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实验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12 16:38:06

外科实验

外科实验篇(1)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国内五年制临床医学生毕业后留在三级医院就业的形势严峻,很多学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只能留在基层医院工作,而基层医院开展外科手术的条件并不理想。再者,有些医学院校缺乏实验考核制度,或虽对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但技能考核成绩并不纳入考核总成绩或占总成绩比例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使得学生忽视实验教学。根据广东医学院五年制外科学专业课程安排中发现,仅有外科学总论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且学校不断扩招,实验教学面临着学生班级多,人数多,课时少,学生动手机会少,学生难于熟练掌握到各项专业操作技术的严峻考验。但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实验教学理念,从人、财、物等方面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支持,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协调发展。

2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制一份适合的外科实验指导

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建校初期外科学只有理论教材,缺乏相适应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是操作技能的理论依据。缺乏实验教材势必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有能力参考其它的优秀实验教材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制一份适合于本校的外科实验指导。外科实验教材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及编排上既要考虑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体现出它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实验内容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先安排基本操作,后安排综合动物实验。除了验证性实验外,还应增加设计性实验。每项实验都必须注明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及实验用物。

3结合现代的临床手术室布局,完善外科实验室建设

目前,有些医学院校的外科实验室没有根据污染区-半污染区-无菌区的流程设计,仅由简单的训练室、洗手室、准备室构成,尚未健全标准的模拟手术室。外科实验室仪器设备不足,缺乏较为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实验室;实验教学以口授为主,动手机会匮乏;实验用物缺乏,学生人数过多。有些医学院校为了节省实验教学开支,实验用物经常重复使用;实验训练模型比较陈旧,模型数量不足;这些情况严重限制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者所在院校外科学实验室结合外科实验教学的要求,参考现代的临床手术室的布局,是按照污染区-半污染区-无菌区的无菌观念设计的。另外,外科学实验室建有3间多媒体教学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视频。设备处对实验教学比较支持,无论是购买实验耗材还是需要申购训练模型等固定资产的经费都给予大力支持,减少了实验用物重复使用及训练模型陈旧,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情况发生。且外科学实验室还充分运用了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手术室实时视频监控系统资源,进行现场直播教学。

4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及改善教学方法

4.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外科实验教学内容长期局限于外科总论的一些最基本的操作,主要包括器械介绍、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切开缝合、阑尾切除等传统性验证性实验,缺乏设计性实验;且改善实验用物的真实性,例如:使用弹性海绵肠子进行切开缝合教学,由于海绵的表面不够光滑,和人体的肠子相比,真实性不够。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积极性不强。现在外科学实验室到市场上购买新鲜的猪肠,洗干净后供切开缝合教学,增加了真实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外科学实验教学开设了“肠吻合不同术式的对比”等多个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以常见病、多发病为基础来设计实验,学生反映很好,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比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好、有创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动物手术的重视程度,还提高了教师的带教水平和业务能力。随着医学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地应用于临床。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外科实验教学中。作者所在院校目前正在引入腹腔镜微创技术教学及石膏夹板固定在骨科中的应用等技术,让学生与时俱进,与社会同进步。

4.2改善实验教学方法

以前外科实验教学都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先由实验技术员提前做好用物准备,然后由实验带教教师进行边示范边讲解,最后由学生分组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现在在外科实验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形成“简单理论讲述和示范操作﹢综合技能训练﹢问题讨论﹢实验总结分析的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师生交流与沟通,拓展了学生临床思维方法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行实验教学监督及管理制度

目前由于作者所在院校实行第一临床医学院和第二临床医学院分开管理的体制。但第二临床医学院在东莞校区目前尚未建立直属的附属医院。教学人员不足,特别是高职称、高资历的资深教师紧缺,实验教学常由较年轻的临床经验相对不足的医生来承担。且由于学校不断扩招,学生班级增多,学生数量大,分组过大,学生训练机会少。实验教学内容多,但承担实验教学的教师少。有些教师为了降低工作时长,将原本2位教师带教1个班的课程自行调节为1位教师带教。可见,外科实验教学资源有限,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动手机会少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遏制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解决师资问题,学校采取了外聘周围医院的高职称教授授课,必要时还请第一临床医学院给予师资支援。对于学生操作训练时间不够的问题,外科学实验室采取了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练习,并安排教师在现场进行指导,解决了实验课内操作时间不足的问题,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迅速的提高。近两年,外科实验室还发放外科器械到学生宿舍,让学生在寝室也能自由练习。第二临床医学院每年都组织一次临床技能操作竞赛,并对获胜者给予奖励。从2008级开始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实习前临床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等,考核合格者方可下点实习。技能考核是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督促学生加强学习的手段。实践证明,这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另外,外科实验室每学期都会发放实验课满意度调查表,了解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临床医学院还定时安排教学督导组到教学现场进行检查与指导,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验教师要严格管理学生的实验过程,狠抓学生的出勤情况,检查并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这种严抓外科实验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外科实验篇(2)

