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矿采矿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26 09:10:38

稀土矿采矿方法

稀土矿采矿方法篇(1)

素有“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美誉的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离子型稀土资源,对于保护环境,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发展,江西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和应用技术研发取得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在江西稀土行业发展中仍存在非法开采、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严重、出口秩序较为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江西要进一步提高对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稀土资源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稀土行业管理,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江西离子型稀土资源的开发现状

世界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巴西、加拿大,印度等国稀土资源也很丰富。中国稀土资源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床类型齐全、分布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目前,地质科学工作者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但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和山东微山等地,形成北、南、西、东的分布格局,并且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稀土按资源类型大致可以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两类,其中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中重稀土资源,非常珍稀宝贵,是西方国家最想得到的稀土资源。离子型稀土矿系含稀土的花岗岩或火山岩经多年风化而形成,矿体覆盖浅,矿石较松散,颗粒很细。在矿石中的稀土元素80%~90%呈离子状态吸附在高岭土、埃洛石和水云母等粘土矿物上;吸附在粘土矿物上的稀土阳离子不溶于水或乙醇,但在强电解质(如NaCl,(NH4)2SO4,NH4Cl,NH4Ac等)溶液中能发生离子交换并进入溶液和具有可逆反应。20世纪60年代末期,首先在江西省龙南足洞发现离子吸附重稀土矿及寻乌河岭离子吸附稀土矿后,相继在我国南方的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七省100余县均有发现。南方七省共计探明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160万吨(REO),评价预测E级储量约为642万吨(REO),合计资源总储量约为800万吨,稀土远景储量5000万吨,其中江西中重型离子稀土保有储量达230万吨,远景储量达940万吨,储量居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稀土大省。

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江西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开采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离子型稀土矿最早实现工业化开采的省份。1970―1999年江西离子型稀土矿基本采用池浸生产技术生产,资源利用率只有26%左右,2000―2003年池浸和原地浸矿生产各占50%,原地浸矿生产资源利用率70%,2004―2008年生产主要采用堆浸和原地浸矿技术生产,浸矿资源利用率可达75%。目前,江西稀土矿开采规模能力已超过1万吨/年,占全国离子矿产量的60%~70%;投资开采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全部为民营资本,生产经营主体均为个体采矿业主。整体生产规模能力超过1000t(REO),单个矿规模生产能力差异很大,原地浸矿规模能力一般在年产100t―500t(REO)之间,池浸矿规模能力一般在年产10t―100t(REO)之间。原地浸矿开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了较大的发展,龙南县全部应用,寻乌、定南等县也正在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只有少数矿山仍采用池浸或堆浸。

二、江西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稀土产业集中度低

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赣州地区大大小小的稀土矿达4000家,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龙头企业不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2001年以前,离子型稀土矿分离企业主要以江苏为主体,其次为广东,但近三年离子型稀土矿的分离企业在江西、广东得到迅速扩张。尤其是江西离子型稀土矿的分离企业,其在2005―2006年间迅速扩张,由原来只占江苏分离能力的1/3左右,到2006年上半年一跃超过江苏。然而在小集团利益的驱动下,江西稀土矿山开采较为混乱(仅非法矿点就超过3000多个),矿点分布不够合理,采矿许可证发放不规范,集体、个体矿点乱采滥挖现象仍存在,资源利用程度较低;稀土企业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问题突出,效益低下。江西稀土行业这种“小、散、乱、差”现象已成痼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和市场混乱,而且破坏了稀土产地的环境。

2、稀土矿产资源浪费严重

在国际稀土矿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受利益驱使,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江西国营、集体、个人开矿一起上,一些地方稀土矿山生产企业无序开采、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乱采滥挖现象经常出现,导致稀土资源开发秩序混乱。稀土开采“采富弃贫、采易弃难、漏采弃矿压矿”现象严重,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使得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资源消耗过快。例如素有“重稀土之乡”美誉的江西龙南县,据统计,已探明高钇重稀土矿的可开采工业储量仅40000t左右,按年产4500t的规模,80%的利用率计算,也仅有7年的可采资源。由于盲目生产,总量增长过快,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产销严重失衡,而产业内部恶性竞争,使稀土市场供需失衡、稀土价格下滑,稀土矿产地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

3、稀土矿产地环境破坏

江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开采主要采用野外池浸工艺和原地浸矿工艺,离子型稀土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由野外池浸或堆浸工艺产生,主要包括:一是植被破坏。矿床成面状分布,采矿时要砍树除草,然后剥离表层土壤,导致所到之处山体植被破坏,山体大面积荒废,实际上等于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也就改变了当地的生态过程。二是水土流失。江西南方地区离子型稀土一般埋藏在花岗岩风化壳下面,据测算,池浸工艺每开采1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产生2000立方米尾砂和表土剥离物,每年造成12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污染了矿山环境,破坏了矿山生态。同时,池浸产生大量富含硫氨和重金属的污染物,对水源的污染也很大。

4、稀土行业管理薄弱

(1)指令性计划与市场严重脱节。江西稀土行业以国家计划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已实施多年,实践证明效果不佳,因为指令性计划与市场严重脱节,指标下达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从而使“计划外”开采和生产成为一种必然。例如,包括赣州在内,江西南方中重稀土指令性开采计划在1万吨/年,而每年氧化物产量则达到4万至5万吨,每年的稀土指令性生产与实际生产情况相差甚远,使得采矿指标形同虚设。

(2)稀土非法出口和走私行为猖獗。早在l998年,我国就已对稀土产品出口实施配额管理制,随着全球对稀土的需求日益扩大以及国家不断减少出口入册企业数目和出口配额,部分获得配额较多的稀土企业为牟取利益而开始违规倒卖配额。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等的企业大规模在离子型稀土矿资源区投资设厂,在产地大量买入稀土原料和稀有金属,简单加工后便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或储备,从而成功规避了我国的出口配额限制。与此同时,稀土出口走私活动日渐猖獗。据测算,2009年我国稀土走私出境超过2万吨,约占实际出口量的1/3。

三、江西离子型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对策

1、促进稀土行业整合

稀土行业整合既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保护宝贵的稀土资源。目前我国北方稀土已经基本整合,中国最大的稀土企业――内蒙古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包钢稀土)基本控制了北方轻稀土;而南方和江西离子型稀土矿开采较为分散,面临进一步的整合。江西离子型稀土资源整合可采取以下措施。

(1)运用市场力量和行政手段。政府要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引导和激励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自愿、自主参与整合,大力推进稀土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稀土行业兼并重组要坚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兼顾中央、地方和企业利益,妥善处理好不同区域和上下游产业的关系。

(2)运用法律手段。要实现稀土资源开采的长效整合和规制,市场和行政手段固然重要,但还需运用法律这一行之有效的工具。在整治稀土乱局的过程中,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会相当激烈,整合资源的权力部门必须依照相关法律行事。一要明确稀土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既不归资源所在的地方人民政府某个职能部门所有,也不归资源所在区域的人口或持有矿业权证的企业所有,其属于全民所有;二要规定国家拥有稀土资源开采的支配权、管理权、决策权和收益权;三要严格依法惩治非法采矿的违法和犯罪行为。

通过以上措施,江西力争用1―2年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2、整治稀土开发秩序

(1)坚决遏制非法开采稀土行为。一要强化组织及责任分工。成立稀土开采秩序集中检查工作小组,分别由矿管局、林业局、公安局、国土局、水保局、环保局、安监局等单位牵头负责,每个工作小组安排1―2名矿管局业务工作人员、3―4名乡镇干部,分别对1―2个乡镇进行检查。二要加强动态巡查。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各辖区内所有稀土资源的区域和已发现的非法开采稀土矿点的动态巡查力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三要加大打击力度。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根据巡查发现报告的非法开采稀土矿点,视情况采取措施,实行集中整治,坚决制止非法开采。四要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建立“一把手”负责制,确保稀土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对在监管非法开采稀土活动中工作不力、工作措施不到位、为非法开采稀土活动办理任何审批手续或收取相关费用,甚至隐瞒、默许、纵容非法开采稀土行为的,将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2)严格准入门槛、控制采矿证的发放。2010年5月,工信部下发的《关于公开征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意见的通知》,对稀土行业的多项指标划定了门槛。《通知》在生产规模、工艺装备、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监督与管理等多方面都作出了规定。江西要提高稀土行业的准入门槛,严格实行稀土开采总量控制,加强采矿权管理。离子型稀土产区在放证之前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开采规模是否符合国家要求的指标,二是所选择的工艺及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三是环境保护设施是否齐全,严禁无证开采,对无证开采、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者应坚决取缔和重罚。

