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防控措施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9 10:29:59

灾害防控措施

灾害防控措施篇(1)

中图分类号 $512.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091-01

息县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域,淮河作为气候分水岭穿境而过,气候湿润,雨水充沛,适宜小麦的种植生产。耕地面积9.87hm2,小麦常年种植面积8.1hm2左右,水稻、小麦连作占4.7万hm2以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小麦生产的投入也不断加大,然而由于田间管理技术不当,耕作粗放,特别是水稻、小麦连作的水稻土长期浸泡在水中,土壤板结,不利于田间耕作,对小麦整地、播种质量影响较大。再加上小麦生长发育期间隐性灾害的影响,小麦产量一直在4500kg/hm2左右低位徘徊,严重影响当地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因此,针对小麦生产上的不利因素,要充分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提高小麦产量,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此,总结息县常见的几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症状,提出防治方法和相应的抗逆性栽培措施。

1 息县小麦生长期间主要的隐性灾害

1.1 冻害

有越冬冻害、冻季冻害、晚霜冻害,主要是指小麦在越冬期受低温影响,导致小麦生长缓慢、停滞,叶片发黄,分蘖死亡,影响产量,严重时小麦整个植株发黄枯死,造成绝收。晚霜冻害一般发生在小麦分蘖停止的时候,严重时不抽穗,形成哑巴穗。

1.2 干旱

一般发生在小麦出苗后的暖冬期间,小麦苗期受到干旱影响,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根系分布在土壤浅层,无法有效利用土壤深层水分,生长缓慢,不能形成壮苗,穗数不足,对小麦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1.3 渍害

主要发生在苗期,小麦生长发育不良,分蘖减少,生长缓慢,有效穗不足。灌浆成熟期,雨水过多容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造成穗发芽、渍害,严重时植株青枯死亡。

1.4 病虫害

小麦生长后期若遇连阴雨2-3d,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的发生机率增大,影响小麦叶片的光合功能,危害茎秆,容易造成白穗甚至倒伏。特别是赤霉病常年发生。造成小麦的减产,品质下降,严重时导致绝产。

1.5 干热风

在小麦灌浆至成熟阶段,气温在30℃左右,相对湿度达到30%左右,风力达到3级左右,容易形成干热风。此时小麦蒸发量大,体内水分损失严重,灌浆受到抑制或者不能正常灌浆,造成小麦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也能引起小麦早衰枯死,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2 主要的防控措施

2.1 品种选择

息县小麦生长期间雨水较多,注意选择耐病、耐渍、耐穗发芽,能够充分利用息县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的弱春性和春性品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不超过13%。在种子精选时。除去秕粒、霉变粒、病粒、破损粒和杂粒,提高用种质量,打好培育壮苗的基础,增强抗灾害能力。

2.2 提高整地质量

水稻浅茬收获前7d开沟排水,以便机械或人工及时收割,并在收获后趁墒及时翻耕,息县麦区大多土质黏重,适耕期短,必须适墒抢时翻耕耖耙,尽量整碎整平,并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在土壤粉碎质量差,或坷垃较多、墒情不足的情况下,播种后可以进行镇压,增强土壤与种子的密接程度,使种子易吸收水分;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对冻害和干旱可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2.3 开沟做厢

播种时先预留好厢面,厢面宽视地形而定,一般不能超过4m,否则起不到排明降暗除渍的作用。大力推广机械开沟,先开腰沟,然后开围沟,最后开厢沟,并确保腰沟深于围沟,围沟深于厢沟,沟沟相通,排水通畅。外三沟在前作收获前人工清理开挖,逐级加深,排水沟深1m,确保灌得进、排得出、排水通畅,雨止田干。内三沟于播种后进行机械开沟或人工开沟,每2.5-3.0m开挖一条竖沟,沟深20-30cm;距田两端横埂2-3m各挖一条横沟,沟深30-40cm;田块长超过100m的应加挖腰沟,沟深20-30cm,内外沟配套相通。

2.4 合理密植

息县大田生产基本苗一般要求在330万株/hm2左右。根据小麦种子的出芽率、干粒重、田间成苗率,备足种子,精量机播,这样可以更好地协调群体和个体的相互关系,增加田间通风透光,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培养健壮个体,增强抵抗自然灾害和自身调节能力。

2.5 对已经发生的冻害和干旱的防控措施

2.5.1 冻害的防控。对于旺长田可以采取镇压防冻,踏实土壤,增加根层土壤含水量,使因干旱或浇水没有及时中耕形成裂缝的麦田减少龟裂,促进次生根萌发,防止冷空气进入。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增强抗寒能力。平抑地温,减轻冻害。适时灌水是防御和补救冻害的重要措施,对越冬冻害、冬季冻害有明显的作用。在分蘖停止时,若有寒流经过,发现心叶、幼穗甚至穗下节出现水浸状,应及时补施速效肥和灌水,使冻害影响减至最低限度。

灾害防控措施篇(2)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市政府成立了由许利伟副市长任组长的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水务局,全面负责此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

二、工程建设目标任务

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一)县级平台的建设

县级平台的建设内容为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主要完成监测预警中心建设。通过整合利用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等技术手段,建立县级防汛指挥部山洪灾害防治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收集山洪灾害防治区水雨情数据信息以及其它部门的相关信息,实现信息查询、山洪预报决策和预警,以及异地数据备份、视频会议等服务。

(二)乡级平台的建设

乡级平台的建设内容为建立水雨情监测系统,各乡镇要配置面积不低于25平米的指挥办公室,完成机房建设并配备必须的办公设施。乡级平台要满足水雨情监测站网布设、信息采集、信息传输、通信组网等需求;要完成填报危险区转移线路统计表、行政区基本情况表、历年山洪灾害损失情况表、山洪灾害易发区统计表、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责任人情况表、群众转移安置计划汇总表;负责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广播、设立宣传栏展板等形式宣传山洪知识(宣传栏展板:设置3块以上,画布尺寸为2.4m×1.2m、画布材质要求防晒、防雨、长期保存,展板框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标语:设置两条以上长期的户外宣传标语)。

(三)村、组预警监测设施的建设内容

涉及的118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要设立值班室,值班室不小于15平米,并配齐必备档案柜、器材柜、办公桌等办公设备;完成填报山洪灾害防御示意图、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表、村级危险区人员转移安置情况表;同时要制作明白卡、挂图和宣传手册、设置两条以上长期的户外宣传标语、设置1块以上宣传栏展板(宣传栏展板:画布尺寸为2.4m×1.2m、画布材质要求防晒、防雨、长期保存,展板框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设立路标指示路线(标明山洪灾害防御转移路线图和避灾安置地点方向标志)。

(四)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

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县(市)、乡(镇、企业)、村、组、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明确县(市)、乡(镇)、村、组、户防御山洪灾害的组织机构、人员设置、职责等。通过建立群测群防责任制组织体系,保障县(市)、乡(镇)、村、组防灾信息上传下达畅通,监测、预警、避灾措施以及预案的宣传、演练落实。

三、实施技术指导及时间要求

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实施从4月20日全面启动,于6月30日全面完成,水务局要派出三个技术指导组,进行技术指导,并对完成进度进行督导检查。

四、完善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乡镇、各领导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按照省、市的要求稳步推进。各领导组成员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责任到人,按照各自职能配合做好项目的推进实施,各乡镇要以农办主任为乡镇实施负责人,水利水保站站长为承办负责人,各村要确定一名主干为实施负责人,保障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的顺利完成。

2、落实责任,加强管理

各乡镇要强化管理,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加强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建设程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市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有序进行。

3、密切配合,技术防范

灾害防控措施篇(3)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现阶段是非主汛期,又值年末岁首,各防灾单位和责任人思想上极易麻痹大意,放松防灾工作警惕性,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形成隐患。各镇街务必高度重视“两节三会”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到人员不散,劲头不减,措施、责任不变。

二、落实措施,全面排查

(一)组织人员,全面排查。

各镇街要立即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尤其要重点排查正在实施尚未完成的年搬迁治理项目。对潜在坡面泥石流、土溜等地质灾害威胁区加强监测,及时组织对潜在崩塌威胁区内及不稳定凹岩腔下部的居民进行搬迁,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二)落实措施,加强监管。

灾害防控措施篇(4)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山洪灾害作为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和措施,一直都是相关部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要想全面的发展山洪灾害防治措施的建设和管理的工作,那么就必须要综合了解山洪灾害的特点和影响,正确的理解非工程防治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防御作用和避灾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合理的规划好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完善山洪灾害的防治系统,从而有效的提高山洪灾害防治中的预警功能。

1.非工程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的作用

1.1、防御作用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主要就是通过检测预警系统,实施的收集当地控制点雨水情和工情等信息,从而有效的达到对雨水的情况变化的掌握,重点区域重点进行监控,开展和完善防御预案、强化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宣传防御知识、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等非工程措施建设,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改变山丘地区山洪灾害日趋严重的局面,在极短时间内紧急转移大批的人员和财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第一,强化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管理体系,根据山洪灾害防治地区的地质环境和经济条件,建立准确、高效的监测、预警、通信和预报等监控措施,确保在山洪灾害的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和群众疏散工作,将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第二,制定科学的山洪灾害防治预案,为有效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处置保障。第三,有目的的培养群众山洪灾害防治意识,宣传山洪灾害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在山洪灾害中的自救能力,能有效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和管理在山洪灾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能有效提高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将山洪灾害的破坏降到最低。

