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调研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3 09:25:24

生产技术调研

生产技术调研篇(1)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开始培育新的产业和发展新的技术,因此要求各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我国各地出台了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法规。它是指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具备综合效益好、就业机会多、带动系数大、资源能耗低的七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技术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Nelson认为技术创新可以促进产业生产率上升和需求收入弹性变化从而促进产业演化。李欣认为在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时,需要关注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即新兴技术的发展在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岳中刚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发展中国家实施“赶超战略”的机会窗口。新兴技术链是产业发展的“能力”或“内核”,新兴产业链是把这种能力引入新市场并实现价值的媒介,二者的协同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张国胜认为目前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讨论,无论是学术界或是产业实践领域都一致强调新兴技术培育的重要性,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新兴技术供给创造市场需求”的演化过程。其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都会作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Abernathy 发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产业发展得不同时期,它们的地位不同。黄鲁成和杨学君则结合技术创新经济学和协同演化理论的分析范式,从知识、需求、技术链价值分布等多角度,深入探析了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协同演化规律。

综上所述可知,业界学者对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关系分析有很多不足:1.在研究两者协调关系的时候,没有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来研究,对产业和技术的支持力度不高; 2.在以往运用耦合理论研究参数的选取没有考虑产业的特点,也未考虑该产业在其各生命周期时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率不同。因此,本文以电子及通信制造业为例研究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该产业各个生命周期时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研究――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产业演进是指单一产业经历的形成 成长 成熟和衰退等发展阶段。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其“战略性”的特点,则要求其在发展过程中与一般产业略有不同。王少永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战略产业动态演化的初级阶段,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最终会进入战略产业下一个阶段,即主导产业阶段。费钟琳、魏巍认为自第一次工业革命起,突破性创新会促发新产业的兴起,新兴产业一般按照生命周期过程渐次发展。我国当前已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属于对技术创新有高度依赖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样有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调整期的阶段性特征。

综上可知,由于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战略性”决定了它们对其所在地区的其它相关配套产业有带动调整作用。区别于一般产业,在成熟期后,进入较长时间的调整期,而不会很快转向衰退期。因此本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调整期。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各生命周期都有其特点,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未来会发展成主导产业。由此可知:1. 在萌芽期,产业研发投入、专利数少,科技转化力也不高,高科技项目也不被大多数企业看好,其数量不多,产业具有增长潜力大、风险不确定性高、社会效益尚未凸显的特点。2. 进入成长期后,技术就得到快速发展,专利数目高速增加;这时社会效益得以凸显,促使其技术创新的能力持续高涨;对其它产业的带动效应开始增大,但此时的科技转化力尚不是很高。3. 在成熟期初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大量企业引入,研发投入明显增多致使专利数量增长,但专利量趋于稳定;新产品在广泛领域得以普及应用,由于技术转移、技术渗透和扩散致使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科技转化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进入成熟期,市场的趋势开始趋于饱和,产业的市场环境逐渐完善。与此同时对于该产业的相关政策也得到完善。4. 现在产业虽然尚未发展到调整期,但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可知在调整期主要加强的是技术的溢出和科技转化率的提高。同时帮助该产业的技术与其他相关产业技术的融合;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创造新价值。带动新产业的培育,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生命周期阶段特点如图1所示。

二、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实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一个量度,也就是说每个子系统之间必须存在某种关联,并且相互作用且彼此影响;而后造成耦合各方的属性变化即原有属性缩小或放大的偶和结果。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也是经济社会的两个重要子系统。1. 在萌芽期,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科技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应用科学的潜在能力被转化为技术,而后以技术的持续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形成初级产品。2. 在成长期后技术创新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支撑,随着供求关系的建立,企业数目增加、规模增大,此时凭借以往研发经验,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新的产品抢占市场。3. 在成熟期和调整期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趋于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国民经济产生影响并对其它产业产生带动作用;这些都需要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使新兴产业融入到其它产业中,催生新的产业创新,同时通过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改变传统产业生产过程,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因此本文将耦合度定义为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彼此影响和作用的程度,并计算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生命周期时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度;进而提出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各生命周期中的耦合协调度。

(一)功效函数

设变量ui(i=1,2,…,m)为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系统的第i个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uij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其值为uij(i=1,2,…,m);aij和bij分别是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可将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对耦合系统有序的功效系数uij表示为:

式(1)中u为变量X对系统的贡献。按式(1)构造的功效系数具有如下特点:u反映了各指标达到目标的满意程度,且0≤uij≤1。

(二)耦合度函数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和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可得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度函。物理学中的耦合关联度

C={(u1,u2)/[(u1+u2),(u1+u2)]}1/2(2)

式(2)中:u1表示技术创新综合序参量;u2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序参量。显然C∈[0,1]。则耦合度及耦合等级如表1。

(三)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度是反映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判别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作用的强度以及作用的时序区间、预警两者发展秩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耦合度在有些情况下很难反映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功效”和“协同”效应。为此,本文构造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用以评判不同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可将其算法表示为:

D=(C×T)1/2(3)

T=au1+bu2(4)

式(3)和式(4)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调和指数,反映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耦合协调等级如表2所示。

(四)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相互关联具有耦合关系,依据两者的特征及内涵建立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度指标体系,见表3,揭示两者的耦合协调程度。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

三、技术创新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各生命周期耦合协调度评价

孙晓华,周旭将1987~2008年的数据通过二维识别法;产出增长率法; 生长曲线法对电子及通讯及制造业的生命周期进行判断;其中二维识别法和产出增长率法两种方法判断出1987~2008年电子及通讯制造业处于成长期,生长曲线法判断出2004年起电子及通讯制造业处于成长期初期。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通过产业系统演化模型1984~2005年处于成长期。施芳凝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计算机及通讯制造业进行判断。本文通过已有的文献基础,以及电子及通讯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将电子及通讯制造业进行划分。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近10年发展迅速。2000 年以后我国从产品进口国成为出口国。因此笔者将2000年作为电子及通讯制造业的萌芽期和成长期的分界点。

(一)参数确定

在产业各个阶段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地位不同;李欣认为研发活跃程度由弱到强,又逐渐减弱;科技活动相对由强减弱;市场和政策由弱变强。因此在产业发展的各个时期两者贡献率不同,则根据产业所处时期给予参数。

1. 萌芽期,技术创新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刚开始关联阶段,产品刚刚进入市场供求关系尚没有建立,为了吸引市场和社会投入,只有加大技术创新的能力来抢占市场先机,所以此时技术创新比产业的贡献率较高一些。因此,此时a=0.7;b=0.3较为合理,选取1994~1998年进行计算(数据来源于历年的 《中国高科技统计年鉴》)。

2. 成长期,供求关系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技术创新做其基础性支撑,产品不再运用在特定的领域,在此时企业或产业的规模扩大,研发人员、费用及企业收益开始增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发展。因此,此时产业的贡献率较萌芽期提高,但由于技术创新对产业具有基础支持性作用,则此时技术创新的贡献率仍旧比产业较高一些;所以a=0.6;b=0.4较为合理。取2006~2012年进行计算(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高科技统计年鉴》)。

3. 成熟期,社会效益较为明显,产品运用领域广泛,科技转化能力明显提高。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开始增多此时,由于科研人员、创新技术、投入资金的增加,以及相关政策的完善则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带动影响作用。此时产业与技术创新有相同的贡献率,则此时的贡献系数a=b=0.5较为合理。

4.在调整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会很快转向衰退期,而是进入较长时间的调整期,在该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凸显。通过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改变传统产业生产特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技术跨界融合,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到其它产业中,促使产业创新。则此时产业的贡献率较技术创新要高一些,贡献系数a=0.4;b=0.6,但由于产业尚未到这个阶段故不做计算。

(二)计算结果

综上所述,1994~1998年和2006~2012年两个阶段技术创新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其中u1为技术创新综合序参量,u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综合序参量,然后利用(3)式和(4)式计算得出耦合度C,协调度D和综合调和指数T。计算结果见表4和表5。

