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业发展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6 14:28:40

未来农业发展

未来农业发展篇(1)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80-1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的机械水平经过了较快水平的发展,其中农业机械化也有了相应较快的发展,但是这种相对很快的发展过程中也遗留下了许多问题,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得到改善,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如果这些问题还一直遗留下去,势必会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1 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业机械。我国正处于一个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转变。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可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

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每家自己发展农业机械化非常的不实际。农机的起步普及很难,广大农民在实际生产中摸索出跨区域收获小麦为代表的社会化服务模式。把农业机械和分散农户联系起来,推进了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提高了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至此跨过了农机发展起步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今后农业机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 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想要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我们要建立一个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这个系统必须保证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我们要普及农业机械化技术,要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为了及时满足农田灌排需要,我们要加快灌排设备更新改造进度,实现安全、高效、节能运行。我们还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例如: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土地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增加研究规模和装备水平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1.2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结合其他农民培训项目,大力培养农机作业和维修能手。增加科普宣传,提高农民对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水平。做好定期培训以提高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水平。

2 我国农业现存的一些问题

2.1 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产生了偏差

小型农业机械发展快而多。大中型机械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但发展缓慢。原因是经济条件有限,一家一户难以买得起,另外土地块小,与农机化规模不适应。小型机可以联合购买,但是大中型的机器即使联合也没有经济能力购买。一般大中型的机械需要5-10万,小型的只需要0.3-1万,一次性投资大。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和政府的补助措施效果不明显,支出负担重,难以筹集到资金。农机系统职工的工资不合理。农机人员的工资分配不合理。农机技术人员经验少。应派农机人员去学校培训,提高水平。导致许多地区买的起农机,但是也不会使用。由此而产生的连带问题就是,效益差,农机使用出现问题也很难休息,造成农机的长时间闲置,生产时间短。发展水平和生产需求的不适应产生了矛盾。

2.2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农机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一直存在的长时间的问题,是开始发展时就存在的。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地理条件和气候差异大,不同地区适应的农机不同。存在着土地相对缺少和农村劳动力过剩等问题。且农村人均收入较低。所以在全国不同的经济收入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下,发展的相对很不平衡。对于沿海一带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机的发展就很快,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高,购买力要强于落后地区。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占耕地面积的32%,农机拥有量却为50%。西部由于经济落后,所以农机发展速度也较慢,农机拥有率就低于耕地拥有率。

3 应对方法

3.1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采取适合的技术路线和措施,以达到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争取有条件的地方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要进行更快的发展,不能松懈,我国在农机的发展上哪怕是在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于西部的落后区域更要抓住现在西部开发,发展迅速的机遇,对于农田结构的调整和整个产业的整合,进行改进,实现以技术突破为重点,争取做到粮食主产区达到大宗农作物机械化,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3.2 发挥农机在生产中的作用

农机由于生产环节安排的问题导致的长时间闲置,和出现问题不能及时修理产生的闲置,是影响整个农机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推广农机就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所以要把农机发挥农业生产的主导作用,在生产环节和生产工艺上尽量减少人力的使用,更多的使用农机,才能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

4 对农机发展未来的展望

农业是整个国家不可或缺的部分,吃饭的问题必须要解决。所以农业必须要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就是农机的使用,这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必须要全力发展农机在农业上的应用,可以说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空间也很大。我们以后就是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更经济,更适应农业生产环节和我国农业的现状着手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间农机的差距。提高农机的科技含量,把更多的新东西整合进去。

参考文献

[1] 熊良山,严晓光,张福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

未来农业发展篇(2)

一、生物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机遇

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们经转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剂和棉铃虫的能力。这种玉米、大豆和棉花从Bt细菌获得基因,经遗传改良后具有防虫害的能力。利用Bt细菌获得经遗传改良的作物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例如:美国有200万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亚有40万hm2,两者各相当于2.5亿美元价值。如果将Bt玉米引种在美国1000万hm2的土地上,只要增产5%,就意味着能增加3.5亿美元收入。这项技术进一步促进了Bt制剂控制虫害在商业上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经转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能同时抗除草剂和一些虫害。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成)能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这种绵羊比普通棉羊产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内一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作物中难消化的木质素含量等。达比等人已生产出一种转基因三叶草,可应用于澳大利亚绵羊牧场。该基因来自向日葵,经转基因的三叶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经食物链进入绵羊体内,进而能提高产毛量。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生物技术已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能力。1995年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转基因马铃薯,这种马铃薯能产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对科伦那多马铃薯甲虫有毒害作用。这些转基因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

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获得转基因细菌和真菌,以进一步增强它们制造养分和释放土壤养分的能力。转基因作物的最终目标是使作物本身能够自行固氮,避免、减少使用人造肥料,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将来却有望实现这个目标。二、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农业应注意克服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奖品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的依靠有机肥的作物,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未来农业发展篇(3)

