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6 16:31:26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篇(1)

中图分类号:F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010-02

1 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与不足

2007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跨越之年,特别是股市在经历了2005年的政策破冰和2006年的牛市运转之后,2007年上证综合指数全年上涨96.66%,深圳成指上涨166.29%。截止到2007年底,沪深两市的总市值超过了32万亿元,流通市值超过了9万亿元,投资者账户总数已经达到了1.39亿户。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中国的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成长和发展膨胀时期,市值由过去的3万亿元发展到今天的30多万亿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时期。但是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形成的是高度集中的以沪、深交易所并存发展的模式,银行长期抵押放款市场仅服务于安全性高、风险较小的国有企业和大型集体企业,造成大多数民营企业特别是风险大的高科技创业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不能通过银行借款获得资金。且从证券市场的发行主体来看,上市公司为获得证券发行资格,虚报会计报表,信息披露不规范,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部分持股大户常常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操纵资本市场,造成严重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发生。

我国资本市场有其不足之处:

(1)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初具规模,但资本市场的现状不能满足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各种类型企业的资金需求。第一,债券市场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于股票市场一直是“跛足”,债券市场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发行和交易市场割裂,尤其是公司债券,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更是发展缓慢,直到2006年,我国企业债发行规模才达到1008亿元,为历年发行总规模的近一半。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2006年贷款融资占国内非金融部门融资的比重依然高达82%,间接融资比重远高于直接融资。截至2006年底,我国债券市场余额为57455亿元(不包括央行票据),与GDP的比例为27.4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63.11%的水平,远低于我国股票市值与GDP的比例42.70%;我国债券市场中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分别占50.56%、44.19%、5.0%。企业债余额仅为2831亿元,与GDP的比例仅为1.35%,远远低于亚洲金融危机国家30%的水平。 第三,股票市场也存在着不平衡发展问题。一是虽然2007年沪深总市值已经超过我国内地GDP总量,与发达国家的比例相当,但因流通市值无论绝对量还是占比都相对较小,沪深股市总流通市值约9万亿元,仅占两市总市值的30%左右,股市结构亟待完善;二是股市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发展不平衡,削弱了证券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2)我国单一层次的证券市场规定了严格的上市条件,阻碍了中小企业通过证券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进入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须受到严格的上市条件限制(包括公司规模、盈利性等),大多数企业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沪、深市场的大一统、高门槛,致使高成长性的科技创业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由于风险太大和公司的盈利性等原因得不到资本市场的支持。这一切造成中小企业和科技创业型企业在我国融资困难,阻碍了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3)我国证券资本市场关于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存在着不足之处,我国只有单一层次的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尚未建立,沪、深主板市场门槛太高,企业往往由于一时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就有可能被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根据《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 ①公司的股本总额、股权分布发生变化,不具备上市条件; ②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 ③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④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有暂停情形第(1)项、第(4)项所列情形之一,经查实后果严重的,终止其股票上市。上市公司一旦被终止上市,容易造成资本市场动荡,打击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4)过多的行政干预不能体现证券市场的高度市场化的特征。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前10年主要是用行政手段管理,公司上市需要由自上而下的指标下达与自下而上的推荐相结合。这种管理方法与证券市场高度市场化的特点非常不适应,因此,今后公司的上市制度应该有所改革,凡符合条件的,可由企业自己申请上市,能否成功由市场决定,这样能通过资本市场的激烈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2 资本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

(1)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地行使资源配置功能。

资本市场的首要功能就是资源配置。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一般由四个部门组成,即企业、政府、家庭和国外部门。家庭部门一般来说是收支盈余部门,企业和政府一般是收支差额部门。盈余部门一般要将其剩余资金进行储蓄,而收支差额部门要对盈余部门举债,收支盈余部门将其剩余资金转移到收支差额部门之中去(雷蒙得・W・戈德史密斯,1994)。在现代社会中,要完成这种转化,曾经有过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即由计划经济性质决定的中央计划配置方式和由市场经济决定的资本市场配置方式。在发达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的主要配置形式,并且实践证明效率是比较高的。

(2)资本市场还起到资本资产风险定价的功能。

资本资产风险定价功能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资本市场也正是在这一功能的基础上来指导增量资本资源的积累与存量资本资源的调整。风险定价具体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这正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问题。资本市场的风险定价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3)资本市场还为资本资产的流动提供服务。

资本市场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提供资本资产的流动。投资者在资本市场购买了金融工具以后,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出售所持有的金融工具,这种出售的可能性或便利性,称为资本市场的流动。流动性越高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就越高。流动性的高低,往往成为检验资本市场效率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4)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分散和信息积累功能。

从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还起到的两个作用是风险分散和信息积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非充分有效的资本市场常常会变成经济发展的瓶颈。资本市场的信息积累作用有助于避免“有限制理性”而引起的投资决策上的偏差,从而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还有来自国外厂商的威胁。为了在这种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我国企业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然而,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资金。而且伴随着复杂的技术和大量的资本投入,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程度更高、范围更广。因此,投资者对这种项目往往采取非常保守的态度。为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技术、资本密集型项目,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散和共担” 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组合来分散其投资风险。

(5)高效的资本市场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从理论上说,有效率的资本市场可以加强储蓄动员能力,优化配置资本要素,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经济发展是伴随经济结构变化的经济总量扩张的过程。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资本的形成与扩张至关重要。美国经济历史学家恩格思・麦迪逊教授在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和政策》一书中,系统地考察和分析了1950~1965年间22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在这22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5%,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5%,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0%。因此说,在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资本来源于投资,投资取决于储蓄的规模及转化效率。扩大储蓄的源泉,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储蓄,有效地消除或减轻投资的储蓄约束,加快资本形成与扩张的速度与步伐,并正确处理好国内消费与储蓄的关系,使之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对经济发展是必须的。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完善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

3 完善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由于资本市场对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我国资本市场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资本市场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以促进我国经济的顺利增长。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推动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规范法律框架,完善交易规则,整合现有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促进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市场良性互动;不断扩大股市和债市的市场规模,丰富金融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2)必须积极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实现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表现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背离,这并非否定了股市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反映的“晴雨表”这一命题。出现这种背离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市场本身存在着诸多的制度不健全和功能不完善之处,使我国资本市场在运行过程中潜在着很多深层次和结构性的矛盾,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症结在于股权分置问题。

(3)要重视直接融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推进公司债市场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必须依托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提高市场深度的基础还在于全方位开展中国资本市场以效率为导向的创新改革,包括建立合理的多层次的市场结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发行上市以及股指期货等具有不同功能的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推出,继续提高市场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不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约束,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等。总之,创新是增强市场活力的源泉。

(4)顺应国际化趋势,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对于一国资本市场的价值形成、流动性的提高、制度的完善等多个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要努力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深化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融资方式向市场化方向迈进;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信息披露,增进投资者信心;逐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来说,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魏巍,甘茂智.东亚资本市场在经济起飞时期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6,(5).

