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31 11:00:17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篇(1)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研究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情况,有助于及时把握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表现的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愿景和目标追求,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的四维视角,浓缩和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实现道路,同时又是对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追求以及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的最好概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表现的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追求,有了自由才会有人格尊严,有了平等才能打破阶层固化,有了公正才会有社会和谐,有了法治才会有权利保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立足于个人层面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它贯穿了我国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强调了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所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要求[1]。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情况

笔者通过对南京科技职业学院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发现当前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情况有以下四个特征:

1.基本了解,但具体内涵理解不深刻。

当前某些高职学生未能很好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深刻理解。很了解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占一定比例,但有一部分学生未能全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全面、清晰、准确的理解。据调查,学生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课堂教学。

2.普遍认同,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

尽管某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并不深刻,但在思想意识上普遍认同。74%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密切相关,需要倡导更需践行。同意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学生达到90%。

学生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发展前景有较强的信心,认为我国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占91%。79%的学生认为我们国家距离“富强、明主、文明、和谐”这一目标有一定差距,但通过努力一定会实现。

3.有践行意愿,价值取向多元化。

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较为强烈的意愿,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愿意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64%的学生很想加入中国共产党,31%的同学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可见,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比较坚定。67%的学生对报名参军、参与西部、苏北开发计划有过考虑,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当问及人生价值最应该在哪里实现时,学生的选择相对多元化,选择事业的占58%,家庭的占19%,社会贡献的占14%。

4.践行程度不一,易受外界影响。

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诚信、友善、爱国等价值观的实践方面,践行程度并不一致,这其中既有人为地在践行层面对价值观的自我主动修订,又有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问题导致践行过程的变化。当问到学生在考试途中发现他人作弊会如何处理时,16%的会及时制止,44%的装作没看见,但4%的选择别人作弊自己也作弊。由此可见,易受他人影响。学生对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普遍很高,但22%的学生在参加志愿者活动后感觉意义不大。在表达爱国情感上,70%的学生表示会“保持理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三、培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理论认知,加深对内涵的理解。

50%的学生主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信息。20%的学生希望加强思政课教育,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和认识。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思政课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加强内涵理解。

首先,要重视课程内容建设。思政教师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热萑谌胨枷胝治理论课程之中,重点根据每一门课程的学理性分布,有针对性地突出某一价值问题的讲解。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视角,依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改革实践,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背景、理论依据、逻辑关联、实践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着重基于大学生培养目标解读“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2]。

其次,要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当问及对学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持什么态度时,39%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被动接受。因此,思政教师要结合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转变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多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多结合社会现实,从大学生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知和分析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愿。

2.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专业课教师,是与政治辅导员相对而提出的,其职责是在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指导、升学指导等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发展方向,采取多途径和多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最终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独立地学习,以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3]因此,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课教师必须担负起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职责,充分发挥自身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充分认识,加强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高职院校应经常组织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学习活动,使其了解和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征及培育的有效途径,使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努力践行。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工作更具说服力和战斗力[4]。只有具备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其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一旦信任、尊敬、崇拜某个教师,便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效仿他。教师如彬彬有礼、团结同事、顾全大局,才能使学生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集体。教师如能治学严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才能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正确。教师如能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接受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任务,才能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理论学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教师如能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热情投入、全力以赴,才能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3.善于运用网络媒体、文体活动、社会践,拓宽宣传途径。

当前,计算机、手机的普及,让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宽,获取信息的速度加快。调查中64%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的了解来源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因此,高职院校要善于运用网路等传播工具,集聚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借用QQ、微信、飞信、微博等深受大学生青睐的网络工具,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传播社会正能量[5],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在被问到加强坚定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时,16%的学生提到多邀请专家开展相关的讲座,19%的学生希望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培训,43%的学生希望多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学术讲座、演讲朗诵比赛、团日活动、榜样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文体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实习实训、义务劳动、环境保护、关爱留守儿童等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周古月.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阎钢.注意“两个结合”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民网,2015.

[3]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56-58.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24

党的十报告中用24个字、12个词凝练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从不同角度、分三个层面分别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价值观,以及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一经提出,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前,全社会正在学习研究和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大学校园当中,对于高校大学生这个最为活跃的群体而言,他们承载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道德水平、工作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个人层面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程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等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让这些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

1 问题的提出

在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和爱国、敬业、减信、友善等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更容易让大学生接受。由于这些概念本身通俗易懂,在中学及大学德育课程中对这些价值观都有所涉及,因此大学生理解这些价值观比较容易。但对于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等价值观,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单从字面意义上来说,自由、平等、公平等这些概念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何为平等”、“何为自由”、“何为公平”这些问题都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相比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内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层面价值观,让大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社会层面价值观就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受当前社会风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主观层面也存在看问题比较功利化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把更多地精力和时间集中在如何实现个人理想方面,如考研、找工作、创业等等涉及到切身利益等方面。而在关心社会进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关心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因此,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贯彻落实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切实让社会层面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行为指南,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2 具体举措

2.1 以高校思政课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依然要重点依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高校政治理论课,重点通过法律基础知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相关章节的教学,延伸教材当中的内容,让学生掌握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等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并进一步了解这些价值观的历史沿革过程以及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尤其需要让学生掌握的是这些价值观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等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影响。在教学方法方面,为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法学、政治学基本理论,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解,要根据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注意把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联系起来,要善于把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与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要用大量有说服力的正面材料来深化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等概念的内涵,增强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总之,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目的不仅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大量法学、政治学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们具有平等的理念,崇尚公平、正义,相信法治的力量,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自由、平等、公平、法治这些价值观是人类的政治文明成果,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要把这些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以便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除了通过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理论讲授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帮助广大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适时开设“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专题讲座,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学生详细讲解有关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高校也可以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利用校园当中的宣传媒体侧重宣传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价值观,也可以通过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知识竞赛和辩论赛、主题班会等校园活动,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2.2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强化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光有关于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这些理论知识的储备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要学会利用好这些知识,学会如何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现代社会公民。进而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社会和改造社会。因此,在通过高校思想政治课和一系列课外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鼓励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认识社会、体验社会,强化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继而帮助大学生充分践行和巩固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理念。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在高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生参与校园管理和校周文化建设,逐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激励学生做校同的主人。如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愿和需求,注重保障学生各项权利,在大学生学习、宿舍管理、食堂管理等工作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表达权,注意倾听学生的诉求。在大学生为校园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时,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权。在奖学金等一系列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评比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处境,努力做到公平、公正。