一、生物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机遇

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们经转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剂和棉铃虫的能力。这种玉米、大豆和棉花从Bt细菌获得基因,经遗传改良后具有防虫害的能力。利用Bt细菌获得经遗传改良的作物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例如:美国有200万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亚有40万hm2,两者各相当于2.5亿美元价值。如果将Bt玉米引种在美国1000万hm2的土地上,只要增产5%,就意味着能增加3.5亿美元收入。这项技术进一步促进了Bt制剂控制虫害在商业上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经转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能同时抗除草剂和一些虫害。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成)能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这种绵羊比普通棉羊产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内一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作物中难消化的木质素含量等。达比等人已生产出一种转基因三叶草,可应用于澳大利亚绵羊牧场。该基因来自向日葵,经转基因的三叶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经食物链进入绵羊体内,进而能提高产毛量。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生物技术已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能力。1995年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转基因马铃薯,这种马铃薯能产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对科伦那多马铃薯甲虫有毒害作用。这些转基因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

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获得转基因细菌和真菌,以进一步增强它们制造养分和释放土壤养分的能力。转基因作物的最终目标是使作物本身能够自行固氮,避免、减少使用人造肥料,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将来却有望实现这个目标。二、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农业应注意克服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奖品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的依靠有机肥的作物,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未来农业发展篇(4)

《报告》中预测,未来10年中国谷物播种面积将保持总体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2024年,预计中国稻谷、小麦、玉米总播种面积将稳定在13.6亿亩以上,产量将达到5.8亿吨,总消费量预计为6亿吨。展望期内,中国谷物将保持合理自给率,稻谷、小麦两个口粮品种口粮消费自给有余,能够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目标。

根据《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谷物、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继续稳步发展。

与之相对应,我国主要农产品消费也将保持较快增长。展望期内,大米消费年均增长0.3%,小麦消费年均增长0.6%,玉米消费年均增长3.1%,2024年预计达到2.65亿吨。蔬菜、水果、禽蛋、奶制品、水产品等的消费需求都呈增加态势。其中饲料工业已跨过快速增长期,进入成熟期,“饱和式增长”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饲料市场的主基调。

《报告》认为,中国农业未来面临着食物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农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等有利条件,也面临着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日益突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不够和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等重大挑战。总体来看,未来10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稳步发展,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将稳步增强,国内农产品市场供需将保持总体平衡。

据介绍,农业展望是研究和判断未来一段时期农产品市场供需形势变化,并通过释放市场信号引导农业生产、消费和贸易活动的重要调控手段,是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做法。

对此,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建立以重要农产品市场运行核心数据监测、分析预警、信息和生产经营者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制度。

《报告》称未来10年,中国农业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单产水平提高将成为主要增产因素,农业产业链将进一步拓展延伸;粮棉油糖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继续稳步发展,农产品市场供需继续保持平衡态势,“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目标能够实现;农产品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产品价格在成本推动下总体呈温和上涨态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国内外农业互动融合明显增强。

未来农业发展篇(5)

农业市场发展滞后

与会专家认为持续的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增加将刺激对大多数食品的需求,从而对全球粮食供给提出挑战。这些因素会进而推动对肉制品和奶制品的需求,将推动玉米、粗粮等饲料粮和其他膳食价格上涨的压力。生物能源的需求将继续争夺土地和水资源。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和土地稀缺将越来越多地制约粮食生产的增长,对粮食安全和人类福祉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气候变化将使农业发生改变,从而威胁那些依赖作物和畜牧业以保障其粮食安全和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农民。对于如何应对上述挑战,国际粮农组织亚太地区部经济与社会政策援助小组协调员Purushottam K. Mudbhary 先生认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要求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增加农业研究和推广农业投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大幅增加对小农领域的粮食作物产量。此外,政府必须对食用粮食向生物燃料生产转向进行合理处理。最后,为使穷人免受高粮价之苦,需要加强为他们提供粮食安全保障。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分析了我国的粮食生产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认为尽管实现了粮食生产连续增长,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问题的基础还是很薄弱。我国进口的粮食等其他主要农产品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警示。尽管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不断增长,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数量不断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农业生产资源的保障,对于农业投入的保障,对于农产品供给的各种刺激政策仍然是不能放松的,对于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仍然不能轻言过关。

如何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也是此次会议的讨论热点。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认为,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是导致价格频繁波动的重要原因。为此,他认为推动农业发展要建立三大体系,第一是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第二是要建立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三是要建立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他认为,解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问题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二是加快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三是努力降低流通成本。四是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变农业的产业结构,从而保证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是未来中国农业农村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农民工待遇需市民化

