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的作用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18 11:15:30

生物化学的作用

生物化学的作用篇(1)

关键词: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180-01

1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原则

1.1 结合教学和科研

生物化学教学要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科研教育,在丰富的学术教学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学会用科学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并与同学有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2 理论指导实践

实验教学的根本性就是具有“实践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操作,体验实验过程,逐步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并不断学习和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提高个人能力。每个生物化学实验都会有一套理论体系,且有具体的实验技术原理,实验时要严格遵守理论指导实践原则。

1.3 深化教学内容,拓展知识领域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深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加宽和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培养学生的水平。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特别是一些新发展、最新的科研问题、该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最新的科研成果等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联系密切的东西,都要进行教导,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2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发挥的作用

2.1 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生物化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在近些年发展十分迅速,其理论知识也是众多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医学、农业、生物、食品等。知识量越大,学生学习起来越困难,需要了解的层面也越多。很多生物化学的知识都需要学生去记忆,但又不能完全依靠死记硬背,这会减少理论知识学习的趣味性,降低生物化学活力。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能很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方便学生切实的掌握知识。生物化学实验丰富多彩,有很多有意思的实验,也有很多有趣的实验现象,一般高校涉及较多的是生化实验和生化分离实验。

如蛋白质定量实验考马斯亮蓝法,蛋白质样品加入考马斯亮蓝试剂后,颜色发生改变,吸光度发生变化,通过实验让学生清楚的从实验中体会到蛋白质的某些结构有与考马斯亮蓝发生反应的性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让学生更加清楚蛋白质有紫外吸收的性质,为什么能够有紫外吸收的性质。

2.2 有利于学生培养对生物化学方面的求知欲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准确的研究各学科,实验是发现新知识,了解旧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生物化学和其他相关的生命科学的学科基础。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有些概念、性质很难通过纯理论的讲述来让学生理解,有的更是显得苍白无力。而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往往会有浓厚兴趣,直观的实验现象更是有效地缓解了理论知识学习存在的枯燥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总结,展现了生物化学本身特有的学科魅力。

我们都知道酶学在生物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酶的基本性能指标是酶活力。通过实验,如酶的抑制和激活实验,能够让学生对酶活力有一个概念,对其的活力测定也有了认识。该实验可以让学生采集自己的唾液淀粉酶进行实验,通过稀释自己的酶液来激活或抑制酶活力。当稀释程度满足要求时,实验现象会呈现出黄褐色的激活组酶,蓝黑色的抑制组酶和酒红色的对照组酶,实验结果颜色鲜明,生动有趣,一定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提高对酶的认知,并培养了学习兴趣。

2.3 有利于学生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生物化学研究本质上还是对生命的化学本质研究,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材料是生物材料,该材料稳定性差,个体差异也较大,导致的实验结果误差也很大。这样就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要求,并且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也要求学生培养细心、严谨、灵活的科研风格。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采用的实验方案大都数是较为成熟的验证性实验,一般会有较为详细的操作规范,得到的实验结果也较为准确,能够了学生体会到实验成功的魅力。但当实验出现错误导致失败时,就要求学生学习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再结合实验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当对问题有不同看法时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实验来创新,培养创新能力。

如蛋白质的凝胶过滤层析实验,能够让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的实验现象,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和方法。该实验主要是凝胶柱中,不同分子量和颜色的样品彼此分离,在检测器检测和电脑的记录下,描绘出它们的洗脱曲线,并通过对曲线的分析来总结实验和自身不足,不断锻炼自身。

3 结语

在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但需要通过大量的验证性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需要通过一些设计性的实验或者综合性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各种实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思考问题时也能做到严谨、细致,能够科学的分析实际问题,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唐瑭.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01).

生物化学的作用篇(2)

论文摘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高校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科研兴趣和求知欲,以及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阐述了几点体会。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的不断进步和深入。同样,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也离不开生物化学实验。在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以及农、林、医、药相关专业中,生物化学实验都是生物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一、生物化学实验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生物化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生物化学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且发展迅猛的学科,也是生物、医药、农业、食品等众多学科的专业基础,这使得生物化学一方面容易引发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又比较难学。生物化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记忆,但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不仅无济于事,还会抹杀生物化学的活力,使得理论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因此需要进行理解性记忆,并随时进行归纳总结、融会贯通。生物化学实验是加深理解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使抽象的生物化学理论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普通生化实验、生化分离实验,以及一些技术水平更高的生化实验等。普通生化实验主要是对各类生物分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生化分离实验主要是利用层析、电泳、超速离心等方法对各类生物分子进行分离和纯化;其他高级生化实验则包括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物质代谢的同位素示踪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的DNA重组技术,等等,其中的一些技术促进了新兴学科的发展并成为这些学科的核心技术。

在高等学校生物化学教学中涉及到的主要是普通生化实验和生化分离实验。这些实验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例如,在“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和等电点的测定”实验中,通过观察在加酸、加碱过程中,酪蛋白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和沉淀——溶解情况的变化,形象、直观地展现出蛋白质的两性解离过程,使同学们切实理解了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和等电点的概念;通过比较在不同pH值下酪蛋白溶液的沉淀量,不仅可以反映出酪蛋白的等电点,还使得同学们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酶的抑制与激活”实验中,利用同学们自身的唾液淀粉酶,通过比较分别存在Cl-和Cu2+时,酶催化淀粉水解后,水解产物与碘所呈现出的不同颜色,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抑制剂和激活剂对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帮助理解酶的抑制和激活这一性质,还可以促进同学们思考抑制剂与变性剂之间的差别,并使同学们对各自的唾液淀粉酶酶活高低及其性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生物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科研兴趣和求知欲

