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6 10:58:51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1)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的素禀之质,即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内经》“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体质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动态可变性,因而体质是可调的[2],这就使预防和根治疾病成为可能。

1 对疾病预防的影响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说。它表明中医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即“治未病”,从保护人体内在的正气出发以防御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它同时也强调内因是发病与否的决定因素,而这里所说的内因实际上就是人的体质。体质强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正气的盛衰,而正气的盛衰则是人体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人的体质可分为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3],除了平和质为正常的生理体质以外,其它八种均为病理体质。而不同病理体质的差异性可导致个体对某些致病因素有着易感性。

1.1 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由于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决定了其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是长期存在的。如痰湿质易为湿邪所困和膏粱厚味所伤,气虚质易为外邪及劳倦所伤[4]。研究表明,鼻咽癌高危人群体质以单纯气虚质为特点,初诊鼻咽癌患者体质以热和瘀为特点,放疗1年后鼻咽癌患者体质以气虚质夹热、夹瘀及夹湿为特点[5]。现代临床研究也证实,过敏体质者往往对某些因素,如风寒、花粉、油漆、鱼腥虾蟹等过敏源具有易感性,而且不易治疗。由此可见,如果能改善人的病理体质,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防止某些易感性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也就是真正中医意义上的“治未病”。

1.2 为亚健康的治疗和调理提供了依据 《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说明人内在的体质虚弱是外邪入侵的病理基础。在同样外在因素下,体质强不易发病,而体质弱则易发病。由于体质状态决定是否发病,故在未病之时即应注意调理病理体质,这为目前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的治疗和调理提供了依据。就亚健康的实质而言,属于中医病理体质,病理体质是一种将病未病的病前状态,或者说是隐匿状态[6],亚健康状态与体质证候相吻合[7]。而中医在调理病理体质方面有其独到的理论和方法,因而对亚健康的治疗是有效的[8],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病因,防止其向疾病方向发展。但由于病理体质具有易感性、普遍性、长期性、难调性几大特点[9],因此,针对病理体质或体质证候的调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3 预防其它体质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祛除引起疾病的内因,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体质状态对疾病的抵御能力、患者康复能力和预后有很大关系,这也包括通过干预体质来调节心理适应能力,从而减少七情致病因素。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情绪因素日益成为当今社会致病的主要原因。所以根据中医治未病的原则,应该在自身无法缓解长期或强烈的情绪刺激的情况下,及早用中药、心理疏导等手段进行干预,以消除情志致病因素。同时也需要患者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心态,从多途径来增强和改善体质。

2 调理体质在对疾病治疗中的意义

由于体质状态不仅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的倾向性,还影响疾病的性质、传变、转归和预后,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辨别体质类型,并针对体质因素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治愈疾病,实现治病求本。

2.1 体质因素是诊断疾病性质和判断病机的重要依据 体质影响证的寒热虚实属性、病变部位、轻重程度等。不同的体质类型人群感受同一种病因可以表现出现不同的证候,而不同的病因作用于同一体质类型的人群则可以出现相类似的证候,这就是受到体质因素作用的结果。故在临证治疗时,正确判断病人的体质属性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容易造成“虚虚实实”之误。

2.2 通过调节体质防止疾病的传变 邪气侵入人体之后,可随人体体质寒热、虚实、阴阳之不同,向不同的方向发生转化,故宜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疾病的传变。吴又可认为同感温疫之邪而出现种种不同变证的原因与体质差异有关,所谓“传变不常,皆因人而施”。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应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通过调节体质来防止疾病的传变。

2.3 根据体质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临床实践证明,平素体质强盛者,即使得病也容易康复;而平素体质亏虚者,则不易康复。《温疫论·四损不可正治》提出“素亏者易损,素实者易复”,说明体质差异是导致疾病不同的转归和预后的主要原因,即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是密切相关的。

2.4 为“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提供理论依据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均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主要依据就是患者的体质,对于相同的疾病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可出现不同证型,故治疗时采取不同的治法;而对于不同的疾病,由于患者的体质相似,往往出现相似的病理变化或证型,故在治疗时采取相同的治法。

2.5 为处方用药提供依据 在临床上,根据患者体质之不同,处方用药应有所侧重。对于体质壮实者,可选用作用较强烈的药物,且药量宜偏重;对体质虚弱者,则宜选用药性温和的药物,且药量不宜过重。区别不同体质进行治疗,正是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具体体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辨别体质对防病治病均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正常体质,要注意饮食起居,调适情志,加强锻炼,保持体质强健,避免病邪侵袭;对于病理体质,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要根据体质类型,采取相应的食疗、药疗或其它方法,使体质恢复正常;已病之后,不仅要祛邪,还要根据体质的偏颇,治病求本,以消除疾病之根源;同时还要利用五行生克制化和阴阳理论,防止疾病的传变;在疾病恢复期,尽管疾病证候已基本消除,但体质证候依然存在,故仍需坚持调理患者的病理体质,以达到彻底治愈,防止或减少疾病复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

[2] 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下)[J].中医杂志,2006,47(5):329332.

[3]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2)

为落实全国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培训工作的通知》(卫办科教发[20__]70号)要求,立足于长期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提高预防和治疗水平,进一步做好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为防治工作准备充足的技术力量,特制定本.一,培训目标

1,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卫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非典"防治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掌握"非典"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使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非典"基本知识,诊断标准与治疗规范,出院标准,隔离病区和病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正确使用常用救护设备;掌握院内隔离防护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减少院内感染.

3,使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专业人员,特别是流调人员,掌握"非典"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流调工作力度,提高流调效率,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4,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包括乡村

(第3页,共7页)

医生)掌握"非典"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可疑病人转运与初步处置原则,以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做到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迅速采取初步救治和隔离,防护措施.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按照不同培训对象的岗位职责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做好基础培训和分类培训,必要时进行强化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高.同时,根据对"非典"疾病研究的进展和疫情的变化,及时调整培训内容,使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规范.

(一)基础培训:包括卫生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全体职工.主要内容为:"非典"基本知识,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隔离病区设置及操作规范,隔离防护措施和规范,相关法律法规.

(二)分类培训:

1,定点医院和后备医院的医护及相关人员

⑴临床医师.参与救治工作的各级,各专业临床医师.主要内容为:呼吸系统疾病基本知识,"非典"临床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规范,呼吸及循环系统监测基本知识和技能,血气分析基本知识和技能,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原则,严重并发症(如呼衰,肾衰)的救治技能,ICU知识和技能,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技术以及心理治疗基本知识等.

⑵护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知识和技能,隔离病区管理及操作规范,病人管理,重症病人抢救基本技能,呼

(第4页,共7页)

吸支持的各项临床观察,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等.

⑶工勤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隔离病房的空间,地面,物品消毒方法和规范,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及其他污物处理原则和方法,病人尸体的处置原则和方法等.

⑷放射,检验等医技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相关放射,化验指标,"非典"病人检验样品采集,转运,保管规范,辅助检查设备消毒方法,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的要点.

⑸消杀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各种消毒剂的使用,配制,杀毒原理,不同污染程度区域所用的消毒方法,如何检验消毒实效等.

