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22 10:50:29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今企业急需一大批技术人才,这给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然而在现实中,经常听到企业抱怨:现在的学生啥事都不愿做,要求还挺多。高兴来就来,不高兴就休息,无组织无纪律,根本不服管。也经常听到下厂顶岗实习的学生回来吐苦水:厂里规矩太多,太苛刻;上班迟到一会就要被扣钱;请个假太难了;上班时间还不许打手机等等。这一切说明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与企业用工要求严重脱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管理中注重灌输企业文化元素,教育学生爱岗敬业,在日常管理中以企业的要求来管理学生,让他们适应企业的需求,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准员工”来。笔者所在的南通职业大学试行将企业文化元素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把现代企业“5S”管理模式融入到我校学生管理中,推行独特的“8S”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达到企业在生产管理中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要求。

一、8S的来源与含义

5S最早起源于日本,分别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i)。因为他们的罗马字母首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5S。企业启用5S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规范现场和物品,借助每天清扫,营造清爽、干净、温馨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在舒适的环境下工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通过整顿和物品归类,能随时清点车间生产材料,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素养”管理,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增强各部门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丰田公司倡导推行下,5S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新潮流。8S就是在5S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添加了学习(Study)、安全(Safety)和节约(Save)三项内容。

二、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推行8S的意义

推行8S管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气,挖掘他们的优点。现在的学生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这会给企业带来一股新生力量。但是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模式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此外,当前的职校生中,独生子女占了相当数量,父母对子女溺爱娇宠,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做人做事只考虑自己,不懂得换位思考,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没有团队合作精神,我行我素,不懂得尊重别人;父母给予他们丰富的物质生活,使得他们贪图享受,价值取向扭曲;从小父母事事包办,好逸恶劳,独立自理能力较差,没有责任心,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现代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推行8S理念,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推行8S管理模式,可以引导学生改掉上述不良习惯,把他们培养成遵守校规校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集体主义观念较强、有文明礼貌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每位学生的亲力亲为,持续推进,循序渐进地规范其行为,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纠正他们扭曲的价值观,激励他们认真刻苦地学好技术。引入企业文化元素来管理他们,让他们能顺利地从一个学生转变为一个企业人。这就要求我们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素质教育,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管理中,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把他们培养成企业需求的人才。

三、如何在学生管理中推进8S管理

1.内隐学习的引导

职业素养的形成包括职业兴趣、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等几方面。

(1)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以现实的社会生活、职业活动价值观念作为学习和探究的领域,启发学生从适应自我的发展出发,转向适应社会生活,进而适应职业活动,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为学生适应企业服务。

(2)课内项目式教学与课外行业活动相结合。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学习活动,鼓励组内团结协作,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项目任务;鼓励组与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提高学习效果。

(3)举办技能大赛、科技大赛。通过技能大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技能,激发他们的荣誉感;通过科技大赛挖掘他们的创新能力。

(4)实训车间“企业化”,严格按照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来管理学生。规定统一穿工作服、戴安全帽、佩戴胸卡进车间。严格按照企业的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上岗生产。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严明工作纪律,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无故旷工;尊敬老师,虚心向带班师傅请教;团结同学,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提高他们的素养。每天实训完毕后,各自清理自己的工作台和工具,每天按值日表轮流清扫车间,保持车间干净、亮丽。

(5)邀请企业参与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建设校企合作。经常性组织开展有企业烙印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

2.把8S管理模式融入日常管理制度中

在制度文化上,学校要吸取企业文化中所倡导的优秀职业道德、严明职业纪律等,把企业生产、管理的各环节规章制度融入到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之中。