生物化学和相关的生命科学都是实验科学,实验是这些学科的基础,是理解已有知识、发现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求知欲和探索欲的良好手段。生物化学作为揭示生命的化学本质的一门学科,是21世纪最富生命力的学科之一,也是研究热点众多、研究成果日新月异的学科之一,其旺盛的活力离不开实验的开展和创新。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这有效地缓解了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的枯燥感,使得生物化学焕发出它本身特有的学科魅力。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有些概念和性质仅仅通过理论讲解显得很空洞,很难使学生深刻理会。而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结合直观的实验现象,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酶学是生物化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酶活力是反映酶的性能的基本指标,但是单纯的理论讲解总显得索然无味、力不从心。通过“糖化型淀粉酶活力的测定”“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等实验,使同学们对酶活力的概念及其测定有了清晰的认识。在上面提到的“酶的抑制和激活”实验中,由于使用的是同学们自身的唾液淀粉酶,个体之间存在酶活差异,需要同学们自己对酶液进行适当的稀释。有的同学酶液稀释得正好,激活组、抑制组和对照组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分别呈现出黄褐色、蓝黑色和酒红色;有的同学第一次酶液稀释过头,重新调整后得到明显的实验现象。鲜明的实验结果令同学们非常新奇和兴奋,激发了同学们的实验热情和研究兴趣,并使同学们领会了酶活力的影响因素和酶活测定的关键。糖代谢是动态生化的重要内容,其中的糖酵解途径以及糖的有氧代谢需要同学们完全掌握。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碘乙酸抑制糖酵解”实验,比较在三氯乙酸、碘乙酸存在下酵母的葡萄糖代谢情况,以及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醛的积累差异,使同学们对酵母的葡萄糖代谢和糖酵解途径有了更为生动和直观的认识,提高了对动态生化的学习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和研究微生物代谢奠定了良好的兴趣基础。

三、生物化学实验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方法

生物化学研究的是生命的化学本质,生物化学实验所用的材料是生物材料,生物材料往往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且稳定性较差,因此生物化学实验的相对误差较大。为了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需要具备优良的实践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灵活、创新的科研作风。生物化学实验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良好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的有效手段。通过生物化学实验,还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采用的多为方案成熟的验证性实验,在正确的理解和严谨、规范的操作条件下通常都能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这不仅能使同学们体会到实验的神奇,更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但有时候也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导致实验失败或结果不太好,这时,鼓励同学们从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进而解决问题,同样能够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在“蛋白质的凝胶过滤层析”实验中,不同分子量和颜色的样品在凝胶柱中彼此分离开,并通过检测器和电脑的记录,显示出它们的洗脱曲线,使得同学们真正理解了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和方法。有的组样品分离效果很好,洗脱峰狭窄;有的组则分离效果不好,峰形展宽,通过观察、分析,同学们重新沉降柱面、并平稳上样,取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这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实验技能,也使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操作需要严谨、细致。

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除了安排大量的验证性实验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之外,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研能力。例如,在“酵母蔗糖酶的提取”实验中,通过让同学们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分子分离的常规过程和常用方法;通过让各个组实施不同的操作方案,不仅能锻炼他们的科研技能,还可以锻炼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通过不同实验方案的实施,使同学们认识到生化分离实验除了具有严谨的科学性之外,还表现出灵活的艺术性,并随着被分离样品的不同而可以艺术性地采用灵活多样的生化分离手段。

总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高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生物化学的作用篇(3)

由于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会有浓厚的兴趣。相比较理论讲述,学生更加愿意倾听故事,在故事的引导下,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一些趣味性和生活化的故事融入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索思考,在不断探索故事的时候学习物理知识。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效率,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更好地提高物理综合能力。例如,学习物理知识《重力和摩擦力》时教师可以讲解《龟兔赛跑》的故事,以物理的角度讲解。“假设小兔子比赛中没有睡觉,那么谁会先到达终点呢?为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兴趣,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入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对于重力和摩擦力的知识有所了解。通过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教师进行一点小小的改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讨论小兔子最先到达终点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从重力和摩擦力两个方面思考,使学生快速掌握了物理知识。通过讲解生活化的故事,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拓展,有效强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

二、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习效率

物理与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物理现象。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这些物理现象开展生活化物理教学,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效率。因为初中生的好胜心都会比较强,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教学过程中,在主动学习探究中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习《物态的变化》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说出更多相关的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给水加热的时候,在达到一定温度的时候,水会沸腾。这个过程中就会有一部分水蒸发掉了。这就属于一种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也就使物理知识“汽化”;同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液化”的现象,比如在冬天的时候,许多人为了让双手变得暖和,会往手上吐哈气,这主要就是利用了水蒸气液化放热,使其双手变得暖和。学生在竞赛的氛围中,会更加积极地列举出各种各样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巩固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提高综合能力。

