指自动分析子系统,并对项目机械运作情况进行反馈。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故障,系统会启动报警,并对故障进行准确的定位。有利于提高工程机械的使用效率,降低检测方面的成本[3]。

2.2高精度

在工程机械中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机械工作的效率和精度,规避人为操作误差,同时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提升工作效率。

2.3自动化

自动化指的是使项目机械进行自动化作业。以往的工程操作模式很可能会出现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难以达标或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等问题,进而导致机械操作出现问题。然而,当工程机械中引入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后,则能较好地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机械系统始终是自动化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人为工作量,令工作强度有所下降。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3.1实时监控运行状态及设备故障

现代建筑设备构成复杂,不同部件的有效配合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实时反馈机械运行状态是相关保障工作的重要前提。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支持下,机械设备能监控自身的运行状态。在发现故障以及故障危险因素的时候,能做出有效的诊断,必要时发出有效的警报。作业人员只需根据显示器以及指示灯便可清晰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这对保证设备运行效率及安全性大有裨益。

3.2优化柴油机控制

当前机械设备多采用柴油发动机驱动,提高柴油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积极性一直以来都是柴油机行业的重要发展目标。发动机排放质量与最低油耗之间的矛盾使得柴油发动机技术的深入发展面临较大的阻碍。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调速器、电子油门控制等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柴油发动机在各种变工况下自动选择最佳喷油定时,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效果。

3.3提高建筑工程机械施工精准度

建筑工程机械的施工精准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支持下,相关机械的应用基本可以实现半自动以及自动化控制。一方面减少了相关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机械设备的施工精度。以混凝土搅拌为例,在人力控制的基础上,混凝土质量往往不达标,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此时,可以在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配比,保证混凝土达到施工要求。

4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4.1与网络信息技术融合

在网络信息科技不断进步的社会环境中,我国逐渐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已开始引入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互联网信息科技的互相融合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

4.2与微电子融合

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篇(6)

近几年来,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机械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来说,若是想要充分地提高行业的竞争力,那么就必须要注重提高工程机械行业中的科技含量。在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先进技术都在社会中得到了应用,机电一体化就是其中之一。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

1关于机电一体化的相关内容

1.1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将机械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等技术进行有效结合的综合性新型技术。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工程机械的投入效果,也能够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从而促进经济性的有效提升。而且,如果将机电一体化应用在工程机械制造过程中,还能够自主检测机械设备中的故障,实现对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动态检测,提高设备的应用效果。

1.2在机械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1)用于故障监控。在工程机械中,若是能够合理地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那么就能够实现对整个系统运行的电子监控。当系统出现故障现象时,机电一体化技术就能够及时发出警报,甚至还能够自动清除故障,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这样一来,就能够减少因设备运行故障问题而带来的损失和影响。(2)用于设备节能。在传统的运行过程中,工程机械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能源浪费现象,而造成这种能源浪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并不是满负荷运行。在很多时候,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运行效率并没有达到额定功率。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做的无用功变大。而若是能够合理地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那么就能够在机械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根据设备的实际需求来调节运行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作用。(3)用于精确称量。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如何才能够做到精确称量,一直都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随着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有效应用,这个问题也随之解决。机电一体化中包含着电子控制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对整个称量过程进行微机控制,使得整个称量操作都变得自动化。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人为误差所带来的影响,提高称量结果的精准度。(4)用于降低工作强度。在传统的机械工程工作中,工作强度非常大,而且工作量也非常大。因此,工作人员也常常面临着非常高的要求。但是若是能够合理地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就能够实现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操作,或者是半自动化操作,能够将之前的人力工作都利用先进的控制系统来代替。这样一来,就能够大大地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人力操作本身的原因,还有可能会对工作质量造成影响。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使用,就能够充分地避免这种现象,这对于工作准确度的提高来说,也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关于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

2.1更加微型化

对于机电一体化来说,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且,这还是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在纳米尺度基础上进行有效融合而产生的物质。微型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是指几何尺寸非常小,可用微米、纳米等来进行概括,其体积一般不超过1立方厘米的产品,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而且,其在生物医疗领域、军事领域等方面的有效应用,也具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意义。由于微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耗能小、体积小,而且使用起来非常灵活,因此,这也将会成为未来的一种关键技术。

