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2 10:27:18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篇(1)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急速增长,统计结果表明,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与碳排放变化总体上呈现出一致性的阶段性特点,2005年~2019年,我国建筑的全过程能耗由9.34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2.33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6.3%,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由22.34亿吨二氧化碳增长到49.97亿吨二氧化碳,年平均增长率为5.92%,其中,2019年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21.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的21.6%,虽然年均增长率逐渐放缓,但是建筑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依然占很大比重,因此,建筑物的能耗监测与预警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胡莹坚[1]为避免地下室中布线困难等问题,开发了基于LoRa技术的建筑物能耗监测系统;陈辉[2]以建筑物耗能特点为研究对象,在建筑物节能标准中提取影响能耗的主要因素,并建立神经网络算法对建筑物能耗仿真,提高建筑物能耗评估的智能度;侯骁虎[3]以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与软件开发技术为实现手段,结合当前国内外高校在能耗监测应用系统开发与应用方面所积累的经验,为某高校开发了校园能耗监测综合管理平台。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能耗感知预测系统,对建筑物电力能耗进行实时预测和监控,存储过往历史数据,预测用电高峰期与低谷期,实现电力资源的“削峰填谷”,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2建筑能耗感知预测系统

2.1物联网技术概述

21世纪以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技术主要通过前端设备的布置,将采集到的信号与网络进行连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将信号实时传输[4],实现对物体的有效定位、识别等功能。物联网技术架构主要分为三层,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4]。感知层依靠安装布置在物体上的传感器设备,对物体信息采集与发送,网络层在接收到信息后,使用互联网、无线网络等技术将信息传送到应用层,通过应用层对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实现物体实时监控或控制的智能化管理体系。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加快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建筑能耗感知与预测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分支,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2系统架构

建筑能耗感知预测系统主要依托于物联网技术以及智慧城市管理平台(见图1),整体系统架构根据物联网基本架构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三部分,应用层依据系统实际应用功能分为能耗数据管理子系统及能耗预测子系统两部分。本文研究对象为建筑物的电力耗能,能耗管理子系统对建筑物已发生的耗能进行有效记录与存储,能耗预测子系统根据传感设备采集到的预测指标对建筑物能耗进行预测,便于建筑管理人员对能耗进行有效把控。

3系统功能

3.1能耗感知模块

物联网技术的本质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连接,并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联通和交互[5]。建筑物能耗的实时感知依赖互联网设备的布置,能耗数据通过传感器设备采集后,利用无线通信技术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将数据进行处理后存储在后台数据库,并在能耗管理平台展示能耗情况。传感装置用于采集各类数据,包括能耗监测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能耗监测数据用于建筑物能耗实时感知,环境监测数据用于能耗预测。能耗感知模块会对房间的能耗实时监测对比,当房间内的耗能超过历史消耗能耗的最高值时,则会在系统页面对建筑管理人员提示,建筑管理人员不仅可以查看能耗实时数据,还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类筛选、搜索等操作,便于管理人员的决策。

3.2能耗预测模块

能耗预测模块配合能耗管理系统,根据历史数据对建筑物未来能耗进行准确预测,合理优化用电配置,减少建筑用电浪费和碳排放。本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采集能耗预测所需指标,构建BP(Back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进行建筑物能耗预测,其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通过传感器采集室外温度等所需信息,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管理平台,将模型数据拟合后便得到建筑能耗预测结果,将结果返回用户界面。BP神经网络算法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基于最速下降法进行求解[6],能够模拟人的思维模式对机制进行学习,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领域的能耗预测。BP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隐含层与输出层,在本研究当中,输入层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室外温度、空调维持温度以及人员密度四个指标,经过拟合后得到建筑物耗电量结果,即输出层,其神经元个数为一,而隐含层的神经元个数是通过算法训练过程中的不断调整达到最优的。本研究中算法的训练数据为天津市中新生态城某幼儿园的历史数据,数据集温度覆盖-8%至32℃,基本满足全年所有工况。算法训练完成后进行封装,在进行能耗预测时将建筑面积、室外温度、空调维持温度以及人员密度四个指标输入算法,算法经过拟合计算后得到建筑能耗预测结果,并将结果返回用户界面,如图2结果输出部分所示。

4系统典型应用

4.1信息存储功能

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后台内置数据库,存储建筑能耗历史数据,便于管理者查询使用的同时,可用于算法训练优化迭代。

4.2信息查询功能

可以按照时间段对能耗数据进行查询筛选,同时,还可以按照能耗量筛选数据,便于管理者分析历史数据,合理制定能源使用策略。

4.3能耗异常预警功能

系统可对能耗实时感知,并与历史平均数据进行对比,若出现过高或过低的异常情况,则在管理平台中显示警报,提示建筑管理人员对该建筑或房间的能耗情况进行调查。

4.4能耗预测功能

构建BP神经网络,使用物联网设备采集相关指标,自动预测耗电量,得到某一房间或建筑的预测耗能,给建筑管理人员的能源分配决策提供指导。5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智慧城市的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建筑物能耗感知预测系统,可以使建筑物能耗可视化、存储历史数据、赋能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建筑管理能力以及能源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胡莹坚.基于LoRa技术的建筑物能耗监测系统在人防地下室中的实现[J].现代建筑电气,2020,11(8):28-30.

[2]陈辉.基于神经网络分析的建筑物耗能仿真模型分析[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0(1):13-15+138.

[3]侯骁虎.高校校园能耗监测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7.

[4]梁禹鹏.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未来智能楼宇系统探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1):113-115.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篇(2)

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5次推动人类文明飞跃发展的信息革命,目前正在进入第六次信息革命的新阶段。信息革命的根本就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革命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生产手段,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变化,还引起了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将进一步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从而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可以说,自从人类出现那天起,便开始了信息文明因素的原始积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升华和划时代飞跃。

一、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信息革命

人类历史已先后经历过五次重大的信息革命,包括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创造、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和电视的发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诞生。

1.1 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产生

人类的原始语言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0万年,正式语言约产生于公元前4万年。在最初的原始人群中,人们只能通过简单的动作和声音来互相传递信息,通过不断的磨练和积累,促使了器官的进化和完善,人们终于创造并使用语言,从而推动了交流和交往,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人们的记忆领域,刺激大脑的进化,促使了人类最初思维能力的升华。语言的产生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是信息交换的第一载体,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结束了人们仅以动作做为表达交流意图的手段,使人们的思想、经验得以传播,并促进人脑发达。

1.2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创造

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后,我国出现了象形文字,大约距今五六千年。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900年开始使用象形文字进行书写。公元前1600年的殷商时期中国人创造了甲骨文,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统一了汉字,二者皆为现代汉字和简化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字的创造是最重要的信息革命之一,在文字成为信息的载体之后,信息的存储和传递第一次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促进了信息的流动。文字是记录信息的符号和代码,是人类信息交流的第二载体。文字使口语传递的信息固定下来,储存在文字里,长期保存,逐步积累,并加以系统化形成知识。其伟大意义在于,它完成了人类文明从以天然物质为载体到以人工符号为载体的飞跃,使人类进入有史文明时代,它实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由第一信号系统到第二信号系统的跨越,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变革。

1.3 第三次信息革命: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公元105年,我国汉朝的蔡伦发明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造纸方法,使造纸技术有了飞跃的进步,并流传至世界各地。东汉末年,我国劳动人民在总结石刻和印章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拓印法,后在隋朝发展成为雕版印刷。公元1041~1048年间,毕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现代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展奠定了基本原理,成为印刷术上的一次革命,它使人类文化传播上升到批量阶段,推动着人类信息大量生产、规模复制、加速交流和广泛传播,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它们与火药和指南针一起被马克思称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这次信息革命把人类社会带进了工业时代。