三、开展生活化的物理实验,增强综合能力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物理实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在利用物理实验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于物理教学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感受物理学科的趣味性。例如,物理学中“摩擦力”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因为学生既看不到又摸不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物理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在空气中移动,感受手受到的阻力。然后把手平放在书桌面上,再移动一下,感受阻力。通过两次不同的实验,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两次阻力不同。通过这样的实验,引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的横截面积有关。也可以让学生施加重力在书桌上进行移动,感受阻力,从而引出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有效加深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活化的实验教学往往是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创设一些简单的生活化实验情境,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熟练掌握初中物理知识。

生物化学的作用篇(4)

1肠菌代谢的研究内容

肠道菌群对中药成分的代谢作用研究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1口服与非口服药的比较比较服药前后血液、尿中的物质及其含量,初步分析代谢途径与机制。若两种给药方法药效作用不同,肠道菌群则可能在代谢中起关键作用。Dreessen发现小鼠静注番泻苷40mg•kg-1无泻下作用,而口服则有很强的泻下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其代谢产物大黄酸蒽酮的致泻作用最强[3]。

1.2使用无菌或伪无菌、悉生动物和普通动物进行比较对药物在肠道内容物、粪便、血样及尿样中代谢产物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肠道菌群在中药有效成分代谢转化过程中的作用。Yang研究芍药苷的肠菌代谢情况,分别给无菌大鼠和普通大鼠灌胃一定剂量的芍药苷,观察其血药浓度变化。无菌大鼠中,芍药苷可迅速入血并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普通大鼠中,芍药苷在10min达峰后迅速消除,前者的药动学参数AUC比后者高2倍多。证明口服芍药苷确能被肠内菌进行结构转化且占给药量的一半以上[4]。

1.3筛选主要代谢作用的菌种(或菌株)研究药物成分特性,分析与其代谢相关的酶,并对该种酶的菌种进行研究。Hasegawa等从人粪便中分离出厌氧菌Eubateriumsp.A-44,并从菌种中提纯出特异性葡萄糖醛酸酶,实验得出该酶对人参皂苷成分有代谢作用[5]。

1.4离体代谢研究在肠菌培养液中加入中药有效成分,在适合的条件下(多为厌氧)培养,并与空白进行对照,检测代谢产物。居文政等[6]采用UPLC-MS/MS技术研究发现灯盏花乙素在肠内菌作用下转化为灯盏花乙素苷元,胃肠道内灯盏花乙素与其苷元并存,而苷元更易于吸收,可以提高灯盏花乙素的生物利用度。

2肠道菌群对中药成分的代谢作用

肠内细菌对中药成分的生物转化以水解为主,氧化和还原反应为辅,所涉及的代谢酶,主要有水解酶、氧化还原酶、裂解酶和转移酶[7]。中药有效成分常在特定代谢酶作用下,才能转化成具有药理或毒理作用的活性成分。近年来对于肠菌代谢研究已不仅限于单体成分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单味和多味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8]。下面将系统综述5类中药成分肠菌代谢的研究进展。

2.1黄酮类黄酮苷类成分普遍含葡萄糖苷键,对含苷键的药物进行水解是肠道菌群代谢的一大特征。黄芩的主要黄酮苷成分为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千层纸素苷等,经过肠道菌群作用分别生成黄芩素,汉黄芩素,野黄芩素等苷元[9]。为探索肠内菌在黄芩苷、汉黄芩苷的抗瘙痒药效中是否发挥作用,Trinh等人进行体外肠菌实验,发现口服黄芩苷可由肠道菌群代谢为黄芩素,木蝴蝶素A(又名千层纸素A)(见图1),汉黄芩苷代谢为汉黄芩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代谢产物的抗瘙痒作用均强于黄芩苷、汉黄芩苷,其苷元是通过抗组氨作用改善瘙痒反应[10-11]。山柰苷(kaempferitrin)是从中药罗汉果中分离得到的黄酮苷成分,其人肠内细菌孵育转化产物经分离、纯化、鉴定得到4个代谢产物: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阿福豆苷)、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山柰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但山柰苷与其生物转化或代谢产物生物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还有待进行系统研究[12]。Lee等人研究发现橙皮素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而其橙皮苷却没有药效。表明橙皮苷为天然的前体药物,在与人肠菌培养液孵育后代谢为橙皮素,它可抑制IgE引起的RBL-2H3细胞释放炎性介质组胺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cutaneousanaphylaxisreaction),为研究橙皮苷等类前药的药理机制提供参考[13]。