1.严格规范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它的操作性非常强,需要教师手把手的传授。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的各种操作习惯会直接带到临床上去,因此,教师操作的规范程度对学生影响非常大。我校外科教研室近几年采取一些改革措施,统一规范实验教学。

规范实验教材,编写《外科学实训指导》。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编写了《外科学实训指导》一书,并由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外科无菌术与基本操作、常用手术训练、实验报告及外科总论知识综合练习四大部分组成。书中对每次实验均做了详细地介绍,并附有操作评分标准,经教学实践检验,证明是一套全面、系统、简单、适用的新型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强化集体备课制度。每个实验课前,在教学秘书的带领下进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使带教教师对教学内容有统一认识,明确教学重难点,一切教学围绕重点、难点展开。通过预作实验让青年教师对本次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手法有更深了解。从而保证授课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心中有数、临危不乱,保证实验课教师的顺利进行。

2.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实验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言堂的模式,课堂上理论知识讲的多,而学生练习则较少。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按着书本重复操作,不能积极地参与思考与创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实验课失去兴趣。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感觉自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运用教学技巧,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练习代替死记硬背。如:实验课前讲解内容不可过多过滥,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加强实践练习。同时在学生练习时要留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每一个实验室的学生分成5-6个小组,有疑问时先在组内进行讨论,解决不了了再由老师进行讲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练习,既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又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用兴趣教学法让学生认识外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我校上实验课以前,会让学生在班里观看电教片。把有关的实验内容通过图像、动画及声音互动界面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再去实验室上课时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由于外科学实验教学是在动物身上进行模拟的,学生对其不够重视,往往会有怠慢的心理。比如清创术时我校是在猪蹄上进行练习,学生觉得没有真实感,往往练习一会儿就失去了兴趣,不愿再练。针对这些情况,带教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解决,告诉学生要把每一次实验课都当成一次真正的手术,这样才能练出效果,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循序渐进,提高临床基本技能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把前期的基础打好了,才能在实战中得到真正的运用。

3.1合理安排实验课程。

结合我校实际把外科学实验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是外科总论实验,在第三学期进行,共20学时包括9个实验。这9个实验分别是手术人员术前准备、认器械及呼吸机麻醉机的应用、打结法、常用缝合法、清创术、换药及拆线、绷带包扎、三角巾石膏绷带、心肺复苏及气管插管。这些实验操作都是外科的基本技能,为下学期实验打下了基础。第二阶段主要是外科各论实验,在第四学期进行,共8学时包括3个实验。分别是离体肠管吻合术、仿阑尾切除术示教及考核、仿阑尾切除术实习。这些实验是一些综合性实验,主要是使以前的基本技能得以充分具体的应用。整个实验课程的安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益于学生练习和掌握。

3.2强化基本技能练习。

外科基本操作技术不仅是每个合格的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每个全科医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有些同学只想上手术台,而忽视台下的基本操作练习,而一旦上手术台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所以在第一次实验课时就端正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外科基本技能的重要性。练习时要从外科手术中最基本、最共性、最一般的技能开始:如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切开、打结、缝合、止血、包扎等。在临床工作中不论是大手术还是显微外科手术,都需要熟练运用这些基本技能来完成,这也是外科医生完成手术的先决条件 。在课堂上老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反复地练习,对于一些掌握慢的学生要耐心示教,手把手地教,务必使每个学生正确掌握每项技能。每次课后及时考核,记录入平时考核成绩。

3.3重视动物模拟手术练习。

用家兔进行仿阑尾切除手术,老师示教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和手术基本原则,就像在临床手术室进行一样,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在学生操作时,每个学生在手术过程中都轮换到不同的手术角色,如分别担任主刀、第一助手、器械师、麻醉师、巡回护士,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手术中应尽的职责,这样不仅能够在每个手术位置上都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技能,也克服了以往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出现大家争着担当主刀医师,不愿担任助手的现象,使学生明白手术是一项协作性很强的团队劳动,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完成手术,必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改进考核手段

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标准。我们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从医德

医风、无菌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和熟练程度等多方面对每个操作考核项目都制定了全面、客观、严格的评分标准,并制成了专门的评分手册。外科实验考核整个流程完全依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技能操作考核的形式进行,现场抽签,然后分三站进行考试。考核方式不再采用以往重口述轻操作的考核方式,而是采取操作与口述相结合,平时与最后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时随堂考试成绩5分,最后技能操作考核15分。实验考核总成绩按20%的比例记入外科总成绩,实验考核未通过者必须参加补考,否则不能参加理论考核。这样从制度上提高了实验课的重要性,在上实验课时学生都能认真、积极,主动地练习基本操作手法,基本技能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在我校05级、06级学生中的应用,大部分学生反应良好,对他们毕业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欣.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的外科学教学改革[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4