1.4 第四次信息革命:电报电话和电视的发明

1837年,美国人摩尔斯和两个英国工程师库克、怀斯顿几乎同时发明了电报,使得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可能克服距离的障碍而达到通信的目的。1876年,贝尔发明了第一部实用电话,其所采用的电声和声电变换技术成为后来各种各样的电子录音设备的基础。1923年,俄国出生的美国人日瓦金发明了光电摄像管和电视摄像机,大大地推动了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电报、电话、电视逐步取代信件传递成为主要通信方式,由此开始,信息载体是每秒30万千米的电磁波。这是一次信息传递手段的革命性变革,成千上万倍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使信息瞬间传遍全球,实现信息传递的“实时化”。使人们获得信息的能力显著提升,同时也催化了科学技术更加迅猛地发展,推动了工业社会的全面革新,使人类文明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超越了以前几个世纪。

1.5 第五次信息革命: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诞生

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在美国诞生,第五次信息革命由此开始。1969年,美国人发明了互联网。1971年,第一个微处理芯片成功发明。以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与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为开端,人类迎来了数字计算和数字化新时代。电子计算机使劳动工具从体力的延伸发展到脑力的延伸。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从生产工具到劳动对象再到生产的组织管理的一系列变革,这已不但是一种科技现象,更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现象,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至此,人类历史上的第五次信息革命正式形成。

二、第六次信息革命的核心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生,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以云、物、移、大、智为核心的第六次信息革命新阶段。

2.1 云计算

2006年,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可以将巨大的系统池连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种IT服务。云计算既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也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云计算在海量数据处理与存储,以及服务模式和运营模式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能够提高运转效率和管理能力,而且将不断创新IT服务模式。云服务的核心理念就是无边界的信息资源共享,你的电脑硬盘上可能是一片空白,但只要连上电脑,你就将拥有整个信息世界。云计算是整个IT的一次重整,是从IT大国走向IT强国的历史机遇。

2.2 物联网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关于物联网有多个不同的定义,从技术角度来说,物联网就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俗地说,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继IBM提出“智慧地球”之后,2009年美国、欧盟和中国都将物联网列为振兴战略之一,这一年也成为“物联网元年”。物联网是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正在引发新一轮的生活方式变革,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2.3 大数据

大约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成为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经营决策的资讯。在商业、经济等领域,各种管理服务决策将日益依赖于数据和智能分析。目前,几乎所有的世界级互联网企业,都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大数据产业;无论社交平台逐鹿、电商价格大战还是门户网站竞争,都有它的影子;大数据,正由技术热词变成一股社会浪潮,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媒体将2013年称为“大数据元年”。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管理服务中任务的不断加强,大数据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大数据可以帮助人们开启循“数”管理的模式,也是当下“大社会”的集中体现,将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

2.4 移动互联网

进入新世纪,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2000年,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雏形初现。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产物,是用户使用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者其他手持设备,通过各种无线网络接入到互联网中,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通信业务。2010年,移动互联网彻底从神坛走向了生活,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纪元。新闻阅读、电商购物、公交出行等热门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在苹果和安卓商店的下载已达到数百亿次,而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随着全球智慧化、互联化、移动化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5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制定的IT2000-智慧岛计划(1992-1999)。2009年,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随后又重点推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进一步提升了智慧城市在全球的认知度,加快了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从技术应用层面看,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为基础,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让城市中各个功能模块彼此协调运作,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模式。智慧城市不仅具有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等共有的基本属性和功能,而且吸收了新的理念和应用成果,创新了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尽享智能家居、智能医院、智能交通等带来的便捷服务,“智慧城市”时代已经到来。

三、第六次信息革命的主要特征

每一次信息革命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第一次信息革命的显著特征是人性化,第二次信息革命是符号化,第三次信息革命是载体化,第四次信息革命是实时化,第五次信息革命是数字化,第六次信息革命则是智慧化。同时,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第六次信息革命还具有融合化和协同化的特征。

3.1 智慧化

信息是实体的表现形式。信息世界的大量数据,通过分析、整合、挖掘,可加工形成智慧化的数据产品,通过返回到实体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发展起到优化提升的巨大作用,这就是智慧的具体表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可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充分体现智慧化的特征。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交融发展正在构建无所不在、人与物共享的关键智能基础设施,广泛分布的传感器、射频识别和嵌入式系统使物理实体具备了感知、计算、存储和执行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赋予物以人的智慧,促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升级,不断推动社会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已成为现实。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被统称为智慧应用,这些应用已经涌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必将导致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的深度变革。借助其强大的驱动力,发展智慧应用,人类将可以建设智慧的系统、智慧的企业、智慧的国家,进而创造智慧的地球。

3.2 融合化

在第六次信息革命以前,数字世界一直无法走进自然世界的范畴,原因在于自然世界是实物组成的复杂世界,而数字世界是平行存在于自然世界之外的一个虚拟世界。物联网技术产生后,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紧密的联系起来,数字世界找到了影响、融合自然世界的最佳途径,使得整个数字世界与自然世界成为一个有“生命”的“地球村”。

3.3 协同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宽、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在社会生活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双向交流的网络存在,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提供广泛的联系,彻底改变和提升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目前,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构成的网络资源,越来越具有超强的环境感知能力和智能性,它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地通信为目标,为个人和社会提供强大的信息服务和应用。今天几乎每一个事件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今天的手机已不只是一个通信工具,它已经转变为我们社会关系的全部。而且,通过整合相关部门的管理资源,实现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使社会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各功能单位之间,人与物各主体之间更加协同,网络化,虚拟化、个性化、均等化的社会服务将无所不在。

四、第六次信息革命的对策行动

第六次信息革命的到来,使世界正在向“智慧”的方向大步前进。整个世界可以实现更透彻的感应和度量,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分析,帮助人类做出最科学的判断和决策,人类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门槛之上。各国、各行业、各领域正在为创造更加智慧的地球而不懈探索。以林业为例,国家林业局了《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智慧林业将在数字林业的基础上,全面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协同化的方式,建设五大智慧体系,实现智慧的结构、智慧的感知、智慧的流程、智慧的管理、智慧的应用、智慧的服务。

4.1 智慧立体感知体系

按照“把握机遇、超前发展、基础先行、创新引领”的原则,坚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加快宽带网络及感知网络建设,重点建设五项工程,为智慧林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条件。一是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工程。以国家下一代互联网计划及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契机,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为林业系统提供安全、高速的下一代互联网,为林业物联网的接入做好准备。二是林区无线网络提升工程。大力推进林区无线网络建设,引导区内电信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在办公场所、交通要道、重要监测点等区域实现无线宽带网络无缝覆盖。三是林业物联网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各种传感设备在林业资源监管、林产品运输等方面的布局应用,为动态监测植物生长生态环境、有效管理林业资源提供支撑。四是“天网”系统提升工程。有序推进以遥感卫星、无人遥感飞机等为核心的林业“天网”系统建设,打造高清晰、全覆盖的空中感知监测系统。五是应急感知工程。积极推进林业应急感知系统建设,打造统一完善的林业视频监控系统及应急地理信息平台,为国家、省、市、县等四级林业管理部门提供可视化、精准化的应急指挥服务。

4.2 智慧管理协同体系

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以高端、集约、安全为

目标,依托现有的基础条件,加强六项工程建设,提升智慧管理协同水平。一是中国林业云创新工程。通过统一规划、集中部署,加快中国林业云示范推广及建设布局,逐步将林业管理部门内部及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应用系统上传到云平台,实行集约化建设、管理和运行。二是林业大数据开发工程。大力推进林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建设林业资源数据库、林业地理空间信息库和林业产业数据库,推进林业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实现对全国林业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有效整合、共享、管理及使用。三是中国林业网站群建设工程。全面推进中国林业网站群建设,建立架构一致、风格统一、资源共享的网站群,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四是中国林业办公网升级工程。建设智慧林业移动办公平台与智慧林业综合办公系统,推进政府办公智慧化,规范办公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五是智慧林政管理平台建设工程。建设包含林业经营管理、林权管理、林木采伐流通管理和林业行政执法的多级行政管理平台,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林政管理审批机制。六是智慧林业决策平台建设工程。建立一体化的智慧林业决策平台,提供决策者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为各类林业工作者提供网络化、智能化科学决策服务。