3、加强稀土生产和出口管理

一方面,江西要按照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有关政策,严格控制稀土开采和生产总量,统筹考虑国内资源和生产、消费以及国际市场情况。另一方面,合理确定年度稀土出口配额总量。完善出口配额分配方式,严惩倒卖稀土出口配额行为;细化稀土产品税号和海关商品编码,并将稀土产品列入法定检验目录;严格海关监管,规范企业申报管理,完善海关检测方法和手段,加强对稀土行业准入后企业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防止变相出口稀土产品。此外,还要坚决打击稀土非法出口和走私行为。对此行为海关会同商务等有关部门要立即开展稀土出口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审单、查验力度,依法严惩伪报、瞒报品名,以及分批次、多口岸以“货样广告品”、“快件”等方式非法出口和走私稀土行为。

4、加强环境保护

江西加强稀土产业环境保护,一要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法》,提高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二要加强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广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率高的原地浸矿新工艺技术和无氨氮冶炼分离、联动萃取分离等先进技术,加快淘汰池浸开采、氨皂化分离等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线;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尾矿资源和稀土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提高稀土资源采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能耗物耗,减少环境污染。

与此同时,江西还要坚决打击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行为。环保部门要开展对稀土开采及冶炼分离企业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未经环评审批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止建设和生产;对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超标排放或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依法责令立即停产,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依法注(吊)销相关证照。

(注:本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可持续发展视阈下江西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策略研究――基于资源整合的视角》(11YJ5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国珍:中国稀土资源开采现状及发展策略[J].四川稀土,2009(3).

[2] 程建忠、车丽萍:中国稀土资源开采现状及发展趋势[J].稀土,2010,31(2).

稀土矿采矿方法篇(2)

通知要求,严厉打击违法勘查开采和超指标开采,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重点稀土产区的监管,继续加大稀土违法勘查开采打击力度,严肃查处无证勘查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清理稀土探矿权采矿权,提高开采准入门槛,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清理并重新审核已颁发的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对列入省级稀土勘查专项规划矿区和经潜力评价确定的成矿远景区内的所有矿业权逐一进行清查;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暂停受理新设稀土探矿权、采矿权申请;原则上禁止现有稀土开采矿山扩大产能;制定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准入制度。要积极深化区域联动机制,建立稀土开发监管长效机制,南方五省区十五市政府要积极深化区域联动机制,认真落实区域联动第二次联席会议通过的五项创新制度,进一步研究完善《稀土矿产开采与运销联合监管方案》;内蒙古包头、四川凉山、山东济宁三市(州)要尽快启动轻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等。要做好稀土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与稀土行业兼并重组的衔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稀土矿采矿方法篇(3)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20-1

0引言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特有的优势资源,该类矿床以黏土矿物吸附稀土离子为特征,稀土元素含量在原岩风化壳中发生次生富集,通常高出原岩2倍至数倍,与稀土元素呈独立矿物的风化壳砂矿床有显著区别。该类型矿床自20世纪60年代在赣南被发现以来,便以稀土配分类型齐全、稀土回收工艺简便而明显优于碱性岩、碳酸岩型等内生稀土矿,成为我国极具优势的宝贵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是近几十年来我国稀土资源开采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我国重点保护的限制性开采矿种。

1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地质特征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主要分布在中酸性花岗岩的风化壳中,少数分布在火山岩和变质岩风化壳中,矿体形态及产状严格受风化壳的控制,随地形起伏而起伏。风化壳平面形态受含矿地质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母岩风化程度的制约。一般是沟谷愈复杂,风化壳平面形态愈复杂,相反则较简单、规整,而沟谷的复杂程度与含矿地质体较大不连续结构面及地形的相对切割深度直接相关,当含矿地质体相对切割较浅时,其风化壳形态较规整分散; 随着相对切割深度的增大,其平面形态愈加复杂。发育完整的风化壳自上而下一般分为腐植层、黏土化层、全风化层、半风化层及微风化层,其中以全风化层厚度最大矿体主要分布在全风化层中上部,常随含矿地质体的不同地貌要素而变化。矿体厚度一般是山头( 顶、梁、脊) > 山腰 > 山脚,在同一地貌类型和地貌单元中,地形平缓处的矿体大多厚于地形变陡的部位,山腰处的矿体厚度常更接近矿床的平均矿体厚度,山头与山脚则往往相应偏厚与偏薄。据赣南数十个矿床统计,矿体厚度一般 3 ~10 m,最厚可达 30 m,矿体平均品位一般为稀土总量( TREO) 0.07% ~0.16% ,稀土浸取量( SREO) 0.05% ~ 0.12% ,浸取率一般介于 55% ~85%,平均浸取率约 70%。矿体平面形态总体上除受含矿地质体沟谷网络特征的制约外,还受含矿层保存类型差异的影响,因而其平面形态一般较风化壳的平面形态更复杂,其规模、形态总是在风化壳平面轮廓之内变化。成矿母岩蚀变类型以硅化不发育为特征,主要蚀变交代作用有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白云母化、黑云母化、高岭石化、萤石化等。其中与重稀土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有白云母化、钠长石化、萤石化和氟碳钇钙矿化,与轻稀土有关的蚀变主要有钾长石化、黑云母化。

2矿体赋存部位及风化壳特征

以云南个旧青竹坡稀土矿为例,该矿区为一由二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岩风化而成的轻稀土矿,稀土矿产于印支~燕山期二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岩风化壳中。矿体形态取决于原岩风化壳厚度的变化,总体上呈面形分布,产状与地形坡度大体一致,在山沟陡坡冲沟处矿体变薄,局部被剥后出现无矿天窗。在平缓山坡上原岩的全风化层厚,矿体也较厚,且变化较小,品位亦均匀,大部分矿体地表。风化壳厚大的部位较风化壳薄的部位有利益稀土矿的富集。山顶、山腰较山脚、沟谷部位有利益稀土矿的富集。花岗岩风化程度越高、粘土化程度越强,越有利益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形成。钻孔中上部矿石比下部矿石稀土总量要高;稀土矿床为二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岩、基性岩、碱性岩的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以轻稀土为主。全覆盖式花岗岩风化壳,其剖面由上而下:

(1)表土层:褐色粘土。厚度0~1.0米,平均厚度0.65米;一般稀土总量(TRE2O3)在0.049~0.082%之间。

(2)花岗岩全风化层:褐色、灰白色、灰褐色、局部呈肉红色土状、土块状细-中粒风化花岗岩。由高岭石、石英、长石组成,见大量长石颗粒分布。全风化层厚10.5~19.5米,平均厚度17.73米。为本区主要含矿层,本层稀土总量(TRE2O3)最高达0.339%,一般稀土总量(TRE2O3)在0.027~0.119%之间。

(3)花岗岩半风化层:浅黄色、褐色碎块状半风化花岗岩。本层厚0.8~2.0米,平均厚度1.68米;为含矿层之一,一般稀土总量(TRE203)在0.044~0.101%之间。

(4)花岗岩弱风化层:

花岗岩弱风化层:灰色、浅灰绿色、灰白色、褐色、局部呈浅黄色块状细至中粒弱风化花岗岩。厚0.5~3.9米,平均厚度1.82m。本层稀土总量(TRE2O3)最高达0.094%,一般稀土总量(TRE2O3)在0.047~0.083%之间。

3两种圈矿方法评价

3.1稀土总量圈矿

稀土总量圈矿是现行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评价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主要方法。该方法以稀土总量为主要评价对象,样品基本分析为稀土总量,依据稀土配分的测试结果,采用稀土总量的一般工业指标进行矿体的圈定连接和储量计算,并通过稀土浸取率得到稀土浸取储量及其浸取品位。此方法的优点是对稀土总量储量及其品位等数据控制较为准确,但对稀土浸取储量的控制明显不足。由于该类矿床具有工业价值且能够被回收利用的只是稀土浸取储量( 即可利用的稀土元素是用离子交换方式置换出来的) ,而不是所有稀土都可被回收利用,这在根本上决定了稀土总量圈矿的局限性。