农村人口的迁移和劳动力流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过程中,人口变化、劳动力转移以及由此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最近一段时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专家们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一方面给城市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一方面为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指出,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农民工的流动开始呈现家庭化和长期化;二是绝大多数到城镇工作的农民工已经不再从事农业;三是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愿望非常强烈;四是农民工对定居城市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他认为,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全面短缺的转变,招工难正在由沿海向内地扩散。他说:“中国经济增长的活力保证了我们的就业能力,所以我国不会出现类似拉美的贫民窟现象。”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要让户口与福利脱钩,而且农民工的市民权利不能以土地权利来置换。城乡分割体制下出现的农民工现象终究会终结,但在这个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中国社会结构的断裂和失衡问题。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城乡二元体制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而产生的必然结果。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所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韩俊指出,农民工最不满意的问题是工资低,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居住条件;农民工社保制度亟待完善;农民工在城市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程度也比较低;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双放弃”,即不愿意放弃农村承包土地、林地和草原,也不愿意放弃农村的宅基地来换取城市的户口。

城镇化进程面临挑战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走向何处,未来中国城市化的路径将是怎样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指出,我国目前城镇化面临的几个问题:一是城镇化与扩大内需的关系问题。中国要想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较低的消费率和较低的服务业占比将成为制约的瓶颈;二是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问题。当前农民工严格意义上不是城市市民,所以他们对改变中国的产业结构,对调整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没有意义。这种城镇化是农民没有迁徙自由,农民没有发展资本的城镇化;三是城镇化和城市管理体制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蔡指出,以农民工的市民化为主要内容的进一步的城镇化,应该成为我们未来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来源。农民工有了更充分的社会保障,有了更稳定的生活预期,他的消费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未来中国要通过产业转移,形成在中、东、西三类地区之间的雁阵模型,即沿海地区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将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延续比较优势。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沿海地区的资产占比已经是负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已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马晓河还设计了中国城镇化的未来政策框架,一是要完成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制度设计。减少城镇行政层级,优化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城市责权关系,创新城市群治理模式;二是要启动城市群共同体统筹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在一个城市群内部,大中小城市的公共设施服务应该没有差别,基础设施建设是引导人口流动的关键所在;三是完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体系。

未来农业发展篇(6)

根据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基本不增长,此时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58%左右。另一方面,从区域分布格局来看,农业用水所占比例下降并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用水比例下降明显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与之相对应,发达地区粮食增速减缓甚至粮食减产、耕地面积萎缩却是不争的事实。粮食增产的压力越来越集中到北方缺水地区,无疑进一步恶化了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态势,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河道断流以及流量的不断萎缩,都昭示着中国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用水日趋紧张。

我国与先进国家节水灌溉体系的差距

农田节水对大众来讲,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灌溉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农田节水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者缺水地区传统的田间作业方式由来已久,并形成了独特的精耕细作抗旱保墒耕作技术体系,以最大限度地蓄住天上水,尽可能地保住土中墒,高效率地利用土中水,以此来减轻干旱威胁。

先进国家的灌溉体系。目前我国整体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不高,其中损失最多的是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输水过程中水分损失主要发生在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转换渗漏,如果不与地下水中的咸水混合,渗漏水仍可被利用,因此国际上越来越不认同把渗漏水视作一种水分损失。但从动机和实践来讲,国际上都很注重尽可能少地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因为减少输水过程的水分损失可以直接提高水的灌溉利用效率,易于实现灌溉面积的增加。

以以色列为例,这个世界缺水最严重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71立方米。其水源地是位于约旦河上游叙以边境的太巴列湖。为了充分发挥该湖的效能,以色列投资数亿美元,修建了长达440多千米的引水管道,依靠北高南低的地形把水送到中部和南部,形成覆盖国土60%的“国家引水渠”网络,保证了远距离调水的水分利用效率。该工程使以色列核心区域的沙漠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粮果基地。在田间灌溉方面,“温室加滴灌”的灌溉模式大大保证了灌溉水从支渠到田间到作物根系的灌水效率 。

美国注重输水过程的管道化,即使是沟灌和畦灌,大部分采用管道输水,水通过管道直送沟、畦。大面积集约式的作业方式保证了现代灌溉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目前生产中50%的面积采用喷灌、43%为地面灌溉、6%为滴灌、其他灌溉占1%,现代化水平很高。灌水时期的确定方面,大部分农田已实现精准控制,通过测定土壤水分、叶面温度等确定土壤墒情,实施灌溉,大大减少了灌水的无效损失,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