4.3 智慧生态安全体系

通过五项工程建设,加强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推动生态体系发展。一是智慧林业资源监管系统建设工程。以中国林业基础数据库和现有的资源监管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基于中国林业云的集森林、湿地、荒漠和沙地监管于一体的智慧林业资源监管平台,实现国家对林业保护和利用的有效监管。二是智慧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感知,并对海量数据进行灵活高效处理,以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管理、保护和利用水平。三是智慧营造林管理系统升级工程。通过建设智慧营造林管理系统,实现对重点营造林进行核查和监督,及时获取林地真实情况,实现营造林全过程现代化管理。四是智慧林业重点工程监管工程。建设林业重点工程监督管理平台,及时准确的掌握工程建设现状,实现工程动态管理,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规范水平。五是智慧林业文化建设工程。加强林业文化传播,不断推动林业文化体系的发展,重点加快林业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体验馆等信息化建设。

4.4 智慧民生服务体系

围绕全面建设民生林业的要求,着力解决林企、林农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深化信息技术在林业智慧产业、林地智能分析、生态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构建面向企业、林农及新型林区建设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一是智慧林业产业培育工程。加快高新技术与林业的有机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的发展。二是智慧林业两化融合工程。以企业为载体,加强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应用,提升林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三是智慧林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林地信息服务平台,基于林业地理空间信息库,建立智能、精准、便捷的林业资源分布图,为林业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林业资源查询管理服务。四是智慧生态旅游建设工程。建设智慧生态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消费者、林业生产者等提供便捷化、智能化、最优化的服务,全面提高林业旅游业发展的预测预警和动态管理水平。五是智慧商务拓展工程。通过林业智慧商务拓展工程的建设,构建一种市场信息畅通、规范、高效的林产品流通新模式,为林企和林农提供智能、便捷的服务,提高林业整体效益,促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六是智慧社区建设工程。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等,构建一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管理服务系统,全面提高林区民生质量。

4.5 智慧综合管理体系

根据智慧林业发展目标,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的要求,优先建设一套智慧林业标准、制度、运维、安全等为核心的综合保障体系。一是智慧林业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包括智慧林业总体指导标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资源标准体系、应用标准体系、管理类标准等。二是智慧林业制度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健全日常事务、项目建设实施、信息共享服务、数据交换与更新、数据库运行、信息安全、项目组织等 管理办法和制度,为林业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三是智慧林业运维体系建设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维护”的原则,制定智慧林业系统的运维体系。包括运维服务体系、运维管理体系、运维服务培训体系、评估考核体系。四是智慧林业安全体系建设工程。智慧林业安全的总需求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管理安全等,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抗抵赖性,以及信息系统主体对信息资源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崔向华.2003.浅议信息与信息革命.理论学习,(10):25~26

[2]国家林业局.2013.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中国林业网http:///20130826

[3]国脉互联中心.2010.物联网100问.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4]李海鹰.2006.信息文明论纲.天府新论,(5):101~107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篇(3)

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它将是群众的扩大[1]。在信息文明时代,人们的历史创造观有了新的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全面渗透,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人们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工具体系和客体范围。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呈现出新的内涵。信息文明的发展不仅凸显了每一个人的力量,也凸显了每一个人的力量赋予群众组织和团体前所未有的强大能量。与过去时代相比,信息文明时代人们创造历史的能力、速度、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信息社会深入发展、信息经济强劲崛起、数据开放运动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科学认识信息技术在促进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实现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自觉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其实质是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一切其他活动。因此,人类历史首先应该是直接从事生产实践的人的历史[2]。信息文明不是由脱离人类物质生产的智能机器来建设的。智能机器是人类制造的,并最终依赖于人类。人工智能的机器属性和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信息(智能)社会中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不会也不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信息文明的本质是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物质生产方式。在丰富的信息实践中,人们不断更新物质生产方式,信息化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信息文明的社会基础。恩格斯指出,自阶级产生以来,从来没有一个时期,社会可以在没有工人阶级的情况下生存不管不从事生产的社会上层阶级发生了什么,没有生产阶级社会就无法生存[3]。人民创造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人类理性的力量,已经充分应用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创造历史的过程,而且塑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随着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物质生产不再局限于一个狭窄的领域。信息化创造了真正的全球生产条件。信息文明是全世界从事物质生产的文明时代。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丰富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而且前所未有地扩大了人们的劳动时空范围。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早已突破了人类物质交换的时空限制。生产商和企业可以直接面对全球市场,瞄准每一个潜在客户。同时,互联网克服了时差给国际商务谈判带来的不便,使企业进行连续交易成为可能,交易时间理论上可以无限期延长[4]58.信息文明的发展反映在人们今天吃的、穿的、住的和旅行的物质材料不是由人们直接生产的,而是可能不是在本地区或本国直接生产的。信息文明为人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创造了全新的时空环境和技术条件。信息文明是智慧文明。随着信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大规模智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材料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直接从事材料生产的工人阶级数量不断减少。在人与智能机器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正常的。绝大多数人将从事无形物质的生产和劳动,即信息的生产和复制将成为人们的基本活动。信息经济的全球发展是大势所趋。2017年,全球信息经济指数为0.5601,比2016年增长1.39%,比2011年增长6.58%[5]。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成为主导经济形式,全球劳动力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数量正在上升,劳动的主要形式是脑力劳动。

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劳动的内涵,而且改变了劳动的形式。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全球信息社会正在加速成熟,新的劳动形式正在涌现。阿里研究院预测,在未来20年内,工业时代的8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将通过互联网从事自营职业和自由职业。仅在中国,就有4亿劳动力将成为自由职业者,相当于中国总劳动力的50%[6]。社会信息创造了“自由劳动”以及劳动自由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人民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资本不再是机器、设备、工厂和土地,而是知识和信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不仅实现了知识和信息的充分流动和共享,而且最大限度地将社会化生产与社会化需求准确对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加速形成,不仅迅速降低了人类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的门槛和条件,而且削弱和消解了工业社会中资本对劳动的长期约束力。研究表明,在未来30年内,80%的全球贸易将不再由跨国公司和大型资本主导,而是主要由小企业和个人主导。1.

信息社会的发展,不仅在时空维度上改变了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而且重构了物质生产资料的过程,形成了新的物质生产过程,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通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塑造制造业,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新的生产革命模式。与工业时代扩展人类肢体功能的大型机器的生产过程不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机器变得更加智能。智能机器不仅扩展了人的肢体功能,还扩展了人的大脑功能。在信息时代,科学已经成为一种直接的工具生产力具有普遍的社会形态。科学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体系,而主要是人类的基本实践。科学应用活动方式是一种基本的劳动方式。人类劳动已经从自发自然过程的助手地位上升到自制自然过程的设计者地位,创造性已经真正成为劳动方式的第一特征[7]。人工智能、3D打印和其他信息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智能制造”2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在工业时代,工人成为仅次于机器的劳动过程的监督者和旁观者;在信息时代,工人和智能机器成为劳动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机器和人成为彼此的“监督者”和“旁观者”。以小米手机商业模式为例,小米手机允许用户参与产品早期概念设计、功能研发、产品售前和售后服务的各个方面。通过企业互联网建立的虚拟开发者社区和用户社区,小米可以全天24小时在世界各地收集和提取手机发烧友,关于产品和应用的设想以及用户体验,小米引导和创新了生产,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小米手机已成为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的产业创新模式,引领了中国的智能制造浪潮[4]56。小米根据市场需求,准确地安排了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实现了极低甚至零库存的生产和销售,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避免了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无效生产,从而使生产成本最小化。从信息的角度看,以小米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浪潮实质上是生产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应用所引起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信息资源的获取、分析和应用使需求和生产之间的联系最大化。需求对生产的引导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颠覆工业社会生产决定需求、生产引导需求的局面。马克思指出,在作坊手工业中,社会劳动过程的组织纯粹是主观与当地工人的结合。在机器系统中,大型工业有一个完全客观的生产有机体,作为现成的材料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8]。在信息智能时代,在智能机器系统中,马克思的“完全客观的生产环境”真正成为现实。信息技术在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合作不再只是一种偶然现象。相反,合作劳动已成为一种现实现象“技术必要了”"这种必然性不仅受到作为劳动材料的大型机械的物质存在方式的限制,而且成为由信息化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技术必然性。质言之将信息资源应用于物质手段的生产过程,创造了新的生产力重建新的生产关系。