2.2皂苷类皂苷类成分主要有抗肿瘤、降血糖、保肝、抗病毒、抗炎抗过敏等药理作用,实验研究多用肠道菌群对皂苷的代谢来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类,早期研究可知,人参皂苷类,在肝脏内基本不代谢,主要在肠道中降解。天然人参中含有人参皂苷Rb1,Rb2,Rg3,Re,Rg1和20(S)-原人参二醇等成分。人参皂苷Rb1是人参二醇系皂苷,在肠菌作用下其代谢途径为人参皂苷Rbl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F2化合物K20(S)-原人参二醇[14-15]。人参皂苷Re的人体肠内菌代谢次生产物有6个,分别为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h1、20,25-环-人参三醇、20(R),25-羟基人参皂苷Rg2、原人参三醇[16]。人参皂苷Rg1在大鼠体内肠菌作用下的代谢模式为: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F1原人参三醇;在人体内代谢模式为: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h1原人参三醇[17-18]。对人参皂苷原型药及肠内菌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发现Rg1及其代谢产物Rh1可共同作用于T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Mφ)而产生免疫调节作用[19]。另外原人参二醇类皂苷成分的肠菌主要代谢产物CompoundK对人组织瘤细胞(THP-1)分泌与炎症细胞因子(IL-1α,TNF-α,IL-8)产生影响,显示抗癌活性[20]。甘草酸(glycyrrhizin)在肠道内难以吸收,与肠道菌群作用产生18α-甘草次酸的中间产物,最终代谢为甘草次酸(glycyrrheticacid)而被机体吸收产生药理活性。分别给予普通和无菌大鼠甘草酸口服,普通大鼠血浆中可以测出甘草次酸,但没有原形物,而在无菌大鼠血浆中未测到甘草次酸;此外再分别给予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口服,血浆中甘草次酸的平均滞留时间出现显著差异,说明甘草酸在肠道内缓慢地转化为甘草次酸而吸收入血[21]。通过甘草酸、甘草次酸的体内外抗肝毒活性的比较,发现甘草次酸的抗肝毒活性,均显著高于甘草酸[22]。说明研究肠菌代谢产物在阐述药物作用机制和开发新药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杨秀伟等采用人肠内细菌和短乳杆菌粗酶分别与七叶树皂苷Ia共温孵,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制备性HPLC纯化后鉴定代谢产物为异七叶树皂苷Ia、去酰基七叶树皂苷I、21β-O-巴豆酰基原七叶树皂苷元和原七叶树皂苷元。其中去酰基七叶树皂苷I对小鼠肉瘤S-180、肝癌和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说明“前药”七叶树皂苷Ia在肠菌作用下代谢为去酰基七叶树皂苷I而发挥抗肿瘤作用[23]。桔梗皂苷是从桔梗根茎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采用LC-ESI-MSn技术研究其在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结构和其代谢途径,初步鉴定出10个代谢产物,多为水解去糖苷和乙酰基化产物[24]。运用新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为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提供支持。

2.3生物碱类生物碱成分多为肝脏代谢研究,但亦有学者深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对某些生物碱有一定的代谢转化作用。陈怀侠等利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串联质谱(LC-ESIIT-MSn)联用技术分析阿托品与大鼠肠菌体外厌氧温孵培养后的代谢产物,检测到阿托品的脱水及水解代谢产物为脱水阿托品、托品和托品酸[25]。此外将东莨菪碱与大鼠肠菌体外厌氧温孵培养,检测发现东莨菪碱的水解代谢产物为莨菪品[26]。在氧化苦参碱肠菌代谢及吸收入血活性成分的实验研究中,通过UV,IR,NMR及MS等光谱学方法确定其肠菌代谢产物为苦参碱;用TLC和HPLC法检测血清中代谢产物,得知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均能被吸收入血[27]。

2.4蒽醌类中药大黄和番泻中都含有蒽酮苷类化合物番泻苷,本身无泻下作用,口服后小肠吸收利用率较低,经大肠菌群作用后生成番泻苷元,可发挥泻下作用。宋瑞等对大黄提取物的14种蒽醌苷成分进行肠菌生物转化研究,测得12种肠菌代谢产物并鉴定其结构[28]。Park等研究大黄根茎中提取的土大黄苷人肠菌代谢后产物为土大黄素,后者的抗血栓及抗过敏的药理活性较原型药显著增加。表明土大黄苷可能是一种具有较强抗原活性的前体药物,需经过肠菌代谢转化才能发挥其药效[29]。芦荟大黄素苷是芦荟中分离到的致泻成分,结构上属于具有蒽酮骨架的C-C葡萄糖苷。在大鼠、小鼠体内不产生泻下作用,而在人肠道中有裂解芦荟大黄素苷C-C键的代谢菌(Eubacuteriulnsp.BAR)可将其代谢为芦荟大黄酸蒽酮,产生泻下作用。另将普通和感染Eubacuteriulnsp.BAR菌株的悉生大鼠的代谢情况进行比较,普通大鼠未引起腹泻,而悉生大鼠则引起严重的腹泻,BAR菌株分泌的特异性β-葡萄糖醛酸酶可以实现对芦荟大黄素苷的代谢[30]。结果证实,芦荟大黄素苷与番泻苷一样,自身并无泻下作用,而是通过人或动物的肠道菌群代谢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引起泻下作用的。