2.2更加网络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使用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未来,一旦有新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被研制出来,只要功能独特、质量过关,那么就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畅销。而且,由于网络技术现在已经在社会的各个区域内普及,在网络基础上产生的各种远程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由此看来,各种家用电器网络化的发展也已经开始。由此可以知道,在未来,机电一体化也将会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2.3更加环保化

环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也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今,社会上的发展、变化,都需要秉承着环保的原则。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需要符合环保的主题。而且,机电一体化的环保化发展,不仅符合人类发展的基本原则,还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新时代下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

2.4更加个性化

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篇(7)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

在国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机电一体化技术被应用到工程机械上。80年代开始,微电子技术也被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信息处理以及传感技术等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使工程机械技术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使各个领域的工程机械制造与控制都向数字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但提高了施工工艺,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使工程机械的性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无论是在动力性、安全性、节能性和操控性上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充分满足了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

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的。随着电子控制系统在工程机械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其重要作用也就体现得更为明显,电子控制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机械施工的工艺和施工进度,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也对从事相关应用与维修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作用与功能

(一)监控作用

工程机械的电子监控系统可以对机械设备进行监控,具有故障报警与自动诊断的功能,对机械设备及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故障和问题,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排除和维修。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电子监控系统可以迅速确定故障部位和原因,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检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可以避免重大故障的发生。

(二)节能功能

传统的工程机械设备能量利用率较低,能源浪费比较严重。采取新型的电子节能控制器则可以大幅度提高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设备的能量利用率,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不但节约了能源,还安全、环保。操作起来也比较简便,还可以减少机械磨损,提高工作效率。

(三)保证成品的作业精度

电子控制系统应用到工程机械设备上,可以使称量变得更为精确,使称量过程自动化,避免了人工测量误差较大的弱点,使成品的作业精度明显提高。电子自动测量还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高效、快捷,符合现代工程施工的要求。

(四)降低劳动强度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引入,使工程机械施工操作过程实现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操作者可以更好地借助机械设备完成各种工作,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却提高了,也减少了由于技术原因而导致的失误,实现了自动化、标准化的操作。工程质量和精度得到了充分保证,劳动力资源也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一)智能化趋势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

(二)微型化趋势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立方厘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三)网络化趋势

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经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迅速发展起来,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是家用电器网络化已成大势,利用家庭网络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这也使机电一体化技术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四)系统化趋势

系统化的特点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系统化的特点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强,即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

总之,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极高的应用价值,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把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工程机械乃至更广泛的领域中,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乐趣,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努力的。

参考文献:

[1]黄宋义.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18).

[2]魏建碑.浅谈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

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篇(8)

一 、机电一体化的来源与发展

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Mechatronics是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是将英文Mechanics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新词,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这一名称已经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认同,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习惯上把它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又称为机械电子技术,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光学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相互交叉与融合,是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装备的基础。它包括产品和技术两方面:光机电一体化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机电结合技术,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角,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二 、我国的发展现状

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有力地冲击着全球,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深刻的变革。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这便是重要的863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动化技术领域,充分的考虑到机电一体化的使用价值和市场期望。许多有志之士为国家机电一体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机电一体化与国际接轨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虽然我国现在的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和欧美国家日本比起来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比起来却是排在最前沿的,这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使得机电一体化能够得到优先发展的权利,在这一时期内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

(一)计算机软件方面

20世纪90年代随着cims的推广和运用,我国建成了cims试验工程中心和7个开放实验室的硬件环境,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很多的cims的研究项目,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这个项目上面,并很快在产品设计自动化,网络数据库技术,cims集成技术等方面取得非常丰硕的成果,但是但部分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和绝大部分的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主要局限于cad和管理信息系统。基层自动化还比较薄弱,国内的大部分数控机床的编程非常的复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与工业相对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等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 数控技术方面