在物质生产方式的转变中,也在精神生产中。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手段的生产方式决定精神手段的生产方式。归根结底,推动人们创造历史的思想动力取决于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2]。唯物史观不仅强调人民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强调一切精神财富也是人民创造的。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精神生产活动也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信息文明在人们精神生产中的维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精神生产的主体状况。自从文字诞生,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精神生产一直被少数社会上层人士所控制。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相比,网络时代的精神生产模式具有颠覆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应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客观上每个真实的人都在不断地生成和创造数据。理论上,整个社会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精神生产的主体。从信息的角度看,知识、文化、精神、观念和意识形态都可以归结为信息的形式。因此,在一般意义上,所谓的知识、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活动都可以确定为信息活动中,知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生产和传播可视为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人创造文化,文化创造人。文化总是反映在各种符号中。例如,人类的器具、行为甚至思想都是文化的符号或文本。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的创造就是符号的创造。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信息载体的符号和符号系统已经上升为精神生产中最重要、最广泛的生产手段。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为每个人产生和传播自己的思想、想法和感受提供了越来越便捷的方式。没有一个时代能像今天这样人人都能参与精神生产。数千年来,由知识精英和占少数人口的知识分子垄断的精神生产模式面临解体。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其次,

是信息文明的又一表现形式,是精神文化载体的空前扩张和精神文化传播方式的空前丰富。根据卡尔·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除了客观的物质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之外,还有一本《客观知识世界》,即《世界三》。所谓客观知识世界,就是人类思维的内容世界:思维的内容可以物化,成为语言、艺术品、书籍、机械设备、工具、建筑等人造物品和文化产品。思维的内容也可以是人类意识的固定对象,用语言表达,如问题、理论和猜想。虽然《世界三》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仍然存在争议,但它对我们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世界三”理论表明,知识世界作为思想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例如,在牛顿定律被发现之前,这条定律是客观存在的。本质上,知识世界并不存在于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头脑中,而是一种客观存在[10]。如果认识到“世界三”的存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已经赋予人们巨大的揭示和表达能力“世界三”: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东西”有能力向“智慧”移动",揭示了越来越多的过去隐藏的,未知的知识世界,为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服务。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学习活动正在走向现实。文化和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不再是纯粹的人脑活动。脑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正在创造人机接口和人机交互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将催生从实验室到实践再到公众的“心联网”技术。第三,在

,《互联网+教育》引发的知识革命,不仅全面塑造了人类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模式,而且创造了网络文化等新的文化形态。理论上,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和经验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无限期地分享给世界上的每个人。每一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和知识,在地球上有互联网的地方,学生可以无数次地学习。互联网为每个人学习、传播和创造知识创造了开放和低门槛的条件。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指出,一家微博网站在一天内的信息要比辛勤工作了60年的《纽约时报》多。一天上传的图像可以连续播放98年3。亿万互联网用户不仅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而且还被网络文化重塑,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网络。几乎所有人类精神文化生产都选择了新的发展方向。例如,可汗学院没有大量的资金,没有大量的教学人员,也没有巨大的校园空间,但它的用户在三年内已经增长到1亿。它有5000多个教学视频,并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如西班牙语、俄语、汉语语和法语。课程类型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教学科目。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建的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2014年在全球拥有770万注册用户。一个大型的开放在线课程可以同时为数万人提供学习机会。在工业时代,只有大型资本所有者、少数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才能触及不列颠百科全书。每一个新版本都需要十年的规划和250吨的金属印刷。维基百科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受欢迎的在线参考书。它被认为是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有力对手。目前,整个网站有287个语言版本,全世界有近十亿人使用它。然而,它没有专业的编辑团队,来自世界各地的1600万志愿者为它提供条目或更新条目。从2001年1月15日正式上线到2014年,维基百科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网站,有3124万条条目,是《不列颠百科全书》的260倍,编辑量超过7.18亿次。4.创造知识和文化不再是少数社会名流和精英的专属权利。各种各样的在线学习平台为每个人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让他们在每一刻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学习新知识。在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个性化、终身学习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现实的选择。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像信息技术和虚拟技术那样迅速、彻底、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活动以及整个世界的文化面貌和文化格局[11]。随着全球信息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数字学习和数字教育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所有时间片段都有助于文化的产生和传播。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向高水平的持续发展,而且不断推进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改造,从而实现历史进步。人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涵。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社会变革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阶梯,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是否支持和参与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人们的支持和参与程度决定了历史格局或历史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推动社会变革的形式、手段和方式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人们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新的形式和内涵。互联网的空前发展为人们的政治参与创造了条件。每个网民都可以随时随地监督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互联网不仅可以聚集数亿人的力量,还可以加速政治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舆论与动员由互联网形成的普罗大众不仅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其改变社会的能力,而且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扮演着倍增器的角色。以政权更迭为例,有三条基本路径:一是外部力量推动一国实现政权更迭;第二,全国发生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推翻旧政权和旧制度的革命运动;第三,政治上层阶级和精英积极适应社会呼声,自发进行行政改革和制度创新。比较信息革命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我们会发现,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上述三种政权更迭路径产生了重要影响,信息技术在一些国家所谓的非暴力“颜色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国际发展步伐的加快,互联网在资本主义阵营到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演变”战略中也显示出重要的政治影响力。今天,政治力量之间斗争的方式和结果越来越依赖于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这是信息媒体对政治模式的塑造作用[13]。质言之认为,信息技术为普通民众参与政治变革提供了技术、社会和组织条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降低了其应用门槛,数亿人日益成为网民,为人们参与社会变革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新兴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以不同的方式改变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如果人们认识到信息代表权利和权力,那么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将大大增强个人的权利和权力。网络可以为每一位网民提供一个政治参与的论坛和平台。互联网不仅增强了个人的社会存在感,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自组织能力。互联网打破了国家对信息的垄断,从而为数字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可能。个人不再是政府的“最后晚餐”。他们可以组成自己的集体。数字公民社会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政治结果。它为公民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公共空间[14]。互联网的这种自组织能力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将数亿人组织起来,他们才能在社会变革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极其便利的联系方式。全球社交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显示了网络强大的自组织和社会动员能力。从本质上讲,

的社会变革不仅包括政治制度或政权组织的变革和更新,还包括一个国家法律、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动态完善过程,社会变革不仅包括激进和剧烈的变革,也包括渐进和温和的改革过程。网络问政是互联网普及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进步现象。作为表达和聚合公共利益的有效渠道,互联网将更加安全、方便和高效通过网络平台,人们能够高效地行使和实现批评和监督政府的权利[15]。人民获得了当家作主的直接有效途径。互联网对政府监管有效性的实现,实质上就是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权利的实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权力的运行受到网络社会的全面监督和舆论的影响,使政治运行更加透明和民主。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一些过去长期存在或政府刚刚出台的不合理的制度、法律法规,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成为网络舆情的焦点。当网络舆情持续关注所产生的压力传递到政治权力系统时,必然会引起政治决策系统对政治决策过程和政治问题的审视,从而可能修改和完善原有的政治决策和政治问题。在反腐败斗争中,“网络反腐”也成为全球信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新现象。实质上,所谓电子民主、数字民主和蒂凡尼早餐是指人们分享过去少数人所代表或享有的权力,从而实现个人参与社会和政治变革。总之,与以往相比,信息时代的人们获得了新的生产力、新的政治权利和权力、新的道德生活和精神生活。信息文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新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社会发展进程和发展成果。随着信息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必将获得更加真实和巩固的历史主体地位,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将获得更加实质性的条件。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深入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总的来说,互联网信息事业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它应该而且能够率先实践新的发展观[16]。建设和发展信息文明,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是丰富和拓展人民解放军道路的新途径,新领域。信息文明的发展对促进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实现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信息文明是一种新的动力、新的阵地、新的领域。自觉探索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措施,值得全社会的努力和期待。

[1]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2]王伟光。人类思想史上的新历史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2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15。

,[4]。互联网+:未来的无限空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5]国家信息中心。2017年全球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EB/OL]。2018年5月10日。Http://Stanford University[6]阿里研究院。数字经济系列报道之一:数字经济2.0[EB/OL]。2018年5月10日。Http://www.aliresearch.com/Blog/Article/detail/id/21213.html.