2.5单萜类单萜苷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无环、单环、双环、三环单萜苷及环烯醚萜苷,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保肝、降血糖等药理作用。芍药苷(paeoniflorin)为双环单萜苷类,在与肠道菌群作用下产生4个代谢产物芍药苷代谢素I,Ⅱ,Ⅲ,IV,其中芍药苷代谢素I(芍药盐酸硫胺)的含量最高。另由粪便中分离出多个菌株,其中厌氧消化链球菌、短乳杆菌对芍药苷作用最强。芍药苷口服吸收率极低,经口服摄入的芍药苷需在肠道细菌分泌的β-葡萄糖苷酶和β-葡萄糖酯酶的催化下转化成其相应的芍药盐酸硫胺苷元才能发挥药理作用,另外在Caco-2细胞上的转运研究中发现芍药苷的生物利用度比其苷元低40倍[31-33]。龙胆苦苷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为常用中药龙胆的主要有效成分,有保肝、利胆、抗炎等作用。测定龙胆苦苷与大鼠肠内菌体外孵育后以及大鼠灌服龙胆苦苷后血清中的药物成分变化,得知龙胆苦苷易被人体肠内菌代谢,代谢过程为龙胆苦苷龙胆碱龙胆醛,其中龙胆碱,龙胆醛为龙胆苦苷体内代谢的活性产物,为进一步研究其药代动力学及代谢产物药理作用提供理论依据[34]。京尼平苷(geniposide)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利胆作用需通过口服发挥作用,静脉注射无效,而静脉注射其苷元京尼平有利胆作用。京尼平苷可在肠道菌群产生的β-葡糖苷酶水解下生成苷元,但是很难被肝脏中的β-葡糖苷酶及胃肠道中的消化酶水解,说明肠道菌群在京尼平苷的代谢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5]。

3肠道菌群代谢研究在临床中西药合用上的指导意义

临床上中西药常联合用药,而药物合用涉及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以至影响药效。芍药甘草汤由芍药,甘草组成,临床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常和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哒唑合用;治疗疝气痛时常与氧氟沙星合用。何菊秀等人研究芍药甘草汤和抗生素合用的血药浓度,以甘草次酸,芍药苷素的血药浓度为指标。发现抗生素影响芍药苷,甘草酸代谢产物的吸收入血,降低了其生物利用度。指出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时,运用芍药甘草汤相关中药时不适宜合用大量抗生素[36-38]。Xing等人比较口服黄芩苷,黄芩素与新霉素和链霉素混合抗菌剂合用的不同药代动力学,用LC-MS法测定两组中的黄芩苷和黄芩素血液累积量,发现合用抗菌剂的血液中黄芩苷累积量低于正常口服,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吸收入血前黄芩苷转化为黄芩素,所以抗菌剂影响的是黄芩苷的吸收,不是黄芩素。可说明抗菌剂抑制肠道菌群活性,影响黄芩苷的吸收、代谢和效能。在临床使用含有黄芩苷类黄酮成分时,合用其他西药时要注意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减少对药效的影响[39]。研究此类药物在肠道内代谢过程,分析作用机制,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减少因药物合用而引起的药效的降低或不良反应。

4展望

生物化学的作用篇(5)

这类药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是抑制作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有减缓作物营养生长,增加抗逆性、缩短节间、矮化茎秆、控制株型的作用。目前,在国外使用已相当广泛,主要用于矮化生长,调节地上与地下部器官的关系,增加产量。但在药剂用量太大,造成药害的情况下,施用赤霉素可以抵消其效果而使茎的生长恢复。

二、生根防落

这类一般为生长素调节剂。目前,常用促进生根的药剂是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吲哚丁酸的药性强,且较稳定,促进生根多而长,但价格昂贵;萘乙酸促进生根的作用较小,但生根粗壮、价廉,不过有抑制芽生长的副作用。若将二者混合使用效果最佳。比久、脱落酸可通过减少叶片蒸腾而促进生根。

生长素含量多的组织或器官,能够形成一个吸收营养物质的中心,而未成熟的幼果,常因生长素不足,在基部生离层而脱落。防止脱落常用的生长素有2,4-D、萘乙酸等。

另外,赤霉素也能提高果蔬作物的座果率和诱导单性结实,

棉花盛花期用20-50ppm的赤霉素点涂在花冠或开花1~2天的幼铃上,可防止落花落铃。

三、催熟脱叶

目前,生产应用的这类药剂主要有乙烯利、增甘膦、脱叶磷、赛苯隆等。乙烯利可用于番茄、辣椒、香蕉、柿子、西瓜、桃、梨、苹果、菠萝、柑桔等瓜果的催熟和脱绿着色。在棉花生产上,用乙烯利、赛苯隆催熟已大面积推广。在霜前15天以乙烯利、赛苯隆喷施棉花,可加速棉的桃发育,提早开铃吐絮,采收集中,纤维质量提高,一般多收优质霜前花二成左右。水稻乳熟期用1000ppm乙烯利水溶液喷施,能促进灌浆,加快成熟。增甘膦能加速甘蔗的成熟,增加含糖量。

四、打破休眠

赤霉素闻是打破休眠的物效药剂。在种子内能诱导多种水解酶的合成或增加其活力,如:采用0.1ppm赤霉素闻浸泡当年收获的马铃薯10分钟,即可打破休眠,进行夏季栽培。在啤酒制造业中,赤霉素处理萌动而未发芽的大麦种子,诱导α―淀粉酶的形

成,加速其糖化过程。这样可以节约粮食,降低成本,简化工艺流程。另外,赤霉素还可以代替低温,使冬小麦加速通过春化阶段的发育。

五、抑制发芽

抑芽丹、抑芽敏、三碘苯甲酸等能使作物的顶端生长点停止生长,可用于棉花、烟草等摘心打顶,萘乙酸甲酯能抑制窖藏马铃薯的发芽,延长其休眠期,从而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