其次,大学生在校园内获得初步体验之后,还应到社会上去进一步深刻体会和践行社会层面社会主义价值观。当前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但要让大学生感受和实践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我们要精心设计,区别于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公民如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可以组织学生走访人大代表,为了让学生了解国家如何保障公民的各项政治权利,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国家各级部门,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法治社会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可以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庭审等等。总之,为了巩固大学生对社会层面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进一步认识,必须把学校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深刻体会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这些价值观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会如何参与政治,如何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利,如何做一个法治社会的公民,培育学生积极的公民态度,强化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2.3 以现代社交媒体为平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今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论坛、微博和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体已经融人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成为广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如何利用网络方面,目前网络仅仅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娱乐以及交友的主要工具。在利用网络关心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我们还需要为大学生搭建更多地宣传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和新阵地。

首先,我们要利用现代社交媒体快捷、方便、传播方式灵活等特点,加强对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断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方式,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观念深入人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

其次,我们要利用现代社交媒体交互性、开放性的特点,搭建大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鼓励大学生勇于通过现代社交媒体表达自身的合理诉求,积极为学校、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加深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不仅仅是学习、娱乐的工具,它更为我们现代社会公民关心社会建设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不同利益群体解决利益纠纷提供了一个场所。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篇(3)

大众文化的含义是,采用现代传媒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作为媒介的一种生产、传播的形式。它是按照商品市场的一般规律进行运作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大众获得愉悦的感觉,并且将其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当中。随着大众文化日益发展,它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已经超过了其他的文化类型。大众文化不仅是一种观念体系,还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的组织形式。在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已经融入了很多大众文化的内容,在高校学生的交往和学习中,其形式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成为了高校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下,大众文化是必要的教育环境。如何利用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来引领大众文化,从而适应其发展的新要求,促使高校核心价值观顺利的进行,这是高校教育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意义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在高等院校中,他们都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大众文化背景之下,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综合素养。

(一)展开马克思思想主义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高等院校中,可建立一个以社会主义为核心价值的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内容。在该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正确的认识核心价值体系(在观点、方法以及思想上)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不断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展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位,用于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内容;不断改进本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运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大力度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社会上出现的错误观点,并且能够准确的理解价值观的理论体系,这些均对大学生日后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荣誉感

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以及凝聚力的源泉是民族精神。我国的各大高校应该对大学生的理想及信念进行深刻的教育,正确的引导学生树立承担国家发展的重任,不断增加其自信心,使学生的民族精神更加浓烈,认识到中华民族具备的伟大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富于进取的民族,并且拥有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

在大众化的背景下,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价值取向的大众文化教育

在当代学生的心理和社会认识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所以学生在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认识中有不定性是很正常的。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大众文化背景以及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需要重视整个教育的动态过程。在展开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充满信心,严格遵照《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观点,坚持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出现的差异问题,包容多样化的现象,从而使社会思想达到共识。

(二)远大理想及信念教育

在当今社会中,东西方的文化正在不断的互相渗透,在不同的文化间,差异和冲突无法避免,学生的价值观也因此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偏执现象。通过不断的向学生灌输中华文化、宣讲我国在60年间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不断的增强其爱国情绪、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树立共同的信念、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这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教育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要勇于树立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及凝聚力,这是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放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去,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素养,先要教导学生学会做人,然后才是做事,使学生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不断的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进行中,培养出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让学生们参与到各种社会调查和公益活动中,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使之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强化。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一)学会利用先进的文化作为导向作用

先进的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来说,不论是哪一种文化形态,都离不开社会和经济的支持。先进的大学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沉淀下来的意识和观念,校内文化的格调、品位、理念以及学校的综合实力都得以体现,这是一个不断进行创新的动态过程,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教育者的基本素质

高校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围绕人才的培养而开展的,目的是要培养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对教育者的教育工作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培养社会型人才的角度来说,需要保证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能力、知识以及素质三方面成为一体。为了达到上述目标,需要对教育者的责任感、组织能力、人格魅力以及道德修养、科学管理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所以教育者应该树立一个良好的职业形象,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注重政治、人文、自然等学科理论的学习,充分意识到先进文化的促进作用,并要懂得利用心理学的理论,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龙一平,沈绍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诉求及其实现\[J\].前沿,2009,(09).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70-02

在高等教育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保证社会思潮在涌动激荡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分析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程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坚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引导的方式,真正的走近实际、走近生活、走近学生,从了解开始、从贴近开始,增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发展和变化中的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革,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人,同样也包括学生。这一变革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自主意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否认还有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影响的存在。同时,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也有着各种差异,如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出现精神烦闷、思想困惑、理想迷失和信仰动摇等现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需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思潮作出正确辨析。此外,一些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目标,教育工作者是要认真学习,理解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了解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吸收消化,因此这要求教育工作者们要以人为本,科学地选择分析,因地制宜,对学生思想情况做调查,做分析,进行教育和谈心,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才能切实地做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及“第二课堂”作用

在当前形势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个校园的文明程度。要确保广大高等学校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始终沿着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建立起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宣传网络。同时也不应忽视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支持学生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争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思想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优秀学生 。

“第二课堂”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植到“第二课堂”中,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学生更加自觉地、积极地、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道德修养程度是他们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和标志,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如何,将直接影响着能否发挥他们主力军的作用,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三、着力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重点放在建设和谐校园上。校园环境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摇篮,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师生的内聚力和荣誉感,既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反映。

发挥科技学术活动的龙头作用和高雅文化的艺术熏陶作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占领积极健康的社会思潮,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和信心,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充分体现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保证。

四、组织有益的学生社团活动,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力度

在大学教育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也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具有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的意识和品质,而且应采取措施以使大学生们力所能及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服务社会和人民,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在校大学生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途径。应该通过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正确处理好受教育与作贡献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技能,也让学生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技术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因此,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是提高实践效果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关键。首先,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设立实施机构,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其次,要确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设计原则,依据适合青年成长规律,按照受教育与长才干相统一,学术性与思想道德性相统一以及人才、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精心设计好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的内容做好规划,使实践活动具有计划性、预见性。再次,要认真准备,做好社会实践前的宣传准备、物质准备,为社会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和保障。最后,建立社会实践评估体系。依据评价体系,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的总结工作,不断提升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