3.2稀土浸取量圈矿

该方法与稀土总量圈矿不同,其评价的主要对象是稀土浸取储量,而不是稀土总量。样品基本分析为稀土浸取量,稀土总量作为次要评价对象用浸取率求得。此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与现有采矿工艺相互衔接,较稀土总量圈矿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圈出的矿体和计算的储量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矿山生产需要,既保证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储量的动态管理和政府的宏观决策,找矿效果和勘查评价的可靠程度明显提高。且该方法方便快捷,在勘查成本和勘查进度等方面要明显优于传统的稀土总量圈矿,是当前经济合理的一种圈矿方法。

参考文献

稀土矿采矿方法篇(4)

官方资料显示,中国的稀土储量占全球36%,而江西省就占全中国稀土储量的六成,赣州市则是江西省稀土的主产地。

由于此前多年来的滥采滥挖,一些人暴富发财后,江西省非但没有从宝贵的稀土资源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反而饱受环境破坏之苦。

而此次稀土资源整合,央企与江西地方国企、地方政府的博弈,其利益再分配或许也会成为稀土资源整合的阻力。

在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看来,稀土整合将会遏制稀土盗采控制产量,有利于稀土资源的保护。同时稀土价格也会逐步提升,有利于避免稀土资源的廉价出售。

官商暴富

一吨稀土能卖40万元!热水人至今难忘前几年挖稀土的“盛况”。这是一个赣南小山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安西镇,以盛产稀土出名。

“暴发户”在前些年成了这个山村的热语。熟悉情况的村民透露,以前干一票扣除成本,一吨稀土能赚上10万―20万元,行情好的时候,甚至能赚近40万元。

由于中国并无针对稀土专门立法,对盗采一直未予严厉打击。在很多人看来,贩毒会被处以极刑,但开采稀土不用杀头。

前些年地方政府打击乏力滋长盗采,让不少村民也直接加入了盗采稀土的队伍。更有甚者,一些稀土老板已与地方官员“共同富裕”,官员们也参与稀土矿分红。

2011年7月10日发生在热水村的一幕,让村民们至今无法忘怀。不少村民被矿主请来的混混暴打,致使村民们现在接受采访都不敢透露姓名。

由于村委会将热水村位于烂泥坑附近的山私卖4500万元,烂泥坑有近百个开挖稀土的矿点,每天开挖稀土能产生数百立方米草酸水(剧毒)。

矿主们开采山里的稀土导致生态破坏,而村民们又未得到合理的补偿,遂与村委会发生了争执。

村委会和矿主只能找一些混混前来打斗,而村民们则用锄头和木棒,教训了他们。后来,当地政府出动了十几辆车前往热水村平息事件。多位村民证实,甚至连坐在当地矿产局车上的人,都带了刀具。

在冲突中,有几辆车被村民推下路边。有官方媒体的报道,证实了当时热水发生的事情。信丰县为此派出了12个工作队进村入户听取百姓诉求,但至今也不了了之。

就在热水村的那次事件后,信丰县不得不全面停止辖区内的稀土开采,官方警告称“不管是合法矿还是非法矿,凡是注液采矿的一律打击”。

用村民们的话说,就是因为热水村有丰富的稀土资源,老百姓才会遭殃,“只给部分官员和矿主发了财”。

为了稀土,混混们曾经在热水村不是一般的嚣张,他们甚至敢于明目张胆地抢稀土,以至于有些村民挖了稀土不敢拿出去卖。有村民还透露,以前为保证运送稀土安全,有矿主不得不请保镖带真枪全程护送。

山崩水浊

但前些年疯狂盗采稀土出售,让赣州部分官商暴富的同时,滥采稀土也给当地带来了生态灾难。

江西赣州的一些土法开采及提炼稀土金属,多年使用粗暴简单的技术,给稀土矿附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无可补救的灾难。

赣州的龙南县,已探明离子型重稀土的储量占世界离子型重稀土储量的70%,其品质居世界之首,一直享有“稀土王国”的美誉。

就是这个“稀土王国”,因开采稀土导致生态破坏尤其恶劣,随处可见红褐色、寸草不生的山体,不少河溪的黄浊臭水,人畜皆不能用,农民不得不蓄雨水备用。

至于被提炼稀土时使用粗暴简单技术时的酸水浸蚀过的田地,基本是草木不生。据当地人透露,只要从山顶挖个坑洞,注入硫氨原液,坑洞内的红色土质遇到硫氨,就能将稀土离子置换出来。

液体再通过管道流至山体底部蓄水池,然后加入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液体又被抽入山顶坑洞,如此循环几次,即可得到稀土原材料,此谓“原地浸矿法”。

因这种提炼稀土的方法简单,曾一度造成过去近20年间赣南的土法提炼稀土遍地开花。

信丰县也是赣州市的稀土大县,在该县的安西镇热水村,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搬山运动”式的稀土开采。在挖掘机和铲车日夜不停地碾压下,不少山头被削平、平地变深坑。

由于开采稀土使用大量酸性腐蚀剂,开挖稀土产生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就地在坑洞内渗透,下雨涨水就漫溢流向周边。

在暴雨时,大量的尾矿夹杂废水冲出来,吞噬了不少农田和耕地,甚至危及到房屋。村民们担心矿场围沙坝囤积满河床的泥沙,随时都可能塌方给下游村民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更可怕的是,连河里的小鱼小虾都近乎绝迹。“水有毒、土也有毒”,最起码的生存环境都没了,不少人只好外出打工。

开采稀土带来的生态灾难折磨着稀土矿区的人们。虽然官方也数次出台政策,希望努力改变矿区的生态,但资金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为解决因稀土矿长期开采导致的水土流失和污染问题,就在2010年底,龙南县和信丰县一共获得了江西省下拨的437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稀土废弃矿山环境治理。

官方希望矿区能变成“绿色银行”,鼓励农民承包废旧稀土矿山种植果树,开挖鱼塘,开办养殖场等形式,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利用废旧矿山资源。

几千万资金对于稀土矿区的生态修复,显然是杯水车薪。按照赣州市寻乌县副县长廖丽萍的说法,“如果对全县所有废弃稀土矿山进行恢复治理,所需资金达10亿元。”

就整个赣州来说,若对开采稀土等矿产破坏的土地进行生态修复,预计资金投入将高达380亿元以上。

如果要恢复到未开采稀土前的状态,整个赣州市的稀土矿区至少需要1000亿元资金。而赣州市在2011年的财政总收入,也就只有180.32亿元。

在江西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吴一丁看来,生态恢复也有标准,如果将标准提高,1000亿元的资金可能都不够。

被迫整合

针对中国对稀土等原材料出口的限制,美国、欧盟和日本已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了对中国的贸易诉讼,中方一再强调“稀土专营制”就是保护资源和环境。

根据过去勘探的数据和近年的开采量推算,虽对稀土还能开采多少年说法不一,但吴一丁认为总体情况很不乐观。

苑志斌表示,中国南方五省的中重型稀土储量从150万吨降低到60万吨,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仅需10年便会开采完毕。

资源枯竭加之稀土滥采带来的生态破坏等问题,中国在数次下令进一步收紧对重要战略资源稀土的监管行动后,终于做出了整合稀土资源的决定。

面对国际质疑,中国商务部也就稀土出口问题,多次强调中方政策目标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在3月11日,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为珍惜我国宝贵的稀土资源以及可持续利用,全国稀土企业将整合组建为2-3家大型企业,“整合方案并不一定按省来划分”。苗圩指出,中国的稀土出口政策不是针对某个国家,而是出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两天后,中国中重稀土主产区江西省下达了2012年首批稀土生产计划,江西工信委称,全省生产指标矿产品下达4500吨,冶炼分离产品下达3950吨。

稀土之所矜贵,源于其用途广泛,传统方面包括冶金、机械、化工、陶瓷、皮革等。当中在冶金尤为重要,只要在钢铁和有色金属中加入小量稀土,就能改善金属性能。

中国目前供应的稀土金属有17种,对一些高尖科技如航空、讯息及能源等工业非常重要,如iPhone手机屏幕就掺有稀土。

而中国稀土北方以轻稀土为主,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南方稀土以中重离子型稀土为主,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