由表4可知,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的萌芽期初期,仅有少量的企业没有市场。随着供求关系的逐渐建立以及技术、人才、信息的投入,萌芽期是耦合系统从处于一个无序的状态逐渐形成耦合机制的发展阶段。

由表5可知,在2006~2012年技术创新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虽有波折但总体偏高,说明技术创新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培育和发展开始处于良性互动耦合机制。通过技术创新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综合序参量对比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落后于技术创新能力。

(三)政策建议

1. 在萌芽期,加强研发和科技能力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发明新的技术创造市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先机。同时要建立市场供求关系,使企业快速注入。2. 在成长期应实施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战略,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科研院、高校、创新人才等创新资源的培育和引进,提升技术创新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应当建立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保护政策。3. 进入成熟期应该加大发展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培育和保护,促进产业的发展,给予良好的市场环境及产业专利保护;同时也要在产业配套、产业化政策等方面进行引导,完善相关政策。4. 在进入调整期后,产业应当提高其科技转化率,同时政府应帮助产业技术溢出以及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帮助产业转型发展,使其快速成为支柱产业并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四、结果分析

本文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各生命周期时产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互动耦合关系,同时构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以电子及通讯制造业在各生命周期时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协调度。

结果表明,各个阶段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地位不同,则在运用耦合理论计算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度时应该考虑到产业在其发展的各阶段的特点,在给予参数时考虑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在给予提高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调建议时应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阶段的特点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从而快速有效地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文光,关晓琳,黄鲁成.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J].技术经济,2013(07).

[2]NELSON R R.Recent evolutionary theorizing about economic chang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5(03).

[3]李欣.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选择模型及应用[J].系统管理学报,2012(05).

[4]岳中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J].科技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2).

[5]张国胜.技术变革、范式转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产业经济学研究,2012(06).

[6]ABERNATH W J,Utter back J M.Patterns of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J].Technology Review,1978(07).

[7]黄鲁成,杨学君. 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演化规律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3).

[8]孙晓华,周旭.产业演进阶段的识别方法――以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2(08).

[9]王少勇,霍国庆,孙皓,杨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及其演化规律――基于英美主导产业回溯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11).

[10]费钟琳,魏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政策――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考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3).

[11]王子龙,谭清美,许萧迪.产业系统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7(02).

生产技术调研篇(2)

我们采用听取县可再生能源办情况汇报,至韩村实地考察,听取基层管理技术干部、持证技工、村民代表和沼气用户的反映和汇报,与县、乡、村各级干部座谈等方法,圆满完成了此次考察。该项考察在我市尚属首次,为分析秸秆生产沼气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探索秸秆生产沼气蕴藏的巨大潜力,解决沼气发酵原料短缺的瓶颈问题,促进沼气在农村的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调查资料和数据。

二、上韩村基本情况

上韩村位于翼城县里砦镇,距离县城18公里。全村344户、1172人、人均收入5171元。全村耕地面积 2780亩 ,其中果园面积1900亩、粮食种植面积680亩,是翼城有名的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

上韩村共有养殖户62户,其中生猪养殖户51户,生出存栏1120头,年均出栏生猪3000 头;养羊户11 户,存栏500余头。

三、上韩村沼气发展情况

上韩村沼气建设始于2005年10月,当年新建沼气46座,2006年建池40座、2007年51座、2008年44座,合计全村共有沼气池181座。由于建池质量较好、管理措施到位,目前上韩村的沼气使用情况非常稳定,全村181个沼气户中,除5户因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无人管理导致沼气停用外,其余176户均可正常使用,使用率超过97%。

在181个沼气户中,从事养殖业的有48户,他们的发酵原料以猪粪、羊粪为主,还有43户虽然自己不养猪,但可以从别人的养殖场获取猪粪用于沼气生产,另外87户,因为缺乏猪粪而采用了秸秆发酵,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用秸秆发酵生产沼气户数占到总户数的48%,使用率超过90%。

四、上韩村沼气生产模式

猪—沼—果模式:即猪粪生产沼气,沼肥还田果园。

粮—沼—果模式:即粮食秸秆生产沼气,沼肥用于苹果生产。

这两种模式都对农业废弃物进行了充分循环和利用,取得了最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潮流。

五、秸秆生产沼气的方法和步骤

1、新建池启动时添加秸秆的方法

(1)原料准备

准备新鲜、干燥的玉米杆2m3、猪粪3m3、白色塑料布、沼液若干。

(2)秸秆粉碎

把玉米杆粉碎,长度1~3cm为宜,而且秸秆越碎越好。

(3)混合堆沤

把猪粪和秸秆进行混合堆沤,一层猪粪、一层秸秆,每层以10~20cm为宜。注意,粪堆底层必须铺垫塑料布,以减少发酵原料中水分和热量的流失。

(4)沼液浸泡

秸秆堆好后,在正常产气3个月以上的沼气池中抽取沼液若干,均匀泼到秸秆堆上,标准以把秸秆泼湿,但不外流为好,最后用白色透明塑料布覆盖发酵。

(5)入池产气

秸秆堆沤期间,要勤于观察,当发现秸秆上面产生白色菌丝时即可投料进池,具体做法与其它沼气池进料方法相同。

2、正常运转中的沼气池添加秸秆的方法

正常运转的沼气池,也可添加秸秆作为发酵原料。但要注意,在不同的时间,操作方法要有所区别:

(1)5~9月,气温较高,秸秆分解发酵速度快,这时如果需要添加秸秆作为发酵原料,可直接添,无须进行池外堆沤。另外,这几个月杂草茂盛、数量较多,可直接把杂草粉碎入池,也是很好的发酵原料。

(2)10~4月,因气温较低,秸秆分解发酵速度慢,如果直接在沼气池中添加秸秆,容易造成结壳现象,不利于沼气生产,所以这几个月添加秸秆时,最好进行堆沤处理,堆沤方法同上。

3、入冬前沼气池添加秸秆的方法

要保证冬季沼气池能正常产气,就一定要重视冬前补料。

具体做法为:10月份准备秸秆2m3,粉碎堆沤,堆沤方法同上,这时加料,无须再添加猪粪,堆沤完成后,在10月20号进池。进料前一定要先出料1.5m3,然后进秸秆堆沤料2m3,如此可维持冬季3个月沼气池正常产气。

秸秆生产沼气在我们村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作物秸秆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在生产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油葵盘子、玉米芯以及野草等都是很好的发酵原料,所以,沼气户在沼气生产中不必局限于秸秆作为原料,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就地取材,灵活应用。

六、秸秆生产沼气的成本分析

生产技术调研篇(3)

1998年,以Hobday教授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旨在对复杂产品进行专门、深入研究的复杂产品创新中心成立,该教授基于复杂产品与传统大规模生产模式下的产品差异,首次界定了复杂产品的内涵,认为复杂产品与低成本、基于大量标准件的大规模产品有着本质区别,它是指研发及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投入、高度化的专业技术知识集成、密集的知识结构、基于客户需求的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大型设备或系统[1][2]。自Hobday之后,Hansen 和 Rush等也对复杂产品的内涵作出了界定,认为复杂产品是具有高昂的研发成本、高水平的技术含量,庞大的生产规模、定制化小批量生产为特征的大型产品或系统 [3],而Prencipe认为复杂产品系统是根据特定客户的个性化要求所提供的高成本、高技术含量、内部联系复杂、定制化程度较高的生产产品或系统。[4]从上述对复杂产品内涵的界定不难看出,复杂产品的本质特征正在于其复杂性,具体表现为系统结构复杂、技术领域广泛、研制生产过程复杂,它是一类高附加值、高成本、高科技含量、客户定制化的产品和系统,如航空航天系统、航空母舰、武器系统、大型船舶、电力网络控制系统等大型产品和系统。复杂产品能够鲜明体现现代高科技工业的发展水准,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直接关涉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2.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特点