高等学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学生的社会思潮,核心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合多样的社会思想。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对错误的社会思潮,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予以抵制、驳斥和批判。我们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牢把握校园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学生思想舆论的导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使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学生不断巩固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理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7,(5).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篇(5)

[作者简介]王玮(1978- ),女,辽宁海城人,鞍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辽宁 鞍山 11400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070-0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作为教育和培养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阵地,以其文化的倡导和教育的指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对广大青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亿万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的先导、力量的源泉,对于把高校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和凝练。在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价值取向层面则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价值实现上则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思想信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体现的基本价值准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助力器。新时期,我们党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进一步改革发展,蓄力复兴,提出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整合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意识,凝聚人心,激励人们积极投身改革实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鲜明的价值指引,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共性,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个性;既充分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广泛吸纳了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党的十将这一理论从价值理念的视角进行了凝练和升华,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基础,使这一理论体系更具理论逻辑魅力,一经提出就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价值和道德的理论,同时也开拓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认识上的新境界,通过进一步的整合、凝练,使得这一理论体系更加简洁明白、通俗易懂,更易于被广大民众所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坚定信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更好地实现民族复兴具有方向性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将长期面对的社会现实,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的社会思潮复杂多样,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这些都迫使我们必须积极培育一种能够指导中国改革发展实践、凝聚国人共识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价值的本质和特性,它所涵盖的价值观念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诉求和美好愿望,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与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及爱国热情,形成价值认同和共识,从而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二、高校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融、交流,多元价值观念交互碰撞,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时期,青年一代在价值观念、理想信仰等方面也经受着严峻的冲击与考验。能否使广大青年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否使他们在多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坚定理想信念,对于我国未来能否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内核。在高校大学生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必要。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主流积极健康,他们政治立场坚定,主流价值观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但在理想的定位上趋于感性,存在理想信念淡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素养不高,理想信念淡薄。一些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不能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膨胀。二是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功利化和实用化。一些大学生只讲眼前实惠,不讲共产主义理想,只讲有价索取,不讲无私奉献,过多地思考个人的利益问题,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三是党性修养不足。有的大学生对工作和生活中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从不主动关注;有的大学生对同学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及问题熟视无睹,是非不分,没有组织原则;还有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持赞同态度,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将其付诸行动,知行相背离的情况较为普遍。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由于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当代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为了在思想上给大学生的成长以正确的引导,为了凝聚最优秀、最有战斗力的建设力量,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素质,鼓励大学生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在民族复兴的伟大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发挥正能量,就需要用体现社会及个人发展导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指导,使其在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等问题的认识上进一步增强理论和制度自信,自觉追求和实践“中国梦”所蕴含的价值理想,激发其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

三、高校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系统工程。在高校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握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创新方式方法,拓宽培育路径,联系生活实际,提升教育实效,在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重点发挥好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作用。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阵地,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主阵地。高校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总要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主渠道作用,建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要结合大学生活的特点及大学生成长所面临的问题,在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思想困惑的同时,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方面的道德引导,并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培养中融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要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来认识社会存在发展的本质性规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现实依据和思想理论基础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理解,从而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在深入分析史情、国情的基础上,讲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现实原因,并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分析中引导大学生进一步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及价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应在带领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着重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层面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从而使学生准确把握理论精神的实质,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激发广大青年激扬青春、服务社会的热情。

(二)以教师示范为引领,充分发挥典型榜样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学生教育的引导者,首先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要成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在这方面,每位教师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和领会同志对高校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除了要努力钻研业务,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外,还要与时俱进地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将知识传授与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有机统一起来,在专业知识讲授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以实际行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敬业奉献、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奋创新、友善待人等价值观念。在生活中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聆听学生的诉求,为学生排忧解难,走进学生的心灵,像关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帮助学生的成长。这里的教师不仅指站在讲台上的教师,还包括学校从事行政服务的管理教师。在全员育人的教育中,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不应缺位,只有每位教师都各尽其职,充分发挥师者的榜样示范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认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三)以校园文化为平台,充分发挥环境熏陶作用

高校要抓住“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情怀,增强广大青年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要深入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宣传日及军训、实习、毕业等有利契机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团结协作意识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经常开展高雅艺术、劳动模范进校园等活动,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高校各类文艺体育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精品工程创建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艺术、体育类活动,促使大学生在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在艺术熏陶和竞技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自由、平等、友善、和谐”等核心价值观念的魅力。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完善学生诚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日常表现记进学生诚信记录表。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出版物的管理以及成果的管理,提高教育工作者运用和管理互联网的能力水平,抢占校园文化制高点,充分释放“微时代”正能量,将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四)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充分发挥行为养成作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上的学习终归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才能总结提高,并不断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品质和习惯。通过带领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可以让广大青年对当前的国情和社会现实有更加清醒而准确的认识,从而明晰对未来发展的定位,进一步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便在社会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增长各种才干,锤炼意志品质,养成务实敬业、乐于奉献的高贵品格。实践中要不断引导广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社会现象,准确而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逐步增强理论践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遵循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对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要进行系统设计,要把社会实践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弘扬践行新时期城市精神结合起来,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党员进社区、志愿者在行动、三下乡等主题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红色之旅”学习参观活动,进一步扎实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辽西北计划,引导青少年在真切的亲身参与和深刻的实践体验中升华思想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以校园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媒体引导作用

网络媒介随着科技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获取资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个群体,自然成为网络媒体运用的主力军。依托网络这一媒介来进行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将起到积极的效果。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资源的引导优势,通过建立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活动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网页,可以更好地吸引广大青年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还可以通过邮箱、博客、QQ、论坛、微信等青年学生更常用的方式,开展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从而给青年学生更直接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通过网络问卷、后台数据分析等方式还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意识、思考习惯等,从而探讨建立学生更喜欢的、覆盖面较大的可读性、服务性较好的教育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通过更加形象化和趣味性的方式传达给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发挥网络的引导促进作用,与课堂、实践等共同形成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蔡丽华,李忠新.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2]王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典型示范中的实效性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3]陈钦华.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41-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意识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固本强基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处,高校思政课教学责无旁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三贴近”的原则,在“深”、“细”、“小”、“微”等方面下工夫。那么,如何在“深”、“细”、“小”、“微”等方面下工夫呢?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微教学创新模式,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微教学模式之中,从而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效果。