1.2、避灾方法

山洪灾害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问题,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山洪灾害的治理措施较为困难,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在灾害发生中,一般采取移民搬迁的形式,确保人们在最快的时间里,获得正常的生活质量。在工程措施治理过程中耗费的财力、物力、人力巨大,但防御效果不明显,为了帮助群众避开山洪灾害多发区,最佳的非工程措施是移民搬迁,最大限度的控制山洪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根据实践得知,只有将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应用到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才能确保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山洪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措施的效率。

2.引发山洪灾害的原因

山洪灾害成因主要为降水量集中、持续时间长,加之受灾地区荒山面积大,植被稀疏,保水能力差,每逢普降大雨汇洪成灾,导致山洪暴发。具体分析如下:

2.1、突然降雨。我县地域全部都是山地丘陵,该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并且降雨较集中,当7月和8月份突然降雨时,雨期通常较长,则为山洪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2.2、特殊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沟壑纵横,海拔高程落差大,山峰岩石,表面支离破碎,土壤土层薄,蓄水能力差,源短流急,极易导致山洪暴发,造成山洪灾害。

2.3、沟道阻塞。由于地质结构原因,土壤松散,连续降雨饱合后,易倾泄淤积大量松散物,也是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

2.4、人为因素。有些群众房屋选址不合理,一些房子建在沟口、山脚、陡坡下,甚至行洪河道内,还有一些房子通过开挖坡脚、削坡取地修建;不经批准随意开矿、挖窑,随意弃土弃渣,不同程度加剧了泥石流、山洪灾害隐患。

3.山洪灾害防治实施的非工程措施

3.1、确定预警指标

预警指标分为准备转移、立即转移两级指标。

(1)雨量预警指标。降雨是导致山洪灾害的最主要因素,临界雨量是实时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业务中诊断山洪灾害是否可能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的关键性指标。临界降雨量是指可能导致山洪灾害发生的一定时段的最小雨量。参照雨量预警指标为参考值,系统建设后需根据雨情、水情、灾情资料积累不断修订,以适应特定区域预警需求。以诱发山洪发生的临界雨量为预警的基本指标,实施预警指令需依据基本指标和流域前期影响雨量(土壤湿润程度)因素综合确定。当小流域不同时段面雨量接近临界暴雨值时,各县山洪预警中心应向流域内居民准备转移的指令。当小流域不同时段面雨量到达临界暴雨值时,各县山洪预警中心应向危险区内居民立即转移的指令。

(2)水位预警指标。水位预警指标分为水库水位预警指标和河道水位预警指标。水库水位预警指标参照各水库的防洪预案执行。河道水位预警指标:山洪灾害危险区小流域内,缺乏实测历史水位资料,目前水位预警指标难以确定。为此在各县小流域选定下游有重要城镇,工矿企事业单位,且人口相对密集的水位预报节点,进行历史洪水位调查,依据各调查点的山洪灾害成灾情况,确定历史成灾水位为立即转移指标;结合当地水利工程在历史成灾水位上适当降低,作为准备转移指标。

3.2、预警内容及方式

(1)预警内容。预警内容主要包括: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等。

(2)预警方式。根据监测、预报、调查、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采用多种方式,及时警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报警信号。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预警信号城区可为电视、广播、Internet网络、电话、传真、移动通信、短信;乡(镇)及村级则可采用广播、电话、锣鼓号、报警器、短信等方式通知民众,具体预警信号的形式可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自定。

4.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应用

4.1、提高山灾害防治的技术监控研究

为了全面发展非工程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中的应用,要提高山洪灾害非工程建设的技术研究,促进山洪灾害防治监控技术的发展。第一,合理划分山洪灾害的区域,根据山洪灾害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气候变化规律,分析山洪灾害可能会发生的地区、程度、类型、影响和范围,正确划分安全区和危险区,进行灾害监控区的重点规划,合理分配监控设备和人员,确保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监控质量;第二,正确调整预警指标,预警措施是为了尽可能第一时间疏散人群,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预警指标的设置,会出现误报或谎报的情况,这样会催生群众的麻痹心理和厌烦情绪,因此,正确调节预警指标,提高对山洪灾害的预测能力和监控技术,是强化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必要手段;第三,加强对山洪灾害的预测研究,提高山洪灾害的准备工作,确保山洪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当前我国的山洪灾害预测技术有待发展和完善。

4.2、规划小流域的山洪灾害监测

为了完善山洪灾害防治管理工作,适当开展不同地区的山洪灾害防御评估,有利于灾害防治工作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还能有效引导山洪灾害防治地区建房设施的质量,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对突发性灾害的预防能力、抢救措施和修复工作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探讨,促进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对小规模流域的山洪灾害进行评估,结合地域地形的特点和雨季的变化,加强山洪灾害的预警,为山洪灾害的抢救工作提供更多的时间,尽可能的减小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

结束语

对于山洪灾害中的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根据地势的情况,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防雨措施,并且提高预警系统。根据2010年编制的《山洪地质灭(灾)害防治专项规划》的基础要求,对山洪灾害的防止进行系统化的防治措施,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建立健全长远的防治系统和防治措施,在山洪灾害中全面实施非工程的措施,全面加强山洪灾害防治的建设和管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蒲自平.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与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4,12:297+322.

灾害防控措施篇(5)

酒泉市肃州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总土地面积3470km2,常年耕种面积4.13万hm2,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区,主要种植作物有:玉米、小麦、蔬菜、洋葱、甜菜、瓜类、啤酒花、甜叶菊等。肃州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处蒙新荒漠地带,地理纬度和海拔比较高;气候干燥降雨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旱多风沙,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同时,肃州区是重要的部级商品粮生产和对外制种、蔬菜生产及啤酒原料生产基地。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低温、霜冻、干热风、大风等农业气象灾害以及农作物病虫为害时有发生。正确认识肃州区农作物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提高农作物防灾减灾意识,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损失,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1农作物灾害发生情况

近年来,肃州区出现的自然灾害有:沙尘暴、低温、干旱、干热风、冰雹、雪灾、病虫害等。

1.1低温

5月低温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多集中在5月初,主要造成玉米、瓜类等农作物僵苗不发,甚至冻死。玉米冻害较轻时可恢复或补种,瓜类比较容易受害,并且不能恢复,造成每年玉米苗死苗2%~5%,瓜类损失10%左右。

1.2夏季干旱

夏季干旱多集中在7~8月,干旱范围主要集中在丰乐、金佛寺、清水、下河清、东洞、西洞等乡(镇)的部分村组,主要影响了玉米灌浆,导致籽粒秕瘦,一般造成玉米减产5%~20%,严重时可致绝收。

1.3干热风

初夏季节,肃州区经常会出现一种又干又热并具有一定风力、高温、低湿的风,强烈的干热风主要对小麦灌浆、玉米授粉、瓜果产量造成为害,可导致减产5%~50%,有时更高。

1.4沙尘暴

沙尘暴在肃州区每年都有发生,一般是初春阶段,刚播种出芽的农作物会被吹走秧苗导致断垄。对温室、大棚的影响尤为严重,风较大时可吹走棚膜,造成温室、大棚内蔬菜受害,一般减产5%以上。

1.5病虫害

近几年,为害肃州区农作物的病虫害主要有玉米红蜘蛛、玉米茎基腐病、棉铃虫、玉米锈病等,如玉米红蜘蛛2003年大爆发(百株有虫平均达到5700多头,严重的达到35000头),为害面积达0.24万hm2,造成玉米减产2651.4t,直接经济损失275.75万元。

1.6其他灾害

包括冰雹、雪灾、大风等。2013年三墩、上坝等乡(镇)出现冰雹为害,玉米叶片被打烂,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减产10%;2009年大雪导致部分温室棚膜压塌,蔬菜受损等。其他灾害发生后经及时救治,没有造成较大的损失。

2农作物发生灾害后采取的措施

2.1因地制宜制定农作物灾害预警预案

成立了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制定了《肃州区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防控进行统一安排部署。根据不同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协调各有关部门,及时、有效预防和防控各种灾害天气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效的保障了肃州区科学防灾减灾措施的实施。

2.2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加大抗灾减灾宣传力度

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干部、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开展农业自然灾害及其预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把预防各种频发自然灾害的技术措施落实到村、组、户,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气象部门自然灾害信息预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等新闻媒体和各种快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及时向广大农民自然灾害信息及其预防措施,做好灾后自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

2.3针对不同的气象灾害,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根据全区不同区域不同的气象灾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了不同的防灾减灾措施。针对肃州区沿山乡(镇)干旱缺水情况,积极引导农民适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落实好各项抗旱减灾措施的基础上,引进推广小杂粮的种植,缓解同一粮食作物面积大而挣水的矛盾;同时协调水利、农技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帮助、指导农民群众,突出抓好节水灌溉等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在作物需水临界期,及时喷洒抗旱剂,提高抗旱减灾效果;在旱情严重、气象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进行人工增雨,缓解旱情。根据气象预报,在霜冻来临之前,组织区乡农技人员现场指导广大农户使用秸秆、麦草等适时点火、熏烟来预防霜冻为害。针对低温影响玉米发芽出苗及幼苗期生长发育受阻引起苗枯病,后期低温造成玉米生长发育积温不够(尤其是晚熟品种),使玉米灌浆期缩短,影响玉米成熟。为防止低温对玉米生产造成不利因素,农技人员应积极引导农户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玉米生长后期,指导农户及时喷施叶面肥,促进玉米成熟。针对干热风对小麦的为害,指导农户选用早熟、耐旱小麦品种、改善小气候环境。根据气象预报,在干热风来临之前,有条件的区域及时进行灌水,增加田间小气候湿度,另外,可喷洒抗旱剂1号、磷酸二氢钾等抗旱剂,调节小麦新陈代谢的能力,增强主体活力,达到以壮抗灾的作用。农技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在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实施“一喷三防”等措施,有效减轻了干热风的为害,降低了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