生物化学的作用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205-0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与中小学教育对作业的重视不断提高和强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普遍对作业环节持忽视态度,这一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作业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和经验。

一、高校课堂有效教学被弱化

高校课堂有效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的有机结合,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环节。对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是指高校教师最大程度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既是高校教师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1,2]。

课堂是高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尽管如此,高校教学课堂由于扩招导致的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僧多粥少的局面依然没有本质性改变,课堂有效教学依然处于被弱化的境地。各高校的教改相关项目研究的经费基本只够教师“足不出户”在本校内进行一些简单的教学改革尝试,而每年国家及各级政府针对高校教学改革的相关经费资助也是杯水车薪,高校教改现状堪忧。提升高校的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的作用是应对教学投入短缺的传统“特效药”,作为教材三个构成系统之一的课堂作业似乎更有“文章”可作。

二、作业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作业批改的重要作用

高校课堂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人数多,而教师常常一人唱独角戏。尤其一些公共课,几百个学生围绕着一个教师挤在一间阶梯教师上课是常态。而一些专业必修课,一个教师面对几十近百人讲解也是很常见的。如果按照传统的中小学的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家长更没有提供作业批改帮助的可能性。所以对于多数高校教师而言不留作业是常态,留了作业不用上交也常常是老师们的习惯做法。原因很简单,对于多数高校教师即使留了作业,也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批改,尤其是一些新入职的年轻教师,特别是理工科类的高校教师,他们不仅要进行教学,科研任务也很艰巨。但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与学的互动,这个互动过程需要调节,作业批改就是这个互动过程的优化。作业批改是高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是否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将直接影响师生的课堂互动,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对作业批改重要性的认识会充分调动任课教师对作业批改的积极响应。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作业批改方法,最终教师也会因心有余而力不足选择放弃。因此探讨并优化适合高校教师的作业批改方法是提升作业在课堂教学中作用的一个主要途径。如何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作业批改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高校作业批改方法:

1.随机选择批改。高校学生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学习自主性很强,很多时候他们对教师的作业认识不够,如果没有学分的压力和督促,学生很难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堂教师留的作业。因此,把作业和学分相结合,同时采取全班留作业而随机抽取的批改形式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完成作业,而且可以减轻教师的批改工作压力,同时在具有较大作业样本的条件下得到学生课堂学习的信息反馈。

2.面对面批改与小组互改相结合。很多时候高校的作业是开放性的,这意味着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止是一个。而且在互联网几乎可以链接世界各个角落的背景下,如何避免出现网络版作业和雷同作业成为高校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笔者在进行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实验小组把学生分成了学习小组。对于开放性作业,常常随机选择每个小组的一个同学,进行作业的面对面修改,然后,在组织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相互批改。这样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的作业修改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答案,而且如果学生出现了网络版雷同,则不仅在一个学习小组内会被发现,同时,在其他小组内也难以藏匿(不同小组之间也会进行)。

3.及时公布答案与组织作业讲评。作业的批改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形式,每一个教师都可能形成自己的作业批改方法和方式。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作业批改,及时公布答案与组织作业讲评均不可忽视。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巩固已学知识,预习新知识和接触新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有很大的探索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等的不足,学生的作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错误。如果教师不及时提供答案,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没有被订正,不足没有被补充,则这些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积累,作业的作用则大打折扣。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在生物化学教学课堂中采取了以优秀作业为讲评的模板,同时提供作业答案的形式。不仅对作业优秀的同学进行了积极暗示,起到了带动其他同学学习的作用,而且及时地指出了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为以后的学习扫清了障碍。

三、作业环节可以在高校教学课堂发挥更大的作用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忽视作业环节的课堂教学是容易被遗忘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会变成水中月和镜中花。相比较欧美的课堂教学,中国高校的教学课堂相对来讲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明显的被加强,欧美的高校课堂通常师生的互动是其主体和灵魂,但是学生的课前和课后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相对就比较繁重。笔者在自己的生物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借鉴欧美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了设计和改革:课堂作业内容的选择不拘泥于学习过的内容,也选择未学习的内容作为布置的内容;作业的布置时间依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进行变化:教学中重点内容提前布置作业,而难点内容课前和课后都进行作业布置;课前布置作业进行教材学习难点的预攻关,课后的作业布置对难点进行复习、消化和巩固,同时知识点多的章节作业布置相对密集;作业的完成情况对作业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决定着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监督学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研究结果证实学生在不知道学习结果的条件下重复次数的多少与学习进步无关,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的评改是课堂作业不可忽视的环节。在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的同时可以发现作业的量是否合适。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这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通过作业能够体会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高效性进而产生学习的成功感将会大大促进学生学习本学科的主动性,而课堂作业由于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进来,所以很容易形成积极主动的群体学习效应,恰当的作业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环节。

四、未来展望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动教育的国际化,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教育历史的大国,如何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让我们的高校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是每一个高校教育者都要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主阵地,课堂作业可以在教育投入相对滞后的条件下为构建高校有效课堂教学发挥四两拨千斤的独特作用。政府相关教育机构如何协调和应对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中突出的问题,将直接决定中国高校教育的成败。