一、微教学创新模式的概念及其作用

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微教学创新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也不同于现当代的“微课”模式。“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而“微教学”则特指思政课微教学,是指在调研和动态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突出的或聚焦的思想问题、在0.5-10学时范围内开展的思政课教学,是以大学生思想问题而开设、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为导向的,用“小”、“微”课时或灵活多样形式开展的思政课教学。它的形式可以包括嵌入式教学(嵌入思政课教学)、主题性教学(含报告、讲座、座谈、沙龙等)、微型选修课等。它的教学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一是0.5-2学时的微教学,这种教学一般是有选择性地将问题嵌入到相关的思政课教学之中;二是2.5-4学时的微教学,这种教学一般是以问题为导向或中心,有选择性地开展主题报告、讲座、座谈、沙龙等形式教学;三是4.5-10学时的微教学,这种教学比较灵活,即可以动态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型选修课或微型选修课群。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微教学创新模式,强调通过实证的方法发现和掌握“大学生突出或聚焦的思想问题”,并以灵活的“微教学”形式解决问题,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增强适应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变化的时展需要,增强了思政课实效性的新的组织形式,体现了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同时,这种微教学模式能够引导思政课教师转变墨守成规的、不求探索的观念,使教师回归或进一步明确思政课的价值本位,增强教师关注、发现、研究和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观念和自觉;能够引导思政课教师转变片面关注教材、教材内容体系、教材内容重点的观念,促使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思想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这种微教学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而且实现了教学观念的创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教学创新模式

(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学时安排。一是教学内容。始终围绕“为何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进行教学。二是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培养方面,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相关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在教学重难点方面,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其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提出的背景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四是课时安排,计划用1学时完成。

(二)微教学创新模式及结构。党的十以后,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根据我们的现场访谈和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对“为何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感到疑惑。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次,我们要弄清意识形态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重要性。再次,我们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涵是什么。最后,我们要认识如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处。只有弄清这些问题以后,我们才会弄清为何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同时,党的十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词。

1.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义及其提出的背景。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在何种背景下提出的?首先是初步理解含义。通过多媒体展示党的十开幕式的几个盛况画面,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及相关内容,解释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执政党的两件大事即“两个伟大”: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工程;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理论是对规律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即把握规律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就是党已经认识到什么是最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特点是什么。譬如,以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总结了国内外正反方面的经验教训,并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际国内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而解决了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和发展依靠谁等问题,其中包括了发展的世界观、发展的人民观、发展的群众观和发展的幸福观等“四观”。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的追求,对文明和谐的向往,为了实现党和人民的共同目标,以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认为,必须“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尽量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现实的、美好的可能,提出了“两个一百”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可以说,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甚至越是在危机困难的时候,越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注重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凡是不能够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凡是不能把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传给下一代的国家,不能是一个好的国家。于此,党的十及相关重要会议都大力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做出相关要求或部署。

2.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从意识形态的功能来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本工程。意识形态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文化建设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际是加强意识形态的工作。为何要搞好意识形态工作呢?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关系或两大矛盾,其中,上层建筑就是意识形态范畴。在人类社会的“五大建设”中,“文化建设”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而文化建设是属于意识形态建设方面。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并不一定是快速发展,甚至停滞不前,因此,先进的意识形态需要不断地培育或建设。如果缺乏先进的思想文化指导,世界将是一遍混乱或迷茫,革命也不会取得伟大胜利。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及其他重要会议上都反复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从的多次讲话中可以看出:一是“一个定位”,即坚定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即意识形态是兴国之效、兴国之魂;二是“三个事关”: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一个最高要求”: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总之,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一个政党的精神追求,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现。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体现。

第二,从依法治国来看,搞好意识形态工作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法治是治国的基本方略,德治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五个坚持”的主要内容之一。法治就是充分发挥法的规范作用,具有强大的权威性,即以法律为准绳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其重在突出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政治就是政权、治权即公共权力。德治就是发挥思想教化工作,说服劝说或导力,用思想道德引导或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德治的核心是大德,即人民的德、国家的德和社会的德;而法治是正如阳光普照,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或影响力,具有最高统治效力。

第三,从进行新的历史斗争来看,搞好意识形态工作可以引导多样化、打牢社会思想基础。党的十及相关的重要会议都明确指出,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深水期,社会面临“四大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思想转变为现代思想;从生产粗放型转变为生产集约型;从国家治理层面的“人治”转变为依法治国即“法治”。同时,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错误思想或思潮,譬如,在我们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时,有人就提出“党大还是法大”等问题,可以说,关于“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其目的是想消除党的领导地位。还有人意图用新自由主义解构深化改革,用西方民主否定依法治国,用西方普世价值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否定或歪曲党史、国史和中国革命史。党的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12个词,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平衡社会各阶层、各团体或各利益集团的最大公约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亲和力、感召力或吸引力,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大粘合剂”。可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塑造国家形象,培养中国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接续中华血脉,传承人类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篇(7)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3-0124-05

21世纪以来,伴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扩展,人们对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越来越趋向深入。“传播学之父”施拉姆说过:“传播进路是使人的信息始终比较便于携带并在时间和空间方面与人本身更可分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心理学家爱德华·托尔曼也说:“之所以说传播是根本的社会过程,是由于人类首先是处理信息的动物,因此,信息状况的重大变化,传播的重大牵连,总是伴随着任何一次重大社会变革的。”政治学家、传播学的先驱哈罗德·拉斯维尔认为:“传播是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的现象和过程”。梅尔文·德弗勒在其处女作《大众传播的各种理论》中甚至意识到了“价值传播”的特点及其规律。他指出:“传播是一种工具。任何价值理念唯有借助于一定的传播方式,通过合理的传播过程,并配合适当的传播环境,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同。否则该价值体系便是纯粹的观念体系。”基于现代传播学巨大的媒介功能,结合我国“十二五”期间继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艰巨任务,本文认为,有必要从价值体系的传播学视角来审视今后一段时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关键目标和路径依赖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要传播途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本着对国家和民族积极负责的精神,果断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上述官方文件的明确规定,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新的认识,又为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传播路径有:

(一)报纸与期刊。报纸与期刊作为传统的社会传播媒介,在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报纸与杂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发挥着长期而持久的作用,通过细水长流、细雨润物的形式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走向。据统计,截止完稿之日起,据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摩检索显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题目的文章共计654篇。其中,仅《人民日报》就有45篇,《光明日报》有64篇之多。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显示,到目前为止,已有近2596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题目的论文。其中,一些重要理论刊物,例如《求是》发表了14篇,《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了13篇。简言之,各报纸与刊物把普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其成绩是显而易见的。