[2] 朱宁,王尚透,蒋建平. 外科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

外科实验篇(3)

外科实验教学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学习外科无菌技术、手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方法、手段、教具的改进和完善,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为学生临床实习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高等医学院校外科专业越来越重视实验课教学以及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在实验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外科实验教学经验,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对外科实验教学重要性认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训练

在外科实验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在实验准备阶段,均能认真复习理论知识、注意事项等要点,但动手操作时常常出现不规范现象,甚至违反基本的无菌操作。如洗手后无意识触摸口罩、眼镜、帽子等有菌区,器械掉地后即下意识捡起,甚至未穿手术衣两手撑在无菌器械台上观摩手术操作等。在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中,不仅包含有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而且还涉及外科学知识,思想观念认识,实验基本功的训练,以及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外科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又要突 出动手能力训练,在反复操作训练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实训重点

由于专业的不 同,在外科实验教学过程 中重点各有突 出和侧重,如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外科动物实验教学中,重点加强对手术切开 、止血、暴露、缝合、打结等手术基本技能 的训练。同时可安排护理专业的学生配合。重在对动物手术前 的准备,如外科基本器械,各种规格型号 的手术刀片、缝合针等的识别。让不同专业同时进行实验,既提高了上课效率,节省实验资源,又模拟了外科手术的真实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手术主刀、第一助手、第二助手、麻醉师及器械护士 、巡回护士等角色的工作,锻炼协助及配合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更新教具、教学方法与手段

外科实验教学 内容丰富,是一门训练学生基本技能操作的学科,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快掌握所学知识,我们将不同内容根据教学特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等,使课堂教学形象化,实现视、听并用,再现临床手术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手术产生直观、具体的认识,由于实验课时有限,单纯的课堂训练不能有效达到教学目的,因此,以多种形式作为课外补充,如开放实训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训练,并安排教师进行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采取帮、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如传统的外科动物实验教学讲授手术打结、器械识别及使用等 内容时,通常采取在实验课上讲授的方法。但学时有限,部分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规定学时内不能有效掌握最基本的打结、缝合、器械识别及使用方法,以致影响动物实验的进行。因此,我们提前利用课余时间把本次课的实验操作技术教授给学生,并以班为单位,培养几名骨干,协助教师搞好传、帮、带,提前把缝合线及常用基本器械发给学生练习。还可在模拟人上做手术切口的层次分离,为动物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做好前期准备。

四、完善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室管理

根据教学要求,手术基本知识的实验教学即无菌技术、常用手术器械和打结、手术基本技术操作等内容,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训课来完成。因此,完善实训室建设,建立标准化的实训室是手术基本技能训练的必要条件。结合我校新实验大楼布局,外科实验室按如下操作程序设计:进入实验室(缓冲区)、更换工作鞋 、更换手术衣(设男女更衣室及洗手 间)、戴帽子及口罩、修剪指甲 、整理着装 、洗手、泡手消毒、进入实验室操作。空间分隔实现从非隔离区、相对隔离区、隔离区,同时把各个操作的主要步骤和重点注意事项制作成简洁明了的墙报,挂在实验室各相关区域,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同时强化实验室管理,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全体工作人员实行分区岗位责任制,加强对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与管理,完善实验室工作的评价、监控、考核和激励机制。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外科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示教,而且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把模拟手术室当作临床手术室对待,以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开展实验教学工作。进行动物活体手术操作时,不仅要反复巡回指导,还要随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和错误,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此外,要合理配备教学人员。实验课教学一般要求采用示教与强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示教环节,由于其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将实践上升至理论,对具体实验操作及技术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理论阐述,这就需要合理配备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使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方向的教师紧密配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外科实验篇(4)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81-02

〖HJ1.6mm〗实验室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加强实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这就要求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在学校内得到更高质量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1 资料和方法