2,发热门诊医务人员

主要培训内容为:上述定点医院的基础培训内容,发热病人的就诊程序,"非典"临床诊断标准及诊疗规范,疑似病人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消毒隔离防护规范,隔离留观室的防护原则和管理,疫情上报制度和上报程序,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内容,病人转运原则等.

3,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主要进行基础培训,主要内容为:"非典"的基本知识,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要点,基本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和方法,相关法律和法规.

4,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农村卫生人员

主要进行基础培训,侧重在"非典"的基本知识,临床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要点,公众预防指导原则,个人防护措施,可疑人员基本处置原则,疫情报告程序和方法,消毒和隔离的基本方法,相

(第5页,共7页)

关法律法规.做到能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非典"知识和科学预防原则,及时发现并上报疫情,迅速实施初步救治和隔离,防护措施.

各医疗组(队)在进入隔离病区前,流行病学调查后备人员在参与非典流调工作前,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并进行隔离防护的实战演练.

三,培训教材

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可选择下列教材:

1,卫生部组织录制的《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培训参考资料》光盘(一套7册).内容包括:"非典"的公众预防;"非典"的诊断与治疗;转运"非典"病人的安全措施;医院的消毒,隔离与防护;预防"非典"医院内传播的消毒与防护方法;钟南山院士讲座.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培训教材(修订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4,卫生部制定颁发的有关防治"非典"的文件,规范和指导原则.

5,卫生部,科技部,中华医学会编印的有关"非典"防治宣传手册,折页等.

6,卫生部科教司指定,制作的其他培训教材和课件.

四,培训组织与安排

按照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培训工作,省卫生厅负责宏观 规划,分类指导

(第6页,共7页)

和协调,各地市卫生局按属地管理原则,统一指挥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安排培训工作.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地进行培训,每轮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5天.定点医院,后备医院的第一或第二梯队人员,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一线流调人员和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培训工作,必须在此文件下发后15天内完成.全体人员的第一轮培训工作应在文件下发后30天内完成.

培训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尽可能采取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通过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疫情不扩散的情况下,也可采取专家集中讲课,专题讲座,现场演示等方式.在培训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学术团体和高校的作用.

五,培训考核与评估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登记考核,考核成绩可纳入当年继续医学教育和在职,在岗培训管理.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各地市的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地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各医疗,预防机构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乡,村两级卫技人员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3)

基层兽医由于受文化程度的限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畜牧兽医理论教育,因而在基层兽医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影响了畜禽疾病的正确诊治,延误治疗时机,造成用药多、疗效差的不良后果。现将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误区

1.1盲目用药。部分基层兽医缺乏临床经验,在没有对动物疾病进行确诊的情况下,凭习惯和经验或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即对病畜禽疾病进行防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的兽医行医多年,从不做动物剖检,不作临床用药记录,又缺乏临床经验。他们经常是见病用药、见病抗菌、见热就退、见泻就止、听病就防、见效停药。畜禽一发热,急忙用退热药降温,从没有考虑畜禽发热有时是体内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能力,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防御能力,造成热型混乱,掩盖疾病真相,影响对症下药。兽医临床上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何种疾病都离不开抗菌素。实际上有许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菌素,如消化不良、中暑、中毒等,使用抗菌素药物反而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见泻就止是兽医临床上的一大误区,往往没有考虑畜禽腹泻也能排除体内病毒及有毒物质,减轻病菌及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损害。有的兽医,尤其是养殖场(户)的兽医人员,一听到近期发生了某类传染病,就进行免疫接种。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洁净养殖场的污染,将病菌带入养殖场,如禽流感等。畜禽发生疾病是有内因和外因的,只对致病因素进行治疗,忽视提高病畜的防御能力或抗损伤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兽医临床上有时出现病畜稍好,就停止用药,这样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甚至转为慢性病。在烈性传染病初发期,基层兽医不及时报告上级监管部门,希望用药物治疗,结果延误最佳控制时期,造成疫情蔓延。

1.2不明药物适应症用药。相当一部分基层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及病原微生物特征,不甚明了或全然不知,他们不了解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性[3]。一味按标签说明书上“病症”的描述,擅自加大剂量或超剂量用药,或凭自己的习惯用药,胡乱用药,结果造成动物药物中毒,治疗失败。具体表现在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性疾病,用抗阳性菌的药治疗阴性菌引起的疾病。在农村,用青霉素治疗猪瘟、新城疫的大有人在。许多基层兽医常凭自己的习惯用药,常用的用药模式是“安、青、地”,即安乃近+青霉素+地米,当这类药不起作用时则胡乱用药,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的占多数。

1.3不懂得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 部分兽药法定标准(标签)在使用剂量上都是按每千克体重来测算的,但大多没有标出上限量,这就为临床使用时导致药物中毒埋下隐患。有些基层兽医不会计算用药量,难以掌握合理用药量,1针打下去不见效,2针下去还不见效,则第3针使用加倍量乃至3倍量,这样往往由于药害作用加重了动物的病情或加快患畜的死亡。与此相反的做法是用药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还造成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产生,使得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所谓疗程是指用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即针对具体病发生在具体动物身上,需要使用多大剂量,每天治疗几次,应连续治疗多少天,方可保证患畜完全康复而病不反复。在基层,不按疗程用药的情况十分普遍。有的基层兽医在疾病流行期(如猪流感、流行性腹泻、仔猪大肠杆菌病等高发季节)往往顾此失彼,无法保证每个养殖户患畜的疗程;或是基层兽医对病的应有疗程掌握不准,均可导致治疗失败而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

1.4给药途径或操作技能不当。 给药途径指的是给动物用药的方式,如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要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用药途径直接影响到治疗或预防效果。给药途径不当,可导致动物药量不足,达不到防治效果或药量超量而药物中毒。例如通过饮水给药,如果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则动物喝到上面水的药量不足,喝到底层的可能引起中毒。如动物的消化道疾病用药一般多用口服的方法,患畜的肌体炎症多用肌肉注射用药,而家禽的用药则多用饮水或拌料的方式给药,如猪的味觉、嗅觉较发达,苦味或刺激性味大的药用口服,则猪不愿吃下。还有的药物本身不宜在消化道吸收(如某些抗菌素)则不能口服,某些刺激性大的药液不宜作肌肉注射等。家禽防疫的疫苗则根据免疫程序和具体疫病,多使用滴鼻点眼、饮水或肌注等不同方法。防疫时,如果操作技能不当,则不能发挥疫苗应有的作用。比如,在给鸡点眼免疫时,如果点眼后随即放鸡,疫苗很有可能很快被鸡从眼中甩出;在注射疫苗时,漏液或注射部位不正确,打飞针或注入脂肪等,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2对策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4)

新医改方案提出,医改的目标是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对上述“四位一体”,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后面三“位”,名列第一“位”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反而较少受到关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认识上的缺陷。

上述“四位一体”中,后面三“位”主要着眼于治疗疾病,第一“位”则主要着眼于预防和控制疾病。中国古代医家很早就提出过“治未病”的防病养生理念,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采取积极手段防止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治未病”。