(二)书籍和文献。除了上述报纸和期刊外,散见于图书市场上的各种专业书籍和特殊文献(国内外非公开出版的内部资料等)也采用大量的篇幅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专著有32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著作之一部分研究的著作有129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要论题申请的部级课题有11项,教育部立项的有87项,省级立项有556项。上述立项均以著作结题。国外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专著没有,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著作之一部分研究的著作有24部;各种特殊文献占总著作文献的10.4%左右。书籍作为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在现代虚拟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宣传效果具有集中、即时和相对持久的特点。

(三)电视与广播。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与广播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电视与广播起到了喉舌的关键作用。这不仅是因为电视与广播有着人数众多的、铺天盖地的收视收听群众,更重要的是通过电视与广播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向人民大众进行宣传,从而有利于这一理论被大众所认识、理解和掌握。尤其是电视的舆论导向作用更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理念及时传达到了受众群体中,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思想深入群众的内心世界,并自觉和不自觉地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中。

(四)互联网。作为一种价值约束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顺应时展的潮流,积极吸取现代网络传媒的优势。据统计,通过百度搜索显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网页约5,690,000篇。通过谷歌搜索显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网页约2,310,000篇。此外,新华网、人民网等各大官方网站及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也是非常持久而广泛的。就目前的理论宣传而言,可以说是“得网络者得天下”。故此,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十分重视网络宣传的重要性,因势利导,发挥理论宣传排头兵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主要传播问题

作为一种社会公认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初始传播和学术传播这两大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然也存在突出的问题。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始传播的主要问题。一种理论,不论其思想多么深邃,不论其学说多么宏伟,不论其篇幅多么巨大,只有借助于一定的传播途径才能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在所有的传播途径中,初始传播是扩散成本最高、传承难度最大、宣传效果最好的一种传播方式。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开拓创新的大众传播方式,无论在理论的提出上,还是在体系的完善中,我们始终专注于理论自身的系统性和正确性。比如从革命时期思想的传播到建设时期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思想的传播,再到“三个代表”思想的传播,无不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进入21世纪以来,传播技术发挥作用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评判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这就给中国共产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具体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初始传播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传播形式上的简单化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观念体系,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只有具体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生活形态,才能为普通群体所接受和传颂。而在这方面,我们的渲染力度不够。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一书中对思想传播的局限性作了精彩的描述。柏拉图说:“人们挤住在一个洞穴里,以至于他们只能对着一面墙,而不是外部世界。在他们后面,明亮的火在燃烧。人们不时地在火前移动,他们的影子投射到洞壁上。观察者永远看不到这些人,只能从他们被摇曳的火光所照出的影子来认识他们。”这就是被学术界所广泛认可的“洞穴假象”律。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可以说是对人类传播缺陷性所作的极好比拟。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一位参加者对于另一个人的了解,决不像那个人对他或是她对自己所了解的那样。虽然有了传播和观察,影影绰绰的人物可能变得越来越鲜明和越来越清晰,但是,它仍然是从现实抽象出来的。“它仍然是一出影子戏”。戏剧是通过观察者的视觉来定位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绝不是单靠我们的感官就能深刻把握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宣传部门,在初始阶段要以最简明的方式让大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实质,深刻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耗散结构图式,不断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维集成特点,在不断思考和学习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继续推向深入。这样做的成本虽高,但效果确是最明显的。

2.传播过程的“失信化”取向。李梁曾撰文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编码为各种形式的符号传送出去,同时又对接收的各种形式的符号进行译码,理解对方所表达的信息内容。”也就是说,自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之后,作为初始传播的第一站,“价值体系”的符号,甚至“价值”符号应该成为各级宣传部门进行认真研究、细心“解码”的首要任务。在明确了最基本的符号(概念)后,才能进一步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但在现实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传播的“可信度”问题,对可信度的怀疑又进一步衍生了“失信化”符号的流布。正如有学者所言:“传播者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个性结构及可信性等是构成传播者在受传者心目中形象的重要因素。其中,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会使受传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作出各种截然不同的判断。”可信性要素主要涉及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真诚、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指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一般来说,传播者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因此,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者来说,其自身素质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不断提高传播者的自身素质,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传播的正确方向,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取得最大限度的价值认同。当然,受众的素质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3.语义转化过程中的“传而不通”现象。这种情况是任何一种价值体系在传播过程中所经常出现的现象。受传者只接收了符号的表面意思而没有接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符号的表面意思属于信息内容的语法和部分的语义层次,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属于语义层次的深层结构和语用层次。如,传播者在阐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把握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时,受传者可能只是理解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等信息内容的语法和部分的语义层次,至于“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等所表达的符号意义和价值,在语义层次的深层结构和语用层次上,却没有被接受和领会。这说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传播中,传播者知识、能力、水平的多少、强弱和高低都会直接影响受传者对符号.的解读、意义的接收和接受,从而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传播中,一方面要正确把握传播效果发生的性质和方向,另一方面要在传播内容、路径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

(二)学术传播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途径等方面来展开的。这些研究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有了学术界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学术界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广泛存在着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思辨色彩重于实践价值色彩。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指的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对象对于主体所具有的意义。价值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价值的现实存在,在于主体需求通过客体的某种或某些属性获得肯定性或否定性的实现。所谓价值体系,是指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它集中体现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建设就会迷失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思想旗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有利于巩固和维护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既然以具有中性含义的“价值体系”来诠释“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术传播过程中,应尽量重价值轻思辨。而在现实的宣传中,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大多拘泥于抽象的演绎,很少有极富实践意义的研究。由于轻视理论的实践价值,使得整个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大厦和具有实际意义的“彼岸世界”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功利色彩重于信仰色彩。信仰是一种恒久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意识持续升华的基础。孔子曾多次告诫他的弟子:“子无信则不立。”在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实际上就包括尊重人类价值体验多样性的深刻内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思想,其核心的理念就是“信念”问题。学术界对信仰差异性的研究,其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以“信仰多元化”代替“信仰差异性”的情况,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与信仰形态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它必须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市场经济强调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强调个人自由、人人平等,它更尊重个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劳动生产者个体也由从属的、依附的地位走向了基本利益主体的地位,从而功利意识增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公有制在本质上是以国家、集体为主体的。这就使得个人的利益诉求又不得不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在这种范式的博弈局面中,个人信念的觉醒以及社会整体信仰的缺失便不可避免。一般来讲,个体信念的力量不会对社会整体的信仰体系构成威胁,但当社会进入到一定的发展阶段,而国家的“虚拟共同体”职能又变得越来越脆弱的时候,由差异性信念支撑的“大海”便必然会走向现有秩序的混乱和未来秩序的变革。所以,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中,要尽量避免功利取向,要尽量回归到精神价值体验的阶段。