实验室是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场所,而实验室开放则是培养创新人才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对学生技能训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护理学院实验中心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对护理学基础实验室进行了业余开放练习,实行护理实验开放式管理,为护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充分发挥护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创新意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开放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建立健全、补充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对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质控。护理学院根据卫生厅下发的《护理学基础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一书来要求,使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中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实验教学管理上注重现代护理工作模式的导向,在为学生提供良好实验环境的同时,注重行为规范、人际沟通的指导,随时收集师生“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严把实验教学质量关,使学生在实验课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锻炼。开放实验室同时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护理学实验室对学生实行课外开放,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为保证在完成正常实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全天候、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建设,首先,扩大实验室规模,设立护理学基础实验室,建设中学校征求专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到开放实验室的需要。具体到实验室间数的设定,实验室器材的详细配置。其次,逐步建立实验室数字化管理体系,并将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课、互评互议和考核评比,从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 职业测评信息化: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一是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的网站和数据库。提供与职业生涯测评相关的各种资料,设置网上个性化的问卷调查,实现学生在线测评功能。二是依托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和院系的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坊开展自我认知、兴趣探索、价值观和职业调查报告会等具有特色的团体辅导。三是依托校级的个体咨询室利用能力测验、职业兴趣测验、价值观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等心理测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咨询辅导,将个人参与职业辅导、参加职业活动以及能够反映个体职业心理发展和特征的资料都记录进来,建立个人职业生涯档案。同时将各类问题和典型个人案例经过技术处理后融入到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之中。四是依托学生会机构中的职业发展部组织成立职业生涯规划兴趣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测评和咨询活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助评价活动。

2 职业训练实践化:一是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具有现实的工作实境,融企业、行业要求于教学活动中;二是加强实践实习,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增长学生技能和社会经验,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三是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并以此为主要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角色意识,以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培养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丰富校园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积极性。每年定期举办 “大学生职业生涯活动节”,以此项活动为主要平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职业测评周、生涯规划周、创业设计大赛、专题互动式论坛、访谈式讲座(校内外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校友等)、模拟招聘和深入企业实践参观等活动,将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从而进行科学的职业定位与职业准备。通过对“四位一体”职业生涯规划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为主线,以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为目标的多方位资源整合体系,为当前阶段国内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外科实验篇(5)

外科护理实验教学肩负着传授外科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分析问题能力,养成良好专业行为、职业态度,提高角色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的重任[1]。我院自2010年开始,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在外科护理实验操作课中探索应用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1.1 实验方案的设计 外科护理实验操作课内容包括外科无菌技术、备皮法、更换引流袋、造口护理、伤口换药等五个内容。在上课前两周,由老师围绕课时目标,对临床真实病例重新进行编辑,使病例资料更为生动和贴近教学目标,为了加强学生对临床工作的了解,还可以提供相关的临床视频。要求学生针对病例资料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围绕课时目标设计操作流程,其实施形式、内容、步骤不限,同时至少针对其中的一条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并深入研究,书写论文。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每6-8人一组,在结合所学知识并查阅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病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制定操作实施流程,确定小组研究方向。

1.2 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在模拟实验室进行,由两名老师参与指导。为了保证课时目标的完成,每组限时十分钟。实验组要用操作展示的方式展现其操作流程,展示过程中要求设定临床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增加角色互动。操作结束后小组派出一名成员对病例进行分析,以幻灯片的形式对小组研究课题进行阐述,其他组可对该组成员提问,进行辩论。老师在实验课结束前对每组表现进行评价、演示规范的操作流程,并就当前临床新进展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识[2]。

1.3 撰写实验报告 各小组实验完成后需对各自的实验结果进行自评,结合老师的评价,书写实验报告,报告中要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正确的方法,同时书写实验心得。

2 设计性实验实施的效果和体会

2.1 实验教学效果

2.1.1 学生实验考核成绩评定方法 实验成绩由课堂表现、操作考试、论文质量三方面决定。其中课堂表现占40%,根据其实验方案是否合理、解决问题是否遵循整体护理思路、实验结果是否详细、实验报告书写质量进行评定;操作考试占30%,在期末考试时,由学生抽签考核其中一项操作,根据评分标准评定;论文占30%,根据其思路是否清晰、表述是否流畅、格式是否规范评定。

2.1.2 学生实验考核成绩 以2009级四年制护理本科生为例,实验教学对象58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52人,平均年龄20岁。实验考核成绩90分以上18人,占31.1%,80-90分25人,占43.1%,70-80分15人,占25.8%。

2.1.3 学生对设计性实验课评价反馈 见表1。

2.2 实验教学体会

2.2.1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科研能力 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没有规定的形式和内容,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强,为了设计出最好的实验方案,查阅了大量的学术文献,在小组内激烈的进行讨论,通过确立实验方案、制作幻灯片、撰写论文、书写实验报告等过程,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2.2 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有助于向临床角色转换 实验课以真实的临床病例为架构,辅以临床视频,拉近了课堂与临床的距离。学生要在充分解读病例的基础上确立实验设计方向,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修正实验实施步骤,并运用已学的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向临床角色转换打下良好基础。

2.2.3 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以往的实验操作课,学生仅仅对示范操作进行机械的模仿,缺乏深刻的理解。学生通过参与设计性实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促进了课时目标的完成。在期末操作考核中,成绩在80分以上者占74.2%。

2.2.4 培养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本实验课小组的课堂表现得分即为每个成员的得分。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小组成员必须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实验课上的角色扮演和互动,既激发了学生对临床工作的想象,也较好的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能力。

