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的含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24 15:32:50

体育活动的含义

体育活动的含义篇(1)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5-0018-04

Abstract:Taking China and Japan as example, this article combs the transferring of general definition in physical culture domain and uncover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forms during the period of general definition transferring. Through the research, this article makes the transferring forms of general definition in physical culture domain of China clear and further argues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TIYU into Sport(s) is not definition interchange.

Key words: China; Japan; TIYU; physical culture; general definition; transferring

1 引言

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体育也可以称作身体文化。为了避免术语使用上的混乱,本文使用身体文化这一概念,将体育领域称作身体文化领域。由于文化上的差异,目前世界各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术语不尽相同,如在我国是体育,在日本则是“スポ―ツ”。[1]

据我国学者考证,体育这个术语是在19世纪末由日本传入的,是直接借用日文中的“体育”一词。[2] 不过,日文中的“体育”一词也不是日本固有的,而是来自于对英文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翻译。因此,Physical education在我国也被译作体育。既然体育一词与“体育”一词的最初含义相同,那么为什么目前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术语,在我国是体育,而在日本却是“スポ―ツ”呢?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在体育一词的翻译上发生了变化。体育一词不再是译作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而是译作Sport(s)。[3]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的体育一词译作Sports;国家体育总局中的体育一词译作Sport。[4] 在我国,对于体育一词的翻译和理解,时至今日仍然存在着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体育是Physical education,Sport(s)是竞技运动,将Sport(s)译作体育是“偷换概念”。[5]

从逻辑上分析,一个国家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不外乎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表现在术语的更替上,即启用新的术语作上位概念;第二种形式表现在术语内含的变化上,即作上位概念的术语不变,但其内含发生了变化;第三种形式是前两种形式的混合。将Sport(s)译作体育是不是“偷换概念?弄清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形式,就会澄清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只要弄清最近一次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属于何种形式,这个问题就真相大白了。

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梳理,阐释一个国家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存在不同的形式,从而论证将Sport(s)译作体育并不是“偷换概念”。

2 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

“体育这个术语在含义上也有一个演化过程,当它传入我国时,就是指的身体的教育,是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的。”[6] 作为学校的身体教育的体育一词传入我国后,其含义在后来发生过二次变化:第一次变化时,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第二次变化时,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畴。

2.1 体育一词的含义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

1949年10月26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在京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到会讲话。副主席在讲话中指出:“过去的体育,是和广大人民群众脱离的。现在我们的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不但是学生、而且工人、农民、市民、军队、机关和团体都要搞体育。… …希望大家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努力发展体育事业,把我们的国民都锻炼成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事生产学习的工作,才能担当起繁重的新中国建设的任务。”[7] 副主席的这段讲话为理解当时体育一词的含义,以及哪个术语是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提供了依据。当时体育一词的含义已经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当时体育这个术语就已经是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我国致力于普及群众性的体育活动。1952年6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成立大会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方针:“在现有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并与实际相结合,使体育运动普及和经常化,积极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加强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8] 1954年1月8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的指示》指出:“根据中央体委党组提出的方针和任务,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领导和推动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使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首先在厂矿、学校、部队和机关中切实地开展起来。”[9] 同年1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在《在总路线的照耀下,为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而奋斗》的1953年体育工作总结报告中,提出了当前体育工作的方针:“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并逐步地使之普及和经常化。”[10]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体育政策表明,体育这个术语在当时仅有“普及”一层含义。也就是说,体育一词的含义虽然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但并没有超出身体教育的范畴。

2.2 体育一词的含义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畴

体育一词的含义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畴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1月,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在《关于1955年体育工作总结和1956年工作任务的报告》中,提出了当前体育工作的方针:“采取加速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在广泛的群众运动基础上,努力提高运动技术的方针,争取在二三年内,在若干项目上分别接近或赶上国际水平。”[11] 这是我国体育主管部门在体育工作方针中,首次将“提高”与“普及”并列提出。同年8月,国务院总理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应该在广大群众中进一步开展体育运动,有效地增强人民的体质,并且提高我国体育运动的水平。”[12] 1959年4月,总理又在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体育工作中,应当贯彻执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逐步提高我国的体育水平。”[13]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提出,表明体育一词具有“普及”和“提高”两层含义。也就是说,从这时起,体育一词的含义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畴。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一直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发展体育。尽管其间的不同时期在“普及”或“提高”上有所侧重,但这都是策略上的调整,“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并没有改变。

2.3 体育一词的翻译

体育一词是在何时成为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以及当时这个术语的含义是学校的身体教育,还是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是,上述研究表明,体育这个术语不论是在仅有“普及”一层含义时,还是具有“普及”和“提高”两层含义时,都是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因此,最近一次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表现在术语内含的变化上,即作上位概念的术语不变,但其内含发生了变化,属于上述提到的第二种形式。

由于不同时期的体育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所以这个术语在不同时期就要有不同的翻译,以此表达这个术语的新的含义。自从体育一词的含义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后,这个术语便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14] 我们平时使用的体育一词,有时是广义的,有时是狭义的,只不过它的广义和狭义的含义人们能够分得清楚,在使用时没有在它的前面刻意加上而已。体育一词在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时是怎样翻译的,暂且不论。但是,自从体育一词的含义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畴后,这个术语就可以译作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或Sport(s)。这是因为体育一词的含义在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畴后,即具有“普及”和“提高”两层含义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变化。但是,对于体育一词的翻译,前后却是不同的,最初译作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后来译作Sport(s)。

在1989年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中,(广义的)体育一词被译作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Physical education被理解为(狭义的)体育。[15]20世纪90年代以后,体育一词不再是译作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而是译作Sport(s)。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体育被划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个组成部分。在其英译本中,“把社会体育译为Social sports;学校体育译为School sports;竞技体育译为Competitive sports。”[16] 该法对体育的划分及其翻译,意味着(广义的)体育由(狭义的)体育、竞技运动(Sport)、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Physical training and Physical recreation)三个部分组成的旧的体育概念体系被取代。还有,国家体育总局中的体育一词也被译作Sport。《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家体育总局中的体育一词被译作Sport(s),以及Sport(s)在被译作体育之前曾被译作竞技运动的事实表明,Sport(s)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含义是体育;狭义的含义是竞技运动。如果Sport(s)仅有竞技运动一层含义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家体育总局中的体育一词是绝不会这样翻译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指导我国体育发展全局的根本大法,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全国的体育工作,这两者中的体育一词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有关Sport(s)的词义,将在以下日本部分的研究中予以阐述。

3 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

关于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唐木国彦曾在研究中认为:目前日本用“体育・スポ―ツ”(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作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是上位概念的术语从“体操”向“スポ―ツ”过渡的证据。可以预料,将来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术语是“スポ―ツ”。[17] 这一研究表明,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表现在术语的更替上,即启用新的术语作上位概念,属于上述提到的第一种形式。

3.1 日文中的“体育”一词的含义

日文中的“体育”一词来自于对英文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翻译。但是,Physical education并不是一步到位被译作“体育”的,而是经历了译作“身体(之)教育”、“体教”、“身教”等的尝试。19世纪70年代,日本便完成了Physical education的从“身体(之)教育”到“体育”的日文化过程。[18]