3.开会色彩重于会商色彩。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种层面的学术会议被组织召开。各种学术会议的召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不容否认的是,各种学术会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学术会议过分强调了“会”的功能,注重系统的组织和统一的安排,而忽视了“议”的色彩,更谈不上“协商一致”问题;大多数的学术会议最终变成了“学术权威”集合个人兴趣、探讨个人发展的平台,传播的民主化意识淡漠;更多的时候,学术会议一般会演化成交际机会和旅游集会。

三、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思考

方法是达致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唯有借助于其自身的积累并遵循以下的路径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传播。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篇(8)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当前我国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领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及引领的路径、原则、方法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思潮这两者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则较少关注,这样的研究由于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部构成的逻辑关系和社会思潮研究方法的更新而削弱了理论本身的说服力,也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效果。本文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视野下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思潮的研究,并提出引领对策,以资借鉴。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与功能特征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能抓住事物的根本。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问题,必须在“彻底”和“抓住事物的根本”上下工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主要功能。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在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观念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观系统,是兴国之魂,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方面,四者之间相互区别,具有层次性。马克思主义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层次,它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追求,是我们价值追求的理想和信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引申和体现,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次高层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直接体现在人们现实行为中的思想意识,它既是隐性的、看不见的,又是显性的、看得见的,表现为人们的精神面貌、意志和激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较为表面化的层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辨别人们行为荣辱的标准,它直接与人们现实的社会活动相联系,以至于直接成为人们的行为意识,在实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价值导向作用,因此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表面化的层次,也是与人们的实际行为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层次。

另一方面,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具有统一性。其一,相互渗透。从哲学意义上讲,相互渗透是指彼此相互包含。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要素是相互渗透的关系,四者彼此包含有对方的成分。比如,一说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马上就能联想到它是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荣辱观,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的荣辱观。其二,相互贯通。相互贯通的意思是指在相互联系的要素之间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具体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要素,就表现为彼此之间相互贯通——因为马克思主义已贯穿于其他三个要素之中,所以才真正称得上是“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的结果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原则,并因其贯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而凸显“中国特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果不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它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变化;而作为表征层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既是前三者的必然要求,又直接体现并贯穿着它们的精神和意志。其三,有机统一。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构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根本属性,它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所有方面。“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可以作‘西化’或‘儒化’的解读;不与社会主义中国相联系,爱国主义就会窄化演变为狭隘民族主义,或者泛化演变为复古主义;不与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相联系,改革创新就会演变为割断历史的虚无主义,或者演变为‘全盘西化’的洋奴哲学。”[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前三个方面,都是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理论前提和思想指导的功能和作用。”[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的指引下,明确规定了当代中国人民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基本涵盖了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风尚等人们社会实践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特征

(1)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功能。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本身具有先进性,具备评价和鉴别其他社会思潮的能力,能够对其他社会思潮进行有效引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了它思想的科学性和理论的先进性。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他社会思潮提供了可行性,使其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高高在上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它既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适应当代中国思想领域的现实需要,又提供了建设的目标原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带动作用。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包容性,它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有利于消除其他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排斥意识,赢得社会尊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是以尊重为基础并依靠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来实现的,因而,其他社会思潮在社会实践中会逐渐发现自身的缺陷而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与带动。

(2)对实践活动的导向功能。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指明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人们的价值目标也是基本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是当今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所应遵循的价值准则,这让人们在实践中有具体的参照标准,使自身的思想行为朝既定方向前进,最终落实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指明了依据价值标准来实现价值目标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使人们的行为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取。

(3)对最大共识的凝聚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形成价值认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凝聚人心。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愿意团结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奋斗。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共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如何协调这种关系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求同存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整合人们的思想,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最普遍的认可,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最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们能够让绝大多数中国人以民族精神为纽带团结起来,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4)对健康人格的塑造功能。构建并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所应采取的途径与方法把人塑造成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人的塑造本质上是人格精神的塑造,而人格精神的核心是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类型的人格精神,自然也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有助于人们逐步剔除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价值观念和人格特征,树立社会主义需要的价值观念,从而完成自身健全人格的塑造,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我们不能孤立地看某一方面的内容,而应整体把握,并对它的功能特征做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它的科学内涵,提升其吸引力、引领力。

二、当前社会思潮研究的基本点与着力点1.当前社会思潮研究的基本点

(1)用阶级分析法研究社会思潮。所谓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特定的思想理论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作用”[3]。阶级性是社会思潮的基本特性,不存在超阶级的、普世的社会思潮。这就要求人们在研究社会思潮时必须对它进行阶级性质的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以无产阶级的立场、人民大众的立场为基点,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角度来衡量和判断社会思潮的先进或落后、新生或腐朽,而不能看它标榜代表谁的利益。

阶级分析法是分析社会思潮阶级性质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事实上,阶级分析法是分析阶级社会中社会问题的普遍方法,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同样重视对阶级分析法的运用。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4](P2)美国经济学家索罗指出:“社会科学家,跟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倾向和各种价值判断。但是,所有社会科学的研究,跟材料力学或化学分子结构的研究不同,都与意识形态、(阶级)利益和价值判断密切相关。不论社会科学家对此是否承认,也不论对此是否知道,甚至哪怕他对此表示反对,然而他对研究课题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话语,都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4](P3)事实也正是如此。因此,作为党的理论宣传者和研究者,我们更应该掌握和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探讨社会思潮的性质,判断它的阶级属性,分析它的阶级实质。正如指出的那样:“我们纠正过去一度发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不等于阶级斗争已不存在了,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种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5]

(2)借鉴历史经验研究社会思潮。研究社会思潮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引领社会思潮,使社会思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之下健康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斗争、引领和整合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列宁曾指出:“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也就不足为奇了。”[6]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学派和社会思潮斗争的历史。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愈发彰显其科学性、真理性,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因而,我们在研究社会思潮时应该注意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探讨社会思潮的流变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从中获得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借鉴其有益方法。