外科实验篇(6)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教学是外科护理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验教学是学生由理论学习转向临床实习及工作的桥梁,因此,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寻找更有效合理的改革,培养护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护理教育者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的护理专业起步较晚,其中外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更是难度大,发展慢,因此我们应加强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深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主要从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硬件条件不足,实验场地设置不合理

外科护理学实验室硬件条件包括实验场地、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物品。由于护理本科专业在很多高校都属于新办专业,所以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没有专门的外科护理学实验室,很多外科护理学实验一般都是在护理学基础实验室或外科手术学实验室进行,这样有碍于学生对外科护理学实验的全面认识,也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实验教学脱离临床工作实际,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我国的护理教育发展比国外的护理教育晚50多年 [1],所以护理专业的师资相对其他专业薄弱。目前国内担任高等护理教育的教师除了少数院校学历结构中研究生学历达到80 %以上、本科生达到100 %外,大部分院校师资队伍学历偏低, 达不到《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还存在医教护、专教本的现象[2]。大多数护理教师是专职教学,没有临床经验,不能把一些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引进到实验教学中。另外,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3] 。而多数学校并不重视实验技术人员,有些甚至由技工来承担实验课准备工作。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外科护理学实验课的正常开展。

3.实验课学时有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欠缺

由于许多院校护理专业学制是四年,学生在三年之内要完成所有理论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一年),这必然影响到部分课程的实验学时。包括外科护理学,由于实验课时是很有限的,更谈不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4],这样限制了学生评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实验课学时有限,无法形成科学的实验操作考核体系,教师只能结合学生在平时训练课中的总体表现给出一个实验课考核成绩,很难做到实验成绩的公平准确性,容易形成泛教学原则模式[5],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 改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和布局

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是实验课开设的硬件保证,是实验教学的载体,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础。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条件是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外科护理学实验是一门相对独立的临床实验课程,它应该有自己的实验场所和完善的实验设备[6]。为缩小实验教学与临床护理的距离,缩短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适应期,外科护理学实验室应接近于临床外科的布局,应设多媒体教室、物品准备室、模拟手术室、模拟换药室、模拟病房、重症监护室等实验室,让学生进入外科护理学实验室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在学生进入临床后就不会感到陌生,使他们能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2.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

传授式和灌输式教学法是我国护理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学生养成依赖性、被动性,把学生框在一个固定的模式里,使其思维得不到扩展,没有创新能力[7]。而采用多媒体演示、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情景教学法,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此外,将实验员准备所有实验用品改革为学生轮流参加,实验员负责把本次实验所有用物归类,学生自己准备改组的实验用物,通过让学生准备实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避免在考试或真正护理病人时,学生由于不知道准备什么物品而手忙脚乱。在操作练习结束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实验教学效果。

外科实验篇(7)

一、树立新观念,强化管理意识

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肩负着建设、管理、服务等多重任务。需要各级领导、专家教授和实验技术人员形成共识,共同关心和大力支持实验室工作,从根本上摆脱过去实验室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可急可缓的惰性思维。

二、统筹规划,合理装备实验室仪器设备

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当前实验室的功能已由过去单一教学功能型发展成为集教学、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多功能型,实验室的建设也相应地向规模大型化、结构综合化、设备先进化、系统复杂化的实验群体发展。因而,实验室建设规划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学科建设的特点及专业发展方向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实验室建设日标体系,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多层次、多功能、高水平、高效益、开放式的实验室体系。外科实验室的主要功能理当是外科科研的场所,尤其是外科基础性科研课题的实施。这种临床基础性科研课题具有一定的特点:它所牵涉的实验方法学技术范围广,手段多,既有形态学研究,也有功能性测定;可以是整体水平,也可以是细胞或分子基因水平,所以外科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就必须相对齐全。此外,由于大多数外科课题都与研究生的培养和科研基金密切相差,这要求课题完成后一定要有,因此在课题设计方面。可行性与高、尖、深的开拓性探索就需要更注意前者。外科实验室的设置还应和临床实际需要相结合。提出具体的、成系列的科研项目,并在理论、技术、科研信息、设备等诸方面进行积累深化,进一步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和沟通,促进实验室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以及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实验室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放共享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应首先从论证开始,对申购大型仪器的可行性和硌要性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估论证,确保其配备的合理性;其次要加强纵向管理与横向联合。建立大型仪器共享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措施使其在制度上、运行维护上有一定的保障;并设立必要的设备运行补助费和设备开放基金。鼓励和支持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水平

多年来实验室管理形成了一种重物轻人的管理模式:往往过多重视仪器备的更新,较少注意实验室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其实,实验室管理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实验室的硬件资源最终也都要通过人的操纵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尤其现在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医学实验设备日益精密复杂,科技含量增多,大批的集声、电、光于一体的智能化仪器设备进入买验室,对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亦越来越高。实验人员不仅要有雄厚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学科前沿,掌握最先迸的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因此,必须重视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探讨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实验室管理模式,通过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实验室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注重学科交叉,促进医学创新