[2]赵晓雷.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N].文汇报,2004-2-16.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篇(2)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意识形态 还原 中国实践 研究

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在为市场经济进行辩护的过程中,则是将市场经济当做资本主义本身的内在行为与意识结构,以此来理论来臆造出基于市场经济下的意识形态神话,而这一理论提出的根本在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线借助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效应,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辩护。而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如何打破资这一市场经济意识形态,还原其在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中的现实意义,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一、市场经济意识形态与本质还原

事实上,西方资本主义所提出的市场经济论,其本质上就是借助市场经济来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进行辩护,因市场经济给整个经济与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资本主义国家妄图来拓展自身的资本主义论调,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密切相连,以营造出二者互相依赖、紧密相连的历史合理性,认为这是一种天然且永恒的关系。市场经济从诞生之初,就指向了封建社会,其本质上就是以市场经济来赋予资本主义制度以优越性,因市场经济不可取代来证明资本主体制度无法取代,将市场经济完全作为资本主义本身的内在意识结构。

而基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论”下,马克思则将这一意识形态神话打破,借助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所给出的平等自由竞争这一理念,将这一理论的意图与阶级的本质进行了揭示与批判,这一把资产阶级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形式的论调,马克思则从历史唯物主义下给出了辩证分析,并指出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与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存在的正当性与局限性都符合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市场经济对人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双重影响意义,是人在实现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历史发展阶段,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下,市场经济在人类与社会发展中所带来的影响作用,无疑是被资本主义进行了放大化,但是,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样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产生,并在历史发展中间消亡。在此过程中,需要明确现代社会、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三者间的发展逻辑关系问题,简而言之,现代社会的发展在逻辑层面上而言,则容括了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逻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则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而进行开展的,所以隶属于基本社会形态,而市场经济则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来展开的交易行为与生产关系,所以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而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间虽然存在重叠与交叉,但是二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在对现代社会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市场与市场经济间存在着发展的耦合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承认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致使将二者的同步发展性进行了揭示,市场经济本身并非独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在物质生活不断充实的过程中,市场经济随之也就实现了迅速发展,相应的关系网络随之得到扩展,而资本主义则是这一发展过程的受益者。而基于社会发展角度下,市场经济则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实现发展的,即使资本主义走向了消亡,市场经济只要还有未完成的历史任务,则依旧会不断前行。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社会发展需要与市场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坚持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使其能够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分析中看出:

(一)历史性

从我国社会发展历史角度来看,发展社会主义,是当时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这一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社会主义的一个关键步骤。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作为支撑,这一过程中,社会经济选择怎样的发展机制,是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关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能够为这一制度创造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从而保证我国社会建设能够朝着富强、民主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同时,市场经济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体制,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

(二)价值性

从价值性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保持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深化社会发展,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性,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会导致社会分化问题出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坚持“共同富裕”这一发展目标,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建国之初存在的贫穷问题,使国家、人民能够朝着富强的方向迈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应用,虽然导致了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化,但这种贫富差距并非是经济体制造成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基本制度规范不到位、利益再分配存在局限性、权力腐败等问题导致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具有一致性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和分化问题。

(三)总体性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注重从总体角度出发,对各个部分影响因素进行把握,这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进步必须把握的一个要点问题。总体性的发展理念,要注重把握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需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方向进行把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使公平和效率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效体现;第二,把握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能够对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机制以及社会主义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保持协调;第三,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存在的核心问题,协调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把握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而协调经济体制与社会发展的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发展这一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的历史阶段下,社会主义国家在选择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下,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赋予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神话,发展市场经济是包括中国在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现阶段的理性选择,这一选择并非意味着永恒,而是随着人类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刘荣军.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还原与中国实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2.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篇(3)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然而160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在全世界依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使得许多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断产生了怀疑,动摇了我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那么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从哪里来?资本主义何时才会走向灭亡?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增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毫无疑问的是,资本主义的灭亡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本文将从全球市场的视角来论述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一、全球市场及其发展

 

所谓全球市场,指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换和流通,在这一过程中各国的市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市场总和。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解,全球市场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生产力,同时创造出与这一生产力相适应的全球市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发展阶段,在这些发展阶段中,资本主义开拓全球市场的方式呈现出诸多变化。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从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在西欧诸国兴起到19世纪末,这一阶段通常被认为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原来局限于地中海和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开始向全世界拓展。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主要是以武力的方式开拓全球市场,他们迫使落后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打开了国门,并与其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疯狂的进行殖民掠夺和商品倾销以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打破了落后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他们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比如,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在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也被列宁称之为帝国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为了适应各国资产阶级开拓全球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生产开始走向相互依赖、相互结盟,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列宁曾经对帝国主义时期作了一个总的概括:“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瓜分世界领土,本质上就是对全球市场的争夺。由于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想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全球市场,就只有发动战争,这也是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之所在。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也被许多学者称为“后帝国主义”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产物,是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应对经济危机的深化、缓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必然结果。由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与追求,所以资本主义争夺全球市场的方式也由此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武力压迫为主转变为以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手段施加压力,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在市场相对稳定、劳动力廉价、消费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设立公司,投入资本以赚取超额垄断利润,展开了对新兴市场的争夺战。

 

二、全球市场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上文对全球市场及其发展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全球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在本质上就是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全球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维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一点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证。

 

1、资本主义国家内部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自身所不能克服的,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今天,资本主义依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那是不是意味着资本主义克服了自身的基本矛盾呢?本文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失,只是由于全球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暂时缓解和掩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有两个表现形式:一是个别企业生产经营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生产的盲目扩大的趋势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首先,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矛盾依然存在,但是却没有引起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产品过剩,引发社会危机,这是因为由于全球市场的发展,商品的销售早已超过一国的界限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所以国内的过剩产品可以销往其他的不发达国家。虽然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但是企业却可以根据全球市场的动态从事生产。其次,生产盲目扩大的趋势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得到了有效缓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解国内矛盾,将其在广阔的全球市场中赚取的垄断利润用于提高国内工人的工资,以提高劳动群众的支付能力,缓和国内的贫富分化等问题,维持社会稳定。

 

2、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全球市场的过程中,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斯大林也曾对此有过论述:“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市场的斗争以及它们想把自己的竞争者淹死的愿望,实践上是比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更为剧烈”。然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旋律,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并没有再因为争夺全球市场而爆发战争,仿佛矛盾都消失了,其实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只不过是因为在现有条件下可以采用非战争手段来争夺全球市场。

 

首先,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商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需要采用战争手段就可以占领全球市场。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获得了解放,他们迫切要求进行国家建设,发展经济、科技、文化事业,所以他们愿意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输出商品和资本提供了有力条件。最后,由于国际分工的分化,不同的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各国之间需要进行交流和合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贸易,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会轻易爆发战争。

 

三、当今全球市场的发展及其未来走向

 

1、当今全球市场的发展

 

今天各国对全球市场的争夺依然激烈,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人力费用越来越高、大气污染严重、产业转型升级等原因,导致一些外企工厂纷纷离开中国,前往东南亚或者印度等地区办厂,加大了对这些地区的市场争夺。与此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过去我们重视的更多的是“引进来”,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经济,而现在我们更加重视的是“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开拓全球市场,扩大发展空间。比如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开拓全球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体现;还有所谓的中国和美国在非洲的“争夺战”,也体现了当今争夺全球市场的激烈程度。

 

2、未来走向

 

伴随着全球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剥削已经拓展到了全世界,开始出现全球垄断。与此同时,全球无产阶级也开始逐步形成,这两点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时代的消亡提供了可能。

 

(1)全球垄断

 

全球市场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资本开始在全球剥削,形成更高的剩余价值,甚至形成全球垄断,而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重要形式之一,我们可以透过跨国公司来看当前的全球垄断现象。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中国“出口手机占全球市场的比重接近八成,但巨额利润都归属国外巨头,众多中国企业还赚不到1%的利润”,“目前全球手机市场99%的利润都被苹果、三星两家公司赚去”。可见,像苹果、三星这样的跨国公司己经形成了全球垄断,在全球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2)全球无产阶级形成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篇(4)

在党中央全会通过的文件中,以一定的篇幅专门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要求,作出规划,进行部署,这是第一次。它具有空前的意义。对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必将产生重要的推进作用。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篇(5)

中图分类:A849.1;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1―0018―04

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本来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的突破,是思想解放的成果。然而,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并制定“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改革最终使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追求,是需要通过持续的思想解放才能逐步完成的社会主义现代转向。

从逻辑上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合理性的论证有多严密,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就有多困难;况且,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已逐步与庞大的社会实践过程联系在一起,它所生成的既得利益结构使朝着市场经济的每一步转变都意味着社会成本的付出。这种社会主义从原创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身,由于只能在渐进过程中进行,相应要求这种递次推进方式体现理念的高度一致性:总目标是在现代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总路径是建成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总原则是坚持实事求是下不断延伸的思想解放。

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实践上至少需要依次回答三个基本问题,而后者所内蕴的思想解放要求也相应涉及到三场观念更替。

一、社会主义国家可否运用市场经济方式发展生产力

按照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社会主义应该取消商品经济。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商品经济导致生产元政府状态,会形成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二是商品经济运用自由竞争方式解决人们的利益分配问题,使用的是劳动能力尺度,由于人们在劳动能力方面存在着不同,这种方式势必导致两极分化。有鉴于此,他们主张采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取而代之:一方面能够避免经济危机,另一方面能够实现财富的平等分配。