(1)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技术难度大、风险系数高。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融合了新技术、新知识在深度与宽度以及客户化要求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而且融合了自动化、航空航天、动力学、计算机、机械制造等多个不同学科领域的高新技术,技术难度大。复杂产品的新技术研发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技术、环境、资金等要素的密切配合,研发过程复杂。由于小批量或单件定制化生产特点,复杂产品及其外购产品(包括系统、零部件、机体等)的研制过程往往没有丰富的历史生产经验可以参照,不确定性高。复杂产品一般是多系统耦合的结果,复杂的结构、数万乃至更多零部件数量,加上客户需求的独特性和多变性,这些造成复杂产品研制过程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导致复杂产品研发的风险远高于一般产品的研发风险。

(2)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龙头作用突出,外部效应明显。复杂产品的研制与生产技术难度大、产品质量要求高、知识密集程度强等特性,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最高水平的设计制造能力,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所具有的系统性、多面性的研发特点决定了其对技术进步与科技发展具有龙头作用,是体现一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性标志之一。复杂产品的快速发展能够有力带动能源、信息、控制等领域的发展,推动电子、材料、制造、化工、冶金等多个行业的工艺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巨大的拉动和辐射效应。上述因素决定了复杂产品的新技术研发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特征,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一般都大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私人收益,外部性效应愈加明显。

(3)复杂产品的新技术研发具有典型的市场失灵特征。复杂产品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它以信息、知识和技术资源等为主要投入要素,其不确定性贯穿于新技术的构想、研发到商品的生产市场化运作的全周期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无处不在,这就需要市场必须具有灵敏的感知能力和灵活的调控能力。由于作为微观调整主体和宏观调控主导的政府部门的独特性质,使得它们对复杂产品研发中反映市场信号的参数,例如价格、利率等的变动感知敏感性差,易造成感知不灵意义上的市场失灵问题。复杂产品单件、小批量的生产制造特点,加上地方保护、行业保护、国有企业保护等因素的存在,大大地削弱了市场竞争性,特别容易形成行业垄断,这些垄断者往往凭借自身优势,从而影响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经济的作用,造成不完全竞争和信号失真的市场失灵。在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中,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广泛存在,从而产生新技术的盲目选择和研制滞后的现象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的市场失灵;在不发达的市场体系中,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多的政府调控,这就为政府的创租和企业的寻租活动创造了许多便利的条件,破坏了我国本来就比较脆弱的复杂产品技术研发的市场经济体系,造成了“企业寻租”的市场失灵。

二、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中的政府调控分析

政府调控是指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借助其所拥有的社会公共权利,运用税收、货币等特有的宏观调控手段,以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政府与市场协调机制互相替代的观点,为政府作用或政府调控功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核心指导思想。政府调控和市场作用是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相互补充的管理调节机制。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体系的主体,在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资源配置中要担当一定的责任,由“科斯定理”可知,合理的配置政府和企业或个人的权利范围可有效促进新技术的研发速度,实现新技术研制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或个人如果通过市场解决具有外部性的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那么其所承担的交易费用相当高昂[5],引起微观主体对复杂产品技术的外部性、不确定性等行为的解决缺乏动力,从而引起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此时,政府的适时调控将是一种理性、稳妥的方法,政府可以借助其特殊地位和优势,通过对市场调控体系的介入,使交易成本得以降低,从而实现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有效融合,内化外部效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下面,我们将借助图1来对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中的政府调控进行分析。

如果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资源供给与需求均由市场机制来实现,那么社会配置资源所需的总成本假定为,此时社会总收益记为TR。当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制资源全部由政府调控机制来配置时,在实现相同效用的条件下所需要付出的总成本为MN。[6]由边际效用均等法则推算可得,在市场机制或是政府调控配置资源的情况下,当配置单位资源所需要的边际成本与配置单位资源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等时,即社会乐意支付的总成本约束线(见图1中MN)与其对应获得的总收益曲线(见图1中的TR曲线)相切[7],切点用E表示,则在E点上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配置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即E点为政府与市场均衡的资源配置点。

图1中, 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下的社会总成本。由图1可以看出,在OMEN区域内,政府配置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制资源的总成本要高于市场配置相关资源的总成本,因此鼓励选择市场来主导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由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理,在E点右侧区域,市场配置资源的社会成本较高,可能给社会带来福利损失,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或个人则会主动退出市场,放弃该产品,此时政府调控尤为必要。

当前,我国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还存在很多市场失灵。政府掌握着垄断性的强制权力,调控不好往往会引起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并不必然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我们要发挥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优缺互补相互调节的功能特点,建立市场与政府的共同调控机制。[8]一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对市场调节失灵的地方要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采用政府手段引导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方向和趋势,在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中担当着新技术研发政策的制定者、新技术研发环境的建设者、新技术研发组织的组建者等角色。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决定了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中心,政府调控是辅助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政府的市场调控作用要尽量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9],尤其是在E点的右侧区域,政府调控的社会交易成本相对较高,此时要有效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缩小政府调控负效应的影响范围。政府要发挥宏观主体的调控作用,突显主导作用,努力成为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优秀调控者、领跑者和服务者,引导好区域新技术研制资源的规划、提供信息服务、对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进行监管和协调。依托我国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特征与现状,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由市场和政府共同调控的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长效机制,以此优化新技术研制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我国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加快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政府职能创新

复杂产品的研制生产耗资大、风险大,零部件标准化程度低,需求数量少等,增大了复杂产品的研制成本和产品技术升级换代的速度。为适应大型复杂产品生产的需求,降低各种因素带来的风险,协调好在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中 “主制造商-供应商”新型供应链合作主体间的冲突[10],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职能转变和创新。

1.在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中,政府应积极担当领跑者.

在我国,由于复杂产品的新技术还处在学习、消化的初级阶段,企业主动进行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难度较大,其成为主导力量还必须假以时日,研制生产的市场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理应主动作为,担当起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领跑者的重任,切实解决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中所遇到的难题。

首先, 政府应积极制定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计划,把握技术创新的航向。创新要有路径,要有目的地,政府的技术创新战略与预期目标应成为系统主体创新的动力和方向,由此政府应根据市场和社会建设需求,适时调整和引导复杂产品新技术创新的路径与方向。当然,为避免在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过程中出现诸如复杂产品新技术选择与市场需求、研究部门与生产部门脱节等问题,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结合我国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现状,建立健全政府牵头, 广泛吸纳企业界、学术界力量参与的政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积极开展复杂产品新技术的预测与开发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其次, 政府应系统运筹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与规划。复杂产品的新技术研发属于典型的基础性研究,它处于各类技术的前沿,真切反映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然而,由于其直接的经济效益很难体现,风险大、效益慢,新技术的研发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而政府需结合我国复杂产品的新技术需求特点,充分展示“有所为”的国家政策导向,制定好政府主导的基础研究、重大科技攻关研究等系列研究规划。同时,政府要加强财政扶持强度,为我国复杂产品的技术进步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从而强力推动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活动的开展。第三,政府应有效组建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组织。当前,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已由一般技术研发的企业行为逐步演变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联动行为。在多主体的系统合作中,政府作为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主导者,不仅自身要加强对复杂产品的技术引领,还要积极引导相关的研究院所、研究型大学以及企业成立合作组织来对关键的复杂产品新技术进行研发, 以加快复杂产品的开发速度。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积极发挥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机构的主动性,规划制定863、973等科学研究计划,组织和加强对复杂产品技术研发组织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力度,强化重大产业复杂产品新技术的联合攻关,不断提高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

2.政府应成为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服务者

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需要对市场做出快速、准确、有效的判断。在政府作为主导型的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活动中,政府应利用便利的地位和权力优势,拓展和完善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为提高我国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出台相关政策,做好相关优质服务。