灾害防控措施篇(6)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020-04

传统的“生物灾害”定义为:由活的生物体暴露于微生物和有毒物质所造成的灾害。显然这个定义是从灾害的受体角度来定义的。根据灾害学对灾害的定义原则,“生物灾害”应该从灾害源的角度,并参考生态学内涵来进行定义,这样可以避免歧义。2008年,笔者据此对“生物灾害”进行了定义:少数生物偶然抢占生态位,导致原有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竞争、协同等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导致人员、财产、环境等产生损失。这样传统的“生物灾害”就被分解成了2个部分:“暴露于微生物”造成的灾害属于新的“生物灾害”中的病害,“暴露于有毒物质”属于“环境污染”或其他灾害产生的有毒物质的侵害(如火山爆发、火灾、爆炸等)造成的次生灾害。但是,这种定义还有缺陷,没有突出人为因素引发的生物灾害。为此,笔者再次将其修改为:某种生物种群数量突然增加,导致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失衡,并超出了该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从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财产甚至生命或健康造成损失。

生物灾害属于自然灾害,除了具有一般自然灾害的共同点外,还具有生物性、周期性、突发性、扩散性、隐蔽性、区域性、社会性、可控制性等特点。生物灾害管理是一个有效组织协调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应对生物灾害事件的过程[1]。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生物灾害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进一步改善灾害应急管理周期中减灾、准备、响应和重建等方面的措施,以尽最大可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来保障生态安全,并将人员与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生物灾害管理必须根据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不同生物灾害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因此生物灾害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社会性、时间性、政策性、目标性、计划性、层次性等特点[2-3]。生物灾害管理活动是依据生物灾害发生客观规律、有关生物灾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对有害生物实施监测预报、检疫、预防和灾害治理等具体行为。它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应遵循系统化、法制化、社会化、科学化等原则。

1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进展

人类在进行生物灾害防治的漫长过程中,逐渐懂得了有害生物的有害性不是绝对的道理,管理理论由“斗争”逐渐转变为科学管理,管理策略逐步完善,走出一条由有害生物的单一防治到综合防治、由综合防治再到灾害管理的发展历程。防灾理念实现了由“消灭”到危机管理、由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管理方式由行业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防灾措施由重救灾向重预防转变,防治策略由被动防治向分级管理、分类施策、分区治理转变。

1.1 生物灾害管理主要理论

(1)单一防治。完全依靠化学防治杀灭害虫(1940)。

(2)综合防治(IPC)。以互不矛盾的方式,应用一切适当的技术使害虫种群减少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并维持这个低水平的害虫种群管理系统(1950/FAO,1965)。

(3)综合治理(IPM)。害虫综合治理是一个多学科的、偏重于生态学的,对害虫种群实施治理的管理方法。利用各种防治方法配合成为一个协调的害虫管理系统,在其实施过程中,害虫综合治理乃是多战术的战略,但是在这些战术中,要充分地利用自然防治因素,而只是在必需时,才用人工防治害虫(R.F.Smith ,1978)。

(4)全部种群治理(TPM)。主要是针对危害人畜的害虫,首先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或其他手段)将虫口密度压到最低限度,再释放不育雄虫,达到彻底消灭害虫的目的。

(5)大面积种群治理(AMP)。主张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测定多维的、动态的经济阈值,由此决定是否进行防治。一旦决定进行防治时,就尽量做到彻底消灭,使害虫数量减到最少。

(6)生态防治(EPC)。依据整体观点和经济生态学原则,选择种类单一或组合措施,不断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与功能,使其安全、健康、高效、低耗、稳定、持续,同时将害虫维持在经济阈值水平之下(1976/1998)。

(7)工程治理。对危害严重、发生普遍或危险性大的病虫害,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对病虫害进行生产全过程管理,把病虫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水平,实现持续控灾的一种病虫害管理方式(国家林业局,1997)。

(8)可持续治理(SPM)。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在充分了解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加强生物防治、抗性品种应用和有害生物与天敌动态监测,综合使用各种生态调控手段,通过综合、优化、设计和实施,将有害生物防治与其他措施融为一体,对生态系统及其有害生物―天敌关系进行合理的调节,变对抗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以充分发挥系统内各种生物资源的作用,使农林业生产得以持续发展(骆有庆,1990)。

(9)害虫管理系统工程。根据害虫与作物之间的关系、昆虫物种之间的关系,结合管理措施的综合影响关系,应用系统工程原理与方法对害虫实施控制[4]。

(10)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生态系统方法(ecosystem management task):一种维持或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和它们功能及价值的方法(IEMTF,1995)。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的控制,它们将生物体与它们的非生命环境部分及人为活动的调节连接在一起,以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CEM,1996)。

(11)精准施药(precision medicine)。始于20世纪90年代。农药精确使用:定时、定量、定点施药[5]。在进行药物治理时,尽量选用只对靶标生物有作用的药物,或尽量选择只对靶标生物有作用的施药方式。这样的药物治理方式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扰动小,有利于施药后生态系统快速恢复健康[6]。

(12)生态健康(ecology health)。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人与环境关系的健康,是测度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及其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的代谢过程和服务功能完好程度的系统指标,包括人体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生态健康,人居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代谢环境的健康,以及产业和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健康(王如松,2005)。森林健康(forest health):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森林结构,较强的抗灾能力,并能为人类提供较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森林物质产品[7]。森林保健:使森林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并保持其系统稳定性的能力,从而使其最大的、最充分地持续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作用(1987/1992)。

(13)生物管理(BC)。广义的生物管理概念:根据研究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运用生态健康原理,采用生态学和管理学手段,使研究对象和谐地融入生态系统中去,使生态系统保持健康状态,或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健康。狭义的生物管理概念只是针对人工生态系统而言的,即biology management:根据经营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运用生态健康原理,采用生态学和管理学手段,使经营对象和谐地融入生态系统中去,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8]。

(14)“双精”管理(2P)。通过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运用先进的预测技术,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精准预测预报,对生态系统实施精确管理,维护或恢复生态系统健康[9]。

(15)生物灾害管理(biological disaster management)。灾害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生物灾害管理是一个有效组织协调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应对生物灾害事件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生物灾害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采取GCSP 管理策略和双精管理技术,进一步改善灾害应急管理周期中减灾、准备、响应和重建等方面的措施,以尽最大可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来保障生态安全,并将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具体内容包括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应急救灾,灾害发生前的各种计划、物资资金准备等备灾措施,灾害发生后的救灾工作和灾后恢复工作,以及避免和减少灾害发生的促进生态健康措施[10]。

1.2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的原理

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是对生物管理活动中实际与潜在的问题做出统一规定,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活动秩序,提高生物灾害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并维护生态健康。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除了应遵循一般标准化原理外,还应遵循灾害性原理、生物性原理、技术强制性原理和安全性原理[11-14]。

(1)灾害性原理。生物灾害属于自然灾害,其管理必须遵循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基于生物灾害的突发性,生物灾害管理按照GCSP策略,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健康理论,事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标准化技术措施,当生物灾害发生时,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救灾和标准的技术措施进行灾害预防与治理(应急性)。基于生物灾害的可监测预测、可控制性,生物灾害管理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生物灾害发生。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要对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检疫、治理等技术标准化,及时推广先进的预防与治理技术,规范生物灾害管理行为,实现及时预警,快速响应,高效救治(预防性)。生物灾害治理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要对其中的组织指挥、技术规划设计的过失予以追溯,有必要时要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15]。这就使得生物灾害管理活动要标准化,才有可参照的标准,才能对整个管理活动予以客观的评价。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评估、追溯、学习,不断提高生物灾害管理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追溯性)。

(2)生物性原理。生物灾害管理对象是生物,其生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演变依赖于自然条件,并且存在明显的生长周期,种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因此,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就要在诸多影响有害生物生活的环境因子中,区分可操控因子和不可操控因子、稳定因子和不稳定性因子、安全性因子和不安全性因子,在可适用性范围内,因地因时制宜,选择安全、稳定、可操控的因子对其实施科学控制,及时将其抑制在可允许的阈值范围内,恢复并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3)技术强制原理。生物灾害管理是一项技术性、法制性很强的活动,在生物灾害管理活动中,没有先进可靠的技术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支撑,仅凭少数个人主观经验进行灾害救治,往往会贻误最佳救治关键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国际化的标准技术措施,还会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技术强制,就是要对生物灾害管理活动中关键技术进行强制性规定,对监测预警方法、指标、监测网络等予以统一规定,采取同样的技术指标,建立监测预警模型,实现监测预警信息全球无缝共享。全球使用统一、先进的检疫技术、检疫程序,建立标准的检疫网络,及时有效地拦截有害生物入侵,并消除技术贸易壁垒。对生物灾害关键控制因子和控制技术、治理程序等标准化,使得生物灾害治理规范化,提高生物灾害救治效率。建立标准的灾害评估标准,对生物灾害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不断改进生物灾害管理方法,促进生物灾害科学发展。