包括在内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努力恪守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原则,即便是在非采取商品经济不可的领域也小心翼翼地予以限制。这种实践模式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自身的发展高峰,社会主义国家运用计划经济一度拉近了与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距离,在若干领域甚至有所超越。问题在于,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酝酿生成的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新型科技革命,也正是在50年代度过了成熟期,并于60至70年代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单就这场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之间关系的影响而言,首先,资本主义显著拉大了与社会主义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差距。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能力推出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政策,大大缓解了阶级矛盾,并使阶级斗争目标从政治诉求转向经济诉求;另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能力为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拓展提供后援,缓和了市场失灵的破坏程度,使经济危机后果从社会灾难危局转向经济滞涨状态。其次,原子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两种制度的攻守格局。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很难再运用战争方式改变对方的社会制度,双方的对峙客观上需要在“和平”前提下去竞赛“发展”速度。

而此时,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对民众生存需要问题的逐步解决,人们的需要越来越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物质生产的结构与层次越来越复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变得越来越不易把握,计划经济的独力解决资源配置的潜力正步入尽头,无论是走在前面的苏联还是随后的中国,都遇到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难题。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变化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在意识形态上的论战,尤其是中国身陷“”困境,使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在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面前,社会主义相形见绌,中国已很难按计划经济原路走下去了。但能否改走市场经济道路,仍然存在很大争议。

邓小平理论打破了这个僵局,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它启动的理论资源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则:人们能够认同的事实是运用市场方式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运用计划方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快。当单一计划经济无法解决发展难题,致使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扩大了与资本主义的差距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逻辑判断就能够推动社会主义向富于效率的市场经济方式倾斜。应该说,还有两个辅助原因促成了中国改革对市场经济的选择:一是当代人类拥有系统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检验的发展模式只有两种,要么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体,要么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如欲选择只能非此即彼;二是在计划经济框架内所推行的“抓革命、促生产”方式陷入失败,经济上的危局正在使社会主义的政治合法性受到严重挑战。

在一定意义上,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不是在理论逻辑上发端的,而是采用了简明的事实逻辑: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既然市场经济帮助资本主义取得了比社会主义更快的发展成绩,既然社会主义肩负了赶超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那么,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选择能够实现更快发展的市场经济呢?

自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全社会特别是管理层和知识界高密度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要限制并最终取消商品经济的原则可谓深入人心。中国通过改革逐步走向市场经济,既与上述政治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有关,肯定也与邓小平个人的政治能力与胆魄是分不开的。尽管如此,邓小平仍然需要把市场解释为“手段”――不管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使用的“手段”,还是它本身就属于“手段”――并启动“不争论”的政治屏蔽功能,这才呵护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航船避开意识形态的狂风暴雨起航。

邓小平所推动的思想解放成功地迈开了朝向市场经济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通过实践证明自己赢得了时间。然而,后来的事实表明,该来的一定会来,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肯定,还是列宁、斯大林、对商品经济的限制,都具有自身的合理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助于邓小平的政治智慧,避开了集中问难所可能造成的被扼杀于摇篮的命运,但它要成长就需要一一面对所有的逻辑诘问。

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不到十年,中国社会就涌现了一个人数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的民营企业家群体。按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他们的经营行为立足于大量雇佣劳动基础之上,具有显而易见的剥削性质。面对这种新的局面,能否继续把市场经济说成是“手段”,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能否继续朝着市场经济方向前行,就成为需要立即回答的问题。

二、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而言是否仅仅属于“手段”

邓小平肯定市场与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众所周知,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与特定性质生产关系相联系,选择了其中任何一种都意味着选择了它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因此这种选择同时带有建构特定生产关系的目的意义。而按照他们的判断,商品经济将带来两极分化的社会后果。恩格斯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再清楚不过地证明……商品生产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就转变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即使我们排除任何掠夺、任何暴力行为和任何欺骗的可能性,即使假定一切私有财产起初都基于占有者自己的劳动,而且在往后的全部进程中,都只是相等的价值和相等的价值进行交换,那么,在生产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中也必然要产生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被一个人数很少的阶级所垄断,而另一个构成人口绝大多数的阶级被降低到没有财产的无产者的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思显然是,在商品生产的最初阶段,即便劳动与占有权是一致的,占有权直接表现为对自己劳动产品的占有权,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商品交换也是劳动与劳动之间的平等交换,但商品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仍将逐步使劳动能力强的人拥有更多的财产占有权,而劳动能力弱的人则减少甚至丧失这种财产占有权;一旦前者把自己占有的财产分解为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并且使后一种占有权与雇佣劳动现象结合起来,就会导致剥削。应该说,在中国改革经历了市场经济的一段时间发展后,人们目睹了私人资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事实,对上述结论并不持怀疑态度。

尽管如此,仍然没有理由否定邓小平关于市场与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的结论,因为邓小平的表述并不具有排它性,即并没有因其是“手段”而就断言其一定不具“目的”意义;换句话说,市场与计划既可以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又可以都是体现各自生产关系的“目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从客观情况看,邓小平之所以突出地强调市场与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方面的含义,主要是因为人们在此以前仅仅注意到它们与经济关系性质这一“目的”的联系,而忽略了它们还存在着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的含义。至于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在什么情况下二者主要体现为“手段”,又在什么情况下主要体现为“目的”,要视社会生产力水平来判断:就社会主义应该拥有超过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而言,当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已经超过或达到资本主义水平的时候,需要突出计划或市场所具有的目的即生产关系的规定性,而没有达到这一标准的时候,需要突出其手段即生产力的规定性。

从逻辑上认识上述结论的辩证转换关系,需要一般地承认在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始终是主动一方,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如果社会主义没有达到超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就很难建立真正超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即便是在政治制度和发展方向上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地位,仍然不能全面地体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具有先进性,借鉴资本主义所形成的某些生产关系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但这种生产关系并不简单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它不仅包含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要素,而且不断在运用市场经济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政治张力。

这一轮思想解放的中心任务,是把已经呈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市场经济辩证解读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即视为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既然代表着在社会生产力方面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既然资本主义运用市场方式保持了对社会主义的领先生产力,那么,社会主义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任何创新,都应该是对市场经济扬弃的结果。这意味着,社会主义不仅必须学会运用市场方式发展,而且在获得市场经济效率的同时,需要同时承担其伴生的贫富分化后果。然而,市场经济从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手段开始,却衍生出与共同富裕目标相悖的经济关系现象,中国改革何去何从再度成为重大考验。

提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而在实践中允许民营企业家入党,缓解了针对生产关系性质问难所导致的对市场经济选择的否定。如果说邓小平所推动的思想解放主要解决了中国改革选择市场体制的问题的话,那么,所推动的思想解放主要解决了中国改革坚持市场方向的问题。

但事情并不算完。当中国选择的市场经济体制衍生出贫富分化现象时,一旦使改革戛然而止,固然将使振兴社会主义的努力前功尽弃,但如果听其自然发展,则势必与资本主义归于一路,同样将昭示社会主义的失败。面对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者取也难,弃也难,只剩“改造”市场经济一条道了,这意味着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去探索人类前所未遇的一道难题。

三、社会主义能否形成优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

回答这一问题最为关键,它涉及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整评价。可供选择的答案有两个:一是能,即改造市场经济,实现市场经济基础上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模式转换;一是不能,即最终放弃市场经济,在生产力发展至一定水平转而向计划经济回归。这两种回答的共同点是都认为社会主义不能简单地套用现有市场体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从实际上分析,即便社会主义选择后一种答案,并成功经历从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回归,也很难是本来意义上的计划经济。首先,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行计划经济的前提条件,需要具备生产资料公有制,才有严格意义的计划经济。而要变现在的多种经济成分特别是已经占很大比例的私有制为公有制,只能走类似社会革命的道路。其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规则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制定的,中国曾费尽心力进入这一规则体系,如果变回计划经济将付出巨大代价。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如何看待经济体制的本质。一种良性经济体制应该体现出对发展的激励功能,因为人类只能通过发展来满足自身不断上升的需要。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强调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能够通过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的普遍需要。按照这一尺度,计划经济呈现出的发展理念具有某种局限性。首先,它通过消除或避免由于生产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浪费来实现事实上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对既定生产力的充分利用;其次,计划经济虽需要提出具有积极意义的发展规划,但其生成所运用的智力往往只与管理者有关,不仅不具有广泛的动员性,而且包孕着主观失误的风险。而与之相比,市场经济通过利益竞争使人们的积极性被普遍调动起来,客观上造成了各尽所能的局面,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