中国于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在20余年间,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培训一批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人才;通过合作生产先进数控机床,使设计、制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通过利用国外先进元部件、数控系统配套,开始能自行设计及制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轴联动加工的数控机床,供应国内市场的需求,但对关键技术的试验、消化、掌握及创新却较差。至今许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动化刀具、数控系统依靠国外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发展,基本上处于从仿制走向自行开发阶段,与日本数控机床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象日本“机电法”、“机信法”那样的指引;严重缺乏各方面专家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缺少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数控系统不配套;企业和专业间缺乏合作,基本上孤军作战,虽然厂多人众,但形成不了合力。

(三) 工业机器人方面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当时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比较缓慢,研究和应用水平也比较低。1985年,随着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大量应用和普及工业机器人,我国在“七・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将工业机器人列入了发展计划,由当时的机械工业部牵头组织了点焊、弧焊、喷漆、搬运等型号的工业机器人攻关,其他部委也积极立项支持,形成了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一次高潮。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像日本的FANUC和德国的KUKA那样的形成规模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厂,工业机器人产业目前在我国还仅仅处于萌芽阶段。

三、机电一体化的前景

在未来,利用高新技术对机电一体化进行改造与提升,机电一体化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广,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我国应更加注重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自主开发与技术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对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推进产品设计的智能化,自动化和快速化,才能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机电一体化水平,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机电一体化的前景更趋向于环保化,智能程度更高,体积也更小、更方便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机械5091班)

参考文献:

[1]李运华等编著.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篇(9)

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一年来我国机械工业在受到“宏观紧缩”冲击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成绩,并就各自对来年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的判断进行了坦诚沟通和深入探讨。与会代表还对海通证券研究所大机械小组完成的2005年大机械行业展望与投资策略报告基本持肯定态度。

海通证券研究所大机械小组认为,2004年我国机械工业在遭遇突如其来的“宏观紧缩”冲击的情况下,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预计机械工业2004年全年产销增幅将比去年30%以上的水平有较大回落,但增幅仍可达到15-20%,预计明年全行业的经济运行将由近两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回归到15%左右的正常年景的发展速度。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引下,预计今明两年电力设备、船舶制造、石油和化工设备制造业仍将高速发展。

海通证券研究所大机械小组认为,不同细分行业其来年前景也不一样。海通机械小组对大机械行业几大重点子行业具体作了如下投资评级和研判(见表1)。

工程机械:行业继续低谷徘徊

2004年前9个月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981296万元,利润总额278975万元,应收账款125141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3.95%、-10.77%和22.62%。需求下降,产品价格下调,原材料价格上涨,应收账款大幅增长造成坏账准备增加。这些因素的出现说明工程机械行业的景气低谷已经出现。

加息等重大事件推迟了行业的复苏,同时预示着2005年国家将执行中性偏紧的宏观政策,我们预测下一个拐点将至少推迟到2005年底。

2004年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可望保持5-8%的增长,而2005年回落幅度可能达到15%以上,回调的风险快速显现。预计主营工程起重机、商品混凝土机械和叉车等机种的优势企业的业绩较好。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市场,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17%和10.31%,远远高于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平均增长率。维持行业未来一年的“中性”投资评级,对上市公司的投资策略为:精选个股,波段式操作。

电力设备:来年电网设备增两成以上

在2004年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达到高峰的背景下,2004年发电设备子行业保持了高速扩张势头,预计全年发电设备产量将达到7500万千瓦左右,比去年全年产量3700万千瓦增长100%左右。而2005年发电设备子行业增长大幅放缓到10%~20%之间。

由于发电设备是波动极大的周期性行业,目前行业发展正处于顶峰,并且已出现明显过热。我们认为,以简单的市盈率对发电设备上市公司估值很不合适。采用现金流折现的方法计算得到的东方锅炉、东方电机、华光股份的价值均远低于目前它们的二级市场股价。所以尽管2005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但目前价位上我们并不推荐买入。

预计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总共将投资1450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比2004年增长20%左右。由于电网设备行业的运行情况与全国电网建设投资金额线性相关,可以认为2005年电网设备行业会在2004年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再维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电网设备行业的投资价值自然非常乐观。