[7]夏洛克?潘叔明。《现代技术革命与劳动方式改革哲学研究》,1985(7):20-26。布尔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3

[9]尼克史蒂文森。理解媒体文化[M]。王文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

[10]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0.

[11]孙伟平。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419.

[12]周兵。互联网已成为推动“颜色革命”发展的重要平台。政工学刊,2016(8):85.

[13]肖峰。信息技术哲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208.

[14]郑永年。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和社会[M]邱道隆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138-139.

[15]康西兴。网络政治:本质、意义和实现途径[J]。廉洁政府文化研究,2010(2):39-43.

[16]。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篇(4)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77-02

1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在教育教学中,历史之所以能够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因为它浓缩了我国几千年的发展文明和历史记录,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涉及了古往今来的政治史、经济史、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内容。通过历史研究学习,人们可以了解朝代更迭的发展轨迹、文化艺术的传播过程等很多精神财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历史课程自身的知识点其实非常有研究价值意义,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和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特别是现在很多高中历史课程还延续过去的板书授课方式,一切还以升学为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在讲台上对着课本解读,然后在黑板上摘出知识要点罗列在上面;而学生也只需要在下面对照着抄录,在课后死记硬背,考出好的成绩以应付升学考试。单一的文字板书加上枯燥的语言讲解,使得学生很容易感觉到无趣。即使有一些教师能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也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其传授形式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这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趣味性,同时也与教学出发点相背离。

2 高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思路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并对历史学科产生积极浓厚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是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经过上面的简要研究分析,可以联想到当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借助于这一现代化技术,将其与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融合起来,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新时期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下面简要分析一下二者相融合的新思路。

2.1 借助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历史教学并不排除现代化手段的应用,由于多媒体的出现弥补了过去单纯靠教师在黑板上、口头上传授知识的弊端,通过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向学生讲授了历史课程的知识要点。它以计算机为中心,将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强大的人机交互性。教辅人员可以通过多媒体编写出很多视频、课件供学生学习使用。特别是在涉及某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时,可以制作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视频,将该人物的生平简介、历史故事结合在一起向学生讲解,让历史人物在现代“活”起来,使得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将知识深入到脑海当中。历史与生活密不可分,最典型的就是当前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充斥荧屏。在讲述某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也可以观看相应的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借助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讲述《西安事变》这一节内容时,先为学生播放《松花江上》,目的是给学生酝酿东北沦陷导致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痛情绪,达到提醒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居委思安不忘历史的教训的情感目标;然后再安排学生观看由古月、孙飞虎、王铁成等人主演的《西安事变》,这部影片将历史的本来面目和西安事变的全貌呈现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电影片段可以使得学生如身临其境,有音乐能够让学生感到振奋警醒,有图片则会让学生记忆犹新,多媒体手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表现得更加游刃有余,为高中历史课堂带来更多的色彩和趣味。

2.2 借助互联网,发挥信息无限性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使得原本庞大遥远的世界瞬间缩小,各种信息资讯瞬时就能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互联网就像一个充满各种元素的宝库。在互联网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类历史影像资料、讲义、课件等材料,让学生真正从浩瀚的互联网资源中汲取营养。而正是要借助于互联网的信息无限性,让全世界优秀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为我所用。这不仅是互联网时代所能带给高中历史教学最快速、高效和方便的最大特色,也是高中历史课堂迈入信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步。

以火烧圆明园为例,圆明园素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在英法联军的践踏之下变为废墟,很多珍贵的文物散落于世界各地。讲述这一课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国外的历史博物馆,在其中找到我国丢失的历史文物的图片、简介等信息,而不是只限于课本上单一的文字图片介绍,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更深层次上让学生搜集调查圆明园被烧毁的原因所在,让这样的历史警醒长记学生心间。而在讲解世界史的课程当中,更加需要借助互联网的搜索,将涉及的世界发展史整合起来制作成课件、视频供学生了解、学习,借此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使得历史教学工作更加系统全面、更加现代化。

2.3 多媒体与互联网结合在课堂作业中的应用

互联网的信息搜索和资源无限性给学生搜集历史资料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而多媒体丰富的教学手段,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教师的工作就在于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求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适当地给予帮助。在日常的历史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可以借助这两样手段布置与传统课堂摘、抄、写不一样的历史作业,鼓励学生积极使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历史资料,并借助于多媒体的制作手段,将其制作成诸如课件、视频、报告等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使得学生在搜集历史资料的同时也锻炼多媒体的使用、制作能力。

很多学校所实施的开放性的历史作业已经卓见成效,这种新型历史作业方式更为灵活变通,能使学生的思维拓展到课堂知识点以外的范畴中去,从而提高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对各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风貌重新认识和思考的热情。

3 结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爱国、做人、明事理,很好地体现出历史教学的德育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历史教学工作不落后、不落伍,历史教师就必须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最新的信息技术来拓宽和完善历史教学工作。只有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地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进行改造、创新,同时结合当前最新的教学理念,才能为历史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不断地推进高中历史教学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倩.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创造无穷教学价值[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87-88.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篇(5)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医疗信息化 数字化 智能化 精确化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病患信息管理、远程医疗、医疗物品管理等医疗信息化诸多领域, 可以促进医疗事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精确化方向发展。本文将对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同时对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对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1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意义

1.1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发展现状

物联网技术是20世纪末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引领了继计算机技术革命、互联网技术革命、移动通信网技术革命后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物联网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与互联网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互联网对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控制、监控和管理等过程。目前,信息传感设备种类多样,主要包括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器、射频识别器等,借助于各类信息传感设备,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各领域各行业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全面实现医疗卫生改革、促进医疗信息化的大浪潮下,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广泛应用于医疗信息化领域,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显著提高了医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2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信息化中的重要意义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信息化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将医疗过程数字化,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过程中,可以更方便的获取病患信息、远程医疗信息,并加以存储,以供快速的调阅识别;其二,使医疗过程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过程中,可以实现网络对医疗相关物质的自动定位、监控、识别和管理等工作,使医疗过程更加智能化;其三,使医疗过程精确化,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定的程序对医疗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减少因人为不可测因素带来的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过程的精确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具体应用

2.1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院管理工作

目前,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工作中,使医疗工作更加智能化,显著提升了医疗工作的效率。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将RFID技术应用于病人信息识别过程中,医院可以将病人的个人医疗信息储存于RFID设备中,在医疗过程中,通过扫描RFID设备,医护人员可以快速获取病人的医疗信息,并及时采取合理的救助措施;其二,将RFID技术应用于移动护理过程中,通过RFID设备,医护人员可以实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控,实现远程动态控制,有利于医患人员及时发现患者身体的异常情况并立即进行救助;其三,将RFID技术应用于医疗检验工作中,在医疗检验过程中,可以给患者配发相应的RFID设备,实现自动化管理,避免错拿错放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检验工作的效率。

2.2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远程监控工作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压力。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远程监控工作中,可以有效缓解医疗供需矛盾,提高针对老龄化人群的医疗工作的效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化人群的日常监护、慢性疾病监护等需要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导致医患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我国的稳定和谐发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远程监控工作中,可以通过各种传感设备,将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录入互联网系统,互联网系统可以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自动分析、整合,及时监测到老龄化人群的不适并提醒医疗人员积极救助。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远程监控工作中,一方面可以缓解医疗供需矛盾,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恶性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水平。