国土资源部2010年开始即明确表示,到2012年6月30日前,原则上暂停受理新的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勘查、开采登记申请。

在稀土矿资源“限采令”大限将至,央企和地方国企之间围绕稀土资源的暗战正进入炙热阶段。

公开信息称,江西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持有88个采矿权,整个江西省也就只有89个采矿权。从2004年组建开始,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就是赣州稀土矿山唯一的采矿权人。

其实截至2012年年底,赣州地区88个采矿权证已被浓缩成42个。业内人士认为,资源枯竭也是赣州稀土矿业公司采矿权缩减的原因。

而在此次稀土资源整合中,采矿权就是央企和地方国企博弈的重点。

早在2008年,五矿集团就与与江西两家企业合作成立了五矿稀土公司。五矿稀土现在拥有13600吨的年分离能力,这让五矿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品加工商。

如果说在此次稀土资源整合中,包钢稀土可主导北方稀土资源的整合,那么五矿集团势必就能主导江西稀土的整合。

稀土矿采矿方法篇(5)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市乡等乡镇山地土壤含有一定的稀土资源,其类型属于钇富有轻稀土,大部分地区的轻稀土品位低、储量少,规模型开采价值不大,因此,上级矿业权管理部门没有在我市设置稀土矿权,在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曾有过乡镇企业和民间开采活动,但都因经济效益问题没能坚持多久自动停止。2006年以后,随着稀土产品市场行情见涨,我市一些与邻县交界的乡镇部分插花地带开始出现非法开采稀土活动,因此针对稀土非法开采活动的治理整顿工作也逐渐展开。

二、近几年整治工作情况

2010年以来,由于稀土矿产品价格不断高涨,受非法开采稀土利润丰厚的诱惑,一些不法业主先后在我市谢坊、、丁陂等地进行盗采活动。这些不法业主采用堆浸工艺提取离子型轻稀土,即破坏了国家资源,又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水土流失,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破坏了我市正常的矿业秩序,针对这种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开展清理整顿工作。

(一)成立领导机构,迅速部署行动。

2011年先后下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稀土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稀土资源开发秩序监管的紧急通知的通知》(瑞府办发〔2011〕67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废弃稀土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并召开了相应的会议,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对稀土开发秩序排查整治以及矿山环境治理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二)整治措施到位、打防治理有力。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稀土秩序排查整治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二是建立巡查监管机制,实行监控和动态巡查相结合,对我市有稀土资源分布的乡镇落实主体监管责任,并设立了举报电话,三是对巡查发现或群众举报的非法开采稀土点开展部门联合执法,先后查处捣毁和取缔了谢坊、、丁陂等乡镇出现的四个非法开采稀土点。其中2012年10月查处的村非法开采稀土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办。连续多次的联合执法行动,特别是村非法开采稀土案移送到司法机关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极大地震慑了非法盗采稀土的不法分子,使我市非法开采稀土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三、稀土矿业秩序整治和监管专项行动落实情况

市政府赣市府发〔2013〕161号文件下发以后,市委、政府高度重视,7月5日迅速制定和上报了我市稀土矿业秩序整治和监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市政府办瑞府办发〔2013〕125号文件印发执行。7月10日市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召开了全市稀土矿业秩序整治和监管工作会议,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稀土资源乡镇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对稀土矿业秩序整治和监管专项行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6个重点工作组,认真开展了工作,主要对我市曾经有过的非法开采稀土矿点进行了认真的排查,特别是对2012年10月以后,我市查处的非法开采稀土矿点进行了“回头看”,从“回头看”情况表明,该案移交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后,已分别立为2个案件侦查,查清涉案人员10人,目前已抓捕6人,正在网上追逃3人,还有1人身份尚在调查过程中。此案件为第一起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的矿业违法犯罪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矿业违法活动给予了沉重打击,有效地促进了我市稀土资源保护和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向前发展。从目前我市稀土整治和监管巡查工作特别是“回头看”情况看,我市非法开采稀土活动已完全得到遏制,没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在稀土矿业秩序整治和监管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市委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稀土监管的主体责任还需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二是执法监管部门的人员编制和经费紧缺,凸显了执法监管力量的薄弱还远远不能适应稀土监管工作的需要。

五、下一步的打算

稀土矿采矿方法篇(6)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稀土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根据中国稀土学会年鉴的数据,2013年,稀土在我国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传统领域的应用量占总应用量的37.2%,而在荧光材料、液晶抛光、永磁材料、贮氢材料等新材料领域的应用量已经达到总量的62.8%。

我国是稀土大国,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根据2010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矿产品摘要》,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为3600万t,占世界总储量的36%。同时,我国也是稀土生产、出口和消费的大国。从2003年开始,我国稀土矿产品产量已达到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我国稀土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取得了众多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2013年,堆浸工艺生产的离子型稀土精矿已经被列入我国环保部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简称“双高”产品名录)中。2015年,稀土氧化物也被增补进“双高”产品名录中。为了促进稀土工业的清洁生产,本文对稀土工业污染来源以及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

1.生产工艺

我国稀土工业开发利用的矿物主要有3种:包头混合型稀土矿、四川氟碳铈矿和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其中前两种矿物为轻稀土,后一种为中重稀土。由于矿物种类、成分和结构不同,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也不一样。

混合型稀土矿是我国储量最丰富的稀土矿物,其储量占我国稀土资源总储量的84%。该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市的白云鄂博地区,是我国特有的大型复合稀土矿物。该稀土矿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混合矿物,并含有少量铁矿物、萤石、重晶石以及磷灰石等矿物。此外,该矿还含有约0.2%的放射性元素钍。目前可供工业上使用的混合型稀土精矿的稀土品位为50%~60%。混合型稀土精矿中由于含有高温下十分稳定的独居石,常温下难以用酸分解,目前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方法只有浓硫酸强化焙烧和氢氧化钠溶液分解两种。氢氧化钠溶液分解法工艺要求稀土精矿品位达到60%以上,而浓硫酸焙烧法仅要求稀土精矿品位达到50%,甚至低于50%,因此,目前浓硫酸焙烧分解法占90%左右份额,氢氧化钠溶液法占5%~10%。

氟碳铈矿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省,是我国第二大稀土资源。氟碳铈矿是稀土碳酸盐和稀土氟化物的复合化合物,其中以轻稀土元素为主。选矿后的精矿中,稀土品位可达到50%~70%,但矿石中同时含8%~9%的氟以及0.2%的放射性元素钍。目前,氟碳铈矿主要采用氧化焙烧-盐酸浸出法为主干流程而衍生出来的化学处理工艺生产稀土产品。该工艺是将氟碳铈矿氧化焙烧后,三价稀土采用盐酸优解得到少铈氯化稀土溶液,四价铈、钍、氟进入渣中,然后经过烧碱分解除氟,得到的富铈渣或用于制备硅铁合金,或经还原浸出生产纯度为97%~98%的二氧化铈,少铈氯化稀土经过氨皂化的P507萃取分离单一稀土或复合稀土化合物。

离子型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等南方7省,属于中重稀土。离子型稀土矿属外生淋积型矿床,主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壳中,原矿中大部分的稀土呈离子状态吸附于以高岭土为主的硅铝酸盐矿物上,易开采、易提取加工。离子吸附型稀土精矿的分解和分离工艺为:首先将离子吸附型稀土精矿经盐酸溶解、除杂得到混合氯化稀土料液,然后采用氨皂化的P507和环烷酸等进行萃取分组或分离,得到单一稀土或复合稀土化合物溶液,经碳铵或草酸沉淀、灼烧,得到稀土氧化物。

2.污染源分析

对于混合型稀土精矿,浓硫酸高温焙烧或高温强化焙烧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便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但其废渣、废气、废水产生量大,且治理的难度较大。混合稀土精矿中含萤石,用浓硫酸高温焙烧分解精矿时产生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含尘烟气。每处理1t包头稀土矿产生约60000m3的焙烧废气,且焙烧尾气治理过程产生高氟废水。每焙烧1t稀土精矿约产生600kg干渣,属Ⅰ级低放射性废渣,需建库贮存。碱法分解工艺无废气排放,但其酸浸工序和碱浆水洗工序产生大量高氟的废水,其产生的废渣需要转入硫酸强化焙烧体系回收稀土和固定钍。