我国的灌溉节水体系。我国依靠有限的财力,已建立起一套覆盖全国主要缺水地区、基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利用的灌溉体系。1950~2008年间,灌溉农田面积从1600万公顷扩大到5800万公顷,利用占总耕地45%的灌溉面积,生产了75%以上的粮食,灌溉水利用系数(田间水量与取水口水量之比)从0.3提高到2000年的0.42和2008年的0.48。灌溉体系的建立和农业水利用效率的提高,为我国成功解决巨大人口的粮食问题提供了保障。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小农户式经营模式限制,我国灌溉节水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大部分输水渠道还无法实现衬砌。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水利事业,国家希望通过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重点解决灌溉水利用率过低的问题,在2030年前,通过适度扩大灌溉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我国人口高峰时的粮食安全。

农业节水与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经过多年的扩展,“农业节水”研究已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农田灌溉节水”的范畴,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综合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农业节水研究的重要内容。

首先从尺度上讲,农业节水已远远超出了“农田”的概念,除了传统的农田节水研究,开始更加注重作物个体即“植株”的节水,以及大区域上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通过进行宏观尺度的水资源布局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节水,从植株—田间—区域3个尺度,研究解决实现农业节水的理论、技术和水资源利用战略。其次,除了技术上的农业节水措施,管理节水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生物节水。生物节水是指通过挖掘生物体自身的生理和基因潜力使作物利用有限的水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业产出。实践证明,作物高水效品种选育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小麦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耗水较高的作物。围绕小麦控制水分利用效率基因的挖掘和品种选育,中科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最近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比了20世纪60年代到2000年后不同时期培育的26个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显示,在相同种植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从70年代开始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单方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从1.0~1.2千克每立方米逐渐升高到目前的1.4~1.5千克每立方米,揭示了小麦品种选育中水分利用效率性状有增加的趋势。

农田节水。农田依然是农业节水的关键环节。农田节水的核心是减少和有效控制水分,通过农田三个过程的传输与损失,这三个过程为:土壤水蒸发、植物蒸腾和土壤水渗漏,其中最关键的是土壤水蒸发与植物蒸腾。农业节水基础理论研究正在不断走向多学科交叉,通过土壤科学、作物生理、营养施肥、遗传育种、水利灌溉等多学科合作来系统研究制约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因素。以华北地区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小麦—玉米秸秆覆盖节水技术为例,每年可减少蒸发量约90毫米(亩均减少耗水60立方米),占每年土壤蒸发量的1/3,具有很好的节水潜力。围绕减少土壤蒸发所发展的节水技术还包括:地膜覆盖节水保墒、保护性耕作、隔行灌、渗灌等等。

作物蒸腾是保证作物光合作用,形成作物产量的基础。除了通过基因水平节水技术提高作物的单株蒸腾水的利用效率外,亏缺灌溉和精准实时灌溉也是减少作物奢侈蒸腾的有效手段。针对亏缺灌溉我国已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如针对西北干旱区作物亏缺灌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明确了不同作物的调亏灌溉时期;明确了华北小麦玉米对于水分亏缺的关键阶段。

工程节水。工程节水是农田节水得以实现的基础,农民是农田节水技术应用的主体,现阶段大多数农民还无法有意识地、自发地采用农田节水技术。实践表明,如果节水技术无法与农民的经济效益或劳动力投入结合,就无法刺激农民应用节水技术的积极性。节水技术在取得节水效益的同时,如何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减少劳动力投入,是节水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提。

工程节水可以帮助实现以上目标,如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与河北省农机研究所在华北共同研制的小麦、玉米秸秆粉碎机械,将小麦、玉米的收获与秸秆粉碎、播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农民减少了秸秆收获与秸秆处理、播种的繁重体力劳动。粉碎的秸秆覆盖地表,使得节水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减少农民在农忙季节的劳动力投入,因此得到了大面积应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节水生产线和作业器械,这些技术包括: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秸秆粉碎作业机械、免耕和少耕机械等等,适应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节水需求。

区域节水与管理节水。区域农业节水主要探索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变化(如生产结构和不同节水措施、耕作措施)与水平衡因素和作物耗水之间的定量关系,评估不同区域节水农业发展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研究基于现代遥感技术、信息技术的区域农业耗水时空格局评估方法、区域农业水资源演变的主要驱动机制,提出适宜区域发展的农业水资源配置战略。

管理节水则强调从水权、水政策、水价等方面加强对水资源使用的监管,农业用水应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要在区域水循环、水资源和区域节水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各区域农业用水总量和各生产单元的灌溉用水定额,各流域进行用水总量分配,地表水和地下水结合逐级分配用水指标,通过用水监测如用水或用电监控的IC卡,逐级落实节水控制目标,可尝试建立水市场机制,对超额用水累进加价,对节约用水进行有偿转让。这样才真正实现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我国正在落实的水资源管理红线,正是通过管理措施,实现缺水地区需水和供水之间平衡的关键措施。

节水技术的综合集成。现代节水技术越来越强调生物技术、农田节水技术、工程技术、区域节水和管理节水的多项技术集成和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特点发展推广适宜的节水模式。