2.3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物品管理

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管理难度极大,是医疗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难题之一。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物质管理过程中,可以实现互联网对医疗物质的自动识别、定位、监控和管理等过程,提高医疗物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物联网技术在医疗物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物质防伪过程中,在医疗物资的包装上粘贴智能的附加标签,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医疗物质信息的自动识别、医疗物质流通环节的自动监控,有效防止假冒伪劣的医疗物质进入医疗系统;其二,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物质协调管理工作中,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医疗物质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医疗物质的协调管理。

3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信息化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信息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中的物联网技术并不完全成熟,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其一,没有建立完善的医疗信息化物联网标准体系,没有对医疗信息化中的物联网技术结构和内容进行规范管理;其二,远程监控和移动护理需要建立在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上,但目前我国电子病历系统水平参差不齐,对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带来困难;其三,没有建立完善的隐私保护体系,网络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隐私问题。患者的医疗隐私保护体系与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信息中的有机结合,尚待完成。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中,可以显著提升医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全面提升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水平。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应用前景,我们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将新的物联网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医疗信息化过程中,解决物联网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篇(6)

“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可从以下方面实施。

首先,将以众筹的方式实现文物的修复。以文物建筑传统村落为例,一般而言,传统村落的修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互联网众筹的方式不仅能够缓解修缮的资金压力,而且聚集了金融、文化、政策、农业、保护、建筑、生态和互联网等多领域的专家,还可以吸引一批驻村创客。他们作为村落的“股东”,积极参与各项专家测绘、设计研发、村民培训等一系列行动,并通过社交网络将其宣传出去,让古村落焕发出新生机。

其次,博物馆的数字化。毫无疑问,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文物的场所,而数字博物馆则是互联网与传统博物馆的“联姻”,是博物馆职能的延伸和拓展。将文物“搬”入数字博物馆,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人流压力,避免观赏引起的文物磨损,而且能通过与古建筑、文物藏品亲密交互为游客带来比参观实物更丰富有趣的观赏体验。在数字博物馆中,文物可以通过标签来向参观者“自我介绍”。越来越多的实体展馆、展厅利用数字技术为文物制作了属于它们自己的二维码标识。只要用手机轻轻一扫二维码标签,文物的历史变迁和相关知识就会显示在手机里。有了这位“数字讲解员”,参观者不仅不再需要导游现场解说,而且还可以把文物的历史故事带回家慢慢欣赏和分享。

最后,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推广和宣传。要使文物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不能仅靠传统说教。例如,在视频网站获百万点击量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引导观念的成功范例。通过观看纪录片,观众认识了文物修复师这个群体,也对文物有了更多直接、感性的认知,而这无疑会在更大程度上让更多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更多人对文物感兴趣,文物保护的前景将会更加光明。此外,《经济》杂志《地平线》系列报道中,对文物修复师的深入访谈经过经济网和官方微信的传播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互联网”并非简单叠加

可以看出,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科技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文物保护的管理运营、公众服务、陈列展示、藏品保管、安全保卫等工作都因为网络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数字敦煌、数字颐和园等资源库,还是通过文物的三维数据扫描和结构分析等建立的文物信息采集大数据;无论是网上数字博物馆的建立,还是博物馆微博、APP、微信公众号等的创建;无论是网上预约订票系统,还是物联网框架下从藏品保存环境到观众参观的动态监测等,都是博物馆紧密联系社会,不断走向大众,满足观众需求的举措。

但是“互联网+”的展示思路,并不仅仅意味着拍一部陈列展览的宣传片或者开启一个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而是让博物馆通过科技支撑更好地开启社会服务的技术路径。因此,与其说是“互联网+博物馆”不如说是“博物馆+互联网”,或者是将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融入博物馆的各个岗位。

具体该如何实施?国家文物局科技司的李娟向《经济》记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是网络化。基层博物馆尤其是市县级博物馆,首先应做好博物馆及其相关内容的网络化,应该有自己的网站或者APP等对外宣传平台,让观众在网络上能看到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对外开放时间等基本信息和博物馆开展的各项活动。综合性博物馆应该承担起展示当地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祠堂的作用,将市(县)域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博管理机构、当地优秀历史文化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情况告知受众。

其次是数字化。中大型博物馆,省、市级博物馆或者专题类博物馆,应该做好博物馆管理、建筑、陈列、藏品的数字化工作。在藏品管理方面,可以在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建设和可移动文物普查电子数据基础上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藏品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博物馆陈列展示方面,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关注、二维码语音导览、文物三维数字展示、AR全景虚拟展示等方式,达到陈列展览趣味性与科技性的结合。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壁画、帝王陵墓等专题类博物馆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原貌进行图像、视频、音频等数字化复原展示。李娟表示,她在参观部分博物馆时发现,二维码扫描的语音导览方式多为年轻人所青睐,但有的博物馆与公司合作设计的二维码,扫描之后却是设计公司的公众号而非博物馆的公众号,这就没有起到长期宣传博物馆的效果。

最后是智能化。省级博物馆或者有条件的博物馆,应该在已有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技术,利用二维码、RFID、GPS、GIS技术等科技手段,实现博物馆库房与展厅、博物馆观众与工作人员、人与物之间的智能化管理,构建智慧博物馆体系。如由秦始皇陵博物院牵头实施的“博物馆公共安全管理与服务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是目前国家科技惠民计划中唯一一个支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项目,它将通过网络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视频采集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库技术、大数据聚合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混合定位技术等技术与服务的应用,搭建陕西智慧文博云平台,研发出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子系统、文物本体监测子系统、文物及资产管理子系统、人员行为管理子系统、观众导览服务子系统于一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综合应用系统。

打开新思路

“互联网+”不仅可以应用在博物馆,更能以小见大,将其作用发挥在更广阔的领域。全国首家“互联网+智慧景区”龙门石窟就是一例。

龙门石窟是我国首家推行“互联网+”的旅游景区,从购票到检票、参观,景区各项旅游服务都实现了网上网下互动。《经济》记者电话采访了龙门石窟的景区工作人员王栋,他介绍道,2016年是龙门景区与“互联网+”牵手后迎来的第一个年头,景点运作至今,口碑良好。“在各个洞窟景点前,游客不仅可以通过手机享受优质的导游讲解服务,还可以在手机上查看3D图像,洞窟内的角角落落尽收眼底,给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听旅游盛宴。”王栋表示,用手机扫一下景区中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很多历史故事,既不需要让游客挤在导游四周,也让景区免受了嘈杂之苦。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篇(7)

中图分类号: R857.3文献标识码: A

上个世纪,人类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航空、原子能等高技术领域和高技术产业,其中对经济和社会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影响持续时间最长的,是电子信息技术。它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运行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纵观人类的历史,所谓的“信息”,自古就有。从古至今,“信息”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一)人类语言的产生及发展

由于人类有了语言信息的交流,有助于人类思想情感的交流,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二)文字和印刷术的发明

公元前21世纪产生象形文字。继而向表音和表意方向发展。印尉术的发明使文字的作用扩大,使文字信息超越时空限制得以,并且难以损耗。

(三)电子通讯的发明

1844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并且用于长途通信成功。继之,贝尔发明电话机,马克尼、波波夫等人发明无线电,现今又有微波通信、激光通信、电报、广播、电视、传真和卫星通信相继问世,使信息开发利用趋向全球化、多样化、综合化。

(四)电脑的发明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电脑问世。五十年代末,第一代电子管电脑应用于军事科研过程的信息处理;六十年代中期第二代晶体管电脑向民用企业转移,六十年代末,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接踵而至。至此,人类奔向信息时代的序幕业已揭开。

(五)互联网络的发明

前四个阶段都只有局部意义,影响也有限.六十年代末在美国出现了第一个用于军事目的计算机网络。九十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扩大。只在这一阶段,才把电信、电话、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络连接起来。目前为止,几乎每个国家都与国际互联网有联接,从电子邮件到互联网的全部功能。信息技术在这一阶段的飞速发展开始深刻地影响着全世界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影响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就传统的工业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在以下几个层面推动着企业升级:

1、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统一整合调配企业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实现整体优化。

2、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或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实现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成品率。

3、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设计技术可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4、将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的机械、仪表产品中,促进产品“智能化”、“网络化”,是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方向,这项工作往往被称为“机电一体化”。