长期以来,由于对“治未病”的公共卫生服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使得一些原本可以预防的疾病未能被扼杀于未然,一些原本可以控制的疾病发展成了无可救药的大病、绝症。这样的结果,反过来又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对已经生成的疾病的治疗,更加忽略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钟南山院士有一个著名的观点:“现在老说看病难、看病贵,我认为应该说是看大病难,看大病贵。”他说,大多数病人都是疾病到了晚期才去医院看病,此时治疗难度大,而且必须到大医院、找专家,当然很难;治疗费用也要比早期贵得多,比如支气管哮喘,早期控制一年大约只需花300多元,病情加重后则要花费三四万元。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5)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61-02

中医“治未病”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1],早在《素问·四气调神论》中就有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是传统中医提出的关于疾病预防理念,在《伤寒杂病论》、《难经》等书中也有记载。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疾病谱和医学理念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转变,由单纯地追求疾病治愈逐步向更高的健康水平发展。“治未病”理念迎合了这种需求,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也突显出来。“治未病”理念如何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已经成为中医科学中热议的课题。本文中将以消化内科疾病为平台,对“治未病”理念在临床预防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消化内科涉及的主要疾病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研究、炎症性肠病的研究、慢性肝病、消化道肿瘤等,较为多发,病程普遍较长、容易反复。中医认为其病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治未病”的理念在消化科的应用主要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阶段。

1 未病先防,扶正御邪

“未病先防”又被称为“无病防病,无病先防”。是指在人体在健康的时候要颐养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充分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要预防消化系统疾病,首先要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灵枢·百病始生》记载有“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也。”[2]这就要求我们主动避开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顺应自然,修身养性,饮食有节,加强身体锻炼,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1.1 合理膳食 饮食习惯对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显而易见,很多中医典集中对饮食的习惯都有记录,《灵枢·五味论》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从中可以看出饥饱无度会损伤脾胃,气滞血瘀,最终导致疾病[3]。

1.2 顺应四时 自然的变化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早就被古代在中医学者发现并讨论,《脾胃论》曰“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温、燥一气偏盛,亦能伤脾损胃。”顺应气候的变化也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关键所在。

1.3 修身养性 《素问》一书中就曾指出“怒伤肝”、“思伤脾”等由于情绪变化导致的疾病根源。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大,许多人不注意情绪的控制.容易出现肝郁脾虚的情况,常会因为抑郁恼怒致使病情加剧。

1.4 劳逸结合 《素问·举痛论》中提到“劳则气耗”,类似的中医观点还有“久卧伤气” [4]等,说明过度疲劳与过度安逸都会损伤脾胃元气。而脾胃虚弱是消化系统发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可达有效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2 既病防变,防邪深入

“既病防变”即有病早治,以免疾病恶化。人体在出现疾病症状之后,要及时就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阻止疾病发展、恶化。中医学认为:“正气亏虚,外邪入侵”会阻滞气血运行,出现血瘀痰凝等,导致新的疾病出现或恶化。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并且容易复发,因此一旦发病就要积极配合治疗,尽量避免并发症和病变的情况出现。

3 病后调理,以防复发

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中的复发率可达50%-90%[5],因此,单纯地缓解疾病症状并不代表痊愈。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当人疾病初愈时,身体不再处于“阴平阳秘”状态.而是处于一个病理体质阶段,在这种状态下,患者气血两虚,极易复发疾病。因此,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之后要节制饮食、防六淫、调情志、避劳累,降低复发率。

4 讨论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记载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人类依赖“五味”所化的精气维持生命,脾胃的吸收功能便显得尤为重要,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对机体之正复驱邪,疾病向愈意义重大。传统中医的“治未病”理念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与其所蕴含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防复发”等内容息息相关,对消化内科临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姝.《食疗本草》食药用法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5):337-339.

[2] 陈霖.从“治未病”谈消化性溃疡的防治[J].福建中医药,2008,39(3):101-103.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6)

1现代医学

对亚健康的基本认识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之称谓[1],是一种生理机能低下的状态,亚健康状态也是很多疾病的前期症兆。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2]。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未及时调理纠正,可进入“潜临床”状态[3],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出现躯体亚健康,心理障碍,社会适应性、道德方面活力下降、适应力减腿 。也有专家将其错综的表现归纳为三种减退[4]: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亚健康表现错综复杂,可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反应程度的一种状态,体格检查并无器官上的问题,主要是功能性的问题。

2中医对亚健康的基本认识

我们通常说“疾病”,祖国学认为“疾”与“病”是两个不同含义。“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病”。这种患病的状态,现代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医学中称“未病”[5]。

中医学认为,人体阴阳平和,阳气固守,两者相互调节,维持其相对平衡,即“阴平阳秘”,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如果来自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失去应有的调节能力,即“阴阳失调”,就是在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出现虚损或某些功能不足,但不一定是有病,现代人们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中医称为“未病”。对“未病”的解释则不应简单地认为是没有疾病,而应视为人体在未呈现明显自觉症状及体征前的各种状态。它既可是尚未患病的健康状态,也可是某些疾病的潜伏、隐匿阶段,亦可是某些疾病的稳定期以及尚未发生和认识的无症状疾病等,这些亦可称为未病状态。

3阴阳失调是亚健康的主要病机

中医认为阴阳失调是亚健康的主要病机,辨别阴阳偏盛偏衰是治疗亚健康重要基础[6]。人体以阴阳为代表的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充盈和功能协调是最佳状态,一言以蔽之:“阴平阳秘”,即完全健康。一旦阴阳之间这种平衡状态出现盛衰之偏,可以概括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痰湿、血瘀等诸证,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亚健康状态。中医把“阴平阳秘”的阴阳平衡作为心身和谐的健康标准;“阴平阳秘”,这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这种平衡是体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在机体体的自身平稳调节作用下达到内环境与外环境和谐统一的结果。如果能维持平衡则机体各功能系统正常,如果“阴阳失调”,不平衡机体就会不正常,也可能出现“未病”。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只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疾”或“病”的发生、发展,都不外乎阴阳的偏胜偏衰,“阳虚侧寒,阴虚侧热”、“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皆为“阴阳失调”所致。

4中医治“未病”在防治亚健康中的作用

中医学倡导“消患于未兆”。“未兆”,中医以“治未病”为先的原则。“上工治未病”的观念,是中医“治未病”重要学术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臂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千金要方》也提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中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思想,一方面是强调“未病先防”,另一方面是重视“已病防变”。亚健康也即中医的“未病”状态,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阴阳的平衡和顺;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治疗,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未病的思想,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即健康”的理念,为亚健康状太的调治指明了方向。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提出临证做到“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防治亚健康从整体的调节平衡出发,使阴阳平衡,脏腑气血失调恢复正常。具体体现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调节阴阳平衡是中医学治疗的基本原则,常以益气温阳、滋阴降火、健脾祛痰、清热利湿、理气活血等治法,使阴阳和调,恢复平衡,调节到正常体质,达到“阴平阳秘”,及时防止疾病的发生,从而防止疾病的发展。