首先,建立完善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信息保障体系。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各类信息作出判断、选择、运用的一种活动,这些信息对于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主体都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足够的信息量的支撑。交易成本理论指出,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政府的适时介入是必要地,政府可借助特有的权力和地位,能够相对便利的、使用较低的边际成本获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资源。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复杂产品的新技术研发,政府应采取各种方式对现有信息情报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为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提供有效服务,并通过提供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技术成果、技术市场行情等信息,为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权威、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做好基础性的信息保障工作,努力把握和引导我国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前进方向,保持技术研发的先进性。其次,完善科技人才的引进培育政策,鼓励创新人才与技术的流入。人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大力发展和推进复杂产品的新技术研制,首先要做好人才引进、培育和管理等相关工作,为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创造先决条件。政府要落实好各类人才政策,建立健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平台,打造新技术研发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为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全面推动我国复杂产品的新技术研发进程。第三,政府应积极营造复杂产品新技术持续创新的环境。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水平为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创造了条件,引领了复杂产品新技术的发展。科技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新技术的持续创新,我国复杂产品新技术的发展已从投资带动向创新带动的阶段转型,政府的具体职能应跟随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特点适时转变创新,通过创造有利于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环境和利益协调机制,不断调整政策导向,引导新技术研发的相关因素有序流动,全力消除新技术创生和有序流动的各种障碍。

3.政府应该是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制度监管者

首先,政府应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一是对于高技术含量的复杂产品的新技术研发成果,政府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和技术要素的保护制度[6],完善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途径和司法保护途径,致力于保护权利人在科技领域的智力成果。从而进一步保护研发者的利益,增强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激励研发者的创造主动性,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作为风险投资行业,政府作为主导者,要充分发挥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市场的作用,适时出台制定保障风险资本进入和退出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风险资本市场的完善和维护。其次,政府应牵头设立复杂产品新技术合作研发专项基金,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用于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研发机构联合建立复杂产品新技术创新中心,资助并促进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我国也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需求,适时制定复杂产品新技术研发联合创新的相关法规,明确保护协同创新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产学研的协同合作与知识共享,加快复杂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速度。.

生产技术调研篇(4)

第一阶段建立了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统计。60年代初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产生了以《弗拉斯卡蒂手册》为标志的科技统计规范。手册产生以后,在成员国范围内建立起了定期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并有效地开展了国家之间的比较分析,为科技宏观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咨询,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补充完善,迅速在世界各国推广开来。这一阶段科技统计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研究与实验发展(R&D)的投入,总量指标为国内研究与实验发展总支出(GERD),可比指标为强度相对数—研究与实验发展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科技统计的监测重点为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投入。政府出于维护国家安全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职责,必然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因此,科技投入的相当比重来自政府公共支出。企业由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求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技术领先可获得垄断超额利润的驱使,也必然要从销售收入中提取相当比例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这两块科技投入构成国家科技投入的主体。建立科技投入统计就是通过投入规模着重反映政府和企业推动科技进步的努力程度。

第二个阶段是开展技术创新统计。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统计有其明显的不足,如构成研究与实验发展(R&D)三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研究,反映的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本质、运动规律、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应用研究反映的是探索基础研究可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途径和方法,实验发展反映的是在实验室阶段物化的科研成果。由此看出,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统计只反映了科技投入和科研阶段的成果,没有反映出为商业化生产所做的努力。这里科研活动与最终应用的链条出现断档,很难直接看到科技投入带来的产出,也不利于引导科技活动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容易导致科研与生产相脱节。另外,对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案例的研究表明,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也能实现技术的跨跃,缩小甚至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统计也不能反映引进技术的产出和效益。因此科技统计必须有新的发展,才能适应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需要。80年代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关专家对如何解决科技产出问题进行了多方探索,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统计测量规范,通过研究与实验发展(R&D)活动向生产性开发和商业性活动延伸,给出了科技投入—技术获取—成果转化—产出的系统的测量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观察开发自主知识产权(R&D)的努力程度,还可观察将(R&D)成果转化为产品并实现市场价值所做的努力,为测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奥斯陆手册》的出台标志着技术创新统计规范的形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普遍依据这个规范开展了技术创新统计调查,为这些国家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统计咨询。

第三个阶段是研究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品统计。随着工业发达国家经济由追求数量扩张向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效益型增长转变,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经历了大规模调整,传统产业趋于萎缩,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为适应研究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国外有关专家提出了按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划分产业的分类方法,即按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反映产业结构优化状况,并由此反映科技进步带来的宏观经济效果。进入8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技术集约程度高的产业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尖端技术在这些产业部门广泛应用,科技投入和附加价值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关专家把这类技术集约程度明显高的产业界定为高技术产业。并据以进行成员国之间的比较研究。为解决上述高技术产业划分偏粗,即高技术产业含有非高技术产品,非高技术产业含有高技术产品的问题,美国的有关专家又按符合即定的高技术领域和应用尖端技术的原则,制定了高技术产品目录,以便更加准确地反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高技术产业及产品的分类及其发展状况研究,为各有关国家制定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

二、我国开展科技统计工作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

我国科技统计工作始于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都对科技发展做了一定努力,兴办了大批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但科技界普遍感到经费不足,影响到队伍的稳定和科研工作效率。但由于没有建立科技统计,不能进行国际国内的比较分析,难以对全国的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做出基本估计。为此,科技界发起了科技统计研究活动,大量引进介绍了国际组织开展科技统计研究和调查情况,为在我国开展科技统计工作做了舆论和技术准备。在此基础上,由科技、教育和统计部门分别建立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年报制度,正式开展了科技统计调查工作。之后,国家统计局经过协调,在部门科技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科技综合统计年报制度,开始综合反映我国科技投入总量及其分布情况。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的建立,使得我国科技投入能够在国家层次上进行国际比较,反映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供依据。我国科技统计的主要特点是:1•建立伊始就形成了部门分散管理的调查体系。主要问题是统计口径和分类不统一,综合起来难度大,调查数据利用率低,整体效益不高。2•建立之初所确定的统计对象和基本分类与国际标准不一致,导致研究与实验发展(R&D)与非R&D数据界限难于把握,R&D数据质量不高。3•统计范围为研究机构、高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三块,统计范围不全,不能全面反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全貌。在反映科技投入强度时,与GDP的统计范围出入较大,导致比重偏低,不能正确反映科技投入强度。4•注意跟踪国际统计发展,开展技术创新统计调查,但未建立周期性调查制度,调查不连续,调查范围小,数据的可用性不强。5•尝试开展了高技术产业核算工作,但我国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难以一一对应,加之我国行业的部门纯度不高,影响了国际比较的效果。从产品角度反映高技术产业发展较为确切,但没有制定统一的高技术产品目录,这项工作也未开展起来。第二次全国科技大会以来,我们针对我国现行科技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做了一定的协调和改进工作。工作重点放在了扩大统计范围和统一统计口径等基础工作上面。我们在已有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了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农业和地质水利业、医疗卫生业、小型工业企业和部级高技术园区企业,并依据扩大了的范围,按统一口径对历史数据进行了调整,给出了近10年来全社会科技投入总的概念和基本走势。目前,上述行业已建立起5年一个周期的滚动调查制度,可以保证全社会科技投入核算的完整性。同时,我们加大了部门协调力度,在有关部门科技统计年报制度中增补了计算不足的科技人员劳务费和容易忽视的科研基本建设投资,细致划分了实验发展(D)与成果应用的界限,把应当计入研究与实验发展(R&D)的中间试验等费用核算进来。使之更加符合国际规范。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基本建立起全社会科技投入的调查核算体系,为建立技术创新统计制度并开展高技术产业统计研究奠定了基础。#p#分页标题#e#

三、我国科技统计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国的科技统计工作总的来说仍处于制度方法研究滞后,统计调查工作不适应宏观管理需求的状况。因此,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为指南,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努力适应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持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科技统计调查体系和调查方法,规范统计口径和分类标准,在科技投入与资源配置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统计,并开展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统计研究、努力适应宏观管理对科技统计的需求,扭转科技统计长期滞后的局面。为此,科技统计必须抓紧做好以下几项重要工作:

1•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对技术创新的定义,依据奥斯陆手册提出的技术创新的统计规范,研究建立技术创新统计调查制度。重点满足国家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的需要,建立反映企业技术获取、生产设计、工艺设备准备、技术培训、生产组织以及新产品营销全过程的创新成本测量的指标体系。通过完善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结构指标反映企业自主创新的水平和能力,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指标反映企业模仿创新的能力,通过生产设计、工艺设备配置反映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通过营销投入反映企业为实现创新产品占有市场所做的努力,通过新产品增加值及出口等指标反映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生产技术调研篇(5)

了解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否能适应区域设施农业行业发展,特开展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设施农业技术人才需求规模、层次、就业岗位及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为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和完善提供有效数据支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1.2调研对象

(1)铜仁市农业行业、企业专家及法人代表、校外兼职教师等;(2)果树、蔬菜企业、科技园区、生态农业园、农业观光园区、种子公司、花卉设施农业公司及相关企事业单位;(3)思南县农牧科技局、相关乡镇领导、蔬菜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4)07-12届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5)120农技服务中咨询问题的农民朋友。

1.3调研项目

(1)设施农业行业企业对设施农业专业人才需求总量调研;(2)设施农业行业企业对设施农业专业人才需求结构调研;(3)设施农业行业企业对设施农业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情况调研。

1.4调研时间

2010年10月-2012年12月

1.5调研方法

1.5.1召开座谈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精心组织安排铜仁市农业行业、9家企业专家及法人代表、课程开发的校外兼职教师等23人进行座谈。座谈会上,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定位、核心课程确定、职业能力开发、顶岗实习和定单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诸多具有实用性、指导性的合理化建议。1.5.2典型企业走访和问卷调查调研期间,对区域果树、蔬菜企业、科技园区、生态农业园、农业观光园区、种子公司、花卉园艺公司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走访调查,专业教师分别走访了种苗快繁企业上海大地园艺有限公司和铜仁市金农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花卉企业广州番禺区绿之恋园艺有限公司、铜仁市金福园艺有限公司和贵阳市中天花园管理中心。广泛展开了企业工作岗位种类、岗位标准、岗位人才缺口、顶岗实习岗位及其所需要知识、能力、素质调查,并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同时对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05份。1.5.3铜仁市设施农业产业调研结合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各课程组分头调研了铜仁市各区县的蔬菜、果树、花卉等产业发展、产业岗位类型及岗位对毕业生素质、技能、知识的要求。1.5.4毕业生问卷调查7月7日,我们对在农业行业或企业工作的部分07-12届毕业生从事的就业岗位类型、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胜任力及综合应用情况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电话访问,共发出145份调查问卷,回收了98份有效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资料整理归纳。1.5.5120农技服务解决问题分类分析我们对120农技服务过程中,农民朋友咨询的所有问题按病虫害防治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加工技术、贮藏技术、营销技术、新产品开发等进行分类、分析。1.5.6调研组织各种形式的调研由专业建设管理委员会牵头,专业教研室组织实施,拟定调研计划。人才需求调研组成员由专兼职教师构成。

2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数据分析

2.1专业人才需求总量数据分析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很快,设施栽培面积约占世界的70%,设施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打造“贵州蔬菜,特色生态”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品牌形象,到201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0万亩以上,蔬菜产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果树、蔬菜现代农业产业的规模壮大,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设施农业技术的专门技能型高级人才。铜仁市的设施农业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趋势,已成为农业产业化一个新的增长点,主要用于蔬菜、瓜果、花卉及园林苗木的生产。2012年,铜仁市蔬菜总播种面积158.7万亩,与2011年相比增长25.2%,果园面积达到了45.89万亩,较2011年相比增长11.3%。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带动和支撑,蔬菜水果生产主要还是以大户或散户种植为主,各地农户重栽轻管;农村劳动力老化,知识技术匮乏,菜园、果园管理较差,效益越差越不管,形成恶性循环。这更需要各相关专业院校培养一大批掌握设施农业技术的专门技能型高级人才。目前,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7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地市级龙头企业38家;企业员工学历层次较低,大专以上的学历不足5%。通过与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典型企业走访等调研方法,了解到各企业用人单位对大专层次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急需一批懂知识、会操作,能吃苦的专门人才。据相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仅铜仁市急需约4000名设施农业高技能人才。

2.2专业人才需求结构数据分析

2.2.1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类型根据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07-12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类型分布比例如下(见表1)2.2.2未来三年用人单位最缺的人才学历比例目前,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和设施栽培的推广,铜仁市的设施农业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趋势,铜仁市周边设施农业相关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相比之下,规模仍然尚小,难以与其它行业企业相比,所以在人才学历需求上,更侧重于中职、高职高专和本科毕业生。2.2.3参与调研单位未来三年所需的人才类型填选人次比例所有参与调研单位均填选了通用性和技能型,同时部分单位填选其它选项。表明用人单位需求较多的人才类型为通用性和技能型。2.2.4用人单位未来三年录用设施农业毕业生的优先应聘条件调查可知,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更注重社会实践经历和职业能力,对于学生干部和参与社团活动用人单位同样重视(图3),而对于学生是否是党员并不关注。通过图4可知,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居首位,这表明铜仁市周边农村缺少具有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的一线技术型人才。另外,新产品开发方面的疑难问题数量有所增加,表明农民朋友有开发新产品致富的意愿,同时也表明今后广大农村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会呈增长趋势。而农产品营销技术类的问题却未曾涉及,这与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状况相吻合。

2.3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情况分析

2.3.1毕业生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综合应用情况通过对07-12届毕业生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综合应用情况回收的98份调查问卷整理与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表2中结果,在各类知识中,社会能力知识(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创业、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环境适应等能力)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帮助最大,方法能力(办公软件、文献检索、数据统计、调研方法、专业技能方法的能力)、生产技术知识、社会实践性知识、安全知识对我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3.2用人单位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综合上述问卷结果和与用人单位专家座谈,了解到用人单位要求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综合能力有:①知识和技能要扎实全面,动手操作能力强;②了解设施农业行业的发展,要了解设施农业行业产、贮、供、销各个环节的基本情况;③能独立从事设施农业植物生产管理,包括果树、蔬菜、花卉的生产与管理工作;④能发现设施农业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办法;⑤具有从事设施农业技术推广能力;⑥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和营销技巧;⑦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文明礼貌,诚实守信;⑧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3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收获及体会

设施农业产业是我国目前农业产业中最具活力的农业产业之一。随着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现代设施农业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备受社会青睐,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具有知识面宽,技能点多,就业灵活,就业渠道宽泛的特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目前,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非公有制企业,从就业岗位来看,学生的初次就业岗位接近于设施农业产业的终端,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设施农产品设计、生产、加工、贮藏和营销等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在设施农业各生产环节的就业比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就业的最多,两项合计达60.3%;其次是设施农业种苗生产企业,为16.3%;在农产品采后处理企业就业的学生达到6.1%。目前,设施农业企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三个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不但学生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新产品开发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营销技巧。

4对专业建设及其改革发展的建议

4.1紧贴区域现代农业产业人才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经调研,随着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对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备受社会青睐。因此,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就要与产业、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接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规模就要围绕区域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4.2紧贴毕业生就业岗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

根据调研结果,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主要在农产品生产企业、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企业、设施农业种苗生产企业、农产品采后处理企业等四类企业。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重视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的生产组织能力和推广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具有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素质和技能来确定。

4.3紧贴毕业生素养培育,加大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时比例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毕业生很少反映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而是反映自己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方面不够突出。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加素质课程的比例,并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应把学生在校的学历教育与学生的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生涯设计能力、诚信敬业、立志创业等教育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生产技术调研篇(6)

二、调研工作安排与调研内容

(一)调查内容

1.企业调研:

(1)被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2)被调查企业对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与能力素质要求;

(3)被调查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的建议。

2.毕业生调研:

(1)毕业生基本情况;

(2)被调查人对学校办学、师资、专业建设等的评价;

(3)被调查人的工作状况;