日本体育是以学校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经历了由学校到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因此,“体育”这个术语在社会上也被广泛使用。由于“体育”一词在社会上的广泛使用,这个术语便具有了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含义是Sports;狭义的含义是Physical education。在学校里,“体育”一词的含义是狭义的;在社会上,“体育”一词的含义则是广义的。例如,“文部省体育局”、“日本体育会”、“体育の日”(体育节)、“社会体育”、“生涯体育”(终身体育)、“国民体育”中的“体育”一词的含义就是广义的。[19] 2001年以前,“文部省体育局”曾是日本体育的最高行政机构。“日本体育会”是全国性的社会体育组织,曾担负日本体育的普及和提高。1989年日本奥委会(JOC)从“日本体育会”旗下独立出来以后,该协会只担负普及,提高由JOC担负。勿庸置疑,“文部省体育局”和“日本体育会”中的“体育”一词的含义是广义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社会体育”和“国民体育”曾是日本表述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以外的体育的术语。20世纪70年代,伴随终身教育(后称终身学习)思想的传入,“生涯体育”一词应运而生,一度也成为当时日本表述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以外的体育的术语。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终身学习社会的来临,这些术语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社会体育”被“生涯スポ―ツ”(终身体育)所取代,“国民体育”和“生涯体育”中的“体育”也被“スポ―ツ”所替换。[20]

另外,“体育”一词具有两层含义的证据,还可以从这个术语的翻译上找到。例如,上述的“日本体育会”被译作Japan Amateur Sports Association、“体育の日”被译作Sports Day。由于“体育”一词来自于对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翻译,将“体育”译作Sports的事实,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个术语具有两层含义。

3.2 “スポ―ツ”词义的变迁

在日本,英日辞典里收录Sport(s)一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4年,但它被音译为“スポ―ツ”,并收录在国语辞典里却是在1925年。

关于Sport(s)在英日辞典里和“スポ―ツ”在国语辞典里的含义,日本学者已在相关研究中进行了系统的梳理。[21] 在20世纪以前,消遣、娱乐、游戏是Sport(s)的主要含义;在20世纪初,Sport(s)的含义里增加了竞技运动的成分;在20世纪中叶,“スポ―ツ”又成为含有身体锻炼、游戏、竞争要素的身体活动的总称。由此可见,“スポ―ツ”的词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20世纪以前,它还没有竞技运动的含义;而在20世纪中叶,它又成为含有身体锻炼、游戏、竞争要素的身体活动的总称。因此,理解“スポ―ツ”的词义绝不能脱离特定的时间。

“スポ―ツ”最初是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后来发展成为竞技运动。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体育活动的普及,竞技运动也成为大众健身、娱乐的内容。“スポ―ツ”的目的呈现多样化后,这个术语便具有了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スポ―ツ”是含有身体锻炼、游戏、竞争要素的身体活动的总称;狭义的“スポ―ツ”是竞技运动。20世纪中叶后,日本出版的国语辞典中,大多将“スポ―ツ”理解为运动、身体运动的总称或身体运动。[22]

在这里顺便补充一句,尽管未对Sport(s)词义在我国的变迁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但还是可以勾勒出它在我国变迁的一部分轨迹。在我国,Sport(s)在被译作体育之前,曾被译作竞技运动。这表明,Sport(s)词义的变迁轨迹,在这部分与日本是一致的。

3.3 前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是“スポ―ツ”

“スポ―ツ”成为含有身体锻炼、游戏、竞争要素的身体活动的总称后,日本便启用这个术语作上位概念。1961年,日本颁布体育法,它的日文全称是“スポ―ツ振法”,我国译作《体育振兴法》,其中表述体育的日文术语是“スポ―ツ”。在日本,教育、文化、体育和科学技术是由一个行政机构,即“文部科学省”主管。虽然该省的所管范围在日文表述上略显含糊,但其英文翻译却一目了然: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该省下设的“スポ―ツ・青少年局”(体育・青少年局)分管体育和青少年教育。1989年和2000年,日本曾出台了两个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它们的日文全称分别是“21世纪に向けたスポ―ツの振方策について”和“スポ―ツ振基本画”,我国译作《面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策略》和《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其中表述体育的日文术语也是“スポ―ツ”。

体育法是指导一个国家体育发展全局的根本大法,体育最高行政机构主管一个国家的体育,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是一个国家未来若干年体育发展的整体规划。日本的体育法、体育最高行政机构和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中表述体育的日文术语均为“スポ―ツ”的事实表明,这个术语是目前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

1972年,日本出台了第一个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它的日文全称是“体育・スポ―ツの普及振にする基本方策について”,我国译作《关于普及振兴体育的基本策略》,其中表述体育的日文术语是“体育・スポ―ツ”。在后来出台的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中,表述体育的日文术语不再是“体育・スポ―ツ”,而是“スポ―ツ”。2001年1月,“文部省”改组为“文部科学省”后,分管体育的“体育局”也随之改组为“スポ―ツ・青少年局”。上述两者中表述体育的日文术语所出现的“スポ―ツ”取代“体育・スポ―ツ”和“体育”的事实,在勾勒出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发展演变轨迹的同时,也表明这个术语是目前该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

4 小结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论证将体育一词译作Sport(s)并不是“偷换概念”。鉴于研究最近一次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形式足以说明问题,所以本文未对我国这一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而正是由于缺少系统完整的梳理,无法断言我国这一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究竟属于上述提到的哪一种形式。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体操”一词曾是该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在我国,体操一词也曾广泛使用,但是,这个术语是否曾作过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在未进行研究的情况下还不能断言。如果我国曾用体操一词作上位概念的话,那么我国这一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则属于上述提到的第三种形式。

以上研究表明,中日两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呈现不同的形式。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表现在术语的更替上;最近一次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表现在术语内含的变化上。还是用体育一词作上位概念,但这个术语的内含发生了变化,所以不同时期的体育一词要有不同的翻译。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这种变迁形式,决定了最初含义是Physical education体育一词是可以译作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或Sport(s)的。因此,将体育一词译作Sport(s)并不是“偷换概念”。这一点,也可以从日本将“体育”一词译作Sports的事实中得到证实。

中日两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之所以呈现不同的形式,主要是因为文字上的差异(日文由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组成),以及日本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对外文采取音译为主的做法。中文由汉字组成,中文组成的这种单一性使我国在外文的翻译上难以采取以音译为主的做法。尽管我国也有学者将Sport(s)音译为“斯泡特”、“斯泡茨”,但是这些音译仅限于研究中,并没有收录在汉语词典里。而Sport(s)的意译,又由于都不能充分表达这个术语的广义的含义,没有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将原本译自Physical education的体育一词又译作Sport(s),实属无奈之举。因为“体育一词在我国是被最广泛接受的”,而其他的一些概念尚没有被公众接受的迹象。[23] 如果有了能够充分表达Sport(s)词义的意译,或者有了Sport(s)的音译的话,或许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形式会与日本相同。而“体育”一词被译作Sports的事实也表明,如果日文中没有假名,以及日本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是对外文逐渐采取以音译为主的做法的话,那么该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形式或许会与我国相同。

在我国,目前为什么会存在将体育一词译作Sport(s)是“偷换概念”的错误认识,透过本文也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与Physical education译作体育和Sport(s)译作竞技运动的时间较长;作上位概念的术语的更替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体育的大众化程度不高;体育是Physical education,Sport(s)是竞技运动的观点仍在传播等有较大关系。

参考文献:

[1]日文中的“スポ―ツ”是英文Sport和Sports的音译.

[2] 毕世明. 二十种说法究竟哪个准确?――关于“体育”一词最早出现时间的核查[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5,(2):19-22.

[3] 本文将Sports和Sport称作Sport(s).

[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英译本中,“把社会体育译为Social sports;学校体育译为School sports;竞技体育译为Competitive sports。”――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体育与科学2004年第2期,第9页。国家体育总局的英文全称是: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5] 王学锋. 走进体育语言――对体育与竞技思维混乱问题的认识[J].体育文化导刊(北京),2004,(6):13-16.

[6] 编写组.体育概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16.

[7] 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文件汇编(1)[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5.

[8] 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文件汇编(1)[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5: 16.

[9] 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体育运动文件选编(1949-1981)[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 3-4.

[10]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文件汇编(1)[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5.29

[11]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文件汇编(2)[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7: 12-13.

[12]社论.《贯彻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方针》[J].新体育,1956,(19):3.

[13]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39.