氟碳铈矿选矿后的精矿中含8%~9%的氟以及0.2%的放射性元素钍。精矿中的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只有极少量进入产品,其余都作为污染物排入环境,这不仅污染了环境,还极大地浪费了氟资源。氧化焙烧过程以氟化氢形式进入尾气的氟占精矿中氟含量的3%左右。氟对人体与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在于氟污染具有强的穿透性和不可逆转性。因此,如何对氟碳铈矿中氟进行客观有效的利用,提高稀土矿的利用率是稀土科研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处理每吨氟碳铈矿产生约100m3含氟碱性废水,该废水除氟效果有限,废水中的氟很难稳定达标排放。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先后经历了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矿3种不同的工艺技术,池浸和堆浸的地表剥离面大,严重破坏地表植被,容易造成矿区水土流失以及尾砂库溃坝、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因此,堆浸工艺生产的离子型稀土精矿是稀土工业最早被列入“双高”名录的产品。原地浸矿不开挖山体,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但技术难度较大,如因注液不当,导致浸出液的泄漏、山体滑坡和毁坏农田等问题。

混合型稀土矿、氟碳铈矿以及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皂化萃取分离以及碳沉过程中均产生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废水处理难度大,很难达标排放,是制约稀土行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3.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3.1 废气治理技术

对于氟碳铈矿焙烧过程产生的含粉尘废气,设置引风系统进行收集,经除尘系统后排放。对于氟碳铈精矿浸出工序产生的酸雾,采用废碱液进行喷淋中和。对于混合稀土精矿浓硫酸高温焙烧工艺产生的大量含有氟化氢、二氧化硫和硫酸的尾气,通常采用水喷淋工艺以回收尾气中的酸性物质。但回收后的产品为混酸,而且浓度低,需要进行浓缩、分离等工艺才能得到应用。

3.2 废水治理情况

对于含氟酸性废水,目前各企业一般均采用石灰中和的办法来处理。此法操作简单,处理工艺短,石灰来源广泛,价格低,故处理费用低,但此法的最大缺点是:石灰或钙盐用量大,一般实际用量是理论用量的2~5倍,故沉渣量很大,废液碱度升高,硬度加大,管道结垢,往往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产出的氟化钙价值低,且含有硫酸钙等杂质,因此难以回收氟资源。一般经石灰或钙盐处理后,废水仍需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才能达标排放。

含氟碱性废水主要采用石灰或电石渣除氟,其除氟效果有限(除氟率约90%),需要结合磷酸盐沉淀工艺进行深度除氟。但生产中容易产生氟化物胶体,为了提高固液分离效果,常加入铝盐和铁盐无机絮凝剂,在水中水解形成吸附能力很强的絮凝氢氧化物沉淀,可以吸附废水中的氟离子。目前倾向采用聚合硫酸铁、聚合铝作为简单的铝铁盐替代品,除氟效果较好。

氨氮废水是稀土分离厂产生的最大最严重的污染源,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主要有蒸发浓缩法,折点氯化法,膜法,氨吹脱法,磷酸铵镁法(MAP)等。蒸氨浓缩法成本较高,低浓度废水需先进行浓缩,产品销售困难;折点氯化法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效果好,但要防止二次污染产生;膜法回收氨氮废水虽然效果较好,但运行成本较高,处理量有限;氨吹脱法效率不高,氨的回收困难。因此,这几种方法仍处在研究阶段。MAP法处理量大,运行成本低,沉淀可作为肥料回收,具有较大的实用前景,但由于磷酸盐成本较高,所以目前企业尚难以接受。

尽管氨氮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但靠一种方法很难达到排放标准,而且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能源消耗,处理成本高。因此,为了降低稀土工业对水环境的影响,各科研院所和企业陆续研发了非皂化或氧化镁(钙)皂化萃取分离工艺、钠皂化萃取分离工艺和无氨氮沉淀结晶工艺,这些工艺可完全消除氨氮废水的产生。另外,模糊萃取/联动萃取分离工艺可降低30%~50%的氨氮和盐排放。

3.3 废渣治理情况

对于低水平放射性废渣,须建立渣库妥善存放,以确保不污染环境,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与卫生要求。但如此大的贮存量将占用大量土壤,处于被动管理。碱法产生的含钍废渣中稀土含量高,需要转入硫酸强化焙烧体系回收稀土和固定钍。

参考文献

[1] U.S. Geological Survey,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10, 1.

稀土矿采矿方法篇(7)

一、背景分析

2009年3月9日,英国泰晤士报撰文《中国掌握技术未来钥匙》,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稀土金属供应的“最大垄断国”,这一主导地位将使中国控制消费类电子和绿色技术的未来[1]。以这篇文章为标志,国内外众多媒体对“中国稀土”给予了极大关注。中国限制稀土生产更是引起巨大影响。

纵观国内外媒体报道,国外媒体关注的核心是中国稀土出口政策也就是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众多媒体表达了国外政府和公司对稀土稳定供应的担忧;而国内媒体则更多关注“丢失的稀土话语权”以及稀土开采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中国稀土是否该限制出口。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和应用技术研发取得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稀土行业发展中仍存在非法开采屡禁不止,冶炼分离产能扩张过快,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严重,高端应用研发滞后,出口秩序较为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为此,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都采取相关措施。2010年,国土资源部通过开展以稀土为主兼及钨锡锑等矿种专项整治行动,中国稀土等矿山目前已经从400个整合为116个,违法违规勘察开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2011年,国土资源部划定了首批稀土、铁矿国家规划矿区。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其对稀土企业的排放、能耗总量做了详细规定,并对从事稀土生产的企业资质进行了严格限制。

与此同时,国务院总理******于2011年2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因此,鉴于稀土资源重要性,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大对稀土资源管理问题研究,运用多种方式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促进行业整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确实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二、中国稀土产业存在的问题

1.开采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由于稀土矿产品价格上涨,一些地方矿山生产企业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乱采滥挖现象经常出现,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主体过多、采富弃贫、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这严重扰乱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例如,中国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中重稀土资源,由于管理不善,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营、集体、个人开矿一起上,都不同程度地造成采富弃贫、采易弃难、漏采弃矿压矿的现象严重,资源利用率只有20%~30%。

包头白云鄂博自1958年实现工业开发以来,随铁矿采出的稀土资源至今已到1 250万吨左右,其中约200万吨在采选、冶炼及堆存等过程中损失掉,损失率在15%左右,实际利用仅有120万吨左右,利用率不足10%,其余900多万吨都被排入尾矿坝内。近年来,白云鄂博矿的铁矿开采规模仍在扩大,每年附带采出约50万吨稀土矿,其中仅有5万吨左右得到利用,其余均排入尾矿坝。 环保意识薄弱,污染问题突出。在相当长时期,中国稀土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生产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一些企业环保意识薄弱,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中国稀土的分布决定了南北在污染问题上有所差别,北方轻稀土主要是放射性物质排放造成的污染,分布在四川和内蒙古;而南方重稀土则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分布在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湖南、云南、四川七省区。

例如,江西省赣州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起,在“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错误思想影响下,稀土资源陷入乱采滥挖、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几乎县县开采,最高峰时有采矿证的矿山就达1 035个。由于技术和思想观念落后,许多开采行为“吃一半扔一半”。这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还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一片青山几个月后就满目疮痍,黄土一片。为保护环境,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从2003年起,赣州市全面停止了综合回收率不到50%的池浸工艺,2007年全面停止回收率不到70%的堆浸工艺,积极探索并全部采用回收率在80%以上的原地浸矿工艺。但是,业内专家指出,即使改进开采工艺,也无法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矿区地表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十分困难。

正是由于担心稀土开采、选冶等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美国封存本国稀土矿而从中国进口稀土。 资源性产品成本构成不完善。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求科学制定资源性产品成本的财务核算办法,矿业权投资、资源开采、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安全设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退出和转产总计七项费用被明确列入了资源性产品的成本构成。