班级管理8S化:在班级管理上制定一套与企业接轨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十方面内容。积极上进:要求进步、主持正义、是非分明、严于律己;自觉守纪:遵守《学生守则》、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谦虚诚实:忠诚老实、勇于承认错误、大胆开展批评;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语言不粗俗、待人有礼貌;学习勤奋:态度端正、上课专心、作业及时,不抄袭;实习认真:服从分配、听从指导、遵守操作规程、努力掌握生产技能;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热爱劳动:卫生值日工作认真负责,公益劳动积极肯干;积极锻炼:重视体育,做好“两操”,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仪表端正:注意卫生、服装整洁大方、不画眉抹红、不佩戴首饰。我们将这套标准定为100分,定期在班上进行评比。对那些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认真、劳动积极的学生予以奖励。对于不遵守纪律、不团结同学、逃避劳动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让他们能认识到错误,及时改正。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篇(2)

一、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充分发展、张扬个性,燃烧起创新的火花。我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在课堂上做到亲切、温和,课下多与学生谈心,使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学生就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2、充分尊重学生。我在教学中,不但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不讽刺、挖苦学生。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

有批判才有创新,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不断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一节语文课中,我板书“告诉”的“诉”字时少写了一点,当时我没有注意到,这时,一个叫小妹的学生举手了,我请她起来,她说:“老师,你写的”诉“字错了。”我一愣,定睛一看,果然错了。再一想,这正好是训练学生敢于批判的好时机,于是,我没有故意说我是想考考大家的眼力或者轻描淡写地给它加上一笔就完了,我郑重其事地对同学们说:“老师今天非常高兴,因为小妹同学给老师指出了一个错误,我非常感谢他及时让老师改正了错误。”说完,我还向小妹鞠了一个躬。这时,同学们都鼓起掌来。从此,我班的学生渐渐地敢于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了。

三、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形式,我善于抓住时机,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

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讲到烈火在他身上燃烧,生命危在旦夕,这时,我问到:“邱少云为什么一动也不动?”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有的说:“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有的说:“邱少云遵守战地纪律……”,有的说:“邱少云是真正的英雄。”只要他们说出了充足的理由,我对他们大胆积极的设想都给予了肯定。 转贴于 另外,我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合教师意愿的看法,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讨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上《假如我会克隆》作文课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想克隆点什么?”很多学生都说诸如“我会克隆人、动物”之类的话。可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假如我会克隆,我会克隆您。”这个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是马上否定他的看法,继续我的教学呢?还是抓住这一时机,进行探讨呢?我选择了后者,引导学生针对“为什么要克隆我?”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您爱护我们。”有的说:“您关心我们。”有的说:“您比我们的父母还好……”,你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每一种见解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四、大胆挖掘教材空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我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如在教完《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后,我启发学生:战斗胜利后,战友们会对邱少云怎样呢?你来为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学生们顿时兴致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从战友角度说的,有从朝鲜人角度说的,还有从邱少云亲人角度说的……多么丰富鲜活的想象呀!在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中,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感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篇(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不少的名家大师都曾论证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能使人聪慧,能使人视野开阔,尤其是多读古今贤文、经典名著,对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有积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根基,而古诗文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瑰宝。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乎与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相似。几千年来,“四书五经”及后来的唐诗宋词等被国人奉为经典,成为读书人必读的书。

小学生正处在黄金记忆阶段,记忆能力好,多诵读古诗文,弘扬古诗文,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是极其重要的。笔者曾到佛山参加一个古诗文研讨会,其中佛山市教研中心的语文教研员说到对小时候背诵的《岳阳楼记》至今还过目不忘,这都是得益于小时候经常诵读。由此可见,小时候多读古诗文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他现场朗诵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等段落,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2]和“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3]。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课堂内外,教师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将古诗文融入其中,设计生动的诵读课堂和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扎实开展古诗文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古诗文在小学语中的呈现。古诗文贯穿在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科书里,渗透在教科书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使学生感到古诗文这中华传统文化无处不在,随着语文改革的推进,不断受到古诗文的浸染熏陶。在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的呈现方式,主要有这几种。(1)专题。如,“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国的古典名著”、“轻叩诗歌的大门”等。(2)识字课。如,三字经、对子歌、谚语、歇后语等。(3)课文。这是教科书的主体,如,古代诗词、古代寓言、古典名著、神话传说等。(4)“语文园地”和“回顾·拓展”。其中在“日积月累”这一栏目,有古诗词名句、楹联、谜语、谚语、歇后语。(5)“综合性学习”。如《孔子拜师》《开天地》等。