[14]在1989年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中,广义的体育的定义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体育的定义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术、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15]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15.

[16]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4,(2):9

[17]体育原理分科会. スポ―ツ概念(体育原理②)[M].日本:不昧堂出版,1986: 16.

[18]水野忠文.体育史概[M].日本:杏林院,1961: 245.

[19]“体育の日”是日本为纪念1964年东京奥运会而设立的法定假日,每年10月10日放假一天。

[20]“国民体育”和“生涯体育”改称“国民スポ―ツ”和“生涯スポ―ツ”。

[21]崔颖波.スポ―ツ为什么能成为日本体育的总概念――兼论怎样理解Sport(s)概念[J].体育与科学,2005,(1):6-9.

[22]崔颖波.スポ―ツ为什么能成为日本体育的总概念――兼论怎样理解Sport(s)概念[J].体育与科学,2005,(1):6-9.

[23]曹湘君.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6.

[24]韩丹.“斯泡茨”(Sports)与体育[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济南),1999,(2):6-7.

[25]王学锋.中国体育Sports化问题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北京),2003,(6):6-8.

[26]王学锋.体育概念研究中的两种“硬伤”――从概念分析到转变思维方式兼与熊斗寅先生商榷[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4,(6):42-44.

体育活动的含义篇(2)

2 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意义

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积极意义在于,首先,拓宽了课程资源的内涵。课程资源不仅是知识和知识的载体——教材,不仅是教学环境和设备,也不仅仅是课程专家和教师,它内在地包含了学生个体的经验系统,而且它不是一般的课程资源,更是基础性资源,其它的课程资源只有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其次,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经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单是学习者被动地受着环境的影响和塑造,还是学习者对未知的积极探索和对环境的主动改造。每个人的认识能力及其特征都具有差异性,主动作用需要的不仅仅是记忆和理解,更需要学习者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去想象、尝试、反思甚至创造,这对学生的发展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最后,将学生的经验作为课程资源,还有利于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和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使课程真正具有生活意义和价值。

3 体育课程经验资源的结构

学生经验的获得,与其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社会环境中,家庭、社区和学校对学生经验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学校体育课程所涉及的学生经验更是重中之重。学校生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学校教育为个体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学校环境和各项活动是按照教育活动的需要为实现育人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因此学校生活本身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学校生活的时间非常长,因此学校生活经验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3.1学生个人体育活动经验学生在家庭中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个相对独立的时空中,学生有时会独立地进行各种各样体育活动,如一个人看电视、玩游戏、打篮球等。特别是独身子女,他们可能拥有更多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学生而言,一定的个人体育活动经验是必须的,这对帮助他们养成在体育活动中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学生所具有的个人体育活动经验有时会使得他们在一些集体活动中,变得茫然不知所措。特别是在体育课中,大多数时候都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配合来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这时他们所拥有这种个人体育活动经验往往会变成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障碍。因此,教师在开发学生的这方面的经验时,一定要注意因势利导。

3.2学校体育生活经验资源

3.2.1学校体育环境经验学校体育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学校内的自然体育环境,如校内的湖泊、山丘、沙滩等;②学校内的物质体育环境,如运动场、运动馆、游泳池、活动中心、各种运动器械等;③学校内的制度体育环境,如学校的传统与风气、学校体育的规章制度、校风和学风等,其是学校精神中最成熟且达成共识的层面。这些风尚形成于学校既有的故事中,并不断修改、积淀、完善,再成为明确的条文规定张贴在学校的建筑上,成为学校风尚的象征性符号,是学校师生共同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些体育环境在课内外所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反过来,学生所积累的校内体育环境的经验,又可以成为教师实施体育课程的基础。由于学校的性质、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条件的不同,各个学校所拥有的体育环境是不同的。各个学校学生的学校体育环境经验在多寡、构成等方面会有所差别,这也是教师在开发学生这方面的经验时必须要注意的。

3.2.2学校体育活动经验学生的体育活动经验大部分都是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形成的。学生在学校中的体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并体现在学校的作息制度中,如每天的早操、眼保健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以及每周的体育课等。其对学生体育活动经验的形成以及锻炼习惯的养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学校内,学生体育活动经验的途径主要有: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竞赛、课外运动训练、运动俱乐部活动、运动会、体育周或体育节、学生个人或小群体自主性娱乐、游戏和运动活动、其它课程和相关的课外活动等。由于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基础的不同,同一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问所拥有的体育活动经验是有差别的。这也就决定了体育教师在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经验时必须要区别对待。

3.2.3学校体育社团活动经验学校体育社团是指在校学生自己组织起来开展体育活动的组织。学校体育社团的形式主要有两种。①运动队,又分为学校、年级和班级几个层次,如学校篮球队、班级足球队等,其主要活动是进行运动训练以及代表学校、年级或班级参加校内外的各种运动竞赛活动;②校内的运动俱乐部,其主要由校内部分对某个运动活动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的。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既可以提高其运动水平,又可以通过社团这个舞台展示自己运动方面的才能,还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感受团体的温暖和力量,并积累大量组织、管理以及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经验,而这正是体育课程所需要的珍贵资源。

体育活动的含义篇(3)

例1:活动名称:酸甜的水果(小班)

原定目标:

1.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喜欢吃水果。

2.能根据水果的颜色将水果分类。

修改目标:

1.认识常见水果。

2.能够自己剥香蕉和橘子,喜欢吃多种水果。

修改理由:原目标1中“知道名称”这一要求太狭隘,实际上幼儿若能真正说出水果的名称便意味着幼儿对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有了整体认知,因此“认识常见水果”比“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要贴切;原目标2的提法司空见惯但不太适宜,因为许多水果的表皮不是单色的,小班幼儿为此常常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有时按水果形状(并不标准的几何形状)分类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因为“分类”必须以事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

修改价值: 只有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和事物的实际,才能开展有效的教育,牵强附会的“领域整合”不足取。

例2 : 活动名称:禽蛋宝宝的衣服(中班)

原定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禽蛋。

2.喜欢吃各种有营养的蛋,愿意同时吃蛋黄和蛋白。

3.学习用蛋壳拼图。

修改理由:原目标1形同虚设,因为活动中幼儿无法体验吃了禽蛋是否”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剥蛋壳”不仅为活动预设了操作环节,更重要的是这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用蛋壳拼画”则关注到健康教育领域与美术教育领域之间的整合。

修改价值:避免了幼儿无法亲身体验却要幼儿有所感受时常常出现的说教;体现了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的理念,提倡幼儿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自然地预设了领域整合内容。

二、幼儿健康教育与其他各领域教育关系解析

从以上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健康具有自身特定的目标体系。修改后的目标就是较为典型的健康教育目标,这些目标是其他任何一个领域的教育目标都无法完全替代的。由于目前我国幼儿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实践中常常出现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定位不当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体育活动的含义篇(4)

中图分类号:TU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254-01

1研究背景

体育的概念在学术界的论争从198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将近三十年的历史,“真义体育派”和“整体体育派”成为这场论争的两大阵营,从哲学、逻辑学和社会学的视角以及体育的外文词汇来源,围绕体育就是身体教育和竞技娱乐是否是体育展开的充分争论,直至今日也没有而形成统一的认识。体育概念在解放前的泛化程度尚未有研究,但崔颖波的提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体育政策表明,体育这个术语在当时仅有“普及”一层含义。也就是说,体育一词的含义虽然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但并没有超出身体教育的范畴”、“20世纪50年代中期“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提出表明体育一词具有“普及”和“提高”两层含义。也就是说,从这时起,体育一词的含义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畴。且不论崔文对体育概念花的时间的考证是否准确,体育概念泛化的范畴却是大致准确的,现代大众视域内的体育早已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围,这是体育理论研究不可否认的事实,却也把体育概念的研究拖入了混沌的境地。

2 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2.1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随历史不断发展的概念,在中国的古代,孔子所提倡的“六艺教育”,就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体育、智育、德育的思想,认为人在理性指导下,人的心灵和身体应得到全面发展的实现;16世纪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曾经指出,要从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几个方面去发展人的个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概念。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潜能素质的充分发展,但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人的每一种能力都同样突出、均衡,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地发掘和调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任何社会的进步水平和人的解放的程度总是同人的德、智、体二者发展水平成正比。

2.2 身体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先看一组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培养(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学》)。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在人们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育,由专职的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使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和身体方面向预期的方向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不论是广义的教育抑或狭义的教育都是对人的培养,德育和智育是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培养与发展,不同的德育可以使人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智育可以使人形成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那么人需要身体教育么?