但长期以来,中国稀土资源等资源性产品只反映了采掘、运输等开发成本,忽略了资源稀缺性、环境损害等成本,主要表现在: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过低,无法体现矿产资源稀缺性,损害了国家所有者权益;矿山环境治理的成本长期外部化;生态修复成本长期被忽略;大多数矿山,特别是小矿,安全生产支出投入不足,常常因此造成事故频发。至于为企业转产所准备的费用,矿山企业层面上更是很少考虑。成本构成不完善,没有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稀土走私已形成“产业链”,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在加征出口关税和削减出口配额后,稀土走私问题日益凸显,导致中国战略性资源出现流失。近年来,中国稀土走私业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有专人分别负责采购、收货、报关,走私主要是销往日本,韩国。由于国内稀土市场报价还比较混乱,以日本需求比较多的中钇富铕矿(国内市场价约13万元/吨)为例,走私200吨货,纯利一般在4 000万元左右(含“灰色”走私费用)。在南宁海关破获的稀土走私案中,涉案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69票,约4 196吨,案值约1.09亿元,偷逃税款1 300多万元。特别是国家出口退税取消后,走私者往往报关是一种产品,实际上是另一种产品。这样,他们不仅赚了成本和出口价的差价,还赚了低税收这个钱。

然而,生产企业对稀土走私和正常出口的“一视同仁”,让更多稀土走私者铤而走险。部分稀土原产地开采企业不管出口,只负责将原料售卖给客户,至于客户买稀土用来做什么就不得而知。 监控管理困难。中国稀土资源产地大多位于边远山区,而矿产资源监管机构又大多位于城市,这给监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既得利益的驱动下,乱采滥挖的中小企业抓住这一特点,采用迂回游击战术,巧妙地避开管制。此外,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加之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也给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

6.高端技术滞后,自主创新不足。中国稀土产品产量和消费量较大,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稀土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投入不足,导致稀土应用技术含量低,跟踪仿制多,独立创新少,开发应用滞后。中国生产主要是低端的稀土产品,在高端产品方面大大落后于美国、日本、欧洲。

三、政策建议

1.完善稀土资源成本构成。(1)政府要尽快通过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稀土矿产资源品的成本构成。国务院虽然在《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提出,但是尚没有对稀土等资源性产品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加以具体化。因此,必须通过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加以明确,使其法规化、制度化,强调所有从事矿产勘察和开发的市场主体必须执行,各级矿管部门有责任加以检查监督。(2)加快矿产资源税费改革的进程必须在理论上明确,矿产资源补偿费是矿产资源所有权作为财产权的实现,不是行政收费。加快调整稀土资源补偿费费率,建立与资源利用效率挂钩的浮动费率制度;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3)在稀土矿产品成本构成中,重点要抓好矿山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费用的到位。首先,必须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明确成本支出的责任制,矿山企业是治理、修复的出资主体;其次,要从源头上做起,坚持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建立落实矿山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不欠新账;最后,政府矿管部门要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建立和完善环境治理的保证金制度。对不按预定要求治理矿山环境的,要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及时处理,并通报批评。(4)科学制定稀土矿产资源产品成本的财务核算办法,把矿业权取得、资源开采、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安全设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退出和转产等费用列入稀土矿产资源产品的成本构成,完善稀土生态补偿制度,防止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私人成本社会化。 严格准入门槛,加快企业整合。中国稀土产业企业构成上的特点是民营投资多,规模小,但数量上超国企,多年来形成了稀土企业散乱小的不利局面。众多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供大于求,这是导致中国稀土价格长期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稀土资源,必须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对稀土产业要素进行整合,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首先,要制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法规的生产工艺、规模、设备、环保等标准体系。只要符合条件,不论是国企还是私企,不论是地方国企还是中央企业,皆可入行;不符合条件,即使是大型国有企业,也要限期整改甚至淘汰出局。然后,要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功能,尽快出台稀土企业联合、兼并、重组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区域稀土企业重组整合,引导稀土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互相持股、整合产能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使区域稀土企业既有高度分工、又相互紧密协作,以达到优势互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稀土骨干企业规模的目的。其次,要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和良好的互动机制,促进资源流动和技术创新结合,使上下游相关企业切实在战略合作中获取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走出一条使稀土产业整体优势得到体现的新路子。最后,除了提高行业准入技术壁垒之外,还应将环保、能耗标准和技术水平等指标均加入行业执法之列,制定企业处罚制度。通过政府干预,行政立法,协会与企业配合,上级与下级政府,当地政府与当地开矿企业签责任状等多种方式,强化执法管理。对于达不到或违反行业标准的企业,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对其进行制裁。 统筹各种因素,合理确定开采总量和出口配额,推进生产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2010年11月,商务部发出了《关于2011年稀土出口配额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的公告》,同时公布了2011年稀土出口配额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其中对申报出口配额的生产和流通企业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这既有助于在合理确定年度稀土开采总量和出口配额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经营集中度,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又有助于实行严格监管,防止非法开采的稀土流入出口渠道,最终达到保护资源、环境的目的。

未来开采总量和出口配额相关政策制定,要统筹考虑国内资源、生产、消费以及国际市场情况,合理确定年度稀土开采总量和出口配额,推进企业生产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鼓励稀土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共同促进产业升级。当前应重点支持内蒙古、江西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从原料型基地向深加工及应用产品开发基地的转变,在条件具备的其他地区重点发展稀土深加工及稀土永磁电机等应用产品。

尽管稀土开采总量和出口配额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源,但是并没有有效地扼制稀土产量的增加。因此,应探讨综合利用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其他经济手段资源合理利用和产业升级转型。 加快技术进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稀土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开发能力不够,产品技术含量还比较低。因此,中国稀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充分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一条高起点、精产品、高质量、多品种、低能耗、高效益、可持续的内涵式、集约式的发展道路。稀土产业的发展动力主要依靠稀土新应用、新市场开发,也就是依靠稀土应用技术的发展来拉动。因此,稀土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稀土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这也是将中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所在。

稀土企业应该从知识产权战略角度谋发展,加快技术进步:一是要加快稀土选矿和分离等生产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强对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再生回收等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二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高技术新材料及其高附加值应用产品,比如高综合性能稀土贮氢合金材料、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新型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高性能电子陶瓷、高性能稀土光学玻璃材料、稀土纳米材料等等,并使之实现产业化,形成产业链,从而提高中国稀土产业的科技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三是稀土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为稀土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1]陈占恒.中国稀土产业与科技发展的思考[EB/OL].(2011-02-17)[2011-02-25].cre-ol.com/_d271313088.htm.

稀土矿采矿方法篇(8)

中国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贸易实行的有序管理,让2010年成为中国稀土年。当前大形势对稀土股是千载难逢的机遇4#助稀土概念,有色板块一路飘红。

出口配额减小、走私猖獗、欧美重启稀土开采。无论怎样不协调的声音都未能遏制稀土概念股上扬的趋势。产业层面,稀土的争夺战在国内同样打得硝烟弥漫。中铝、五矿等央企的虎视眈眈,广晟有色(600259.SH)、厦门钨业(600549.SH)省属国资的紧密护盘,有色金属企业在新的资源政策引导下,开始了新一轮的是非难定的角逐。

稀土的争夺中,他们都是哪路神仙?各踞何方?