2.“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不仅反映了学习的方法,还反映了学习内容的广泛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以开放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古诗文,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语文教材里的古诗文,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古诗文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这些都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和学习。在古诗教学中,我的教学环节一般是:一知诗(词、文)人,明题意;二是知诗句,明诗意;三是想意境,悟诗情。在教学方法中,以诵读为主。通过诵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古诗文的意思,在诵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讲授诗词教学中,我按照上述的环节让学生先进行诵读,然后分小组共同理解诗句含义,探究诗词人的思想感情;再进行全班交流分享,充分给予他们机会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进行讲解指导,让他们对古诗的理解更加透彻。如《绝句》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4]这句诗,开始时学生还是较难理解的,主要是诗句跨越的时间太长了,但通过教师的讲解,他们较快掌握这句诗的含义。古诗文中的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虽是较难读和理解,但通过示范和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学生在多诵读的基础上较快理解了文言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学弈》这则小古文中教学中,开始时学生觉得很难理解,毕竟小学生接触文言文还不多,但通过多读多讲之后,教师对较难理解的语句都能理解了。如“思援弓缴而射之”[5]这句,刚开始时,学生根本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老师的讲解和诵读之后,他们都理解了。古诗文就是通过多读多诵多背,在诵读中提高了学生的的诵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3.编写《香洲四小学生阅读之星成长评价手册》,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为把这校本教材编好,我组织了相关教师对入选手册的古诗文进行筛选和审定,最后我们把《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的75首古诗收录进去,另外我们还筛选了25首古诗文作为补充。这些古诗文,我们要求学生能诵能背,并由家长和老师进行评价,在早读和午读时学生都可以进行读背。利用早读时间多读多背,以此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二、举办精彩纷呈古诗文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使古诗文活动开展得更好,我按学校的教学安排举办精彩纷呈古诗文系列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建立班级古诗文图书角。在班级图书角现在图书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把在家中已看过的古诗文,按自愿的原则,捐献给班级,以便学生看到更多的古诗文书籍。即一种思想加上另一种思想,大于两种思想。每人都捐献一本书,全班每人就能多看几十本书。使学生从小就浸润在古诗文的传统文化中,既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2.选编“小古文诵读100篇”作为早读教材。通过开展“读一读,赛一赛,讲一讲”等方式,加强早读早背,熟读背诵加以积累,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底色。这些小古文都是有趣生动富有深刻含义的名篇,有成语故事,有寓言、有童话等,其中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狐狸和乌鸦等。学生在读到《鸦狐》这篇小古文时,都觉得很有启发意义,其原因一是狐狸很会恭维,二乌鸦很蠢,不动脑筋就相信狐狸的鬼话。整个故事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一个深刻的道理:甜言须防是饵。甜言蜜语会使人麻痹,容易上当,最终酿成大错。乌鸦上当受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多读小古文100篇,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是非曲直辨别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3.固定阅读时段。在每周的阅读课中,我都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且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成长。我通常让学生自由阅读、阅读交流、阅读汇报等。在读书方法与规律上作具体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对古诗文进行粗读与精读,使他们读起书来更有方法,效果更好。

4.设置古诗文课间铃。学校本学期设置古诗文课间铃,使学生在课间时间在学校哪个角落都充分感受到古诗文的文化氛围,如《满江红》、《清明》等。在这潜移默化的古诗文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

5.开展古诗文手抄报和古诗词作家卡片比赛。从学生交上来的古诗文手抄报和古诗词作家卡片比赛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古诗文和古诗词作家卡片图文并茂,字体清晰有笔锋,如学生张璐璐所做的古诗词作家卡有李白、白居易、欧阳修和韩愈,生动传神,对人物作品特点解析到位,评委们都觉得做得很好。这样的比赛,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编审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6.举办古诗文征文比赛。在征文比赛中,学生积极参与,参赛征文质量高,很多学生的作品通过日常学习古诗文的生动例子说明从小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性。在学校评比后,我还选送了一些参加区级评比,很多的征文同样也在区级获奖。