3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身体教育

3.1 身体教育的本质

身体教育是促进人身体科学全面发展的教育。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可有不同的身体教育目的,工业社会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羸弱的清末中国需要保家卫国的子民,但促进人身体的发展却是身体教育永恒不变的属性。身体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是促进人身体发展的教育,是保进人的身体科学全面发展的教育。使人认识身体和发展身体是身体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与德育和智育相区别的本质属性。人对自身机能的发展规律都不认识,何谈科学发展身体。对人体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使人自觉,身体活动是促进身体的发展手段,健康科学生活习惯的养成、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获得是身体教育的结果。

3.2 身体教育的学科体系

身体教育的本质是对人身体的发展,则促进人身体的科学发展,需使人掌握发展身体的知识与技能。对身体发展规律的认识是科学全面发展身体理论基础,身体活动性是发展身体的途径。因此,身体教育的知识体系应该包含人体发展规律的知识、运动对人体发展影响规律的知识、促进身体发展的运动技能。人体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可以涵盖生理卫生、健康教育等学科;竞技运动技能、身体锻炼技能和促进残疾人及其他特殊人群身体发展的技能则属于促进身体发展的运动技能的范畴;而目前的大众教育体系中未有运动对人体发展影响的知识,何种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方式才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是普通教育受众需要掌握的知识。

4对体育概念争论的质问

国家体育总局2005年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比2000年略有提高。此次体质监测的指标体系(成年组)为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身体机能(肺活量、心压)、身体素质(纵跳、俯卧撑M1分钟仰卧起、握力、背力、座位体前屈、男女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倒也能比较全面的反应国民的体质状况。但人身体的发展仅有增强体质一种吗?比如说灵活性和协调性由什么来反应呢?本来可以将秧苗扔得更准、将机械操作得更娴熟、将球投得更准、能将健身操跳得更具美感,又有谁不愿意呢?但是广大的体育教师都深有体会,就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笨了,现在的人身体运动的能力越来越差了,这是不是人的身体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的体现?不管是“技术传习”或是“增强体质”的“体育”能够促进身体科学全面发展吗?只有所有人的身体都得到发展,每个人的身体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才能为竞技运动提供更为宽广的人才基础,而中国的竞技体育为了追求比赛的结果,对个别运动“精英”身体的极致甚至是摧残性的发展,中国的竞技体育还属于身体教育吗?

参考文献:

体育活动的含义篇(5)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什么是教育;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为什么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主观的吗;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明确理解和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社会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素养;义务教育的含义;怎样加深理解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2.教学工作

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什么是课程;课程设计工作包括什么内容;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环节;什么是教学原则;科学性知识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什么是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班级上课制及其优点;课的类型及其结构;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备课的方法;学生学业成绩检查的方法;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国际教学改革的趋势。

3.德育工作

德育的概念;道德与思维;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心理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人际关系交往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原则的概念;正面疏导为主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德育工作的途径;德育常用的主要方法。

4.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班主任主要工作及其方法。

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意义;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任务;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基本要求;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形式;组织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方法。

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

1.学习概论

学习的含义及其三个要点;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的迁移。

2.知识的学习

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概念形成概念同化;解决问题与创造性的含义;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提高知识保持效果的重要条件;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心理因素。

3.技能的学习

什么是技能;技能的种类;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及有效方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练习的条件。

4.品德及其形成

品德的定义和品德的构成;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条件;自我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因素。

5.教师的心理

体育活动的含义篇(6)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05-03

一、传统竞技体育观念的英雄主义实质及其局限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的变化,人们对待体育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体育这一人文行业也不断受到冲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可以称那一个时代为“英雄主义时代”。这一时代的基本观念渗透在各个行业当中。在每个行业当中都贯彻着一种英雄主义理想。应该说,这个时代的英雄主义基调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至少它填补了人的精神世界的想象力的空间。然而,恰恰是英雄主义时代与理想主义的生活理念的结合,决定了它必然成为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的“乌托邦”――对物质生活条件的忽略。因此,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弱化了从前计划经济时代的英雄主义观念,人们开始从现实的生活世界入手,建立了一种更为现实的生存方式。

具体从体育观念的变革来说,人们对待体育的观念也服从这一宏观的历史背景的变化,即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变。应该说,这是体育观念变革的具有绝对根基性的历史基础。在计划经济的英雄主义时代,国家体育事业的基本理念要求作为个体的职业体育运动员,都要成为“体坛英雄”。英雄主义的本质就是为普遍利益而勇于牺牲个体利益的精神。这在体育观念上也同样表现为:从国家的体育理想出发,运动员以个人的努力,最终在体育运动的竞技中实现“为国争光”。竞技体育的最高目标就是“为国争光”。

竞技体育观念的实质是什么?体育是人文精神的一个表征,因此,体育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身体索质和生命机能的状况,而且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反映。人总是属于某个民族和国家的人,并不存在一个抽象的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来说,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而不是仅仅是人的自然性。因此,体育对于一个个人来说,表征的是个体的身体素质和自然生命的机能。从自然属性来说,体育的基本精神就是捍卫身体自然生命的机能,通过身体运动的游戏,来实现身体运动的美学的生理健康。然而,人毕竟同时也是社会性存在,而社会性存在的最高原则就是人的国家归属感。我们通常说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社会性以精神的方式获得了表征。因此,在体育运动的竞技当中,就自然承载着人的社会性,也就是承载着一个人作为体育运动员与他所归属于其中的国家的神圣关系。正是由于个体以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为骄傲的这一神圣的社会性呼唤,才使运动员从个体的自然性提升到了整体的社会性。按照这个逻辑来说,优秀的怀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国家归属感的运动员,必然要以“为国争光”作为自己的全部运动的最高理念。而这正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由历史所形成的“英雄主义时代”的产物。在这一英雄主义时代当中,体育必然也贯彻着这种英雄主义作风,运动员总是把成为运动竞技场上的“英雄”作为运动的最高理念。

究其更深远的传统来说,体育在其最初的发展阶段就是与英雄主义密不可分的。这要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计划经济的时代,从总体上看,体育仅仅是一种竞技体育,似乎没有其他的体育。而体育作为一个专业来说,只是作为竞技体育而存在的。应该说,竞技体育确实是体育事业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奥林匹克精神天然包含着一种“竞技”。这种以竞技为核心的体育精神同样来自于古希腊的英雄主义的时代精神。因此,体育事业从一开始的希腊源头处,就是在英雄主义的观念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当代有很多学者对传统竞技体育观念质疑的时候,恰恰遗忘了竞技恰好是最基本的体育精神。因此,单纯地批判竞技体育的观念是不合适的。我们必须既要看到竞技体育观念的合理性,同时还要看到竞技体育观念存在的弊端,坚持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竞技体育和体育观念的变革问题。