以位于干旱区的新疆为例,应用棉花地膜滴灌技术,根据棉花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水提供低于棉花蒸发耗水的灌溉水量。该技术集亏缺灌溉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于一身,大大提高了水分的田间利用率。该技术模式的大面积推广普及有赖于工程技术提供的滴灌产品以及机械技术提供的全自动铺设滴灌带、覆膜的作业机械。此外,地膜滴灌得以大面积推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西北干旱区大部分地区位于棉花生育期的下限,铺设地膜可以提高棉花生长早期的地温,延长棉花生长期,有利于棉花增产。

华北地区则根据自身秸秆无法处理、焚烧污染环境的特点,发展了基于秸秆覆盖节水、全自动秸秆粉碎覆盖与播种的联合作业机械,结合适度亏缺灌溉、节水品种种植、低压管道输水以及IC卡智能灌溉控制等多种技术集成,实现了年亩节水60立方米以上。该技术已大面积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农田节水发展的未来挑战

加强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增加农田灌溉面积。灌溉体系的建立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着眼未来,需要调动全社会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在用好中央和地方投资的同时,发挥农民作为用水主体的积极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灌溉体系,减少灌溉输水过程中的水分损失,保障乃至适当增加作物灌溉面积,才能大幅度提高缺水地区粮食总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在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由于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提高,通过灌溉渗漏向下游河道、地下水补给的水资源量在逐渐减少,这也加剧了下游地区的缺水。因而,需加大上游节水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在节水的同时,通过合理调配上下游水资源配置,促进流域上下游间的和谐发展。

搭建适宜各区域发展特点的农田节水发展技术集成模式。我国通过布局一系列的农田节水项目,在各个区域上,基本量化了农田水分损失的过程和途径,为摸清各个地区的农田节水潜力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各地区还针对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和气候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建立了一些生产上行之有效的灌溉模式。如华北秸秆覆盖+亏缺灌溉为核心的综合节水模式、西北的地膜滴灌节水模式、南方水稻干湿交替灌溉模式等。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农村还处在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下,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田节水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虽然显著,但农民的经济效益一般相对较小,这些客观因素都限制了农田农业节水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战略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因而,我国农业节水的发展,需要不断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特点、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加大对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和农田节水机理、技术和配套农机具的研发和技术集成,发展适合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节水发展模式,通过减少农民劳动力投入、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实现节水增产增收,调动农民应用节水技术的积极性。

未来农业发展篇(7)

在长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基于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各种优惠购机的补贴政策推动下,我国各地区在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以及农业机械的购买品种,数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能够注重因地制宜的购买和配置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农业机械,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找到适合农机化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分析。

1以“农机富民工程”为主纲,明确农机化发展目标

当前我国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农机富民工程”的开展对于帮助农村地区优化农机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能力,促进农业生产规模的提高,农业整体增产增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机富民工程”的开展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农民农业整体经营收入,确定农业发展目标,完成党和国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提出的六大任务,提高未来农业产业在社会经济竞争中的优势,促进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和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的完善,这将是农机化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方向。

2加强和完善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提升农机服务质量和水平

2.1做好农机化技术培训与普及工作

农机化技术是多层次负责技术,不仅需要在农机化设备的研发和推广上投入大量精力,同时也需要做好农机化技术的培训以及普及工作,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需要采用现代化甚至是超前化的培训思路,要从多渠道,多角度入手,不仅要培训农民具有农机化机械的使用能力,同时还需要对于农民的农业发展需求进行技术培训,要围绕农业发展,农机化技术的提高进行重点培训,将农机化使用技术全面普及,让农民真正掌握先进的农机化技术,从而通过农机化设备的使用来促进农业的增产增值,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带领农民走向富裕,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农民对于农机化设备置办的积极性,才能够在市场经济中提高农机化设备的发展前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2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机服务也需要走出农村,走向市场,需要在市场经济中进行考验,才能够保证农机服务的良性发展,农民和市场的需求本身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所以农机服务本身也应该走出政府扶持,迎接市场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农机服务体系的多元化建设,提高农机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3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双重作用

政府在农机行业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对于农机行业的整体了解来帮助农民置办相关的农机化设备,引进农机化相关人才,建立农机设备使用规范等,同时也可以跟市场机制进行双重作用,开拓市场,形成更加优良高校的服务和有序良好的组织结构,促进农机行业跟农民的整体收益提高,生产的农机设备能够第一时间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有效提高,为营造一个更加崭新的农机未来提供基本的保障。

4发挥后发优势,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

在市场经济引导下,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硬道理,而对于农业产业而言,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农机未来发展需要在了解和研究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之后制定更加科学高效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要根据每个地区制定相应的发展模式,要学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农业发展经验,加强政府和市场对于农机行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加到在农村地区农机化设备和技术的投入,要将农民跟农机行业有效的结合起来,推动农机化的未来发展和创新,缩小跟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差距,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和提高。