(4)被调查人对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的建议。

(二)调研方式

走访调研、开座谈会。

(三)调研数据分析

1.电子技术人才需求的背景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市场需要。从“十一五”时期电子工业总产值看,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达到30%,预计今后五年内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电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例也逐年增加。这些反映出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江苏“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以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设备、光电显示、信息家电、汽车电子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为重点,巩固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水平。

江苏地区重点依托南京、苏州、无锡等部级和省级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形成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和信息产业集群,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到2015年,预计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0亿元,成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行业大发展,必将带来人才的旺盛需求。

电子产品制造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人员效率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电子信息行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在前列。就用工而言,企业越来越讲求实际,这使得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实践操作能力的职校毕业生成为争相招聘的对象。

2.江苏省电子技术人才需求大势

电子技术产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它对人才的需求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是具有高学历的开发、研究、创造性人才;二是具有较熟练操作技能的技术人员。以江苏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整个园区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约占17%,这些人员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研究以及高层次的生产管理;而70%以上员工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工作。

3.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2011年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以技术岗位为主,占55%;其次是以技术管理为主的管理岗位和营销岗位,各占20.3%。这些岗位技术含量高,必须精通技术,一般工人无法胜任。

调查还表明,电子技术应用第一岗位群为:弱电工艺员、产品设计员、产品工艺员、产品检测和维修员、产品营销员、产品生产计调员以及院校实验员等。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电子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与维修工作;电子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工作;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编制、工艺实施、仪器设备检测、生产调度,电子电路的设计工作;电气电子类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技术服务工作;电气电子设备的技术改造、技术管理、产品辅助开发工作和实验工作等。

4.毕业生调查情况统计与分析

在对各成员校共314名毕业生样本调查统计得出:

(1)本专业对口就业率为86%,本专业的就业趋势较为乐观,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较大;

(2)83%的同学认为应加强实践类课程安排,学生感受到企业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需求较多。

建议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的专业技能

生产技术调研篇(7)

“十五”以绿色储粮技术、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为标志的科技进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粮食科技项目和经费投入显著增长,粮食科技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行业科技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由国家科技项目带动,一批自主开发、适合国情的先进、实用的储粮新技术,随着“十五”国家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推广和产业化应用,有效地提升了粮食储运技术现代化水平;粮油加工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我国粮油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部分粮食深加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参与竞争;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粮油质量标准检测技术及计算机信息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成为粮食技术创新的主流趋势。粮食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十一五”粮食科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重大需求

(一)国内外环境

“十一五”期间,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和决定性因素。随着WTO后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粮食产业将置身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发达国家以控制核心技术为特征将继续保持优势地位,标准和知识产权构成的技术壁垒日益成为各国间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同期,随着国内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6亿,粮食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抓住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粮食产业和技术发展带来的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提高我国粮食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增强我国粮食科技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重大科技需求

1.保障粮食安全,建立更加完善的粮食产后技术支撑体系。保证粮食的可供应数量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随着粮食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减少粮食产后流通过程中的损失,保持粮食储存、运输中品质,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十一五”期间,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为目标,实现便捷、高效、安全的粮食流通方式,增强粮食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满足粮油检测技术市场需求和维护公众食物质量安全,建立更加完善的粮食流通技术支撑体系。

2.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待改造传统的粮食流通技术。目前,集中分布在粮食产区的农村小型粮油加工企业,其加工质量差,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能源消耗高出大型加工业企业约30%~50%;农村粮食产后收购、处理环节中,还存在着传统落后的晾晒、储存等方式;农户储粮的虫、霉、鼠害严重,在源头上影响粮食质量安全。因此,通过继续推广新型适用的农户储粮、农村干燥处理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落后的粮食流通技术,建立农村粮食产后安全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粮食流通与加工的技术水平。

3.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环保、安全、节约、高效的粮食流通技术。长期以来,我国粮食资源利用效率低,高成本、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阻碍了粮食流通产业的高效增长。“十一五”期间,推动以行业的技术进步带动粮食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在粮食储藏、加工、物流等环节,积极采用环保、安全、节约、高效技术,研究开发适合粮食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新型技术,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加强粮食综合利用和增值转化,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粮食流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以发展高技术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加粮食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面对国外资本、产品、成熟技术和过剩生产能力不断涌入的国际竞争压力,粮食科技发展方向也要适时调整,要将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技术抓紧引入粮食流通领域,不断带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充分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和延长产业链。通过应用高新技术,降低粮食加工、储藏、流通环节的生产成本,不断将高技术产品投入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三、“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支撑粮食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建立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安全、环保、节约和高效的粮食流通技术体系,促进粮食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

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到2020年,我国粮食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为: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粮食科技要形成较完善的粮食流通技术支撑体系,粮食科技总体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对粮食产后减损、绿色高效储运和深加工技术装备等重大技术瓶颈有所突破,在重点产品、重点工艺、重点技术、重点装备上实现关键技术创新;粮食储藏技术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粮食物流和加工技术装备得到优化升级,粮食质量标准检测技术不断完善,农村传统的粮食流通技术方式得到改造;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持续研发能力强的粮食基础科研队伍,完善粮食科技创新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科技资源共享、技术优势互补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三)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的原则——以科技创新引导技术发展方向,不断带动产业进步,促进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培育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扶持基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把创新作为促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统筹协调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强调突出科技创新,同时兼顾技术普及;突出发展高新技术,同时兼顾常规技术的改造;强调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兼顾重大成果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粮食科技的整体现代化水平。

3.优化机制的原则——以体制创新和完善机制作为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积极探索和建立竞争、流动、开放的科技运行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结构,逐步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政府投入引导社会各类资源相互补充的有效机制。

四、“十一五”粮食科技优先发展的领域和重点工作

按照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十一五”粮食科技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和重点工作。

(一)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

1.以生态理论为指导的绿色、高效、实用的仓储技术。促进储粮技术方式由传统向绿色生态型转变。以改善储藏环境、降低储藏成本、提高监管手段为主要技术取向。

2.以成套高技术设备和生物(工程)技术为重点的粮食深加工技术。通过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技术、智能化设备制造等高技术在粮油加工业应用,促进高效、节约、增值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

3.以新型散粮装运方式为带动的高效快速的粮食物流技术。发展散粮物流技术、集装化装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标准化,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粮食物流体系。

4.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国产仪器为支撑的粮食质量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发展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加速粮食质量检测仪器的升级换代,促进检测技术及国产仪器迈上新的台阶。

5.以预警、监测为重点的粮食流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推进信息技术在粮食宏观调控及储藏、加工、物流、质量标准仪器、品质测报等领域的全面开发应用。

(二)重点工作

按照我国粮食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方向,“十一五”重点攻克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技术装备,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的结构框架,从六个层面部署重点工作:

1.加快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全面应用,带动和促进粮食科技向高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开展“数字粮食流通”、信息采集、预警、预报、控制技术和基于3S技术的管理决策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进粮食流通电子商务的发展。在重点地区、重点方面实现粮食预警、监测和动态信息管理。

开展粮食生物工程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重点对生物技术在以粮食及其副产品(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对粮食在营养食品、造纸、医药、材料、化工、纺织、能源等方面的各类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粮食深加工、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新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

2.实施科技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制约粮食流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集中行业优势力量,组织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攻关。重点研发粮食快速检测仪器、监测应用技术和相关的传感器技术;以信息化带动高效便捷的粮食物流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粮食散装化和集装化运输技术装备;开展生态环保储粮、生物防治、化学薰蒸药剂替代、低温储粮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对高效利用、清洁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的酶技术、发酵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质构重组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技术进行攻关和产业化;继续组织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针对农村和粮食流通过程的产后减损增效技术开展研究和集成示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装备。

3.注重交叉学科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粮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组织开展粮食物质信息学与储存品质变化机理、谷物油脂化学及生物活性物质功能、转基因粮食食品检测等多方面应用基础研究,粮食行业公益性、基础性重点技术标准研究,把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与粮食应用科学相结合,培育和发展粮食科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注重粮食科技的前瞻性,鼓励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探索。