应该说,上述这种英雄主义传统及其引导下的体育精神,对于弘扬民族意志和加强民族精神方面来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后英雄主义时代的出现,英雄主义时代宣告“隐退”了。当代西方学者热衷于讨论的所谓的“后现代精神”实质上就是对传统英雄主义的反叛。他们看到了英雄主义所具有的消极因素。英雄主义总是以牺牲个体的利益而带来全体利益,这并不完全符合人的自由本性。对于体育运动来说,体育虽然具有承载国家民族精神的品质,但体育同时也是一种普遍性的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的表征。体育应该塑造的是人的自然身体素质与精神境界的统一,而不仅仅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当代的体育观念必然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这就是从传统竞技体育的单向度的体育观念,转变成包括人文修养在内的双向度的体育观念。我们必须要反省和检讨传统英雄主义时代竞技体育观念带来的种种弊端。

二、从科学发展观看“终身体育观”的实质

当代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体育观念?这是一个涉及当代中国体育观念变革的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背景就是,当代中国处在全球化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本逻辑生存方式的突显。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围绕经济全球化这一主题,确立本国家和本民族的发展战略。为此,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经济发展。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体育事业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当中,处在何种地位?体育本身绝不是一种经济行为,而是一种人文行为。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体育是直接培养人的,也就是说,体育是把人本身作为培养目的的,而不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这同时也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体育的商业化在何种意义上是合理的?体育事业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必然也要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因此,出现了体育产业化局面。实际上,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很多不应该加以商业化的文化形态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资本逻辑当中,从而使本来属于人文性质的文化形态发生了异化。比如,艺术、音乐、教育、体育等都面临着这一冲击。

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是:虽然体育事业在一定程度上也进入了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局面,但却不能遗忘体育事业的根本性质是它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因此,体育事业的发展,绝不能仅仅通过商业模式的运作得到更大的发展,而是要回到体育自身的逻辑之内。这样,就涉及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一条根本性

原则,即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这一原则,来思考体育观念的当代变革。

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发展经济。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对改造社会的“人”的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绝不仅仅是“经济动物”或“理性经济人”,而是具有人文素养的有文化、有品位、有境界的人。为此,有学者提出了体育观念变革的一个基本要求,这就是“终身体育观”。因为,在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中贯彻的是发展经济为中心,而在这一重心当中自然容易把体育引向一种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异化的道路,也就是容易导致“异化体育”的产生。比如,兴奋剂问题、黑哨问题等等,还包括其他的体育活动当中存在着的一系列异化现象。所谓“异化体育”就是说,体育已经背离了其最初的本意,即本真的体育观念,在外部利益的刺激下,使体育变成了一种获取商业利益的手段。这样,体育必然违背其最初的真实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必要注意科学发展观理论中的一个重大原则,即以人为本。应该说,以人为本的原则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表面看来是相对立的,而实质上说来,经济建设应该最终服从于以人为本这一根本原则,所以,科学发展观的这一重大的理论内涵,也是我们理解当代体育观念变革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那么,在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下,“终身体育观”的实质是什么?显然,体育已经不再作为单纯的竞技活动而存在。竞技的最高境界是“为国争光”,这是英雄主义的必然结果。但是,在一种非竞技的条件下,体育就将成为人的现实生活当中所不可缺少的人文要素。这也就是说,体育既不仅仅是运动员谋生的手段,也不仅仅是国家尊严的象征,而且同时还是人的自由发展的人文要素。因此,有学者指出:“国家竞技体育思想要由单纯的‘为国争光’转变为‘夺标育人,和谐世界’,这是国家竞技体育文化深层次的自觉。”在“终身体育观”下,体育是对人的自然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对人的灵魂情操负责,因此,体育变成了一种人的生活境界的表征。这样,体育就不仅仅是某些人或运动员的专门的事业(当然国家仍然需要职业运动员作为国家体育事业的支撑,这是竞技体育存在的合理性所在。我们提出“终身体育观”,并不否定竞技体育观的积极意义),而是全体国民的生活内容之一,体育与音乐、艺术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而体育必然成为一种人们的休闲文化的生存方式。

三、“终身体育观”与休闲文化生存方式的确立

当代世界在后现代思维方式的引导下,出现了一种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向的局面。而作为大众文化的生存方式,自然包含着休闲文化的维度。所谓休闲文化是指以以下的区分为前提的,即人们把生活世界区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的直接目的是获得精神愉悦,它总是以直接的游戏、艺术、娱乐等方式来实现人的精神自由状态。因此,休闲文化总是与艺术、游戏、娱乐等活动紧密相连的,因为只有这些活动才是纯粹精神性愉悦的方式。这些活动之所以被称为休闲文化,是因为它们不需要专门化的理性的努力而直接获得。也就是说,这些文化方式具有直接性。因此,我们不能把从事专门的科学研究、理论思考等活动看做是一种休闲文化,这些文化只能是精英文化。那么,在这些休闲文化内容当中,自然包含着体育。而这种体育一定是“终身体育观”下所理解的体育,而不是从前的“精英体育”。

在英雄主义时代,体育是少数精英即那些富有体育天赋的运动员的事业。而在英雄主义隐退的时代里,体育必然成为广大国民的一项基本的生活内容。“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人们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赋予体育更多的政治含义,提高国民素质和‘体育回归大众’的呼声逐渐成为主旋律”。我国曾经提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之类的体育发展战略,这是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

体育活动的含义篇(7)

一、闲暇及闲暇教育的含义

欲说明什么是闲暇教育,首先必须了解一下闲暇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闲暇有不同的理解。总体上看,主要有三种理解。一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理解闲暇。在这种意义上,闲暇就是指在人完成了工作及生理需要等必要活动之外的剩余时间。二是从活动的角度来理解闲暇。在这种意义上,闲暇就是指在人完成了工作及生理需要等必要活动之外的活动。三是从心理状态角度来理解闲暇。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闲暇是心灵上的自由或是驾驭自我的内在力量。在这种意义上,闲暇就是指自由的心理状态。

以上三种理解可以说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它们只反映了闲暇含义中某一个方面的内容。从时间的角度来定义闲暇,它注重从量的角度理解,但却忽视了闲暇的质的角度,即自由选择和个体满足所引起的心理状态。从活动的角度定义闲暇,主要的优点是客观,但活动仅仅只是一种外在体现和载体,它的主要缺点也是忽略了闲暇的内在心理方面的特性。从心理状态的角度定义闲暇,只注重内心态度和心理状态,往往无法将它和工作时的某些体验分开,容易将工作时感受到的自由和逍遥的心灵体验也归入闲暇。显然,这种观点扩大了闲暇的范围,不能将闲暇和工作相区别,会给闲暇的实践研究带来困难。鉴于此,我们对闲暇进行理论分析,应把这三种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完整的闲暇含义是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和闲暇心理状态三个要素的统一。其中,闲暇时间是闲暇的存在形式,闲暇活动和闲暇心理状态是闲暇的存在内容。

从闲暇含义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知道了闲暇时间里人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和活动,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据此我们可以将闲暇进行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闲暇有多种分类,有一种对闲暇教育更有实践意义的分类,这里借鉴美国学者Nash的闲暇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将闲暇分为五类,见表1。

通过上表对闲暇的分类,可以看出闲暇有不同的层次,普通人的闲暇一般都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只有少数人的闲暇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体验到闲暇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闲暇教育就是不断提高人们的闲暇层次,使人们的闲暇由消极闲暇转变为积极闲暇,由无效闲暇达到有效闲暇,由较低的水平达到较高水平的过程。要使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较高水平的闲暇,闲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较高水平的闲暇中。

基于对闲暇的不同认识,人们给闲暇教育所下定义也不同。一般来说,闲暇教育是为了帮助人们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教育,而具体来说,完整的闲暇教育还要从不同的方面来理解。因为对任何事物的分析一般都包括理论、实践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从闲暇观念层面、闲暇实践层面和闲暇价值取向三个层面来理解闲暇教育。也就是,闲暇教育是培养人们正确的闲暇观的教育;闲暇教育是提高人们闲暇实践能力的教育;闲暇教育是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闲暇价值取向的教育。总之,关于闲暇教育的含义,完整的说法应是,闲暇教育就是培养人们正确的闲暇观,提高人们的闲暇实践能力,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闲暇价值取向的教育活动。