电网设备作为机械制造产业,在固定资产折旧,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中刚性部分不变的情况下,利润总额的增长必然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所以在2005年电网设备行业增长20%左右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增长预计会达到30%以上。投资策略仍然为,看好高端和高压类产品生产企业,看好有区域优势的优质企业。

船舶制造业:三大产品值得看好

世界经济形势的向好、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以及21世纪中国海洋事业的需求与造船业的发展使命,这三大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着中国船舶制造业未来的长足发展。此外,以中国为首的世界港口建设在2006年至2007年又进入高峰期,船用柴油机,集装箱及其起重机械等三大产品值得看好。

中国造船业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造船能力过剩,而是严重缺少大型造船设施,不能满足国内船东需求的问题。国际上,中国船舶工业世界位次连续9年居世界第三位,与日韩两国差距在逐步缩小。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产业政策?“531工程”的顺利实施和三大造船基地的加速推进,中国在未来10年中较有可能成为世界船舶的第一制造大国。

当前沪东重机在国内船用柴油机的市场占有率在65%以上,处于准寡头垄断地位,未来公司作为中国柴油机生产的龙头企业可以出现在世界船用柴油机制造的最前列。

过去15年的数据表明,世界集装箱与造船呈基本正相关。我们预计未来世界集装箱制造业年均增长率在10-15%之间。中集集团全球市场称老大,连续5年保持行业第一,世界市场占有率为50%左右,其半挂车产销量五年内也有望夺世界第一,占有全球箱式半挂车市场10%以上。

世界集装箱起重机与集装箱制造业、造船业紧密相关。振华港机的主营业务???集装箱起重机已连续五年居世界销量第一,占到世界市场份额50%以上,世界一流的长兴岛基地的顺利完工将进一步巩固其竞争地位。

汽车及零部件:上升周期中的波动

汽车产销增速放缓,利润落后于销量的增长:预计全年产销汽车505万辆,同比增长15%,明年全行业也不会有太大的起色,整体态势呈现为上升周期中的短期波动。

子行业出现分化:替代性需求使重卡、大客销量高速增长;潜在消费者减少和持币待购心理使得轿车销售势头趋缓。

成本接近刚性之后产品价格下跌使轿车企业利润将来出现负增长:汽车尤其是轿车产销初具规模后,成本下降空间减小。通过降价扩大产销规模,降低成本,以保持盈利和销量同步的模式已经失效,即便优势轿车企业的利润增长也已现出疲态,行业利润明年会出现负增长。

重卡子行业产销两旺,但短期内市场容量增长空间有限:公路物流总量的上升和治理超载后产生的替代性需求是重卡销量上升的动力;但随着运输效率的提高,市场容量增长空间有限。

大型客车今后几年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前进、公路客车和公交客车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大客不可替代的便利性将推动大客行业稳定增长。

缝制设备:后配额时代的投资拉动

经过多年的发展,缝制设备行业已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缝纫机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其中:家用机占全球产量的75%以上,工业机约占全球产量的70%,绣花机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中国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第一”的缝制设备大国。行业内呈现民企、国有、外资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民企凭借良好的经营机制,占据半数的市场份额。

平缝机、包缝机是产销量最大的机型,生产的企业众多,规模厂商利用成本优势,通过降价挤压中小厂商,2005年会延续价格竞争的格局。在特种机市场,需求量小,产品保持较高的利润率,主要是主流厂商在生产。

在服装需求快速成长、出口贸易量增加、设备更新、进口替代等四驾马车的拉动下,缝制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企业积极备战,纷纷扩大产能。预计2005年国内企业的产能在700万台左右,而需求量在800-1000万台左右,供求之间依然有较大差距,行业持续看好。

对于其他子行业,我们认为由于一些特殊性因素,这些子行业难以成为板块轮动中的重要品种,如国防军工制造、铁路机车制造、石油和化工设备等。比如由于铁路机车的制造成本中的钢材成本占比高达65%以上,加上其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浓,因此尽管该子行业继续景气,但是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不佳。

2005年行业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

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加速推进重工业化无疑是中国当代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主题。我们不能忽视机械行业中的投资机会。具体思路主要包括:

从关注投资调控的新动向的方面来看,加大投入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设备、农业生产机械和医疗保障以及国内的瓶颈领域(如船舶制造、铁路机车制造业和石油化工设备等)等方面,如:沪东重机、北方创业和石油济柴等。

从消费升级的方面来看,消费升级给机械行业带来的直接机遇主要集中在轿车、大型客车、电动工具、空调压缩机和中央空调等领域。同时我们认为,在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低消费、高投资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常态,消费升级给机械行业带来的直接机遇是有限的,如山东威达和长安汽车等。

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篇(10)

受4万亿政策的影响,券商集体看好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工程、农业、医药行业。4万亿,或将成为2009年的投资主题。

建筑工程:具有确定的增长预期

行业景气度:

政策支持度:

市场关注度:

政策解读:受益于国务院《确定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以下简称“国十条”)第三条“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条款。

行业综述:4万亿投资构成中,45%约1.8万亿将投向于铁路、公路、机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工程占比为60%左右。因此,建筑工程行业将在2009年保持确定增长和高景气度。建筑工程企业具有明显的增长预期,尽管估值相对较高,但是行业景气度很高,防御性与成长性兼具。

在庞大的扩大内需计划中,铁路建设无疑是第一大户。广发证券建筑行业分析师王飞表示,铁路大规模建设中,建筑工程行业将在2009年保持高景气度和明确的高增长。2009年,铁路投资达5000亿~6000亿元,比2008年增长近一倍,建筑工程所占比在60%左右,2009年建筑工程占比达3000亿元~3600亿元,铁路建设80%的份额集中在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包含中铁二局),这两家企业将有2400亿~2880亿元的增量。因此,铁路建设将带动建筑工程企业在2009年超过40%以上的明确增长。行业估值将在20倍左右。并且该行业属于机构超配品种。

他还表示。公路投资对建筑工程行业的拉动没有铁路投资明确,具有公路建筑资质的企业很多,竞争相当激烈,且具有地方性。

另外,国元证券分析师包社也认为,对建筑工程企业拉动最明显的是铁路投资,灾后重建则具有地方性特点,对上市企业贡献度不大,水利工程2009年的新增投资为500亿元左右,葛洲坝将成为主要的受益者。2009年,建筑工程企业具有明显的增长预期,尽管估值相对较高,但是行业景气度很高,防御性与成长性兼具。

电力设备:09年投资额是上年1.5倍

行业景气度:

政策支持度:

市场关注度:

政策解读:受益于“国十条”第二、三条“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城市电网改造”等相关条款。

行业综述:业内分析师普遍认为,2009年电力设备行业将会维持2008年的高景气,“国十条”中有关支持城乡电网改造的表述将成为支撑该行业2009年高景气运行的基础。

“巨额电网建设投资”规模到底有多大呢?以两大电网公司为主,对目前已经披露的投资规划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2009-2011年,全国电网总投资将达到1.4万亿元,年均投资为4700亿元,几乎是2008年全年投资规模的1.5倍。而这个数字。对于电力设备行业又意味着什么呢?招商证券分析师王鹏预计,输变电设备行业将面临4400亿元的设备采购投资。

大规模电网投资是电力设备行业延续繁荣的主要动力,而目前也有其他有利因素来“锦上添花”。

国信证券分析师彭继忠指出,需求的确定,将使发电设备企业未来两、三年业绩维持高增长。他表示。前期电力建设热潮中,相关发电设备企业积累了较多订单,在现有产能情况下,预计可维持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满负荷生产;再加上原材料价格回落。钢材价格很难出现反弹,这些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盈利均有望保持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倾向性明显的细分子行业,投资者更要重点关注。

申银万国分析师矫健表示,核电将成为拉动内需的“先行军”。他认为,核电名列首批刺激内需项目以及发改委公布的2008年内开工建设的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名单中,这意味着已经获得了政策导向上的确认。据他测算,国产化率按75%计算,2020年国内核电市场总容量将超过2773亿元。

估值方面,矫健通过历史纵向和行业横向的双向比较之后,认为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估值相对较低:而彭继忠也认为目前估值比较合理。由于具备了确定性和抗周期性,可以看到业内分析师都很看好电力设备制造板块。