问题当然在于,市场经济存在着自身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利益诉求、 多样文化背景、多种发展水平的主体共处一个大舞台,依靠单纯的市场调节配置资源会遇到很多困难。主要因为:(1)市场的成熟程度不同导致规则的不尽相同。(2)市场主体价值观不同导致行为选择的不尽相同。(3)市场行为的经济性而市场主体所具有的政治性导致信息的遮蔽现象。当然,还可以罗列更多。互联网时代虽从技术角度提升了人们掌控信息的能力,但由于主体间的差别,总起来看,应该说市场反应的周期在拉长,反应的精确度在降低,市场失灵的情况更加频繁出现。拥有强大行政资源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经济角色,很可能成为全球化市场上缓和危机状态、消减重大弊端、降低运行成本的合理选项。

现在看来,人类追求自身行为合理性的制度建设努力需要不断调整。在人们主要追求满足生存必需品的时期,需要和生产之间的一致性比较容易作出判断,计划经济具有合理性;而一旦需要上升为发展性质而与个性化消费联系在一起,计划经济就变得捉襟见肘了,此时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功能就成为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方式;当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时候,国家作为经济主体出现,客观上提出了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的某种结合问题。尽管如此,对中国而言,也需要经过一般市场经济的训练。在一定意义上,自由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体现了现代经济机体的微循环功能,它越是自动发生自动矫正,人们以此为基础的宏观调控就越具合理性。

在改革3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可能选择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增加计划经济的内涵,并最后建成一种兼具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主导性作用的新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目标,应该被看作是改造原生态市场经济的开始。按照这一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形成大体需要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市场机制在渐进展开过程中,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则针对市场机制不易作为、不能施为或失灵所在发挥辅助作用。第二阶段,在坚持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国家宏观调控可以在继续发挥辅助作用的同时,逐步地在教育等民生领域行使主导作用。第三阶段,当社会生产力赶上或接近发达资本主义水平的时候,社会主义有望通过公有制基础上计划经济完,成对资本主义的最终超越,但这时的公有制很可能将从物质形态转变为精神形态,而计划经济很可能变成计划消费,即从生产领域转变为生活领域。

多种事实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第二阶段的开始。按照笔者理解,只有承认上述全部三个阶段,特别是肯定第三阶段的客观存在,才能准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方位。对所谓第三阶段的认识,能够帮助人们判断第二阶段的历史性任务。显然,从理论上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的必然性,需要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获得突破,其中的要点包括: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篇(6)

(一)“资本逻辑”的幻象及其本质内涵所谓资本逻辑,在马克思的语境下是特指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也是一种生产关系。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资本逻辑内在包含了资本和劳动及其关系的两个方面。马克思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本质的意识形态偏见,这种意识形态偏见把资本视作“进行新生产的手段的积累起来的劳动”。古典经济学家遮蔽了资本得以获得其自身增值的固有前提这一隐蔽且至关重要的问题。“任何资本都是一些商品即交换价值的总和,但并不是任何一种商品即交换价值的总和都是资本。它成为资本,是由于它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力量,即作为一种属于社会一部分力量,通过交换直接的、活的劳动力而保存并增大自身。除劳动能力以外一无所有的阶级的存在是资本的必要前提。”资本的本质并不是作为生产条件积累的劳动(例如厂房、机器和设备),而是“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对象化的劳动支配直接的、活的劳动,积累的劳动才变为资本。资本的实质并不在于积累起来的劳动是替活劳动充当进行新生产的手段。它的实质在于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资本对劳动的抽象统治,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对工人劳动力的无偿支配和暴力统治,就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统治力量的增加”。马克思把资本逻辑(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进一步界定为:“资本只有同劳动力交换,只有引起雇佣劳动的产生,才能增加。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只要在他增加资本,使奴役它的权力加强时,才能和资本交换。因此,资本的增加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增加。”

马克思把对共产主义的未来期待奠定在对构成现代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物质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资本与劳动的关系)的深刻揭示和批判。这种经济关系既是资产阶级生存及其阶级统治的基础,又是工人阶级遭受奴役的根由。具体来说,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运作机制,是以牺牲个体自由个性为代价换来的无人身理性的经济单向度发展,人被物化的生产关系所统治,而不是个体支配其所生产的物。资本主义开启了现代社会的帷幕。现代社会与以往社会的根本不同在于,其社会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与矛盾悖论。这集中体现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对资本逻辑的深刻揭示和社会历史批判上。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洞察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刻悖论和隐匿着的不平等。资本主义下人的生活状态被马克思描述为“个人受抽象”统治,即“在发达的形态上表现为物的限制即个人受不以他为转移并独立存在的关系的限制”。如果说,前资本主义的阶级社会,个人是受社会权贵、等级制度等统治的话,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受到一种类似“看不见的手”规律(市场交换和资本)的支配。市场在一般经济学看来,只反映了流通的领域和资源配置的手段。但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恰恰是要揭示出被自由竞争表象所遮蔽的真正面纱。资本主义下的个人财产关系都被纳入市场逻辑(竞争和交换)的强制与命令之中。市场逻辑背后反映着财产关系的维系和占有只能通过市场表现出来的自由竞争和交换机制。这种机制和竞争被作为理所应当的事实而被接受。“各个人看起来似乎独立地(这种独立一般只不过是错觉,确切些说,可叫做———在彼此关系冷漠的意义上———彼此漠不关心)自由地互相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互相交换;但是,只有在那些不考虑个人互相接触的条件即生存条件的人看来(而这些条件又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它们尽管由社会产生出来,却表现为似乎是自然条件,即不受个人控制的条件),各个人才显得是这样的。”这个相互接触的条件指的是:市场竞争和交换把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社会现象加以混淆了。社会财产的私人占有并非具有天然的合理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私人占有是以牺牲和占有一部分个人的财产为前提的,私人占有背后隐藏着对他人财产的剥夺和对社会生产力的无偿占有。这个问题恰恰被标榜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所遮蔽和掩盖起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树起了一条鸿沟,这条鸿沟被市场和交换中介。作为每个人需要总和的社会需求被市场需求取代,市场需求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这种利润最大化原则被标榜为社会原则,而每个人真正的需求却被物化和市场中介化了。个人是被市场建构起来的碎片。个人的需求表现为资本获利的需求,个人的自由表现为资本之间竞争的自由。在市场竞争中,自由的个人变现为资本获利无限制的自由。马克思揭示了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不过是在资本统治基础之上的自由发展,这种基础上的个人自由同时也是最彻底地取消任何个人自由,而使个性完全屈从于这样的社会条件,这些社会条件采取物的权力的形式,而且是极其强大的物,离开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本身而独立的物。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的上述现象集中体现了“资本逻辑”的幻象。“资本逻辑”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社会幻象,是一种对社会矛盾的真正遮蔽,它深刻折射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个人生存状态的异化,揭示了作为个体主体性表征的社会生产力被少数人垄断的社会历史现实。物的依赖关系无非是与外表上独立的个人相对立的独立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与这些个人本身相对立而独立化的、他们互相间的生产关系。这种物的关系在人们观念中体现了对市场、资本原则的无条件肯定。现代世界中,人的关系则表现为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纯粹产物。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都被“资本逻辑”浸染。我们这个时代是被资本的形而上学所统治,以市场竞争和交换为表象,以利润增值为表现的资本逻辑代替了一切个人的感性生存方式。在自由竞争中自由的并不是个人,而是资本。只要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还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所必需的、因而是最适当的形式,个人在资本的纯粹条件范围内的运动,就表现为个人的自由。然而,人们又通过不断回顾被自由竞争所摧毁的那些限制来把这种自由教条地宣扬为自由。“资本逻辑”既构成现代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又为现代社会自身的毁灭埋下了伏笔。资本运动的外在形式表现为自由竞争,自由竞争又被标榜为摆脱外在束缚个人自由的绝对形式。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逻辑悖论体现在资本逻辑内在固有的矛盾和对立,资本的本性是私人占有财产和利润的最大化,但资本自身的发展一方面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另一方面却为自身的发展设置了无可超越的障碍。现代社会的这种生产悖论决定了它自身的发展充满了各种偶然和不确定因素,最终将走向不可避免的危机。“资本本身是处于过程中的矛盾,因为它竭力把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又使劳动时间成为财富的唯一尺度和源泉。资本唤起科学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同样也唤起社会结合和社会交往的一切力量,以便使财富的创造不取决于(相对地)耗费在这种创造上的劳动时间。资本想用劳动时间去衡量这样造出来的巨大的社会力量,并把这些力量限制在为了把已经创造的价值作为价值来保存所需要的限度之内。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个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对于资本来说仅仅表现为手段,仅仅是资本用来从它的有限的基础出发进行生产的手段。但是,实际上它们是炸毁这个基础的物质条件。”