5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策略,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和农产品机械化

未来农业发展篇(8)

    世界各国农业科技发展概括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全面振兴战略。如美国,在建立起完整的农业科教推广“三位一体”的基础上,国家对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进行全面支持,把开发高新技术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以保证世界领先地位;二是引进开发战略。如日本,以引进技术为主,在消化、吸收、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即达到短期内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三是重点发展战略。如发展中国家泰国等,其重点是开发发展适用技术,引进新技术和自助研究相结合,有选择、有重点地统筹安排,以适应多层次的产业需求。从当代农业的两大格局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及产业作用的分类分析,我国现在农业技术产业包括有两大类型的战略产业:一是先导性战略产业。以国家中长期现代化建设方向为发展目标,把产业结构高度化作为实施方针,通过引入现代高技术、新技术,以达到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分化,促进现代化农业产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先导性战略产业的主要作用在于把科学研究、扩大示范、开发市场、规模化生产紧密衔接起来,使农业科研以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动农业产业技术进步,从而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并在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在中长期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先导和支撑作用,并达到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的目标;二是主导型战略产业。立足于近期国内国民经济增长目标的需要,高度重视现有农业技术、资源和管理优势,解决主要农产品结构型短缺和质量安全问,达到农业产业结构协调和安全的发展目标。并依据现代农业基础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部分划分。在资源、技术和人才三种约束条件下,突出现代农业基础产业的发展重点,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赶、有所不赶”的指导原则,达到集中力量,集中优势,加快发展的目的。在农业建设中,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完成向现代农业基础产业迈进的目标。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多层次、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农业发展,完整地认识农业,必须确立大农业概念,这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解决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依靠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目前的农业生产技术可大致分为常规生产技术和“高、精、尖”的新型农业技术。近年来,后者发展很快,对农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

    2 未来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21世纪初期未来的30年间,世界农业中主导技术群将发生一些新的变化。研究这种变化,对于预测农业科技发展的根本方向,制定正确的农业科技政策,开展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明确农业科技的投入重点和方向等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为新的农业主导技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这是决定农业诸多高技术的基本前提。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新农业产业革命的发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对现代农业主导技术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面向未来,世界农业发展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口过快增长,食物需求压力剧增,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更严重,资源退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土壤退化和沙漠化;水资源严重短缺,淡水减少;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温室效应增加,气候异常,自然灾害愈发频繁,生物圈的功能遭受到严重破坏。这些问题都要依靠农业科学技术为主才能解决。因此,未来的农业发展的趋势也将成为决定该时期农业主导技术的重要因素[3]。首先,农业的发展必须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农业将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其次,农业科技进步是解决农业所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依靠科技进步将是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普遍战略。再次,农业科技产业将迅速发展,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层次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生产领域生产对象将由动植物产品转向微生物产品,由初级生物性产品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产品等方面的拓展,传统的工农业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同时农业经济区域化、国际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未来,农业主导技术将呈现出群体的形式,将由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构成主导技术群。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在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标记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动植物基因图谱的建立以及基因重组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现代生物技术能够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动植物品种改良的周期将较快缩短,新品种培育的效率将迅速得到提高,对动植物整体单一层次的改良将发展到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等多层次的改良,因而可能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当前,国际上生物技术在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等方面不断地取得新进展。我国已经在与农业有关的生物技术领域里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如航天育种,生物种子工程;现代生物技术将在动植物新品种塑造、作物远缘杂交优势利用、快速无性繁殖、高科技核辐射育种、太空试管育苗等技术领域进一步发挥其优点。突变率高,可以有效地选优去劣,突变稳定快速,能缩短育种时间,操作简便成本低。激光治虫除草,激光促长、改性等农用生物技术不断获得新成果。高科技人工种子、种苗制造生产发展迅速,生物固氮菌、生物反应器、克隆技术、动物胚胎移植与胚胎分割,动植物病害基因工程诊断,单克隆抗体病害防治,生物农药等技术都在农业科学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产生着高产、优质、抗逆的各种动物新品种以及各种抗病虫、抗病毒、抗菌、抗化学制剂、抗旱、抗盐碱、抗寒、抗高温的高品质作物品种。科学家们推测,运用农业生物技术及其相关增产措施生产的粮食将占世界生产量的5/6。农业工程技术将使农业得到全新的武装。由于材料科学技术、先进的制造技术、工程技术、控制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综合运用,使21世纪的工程技术将引导农业科技进入综合集成的新时期,使农业科技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2.1 农业设施技术迅速发展