五、结束语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扩招后正处于一个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还是现在大力提倡的教育国际化,其本质都是为了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已经不是一个学校或一个专业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我国整个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作为一个高校一线教师,面对实际的教学环境从自己的工作条件出发,充分挖掘作业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生物化学的作用篇(7)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加学生的课堂利用效率,并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其具体作用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面: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生活中存在的疑问与好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与交流。

第二,在增加教学课堂利用效率方面:生活化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深入浅出等特点,其利用的资源均是来源于生活,而同时又能够有效地与书本上的知识点所契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相对轻松,与传统的书本理论知识教学体系相比,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同时与教师的互动也更为深入,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生活化教学能够实现现实案例向专业知识的转化,同时也能够完成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能够通过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更能够通过相关生物知识的生活化应用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应用生物以及复习生物的好习惯。根据记忆曲线我们可以得知,当在不同的场景下遇到同类知识的次数超过3次以上,大脑会形成永久记忆。而现实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回忆与思考正是形成永久记忆的核心方式。

三、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现对策

上文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优点进行了讨论。而在具体的实现与教学模式改革层面,则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教师应该对所用教材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改革大纲。在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选择的导课内容应该是生活中较为常见,并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此种例子的选择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可以以教研组或者更大的范围为基础单位进行。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案例的准确性与广泛性,还能够在一定层面上保障整体的案例库的时效性。

其次,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步骤来进行。其中分析问题是教学的核心。在具体的课堂建设过程当中,提出问题可以作为课堂引题来进行应用,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生物现象的举例说明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分析问题就需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通过对所举案例的实际分析来引出课堂的实际教学内容;第二,则需要对教学的实际内容进行具体的讲解,以达到完成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的目的。在解决问题方面,需要对今天所学的课堂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能够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利用书本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实际遇到的问题。

最后,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应该应用在课堂教学当中,还需要对相关的练习课程、考核模式等相关的学生学习配套测试进行改革。具体的改革应该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教学模式为方法、教学目的为基本评价体系,构建完整的、有效的全新教学模式。

四、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的注意事项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但是,其在具体的改革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如下几方面问题:

生物化学的作用篇(8)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06

传统的物理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为核心、以教为目的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种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渐退出了教学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教学,要求物理教师要选择设计适合学生的教育,以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为主,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的新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并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分析赛车启动现象,提出问题,通过定性分析,对问题进行合理猜测。教师引导学生设置实验方案,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评估,优化实验方案,并进行分析论证,共享探究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辨析,让学生自主获取信息,使学生树立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学习真正的主人。

二、注重过程和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物理教学也遵循相同的道理,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的一般步骤,建立知识网络与模块化思想,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新课教学中,笔者通过自由落体运动,小球在光滑斜面、曲面上滑下等实例由学生归纳得到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与数学表达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演绎与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与探索发现能力以及领悟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使学生达到利用这一规律解决机械能守恒问题的目的。这一教学过程符合新课标教学理念,也符合STS教学模式的特点。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思源于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当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与问题时,教师应“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从而对症下药。另外,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矛盾转化的过程。教师引导不足,学生则似懂非懂;引导过分,则容易使学生缺乏自主性。因此,只有质疑和解疑良好互动,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提倡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合作式学习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它能充分调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以及师生互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群体力量和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对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运用积极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同时,将教师重新定位,使其由“教学”转变为“导学”。物理学本身是一门实验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教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共享成果。例如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分组实验,在实验中相互讨论、掌握内接、外接的条件,分析理解引起误差的原因。这样,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展。如在“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的新课教学中,笔者设置好题目,以学生训练为中心,让学生动手画受力分析图,通过板演、提问、讨论,使学生达到多种器官协调合作的目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构建和谐课堂

生物化学的作用篇(9)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论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社会及学生实际,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本文拟以苏科版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为例,阐述初中生物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为了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求,笔者精心构思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学生选择适当的问题思考学生回到生活世界收集资料多向互动的学习活动学生进一步总结和交流教师小结师生探讨如何更好地引领社会的发展。整个环节突出了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思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疑促思,激发兴趣

“求知欲”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求知欲往往来自于对一种现象的疑惑,并最终演变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疑促思、激发兴趣”的基本原则,其关键点是如何设置具有生活化特征的教学问题。生活化的教学问题,笔者认为,就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或者当下的“现实社会”出发,从中汲取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又是学生熟悉、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这一类问题影射的可能是课堂学科教学知识原型,也可能是课堂学科知识的应用与拓展。比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章节教学时,笔者以当今世界四大危机为切入点,学生普遍知道关于粮食、人口、环境、资源危机等问题。配合多媒体展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煤、石油等矿产资源只能供人类开采、使用几十年。特别强调,我国人口众多,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要养活22%的人口,“民以食为天”,难怪美国一学者担心“谁来养活中国人”。对此,有学生发表观点:“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经过讨论,学生归纳了解决方法:①控制人口增长;②开发新能源;③提高农作物产量;④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而后三者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求知的欲望。