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是科技发展的岿然趋势。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术优势,外科实验室固然拥有无可比拟的临床资源,但若要使临床科研进一步深入到分子水平,如探讨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或克隆、鉴定某一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往往力不从心.需要基础专业的协作。临床学科面对的患者是医学研究最终的应用目标,基础学科的学者对医学实验方法的应用则远胜于临床,但他们所从事的基础研究课题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最终也还是要在临床获得验证,所以开展合作性科研是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同期望的科研模式。外科实验室在其建设与发展中,也应主动与基础学科联系交流,提升科研实验的先进性。

六、掌握国际科研动态,充分利用临床资源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近十年全球性重大合作性科研项目,后基因组计划或功能基因组研究是二十一世纪的前沿课题。这一计划的实施在很多方面必须依赖临床科技工作者的协作,其中临床提供的人类遗传资源,包括组织标本等是研究基因同各种疾病相互关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外科临床科室手术例数众多,疾病种类繁多,手术取材方便快捷,如果我们能以外科实验室为科研依托,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技术优势,建立低温保存的组织库或在持续低温下立即提取DNA或RNA,并在特定条件下长期保存,这将非常有利干对人体币同病变组织作遗传信息和基因表达等多方面的基础研究,尤其适应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即将开始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和肿瘤基因的相关研究;如果能进一步在收集病变组织建立组织库的同时注意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诊治预后、家族遗传史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档案建立,将会更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的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外科实验篇(8)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021-02

1 引言

在当今医疗环境及教学水平下,外科医生的培养实属不易。外科临床水平的提升要求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参与临床实践,以前外科医生可以在患体身上直接进行手术练习,而现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使临床教师不能轻易让学生直接进行外科临床操作。尤其是随着医患纠纷的逐渐增加,更是不利于外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临床训练质量较低。

基于此,国内各医学院校纷纷开展多种有关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探索。本文也是在此环境下,提出结合目前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外科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的大胆构想,以期为解决医学院学生外科临床实践难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 总体设计

本文所涉及的外科实验教学网络平台依托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采用典型的B/S结构与Java程序语言进行系统开发。该系统主要包含三个子系统,即虚拟手术室、教学综合系统与“三位一体”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该平台的建设为临床教学带来有益补充。

在该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虚拟手术室的建设,它利用的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不受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被任意创建和扩充,并能提供操作者以逼真的体验和认知的感受。它具有感知、沉浸、交互、构想等技术特点,使得操作者可以辅以必要的设备工具与这个虚拟环境中的对象或物品进行交互作用,进而全面获取虚拟环境所蕴含的各种空间信息和逻辑信息。

虚拟实验室体系结构 本研究中的实验系统采用B/S结构,系统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B/S结构中浏览器是表示层,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人机交互,通过接收与检查用户输入与请求,将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为由中间件、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组成的多层结构,其中Web服务器在功能层,其主要作用是实现用户应用功能,为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实现交互提供连接通道。数据库服务器依据应用服务器的请求执行数据库操作,并向应用服务器输送请求结果。因此,用户只需拥有浏览器,便可使用该系统。

在系统中,通过利用Java的程序语言Script节点控制,解决Vrml场景中动态行为局限,实现虚拟实验场景中的信息与Web浏览器和数据库的交互,实现用户与实验设备信息、实验操作判断的交互。

虚拟实验室功能设计 虚拟实验室设计目的是让外科学生能够在实际进行手术前掌握更多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新的手术方法与程序。虚拟手术室应为学生创造一种网络虚拟环境,让学生在这个虚拟环境中进行课程学习、手术实践,通过网络设置手术流程,并具备策略控制、错误限制、过程提示等功能。学生点击虚拟实验室便能直接进入手术模块,通过3D场景、模拟动画、流程控制、交互响应进行手术过程的仿真。在整个模拟仿真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情景设置,先将实验对象放在手术台上,再从器械库中选择所需器械,然后执行手术操作。待学生结束操作之后,系统会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点评。此外,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若出现错误操作,系统会暂停运行,并提示操作错误;若超过3次出现错误,系统便会自动提示学生正确的操作方式。

3 教学综合系统

教学综合系统主要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及学生的学习提供沟通交流与获取信息资源的平台。本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模块,即在线交流模块和电子白板。

在线交流模块可为师生交流提供多元化群组交流平台,让师生在该平台中自由发表个人见解。而且,教师还可对群组进行一定的控制与管理,限制不符合加入交流平台条件的人员进入。在线交流模块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教师全部的有用信息(包括音频与视频等)通过浏览器传输给学生,以便于学生温习与巩固所学知识。