7.举办诗歌原创大赛和诗歌硬笔书法大赛。诗歌原创大赛,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古诗文之后,自己也写几首诗,要求学生写出来的诗不一定很好,但都要原创。对于写得好的诗歌,我还请音乐老师把诗谱成歌曲,让学生用我歌唱我诗,从而激发学生写诗歌的兴趣。而诗歌硬笔书法比赛,主要是锻炼学生书写规范字的能力,在写字中学生进一步深化了对古诗词的理解。

8.开展以“诵读经典古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如在“元旦”、“六一”联欢会上,学生表演了相声、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形式多样,将平时的读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让师生用心灵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高年级的同学进行课本剧表演。对书中的内容进行理解、整合,再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无疑是再创作,从而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古诗文的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古诗内容丰富,丰厚博大,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古诗文,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J].教育部制订,2001,7.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篇(4)

1.课前引入数学史

过去的数学课,总是“概念――定义――定理――解题”使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在数学课上,在讲述一段新知识时先插入一些数学史的介绍。

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我向学生介绍:【九九乘法表】 乘法口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古时的乘法口诀,是自上而下,从“九九八十一”还是,至“一一得一”止,它的顺序与后世相反。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所以称九九乘法表。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

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得一”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我国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2.课中引入数学史

在数学课上,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精选古今中外的一些名题,向学生渗透像

如案例片段: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当学生用方程解答后,再思考不出其它方法时,我用课件出示:

师: 聪明的古人早在1500年前就对此题有所研究了,想知道古人是怎么做的吗?(师出示课件演示古人解题方法,并把算式列在黑板上)

师:先让鸡和兔都抬起一半的腿,还有20÷2=10(只),现在动物的头与腿的只数有什么关系?

生:鸡的头与腿一一对应,而兔子的头对应两条腿。

师:现在再让每个动物抬起一条腿,还剩下10-7=3(只),这个3就是3只兔,7-3=4(只)鸡。

师:这是古人用的抬腿法,同学们,你们觉得古人的方法怎么样?

师:这是数学上的“鸡兔同笼”问题,你们知道它最早记录在哪本书上吗?记载在我国的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上。

师:其实你们比古人更聪明,有想法就立刻尝试,在列表过程中还不断的猜想发现规律。“鸡兔同笼”的问题从中国传到日本,就变成了“龟鹤问题”,看来这类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鸡兔”问题上,题目要是变化一下有信心解答吗?

3.课后走进数学史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篇(5)

二、利用校本课,进行古典名著片断欣赏

古典名著是历史的奠基,弘扬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了解古典名著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对生活的看法,对成败的概念,也可以陶冶性情,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开阔视野。

一节《红楼梦人物欣赏》课,通过让学生对比欣赏林黛玉和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使学生受益匪浅。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王熙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通过两个人的外貌,透视出了两个人迥异不同的个性。林黛玉的娇柔、脱俗,王熙凤的张扬跋扈、八面玲珑,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学生在欣赏中,不仅领略到了古典名著的语言魅力,同时也学到了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明白了外貌描写是为刻化人物个的这一主旨。而这种种,则为学生今后的写作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难得的是激起了学生阅读名著浪潮,让更多的学生走进了名著世界,让更多的学生热爱我们的国粹,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精典。

由此可见,在校本课中对学生进行古典名著片断欣赏,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名著,了解国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让学生的人文的价值、人文的精神不断升华,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让学生心中有一种正确而优雅的人生观。

三、利用校本课,对学生进行《弟子规》欣赏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篇(6)

个性化教学法是新课程理念下产生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教学理念。个性化教学法主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个性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保证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教学法的应用

个性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保证个性化教学法应用最大价值的实现。下面是对个性化教学法应用方法的具体阐述:

(一)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个性化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确个性化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为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1]。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尽管学生对“幸福就是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的理解不够深刻,但学生对“幸福”有着自身独特的认识。教师对学生的答案给予合理的肯定,即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 创建活跃课堂,拓展学生语文思维