(二)“资本逻辑”回归属人世界让资本回归到属人的世界,在充分释放资本的社会生产力潜能的同时,彻底瓦解资本自身的逻辑悖论和怪圈,真正使资本和劳动在社会生产和历史的运动中达成历史性和解,使社会生产从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向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生产的转变,在发展资本的同时超越资本,最终使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支配社会生产力和他们自己的社会关系。共产主义的历史生成和资本逻辑的瓦解是同一个过程。1.共产主义为未来社会的形成提供了路标指引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式思辨设想,而是一种历史的运动趋势。共产主义不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非正义和不完善给予修复和规范,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全新的社会经济组织和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主义逻辑与资本逻辑完全具有异质性。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以资本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形式),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这些前提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资本逻辑造成了社会生产和消费脱钩的潜在危机,进而造成了市场规律(物)对个人生活的抽象统治。超越资本逻辑的根本前提只有奠定在社会生产逻辑的基础之上,这种生产不是以资本为生产形式的社会生产,而是以社会化的个人的需要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但是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表现为资本通过对他人(无产阶级)劳动时间和社会生产力(生产技术和科学工艺的进步)的无偿占有和剥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个体创造了大量非劳动的自由时间,这为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广阔余地。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不是把由科技发展带来的非劳动自由时间带给所有劳动者,而是少数非劳动者。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资本用技术和科学的一切手段来增加群众的剩余时间,它的财富在于占有剩余劳动时间,它的直接目的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现代社会生产力给予个人的自由劳动时间应被工人自己支配,而不是与工人自身相对立(被资本用来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衡量社会财富的尺度将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被所有人自由支配的劳动时间。社会财富生产将以所有劳动者富裕为根本,社会个人的需要将成为必要劳动时间的尺度。劳动时间将不是作为与剩余劳动的对立意义上才存在,财富的生产不是建立在一部分贫困的基础之上,个人将从劳动时间中彻底解放出来,每个人将真正解放自己,而不是沦为劳动的奴隶。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才能更深入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的实现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句话的含义。共产主义的历史运动,对迄今为止各个人交往产物和前提的占有,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共产主义为人的个性解放创造了社会历史条件。这里马克思强调的重点不仅仅是共产主义实现所需要的经济前提,而是更强调了联合的个人对物质条件占有和支配及其所需要的前提。物质条件不会直接给予个人,这需要革命阶级意识和主体能动性,即在于对资本逻辑关系、私有财产关系和市场意识形态的根本解构。这种主体能动性又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共产主义并非是现成的可以实现的社会理想,而是一个历史和长期的过程。“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够了。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历史会带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我们在思想中已经认识到的那正在进行自我扬弃的运动,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和漫长的过程。”共产主义是对资本生产力的真正占有和向人本身生产力的回归。共产主义彻底瓦解了以盗用他人劳动时间为形式的财富生产,瓦解了以交换价值衡量使用价值的市场幻象。共产主义下的社会财富“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劳动,也不是人从事劳动的时间,而是对人本身的一般生产力的占有,是人对自然界的了解和通过人作为社会体的存在来对自然界的统治。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因而交换价值也不再是使用价值的尺度。”2.共产主义反抗资本、市场和私有财产对人的真正感性生命的占有和剥夺共产主义真正切中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及其症结所在。这个根本问题的症结就体现在“资本逻辑”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渗透上。共产主义使个体不再成为“私有财产的规定”,个体真正从劳动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全部运动,既是这种共产主义现实的产生运动,同时,对他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未来社会将是基于每个人的需要和兴趣重新占有自身的劳动产品,消解资本、市场对人的需要的调节和控制,使人真正成为自身和主体。共产主义运动将带来人们对自身感性存在基础的真正认同,这将是从根本上超越资本逻辑和市场意识形态幻象。共产主义要扭转由资本生产带来的社会关系的根本扭曲,带来全新的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真正人的感性生命的生成正是从作为统治力量的异化形式出发,这种出发点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从对“资本”的扬弃和超越出发。共产主义超越资本逻辑的现实合理前提正在于:他从资本、私有财产和个人发展的历史辩证运动中寻求新社会运动的历史趋势和未来前景。这使共产主义远离一切乌托邦式的抽象遐思。共产主义反对资本和市场对人感性生命的剥离和占有;共产主义不是纯粹思想的事业,而是反抗资本逻辑的历史运动;共产主义要打破资本逻辑统治个人的逻辑悖论:劳动并不是为每个人设定的天职,资本不应成为每个人公认的普遍性观念和力量。资本和市场本身并不能带来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必然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逻辑被超越便具有了合法性根基。共产主义试图弥合现代资本主义由资本逻辑带来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和对抗。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自由竞争的范围内,“个人通过单纯追求他们的私人利益而实现公共的利益,或更确切些说,实现普遍的利益,那么,这无非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下他们的相互压榨,因而他们的相互冲突本身也只不过是发生这种相互作用所依据的条件的再创造。”[7]181共产主义不是宗教救赎和单纯思想的事业,共产主义更不是基于完美人性的理想预设,历史运动和发展体现共产主义的不断生成。超越资本逻辑的未来社会是:人成为人自身,成为自身感性生命的真正占有。

二、探索超越资本逻辑的时代难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有关未来理想社会下超越资本逻辑的思考实质上就是人类历史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和可能性问题。自从马克思去世后,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决定了必须重新思考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现实策略。正如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梅扎罗斯所指出,全部历史复杂性中的趋势的出现和展示的历史现实性,社会主义进攻的历史条件和现实,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理论[8]1094-1097。梅扎罗斯把第二国际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去革命和政治改良主义和前苏联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界定为资本逻辑对劳动统治的新形式。他试图探索实现未来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进一步完善马克思有关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思考,并提出了在20世纪末期社会主义超越资本逻辑的现实道路和具体规划。在他看来,面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实,面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土崩瓦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不会自动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照搬马克思当年对资本主义的思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具体分析,马克思没能在自己的理论框架中对全球资本的大为改进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根据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和现实社会主义出现的新问题重新思考和激活马克思关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思考,从而真正彰显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时代价值意蕴。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思考没有系统地出现在他的著作中,《哥达纲领批判》只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下经济政治制度的原则性思考,而没有具体展开实现的具体经济制度安排。“马克思成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根本变革的最终目标,却没有成功地证明实现该目标所应采取的方式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能够提供比抽象的信仰更为具体而实用的东西吗?”