5、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进行供销链和客户关系管理,促使企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的升级,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方式的影响

1、教育投资的重心将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工业社会中,教育以消耗物质资源如校舍、桌椅、粉笔等维持,因此教育投资的重心主要是物质资源的投入。而信息化社会,由于信息具有无损使用、无损分享、不可分削、公平性等特点,使其将取代自然资源、资金、人力等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投资的重心也将转变为信息的开发上,教育的投资由过去重在物质条件的扩充转向信息资源的开发也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

2、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将为多样化的网络授课取代。“班级授课”制这种曾大大提高过教育效率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被信息技术打破,互联网络应用于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师生关系,使异地授课、网上学习成为可能。利用互联网可以十分便捷的得到世界各地的教育资料,实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无法进入学校读书的人获得必要知识成为可能;学生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网络计算机终端设备便可上网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奠定了基础。

3、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功能的优势,通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多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信息技术对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的影响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篇(8)

一、物联网的社会生成与发展

现代经济的发展开始要求将计算技术拓展到整个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系统的整合统一。普适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是人们摆脱计算设备对人类活动的束缚,将互联网推广到物理世界的初步尝试。Ubiquitous来源于希腊语,被解释和翻译为“普遍存在的、无所不在的”。1991年,美国施乐公司帕克研究中心(PaloAltoResearchCenter)的首席技术专家MarkWeiser在ScientificAmeri-can上发表的论文TheComputerforthe21stCen-tury中第一次提出了普适计算的概念,他描绘了一个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信息源的世界,一个包含成千上万个互联嵌入式系统的大型分布式网络将包围在用户周围,以满足他们对信息、通信、导航及娱乐的需要。1999年欧洲研究团体ISTAG(Informa-tionSocietyTechnologiesAdvisoryGroup)提出了环境智能AmI(AmbientIntelligence)的概念,这是个跟普适计算类似的概念。1999年IBM也提出普适计算(IBM称之为pervasivecompu-ting)的概念,即为无所不在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式。跟Weiser一样,IBM也特别强调计算资源普存于环境当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普适计算的目的是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环境和场景中广泛部署微型化且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普适设备,并与已有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移动、无缝、透明和泛在的计算支持和服务。普适计算强调“以人为本”的计算思想,它主张计算应该迎合人的习惯,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去,让人们注意力的中心回归到要完成的任务本身。在普适计算环境下,计算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像空气、水电一样的生活必需品,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无妨碍地获得计算和信息服务。Weiser指出,“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是那些从人们注意力中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致与生活难以区分。”物联网是迈向普适计算的第一步,在普适计算环境中,用户所面对的将是一个单一的世界———物联化的世界。这种智能化和泛在化的物联网络将打破传统物理世界和信息系统的界限,将数据变成及时而有用的信息,让用户充分享用虚拟和现实世界的各种资源。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Kevin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了物联网这一概念。为了构造一个实现便于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ofthings”,Ash-ton和他的合作伙伴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ITU互联网报告:物联网》。ITU认为,世界上所有物体都可以通过网络主动进行“交流”,无需人的干预。在相关协议的支持下,物联网可以借助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追踪、监控以及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由此可以看出,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9年欧盟发表了InternetofThings:anactionplanforEurope,描述了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物联网发展和管理设想,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在普适计算的概念框架下,“无处不在”是标,是一种现象,一种愿景。而人类的生活习惯,人类对可用性、易用性的追求是根本的驱动力。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更大程度的舒适、强大、知识和自由的这种本能已经成为技术革新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工具的本原即是人的身体特别是人的手。德国技术哲学家E.卡普认为工具的本质即是人的肢体器官的投影,明确提出“器官投影”说。在卡普看来,从简单工具到复杂机器,人类所发明的一切技术活动手段都是人体器官向外界投影而形成的结构。对技术本身而言,其丰富性也正在于它与人类能力的关联上。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技术被看做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折射出技术与人的发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近现代许多技术,从结构和功能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器官延伸”,然而在技术工具的操作以及使用上,仍然是根据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特征而设计的。现代工具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人的自然能力在质上的扩张,这仍然是人类对自然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生理及心智限制超越的渴望和追求。现代的工程心理学研究强调“人—机”系统中人的条件要和技术相协调,从而把劳动条件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工作能力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技术靠近人、满足人、为人服务,这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明显的趋势,也是它区别于以往类型的技术进步的显著特征。人对技术发展的介入,实际上是人的价值和目标的选择,而这些有时并不取决于具体技术自身所具有的特质和功能,即使这些技术特质和功能在效益上可能优于同类的以往的技术。从手工技术到近代机械机器技术,再到今天“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物联网技术,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生理器官的全面延伸,尤其是人性中理性、智慧、创造性的全面张扬。所以,技术发展的本质还在于它能使人的体力尤其是智能不断提升,人性得到张扬,这与人类所追求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一致。由此看来,技术作为人类生命进化的延伸的实质意义并未改变,技术“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物联网技术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超越现实、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手段,而且它本身也构成了这种超越和实现活动的基本形式与内容。人类信任自己的理智,物品的自动化、机械化是人类理智投射到物品上的反映。人类希望无生命的物体和不确定的世界都能具有人的理性,这样,我们便可以不再恐惧于世界的不确定性,将一切掌控于自己的理性之中。物联网可以使整个地球变成一个立体的信息系统,你控制了各种信息和物体,便也控制了自己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联化的网络中,每个物体或商品移动到了什么地方,家中的电器将要处于怎样的工作状态,孩子在学校里正在上课的内容以及是否下课放学等,生活中所有的不确定因素,所有无法同时看见和顾及的事情,在物联网时代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互联网中计算机等设备是被动的,不能自主与环境进行互动,其智能性来自于操作者的直接干预。物联网直接联通的是嵌入物的各种传感设备、感应设备,能主动感觉环境、输出信息、接受指令并响应指令,在高级状态中甚至能自主地从环境中获取行动所需的能量。由于物联网增设了“物”的维度和“真”的依托,可现实地支配物质载体,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从时间上看,物联网对物的接入是即时、动态和连续的;从空间上看,物联网的接入物能广布在整个物理空间中。任何合法用户都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计算机资源和服务进行低成本地访问,实现所谓“A7”①服务。物联网能有效地支持诸如云计算、注意力经济、个性化服务等多种新型的计算模式,这种智能型的服务模式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创造出新的应用领域,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所谓的“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物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塑造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篇(9)

江苏省无锡市是“感知中国”的一个中心,是当今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桥头堡”,而笔者所在学校是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有信息技术、机器人、物联网等多个社团活动经验,并在各类相关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故被推荐为无锡市物联网实验器材试点学校。在无锡市教科院和电教馆的指导下,学校认真参照指导纲要有关精神,在六年级中开设以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6年级教材为主的物联网基础知识课程,并积极参与相关研讨工作,参与公开示范课的录制工作,积极反馈教材与相关实验器材的意见与建议。由于内容新颖独特,贴近生活,加上有相关教学资源和用具的相配套,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取得良好成效。

二、物联网教学进课堂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2014版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6年级教材的主要内容从信息感知、信息传输和智能应用三大方面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启蒙,主体是传感技术的生活应用,体验运用物联网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为以后初中进一步学习物联网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1.“物联网技术”的加入扩大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

物联网技术加入信息技术课程,使“信息技术课”基本摆脱了“计算机课”或者“电脑课”的标签,提高了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全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2.“物联网技术”的加入凸显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物联网技术这部分内容更全面地诠释了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一大组成部分的属性,要求在实验器材和相关应用平台的支持下开展体验性实践,学会研究、分析和分享的基本方法,评价身边的物联网技术系统的应用特点及其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并尝试设计富有创意的物联网应用方案。

3.“物联网技术”的加入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方向的重大尝试

信息技术课到底什么,业界一直在争论不休,其内容也不断变化。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需要与时俱进。苏教版教材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以软件操作工具学习为主的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程的转变,历次改版后,加入了机器人课程、Scratch软件学习等新内容,并大力支持国产软件。这次在较短的时间内编写出小学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更加贴近信息技术前沿和生活实际,是一次大胆实践与尝试,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物联网教学进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