应用个性化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要创建活跃的教学课堂,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拓展。据调查了解,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实现个性化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保证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活泼好动,在开展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合理应用教学方法,促进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丑小鸭》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游戏教学法,将学生分为不同组别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丑小鸭”的扮演,对“鸭妈妈”、其他小鸭子以及欺负丑小鸭的小狗等角色的扮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丑小鸭”当时的失落。应用类似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课堂的知识,学生通过自身的认识和理解,更好的吸收课堂文化,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 加强个性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应用个性化教学法要注重培养特色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应用个性化教学方法,要注重教学方案的完善,改变传统教学中仅仅依靠教学大纲进行语文教学的模式,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复习方面都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标准,实现全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因材施教”为教学原则,保证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特点,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由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存在差异,教学计划中的首要任务是针对能力较为一般的同学,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对语文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教师则要求学生“通过矛和盾的了解,能够总结出什么样的生活道理?”教师组织学生全体朗读,加深对该课文的掌握程度。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给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实用性的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的进步和发展。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教学法应用效果

个性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 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个性化教学法的应用,以学生为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2]。

(二)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活跃课堂的建立,有效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 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培养学生独特个性。个性化教学法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语文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个性化教学[3]。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个性化教学法,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新课程理念下,要加大对个性化教学法的应用力度,实现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篇(7)

当前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占据较小的比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还是过于注重教学语言的基础知识,课堂时间也大多数用于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方面,对于英语背后的文化学习涉及面较窄,为此导致许多的学生很容易将汉语的思维带进英语学习中,无疑是加大了学习英语的难度。所以大学教师只有意识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融入英美文化,相信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提高大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着眼点

(一)对英语语言思维方式的适应性

英美文化对于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是英语语言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语言时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的主要表现之一。经过相关的研究表明语言作为人类变现思想和传递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的民族之间具有的思维方式在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方式以及修饰成分等都存在着不同。就好比英美文化中英语中将句子的基本成分和修饰成分单独的放在一起,而汉语句子的基本成分和修饰成分等是交叉排列的。甚至一句英语句子中还可能具有连接词和关系词,整体看上去会让人感觉无从下手。比如“He sent her a letter,in which he said that he was sorry for what he had done to her.”这是一个由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非限制性定于从句。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情境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体会英美文化的英语思维。

(二)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语言是伴随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元素之一,能够较为直接的反映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习任何一种新语言都离不开对该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学习英语更是如此。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只有增强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才更加有助于学习英语。但同时还应该了解本民族的语言及其文化,通晓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开始学习外语时就可以直接的找到学习的切入点,也会减少学习外语的压力和难度。比如汉族对狗的看法往往是是厌恶和鄙视的,在这方面也有较多的言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等;但是在英国狗则是很受欢迎的,他们很爱狗,比如:Love me,love my dog.

二、提高大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以英语课堂作为提高大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平台

以大学英语课堂作为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平台,主要表现在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英汉文化的比较,因为大学教学具有独特的特点,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才会主动去了解文化。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理论上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而且能够快速的吸收这些文化知识。比如在学习一些词汇或者是常用语时,教师不仅仅要讲解词汇和常用语的浅层的意义和用法,还应该更深层次的讲解他们的含义。比如举一些英美常用语:A Fly in the ointment令人扫兴的人或事;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r完全是另一回事,风马牛不相及;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小事一桩,非常容易,很简单。

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英美文化也是提高自身英语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习英美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其实通过接触和学习文学,能够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某个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场合以及包含的价值观念等。

(二)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

仅仅利用在课堂的学习时间就像提高文化素养是不够的,还应该善于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比如英语角、英语讲座和英语竞赛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如今这个社会活动越来越频繁,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中,抓住第二课堂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很重要。在这些活动中组织者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英美文化的素材,通过办理讲座或者比赛,使学生接触更多的英美文化知识;鼓励学生平时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一些外文书籍、报纸或者杂志,阅读完之后还可以与同学展开交流;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原版的影片或者是纪录片,让学生根据影片和纪录片的内容写英文读后感;组织英语话剧表演和舞台剧,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让学生最快的获取第一手资料,而且长时间积累下来,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三)利用流行文化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