二、亲历探究,夯实基础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也特别强调探究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他们要求学生能够亲历探究过程,明确提出科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也就是说,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他们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从这样的基本观点出发,笔者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教学,在实验中探究。要求学生能够按照严谨的实验步骤、科学的实验方法、规范的实验操作和严密的科学叙述来完成实验。在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有效地指导,对于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应尽量为他们搭建解决问题的台阶,或将问题进一步具体化。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系统思考、学习反思等,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并激发他们求真的科学精神。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平台。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比较详实地呈现光合作用的发生过程,并引导学生针对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探究,通过亲历探究过程,逐步建构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为课堂生活学习夯实基础。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应强调过程的实践性,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探究,让生活经验与课堂教学知识有效对接,从而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力求实现学以致用,从而获得知识应用的成功体验。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生物学教学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结合,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关注和参加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是本节教学的中心目标,笔者围绕“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这两条线索进行。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两个任务:①走访农民,谈谈农作物田间管理的一般做法;②咨询农民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的种植方法。

1.物质变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化为淀粉等有机物,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围绕这一知识点展开讨论,问题一:如何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解决粮食问题?学生意见是:提高农作物产量。转化为问题二: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你能采取哪些措施?咨询农民田间管理方法的学生得知,一般采用锄草、松土、及时灌溉和施肥、适时排除积水、合理密植等措施进行田间管理。调查种植方式的学生则收集了几种能提高产量的方式:在棉花地里种植芝麻、西瓜、香瓜等,利用收获期的不同交错种植;在栽种晚稻前种植大棚西瓜,通过分层、分时、交错采光提高光能的利用率;采用高矮农作物的搭配,不同农作物成熟期的合理安排等措施,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光合作用的原理说说以上方法为什么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加深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的学生还提出改良品种,种植高产、优质品种,如杂交水稻、抗虫棉等。接着,教师再列举一个现象:一些菜农在大棚内燃烧煤球炉,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师生通过分析得知,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提高了光合作用的强度;另一方面,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它的浓度增加能使光合作用增强。

2.能量变化。在太阳能沿“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转移过程中,光能转变为人类和其他生物可利用的化学能。根据这一能量转移途径,讨论问题一:人类如何解决能源危机?给学生几个数据:每1秒钟由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燃烧5×109 Kg煤放出的热量,实际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仅有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被植物吸收。而人类却面临着能源危机,如何开发利用新能源?问题二:能否将浪费的太阳能捕捉回来?绿色植物是太阳能的吸收转换“大师”,提高全球的绿化率,大量植树造林就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问题三: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提高对植物的能量利用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能量。针对目前许多农民采用焚烧法处置农作物秸秆的做法,请学生们发表看法。学生通过讨论后认为,这样做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还浪费了能量。如何解决?可以制造气、作饲料、造纸、做食用菌的培养基、沤制农家肥等。

生物化学的作用篇(10)

由于物理知识中的许多理论知识都偏抽象化,使得以往学生在学习物理理论知识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学习难度较高。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将这种抽象化的理论知识转为具体化,能使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物理知识,也使得物理知识有了更强的实际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意义

将生活化教学引入课堂能够帮助教师更简易的传播物理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以及主动参与性,使以往的被动教学转为主动教学,使得教师能够很好的在教学中扮演自己的引导者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的实践以及物理知识的探索中。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增强对物理理论知识探求的主动性。而且,能够为物理课堂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物理探究能够得到一个正确的科学打开方式。

二、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路

1.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难免对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堂知识产生抵触心理。如果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入到物理教学课堂中,就能够使得教学拥有更多的趣味性以及可能性,使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拥有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物理课堂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使学生很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乏味课堂中,导致教学开展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只有将教学的内容不断的深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趣味性的展现,才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动力。在探究“物质的物理属性”这一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某一个物体来感受其本身物理属性的区别,比如1000克的石头和1000克的纸张哪一个更重此类似的脑筋急转弯,教师可以先从此开始引入,让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问题产生一个思考,然后再将物体的体重用仪器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学会测量物体重量以及对物体的体重本身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并且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去[1]。

2.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物理意识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开展中,教师要利用各种已知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到事物真正发展的动态。这样才能够从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体验科学所带来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物理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博大精深。比如教师可以拿两张白纸并拢在胸前然后对纸张中间吹气抽走其中的气体以将两张白纸吸住的方式来引入压强的概念,以此解释,两张白纸之所以吸在一起的原因,让学生对压强的概念有着更深刻的印象。

3.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科学本身具有着强大的实践性以及综合能力,考验的是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人交往沟通能力等等,只有将知识真正贯通运用,学会融会贯通,才能够体验到科学以及物理知识的本质以及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达到我们综合教学的目的以及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引用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让学生来亲自动手操作,比如一个鸡蛋,一个空的矿泉水瓶,一个磁力棒,一次性的筷子等等,让学生将这些东西准备,以带到物理课堂中,成为物理学习的器材。还比如在学习小孔成像原理的时候,让学生将蜡烛带到课堂中。让学生亲手制作来研究反光的原理,可以让学生准备放大镜,在太阳下对着纸张照射来探究聚焦的物理知识等等。以这种方式来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探求的欲望,提高课堂的效率[2]。

4.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意义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列举出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有趣的物理现象,并通过具体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物理的亲切感,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体验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意义。通过对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课题设立,以提高课堂的效率,比如在探究有关于电路的物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时下流行的节能环保概念,让学生来思考如何建设才能使电路的能源消耗达到最小,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究,通过对不同类型灯具的供电情况进行分析,使得物理课堂的探究极具生活化。

总而言之,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课堂中,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上一篇: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篇: 电力安全生产的含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