1.物联网技术是什么

笔者并不认同物联网技术是一门新的技术,其基础还是互联网技术,核心是传感技术,我国定义“物联网”这一概念是为了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话语权,并制定推广相应标准,提高我国知识产权的地位,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所以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必要过分注重定义“物联网”这一概念,也不要过多涉及技术类的名词术语与相关原理,应更多地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并尝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联网典型智能应用,体验物联网系统的特点。

2.物联网技术能干什么和怎么干

物联网教材的主要内容是熟悉几种常见传感器和电子标签并了解其应用,通过对生活中的典型智能应用的开发与分析,以及对实验器材的体验性实践,观察、思考、尝试、探究,使学生逐步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相关知识,加深对信息感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执教者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运用好教材配套的辅助教学光盘,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典型的物联网智能应用事例,提倡实物演示,避免传统的大段讲解。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比特实验室”推出的与教材相配套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实际操作感知相关传感技术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探究实验,学会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寓教于乐,学以致用,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3.物联网技术实际效果的评价

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是数字化、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系统化,物联网技术正是综合了以上发展趋势,在计算机、通信和自动控制三个领域相互联系、不断发展、集成应用,使整个社会普遍实现了自动化,并被广泛应用于从政府办公到企业运作再到家庭、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与传统方式的对比,以实际效果分析和评价身边的物联网系统的应用特点及其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并尝试设计富有创意的物联网应用方案。

四、物联网教学进课堂的教学策略

尽管物联网教学进课堂在江苏省已经落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作为一种尝试,这只是个开始,并不代表着完全进入了正轨。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同行的交流,对物联网教学进课堂提出了初步意见。

物联网教学进课堂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于地区和学校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学校缺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经费和师资投入,特别是物联网相关教学内容需要大量的实物和实验器材购置,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课堂教学只能变成干巴巴的说教,失去了此课程模块开设的意义。所以上级领导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和落实课程计划和配套器材标准,解决物联网技术真正走入课堂的器材投入问题。

物联网教学进课堂也必须要有相关的师资支持。当前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相对不足,而物联网技术的加入,使其缺少专业教师的问题更加突出。所以在不能增加编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从综合实践或科学学科方面引进师资,加强专业指导培训,以解燃眉之急。无锡市通德桥小学成功地展示的一堂物联网公开课,其执教者也是一名科学教师,该教师很好地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体现严谨、善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对温度传感技术这一应用进行了广泛的对比研究,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篇(10)

文化产业是我国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产业。传统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十二五”期间,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新产业构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激发了新一轮传统行业的改革。其中,利用高科技技术(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增强现实等)搭建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更是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创新热潮。具有浓厚历史色彩的古建筑及历史文化在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带动下,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一、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

“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形式在“互联网”而核心在“+”,这一概念与传统行业信息化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行业信息化主要应用类似于互联网技术,如网站、管理系统对于传统行业的辅助,并没有改变行业业态,只是一个量的过程,可以称之为“互联网化”。而“互联网+”这一概念更多地关注利用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譬如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对于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是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行业的业态。

“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是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而文化信息化、产业化的进程却起步较晚,造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渐渐式微。反观欧美、日本其文化产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大量的软文化输出影响了世界上的大量人群。新的时代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刻,我国的传统文化行业应当顺势而起,在新一轮的文化产业变革中,结合全新的技术构建新的行业业态,强强联合实现“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新局面。

在传统博物馆事业发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与观众体验,其具有以下特点:1.大众性传统文化教育一般6-8周时间,以博物馆为地点开始展开。2.传统文化从业人员通常也参与博物馆展览的设计研究中。3.博物馆是各省市各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窗口。综上所述,想要实现“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互联网+博物馆体验模式”。

二、传统博物馆体验模式痛点问题

我国传统的博物馆体验模式通常有游客自由游览、讲解员率领游览两种模式。个人观众通常以自由游览的方式进行体验,而团体观众通常以讲解员率领的方式进行体验。比较而言,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自由游览的优势在于时间自由,没有固定模式,观众的自主性高;劣势在于由于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引,观众可能会遗漏部分有历史意义的细节。讲解员率领游览的优势在于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引导,观众代入感强,能够强烈体验到博物馆文化、历史、人文的影响;劣势在于时间固定,路线固定,观众自主性较差。

以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为例,采用自由游览的体验模式,能够感性地感受到博物馆中的历史文化氛围,照壁、状元桥、泮池、棂星门、大成门等建筑映入眼帘,无论是大成殿内供奉的孔子塑像,亦或是正殿前的月台,都给人庄严神圣的感觉。然而,自由游览由于没有专业人士的引导,观众很有可能错过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丰富悠久的历史及馆内常设的基本陈列展览。

总结起来,在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旅游服罩校这两种传统体验模式都存在体验模式僵化、体验方式单一、人员构成复杂、创新能力有限这四类问题。其根本在于传统体验模式在博物馆从业人员的思维中已形成固定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固有的参观体验模式,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涌起,必将被逐渐更新。只有将传统博物馆体验模式与全新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崭新的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文化发展业态。同时以技术带动生产力,将观众体验模式与文化产业的其他方面进行链接,齐头并进才能够有效地改善体验模式,吸引更多人群,加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最终带动地区文化经济建设。

考虑到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传统体验模式的情况,我们急需一种结合新技术的全新体验模式。这种体验模式应是灵活的、多样的、新奇的、管理便捷的,“互联网+游客体验模式”恰好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三、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

“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是一种结合了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全新博物馆游客体验模式。基于“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就是应用上述四种技术打造一个全新的博物馆信息平台,利用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大大改善观众的参观游览体验。

具体来讲“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有如下几个部分构成: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区别于传统的人员监管,将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全部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实现无纸化办公。同时,将各种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以信息化的形式进行(如微信平台、公众号和订阅号、OA系统等)。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以摄像头、监视器为主要监管手段,精简管理人员,让游客能够更直接、更多地关注了解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文化底蕴。

(二)物联网自动讲解平台:应用物联网技术彻底解决自由游览的盲目性问题和讲解员率领游览的局限性。我们为每位游客配备无线ZigBee耳机,在每个需要游客进行浏览的细节处放置无线ZigBee触发器。一旦游客进入到特定的触发范围,耳机就能接收到特定的由最为专业的博物馆人员录制的语音讲解。

(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体验平台:在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特定场景,将古老神圣古建筑群运用先进的“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更直观、更精准地展现给万千观众。例如,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孔子像或状元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让游客自发地利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对于特定场景进行捕捉,同时补充相关细节(比如在孔子像边上附加一个虚拟孔子,作为整个讲解的主讲人等),让观众穿越时空体验传统文化之经典。此外,还可将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古建筑最具特色的屋脊神兽、黄瓦庑殿顶、金玄子彩绘等传统古建特色,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使用VR眼镜让游客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感知观察,了解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古建筑的精髓所在,进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上三个平台作为基于“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的核心构架,能够有效地支撑起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的博物馆建设方案,同时解决了传统博物馆观众体验模式的几大痛点。利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解决文化产业问题,符合我国对于文化产业多元化、信息化、广泛化的发展方针,同时又能实实在在地推进传统文化建设,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促进地区文化发展。

四、结语

本文对于传统博物馆行业中的博物馆观众体验模式进行了研究,以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为例。针对于传统体验模式的痛点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利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全新体验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观众的博物馆体验。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基于该体验模式做更进一步的传统文化产业信息化、科技化的研究与运用。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公共服务的科技含量,提高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服务社会的整体水平,使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成为吉林市儒家文化的传承基地。

参考文献:

[1]傅琳雅.“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及发展趋势[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306-309.

[2]王艳秀.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6(03):185-188.

[3]黄锦宗,陈少峰.互联网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63-68.

[4]黄芙蓉.“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模式创新[J].统计与决策.2015(24):158-161.

上一篇: 工程造价措施 下一篇: 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