北方包钢稀土高科一家独大

“世界稀土在中国,中国稀土在包头。”包头有最大的稀土矿――白云鄂博稀土矿。

自云鄂博矿区地处蒙古高原南部,属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矿和包钢稀土高科、包钢股份这两家上市公司同属于包钢集团。白云鄂博稀土矿与铁共生,主要稀土矿物有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其比例为3.1,都达到了稀土回收品位,故称混合矿,为世界第一稀土矿。

鄂博矿的稀土矿总工业储量为3600万吨,占全世界的36%,占全国的90%以上。该矿山含矿物172种,是世界上含矿物种类最多的矿山。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稀土工业储量的30%,满足了全球稀土需求的90%。而这其中占全国总产40%以上的,正是来自于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矿。

根据稀土元素间物理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性质的某些差异和分离工艺的要求,把稀土类元素分为轻、重两组或者轻、中、重三组。以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矿为代表的混合型轻稀土矿、四川冕宁氟碳铈轻稀土矿以及山东微山稀土矿,形成了中国的轻稀土阵营。它和中国南方的中重离子稀土矿形成了典型的资源互补。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比较分散,而且南北差异明显。包头的白云鄂博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稀土、铌等元素的矿山,以轻稀土为主;而分布于我国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广西等南方省份的离子型稀土矿则是全球独有的稀土资源,占中重稀土资源总量的90%。

而提到轻稀土,都会想到包钢稀土,没有任何其他的资源可出其右。稀土矿权较为集中,正是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矿成为北方霸主的主要原因,也是包钢稀土在北方得以垄断资源的关键。矿权明晰、容易监管的中国北方稀土资源整合和南方稀土资源整合过程中的混乱,局面成为鲜明的对比。

2008年12月10日,由包钢稀土公司、内蒙古高新控股有限公司、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淄博包钢灵芝稀土高科有限公司、内蒙古包钢和发稀土有限公司及其他发起人共同维建的内蒙古包钢稀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次整合为包钢稀土高科垄断北方稀土资源蓝图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市场上备方利益的关系博弈使包钢稀土高科此举招致行业垄断的诟病,但这并不影响包钢稀土高科在北方资源上独占鳌头。

内蒙的主要稀土企业将白云鄂博的稀土原料加工后,统一交由包钢稀土的国贸公司收购,再以国贸一个销售公司对外,这实际上起到了企业战略收储的效果――去年年底,中国稀土主要产品氧化镨钕、金属钕、氧化铈价格的成倍增长就是最好的明证。

2009年,包钢稀土就已开始进行战略储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案显示,该公司将兴建10个稀土氧化物储备设施,而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和包钢(集团)则将相应对公司给予一部分的贴息,贴息金额约在30007y元,年,为期两年。随着国际上对稀土资源的重视及抢购。包钢稀土同时计划在5年的时间里储备30万吨精矿,并斥资30亿元在2~3年里储备8万吨氧化物。

今年5月,国土资源部正式选定包头作为首批稀土储备试点地,开始翻开稀土夺回话语权的新一页。当然,该试点主要涉及企业无疑就是包钢稀土。政策的利好,给包钢稀土高科注入了新的活力。随后的9月1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内蒙古自治区内稀土将在年底前,全部交由包钢集团专营。

包钢集团由此开始掌握了北方稀土专营许可的“金钥匙”。也许借助国家的资金力量,包钢稀土能将储备变为现实,傲视群雄,借助资源的优势以及政策方面的利好打造“稀土之都”,或许指目可待。

南方重稀土乱局

我国的稀土储量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北轻南重”的特点,即轻稀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重稀土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在南岭地区分布着可观的离子吸附型中稀土、重稀土矿,易采、易提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

在世界上,除了最近日本在越南已经发现了和中国的重稀土矿区有相同的地质、气候条件的地区被认为有可能藏有重稀土矿之外。重稀土几乎是中国南方独有,分布在江西、广东、广西、福建。而以目前开采速度,中国南方的重稀土只能开采30年。

重稀土应用于尖端军事、电池材料、催化剂、LED荧光粉等领域。目前几乎无可替代。中国重稀土资源的独一无二性,更成为资源争夺的筹码。外加南方平原居多,即使政府可以监管大型的矿权,也围堵不住私人的滥挖滥采。

由此,和包钢稀土一统北方格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方中重离子稀土悬而未决的整合以及在此过程中备方力量平衡变得举步维艰。在包钢稀土谋求一统北方稀土资源的同时,南方资源的争斗则是演绎出另一幅热火朝天的画面。

五矿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在南方的扩张之路;广晟有色、厦门钨业在自己的地盘上据理护盘;包钢稀土在完成北方稀土整合之后,也来南方分一杯羹;各地方政府对资源的竭力维护;江西铜业集团转战四川――来自不同层面不同利益出发点的多方力量在南方汇聚。而有中国南方“稀土王国”之称的赣州当为最大的沸腾点。

赣州拥有全国30%以上的离子型稀土矿储备(一种品质较好的稀土矿)。当地的稀土资源由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统一管理。目前,全国共有123本稀土矿开采证,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独占其中的88个。

2004年底,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成立,赣州市开始对全市稀土资源开采实施总量控制和矿山统一管理。

觊觎稀土资源的央企大多数都期望通过并购资源型公司而逐渐获得资源的开采权。但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掌握着所有的矿权,仅仅通过配额的形式将稀土卖给开矿企业,央企等根本拿不到采矿权,所有的入驻者只能通过和稀土分离加工企业的合资方式染指赣州稀土。

在江西稀土业奋斗了七八年的五矿以及后来者中铝,碍于地方利益,也只是入股赣州企业,从事稀土加工。赣州紧护矿权所有权,虽然央企坐拥巨资,但只能望矿兴叹。这也是江西赣州的稀土资源运营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

和江西相比较,广东和福建同样富含重稀土资源,但是两省的整合主题都比较清晰。仅次于江西,广东是中国第二重稀

土大省,其稀土矿主要在广东韶关、新丰、河源、平远等地。然而,广东采矿乱象更为触目惊心。在广东,稀土开采成本21万元/吨,售价却高达11万元/吨,资本的炒作催生巨额的收益,使稀土雷同。同时广东大部分稀土矿都是非法开采的―一目前全省核准的稀土开采量是一年2000吨,但业内计算,其实际开采量超过4万吨。

监管的缺失是广东稀土走私尤为严重的原因。广东GDP排名第一,是一个以高科技、电子服务为主导的城市,资源产业反而不受重视。广东的稀土走私猖獗,但遏制不住稀土概念的股价上扬。广晟有色一次次撞击涨停板,自从9月初以来。在各路资金不停炒作下股价连连上涨,近11个交易日中竟有7次涨停。

10月27日,当上证指数跌破3000后,逆势涨停、狂飙再起、跳空高开却成为这两日广晟有色的姿势。

这一切并不意外。广晟有色是广东省国资委的企业,是广东省唯一合法的稀土“采矿人”。《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了解到,广东目前有四张采矿证,广晟有色坐拥其中之三,另外一张正在从广东省河源的一家民营企业手中收回。

相交于硝烟弥漫的江西、走私猖獗的广东,福建稀土格局硝烟并不浓重。坐拥13万吨稀土储量、2000吨稀土年产能的厦门钨业成了厦门稀土整合力量的主导。2006年底,厦门钨业以905万元全资收购长汀稀土并成立龙岩稀土,成为手握钨、稀土两大资源的有色巨头。

业内认为,福建省政府对稀土矿产高度重视,对稀土行业的管理比较早。早在1998年成立的福建省稀土领导小组就曾发文对稀土行业的管理要实行统一规划,保护环境。福建省一共审批了六张稀土开采证,目前已有三张纳入厦门钨业麾下。

江铜走四川胜算?

目前,以中铝、五矿为代表的中央企业,以及以包钢稀土高科为代表的地方势力纷纷南下赣粤。稀土产业链条上的各方力量均希望在稀土整合的盛宴上分一杯羹,行、业面临大洗牌。

此刻,各个势力在南方竟逐重稀土资源,却冷落了以轻稀土资源为主的四川。而事实上,江西铜业已经离赣成功西行――2008年6月,江铜以4.3亿元的高价一举夺得了四川冕宁牦牛坪稀土矿294平方公里的采矿权。

四川冕宁地区是中国仅次于内蒙古包头市的第二大稀土资源供应地,也是世界第二大稀土资源供应地。现已探明储量高达近200万吨,现存储量157万吨。为开发冕宁地区的稀土资源,江铜集团2008年8月注册成立了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6月,江西铜业集团编制完成了《四川省冕宁县牦牛坪稀土矿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初步审查。今年1月8目,四川江铜稀土矿权整合重组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开工仪式在冕宁举行。

江西铜业已确立了中国铜行业的领头羊地位。而“引领中国铜工业,成为世界一流的、以铜为主的、以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化大公司”的定位本身并没有错,但却无意中让他在7年前就已经错失占领赣州稀土资源的先机。

中国稀土学会一位人士表示,江铜之所以锚失先机,是因为当时没有人看好稀土的前景。当意识到稀土的战略意义时候,江西政府已经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五矿2003年入驻江钨,后来又开始虎视赣州稀土。因此,江西铜业被迫远走四川。

如今,中国稀土版图已经基本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即以包头为大本营的包钢稀土占领的整个北方势力范围;五矿集团以湖南、江西为据点坐北朝南的扩张;第三个就是江西铜业西行,在四川省内图谋更多的稀土分割。

江西铜业独占四川稀土资源,看似风光无限,但其实质原因归结于四川的资源是轻稀土。物以稀为贵,重稀土储量是轻稀土的百分之一都不到,重稀土才是军事方面不可替代的材料。

除了包头和四川,山东微山湖一带也有轻稀土。但是因为比较分散,行业一致认为几乎没有开采价值。

一位浸染行业多年的有色金属分析师告诉记者,从技术整合的角度,四川应该划归为包钢稀土集团阵营,而非江西铜业。谁该破局?