二、闲暇教育的基本要求

完整的闲暇教育含义应从闲暇观念、闲暇实践和闲暇价值取向三个层面来理解。相应地,闲暇教育的基本要求也应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一)闲暇观念层面

1.关于闲暇含义的认识。闲暇教育要使人认识到闲暇是人们享有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及人们在该时间中的活动及其心理状态,闲暇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质与量的统一,是闲暇时间、闲暇活动、闲暇心理状态的统一。

2.关于闲暇分类的认识。闲暇教育要使人们通过对闲暇的观察和自己对闲暇的体验,能够分清各种类型的闲暇以及每类闲暇的特点,明确闲暇有不同的层次,这样就能够依据个人的需求、社会价值取向、闲暇行为后果做出明智的选择,进而提升他们的闲暇层次,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

3.关于闲暇意义的认识。闲暇教育要使人们认识到闲暇的多少和质量高低,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状况,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中,闲暇将与人终身伴随,且日益增长,任何人都不可忽视。如果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到科学、合理的闲暇生活对于自己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就有可能促进其提高闲暇生活的素质以及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因此,对闲暇意义的认识是进行闲暇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其本质是对闲暇价值的引导。

(二)闲暇实践层面

1.能够做计划安排自己的闲暇和闲暇活动。可能有人认为制定计划是多余的,会使一切活动失去乐趣和自然性,但是,实际上人在进行某项活动之前头脑中一般都会计划一番,有的很随意,很短暂,因此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计划。这里把制定闲暇计划作为一项人们闲暇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考虑到要培养人们有意识地做计划,特别是在进行集体性的闲暇活动时,闲暇计划的制订和活动过程设计尤为重要。另外,做计划牵涉到一个人能不能合理地分配和使用他的闲暇时间,例如,如果一个人在全部的闲暇时间都沉湎于网络,这就自然挤掉了人际交往、体育锻炼等活动的时间,其结果必然是在性格、身体等的发展上受到限制,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培养人们的闲暇实践能力方面,闲暇教育首要的任务是使人们学会制订闲暇计划和设计活动过程。

2.掌握个人进行闲暇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不少人在闲暇时间里感到空虚、无所事事,除了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闲暇观以外,还因为他们缺乏从事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的能力(包括精神消费能力):想欣赏音乐,却没有“音乐的耳朵”;想打网球,却没有“网球的手”。由于缺乏相应的闲暇知识和技能,一些人对许多有意义的闲暇活动只能退避三舍。当人们熟练掌握高级的“玩”的技能之后,更容易从高雅的闲暇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如花鸟鱼虫、琴棋书画、收集珍藏、体育运动等诸如此类的活动将使生活乐趣百生,还能起到怡情养性、磨练品质的功能,有利于人们全面发展的实现。所以,在培养人的闲暇实践能力方面,闲暇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使人们掌握闲暇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3.能够做闲暇选择和决定。通俗地说,做闲暇选择和决定就是在闲暇生活中人们拿主意的一种行为。它一般包括会收集相关的闲暇资讯;分辨不同闲暇活动对自己的影响;为自己和家人选择有意义的活动;会选择与决定闲暇资源(包括活动机会、个人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国家资源)的使用;能处理闲暇阻碍因素;能预估闲暇活动选择之结果;能弹性选择闲暇行为。在闲暇中“做选择和决定”的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学会做闲暇选择和决定最能体现闲暇的自由本质,而没有做闲暇选择和决定的能力也就无闲暇可言。因此,在培养人们的闲暇实践能力方面,闲暇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使人们具有做闲暇选择和决定的能力。

4.能够体验和享受闲暇。体验和享受是闲暇的核心。人们拥有了闲暇时间,并不等于就是体验和享受了闲暇,也不等于就会体验和享受闲暇。体验和享受闲暇需要具备闲暇体验和享受的能力。一般来说,闲暇体验和享受能力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闲暇体验和享受感知力,即善于发现闲暇体验和享受的资源和机会的能力;二是闲暇体验和享受运用力,即充分利用闲暇体验和享受资源,使自己尽早进入闲暇体验和享受境界的能力;三是闲暇体验和享受创造力,即善于在平凡、甚至逆境中开发或创造闲暇体验和享受资源,从而自得其乐、自娱娱人的能力。在培养人们的闲暇实践能力方面,闲暇教育的落脚点就是使人们能够体验和享受到积极闲暇带给他们的积极情感,如愉快、幸福、自由等感受。

(三)闲暇价值取向层面

1.对闲暇应采取的态度。人们对闲暇应采取的态度是人们对闲暇应持有的基本看法及其在闲暇活动中应有的言行表现。闲暇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意识到闲暇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闲暇与生活、学习、工作的关系;了解自己的闲暇需求、爱好、兴趣,认识到自己有权利、有能力和有机会去支配、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

2.在闲暇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闲暇的本质是自由,而这种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它还要受到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约束。亚里士多德说过,需要崇高的美德去工作,同样需要崇高的美德去闲暇。闲暇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例如有违社会正义的活动不做,有损健康的活动不做,禁止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等。闲暇教育要使人们明确,在进行符合自己个性特长的闲暇选择和从事各种闲暇活动时必须承担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道德责任,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

3.人们应确立闲暇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说过,人们有了充裕的闲暇时间,就等于享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一切爱好、兴趣、才能、力量的广阔空间,有了为“思想”提供自由驰骋的天地。在这个自由的天地里,人们可以不再为谋求生活资料而奔波操劳,个人才能在艺术、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因此,闲暇是通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闲暇时间的获得只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不会自然导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闲暇教育是在社会创造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客观环境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人们通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观性条件。所以,在人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闲暇教育从一开始就要明确自己担负着引导人们确立闲暇的终极价值目标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日]荫山庄司.现代青年心理学[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93.

体育活动的含义篇(8)

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及其重要价值,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5年,等部门明确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同时,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也激发了学术界的研究旨趣,有的学者已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开掘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这些成果或限于某个具体节日的发展趋势研究,或仅限于探究传统节日的德育功效等,缺少对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运行机制的系统探讨。本文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一、传统节日蕴含的重要德育资源分析

在我国众多的节日中,有十余个古代大节日“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情感,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因此,大力开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髓,既可以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建设提供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

(一)开拓创新:天人合一,辞旧迎新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节日中,春节的郊祀、春祀、秋祀以及腊祭,都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先民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之间是相通的。先民们在春节等节日中,都要祭天祭地,以示祈求和感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先民们与自然始终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这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无启迪。

辞旧迎新,是春节所蕴含文化精神更为集中的体现。先民们在岁末年初之际,历来保持着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节日传统,以期来年的耕作有更大发展和更好收成。同样,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际,历代文人墨客、政治家也会保持这种良好愿望。例如,王安石的《元日》一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诗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人庆祝新春佳节的热烈气氛、作者除旧布新决心变法的政治豪情,被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

(二)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慎终追远

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德育体系内容。有的学者认为:“就本质而言,德育是一种通识性的教育,而不是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可见,德育不可能是关于某种专门知识的专业化传授。以承认人、尊重人、关怀人为内容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不仅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而存在,更是我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指在天地人之间、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天地人之间,人是主导,人是目的,历来是我国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其祭祖、团年、百年等活动,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拜祭轩辕陵、悼念革命先烈等活动,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以及腊八节的祭祖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家人团聚,友人睦处,不忘先祖和革命先烈,尊老孝亲,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的人文主义精神。多数节日里,都有祭祖的传统仪式,直接目的在于缅怀祖先,根本目的在于对后人责任意识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刚健有为