    传统农业受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制约。通过借助于农业工程建设设施,自然的障碍得以克服。人工创造的技术高度密集的工厂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能够使农业减少甚至摆脱对于自然条件和人类劳动的依赖。许多过去无法种植农作物的高寒地带或者不毛之地能够变成良好的农业生产基地。许多过去只能在大田一年一季种植的植物,现在可以一年四季在植物工厂中生产。目前,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大量由电脑来控制的植物工厂。在21世纪,智能化的设施农业将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并且向更加宽广的领域扩展。

    2.2 农业机械的发展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21世纪,新型的农业机械技术将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进—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各国之间差异很大,但其发展将出现—些共同趋势,农业机械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高度智能化的农用机器人的数量将迅速增加,农业领域的各种行业,各个生产环节的农机具品种的系统配套将更加完善。以节水、灌溉施肥、灌溉施药为目的的滴灌、浸润灌溉等智能化、自动化喷灌机械将得到飞速发展,农业机械向功率大型化、运作高速化、作业联合化、操作自动化方向发展。

    农业信息技术成为农业主导技术之一。在21世纪,信息技术正在迅速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将对整个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村发展和农村文化生活产生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

    2.2.1 加速传统农业的信息化改造和农业管理自动化

未来农业发展篇(9)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步实施,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提高也推动我国农业发展逐渐朝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转变,尤其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信息自动化和自动控制技术为支撑的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和机电产品也已经逐渐深入应用到我国农业发展中来,形成了体系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对农业机械化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必要性

1.1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多数青壮年人群都离开城市涌向城镇谋求更高水平的生活,导致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发展规模的同时,也不利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对农产品产量的需求十分巨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农村青壮男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也能够提高我国农业作业效率,有效降低由于劳动力因素带来的成本较高问题,有效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

1.2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生活观念也在发生着十分深刻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产品,与此同时,生产者对于提高劳动的生产力以及增加劳动舒适性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竞争压力,急需要通过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以及降低成本等方式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通过使用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行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2]。

2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2.1农业机械及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备和装置的应用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八种自动化设备:1)联合收割机。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既能够实现收割高度的自动化控制,也能够结合稻麦的生长高度,自主控制行驶的速度和方向,感应收割区域和未收割区域,从而形成自动化运转,保障农业机械化水平。2)插秧机。该设备的自动化尾插秧部件,能够通过对部件的水平控制在转弯时自动提取插秧部件,并形成自动化减速过程,进而完成自动供苗上苗。3)拖拉机。农用拖拉机广泛使用的油压式机械调节系统装置和电子三点连接式调节装置都能够提升拖拉机的自动化控制水平。4)移栽机。移栽机内部自动化水平的实现是通过自动供苗塑料装置以及自动移栽装置构成的,其中传动链式自动移栽装置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系统的自动化运行。5)挖掘收获机。该机器自动化控制是通过挖掘深度自动调节装置和自动感应石块及筛选装置来完成的,从而完成在农业生产中的土壤翻面等工作环节。6)施肥播种机。施肥播种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一步,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十分大,利用自动化装置例如计数器和感应器等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施肥和播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节约劳动力要素成本。7)喷雾机。该设备的自动化主要是能够根据喷雾时的风向、风速以及作业速度等自动调节喷雾流量,同时也能够结合农作物的种类自动调节喷洒密度,自动感应杂草的位置。8)干燥机。该装置能够通过自动功能调节热风温度装置的运行来保障发生事故时在第一时间切断物料供给,从而避免过多供给影响农作物的稳定生长[3]。

2.2无人自动操作农业机械装置

无人自动操作农业机械装置能够结合农作物种类和土壤的基础特性,以及对天气状况的自动感应来收集信息,例如可以结合土壤的硬度差异来自动区分已作业区域和未作业区域,还能够利用传感器来感应已收割区域和未收割区域。此外,自动化的喷雾机和收割机等都能够实现田间作业,减少对劳动力的使用需求。另外,在农业机械化设备中还存在固定式的机械设备,例如全自动谷物干燥机和全自动分选机等都能在固定模式下发挥作用,从而保证农业生产过程的顺利开展。

3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分析

机械自动化是制造业和自动化技术的融合领域,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也逐渐应用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来,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尤为明显,因此,结合机械自动化在我国农业的应用现状进行展望,对于丰富和优化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3.1朝着多元化和协调化方面迈进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一门融合了多项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这一领域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多个方面的专业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及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在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专业的技术优势,在农业生产环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以及销售和运营方面都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状态,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势必要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创新应用和升级改造,而这种相互独立的状态既无法对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改造,也无法将改造的设备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甚至于一些产品设计者也无法直接了解农户的设备使用需求,进而无法对产品进行针对化的设计和创新,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中应当主动实现机械设计、设备制造生产以及生产销售环节的一体化开展,形成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实现我国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共同朝着多元化和协调化的方向迈进[4]。