(4)安全原理。生物灾害管理的目的,在于保障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维护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一方面要推广先进的灾害预防与救治技术,提高防治水平,防止生物灾害发生,或者及时进行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另一方面,要开发先进技术,既能保证预防与治理的高效性,又要对生态、人类生命财产不产生危害。这就要求研发、推广使用先进的施药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或生物药剂,或者开发新的生态管理技术,促进并维护生态系统健康。

1.3生物灾害管理模式

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性形式或固定格式,管理模式的定义是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套操作系统。可以用公式表述为:

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管理系统+管理方法

生物灾害的管理模式可以表达为:

BDM=f(EH)+f(BDMS)+f(GCSP,2P,…)

其中,EH为生物灾害管理理念,即生态健康;BDMS为生物灾害管理系统,包括生物灾害管理组织机构、法律法规、物资设备等;GCSP、2P为管理方法,包括管理策略、技术措施等。

1.4生物灾害管理的理念

生物灾害管理的理念为生态健康,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生态健康是指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组织结构、较强的活力和恢复力、畅通的生态流,对相邻的系统没有侵害作用。显然,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理想状态,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动介入生态健康管理,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健康管理,就是为了维护或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而采取的措施,生态健康管理的目的是增强维持系统稳定性与和谐性,提高生态系统抗逆能力,除去或避免系统中或系统外危害生态健康的因素,创建有利于生态健康的良好环境条件。生态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监测、维护健康、增进健康等。

1.5生物灾害管理的策略

生物灾害管理的策略为GCSP管理,是分级管理、分类管理、分区管理、分期管理的缩写,主要是针对生物灾害的不同发生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1)分级管理。根据生物灾害源的危险性或灾害的危害程度,将生物灾害或有害生物划分等级,按照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灾害管理。国家突发事件危机分级管理主要是针对火灾、地震、气象等突发灾害制定的。生物灾害不同于上述灾害,生物灾害的分级管理与其他灾害分级管理有所不同,可采取2种分级方案:一是按照灾害严重程度――生物灾害危害程度分级。Ⅰ级为高度危险检疫性有害生物(highly risky quarantine pest);Ⅱ级为一般检疫性有害生物(risky quarantine pest);Ⅲ级为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non-quarantine pest);Ⅳ级为非限定性有害生物(non-regulated pest)。按照分级结果,启动相应预案。二是按照灾害源的可控制性、发展态势――有害生物危险性分级。Ⅰ级为造成生态、经济危害巨大,并直接危及人类生命安全或直接危害大范围人类健康的;或高度危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省际间连片大面积暴发;Ⅱ级为造成生态、经济危害巨大,并直接危害局部人类健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连片大面积暴发;Ⅲ级为造成生态、经济危害巨大;或一般有害生物在县际间连片大面积暴发;Ⅳ级为一般有害生物在县内连片大面积暴发。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按照分析结果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对不同级别的有害生物,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如Ⅰ级有害生物由国家监管,一旦发现,立即铲除;Ⅱ级由省级监控,一旦发现新疫点,限期拔除。

(2)分类管理。按照有害生物种类、危害对象的不同,对生物灾害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对于不同的灾害源,根据不同灾害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进行防治。对于不同经营目的、权属的灾害受体遭受生物灾害,其管理措施、管理责任也不尽相同。例如林业生物灾害治理,由森林的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的可确定受益者承担,而森林的生态效益的受益对象难以明确时,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责任主要由政府承担;对于成片大面积暴发的林业生物灾害或Ⅰ、Ⅱ级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时,由政府承担治理责任[16]。

(3)分区管理。一是自然区域。生物灾害的区域性特点,决定了不同区域的生物灾害,其发生发展特点都不会相同。根据自然区划和生物灾害分布状况、发生特点与规律,进行生物灾害发生区域区划,根据发生区的灾害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二是行政区域。所有的灾害管理措施,最终都将以行政区划为管理单位进行落实,因此灾害发生区的区划,应该结合行政区划进行。

(4)分期管理。生物灾害发生发展,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生物灾害不同的发生发展周期,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根据生物灾害可能造成的威胁、实际灾害已经发生、危害逐步减弱与生态系统恢复3个阶段,可将生物灾害事件总体上划分为预防期、预警期、暴发期、缓解期、善后期(表1)。当然,生物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复杂多变,各个阶段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十分明显,而且有时还会相互交织、循环往复,因此要根据具体灾害发展生命周期,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尽快恢复生态系统健康,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2生物灾害精确管理

生物灾害精确管理理论,源于张国庆的生物灾害“双精”管理理论。所谓“双精”管理(2P),就是精密监测与精确管理,精密监测就是对生态系统进行紧密的监测与准确的预测,精确管理就是对生态系统进行精确的管理,促进并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由此可见,“精密监测”属于“精确管理”,是“精确管理”的一部分,因此“‘双精’管理”应该修改为“精确管理”。即:生物灾害的精确管理,就是对生态系统实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非健康生态系统,找出影响生态健康的因子,采取先进的生态管理措施,及时、快速地恢复“患病”生态系统的健康;对处在健康、亚健康状态的生态系统,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维护并保持生态系统处在比较稳定的健康状态。也就是说,生物灾害的精确管理,不仅要克服被动防治和单种防治带来的弊端,更重要的是主动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对生物灾害的防治,采取“防在关键点,治在要害处”策略,尽量减少防治给生态系统带来的扰动,把生物灾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17]。生物灾害精确管理的实质为:一是重在监测,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精准预报。二是重在预防,维护健康状态生态系统的健康,使其保持在比较稳定的健康状态。三是对非健康的生态系统,采用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技术,使其尽快恢复健康。这里的生物管理学技术,主要是指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利用生态系统自身修复能力,使其恢复健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取人工干扰措施,促进其恢复健康。

2.1精确管理基本原理

生物灾害精确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健康理论,精确管理策略是GCSP管理,其管理原理包括精密监测原理、精确治理原理和生物管理原理。

(1)精密监测。对生态系统进行连续的、实时的监测,通过对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手段,建立比较完备的、接近有害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模型(生活、发生发展等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对有害生物未来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出精确的预报。

(2)精确治理。利用精准预报结果,通过已经建立的、比较完备的、接近有害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模型(生活、发生发展模型),建立人工干扰模型,尽量使用生态系统自身修复能力使其恢复健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比较合理的人工干扰手段(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等),对有害生物做出较为精确的干扰,使其危害降到允许的阈值内,并促进“患病”生态系统较快地恢复到健康状态。这种比较合理的人工干扰措施,是指对环境、对生态系统包括对其他生物的损害控制在允许的阈值内,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自然修复,没有永久损害,对人类没有损害。这里的阈值,根据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对象的不同,分为经济损失阈值和生态承受能力阈值。

(3)生物管理。生物管理概念见1.1(13)。有害生物管理: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健康原理,采用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手段和有害生物调控技术与策略,对有害生物实施科学控制,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2精确管理措施

(1)时间管理。生物灾害的时间管理,就是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与时间密切相关的特性(时间性),加强对承灾体(作物、林木、牲畜、人类等)的培育与保护,提高承灾体的健康水平和抗性,加强对灾害源(有害生物)实施调控,将其对承灾体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阈值内。生物灾害的时间管理关键是开展生物灾害精密监测,准确找出防治关键期,在防治关键期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快速增殖,防止生物灾害的发生[18]。生物灾害的时间管理措施最常见的就是研制防治历,按照防治历实施生物灾害管理。

(2)空间管理。生物灾害的空间管理,就是利用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空间密切相关的特性(空间性),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承灾体(作物、林木、牲畜、人类等)生长发育的环境,消除对有害生物生长发育有利的空间环境,从而实现对生物灾害的有效控制。在宏观上,即在大跨度空间范围内,采取检疫措施,阻止有害生物入侵、蔓延;在中等尺度空间上,加强生物灾害监测,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在小尺度的微观上,通过微生态环境的调控,实现对有害生物的控制,如适度密植控制杂草生长,混交趋避树种提高林分抗性,或者调控温湿度使有害生物不能正常发育,或者释放信息素干扰有害生物或集散行为等。

(3)生理调控。采取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措施,对承灾体(作物、林木、牲畜、人类)或灾害源(有害生物)的生理活动实施调控,提高承灾体的抗性水平,或者使有害生物不能正常发育、不造成危害或者使其死亡。生理调控的理论依据是生物的生理有序性。生理有序是指生物机体的内部组织依靠功能上的协调作用,实现机体内部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有序交流,共同促进机体的有序化进程。生理有序的发展表现为机体的内部组织越来越精细,分工越来越明确,协调性越来越好,物质、能量及信息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从总体上讲,生理有序可使生物有效地适应现有的环境,其特点是内部运动、外部静止。生物灾害的生理调控就是促进承灾体的生理有序化,破坏有害生物的生理有序。

(4)生态调控。通过环境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健康水平,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协调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从而达到控制有害生物、保护生境的目的[19-20]。

(5)精准施药。在进行药物治理时,尽量选用只对靶标生物起作用的药物,或尽量选择只对靶标生物起作用的施药方式。这样的药物治理方式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扰动小,有利于施药后生态系统快速恢复健康。其实,精准施药也是属于精确治理的范畴。

由于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时间性、空间性是不可分割的,同时伴随着复杂的生理活动,并表现出复杂的生态特性。因此,各个精确治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在进行时间管理时不能离开空间管理,同时还需要使用到生理、生态调控措施,甚至可能还需要用到精准施药技术,空间管理亦然。同样,在使用生理调控措施时,可能同时涉及到生态调控与精准施药技术。

2.3精确管理的实现途径

“双精”管理关键是通过先进的手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建立准确的预报模型和人工干扰模型,进行准确预报和人工干扰模拟;采用先进的生物管理技术,实现有害生物科学管理。

(1)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利用3S、实时溯源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有害生物监测和预警体系[21]。以信息技术和生态、化学技术为依托,结合常规抽样和调查技术,研究重大有害生物的中长期测报和短期准确预报技术,提高预警水平和御灾决策能力。

(2)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建立准确的有害生物生态学模型。仿照气象部门的做法,制定长远的工作计划,完善监测工作的组织与监督制度,规范外业数据采集与上报行为,确(下转第26页)

(上接第23页)

保监测数据准确、规范,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建立准确的有害生物生态学模型。

(3)采取先进的生物管理技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22-24]。生物灾害管理,重在促进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其次是实时发现非健康的生态系统,并及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使其尽快恢复健康:加强生态监管,确保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及时掌握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促进亚健康状态的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补偿能力,实现有害生物精确管理;必要时,采用先进的人工干扰技术,及时恢复生态系统健康;加强检疫管理,防止有害生物通过人为方式扩散。

3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EB/OL].(2008-04-30)[2010-05-02]..