当今世界通讯越来越便利,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世界上不同地区之间的人们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了。其中尤其是英美文化逐渐的流入我国,并且在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其中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对于外国文化的接受时间较快,英美文化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虽然英语水平不高,但是英文歌唱的很熟练;虽然觉得记忆大量的单词有困难,但是却能够轻易的记住自己喜欢的电影中的经典台词;虽然在一些流行广告语中英语句子很晦涩,但是却能够轻松的挂在嘴边。实际上流行文化在无形中已经对青少年的思维产生了影响,他们愿意主动去接触异国文化及其背后的含义。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兴趣通过将语言素材转化为流行文化的形式消除学生对外语的生疏感,增强学生了解和学习的兴趣。比如:“披头士”实际山这是一个组合的名字,他们的乐队叫做“Beatles”经典的曲子是《Let it be》,let it be,let it be,there will be an answer,let it be.披头士乐队对英美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就好比中国的四大名著,被人们自以为常。而且其经常出现在欧美剧的一些经典电影或者剧集中。比如《Friend》中Phoebe发现自己与亲身母亲的唯一共同点就是她们都是披头士乐队的歌迷。而在电影《我的山姆》中,山姆为女儿取名露西,也是因为披头士的一句歌词“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而且本身智障的山姆所能说出的一些有道理的话也是来自于披头士乐队。而且飞利浦公司的SLOGAN“LET’S MAKE THINGS BETTER让我们做的更好”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其实这个口号也是来自于披头士乐队的getting better.通过流行文化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而且学生也能够真正的吸收一些外国的文化。

文化素养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反之可能会应为文化的差异导致不必要的尴尬和误解。在大学期间学习英语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篇(8)

经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经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高度重视经管专业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发挥校企联合效益,使得经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不断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一、校企共建班级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首先,从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来看,对于经管专业班级而言,如果能够营造积极向上,专业职业性十足,经济管理氛围强的班级文化环境,经管系的学生会自觉不自觉的参与到各种经管实践活动中去,由此慢慢实现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何乐而不为;其次,从班级文化建设的行为主体来看,校企联合,能够充分运用各自的资源,尤其是经管类型企业的融入,可以将最前沿的经管工作技术和方法带入校园,使得经管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实际的经管专业知识,这对于其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方案来讲,是很有帮助的;最后,从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来看,学校文化教导了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做人;而企业文化教导了学生如何去工作,如何去发展;两者相互融合,就能够为经管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二、校企发挥共建班级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作用的策略

校企共建班级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是两种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因此要想发挥两者融合效益,就应该遵循两者的各自特性,充分交流和沟通,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构建能够体现校企文化的物质环境。校企共建班级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校企文化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针对于经管专业教学特点,结合企业文化的职业性,实现健全的物质环境的构造,也是很有必要的。对此,应该着手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入,将企业经管职业的工作规章,职业操守提炼成为对应的文化元素,以建立企业经管文化长廊或者企业形象展示区的方式,或者以报道企业经管精英人才的事迹的方式,使得学生们对于经管在企业中的价值得以明晰,进而慢慢的推动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扎根;其二,注重建立校内经管教学实习基地,在对于企业经管工作流程进行充分调查之后,邀请企业中的经管人才参与到校内经管教学实习基地的设计和构建中去,并且可以担任对应实习教师,以使得职业素养与岗位要求能够实现对接,保证校内经管教学实习基地效能的发挥。

2.实现经管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善。经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积极促进经管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善,也应该成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对此,笔者认为需要关注以下内容:其一,邀请企业经管方面的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专家和校园经管系教育专家组建成为全新的课程体系设计小组,在共同探讨当前经管人才市场行情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探讨,将经管人才的素质要求纳入到课程体系改革中去,以体现出企业对于人才的个性化定制的特点;其二,对于当前经管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应该突出强调经管实践课程比重的增加,处理好经管理论知识学习与经管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以保证能够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以课程体系开发为重点,实现经管课程格局的调整。