梅扎罗斯对马克思关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给予了富有时代感的当代阐发。超越资本逻辑的未来共产主义要求彻底解构资本对劳动统治的社会根源,建构和巩固联合生产者的自主活动来调节全社会的生产和分配,最终消解资本以各种形式对劳动的命令和无形统治。针对以上问题,梅扎罗斯提出了以下具体超越资本逻辑的解决对策:第一,经济生产和制度安排实行将生产的客观条件一开始就作为真实的财产真正被劳动者所支配和使用,而不是简单以“集体财产”形式归于国家权威的控制之下。第二,国家作为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执行机构,同时代表国家实行经济政治职能的官员和政党本身必须接受监督。同时,资本家作为资本人格化的代表也应当受到社会的监管,以免出现资本以政治控制和强迫手段榨取剩余价值。第三,作为社会新陈代谢的调节者不能是基于个人主观选择的“效用最大化原则”,也不能是排斥人的主观需要的以客观规律面目表现的“直接意志”(康德的“绝对命令”、黑格尔的“世界精神”和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梅扎罗斯在提出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安排的原则后,还提出了重建社会主义的会计制度、激励制度等具体的经济措施。我们这里不做详细分析。重要的是,如何借鉴他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思考,具体思考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逻辑统治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探求超越资本逻辑的具体道路和措施。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两极分化和剥削问题是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发展市场、引进资本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资本对个人的抽象统治。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人们经济活动过程的“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观念中,也出现在经济活动中劳动者的正当利益被少数人非法无偿占有的现象。具体来说,经济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唯一生活,人们变成他自己的资本家,现实的人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本质属性被想象为和抽象为仅仅是经济生活规定的人。这样的社会生活不是体现为人自身的生活,而是资本自身的生活,一种物的生活。这样的人越来越远离生活,变得越来越抽象。社会公共资本和公共利益不断被私人资本和少数私有者侵占,在市场经济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被少数承包人挪用等现象屡见不鲜。资本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发动机,成为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重要调节手段和生产机制。不可否认,资本已经入侵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各个方面。资本、资本家和工人及其相互关系是资本主义的核心构架。具体来说,资本主义体现为通过循环和积累并以占有劳动力不断获取利润的运行规则而具有社会运动的统治地位,这种运行机制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生产资料和知识产品必须遵守的社会法则。面对这些现实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追问: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超越资本逻辑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如何有效破解资本逻辑对社会生活的侵蚀?问题的关键在于:真正回归马克思超越资本的历史承诺和价值理想成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必须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市场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调节手段和资源配置方式,资本构成了市场在经济活动领域的绝对重要的生产和组织要素。中国需要资本,但只能将资本置于社会主义力量控制之下,而不要资本主义①。如何使资本被社会主义所用和置于社会主义力量之下,而不是主宰社会和劳动者的异化力量,这需要思想观念的变革和一系列经济政治制度安排。具体包括:第一,必须扭转以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认识误区。公有制并不等同于社会主义本身,国有制也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真正内涵在于:社会产品从生产和消费本身都真正回归到生产者本身,全社会的剩余价值被全体社会成员按照其贡献大小共同参与和分配,全社会生产力真正回归到每个人自身。计划经济是公有制在经济发展过程的运行机制和手段。资本自身催生出了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资本“这种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在历史上只有随着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发展起来,从而表现为资本关系内在的东西,表现为跟资本关系不能分开的东西”[10]。从这个意义上,公有制是共产主义的代名词。公有制是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将劳动者附加于资本自身增值需要的逻辑法则之中。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超越资本对劳动者的抽象统治。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本身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发展需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以满足直接需要为基础的使用价值的生产取代资本增加需要的交换价值的生产。我们以往对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理解是低水平的,没有真正切中共产主义超越资本逻辑的实质内涵。第二,社会公共利益利用资本,而不是资本利用社会公共资本和利益谋取少数人的个人利益。政府以代表全社会的公共利益利用资本,而代表政府的就是官员和政党。因此,我们要有效防范政府官员以社会公共利益名义与私人资本相互勾结,以出现资本寻租和损害劳动者利益的现象。社会公共资本必须拥有公益事业,国家掌握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规范资本和市场法规,这是一个具体制度设计和监督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进来。同时,建立完善的政治民主制度安排,使社会权力和政治权力真正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让政治民主制度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第三,理性看待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调节手段,他们本身并不具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不能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等同于某种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存在走向资本逻辑的可能,但这并不是说一定走向资本主义(资本逻辑的全面控制和渗透)。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规范资本逻辑的任意扩张,避免染上资本逻辑的妄想症。市场化改革只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在于共产主义所追寻的个人基于自我意识和意愿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完全异质于资本逻辑)。这是一个历史课题,需要不断探索和检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必须秉持超越资本逻辑的共产主义价值理想,如果缺失这一理想,至少就不是马克思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逻辑是资本逻辑在社会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有关市场是摧残人个性的“绞肉机”还是培育社会正义的必要手段的争论都是抽象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看到市场逻辑自身的两重性效应,针对问题找到解决对策。如果说市场本身被视为天生的“平等派”,市场培育了人们的自由公平竞争意识,增强社会活力等优点,我们更为重要是要进一步追问,市场成为社会经济调节机制的调节器是怎样形成的?它自身的历史怎样造就了它自身?市场对资源配置能够全然保证社会每个成员对其自身创造的产品和全社会资源的合理调节和控制?我们需要追问的是,市场是不可超越和自然的社会调节手段吗?为什么人们把市场作为一种天然合理的制度安排给予接受?为什么个人愿望和个性的实现需要对货币的占有和享用,而不是人本身生命力的自我实现?奥尔曼认为这是人们从小所生活环境的市场经历造就了这样一种理论先见。每个人的需要只有通过货币为媒介的市场交换才能实现。这些问题是共产主义要揭示的。人们把市场与资本看作彰显每个人个性的天然同盟,这是一种关于市场和资本的意识形态和理论幻象。共产主义恰恰要超越这种意识形态。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篇(7)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22-05

一、社会主义是否应该发展市场经济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大问题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完全成功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些国际友人也充分肯定了我们取得的成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深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产生了具有社会主义内容的特殊规律;具有市场经济一般的许多共同的运行形式,又产生了许多不同既往的新的市场经济运行形式。它是在否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市场经济新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种重大探索、重大突破、重大进步和重大创造。它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宏观管理、综合平衡条件下更加活泼,更有生机,更有适应调节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发展生产力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些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而市场经济的优势主要是利用价值规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过去我们只注重发挥前一方面的优势,把后者误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加以忽略甚至抑制,为生产力发展设置了障碍。这两种优势本来是社会主义制度都具备的,只是过去我们没有发现这一点,而现在也还未能完全认识这一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摆正了市场与宏观管理的位置,既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重视发挥宏观管理的重要作用,使两者的相互关系走上了正确轨道。宏观管理或称全局管理是从国民经济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对经济进行管理,它立足实际、放眼全局,实现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并尽力避免市场失灵问题,使市场运行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符合整个社会平衡协调、有步骤、按比例全面发展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差别

毋庸置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当然有共性,如市场经济运行的形式和规律等。其中,“看不见的手”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市场经济共同的最重要的基本规律。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成果,有利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掌握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共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市场经济不仅是资源配置的方法,也表现了生产关系的性质,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运行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所有制基础不同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但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之上,使其先天便具有两个无法解决的根本矛盾。实践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日益下滑,而且这不是单纯用基数大所能解释的,只是表明“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物质生产停滞甚至下降,而另一方面,其虚拟资本却疯狂增长。如,美国原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物质生产国,能源、钢铁、汽车等曾居世界首位。但这些年来美国物质生产逐步衰弱,其煤矿矿井减少了1/3,煤矿工人减少了1/7,炼化厂减少了1/3,钢铁产量已不到中国的1/6。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960年的29.7%下降到2009年的12%,虚拟经济和服务业占比则由30%上升为88%。1998—2009年,美国GDP增长了1.4倍,虚拟资本增长了10.4倍。2010年,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金融货币交易额超过1000万亿美元,其中与物质生产有关的仅占1%,外汇市场日成交量是商品日交易量的90~200倍。金融业从业者数量飞速增长,国家垄断向金融资本垄断高速发展。目前,美国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资产,占全美1万家银行资产的56.8%。有2000多家对冲基金,7000多家保险公司,保险业从业者230万人,证券业从业者超过万人。1970—1997年,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增长32倍,国际证券投资增长265.6倍,每年获得超过万亿美元的利润,虚拟资本投资利润比实体投资利润高几十倍。