[7] 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77-80.

[8] 张国庆.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体系研究[EB/OL].(2008-03-25)[2010-10-05].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19376.

[9] 张国庆.论有害生物的“双精”管理[EB/OL].(2007-08-23)[2010-10-05].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14170.

[10] 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组织与管理[EB/OL].(2008-04-15)[2010-10-05].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21738.

[11] 张国庆.论标准化原理[EB/OL].(2010-10-16)[2010-11-02].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73878.

[12] 张国庆.林业的特点与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EB/OL].(2010-10-23)[2010-11-05].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76252.

[13] 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原理研究[EB/OL].(2010-10-23)[2010-11-20].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76256.

[14] 张国庆.标准的分类研究[EB/OL].(2010-10-23)[2010-11-20].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76254.

[15] 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控的法律保障[EB/OL].(2007-11-02)[2010-11-20].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10133.

[16] 闫峻.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17] 张国庆.再论生物灾害的精确管理[EB/OL].(2010-11-22)[2010-11-28].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86221.

[18] 张国庆,赵文琴.论林业生物灾害精准预报――以潜山县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为例[C]//中国昆虫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9] 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EB/OL].(2009-03-13)[2010-11-28].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220105.

[20] 闫峻.林业生物灾害管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1] 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生物灾害GCSP管理[EB/OL].(2010-03-19)[2010-11-28].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04396.

灾害防控措施篇(7)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2.2日常办事机构

2.3应急专家组(技术咨询委员会)

2.4应急处置机构

2.5县(区)农业生物灾害应急指挥机构

2.6农业生物灾害应急处置组织体系示意图

3灾害分级

3.1农业灾害分级

3.2林业灾害分级

4预警和预防机制

4.1监测与报告

4.2灾害诊断

4.3风险评估

4.4预警预报

4.5预防控制

4.6农业生物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

5应急响应

5.1先期处置

5.2Ⅰ、Ⅱ级(农业)和Ⅰ、Ⅱ、Ⅲ级(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响应

5.3Ⅲ级(农业)、Ⅳ级(农业)生物灾害应急响应

6保障措施

6.1组织保障

6.2物资保障

6.3财力保障

6.4人力保障

6.5宣传演练

6.6技术保障

7后期处置

7.1善后处理

7.2社会救助

8奖励与责任追究

9附则

9.1管理与更新

9.2解释部门

9.3实施时间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控制农林作物生物灾害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农林作物生物灾害应急处置行动,避免或最大限度降低有害生物危害和农林业生产损失,保护农林生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危害农业(包括林业)的迁飞性虫害,流行性病害的大面积暴发和流行;危害农林作物的检疫性病、虫、植物及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省政府公布的农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的暴发和流行;其它突发性病虫的暴发和流行,以及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农业生物灾害预防、控制及应急处置行动。

1.4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立足预防,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做到抓早抓实,争取主动,防于未然,把灾害化解在萌芽状态。

(2)分级负责。以属地管理为主,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根据职责分工组织有关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处置。

(3)果断处置。一旦发生农业生物灾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迅速反应,果断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林业生产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4)规范有序。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范程序,讲究工作方法,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努力提高工作效能。

2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市农业生物灾害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由应急指挥机构、日常办事机构、应急专家机构组成。

2.1应急指挥机构

发生Ⅰ、Ⅱ级农业或Ⅰ、Ⅱ、Ⅲ级林业生物灾害时,根据应急处置行动需要,在全市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指挥部基础上,成立市农业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负责领导指挥农林作物生物灾害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行动。

2.1.1市指挥部组成

指挥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

副指挥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农林局局长

成员:市农林局、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委、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监局、市供销社、市气象局、市邮政局、市民航局、**检验检疫局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

2.1.2市指挥部职责

(1)负责启动Ⅱ农业、Ⅲ林业预案,组织力量对省级、省级以上启动的农业生物灾害的应急响应和Ⅱ级(农业)、Ⅲ级(林业)生物灾害进行应急处置。

(2)向市政府和省农业厅、林业厅报告有关农业生物灾害事件和应急处置情况。

(3)负责对县(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制定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行动方案、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经费保障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对县(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在农业生物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协调新闻媒体采访,开展正面舆论宣传等有关事宜。

(6)对农业生物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完善本预案。

2.1.3市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1)市农林局:负责制订农业生物灾害预警、预防、控制和处置的技术方案,组织并检查、督导农业生物灾害封锁、扑灭和预防控制的实施;依法提出对有关区域植物(森林)检疫疫情实施封锁和解除封锁等建议;按规定确认植物(森林)检疫疫情,并向市政府和省农业厅、省林业厅报告,经授权后植物(森林)检疫疫情信息;提出灾害应急控制措施和建议;组织对农业生物灾害防控、补偿等费用和灾情损失的评估;负责农药、化肥、种子、药械等储备品种、数量配置标准的制订;负责救灾备荒种子的储备;负责上述储备物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2)市委宣传部:负责制订宣传报道口径,正面引导舆论;组织协调农业生物灾害及应急处置情况的新闻报道;协助开展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知识宣传;组织网上舆情收集、研判和网上引导。

(3)市发改委: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负责农业生物灾害防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计划管理。

(4)市经贸委: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物资能源应急保障行动方案》,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物资能源应急保障综合协调工作。

(5)市科技局:立项并组织开展农业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科技攻关。

(6)市公安局: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与疫情相关的突发治安事件,密切注视与疫情有关的社会动态,负责与疫情相关的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协助做好重大植物(森林)检疫疫区封锁、以及配合临时检查站开展相关工作。

(7)市监察局:负责监督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突发农业生物灾害处置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情况,对工作失职、渎职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8)市民政局:负责对因农业生物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救济。

(9)市财政局:负责协调落实农业生物灾害应急处置所需药剂、器械、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资金和预防、控制、扑灭等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协调监管应急处置经费的使用。

(10)市交通委:负责应急防治物资的运输保障;协助做好临时植物(森林)检疫检查等工作。

(11)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疫区内的卫生防护、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等工作。

(12)市工商局:负责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依法打击非法经营活动。

(13)市质量技监局:负责生产领域农资产品的质量监督,依法查处非法生产的假冒、伪劣农资产品。

(14)市供销社:负责农药、化肥、药械等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防治物资的储备、供应及调剂工作。

(15)市气象局:负责提供短期和中长期天气等气象预报信息,灾害性天气监测服务,提供农作物病虫气象预测。

(16)市邮政局:协助应施检疫植物及其产品运递的检疫检查,防止疫情的传入传出,履行协管职责。

(17)市民航局:协助应施检疫植物及其产品运递的检疫检查,防止疫情的传入传出,履行协管职责。

(18)**检验检疫局:负责做好出入境植物及植物产品的口岸检疫工作,防止疫情的传入传出;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国外重大植物疫情信息,及时向市指挥部通报有关情况。

2.2日常办事机构

2.2.1市指挥部办公室组成

市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市农林局,办公室主任由农林局分管局长兼任,具体负责市指挥部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事务。必要时成立协调督查组、物资保障组、控制处置组、宣传信息组等处置机构。

2.2.2市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制定农业生物灾害预警、预防、控制和处置工作计划,组建和完善农业生物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2)收集、汇总和通报灾害相关信息,掌握动态,指导县(区)、乡镇(街道)农业生物灾害的预防、控制和处置工作。

(3)向成员单位传达上级有关部门和指挥部的工作指示,通报工作动态。

(4)组织开展农业生物灾害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行动,负责农业生物灾害防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

2.3应急专家组(技术咨询委员会)

指挥部设立应急专家组,由市农林局负责组建。专家组成员由农林科研、推广、检验检疫、气象等方面专家组成。其主要职责为:

(1)向市指挥部提出农业生物灾害的风险评估意见和预警,为启动预案提供技术咨询。

(2)提供生物灾害预防、控制和处置的技术决策咨询和参谋。

(3)提出并实施生物灾害预防、控制和处置技术的攻关研究。

(4)研究分析成灾原因,提出恢复农林业生产的建议意见。

2.4应急处置机构

在响应省级预案和市级预案启动时,设立协调督查组、物资保障组、控制处置组等应急处置机构。

2.4.1协调督查组

由指挥部牵头,农林、宣传、公安、监察、财政、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为:

(1)督促检查成员单位及下级领导小组对生物灾害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

(2)提请指挥部和有关部门通报、查办相关失职、渎职行为。

(3)审核新闻宣传报道,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维护社会稳定。

(4)督查生物灾害预防、控制和处置经费、物资储备的到位和使用情况。

2.4.2物资保障组

由供销部门牵头,发改、民政、财政、交通、农林等有关部门组成,其主要职责为:

(1)筹措生物灾害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和经费。

(2)负责紧急处置物资的调运。

(3)协调监管紧急物资的发放和紧急处置经费的使用。

(4)负责对因生物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救济。

2.4.3控制处置组

由农林部门牵头,公安、交通、卫生、工商、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灾情监测、灾害防治、扑灭、无害化处理等组织工作。

(2)受指挥部调遣,负责制订灾害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方案,指导并协助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相关单位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3)紧急处置灾害发生时的有关和其他涉及公共安全等事件。

2.5县(区)农业生物灾害应急指挥机构

县(区)政府依照本预案组织指挥体系的构成,成立县(区)农业生物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在市指挥部的领导下,分级负责,指挥本地区农业生物灾害的预防、控制和处置行动。在县(区)农林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办公室,负责本级农业生物灾害应急指挥机构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结合本地实际,设立协调督查组、物资保障组、控制处置组、应急专家组等机构。

2.6农业生物灾害应急处置组织体系示意图(附后)

3灾害分级

3.1农业灾害分级

根据农业生物灾害发生的性质、种类、涉及范围和危害程度等,将灾害分为Ⅰ级(特别重大农业生物灾害)、Ⅱ级(重大农业生物灾害)、Ⅲ级(较大农业生物灾害)。

3.1.1Ⅰ级(特别重大农业生物灾害)

(1)危害农作物的迁飞性虫害、流行性病害经预测发生趋势为大发生,或已经产生危害,成灾面积为省内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以上,控制难度较大的;(2)发现从国外、省外、市外传入我市局部已发生的有害生物,经风险性分析综合评价风险极大、特别危险的;(3)其它特殊情况需要划分为Ⅰ级(特别重大农业生物灾害)的。

3.1.2Ⅱ级(重大农业生物灾害)

(1)危害农作物的迁飞性虫害、流行性病害经预测发生趋势为大发生,或已经产生危害,成灾面积为市内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以上,控制难度较大的;(2)市内虽有零星发生或偶然传入但发生范围不广的有害生物,经风险性分析综合评价风险较大、高度危险的;(3)其它特殊情况需要划分为Ⅱ级(重大农业生物灾害)。

3.1.3Ⅲ级(较大农业生物灾害)

(1)危害农作物的迁飞性虫害、流行性病害经预测发生趋势为大发生,或已经产生危害,成灾面积为一个县(区)内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以上,控制难度较大的;(2)市内有一定发生范围的有害生物,经风险性分析综合评价风险较小、中等危险的;(3)其它特殊情况需要划分为Ⅲ级(较大农业生物灾害)的。

3.2林业灾害分级

根据突发性林业病虫生物灾害的性质、种类、范围和危害程度等,将灾害划分为四级。

3.2.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Ⅰ、Ⅱ级林业生物灾害

从国(境)外新传入有害生物事件,或者新发生的部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重大事件。其它需要划为Ⅰ、Ⅱ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

3.2.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Ⅲ级林业生物灾害

灾害面积在15000亩以上,造成较大损失的常发性本土有害生物发生事件,或者连片成灾面积在7500亩以上的偶发性本土森林病虫害、省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新发生事件。

3.2.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Ⅳ级林业生物灾害

灾害面积在10000亩以上,造成较大损失的常发性本土有害生物发生事件,或者连片成灾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偶发性本土森林病虫害、省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新发生事件。

4预警和预防机制

4.1监测与报告

4.1.1信息收集

收集国内外、市外危害农作物的迁飞性虫害、流行性病害和外来有害生物的情况,农林产品和植物废弃物进口、调入情况,植物物种引进情况和口岸截获有害生物情况等。

4.1.2日常监测

(1)监测机构与网络。以各级植物保护(病虫测报)站,森林病虫防治站、植物检疫机构等为核心,建立覆盖全市、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的农林作物重大病虫害和危险检疫性病虫监测预警网络。各级农林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机构,在农林主管部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组织开展农林作物重大病虫害、危险检疫性病虫的系统监测,分析发生发展态势,重大病虫中、长期预报和预警。

(2)监测内容。全市监测网络对各地农林作物重大病虫害、危险检疫性病虫及外来有害生物的发生基数、消长、迁移、蔓延、扩散等进行实时监测,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对国内外、市外检疫性病虫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动态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4.1.3信息报告

(1)报告程序。各级农林主管部门负责农业生物灾害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管理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农林病虫草害大面积暴发流行、非本地常见植物迅速扩大、以及不明原因发生农林作物大面积受害等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向当地农林部门报告。有关机构在作出诊断后2小时内应将结果报告同级农林部门,并在6小时内逐级报告到省农业厅、林业厅,特殊情况时可直接报告。

(2)报告内容。农业生物灾害紧急情况报告,必须以书面形式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灾害类型;发生时间与地点;发生数量、面积、范围、症状、危害程度和初步诊断结果;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有效程度;报告的单位及其负责人、报告人和联系方式。

4.2灾害诊断

县级以上农林部门依照下列规定负责组织农业生物灾害诊断。

(1)国家法定检疫范围内的病虫草害,由当地植物(森林)检疫机构按有关的植物检疫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确认。对怀疑是检疫性有害生物且当地植物(森林)检疫机构不能确诊的,按规定送样到省农业、林业“省区域性检疫实验室”检验诊断。

(2)国家法定检疫范围外的病虫草害、外来有害生物等产生的灾害,由当地农林部门确认。

(3)对疑为国内新发生的农业生物灾害,按程序逐级上报省农业厅、林业厅,由省农业厅或林业厅邀请国家权威机构和专家会诊并确认。

(4)国家或省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3风险评估

通过对农林作物病虫害监测,结合消长动态和气候条件,进行风险评估,预测发生的范围及程度。检疫性病虫与外来有害生物按照有关规定,结合疫情可能性、检疫检测难度、控制措施等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监测重点和控制措施。

4.4预警预报

4.4.1农林作物病虫预警预报

各级植物保护(病虫测报)站、森林病虫防治站,对监测的农林作物病虫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预测,经风险评估有可能造成重大农业生物灾害的,由各级农林部门及时长中短期和动态预报、预警,为启动和结束预案提供决策依据。

4.4.2植物疫情预警

各级植物(森林)检疫机构对收集、监测的植物疫情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信息等,结合风险评估,作出预警预报。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经授权的机构,统一向社会公众和媒体信息。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均无权以任何形式向社会相关信息。

4.5预防控制

根据各级农林行政主管部门的预警、预报,对有可能造成为重大农业生物灾害的,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正确指导农户开展防灾、减灾,把农林作物产量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4.6农业生物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附后)

5应急响应

5.1先期处置

农业生物灾害的应急处置,按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当农业生物灾害发生或可能发生时,有关县(区)政府的农林行政主管部门,及时、主动、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并将灾情和先期处置情况立即逐级上报省农业厅或林业厅。

5.2Ⅰ、Ⅱ级(农业)和Ⅰ、Ⅱ、Ⅲ级(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响应

5.2.1Ⅰ级(农业)和Ⅰ、Ⅱ级(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响应行动

Ⅰ级(农业)和Ⅰ、Ⅱ级(林业)生物灾害由省农业厅、省林业厅会同市、县农林部门共同确认,省指挥部启动预案。实施Ⅰ级(农业)或Ⅰ、Ⅱ级(林业)应急响应行动后,市及灾害发生地县(区)相应启动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市级有关部门的应急行动方案立即启动。

5.2.2Ⅱ级(农业)、Ⅲ级(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响应行动

(1)Ⅱ级(农业)、Ⅲ级(林业)生物灾害由市农林部门会同县(区)共同确认,由市农业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启动本预案,实施相应的生物灾害应急响应行动。市指挥部负责部署灾害发生地的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统一指挥农业生物灾害的应急处置行动,并将灾害情况和应急处置情况报市政府和省农业厅或林业厅。

(2)灾害发生地县(区)农业生物灾害应急必须启动,市级有关部门的应急行动方案立即启动。

(3)超出市政府处置能力的,由市政府报请省政府,市农林局报请省农业厅或林业厅,请求省政府、省农业厅、省林业厅应急指挥部在技术、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援。

5.2.3Ⅰ、Ⅱ级(农业)或Ⅰ、Ⅱ、Ⅲ级(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响应实施后,根据不同的灾害种类,实施相应的处置程序。

(1)重大农林作物病虫草害的应急处置程序

①调查灾情,分析灾情发生原因。在灾区进行灾情调查,认真分析农林作物苗情、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结合其发生规律、流行学、当地地理、作物布局、气候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发生原因。

②划定灾情发生区域。根据农林作物灾情发生程度和危害情况,按照防治侧重点和措施的不同,将发生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和监控防治区。

重点防治区:主要包括灾害重发区、菌源区和流行蔓延区。

一般防治区:根据灾害发生特点,作物、地理、气象等条件分析确定的病虫草害将要重发的区域。

监控防治区:可能偏重发生的区域和偶发区。

③制定防治措施。受灾县(区)指挥部在省、市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开展生产自救。