电子白板模块的主要作用就是批注与绘画,即教师通过其批注与绘画功能圈出外科实验教学重点及难点,批注字体与图形等有多种形式供选择。电子白板的数据传输方式为:将客户端的操作行为以及任何绘制的图形传输到系统服务器,服务器将它们反映到系统相对应的客户端。

4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由学生、教师、督导构成,通过网络平台、信息平台、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相互评价、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各系统在医学生培养全过程中发挥相应作用,始终监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根据教学需要创建学生、教师和督导三个端口,学生、教师、督导从各自端口进入并完成相应事务。教师端口设有系统登录、参与教学评价及查看教学评价结果三项功能;学生端口设有系统登录、课程评价及查看教学评价结果功能,评价完毕之后提示将不可以再做修改,评价完毕,退出系

统;督导端口设有系统登录、开启或关闭系统、添加信息与查询功能。

5 外科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的构建意义

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外科实践操作能力 外科临床教学一直是外科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只有在不断增加实践操作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提升外科手术成功率,减少未来实际工作中的医疗事故。本文所设计的外科实验教学网络平台既能为学生创造虚拟手术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得到接近真实的手术操作锻炼,又能通过虚拟实验室对其操作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不足,及时改进,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网络平台建设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对外科临床实践操作及理论知识进行温习与强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科知识探索。同时,网络平台的构建不仅解决了外科实验经费、场地及仪器等多方面的局限,还可以通过仿真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

有利于推进教学评价科学合理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与优势,有利于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改进教学策略。本文借助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校园网络,建立了外科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灵活地实施教学评价,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评价结果,在数据获取方面提升了评价的科学合理化。

6 结论

外科实验篇(9)

Experiences in Teaching of Surgery

YANG Chunyan. Department of Surgery Laboratory,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Guangdong 524001,China

【Abstract】 Surgical experiment,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surgery,is important for the capacity of students.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teaching experience in the animal experiment of surgery,which is to train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surgical practic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urgical teaching.

【Key word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rgery

作者单位:524000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

外科总论的实验课是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也是学习外科无菌技术、手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1]。如何提高外科动物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迅速掌握所学知识,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对在外科总论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 提高学生对外科实验课的认识

外科实验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培养科研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长期以来,受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一般学生对外科学理论学习比较重视,而轻视外科实验课的学习。认为实验课仅是学习一些操作技能,不需要花费时间。表现为实验前不预习,实验中马虎操作,实验后不认真总结、分析。这主要是学生对外科实验课教学认识缺乏或片面所引起的。因此一定要使学生认识到:外科作为一门临床学科,是步步依靠实验外科,从实验研究中吸取营养而不断取得进展的。实验外科是阐明疾病机制、摸索新的手术类型、评价和预测手术效果、打开手术、培训与锻炼外科人才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学生对外科实验课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

2 强调无菌观念,强化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手术学是外科学的基础,医学生能否牢固建立无菌观念,熟练掌握无菌技术和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是其日后能否成为优秀外科人才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进行动物外科手术教学过程中,应反复强调无菌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无菌观念[3]。在动物外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反复讲解无菌操作要点及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带教老师以身示范,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从进入手术室开始到手术结束始终强调无菌观念,在实验操作中一些细小错误操作也不放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认真讲解。只有牢固树立无菌观念,才能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遵循无菌原则和规则。