资源是有限的,每一次资源版图的变化都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眼前的利益,驱使备方势力对稀土资源乐此不疲。这不禁让人心生疑虑:中国的稀土资源发展之路,究竟什么才是正解?谁会为稀土行业最终的健康效力?

今年8月,中国北方稀土的龙头企业包钢稀土也加入了南方稀土的争夺,公司宣布将斥资23亿元收购赣州三家稀土分离加工企业,借此可获得115万吨中重稀土分离能力。而江西作为重稀土第一大省,也成立了自己的赣州稀土集团,意图像包钢稀土坐镇北方轻稀土一样,统帅南方重稀土资源。

“中铝、五矿等央企等虽然资金实力雄厚,但均不是稀土本行出身,最终主导稀土整合可能名不正畜不顺,不足以在产业肉树立声望。”行业分析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而稀土作为一个行业,当追捧热潮退却之后,利润空间自然会压缩,也就不会再有这么大的磁力吸引备方力量在此腾挪。

“市场容不下现在疲于搏斗的这么多企业,而产业最好的平衡就是南、北轻重稀土的携手一统。而这个任务,应该由轻稀土龙头包钢稀土高科和重稀土最大的企业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来完成。”行业人士认为。包钢稀土高科、赣州稀土集团才应该是南、北稀土的双雄。

稀土矿采矿方法篇(9)

盛和资源(600392):拥有中铝四川省稀土30%股权,拥有稀土矿山开采(托管)、稀土分离、金属冶炼、稀土废料回收利用的产业链。

稀土矿采矿方法篇(10)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然而,在我国的稀土资源管理和资源开采上,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资源过量开采、经营方式粗放、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严重浪费资源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稀土战略资源的安全和稀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更一步得控制好稀土资源产品的价税关系,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功能,国务院批准从2011年4月1日起,对稀土资源、税进行了调整,轻稀土60元/吨,中重稀土30元/吨。然而,单一资源税调整还远不能达到促进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遏制过度开采和资源浪费的目标,还必须加快稀土矿产资源补偿费改革,使资源、税和补偿费各行其职、相得益彰。

1 稀土资源税费征收情况.资源税实际征收情况

2011年4月1日前,按照1993年财政部的《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1993]43号)对稀土征收资源、税。从2011年4月1日起,则按照《关于调整稀土资源、税税额标准的通知》财税[2011]22号)统一调整全国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根据通知,调整后的税额标准为:轻稀土,包括氟碳铀矿、独居石矿,60元/吨;中重稀土包括磷钇矿、离子型稀土矿,30元/吨。开采与铁矿共生、伴生的氟碳铈矿、独居石矿等稀土矿,除征收铁矿石资源税外,按通知规定税额标准征收稀土资源税。

2 稀土资源补偿费征收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税税额调整调控效果有限。自今年调整稀土资源税税额标准后,税收大幅度增长。然而,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资源税属于地方税种,其使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不能完全体现“取之于稀土,用之于稀土”的原则,对于解决稀土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所起的直接作用不大。再就是资源税对原矿从量计征的设计不够科学,由于矿山品位有所差别,容易造成“采大弃小、采富弃贫”问题,无法实现国家对矿山企业浪费资源的约束和对节约资源的鼓励,不利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

2.2 分成比例对地方政府缺乏吸引力。新形势下,随着矿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以及矿业权有偿使用逐步实施,矿业权价款收入大幅提高。与价款实施2:8分成相比,现行矿产资源补偿费为中央与地方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其中:中央与省、直辖市5:5分成,中央与自治区4:6分成,且分成返还时间较长,这导致各级地方政府对维护和保障国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的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随着矿业权“价款”扩大化,地方政府进而越权擅自额外征收“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等,不少地方政府凭借对矿产资源的实际控制与中央博弈,致使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被肢解,难以落实。

2.3 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与企业业绩脱钩。国务院150号令颁布十多年来,我国矿产品价格水平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始终未作调整。近两年来,稀土矿产品价格直线上涨,补偿费费率长期固定不变和明显偏低,其结果是:①低水平补偿费费率降低了开采成本、扩大了利润空间,导致对矿产资源、过度开采,由此造成我国矿产资源极大浪费,加剧我国矿产资源的稀缺程度,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高利润率刺激各种投资主体纷纷涌入矿业领域,加剧了矿业市场的无序竞争,导致开发秩序的泪乱、滥采乱挖现象严重和安全事故频发;③把本来应该以矿产资源补偿费形式归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收益,以利润的形式或消费者剩余的形式转移到了开发商或最终产品使用者手里,使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能完全实现,造成收入分配关系的扭曲。

3 几点建议

3.1 修改国务院150号令,增加有关共生、伴生矿补偿费征收条款。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矿山企业综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为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越来越多的矿山企业在全力开发利用主矿种的同时,开始加强对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原地质矿产部对湖北省地矿局《关于共伴生矿产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问题的请示》的批复(地函[1994]276号),虽对共伴生矿产征收补偿费作出相关规定,但只是部门文件,权威性不高。

鉴于国务院150号令颁布以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建议对其进行修改,增加“有关共伴生矿补偿费征收条款”方面的内容,具体有以下几点:①采矿权人将共伴生矿产品销售给非采矿权人的独立选矿厂或选冶(加工)企业,应该对选矿产品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②对于共伴生矿补偿费的缴纳,要根据矿种单独核算;③开采利用未达工业品位的矿产资源,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减免补偿费优惠政策。

3.2 细化征收方式。考虑到企业负担,尾矿坝稀土资源可待利用后征收;储备稀土资源待销售后,扣除冶炼成本、利润后按照一定计价系数计算精矿的销售收入作为征收基数。对于正在开采的稀土资源,应以包钢(集团)公司每年出售给包钢稀土矿浆折合成稀土精矿(50%品位)为计征对象。

3.3 稀土费率与企业业绩挂钩,控制采选企业利润。为控制采选企业利润,稀土费率应与企业业绩挂钩。以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为例,根据2003-2009年稀土矿山企业平均销售利润和全国采选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经初步测算,离子型稀土资源补偿费费率调整区间为4%-10%,基本费率为4%。为使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调整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建议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离子型稀土补偿费费率:

离子型稀土补偿费费率=4%+销售利润率x100%

式中:4%为基本费率;企业理论利润率设定为60%,则补偿费费率调整理论区间为4%-10%。

目前离子型稀土精矿对原矿的计税折算比为1:1200,原矿按30元/吨计算,则精矿为3.6万元/吨。现在稀土精矿价格大概在50万-60万元/吨,每吨精矿资源税所占比例为6%-7.2%。倘若补偿费费率区间调整为4%-10%,则每吨精矿资源税费所占比重为10%-17.2%,企业可以承受。

3.4 改变中央地方分成比例,调动地方征收资源补偿费的积极性。目前,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虽然较低、征管制度又明显存在缺陷,但要改变,阻力很大,其原因有:一是矿山企业往往把矿产资源补偿费当成一般性行政收费,思想认识还没有到愿意交费的程度,其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必然反对费率提高。二是相对资源税全部归地方所有来说,补偿费采取4:6或5:5分成制,且数额较小,地方政府所得实惠不大,因而对补偿费改革动力不足。三是税务部门认为,国土资源、行政执法队伍庞大,存在截留挪用、征收效率较低等问题,应该取消矿产资源补偿费。

总之,为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调动资源原产地地方政府、广大企业珍惜资源和保护资源、积极性,笔者建议适当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分配地方分成比例,增加地方政府的补偿所得,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资源所在地地质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大纯.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方式研究.金属矿山.2010-

上一篇: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 下一篇: 商务英语条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