重点防治区采用化学防治为主的应急措施。在防治关键时期,对流行蔓延区的田块实施全面化学防治;对重大病虫草害发生区实施统一防治;对严重危害的田块实行翻耕改种;加强田间水源管理,禁止菌源区的水流到其他田块,减少菌源向无病区的蔓延扩散;切断病虫发生流行的传播途径等等。

一般防治区采取可持续控害技术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应急措施。

防治监控区采取以可持续控害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2)检疫性病虫害及外来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程序

①划定疫区、保护区和疫情发生区。

疫区:指某一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局部地区发生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其向未发生区传播扩散,经报省政府批准划定,并采取封锁、控制、扑灭措施的区域。

保护区:指某一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其他地区已较普遍发生的情况下,对尚无此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的地区,经省政府批准划定,并采取保护措施的区域。

疫情发生区:指有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区域。

②疫区应采取下列处置措施。

加强检疫,强制封锁。由市指挥部报请省政府封锁令,向全社会公告,在出入疫区交通路口批准设立植物(森林)检疫检查站,对疫区采取封锁措施。

疫情铲除和控制。对确认发生疫情的植物进行彻底销毁处理。疫区内所有染疫种子、种苗和农林产品按规定处理后,在当地植物(森林)检疫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彻底消毒。对染疫的铺垫物、田地、水源等进行无害化处理,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铺垫物等应予以销毁。

疫区通过连续2年监控未发现新的疫情,经专家现场考查验收,认为可以解除封锁时,由县(区)农林部门向县(区)政府提出可解除封锁的报告,县(区)政府向省政府提出解除封锁申请报告,并由省政府解除令。疫区解除封锁后,继续对该区域进行疫情监控,1年后未发现新的疫情,宣布疫情扑灭。

③保护区内应采取下列处置措施。

实行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发生动态,禁止到疫区调运种子、种苗和相关农林产品,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蔓延。对疑似检疫性有害生物予以跟踪调查并建立档案。

④疫情发生区应采取下列处置措施。

严格检疫,防止疫情扩散。对种子、种苗及相关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全面实施产地检疫,指导种子种苗繁育单位或个人按检疫要求建立无疫种子种苗和农林产品基地,生产无疫种子种苗和农林产品,加强源头检疫管理,严禁染疫而又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种苗和农林产品调运。

对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每年组织开展疫情普查,建立疫情数据库,掌握疫情发生动态。

落实防疫控制措施,开展有效防控。强化对种子、种苗的消毒处理,在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的关键时期,组织、指导群众开展防控工作,落实各项检疫防控措施。

5.2.4Ⅰ、Ⅱ级(农业)和Ⅰ、Ⅱ、Ⅲ级(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响应终止

农业生物灾害经过应急处置后,灾情得到有效控制,经过评估和专家咨询后,Ⅰ级(农业)和Ⅰ、Ⅱ级(林业)由省指挥部办公室报请指挥部批准后终止应急响应,并报省政府、农业部、国家林业局。Ⅱ级(农业)、Ⅲ级(林业)由市指挥部办公室报请市指挥部批准后终止应急响应,并报市政府、省农业厅、省林业厅。

5.3Ⅲ级(农业)、Ⅳ级(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响应

Ⅲ级(农业)、Ⅳ级(林业)生物灾害由县(区)农林部门负责确认,县(区)农业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启动本级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实施相应的生物灾害应急响应行动。县(区)农业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部署灾害发生地的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统一指挥农业生物灾害应急处置行动。并将灾害情况和应急响应情况逐级上报至省农业厅、省林业厅。超出县(区)政府处置能力的,由县(区)政府、县(区)农林部门分别报请市政府、市农林行政主管部门,请求在技术、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6保障措施

6.1组织保障

各级政府负责农业生物灾害应急指挥体系、预防控制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整合和充实各级各部门力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2物资保障

建立市、县(区)二级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预防、控制和处置物资的储备,各级农林、供销部门分别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农药、化肥、种子、机具等物资储备和调剂,由同级指挥部办公室统一调度使用。应急处置物资储备要相对充足。储备库应设在交通便利、具有储运条件、安全保险的区域。

6.3财力保障

各级财政应当将预防、控制、处置、物资储备所需的各项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为应急处置提供资金保障。具体按照《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专项预案》组织实施。

6.4人力保障

各级农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农业生物灾害的识别、防治、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农业灾害应急处置人才、专家资源库,当灾害发生时,统一调配使用。

6.5宣传演练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农业生物灾害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生物灾害的防范意识。农业生物灾害的信息报道,在市指挥部的领导下进行,具体按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和农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参与农业生物灾害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行动人员的防护知识教育,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实战演练,提高生物灾害的处置能力。

6.6技术保障

开展农林有害生物的生态学、流行性学等技术研究,加强技术攻关,不断完善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

7后期处置

7.1善后处理

对于突发性事件造成农业减产、绝收的,各级农林部门应制定出灾后生产计划,帮助受灾地区的农户尽快生产自救,减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经贸、旅游、出入境检验检疫、外经贸等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配套预案,应对区域性农业生物灾害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农产品市场供应、旅游业、出口贸易等方面的影响,确保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7.2社会救助

受灾地人民政府,应建立社会救助机制,切实解决好受灾人员的生活。对在灾害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行动中因公致病、致残或牺牲的,按有关政策由民政部门优先给予抚恤。对从事一线工作的人员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和津贴。

8奖励与责任追究

各级政府对在预防、控制和处置农业生物灾害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精神和物资奖励;对工作失职、渎职的,要责成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调查,并提请有关部门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9附则

9.1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农林局负责制订,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县(区)政府和市指挥部成员单位依据本预案,制订本地区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本部门应急行动方案。

随着农业生物灾害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应急机构的调整,市农林局会同市指挥部成员单位定期对本预案进行修订。

9.2解释部门

灾害防控措施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8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503-01

大灾以后常常会产生大规模的传染病肆虐[1]。据研究统计,曾经在近几年来,于世界各地出现的特大灾难中。暴发了各种疾病的大流行。对人类社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和危害[2]。本文通过我市各乡镇灾后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统一部署和指挥 成立灾后传染病防控总指挥部。该组织负责日常的有关整体工作。通过实施每日碰头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各级统筹安排工作。并对下一天的工作实施安排部署。并且对疫情实施每日监测。密切关注。

1.2 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 在灾难发生之后。务必对寻获的各种尸体进行消毒处理。集中进行尸体转运以及统一埋葬。其中埋葬深度在一米五之上。如果尸体未按标准的埋葬。则要执行相应的重处理措施。具体为用漂白粉和水按规定稀释后喷洒于掩埋地。之后将土层加高到一米以上。亦可以重新火化后集中埋葬。

1.3 执行一系列防治传染病的工作 将周围派遣的有关专家安排入组。带头到各乡村进行相关的消毒知识指导学习。对于灾区的尸体以及生活垃圾等地点依次按规定杀毒灭菌。尽可能消灭灾区易传染疾病的蚊虫。及时发现预防过程中的不良问题并进行指导改正。

1.4 食品和安全饮水的控制措施 严格监督负责配送食物和饮用水源的有关人员仔细安全的进行相关操作。对于各项卫生制度要坚决落实。及时对水源进行检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1.5 开启应急预防机制 灾区人民的各项疫苗要强化注射。尤其是幼儿要对其注射甲肝或者乙脑疫苗。打造全面的免疫盾牌。对有可能发生感染的其他类传染病要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一旦爆发出传染疫情。要立刻给易感人群接种预防。

2 结 果

2.1 灾后环境消毒的情况 重灾区住户消毒比例为96.1%。消毒平均的频次1.8。生活垃圾集中处理81.6%。厕所消毒的比例92.6%。厕所消毒平均的频次1.6。厕所粪便清运比例51.7%。轻灾区相应数据为95.4%。1.7。59.3%。87.8%。1.5。51.6%,见表1。

2.2 灾后食物及饮水情况 仅饮用瓶装水占比0.9%。饮用瓶装水或集中供水占比10.6%。饮用井水(未消毒比例)为88.3%(2.2%)。饮用河沟水(未消毒比例)为3.9%(35.7%)。自制食物为99.2%。食用凉拌菜为5.1%。食用剩饭菜为12.9%,见表2。

3 讨 论

各种自然灾害都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繁衍生息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因为其严重的能量释放灾害会产生非常重大的死亡和损失[3]。有些地震灾害动辄造成以亿计算的美元损失。而且灾害发生之后。食品和水源安全往往需要非常好的保障才能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原因是生活环境的变化让人们更容易与致病媒介产生接触[4]。同时,由于人流量大。相应的疾病抵抗能力也会随之降低。此种因素也非常易促使暴发传染病。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对于这些致病因素进行行之有效的约束和管控。可以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灾后并无重大疫情出现。也无其他类突发性的卫生事件。证明采取的防治措施准确有效。不过灾后人群普遍生活在简陋环境中。其机体抵抗力降低。这也会给传染病的发生产生机会。而另一个方面。在评估看来。4%左右的人群以及10%的厕所并无环境的消毒。而40%的生活垃圾未及时处理。这些情况会导致蚊虫加速繁殖。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灾后人群的饮食不当,无规律。食物匮乏。存在一定的肠道传染病流行风险。综上所述,要落实以上重点的控制措施之外。还应该在灾区建立好敏感的传染病有关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发现。定期评估防控措施效果。大力开展对传染病防治和宣传教育。不断使灾区的群众增强防病意识。提高防病的能力。宣传准而有度。防止产生不必要恐慌。不断增强灾区中疾控人员应急处置突发性传染病的疫情。若传染病发生。要及时且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 丁国平,张鉴,罗赫.汉源县地震灾后传染病控制措施及效果分析[J].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2009,20(5):59-62.