4.支持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粮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改造和淘汰粮油食品加工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引进国外先进的粮食流通与加工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要联合制造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限制盲目和重复引进。加强相关技术集成化创新。提高粮食技术产品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5.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落后的农村粮食产后流通技术方式。开展粮食流通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科学普及等工作,以粮食主产区的收纳库为依托,推广适用农户储粮的新型技术设备和农村粮食集中处理的干燥技术,通过储藏、物流、加工、信息及标准化等技术的集成,探索建立农村粮食产后存储、整理、干燥、加工、运输等集约化处理技术服务体系与示范。开展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6.搭建粮食科技公共基础条件平台,为推动粮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撑。重点组织开展粮食科学仪器、设备、技术标准、科学数据共享、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与实验基地建设。加大粮食流通公益性、基础性技术标准研究,推进国家、行业标准和检测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在不同的粮食技术应用领域、不同的地区建立若干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

五、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科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为确保“十一五”粮食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完成“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形成环境条件优良、机制运行良好、组织措施完善的国家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一)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按照粮食行业科技发展的体系框架,结合粮食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十一五”着力从五个方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1.完善粮食科技协调管理体系。全面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方向,统筹、协调、管理行业科技资源,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进粮食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管理协调,组织和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向粮食行业配置,营造上下结合的政策环境。

2.建设以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粮食龙头企业在粮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在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十一五”重点突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机制,在企业形成吸引人才、创新技术的研发平台,不断培育企业竞争的后发优势。通过增强企业自身的人才集聚和研发能力,使企业成为创新人才和资金的主要投入者、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新技术的创造者和产业发展先导技术的引领者。

转制科研院所是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优良资源,是行业应用技术研发的主体力量。发挥以转制科研院所和大型粮食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粮食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实现创新主体与经营主体最紧密的结合。促进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校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让。在以高新技术为先导,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不断提高企业高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建设以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的科研创新体系。发挥社会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新科学创造和引领技术持续创新的作用。通过建立稳定的投入和激励机制,形成优良的科研环境,突出以人为本,把社会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建成粮食学科带头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不断提高粮食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吸引国内外高层研究人才,为粮食科学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4.建设以地方粮食科研院所为主的区域科研创新体系。进一步突出省级粮食科研院所学科优势和服务特色。各级粮食科研机构、质量检测机构要加强对地区粮食经济和农村粮食产后的技术服务。联合农村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国家与区域农村粮食产后技术服务中心。不断推广先进、适用的粮食新技术,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粮食流通技术方式。通过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粮食主产区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给予技术支撑。通过加强国家与地方,以及地区间、部门(行业)间的科研人员交流和技术项目合作,发展和强化技术优势,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5.建设中介机构有效参与的科技服务体系。“十一五”通过加强中介组织的社会化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各级粮食行业协会、粮油学会联系各创新主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粮食科技发展,为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供信息指导和市场服务。加强与政府管理部门的沟通,通过网络化服务推广技术成果,使之成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

针对粮食行业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十一五”为建立“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粮食科技运行机制的建设。深化粮食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研究解决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在适应市场经济和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针对科研院所转制后仍存在传统体制的薄弱环节,加快建立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又能提高政府协调能力;既能激发创新主体的内在活力,又能实现体系协同发展的管理体制。大型粮食科技型企业,更要注重体制机制建设,形成稳定的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在不断创造企业效益的同时,注重发挥粮食科技优良资源在粮食产业和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十一五”积极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参与粮食科技创新活动,鼓励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合作与竞争,鼓励人才流动,形成“竞争、协作、流动、开放”的运行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技术创新奖励制度,吸引社会优秀科技人才,推动粮食科技进步和创新。

2.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我国粮食产业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技术垄断,获得国际贸易有利地位和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点。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广泛学习和引入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成果,加强基础研究,发展交叉学科和前沿技术,以发展生物技术及应用作为突破口,在粮食储藏、加工等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等技术集成为核心,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

3.加强基础条件及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十一五”要体现为粮食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化等科技活动提供有效的转化平台。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粮食重大产业化工程,如粮食流通通道建设、粮食深加工产业化工程示范、粮食安全储藏等的重大技术问题,在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组建国家粮食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并争取创建部级粮食重点实验室;以粮食科研机构为主组建部级粮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不同地区以优势技术领域、优势技术产品为重点组建国家粮食局(省级)粮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重点粮食产品和特色资源型产品为依托,在粮食主产区的大型龙头企业,建立部级粮食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集成化和产业化,构建支撑有力、机制灵活、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粮食工程技术转化平台。

六、组织措施

为落实《规划纲要》的各项战略部署,确保粮食科技在“十一五”有较快的发展,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新时期粮食科技对粮食产业化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切实加强粮食科技的指导管理工作。为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调动广大粮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成政府部门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发挥行业优势、吸引社会力量的协调互动开放式格局,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组织方式和工作方法,形成有力的组织措施和政策保障。

(一)逐步改变粮食科技的管理方式

粮食科技管理部门要改变单纯的以项目支持和单项技术研发的科技管理模式,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通过科学的安排项目和有效的管理方式,强化和引导粮食科技发展方向,将项目安排与基地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结合起来。在科技攻关过程中,既要注意发挥行业优势,也要加强与其他行业及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的联合。通过对重点技术领域的扶持,形成项目、基地、人才互相协调的科技发展新局面。积极研究探讨有利于引导和推动从跟踪模仿研发向自主创新研发转变的管理方式。

(二)加大对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科研投入

在国家不断加大对公益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公益类院所要继续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探索以院所长基金等方式,建立对基础研究、交叉学科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的稳定投入和激励机制。把粮食应用基础研究与人才战略紧密联系起来,为公益类院所的发展创造一流的研发环境。

(三)积极争取对粮食科技的政策支持

生产技术调研篇(8)

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在“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处于成长期,政府财税政策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效应与导向意义。自 1986 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实施以来,政府陆续通过财政拨款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关于政府财税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国外学者观点主要分为不确定、正向、负向三种,其中,认为财税政策具有不确定性影响的观点如 Karolina et al. ( 1997) ; 财税政策具有正向影响的研究如 Czarnitzki ( 2004) ; 财税政策负向影响的文献如 Bennis ( 2006) ,他们认为政府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是有限的。此外,国外许多学者还将财税政策与其他政策结合进行研究,如考察财税政策与人力资本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研究( Sequeria,2008) 。总之,有关政府财税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偏重于财政政策的研究,对税收政策的研究相对较少。

关于税收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国内研究较多,并且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许多问题,如孙伯灿等( 2001) 从高新技术企业增值税税负比例等方面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认为我国现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已经明显减弱。王晓滨 则认为我国缺乏私人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所得税优惠是政策激励不足的主要原因

(二)财税政策激励的作用机理

财税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近来,国内学者倾向于将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激励和税收优惠同时进行分析,如柳剑平( 2005) 的研究表明,在研发溢出程度较高时,政府应给予企业补贴,以鼓励其研发投入,而在研发溢出程度较低时,政府应在补贴的同时对企业研发活动征税,才能实现社会需要的研发活动水平。更进一步的研究如郑绪涛等( 2008) ,认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应同时进行事前补贴和事后补贴,其中,事前补贴用于补偿企业研发活动溢出效应带来的损失,而事后补贴则用于解决市场结构导致的研发和创新不足问题。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国外学者认为主要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与溢出效应实现的。带动作用的研究如 Bonardi et al. ( 2003) 认为高新技术核心产品会对与其相关的互补产品或附属产品产生“网络效应”,因而促进其他产业产出增长。溢出效应的研究如 Tsai et al. ( 2004) 认为高新技术产业 R&D 投入对传统产业具有差异化的溢出效应,进而使得产业结构发生变动。生产率提升的研究如 Chongvilaivan ( 2008) 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能源增进型的。Hauknes et al. ( 2009) 采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认为,OECD 国家高技术行业向低技术行业的知识流动及其导致的溢出效应是存在的,并且溢出效应促进了低技术各行业的产出增长。国内学者从多个视角解释了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要素配置视角的研究如邵一华等( 2001) 认为高新技术产业能够促使生产要素不断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降低要素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改善要素的配置效率,进而促进各产业的发展。产业链视角的研究如金碚( 2003) 认为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分解和各产业间的融合使得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进步视角的研究如赵玉林等( 2008) ,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工业技术结构升级的效果显著,进而使得工业内部结构合理变动。创新能力视角的研究如李邃等( 2011) ,认为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创新的波及能力、经济支撑能力共同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根据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将投入产出表进行归并,并且编制社会核算矩阵,将这种联系融入一个均衡框架中。另外,财税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效应,国内外一般是分别进行研究,并且定量研究较少。