转贴于

5调节阴阳平衡,防治亚健康调节阴阳平衡

为中医治疗亚健康的基本原则[7],中医理论认为健康人应是平衡协调的有机体,《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里的“平”与“秘”均指平衡,是以阴阳平衡为纲,是“精神乃治”即身心健康的根本。《素问·调经论》也对平人进行定义:“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正常机体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出现一定限度内的偏失,未成显著疾病的状态即可为亚健康。根据阴阳盛衰,利用药物“温、热、寒、凉”之气,“升、降、沉、浮”之性,可单味,也可复方,逆其病势,“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期平衡。如情志抑郁,胸胁胀痛或痞闷不舒,善叹息,月经不调者,为气郁,可疏肝解郁调理;如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精神萎靡之气虚证。可益气补虚。对于在大常生活中,并不是补药或保健品人人皆可服用,要根据其性味之偏加以选择。因其性有寒热之异,补有阴阳之分,偏泻者亦不乏有之,谨遵“阴平阳秘”,来养护正气。因此在使用时,要全面了解它的功效特点,根据体质的阴阳盛衰,最好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选用。饮食要营养全面合理,既要重视五味对人体的促进作用,又要防止五味太过而损伤五脏。《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所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当是对合理饮食的极好指导。调和阴阳,是防病摄生的关键,中医几千年的养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多种方法:运动、气功、导引吐纳、情志疗法等。阴阳平衡要求大家在方法选择上注意劳逸结合,平衡适度。早在《内经》中就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寒暑过度则伤形,七情过度则伤神”。例如喜可让人情志愉悦,血脉通利,但过喜则“气缓”伤心。适量运动可促进气血运动,疏通经络,改善体质,增强机能,但过劳则伤津耗气。总之要“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适合个体为法,以“阴阳平和”为度。亚健康证候表现错综复杂决定了其治疗方法的多样性。无论何种方法,只要秉承“辨证论治”的原则,以“调节阴阳平衡”为宗旨,就是合理的方法。传统中医理论对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有明确认识,并具有丰富的防治经验,经过深刻研究,必将为亚健康的防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钱会南.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特色优势.辽宁中医杂志,2006,33(6):660.

2王珑德.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治原则.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2):1031-1034.

3夏忠诚,李敬会,赵霞.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刍议.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113(1):4.

4周英,尤黎明.产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1):715.

5赵歆,陈家旭.亚健康状态常用评估方法.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4):709.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7)

1 理论研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论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灵枢・逆顺》亦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可见,治未病是于疾病未生之时进行保健治疗,此为开中医治未病思想之先河。《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为防止病邪的侵害,告诫人们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内经》的小金丹方“服十粒,无疫干也”,更是开创了药物预防之先例。

蓝氏[1]对中医“治未病”的源流进行疏理,认为《内经》是治未病理论的奠基石,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叶天士《温热论》在治未病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上均有新发展。边氏[2]则从五脏相关的角度探讨治未病的临床意义。

张仲景注重与临床结合,故而比较偏重于“有病早治”、“既病防变”。《金匮要略》中的《脏腑经络先后病》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这段论述是张仲景治未病“既病防变”思想的集中体现。另外,在本书中多处论述体现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如《血痹虚劳病》篇“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既曰平人,是病象未显,但脉象已改变,从脉象改变上揣知其人有虚劳。《胸痹心痛短气病》篇:“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平人无寒热表证,若有短气不足息的见症,就应预知其有里实。《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风水尚未发,但从上气喘躁等症状推测病者欲作风水,即先以汗法治之。

《伤寒论》于六经病篇之后,设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示人疾病初愈,应慎起居、节饮食、勿作劳,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这段论述体现了“防其复发”的治未病思想。

故此,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内经》、《难经》基础上,对治未病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现代卫生学角度而言,汉前基本上处于一级预防(病因学预防)阶段,《金匮要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和三级预防(病残预防)观念。

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虽注重温病治疗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但对险恶危急之证则强调客邪早逐的原则,以消除致病的根本原因。如邪入营分而见斑疹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以防邪陷入里,造成内闭外脱之险证。同时,叶天士强调先证用药的原则,如“烦渴烦热,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气热烁津,急用凉隔散,散其无形之热。”本病虽在上焦,但三焦同治,注重泻下,釜底抽薪,以防无形邪热积于肠腑和肠中糟粕相结而成阳明腑实之证,故清下合用以及早截断病势。“先安未受邪之地”,则更突出了叶天士治未病防其传变的思想。叶天士根据患者体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法,如对素体阳气不足者,治疗时注意顾护阳气,“湿盛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也?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对于素体阴虚者,则指出“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即患者体质不同,则用药有别。

喻嘉言《医门法律・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未雨绸缪之计。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也反复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均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均包含了治未病的思想。

现代医家在古代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学术理论观点,对中医治未病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认识。姜氏等[3]着重探讨了“治未病”的含义,认为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几个方面。胡氏等[4]对《易经》与《内经》的“治未病”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观是《内经》防治学说的精髓,总称之为“治未病”,而其源盖出于《易经》,并具体比较分析了《易经》的防患未然与《内经》的未病先防、《易经》的不药而愈与《内经》的既病防变的思想。毕氏[5]从熵理论阐明熵病与未病的一致性,分析熵病的病机,说明调理熵的变化以防病治病的重要性,强调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先进性。张氏等[6]对《内经》“治未病”理论与亚健康状态的防治进行了理论探讨,总结分析出“治未病”指导治疗尚未发生疾病,而人体阴阳平衡已出现偏差的“亚健康”状态时,重视整体调节,注重发挥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应用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保持健康无病。认为努力探讨传统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原则和办法,开展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柴氏等[7]分析了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阐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关系及其对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意义,建议要着力培养全科医生,尤其是中医的全科医生。一二级医院应以全科医生为主,不宜过细分科;着重培养心理医生,开展心理矫治,更多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体系,体现“形神统一”观,使更多的心理、情感、思维等问题在萌芽状态得以解决。还要建立、健全医学气象预报、环境医学检测等,防患于未然。庞氏[8]将“治未病”在中医肿瘤学中的应用与西医肿瘤学的三级预防结合研究,认识到在西医学肿瘤病的控制战略中,癌症的三级预防是指:一级预防,是病因学说的预防,也就是在癌症未发病前预防其发病;二级预防,是指已经癌变则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第三级预防是预防其复发转移。可以看出,现代医学的肿瘤病三级预防战略,与中医的治未病的未病之前的摄生养慎,已病后的及时治疗、防其传变以及瘥后防止复发的理论大有暗合之处。故而,“治未病”思想对肿瘤病临床、用药、调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程氏等[9]以中医“治未病”预防思想的文献梳理为基础,对针刺及艾灸治未病的古代文献作了初步研究,得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与现代主张的三级预防概念十分相似,以及古人“治未病”十分倚赖于针灸疗法,但在具体应用中,艾灸应用则多于针刺应用的结论。从而加深了对针灸治未病这一理论的系统性理解,以期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使之具有更积极的指导意义。