一是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作坚决斗争。如1840 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同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斗争;19 世纪六七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同普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以及杜林主义的斗争;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宁及其战友同伯恩施坦主义、考茨基主义以及托洛斯基主义的斗争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斗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系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在这些斗争中获得的规律性认识和方法,以加强我们的理论批判力量。

二是辩证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对各种社会思潮,我们既不能武断地全盘否定,更不能简单地全盘“拿来”。正像文化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而有先进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一样,社会思潮也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对于进步社会思潮中的合理内容和有价值的成分应当加以吸收。恩格斯曾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7]。由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产生的新学说,只有通过已有的材料、思想形式才能形成。因而,一些进步的社会思潮、一些对人们的认识产生过推动作用的社会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材料,我们应该对之进行辩证分析和批判吸收。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但是,对错误的社会思潮和那些对社会进步与人们的心理有腐蚀作用的社会思潮则要坚决予以批判和抵制。

三是承认各种社会思潮的客观存在。社会思潮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可以人为地予以铲除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相伴随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8]社会思潮是一定经济社会事实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与一定社会心理相联系,只要它存在的社会基础还存在,它就不会自动消失,我们也不能人为地消除它。只有将它们同马克思主义进行比较,才能让人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真理性,才能使人们摆脱错误思潮的影响,从而信奉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同它们的斗争和较量中获得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3)采取多学科并举的方法研究社会思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是单靠哪一个学科就可以实现和完成的。社会思潮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传播、流行和发生影响总是以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实践为基础,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心理相联系的。因而,研究社会思潮,需要采取多科并举的方法,比如研究它的产生需要运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研究它的传播需要运用传播学、舆论学等学科的知识,研究它发生影响的原因、范围及程度又要运用伦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只有拓宽视野、贯通各个环节,整合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力量,研究才能博采多学科之长,其成果才更具科学性。

(4)抓住重点研究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林林总总,我们在研究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重点研究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冲击和危害较大的几种社会思潮,比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等社会思潮,对它们产生的社会背景、阶级实质、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等进行深入剖析。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它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负面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引领力。

2.当前社会思潮研究的着力点

(1)社会思潮传播的原因和途径研究。传播是社会思潮以动态形式反映社会利益关系。一种社会思潮能够得以传播要有合适的土壤,这要求我们对传播原因加以研究,即在研究社会思潮本身的同时关注社会思潮传播的现实环境与得以传播的原因,包括政治环境的变化、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动,西方国家的外在干扰等。

对社会思潮传播途径的研究也应引起重视。在传播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社会思潮的影响和渗透无处不在,其传播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条,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二者有着不同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只有对不同传播途径及其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社会思潮传播的控制,方便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多管齐下来灵活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监督和控制社会思潮的传播,也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2)社会思潮影响的对象和范围研究。一是问卷调查。可根据调查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作问卷调查,问题要周全并具有层次性,调查对象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二是定性分析。就社会思潮对我国发生影响的性质进行分析,如某种社会思潮对社会民众发生影响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社会民众受到社会思潮影响后的表现等。三是定量分析。考察某种社会思潮对社会民众发生影响的范围、程度,一般以数据的形式呈现,结果较为客观、准确。当然,在具体实践中,这些方法是综合使用的。

(3)社会思潮传播的预防和控制研究。首先是研究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可能会有哪些社会思潮产生、传播和流行。研究者要有见微知著的判断力和明察秋毫的洞察力,善于根据某种潜在的趋势来觉察并预判社会思潮的未来变化,并进一步研究如何弱化那些社会思潮传播和发生影响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其次是对当前人们思想实际和价值趋向的研究。社会思潮的传播、流行是与一定的社会心理相联系的,研究者可据此对社会民众的心理预期、价值趋向进行预先判断。

可以从两方面加强对社会思潮传播的控制研究。一是从社会思潮传播路径入手对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众进行研究,二是从受众角度入手对如何发挥多方社会力量进行社会思潮控制予以研究。事实上,对社会思潮的控制研究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也是其他团体和个人自发或自觉的社会行为,比如人们对错误思潮的自觉抵制、传播机构的自律、社会公众的意见反馈对社会思潮传播的牵制以及学术团体对社会思潮化解策略的研究等。

(4)社会思潮控制的主体和能力研究。广大党员干部在加强社会思潮控制中居于主体地位,增强其控制意识、问题意识与鉴别能力至关重要。一是对强化党员干部引领意识培育的研究。只有树立起广大党员干部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意识,才能实现党的引领作用和控制目的。二是对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培养的研究。这一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等,以便及时发现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实施对社会思潮的控制。三是对增强党员干部把握和引导社会舆论能力的研究。这一研究重在增强党员干部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让他们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充分认识和分析社会思潮,正确分析思想领域的新动向和社会思潮新动态,进而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和引导社会思潮,使之沿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前进。

三、当前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1.加大宣传力度,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推进引领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必须通过大力宣传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社会合力,以共同抵制有害的社会思潮,降低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与危害。

(1)调查和研究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情况,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内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着眼于全局对其进行整体宣传,也要抓住目前人们认识模糊、思想混乱的方面进行重点宣传。上海大学课题组就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回收的1 873 份有效问卷中,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有作用”的占607%;就“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问题,选择“是”和“说不清”的分别占20.6%和62.1%;就“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和振兴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的认识,选择“非常同意”和“基本同意”者占73.4%;就“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认识,选择“非常同意”和“基本同意”者占75.4%;就劳动模范徐虎十几年如一日为居民们无偿修理水龙头、下水道的行为,选择“应该提倡”和“值得提倡”者占92.8%。[9]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基本认可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认同的,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度认同的,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则是较为模糊的。通过这样的调查,我们就可以找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以便在此后的工作中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宣传的内容、对象和策略,提高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效率。

(2)密切联系人们的生活实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力、影响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忌搞形式主义或生搬硬套的说理教育,以免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排斥态度。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真正做到贴近群众生活、关心群众疾苦、把握群众脉搏、倾听群众心声,关注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难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深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主旋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力。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本来就不是悬于空中的,而是蕴涵在现实社会生活之中的。因此,要善于观察,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教育群众、引导群众,让群众感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自身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力、影响力,而且能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从而收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增强其吸引力、引领力的效果。