发达国家一方面是物质生产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另一方面是消费和债务高增长。其消费不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增长上,而是建立在入不敷出和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基础之上。2010年,美国国债达到11万亿美元,2011年上升到15.3万亿美元,加上其他债务,总额已超过50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0%和税收的674%。2009年,美国债务占全球债务的39%,居世界首位。不仅国家负债累累,而且居民也举债度日。2008年,美国平均每个家庭负债21.7万美元,家庭私人负债占CDP的比重达到98%,负债比自有资产高50多倍。2010年,欧洲的公债相当于GDP的80%,其中英国为100%,法国为77%,意大利为106%,希腊为135%。高负债实际上是用别人的钱或未来的钱来维持自己眼前的高消费、高福利,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的虚弱和无奈,并成为经济危机产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

美国不仅利用举债掠夺发展中国家用辛勤劳动创造的大量物质财富,还利用美元作为储存手段和结算手段的特殊地位,通过大量印钞、汇率变化和美元贬值等手段,将危机转嫁给世界,更使发展中国家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发达国家一、二产业比重下降、虚拟经济和债务经济急剧发展,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生产力发达的反映”,而是表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有生产才能有消费,发达国家在生产下降的情况下依靠投机、举债来维持自身消费,进而成为全球经济的破坏者和掠夺者,使能够获得高额利润的虚拟经济成为资本主义腐朽性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特征和反映,食利阶层人数迅速增加,资本主义寄生性愈发突出。发达国家凭借其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不断剥削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它们的打工者、出口市场和廉价原材料供应地,使寄生阶级发展为寄生国家,以至于一些失业者宁肯拿失业救济金赋闲,也要把赃、累、危险的工作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工负担。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也必然在收入分配上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定会表现在分配关系上,而后者又会进一步影响生产。近年来,发达国家两极分化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2010年,美国最富的5%的家庭收入占国民财富的60%。当年经理层年收入1080万美元,工人为33121美元,前者比后者高325倍。近30年来,美国最富的20%的家庭收入增长了89%,而另外80%的家庭实际收入无任何增长。美国财富正迅速向少数金融寡头和大垄断资本集中。2010年,美国排前5名的金融公司市值达到8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20。发达国家358个亿万富翁所拥有的财富相当于世界财富的一半。而同时,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迅猛增长。2010年,美国贫困率达到15.1%,贫困人口达到4620万人,每7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处于贫困状态。德国5%的高收入者占有私人财富的1/3,另有50%的家庭其收入只占10%。法国、意大利、德国失业率超过10%,其中青年人失业率更高,意大利为33%,法国为22%,比利时为20%,西班牙为35%,整个欧盟失业人口达2200万。贫富差距拉大引起社会强烈不满,导致发达国家犯罪率激增。美国犯罪率最高,2010年犯罪案件超过1000万起,其中暴力犯罪125万起,财产犯罪908万起。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万美元,欧元区接近4万美元,竟还有那么多的贫困人口和失业者,可见其财富不均和两极分化程度之高,也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关键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者手中,保证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一致性,从而在根本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共同占有,使生产力得到根本性的解放,并解决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矛盾,原则上消除了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矛盾和对抗性,因此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加以解决。

(二)资源配置方式存在差别

由于正确认识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建立起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体制,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认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的必然性,并形成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制度,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认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实际上是认识商品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但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我们是处理得最好、觉悟得较早、认识较深入的。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与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的根本区别,在于投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由市场决定,即使计划的制定执行也必须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这样的体制机制,才能称之为市场经济。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基础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基础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按劳分配。公有制企业之间虽然也存在竞争,但更多地体现了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非公有制也是资源配置的基础,但不占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目的和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相互运动中,注重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通过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相互转化和实现,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一些共同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内涵发生了改变,需要我们结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好地认识和尊重规律,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三)宏观调控目的和作用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宏观调控体系,解决了从全局出发配置资源这一资本主义不可能解决的根本问题。生产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这一矛盾带来资本主义经济的盲目发展,导致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愈演愈烈和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虽然资本主义国家也尝试调控,但私有资本不可能甘心接受干预,结果致使这一矛盾无法得到解决。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机器不仅对市场的调节能力有限,而且其国家机器的运转反而受到私有资本的“调节”,导致资本主义无法摆脱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关键生产资料,从而有权力、能力和责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全局出发,使用和配置主要社会资源。管理经济是人民民主国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集中力量搞建设、谋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必须集中力量完成这一任务。国民经济管理体系是一个强大而科学的体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系,是自觉地把过去控制自己的力量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体系。这种从全局出发进行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将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与加强宏观调控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优势。

总之,两种市场经济从所有制基础到运行内容、运行目的都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矛盾。虽然还不成熟,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但是它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并不断发展完善,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先进、最优越的经济体制和具体经济制度。

三、几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怎样理解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在宏观调控下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但是怎样理解“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呢?有的同志把这一问题理解为单纯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配置,是让“看不见的手”完全自由地配置资源。这种理解是不完全的,没有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固有内容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几项内容:第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第二,资源配置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第三,市场在各个环节配置资源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第四,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优势的同时,尽可能限制市场的局限性和盲目性。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之意。有人把市场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提出经济领域的完全自由化;反对以公有制为主体,提出以非公有制为主体,让国有经济退出一切竞争领域。这种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放弃宏观管理的观点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将带来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怎样看待和进行宏观管理

如果把资源配置理解为生产组织方法和运行方式,那么资源配置的形式绝不只市场和宏观(政府)两种,它应是一个从个人、企业、企业集团、地方政府、各种中介到中央政府资源配置的金字塔,有若干层次,每个层次都会使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资源配置,只是配置的内容和范围不同。把资源配置方式概括为市场和宏观管理两种,实际上沿用了过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划分,并不完全科学。不过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我们还是使用这两个概念。如果说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那么宏观管理也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先于市场、高于市场,且单纯的市场配置无法取代的手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信条便是“看不见的手”能够调节一切,所以无须任何外部干预。但现实中诸多的市场失灵问题证明,单纯依靠市场自动调节实现均衡只是一个空中楼阁。而宏观管理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摆脱企业和市场的局限性与盲目性,从全局出发观察和处理问题,将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相结合,对社会资源进行社会范围的总体配置、综合配置和有预见的配置。宏观管理包括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两种形式。我们强调宏观间接管理,但并不排斥直接管理,包括在一定范围和时期下达指令性计划。如,航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涉及2/3国土面积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等的实施,大面积建设高产田、加强中西部地区建设等,都需要宏观直接管理。当然,指令性指标的制定、执行和实现也离不开市场,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之上。但是这里对市场规律的尊重不是只考虑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是考虑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并将两者妥善结合。

(三)怎样看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篇(8)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市场”关系。

    首先,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充分体现“市场”的推动作用。17世纪的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除利用地处大西洋航线中心位置,有利于占领国外市场,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外,在国内实行圈地运动,开 辟国内市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从血腥掠夺过程中壮大了经济实力,为政治上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君 主立宪制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从其它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原因分析来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和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封建专制、封建割据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阻碍,还有宗主国对当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压制 ,这些全都与“市场”需求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结果导致了荷兰、英法、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俄国与日本 废除封建制度的改革,普鲁士、意大利为实现统一而进行的斗争。尽管这些国家的革命、改革、统一,国情各 异、各有差别,但开辟统一的国内市场,适应其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则是它们的共同目的,由此可见,“市 场”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促成了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其次,早期殖民掠夺与争夺世界市场。

    早期殖民侵略掠夺,既给资本家带来了巨额财富,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 的海外市场。因此,争夺世界市场的殖民战争不可避免,出现了17世纪三次英荷战争,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争 夺北美和印度的英法战争,结果英国战胜了荷兰、法国,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地位,掌握了海上霸权,拥有广 阔的海外市场,这是英国发展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决定因素。