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进行了现掘和理解,对我们的中医治未病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2 临床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及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医治未病理论契合于现代中医预防医学、亚健康状态的医疗保障的临床实践,其应用正逐渐推广开来。龚氏[10]对治未病理论的超前性与临床滞后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改变现状的方法,包括改变陈旧观念、提高重视程度,引进高新技术、提高诊察技能,开展临床科研、设立未病专科等设想。王氏[11]在阐述“治未病”理论含义及临床指导意义的基础上,指出“治未病”理论在临床实践中遭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思想观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其二,诊察手段局限落后,缺少客观检测依据;其三,宏观辨证的意义常被忽略,应有作用不能发挥;其四,临床科研落后,不能促进“治未病”临床实践。并针对主要困难,提出设想建立“亚疾病”概念,推动“治未病”理论的深人发展,用“治未病”理论指导无病有证的治疗。李氏等[12]认识到“逆针灸”作为“治未病”主要手段之一,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并对此作了详细综述。周氏等[13]综述总结了灸法“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情况,提出灸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无毒副作用、方便经济等特色在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仍将占有一席之地。王氏等[14]研究指出中医学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积累总结了大量的预防疾病的方法及手段。其积极参与到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对解决未来13亿中国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问题以及中医药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在进行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基础上,使中医治未病理论在实践研究中有了可循途径[15-20]。

在具体疾病的治疗方面,治未病思想同样在指导治疗方面意义深远。董氏[21]从临床与理论结合的角度出发就温病高热中治未病学说的具体应用作了探讨,提出了温病高热急症的治疗除采用顺应性疗法的同时采用“治未病”的方法。主张“卫气同治、气分早下、三宝早用、气营血三联”等具体治法。王氏等[22]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以扶正为主,补肾为辅,扶本固肾,对症治疗,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陈氏等[23]根据多年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经验及SARS继发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点,认为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对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医中药的辨证用药,可以减轻术后下肢肿胀、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形成,而运用适当的中医传统锻炼方法,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肌力和髋关节功能,为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动及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孙氏[24]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就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以及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强调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在胰岛素抵抗治疗和预防中的重要作用。陈氏[25]根据多年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经验及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特点,认为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对糖尿病性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今年年初,在广东省中医院成立治未病中心,已经显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根据中医“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康复”三个层次,贯穿疾病隐而未显、显而未成、成而未发、发而未传、传而未变、变而未果的全过程这样的功能定位,将治未病中心分为三个板块:“体质辨识体检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和“传统疗法中心”。三个部分以中医体质学说为主线,相互贯穿,相互补充,环环相扣。这为我们应用中医体质学说“治未病”实践的广阔前景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总之,随着中医现代化的进程,在当今人口老龄化、疾病医疗负担加重为基础的广泛社会问题的基础上,以预防为主的医疗策略和服务模式成为众望所归。中医“治未病”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积累总结了大量的预防疾病的方法及手段,中医应抓住机遇,适应变化,拓展自身生存的空间。

3 参考文献

[1]蓝毓营.“治未病”源流述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9):48-49.

[2]边玉麟.五脏相关治未病临床浅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2):145.

[3]姜惟,童园园.“治未病”的含义[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4):209-210.

[4]胡永信,于亚丽.对《易经》与《内经》“治未病”的比较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0,16(5):7-9.

[5]毕鸿雁.熵理论与中医“治未病”[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5):353-354.

[6]张景明,陈震霖.亚健康的防治与《内经》治未病理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6):20-21.

[7]柴可夫,钱俊文.“治未病”学术思想对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意义[J].甘肃中医,2002,15(5):5-7.

[8]庞德湘.《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与肿瘤病学三级预防[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3):171-173.

[9]程洁,李忠仁.针灸治未病的古代文献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4(3):49-51.

[10]龚婕宁.“治未病”理论的超前性与临床滞后的改变[J].中医药学刊,2003,21(1):132-133.

[11]王红梅.“治未病”理论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探微[J].中医药学刊,2004,22(9):1671-1672.

[12]李晓泓,李辉,翟景慧.逆针灸在治未病中的意义及其应用特点[J].中医药学刊,2003,21(5):651-652.

[13]周鹏,赵仓焕.浅谈灸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865-866.

[14]王琦,董静,吴宏东,等.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实践健康促进[J].中医药通报,2006,5(3):1-4.

[15]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16]王东坡,王琦.论体质分类研究的源流及其科学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6):374-376.

[17]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上)[J].中医杂志,2006,47(4):250-252.

[18]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下)[J].中医杂志,2006,47(5):329-331.

[19]王琦,朱燕波,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2-14.

[20]朱燕波,王琦,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性能的初步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5-17.

[21]董少群.“治未病”在温病高热急症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5):6-7.

[22]王永梅,符林春.从“治未病”入手论治艾滋病[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1):12-13.

[23]陈卫衡,刘道兵,张强.从中医“治未病”理论探讨继发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J].中医杂志,2004,45(4):317.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47-02

2006年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中界定: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health service,NHS)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1】。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服务的目标必须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需要"为导向: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仅仅是疾病的医疗,而应是集防治保康教计划生育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服务必须是居民在经济上能够承担且能方便地接受:提供者主要是直接在社区工作的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社区医生【2】。社区卫生服务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具有公共性,在实现卫生服务公平性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目前拥有较充足的卫生人力,但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专业结构需要调整、人力资源配置需要改善,社会力量的引入是改善社区卫生人力的有效措施【3】。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医药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也在有关文件中明确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笔者所在的岗位是中医院的社区服务中心,通过我们的具体实践,深有体会:中医药人员的有效参入,中医预防、治疗手段的运用,是十分符合我国国情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中医及传统治疗方法在社区卫生中的重要性及所表现出的巨大优势。

1 中医全科医学在社区诊疗工作中表现出的优势【4】:

1.1 中医全科医学的临床思维是人格化的服务,重视人胜于疾病,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注重人的生活习惯和疾病发生的关系;专科医生采用以疾病为中心的权威型诊疗模式,一见胸背疼痛即首先考虑心血管疾病,中医全科医生除了掌握西医诊疗方法外,还要掌握中医全科诊疗模式,考虑的范围更广,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1.2 中医全科诊疗有其独特的思维和方法。中医以整体辨证论治,人的生命规律与万物的生息规律具有同态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这就是说,气候的突然变化可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而生理功能的改变,又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人的健康必须服从于自然界的生态节律,顺应生态节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基本保证。

1.3 通过中医全科治疗,可改善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伤寒论》16条讲:“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全科中医诊疗就是要跟着脉证走,不要跟着指标走。

2 中医“治未病”理念

这一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5】。

“治未病”思想充分体现了传统医学重视保健的思维模式,是中医的至高境界和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近些年来,社区医疗服务在我国极大推广,它打破了有病去医院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在社区中同样可以保健养生、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与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理念有共同之处,“治未病”思想逐步渗透到社区医疗服务中来【6-9】。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主要包括以下6 个方面:①道法自然,平衡阴阳。注重自然规律,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②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良好的心境,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③饮食调理,以资气血。病从口入,要合理、规律膳食,滋养身体,食补大于药疗。④强身健体,动静相宜。生命在于运动,劳逸结合,利于健康。⑤增强正气,规避邪气。增强自身免疫力,注以内养和外防,预防疾病的发生。⑥早期诊疗,防病传变。早期发现疾病的征兆,判断病邪的蔓延趋势,对症下药,防治疾病的恶化和复发。把握好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在疾病发生之前或者已有疾病恶化之前,做出判断,及时治疗,从而治未病,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可体现如下原则与具体应用:

2.1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注意观察疾病发生前的身体变化,根据变化,推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从而在发病前对疾病有效遏制。在社区中,社区医生积极开展多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举办健康卫生讲座、印发预防疾病的健康手册,社区内广播养生秘诀、组织社区居民晨练、晚间运动等,使人们充分重视“治未病”思想观念,自觉地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当身体有不适的时候,就近到社区门诊向医生咨询,及时发现疾病。社区医生也定期在社区内为居民义务做健康检查。通过义诊、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治未病”、实践“治未病”,从而推动全民身体预防保健意识的形成。

2.2 既病防变

得知已经患病后,积极进行有效的早期治疗,防治疾病的进一步恶化。社区医生叮嘱患者,要重视已经发生的疾病,不要因为没有明显的不适而忽视治疗,延误治疗,加重病情。例如,日常的伤风感冒,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累及其他呼吸器官,导致鼻炎、咽炎、支气管炎、肺部疾病等严重疾病。中医治疗疾病使患者尽量远离抗生素,用中医的中药方剂,刮痧排寒、排毒,针灸疏通经络,拔罐去除邪气等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在病情初起有效控制疾病,副作用小,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同时价钱合理,不会造成患者额外的经济负担。

2.3 愈后防复

疾病痊愈后,应该采取必要措施积极预防疾病的复发,加快身体的恢复状况。疾病的恢复期,虽然症状已经减轻消失,但是从中医来看,“大病伤元气”, 还要通过一定的治疗保健使身体的元气尽快恢复,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复发。如老年肺病的患者,痊愈后应该尽量防止伤风感冒的发生,社区医生叮嘱老年人在天气转凉或者外出受凉后,服用中药的麻黄汤可以有效治疗外感风寒感冒;对于患脑卒中愈后康复阶段的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肢体偏瘫、语言不流利等后遗症,去医院接受康复训练,不但给身体行动不便的患者带来困扰而且还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可以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手段同时中药煎服双管齐下,恢复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价钱合理,患者不用出远门在家人的陪伴下就可得到良好的恢复。

这种思维指导下的中医“治未病”模式是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以个体人健康状态为中心,中医药治疗为基础,通过结构化设计、规范化模块的系列服务,全面防范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并在经济上实现廉价优质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以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祛病健人、健康长寿的目的。

通过反复实践,该模式的实施可以制定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针对“未病、欲病、已病”3大类人群,分为9类管理,如此分类便于社区日常工作的开展。

3 中医药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有独特的临床疗效

社区卫生服务处在城市医疗服务工作的最基层,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治疗服务为重点。中医主要运用来源于天然动植物和矿物的中药以及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非药物疗法来治疗疾病,在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治疗上, 具有治疗方法独特、临床疗效确切的优势。如外感发热、咳嗽、头痛、眩晕、面瘫、肩周炎、痛经、湿疹、带状疱疹等社区常见的病证,疗效好、副作用少、价格低。而且,对一些疑难杂症,中医也有不少独特治疗方法。

4 在社区康复服务中的一些防治手段具有不可替代性【11】。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药在疾病治疗的康复中逐步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结合应用针灸、推拿、拔罐、熏蒸等特色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伤后功能恢复、腰腿痛等病症,安全、有效、便捷、经济。这些综合的中医药康复防治手段,不仅疗效好,而且服务成本低。有些方法可以就地取材,使用设备和器材简单,不依赖高档仪器设备,不需要豪华场地设施,医药资源丰富,行医方式灵活,操作简单方便,特别适合广大城市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5 “冬病夏治”之特色

每年三伏日给患者实施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及成人哮喘、咳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冻疮、风湿性关节炎、部分肾脏病等。“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重‘于“治”的思想。

6 中医思维带动社区卫生服务经营理念的创新

将社区卫生的服务对象由以病人为主拓展到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以医疗为主拓展到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领域,服务网络由单一的医疗服务体系发展为医疗服务和保健服务两大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即“六位一体”之功能: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街道为基本范围,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基本医疗为一体”(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保健服务体系以中医“治未病”为理论,以中医经络为手段,以无药、无创、安全为康复理念,将调理前方案制、调理中技术规范制、调理后效果反馈制、调理问题技术督导会诊制等现代经营理念植入传统中医经络文化之中。中医经络康复调理方式的应用与普及,使百姓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国家医疗费用得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这些 21 世纪人类健康的顽疾得以控制。

中医经络既然效果显著、成本低廉、无副作用、易于复制、绿色无污染,那么中医经络调理的方式非常适合在中国广大缺医少药的农村及医疗设施缺乏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中应用和普及,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则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中医文化和实用方法将对全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

例如:中医饮食养生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作用【12】

中医糖尿病饮食疗法的原则为:比例平衡、性味辨证、食量有度。所谓比例平衡,即各类食物之间的比例要平衡。而性味辨证,要求寒热温凉以及甘酸苦辛咸平衡。至于食量有度,要求饮食既不“太过”,也不能“不及”,过饱过饥都是饮食所忌。提倡少食多餐,切忌贪食;忌食肥甘、油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热;忌食辛辣、煎炸、烤炙的菜肴,防止助热伤阴,加重病情;慎饮酒。中医膳食观不仅包含了对食物种类搭配、食量的认识,同时也包含了食物的性味,即对人体阴阳寒热、五脏功能的纠正作用,这一点在糖尿病饮食治疗领域是独有的。

饮食养生不同于营养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系统、辨证调养过程,不只适宜于糖尿病,各种慢性病都是如此。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中医药学在社区医疗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中西结合的全科医师在社区具有非常明显、独特的优势,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金钥匙;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一条基本路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事业发展的新亮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2010年起,启动了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是一项独具匠心的政策引领,深得广大社区工作者拥护。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Z].2006.

[2] 朱金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的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9:589―04.

[3] 梁万年,李静,关静等.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状况及地区间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3):1038-1041.

[4] 游元鸿. 中医全科医学在社区卫生诊疗工作中的优势[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2):1501-1502

[5] 倪荣,戴国琴,刘新功等. 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3 (28):191-193

[6] 曹惠云.未病的汉方治疗[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26(6):339-340.

[7] 田虎, 王素改. 浅议中医“治未病“思想[ J ]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1):7.

[8] 陆征丽, 魏大鹏. “治未病”对减少医疗费用的意义[ J ] .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3(8):21.