机械:销量很可能与08年持平

行业景气度:

政策支持度:

市场关注度:

政策解读:受益于“国十条”加快铁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后重建、廉租房建设对工程机械的采购。

行业综述:中金公司等机构认为,公路建设投资中大约7%的比例用于购买设备,也就是说,未来两年机械行业的增量需求为53亿元。而累计需求量将是1162亿元。这样的话,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装载机械、起重机械和其余机械的占比分别为5%、25%、20%、20%和30%,那么,投资方案对机械行业的拉动也就是53亿;增量拉动结果就是,上述子行业分别有3亿、13亿、11亿、11亿和16亿的配额。而铁路投资方面,由于铁路是本次基建投资的重点,可能新增工程机械需求150亿元。交通部可新增工程机械需求120亿,计划对工程机械总体拉动约412亿元,但房地产、出口等的下滑对工程机械行业仍然是不小冲击。因此,2009年销量很可能基本与2008年持平。

平安证券王合绪分析师也表示,每年的3月是工程机械销售的旺季,如果2009年旺季的销售量环比没有增长,那么,预计2009年全年的销量就会很不乐观。

农业:受政策导向性非常强

行业景气度:

政策支持度:

市场关注度:

政策解读:受益于“国十条”第八条“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条款。

行业综述:申银万国分析师赵金厚表示,对农业行业来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若干具体规划将会在2009年启动。因此。2009年将是农业政策频出之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阶段性投资机会。

赵金厚指出,惠农政策是主要看点,预期2009年可能出台的政策包括农业资源保护与流转、继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和粮食生产补贴水平、加大农产品(如糖、棉花)国家托市吸储力度以及增加农业生产保障投入等;而这些政策将对行业长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相关上市公司经营环境将会发生新的变化。

天相投顾则表示,他们在分析了农业板块自2007年年底以来的走势后,观察到该板块受政策的导向性非常强,几乎所有重要农业政策的出台都带动了板块的上涨。因此天相投顾认为,农业归属主题性投资板块,政策推动下行业成长可以确定。

不过,天相投顾也指出,行业内公司软实力的跟进有待时日,政策利好很难在短期内就体现在公司业绩上。

通信设备:3G带来独立景气周期

行业景气度:

政策支持度:

市场关注度:

政策解读:受益于“国十条”第六条“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条款及工信部把通信业列入2009年九大重点支持行业。

行业综述:从2008年5月23日我国电信业重组正式启动以来,各大券商通信行业研究员都非常看好未来两到三年内通信设备行业的高速增长态势。尽管那时不少数据已经显示出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在持续恶化。

2009年1月7日发放的3G牌照将成为推动通信设备厂企业高速成长的最大动因。而工信部将通信列入2009年九大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更是从政策上对行业发展给予了支持。联合证券分析师关海燕就表示,3G将给行业带来“独立景气周期”。

国内著名研究机构天相投顾根据电信投资传导过程,分析了各个细分子行业的受益情况。天相投顾指出,在运营商整个投资中,30%用于基站设备采购,20%用于机房建设,10%用于传输网,8%用于支撑系统,5%用于核心网;因此,以投资额为标准,主设备商是最大的受益者,配套设备次之,终端厂商由于竞争激烈,业绩难有表现。

不过,天相投顾特别指出,3G运营将增加运营商对网络的重视程度,因此网络优化、网络测试厂商的市场空间也有望扩大。

3G这块蛋糕是相当大的。此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预计2009-2010年两年将完成3G投资2800亿元。而目前已获悉的三大运营商投资规划大致是,中移动TD-SCDMA投资明显加速,未来两、三年内投资总额有望达到1000亿元;CDMA方面,中电信计划投入800亿元;中国联通对WCDMA的投资也在1000亿元左右。

医药:刚性需求和新医改启动

行业景气度:

政策支持度:

市场关注度:

政策解读:受益于“国十条”第四条“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条款和2009年新医改的启动。

行业综述:医药行业几乎是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之一,在特殊的宏观形势和改革背景下,医药板块还同时具备防御和成长性。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4万亿拉动内需投资中,明确投入医药行业的已有48亿元,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拉动估计在0.8%左右,对药品消费的拉动估计为0.77%。