灾害防控措施篇(9)

具有潜在农业巨灾风险的植物品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需要检疫的外来物种(Q-organisms),一类是需要保护的本国优质品种(K-organisms)。根据欧盟相关规定,荷兰政府主要负责搭建并完善本国植物卫生检疫体系,以预防、控制并监测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作为欧盟一员,配合其他成员国共同实施一些联防措施。为有效防控植物疫情,多个政府部门通力合作:荷兰经济部主要负责国内植物卫生检疫政策的制定,以及欧盟法令和国际公约的执行;国家植物保护服务中心负责有关欧盟植物卫生检疫规定的具体落实工作,以及国内植物病虫害风险评估、疫情分析和防控行动的协调与管理;植物检疫机构(隶属国家植物保护服务中心)主要是根据欧盟植物卫生检疫规定,负责植物产品进出口和田间地头的相关检疫工作。此外,政府还本着预防和根除原则,实施了“零容忍”的植物卫生检疫政策。一方面,通过边境和农田检疫、病虫害防控知识宣传,以及有关农业保险政策,鼓励种植业者使用植物保护技术;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实施农作物保护条例,有效缩减了农药的使用范围,综合控制了植物病虫害风险和环境污染风险。

2.与动物疫病相关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措施

灾害防控措施篇(10)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5-0093-02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山区居住的居民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问题,而山洪和泥石流则是地质灾害中非常常见的,也是给居民生命和财产威胁较大的地质灾害之一。所以,处理好这些潜在的威胁,是山区居民的迫切需要。

1形成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因素

山洪泥石流灾害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由于地形地质因素、水文气象因素及水利设施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其集中爆发在汛期的丘陵地区和山区。

之所以在山区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根本上是由其山高坡陡的地形条件决定的。调研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区可知,山洪泥石流大多顺着高陡的山麓地区坡度大的狭沟流动。通过地形及地质的分析可知,高山地区复杂的地质构造,在长期的外界环境作用下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了大量风化破碎的岩石和厚厚的地表砂壤土,这种粘结性极差的土为山洪和泥石流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固体物质来源,加之高俊的山峰和深谷等地形条件的存在又为山洪泥石流的奔流带来了巨大的势能和动能。

山洪泥石流爆发的又一诱导因素便是由于持续大量降水等原因导致的在灾害形成区内聚集大量的雨水,这一因素即为山洪灾害产生的气象水文因素。通常西风带环流的南北移动、副热带高压的南北移动或季风的影响都有可能造成复杂气候的形成,进而导致一定范围内的连续强降雨,急剧汇集大量的降水致使地表流水的水位骤涨,水流冲刷碎石、壤土以及崩塌的岩石形成了强大的山洪泥石流。

一些山区缺乏必要的防洪设施是导致山洪泥石流灾害产生严重后果的外界因素。很多山洪泥石流高发区分布在地表水系发育复杂且防洪防汛等水利工程设施匮乏的地区。经常可见有些地区的河流随意流动没有固定河岸,没有拦河坝等水利设施,有些地区虽有小型防洪水库,但往往由于建设等级低或年久失修而难以胜任防洪防汛角色。

2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根本原则

《全国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全国性的保障山区构建和谐型社会的安全的规划,它规定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山区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根本。它体现了山区努力提高人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平、努力发展社会经济和努力保护山区环境的要求。为了使防御治理山洪泥石流的水平提高,为了能够使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的得到促进,不难看出探讨和做出全国性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治理措施的迫切性。

奉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大力宣传防灾减灾的措施,来增强群众防灾和自救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坚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结合”的制度。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积极开展集体互帮互助活动和监控预防等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工程以外的措施。做到提前预防,迅速带领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对于有保护意义的重要地方可以依据当地情况施以适当的工程保护措施加以重点保护。

奉行“以重点为主,以一般为辅”的原则。防御治理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工作,应采取统一规划设计,分层实施,保证以重点为主,以一般为辅。实行重点与一般结合的原则,按照各地区灾害的严重性、急迫性,有条理的完成灾害防御系统的建设。一步一步完成规划目标。

奉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人类的各种活动不但是人类自己的安全遭到威胁,同时非常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环境。这也是诱发山洪和泥石流的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防治的根源是人类本身。所以,我们必须强化人的管理,使人的各种活动趋于合理化,禁止再对防洪排洪措施的侵占和破坏,改进耕种的模式,“退耕还草、还林”,防止水土的大面积流失,从而进一步改善我们所居住的环境。

奉行“兼顾统筹,全面治理”的原则。可以各个不同的山区的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特点,全面顾及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及群众自身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将各方面与生态环境的提高进行统筹兼顾,做好全方位的规划。

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采取适宜于本地区的防治措施。由于我国的自然地质情况相差悬殊,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需要防护的地方非常多,而且各地经济水平良莠不齐,所以山洪的防御治理工作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一方面,再有能力有必要的地区可以采用当今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可以采用较为经济实用的技术手段,同时可以大范围的采取群测群防措施进行防治。

3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治理的方法

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危害大等特点,但是如果对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区内的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采用的保护措施是工程措施那显然是不经济不合适的。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御治理要以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采用非工程措施为首选,工程措施为备选的综合性防治模式。通过对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成因、特点以及分布等方面的探索,我们把灾害地区用重点和一般防治区两个标准来区分,并将小流域作为基本单元,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规划。通常我们防治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措施有:

3.1工程方法

当城市、较为大型的企业和矿场或是较为重要的设施受到山洪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时,为了保证重点保护对象不受威胁,经过相关的经济技术方面的评估,我们通常采取相应的必不可少的工程措施进行防治。工程措施有:保持水土、加固病险水库、山洪沟泥石流沟的疏导等。

3.1.1兴建防洪设施

为了有效地拦截洪水,起到削弱洪峰的效果,最大限度的降低山洪泥石流爆发的可能性,应考虑在泥石流形成区兴建如引水渠、截水沟、防洪水库等水利设施。

3.1.2泥石流沟的疏导

当遇到比较重要的保护对象或是泥石流沟受到的危害较为严重时,我们通常采用工程治理的手段。修建挡墙、疏通及治理泥石流沟和蓄水为泥石流沟疏导的基本手段。今年,计划对2 359条泥石流沟进行治理,计划疏导9 210km、施工挡墙15 730座。

3.1.3洪沟的疏导

当城镇、大型企业和矿场、农田或基础设施的安全受到威胁时,我们通常采用工程手段进行治理。修建排洪沟和护岸和疏通洪沟是主要的治理洪沟的措施。今年,计划对19 230条洪沟进行治理,约102 450km的护岸和堤岸需要加固、建设。洪沟工程约138 250km。

3.1.4滑坡灾害的防治措施

当城镇、大型企业和矿场、基础设施的安全受到危险滑坡的威胁时,或滑坡的稳定性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通常先论证经济技术的合理性,然后采用涮坡、挡墙、排水、锚固等手段对滑坡进行整治。今年,计划对1 549个滑坡进行治理,修建挡墙1 003.5万m,排水沟405 320m。

3.1.5保持水土

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的成因、特征、分布等因素和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治理规划采用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和生物工程手段综合起来治理。今年,有约1 520 000km2的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区继续治理。

3.2非工程方法

宣传灾害预防知识、进行灾害知识普查、编制预警方案、建立和完善灾害预报系统、危险地区居民迁移等为非工程方法。

3.2.1宣传灾害预防知识

由于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这就要求我们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每个人都有义务参加灾害的防治工作。《全国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防治规划》中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型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宣传,以此来强化人们的防避灾的意识和灾后自救的本领,使得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御治理成为灾害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为。

3.2.2进行灾害普查

《全国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防治规划》中规定有关部门要全力展开灾害普查。探索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状态和规律,以供灾害预报之用。依据临界降水量,我们初步将降水引发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分为低中高三级。在我国降水引发山洪泥石流的高可能发生地主要有:四川盆地,云南西南,湖南南部,湖北西部,太行山等地。遗憾,因为规划的局限性,还有很多地方存在灾害或灾害隐患尚未被发现,而且由于自然以及人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新的灾害还会出现。所以,灾害普查的范围和力度急需进一步加大。

3.2.3实行躲避迁移

规划将对住在灾害区或是难治理的地势低洼地的居民实施长久行迁移规划。尽量为原本散居的居民制造更多机会,加以政策上的引导,促使居民迁移在安全地带建立村镇。但在此之前必须评估新选地址的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保证居民迁入地不会发生新的地质灾害防治再次迁移发生。

3.2.4建立和完善监控预报系统

对降水的全过程进行监控,通过分析监控信息进行山洪灾害的预报,并且能够及时公布预报结果,这是目前最有效最好的防灾避灾方法。水文、泥石流、气象、滑坡等专业监控为主要的监控手段。今年,计划开建气象观测站4 051个,雷达观测站45个,雨量观测站9 132个,简易的人工观测站13.2万个,水温观测站455个。

3.2.5编制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编制具有可行性的防治方案,建立由社会各界组成的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当有灾害发生的前兆时,广大居民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通知,同时能够遵照原定方案迅速井然有序的对群众进行转移。尽可能减少人员的伤亡数量。

参考文献

[1]毛罕平.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J].农业装备技术,2007,33(5):4-9.

[2]刘述丽.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3):8-10.

上一篇: 心理学的基本特征 下一篇: 高分子材料职业规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