(二)财税政策激励下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

生产技术调研篇(9)

一、调研目的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国务院在《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中,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提出“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使机电行业所需自动化控制技术集成应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原来复杂的机械装置和简单的电气控制相结合的机电一体化逐步向被由机械技术、电气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所取代。

为获取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 岗位职业行动领域分析、 职业岗位群和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等信息,我们针对企业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拟定具体的调研问题。调研过程中以上述问题为调研的基本诉求点,通过现场考察、走访座谈、调查问卷、专题研讨等方式,结合企业的调研对象直接或间接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调研,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并给出结论和建议,为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促进机电专业一体化专业的建设。

二、调研对象与内容

企业调研主要范围为广州周边地区相关企业,包括广州造纸厂等15家具有代表性的机电一体化企业,如表1所示。调研对象是这些企业的机电一体化一线技术员工、班组长、人事部门等。

本次调研共发出五种表格:包括面向专业技术岗位一线员工的实践专家调查表(56份),实践专家访谈记录表(37份),面向专业技术岗位班、组长的用人单位意见调查表(15份);面向企业人事部门的用人单位意见调查表(15份),以及企业座谈会议记录表(8份)。调研要了解以下内容:

1、机电一体化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情况;

2、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数及从业人员(包括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3、机电一体化专业对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4、机电一体化专业现有课程设置在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

5、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思路;

6、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培养层次的定位。

三、调研分析

(一)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将向创新性、高效性、节能性、可靠性、智能化、模块化、系统化等方面发展。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各种技术相互融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

(二)技能人才需求状况与岗位职责要求

1、技能人才需求状况

对企业人才结构及来源调研显示:相关企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学历主要包括本科学历、大专学历、中职学历等,他们绝大部分直接从中职、高职和大专院校等学生中招收,从社会招聘的人员和企业自行培养的人员较少,从事维护、维修、安装、调试工作的平均年限是4-26年。从15家企业调查中获悉,从企业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以及未来3年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需求情况如表2所示。

机电一体化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的员工在机电一体化企业中约占76.8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企业中应用主要两个方面: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和利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生产。 前者主要需要完成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装配、安装、 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后者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同企业对技能要求的类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规格也有不同的要求。 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2、岗位职责素质、能力要求

通过走访调查行业企业、回访毕业生及召开专家研讨会,共确定了4个典型工作岗位及相应的素质、能力要求,求如表3所示。

3、课程对从事机电一体化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

针对现行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课程,对从事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是各门课程知识模块对从事此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由不重要的0分到很重要的10分依次给分),取调查数据的平均分,得到表4。从各门课程知识模块平均得分情况看,机械类和电气类课程较为重要,如机械识图、机械装配、电工技术等课程;而文化基础课和非专业课程较为不重要,如数学求解、英语阅读、计算机编程等课程。当然,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岗位,各门课程对从事此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有较大差异,例如:销售人员岗位对应用写作、计算机应用和英语阅读等课程较为重要,而设备操作和装配岗位认为这些课程不重要。

四、调研结论

(一)人才培养方向定位

通过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行业、企业内生产类、维修类、技术支持类、服务类的相关技术岗位。结合近年来我校、我系多年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办学经验,将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为:面向机电制造业、机电设备安装及维修公司、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等的各行业、企业,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机电产品的装配与调试、机电设备的维修与改造、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生产一线管理人员、机电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等岗位,培养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通过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对应的岗位人才层次分类以及紧缺岗位人员数量需求,了解各企业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及所需专业资格证书等。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可定位为:机电一体化(机械)方向、机电一体化(电气)方向、机电设备管理方向,各方向设置中、高级技工层次,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规范的操作与团队协作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等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系统设计能力、制定元器件加工工艺能力、简单数控加工能力。人才培养方向与层次的定位如表5所示。

依托行企开展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为我们今后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通过企业调研活动,我们体会到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还有许多细致繁杂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地完成。但只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组织实施,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相信一定会完成机电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职业教育,为造就更多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参与文献

生产技术调研篇(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在具有代表性的沿海省(福建)、内陆省泔肃)的福州、兰州两市进行各类企业的技术创新凋查,共发出问卷2100份,回收率92.7%。这样大规模调查,在国内尚属首次,结论可信,分析深入,有重要参考价值。调查材料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及问题,给人以启迪。

调查证实,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都比以往更加正视技术创新。无论沿海地区的福建省和内陆地区的甘肃省都在谋求市场竞争优势,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但两省工业构成、技术装备水平、职工文化素质、资金投入强度等存在明显差距,创新绩效也呈明显差异。

资料显示:被凋查的全部企业中有29.9%的企业从外部进行技术获取,获取量与企业规模成正比,外省技术成为中小企业获取的主要来源。但自身的技术转让率低,只有4.7%的企业对外技术转让。且技术创新的方式主要是提供咨询服务和人员培训,比例高达55.4%技术创新使企业生产要素发生了显著的正效应变化。从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总体上看,原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企业占二分之―以上,且产品结构明显优于未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充满活力,而未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产品品种数量和销售收入都在下降。技术创新使企业产品寿命周期处于上升阶段,而且实现利税和劳动生产率都是同时提高。

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阻碍因索调查中, “资金缺乏”是最重要因素。 “创新项目成本太高”和“创新风险大”与“资金缺乏”有一定的相关性。排在第二因素是“技术人才缺乏”,排在第三位的因素是“市场信息缺乏”。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

(一)培育创新型企业家群体。首先的一条就是要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企业推荐、政府主管部门考核,主要从企业内部产生经营者的做法,而改为面向企业和社会招聘,大型企业可向国内外招聘高科技方面的人才到企业担任经营者。这样,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优化产生企业经营者,有助于创新型企业家群体的形成,这就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充满了内在动力。

(二)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必须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即: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和决策主体。通过企业主体地位的确定,逐步建立起企业主动、政策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形成一批自主经营,技术创新能力强的现代新型企业。

(三)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方面,要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举措,扩大融资渠道。

(四)建立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机制。科研成果,只有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为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科研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结合的关键,就是深化科研机构的改革,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真正使科研机构成为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科技型企业。在科研机构转制过程中,要注重以产权为纽带,通过资产重组对技术创新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避免利用行政手段强迫科研机构转制。

(五)营造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建设,对企业技术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基础和前提。一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二是塑造企业创新文化。要广泛地开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之成为企业管理者、科研人员利和职工新的价值观念和行动指南。三是创造人才成长的新机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分享技术创新战略的成果。这个意义上技术创新战略的建立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对此―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做出合理的选择。 (一)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成果转化。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起点,是技术创新获得新观念的起跑线,必须加大基础研究,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国民科技素质。与此同时,大力发展高科技,强化实用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二)大力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是新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它逐步改变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传统模式。企业一方面应加强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的研究;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对重要的信息技术及其研究人员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加强对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技术战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创造优化的环境。

(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注重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结合,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在某种意义上,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与规模决定着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的优势所在。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继续发挥我国传统产业的优势,重视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四)大力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素质,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迎接技术创新战略的挑战,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摆在优先位置,继续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着力提高科研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我国企业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真正得到发挥。

上一篇: 企业标准信息化 下一篇: 定额纳税和核定征收的区别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