(3)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载体和学校教育、学术论坛、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让社会成员在参与中受到教育;要尊重并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在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融入”和“渗透”上用心思、下工夫。同时,要通过教育、宣传和学术探讨,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让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内容、实现形式、建设路径等进行研究和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使人们乐于、善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方针政策

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所取得的经验规范化、制度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坚持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来教育人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等。我们应把这些经验和做法加以理论升华,形成制度,以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依据这些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自觉抵制有害社会思潮的侵蚀。

(2)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势必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变化,目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等正是这种变化的结果,这也给不良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造成冲击和影响提供了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长效机制,不能急于求成或搞形式主义。只有建立起引领工作的长效机制,将这项工作长期化、日常化,在党员干部的工作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把引领工作贯彻一致,才能保证引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3)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工作的领导。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意识形态工作真正放在重要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正确分析思想领域的动向和社会舆情动态,批判并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渗透,从而采取正确的策略来规范和引导社会舆论,使社会舆论沿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前进,真正做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项重要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侯惠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5.

[2] 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1):4.

[3] 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7.

[4] 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 .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3.

[6]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9.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篇(9)

一、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这是一项特殊又无比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对维护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是指引大学生确立正确人生价值取向、克服人生道路发展困难和坚定大学生人生信仰的科学指南。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传播的主渠道,是培养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主要课程,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占据意识形态教育领地。基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时,要善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切实从学生意识形态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入大学生的心中,使学生了解、认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保证大学生可以有效应对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高峰,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课堂上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以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训练为切入点,这是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必然要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理论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入课程要善于运用社会热点和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以此激发大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同时通过引导他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和时事热点,帮助他们自觉抵制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以及吸收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尝试创新,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认同感,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直观体现,基于此,要想保证大学生处于意识形态安全领域中,使其更好地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用24个字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领域,怎样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呢?我们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祖国,认识到“家国一体”,进而可以培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抵制西方腐朽思想和价值观的冲击,保证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另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最终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反映社会意识的大熔炉,它总是通过营造浓厚的意识形态氛围,把社会主导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价值观传输给大学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校园文化活动与当代大学生的亲切感,例如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主流文化的魅力,进而保证受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五、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成为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必然选择。新媒体既拓宽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视野,又创新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的教育功能,让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进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传播渠道,引入实效性强的理论内容,不断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

六、发挥高校宣传舆论阵地功能

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园标语墙与电子屏以及校史馆等都是高校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通过这些阵地的文化传播、新闻报道等宣传活动,可以大力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使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信息,从而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七、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建设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篇(10)

随着我国文化多元化发展,大学生思想活动逐渐呈现出独立性、多变性以及差异性等,为思政教育带来很多挑战,大学校社会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带来很多方便之处,本文主要论述发挥高校学生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先简单分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一、大学生社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学生的普遍接受以及自觉践行能力,社团活动是学生自觉组织的一种活动,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影响力等,在理论层次方面,学校社团活动属于高校第二课堂的一部分,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能够为第一课堂教育提供很多便利之处,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从认知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识和实践的动力是情感认同,大学生社团的教育能够使学生与理论拉近关系,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可。

高校社团制度除了具有一般的管理能力外,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规范,促进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能够为大学生的教育提供重要保障,社团成员通过社团的管理制度,逐渐将所包含的价值观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从社团文化方面来说,各类社团的文化虽然形式不太相同,但是基本都包含了社团精神、社团品牌、价值观以及社团文化活动等,社团文化所承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情感中。从社团人际交往方面来说,大学生想要进入社会,必须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社团的人际交往中,学生能够获得充实的、满意的精神生活,为以后的生活提供便利。

二、大学生社团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社团得到迅猛发展,但是随着规模以及数量的逐渐增加,在活动中出现了种种问题,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规划等影响了高校学生社团作用的发挥。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类型主要集中在一些体育、娱乐型的社团,在实践型以及公益型方面存在的比较少,在理论学习以及学术科研方面就更加少,社团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虽然都不太相同,但是从性质上来说,基本都是集中在文艺以及体育方面,关于研究和探讨类的活动非常少,社团性质出现一面倒的现象。高校这种单一性质和结构的社团极大的限制了社团文化的建设,不能有效的提高社团成员的思想以及综合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比较片面。从社团发展水平来说,各类社团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有的社团发展规模大,但是组织紊乱,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校社团活动类型逐渐增多,但是总体方面来说,各种类型的活动创新意识不强,形式比较简单,缺乏教育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活动质量。高校社团作为主要的教育载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规律,在管理方面虽然学校对于社团的管理逐渐重视,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对于其物质等的支持还是不足,不少高校仍然认为社团就是学生的课外活动,没有必要进行干预,没有认识到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作用,对于的支持力度有限。

三、发挥大学生社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用的方法

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大学生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作用。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社团职能的发挥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社团的资金非常有限,高校在以后的管理中不仅需要高度重视社团的管理工作,还需要大力支持,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提供物质基础,当然也需要进行严格审批、考察等程序,增加经费使用监管的效率。在社团文化以及内容方面,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出社团的重要作用。

社团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充分应用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实现学生的价值认知,做到以理服人。大学生在刚进入高校中,具有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认识能力也是逐渐增强,因此学校应对社团的发展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具体化,开展更多的关于科研等方面的社团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统一的学校社团指导等,更好的引导社团的发展,改变以往活动繁多,但是主体不鲜明的现状。

在活动中,学校对于社团的引导还需要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管着党的教育方针,建立优良的校风,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想要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对表现好的社团进行鼓励,不时进行引导,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对现有的社团发展需要采取科学的引导,社团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实验平台,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为使学生更好适应发展,还需要成立一些与学生相关的特色社团,为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还需要开展分类指导,在业务方面来说,由共青团以及专业教师指导发展,在德育工作上有思政教师进行指导,针对科技型的社团,更加倾向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加社团教育的针对性,还可以开展讲座以及研讨会等引导学生的教育。充分利用社团的作用,扩大学生交流信息,在社团还可以增加一些评价,使社团的缺陷暴露出来,以后后期的改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先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社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当前大学生社团的主要问题,重点论述加强高校学生社会作用的方式,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能够进一步的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发挥,在以后的发展中,还需要寻找更加适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出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

上一篇: 探索茶文化 下一篇: 生物信息学作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