[9] 胡虹,臧雷雷.中医“治未病”体系建设之浅见[J].中医中药,2009,47(16):84.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9)

体质是人体的一种客观生命现象,对个体疾病易患性以及疾病转归等具有决定性意义。不同体质人群对于同种疾病所具有的易患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其病后发展规律以及用药后反应也不相同[1]。因此,体质因素在疾病的防治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体质学在临床疾病防治中体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就中医体质学说在疾病预防以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以飨读者。

1中医体质学说释义

中医体质学主要是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的构成特点、分类标准、演变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并进行预后评价[2]。王琦[3]将中医体质学说定义为在个体的生命过程之中,在先天遗传以及后天获得等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综合性、稳定性形态结构、生理状态以及生理机能特质。这种特质主要体现于部分生理特征、形态特征、对于社会及自然环境所具有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所具有的抵御能力等多方面。郑燕飞[4]等人认为,体质实际上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生长发育以及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功能结构以及代谢状态,这种状态通常处于相对稳定性,往往决定着机体的生理反应特殊性。目前,中医认为体质主要可分为正常质、特禀质、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虚质以及淤血质9种类型。这种体质分型法主要是应用中医古籍体质分型原则,结合现代学者提出的气、血、阴、阳、津液的衰、盛、虚、实变化所制定的[2]。此后,又有学者采用模糊聚类法将体质分为偏热、偏寒、虚弱、强壮、瘀迟以及偏湿6型,在临床中亦有应用[1]。

2中医体质学说与疾病防治

陈新林[5]等人研究发现,中医体质与机体健康状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平和质人群相比于其他体质人群机体健康状况更好,而淤血质、阳虚质、痰湿质人群更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气虚质以及其他体质人群则更容易患病。因体质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体对于某种致病因子所具有的易感性。清代医学典籍《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编》中有云,易风为病者,多为表气素虚;易热为病者,多为阳气素衰;易寒为病者,多为阳气素弱;而易于伤食者,其脾胃必方。充分评估患者的体质,可在尚未发病之前,评估患病危险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者延缓病情。而在患病之后,根据患者的体质偏差,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措施,能够预防疾病发生传变。因此,充分利用中医治未病理论以及现代医学中疾病的"三级预防"作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体质类型针对性地调节体质或干预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

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花粉症、变应性鼻炎以及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与过敏体质密切相关,而糖尿病、肥胖、高血脂、脑卒中以及高血压等代谢障碍性疾病则与痰湿质体质密切相关,通过调节体质能够有效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痛风、糖尿病等均属于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通过调节体质,应用中医治未病的特色优势,能够有效预防发病或者延缓病程。在临床中,可通过辨识体质类型,针对性予以体质调理,以实现疾病的一级预防;对于理化指标异常、体质偏颇者,予以非药物体质干预,可实现对疾病的二级预防;对于已发病患者,则根据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特征,结合体质类型,采取方药干预疗法,可起到三级防治效果。

3中医体质类型以及临床预后

周少林等人认为,体质类型直接决定者疾病变化以及临床转归预后。在不同体质类型的人群中,疾病具有不同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倾向性,机体对于疾病因子具有化湿、化热、化寒以及化燥等方面的区别[5]。因此,认为体质对疾病预后具有决定性作用,应充分辨别体质类型,结合病情发生及发展规律,合理予以治疗措施以及体质调节,可有效改善临床预后。

综上所述,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方向等具有密切关系,充分掌握体质特征,应用中医体质学说以及治未病理论,可指导临床正确防治疾病。目前,临床尚缺乏统一的体质分型标准,无针对性、规范用药方案,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志敏,黄鹂,杨小波,等.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6):589-592.

[2]周少林,高红兰.从中医体质学说谈"治未病"理论[J].江苏中医药,2012,44(7):1-3.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和保障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框架,创新公共卫生工作机制体制,全面提高本区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公共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公共卫生保障,为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保障公共。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强化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2、关注民生,力抓成效。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重点环节,加强基层、农村、外来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切实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问题。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方向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强化防治结合,加强疾病监测预警,实行疾病综合防治,提高公共卫生体系运作整体效能,有效预防控制各类疾病,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成效。

4、注重内涵,提升功能。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技术储备,强化公共卫生管理,使本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现新的提高。

5、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兼顾常态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置的双重需要,常态时打好基础,满足市民日常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应急时有效调度资源,有效降低公共卫生风险,积极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社会动员,广泛参与。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和参与程度,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总体目标

在巩固第一轮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本区卫生体系七大系统的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协调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力争在新的三年内建成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功能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运行更加有效、保障更加有力的有区域特点的公共卫生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健康保健、社会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主要任务

(一)应急控制系统

1、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造覆盖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以及有关行业重点单位的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实现卫生应急工作的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决策程序化。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制,强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建设,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加强技术指导、监督。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联防联控,建立职责分明、相互支持、运行顺畅的应急工作处置机制。

2、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加强网报的及时性、正确性、完整性。定期开展传染病主动性搜索工作,在原有的各类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基础上,利用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日常监测信息,开展原因分析、预警研究、趋势预测。制订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精神卫生等应急处置预案。

3、加强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建设。依托各医疗卫生单位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组,建立一支平战结合,集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医学监测功能一体的卫生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处置防护物资,做到高效、科学、规范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医疗救护机构按照应急预案制订医疗救治方案,做好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人员储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致伤人员的现场救治、及时转运和有效治疗。定期对医疗卫生人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培训和演练。

(二)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1、完善预防保健专业网络。以全面推行“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为契机,探索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模式,建立督导员队伍,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模式。完善预防保健专业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位一体”、防治结合的工作模式。预防保健专业机构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业务归口管理,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加强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医疗机构开展规范化诊疗,落实疾病、伤害的监测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病人和高危人群管理,开展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结核病、性传播疾病、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疾病防治临床基地的建设。

2、加强重点疾病的预防控制。完善预警监测指标、扩大预警监测范围,充分发挥监测预警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继续将本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下,进一步防范人禽流感病例发生,加强对霍乱、菌痢、流感、人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落实各项防制措施。完善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逐步将民营医院纳入传染病网络报告体系中,公立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覆盖率达到100%。加强乙肝高危人群干预,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力度。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本区适龄对象第一类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每剂接种率≥95%,外来适龄对象第一类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每剂接种率≥90%,逐步将安全、有效的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促进全区免疫规划工作持续发展。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少建立2个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开展免费艾滋病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开展美沙酮替代门诊工作。建立和健全性病监测和诊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性病诊疗业务的准入制度。调整和完善我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设置。完善我区结核病报病奖励、督导补助、政府减免制度,加强结核病的督导和诊治。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制工作网络,建立高素质的慢性病防治队伍。进一步控制高血压病人脑卒中和糖尿病病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癌症早期发现率。落实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干预措施,对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水平。加强口腔病防治工作,为我区幼儿园、中小学生实施口腔免费检查。开展幼儿园、中小学龋齿普查普治,努力达到普查普治率>50%,龋齿充填率>40%。对儿童用眼卫生进行指导,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改造本区幼儿园、学校教室照明灯具。加强儿童肥胖病干预,开展学校、家庭合理营养培训,幼儿园、中小学校要提供营养午餐,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完善眼病防治网络体系,对社区70岁以上老年人视力普查并建档,多渠道筹资减免贫困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治疗费。

3、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工作。加大本区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覆盖率,加强二次供水竣工监测管理,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公共场所的监测,提高监测覆盖率,增加监测的主动性。到2009年,职业病危害检测项目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0%、职业卫生档案建档率达到95%。

4、加强精神疾病防治。建立健全多部门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区、街镇、居(村)委三级精神卫生防治、康复、干预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网络。区、街镇政府根据本区实际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各街镇政府要加强社区精神疾病康复设施建设。为本区无业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服药经费争取从500元/人/年增加到700元/人/年,无业贫困精神病人的医疗救助覆盖率达到100%

5、加强妇幼保健。进一步提高婚前保健咨询率和婚检率,实施自愿免费婚前检查。优化孕期保健,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指导监测,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加强产科质量管理和督导,把本区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7‰以下。