3.2向着智能化和互联网方向发展

我国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对智能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行业发展在追求高速、高效和高精度的基础上也随着社会发展步伐逐渐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在机械设备的制造和运行过程中要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深度融合,在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的同时确保自动化精密度水平的有效提升。首先,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要将设备的生产过程与智能化技术进行紧密结合,在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能够对各种运行条件作出及时的响应,从而结合不同的作业情况形成科学合理的反馈,实现作业效率的有效提升;其次,在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生产目标来看,要求机器能够充分做到像人一样思考,即实现智能化运行,这样一来既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目标,也能够生产出符合人类发展需求的商品,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备向数字化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最后,在智能化的方式应用下,对设备生产工艺的时间也需要进行有效的缩短,同时也要保障农业机械设备的作业精度,确保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在农产品种植和维护过程中的智能化应用和开展,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和工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3朝着环境友好型和绿色化趋势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国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也在朝着绿色化的方向迈进,因此,在这一社会发展形势下,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和应用也应当朝着环境友好型和绿色化的趋势发展,任何设备的制造和应用应当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管控力度,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严格制止。机械自动化制造设备的绿色化要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也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绿色设计理念,将绿色制造、绿色加工以及绿色应用贯穿在绿色设计始终,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设计和应用标准执行,从生产工艺作为起始点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及时更新换代,实现农业机械制造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3.4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未来农业发展篇(10)

关键词 防范风险财政补贴立法工作农业保险体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但伴随着目前我国的农业风险损失逐年增大,我国的农业保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遵循“政策支持、政府引导、协同推进、市场运作”与“保成本、低费率、广覆盖”的原则下,逐步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不断增加承保品种,应用风险分析工具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探索与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涉农保险试点,顺应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全面分析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加快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

农业在我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脆弱的农业需要农业保险的强有力保障和持续不断支持,但由于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保险公司开在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也很难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着人才匮乏、资源短缺等问题。

1.我国农业保险险种过于单调,传统的农业保险险种,如蔬菜保险、麦场火灾保险、塑料大鹏保险等,由于赔付率高、风险高等因素造成部分农业保险市场亏损,发展程度较低。

2.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识欠弱,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农业在农业方面的参保意识不高,使得我国农业保险在农村的推广工作受到困难阻碍。

二、通过政府调控,完善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

我国在农业保险扶持方面,由于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这为农业保险的实践带来了众多困难,令我国政府无法确定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作用和地位,导致农险的投保面难以明确或有效落实。

1.政府应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制订与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一个完善的制度环境,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地位,对商业性农业保险进行政策扶持,进一步在政策方面鼓励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积极探索推广,从而为多渠道、多险种的农业保险销售进行法律方面的保障。

2.在制度层面,对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再保险等政策,强力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状况,全面分析我国的保险市场需求,针对不同性质的农业保险活动,逐步建立合理的农业保险补偿体制,加以区别管理。保险公司要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在销售适宜不同地区的创新型险种的过程中,要做到诚实守信,全面解释。

4.要理清商业性农业保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界限,准确把握农业保险的未来发展方向,对农业保险市场立法工作进行前瞻性地开展与设计。

三、国家与地方政府相互配合,建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防范分散农业风险

由于我国农业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各个地区发展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地方政府为依托,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在农业保险政策上,一些地反采取代垫保费、代扣补贴的不合理政策,使得农户投保意愿消极低迷。这要求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必须在以后的发展中,全面注意一下几点建议。

1.各级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在农业保险的险种研发、销售服务与监督运营中分工协作,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全面对农业保险进行宣传。

2.财政补贴上,应公平给予全国各个地区的农业保险进行资金补贴和支持,将现有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的补贴区域尽可能地扩大至全国,部分农业险可以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商业保险公司要依法公平地与地方政府签订合同协议。

四、未来在政府扶持下,进一步发展农业保险,使之纳入政府目标中

未来,在加快推动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上,还要合理加大对农业保险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科学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保险面临着严峻的发展现状,由于我国农业保险的运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利因素。我国政府必须加大发展农业保险的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的保障,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提供积极的动力。我国需要加快健全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勇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21世纪的农业保险发展道路。这要求在未来的农业保险发展中我国要注重吸收以往不好的经验,对以下几点建议进行借鉴,加以改善:

1.我国政府与保险公司必须培养大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尽可能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保险专业性教育与培养。

2.满足农村农业保险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研发新型农业保险险种,对传统农业保险险种长期亏损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吸取教训,加以改良,适应时展。

参考文献:

[1]2012-2016年中国农业保险专项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中国保险报.2011.11.09.

[3]付洪芬.特色农业如何廊对市场风险.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2).

[4]普惠金融体系下农业保险发展的财政政策.会计论坛.2011(10):1.

上一篇: 智慧旅游的优势 下一篇: 人文教育的目的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