3.注重经管专业教师团队的优化升级。基于校企文化融合形成的班级文化建设,必然需要有专业能力强,实践操作素质高的教师团队来完成。对此,注重经管专业教师团队的优化升级,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任务。对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立足当前经管教育师资,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广泛交流和沟通,在企业进修,调研考察,企业锻炼等方式,使得当前的经管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以不断提升,进而使得其明白如何去实现经管课程内容的调整;其二,积极鼓励企业经管精英参与到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去,以兼职代课,课外活动组织者,学生职业规划引导者的身份进入校园,以一个班级一个经管职业导师的方式来进行,使得学生能够在与导师的交流中,参与到班级实践活动中去,由此引导良好职业规划氛围和环境。

4.大量开展基于校企文化的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可以成为建设班级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契机。对此,可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举办有企业赞助的各种经管实践创业创新比赛活动,邀请企业内部经管精英,企业领导,校园领导,经管系专家作为评判队伍,从经管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素质,创新能力等多个角度去评价,并且给予优胜班级一定的奖励,以鼓励更多的经管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其二,邀请企业经管方面的精英,经管专业专家参与到经管知识大讲堂中去,可以是经管专业学术交流,可以是经管人才职业规划等,由此营造出良好的经管文化氛围;其三,企业经管部门可以在学校内部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使得学生明白经管工作的职业取向,了解经管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这对于班级文化构建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共建班级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当前经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比较理想的实现路径。我们在正确认识校企文化融合效益的同时,还积极促进校园与企业之间的融合,立足专业经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经管教育教学方法的调整,内容的改善,以营造出积极向上,职业专业素质的教育平台,使得经管班级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的职业素质得以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琦.运用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段洪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篇(9)

从2004年毕业至今,本人经历了十四年的高考美术教学。从我校乃至我县历届的美术生升学情况来看:美术生普遍文化成绩较普通高考生偏差。专业排名靠前的同学因为文化考试未能过关,结果名落孙山。这些美术极有才华的同学不能被录取深造;而许多被录入高校的学生相对而言,专业成绩却又平平。对于我们这些美术工作者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艺考热”成就了一部分文化不理想学子的大学梦,但也使许多高校录取了一些文化素养偏差的学生,也直接导致了很大一部分艺术毕业生就业后创造力低下、创新能力弱、美术人才培养中高水准人才缺失这一连串的后果。“画匠型”毕业生比比皆是、美术毕业生“就业容易、难成精英”。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迫使美术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已成为目前美术生培养不能忽视也不能回避的课题。美术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的缺失,高校美术学生文化内涵日渐式微,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究其根源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生文化课基础的“先天不足”

美术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参加艺考培训的人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出于自发兴趣,另外三分之二的学生不是出于父母的命令,就是由于自身文化成绩使然。如此功利之下,文化基础差就成为了“理所当然”。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文化知识重视不够,课外阅读面狭窄、思维能力差、想象能力不足、对历史文化内涵不了解,文化语言苍白、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不去积累自己的文化涵养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味低头画画,为技法而技法,学都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没有情感和思想的发生,缺乏艺术创造的主见,难以有成就。

二、美术高考的选拔制度目前尚不够健全

目前我省的美术高考的专业测试内容主要是素描、色彩和速写。省内高考录取则以文化达录取线后加上专业分数取总分录取这种方式为主,省外校考院校则以文化过线后按专业成绩名次高低来录取。因此,一些文化成绩差的学生为了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投机报考美术专业从而可以放弃文化课的学习,集中一段时间突击培训专业而考上大学,这部分同学在进入大学后更加忽视文化课的学习,这样就导致了四年的大学时间过后,学历是本科的,文化素养却是中学时期的。艺考生与普通的高考生相比,文化成绩录取差距较大,这种落差带来的升学诱惑力,成为了美术生文化素养偏低这一问题形成背后的重要推动力!