节日源于祖先的现实生活。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同自然环境作斗争,同凶猛的野兽作斗争,养成了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富含广大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成果。节日里美昧可口的食品、内容繁多的礼俗、生动活泼的娱乐,荟萃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力量。如春节期间的掸尘习俗就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爱清洁的良好习惯。舞龙狮和赛龙舟则表达了老百姓昂扬向上、威武雄壮的精神面貌。腊八节的来源中有“劝勤惩懒”的传说,每逢腊八煮粥喝,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这从反面肯定了勤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爱国主义:贵和尚中,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团结统一。我国的春节、元宵节,全国上下,男女老少,大家同乐,一派升平,和谐欢乐。端午节则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人们通过举办赛龙舟、吃粽子,彰显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腊八节”的起源除了“劝勤惩懒”的传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缘起,即“援岳(飞)抗金”。据说,当时老百姓见岳家军被奸臣克扣军粮,自动煮粥支持岳家军抗金,表达了对权奸的憎恨,对民族英雄的爱戴。中秋节、春节等无不包含着人们对故土、对家乡的眷念。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中秋节、春节等又被赋予了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等深层次内涵。如今,包括台湾的众多诗人、作家,都以中秋节的“月亮”为题材,表达乡思、乡恋。

二、利于道德教化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道德能在民间广泛传播,除了儒学教化和政府推广的原因,传统节日也是有效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传统节日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俗形式,具有周期性和群众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征。

(一)周期性和群众性

传统节日是以年为单位轮回进行的。由此,形成了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周期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民间,又散布、植根于民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耳熟能详,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普天同庆、人人共享,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这两个特点使得道德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不一定固守在课堂和说理的层面。传统节日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年四季的时空之中,不失时机的进行道德教化。民众从小到大,年复一年不断地接受着道德传统的洗礼和熏陶。传统节日地域广泛,人们在无处不在的节日文化包围、簇拥下,可以不断完善、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传统节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实际上,传统节日文化是一种群众文化,积淀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良好的社会价值,具有渗透性、隐含性,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以有效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传承性和变异性

传承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天然地具备了传承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社会,内含大量美好神奇的传说。这些传说或是歌颂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伸张正义、扬善除恶的精神,或是追求爱情、扬美抑丑,或是追求吉祥、祭神斗邪,无不表现出深沉真挚的民族情感。“这些节日既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凝聚社会群体的力量,也为展示个人才艺、表彰伦理道德、提高民族自信心提供了时机与途径”。文化的传承性是相对的,变异性则是绝对的。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节日文化也必然因时、因需而变化发展。如祭祖、上坟等,节日文化最初包含大量的迷信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报本返始”的人文理性所取代。传统节日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从来都是顺乎人性、因势利导,巧妙地渗入思想深处,比硬性灌输的效果好得多。

(三)综合性和实用性

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具有浓郁的包容和涵盖特性。从民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容纳了文学艺术、服饰、礼仪、饮食、宗教、哲学以及娱乐方式、体育项目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广泛内容,而绝非单一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活动是应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如果不需要,则会被无情地淘汰。传统节日文化的实用性则是指节庆民俗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或是寄托乃至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或是在信仰崇拜中求得一种心理平衡,或是具有强身健体、益智娱情的直接功效。这两个特点,使得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德育内容灵活多样,而非呆板的条条框框。传统节日借助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模式来传递丰富多彩的道德信息和理念,使公众潜移默化的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开掘利用的运行机制

传统节日蕴含着极为宝贵的传统德育内容和成熟的道德教化体系,使德育有了依托和根基,所以上至国家政府,下至社会、个人都应重视传统节Et的德育资源的利用和再生。

(一)导向机制:开掘传统节日德育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所谓的俗文化,主要在民间生根发芽,但它却以其无处不在、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发挥着不容小视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文化整体是根本性的东西,德育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必然受文化整体的制约”同。有鉴于此,新时期,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传统节日习俗,剔除封建糟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

包括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在内的西方节日,正渐渐融入青年人的生活。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西方节日绚丽的表现力,强劲的扩张力,很能引起青年们的关注和兴趣年轻人思想活泼,接受能力强,喜欢形式新颖、活动有趣的洋节日。相形之下,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的节庆活动内容老套,形式过于陈旧,由此,造成了传统节日缺乏活力的现象。所以,新时期,我国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国民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就显得极为迫切。为了让传统节日张扬生命不仅要让其在内容上、形式上吸引人,关键要让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影响和塑造人们的心灵。

传统的做法,每个节日因为有其特定的纪念意义,如端午节要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利用群众性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和自强不息精神。新时期的传统节日,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入现代元素,与时俱进,体现社会发展的新道德和新风尚。近几年的清明节就体现了这一点。最突出的字眼是“低碳”的清明节,反对污染环境,注意保护生态,用校内集体“清明祭拜”、鲜花祭拜、网上祭拜等来代替传统的祭奠方式。围绕传统节日主题,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节庆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特殊的活动规律,生动具体地进行道德教育,这是开掘传统节日资源进行道德教化的趋势,体现了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二)动力机制:国家、社会、学校的综合效应

从国家角度看,应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引导。近年来,我国对传统节日文化加强了管理,效果很明显。陕西黄帝陵的按时祭拜,以及清明、端午、中秋从2008年定为法定节假日,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此外,在新时期,国家应倡导和创新传统节日,赋予其时代性,增加其文化性,避免只是简单的节日重复。在这点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东南亚历来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不断加大对其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韩国抢注“端午祭”并申遗成功,也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体育活动的含义篇(9)

一、传统节日蕴含的重要德育资源分析

在我国众多的节日中,有十余个古代大节日“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情感,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因此,大力开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髓,既可以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建设提供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

(一)开拓创新:天人合一,辞旧迎新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节日中,春节的郊祀、春祀、秋祀以及腊祭,都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先民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之间是相通的。先民们在春节等节日中,都要祭天祭地,以示祈求和感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先民们与自然始终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这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无启迪。

辞旧迎新,是春节所蕴含文化精神更为集中的体现。先民们在岁末年初之际,历来保持着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节日传统,以期来年的耕作有更大发展和更好收成。同样,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际,历代文人墨客、政治家也会保持这种良好愿望。例如,王安石的《元日》一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诗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人庆祝新春佳节的热烈气氛、作者除旧布新决心变法的政治豪情,被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

(二)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慎终追远

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德育体系内容。有的学者认为:“就本质而言,德育是一种通识性的教育,而不是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可见,德育不可能是关于某种专门知识的专业化传授。以承认人、尊重人、关怀人为内容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不仅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而存在,更是我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指在天地人之间、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天地人之间,人是主导,人是目的,历来是我国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其祭祖、团年、百年等活动,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拜祭轩辕陵、悼念革命先烈等活动,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以及腊八节的祭祖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家人团聚,友人睦处,不忘先祖和革命先烈,尊老孝亲,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的人文主义精神。多数节日里,都有祭祖的传统仪式,直接目的在于缅怀祖先,根本目的在于对后人责任意识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刚健有为

节日源于祖先的现实生活。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同自然环境作斗争,同凶猛的野兽作斗争,养成了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富含广大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成果。节日里美昧可口的食品、内容繁多的礼俗、生动活泼的娱乐,荟萃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力量。如春节期间的掸尘习俗就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爱清洁的良好习惯。舞龙狮和赛龙舟则表达了老百姓昂扬向/,!/上、威武雄壮的精神面貌。腊八节的来源中有“劝勤惩懒”的传说,每逢腊八煮粥喝,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这从反面肯定了勤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爱国主义:贵和尚中,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团结统一。我国的春节、元宵节,全国上下,男女老少,大家同乐,一派升平,和谐欢乐。