6、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继续完善多部门合作机制,发挥健康教育协会、各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逐步提高社区健康咨询服务点的建点率,以社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健康促进场所创建工作为抓手,引导居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加强针对农民、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以及各类慢性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继续加强控烟工作,逐步增加各类无烟场所的比例。加强社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工作,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与效果评价,增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科学有序。

7、加强流动人口卫生管理: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把传染病、慢性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扩大到流动人口中。严格按照“严监控、有预案、快处置”的要求,构建全覆盖、多层次、专业化的流动人口卫生防控体系。加强流动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和民工希望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加大对外来孕妇的管理力度,实行外来孕产妇保健全覆盖,区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特困孕妇给予减免,保障母婴安全。深化健康教育,率先在外来人员集中的集贸市场、建筑工地等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卫生防病意识。

(三)医疗救治系统

1、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加快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到**年,全区急救分站总数增至9个,救护车总量增至33辆,建设完成独立的急救车污染物洗消处理设施。加强区“120”通信调度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应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对救护车辆实施动态监控,实现统一受理、区域调度,建立800兆无线对讲系统和现场图象传输系统,畅通医院急救绿色通道,提高急救成功率。开展符合院前急救专业特点的医疗救护员职业培训,充实院前急救人员队伍。

2、完善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进一步优化辖区内传染病医疗资源布局。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全面达到一级防护标准。改造**中心医院、市一**分院、大场医院等医院的感染科,完善功能布局,方便传染病病人的就诊、随访和分流。

3、优化专科急救中心布局。按照区域卫生规划总体布局的要求,依托华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的技术优势,集中力量建设华山医院**分院创伤急救中心、交通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救治中心、传染病救治中心。

4、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加强临床医师输血知识培训,促进临床合理用血和安全用血。大力推进自愿无偿献血工作。

5、发挥中医在医疗救治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中心医院总体改造为契机,扩大中医功能,完成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建设改造。

(四)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1、建立网络化、全覆盖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每个街道、镇必须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做到每新增5—10万居住人口,由政府举办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完成**区大场镇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建,**年建成**区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到**年,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增至17个。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原则上城区按3—5个居委会的地域或1—2万人口设1个服务站。加快发展农村卫生服务,配合**市城镇体系“1966”的规划布局及实施进程,合理配置区域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农村地区每个中心村设置1个卫生室;人口规模较大或偏远地区的一般村,可保留村卫生室;随着“三个集中”的推进,同步调整行政村卫生室的设置。由市、区和镇财力分级负担,到**年,完成所有自然村的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医生定向培养和业务培训,争取将乡村医生社会保障全部纳入小城镇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政府对合作医疗的扶持力度,建立政府扶持与个人缴费相配套、逐年递增的长效筹资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

2、落实社区卫生“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在全区推广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中心、站、家庭“三站式”的综合卫生服务。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诊疗、基本药品、基本医疗服务设施标准,推进中、西医适宜技术。促进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力争全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中医药水平,争创“国家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3、加强三、二级医院和疾病预防专业机构对社区卫生工作的支持。有组织地推进三、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逐级对应的技术和人才支持,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在三、二级医院建立服务“绿色通道”,使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在区域内得到有效诊治,加强对街道(镇)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培训。二级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中级职称聘任前,必须经全科岗位培训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服务半年。鼓励三、二级医院的医生转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动员年龄在70岁以下的三、二级医院的退休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五)卫生监督系统

1、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理顺卫生监督体制。根据“精简、统一、效能”和“条块结合、条抓块管”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为公共卫生网底的作用,按照上下对口的原则,设置相应职能部门,理顺卫生监督工作中的政事职权关系,强化卫生监督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功能,建立以政府行政管理、企业自律、消费者主动参与、被管理对象自觉参与的互动监管模式。

2、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制定执法责任制的相关制度,完善卫生监督执法程序和工作规范,依法界定执法职责,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建立健全卫生监督稽查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

3、强化公共卫生安全监管,重点开展传染病防治、公共场所、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健康相关产品等领域的卫生监督工作,推进公共场所、职业卫生量化分级监督管理。严格医疗服务监管,坚决取缔非法行医和非法接生,重点开展打击非法采供血、医托、违法违规医疗广告及医疗美容的卫生监督工作,探索建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加强母婴保健、生物实验室安全等领域的监督管理。

(六)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系统

1、加强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继续实施以学科建设为载体的发展战略,加大流行病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等重点学科建设投入力度。对卫生政策与管理、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健康行为与社会、人口与家庭健康学等新学科给予重视,加大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鼓励多元化开发和创新性建设,切实保障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拓展人才引进范围,引进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创新机制,创造条件,完善政策,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内容的高层次卫生人才评价使用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学历培养,至2009年,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80%,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45%;卫生监督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8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55%。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和岗位培训,完成全区社区临床医生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政府对全科医师培养给予补助。实施社区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计划,三年内培训覆盖率达到60%。

3、加强公共卫生科研。构建公共卫生实验室平台,充分发挥本区的人才、科技、资源的合力,强化多学科、多领域的联合,搭建公共卫生开放式科研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网络、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公共卫生实验室快速诊断应急网络系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全面提高检验、监测及科研能力,提高我区社会应急反应能力,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监督、预防医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七)信息系统

1、加强卫生信息系统基础建设,提高区域内卫生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到**年,建立连接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专网,依托区政务网和市政务外网连接,与市卫生信息平台互通。通过规范信息采集、统一数据标准、完善共享机制等措施,到**年,形成覆盖全区健康档案、医疗业务、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六大类数据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公共卫生统计、分析和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提升本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2、推进卫生信息系统应用建设,提升区域内医疗卫生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到2007年基本实现包括医疗、预防、保健等居民健康信息动态管理,建立面向户籍医生和社区百姓的社区卫生互动平台。充分利用市卫生信息平台资源,结合本区特色,到**年,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控制系统、卫生电子政务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强化各应用系统整合利用,高度共享区域内卫生信息资源,到2009年,初步建立**区合作医疗实时交易结算系统,完善合作医疗管理机制,提高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增强合作医疗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公共卫生财政投入机制

按照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原则上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

完善公共财政对公共卫生的经费保障机制。承担疾病预防、卫生监督、传染病医疗救治、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院前急救、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职能的机构,其人员经费及必要的工作经费由财政全额解决。2007年,我区户籍人口公共卫生经费达到年人均50元,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经费达到年人均25元,2007年-2009年之间每年以不低于10万元/万人的比例增长。按照《**市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的精神,区、镇两级财政还应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经费投入。

区财政要根据区政府确定的相关项目,对财力薄弱的镇通过转移支付给予补助。

(二)深化公共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保公共卫生机构切实履行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划清公共卫生服务与经营性卫生服务的界限,逐步剥离经营,集中精力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

积极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委托、购买、引入竞争等方式,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

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绩效考核。建立公共卫生工作的绩效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加强政府公共卫生经费使用的考核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确保落实公共卫生工作目标。

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强化属地化管理职能,并将各项公共卫生相关内容列入各街道(镇)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

(三)制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倾斜政策

适应公共卫生工作重心下移的需要,按照功能对应的原则,逐步调整预防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公共卫生机构的内设部门。结合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数,合理增加公共卫生机构人员。

上一篇: 近年农业发展 下一篇: 防汛应急宣传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