三、美术考生中的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正确

省内各个中学美术高考的教学形式,大多数采用的办法是:学校负责文化课的教学,专业课的学习则“全员外包”。由于绘画技法教学由社会上的美术培训机构承包,而美术承包机构往往由于追逐培训利润,旨在如何提高专业考试的过关率,学校在专业学习上鞭长莫及,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文化”与“艺术”之间就被割裂开来。学生只重视扎扎实实的美术基本功训练,注重美术技巧与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文化内涵的学习。这种重技法轻思想、重形式轻内涵的应试教育,导致了文化学习目标的偏离。这种不正确的学习目标必然以牺牲学生个体的创造力和个性为代价,从而对美术生个人成长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务必注重美术与文化的结合,拓展美术生文化视野,提高美术生知识层次,树立正确的文化知识学习目标。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在其中可以认识人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可在从中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更能令学生感受到美术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广大的高中美术教师应当在美术与文化的联系中指导学生学习美术:学校在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文化学科的含量,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艺术对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养涵养和人文精神。陶先生说:“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人人有得呼吸。”文化、艺术、道德精神这些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我们美术人作为这条血脉里的一条支流,力量虽然微薄,却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美术高考生是艺术学科的一个特殊群体,文化素养的高低对于我们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是他们个人成长不可缺少的前提。值得欣慰的是:我省的美术高考正在朝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方向改革,近几年间将逐步缩小美术生与文化生的录取分差,大大地挤压掉投机艺考的“伪艺术”学生,使美术人才培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轨道上去。广大的美术工作者,以及社会、学校如果能多方协作,形成合力,创造文化艺术教育的良好学习条件,正确引导学生学艺的同时,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我们的美术考生才能在升学、成才的路上披荆斩棘,创造辉煌!广大的青年美术学生是我国艺术事业的巨大的储备力量,犹如雏鹰一样,随着他们的逐渐成长,终有一天必将能搏击长空,翱翔艺海,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则是其双翅,只有它的双翅都同样的强壮有力,协调一致,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稳!

参考文献:

[1]杜大恺.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篇(10)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办学特点、特色。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净化心灵、规范言行、情感升华的环境空间,起到潜移默化的极大的教育作用。正是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我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全面育人的巨大功能,使校园文化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一、拓展校园文化的空间,彰显环境育人功能

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赋墙壁以生命,让建筑物“说话”,让学校的各种景物都成为教科书,都能为提高学生的品质素养发挥功用。

走廊艺术,成为小朋友们展示才华陶冶性情的精神家园。学校的楼道全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阵地,悬挂名人画像,悬挂名言警句,箴言格言,发挥强大的育人功能。在每个班级外面的走廊里,都有班级乐园。

教室布置,是学生各显神通的绝佳时机。教室里分布了各种各样的模块,这些模块上都有不同的名字“优作园地”“我们的故事”“成长的足迹”……学生的优秀作文、成长记录、美术作品在这里展示,从而形成了每个班级不同的人文氛围。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的汗水在这里凝聚,智慧在这里闪光,个性在这里张扬,梦想在这里起航……

“温馨提示”是小朋友们品德形成的又一重要途径。走进校园,你会发现门口的草坪上有着小朋友们温馨的提示:“建文明校,做文明人”“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情草如茵”“珍惜一份绿,留于千人赏”……这些儿童化的语言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校教育的生命力所在,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假日等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魏巍因为迷恋一脚足球辍学后又回到学校,终于成为著名作家。可见学校文体活动的教育魅力。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三月份“学雷锋”活动,五月份“春季运动会”“六一游园活动”,九月份“庆祝教师节”,十二月“冬季三项运动会”“元旦文艺会演”“手抄报比赛”“书画大赛”等课外活动,

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学校还要求班级每月出一期黑板报,每学期看两次电影,还组建了校美术、书法、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展示我校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无穷动力,从而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身正为范,诱导鼓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一本无字德育书,学生时刻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著名教育家斯霞也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工作。我们每个星期都坚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常规,使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四、多渠道挖掘校园文化资源,优化育人环境

上一篇: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下一篇: 慢性病的预防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