端午节则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人们通过举办赛龙舟、吃粽子,彰显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腊八节”的起源除了“劝勤惩懒”的传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缘起,即“援岳(飞)抗金”。据说,当时老百姓见岳家军被奸臣克扣军粮,自动煮粥支持岳家军抗金,表达了对权奸的憎恨,对民族英雄的爱戴。中秋节、春节等无不包含着人们对故土、对家乡的眷念。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中秋节、春节等又被赋予了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等深层次内涵。如今,包括台湾的众多诗人、作家,都以中秋节的“月亮”为题材,表达乡思、乡恋。 二、利于道德教化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道德能在民间广泛传播,除了儒学教化和政府推广的原因,传统节日也是有效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传统节日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俗形式,具有周期性和群众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征。

(一)周期性和群众性

传统节日是以年为单位轮回进行的。由此,形成了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周期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民间,又散布、植根于民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耳熟能详,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普天同庆、人人共享,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这两个特点使得道德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不一定固守在课堂和说理的层面。传统节日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年四季的时空之中,不失时机的进行道德教化。民众从小到大,年复一年不断地接受着道德传统的洗礼和熏陶。传统节日地域广泛,人们在无处不在的节日文化包围、簇拥下,可以不断完善、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传统节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实际上,传统节日文化是一种群众文化,积淀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良好的社会价值,具有渗透性、隐含性,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以有效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传承性和变异性

传承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天然地具备了传承性特征。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社会,内含大量美好神奇的传说。这些传说或是歌颂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伸张正义、扬善除恶的精神,或是追求爱情、扬美抑丑,或是追求吉祥、祭神斗邪,无不表现出深沉真挚的民族情感。“这些节日既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凝聚社会群体的力量,也为展示个人才艺、表彰伦理道德、提高民族自信心提供了时机与途径”。文化的传承性是相对的,变异性则是绝对的。人类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节日文化也必然因时、因需而变化发展。如祭祖、上坟等,节日文化最初包含大量的迷信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报本返始”的人文理性所取代。传统节日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从来都是顺乎人性、因势利导,巧妙地渗入思想深处,比硬性灌输的效果好得多。

(三)综合性和实用性

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具有浓郁的包容和涵盖特性。从民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容纳了文学艺术、服饰、礼仪、饮食、宗教、哲学以及娱乐方式、体育项目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广泛内容,而绝非单一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活动是应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如果不需要,则会被无情地淘汰。传统节日文化的实用性则是指节庆民俗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或是寄托乃至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或是在信仰崇拜中求得一种心理平衡,或是具有强身健体、益智娱情的直接功效。这两个特点,使得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德育内容灵活多样,而非呆板的条条框框。传统节日借助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模式来传递丰富多彩的道德信息和理念,使公众潜移默化的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开掘利用的运行机制

传统节日蕴含着极为宝贵的传统德育内容和成熟的道德教化体系,使德育有了依托和根基,所以上至国家政府,下至社会、个人都应重视传统节Et的德育资源的利用和再生。

(一)导向机制:开掘传统节日德育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所谓的俗文化,主要在民间生根发芽,但它却以其无处不在、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发挥着不容小视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文化整体是根本性的东西,德育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必然受文化整体的制约”同。有鉴于此,新时期,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传统节日习俗,剔除封建糟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

包括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在内的西方节日,正渐渐融入青年人的生活。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西方节日绚丽的表现力,强劲的扩张力,很能引起青年们的关注和兴趣年轻人思想活泼,接受能力强,喜欢形式新颖、活动有趣的洋节日。相形之下,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的节庆活动内容老套,形式过于陈旧,由此,造成了传统节日缺乏活力的现象。所以,新时期,我国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国民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就显得极为迫切。为了让传统节日张扬生命不仅要让其在内容上、形式上吸引人,关键要让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影响和塑造人们的心灵。

传统的做法,每个节日因为有其特定的纪念意义,如端午节要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利用群众性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和自强不息精神。新时期的传统节日,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入现代元素,与时俱进,体现社会

发展的新道德和新风尚。近几年的清明节就体现了这一点。最突出的字眼是“低碳”的清明节,反对污染环境,注意保护生态,用校内集体“清明祭拜”、鲜花祭拜、网上祭拜等来代替传统的祭奠方式。围绕传统节日主题,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节庆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特殊的活动规律,生动具体地进行道德教育,这是开掘传统节日资源进行道德教化的趋势,体现了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二)动力机制:国家、社会、学校的综合效应

从国家角度看,应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引导。近年来,我国对传统节日文化加强了管理,效果很明显。陕西黄帝陵的按时祭拜,以及清明、端午、中秋从2008年定为法定节假日,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此外,在新时期,国家应倡导和创新传统节日,赋予其时代性,增加其文化性,避免只是简单的节日重复。在这点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东南亚历来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不断加大对其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韩国抢注“端午祭”并申遗成功,也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体育活动的含义篇(10)

关键词: 身体健康;途径

Key words: body healthy;method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310-01

0引言

自1995年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开展全民健身的活动此起彼伏。首先,教育部门宣传身体健康对人的影响,让国民在思想意识上认清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教育部将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中,让国民从小便意识到健康的作用。其次,全国各地陆续开设健身馆,社区体育,各地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等积极措施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由此看来,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全民身体健康,然而大众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对身体健康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因而本文旨在为民众怎样拥有身体健康提供指导。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全民身体健康。

1加强国民对身体健康的意识

1.1 明确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定义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身体健康是指人在生理机能完善的情况下,体内所有器官和系统协调地相互配合并发挥作用,使人得以积极从事对社会有益的活动。

由此可见,身体健康包含于健康之中,并只强调躯体的健康。身体健康是人健康的首要条件,一个人身体不健康,那么肯定不健康。

1.2 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教育部门广泛宣传身体健康对人的影响,让国民在思想意识上逐渐认识到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并且,教育部将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中,让国民从小便意识到健康的作用-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

健康教育是动员全社会和各部门的力量,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相关信息,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各级部门应把公众的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参与健康教育活动。

2合理的膳食促进身体健康

合理膳食首先要处理好各种食物的配比关系。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均有其特点和相应的营养价值,故在组织膳食的时候必须将各种食物进行合理的调配才能符合人体的需要,膳食中所供给的营养素与机能的需要才能保持平衡,才能促进身体的健康

2.1 合理膳食的概念及平衡的膳食结构不同品种的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也不同,所以人们进食的食物种类要齐全,数量要充足,比例要适当,膳食中所供给的营养素与机能的需要保持平衡,称为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要求膳食结构要平衡,即指所吃的各类食物的品种、数量搭配要合适,要与人体的需要相平衡。平衡的膳食结构为:粮食类,主食占40%;富含蛋白质类,如瘦肉、鱼、禽、蛋,占20%;蔬菜水果类占30%;烹调油类占10%。

根据消化系统的功能和规律,一般食物在胃里停留3-5个小时,再结合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每天以一日三餐较为适宜。早餐占全日摄入量30%;午餐占全日摄入量40%;晚餐占全日摄入量30%。

2.2 健康的膳食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健康膳食非常重要,因为健康膳食可以让你不胖不瘦,胆固醇不高不低,血液流量指标不黏不稀,而且不用花钱买补品。不少医学专家总结了两句话,第一句话叫“一、二、三、四、五”,第二句话叫做“红、黄、绿、白、黑”。 “一”的含义是每天喝一袋牛奶,补充每天需要的钙。“二”的含义是每天补充两次碳水化合物,即主食。“三”的含义是每天三份营养成分,即蛋白质。“四”的含义是粗细粮食搭配,吃饭只吃七八分饱。“五”的含义是每天500g新鲜蔬菜和水果。

合理健康的膳食可以预防代谢紊乱,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医学专家建议:合理膳食一定要注意晚餐的食用。晚餐不要过于肥甘厚腻,适应量食用碳水化合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

3体育运动促进身体健康

体育运动对人体起着良好的作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大大改善,新陈代谢活跃,食欲旺盛,睡得香甜,工作、学习效果高,精力充沛,生命力增强。但锻炼时要讲究科学方法,制定锻炼身体的计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 安全网络建设 下一篇: 工程管理方面的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