到2009年,预计将投入700亿左右,这将对医疗消费构成持续拉动。

中投证券等多家机构认为,2009年的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推动医药行业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新医改带来的医疗市场扩容;医药产业相关政策偏暖以及医药企业经营效率提升,行业集中度提升。

国海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陈东晓表示,未来两年医药行业将达到20%~25%的增长率,最终医药的消费增长将体现在药品、疫苗和医疗器械上,其中药品的消费从大病重病用药到慢性病用药再到一般疾病用药都会受到拉动。

房地产:维持调整

行业景气度:

政策支持度:

市场关注度:

政策解读:央行“10・22房贷新政”和近期持续降息,“国十条”中提出“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条款。

行业综述:尽管2008年年底时段,国家对于房地产的支持力度在持续加强,但中金公司在行业年度策略投资报告中表示,房地产仍将在未来两三年内维持中期调整态势,不过2009年下半年有望企稳。

中金公司认为,现阶段政策意向的放松有利于行业软着陆。总体而言,经过一年调整,目前房地产泡沫并不很严重,供给总量仍旧不足,未来需求潜力仍很大。结构性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不过,9000亿住房保障投资计划将会缓解这一问题,从结构上纠正房价过高问题。

此外,央行近期大幅度降息也将提高居民对房产的购买力。中金公司认为,利率下调带动了住房按揭贷款利率的下降,购房者支付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同时,中金公司认为,国家对维持房地产行业稳定的态度明确,因此预计后续仍将有利好房地产业的政策出台,主要是可能涉及改善性住房政策放松、二手房交易税费下降和提高开发商融资能力等方面。

另外,就估值而言,中金认为目前行业已趋近合理。A股2009年平均市盈率为13.6倍,基本上处于历史低点;两市除龙头公司估值仍然偏高外。二、三线地产股的安全边际已开始浮现。

钢铁:钢价将呈现低位震荡态势

行业景气度:

政策支持度:

市场关注度:

政策解读:受益于“国十条”加快铁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钢材的采购。

行业综述:尽管基础建设大投资对钢铁行业的推动作用与工程机械行业类似,但钢铁行业又被众多机构认为是2009年景气度较不明朗的行业。

回顾2008年,钢铁行业可谓冰火两重天。上半年钢价一路暴涨,下半年钢材价格高位跳水。伴随金融危机引发的需求锐减以及钢价的跳水,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重点钢铁企业9月份销售利润率仅为1.4%,创近十年以来的最低。

进入2009年,钢铁行业将直接受益于4万亿政策的拉动。渤海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马涛表示,2009年钢材新增量为4000万吨,如果需求下滑减少量大于新增量,那么,总体来说钢铁行业还是下滑。并且2009年钢铁价格会呈现出低位震荡的态势。所以,2009年,在需求与投资的博弈下,钢铁行业并不具有明确的增长性。

旅游:受客流量下滑冲击大

行业景气度:

政策支持度:

市场关注度:

政策解读:受益于“国十条”第六条“支持服务业发展”条款。

行业综述:踏入2009年,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面临通货紧缩的背景下,属于可选消费品的旅游行业,受到经济下滑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安信证券苏慧分析师表示,旅游行业的景气度与宏观经济、消费者对收入的预期是否转好紧密相连,4万亿投资到底能对经济产生怎样的拉动,现在来看,还都是一个未知数。况且政策中,旅游行业的受益程度相对较弱,排在零售等行业之后,经济下行对旅游客流量的冲击是行业面临的最严重问题,预计2009年国内游整体将同比下滑2%,外国入境游将下滑8%。

她认为,2009年上半年旅游行业不会有太好表现,机会可能更多地集中在10月份。一方面10月份是旅游旺季,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宏观经济是否那时候已经见底,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否已经恢复,将是刺激旅游行业走强的最重要的因素。

家电:继续回落

行业景气度:

政策支持度:

市场关注度:

政策解读:受益于“国十条”第八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条款和政府“家电下乡”政策。

上一篇: 发育生物学研究 下一篇: 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