    二、工业革命与“市场”的关系。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广阔市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分的必要的条件,市场的急 剧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必然引起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最终导致了18世纪60 年代到19世纪中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之所以从英国开始,与它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市场是分不 开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起来了。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它们凭借军事和经济力量,加紧侵略,抢占更多 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用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一些亚洲国家的大门。把许多亚洲国家卷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同时也是“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的到来。

    到19世纪70年代,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任务已经完成,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继续征服世界等方面得到 巨大发展,资本主义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的革新,科技的重大进步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 产的发展,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了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于是垄断组织应 运而生,促使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三、两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与市场关系。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产物。

    工业革命进入新时期后,资本主义经济在高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在加剧。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了急剧变化,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占有广阔的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缓慢而 且落后了;新兴的美、德、日等国经过统一和改革,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采用新技术,经济迅速崛起,但 海外市场狭窄。在这种情况下,重新瓜分世界市场,便成了这些国家的强烈要求。于是,它们掀起了瓜分世界 的狂潮,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结果出现了三个 中心环节,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 瓜分世界市场的产物。而战后所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则是瓜分世界市场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重矛盾为新的帝国主义战争埋下了祸根。资本主义战胜国之间虽然取得暂时妥协, 但帝国主义各国之间因占有世界市场的不均衡而产生的矛盾并没有根除,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因瓜分不均,各 自野心得不到满足而展开了激烈斗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仍然激烈复杂,尤其是战败国不甘心失去市 场而蓄意复仇,这些矛盾表现在世界范围内,英美矛盾为主;在欧洲范围内,英法矛盾尖锐;在亚洲,美日竞 争激烈;德国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重新崛起。

    1929年至1933年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即市场危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源头。它激化了资本主 义国内的阶级矛盾,引起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危机,为摆脱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美国实行罗斯福 新政,严重经济危机相对缓和;而德国、日本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法西斯势力趁机抬 头,对外疯狂扩张和转嫁危机,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一场重新瓜分世界市场的帝国主义战争再度展开 。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与经济危机,市场与战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两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与市场的关系。

    首先,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与市场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战胜国的经济、政治发生了新的变 化。美国取代了欧洲列强占领了落后国家的市场,富甲天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掌握了世界经济霸 权。凭借其经济势力,开展金元外交,进一步占领了世界市场;日本不断垄断了东亚市场,而且向欧洲扩展商 务,海外市场的扩大,经济势力的猛增,与欧美列强差距日益缩小;英法在战后国外市场的衰退,分别丧失了 世界第一、第二的霸主地位。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篇(9)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07-02

《资本论》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光辉著作,它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作出了正确的科学分析,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指南。《资本论》问世已经一百多年,资本主义也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它的基本原则仍未过时,仍然是我们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理论武器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的有力武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资本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资本论》虽然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没有专门研究和阐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是有关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和原理,在《资本论》中也有很多设计,其中不乏被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预见。《资本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一,《资本论》对市场经济问题作出了深入的研究,马克思在这部巨著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市场经济”的概念,但是他使用了很多和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词语或者市场经济的同义词,如商品生产、商品经济、货币经济等概念,特别是其中有关商品价值和货币的理论是我们研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础。

第二,马克思在研究资本运动的《资本生产过程》、《资本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中,对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运行理论、市场经济宏观平衡理论和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体系理论,在市场经济体系理论中对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都作了深刻的论述,为我党市场经济理论的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养料。

第三,《资本论》对市场经济共有的市场运行机制作了精辟的论述,它所阐述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有利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形成机制。如马克思对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的阐述,以及对竞争、供求、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的解释,等等,都是我们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建设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不可缺少的。

第四,《资本论》关于流通理论和市场的理论,关于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等理论,是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社会主义金融市场体系的基本的指导性理论。

第五,《资本论》关于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与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的原理,关于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原理等等,关于社会主义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原理,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所有制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股份制是“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1]党的十五大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吸收当前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此还作了进一步的深入阐述:“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①

总之,在《资本论》这部光辉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阐述。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再做更多的深入研究,可能我们还能发现更多的相关理论,这对于我们理解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无疑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特征结合起来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依据。(1)邓小平同志大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2)他吸收和采用了《资本论》的很多观点、方法和理论阐述,使之成为他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基础。如前所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涉及到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创立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然要求要以马克思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为基础。在邓小平同志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关社会主义下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有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等的阐述中,都可以看到上述所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相关阐述的影响。

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第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不变;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与上述几个方面相适应,还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从这个基本框架的内容来看,不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我国国情的紧密结合,而且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通则和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一般原理。这表明,党中央在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时,也是以马克思《资本论》当中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为指导的。

三、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须充分认识和学习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相关阐述,并以其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同时要注意吸收当前经济学研究的重大成果,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才能够取得不断的进步,才能够保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系统工程的顺利、健康进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市场经济细胞理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运行理论、市场经济宏观理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体系理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运行理论、市场经济中的分配体制、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理论,等等,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

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资本论》和学习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深刻认识马克思的《资本论》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统一性。学习《资本论》,对于我们深入、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源头、理论渊源,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进一步正确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

《资本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大理论指导意义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永远都不能丢。当然,我们也不能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个别论断的水平上,“所以我们反复说,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就是说,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性的认识,使之作为我们观察和理解问题的钥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市场经济的重要问题的理论阐述,就应当成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基本指导性思想。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篇(10)

新自由主义实质上代表西方大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一种意识形态,其核心是金融自由化,完全适应了超级金融资本操纵市场大肆投机的需要,与泡沫经济互为表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强势经济,谁拥有更多的资本谁就拥有话语权,谁就更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自由发财的经济,要求追逐利益最大化,没有钱怎么去自由地争取利益最大化呢?新自由主义说是都要在自由市场中发财,实际上只有大资本拥有者,特别是金融资本垄断者,才能自由地赚大钱,美国华尔街的大资本家就是自由地赚全世界的钱。当年反对封建制度时,资本主义刚刚兴起,古典自由主义确有进步意义,到了社会财富集中在大资本垄断集团手里时,这种新自由主义表面上看一切人在市场中自由,骨子里只能代表他们少数金融大鳄的利益。

在上世纪70―8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流行,与凯恩斯主义失灵、资本主义国家“滞胀”症发作有关。西方大资本的实力越来越雄厚,自由度非常之大的金融资本、虚拟资本需要这种自由体制和意识,美国等强国利用手中极其雄厚的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自由出入也需要这种“便利”,所以撒切尔夫人、里根上台,为新自由主义长达近30年的主流经济学地位开拓了道路。这次大的金融危机宣告了它的失败,不得不更多地利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手段。不过这还不是新自由主义的最后终结,将来有一天经济形势一旦变暖,它还会东山再起。只要有大垄断资本集团存在,特别是大金融资本存在,社会经济领域就有新自由主义之类的理论观点泛滥。

新自由主义在中国风行于一时的三大原因

第一,国际上,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在世界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新自由主义成为他们的主流经济学。我国搞市场经济没有经验,要借鉴他们一些成功的东西,就很容易不加分析地兼收并蓄,崇拜西方;而西方各国又用各种舆论工具对他国进行宣传、渗透。正如邓小平所说,打开窗子,新鲜的空气进来了,而苍蝇蚊子也进来了。加上剧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垮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也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信念动摇了,转而接受新自由主义的东西。

第二,国内有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基础。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几年,非公有经济特别是私有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并产生了暴富阶层。他们希望在市场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争取更大规模的利益最大化。反映在学术形态上,新自由主义更适合他们的要求。

第三,认识上的片面性。人的认识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我们改革计划经济体制过程中,强调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及其优越性,一些人也很容易把市场的自发性加以片面夸大,认为市场可以自我调节,盲目信奉市场原教旨主义及市场万能论,否定宏观调控。从认识论上来说,是一种有缺陷的推导。这种片面性就使得一些人否定“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结合的必要,以致否定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混淆起来。正是因为这样,新自由主义迷惑了很多人。应该意识到,新自由主义一方面是西方国家诱导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理论武器,另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的理论武器。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在我国经济学界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果失去警惕,听任新自由主义泛滥下去,就会误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就会被削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蜕变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上一篇: 减少食物浪费的建议 下一篇: 常见重金属污染及危害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