在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教学上,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首先进行术前准备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包括器械辨认和使用及外科洗手、消毒铺巾、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切开、止血、结扎、分离、缝合、换药、拆线等基本技能操作。这一阶段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边学边练,至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操作技能。但是课堂上时间有限,为此我们特开放一间实验室专供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并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然后进行动物模拟手术训练。用狗进行模拟手术,营造与手术室一样的氛围,强调在实验动物上模拟手术,就是等于在临床为患者实施手术一样,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和手术基本原则,同时更有效地进行手术基本技能训练。动物模拟手术训练课的内容包括腹部切开、阑尾切除术、肠端吻合术、胃空肠吻合术、胃穿孔修补术、关腹术、静脉切开置管术等。因此要让每个学生在手术过程中都轮换到不同的手术角色,如分别担任术者、助手、器械护士、麻醉师等,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手术中应尽的职责,并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最后需从一开始即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临床工作中的团结合作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只有各个部门各个科室每个工作人员团结协作、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医疗操作,尤其对于外科医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3 应用多媒体教学,规范学生操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录像片应运而生。课前组织教师集中观看手术学教学片,特别是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等基本技术,使教学老师统一思想、 统一认识、规范操作。在教学进程中,利用电教设备的各种功能,根据需要对学生反复播放、慢放、暂停进行教学,如对手术学中的结扎、分离、缝合等步骤采取慢动作分解,教师结合每一步分解动作讲述各步骤的操作要领,使学生对每一个动作要领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认为,在师承式教学和电教媒体相辅相成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立体式教学具有较好的教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技术性,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 目前已有各种版本的手术学教学片,包括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的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常用外科手术示教和模拟操作。教研室安排同学观看后,再由教师在开设的相关实验课中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逐步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不正确、不规范动作,使教者有章可循,学者有据可依,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但是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有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要注意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多媒体课件质量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制作课件时不能只是计算机与原教学内容的组合,或者走向另一极端,片面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性及全面性,而不考虑教学的主要内容,把非相关内容搬到多媒体课件上,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停留在多媒体的图像、声音、动画等教学资料上,而忽视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在多媒体教材的教学性、智能化、教学设计技术和技巧等方面多下功夫,提供高质量的课件。另外也要兼顾理解与记忆。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中要注意文字与声像比例,保证纲要性的文字内容。课前也可打印出授课内容的大纲,供学生们课后传阅,以弥补课堂上学生只顾埋头记笔记而影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4 加强课外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由于实验课时有限,单靠课堂训练达到教学目的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外补充。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设了以介绍各种常用手术为目的的选修课,再现临床手术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手术产生直观、具体的认识。既扩大了知识面,满足了学生对于临床手术的好奇心,也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多么复杂的手术,都离不开目前实验所学的无菌技术和基本操作技能,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把对手术的那种浓厚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按照教学计划安排,从外科实验学习结束到开始实习还有1个学期的时间,经过1学期的间隔,部分学生在实习前的操作考核或临床实习过程中,对于以前所学的外科无菌技术及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都大打折扣,表现为对各种操作缺乏信心、无菌观念模糊、各种动作逐渐生疏。为此我们在外科实验结束以后配备了1间专供学生平时训练的实训室,学生可以利用各自的课余时间来训练,每天都安排教师到实训室进行指导。实践证明,通过这种长期的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为以后临床实习和工作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医学生的规范操作与技能训练是从基础走向临床的关键,我们认为外科总论的实验课应与临床紧密结合,培养医学生外科手术的无菌观念,掌握打结和缝合操作技能,熟练完成动物实验,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外科临床实践的基本功,对培养具有良好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医学生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外科实验篇(10)

二、物理课外小实验的特点

1. 规模小

一般而言,初中科学课外小实验的规模要比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规模要小,实验所需的器材简便易得,实验用时较短,成本低廉,实验占用时间不大,易于完成,成功率较高。

2. 灵活性高

课堂上无论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是按照教学要求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实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都相对固定。而课外实验的开展则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实验内容可以有多项选择,实验的时间、地点都可以有多种选择,实验形式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或集体。

3. 有较强的趣味性

课外小实验的开展是以活动为主的实验形式,学生具有较多的选择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参与实验,而且实验的内容多为学生感兴趣的和想了解的内容,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4.重复性强

由于课外小实验的取材方便,制作简易,器材可重复使用,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对实验进行多次的操作,直至实验取得成功。

三、开展科学课外小实验的途径

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实验,而要开展好科学实验必须要有与实验教学相配套的教学仪器及设施,而在现有的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跟不上实际教学需要时,课外小实验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外小实验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积极进行自制教具韵研制,自己要勤动脑、多动手、多实验、多探索、常总结,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实践训练。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要善于从各个方面广泛搜集实验的素材,为课外实验的开展做好应有的准备。以下列举开展课外实验的几条途径:

1.对教材实验演示不足的补充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常有一些知识只有理论的证明或说明而缺乏必要的实验验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对此进行必要的验证实验来补充。例如在学习液体对光的折射内容时,由于入射光、反射光和折射光不易观察,教师可要求学生合作进行课外实验;用自己调配的香皂水和激光灯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光的折射现象。再如学习做功和物体内能的改变时,在缺乏空气压缩点火器时,教师只进行单纯进行讲解教学效果较差,若让学生课后给自行车打气,感受打气筒壁温度的变化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则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对教材演示实验的变通实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一般而言是以教师为主,是一种教师“演”与学生”看”的关系,学生仅仅是一位旁观者。由于学生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教学中往往可以将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变通为学生的课外小实验。例如学习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将这一演示实验变更为学生的课外实验,留给学生课下完成,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第二节课进行小组实验汇报。这样就使得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体验到互相合作,互相学习,而不是教师“演”学生“看”。再如,在学习电动机模型时,教师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讲解得再详尽,很多学生听起来也是寡然无味,如果教师在讲解后让学生利用一块磁铁、一段细铜丝和一节电池制成一个简易电动机,比一比看谁做得好,学生在动手进行电动机制作的同时,也动脑对电动机的原理进行了学习,对电动机的一些疑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上一篇: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下一篇: 卫生院行风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